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职工

2024-08-26

企业退休职工(精选12篇)

企业退休职工 篇1

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版块, 它关系到退休职工发挥余热利用自己一生的工作经验为企业再做贡献, 为家庭生活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和快快乐乐安度晚年的重要工作。尤其像这样流动工作性质的企业, 退休职工更是企业和职工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也是在职职工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将来退休后生活前景的一个窗口。作为退休职工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 把工作做得更好, 让退休职工满意, 让企业满意。

一、退休职工是企业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家庭生活的坚强后盾

1. 退休职工通过一生的工作和学习, 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 对于解决企业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例如爆破专家、专业技术专家、原公司总工程师李祖国, 退休后一直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原公司总经理徐彦文退休后坚持到身体实在不能坚持的时候, 才回家看病。许多老职工退休后继续用不同的方式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余热, 有的参加公司的保卫执勤工作, 有的打扫办公楼卫生, 有的义务参加社会交通管理。他们不讲个人报酬, 不计较个人得失, 充分发挥中华民族自我奉献的传统美德, 受到公司职工和社会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2. 公司是流动性质的企业, 好多职工夫妻二人都在工地上工作, 家里的事全靠老人们操持, 小孩全都交给老人照看。老人们早出晚归的接送孩子上学, 想尽办法为孩子们做饭洗衣, 晚上陪孩子学习。解决了职工们的后顾之忧, 职工们才能安心在工地上工作, 一心一意的为企业的发展去努力。否则, 像这样流动性质的企业, 职工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家庭和工作的矛盾?企业又如何去发展?

二、退休职工也同样需要企业和社会及家庭的关心和照顾

退休生活毕竟是人生一个特殊阶段, 体力的衰退, 病情增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也是企业、社会和家庭回报他们的时候。公司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也得到了上级和社会及退休职工的一致肯定。

1. 公司领导十分重视退休职工管理工作。建立了退休职工管理机构, 组织专人负责管理工作, 及时建立退休职工管理制度, 把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纳入公司管理的日程之中。公司领导利用节假日或工作之便及时看望和慰问年老体弱和因病住院及生活贫困的老同志。为他们送去生活需要品和现金, 组织公司工会、人力资源、办公室、家委会等部门及时了解退休职工生活, 组织日常的看望、帮助和关心老人的工作。及时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例如退休职工生病及时看望并为困难退休职工解决资金问题, 使退休职工有病及时治疗;公司医务室上门为退休职工检查身体, 打针、送药;退休职工去世后, 公司及时帮助其家人妥善处理丧葬事务等。

2. 公司建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 并组织有经验、责任心强的职工负责。购置了麻将、台球、象棋及健身器材, 供老年人活动。在活动中心的组织下定期在活动中心和机关大院举办舞会、健身操等活动, 丰富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 多次受到社区和上级的赞扬。

3. 公司财务部制定专人负责退休职工工资发放工作。对于行动不便和失去自理能力的退休职工, 财务部上门发放工资, 每月按时发放。并及时宣传国家和企业的财务政策和制度, 让退休职工领的及时、领的放心。财务部还协作人力资源部帮助退休职工及时办理退休手续, 社保移交工作;为退休职工家属办理退休金入保手续, 解决退休职工的后顾之忧。

三、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注意事项

因为退休职工是一个特殊群体, 体弱多病, 智力下降, 所以退休职工管理工作责任非常重大。工作中一定要大胆细心, 要了解退休职工思想状态和身体状态、家庭环境等情况, 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1. 在组织退休职工活动时, 要有一定的应急措施, 如要有医务人员协助值班, 防止活动中出现滑倒、扭伤、突发病等情况出现, 同时也要劝退身体不好的人员不要参加。在活动前要告知参加人员注意事项, 防范措施等。

2. 对于智力下降人员发放现金和物品时, 要有家人在场, 办理好签字等手续, 防止出现老人忘记和遗失等情况。

3. 在工作中, 对老年人说话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绝对不允许简单粗暴, 要耐心开导慢慢说服, 否则会出现不可想象的后果。

4. 在救助老年人时, 条件允许时一定要及时通知其子女、家属进行救助。条件不允许时要多人同时进行, 并留下音像资料, 在救助的同时通知其家属或子女, 或征得家属或子女的同意, 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退休职工管理工作和其他的管理工作一样, 是一门科学, 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发展。要求我们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学习各种社会知识、管理知识, 不断的提高自己管理水平, 适应新时代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要求, 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为老年人安度晚年贡献力量。

企业退休职工 篇2

延迟退休年龄真的能够解决这些情况么?

其实,针对中国目前出现的这些情况,很多发达国家也曾经出现过,而且很多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也大部分都是在六十五岁,所以有专家提出这种观点无可厚非。因为延迟了五年的退休年龄,相当于多交五年的养老保险费,多交五年的收入税,同时少领五年的养老保险金,所以这种方式对于缓解养老保险的缺口和劳动力的缺口还是有作用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国外发达国家退休年龄在六十五岁是因为其本身的福利水平就要比我们高,而且每年的假期也比我们国家要多,所以即使发达国家的人们在工作,但是每年还是有很多属于自己,属于家庭的事件,而我国目前带薪年假还都没有落实,而多五年的工作时间就相当于少享受了五年的生活,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一点。另外,目前根据国际统计,国外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平均要比我们高出五岁左右,所以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比我们高出五岁是可以理解的,而我国目前的平均寿命为七十四岁,如果六十五岁退休,相当于只有不到十年的生活可以放松,这本身就是不符合常情的。

企业退休职工 篇3

【关键词】企业;退休待遇;办理

企业职工退休待遇是指企业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符合法定退休条件时由国家发放养老金,维系职工老年生活经济来源的福利待遇。对预退休职工档案信息的审查以及对退休待遇的办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畴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此项工作若办理效率不高或出现失误,则将严重影响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导致职工出现不满情绪,甚至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内部员工队伍的和谐稳定产生影响。因此,重视对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办理相关问题的思考,在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办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职工档案资料不齐全。例如在企业机构调整以及人员变动的过程当中,一些可以用于计算职工连续工龄的原始凭证与手续已经大量缺失,无法计算。出现这一问题,将会导致受影响职工背上严重的思想包袱,对企业也会产生强烈不满,造成企业形象大打折扣。

2.档案信息不一致。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企业职工在办理退休待遇时发现档案名与现用名完全不符。二是有的职工档案年龄和身份证或是户口本年龄不一致,其中多为以前为了满足招工条件而把年龄写的或大或小者居多,有的与实际年龄相差5岁之多。三是有的职工为了早退休或是为了晚退休,而把档案年龄进行涂改,改的档案前后不一,相当杂乱。以上种种情形都给职工顺利退休职工手续造成了障碍。

二、加快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办理的对策

1.加大对社保政策的宣传力度,让职工能够“心中有底”。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安排大量时间到基层范围广的社区、单位举办有关社保政策的座谈会、政策法规培训班,与企业职工进行面对面的讲解交流,以更好的宣讲社保政策的有关规定。同时,可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特点,编制社保工作办事指南,发放至基层职工,让他们能够对各种事项的办理方法与流程有一个更好的认识。除此以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在单位网站上建立社保政策专题网页,实时显示与社保政策相关的最新知识,扩大社保政策的宣传面,利用微博、微信等“微工具”,最大限度的提高社保政策的宣传时效性,让企业职工对社保政策能够做到“心中有底”。

2.提前完成档案预审工作。企业方面需要加强与当地人社部门以及社保管理服务机构的沟通及协调工作,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职工争取社保政策以及审批时限支持,同时还需要强化与企业内部当年预退休人员的档案审核工作。为了提高档案审核的效率,可对审核流程进行改进,即各个部门以月度为单位提前完成对预退休人员的档案审核工作,及时发现预退休职工档案中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档案通过率的提高,同时对缓解职工工资成本压力也有重要意义。

3.依法执行社保政策。企业须严格按照人社部门的政策规定及文件精神,严格执行社保相关政策,杜绝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走样”的问题,杜绝不缴少缴社会保险问题的发生,并且还需要对政策执行程序进行规范,该公示告知职工的必须公示。针对企业职工档案中存在的记录年龄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同一职工档案中录用表、招工表记录出生时间不一致,以及缺档漏档等问题现象进行及时发现与处理。

4.增强对退休审批工作的透明度。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办理中对退休审批环节透明度、公平性、公正性、以及公开性均有严格要求。在退休审批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针对职工档案中对出生时间记录不一致的问题,需按照录用表、招工表等批准该名员工参加工作正式表格上所记录出生日期作为审批依据;若职工档案中出生日期信息有涂改,可辨认涂改前信息时以原记载数据为标准,若无法辨认,则需要进入组织查证环节,核实后共同确定。人社部门和企业对相应的人员名单需要提前在企业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间若其他人员对信息有疑问则可以直接反应并重新调查,直至公示数据无异议为准。

5.最大限度争取并维护职工切身利益。在为企业职工办理退休待遇相关事项时,需要引入包括责任追究制度、首问负责制度、以及限时办结制等在内的制度规范,以提高对预退休人员档案审批工作的速度与服务质量。以往企业直接将退休人员档案送至相关部门进行审核,速度慢且效率低。现阶段已倾向于由企业内部组织专门人员构建档案预审工作小组,提前对各个部门预退休人员档案信息进行审查,以便能够提前发现员工档案中存在的错误或有争议信息,及时采取措施补救,以避免员工在退休待遇方面的切身利益受到影响。

三、结束语

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办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与企业退休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职工对退休待遇的享受不受影响,提高此项工作的办理效率,本文中提出了包括加大对社保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前完成档案预审工作等在内的五项措施,希望能够在提高档案预审工作效率的基础之上,切实维护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真正意义上的做到让企业职工“高高兴兴、满满意意”的退休。

参考文献:

[1]武娟.企业职工退休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131-131,141.

[2]乔红莉.浅谈影响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因素及办理退休手续时职工关注的几个焦点[J].中国电子商务,2014,(1):213-214.

电力企业职工退休管理探析 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职工退休管理,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退休人员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电力企业也不例外。如何做好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切实提升新形势下电力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水平, 促进企业和谐和社会稳定, 已成为当前电力企业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任务。

1 目前电力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 电力企业退休人员数量庞大, 只有做好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使他们生活待遇能够得到基本保障, 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需求, 才能为企业发展、社会和谐打下坚实基础。然而, 电力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新情况, 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一些电力企业没有把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认为这项工作的好坏无关大局, 有的甚至把退休人员管理工作当成包袱, 在执行有关退休政策上打折扣, 办理人员退休手续时不及时, 在处理退休工作时没有耐心, 在接待退休人员反映问题的过程中缺乏热心, 造成部分退休人员对此有看法, 甚至流露出不满情绪。

1.2 电力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 行动上便不能随形势的发展而创新管理机制。这导致目前一些电力企业仍然延袭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方式, 这主要体现在对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没有规划, 没有将之纳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之中, 遇到问题再想办法解决, 被动地开展退休人员工作, 对退休人员也不够关心照顾, 很少组织退休人员学习、生活活动, 甚至对退休人员的待也不能得到及时而充分的落实, 退休人员余热得不到发挥, 造成退休人员资源被浪费的现象。

1.3 退休人员管理工作队伍不够稳定

思想不到位, 机制不健全, 直接导致了退休人员管理队伍的不稳定。一些电力企业对退休工作业务、政策一知半解,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需要, 使退休人员管理队伍处于涣散、无序状态, 这严重制约了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加强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探讨

2.1 完善机制, 实施平稳

当前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够完善, 所以, 电办企业应当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 从有利于维护老同志思想稳定、生活安定的工作原则出发, 尽快出台可行的企业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政策、措施, 建立和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规范、工作办法, 以及工作目标、工作形式等具体操作细则, 以便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平稳、有效地开展退体人员管理工作。

2.2 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机构

健全服务机构, 是搞好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关键。建立离退休人员统一的管理机构, 在人员、物资、经费单独保障。并配备专职退休人员管理部门或人员。确保退休人员相关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形成一个统一领导, 上下结合, 分级管理的网络体系。把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企业退休人员的工作落到实处, 使电力企业的退休人员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 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 老有所用, 老有所依, 实现他们的自主、自立和自尊。

2.3 利用退休人员的特长, 使之余热得以发挥

电力企业退休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 也在多年岗位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此, 要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 发挥他们的余热, 如返聘技术能手在企业重要技术岗位进行指导, 在培养企业高技术、素质人才发挥作用。还可以使他们参与到企业组织的一些业余活动当中, 甚至可以把舞蹈队、合唱团、书画研究会等业余活动团队交给退休人员来负责, 这样不仅发挥了退休人员的作用, 使这些业余活动团队的管理井井有条, 因为退休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 也能够取得更好地成绩。这样, 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 让退休人员在学中玩、玩中乐, 既陶冶了情操, 又锻炼了身体, 为稳定离退休人员队伍夯实了基础, 也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2.4 开展职工关爱活动, 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历代员工的辛勤努力, 因此, 电力企业发展取得的成果也应与退休人员共同分享。如以多种形式开展对退休人员开展关爱活动。

(1) 组织开展慰问活动

每年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 企业都应拨出经费为全体退休人员发放节日慰问金, 召开特殊人员 (孤寡、精神病退休职工) 座谈会, 对退休劳模以及高龄、重病、工伤等退休职工开展探访慰问活动。每年组织退休党员、退休干部开展专题纪念活动。在职工退休的时候, 组织新退休职工座谈会并发放退休纪念品, 企业领导与职工们一起座谈, 对职工们多年来在企业的辛勤劳动和贡献表达敬意和感谢。

(2) 组织开展“济难基金会”互助活动

对于生活有实际困难的退休人员, 适当给予照顾。关心退休人员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为患病住院的退休人员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 缓解他们因病造成的经济困难, 以体现企业对退休人员的关爱之情。

2.5 提升退休管理人员的素质, 以提高退管工作质量。

(1) 使退休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观念

退管工作人员要树立起对退休职工的服务意识, 在接待来访的退休职工时要做到态度亲切、谦虚有礼, 通过一杯热茶、一个亲切的笑容、一句热情的问候, 向退休人员传递友好、关心和尊重的信息。通过换位思考给予退休职工更多理解, 全心全意帮助退休职工排忧解难。

(2) 提高退管人员的政策水平

要做好退休管理工作, 必须熟练掌握退休管理的相关政策。对退休职工的诉求要以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为主导, 不符合政策的诉求不予支持, 但要注意耐心地、有理有据地做好解释工作。同时要增强职业敏感, 密切关注与退休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动态, 以便对退休职工们的咨询进行正确解答和引导。

(3) 培养退管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某些退休职工在职期间因种种原因积累下一些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退休后往往会将不满情绪转向退休委宣泄, 产生一些过激的负面言行, 使退管工作人员产生委屈、郁闷、烦燥等情绪压力。退管工作人员需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对退休职工抱着爱心、关心和耐心, 以政策为指导, 不急不躁, 耐心解释, 多次沟通, 疏导矛盾, 争取退休职工的理解, 维护企业和职工队伍的稳定。

2.6 提高判断问题的能力

退管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个案, 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查找问题的根源, 并采取适当的处理办法。例如有些退休职工到退休委信访, 表面上看是对企业有所诉求, 但其实部分原因是因为退休职工年纪大, 子女们因工作繁忙或因代沟等原因很少与父母沟通, 老人们觉得缺乏关爱、倍感孤独。对于这类退休人员, 退管工作者应侧重于情感关怀, 耐心地与其沟通, 关心其生活, 引导其正确疏导不良情绪。要提高判断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就要做到对问题多作分析、细心思考、积累经验, 从而使退管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

3 结语

退休职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强退休职工管理, 实现退休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 (下转第301页) (上接第262页) 有所乐”的目标是电力企业退管工作的重要内容。退休管理工作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不断完善服务机制, 创新工作方法, 联合各方力量,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退休管理工作的和谐、稳定发展。S

参考文献

[1]姜莉.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的问题探讨[J].企业导报, 2011 (4) .

企业参保职工办理退休程序 篇5

1、退休条件的确定: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参保人员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达到退休年龄,但缴费不满15年的,若本人申请,经批准后可以继续缴费,延长的缴费年限不得超过5年。

2、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如何办理退休?

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且本人不愿继续缴费的,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中:企业参保人员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划入统筹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3、灵活就业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其基本养老金待遇如何计发?

按下列公式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按所在市州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按个人账户储存额(本息)除以规定的月数计发。

例:如个人帐户累计储存为10000.00元整,假如45岁退休,则个人帐户养老金=10000.00÷216=46.30元;假如55岁退休,则个人帐户养老金=10000.00÷170=58.80元。

4、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死亡后,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如何继承?

灵活从业参保人员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死亡的,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和从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划入统筹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给其法定继承或指定受益人,不再享受其他养老保险待遇。

单位职工在退休前死亡的,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属于个人缴纳的部分连同本息按照规定一次性发放给职工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从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中划转记入个人账户的部分连同本息并入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5、离退休人员死亡之后,丧葬抚恤费如何计发?

丧葬补助费按1000元发给;一次性抚恤金按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10个月的标准发给。个人账户的储存额未领取完的,其个人账户余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法定继承人或指定 受益人。

6、遗属困难补助审批条件及程序

a、申报条件

(1)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非因工死亡;

(2)死者生前供养的直系亲属(祖父、父、夫年满60周岁无生活来源,祖母、母、妻年满50周岁无生活来源)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子女年未满16周岁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子女虽超过16周岁但仍在各类学校就读者。

b、申报手续

(1)死者单位填报《企业离退休人员死亡后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审批表》;(2)死者死亡证明、离、退休表;

(3)供养直系亲属生存证明、子女学校就读证明、身份证、户籍证明。c、审批

单位或个人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险处审批。

企业养老保险

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范围:

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从农村进城从事个体经营并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固定经营场所及有缴费能力的人员、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等。

2、首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的年龄限制:

根据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规定以及缴费年限的要求,确定为:男50周岁以下,女40周岁以下。

3、首次申请参保如何办理相关手续?

单位集体参保必须携带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进行养老保险登记,个体参保必须携带身份证、暂住证、工商营业执照及近期免冠照片两张办理登记、申报手续。

4、哪种类型人员应以灵活从业人员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在我县就业且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雇工7人以下)、从农村进城从事个体经营并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固定经营场所及缴费能力的人员、未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自由职业者、在用人单位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未超过5小时或累计每周工作时间未超过30小时)的劳动者,应以灵活从业人员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2)职工与原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从事个体经营或自由职业者,可按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方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3)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不含非全日制劳动关系),只能随用人单位参保,不能以灵活从业人员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5、城镇灵活从业人员如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首次申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从业人员,应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个体工商户业主及雇工)等有效证件及有关部门出具的城镇就业证明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个人服务窗口办理参保登记、缴费申报手续,从办理参保手续的当月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计算缴费年限,不能通过往前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方式来增加实际缴费年限。

6、哪种类型人员应以用人单位职工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雇工7人以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职工应以用人单位和职工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7、缴费基数如何确定?

企业按照职工实发工资进行申报,没有达到所在市(州)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基数,超过300%的按300%计算。

8、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数如何确定?

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所在市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9、缴费比例:

企业单位参保的,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0%缴纳,职工按本人工资总额的8%缴纳,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灵活就业人员按本人申报基数的20%缴纳。

10、下岗失业人员如何接续养老保险关系?

下岗失业人员离开企业时,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个人帐户继续保留,企业和个人欠缴的养老保险费要一次性补缴。下岗失业人员由企业再招用就业的,应由新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规定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自谋职业者按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

11、跨区域异地再就业的如何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参保人员跨统筹区域异地就业,且户籍经有关部门批准迁移的,原参保地、新就业地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办理其养老关系的转移、接续手续,并按国家统一规定将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从原参保地转移到新就业地的经办机构。参保人员跨统筹区域就业,但户籍仍保留在原籍的,可不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继续在原参保地缴纳养老保险费,由当地经办机构提供有关参保、缴费的证明后,新就业地不再将其纳入当地养老保险扩面范围;也可以原参保地经办机构保留其养老保险关系,在新就业地参保,待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与户籍所在地帐户办理转移合并手续。

12、滞纳金如何计算?

根据国务院259号令和省政府198号令规定,凡欠缴养老保险费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缴纳滞纳金,滞纳金从欠费之日起,按每日2‰的比例计算。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1、参保范围:

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所有在编职工。

2、缴费基数的确定:

以县人事局审批的档案工资为缴费基数。

3、缴费比例:

2007年的缴费比例为:单位23%,个人4%。

4、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1)省内调入:职工在省内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或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只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调入人员原单位未开展基本养老保险的:固定工,1995年1月以后办理调动手续的,按我县规定的缴费标准,补缴自1995年1月至调入之月个人应缴纳的部分;合同制工人,补缴自参加工作至调入之月个人应缴纳的部分。补缴保险费基数,以调入起薪之月档案工资为准,也可按照欠费时的档案工资为准,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2)外省调入:职工从外省机关事业单位或企业调入我县的,原单位保险经办机构应将个人缴纳部分的保险基金,转入我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如原工作单位所在地未开展养老保险的,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予以补缴。

(3)省内调出:职工在省内机关事业单位或企业间流动,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从已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的地区调到未开展养老保险工作的地区工作的,原单位所在地保险经办机构应将个人缴费部分通过原单位退还给本人。

(4)调往外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调往外省的,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缴纳的保险费,调入地未开展养老保险工作的,原单位所在地保险经办机构应将个人缴费部分通过原单位退还给本人。

(5)保险费转移:不论职工在省内或省外流动,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调入调出人员的个人缴费转移时,一律通过银行转帐,不得直接兑付现金。

医疗保险个人帐户

1、为什么要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是总结借鉴国外发展社会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各自的利弊,结合我国国情确立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可以充分发挥互助共济作用,有效缓解职工高额医疗费负担的风险,这种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险的互济性和公平性。实行个人医疗保险账户,有利于强化职工的自我保健和自我约束意识,促使职工在年轻健康时,就为自己年老、有病时储蓄医疗费。因此,采取统、账结合就实现了“横向”的社会共济保障与“纵向”的自我保障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发挥社会统筹共济的长处,又有利于发挥个人账户具有激励和自我约束的优点。

2、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的资金来源是什么?

医疗保险基金由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组成。职工个人缴纳工资总额2%的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划入个人账户部分,按职工年龄段确定,在职职工以本人工资总额为基数,年龄满45岁(含45岁)以上者按2%划入;年龄在45岁以下者按1.5%划入;退休人员以本人退休费为基数按4.5%划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基金可历年结转和依法继承,其本金和利息归个人所有。由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划入个人账户后的剩余部分构成社会统筹基金。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开管理,不得相互透支和挤占,支付范围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3、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的支付范围和作用是什么?

社会统筹基金支付参保职工住院医疗费和部分特殊疾病(规定病种)的门诊医疗费,可以充分发挥互助共济作用有效缓解职工负担高额医疗费的风险,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险的互济性和公平性。

个人账户基金支付普通门诊医疗费(含定点药店门诊刷卡)及按医保政策规定自负部分住院医疗费用、慢性病费用,个人账户不足支付的,由职工本人自付。这样可以促使职工形成自我约束的医疗消费心理。

4、实行新制度后,设立了个人帐户,对个人帐户资金使用有哪些约定?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职工设立了个人帐户,个人帐户可以支付以下费用:

(l)在门(急)诊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

(2)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费用;

(3)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

(4)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按规定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个人帐户资金归个人所有,只能用于基本医疗保险,可跨结转使用,不能提取现金,不得挪作他用。职工个人帐户资金可以依法继承。职工调转时个人帐户存储额随同转移(欠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应足额补缴后方可办理转移手续)。调往县外、死亡的,可一次性付给现金。

以认定或视同工伤及不得认定或视同工伤的几种情形

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3、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企业退休职工 篇6

关键词:油田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

石油企业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力量,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上世纪中叶以后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进入高峰期,大量青壮年进入油田工作,这些职工现在逐步退休,企业离退休职工数量逐步增加。因此,有必要结合油田企业离退休职工特点,对加强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探究。

一、油田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注意事项

当前,我国油田企业老一辈“石油人”逐步退休,油田企业大都进入了离退休职工高龄化、高发病率的“双高期”发展阶段,做好离退休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一是离退休职工群体性活动组织较为困难。现有离退休职工数量多、分布比以前更加分散,个别离退休职工随着年龄增大、疾病增多,很难参加组织的集体活动,特别是油田改制后住房购买办法变化,加剧了职工居住的分散度,增加了管理难度。二是护理照料难度加大。离退休职工“高发病率”的趋势,在定期体检中大部分职工状况不容乐观,因为油田企业工作强度大,老一辈油田人拼搏意识较强等原因,造成现在各类慢性病较多,约有一半职工患有脂肪肝,一半以上职工患有高血压、甘油三脂增高等慢性疾病,因脑梗、中风而丧失自主行动能力的也较多,在此趋势下,住院职工不断增多,因为子女工作压力大,住院和患病职工陪护、治疗、报销等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三是精神慰藉需求增加。有的离退休职工因为常年患病、生活习惯改变、家庭状况变化、亲友或老伴去世等原因,易出现心态失衡及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子女作为缓解这一现象的“主力军”,在当前我国社会环境下,工作压力大,对老人关怀慰藉相对不足,在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做好心理慰藉等工作也面临较大挑战。四是收入相对较低。大庆油田作为我国传统油田,建厂和开发时间较长,离退休职工中很大一部分退休时间较早,退休后工资收入增幅相对在职职工比较缓慢,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收入相对较低,有的患病职工甚至存在“入不敷出”状况,影响了职工生活水平的提升,特别是油田企业改制中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五是管理难度加大。受历史因素影响,企业离退休职工包含离休干部、退休职工、大病托管职工、内退人员等多种不同身份人员,待遇情况和增长情况存在一定差异,而离退休职工子女大一部分仍在油田企业内部工作,在各类待遇、福利和管理措施出台后很容易引起职工关注,统筹做好各类离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有利于维护在职职工队伍稳定,增强企业凝聚力。

二、 提升油田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水平的对策措施

(一)健全完善离退休职工组织管理保障机制

要针对离退休职工现实状况,加大经费和人员保障,按照“总体指导、分片包靠、自我管理、温馨服务”的原则,由各单位离退休职工管理部门引导,依托职工分布情况,挑选责任心强、活动积极的职工作为一定区域内的负责人,建立离退休职工自我管理组织;在居住较为分散的区域筛选年龄相对较小、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的退休职工作为联络员,构建全方位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建立完善心理咨询、文体活动组织、医护志愿服务等组织,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为离退休职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二)提升离退休职工信息化管理水平

要针对离退休职工分类多、数量大、人员杂的实际,借助计算机技术,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建立离退休职工信息库,并建立离休干部、退休职工、内退人员等分类子数据库,实现离退休职工信息化管理。在数据库中补充完善基本状况、联系方式、居住场所、主要困难、主要活动意愿等信息,实现全员信息管理全覆盖,提升工作针对性和效率。在准确把握职工基本信息基础上,对特别困难或特殊需要帮助的职工,探索建立一对一“爱心帮扶卡”等制度制度,将志愿服务与帮扶救助结合起来,将志愿者或工作人员联系方式留给老人,在出现困难需要救助时明确专人负责,实现了日常关怀和帮扶救助的制度化、常态化。

(三)构建特色活动体系

将开展活动作为沟通联系离退休职工的重要措施,立足居住分散、出行不便等问题,以现有组织网络为基础,按照“整体集中、局部分散、突出特色、寓教于乐”的原则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和教育活动,将组织活动与个别走访沟通结合,将走访交流与关怀帮助结合,开展了定期家访、集体活动、病房探望、志愿关怀等特色活动,确保了与离退休职工的紧密联系。同时,结合老同志兴趣爱好和生理、心理特点,依托各类文体协会组织,定期开展集中交流和比赛活动,培养老同志书法、绘画、戏剧、太极拳、舞蹈等方面的兴趣爱好,让老同志更多走出房间活动,保持愉悦心情和健康体魄,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四)加强医疗救护帮扶救助

针对现阶段离退休职工“双高期”特点,定期组织体检,依托信息化平台为每位职工建立健康档案,针对较为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聘请有关医学专家或医护人员组织健康讲座,重点讲解预防、康复等内容,引导职工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体检中发现的潜在因素,实行跟踪对接服务,主动帮助职工联系医疗单位进行超前治疗。与工会等组织合作,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孝老爱亲宣传活动,倡导年轻职工常回家看望父母,对子女确有困难无法经常回家的,在节假日、老人生日和特殊时期组织开展志愿探望活动,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对出现严重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的职工,如果子女在油田企业工作,则在不影响单位工作的前提下,与工会、劳资等部门协调沟通,合理保证年轻职工的休息休假权益,使其能有一定假期陪护和照顾老人,必要时可进行脱产陪护;对子女确实无法脱身的,协调对老人实行社会化陪护,并积极提供精细护理和精神慰藉服务。

三、结论

综上所述,油田企业作为传统国有企业,在建厂初期有大量职工奉献了青春和力量,随着逐步进入离退休高峰期,需要离退休管理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保障离退休职工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侯洪飞.做到六个坚持做好新形势下的煤矿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J].经济研究导刊,2010(34).

[2]邢界宇.试论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

[3]韩风玲.浅谈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J].河北企业,2012(11).

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浅析 篇7

关键词: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待遇

离退休职工在电力岗位上干了一辈子, 为社会奉献了一辈子。他们是电力历史的创造者, 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功臣。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辛勤地耕耘过。当他们离退休以后, 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所以, 加强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 提升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能充分发挥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的作用, 让他们安度晚年, 又能激发行业员工的工作热情, 解除其后顾之忧, 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 尊重老者是我们的一项传统美德

我国素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在实践中留下来的经验是不可多得的社会财富, 能够使我们少走弯路, 需要我们来继承和发扬。对于提高电力工作效率, 节省社会资源, 推动社会进步, 是非常重要的。而且, 党中央也一直高度重视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 为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策和人文条件。

(二) 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在社会发展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他们已经从原先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 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仍然在发挥余热, 为社会做贡献。有些退休老干部和专业人员选择了从事其他工作。即使不再从事具体工作, 但是他们仍然深深影响着周围的人。他们的生活态度会对近亲属的工作、生活态度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某些很有威望的企业离退休职工,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 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着明显作用。

(三) 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是不可忽视的人才资源

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 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浓厚的人生阅历。现在有些电力企业在作出某项决策时仍会邀请离退休职工参加讨论, 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离退休职工多数都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因此能提出较为中肯的意见, 有些人被聘为技术顾问或项目指导, 继续为电力发展奉献着知识和智慧。

二、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 部分电力企业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电力企业缺乏对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认识, 对该工作持一种应付的态度。反应到实际工作上表现为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且无法吸收优秀的专业人才, 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经验不足。

(二) 部分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自我认识不足

职工离退休以后, 角色发生转换通常会面临着部分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好, 将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不能很快适应角色转换。职工离退休后, 不再去企业上班, 天天面对的对象从领导和同事转换成家人和邻居。第二, 不能适应日常生活的转换。在职工离退休之前, 从事的是电力的相关工作, 而在离退休后, 或赋闲在家, 或从事家务劳动。这种变化也对离退休职工的心理产生影响。第三, 缺乏上进的动力。有的职工认为, 离退休之后, 已经没有具体的工作任务了, 不需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了, 自己也不能在发挥作用了, 因而放弃了自身的努力, 这种懒散的生活态度对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三) 职工离退休后物质压力较大

职工离退休之后, 相应的待遇发生变化, 一般都会比上班时少一部分。而所面临的物质压力并没有减少, 相反, 随着子女成家、物价上涨等问题的出现, 物质压力有增大趋势。因此, 离退休职工对离退休的待遇较为关注, 顾虑生活水平降低。我国的社会养老制度和医疗保险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 给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又带来了压力。这种现象在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身上也有体现。虽然电力企业在我国处于垄断地位, 但部分职工的待遇并不是很好。部分合同工的保险等制度也不完善, 离退休之后仍然压力较大。

(四) 离退休职工的文体活动开展不畅

部分企业并没有为离退休职工设置专门的活动场所, 导致离退休职工只能到距离较远、条件不完善的当地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 不能为离退休职工的日常学习和锻炼提供一个方便优质的场地。有的地方离退休职工的文体活动内容单调, 有的甚至长期局限于打牌这样的消遣类活动, 无法起到促进离退休职工身心健康的作用。也有部分企业组织的文体活动长年累月不变, 离退休职工在前几次参加时还有积极性, 参加几次后多会感觉索然无味, 没有参加的热情。

三、加强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为了弘扬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之长, 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使离退休职工能够安度晚年, 提升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针对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现状, 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电力企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提升对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摆正心态, 转变管理思路, 加强宣传教育, 确立人本理念, 强化服务意识, 使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更多的离退休职工工作的益处所在。完善离退休职工的档案记录, 不仅要掌握离退休职工的年龄等基本信息, 而且详细的记录下每个人的家庭关系、个人爱好、身体状况等信息, 从而增强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更好的为他们服务。

(二) 注重离退休职工精神方面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对离退休职工而言, 物质层面的待遇已不断提高, 一般来说, 他们更为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受到企业重视的感觉、得到社会认可的感觉和被家人需要的感觉。能否保证离退休职工的这些精神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很大程度上在于从事该项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强与离退休职工的沟通交流, 保持渠道畅通, 及时传达国家及企业的关怀。可以采取定期沟通和不定期沟通相结合的方式, 定期走访、定期联系与随机沟通相结合。畅通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渠道, 在企业有比较重大的事件或是关于离退休职工的政策时, 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及时地告知。

(三) 落实好离退休职工的待遇, 解决其后顾之忧

离退休职工较为关注退休后的待遇, 因为多方面原因, 多有担忧。落实好离退休职工的待遇, 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保障水平, 是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基础。

电力企业的离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的收入差别较大, 部分离退休职工容易产生落差感和不平衡感, 影响身心健康。电力企业要重视落实离退休职工的待遇。完善相关的离退休职工待遇福利制度, 与此同时, 切实关注离退休职工的日常生活。可以在其生日或节日时送上祝福, 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的伸出援手, 加以帮助, 让他们从内心里感觉到温暖。

(四) 进一步完善保障制度

离退休职工不管在体力上还是精神上, 都已经低于在岗时的状态, 与年轻人相比, 他们更需要社会保障制度予以保障。这就必须依托社会力量,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解决离退休职工的后顾之忧, 使他们获得优质的医疗资源, 促进身体健康。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保障能力, 对待离退休职工要始终保持热情主动的工作态度, 不能因为他们已经不再从事电力工作而对他们产生消极怠慢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 有部分离退休职工不适应离开工作岗位的生活, 有一种失落感, 继而心中闷闷不乐。为了使他们摆脱这种失落感, 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适应离退休后的生活, 必须以热情的态度对待他们, 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对提出的要求予以认真的对待。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从而更加关心电力事业发展, 为企业建言献策。

(五) 加强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建设

选拔具有传统美德、具有交流沟通能力、热心老年工作的人员从事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 着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在电力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 也伴随着离退休职工人数的不断增加。由于离退休职工自身素质在不断提高, 对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社会形势下, 离退休职工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多样化, 由此带来的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也日趋纷繁多变。因此, 必须着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加强学习培训, 不仅要提升理论知识素养, 还要加强实践, 提高实践能力, 增强为离退休职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努力为电力企业的离退休职工管理水平提升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左平.电力企业离退休工作创新探微[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

企业退休职工 篇8

自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开始改革传统的退休制度, 并自1998年起, 全国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规范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的运作方式。2005年10月19日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原有的运作方式加以改革和完善。2004年5月颁布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为建立中国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和运行中国养老金市场奠定了法律基础和制度基础。

退休养老金应主要来自于国家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金, 以及一些其他渠道的养老金。

1.1 基本养老保险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是现收现付与社会统筹并用, 资金来源于财政支付、雇主和员工缴费, 通常由公共机构管理, 对个人权益不记录或者建立名义帐户, 仅记录权益而不对个人帐户资产进行实帐运营, 实际上是用在职人员的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在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需要。由于缴费单纯表现为成本和负担, 企业的积极性很难得到充分调动, 而部分积累型的养老制度, 则会使企业将

般和个别的有机融合。企业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然后适当借鉴成功企业文化的合理元素, 努力打造个性鲜明的优秀企业文化。比如日本的索尼公司和尼桑公司, 虽然都同属于日本文化, 但它们的企业文化又是截然不同的, 索尼的企业文化是开拓创新, 而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则是强调顾客至上。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在共性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有的优秀企业文化。

2.3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把握工作的核心和灵魂, 突出重点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指出, 在诸多的矛盾中一定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同时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必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一哲学原理运用到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就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诸要素中, 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把握工作的核心和灵魂, 突出重点, 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建设好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的内容虽然非常的丰富, 包含了企业哲学、企业道德、企业形象和企业精神等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这些方面又是有重点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是多个方面都重点抓的, 必须要有个重点, 这个重点也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在这些企业文化构成要素中, 企业精神可以说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内驱力, 更是企业员工在长时期自觉形成的特有的精神理念, 所以企业其养老金政策与人力资源政策统一起来, 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服务。从2006年1月1日起《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实施, 表明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到部分积累型的现代养老制度的转变, 有利于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积累养老基金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养老基金规模的快速发展。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1997]26号) 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 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 缴费每满1年发给1%。从2006年1月1日起, 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 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 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 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 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是既定退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1.2 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一种属于企业雇主自愿建立的员工福利计划, 其实质是以延期支付方式存在的职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或者是职工分享企业利润的一部分。企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 文化建设必须狠抓企业的精神建设, 这就是工作的核心和灵魂, 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工作的重点。

2.4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 所以说任何一种企业文化都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一种成功的企业文化虽然在形成的初期是正确反映了企业成员的动机和价值取向才形成的, 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 这种文化就会也随之表现出不适应, 这个时候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及时加以发展和完善, 扬弃旧的企业文化的同时逐步创造出新的企业文化, 只有这样, 才能建设好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吴长庚.用哲学的观点指导企业文化建设[J].当代矿工, 2009, (6) .

[2]张冠男.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9, (5) .[3]周婷.科学发展观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J].现代商业, 2007, (7) .[4]唐征友.儒家人本哲学思想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J].商场

现代化, 2007, (14) .

[5]肖宁.基于哲学视角下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J].消费导刊, 2009, (06) .可以弥补基本养老金的不足, 被称为养老体系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作为基础养老金的重要补充, 在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 不同于一般的福利计划, 因此政府应该极力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在未来拥有企业年金的客户可能分为两类:一类是随着国内企业年金市场的启动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个人;另一类是某些效益好的企业员工可能拥有各类补充养老保险。

1.3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养老体系的第三支柱。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 2010年底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0.8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77%。目前个人储蓄虽然可以部分的缓解国家在养老问题上的压力, 但从长期看, 并不能实现养老的目的, 反而巨额的银行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长期投资, 严重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与竞争力的提高。

2 退休计划的建立

退休计划, 即所谓的筹集养老金的计划, 需要在对特定人的养老债务精算的基础上, 筹集资金、投资运营和支付养老金, 做到收支平衡。从养老金的积累和消耗的角度来说, 一个完整的个人退休计划, 应当包括养老金积累阶段的职业生涯设计与收入分析、养老金消耗阶段的退休生活设计与确定养老金缺口的养老需求分析以及补足缺口所需资金部分储蓄投资设计, 个人的财务规划越早开始对养老金的累积越有利。

2.1 职业生涯与收入分析

职业状况对退休计划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它决定了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多少, 决定了养老金积累能力的高低, 不同的职业会有很大的差异, 我们可以根据其所处的行业的薪酬水平, 社会平均的薪酬增长的情况, 估算其目前的收入水平以及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的水平:

月领取的基础养老金= (地方上年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缴费年限%

所谓“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指: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缴费指数;“本人缴费指数”为“本人当月缴费工资”除以“当月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后的历年算术平均值。根据国家规定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最低为社会平均工资的60%, 最高为社会平均工资的300%, 则本人缴费指数最小值为0.6, 最大值为3。经由以上公式计算可推知, 如果没有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 企业员工退休后其收入水平将会出现大幅降低的局面。

2.2 退休生活的设计

退休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结束, 意味着养老金开始由积累阶段转变为消耗阶段。每个退休人员可能都会有一个退休后的生活计划, 我们可以根据其目前的生活消费支出水平, 综合考虑通货膨胀和费用增长情况, 预算退休后第一年的生活成本, 并根据其预期寿命以及支出项目的调整, 推算出个人退休时点所需要的养老金的现值, 从而确定养老金的需求量。

2.3 养老需求的分析

个人的职业状况及其相应的薪酬成长率决定了其退休后可以领取的退休金的数量, 而个人的退休后的生活状况及社会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决定了退休生活的总需求, 两者之间的差距, 就是个人该自己筹备的退休资金, 即所谓的个人储蓄养老金。

2.4 个人储蓄性投资

在国家基本养老金与企业年金不足的情况下, 个人养老金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该资金的性质决定了投资必须遵循“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基本原则, 通过构建投资组合, 合理地配置资产, 达到分散风险, 稳定收益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个人养老金的投资范围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储蓄存款, 虽然部分的解决的养老问题, 但是却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也将成为必然, 金融产品将曾出不穷, 建立类似于美国IRAs的个人退休帐户, 对于个人养老金的积累和资本市场壮大发展很有意义。

2.5 退休计划的影响因素

退休规划的理论基础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决定了以下因素对规划的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薪酬成长率。 (2) 投资回报率。 (3) 通货膨胀率。 (4) 退休金积累时间。 (5) 退休后生活时间。通过职业生涯的规划提高薪酬的成长率, 通过合理的配置资产提高投资回报率或者通过延后退休的时间, 都可以减轻筹备养老金的压力。

2.6 退休计划的其他风险

在建立退休规划的过程中, 很多因素是基于对于未来的一种预测或者假设, 而未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预测或假设与实际情况之间产生的偏差, 将会影响到整个退休计划的精确性, 从而形成了风险,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际寿命超过平均预期寿命而产生的养老费用的来源问题。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以及物质水平的提高, 人的平均寿命在不断的延长, 由此可能产生因活的过长而造成养老金不足的风险。 (2) 医疗费用支出。个人到退休生活晚期, 由于身体素质的下降, 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疾病, 由此产生大量的医疗费用, 造成养老金被过多占用导致不足。 (3) 通货膨胀水平超出预期, 引起物价的大幅上涨, 导致养老金不足风险。 (4) 有其他意外事件引发的大笔支出, 造成的养老金不足的风险。

因此退休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 适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该退休计划按照原来的规划进行。总的来说,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下, “退休计划”就是为了将来有一个舒适而有保障的退休生活, 为了避免退休后陷入困境, 退休计划越早开始越好。

参考文献

[1]刘鸿儒.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监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2]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中信出版社, 2004.

[3]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企业退休职工 篇9

一、 完善老年文化建设的管理服务机构

我们在关注离退休职工文化生活方面, 着力营造了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老同志的良好组织氛围。首先, 在公司人力资源部下边成立了离退休人员管理办公室, 实行负责人管理制度, 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制定离退休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工作职责, 建立了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代表的委员会。其次, 成立了离退休党支部, 规范了党员会议、活动、经费管理办法, 实行经费公开制度。同时, 将老龄工作列入公司党委议事日程, 做到年初有计划, 年中有检查, 年末有考评。再其次, 成立了居民调解委员会, 鼓励并吸收离退休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其中, 发挥余热。最后, 各级组织重视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务实的工作作风, 扎实推进离退休管理工作, 打造健康、积极地老年文化氛围, 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做保障, 努力开创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二、 实现为老年人服务的规范管理

根据老年工作委员会的意见, 离退办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会等部门支持下, 针对企业离退休管理工作实际, 制定一系列的制度。一是会议制度, 每年年终召开数次离退休职工代表座谈会和党员退休职工民主生活会, “重阳节”召开一次老龄工作研讨会, 解答问题。二是学习制度, 在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 倡导老年同志与时俱进, 利用业余时间读书看报, 开展“读书分享会”, 三是信访制度, 信访工作是党委听民声、办民事, 维护老同志权益的重要工作, 对老同志及家属的来信来访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答复。四是看望慰问制度, 每年春节、中秋及重阳节为传递对离退休同志的关爱之情, 人力资源部、工会、退休办带着慰问品, 深入基层老同志家里看望、慰问;每遇老同志生病住院也必须探望;老同志病逝, 人力资源部、工会、退休办、爱心委员会协助家属文明办丧事, 按规定送花圈、挽帐, 并从经济上予以必要帮扶。

三、 发挥退休党员干部的积极带头作用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 每年都会有党员干部退休, 他们政治素质强, 工作激情高, 经验丰富, 他们不缺领导人的艺术才能, 都是有思想有知识的老人, 而且敢说话, 不怕得罪人。因此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退休党支部的工作中来, 出点子, 提建议, 充当“参议员”、“调解员”, 帮助居委会搞好群众思想工作, 协调邻里纠纷, 发挥他们的特长。另外, 对于身体健康能说会写, 动手能力强的退休党员干部,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 比如“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手工才艺展示, 写一些宣传好人好事的“豆腐块”刊登在社区文化墙上等等。通过这些退休党员干部的牵头作用, 带动了其他老人的积极性, 使他们愿意走出家门, 互动交流, 对搞好退休职工的文化建设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对企业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

1.搞好老年保健活动, 关心重视老年同志的身体健康。“人人都会老, 家家有老人”。人力资源部、离退办组织老同志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文体健身活动, 提高老同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坚持每年积极参加社区对60岁及以上老人组织的体检工作, 并随时邀请名医专家向老同志讲授养生、老年保健、老年健身及预防治病等方面知识, 使老同志了解非药物健身防病的好处, 从而提高老同志自我保健意识和健身防病的自觉性。

2.注重老同志的精神健康。注重引导老同志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儿女关。它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养神, 培养老年人养神有方, 平时保持平静心情, 自我修养, 遇事坦然处之, 调节情绪, 舒畅情志, 排解忧虑。二是养脑, 老年人要积极健康用脑, 不断挖掘大脑潜力, 延缓智力减退的速度, 防止大脑过早退化。开办书画学习班、节日联谊会、事实研讨会等适合老年人的智力活动, 开办了文化阅览室、老年娱乐多功能厅。

3.加强老年同志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首先, 不断探索和总结老年文化建设的规律, 培养一些热心老年工作的优秀人才, 加强对外联系, 参加培训学习, 建立老年课题研究机构, 对老年文化活动方式和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提出建设性意见及相应的措施方案, 引导老年文化向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其次, 建立起了老年活动联系网络平台, 加强老同志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为他们架起心理和感情沟通的渠道,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避免造成严重的心理疾患。再其次, 要建立起老年人健康的日常人际关系网, 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中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促进亲属、邻里、朋友与老年人之间的友好互动, 使老年人通过与他人交流, 及时抒发内心感受, 排解不良情绪, 调解好与他人的关系, 得到精神的慰藉与理解, 从而达到心灵健康, 情绪稳定。

4.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娱活动。广泛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开展室外活动, 积极参加驻地政府、社区组织的歌舞、腰鼓、太极拳 (剑) 、柔力球等活动, 还针对一些离退休干部、科技、知识分子的特殊爱好, 经常举办一些书画展、诗歌比赛、歌咏比赛、科技知识普及讲座, 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 传授工作经验, 使他们从中享受到老有所为的快乐精神。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离退休管理服务部门的职能作用, 组织开展老年文化活动, 引导离退休职工树立健康向上的晚年生活情趣。

五、企业是离退休职工工作健康发展的后盾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离退休职工的文化建设有赖于企业的支持, 只有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切实搞好改革, 把经济搞上去, 才会为退休职工的文化建设工作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另外, 企业的决策者及单位的各级部门统一协调, 支持退休职工的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充分发挥各级工作人员的能动性与积极性。

企业退休职工 篇10

一、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现状

国有企业相当一部分是老企业,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社会责任的需要, 国有企业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般单位都设立了专门的离退休人员管理专业机构。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 国有企业离退休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 社会也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管理的范围、管理的内容也不断增多、不断繁重。目前, 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资讯发达、信息沟通方便, 老同志在生活待遇、工资待遇、活动开展等方面的交流变得十分快捷, 对自己待遇的关心和与他人的比较, 成了经常的话题。

就拿金陵石化公司来说, 在成立离退休管理中心之前, 各单位离退休管理工作分属几个不同部门, 而且也没有专职部门, 很多事情都是顺带管理, 各种政策标准也不一致, 有时一件事情要涉及多个部门, 有些事情处理不好还直接与生产经营工作发生冲突, 甚至影响到企业正常工作。

金陵石化离退休管理中心成立后, 服务对象包括了离休干部、退休职工、内退职工、大病 (工伤) 托管人员、离岗二线干部、征地保养人员、下发人员、抚恤供养人员。

二、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 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数量非常庞大, 因为国有企业的

历史都比较悠久, 所以拥有非常庞大的离退休职工人数。金陵石化管理的离退休人员计10450多人, 加上协解的6600多人, 累计多达17000多人。

(二) 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居住非常分散, 有些老同志住在

遥远的农村, 还有的回到老家养老, 另外, 也有些和子女一起搬迁到其他城市生活, 加上不少国有企业缺乏专职管理部门, 离退休职工的日常管理工作难度非常大。

(三) 一些企业离退休干部收入偏低。又因建厂时期较长, 离

退休职工队伍人数庞大。这支队伍的工作, 在企业全盘工作中, 虽然不是中心、不是大局, 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大局工作。同时企业里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又需要及时处理, 因此, 离退休职工队伍的和谐与稳定又成了离退休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 大多数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中, 有大部分的子女及亲

属在同一企业, 离退休职工的衣食住行、生老病养等需要管理和服务的问题, 会格外引起离退休职工子女及亲属的关注。因此, 离退休干部队伍的管理工作, 影响到企业在岗职工队伍。

(五) 离退休管理工作在新时期, 显然不能再用老办法来进

行。同时, 因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老同志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 要求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对社会的期望就必然反映到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生活待遇的提高方面来。

(六) 离退休老同志年龄大、资格老, 身体状况差、需求多, 而

且困难群体相对庞大, 特别是由于公司改制遗留和社区改革社会化管理中产生的矛盾, 及一些多年积累的老大难矛盾也集中到一起, 造成了维护稳定大局下国有企业离退休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三、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 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信息化

面对数量庞大, 人员复杂的管理对象, 仅仅依靠离退休管理部门有限工作人员的力量, 应付日常工作都很难, 更别说深化和创新了。近几年, 金陵石化离退休管理中心通过多次采集和完善, 运用计算机技术, 将分管的17000多名管理对象, 分别建立了全民离退休人员信息库, 工伤人员信息库, 大病人员信息库, 军转干部信息库, 离休干部遗孀信息库, 征供养人员信息库, 协解退休人员信息库, 协解未退休人员信息, 离退休党员信息为库等9个信息库, 提高了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和便捷程度。建设一个工作网络, 将所有离退休人员组织在一起, 建立一个围绕离退休管理部门, 方便离退休人员管理的信息网, 形成一个较健全的管理工作机制, 依据现有的离退休基层党支部、党小组体系或新建类似组织, 根据生活区、楼栋、单元进行。此外还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将大量最基层的动态信息及时掌握, 找出亟待需研究解决的共性问题, 同时通过体系、组织、载体将各类学习资料、各类文件发布, 内容包括:健康生活、党的政策、文体活动安排等等, 通过提供这样一个较好的平台, 方便向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宣传党的政策, 交流思想, 互通信息。

(二) 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 认真落实离退休职工的各项待遇

凡是政府和企业一项新制度出台, 都会直接关系到离退休职工的各项待遇能否得到良好保障。从历史角度看, 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一直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为国家和国有企业付出了辛勤劳动和贡献了他们自己的大好年华, 对国家和国有企业功不可没, 却仅能获得并不对等的养老收入。在当前形势下, 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的收入和在岗职工、机关事业退休人员收入又存在明显差距。另外受到大幅上涨的物价影响, 造成了大多数离退休职工生活并不富足的问题。在维护稳定的大局下, 国有企业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 就必须发挥离退休管理职能部门作用, 必须采取措施, 加强和离退休职工的交流, 及时了解离退休职工的思想动态, 切实解决实际问题。金陵石化离退休管理中心成立后, 把维护稳定作为主要任务, 首先对过去的矛盾和问题:如困难帮扶、医药费报销、协解生活资助以及各类人员实行统一管理, 政策标准统一, 管理培训一致。通过提供优质服务, 尽力为离退休职工排忧解难, 以情感人, 取得信任。无论对待个人诉求还是群体上访, 中心工作人员始终零距离, 配合相关部门, 耐心倾听上访人员的诉求, 做好政策解释工作,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尽力为职工解决问题。对不符合政策文件规定的情况也能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防止矛盾激化。例如:在社区水电汽改造过程中, 中心工作人员不分白天黑夜, 一户一户做工作, 在接待个体上访事件中, 曾出现连续纠缠近10个小时的记录, 为了维护稳定, 中心工作人员无怨无悔, 最终妥善解决了问题。离退休管理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用辛劳工作, 换来公司良好的稳定发展局面, 离退休中心不必考虑生产经营, 一心一意充分发挥职能, 没有后顾之忧地做好离退休工作, 而公司生产经营单位也可以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主业, 同时离退休职工有何问题、困难也避免多头咨询的麻烦和困惑, 重新找回对企业较强的归属感, 因此公司离退休管理中心的成立又是个多赢的重要举措。

(三) 提高业务素质, 全心全意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

企业离退休工作是一项思想性、政策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 许多问题靠嘴说说、跑跑脚是解决不了的, 在工作中碰到钉子也是难免的, 因此从事离退休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不计较个人得失, 不怕吃苦, 不怕困难, 任劳任怨, 自觉培养干一行专一行的思想;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离退休职工服务的思想;要学会心理疏导的本领, 针对离退休老同志特殊的心理需求, 广泛了解和研究, 对他们合理有益的需求给予支持, 对于不尽合理的需求, 要热心、细心、耐心地加以引导;要树立深入细致、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切实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把离退休人员安排好, 为他们服务好, 学会扮好多种角色, 这不仅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从而有效地开展离退休管理工作, 为离退休职工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生活的环境, 维护大局稳定。

金陵石化离退休管理中心成立以来, 自始至终重视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直采取多种形式, 不间断地开展培训工作, 开展AB角互学培训, 力图让每位员工都成为工作上的多面手, 通过传达学习上级领导有关政策精神、学习同行先进经验等形式, 使员工工作技能有了较快提高, 为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这份有意义的离退休管理工作, 全体员工吃得辛苦, 受得委屈, 耐得寂寞, 舍得付出。吃得辛苦, 就是除了日常工作外, 经常会在休息天、节假日, 甚至夜里遇到离退休职工家里有要事需要处理时, 中心员工都会不辞辛苦地开展工作, 这样的结果是离退休职工满意、家属高兴, 也得到了邻里的赞扬, 树立了金陵石化的良好形象。

四、离退休管理人员必须在自己岗位上扮演好多种角色

由于离退休中心的服务对象人数众多, 成分复杂, 需求多样。而离退休管理中心只有区区50多名员工, 工作要求比较高, 工作头绪比较多, 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为了做好工作, 中心员工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相互支持, 相互学习, 不分岗位,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扮演好多种角色:

一是各项政策的执行人。由于工作性质, 离退休中心员工也许是接触政策最多的人, 有关离退休工作的历史文件的政策, 现行的组织、人事、工会、后勤等各类别的多种政策, 员工都要尽力去了解、掌握, 需要不断地和相关部门沟通协作, 及时为离退休服务对象传达、解释并加以落实。

二是党建工作的组织人。党委下属2个总支, 66个基层党支部, 2599名党员 (占公司党员总数的一半) 。为了健全离退休党组织机构, 活动正常, 让离退休党员保持晚节, 发挥余热是中心员工的重要工作。

三是稳定工作保证人。在牵涉中心到离退休职工利益诉求上, 中心员工也是一个矛盾的焦点, 无论是个人、集体诉求, 中心员工都会在第一时间及时赶到,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工作, 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稳定。

四是困难群体帮助人。在这17000多人的庞大队伍中, 经常会遇到因生病或家庭变故而陷入困境的人员, 每当这时, 中心员工都会及时赶到将公司的关怀送到他们身边, 使他们体会到党和国家、企业的温暖。

五是家庭矛盾的调解人。离退休人员把中心员工当娘家人, 有什么问题都来找中心员工诉求, 连家庭矛盾也经常来找, 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中心员工也会尽最大努力给予调解, 而且成功调解多起, 因为家庭和谐, 社会才会和谐。

六是最终路程的送别人。这些年全公司每年都有130名左右的离退休职工去世, 每当这时, 中心员工都代表公司、单位, 去向职工家属表示慰问, 协助办理后事, 让去世职工家属感到组织的温暖, 感到企业没有忘记这些老职工。

五、结束语

总之, 做好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 直接关系维护稳定这个大局。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保障事业的不断进步, 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还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这就促使我们认真去研究思考, 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和积累经验。

摘要: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为国企和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 应该让他们有个幸福美好的离退休晚年生活, 因此, 在当今社会飞快发展的环境和维护稳定的大局下, 做好国有企业离退休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离退休管理工作的问题, 提出了工作对策, 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了阐述。

企业退休职工 篇11

新常态下企业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党的十八大之后,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在逐步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离退休思想政治工作也出现了新的特点。面对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新要求,应积极探索新途径和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做好新形势新常态下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思想引导工作任务艰巨。在当前形势下,党和政府深化改革的力度空前,在企业适应新形势、顺应新常态的过程中,开始出现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与状态,人的思想和需要更加多样,必然会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在把握新政策、新规矩的同时,结合企业离退休职工的利益实际和思想实际,适时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调整好各种关系,凝聚改革共识,激发改革活力,为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顺利实现转型升级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是离退休职工群众的期盼很高。离退休职工特别是老干部,他们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虽然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仍然心系大局,情系人民,关心着国家大事,关心着本单位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在新常态下,广大离退休职工群众对改革有了更高的期盼。他们希望企业能更加尊重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企业管理层能清正廉洁、一心谋发展,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能得到及时回应,企业组织开展的有关老年人的文化体育活动能更丰富多彩等等。但在现实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时间精力的制约等,必然会使一些事不能及时有效解决,老年职工的一些愿望和要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这就要求把握时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多与职工群众沟通交流,各方联动,共同努力,力争为职工群众多办实事、好事。

新常态下加强企业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一是要加强自身学习,充分认识当前新形势。“打铁先得自身硬”。要做好新常态下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加强自身政治理论的学习,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老龄工作的政策、规定,用党的政策、国家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行动,深入领会中央的最新精神、制度规定和纪律要求,并与企业具体实际相结合,融会贯通,真学、真懂、真用,能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深刻的道理,不断提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二是要解决离退休职工思想认识问题。离退休职工由于其社会角色改变,普遍存在一种失落感,都不同程度的放松了学习,放松了思想改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形势、新事物、新问题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往往造成情緒上的波动和心理上的失衡,进而发展成社会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就要从“理”入手,正确引导,说服教育。一是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否则说理再多,也是无济于事。二是讲“大道理”和讲“小道理”相结合。首先,必须明确“大道理”要管“小道理”,但也不能忽视回避“小道理”。有些事情看起来是“小道理”,但是如果长期不予解决,放不到应有的位置上,就会日积月累成为影响全局的“大道理”。其次,讲“小道理”时,必须服从“大道理”。有时会碰到“小道理”和“大道理”互相矛盾的情况,这就要以“大道理”去引导离退休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的“小道理”。

三是应做到以情感人。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搭好思想交流的桥梁,做好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更应该如此。以情感人就要与老年职工勤谈心、勤沟通,越是困难时期越要交流好思想看法。进行感情交流,不仅要关心职工的工资收入、安全健康,更要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有些思想问题是实际问题引起的,实际问题解决了,思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人们需要衣食住行,工资收入是最现实的问题,企业经济形势不好,工资下降,确实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即使一时解决不了,也要向老年职工说明解释,做好形势任务宣传,树立向好信心。同时要兼听牢骚话,善做“顺气事”。在现实生活中,老年职工难免有困难和委屈。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从听牢骚话中,捉摸民情民意,然后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理顺情绪。

四是新常态下思想政治工作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传身行所产生的影响,就是表率力、影响力。俗语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怎样使“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人格魅力的作用,以榜样来引导老年职工。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其次要带头干。特别是要清廉勤政,一身正气,办事守规矩,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良好的品德去感召职工。只有言传和行动统一起来,老年职工才能信服,才能看的出来听的进去,才能推动企业健康向好发展。

企业退休职工 篇12

一、将乐县退休职工养老金冒领和预防工作情况

(一)将乐县退休职工养老金冒领情况

将乐县2016年3月共有企业离退休职工4558人(含停发),正常发放4489人,发放养老金总额942.29万元,2012年1月~2016年3月累计发放养老金约3.8亿元人民币。2012年,国家审计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保基金审计,也是继社保成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审计,三明地区审计及自查出冒领76人,冒领金额约178.8万元。笔者以将乐县为例,2012年,审计出冒领养老金共5人,自查出1人,冒领110人次,冒领金额达11.11万元。其中居住异地冒领4人,金额9.93万元。2013年,社保机构自查冒领3人,举报冒领1人。2014年,自查冒领1人。2015年,自查冒领2人。2016年,至3月止自查冒领1人。自查冒领中仍有3人未追回,均无法联系子女。

近年来,冒领现象仍有出现,目前仍无法从源头上杜绝。最为典型的一例是居住在莆田的一名退休职工,死亡后家属冒领养老金长达6年8个月,冒领金额共7.7万元。对冒领后的追讨工作,笔者直接主持并参与上门追讨,追缴中遇到重重困难和问题,如谩骂、驱赶或不见面等现象。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无数次耐心细致的沟通及上门法律宣传教育后,最终达成共识,与其冒领家属签订还款协议,用了近4年的时间追缴,最终于2015年7月全部追回。国家审计出将乐县2012年所冒领养老金11.11万元已全部追回,挽回了社保基金流失,减少了国家损失。

(二)将乐县预防退休职工养老金冒领工作情况

为了加强预防冒领养老金工作,2012年以来,将乐县以国家社保基金审计为契机,采取成立领导小组、媒体宣传、社区跟踪、上门服务、异地协查系统认证等多种综合服务手段和措施,冒领养老金现象得到一定遏制。2012年~2016年3月止,共开展退休养老资格认证共1.94万人次,目前有69人未认证(动态数据),其中:2013年系统库中停发的19人至今仍未认证,还处在暂停发放中,累计停发养老金共104.88万元。2016年已制定预防冒领养老金具体工作方案和思路,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综上所述,冒领追讨和预防冒领养老金工作任务艰巨而复杂,追讨时间跨度长,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周期较长,出现当年还没全部认证完,次年认证又开始,周而复死,源头无法得到控制,造成停发人次不断增加,且停发人员恢复发放后,只要遇到每年的调资,养老系统与实际发放数据产生错误,核对工作十分艰巨,增加社保工作量。长期以来,预防冒领工作一直困扰着我们社保经办机构,也阻碍和制约着社保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冒领养老金的主要原因

当前,由于管理体制、机制和监督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冒领养老金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政策原因,又有个体原因,这些原因呈现多样化、复杂化。

(一)死亡丧葬费较低,存在亲属或子女隐瞒不报现象

目前企业退休职工丧葬费标准是按本省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计发(2015年福建省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4414元),计8828元。与机关事业退休干部职工丧葬费差距甚远,造成企业退休职工死亡后,亲属或子女不愿及时申报,而是隐瞒不报,继续领取死亡者养老金。尤其是安置在异地居住的退休职工,其死亡后,亲属或子女隐瞒不报现象居多,这是冒领养老金的主要原因。

(二)退休职工异地安置多,监管难到位

目前,将乐县移居县外居住的退休职工560人,占全部退休职工的12.5%。据统计,2012年以来,移居异地居住呈逐年增加态势。其中:2012年异地居住87人、2013年异地居住155人、2014年异地居住448人、2015年异地居住560人。因异地居住呈逐年增加,且分布广泛,管理难度加大,特别是现代交通便利化,人员流动更加频繁,退休后安置回将乐县以外的出生地或随同子女定居异地、国外等现象越来越多,退休职工居住分散,联系更加困难,仅靠社保机构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定来预防冒领养老金,难以全面监管。

(三)退休人员管理关系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金以后,改变了企业与退休人员之间原有的密切联系,淡化了企业对退休人员的管理,认为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由社会保险经办部门发放,退休人员已与企业无关。退休人员处于无人问、无人管的局面。

(四)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认定不够及时、精确

一方面社保机构与户籍管理、民政殡葬部门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未能及时掌握退休职工生存、死亡情况,造成退休职工死亡后,未能及时认定并停发养老金。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及历史原因,退休职工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等信息与公安部门户籍信息不一致。如:社保系统职工出生年月是按最早的招工表上所填的出生年月为准,可能与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不一致;有些姓名是用谐音取代与身份证不一致等等,造成退休职工死亡后,社保系统信息与民政殡葬部门信息不一致,导致死亡信息比对不精确。

(五)法律政策认识不到位,对冒领存在侥幸心理

由于《社会保险法》实施时间不长,近年来,目前仅靠社保机构工作人员到企业、社区发放宣传册、在就业保障之窗栏目播放等传统宣传方式,造成宣传点面不够广泛,缺乏部门配合,宣传措施不利,导致群众对社保法律政策认识不到位,群众对冒领养老金产生的法律后果还不甚了解,且各地通过法院惩处冒领养老金典型案例不多,亲属或子女对冒领养老金存在侥幸心理。

(六)社保经办机构人员少,工作难到位

根据福建省闽委编办〔2007〕238号文件精神,核定将乐县社会劳动保险机构编制数8人,2007年未全县共有2864名退休职工,2016年3月已达4558名退休职工,仅退休人员就增加了59.1%,工作量大幅增加,编制却没有增加,且出现外借、年龄大等现象,导致社保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影响防冒领工作持续、稳定开展。

三、有效预防冒领养老金的对策

(一)提高丧葬费或补助标准,提高死亡申报主动性

当前,三明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死亡除丧葬费外,还享受一次性困难补助费及遗嘱定额生活费补助。而企业退休职工死亡后丧葬费标准是根据省统一标准确定,除此外,没有其他任何补助费。建议逐步提高企业退休职工死亡后丧葬费标准或增加困难补助,以促进家属或子女主动自觉申报。

(二)加快部门数据共享,提高预警防范识别效率

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领》为契机。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全国社保信息联网,并与公安户籍、民政殡葬等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实现全国异地领取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全覆盖,进一步推动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核查比对工作更加高效,使得社保机构能第一时间掌握退休职工死亡信息,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风险,提高社保经办领域预警防范识别效率,尽量减少停发率,维护退休职工权益。另一方面要开展社保系统历史数据大比对,在尊重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业务数据与公安户籍数据相一致,从而达到有效共享。加快部门数据共享,不仅提高预警防范识别效率,而且也有效解决了退休人员管理关系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三)加大法制宣传和惩处力度,提高公众法律意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2010年10月颁布的《社会保险法》,为社保基金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支撑,要以社会保险欺诈入刑为契机,结合2013年泰宁县一家属冒领养老金获刑为案例,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建立社保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制度,通过广播、电视、新闻、网络、微信等媒体,加大预防冒领养老金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社会保险法》的认知度。同时,严格落实《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惩处规定,各县(市、区)劳动保障、劳动监察、社会保险要齐抓共管,查处一批典型案件,真正使法律起到震慑作用,使企图冒领骗取养老金者,望而却步。

(四)建立举报监督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监督意识

建立监督举报机制,实行社保、劳动监察及公安联动,动员全社会参与监督,设立举报电话,建立举报一例奖励一次的奖励机制。利用现代先进化技术,建立手机APP客户端、微信网络、征信系统等多方综合监督手段,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监督意识,进一步加强基金监督。

(五)加强社保队伍建设,提升社保系统业务技能

一要增加社保编制,理顺人事关系。近年来,养老、工伤、生育保险业务工作量大幅增加,且现有工作人员年龄老化,文化知识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人事关系省县共管等,亟待增加社保编制,注入新生血液;尽快理顺关系,实行人事关系、工资待遇由省市级直管。二要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社保政策性强,省市业务部门要定期举办社保知识讲座,组织基层社保业务人员参加轮训,不断提升社保系统人员业务技能。

上一篇: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下一篇:目标导向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