选择培养基

2024-05-20

选择培养基(精选12篇)

选择培养基 篇1

0 引言

绝大多数工业发酵是需氧的纯种发酵,因此,所使用的培养基、各种设备和附件以及通入罐内的空气均须彻底灭菌,这是防止发酵过程染菌、确保正常生产的关键。如果发酵中染了菌,不只是消耗了营养物质,更重要的是杂菌能分泌一些或抑制产生菌生长,或严重改变培养液性质,或抑制产物生物合成的有毒副作用的物质;或产生某种能破坏所需代谢物的酶类。轻者影响产量,重者导致“全军覆没”。所以工业发酵中杂菌污染是极大的威胁,我们就培养基的灭菌原理及方法重点介绍如下。

1 灭菌方法的选择

灭菌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法杀或除去物料及设备中一切有生命物质的过程。灭菌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物理方法主要有蒸汽(高温)、电磁波和辐照等方式,蒸汽灭菌属于经典式的灭菌方法,而电磁波灭菌多采用2450nm和915nm微波灭菌和超声波灭菌。辐照灭菌可分为离子性辐照和非离子性辐照。非离子性辐照采用最广泛的是253.7nm波长的紫外线,由于光源发出的强度所限,虽不存在残留问题,但以上物理灭菌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化学方法多采用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环氧乙烷、卤素等,化学灭菌主要是依靠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与细胞酶蛋白中的-SH-巯基结合转化为-SS-基,破坏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干扰细菌酶系统的代谢,使其失去活性。按照分子生物学的观点,就是对细胞的DNA进行氧化性损伤,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使用化学灭菌会对容器和包材以及设备产生一定量的残留污染,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控制残留,以保障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利用饱和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称为湿热灭菌法。由于蒸汽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而且在冷凝时会放出大量的冷凝热,很容易使蛋白质凝固而杀死各种微生物。从灭菌的效果来看,干热灭菌不如湿热灭菌有效,温度升高10℃时,灭菌速度常数仅增加2-3倍,而湿热灭菌对耐热芽孢的灭菌速度常数增加的倍数可达到8-10倍,对营养细胞则更高。

2 湿热灭菌原理

在发酵工业中,对培养基和发酵设备的灭菌,广泛使用湿热灭菌法。工厂里,蒸汽比较容易获得,控制操作条件方便,是一种简单而又价廉、有效的灭菌方法。用湿热灭菌的方法处理培养基,其加热温度和受热时间与灭菌程度和营养成分的破坏都有关系。营养成分的破坏将影响菌种的培养和产物的生成,所以灭菌程度和营养成分的破坏成为灭菌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恰当掌握加热温度和受热时间是灭菌工作的关键。

微生物受热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因高温使微生物体内的一些重要蛋白质,如酶等,发生凝固、变性,从而导致微生物无法生存而死亡。微生物受热而丧失活力,但其物理性质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微生物的受热死亡遵照分子反应速度理论[1]。在灭菌过程中,活菌数逐渐减少,其减少量随残留活菌数的减少而递减,即微生物的死亡速率与任一瞬时残存的活菌数成正比,称之为对数残留定律,也即反映为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为:

式中,N—残存的活菌数;t—灭菌时间(s);

K—灭菌速度常数(s-1),也称反应速度常数或比死亡速度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微生物的种类与加热温度有关;

d N/dt—活菌数瞬时变化速率,即死亡速率。

上式通过移项积分得:

式中:N0—开始灭菌(t=0)时原有活菌数;Nt—经时间t后残存活菌数。

上式是计算灭菌的基本公式,灭菌速度常数K是判断微生物受热死亡难易程度的基本依据。各种微生物在同样的温度下K值是不同的,K值愈小,则此微生物愈耐热。

即使对于同一微生物,也受微生物的生理状态、生长条件及灭菌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营养细胞和芽孢的比死亡速率也有极大的差异,就微生物的热阻来说,细菌芽孢是比较耐热的,孢子的热阻要比生长期细胞大得多。例如,在121℃时,枯草杆菌FS5230的K为0.047-0.063s-1,梭状芽孢杆菌PA3679的K为0.03s-1,嗜热芽孢杆菌FS1518的K为0.013s-1,热芽孢杆菌FS617的K为0.048s-1。从上述的微生物对数死亡规律和对数残留方程式可知,如果要达到彻底灭菌,即灭菌结束时残留的活微生物数Nt=0,则灭菌所需的时间应为无限长,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因此,工程上,在进行灭菌的设计时,常采用Nt=0.001,即在1000次灭菌中,允许有一次失败。

3 灭菌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当培养基被加热灭菌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在加热杀死微生物的同时,培养基中的有用成分也会随之遭到破坏。实验结果证明,在高压加热的情况下,培养基中的氨基酸和维生素极易被破坏,如在121℃,仅20min,就有59%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及其他碱性氨基酸被破坏,蛋氨酸和色氨酸也有相当数量被破坏。因此,选择一种既能满足灭菌要求又能减少营养成分破坏的温度和受热时间,是研究培养基灭菌质量的重要内容。

微生物的受热死亡属于单分子反应,其灭菌速率常数K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阿累尼乌斯公式表示:

式中:A—频率常数,也称阿累尼乌斯常数,s-1;R—气体常数,8.314J/(mol·K);T—绝对温度,K;E—微生物死亡活化能,J/mol。

由此可见,E/R是微生物受热死亡时对温度敏感性的度量,此值越大,表明微生物死亡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越敏感;反之,就越不敏感,因此,在灭菌操作中,E/R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绝大部分培养基的营养成分的破坏也属于一级分解反应[2],其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

式中,C—反应物浓度,mol/L;t—反应时间,s;K—化学反应速度常数,1/s。

化学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可用阿累尼乌斯公式表示:

式中,K′—培养基内易被破坏成分的分解速率常数;A′—频率常数,也称阿累尼乌斯常数,s-1;R—气体常数,8.314J/(mol·K);T—绝对温度,K;E′—培养基成分分解所需活化能,J/mol。

式(3-2)、(3-5)为一直线方程,以ln K(ln K′)对1/T作图,可得一直线。实际测得,一般杀死微生物营养体的E值为200-270k J/mol,杀死微生物芽孢的E值为400 k J/mol以上,一般酶类和维生素分解的E值为80 k J/mol左右。

当灭菌温度从T1上升到T2时,灭菌的反应速度常数K值和营养成分分解的反应速度常速K′值的变化情况如下:

灭菌的K值变化,ln K1=ln A—E/RT1;ln K2=ln A—E/RT2(K1、K2分别为温度T1、T2时的反应速度常数)。两式相减得:

同样,当温度从T1升至T2时,营养成分分解的反应速度常数的变化也有上述关系:

式(3-6)除以式(3-7)得:

由于杀死微生物的活化能E大于营养成分的活化能E′[3],所以即随温度的升高,灭菌反应速度常数增加的倍数大于营养成分破坏反应速度常数增加的倍数。也就是说,当灭菌温度上升时,微生物杀死速率的提高要超过培养基成分的破坏速率的增加。所以采用高温快速灭菌方法,即可达到杀死培养基中的全部有生命的有机体,又可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如将芽孢杆菌和维生素B2放在一起灭菌的试验发现,当温度升至118℃,加热时间为15min,可杀死99.99%的细菌芽孢,维生素B2破坏率为10%;而在温度128℃下加热1.5min,细菌芽孢的死亡率仍为99.99%,而维生素的破坏率为5%。由此可见,在高温下灭菌,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表1表示杀死细菌芽孢与保留B族维生素的时间与温度关系以及在不降低规定的灭菌前提下(Nt=0.001),灭菌温度、时间和营养成分破坏量的关系。

4 总结

采用湿热高温快速灭菌法,不但可达到完全灭菌的要求,而且灭菌时间短,物料中营养物质破坏少,物料质量几乎不变,营养成分保存率达92%以上,生产效率很高,所以现在被发酵工业广泛采用。

摘要:用湿热灭菌方法对培养基灭菌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对微生物死亡和营养成分的破坏均有作用。由于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破坏和菌体死亡都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其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皆可用阿累尼乌斯方程式表示;由此公式导出,当灭菌温度上升时,微生物杀死速率的提高要超过培养基成分的破坏速率的增加。所以采用高温快速灭菌方法,即可达到杀死培养基中的全部有生命的有机体,又可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

关键词:菌体死亡速率常数,培养基成分的破坏速率常数,高温快速灭菌

参考文献

[1]熊宗贵.发酵工艺原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2]高平,刘书志.生物工程设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3]于文国.微生物制药及反应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

选择培养基 篇2

戴国婷(学员)发布时间: 2010-11-06 12:07:22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小助手,是班集体建设工作的积极参与者。有一批称职的班干部,班集体建设中的各项工作便可以更顺利的展开。本文将就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选择干部和培养干部等问题谈一些看法。

首先,选择干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直接任命的方法:新组成的班级的临时班委大多是用这种方法产生的。当然,考虑到具体条件的变化及班主任的工作作风不同,在其它一些情况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于工作即时展开,但在干部选择上带有较人的偶然性,干部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群众基础。第二,民主选举的方法:公开唱票,竞争上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干部队伍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但很可能选出“好人型”、“油条型”的干部,票数虽多但办事不利。第三,前二者结合的方法:即可以由大家选出若干个候选人,由班主任从中选择;也可以由班主任提供若干候选人名单,由同学们从中投票选择。这种方法可以缓解前二者的不足,但在干部选择上仍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这三类方法各有利弊,如能针对具体班级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那么采取哪种方法就皆无不可了。以上是关于选择干部的方法,下面谈培养和锻炼干部的问题。

第一,要加强干部的责任感,提高干部意识。如何能够使班干部对工作负责,自觉地主动工作。这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长抓不懈,本学期结合四“敬”百分评比,本班将四“敬”评比分与操行等级分联系起来实行量化管理,其中特别加入了一项“干部责任分” :谁负责的工作出现问题就要扣分,干部犯了错误要比普通同学加倍扣分。目前看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采取多样方法,加强监督机制。在干部的使用上要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在岗位人员配备上要敢于打破常规。本学期,我班采取了将“委”扩大为“部”,一人多职,一职多人等方法:将原来一人负责的学委、宣委、体委等机构扩大为学习部、宣传部、体育部,各设一名部长和几名委员,这样一方面使更多的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干部之间的竞争,这就是所谓“一职多人”;而“一人多职”指的是:能力较强且具有多种才能的同学可以身兼数职,这样会极大提高干部的积极性,便于工作顺利展开。比如我班的刘娜同学,指派新班的临时班委时被任命为生活委员,后来发现刘娜同学不但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而且能写会画,每次出板报都主动留下帮忙。于是,我便在宣传部里增设了一个委员由刘娜同学兼任,这样使她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活”没有白干,刘娜同学的积极性更高了。现在,她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优秀干部。我们知道,班干部毕竟也是名普通学生,任何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干部身上都可能有。不论他们的工作多么出色,班主任的“过分信任”都可能导致各种失误。所以,必须加强监督机制。这不但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工作及培养锻炼干部,而且也是保护干部的一种有效手段。本学期,我班依照教代会机制成立了学代会,独立于班委之外行使监督的权力。这样,我班便有了两套班日志。干部管理他人的同时,自身也受到监督。学代会的优点在于,它从建制上就与“纪律委员”和“监查委员”有着本质的区别,后二者只可能从名义上与班委分开,其本身仍然是干部,而学代会在行使监督权力的同时,本身却不是干部,不参加班委例会,不参与班委行使权力。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同流合污的可能;一方面,只可能加强班委自律,而不会给干部减权降低干部威信。

第三,用人不疑,人尽其材。对待已经任用的班委干部,我们要允许他们存在缺点和不足,要给他们足够的机会,要耐心地教育和引导。班主任的工作不仅要善于使用干部,更重要地是要遏短扬长将我们的干部塑造成可用之材。不能轻谈取舍。比如,我班现任班长王丽娜同学。由于选定临时班委时选定的班长没来报到,王丽娜同学便很偶然地当上了高一四班班长。她是老三十七中的毕业生,这给我从侧面了解她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出乎意料,几乎所有教过她的老师都对她评价不高,有一部分甚至对我用她做班长深表遗憾。出于慎重考虑,我没有马上对班长进行撤换,经过一段观察,我发现王丽娜同学身上确实存在许多明显的缺点,但同时也发现她居然将班长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许多地方一点即透,几次摸底调查既使和她关系不好的同学也都认为班长是认真负责的。我想这也许就是毛遂所说的没把锥子放进布袋之前,怎知他能否会脱颖而出呢?一个学期过去了,王丽娜同学和其他班委身上所需进行的教育工作还将是漫长的。但我却得出了一个结论:对待干部任免要慎重,要充分信任干部,班主任从旁引导比直接插手往往会效果更好。

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篇3

然而,反对这些规定的人也不在少数。推究起来,问题既涉及教育者该管什么不宜管什么等微观方面,也涉及大学该做什么不宜做什么这样的宏观领域。这使笔者再一次思考大学是什么,大学应该管什么,大学可能管什么等有关大学教育的性质、目的、使命与方法等宏大问题。如果不能恰当地理解这类问题,在今后的人才培养、教育管理过程中,势必出现更多的分歧,乃至面临更大的冲突。

2007年10月,哈佛大学为新上任的校长德鲁·浮士德(Drew Faust)举行就职大典。她在就职演讲中提到:美国人对高等教育存在一种焦虑感,爱恨交集,其中最为深层的问题在于,大家对大学缺乏了解,对大学是什么和大学应该做什么并未达成共识。其实这也正是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中国社会对大学教育的独特使命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它所涉及的面自然很宽,这里仅就培育学生的什么能力和如何培养两个方面略加说明。

从教育目的上看,大学要培育的能力很多,而当前最为关键的是什么呢?几十年前,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指出,教育的具体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真诚的态度,选择与决定的能力,以及责任感。所谓真诚,就是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也不自欺欺人。

教育的大问题不在于学生无纪律,而是学生安于习俗。选择与决定的能力,则要求学校为学生展示种种可能性,以利于他们自主选择。个人有绝对自由的选择,这意味着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负有完全的责任。人的选择在情境、与他人的关系中发生,与此相伴的,则是对环境与他人的绝对责任。当前的讨论说明,存在主义的这种主张并没有过时。在计算机文化如此发达的今日中国,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显得极为重要。教育者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存在,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提高学生自主选择的质量。因此,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比不断地禁止或告诫他们,不断告诉他们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这也必须做,那也必须做,都更为重要。

在研究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时,笔者注意到,反省批判和引导社会,是大学发挥好其他功能的基础和前提,批判功能是大学的“亲本功能”。在“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当代社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批判能力,对于增强其自主选择能力更有意义,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大学的教育目的应该定位于,使每一个学生借助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和判断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以批判的精神来对待大量流通的信息。就个人而言,需要本着批判精神对信息进行筛选,将其分出主次,并对传媒和信息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超越传媒有时提供的简化或歪曲的看法,真正地了解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如今,中西文化的碰撞,古今文化的交汇,各种社会思潮和信息异常庞杂,恰当的价值取向与行动取舍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与判断能力,使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明辨是非,在知识积累中能恰当取舍,在方法建构中能求得优化,是大学教育无可推卸的责任。在利益与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使学生既能兼收并蓄又能慧眼识珠,则是完全现实、完全可能实现的教育目的。这需要教会学生寻找信息,寻找信息间的相互联系,并以批判的态度认识和选择这些信息。一些教育者过于武断或教条化的认知教学和规定,其实是在扼杀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规约是必要的,但让学生感觉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管得太多,却值得商榷。分析大学生心理,很有益处。同所有人一样,禁果香甜,禁止的东西可能更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甚至明知是“苦果”,有人却偏要破禁而偷吃。年龄越小,这种心理表现得越明显。在大学新生中,这种心理也很普遍。这是政策制订者和反对者都不可回避的学生心理。对大学新生来说,为防止上网玩游戏而禁止自备电脑的规定,可能适得其反。如果真要预防他们上网耽误学习,可能需要禁止的内容还会很多。这说明,教育目的与教育方式之间的协调,还须教育管理者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震区后备母猪的选择与培养 篇4

1.1 生长速度快

要选择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的个体。限饲前既要参考本身成绩,也要参考同胞成绩,限饲后主要参考用于肥育的同胞成绩。

1.2 繁殖性能高

后备母猪要选择产仔数多、哺育率高、断乳体重大的高产母猪的后代。外生殖器官发育正常,发情周期有规律,而且发情症状明显。

1.3 体型外貌特征典型

毛色、头型、耳型具有相应的典型特征。要有足够的乳头数,并且排列整齐。

2 大型猪场后备母猪的阶段性选择

2.1 2月龄选择

2月龄选择是窝选,就是在双亲性能优良、窝内仔猪数量多、哺育率高、断乳体重大而均匀、同窝仔猪无遗传疾患的一窝仔猪中选择。2月龄选择时选留数目较多,一般为需要量的2~3倍。

2.2 4月龄选择

主要是淘汰那些生长发育不良、体质差、体型外貌有缺陷的个体。

2.3 6月龄选择

淘汰那些本身发育差、体型外貌差的个体以及同胞测定成绩差的个体。

2.4 初配时的选择

此时是后备母猪最后一次选择。淘汰那些发情周期没有规律、发情症状不明显以及技术原因造成的2~3次配种不孕的个体。

3 商品猪场后备母猪的挑选

3.1 品种选择

如果只是生产商品猪,选择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的二元杂交母猪就足够了;如果主要目标是出售二元杂交母猪,母本的选择就应该选择繁殖性能高的瘦肉型猪品种。

3.2 健康状况选择

选购母猪时,必须了解所选择猪场的健康水平,必要时要采血化验。

3.3 生产性能选择

生产性能主要包括产仔数、生长速度等,后备母猪应该具有比群体平均水平更好的生产肥育性能,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无法直接选择,但应选择大窝多产的、生长发育快的仔猪留种。

3.4 乳房发育度的选择

乳房发育是种用后备母猪选择中的主要关注点,后备母猪最少需有沿着腹底线均匀分布且正常的12个以上乳头。后备母猪的乳头数可在断奶前检查,但当其达到上市体重时,必须重新检查。怀疑有瞎乳头、翻转乳头或其他畸形的乳头应当予以淘汰。

3.5 身体结实度选择

种用母猪的利用年限也是母猪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要求后备母猪身体结实,尤其肢蹄结构。肢蹄不正常会影响正常配种、产仔和哺乳性能。

4 后备母猪的培养

4.1 后备母猪引入后的基本常识

4.1.1卸猪与定位。运猪车进场后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药带猪消毒。卸猪时动作要轻,卸猪后要根据体重、品种等合理分群,尽量减小饲养密度。在新的环境,猪只的吃、喝、拉、睡要重新定位,全天专人看管,3 d以后逐渐建立起新的生活习惯。

4.1.2 隔离与饲养。新进后备种母猪要放在消毒过的隔离猪舍内,暂时不得与本场猪只接触,一般隔离30~45 d。卸猪后要让猪只充分休息,自由饮水。12 h后,开始给料,饲料量为正常的1/3, 3~5 d内逐渐恢复正常。

4.1.3 保健与消毒。对新引进的后备种母猪,所用饲料应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和电解多维,连用5~7 d。坚持规范消毒,连续消毒2周。以后各种消毒药交替使用,每周消毒3次。在疫苗接种后开始驱虫,一般用阿维菌素粉剂拌料饲喂1周即可。

4.2 不能用肥猪料来喂后备种母猪

后备母猪是种猪,不能用肥猪料来喂。在培育期间,要配制专用的后备种母猪料, 日粮粗蛋白水平不低于15%, 料中可增加一些粗饲料, 能量水平应当比肥育猪低10%, 但钙的水平应比肥育猪高0.1%, 有效磷水平提高0.05%, 同时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3 管理注意事项

4.3.1 合理分群。后备母猪一般为群养,每栏4~6头,饲养密度应适当,小群饲养有小群合槽饲喂和单槽饲喂。

4.3.2 适当运动。为强健体魄,促使猪体发育匀称,特别是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坚实性,应安排后备母猪适当运动,运动可在运动场内自由运动,也可放牧运动。

4.3.3 调教。为繁殖母猪饲养管理上的方便,后备猪培育时就应进行调教。一要严禁粗暴对待猪只,建立人与猪的和睦关系,从而有利于以后的配种、接产、产后护理等管理工作。二要训练猪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如定时饲喂、定点排泄等。

4.3.4 定期称重。定期称量个体既可作为后备猪选择的依据,又可根据体重适时调整饲料营养水平和饲喂量,从而达到控制后备猪生长发育的目的。

4.4 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

后备母猪适宜的初配年龄和体重因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异。一般说来,早熟的地方品种出生后6~8月龄、体重50~60 kg即可配种。晚熟的培育品种应在9~10月龄、体重100~120 kg开始配种为好。如果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条件较差,虽然月龄达到初配时期而体重较小,最好适当推迟初配年龄;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好,虽然体重达到初配体重要求,而月龄尚小,最好通过调整饲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来控制体重,待月龄达到要求后再进行配种。最理想的是使年龄和体重同时达到初配的要求。

5 疫病防治

5.1 免疫

5.1.1 免疫程序制定的参考依据。原来场的免疫状况、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本场猪群的实际情况、疫苗性质等,参照这些灵活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一般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后结合疫病的感染程度决定是否增加疫苗。树立科学的免疫意识,免疫不是万能的,一般良好的疫苗、规范的储存和接种,保护力能达到70%~75%。因此确保猪群健康,还要将后备猪的管理纳入综合防疫体系之中。

5.1.2 一般选择相关畜牧兽医部门指定的正规厂家。常见的疫苗有乙脑、细小病毒、猪瘟、伪狂犬等。

5.1.3 疫苗保存和运输。疫苗在生产厂家的保存一般没有问题,问题常常出在运输路上的各个环节,包括包装条件、路上停留时间、运输人的责任心等。在猪场内保存要专人管理,并且时刻监测冰箱的温度,尤其在停电和冰箱出现故障时,应提前在冰箱内加好冰袋,准备好温度计应急备用。此外稀释好的疫苗一定要保存在保温瓶或者是隔热性能良好的保温箱中临时储存,并要求在2 h内用完。

5.1.4 规范操作。包括器械和操作部位的消毒、针头型号的选择、全面规范的记录(领取记录、接种记录)等,使用前摇匀、专人操作、废弃疫苗及空瓶的无害化处理等。器械消毒一般是用高压灭菌锅或者是普通蒸锅,普通蒸锅在沸腾后30 min关闭电源,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会延长,然后将消毒后的器械放在清洁的操作台上自然干燥。颈部肌肉的消毒一般选用2%碘酊,要求操作人员记录完整确实。废弃疫苗、空瓶在操作完毕后包好集中焚烧。此外要注意操作时一猪一针,剂量要足,部位要准,禁打飞针。要求管理人员严格监督,逐渐培养员工的良好素质。

5.1.5 抗体检测。有条件的猪场一定要做好免疫监测,一般在疫苗接种后2周进行,检查抗体的产生情况。

污染不严重的猪场应选用基因缺失苗,应防止多厂家的疫苗混用,防止病毒发生基因重组。

灭活苗最好在配种前进行两次接种,间隔4~6周。在暴发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时应尽早使用弱毒苗进行紧急接种。在疫情稳定后或老疫病区,一般以灭活疫苗为主。

5.2 驱虫

蛔虫、鞭虫、疥螨等寄生虫常会损害机体免疫系统,对体内营养消耗大,使猪只免疫应答迟钝、猪群抵抗力低下,因此定期驱虫对控制寄生虫病非常重要。

5.3 药物预防

选择培养基 篇5

第一,直接任命的方法:新组成的班级的临时班委大多是用这种方法产生的。当然,考虑到具体条件的变化及班主任的工作作风不同,在其它一些情况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于工作即时展开,但在干部选择上带有较人的偶然性,干部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群众基础。

第二,民主选举的方法:公开唱票,竞争上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干部队伍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但很可能选出“好人型”的干部,票数虽多但办事不利。第三,前二者结合的方法:即可以由大家选出若干个候选人,由班主任从中选择;也可以由班主任提供若干候选人名单,由同学们从中投票选择。这种方法可以缓解前二者的不足,但在干部选择上仍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这三类方法各有利弊,如能针对具体班级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那么采取哪种方法就皆无不可了。

其次,学到了如何培养和锻炼班干部的知识。

要加强干部的责任感,提高干部意识。如何能够使班干部对工作负责,自觉地主动工作。这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长抓不懈,制定班级“干部责任分”:谁负责的工作出现问题就要扣分,干部犯了错误要比普通同学加倍扣分。

采取多样方法,加强监督机制。在干部的使用上要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在岗位人员配备上要敢于打破常规。可以采用一人多职,一职多人等方法:将原来一人负责的学委、宣委、体委扩展到几人,这样一方面使更多的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干部之间的竞争,这就是所谓“一职多人”;而“一人多职”指的是:能力较强且具有多种才能的同学可以身兼数职,这样会极大提高干部的积极性,便于工作顺利展开。

我们知道,班干部毕竟也是名普通学生,任何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干部身上都可能有。不论他们的工作多么出色,班主任的“过分信任”都可能导致各种失误。所以,必须加强监督机制。这不但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工作及培养锻炼干部,而且也是保护干部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从别的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个好的方法:成立学代会。学代会独立于班委之外行使监督的权力。这样,干部管理他人的同时,自身也受到监督。学代会的优点在于,它从建制上就与“纪律委员”和“监查委员”有着本质的区别,后二者只可能从名义上与班委分开,其本身仍然是干部,而学代会在行使监督权力的同时,本身却不是干部,不参加班委例会,不参与班委行使权力。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同流合污的可能;一方面,只可能加强班委自律,而不会给干部减权降低干部威信。

选择培养基 篇6

一、教学理念

在教学理念层面上,我们的文科教学要注重参与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强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要求参与的内驱力,要关注如何学生的实务能力,而不仅仅是解决如何对学生灌输某种既定的知识,我们的目标则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自己学习和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实践型人才。如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主要问题。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数量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在不断增长,如果要把所有知识都灌输给学生,我们的学制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终身学制。这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是不可能和不必要的。

二、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层面上,多科性大学文科的课程设置应该体现出倡导边缘、鼓励交叉、加强应用等特色。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改革的趋势是:一是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二是专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向大专业、宽口径、新内涵方向发展;三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相互渗透融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MIT的文科发展策略就是:“文科的发展不能是漫无边际的,而要培植与工程、科学及数学直接相关的文科”。MIT有45%的课程是文科,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与工程科学密切相联的。而且,这些课程的设置还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性。比如,其管理学科的设置,并不是传统的管理学、财会学和国际贸易等,而是与工业生产和工程科学相关的生产运行管理、运输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房地产管理等新兴学科。因此,我们应该在保持原有核心主干课程的前提下,整合一些理论化程度极高、但是较为空泛相对缺乏现实针对性的课程,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应用型课程群。应用型课程群的设置必须要能体现这种交叉融合性。应用型课程群的设置可以根据学科分布特点,有意将一些相邻或相近的学科进行整合,形成一批面对市场强化应用课程群,以扩大学生知识面,从而更好地面对纷繁的变化多样的社会形势,扩大学生的就业面。工科学校办文科就应该立足本校、从交叉融合的角度设置一个有特色的技术性的课程群。这一模块的课程既可以拓展本科生的实务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也可以为工科生未来的创业实践和素质提升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层面上,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使用,采用课堂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角色训练、课后自学等多种手段结合。以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主体,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效果。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听讲为课堂互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应将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有:

(一)启发式教育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事例,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应立足教材进行教学,但是不拘泥于教材。首先,每次课前一周由学生按照教学进度表,提出他们感兴趣并希望得到解释的相关的案例和热点问题,由教师结合教材加以分析。这样就把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其次,教师每次课前一周提供学生自学所用的相关前沿学术资料,进行自学指导,为课堂的启发教育奠定基础。

(二)讨论式教育

为了让教学活动紧扣实践,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法的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现实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确定好选题,供大家作出一定的准备,然后在课堂中展开讨论,这样往往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每学期至少安排四次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辩论赛,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设想,进行热烈的讨论,培养学生养成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

(三)研究式教育

首先,要注重培养已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学生,针对目前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置疑现有理论及制度,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改革方案。通过教师与他们的直接交流答疑解惑,提供阅读书目促使其进一步打实基础,鼓励并对其撰写论文提供指导。其次,努力组织学生的多种科研活动。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组织学生从事一定的科研项目或社会调查以提高其理论能力;二是组织案例研讨会,组织学生就案例进行探讨以提高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第三,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则督促其阅读基础书目,并安排老师与之交流,加以鼓励和帮助。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立项教改课题“文科创新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方法研究——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的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弘,李冲.MIT与CIT文科建设的比较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5(2).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策略选择 篇7

一、注重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中内化.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思维活动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的操作这一外部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

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边想、边做、边说,使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达到统一和谐.如教学低年级数学“育才小学一(1)班第一小组有12个小朋友,进行分组游戏,可分成多少组?有几种分法?”的题目,可让学生实际站出来分组,或用学具进行演示.先让每名学生拿出12块O的学具,按题中的要求摆O,再分别告诉大家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能列出什么样的算式?表示什么意义?由于低年级学生都喜欢动手操作,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不用多长时间很多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操作过程说出答案:第一次是这样分的:12块O,每4块分1组,可分成3组,算式是12÷3=4,表示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第二次是这样分的:12块O,平均分成4组,每组是3块,算式是12÷4=3,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再让学生互相表述、互相检查、互相评分.这样的操作活动,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不断地得到发展.

二、注重观察比较,启发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语言陈述的前提.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如板书、演示、图形、实物等,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比较、思考,在观察、感知中积极思维,并让学生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过程,不仅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说出计算过程来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比如:说说怎样计算7+9这道算式.可采取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表述的方法.开始时教师在黑板上左边摆7个O,右边摆9个O,出示算式7+9=?教师先把9分成3和6,然后问学生:“几和几能组成十?”学生一眼就会发现7和3组成10,这样就很容易得出10再加上剩下的6得16.整个演示过程中,学生观察比较,教师边演示边叙述,最后再让学生学着老师的说法,说给其他同学听听,由学生纠正说得不准确的地方.这一简单的推理得出结果和计算过程,既让儿童的数学语言逐步形成,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注重诱导启示,激发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一位名人曾说:“对一个问题能清楚地说一遍,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推理和论证的过程,正确地理解题意,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寻找已知条件、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关知识的映象,解题判断的形成,直至解答过程的表述等,处处离不开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具有一种内在的美,表面显得枯燥乏味,其中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充分理解和掌握它,就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感受其中美的意境,从而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数学教师应该加强诱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大胆地说、有条理地说,以激发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诱导是学生数学语言形成的重要条件,学生能否把所观察和思考的数学问题准确地表达出来,在理解的基础上会不会说出算理、法则、定义,关键在于教师的教与导的方法上.教师诱导思维恰当、有条理,学生自然明白,否则只能是一知半解.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育才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今年扶助了12个贫苦同学重返校园,去年扶助的同学比今年少4个,去年扶助了多少名学生?要让学生理解、口述解题思路,教师可采用下列方法层层诱导学生的思维.(1)哪一年扶助的同学多?(2)今年扶助的同学数可以分成哪两部分?(3)从今年扶助的数里去掉哪一部分得到去年扶助同学的数?(4)用什么方法计算?由于教师诱导有一定的层次性,学生受启发后,就能口述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今年扶助的同学多,今年的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去年的数同样多,一部分是比去年多出了4个,所以用减法计算.在这样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点拨有方,训练有力,学生的数学语言就会得到进一步激发,说思路、讲方法的数学语言就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注重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小学生模仿性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尽量利用儿童化的语言,清楚、简练、准确地表达,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实现正向迁移效应.为了使学生有锻炼的机会,在课堂数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学生能把自己的思维说出来,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这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对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很有好处.

大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 篇8

1.理性的选择。

理性的选择针对的是非理性的、盲目的选择。让大学生能够进行自主选择, 就是让大学生具有理性、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选择。作为启蒙运动的旗帜之一, 理性代表着一种科学精神和怀疑精神, 它意味着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所做出的选择才能被认为是自主的选择。

理性的选择意味着目标明确的选择, 即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的选择, 而且这个目标是合理的、是自己希望实现的。这种目标可能是一以贯之的, 是形成之后便终生不变、矢志不渝的;也可能是不断拓展、深化的;还有可能是发生了重大改变、甚至逆转的。但理性指导下的目标有一个鲜明的特点, 即处于长期的稳定状态, 而且非常坚定。只要具备了这个特征, 我们便可以认为这种目标是理性的目标。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 很多人没有明确的目标, 或者目标虽然明确, 但经常发生变化。由于目标不明确, 所以便无从选择, 更谈不上自主选择了。

理性的选择是意味着经过了分析之后的选择, 即行动者经过了考虑之后的选择。如果行动者不假思索便做出了选择, 或者在头脑不清醒的情况下做出了选择, 没有对问题进行分析考虑, 那么这种选择只能是本能的、直觉的或非理性的选择, 而缺乏做出这种选择的合理性依据。当然, 判断是否经过分析的标准未必是反应时间的长短, 判断选择是否经过了分析的关键在于这种选择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即使在行动时没有详述理由, 行动也可以是有理由的。所需要的是能够为行动提供理由, 即使这种理由没有出现在行为者的心目中。”[1] 在很多情况下, 大学生常常受自己的感情冲动而做出了选择, 没有经过冷静、客观的分析和思考, 他们的选择常常出于“面子”、“义气”之类的常常无助于实现个人最大利益的目的, 是非理性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所做出的选择都不能被称为自主的选择。

2.掌握充分信息之后的选择。

对信息的掌握情况将会影响个人做出选择。诺思指出, 人们在做出选择时, 所依据的是人的认知系统所提供的关于世界的真实模型。而行为人接收到的信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模型, 从而改变个人的选择[2]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社会, 信息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 是否能够获取充分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选择。只有依据这些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取的信息, 人们才能够据此做出自己的选择。否则, 他们的选择只能是盲目甚至错误的。当代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获取信息对于个人选择的重要性, 应该具备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

3.勇于承担责任的选择。

自主选择意味着行动者明确自己行为的可能后果和代价并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 人类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 但与此同时, 人类的任何行动必然伴随着一定的代价付出。郑也夫指出, 每一个行动都会有始料不及的副产品, 这种副产品既可能是积极的, 也有可能是消极的, 而这种消极的副产品便被称为“代价”[3] 。自主选择意味着行为者明确自己所处的立场和情形, 在权衡利弊之后而做出可能最有利于自己的行动。在做出选择的那一刻, 行为者必须明确自己应该承担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导致的后果和付出的代价。行为的结果未必在行动者的预料之中, 但对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和代价做出预判并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 是自主选择的必然要求。

人的本能是希望更多地拥有权利而逃避责任, 但自主选择的要求则是权利与责任对等, 享有特定的权利, 就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群体之所以不愿意进行自主选择, 在很大程度上, 与其说是因为不愿享受权利, 而不如说是因为不愿意承担责任。在他们看来, 当把个人自主选择的权利放弃时, 他们也就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因而也不必对由此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而把责任归咎于环境或者帮助自己做出选择的人。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学会了抱怨而不是承担责任。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1.提供更多有意义选择的机会。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首先应该形成一种意识, 即选择是每个人固有的权利, 是每个人不可分割的自由, 必须尊重每个人选择的权利。只有让大学生自己拥有这种选择的权利, 他才拥有自由、才能够在未来进行自主选择。密尔曾指出, 任何人的行为, 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 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对于本人自己, 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 个人乃是最高主权者[4] 。根据这一原则, 选择应该有一定的限度, 即不能损害或影响他人, 但除此之外, 任何人的选择权利都不应该受到干涉。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意味着应当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多的选择机会有利于做出更为合理的判断。《学会生存》指出, “如果要使我们的选择尽可能明智些, 那么这种选择就不应该以任意挑选的数目有限的假设为依据, 而应该尽可能根据最广泛的选择。”[5] 只有在一次次面对广泛的选择时, 大学生才能够学会分析问题、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可能选项并做出选择。

此外, 为大学生提供的选择还应该是有意义的。这就意味着, 选择是有价值的, 即应该而且能够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影响。如果这些选择不能对大学生的生活带来影响, 那么这些选择就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大学生也不可能从内心里重视选择、重视选择的结果以及承担因自己的选择而带来的责任。

2.培养分析和判断能力。

是否有能力对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影响着个人的选择, 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质上就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当前, 我们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知识的运用, 大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 包括数学、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 但却无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批判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在应对考试时游刃有余, 能够把学校所传授的知识表现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但却不能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 更不能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获取信息资源, 进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做出判断, 因而也就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

选择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做出一个选择决定, 就意味着选择了某个价值取向而舍弃了其他的价值取向。在这个意义上, 学会自主选择也就是学会做出价值判断。学校教育应该让大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明确自己所持的价值标准, 并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来判断是非善恶, 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只有明确了自己所持的价值观, 才能够识别不同选项所代表的价值取向, 从而做出判断和选择[6] 。

3.有限度的权威和帮助。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应该限制权威的影响, 使权威对大学生的影响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科尔曼曾提出了几种限制权威关系的形式, 包括限制行使权威的范围、限制行使权威的时间、限制行使权威的地理范围和限制行使权威的形式等[7] 。关于限制权威的措施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 但可以肯定的是, 在大学生从未成年向成年转变的过程中, 应该逐步限制权威的影响, 给其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使其逐步形成自主选择的能力。

为大学生提供帮助的限度也值得重新考虑。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帮助的价值, 无论家长、教师还是亲友, 对大学生所提供的帮助只能是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而不应该越俎代庖, 成为大学生选择的主要依据。摆脱外在的干涉并不足以让大学生学会自主选择, 但不摆脱外在的干涉大学生就永远无法学会自主选择。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M].应奇,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23.

[2][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4.

[3]郑也夫.代价论——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M].北京:三联书店, 1995:25.

[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许保骙,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11.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267.

[6]荆磊, 沈红.学习自由与研究型大学高素质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 2006, (6) .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选择 篇9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人文素质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它是指人类文化所创造的价值、理想和最根本的精神, 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 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 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现代化的专业知识, 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人文基础知识以及传统意义上的人文修养, 如远大的理想追求、较高的道德水准、健康的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积极向上的审美趣味等, 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问题分析

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方面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的主流文化反映了校园主体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 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和现实价值, 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知识结构及志趣追求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现实的角度看, 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情况不容乐观,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人格境界有待提高

人格是与社会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一种精神面貌, 是社会成员在价值观、态度、认知、情感、自我意识等诸方面所表现出的共同而普遍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近年来, 人们逐渐形成一种共识, 人格素质与一个人的成才密切相关, 因大凡成就卓越的人都具有完善、健康的人格。而当代大学生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是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 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其次是生活品位低下, 盲目追逐时尚;最后是缺乏上进心, 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

(二) 缺少人文知识的积淀

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 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语言 (符号) 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丰富的人文知识是一个人优良的知识结构必需之要素, 是一个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必备之条件, 是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但是, 不少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 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浅薄。很多大学生没有读过传统的文学名著, 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沉迷于武打、言情、漫画等低层次的书籍, 很多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几乎完全用在上网娱乐、聊天、购物、游戏上。

(三) 心理素质不够健康稳定

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但是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缺乏情绪调控能力, 遇事容易冲动, 不计后果;心理承受能力低下, 遇到挫折、失败不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是意志消沉, 怨天尤人, 以致出现心理障碍。据有关调查显示, 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 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诸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 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

(四) 人生价值不够明确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 部分大学生思想观念仍不成熟、不稳定, 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在逐步树立的过程中, 易受不良意识形态与文化、自由主义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与权力至上等因素和观念的影响, 产生价值观困惑。他们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缺乏理想和信念;不关心自我发展, 只贪图一时的快乐和满足;生活没有目的和方向, 日子浑浑噩噩;对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避而远之, 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等等。

造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社会层面也有学校教育层面。一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专业教育基本取代人文教育, 导致人文内涵日益流失;二是大学教育理念偏狭, 普遍重视知识技能的提高, 轻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师尤其是理科教师忽略了从自然科学知识中进行人文因素的挖掘;三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心理日益加强, 整个社会浮躁, 缺乏人文氛围, 导致学生急功近利, 仅仅关注考级、考证等就业实用主义的现实需要, 无暇顾及人文素养的培育。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 增加人文课程比重

优化课程设置, 提高人文课程的比重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依据目前的现实情况, 落实这一策略的方式之一就是将选修课做精、做实。从某种意义上说, 选修课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递。高校要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美英等国高校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值得我们借鉴。如哈佛大学的“共同基础课”五类课程中, 文学与艺术和外国文化是其中的两类;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从民族发展的高度看, 学校应该像重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 加大投入, 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制度化管理, 实行统一考试, 将考试结果与授予学位挂钩。

(二) 人文精神渗透专业课程

很多大学专业课程 (尤其是理工科) 教授的只是科学知识, 少有人文内容。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 突出人与事物的主体作用和人对物的态度, 使专业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 使学生不仅得到科学知识, 而且受到高尚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比如, 通过介绍学科的发展史、人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科学成果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爱国心, 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 形成正确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并学会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流与合作, 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营造具有浓厚创造气息和强烈创新意识的人文知识环境。

(三)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通过搭建各种平台,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 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 从而起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效果。有调查表明:60%的学生参加过学生会、社团、艺术节等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学生认为参加这些活动很有收获, 可以“锻炼自己”、“丰富业余生活”、“结交朋友”、“扩展知识面”等。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很多主客观因素没有参加过第二课堂的活动。因此, 学校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学生社团的成长壮大, 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并为之创造必要的条件, 帮助学生实现个人成长。

(四)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其学识水平和人格魅力。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研究领域中的深度与广度, 而且包括他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 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 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其游刃有余的应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则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形的持久的影响。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等, 是学生人文素养建构的重要参照。“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 而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五) 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往往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和行为风范, 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校园浓厚的人文氛围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高校应改善学校硬件设施, 挖掘环境育人资源, 提高学校文化品位, 让学生利用先进的学习设备在环境优美的校园中学习, 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迪,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精神, 提高人文素养。高校还应规范各种团体活动, 良好健康的团体活动可为人文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诸如人文素质讲座、校园文化节、读书沙龙等, 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交流情感、互动学习, 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文情怀。

(六) 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质的又一重要途径。内容丰富且实在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环境保护、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大学生不仅能了解国情、民情, 认识自己, 印证自身价值, 而且能在耳闻目睹、亲历亲为中感知和体验人文精神, 拓展视野, 陶冶情操。从某种意义上讲,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教育, 其丰富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其它教育途径和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 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还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联合参与, 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氛围, 承担起推进和提升当代青年人文素养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赵邦信.浅谈文化素质及文化素质教育[J].石油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10) .

[2]俘景才.大学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4) .

[3]丁小强, 胡庆方.大学生素质拓展与素质教育内涵的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 2003.

[4]甘霖.论大学生素质拓展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青年研究, 2003, (3) .

试析困境中乐观情绪的培养与选择 篇10

在人的一生中, 会经历很多的风风雨雨, 当我们遇到困境的时候, 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拥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理, 也成了我们大家所要面临的一个人生课题。

2. 案例的选择与分析故事一: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 靠近北部边城, 住着一个老人, 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 一天, 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 跑来安慰, 劝他不必太着急, 年龄大了, 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 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 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 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 明明是件坏事, 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 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 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 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 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 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 马不仅没有丢, 还带回一匹好马, 真是福气呀。”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 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 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 不一定是什么福气, 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分明高兴, 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 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 身长蹄大, 嘶鸣嘹亮, 膘悍神骏, 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 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 他高兴得有些过火, 打马飞奔, 一个趔趄, 从马背上跌下来, 摔断了腿。

邻居听说, 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 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 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 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 匈奴兵大举入侵, 青年人被应征入伍, 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 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 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故事二:曹操

三国里的曹操可谓一代枭雄, 豁达乐观, 不拘小节, 不以一次失利定成败、论英雄。他对复杂险恶的环境有很强的心理适应能力, 善于排遣和化解挫折、失败所带来的烦恼和痛苦。汴水之战、育水突围、濮阳之争、赤壁鏖兵、渭南之役, 他都先后陷入绝境尔后又死里逃生, 但是, 曹操始终方寸不乱, 一旦脱离险境, 便自我解嘲以求心理平衡, 或放声大笑以蔑视对手, 表现出败而不馁的顽强精神。赤壁败绩, 他从大火中冲出来, 从华容道撤回江陵, 诸将吏愁眉苦脸, 他却大喜, 说“可惜刘备放火太迟, 若早放火, 我辈定无生还之望!”败军之帅竟然嘲笑对手无能, 未置自己于死地, 真可谓调侃到了极致, 意味深长。相反, 曹操的政敌对手袁术、袁绍、刘备等人在适应环境方面则相形见绌。袁术败退淮南, “呕血斗余而死”;袁绍官渡会战丧师10万, “自军败后发病”, “忧死”;夷陵之战, 刘备“大败还, 忿耻发病死”。其心理承受能力与曹操相比实在太脆弱了。他们皆不能转移因打了败仗而造成的痛苦, 于是引起身体病理性剧变, 很快便丢掉了性命。两者相比, 差别何等显著, 究其原因, 乃是个人自身综合素质的反映。

遇到困境的时候对自己说“没什么的, 也许会带来什么福气”, 让自己的情绪立刻调整到巅峰的状态, 因为只有好的状态, 才会创造出更好的结果。

3. 困境中的心理策略与建议

从上面这两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乐观的情绪对人一生的有积极影响。也可以看出如何来培养乐观的情绪。

3.1 换个角度看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 有利有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就像塞翁所遇到的一系列的事故, 他都能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思考, 挖掘积极的一面, 乐观面对。

3.2 学会寻找乐趣。

乐趣无所不在, 要懂得自得其乐。“活着, 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快乐不是别人给与的, 快乐是自己创造的。

3.3 懂得知足常乐。

要懂得满足, “期望越高, 失望也会越大”, 所以不要过于追求不切实际的愿望。一般来说, 比较容易满足的人, 活的比较轻松, 也比较快乐。

3.4 学会幽默。

多笑笑, “笑一笑, 十年少。”面对失败和挫折, 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 重振旗鼓, 这是一种勇气心。面对误解和仇恨, 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 保持本色, 这是一种达观心。面对赞扬和激励, 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清醒, 不断进取, 这是一种力量心。面对烦恼和忧愁, 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 努力化解, 这是一种境界心。

3.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家都知道, “有欢乐与朋友分享, 快乐就会变成两倍;有痛苦找朋友倾诉, 痛苦就减轻了一半。”多一个朋友也就会多收获一份快乐。

3.6 从帮助他人中获得快乐。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当你给别人带去快乐的同时也把快乐带给了自己。那是爱的传递, 那是快乐的传递。

3.7 快乐的伙伴是磨难。

没有经过痛苦就不知道快乐的滋味。现在的孩子相对来说生活环境条件都比较优越, 即使是一般的家庭, 父母也尽力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所以痛苦和磨难就比较少, 很多事情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不懂得珍惜, 没有真正吃过苦, 就不能体会你现在的甜, 也就不觉得自己是快乐。可能等大家踏上社会, 在社会的大环境中经过磨炼之后, 就会发现我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快乐啊。

3.8 建立小目标, 体验每一次快乐。

选择培养基 篇11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记者;选拔;培养

学生记者是独立学院媒体宣传工作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独立学院经费有限,专职宣传工作人员少,任务重,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作风优良的学生队伍辅助宣传,不仅是独立学院宣传工作的需要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综合人才的需要,因此探讨独立学院学生记者选拔与培养的路径选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独立学院学生记者宣传队伍的必要性

目前,从独立学院对宣传工作人员配备上来看,普遍人手比较紧张,为数不多的宣传工作人员几乎承担了从策划、选题、组稿、采写、编辑、发表、发稿费等全部事务,上述每个环节都要花费大量的脑力和人力。由于独立学院宣传工作普遍存在责任大、任务重、工作复杂的矛盾比较突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学生记者队伍是对独立学院宣传力量的有力补充。

学生记者从广大的基层学生中来,他们是与校内外读者积极进行信息沟通的桥梁,他们对新闻宣传工作有着很高的热情,他们从基层来,对校园生活有着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他们采写的新闻作品,内容更容易贴近生活现实,更接地气。此外,学生记者的机动时间多,利用学生记者这一人力资源,可以增加独立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的时效性,拓宽新闻报道范围,丰富新闻信息内容,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

此外,独立学院宣传工作阵地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独立学院宣传工作要做到“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生记者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二、学生记者选拔的实践探索

“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独立学院要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记者队伍,人才是关键,选好人才是成功的第一步。如何选好苗,关键在于善于挖掘,笔者就这一问题做了尝试。

(一)把握好时机营造招新氛围,扩大学生记者的影响

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时是学生记者招新的大好时机,刚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新鲜的。如何让新生对“学生记者”这一新事物产生深刻印象,需要记者团别具匠心,提前做好策划和准备工作。比如:安排学生记者参与到新生报的每个环节中去,与新生积极沟通交流,在迎新现场设立学生记者迎新服务点,全程参与学校针对新生开展的各项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等等,扩大学生记者的影响力。

(二)广泛宣传动员,不拘一格降人才

学生记者团在招新宣传上必须下足功夫,可以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在新生入学后,通过海报、论坛、微博、校园网等媒介发布招新信息,采用设点宣传,到班宣传等方式,登记应聘报名信息,号召新生踊跃加入,安排专人负责通知联络招新笔试面试等事宜。

(三)建立完善的系列考核制度,選准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责任心是做好事情的关键。在选拔学生记者的过程中,要权衡考虑应聘者以上两个方面的素质。从应聘者当中选拔有兴趣,责任心并且具有一定新闻敏感性、写作基础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学生,需要经过多重筛选考核。笔者的具体做法是:首先从报名登记者中选取兴趣浓烈,态度认真的学生参加以新闻基础知识考核为主的笔试,淘汰一部分人;组织初试通过的学生参加几轮业务培训,然后安排他们进行新闻采写实践并独立完成任务,再结合面试成绩和实践考核得分情况,择优录用一批见习学生记者,三个月的见习期过后,根据表现,进行集中民主测评,实行末位淘汰制,胜出的颁发聘书,正式聘用为学生记者。

此外,在招聘选拔学生记者的过程中要注意文理和各教学系的比例,文理兼收,兼顾点和面,为日后更好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三、坚持培训制度,让学生记者尽快成长

从招新进入到学生记者团的学生还只是有一定写作基础的新闻爱好者,在新闻业务方面还是新手,要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必须进行系列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政治素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对于刚刚接触新闻宣传工作的学生记者来说,加强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可以利用学生记者例会组织学生记者学习党中央有关文件,结合时事学习新闻媒体有关报道和评论,学习我们党的领导人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开设讲座,就社会主义新闻观、新闻的党性原则、新闻事业的方针和原则进行深入讲解,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

(二)开展理论培训,掌握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邀请新闻界的资深记者和相关专业人士就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和策划,消息,通讯,言论的写作和摄影相关知识进行系列培训,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三)以老带新“结对子”,发挥优秀学生记者的作用

老学生记者有着丰富的新闻报道经验,发挥他们的作用可以促进新记者尽快成长。安排优秀的老学生记者与新记者结对子,带领他们参加采访实践,熟悉新闻采写的流程,尽快熟悉业务,使他们尽快掌握新闻写作的要领和方法,更快地理解新闻的本质,使他们尽快成长。此外,新老记者结对子传帮带,能增强学生记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集体协作能力和凝聚力。

(四)坚持评阅反馈制度,提高新闻稿件质量

评阅反馈制度是提高学生记者新闻稿件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生记者采写完新闻稿件后提交给相关负责老师,老师认真评阅批准,然后将不足列出反馈给学生记者。学生记者平时模拟采访的练笔作业也可提交给结对子的老记者,让他们提出修改意见,再就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反馈和点评,使学生记者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改进,提升新闻稿件质量。

总之,独立学院在建设优秀学生记者队伍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管齐下,选好苗,选准苗,下大功夫多层面进行培训才能育好苗,获得丰收。

选择培养基 篇12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 中国梦, 意味着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人,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 共同享有同祖国、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宏大叙事”的国家梦, 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 正是中国梦最富生命力的所在。梦的实现只能通过实践, 不断突破原来的“我”, 从而塑造新的“我”。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生也充满着各种变数。人要有再选择的能力, 从而在一个充满机遇的社会中有能力去实施自己的设想, 高校正是培养拥有再选择能力的人才的重要场所。

在这种设想下, 学生的培养应该有几个注意方向:培养对多样的成功状态的认知;使不同类型的成功潜质通过科学选拔而得到开发与强化;使学生具有审视人生方案的能力。中国梦旨在将个人的梦与国家的梦交织在一起。虽然提倡引导毕业生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要, 主动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等国家需要的地方自我砥砺、建功立业, 提倡“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但是很多毕业生宁可推迟就业, 也要挑选就业, 因为害怕再选择所面临的困难。通常情况下, 当一个成功的商人在陌生的边远地界发现另一种人生方案时, 他有能力去践行新的方案;但一个毕业生在起始点时没有占据到有利位置, 那么今后矫正路径的成本就会很大。

二、相关高校内部制度设计

高等院校要创造制度条件, 让学生在实践中成为开发自己能力的主体。围绕这个目的, 笔者对高校内部制度的建设有四点设想。

(一) 在院 (系) 层级发展基层民主

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是高等院校运行中的三种主要权力。在去行政化的思路下, 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三种权力要平衡, 强化学术权力, 主张发展真正的“教授治校制度”。但是, 学术权力并不一定就是民主的权力, 毕竟学术的权力来源于专业声望与水平。另一种高校内部权力机制的划分是将其分为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其他权力。以教师、教辅人员和学生为主体的其他权力较为松散、薄弱, 难以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抗衡。学术权力化和权力学术化是高校领导权力的特点。 学术精英有足够的空间外溢职业生涯。因此, 单纯说强化学术权力并不能解决行政主导的问题。而强调学术人员上层权威, 下层自由, 恐怕会徒增权力主体, 使权力机制多头运行, 所以要发展基层民主, 加强普通教学科研人员在基层管理事务上的参与。

根据样本分析, 教授担任学术组织职务和行政职务的比重达到了77%, 副教授担任学术组织和行政职务的比重也达到了54%, 而讲师和助教的比重仅仅分别为19%和14%。数据表明, 学术人员的职称越高, 担任学术组织职务和行政职务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 学术权力精英和政治、行政权力精英共同获得系统的上层权力, 则变革的阻力并不是完全来自预设的行政系统。在变革的方向设定上, 确立发展基层民主更为合理。基层民主运行的主体是公民, 以公民为主体而展开的公民协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形态。

以院 (系) 为单位, 发展基层民主与教代会的运行不完全一致。学院是学术人员集中的地方, 是教学科研活动集中发生的地方, 在这里最具优势的资源是智力资源, 能充分发挥智力资源的机制恰是院层级以上的协商机制。 笔者主张弱化院层级以下的行政权力, 重构政治权力, 将包括资源分配等学术事务交给协商对话机制, 具体为:基层党委在框架和方向上引导协商, 并监督进程。院长主持协商, 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学生是参与协商的主体。

协商既是达成共识的过程, 也是权力的博弈过程。能否掌握主动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方力量的对比, 这会驱使学术资源跨系、跨科、跨教研室的重组与整合, 并且在弱化行政力量的支持下, 保障学术资源运作和对比的公平。学术精英与政治、行政职位脱钩, 其权威主要来自于在学术上的成就和组织学术资源的能力。基层党委要监督规则的实施, 院长根据民主程序确认的规则主持协商并仲裁。在这样的协商机制中, 学生也被有限度地吸纳进来:在参与科研项目、班级事务、院系事务、指标评选等方面增加普通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

(二) 探索矩阵制组织管理模式, 提高中层干部队伍中业务领导的比例

矩阵组织的人员来自几个不同的职能部门或学科, 拥有不同的技术或学科背景, 为了一个共同的项目或工程, 集合在一起组成临时或长期的组织。矩阵组织的重要特征是打破了科层制结构组织的金字塔式的直线职能制管理模式, 减少了科层的层次。目前, 在我国的高校组织结构中, 二级行政机构多, 结构层次多;同时, 中层干部整体的工作状态和发展前景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高校院 (系) 、处、部、室负责人都属于高校中层干部, 其权限所辖的内容性质有所不同, 有以事务为主, 有以事务与学术并重, 有以学术为主。前面已经对弱化院 (系) 以下行政权力, 发展基层民主的设想有所论述。笔者进一步主张, 重组高校管理事务, 提高中层干部队伍中业务领导的比例。

高校中层干部选拔方式体现出职称化的选拔倾向, 即职位与相关能力不尽匹配。执行能力出色的人会承担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 却因体制问题不能得到适当的回报, 渐渐积极性受挫, 难以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因此, 高校中层干部整体的工作效率难以完全激发。根据抽样分析, 高校中层干部更容易出现默许性沉默。工作时间越长, 高校中层干部越容易发生沉默行为。默许性沉默是员工预期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状, 因而被动、消极地保留自己的观点、建议。

中层干部既是高校高层指令的传递与执行者, 指令运用的监督者, 又是很多制度的体会与创制者。笔者认为, 可以考虑重组高校内部业务模块, 中层干部以其业务能力, 领导功能化的团队, 对校级领导负责, 也可以减少校级领导的副职设置, 将未能分解到流程的管理事务在校长办公室与基层民主单位间分工, 将资源逐渐整合成业务模块。这样, 既明晰了中层干部的职责, 又加重了其在权限范围内的决策权。团队内部可以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让技术与职位契合, 部分职位可以面向有关资质的学生招聘。但目前看来, 吸纳的学生主要是少数的学生干部, 可以在细分技术需求后, 为普通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

(三) 组建政治权力、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共同作用的平台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是决策权的主体, 在前两项制度的设计下, 党委领导力的实践也会有相应的调整。高等教育法规定了党委和校长的职责, 但在现实中, 存在着书记、校长“双权力中心”, 领导权和管理权相争的问题。我国高校党委的领导权力不是类似国家、政府的硬权力, 而是一种软权力。这种软权力可以从决策权力的科学度, 执行权力的坚决度, 行政权力的融合度, 指挥权力的合法度, 组织权力的透明度, 师生员工的满意度六个维度来评价。因此, 党委领导权力要在核心业务上做到与其他性质的权力友好合作。

依据党管人才的原则, 高校党委要更新人才工作观念, 改进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更好地发展高校。可以考虑整合社会科学处、研究生工作部、教务评估等职能部门, 在基金申报推荐评选、学科项目建设、荣誉评审、 职称职位提拔等稀缺性学术资源的分配事务上, 组建党委、行政部门、学术单位共同作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学术权力在以协商机制为主要形态的基层民主驱动下展开, 行政管理职能组织流程并沟通相关评审部门, 党委践行党管人才的原则。对于省级及以上的基金、项目等的评审, 学校与上级评审部门之间应建立商讨机制, 提高学校在评审决定中的发言权。高校党委发挥与党外人士合作的机制, 发挥对外连接的优势, 另外建立在其领导下的一班外聘专家组成的评审班子, 构成两套学术评审委员会。由此实现减少评审层级, 加大基层在稀缺性资源分配上的发言权。而非遴选性学术事务, 主要由学院、研究院经由协商机制而作出决定, 经由学院党委向校党委汇报备案或批准。

(四) 改革学生综合测评指标体系

目前, 高校学生的综合测评指标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学业成绩、科研成果、文体成绩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学生的荣誉、奖学金是以综测考评结果为依据的, 校级荣誉、奖学金是省级及以上表彰的基础参考;如果在院校一级得不到认可, 基本也没有可能得到更高一级的认可。 分析综测各项目, 学生干部在思想道德素质加分项目和文体加分项目方面有优势, 学生干部与老师的交流更多, 对科研课题参与也较多。在实践中, 尽管综测指标平衡考虑了各种素质, 但能根据测评结果收益的只是少数的学生, 且向学生干部倾斜。这与培养学生对多种成功状态的认可的设想不太符合。而且现行指标的每个细分项目的考核指标设置范围小, 程度浅, 内容杂, 不利于科学甄选与强化各种成功素质, 并且现行学生考评指标切入点窄, 是单向选拔而非双向沟通, 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生方案的评估与选择能力。笔者主张, 改革综合测评为分类别测评, 分设学术、文体、政治行政能力等各类别的测评指标, 配以更雄厚的回报资源, 激励各种人才。

在前述各项制度设计的基础上, 以行政管理职务招募为激励, 促进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落实;发展院 (系) 、研究院为单位的基层民主, 为学生成为参与主体留下制度空间; 建设高校三种权力在遴选性学术资源分配事务上的合作平台, 减少评审层级, 使得党委更容易发现人才, 接触人才, 培养人才。

高校就业政策在落实毕业生就业岗位上投入巨大, 但是问题解决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高校可以通过相关的制度改革培养拥有再选择能力的学生, 保障其在不断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张功员.高校内部管理“去行政化”改革思路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 2013, (1) .

[2]左翼, 李天福.高校党委领导权力质量的哲学视野及实践路径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3]林尚立.公民协商与中国基层民主发展[J].学术月刊, 2007, (9) .

[4]叶聚丰, 沈勤.矩阵式结构理论及其在高校体制建设中的应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8, (2) .

[5]王坚, 曹艺, 王昊晖.高校中层干部员工沉默行为对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综合) , 2012, (6) .

上一篇:个性消费ing下一篇:VLAN技术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