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及其内容

2024-12-12

语篇分析及其内容(精选6篇)

语篇分析及其内容 篇1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达, 大众传播媒体与信息传播工具增加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符号交流的频率, 信息支配者与被支配者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扩大与强化, 因此许多人开始利用信息舆论操控事件。语篇的作者可能向语篇灌输自己的意识形态, 进而间接地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为, 正如俄罗斯学者谢·卡拉-穆尔在《论意识形态操纵》一书中所说, 任何极权人士哪怕打着民主旗号, 自以为获得授权去解救某些落后民族的劣根性, 也将会陷入对人类进行生物改造的计划中。为了避免受到作者意识形态的影响, 确保拥有客观公正的看法和态度, 人们需要对语篇进行分析, 剔除偏颇之处。因此, 批评性语篇分析应运而生了。

1 批评性语篇分析之简介

批评性语篇分析, 又叫批评性语言学, 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它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种学、大众传媒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 是旨在把语言和语言使用与其意识形态意义联系起来的一种分析。它本质上是对语篇特别是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进行的一种社会分析, 以提高读者对语言的敏感程度, 使他们认识到语言和现代社会生活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语言运用和不平等的社会权力关系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促使读者实现批评阅读, 增强他们对大众语篇的反控制意识。

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是针对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进行的, 主要包括电视、广告、报刊杂志、官方文件等。在分析方法上, 批评语篇分析坚持以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分析工具, 不仅对语言和语言使用进行分析, 而且要联系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对语篇进行评估。比较常用的来自系统功能语法的具体手段有:名物化、被动化、原话引述和间接引述等。除此以外, 对语篇字体的选择、照片的运用、排版的位置等与视觉效果有关系的因素的分析也属于批评语篇分析的方法。

2 批评性语篇分析之实例

由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新闻语篇, 该文在此便以ABC当地新闻 (ABC Local Radio) 于2005年4月13日播报的一篇题为《抗议日本教科书》 (Japanese Textbook Protest) 新闻为例进行批评性分析, 考察对人物事件的性质的描述、名物化和被动语态、以及时态和直接引语是如何反映作者的意识形态的。

2005年4月5日下午, 日该文部科学省公布了日本8家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公民等教科书的审定结果, 由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扶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也被文部科学省认定合格。这本教科书没有直接谈到随军慰安妇问题;对于“南京大屠杀”也改变了历史事实, 仅称其为“南京事件”, 还极力回避大屠杀的被害人数;对日本自古至今的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从来不用“侵略”二字, 对丰臣秀吉入侵朝鲜, 也称为出兵, 是“借道朝鲜来征服中国明朝”。这些原则性的错误在书中比比皆是, 严重歪曲了事实, 因此引起了中国、韩国、朝鲜等许多曾在二次大战期间遭受过日本军队侵略的亚洲国家人民的极度不满, 并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 抗议日本教科书对历史的歪曲。对日本教科书的争议在全世界都得到了报道, 美国ABC当地新闻台也播报了一篇相关报导。这篇报道在内容上力求客观, 不偏不倚, 但仔细考察其语言便不难发现作者对日本教科书和对中韩等国人民的抗议行为所持的不同态度和立场。

2.1 词汇的选择

由于语言的丰富性, 对同一件事物往往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词汇进行描述, 而这些不同的词汇意思却并不是完全重合的, 因此, 作者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词汇来赋予事物不同的感情色彩, 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不同的思想感情。换言之, 词汇的选择能够反映作者的世界观, 也具有意识形态意义。认真考察语篇中词汇的选择也就会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态度和立场。

下表中就是作者描述日本教科书和其中内容所选择使用的词汇, 它们与人们通常使用的词汇在内涵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对于这一版本的日本教科书, 日本侵略的国家人民和日本的右翼分子对它的理解截然不同, 多数亚洲国家认为这是一本颠倒黑白歪曲事实的教科书, 而日本右翼势力却认为它是对以前历史的修正, 因此人们一般把它定性为controversial (有争议的) 。而该文作者却称其为politically sensitive (政治性敏感的) 。Sensitive的隐含含义是“感情脆弱而易受伤害的, 容易生气的, 神经质的”, 言下之意为只有那些神经质而又感情脆弱的人才接受不了这一教科书。而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映, 并不是因为教科书的内容不正确, 而是因为这些人先天就脆弱, 容易受伤害。

二战中日本在中韩等亚洲国家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 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行为Japanese atrocities (日本人的暴行) , 表面上似乎也表达了对这些行为的愤慨和不耻, 但其实却借“暴行”掩盖了日本侵略其他国家的实质。

对于那些在二战中被迫向日本士兵提供性服务的女子, 该文作者也跟随日本右翼分子美其名曰comfort women (慰安妇) , 似无意又有意地隐藏了这些可怜女子sexual slaves (性奴隶) 的本质。从这一称呼中, 读者不仅无法了解到这些女子的悲惨遭遇, 反而可能误认为comfort women是一光荣称号。

1937年中国南京陷落后, 日本军人在南京实行“屠城”, 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在穷凶极恶的日本人的刀枪之下丧生。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在作者笔下变成了一般意义的“南京事件”, 而三十万无辜受到残害的鲜血淋漓的“大屠杀”实质却被作者抛到九霄云外。从这些词汇的选择来看, 我们不难发现, 作者对日本教科书其实是持赞同态度的, 虽然他极力想隐藏这一事实。

2.2 被动化

被动结构把表示受事的宾语成分移到句首, 充当有标记突出该成分所表达的信息;同时又把表示施事的主语移到了句尾, 有时甚至省略了主语, 因此为掩饰因果关系和行为者提供了方便。本篇报道虽然大部分都使用了主动语态, 但在涉及“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时, 却连续使用了三个被动句。

这三个句子不仅被作者有意识地被动化了, 而且全部省略了句子的施事。首先, 作者在描述“慰安妇”的悲惨境遇时, 减少了句子本来的信息含量, 并没有告诉读者一手制造这些惨剧的始作俑者, 隐匿了惨剧的幕后黑手——日本军部。作者虽然指出了性奴隶被美化为“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被淡化的事实, 但他的被动化没有透露是谁在为日本军部的丑陋行为文过饰非, 也没有揭露是谁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淡化为不痛不痒的“南京事件”。这对读者而言是不公平的, 因为作者剥夺了他们知道真相的权利。

其次, 句子缺少了施事就削弱了行为或过程的动作感, 也减损了事实可能对读者产生的震憾力。句子的被动化掩盖了那些日本军队曾经犯下的天理不容恶行, 淡化了这些恶行对受害者们造成的难以磨灭的伤痛。作者的动机, 很明显并不是为了达到客观公正的效果, 而是为了隐瞒真相, 以掩盖事实, 转移读者的注意力。

再次, 被动化在削弱动作感的同时, 增强了话语的状态感。Flower和Kress曾指出, 过程一般在行为者的控制之下, 可以修改, 而状态则往往被视为难以改变, 就是事实。因此, 作者使用的被动语句其实在暗示读者, 向日本救死士兵提供性服务的是一种光荣任务, 其中不存在任何丑陋, 被叫做“慰安妇”是理所当然的。同样, 作者也在向读者传递一种信息, 三十多万南京人民丧生也仅仅是“南京事件”, 不存在任何屠杀。这些都是事实, 是无法更改的, 读者们只能接受这种说法。句子的被动化, 间接显示了作者的意识形态, 透露了作者对日本军部的庇护和对受害人的不以为然。

2.3 直接引语

直接引语在新闻报道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由于它们往往出自当事人、知情者或权威人士之口, 所以对读者有很强的说服力, 读者们也很容易接受报道的内容。然而, 一般来说, 作者往往只选择他自己认为可信的话, 因此, 读者的知情权就极大程度地受到了作者这种选择的影响。所以, 从作者给予何方更多的发言空间, 往往就可以看出作者本人的意识形态。报道者也常常利用直接引语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并把它们间接强加于读者。

在这篇报道中, 直接引语只使用了一次, 而作者把这唯一的发言权给了the author of the books (日本教科书的编撰者) 。编撰人员并不是为他们错误百出的教科书向世人道歉, 相反却是为自己编写这本荒唐的教科书进行无罪辩护:“When it comes to relationships between Japan and the Westin modern history, all the bad things about Japan are emphasised.The good things Japan contributed are hardly mentioned.We wanted to correct that imbalance.”由于作者的慷慨赐予, 编撰人员得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谬论。这段话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 以前的教科书都是对历史的歪曲, 只有这本经过他们改编的才是还历史一个清白的面目。这一引语也间接暗示出作者对日本教科书态度:他是赞同编撰人员的谬论的, 否则他不会对那些人的话进行直接引用。而事实恰恰是他们改编的教科书才是真正颠倒黑白, 扭曲了历史。

当然, 在这篇报道中也有三处间接引述, 分别是参加示威游行者们对日本右翼教科书的看法the books whitewash Japan’s aggression、Yayori Matsui, 其身份是日本妇女资源中心的领导人也是示威游行的组织者之一, 对这一版本的教科书的观点the textbooks aren’t just inaccurate, they’re downright dangerous以及日本教科书中对日本侵略战争的论述Japanese war was a war of liberation of Asian countries from the western colonial rule这三段文字。虽然间接引述也可以使文章看起来客观公正, 这似乎也正是作者想要的目的, 但间接引述与上文分析的直接引语相比, 无论是真实性还是可信度都大大地打了折扣。而这样的表达方式, 实际上是在向读者暗示引用的这些证词不一定可信, 这或许也正是报道者的观点。

而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的人民对日本教科书的看法和态度, 在作者的笔下没有得到一丁点体现。作者只是一笔带过他们对这本颠倒黑白的教科书的抗议和不满。作者的这种处理, 很明显是为了误导读者, 妄图使他们相信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根本不反对这本教科书, 企图间接说明这本教科书的真实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虽然作者虽然尽力想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但显然其立场已经有所偏颇, 是站在日本右翼分子这边为他们说话的。而且, 他还使用了许多技巧, 如精心选择词汇, 利用被化和进行直接引述等来说服读者, 以使其相信日本军队和日本教科书的无辜。

语言为表达意识形态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手段, 而语篇中的意识形态又可以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前者比较容易识别, 而后者往往体现在内涵意义, 感情意义, 联想意义等之中, 具有相当的隐蔽性。批评性语篇分析正是谋略通过对语言和语篇结构进行分析, 以揭开作者意识形态的神秘面纱, 使那些用以操纵和控制读者的手法暴露无遗。

摘要:作者的意识形态可能通过语篇传递给读者, 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需要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 尤其是在解读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时。该文简要阐述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概念和大致方法, 并以实例论述了意识形态对读者的影响。

关键词:批评性语篇分析,意识形态,影响

参考文献

[1]谢·卡拉-穆尔.论意识形态操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戴炜华, 陈宇昀.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J].外语研究, 2004 (4) .

[3]胡逢瑛.美国随军记者的意识形态观[J].新闻知识, 2005 (6) .

[4]辛斌, 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现代外语, 1996 (1) .

[5]辛斌.英语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刍议[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 (4) .

[6]周军, 楚军.新闻报道英语与社论英语的功能语篇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5) .

语篇分析及其内容 篇2

(一)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所谓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密防守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渗入到意识中。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无论是正常人的言行举止还是心理疾病患者的怪异症状,以及人类的科学、艺术、宗教和文化活动,都受潜意识的影响和支配。

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而不是意识现象。这与传统心理学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适成对照。

(二)精神分析的方法

精神分析要研究潜意识现象,但是潜意识本身不能被直接认识,因此,必须通过一些独特的方法才能对它进行研究。这些方法是: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法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1、自由联想法

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感情经验。然后,精神分析者根据患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分析者和患者都认为找到了病根为止。①心理学实验技术。萌发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1879年由高尔顿首创。有两种形式,不连续的自由联想和连续的自由联想。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治疗方法。让患者无拘无束地如实说出由刺激引起的、进入意识中的所有内容,诊疗者根据患者联想到的内容对其症状做出分析、解释、使患者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动和痛苦完全释放出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梦的解析法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满足。为了揭示潜意识的愿望,他把梦境分为显梦和隐梦。显梦是人们真实体验到的梦,隐梦是梦的真正意义。梦的形成是从隐梦到显梦的伪装的过程,他称之为梦的工作,主要包括:凝缩、移置、戏剧化和润饰;梦的解析则是从显梦到隐梦的破译和探测的过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技术。去掉显性梦境的伪装以了解隐性梦境的本来意欲。弗洛伊德视之为了解潜意识的好方法和心理治疗的基本途径。在弗洛伊德看来,梦中蕴含的个体潜意识欲望和情感(即隐性梦境)由于自我防御机制的作用不能以本来面目出现,而通过梦的工作予以伪装以对自我不会产生威胁的变形(即显性梦境)出现。

3、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弗洛伊德认为对正常人的小过失进行分析,同样可以揭示潜意识愿望。这些小过失主要有:口误、笔误、疏忽和遗忘等。

(三)本能论

本能论构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本质。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这个词“代表了所有生于身体内部并且被传递到心理器官的力”,本能是一种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每一种本能都有其根源、目的、对象。本能的根源是身体的需要和冲动,目的是寻求满足,以消除人体的需要状态,对象是能满足身体需要的对象或手段,本能的对象是可以变化的。早期,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与性本能两种。在他的晚期理论中,他修正了早期本能理论,把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一种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本能的根源是身体的状态或需要,主要是身体对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欠缺。本能的目的是寻求满足,消除身体的欠缺状态。本能的对象是能满足欠缺状态的事物或手段,在早期理论中,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大体相当于人类的两大需要:爱与饥。性本能又被他称为里比多(libido),(精神分析术语。人类生而具有的一种原始性欲。即性冲动、性本能。驱使人的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弗洛伊德早期视之为性欲,后扩大其涵义,视之为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即生的本能。)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动力,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满足。而自我本能则趋向于避开危险,保护自我不受伤害。

弗洛伊德在晚期理论中修正了早期的本能理论。引申出死本能的概念,又将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合并为生本能。总之,生本能代表爱与建设的力量,其目的是生命的生长与增进。死本能则代表了恨与破坏的力量,目的是死亡或回复到无生命、无机物和生命的解体状态。

(四)、人格论

1、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伊底又称本我,它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它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能量直接来源于肉体。伊底是完全非理性的,它遵循着快乐原则。

伊底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它由遗传的本能、欲望构成,肉体是它的能量源泉。弗洛伊德把伊底比作是“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伊底中的欲望是恒久不变的。伊底完全是非理性的,不知道善恶和价值。遵循快乐原则。纯粹是潜意识的,其中的本能冲动不可能达到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伊底中的本能冲动是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来源,是整个人格系统的基础。

自我是伊底在与现实的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结构。自我遵循着现实原则,即它是理性的,会选择适当的对象和途径来满足伊底的本能冲动。自我的能量来源于伊底,且是为伊底服务的。

自我并非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初只有伊底而无自我。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伊底与环境相互作用,伊底接近外界的那部分逐渐成为自我。故自我是从伊底中分化出来的。自我没有自己的能量,必须从伊底中汲取能量,故它在本质上是依附于伊底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伊底的本能满足服务。但自我是理性的、审慎的、选择适当的对象和途径来满足伊底的本能。伊底虽然隶属于自我,但自我并不完全是意识的,它的一大部分是潜意识的。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督的自我。超我遵循至善原则,即它督促自我加强控制、引导本能冲动,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超我形成于幼儿期,因为光靠自我的力量不能控制伊底的本能冲动,所以,超我的形成是必要的。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幼儿期会产生对父母的乱伦的本能冲动,为了压抑这种本能冲动,儿童对父母产生自居作用,从而将父母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加以内化,这正是超我。超我包含自我理想和良心两个部分。超我是对伊底压抑而形成的,它的能量最终仍来源于伊底,超我的一部分仍然是潜意识的。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是通过父母的奖励形成的,当儿童的观念和行为符合父母所持的观念时,父母就予以奖励,父母据以奖励的标准就会内化到儿童的心目中,成为个体的自我理想;良心是通过惩罚形成的,当儿童的观念与行为违背父母所持的道德观念时,父母就予以责罚,父母据以责罚的标准就会内化到儿童心目中,成为良心。朝我遵循至善原则,督促自我控制、引导本能冲动,使之合于社会道德规范。超我的能量也来自伊底,超我的一部分也是潜意识的。

2、人格发展

由于弗洛伊德把性的本能冲动看成是伊底的主要内容,因此,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是建立在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的,他的人格理论被称为“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但是,他所理解的性是包容广泛的,不仅包括性成熟后的性,而且包括性成熟前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和观念------它们都通过他的性感区的概念而具有性的象征意义。性感区是指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里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弗洛伊德据此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他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

口唇区域为快感的中心。婴儿的活动大多以口唇为主,摄入、撕咬、含住、吐出和紧闭是五种主要的口腔活动模式。如果对一种原始模式产生固着作用,成年后就可能形成相应的人格特征。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

肛门区域成为性感区。在这一阶段,儿童会接受排便训练,这是儿童第一次接触到外部纪律或权威,因此代表了伊底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一般地,如果排便训练过于严格,儿童会形成过度控制的行为习惯,如洁癖、吝啬和强迫的人格特征,也有可能造成儿童的反抗,从而形成过度铺张浪费、越轨的人格特征;如果排便训练过于随便,儿童在成年后容易形成肮脏、浪费、凶暴和不守秩序等人格特征。第三阶段:性器期(3-5岁)。

生殖器成为快感的中心。在这一阶段,儿童以异性父母作为自己性欲的对象,男孩对母亲产生爱恋,仇恨父亲,称为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精神分析理论术语。男孩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恋母斥父欲望。弗洛伊德援引自古希腊神话,古老的希腊传奇里,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想让他鳏死。但是有个流派收入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主和后当儿子。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了以后,他创下许多英雄事迹,而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不久,有场可怕的瘟疫降临底比斯,然后他才知道自己曾经杀死自己的父亲--那是很久以前死在他手下的一个旅行者。他也发现原来与他共事王位的女人是他的亲生母亲。预言一一实现了。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女孩对父亲产生爱恋,仇恨母亲,称为恋父情结或克勒厄屈拉情结。他指出,儿童要解决这一阶段的危机,必须靠他们自己的先天的性别倾向和对同性父母的自居作用,也即形成超我。如果这一阶段儿童能够逐渐形成超我,那么就会形成正常的人格特征。

以上的三个阶段称为前生殖阶段。弗洛伊德认为,它们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为成年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他主张,人格的最初形成应是在5岁左右。第四阶段:潜伏期(5-1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里比多受到压抑,没有得到明显的表现。儿童这时已经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因此,将兴趣从家庭成员转向同伴,特别是同性同伴,倾向于避开异性同伴。第五阶段:生殖期(12-20岁)。

这一阶段是个体的性发育成熟期。个体开始试图与父母分离,建立自己的生活,逐渐发展出成年人的异性恋。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要想在性、心理和社会的方面都达到成熟状态,即达到生殖期人格的理想水平是很难的,很少有人能达到。因为人格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一是固着,即不论在每个人格发展阶段满足过多或过少,都会使里比多停滞在那个阶段,从而使个体在成年后表现出该阶段的人格特征;二是倒退,即个体在人格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从而从高级阶段返回到低级阶段,表现出低级阶段的人格。他认为固着和倒退是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弗洛伊德以潜意识心理和性生理、性心理的发育为依据,建立了第一个系统的心理学的人格理论,揭示了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的深层原因和动力。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影响重大。但是,他过分强调性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理性意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为他的人格理论留下了明显的缺陷。

(五)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

弗洛伊德在对自我功能以及神经症和精神病根源的研究中,提出了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的系统观点。

1、焦虑论

焦虑是一种十分典型的心理不适状态,也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弗洛伊德探讨了焦虑的性质。他认为,焦虑产生于自我,是自我对冲突所引起的结果的反应,是个体把冲突看作是一种危险的或是不愉快的信号去反应。他的这种焦虑论又被称作“焦虑的信号理论”。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可能使个体不恰当地使用防御机制,导致心理疾病。所以,焦虑在先,为因;神经症在后,为果。弗洛伊德认为,焦虑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是原始焦虑阶段,二是后续焦虑阶段。原始焦虑主要是出生创伤。弗洛伊德认为,原始焦虑是后续焦虑的基础,后续焦虑是作为信号的焦虑,即个体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只要遇到无法应付的情形或自我意识到里比多的涌现使自己可能再次陷入被动无能的状态,就会以焦虑为信号,调动内部已经形成的防御机制来应付。

可见,在原始焦虑中,自我是被动地体验到焦虑,而在后续焦虑中,自我是主动地体验焦虑,并且以此为信号来调动自我的防御机制的。但无论如何,焦虑实际上是早期创伤经验的反复出现。

弗洛伊德探讨了焦虑的种类。由于自我受三个主人的压制:现实、伊底和超我,所以相应地形成了三种类型的焦虑。

一是现实焦虑,它以自我对外界现实的知觉为基础。现实焦虑相当于恐惧,有助于个体的自我保存。

二是神经症焦虑,它以自我对来自伊底的威胁的知觉为基础。而且,神经症焦虑也以现实焦虑为基础,因为,人们只有当认识到自己的本能需要的满足会遭遇现实的危险时,才会恐惧自己的本能。三是道德焦虑,它以自我对来自超我、尤其是良心的谴责的知觉为基础。当个体知觉到自己的行为可能违反自己信奉的道德原则时,会体验到罪恶感和羞耻感,从而使个体的行为符合个人的良心和社会道德规范。

2、自我防御机制(个体应付各种紧张性刺激,防止或减轻焦虑或愧疚的精神压力,维护心理安宁的潜意识心理反应。其特点是伪造或曲解现实,潜意识运用。包括压抑、投射、反向形成等。适当的应用防御机制,可暂时减轻或消除心理痛苦,避免精神崩溃,但如不适宜的过度应用,会妨碍对现实的正确考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个体无意识或半意识地采用的非理性的、歪曲现实的应付焦虑、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方式,是自我的机能。主要提出了以下八种自我防御机制。

(1)压抑(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个体将意识不能接受的欲望、情感、冲动经验和记忆放逐到潜意识中去,使之不为意识所觉知,以避免产生焦虑、恐惧、愧疚的过程。作为一种本能的动机性选择遗忘,目的是选择的八那些使个体体验到的冲突或紧张的记忆或相关经验摒除于意识之外。被压抑的经验并未真正消失,而是出于潜意识之中,积极寻找宣泄的出口,常以梦、口误、笔误的伪装形式出现,获得暂时的、象征性的满足。有时表现为神经症症状。弗洛伊德认为压抑有两种:原始压抑和真正的压抑。)指将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和欲望冲动排遣到潜意识中去。压抑的概念有两层涵义:一是压抑是一种主动遗忘的过程;二是被压抑的思想观念没有消失,而是在潜意识中积极地活跃着,一旦条件许可,如前意识中的“监督者”放松警惕,它们就会伪装后进入到意识中。(2)反向作用

指用相反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欲望。(3)投射

指把自己内心中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冲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弗洛伊德认为,社会偏见现象即来源于投射作用。常见的精神病患者的被害妄想也来源于投射作用。(4)否认

指个体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的事实的存在。在否认中,重新解释事实占有很大的成分。(5)移置

指个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能在某种对象上得到满足,就会转移到其他对象上,或是转变驱力。前者是对象移置,后者是驱力移置。(6)升华

指将本能冲动转移到为社会赞许的方面。他把人类在科学、文化和艺术上的工作成就都归结为本能冲动的升华作用。(7)自居作用

指个体把他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模拟他人的行为,又称认同。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当个体遇到挫折时,常常比拟成功的人物或偶像,从而分享其成就和威严,减轻焦虑和痛苦。(8)倒退

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以早期发展阶段的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目的是获得他人的同情,减轻焦虑。弗洛伊德认为,倒退有两种:一是对象倒退,二是驱力倒退。

(六)、社会文化观

在晚期,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分析社会历史现象,从而使精神分析超出了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领域。在此只简要介绍弗洛伊德的一般社会文化观。

弗洛伊德社会文化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性和人类文明相对立。他所理解的人性就是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文明或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生活本身。他把人性中比较崇高的无私的对他人和社会的爱解释为是性爱的扩散,即避免对性爱对象的过分依赖而把爱的能量转移到其他人身上的结果,从而说明人类群体相互团结和文明借以巩固的心理原因。

弗洛伊德根据上述理论来阐述社会文化现象。例如,他主张俄狄浦斯情结是宗教和道德产生的根源。具体来说,他认为原始人类的图腾禁忌和图腾崇拜,实际上源于人类祖先的俄狄浦斯情结。再如,他把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也解释为是俄狄浦斯情结。

语篇分析及其内容 篇3

关键词:语篇分析,英语翻译,应用

翻译活动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原文进行语篇分析, 具体包括:分析语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把握整个语篇的思想脉络;分析语篇的情景语境, 即语篇产生的语言环境, 如事件、场合、时间、地点、人物的活动及其角色关系, 语篇所反映的人物的地位、身份、态度、动机以及社会、文化、时代、历史背景等等;分析语篇的衔接手段。根据这些分析的结果, 译者在目的语的语言资源中进行选择, 通过一个个语言结构来重构语篇。

1 语篇分析的涵义

语篇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在目前国内教学界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被广泛应用于阅读教学和翻译教学。它指的是从课文的篇章结构人手, 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和相关意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性, 把握全文的主体和中心思想, 从而“纲举目张”, 正确理解课文的细节以及语法难点。在翻译教学中强化语篇分析, 有助于学生突破宏观理解的障碍, 使他们养成结合语篇乃至上下文语境去理解所译句子的句法特征及语义类型的习惯, 从而为明白、晓畅的译文铺平道路。在针对性的翻译教学中, 语篇分析能帮助学生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 让他们从总体上了解各段落的要旨乃至整个语篇的组织和结构特征, 抓住中心思想, 理清各段落之间的关系, 尤其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及语义关系, 从而确保对原文的正确理解。

2 英语翻译中语篇分析的重要性

翻译者在分析了源语语篇的外在要素和内在要素之后, 也了解了源语语篇“在文化中的功能”, 就应当比较容易产出一个符合翻译任务要求的译语语篇。因为在语篇分析过程中, 翻译者不仅了解了源语语篇的特点, 也同时形成了对译语语篇的相当明晰的设想。当然, 此时的设想还是暂时的, 因为在他写出译语语篇的过程中, 肯定还会作某些变动。

语篇分析使翻译者看到了影响翻译的方方面面, 使他有可能依照译语语篇的功能要求, 决定哪些源语语篇的因素、特点真正重要。必要时, 将源语语篇的特点按照译语语篇的功能要求排出等级序列 (重要性级别) 。只有在此时, 翻译者才可以作出实事求是的决断, 什么在译语语篇中可以省略或删除, 什么必须补充进去。这也许不符合某些语言学家的想法, 但是, 善于处理翻译语篇的翻译者可以而且应当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语篇分析要花费时间, 但非常值得。当然, 不同类型的语篇需要的时间不同。非常标准化的“专业语篇”所需的分析时间就比文学语篇少得多。另外, 有经验的翻译者分析语篇就快得多, 他会根据语篇特点“自动”省却一些要素的分析。但是, 翻译教学中, 语篇分析的用处很大。通过语篇分析, 新手能大大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不论他做多少翻译, 翻译也不能只通过翻译活动本身去学, 至少只翻译不分析肯定不会学得更快。

现在, 人们已经认识到, 上述谈到的语篇分析方法适用于所有语篇种类, 无论是专业语篇还是普通语篇, 无论是文学语篇还是非文学语篇, 原则上都一样。

最后, 再次强调:翻译者的决定不可能百分百的具有客观性, 而总是多少带有主观性。因为翻译者始终是非常个性化地理解语篇并按照他的理解付诸行动。所以, 关键在于他要为主观的决定说明理由, 要有充足的理由作出符合翻译规律的决定。为了这一点, 语篇分析作为翻译前的准备工作, 也恰恰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

3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英语翻译方法

3.1 关于话题中心和语段

语篇是由句子和语段构成的, 词、句是为表达语篇意义即话题中心服务的。要表达多方面的、比较复杂的思想, 就需要把几个句子组织起来, 结成语篇的一个片段 (简称语段或层次) , 表达“一层”意思。语段, 不管其句子数量仅为一句或是很多句, 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语义单位, 它既与其上或其下的语段相关联, 又与它们相区别。多个语段的紧密结合, 就构成了语篇。构成语篇的各个语段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句群, 但都围绕着语篇的中心话题, 从不同的方面对话题中心进行说明。翻译过程不能停留在对词和句的理解上, 而要从词、句的分析人手, 进而到语篇的分析。这样就能把握文章的整体意义和文章的框架结构。换句话说, 要从着眼于词、句子的分析与翻译, 变为着眼于语篇的分析与翻译。只有从文章的层次结构和内容人手, 深刻理解原文的内容, 掌握语篇所传递的主要信息, 才有可能拿出上乘的译品。

3.2 段落和篇章

一篇文章可以是一个自然段落, 也可由若干自然段落构成。而自然段落的作用又有所分工, 有的是导言, 有的是正文, 有的是结束语, 形成不同的语段或层次。有时, 每个层次可有数量不等的自然段落, 它们之间通过一定的连接手段结合起来。同样, 层次之间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结合在一起, 围绕一个话题中心组成一篇文章。显然文章是比层次更高一层的语义结构, 而层次又是比自然段落更高尸层的语义结构。自然段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层次主题思想的统一性, 以达到段落之间的有机联系。也经常采用一些语言形式上的连接纽带将段落连接起来。翻译时, 要先抓住文章主题, 找出形成文章层次的段落连接纽带, 才能使译文有一气呵成之感。

4 结束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语篇分析及其在翻译中的作用, 在英语翻译时注意译文对这些手段的处理方法, 按照汉英语言语篇结构特点和表达习惯, 重新组织句子, 使译文流畅、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参考文献

[1]朱小雪, 高立希, 刘学彗, 等.翻译理论与实践功能翻译学的口笔译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傅慧丽.语篇分析中的语法衔接手段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9 (6) .

语篇分析及其内容 篇4

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Langacker的语篇分析观

认知语言学已跨出词句层面,扩展到语篇层面的研究.这对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分析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本文主要介绍Langacker从认知角度分析语篇的基本思路,即在认知语法的理论框架中对语篇作出适当解释.

作 者:王寅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刊 名:外语教学与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年,卷(期):35(2)分类号:H0-05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法 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及其内容 篇5

一个完整语义的语篇应该具有意义内容上的语篇性, 这就需要语义的连贯性。所谓连贯, 是词语、小句、句群在概念、逻辑上合理、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所谓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即词汇手段的统称, 是语篇表层的可见语言现象。尽管语篇的连贯并不依赖于衔接手段, 但大多数情况下, 一个完整连贯的语篇总是在语言各层次的成分都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衔接, 从而使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所要表达的意图贯穿整个语篇, 以此实现交际目的。因此, 语篇的连贯常常需要衔接手段来实现。其中, 指称照应是汉英语言中非常重要的衔接手段之一, 其使用在两种语言中有共性, 也有差异。

本文所讨论的语篇以独立的整篇文章为对象, 即朱自清先生的佳作《背影》和张培基先生的译作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 我们可以对指称照应在汉英语篇中的差异窥见一斑, 从而发现汉英互译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 指称照应

韩礼德和哈桑[1]认为在语篇中, 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 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 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因此, 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 它是语篇中的指代成分与或所指对象之间的相互解释关系。根据韩礼德和哈桑[1]的划分, 照应可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2 指称照应在汉英语篇中的差异

2.1 人称照应

1) 英语中大部分人称代词的性, 数, 格是通过形态变化来表示的, 性的变化仅限于第三人称单数, 如he, she, it分别代表阳性, 阴性和中性, I, we代表单复数, I, me, my代表主格, 宾格和所有格。在译文中, 人称代词性的形态变化不多, 但是数和格的形态变化随处可见:since I last saw father、see me off、so we started out。而在汉语中, 只有第三人称性的变化通过形态变化来表示, 第一第二人称没有性的变化。在表示复数意义时, 汉语在单数形式的后面加上一个们字, 在《背影》原文中, 作者多次用我们来指代他和父亲。汉语人称代词没有格的形态变化即汉语人称代词用作主语和宾语时在形态上没有区别, 而是通过在人称代词后面加上的来表达。例如, 原文中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此处“他的”指代父亲的, 是“他”的所有格形式。

2) 除了在性、数、格方面的差异之外, 英语中有反身代词, 如:I wanted to do all that myself。而汉语在表达反身意义时需要在人称代词的后面加上“自己”, 如“我自己”, 有时“自己”本身就可以用作反身代词。例如he finally decided that he himself would accompany me to the station的原文对应的句子为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3) 汉语中没有关系代词, 而英语有别于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英语中有关系代词。因此, 在许多情况下, 汉语语篇中的人称代词在对应的英语表达中可以用关系代词表示。

原文: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 托他们直是白托!

译文:I sniggered at father for being so impractical, for it was utterly useless to entrust me to those attendants, who cared for nothing but money.

原文中用人称代词他们来指代父亲嘱托的那些茶房, 而在译文中, 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who充当了汉语中人称代词的角色。

4) 从《背影》的原文和译文可以看出, 很多情况下中文表达不用人称代词而英文翻译时用了人称代词导致原文中的人称代词数量远远低于译文。例如:

原文: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译文:To think that he should now be so downcast in old age!

原文: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

译文:and his pent up emotion had to find a vent.

在以上例句中, 原文没有出现人称代词, 而译文中加了he, his这些人称代词, 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原文: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

译文:In crossing the railway track, he first put the tangerines on the ground, climbed down slowly and then picked them up again.

在该例句中, 中文原文重复用了橘子, 而译文中橘子第二次出现时便用了them来指代。

2.2 指示照应

与英语相比, 汉语语篇中的指示照应比较复杂。首先, 在数量上, 汉语的指示代词比英语多。陈安定[2]将汉语的指示代词作了如下划分:这、那指代人或事物, 这儿、那儿、这里、那里指代处所, 这会儿、那会儿指代时间, 这么、那么、这样、那样指代性质、状态和程度。而英语的指示照应系统有:this, these, that, those, here, there, now, then, the。在用作限定词时, 汉语中还有一些词语也可以充当指示限定词, 如:今、本、此、该等。如背影原文中的我读到此处, 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

从背影的原文和译文中可以看出英语中的this/that与汉语中的这/那在指称功能上有不同之处。在语义上, this与这相对应, that与那相对应。但在指称功能上, 英汉指示代词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汉语语篇中, 这和那在表达时空距离时往往受心理或视觉的影响, 而英语中的this和that表达的距离概念较接近实际的时空远近距离。例如:这些日子,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一半为了丧事, 一半为了父亲的赋闲。正如许余龙[3]所说的那样, 由于汉语使用者往往能化远为近, 用近指词这来指称较远的事物。在例句中, 作者回忆的是两年前家中祸不单行的日子, 由于他对那段日子记忆犹新, 因而在心理上仍然很近, 所以作者用了表示近指的这来回指前文描述的两年前的日子。

英语和汉语在指示指称上的一个最大差异是英语有一个既非this又非that的定冠词the[4]。韩礼德和哈桑[1]认为, 从词源的角度讲, the是that的简约形式, 但它只能充当限定词。在指示照应系统中, 定冠词the表示其所指对象是特定的并且是可识别的。由于汉语中没有定冠词, 汉语在表达相应的指称意义时主要借助于以下几种手段:

1) 零式特指。英语在表达确定的指称时必须有特指限定词, 但在汉语中, 如果所指对象的确定性在情景语境或者语篇上下文中已经非常明确, 可以运用零式特指语, 即指代成分前没有特指限定词修饰。因此, 在语篇上下文中, 汉语经常以原词复现的方式来实现语篇的照应。例如:

原文: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

译文:The next moment when I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again, father was already on the way back, holding bright red tangerines in both hand.In crossing the railway track, he first put the tangerines on the ground, climb down slowly and then picked them up again.

在原文中, 当橘子第二次出现时特指上文中第一次提到的橘子, 而在相应的英语译文中, tangerines一词第二次出现时是用定冠词the来表示特指的。

2) 这和那的使用。在汉语语篇中, 这和那经常与名词连用, 以表示所指对象的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 这与那在功能上相当于英语的定冠词the。例如:

原文:我读到此处, 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

译文:Trough the glistening tears which these words had brought tomy eyes I again saw the back of father’s corpulent form in the dark blue cotton-padded cloth long gown and the black cloth mandarin jacket.

由于笔者在前文中提到过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 又一次提到时用那来表示特指。而在译文中, back是通过定冠词the来表示特指的。

2.3 比较照应

总的来说, 汉英两种语言的比较照应系统并无多大差异。从意义上看, 涉及比较照应的基本概念都一样。从表达方式上看, 汉英两种语言主要是通过形容词和副词来表达比较意义的。汉英两种语言在比较照应的最大不同在于英语除了运用词汇和句法手段外, 还可以通过改变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来表达比较意义, 而汉语的形容词和副词则没有形态的变化, 因而汉语中的比较意义都是通过词汇或句法手段来表达的。例如:

原文:近几年来, 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 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译文:In recent years, both father and I have been living an unsettled life, and the circumstances of our family going from bad to worse.

原文中用“不如”这样的词汇手段来表达比较意义, 而译文中则通过改变bad的形态变化, 用bad的比较级worse来表达比较意义。

3 小结

通过前文的讨论, 我们可以明确指称照应在汉英语篇中发挥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在这两种语言中, 尽管这种衔接手段确有一些相似性, 但更多地表现出差异。这种差异性联系到语言本身, 又一次证明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 而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在汉英互译中, 译者不能照搬原文的衔接方式, 应该在充分认识汉语和英语在衔接方式上的异同, 将源语语篇的衔接方式以恰当的形式在译语语篇中体现出来, 使译语读者能够真正领略到原文的风采。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2]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3]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语篇分析及其内容 篇6

Jespersen在他1924年出版的《语法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并研究了“名物化 (nominalization) ”现象。自此, 名物化这个概念引起了不同流派语言学家的广泛兴趣。其中,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在1985年提出的“语法隐喻 (grammatical metaphor) ”理论较为突出。他指出名物化是语法隐喻的表达, 是“生成语法隐喻的唯一最强有力的方法”[1]656。Halliday将隐喻视为“意义的表达变体”, 并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 而名物化是概念隐喻的核心体现形式。名物化在新闻语篇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同时也是英语新闻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廖健认为, 名物化可以重组句子的信息结构, 从而达到加强行文的正式性和严肃性的目的;同时, 还可以简化小句层次, 增加词汇密度, 提高语篇的信息量。[4]113本文以《中国日报》中的两篇报道为语料, 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运用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 对新闻语篇中的名物化现象及其人际功能进行分析。

二、名物化的概念及其语法特征

Halliday认为名物化是语法隐喻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用名词形式来表达一个过程意义 (一致式中为动词) 或者属性意义 (一致式中为形容词) 。也就是说,

通过名物化过程, “它们在名词词组中担当‘事物’ (Thing) 的角色而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属性”[1]656。Halliday将词汇语法和语义之间的体现关系分为一致式 (congruent) 和非一致式 (incongruent) 。一致式体现的是说语言结构直接反映现实世界的结构, 在概念功能的及物系统中, 动词体现过程, 名词体现参与者, 形容词体现性状, 连词体现时间或者结果等逻辑关系。非一致式体现的是说语言结构不是直接反映现实, 是经过了某种转换的语法形式与概念意义之间的非自然关系。名物化正是非一致式关系的体现, 或者叫做“隐喻式”的体现。胡壮麟 (1996) 指出, “名物化是将过程 (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形式为动词) 和特性 (其一致形式为形容词) 经过隐喻化, 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和修饰语, 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加者。”[5]4

三、新闻语篇中的名物化人际功能分析

名物化包括所有从动作和特征到名词词组的隐喻转换, 从而使主语、限定性结构以及其他情态成分隐含于句子中。名物化现象在新闻语篇中十分普遍, 而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语用预设增加新闻语篇的权威性, 通过非人格化策略模糊行为主体, 还可以通过模糊时态情态标记来增加客观性, 等等。

(一) 语用预设功能

Halliday在讨论语法隐喻的时候, 认为小句名物化后可能会使某些信息丢失。而程晓堂则认为, 更准确地说, 名物化后这些信息并没有丢失, 而是成为预设 (presupposition) , 即作者知道他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他认为读者也知道这个意思, 或者认为读者能够推理得到这个意思。[6]20

例如在《中国日报》题为“US-China relations to stay the course in 2nd Obama term”的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

In October,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Intelligence Committee capped a yearlong investigation with a report accusing Chinese telecommunications providers Huawei Technologies Co and ZTE Corp of allegedly unfair and illicit practices. (2012-11-07)

句中的“investigation”是动词“invest”的名物化结构, 它表明了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对中国电信运营商做了一项长达一年的调查, 而且还得出了一个报告结果。而这一调查已经被看成是一个既成事实 (是肯定的而且已经实现了) , 不容读者去思考这一调查的真实性。“practices”这一名词结构预设了中国这两家电信运营商确实存在一些不公平和非法行为;或者报道者把“practices”看做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并隐蔽地把这一意思强加给了读者。但事实如何, 读者并不知情, 或者说读者没有能力没有兴趣去查证。

再看一例:

Skepticism on Sunday continued to spread in Japan over calls by the ruling party’s top adviser Yukio Hatoyama for Tokyo to face up to Beijing over the Diaoyu Islands dispute. (China Daily, 2012-10-29, Japan unmoved by adviser's island remarks)

这一句讲的是日本民众对鸠山由纪夫面对钓鱼岛争端的态度仍然持怀疑态度。句中运用了名物化的skepticism, 将日本民众的怀疑看成既定事实或肯定要发生的事实。同时我们可以发现, 如果把这个句子改为否定句, 虽然句意发生变化, 位于句首的这一名词表达的意思依然存在。

正如Goatly所说, 过程是动态的, 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而物是静态的, 当人们提到它时, 往往想到该物已经存在。[2]77作为预设的名物化能使读者在作者的劝诱下不得不认同其传递的信息, 不容读者质疑这一事实的存在。因此, 在新闻语篇中, 作者能利用名物化作为预设, 将共享的知识作为传递给读者的信息, 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给读者。

(二) 非人格化功能

非人格化 (impersonalization) 策略指的是运用不同的语言手段如名词化、被动语态等使动作的施事者模糊化。名物化作为非人格化策略的一种重要的类型, 经常出现在英语新闻语篇中传达意识形态。非人格化策略通常通过删除动作或过程的施事者以达到模糊行为主体的目的。例如:

"More restrictions are likely, especially during his second term, "Chen said."He will have to pay back those voters in Ohio, Wisconsin and, of course, Michigan."

(China Daily, 2012-11-07, US-China relations to stay the course in 2nd Obama term)

这则《中国日报》上的新闻报道的是奥巴马当选第二轮美国总统后对中美关系的态度, 特别是中美经济贸易方面的关系。其中, 一位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教授说道, 奥巴马在他当选第二轮总统后会对中国经济贸易渗透美国市场进行更多的限制 (restrictions) 。其中“限制”的施动者是谁并没有明确提到。这是通过名物化“restriction” (X will restrict the US-China economic ties) 实现的。“restriction”作为动词“restrict”的名物化形式, 根据新闻的上下文可以将其解包为: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will restrict the US-China economic ties.

名物化省略了动作的参与者, 这种非人格化让报道显得客观公正, 但文中省略了对这项限制的施事者, 造成了部分信息丢失, 使语篇神秘化, 读者无法从中得出非常准确的信息。这正是作者的目的所在, 他/她可以故意忽略施事者, 移除自己的主观责任, 同时, 客观上也达到了传递信息的同时模糊了事实真相, 它还可以帮助报道者掩饰自己的观点和价值倾向。

(三) 客观性和不可协商性

名物化过程是非限定的 (non-finite) :它们并不束缚于任何与说话时间相关联的特定时间。正如Jespersen所说, “我们用名词形式来表达通常用限定动词 (finite verbs) 来表达的过程时, 我们的语言不仅变得抽象, 而且更加深奥, 这就要归因于在动词实体中一些有活力的动作成分 (时间、情态、人称) 消失了。”[3]139换句话说, 通过名物化, 命题不再以“可能”或者“不可能”, “满意”或者“不满意”来呈现, 而是具有“不可协商性 (non-negotiable) ”。

例如:

1) In televised debates and campaign commercials, and at rallies for supporters, a litany of complaints against Beijing was unfurled—currency valuation, job outsourcing, the bilateral trade imbalance.

2) A final determination on whether to implement the tariffs is expected sometime this month.

(China Daily, 2012-11-07, US-China relations to stay the course in 2nd Obama term)

在上述两个小句中, “complaints”和“determination”这两个名物化形式, 和表示过程的结构, “A complains B”和“A determines to do sth.”比起来, 缺少了过程的参与者, 或者说行为主体被模糊化了;同时, 这两个过程涉及的时态、语气、情态等也被省略掉了。而这些成分的丢失更能体现语篇的真实性和可靠程度, 忽略了报道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从而对读者的理解内容和方式进行重构, 使读者自然地认为这就是客观事实, 从而有效地将媒体或官方的立场和观点传递给了读者。

四、总结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为理论框架, 分析了名物化在新闻语篇中的人际功能。分析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现象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报道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当然, 除了人际功能之外, 名物化还有其他功能, 比如概念功能、语篇功能等。而且, 对新闻语篇中名物化现象的分析对外语教学还具有一定的意义, 它对培养学习者的隐喻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启发学习者应该把语言形式与功能相结合。

摘要:Halliday认为名物化隐喻是构建语法隐喻的最有力手段。名物化既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功能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各种语篇当中, 在英语新闻语篇中就被大量使用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出发, 运用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 对新闻语篇中的名物化及其人际功能进行分析, 从而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新闻。

关键词:名物化,新闻语篇,人际功能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Edition)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2]Goatly, A.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An IntroductoryCoursebook[M].London/New York:Routledge, 2000.

[3]Jespersen, O.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M].London:GeorgeAllen&Unwin Ltd., 1924.

[4]廖健, 语法隐喻中名物化的功能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第113-114页。

[5]胡壮麟, 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第4期第1-7页。

上一篇:漏油治理下一篇:峰流速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