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中的郁达夫(共3篇)
婚恋中的郁达夫 篇1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创造社主要成员,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及主观抒情小说的开拓者。作为五四时期的郁达夫,因受时代环境、家庭、学校等影响,其文学作品流露出悲剧色彩。郁达夫曾留学日本,亲身感受到国外民族歧视的压力,加上外部环境的刺激,让他加重了其内心深处的自卑和孤独,这种苦闷与自卑,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在郁达夫创作的小说中,都是以伤感忧郁、内心苦闷为主题,整个作品充满了颓废的色彩,所以忧郁和苦闷是郁达夫小说的主要风格。
郁达夫童年时期体会的孤独感,深刻影响到了他的小说创作。1921年,他以“创造社丛书”的名义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沉沦》,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在这部作品中共收入三篇 :《银灰色的死》、《沉沦》和《南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沉沦》,这篇小说代表郁达夫早期创作思想的艺术特色。作品大都以自我感情的流露为显著特色,以留日学生“他”的苦闷和孤独以及内心压抑感伤为主题,展现本世纪20年代中国留日学生内心的苦闷以及性的压抑,反映了他们渴望获得“自我解放”和渴望爱情的心声。其中郁达夫的《沉沦》就是其标志性代表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位留日青年,受到五四运动和西方新思潮的感染,热切地渴望实现自我价值。但是作为弱国子民在文明的现代社会,他所有追求都一种理想的观念,无法实现。尽管他内心的情火不断燃烧,但黑暗的社会现实给他的却是残酷的压抑。他才华横溢,却受到社会歧视 ;他渴望爱情,却找不到自己幸福。他在孤独与忧郁中彷徨,甚至到妓院麻醉自己苦闷的内心。他越清醒愈加苦恼,终于伴着自己理想的彻底幻灭,他的人生也走向了尽头,最终投海自尽。通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主人公拼命挣扎,但依然被黑暗势力所吞噬,他的精神处于忧郁和感伤之中。在这吃人的社会里,他用自己的忧郁束缚了自己的意志,在无法摆脱的内心苦闷中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小说无论是从取材上还是描写上在当时引起广泛的争论 , 尤其是主人公在性欲的苦闷中受着煎熬,最终走到了颓废的尽头 , 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作品描写一个病态的青年心理,即可说是青年忧郁症的解剖,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人的性苦闷的描写。其中作品展现人的变态心理,也是源于郁达夫,这给现代中国小说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这一时期沈从文的作品展示的是性苦闷和人生苦闷以及社会苦闷,当然我们也可以看作是在新旧文化交替过程中,中国青年共有的苦闷,因此在当时的社会青年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之后郁达夫创作的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在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是《春风沉醉的晚上》、《奠基》等,其中在《春风沉醉的晚上》这篇小说中真实刻画了一个中国女工陈二妹崇高纯洁的形象,也算是最早的描写工人的作品之一。主人公陈二妹身世凄苦,与怀才不遇的我相遇,在黑暗社会中两人同病相怜,在相互帮助中产生深厚的友情。陈二妹没有文化但她心地善良,感情丰富,同时毫不掩饰对我的关心与失望。她不懂得我的生活世界,单纯的认为我白天睡觉晚上出去,是为了与“坏人做伙友”,对于这些她十分伤心,同时她的这种心理也包含着一种复杂的爱,既有友爱,也有情爱,在这个女工身上可以看到人性之美。因此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所表现的不仅是个人的忧郁感伤,同时还反映了当时下层社会群体的疾苦,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到了《迟桂花》这个阶段,沈从文的思想有了新的变化,精神上的打击毁灭了他的幻想,他开始追求一种平静的生活和平静的心境。郁达夫说《迟桂花》是他一部没有败笔的作品,在这篇小说中我们完全看不到郁达夫早期作品中忧郁阴暗灰冷的情绪。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翁莲不是物质、精神双重贫苦者,而是一个融合于山光水色的“自然人”。她没有受过现代教育,生活在环境幽静、景色幽美的翁家山,尽管有过不幸的婚姻,但并没有陷入痛苦之中,婚姻的失败也没有影响到她与家人的关系。这纯洁的人性融合在弥漫着桂花香气的翁家山,令人流连忘返,忘掉忧愁。虽遭人生的重创,但是她不感伤、不愤激,不绝望,而是选择最为简捷可行的生存方式,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来安置自己。作品中作者赞扬迟桂花精神 :迟开、耐久、芳香。而翁莲的品质其实就是迟桂花的品质,秀而不俗,耐久纯净,这是至纯至洁的人性美。
在郁达夫的生命体验中,我们通过她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的孤独、自卑与漂泊。当然郁达夫的创作与他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同时与他的个性心理密不可分。通过对郁达夫小说中的忧郁情感的论述,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他在作品的所流露的思想内涵。
摘要: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他的小说体现出人精神的扭曲,和觉醒之后的迷茫。作品通过人物“自叙传”的方式,展现他内心世界的孤独寂寞,自卑与漂泊。本文根据郁达夫所处的社会环境,结合他的作品来表现其内心的忧郁与苦闷。
关键词:郁达夫,忧郁,苦闷
浅析郁达夫早期小说中的青年形象 篇2
一.孤苦、焦虑
郁达夫作品中青年人最重要的精神特征表现为孤独意识和焦虑不安, 由于长期的焦虑导致绝望, 而后就走向孤苦自弃。焦虑、绝望和孤苦共同构成郁达夫小说人物的精神状况。《沉沦》的主人公便是这样, 身为留学生的“他”始终负载着不堪忍受的感伤, 这个青年的孤独是一开始就伴随着他的, “他近来觉得孤冷的可怜。他的早熟的性情, 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 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 愈筑愈高了。”郁达夫小说中的青年孤苦、焦虑的性情十分严重, 他们共处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之中, 生活境遇让他们无法正常思考社会问题, “祖国的落后使国人挺不起腰杆来。而作为祖国栋梁的青年一代更是毫无信心而言”。郁达夫小说中的青年有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 但是因为社会的腐败与黑暗, 他们屡遭挫败, 在理想破灭后, 他们逐渐消沉下去。王介成是《迷羊》要塑造的人物形象, 他的孤苦是造成自己情感寂寞的主要因素, 与谢月英的不轨是自己在排遣孤苦寂寞。再说《沉沦》的主人公“他”是被放在日本的社会环境中, 就是要让国民深切感受到“他”的孤苦, 以引起人们在嘲笑“他”的荒唐和放纵的同时又给予足够的同情, “他”的躁动正是自己焦虑的表现, 压抑和所显现出来的孤冷, 是被病态情欲所折磨的青年的心灵的真实写照。
青年在情欲旺盛的季节里总是躁动的, 表现则是性情的不稳定, 以及对异性的关注等等, 可焦虑是怎么来的呢?唐金海老师解读《沉沦》所提出的观点:“这部小说的关节点在性焦虑:远离故国, 表面完全摆脱孔教的束缚, 非礼可以看, 非礼可以听, 乃至非礼可以为所欲为, 但是意识深层的‘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为’的传统文化心里结构, 总要在事后抬起头来, 这种灵肉矛盾、悔恨交加而形成的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性焦虑, 正是这部小说最深刻的地方”。[1]的确《沉沦》中的“他”爱上了一位日本的少女, 却因为民族自卑而不敢表白, 到头来却只有自杀来了断心中的情愫。故事主人翁是那样的热烈而多情, 那样地孤苦而愤懑, 又那样地脆弱而敏感, 又那样地坚决拒绝麻木不仁、坚决求索灵魂的终极。可以说, 这一系列青年心中苦闷焦虑的感受对于一个有灵魂的人来说, 是何等的真实。在自己求爱无果、精神恍惚时, 来自外界的一点点风声都会影响到青年性情的发展。
孤苦与焦虑是郁达夫先生笔下青年思想热情的共性, 在郁达夫先生早期作品的抒情基调中, 忧郁和感伤是主流, 郁达夫所抒发的苦闷是一种时代性的苦闷、社会性的苦闷。
郁达夫的小说追求“自我”, 强调“艺术的价值, 完全是一真字上”, 以至把这个“自我”用最朴实的方式大胆地赤裸裸地揭示出来, 表现作品中青年的感情, 表现他们的追求, 表现他们的求生本能和欲望, 有时候到了令人不敢正视的地步。主人公对爱欲激情的恐惧感, 对女性诱惑的戒备意识, 对爱情真实的疑问, 以及走出女性羁绊而奋力“出奔”表现出来, “我所求的爱情, 大约是求不到了, 社会生活的失败, 如黑夜的行云, 把最后的希望的星光都遮蔽了, 对于失去了任何依托和希望的人, 他的归宿在哪里?惟一的出路就是重求安身立命之所”。在郁达夫这“自我”的形象身上, 却也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侧面。在他的作品中, 有着大胆叛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向往革命的激进精神, 有着对黑暗腐败社会的血泪控诉。与此同时, 也存在着由于社会黑暗的挤压而在青年分子那忧郁气质中孳生出来的灰暗色彩。无论是他接受外来文学的影响, 还是他自己提出的文学主张, 都要求大胆、率真地暴露自我。在这丑恶现实的压迫下, 使他产生无穷尽的苦闷忧郁, 以及他那日益觉醒的意识又不甘死灭, 而这种内心的矛盾只有通过作品人物对自我进行大胆剖析才能宣泄出来。
二.性苦闷
提及郁达夫的小说, “性”是不可不涉及的话题。性爱描写是郁达夫小说的鲜明特点。郁达夫小说性爱主题在揭露政治黑暗、控诉社会不公时, 又往往是和反帝反封建的意义、人道主义的思想、爱国主义的精神以及历史事件、革命运动联结在一起的, 它是特定历史与时代的产物。这也正是郁达夫小说的人文价值之所在。小说《沉沦》是个典型, 作者将青年的“性欲躁动”和内心隐秘的大胆揭示, 使个性自由与解放展示于读者的面前。人们喜欢郁达夫的小说, 主要的原因是他带有强烈个性的声音, 充满着热情与毫不遮掩。《沉沦》毫不掩饰地揭示一个恋慕少女的少年内心的情绪躁动, 其性压抑与性苦闷在日本这个开放的国度环境下, 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冲撞下, 被刺激和引诱到不可抑制的程度, “日本民族的起源神话是从性与爱开始的, 他们对性的崇拜十分坦率, 也十分认真。”[2]。由此而窥视房东的女孩子洗澡, 以消解这种苦闷, 而他在之后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一面是隐秘的欢喜, 一面又不断地自责自悔。试想自己的祖国被奴役, 自己在异国毫无身份可言, 一方面精神不能释放, 另一方面的极端负面影响油然而生, 而此时, 正值青春驿动的性情在体内发育伸张, “他”选择了有关性的渴望与寻觅。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使这个青年遭受着性的苦闷, 青春的成熟使他在某种肉体需要下迫切渴望健康的性心理知识的指引, 但身处异国他乡, 加之民族悲苦情怀, 他没有正常的恋情。性苦闷的驱使让他开始从偷窥到进妓院, 进入了堕落的沉沦过程。郁达夫的情爱小说描写了时代知识青年带有普遍性的“生的苦闷”, 尤其是“性的需求与灵肉的冲突”带来的“性的苦闷”意义, 作品中主人公认为个人性爱压抑与民族贫弱有关, 觉得自己在异国他乡所受的屈辱完全是因祖国不富强才被人歧视, 得不到正常的性爱权利而导致了自己的“性苦闷”的产生。《银灰色的死》主人公“他”天天沉沦于酒馆和妓院, 在虚幻和刺激中耗尽了心中的理想, 取而代之的是落魄与精神苦闷, “他”那许多的灵魂幻想和难以启齿的行为, 是其内心无法解脱的苦闷所致, 脆弱成了他的精神状况, 因而由于承受不起对静儿的单恋失败而迷惘, 承受不起困乏无助的生活而选择了死亡来解脱。当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 当心中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 必定要在另一处寻找到无奈与痛苦释放的出口。性苦闷的描写源于对生活的悲哀, 对于祖国的哀悼, 是对多舛的命运的控诉。性只是给了他们一个生命的出口, 给了他们呼吸人性空气的窗口。而郁达夫的描写是他们内心对于性的苦闷和对于生的苦闷的无奈的融合而成的杂合体。
在郁达夫小说中, 青年人物所表现的性与孤独、性与贫困、性与空虚、性与性的升华、性与革命等让青年读者着实收益匪浅, 被病态的情欲所折磨的青年的心灵正是当时那个年代青年们要求挣脱的怪圈, 个性解放的口号响彻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灵。
三.为尊严而自我努力
郁达夫从爱国主义的高度出发, 将对祖国的怀念融入到个人遭遇之中, 失去强大祖国作后盾, 青年人背负着“支那人”的沉重包袱, 在孤苦、漂泊和性苦闷的摧残下, 尊严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沉沦》主人公“他”, 因为追求个性解放, 追求精神自由, 反抗封建专制, 而被学校开除, 因而为社会所遗弃, 但是他作为年轻人, 有着我们今天同龄人所具有的渴望和追求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爱情的热心, 但“弱国子民”的身份严重拖累着他们的行动, 他们没有交友的尊严, 没有为他人所承认的尊严。这种彷徨苦闷的青年形象, 是时代的弊病。可以说, 因为主人公们不仅感到“日本人”对自己的冷淡, 而且自己的同胞也同样的反目成仇, 这种民族屈辱使他们抬不起头来, 而内心自强的愿望也日渐消逝, 但与其说由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软弱被欺, 身在海外而受到异国社会歧视而痛苦, 不如说由于他们自身的性格弱点使自己产生痛苦。这正是郁达夫小说一经发表, 就在广大青年当中反映强烈的重要原因, 人们纷纷明确了民族自尊心的重要性。作者在小说中主人公的民族自尊心并不完全让人物随心作为, 而是以一种理性的道德批判对内心情欲进行约束, 既深刻地表现灵与肉的冲突, 又写出了灵与肉的升华和净化, 体现青年人物内心并未泯灭的尊严。青年要求个性解放的理想被灭, 以及友情、爱情的遥不可及, 代表了“五四”时期受压迫, 而开始觉醒的青年的共同心理, 但自身又带有点病态, 使他们首先应该从自身的重塑做起, 为尊严而战, 为个性的自由而战。正是一系列小说青年的塑造, 呼喊出了知识青年的共同心声, 进而重新唤起人们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热潮。
郁达夫笔下主人公的痛苦, 更突出地体现出人类在生存困境中的痛苦, 具有浓郁的人生思辩色彩。个人与社会的对立无法解决, 孤独难以根除, 自身生存的人生意义就不复存在, 这是一种精神和人格意义上的自觉和反思, 表现出对现存价值体系完全否定的情感态度。[3]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这种意识是超越了能力的个性。他们大都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嬗变、社会激烈动荡的时代里, 他们接受了新的思想和文化的熏陶, 萌生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 然而这种新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相对于固有的传统观念和生活秩序来看, 却是十分幼小和脆弱的, 并时时处于被吞啮、被扼杀的危险中。因而作为觉醒的个体一开始便体验到一种人生理想难遂的沉重与艰难。郁达夫小说主人公意识超越能力的矛盾不仅表现在他们与难以改变的社会环境的冲突中, 还更深刻地体现在他自身无法实现他们的自由意志的矛盾中, 也就是“个人的切身要求与他所认定的超个人的生活价值之间的内心矛盾”[4]中。再如《沉沦》的主人公“他”, 日本是“他”的寂寞诞生的地方, “他”无时无刻不体会到由于祖国的软弱使得“他”在小小蛮夷之国———日本所受到的歧视与侮辱, 而时代的不同使得两国地位的落差改变得十分迅速, 这更突显出青年对沧桑变幻以及命运多舛的无奈, 也激发了他们个人感怀身世、自怨自艾的悲鸣。“他”在小说最后的哭诉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于祖国强大的残存的希望并没有泯灭, 却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 这爱与恨的感情的交织使得“他”对于祖国的态度和情怀变得十分的复杂。主人公作为弱国子民所受到的屈辱, 使“他”迸发出真挚的爱国情感,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提出了控诉, 表现出对祖国孱弱的忧心和爱国主义情怀。
郁达夫的小说极其真实地记录了从“五四”到三十年代初那些尚在社会压迫下, 悲叹苦闷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处境, 暴露了他们的弱点, 并使他们从小说中认识了自己和社会, 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无数青年正是在郁达夫小说的启发下, 走上了改造旧中国的革命道路。这就是郁达夫小说在思想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唐金海, 阚斌.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 2000.137.
[2]刘达临.浮世与春梦:中国与日本的性文化比较.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5.126.
[3]郭沫若.论郁达夫.郭沫若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2卷547.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忧郁感伤情怀 篇3
一.生活中真“我”的忧郁、感伤
在整个郁达夫的文学作品中, 无论是从情节中“我”的思想, 还是“背景”中我的情绪, 小说都是以“我”的灵与肉的冲突和“我”的忧郁感伤为最基本的矛盾和线索。《银灰色的死》是郁达夫小说的处女作, 它完成于1920年, 发表于1922年7月。
小说描写了留日学生Y群在妻子亡故后, 又失去了酒家少女静儿的爱情。他在饱受“灵与肉的冲突”的痛苦中失去了所有的希望、理想, 最终孤独地走向死亡。
郁达夫这篇小说里着意选用了抒情式的、描写式的表现手法, 侧重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活动。整部小说虽然也有写实性的段落, 但始终是以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为主轴来展开的, 字里行间充满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欲望, 这些都是通过表现“幻觉”来展示的。
有时候他想改过这恶习来, 故意到图书馆里去取他平时所爱读的书来看, 然而到关上灯的时候, 他的耳朵里, 忽然有各种悲凉的小曲儿响起来。他的鼻孔里会有脂粉、香油、油沸鱼肉、香烟醇酒的混合的香味到来。他书中的字里行间, 忽然会跳出个红白的脸色来。一双迷人的眼睛, 一点一点地扩大起来。同蔷薇花苞似地嘴唇, 渐渐儿的开放起来, 两颗笑靥, 也看将出来了。他把眼睛一闭, 他的面前, 就有许多妙年妇女坐在红灯的影里, 微微的在那里笑着。有斜视他的, 也有点头的。有把上下的衣服脱下来的, 也有把雪样嫩的纤手伸给他的。到了那个时候, 他总会不知不觉地向着那只纤手跑去, 同做梦一样, 走了出来。等他的怀里有温软的肉体坐着的时候, 他才知道他已经不在图书馆内了。
郁达夫在自己的小说中赋予了浪漫主义幻想, 并通过这种幻想来展示主人公内心的忧郁和感伤, 揭示主人公太沉郁、太自卑的性格。我们直接触及的就是作品中的忧郁感伤的情怀。它同主人公的呼吸一样, 都好像充满了凝重的血和泪。这种“灰暗”的阴影, 形成了笼罩他全部小说作品的风格特征。他四十余部小说展示给我们的就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精神世界。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对爱情的追求, 还是为生活而奔波, 总是负荷着忧郁和感伤的情怀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不能忽视通过恋爱和性的苦闷而表现出来的忧郁和感伤。
二.人生的自我忧郁、感伤
郁达夫成长在一个苦难动乱的时代。他所走过的, 也是一条困苦和屈辱的生活道路。郁达夫1896年出生在浙江富阳县城内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悲剧的出生” (郁达夫《悲剧的出生-自传之一》) 的时候, 正是中国被日本打败后的第三年, “战败后的国民, 尤其是初出生的小国民, 当然是畸形的, 是恐怖狂, 是神经质的” (郁达夫《悲剧的出生-自传之一》) 。由于连年不断的战争, 郁达夫的“书香人家”也就此破落。他出生的第三年, 父亲去世, 卖光了田地, 祖孙六人全靠母亲缝补洗衣, 节俭度日。才九岁的姐姐, 也被迫当童养媳。“只有孤儿寡妇的人家, 受邻居亲戚的共欺凌, 是免不了的” (郁达夫《悲剧的出生-自传之一》) 。社会的腐败和时代的黑暗所造成的痛苦和辛酸, 自然给郁达夫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忧郁、感伤、苦闷的伤痕。
辛亥革命的失败, 给所有爱国知识分子增添了新的忧郁、感伤和苦闷。这时期的郁达夫正求学于嘉兴、杭州。少年离乡, 一方面得不到母爱的温暖, 另一方面还受到“锦衣肉食的乡宦人家子弟”的歧视, 使他处在极度的忧郁苦闷之中, 成为一个“孤独者” (郁达夫《孤独者-自传之六》) 。郁达夫在这个时候形成了人生的自我忧郁、感伤的个人气质。
郁达夫早期创作的《沉沦》、《南迁》等作品, 都以自我情感表现为显著特色。小说均以留日学生“他”的苦闷、孤独、内心压抑和忧伤感伤情调为主题, 展现了本世纪20年代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所感受到的“生的苦闷”、“性的压抑”, 反映了他们渴望获得“自我解放”, 渴望爱情以及希望祖国早日强大的心声。1921年5月, 郁达夫以他惊世骇俗的《沉沦》为标志, 走上了艰难曲折的创作道路。小说塑造了一个处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留日青年。“他”在“五四”运动和西方新思潮的感召下业已觉醒, 热切地渴望恢复刚刚意识到的自我价值, 向往异化于己的真正的性爱。然而, 在这文明的现代社会, 尤其是他这样一个身处异邦的弱国子民, 他的所有追求都“已成为一种观念”, 成了他的理想。他内心的情火正在燃烧, 但黑暗社会给他的却是残酷的压抑。他热爱祖国, 却眼看着祖国日益“陆沉”;他才华横溢, 却反受社会歧视;他渴求爱情, 却终于找不到安慰、体谅他的心。他在孤独与忧郁中挣扎, 以至于进妓院麻醉自己苦寂的心灵。他的清醒终究成为他愈加苦恼、愈加悔恨的深渊。终于, 伴着个人理想的彻底幻灭, 他走向投海自尽的绝路。小说中这拼命挣扎的生灵被黑暗势力张开的魔网所吞噬, 他的精神耗尽于无尽的忧郁和感伤之中。在那社会为他张开的吃人的魔网里, 他也用自己的忧郁感伤束缚了自己的意志, 在无法摆脱的苦闷中了结了年轻的生命。
小说深刻地剖析了这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他酷爱自由, 热望着真正的生活, 却受着社会的严重压抑;他希望祖国强盛, 而看到的却是祖国的日渐“陆沉”。他那多愁善感的性格使他终日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 他把自己的精神寄予虚幻之中。他那孤冷的性格, 忍受着残酷的现实。他将自己所有的精神寄托都倾注在爱情的追求上:
“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
若有一个美人, 能够理解我的苦楚, 她要我死, 我也肯的。
若有一个妇人, 无论她是美是丑, 能真心真意的爱我, 我也愿意为她死的。”
作品中以强烈的激情要求这种爱, 而他这精神上的饥渴, 实际是渴望对自己这颗被侮辱的心给予抚慰和同情:“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 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心肠里产生出来的同情, 从同情而来的爱情!”然而, 一个贫弱国家的留学生, 他那卑贱的地位, 在军国主义日渐高涨的日本是求不到的。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 他只有绝望:“槁木的二十一岁!死灰的二十一岁!唉, 这干燥的生涯, 这干燥的生涯, 世上的人又都在那里仇视我, 欺侮我……”
小说以悲惨的结局, 控诉了青年一代的不幸遭遇。由于祖国的贫弱, 他们处处被人歧视;揭示了民族的灾难给青年们的心灵负荷上了沉重的屈辱感, 当人们问“我”是什么地方人时, 他总觉得像站在“断头台”上一样难受。“原来日本轻视中国人, 同我们轻视猪狗一样”, 使他那一颗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心挣扎在忧郁和苦难的深渊。他恨日本, “他们都是我的仇敌”, 表现了郁达夫对帝国主义军阀专权的憎恶。郁达夫以沉重的心情, 通过“我”的自白, 剖析了悲剧的原因:“我何以要到日本来, 我何苦要求学问, 既然到了日本, 那自然不得不被他们日本人轻侮的。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隐忍过去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沉沦》就是以这种切肤之痛喊出了青年的苦闷, 并把这沉重的苦闷与祖国、民族的灾难联系起来。无可否认, 这些因素是这篇小说在当时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的重要因素。
郁达夫对现代文学史的独特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始终忠实于“五四”, 没有背叛过“五四”, 尽管他的作品是忧郁感伤的, 但他那大胆破坏的精神却是主旋律, 尽管他从“自我”来触及那个时代, 但他却体验着那个时代里受苦受难者的疾苦, 尽管他的作品存在一些缺陷, 但他始终是前进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