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可转债

2024-09-15

分离式可转债(精选5篇)

分离式可转债 篇1

一、引言

自2005年8月———宝钢权证的创设到2007年, 中国沪深两市共推出35只权证。2006年头11个月, 上海及深圳证交所权证成交额达到了2212亿美元, 而同期内香港的权证成交额为2078亿美元, 中国内地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权证市场。在权证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权证短期投机盛行, 定价效率过低, 权证创设制度不合理。对权证市场的研究不但有利于投资者理性投资还有利于权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推动更进一步的金融创新。

Chen&Wu (2001) 的研究发现权证发行日前后, 标的证券的价格有显著异常的上涨, 并且认为这是由于衍生权证的发行者一般也是其做市商在权证发行前后需要买入大量标的证券来对冲风险, 他们的购买行为抬高了标的证券的价格。Draper.P (2001) 的研究发现权证发行日前标的证券价格的显著异常上涨并未持续, 而是在发行日后立即显著回落。谢伟棠 (1999) 用台湾1998年3月前所发行的包含个股型与组合型在内的22支认股权证为样本。研究证明, 台湾认购权证的上市对标的股票只在上市前的发行期前后窗口有正的异常报酬, 而权证上市后标的股票表现出显著的负的异常报酬。王毓敏 (2003) 的研究发现认购权证交易对标的股票的系统性风险无显著影响, 认购权证交易降低标的股票收益率的非条件波动性和条件波动性, 认购权证交易会影响标的股票市场波动性不对称, 标的股票市场发生了动态变化。

二、研究假设及样本选取

通过总结前人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权证发行日存在正的超额收益, 而在权证上市后的交易日里存在负的超额收益, 之前的研究者认为是由于权证发行人的操纵产生的, 上市前抬高标的股价以高价发行权证而上市后抛出标的股票让认购权证无法行权, 也有研究者认为是做市商的正常对冲的风险操作导致的。

鉴于国内发行的分离式可转债权证与以往研究的备兑权证不同, 分离式可转债发行人与分离式可转债权证的投资者不存在什么直接利益关系不是零和博弈, 所以也就不存在发行人操纵这一说法。之前的期权上市对标的股票影响的理论都是从期权提供了对冲机会来解释其影响原因的, 而分离式可转债权证上市只有一个固定条款的认购权证, 又不能做空对冲标的股票的下跌风险, 并且也不像香港成熟备兑权证市场一样每只标的股票都有相应的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条款的蜗轮提供对冲选项。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一:分离式可转债权证上市日前后没有显著的异常收益率。

假设二:分离式可转债配售的股权登记日前后有显著的异常收益率, 并且在股权登记日之前存在正的超额收益, 股权登记日之后存在负的超额收益。

假设三:分离式可转债配售的股权登记日, 标的股票出现异常成交量与异常波动率。

样本选取及研究方法:

本文以2006年11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国内发行的18支分离式可转债权证及其标的股票为研究样本, 采用股票在权证上市首日的收盘价、日收益率、每股配债等变量研究可转债对标的股票的影响, 所有数据均来源wind数据库、巨潮资讯和通达信股票软件。

本文主要采用事件研究法 (Event Studies) , 为了检验假设一与假设二, 区分套利引起的异常收益率跟权证提供对冲引起的异常收益率, 我们将事件日分别定为权证上市日跟股权登记日进行对比研究, 所选事件日前后15天作为事件期共计30天, 以基准日 (t=0) 往前16天作为估计期第1天, 从这天开始往前推算100个交易日作为估计期。对于非正常收益的选取本文采用两个模型, 市场模型与市场调节收益模型。

三、实证结果

(一) 市场模型下权证上市日标的股票价格影响

在图1上可以看到在权证上市日前后5个交易日对标的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率 (AAR) 的影响并不明显, 涨跌各半, 最大值出现在事件期的-1天, 也就是权证上市日的前一天, AAR最大为1.4%, 最小值-1.77%出现在事件期的7天, 就是权证上市日后第7个交易日, AAR在事件期[6, 15]内, 除了11天的AAR为正之外其他的都为负, 说明权证上市后对标的股票价格带来了负的效应。到标的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率 (CAAR) 在权证上市日前13天创出最高点0.25%, 之后就一直为负数, 在事件期[-15, 7]内并不是很明显, 但是在权证上市后第7天, CAAR就一直掉头向下, 在权证上市后第15个交易日创出最低点-10.11%, 跟AAR的表现一样, 这表明了认购权证的上市对于标的股票的价格带来了负的效应。

(二) 市场模型下股权登记日前后标的股票价格影响

在图2上可以看到在分离式可转债发行时股权登记日前5个交易日对标的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率 (AAR) 的影响比较明显, 都大于零, 最大值出现在事件期的-1天, 也就是权证上市日的前一天, AAR最大为1.4%。在AAR达到最大值后, 股权登记日当天跟后一天出现大幅下降, 最小值-3.19%出现在事件期的1天, 就是权证上市日后第1个交易日, AAR在事件期[2, 15]内, 涨跌各异, 趋势性不明显。标的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率 (CAAR) 在权证上市日前-1天创出最高点2.18%, 之后就掉头向下一直为负数, 在事件期[3, 15]内开始缓慢向上, 在15时值为-1.88%与事件期-15时的-1.95%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所以整个事件期对标的股票价格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三) 市场调节收益模型下权证上市首日的影响

1.12%是在-5日产生, 最小值-1.17%是在15日产生, 事件期[-5, 5]的AAR大于零比较多, 导致CAAR在事件期[-5, 5]呈现一个上涨的趋势, 这与我们之前用市场模型做的结果有矛盾, 估计是模型差异造成的实证结果差异。而相同的是在事件期[5, 15]内, CAAR一直处在一个下降趋势中。

(四) 市场调节模型下股权登记日前后标的股票价格影响

分离式可转债发行时股权登记日前5个交易日对标的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率 (AAR) 的影响比较明显, 都大于零, 其中以事件期-1天的值最大, 为1.6%, 这个结论跟之前的市场模型得到的结论一致。AAR的最小值为-2.45%出现在事件期的1天, 就是权证上市日后第1个交易日, AAR在事件期[2, 15]内, 涨跌各异趋势性不明显, 这也与市场模型的结论一样。从图4上可以看到标的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率 (CAAR) 在权证上市日前-1天创出最高点6.57%, 之后的第0天与第1天明显下降, 这跟之前的市场模型结论相同, 在事件期[3, 15]开始缓慢上升, 但是-15日的-1%与15日的5.19%差距较大, 跟之前的市场模型结论不同。

本文分别采用市场模型和市场调节模型, 运用事件分析法对我国分离式可转债权证上市首日和股权登记日对标的股票的影响进行研究, 实证结果发现:

1. 权证上市日对标的股票价格的异常收益率影响并不显著。

无论是用市场模型还是市场调节收益模型, 两种模型检验的共同点是在事件期[-5, 5]内, AAR与CAAR都没有显著性, 特别是在权证上市日即事件期第0天AAR与CAAR都很小且不显著,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分离式可转债权证上市日并没有对标的股票带来显著的异常收益率。

2. 股权登记日前一日有显著的正的异常收益率, 股权登记日当天跟后一天有显著的负的异常收益率。

无论是市场模型还是市场调节收益模型, 都检验出了股权登记日之前存在显著的正的超额收益, 股权登记日之后存在负的超额收益, 这个基本跟我们的假设二相符, 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实证表明股权登记日当天就出现了显著的负的超额收益, 这个可能是提前反应, 套利者都把这天当作利好出尽提前平仓而不参与配售造成的。

3. 分离式可转债发行对标的股票的影响是由于权证上市套利所引起的。

本文分别使用股权登记日与权证上市日作为t日研究权证的发行对标的股票的影响, 研究得出权证上市日对标的股票的影响并不显著, 显著性最强的出现在股权登记日, 在股权登记日之前存在正的超额收益, 而当天跟之后一天都是负的超额收益, 这说明利好出尽, 股权登记日之所以是利好, 是由于权证上市时的高溢价给申购分离式可转债带来了套利空间。

从实证结果看来, 我国权证发行是存在套利空间的, 在股权登记日之前持有标的股票, 在股权登记日之后就能获得权证, 而权证一旦上市就能以非常高的溢价进行交易, 这种高溢价的基础在于我国权证独一无二的交易制度使权证存在着非常高的投机价值。我们认为权证投机, 宜“疏”不宜“堵”, 建议取消股票涨跌幅限制实施T+0或对权证实施T+1交易, 并丰富权证产品推出备兑权证。

摘要: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权证市场进行了研究, 选取了2005年底至2008年10月市场推出的18只分离式可转债权证为研究对象, 运用事件研究法分别选取权证上市日跟股权登记日为事件日, 实证结果表明股权登记日前后权证标的股票有显著的异常收益率。本文指出由于权证上市时的套利操作和权证特殊的交易制度造成了权证交易对标的股票的影响。

关键词:分离式可转债,异常收益率,事件分析法

参考文献

【1】Chen, K.C.and Wu.L.F., Introduction and explanation effects of derivative equity warrants in HongKong, Intem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ts, 10, 2001, 37-52

【2】Draper, P., Mak, B.S.C&Tang, G.Y.N., TheDerivative Warrant Market In HongKong:Relationships With Underlying Assets, Journal of Derivatives, 2001, VOI.8, 155.4, PP.72-83.

【3】Chiu, Chien-Liang, et.al.Studieson theEffect ofTradingVolume and Return Volatility on Call Warrants Underlying Stoeksin Taiwan.Quarterly Journalof Busi-ness&Economies, 2005 (44) :29-43

【4】王毓敏台股认股权证交易对标的股票风险之影响, 台湾金融财务季刊20035187~102

【5】谢伟棠台湾认购权证上市与下市对标的证券影响之研究辅仁大学管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

【6】隆武华吴莹黄松琛海外附认股权证公司债券的发展及启示证券市场导报20051

【7】钟珍我国权证发行对标的股票影响的实证分析对外经贸大学硕士论文2006

分离交易可转债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篇2

一、我国分离交易可转债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规定,企业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所发行的认股权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有关权益工具定义及其确认与计量规定的,应当确认为一项权益工具(资本公积),并以发行价格减去不附认股权且其他条件相同的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后的净额进行计量。因此分离交易可转债将分拆为负债与权益两部分进行的会计核算。本文通过示例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具体情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二、分离交易可转债会计核算探讨

例:甲公司经批准于2007年1月1日发行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2亿元,共200万张,每张债券的认购人获得甲公司派发的10份认股权证,权证总量2 000万份。分离交易可转债按面值发行,5年期,年利率1.5%,每年付息1次。认股权证存续期自上市后24个月,认股权证的持有人有权在24个月的前10个交易日内行权。按甲公司发行债券前20个工作日股票平均市价8.64元确定认股权证的行权价格为9.5元,行权比例1:1。甲公司发行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具有可比信用等级的没有附带股份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5%。本次筹资发行费用400万元,共募集债券资金1.96亿元,款项已收存银行。甲公司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会计核算如下:

1. 拆分负债与权益。

(1)计算负债部分现值。在EXCEL中输入=PV(5%,5,-3 000 000-200 000 000)得到折现率5%、5期、年付息300万元、本金2亿元现值为169 693 663元,即:负债部分总额为169 693 663元,占发行总额84.8468%;权益工具总额=200 000 000-169 693 663=30 306 337(元),占发行总额15.1532%

(2)分摊发行费用400万元。负债部分分摊=4 000 000×84.8468%=3 393 873 (元);权益部分分摊=4 000 000×15.1532%=606 127(元)。

(3)计算应付债券——分离交易可转债与资本公积初始公允价值。应付债券——分离交易可转债公允价值=169 693 663-3 393 873=166 299 790(元);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认股权证)公允价值=30 306 337-606 127=29 700 210(元)。

2. 按应付债券——分离交易可转债公允价值(现值)计算应付债券的实际利率。

在EXCEL中输入=RATE (5,-3 000 000,166 299 790-200 000 000)得到5期、年付息3 000 000元、现值166 299 790元、终值200 000 000元的内部收益率为5.44%。

3. 计算应付债券——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摊余价值(见表1)。

4. 进行账务处理。

(1)2007年1月1日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券时:

分摊发行费用:

递延所得税负债问题:根据以上处理,比较负债的账面价值(166 299 790元)与计税基础(200 000 000元),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应地应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认股权证)”7 576 584元,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按25%所得税率)7 576 584元,以后各年比较调整。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收入,可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对于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与金融负债相关的利息费用,应按照现行税收有关规定的条件,未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部分,可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扣除。分离交易可转债利率低(1%左右),实际利率一般不会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的相关利息费用可以在计提时税前列支。从重要性原则考虑分离交易可转债的计税基础可以认定为与账面价值一致,故不需要进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整。

(2)计提和实际支付利息。根据表1计算的各年利息费用、应计利息、摊销的利息调整,第1年末计提利息时:

以后年份的账务处理(略)。

(3)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认股权证)存续期间的处理。在认股权证存续期内,认股权证的行权价格、行权比例将根据股票的除权、除息进行相应的调整。认股权证持有人可以对权证进行交易,但并不影响甲企业的财务状况。由于认股权证的发行人同时为标的证券发行人,发行人无需按市场上交易权证的公允价值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认股权的余额进行调整。因此不作账务处理。

(4)认股权证到期行权的处理。认股权证到期时,有两种不同结果:第一,标的股票的市场价格>调整后的行权价格+认股权证市场价格,绝大多数的认股权证持有人会选择行权(也有小部分认股权证持有人可能因一些意外原因未能行权)。认股权证行权成功,则意味着企业带来二次融资成功,这时企业收到融资款、增发股票。第二,标的股票的市场价格<调整后的行权价格+认股权证市场价格,绝大多数的认股权证持有人会放弃行权(也有小部分认股权证持有人可能因一些意外原因选择行权)。认股权证行权失败,则意味着企业二次融资的失败。

行权期后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权益工具行权部分转为股权,未行权部分予以注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规定,企业在发行、回购、出售或注销自身权益工具时,不应当确认利得或损失。因此认股权证行权后,公司增加了认股款,增发了股份,应将银行存款与股本差额作为股本溢价,同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认股权证)转入股本溢价。

例:分离交易可转债发行2年后进入认股权证行权期,如果甲公司行权前股票市场价值为15元,认股权证市场价格为3元,行权将使持有人获得每份2.5元收益(市价15元-行权价9.5元-权证市价3元),绝大多数人会选择行权,假设行权比例为95%,则甲公司股本增加1 900万股(2 000×0.95),银行存款增加1.805亿元(2 000×0.95×9.5),银行存款与股本差额作为股本溢价,同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认股权证)转入股本溢价。账务处理为:

分期行权:认股权证按行权期分为美式权证、欧式权证、百慕大权证三种。美式权证允许持有人在股证上市日至到期日期间任何时间均可行使其权利,而欧式认股权证的持有人只可以在到期日当日行使其权利,百慕大权证通常在权证上市日和到期日之间多设定一个行权日。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主要是欧式权证与百慕大权证。如马钢权证(“马钢CWB1”)是百慕大权证,行权期有2个,第1个行权期是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第1年年末,第2个行权期是发行后的第2年年末。第1次行权如果有40%的权证持有人行权,就应按收到的认股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后,按行权比例40%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认股权证)”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第2次行权则将剩余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认股权证)”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三、分离交易可转债会计核算难点与疑点——初始折现率的确定

从示例的核算过程看,分离交易可转债会计核算的难点与疑点在于如何确定拆分负债与权益时的初始折现率。不同的初始折现率直接影响应付债券与资本公积的拆分结果。本例将初始折现率确定为5%,如果选择4%,负债加大,权益减少,以后各期的利息减少,利润加大,将增加权益报酬率;如果将初始折现率确定为7%,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见表2)。

分离式可转债 篇3

一、久期与凸度

久期也称持续期,是1938年由F.R.Macaulay提出的,它是以未来时间发生的现金流,按照目前的收益率折现成现值,再用每笔现值乘以其距离债券到期日的年限求和,然后以这个总和除以债券目前的价格得到的数值。而凸度是指债券价格变动率与收益率变动关系曲线的曲度。可见,在债券分析中,久期和凸度已经超越了时间的概念,投资者更多地把它用来衡量债券价格变动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而决定久期即影响债券价格对市场利率变化的敏感性的三要素即为到期时间、息票利率和到期收益率。因此,久期和凸度被广泛地用于债券投资组合的风险管理中,久期与凸度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债券对到期收益率的泰勒展开:

由此可知,久期能精确地估计债券或投资组合对微小收益率变化的敏感度,而凸度以二阶无穷小的方式反映了债券价值与无风险利率之间的曲率关系,二者的结合使用能以二阶无穷小的精度来达到对利率风险的控制。

当然,在传统的普通债券利率风险评估中,久期与凸度方法用以测量债券的平均期限和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成为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久期与凸度方法在债券领域应用得尤其广泛,本文主要研究其在评估企业分离可转换债券的利率风险中的应用。

二、分离可转债价值评估

可分离交易转换债券的价值是债券部分和权证部分价值之和,因此本文从两部分的价值分别进行估计、加总得到其总价值。

第一,纯债券价值。本文从利率期限结构的角度来展开债券评价的内容,若假定收益率曲线的前提下,债券的评价方式为DCF(discount cash flow)方法,表示如下:

其中,Ct为各期现金流量,r为企业债的收益利率,n为期数。

若考虑利率的期限结构,借鉴Vasicek定价模型,假定风险贴水(q)为常数,瞬间即期利率服从O-UProcess,其具有利率平均数回复的概念,即期利率服从的随即过程表示如下:dr=α(γ-r)d+ρdz。其中,α为利率平均数回复的调整速度,γ为长期利率平均水准,ρ为利率的标准差,零息票债券的价格封闭解如下:

,q为风险贴水系数。

可见,在不存在套利机会的情况下,任何债券的预期报酬率超过其即期利率的部分,与报酬率的标准差呈正向关系,隐含着若投资者因债券的要求收益率波动性越高,所要求的报酬越高。

第二,认股权证价值。关于期权订价模式,最常被人们应用的为Cox Ross&Rubinstein(1979)提出的二项式订价模式和B-S订价模式。本文借鉴B-S模型求得分离交易可转债认股权证的价值:

其中:S为标的股票的价格,K为执行价格,r无风险利率,σ标的股票对数收益率的年波动率,,,N(*)为标准正态分布。

考虑到稀释效应,分离债的认股权证的价值与普通的备兑权证相比,分离可转债的认股权证的行权会扩大上市公司的股本规模,假设行权价为X,发行比例数量为M,行权比例为1:1,公司总股本为N,权证到期股价为Pr,如果行权,则行权后股价为:

因为只有时,权证持有人才会行权,此时权证价值为。

其中E(max{PT-X,0})就是看涨期权价值,这样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权证定价公式为::W=NN+MVBS。

其中,VBS就是B-S公式计算的看涨期权的价值。

综合债券部分的价值,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总价值为。

三、利率风险测度

测量债券的利率敏感性,即利率波动幅度Δr引起债券价格P的波动幅度ΔP,是评估债券利率风险的关键一步,也是建立债券投资组合、规避投资风险的关键。由于分离可转债的认股权证存续期较短,一般为1~2年,不存在利用条款加速行权的必要,使得没用赎回条款使分离可转债的投资价值得到一定的提升。基于以上分析,分离可转债被拆分为普通债券和欧式认股权证两种金融资产价值的和,即:

基于久期和凸度下,对等试两边r求偏微分,得到:

根据久期计算公式,分离可转债的久期:

其中:DB为债券久期,RHO为期权价格对无风险利率变化的敏感度,ΔVBS为认股权证Delta值;Ds为股票久期,。

基于凸度公式,分离可转债的凸度为。其中:CB债券的凸度,T为认股权证的Gama值,RS为股票的凸度,

从定量上探讨利率风险,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寻求票面利率高且能抗风险的分离可转债,更好地衡量债券持有者资本利得的增加或损失。

参考文献

分离式可转债 篇4

1. 事件研究的模型建立

事件研究 (Event Study) 法:是用来了解股票市场证券价格与特定事件间关联性的实证分析方法。若被研究的事件显著, 使该公司股价波动状况异于无此事件时的表现, 则会产生异常报酬率。

(1) 宣告日:为重要事件或咨询发布日, 通常以实际最早刊登在新闻媒体的时间为基准。本文以发行公司发布“分离交易可转债发行公告”的时间为准。

(2) 事件窗口:为了确定因事件宣布对股价的影响, 通常将宣告日前后各加一段时间作为事件窗口, 所得到的股价异常报酬即为因事件宣布所导致。本文事件窗口主要以宣告日前第10个交易日至宣告日后第1 0个交易日为止。

(3) 估计窗口:为衡量正常报酬, 将建立估计正常报酬的模型, 而模型中的参数采用估计窗口的数据资料来统计。估计窗口未包括事件窗口, 以免造成估计结果的误差。本文采用宣告日前第111个交易日至宣告日前第11个交易日共100个交易日作为估计窗口。

(4) 研究样本:选取中国石化、武钢股份等截止2008年5月1日, 发行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的全部上市公司, 共计15家。股票市场投资组合Rm用沪深300指数代表。

本文的采用估计窗口数据, 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各公司的期望报酬模型:

股票i的异常收益率即为个股实际报酬率与期望报酬率的差, 即有:

所有样本公司在第t天的平均异常收益率为:

将事件期中t1日到t2日的AAR加总得到累计异常收益率, 具体计算方法:

2. AAR与CAAR的显著性检验

根据异常收益率的定义, 假设事件对股票价格没有影响, 即Ho:AARt=0, 在各显著性水平下, 根据样本观察值计算t统计量值, 若落入拒绝域内, 则拒绝原假设Ho, 即说明事件对股票价格有影响。

同理:假设Ho:CAAR=0.

3. 实证研究结果

截止2008年5月1日, 国内现共有15家上市公司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 此研究将全部1 5家公司均作为研究样本。

通过研究事件期的平均异常报酬率AAR及累计平均异常报酬率CAAR, 我们可以看到, 在-1, 0, +1三个交易日的平均异常报酬率AAR分别为+0.823%, +1.773%, -0.805%, 0交易日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除此之外, -2日也是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 -1日虽然未达到10%的置信度, 但置信水平同样较高。累计平均异常报酬率CAAR, 其反应更加明显。在-2, -1, 0, 1四个交易日内, CAAR均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上市公司在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时, 都会赋予股权登记日前的老股东优先认购权, 投资者在得知发行消息后, 希望通过购买正股获得优先认购权, 从而推动股价在股权登记日前上涨。而发行公司股价在公布日前两日就出现显著的正向异常报酬率,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信息披露的制度不完善, 而造成发行宣告日前有信息泄露, 提前获知发行消息的投资者提前购买正股。

在宣告日后的+2交易日, AAR为-1.804%, 平均异常收益为负的显著性水平达到了5%。在+3交易日, AAR为-1.376%, 显著性水平虽然未达到10的置信度, 但同样较高接近显著水平。而在这两个交易日内, C A A R也出现显著下降。我们认为出现这样情况是由于在宣告日后+2日, 大部分发行公司已经完成了优先认购权的股权登记, 在+2日出现了类似于除权除息的股价变化情况。从而造成正股价格的显著下跌。这也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2, 0) 宣告前期及宣告日显著上涨, (+1, +3) 宣告日之后的显著下跌, 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A股市场借题发挥的炒作气氛较浓。

二、结论

通过对已经发行分离债的15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 我们发现:

首先, 在 (-2, 0) 期两个交易日里, 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CAAR为+1.844%, 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验证, 可见宣告日之前, 公司已经有相关消息流露到市场上。

其次, 在0期即发行宣告日, 平均异常收益率A A R为+1.773%, 显著为正, (-2, +1]四个交易日内CAAR为2.812, 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 说明投资者在获知消息后, 为追求优先认购权, 在股权登记前会有一定的“抢权”行为, 追购正股, 推动正股股价的上升。

再次, 在+2交易日里, AAR为-1.804%, 在 (+2, +4) 期间, CAAR为-4.117%显著为负, 说明在“抢权”完成, 股权登记日后, 发行公司股票发生了类似于“除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陈豪李豫湘:国内可转债的发行宣告对公司股价影响研究.证券广场, 2005, 8

分离式可转债 篇5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CAS22) 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 (1) 交易性金融资产;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3) 贷款和应收款项; (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很显然, 公司债券不属于第三类。对于第一、二、四类, 其区别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比如, 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持有至到期投资, 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是指有出售意图但期限不确定, 或持有目的不很明确的金融资产。

根据以上分析, 分离后的公司债券只能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 因为, 刚刚与认股权证分离的公司债券有别于普通公司债券, 其交易市场并不发达, 是否能在近期 (一年之内) 出售很不确定, 不宜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

例:甲公司20×3年1月2日购入乙公司20×3年1月1日发行的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100万份, 每份面值100元, 共支付1亿元。该债券期限为5年, 票面年利率为4%, 利息按年于年初支付。每份债券附4张认股权证, 共获认股权证400万张, 认股权证行权比例为1∶1, 认股权证的存续期自认股权证上市之日起12个月, 行权价格为20元/股。乙公司发行该债券时, 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普通公司债券市场利率为7%, 认股权证于20×3年1月10日上市。由于附送了认股权证, 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大大低于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普通公司债券市场利率, 使得按普通公司债券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计算的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现时付出的1亿元, 其差额便是认股权证的初始成本。

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100 000 000× (p/s, 7%, 5) +100 000 000×4%× (p/A, 7%, 5) =87 699 408 (元)

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的公允价值=100 000 000-87 699 408=12 300 592 (元)

一、债券部分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若甲公司有明确意图和能力将债券持有至到期, 则债券部分应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

20×3年1月2日购入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 (成本) 87 699 40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认股权证 (初始成本) 12 300 592;贷:银行存款100 000 000。

20×3~20×7年底计提利息:借:应收利息4 000 000;贷:投资收益4 000 000。

年初收到利息:借:银行存款4 000 000;贷:应收利息4 000 000。

期末计提减值准备。假设该债券的发行方乙公司20×7年亏损严重, 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财务问题, 经分析判断该债券出现了减值的迹象, 本金不能全额收回。该债券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87 199 008元, 比账面价值低了500 400元, 应当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500 400元, 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借:资产减值损失500 4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500 400。

处置分两种情况:到期收回和中途出售。 (1) 到期收回:借:银行存款87 199 008,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500 4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 (成本) 87 699 408。 (2) 中途出售:按照CAS22的规定, 若出售部分超过了持有债券总额的5%, 在不符合免责的情况下, 作为惩罚性规定, 应将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假设上例中, 甲公司于20×5年5月1日将该债券的20%出售, 当日, 该批债券整体公允价值为87 799 000元, 出售时不考虑相关交易费用。

20×5年5月1日, 出售债券:借:银行存款17 559 800 (87 799 000×2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 (成本) 17 539 881.6 (87 699 408×20%) , 投资收益19 918.4。

20×5年5月1日, 将剩余部分重分类: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 (成本) 70 159 526.4[87 699 408× (1-20%) ]、———债券 (公允价值变动) 79 673.6[ (87 799 000-87 699 408) ×8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 (成本) 70 159 526.4,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79 673.6。

二、债券部分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若甲公司不准备将债券持有至到期, 则根据CAS22关于金融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应将其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20×3年1月2日购入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 (成本) 87 699 408、———认股权证 (初始成本) 12 300 592;贷:银行存款100 000 000。

20×3~20×7年底计提利息:借:应收利息4 000 000;贷:投资收益4 000 000。

年初收到利息:借:银行存款4 000 000;贷:应收利息4 000 000。

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假设上例中, 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20×6年底降为87 299 408元: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0 00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 (公允价值变动) 400 000 (87 699 408-87 299 408) 。

20×7年5月14日出售收到87 200 000元:借:银行存款87 2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 (公允价值变动) 400 000, 投资收益499 408;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 (成本) 87 699 408,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0 000。

三、认股权证部分的会计处理

1. 认股权证价值变动。

认股权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假设上例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后, 每份权证价值达到5.5元/份: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认股权证 (公允价值变动) 9 699 408 (5.5×4 000 000-12 300 592)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9 699 408。

2. 认股权证转换为股票。

假设持有人到期全部行权, 行权时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为35元/股。《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CAS2) 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范围的界定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包括对子公司投资、对合营企业投资、对联营企业投资和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简称“其他投资”) 。具体如下表所示:

甲公司对认股权证行权时, 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为35元/股, 这说明乙公司股票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根据CAS2, 甲公司行权后若持有乙公司股份达到乙公司总股份的20%并准备长期持有, 则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处理;若未达到20%或达到了20%但不准备长期持有, 则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下面分别说明。

(1) 行权后, 持有乙公司股份达到乙公司总股份的20%并准备长期持有情况下的会计处理。由于企业行使认股权而获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非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根据CAS2, 非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是购买双方自愿进行的公平交易行为, 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购买方为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 也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140 000 000 (35×4 00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认股权证22 000 000, 银行存款80 000 000, 投资收益38 000 000。

(2) 行权后, 持有乙公司股份低于乙公司总股份的20%或达到20%但不准备长期持有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 (成本) 140 000 000 (35×4 00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认股权证22 000 000, 银行存款80 000 000, 投资收益38 000 000。

【分离式可转债】推荐阅读:

树脂分离07-20

基因分离05-17

四分离06-21

数据分离06-24

分离净化07-04

分离定律07-04

考试分离07-13

分离技术07-25

筛选分离07-28

分离理论07-30

上一篇:坚持人民币汇率不动摇下一篇:教学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