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林规范化管理

2024-10-23

公益林规范化管理(共9篇)

公益林规范化管理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微信朋友圈为载体的网络微公益以其快捷、高效、互动性强等特点, 带来“人求人皆可公益”的新体验。农副产品滞销, 在网上求助寻销售渠道;孩子得怪病, 在网上求助寻治疗资源……如今, 越来越多的人遇到困难求助网络公益力量。然而, 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 网络公益活动也往往出现随意、虚假等现象。诸如一些表面以发布求助信息实则进行电信诈骗的微公益信息;丢失的孩子已经找到了, 可是求助信息仍在圈子里乱飞;农副产品滞销, 公益求助微信发布数量假大空, 让很多前往帮忙的热心人士失望而归;更有甚者还不厌其烦地在微信朋友圈劝好友实施捐款……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微公益的概念一是来自“微”的本身含义, 从小事做起;二是借助网络技术如微博、网站、博客等平台自上而下将公益信息进行传播, 把单个网络用户连接形成协同合作、自我管理, 最终实现公益活动目的的一种新型民间公益模式。

据了解, 当前的“微公益”力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个是以网络公司为主体, 利用企业现有的商业平台, 融入电子商务经验, 比如新浪微公益做的菜单式慈善, 把有需要的项目和人全部挂出来, 大家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 对他们进行帮助;另一种力量是纯自发、求救式的, 因为自己或身边的人遭遇困难, 发求救信号, 这个信号通过现有的网络技术展示出来。

微公益以其快捷性、灵活性、广泛性的固有优势, 以便捷性、灵活性为中心的小集群性活动为根本, 公益活动的执行及后期运作的保障也依靠人与人的爱心与信任来维护, 从而使微公益具有“人性化、亲民化”的特点, 获得了众多普通老百姓的青睐, 它激活了平民的公益热情, 为平民的爱心活动解决了“门坎高、难度大”的瓶颈, 客观上促进我国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 缓解了需要帮助者的受救济周期, 进而有力地推动了公益事业的落实速率。可以说, 微公益事业无论是在理论上、技术上、发展态势上都展露着无与伦比的可塑性和无穷的上升动力, 但微公益在现行的运行模式下存在诸多的问题, 不仅会使微公益事业发挥不了积极因素, 更会带来不可预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目前, 我国网络募捐方面的立法仍为空白, 导致从事“微公益”的组织合法性身份的缺失。根据“微公益”组织的性质, 它应属公益性社会团体范围, 但这类组织明显具有不同于传统公益组织的特征, 属于新型的社会组织。所以, 将以前出台的法规用于“微公益”不免有打擦边球的嫌疑。

“微公益”组织的身份模糊不明, 不仅不利于获得公众的信任感, 而且也会让一些假借公益之名的网络骗子钻了空子。另外, 由于没有法律的保护, 当出现纠纷时, “微公益”组织应有的权益也无法得到保证。

此外, 运作团队的专业性不足也影响着“微公益”的健康发展。目前从事“微公益”的人员大多是兼职或志愿者, 其对公益领域的专业知识相对欠缺, 只凭一腔热情在做公益, 热情大于专业性。

为此, 笔者认为, 规范以微信、微博等为主的微公益行为, 确保实现健康发展, 还需要多措并举, 综合施策。首先, 要完善相关制度。目前, 微公益活动平台还没有一套确定性的法律法规所依, 虽然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以广播、电视、报刊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为主的慈善组织的合法性进行约束, 但是对于在微信圈里个人自行发布的微公益活动却没有涉及。因此, 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制度。

其次, 加强微公益的自律意识。以民政公益监管部门为主, 通过各种方式的大力宣传、教育, 引导微公益发布者、参与者对自己的公益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做到既有法所依, 又不触及道德底线。

最后, 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除了依靠主管部门进行监管以外, 还需要利用社会大众的监督力量, 让广大网民参与到网络慈善组织的管理之中。同时, 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来切实保障社会公众的监督权, 以激发大众监督的积极性, 提升监督的尝试和能力, 也是维护微公益良好环境的保证。

公益林规范化管理 篇2

年夏天的多地水灾中,出现相当数量的社会自发公益组织。公众对善款的管理要求很高,而民间慈善机构天生的高效和透明,赢得了民众青睐。因为个别事件,公益组织在去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反思、研判这些事件,对整个社会组织的发展具有警醒和激励作用。

小微公益组织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怀中心,就在危机重重的年,其社会捐赠额猛增了倍。这些新生代公益组织是中国公益领域的一支新军。它们致力于公开透明的行动,其专业化、职业化理念,至诚务实的坚韧努力,正在公益界树起现代慈善的一个亮丽标杆。

【标准表述】

问题:

第一,要加强完善公益组织的管理。

目前我国公益组织管理上存在严进宽出的问题,一方面注册很难,进入门槛高;另一方面一旦获得合法身份,就会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政府和行业监管过于宽松。这导致现在一些地方具有官方色彩的民间组织影响逐渐减弱,一些风生水起的民间组织却得不到合法身份,要打破这种僵局,急需各地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必须先从观念上端正对民间组织的认识,然后才可能真正为民间组织松绑。

第二,要保持信息公开透明。

目前,我国要求公益组织公开信息的法规,只有一条原则性规定基金会依照章程从事公益活动,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但同时出现的问题还有对信息公开要求不够明确,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决不能止于财务公开透明,更要表现在合法性、内部治理、项目选择方向以及工作绩效上。长期以来,承自计划时代的慈善组织,不仅财务处于灰色地带,其内部治理、组织文化也缺乏建设公信力的动力,且这方面的改革尤其困难。

最后,要完善公益组织行政成本界定和税收减免等政策,培育现代公益理念和公益人才队伍上。

面对一些公益组织运作的行政成本能否只能有的新情况,很多人产生了怀疑。对这个问题,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怀中心有着直接体验。他们的行政运营费用,占整个资金来源的左右。如果仅仅是把善款分发出去,支出都用不了,但发钱是最没有效率的。我们的着力点在服务上,服务有价值,应该给付报酬。公募权、税收减免等政策也是公益领域关注的焦点。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适应新的现实情况。

在传统观念里,公益就是行善,就是做好事,就是帮助弱者。但现代公益事基于平等关系的相互施与,在这个基础上逐渐走向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整个社会应走出一种观念误区,从业者要避免道德优越感,公众也要保持平常心,不能认为做公益就得自我牺牲,不能谈待遇,这其实就是一种工作。除了观念,更现实和紧迫的还有人才问题。薪酬较低、行业缺乏清晰的职业路径,都让从业者看不到更好的希望,也就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储备人才。

对策措施

应该说,公益组织大有可为,只不过,社会大众对任何一个公益组织的信任都是建立在对其执行团队的信任基础上,关键要看其团队成员能否接受现实考验,履行最初的诺言,如公众所预期,以最小的人为折损与内耗为前提,以公平、公正、公开为标准,将集结的爱心、募集的善款、整合的资源,高效率地进行配置,供给最有需要的个人或群体。只有这样,公益组织的公信力才不致于被过度透支。对于目前公益组织存在的问题,总结并提出以下几项建议与措施:

第一,社会组织管理应改变严进宽出状态,从重转入转向重监督。《基金会管理条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未能有效得到及时修正和补充,有些条款还是停留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未能与时俱进,不利于基金会整体的长期发展。当下已经发现问题,就应及时予以纠正,并开始逐渐转变管理模式。

第二,公益组织公开信息亟需一整套成熟的解决方案。目前民政部制定的《公益组织信息公开制度》暂未出台,但一部分社会组织在长期运作下也逐渐开始形成了一套自律披露准则。这里面尤以大型基金会为代表,它们都在自身人、财、物上进行硬软件升级,同时相对较多地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统一的信息披露。我们认为,方案重点需要注意的是:公开透明不能只侧重捐款人,还要考虑社会其他方面;不能只偏重资金审计、财务报告和项目管理,还要考虑机构运营的总体情况;不能只是在机构官网、基金会中心网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披露信息,还要在更多的特别是网络媒体上公开信息。

第三,进一步研究公益组织行政成本界定和税收减免等政策,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储备。我们认为,可以将运作型与资助型的基金会或公益组织分开,分别划定适宜的成本标准,因为前者要将很大一部分经费花在照料人员的工资方面。研究更贴近现实符合实际的公募权、税收减免等政策也都对公益组织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另外,还要培养新的公益理念,这首先需要打消全社会对公益行业的误解。公益行业非营利主要体现在出钱的人,而不是指从业者的收入,要提高从业者的收入和职业发展空间,让他们得到更多的社会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公益行业。

公益林规范化管理 篇3

(一) 长期无法进行固定资产盘点

1.财务账无法与实物核对。财务账面固定资产明细科目不规范, 有的固定资产明细仅是固定资产的一个部件, 不应单独入账;有的若干固定资产合并一个科目入账, 是一个“固定资产包”;这些情况普遍存在。

2.年末无法进行固定资产盘点。财政部门对年度财务决算的基本要求就是账实相符, 决算前进行清产核资, 实际情况是固定资产无法进行盘点。

3.资产重组时固定资产盘点亦成为较大的难题。

(二) 固定资产减少时无法取得或核实账面数据

1.固定资产减少时, 无法取得财务账面数。国资部门要求, 公益企业固定资产减少要履行报批手续, 但是公益企业基本无法从财务账面取得或核实固定资产减少的数量及金额。

2.固定资产在部门之间调拨财务账面无法办理手续。

二、编制工程项目竣工决算, 有效改变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经调查公益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的症结在于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沟通不够, 缺少联系的纽带, 我们可以把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的联系纽带设计为固定资产的统一编号和固定资产统一目录。

因资产管理部门能够找到具体的实物资产, 在工程项目竣工决算附表中都对应统一的编号, 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能够通过统一的资产编号找到与财务账面对应的固定资产, 这样就解决了固定资产盘点及固定资产减少财务出账的问题。

三、工程项目竣工决算的管理体系和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的技术资料

(一)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的管理体系

1.政府相关规定及其监管。政府的相关规定主要有:《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编制办法》。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主要是:财政部门做为公益企业的股东, 应专项对工程项目竣工决算进行监督;审计部门通常设有固定资产审计专业局,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是固定资产审计专业局的职能延伸;物价部门核定公益企业的配套费收取标准, 物价部门在核定物价时也要进行监督。

2.企业的规章制度及职能部门的沟通。公益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主要有:《***公司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流程》、《***公司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制办法》。

通常由财务部门牵头, 定期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督促。

(二)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的技术资料

(1) 工程项目立项及概算核准文件, 招投标资料, 工程结算审核报告, 勘察设计合同、监理合同、施工合同; (2) 施工单位概况资料, 建设单位概况资料, 工程项目概况, 施工组织情况; (3) 设备物资清单; (4)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竣工投产通知单; (5) 资产管理部门预编的固定资产卡片。

四、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的编制内容及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说明书

(一)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的编制内容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资料应集中管理专项装订, 通常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目录; (2) 工程项目核准文件、概算批准文件和竣工验收资料; (3) 工程项目全景或主体工程实物彩照; (4)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说明书; (5)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表; (6)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核报告及其他重要文件。

(二)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说明书的内容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说明书是总括反映竣工工程建设成果和管理经验、分析评价工程投资与造价的书面总结, 其主要内容如下。

1.工程项目概况、工程总体评价。说明工程建设规模、结构和主要设备的有关情况;与批复概算进行对比, 总体分析投资节约或超支情况。

2.工程管理情况及各项财务和技术经济指标分析。说明在促进工程财务管理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 对控制工程投资、节约建设资金、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3.预留未完结事项说明。说明工程主体竣工投产时, 仍有未完工程形成的原因、主要建设内容和预计完工时间。

4.债权债务清理情况及结余物资、废旧物资清理退库情况。

5.待摊基建支出分摊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6.工程项目建设大事记。应把建设期间包括筹备建设期间的重大事情及工程项目关键进度记录下来, 按时间顺序进行编纂。

7.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包括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制的依据, 编制中对数据有较大影响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式方法等。

五、移交资产相关附表

各附表的资产设备名称应以《固定资产目录》为依据, 按资产清单的方式列示, 详细列明规格型号 (结构) 、供货厂商、所在位置、计量单位及数量、使用保管的单位 (部门) 、固定资产卡片号码等信息, 为正确登记固定资产卡片提供依据。

编制好移交资产附表是规范公益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 其中固定资产名称应以固定资产目录的形式预先备案, 以保证固定资产名称的规范化, 并且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使用统一的名称;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亦使用统一的固定资产卡片号码。

六、规范工程项目管理

编制工程竣工决算不仅要为核定新增固定资产提供价值和数量的依据, 还要对工程项目的合规性进行查验, 规范工程项目管理是编制工程竣工决算的重要内容, 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具体体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主要包含项目建设程序情况、工程投资执行情况和竣工财务决算三方面。

(一) 项目建设前期情况

主要包括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建立管理制度、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准备 (含项目报建备案、施工图审查、招标投标、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督备案、开工报告审批等) 等建设程序的审批情况, 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建设监理制等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资质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

(二) 工程投资计划执行情况

1.项目投资规模、主要设备、配套工程等是否与批准概算及发改委立项相一致。

2.工程结算是否取得合法的发票, 是否按合同规定及时支付款项。

3.投资计划情况。有无将已完工的工程项目纳入本投资项目, 有无虚列项目或置换项目;有无擅自提高、降低建设标准和改变建设内容, 扩大和缩小建设规模。

4.招标管理情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招标, 招标是否合规;设备和材料是否按规定进行招标。

5.合同管理情况。设计、施工、监理等是否依法订立合同, 内容是否齐全、合规;是否建立合同台账;合同是否得到有效履行。

6.物资管理情况。物资采购, 是否根据招标结果、物资采购合同等进行采购, 审批手续是否健全, 是否存在采购物资不符合工程建设要求、出现积压情况。

物资采购的价格是否执行中标价格, 运杂费、保管费是否据实列支, 同时也要注意验收保管情况和废旧物资的管理情况。

7.施工管理情况。是否按规定办理土地征用或占用手续, 是否按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证;施工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是否存在违规转包、分包工程;是否按设计进行施工, 设计变更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出现工程质量事故。

8.工程验收情况。对完工的单项工程是否及时进行验收;是否出具验收报告。

(三) 竣工财务决算

决算报表所列有关数字是否齐全、完整、真实, 勾稽关系是否正确;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编制是否真实、客观, 内容是否完整。

摘要:经调查, 公益企业的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一般在70%左右, 规范的编制工程项目竣工决算, 是有效改变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的切入点。本文分析了公益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并探讨了工程项目竣工决算的管理体系、技术资料及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等重要内容。

公益林规范化管理 篇4

2015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之规范彩票公益金使用

2015国家公务员面试考试离大家越来越近,已经通过笔试的你,做好作战的准备了吗?接下来就随着扬州公务员考试网(yangzhou.offcn.com)的脚步,一起来看看今年可能会考到的面试热点吧~~近日,国家审计署对18个省(市)开展了彩票资金审计工作。福彩和体彩发行20多年来,累计销售额已超过1.7万亿元,提取的彩票公益金已超过6000亿元,但公益金总体去向成谜;在局部可看清使用方向的地方,也是问题多多。(《京华时报》12月8日)彩票本质上是通过政府特殊事业向社会募集的公益基金,其目的不是经营牟利,更不是赌博娱乐,而是通过销售彩票来补充公益开支不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彩票管理的通知》规定,彩票公益金提取比例不得低于35%,彩票公益金一半上缴中央财政,一半留在地方。上缴中央部分按60%、30%、5%、5%的比例,分配至社保基金、专项公益金、民政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留在地方的,也规定用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等5类公益事业。然而,从目前来看,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彩票公益金在使用上都存在问题。如2013年中央政府彩票公益金决算总数为303.08亿元,而用于补充全国社保基金总数为276.65亿元,比例超过90%,用于社会福利、体育、教育、残疾人、农村医疗救助等事业则少得可怜。

一些地方在彩票公益金使用上,乱象丛生,据披露,这方面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趴在账上睡大觉或沦为“小金库”。比如,截至2012年末,山东省体育部门有4.25亿元体彩公益金未使用,其中4个市、34个县未使用体彩公益金,占当年拨入金额一半以上;截至2010年2月,上海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累计结余6418万元,占筹集公益资金总额过八成。二是被挪去盖大楼、买车等。上海市的审计报告显示,2009年该市用于体育场馆改造公益金共1643万元,但有543万元彩票公益金,被民政、体育等主管部门拿来建楼、买车等。三是挪作办公经费。如湖北某市民政局曾挪用13万元彩票公益金用于机关经费,荆门市民政局挪用39.8万元支付工资。2004年审计报告国家体育总局带头用2.9亿元彩票公益金修建了大楼,1.5亿元公益金发放部门工资。

正由于使用管理不规范,滋生了彩票腐败行为,如国家体彩中心原副主任张伟华、印制处原处长刘峰等擅自增加环节,转手高价采购,致使国家彩票发行费流失2341万元;青岛市福彩发行中心原主任王增先曾斥资2000万元公款,购买当时国内最顶级豪华游艇等。理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金,却日益沦落为权力部门自肥的“唐僧肉”,不仅使福利及体育事业资助力度减小,也违背了“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宗旨,使彩票业合法性受到质疑。

造成彩票公益金使用乱象频现,一是相关部门在使用公益金上权力过大,缺乏监督制约;二是在使用分配上缺乏法律强制性,使公益金成了一块权力部门的“唐僧肉”;三是民间社

扬州公务员考试网、扬州人事考试网

扬州中公教育

会机构、民众无法参与资金使用和项目全程监督,规章监管成了一种摆设。为此,确保我国彩票公益金使用规范,不至成“一头雾水”,关键是要提高公益金使用透明度,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可向我国台湾地区学习,对彩票发行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把公益金投入的所有项目和全过程纳入公示范围,实现资讯公开,对运用效果进行考核,不留任何漏洞。同时,把公益金使用纳入法治轨道,增强法治威慑力,铲除彩票滋生腐败的土壤,确保彩票公益金使用运行在健康轨道上。

公益林规范化管理 篇5

一、新《环境保护法》规范下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发展

(一) 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

新《环境保护法》中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 主要有两方面的:1、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2、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在发生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 对人民享受美好环境的权利造成侵害的时候, 这些主体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无正当理由不能无故拒绝受理。

(二) 拓宽了环境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

在实际生活中, 人们更多的关注于对环境的污染方面, 学术界也更多的研究于对环境污染方面的立法和治理, 而对于同样具有长期侵害性的生态破坏行为, 人们就有所忽视。新《环境保护法》从立法上突破了这种思维模式, 拓宽了环境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 将生态破坏的违法行为也纳入到惩治的范围之中, 这对于从整体上进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新《环境保护法》规范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环境保护法》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上迈了一大步, 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 环保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意愿不高

虽然法律赋予了社会组织起诉的资格, 但在实践中, 这些民间组织对于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热情并不高。因为这些组织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为了公益而提起诉讼, 而提起诉讼是一项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有时会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去进行。另外, 是否提起了环境公益诉讼以及最终的结果对于这些社会组织并不重要, 也不能作为评判这些组织工作业绩的依据。所以, 这些社会组织很难有积极性去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因为这并不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

(二) 环境公益诉讼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

提起诉讼就要有资金的支持, 而法律给予了这些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但并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现实中, 社会组织的资金并不充足, 同时, 还要承担着如果败诉就要承担诉讼费用的风险。对于社会组织来说, 即使他们有心想提起公益诉讼, 但由于现实中的种种束缚使得他们不敢提起诉讼。所以, 资金的短缺, 缺乏政府和各方的资金支持, 这成了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工作很大的绊脚石。

(三) 缺乏环境公益诉讼具体规则

法律上虽然对诉讼主体和适用范围方面做出了规定, 但并没有具体的规则解释, 在司法实践中, 法院在立案时及在诉讼中会经常遇到无从遵循的问题, 比如诉讼管辖的范围、双方举证责任的分配、当事人之间是否可以和解、最终赔偿金归属何方等等。缺少这些规则的具体制定, 在审理案件中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法院也会以此为借口拒绝受理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件。

三、新《环境保护法》规范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路径

(一) 建立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激励和评价制度

针对环保组织提起诉讼热情不高的情况, 可以考虑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比如建立原告激励制度, 对于那些主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方, 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同时, 对胜诉的原告一方组织给予额外的奖励, 从而实现激励的功能。借此制度改变环保组织提起公益诉讼意识淡薄的被动局面。除了建立激励机制之外, 还可以对环保组织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机制, 给予社会组织一定的压力, 促进环保组织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和公益监督的工作中来。

(二) 加强环境公益诉讼的资金保障机制

环保组织想要进行诉讼活动以及相应的采证、调研等活动就需要专项基金的支持, 而这项基金应该由政府负责提供。现今, 环境行政执法部门对于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具有处罚权, 那些企事业单位因违反了环保法律法规而缴纳的罚款应该用于环境的治理和修复。将这些罚款中的一部分做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基金是个可取的做法。

(三) 制定和健全环境公益诉讼规则

由于环境公益诉讼的特殊性, 所以要根据其特点制定并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则, 比如发生环境侵权问题时, 可以由发生环境损害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直接管辖;比如在环境污染事件上, 可以使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 因果关系推定采用;再比如赔偿金的使用问题, 在何种情形下, 可以补偿给受害人, 何种情形下, 可以纳入到环境保护基金中等等。

新《环境保护法》的施行, 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促进了公益诉讼制度发展前进的脚步。但我们也应看到,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 我们要不断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使其成为一项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制度, 为实现环保型中国提供坚实保障。

摘要:新《环境保护法》的施行, 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一定的规范和法律依据。但在具体的实施中, 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因此, 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和措施, 构建起健全可行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关键词:新《环境保护法》,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

参考文献

[1]肖建国, 黄忠顺.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 2014 (04) :14.

公益林规范化管理 篇6

(一)加强领导,宣传发动

一是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财政、审计、农业、监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统一协调配合,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二是召开了财政、审计、农业、监察、交通、水利、城建、林业、各乡(办)和村委会等部门负责人会议,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和方法步骤。三是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各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形成了全方位的工作监管机制和齐抓共管的合力。四是由各乡(办)组织对村“两委”负责人及具体承办人进行培训,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奖补办法和工作程序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各村组织召开了村民大会,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宣传到每一位村民,让广大村民充分了解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的积极性,推动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制定方案,规范实施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侯马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财政奖补范围和工作程序等,保证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根据该项工作特点,制定了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包括提出项目、村民会议表决、项目申请建设、验收、财政奖补资金申请及项目管护等十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和表格,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使得该项工作便捷可行、实施规范。

(三)严格程序,确保效益

一是各行政村申报的财政奖补建设项目,必须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有关规定,向村民公告并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村民表决实施。二是经村级组织议事后,向所在地乡(办)申报,乡(办)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将所辖行政村的各个项目上报市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市财政和农业部门依据有关政策对每一个项目的项目效益、投资规模、建设标准、筹资筹劳额度的合理性、合规性进行了严格而细致的审核,对不在奖补范围的项目一律不予通过,对超过筹资筹劳标准或举债兴办的项目一律予以否决,保证了每一个经审批的奖补项目都符合政策要求。三是筹资筹劳坚持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上限控制的原则,严格按照《山西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不得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并将筹资资金全部缴入各乡(办)经管站的一事一议专户。四是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村级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分类奖补,不搞一刀切,集中有限财力投向农民最急需、最迫切的村级公益事业,既抓重点村建设,又保证一定的覆盖面。对村委会工作基础好、“两委”班子强、村级社会稳定、群众积极性高、投入大、效果好的村适当倾斜,充分调动村级实施项目的积极性,体现了实施效果。五是认真组织验收,确保奖补实效。为确保工程质量,项目村成立了村民监督小组,负责全程监督。项目的验收,原则上由乡(办)人民政府组织,对财政奖补资金较大的项目,由市领导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验收,验收过程由相关部门专业人员、乡(办)人员、村委会、村民代表和受益群众代表参与,并出具村民监督小组成员签名同意的验收报告,确保奖补资金落到实处。六是坚持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所有项目实施过程及时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项目议事、筹资筹劳、工程预(决)算、财政奖补等;公示的地址要在各村宣传栏内,方便群众监督,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公开透明。七是强化资金管理,实行直接支付。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由乡(办)经管站和财政所共同管理,自筹资金,即:村民自筹、村集体积累、社会捐助以及以劳折资由行政村归集一次性缴入乡(办)经管站一事一议专户,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由经管站直接支付到工程施工单位;财政奖补资金由乡(办)财政所直接支付到工程施工单位。普惠制项目待工程完工验收后奖补资金实行一次性拨付,超过5万元财政奖补的项目或特惠制项目分批拨付,待工程竣工验收后清算。八是整理归档,妥善管护。落实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建立全过程档案管理制度,将村民一事一议的议事记录,筹资筹劳的会议记录、个人签字记录,项目申请表和预决算等表格、公示、项目开工和竣工后对比照片等原始资料汇总归档,立册备查,建立了报批程序清晰、项目资料齐全、数据真实、便于监督查询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档案资料,每个项目档案资料管理作为验收工程的重要参考。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形成的村级公益事业资产,归村级全体村民所有,由村级组织负责管理和养护,也可以由专人或成立相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项目的日常管理养护责任,确保村级公益事业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财政奖补激活了一事一议项目建设,2011年实施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4个,占全市行政村的56.4%;受益农村人口6.76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62%。项目涉及村内水渠16.3千米、堰塘水窖1个/100立方米、机电井10眼、村内安全饮水管线5.7千米、村内街道硬化17.1千米、垃圾收集点13个/86立方米、村内公共活动场所450平方米、其他公共项目(村内用电变压器)1个。

村级公益设施的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的便利,使广大群众亲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二)调动了村委和村民投入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由于部分村集体缺乏资金,村干部在公益事业建设上普遍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思想,主动谋划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积极性不高。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解决了群众最迫切、最期盼、最现实的问题,让农民群众从中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而且由农民群众自己议自己定,大大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更使村干部敢于筹划、善于筹划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形成了村干部和村民投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工作合力。

(三)形成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财政奖补政策实施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不再单单依靠农民自己和村集体,而是采取社会捐助和财政奖补等综合措施,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推动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带动了其他资金的投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投入机制。2011年,44个项目总投资881.47万元,除村民自筹50.93万元、村民筹劳折资57.2万元外,财政奖补资金350万元带动了村集体积累等其他资金投入423.34万元。

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划不够详实

村级干部群众受知识结构、工作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项目规划的编制难以兼顾当前与长远,与新农村规划和城镇化规划的结合不够紧密,往往使当年申报的项目规模过大,给项目的选择和资金的分配带来一定难度。

(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宣传范围需进一步扩大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财政奖补,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这就要求通过扩大宣传范围,不仅使农村干部群众和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熟悉政策,而且使社会各方面都能多了解政策内容。

(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难以满足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需要

由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加之村民公益事业建设积极性的提高,需实施的公益事业项目较多,而奖补资金数额有限,使部分群众急需项目,因投资大又难以分割和分部施工,不得不暂缓实施。

四、规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建议

(一) 加强培训

规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划。聘请规划专业人员,加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划知识培训,同时结合农村干部换届新上任干部较多的实际,对新干部进行重点培训,发挥村干部的带动引领作用。严格按照国农改[2012]9号《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规范管理年”活动的通知》精神,将规划编制与改善农村基本民生相结合、与加快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统筹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需求与可能、重点投入与普遍受益的关系,规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规划编制。

(二)广泛宣传

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知晓面。在日常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外出务工人员和在外工作人员返乡较多的时机,加强对回乡人员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宣传,吸引在外致富人员和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投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通过宣传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

(三)拓宽渠道

公益林规范化管理 篇7

一、公共地役权的本质特征及类型

公共地役权由传统民法中的地役权发展而来存在需役地和供役地两宗土地,施加于供役地上一定负担,追求在不根本影响供役地效用的前提下尽力增进需役地的利用价值是传统地役权最典型的特征。[7]从本质上说,增进需役地的利用价值就是需役地人的利益,因此,随着社会发展,需役地的存在已不再是设定地役权的必要条件,地役权与供役地人的权利共存特性满足了低成本且充分利用土地的社会需求,基于通讯、交通、军事、航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等公共利益的需要,一定程度地限制不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权利的公共地役权应运而生。

对于公共地役权的性质,国内学者观点基本可以分为公权及公私复合性权利两种。主张公权的学者基于公共地役权在目的、需役地、受益人以及设立方式等方面与传统地役权的区别,引用法国学者公共地役权并非真正地役权的观点,将公共地役权视为行政机关依公共利益对私人权益的限制,属于准征收征用行为。[8]主张公私复合性权利的学者则认为将公共地役权定性为准征收征用行为,实际上否定了公共地役权的存在,公共地役权是带有公法色彩的地役权。[9]而笔者赞同后者观点,即公共地役权的存在价值就在于其既可以避免国家征收供役地的成本,又能充分利用供役地,均衡公益与私益关系,是不同于征收、征用及租赁等其他土地利用制度的独立制度。带有公法色彩地役权的本质特性在于其首先是地役权,其次才是因公共利益的需要有别于传统地役权。

首先,公共地役权是一种地役权。地役权与供役地人权利共存以及地役权的用益物权性质,是地役权不同于私法上的买卖租赁、公法上的征收征用的本质特性。公共地役权也不例外。

其次,公共地役权是一种特殊的地役权。除学者们公认的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以及不存在需役地以外,笔者认为,供役地人权利的受限程度是公共地役权与传统地役权最重要的区别:传统地役权一般不影响供役地权利人行使即有权利或影响不大。但公共地役权则因公共利益需要对供役地人权利的限制程度有所不同,如我国《公路法》第56条关于“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以外,禁止在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的规定和《自然保护区条例》第26条关于“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的规定中供役地人权利受限程度具有实质性的差别,前者允许供役地人从事除修建建筑物、构筑物以外的土地利用活动,后者实际上禁止原居民从事一切土地利用活动。如果增益的一方达到了对另一方土地无限制的利用程度,致负担的一方完全丧失了对原有土地的利用权,则完全超出了“地役”的范畴而转化为土地使用权转让或土地租赁等法律形态。按照地役权与供役地人权利并存的本质特性,后者情形原不适合设立地役权,而应由国家征收,但高额的征收成本使国家不可能征收因公共利益需求的所有土地,即使可能,因征收不断激增的大量国有财产的经营管理又会成为新问题,因此,设立公共地役权成为国家为公益利用私人土地的一种制度选择。由此可见,有必要从供役地人权利受限角度分类研究公共地役权,据此,笔者将公共地役权分为实质性与非实质性限制两类。

非实质性限制公共地役权,指不影响供役地人行使即有权利或供役地人原有利用土地收益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如航空地役权、通行地役权、部分公用设施地役权等,其设立规则可以准用传统地役权的约定设立方式,也可以从财产权应以有利于公共利益方式行使的角度由法律直接规定,即可以无偿也可以有偿。

实质性限制公共地役权,即地役权的设立限制了供役地人原有的主要权利或原有的土地利用收益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如我国现行的以禁(限)伐为主要内容,无补偿或补偿不到位的各类森林保护制度。这类公共地役权的设立应充分考虑供役地人的意愿和对其物权受损的补偿。第一,公共利益是公共地役权设立的唯一理由,而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除遵循公共性、合理性、正当性以及公平性等一般标准外,实质性限制公共地役权应突出“不得已”这一标准,即:只有在该公共地役权不得不设立、设立该公共地役权不得不限制供役地人实质权利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方可设立。第二,以约定设立为主,法律直接规定为例外。即先与供役地人协商,尽量减少对供役地人权利的限制,只有在协商不成而又非建不可的情形下,由法律、行政法规直接规定,但必须保留一定的土地利用权,否则,实行征收制度。第三,地役权人应支付供役地有偿使用费,其数额应以供役地人权利不受限时的平均收益为标准,且作为公共地役权设立的前提条件,否则,供役地人有权依法阻止设立地役权。

此外,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地役权在登记、地役权消灭等制度上也应有别于传统地役权。我国《物权法》对于传统地役权实行登记对抗主义,(1)但为保证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对于公共地役权应采取登记生效主义。而关于地役权的消灭,我国《物权法》规定在地役权人滥用地役权和未支付供役地使用费情形下,供役地权利人有权解除地役权合同,(2)但这一规定是否适用公共地役权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在传统地役权中,解除合同是对地役权人滥用权利与不支付使用费违约行为的惩罚,而在公共地役权中,如通过解除合同的方法解决地役权人滥用地役权或不支付使用费问题,则存在违法成本外溢问题,即由公共利益的受益者承担,而不是由设立公共地役权的政府承担。因此,公共地役权设立后,发生地役权人滥用地役权或不支付使用费情形的,供役地权利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主张物权损害赔偿或违约损害赔偿,不宜采取解除合同的救济方式。

二、我国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冲突对公共地役权制度的需求

1.以强制性禁(限)伐为内容的行政管制方式加剧了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的固有冲突

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经济性是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冲突的固有原因,将外部经济性内化为森林产权人收益是解决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冲突的制度路径。然而,我国政府陆续推行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等一系列森林生态保护制度均以禁(限)伐以及严苛的惩罚措施为内容,加上森林生态补偿不足及不到位,不仅没有建立森林外部经济性内化机制,反而剥夺或严重限制了集体林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原有的林木采伐收益权。这些制度的实施,短期内或许起到控制森林资源被过度利用的效益,但产生的副作用却是长远的:一方面,遏制了集体林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乃至整个社会投资与经营林业的热情,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集体林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因失去林木采伐收益又得不到合理补偿处于持续性的贫困状态,在生存压力下,违法违规采伐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制止,特别在我国《物权法》的实施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物权意识增强,禁(限)伐制度与林木采伐权的冲突加剧。

以自然保护区为例。自2001年我国政府启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来,全国80%以上的林业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建立前,保护区土地权利人——当地居民的生活主要是“靠山吃山”,保护区建立后,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等可以利用保护区自然资源的活动被完全禁止,当地居民的收入链断裂。此外,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建立在集体土地上的105个国家级林业自然保护区中,只有35个拥有全部的集体土地使用权,66.7%自然保护区没有取得集体土地使用权。[10]林改后,当地居民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面对惩罚严厉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他们不得不采取隐蔽的手段对抗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其私益的剥夺。可见,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与私人利益均受到严重损害。

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的冲突同样发生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及集体公益林建设中。采伐权是林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实现收益权的前置权利,但以限额管理与行政许可为核心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意味着私有林业经营者不能按照市场供求关系调整采伐数量,无法遵循价值规律对森林进行自主经营。[11]而该制度在实施中,限额指标、复杂手续以及权力寻租等因素更使普通农民的采伐权难以落实。[12]特别是在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商品林限额采伐制度存在价值遭到普遍质疑,但至今未有实质变化。同样,在集体公益林建设中,农户虽然对承包林地享有物权性的经营权,但却因被划入生态公益林范围而无法采伐,微薄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与市场化的木材收益相距甚远,因而在实践中,农户拒签管护合同或要求将公益林调为商品林的现象揭示了这一冲突的严重性。

2.公共地役权具有均衡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

综上分析,现行的森林生态保护行政管制加剧了原本存在的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冲突,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及林业分类经营体制改革背景下,这一冲突使森林生态公益与农民权益处于双输的状态。对此,学界有国家征收、加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力度以及废除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等主张,政府也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革试点与制度创新,但笔者认为,在国家无力征收集体公益林和自然保护区以及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尚不具备废止条件的背景下,公共地役权的设立是最低成本、最有效解决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冲突的制度路径。

第一,公共地役权的设立制度有利于建立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的均衡机制。如前文分析,公共地役权分为实质性与非实质性限制供役地权利人两类,现行森林生态保护制度大多是实质性限制集体林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权利的类型,若按照公共地役权制度设计,应以约定设立为主、法律直接规定为例外。首选约定设立,既是地役权性质使然,更是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均衡的需要。让集体林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参与到公共地役权设立全过程,一方面,有利于集体林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理解公益目的,政府了解其利益受损程度;另一方面,集体林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关于森林生态保护的知识与经验可以帮助政府确定公益所需要的供役地人权利受限程度,在信息对称基础上,双方容易达成尽量减少对供役地人权利限制。同时,实现森林保护目的协议。即便最后达不成协议而由法律、行政法规直接规定,设立的公共地役权也能较好地确立供役地人私益与森林生态公益的权利边界。

第二,地役权的本质特性有利于界定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的权利边界。地役权的本质是为地役权人提供便利。而在供役地上设定负担,并没有改变供役地产权主体,也就是说,在设立地役权后,供役地仍属于供役地人所有或所用,供役地人可以从事受限之外的一切土地利用活动,该权利可以对抗包括地役权人在内的任何人。正因如此,我国《物权法》第160条明确规定:“地役权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用目的和方法利用供役地,尽量减少对供役地权利人物权的限制”。依此,森林生态公共地役权的设立,并不意味着供役地产权易主为国家,而是明确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的森林生态公益权力边界的范围,即在供役地上设立不破坏森林生态的负担,而不是一味的禁(限)伐。进行有益于或不损害森林生态的利用林地活动既是林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固有的权利,也是科学管理森林、实现森林生态目标的要求,如抚育性间伐和择伐、无伤害的林下种植和养殖以及利用景观资源等。即是说,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权利边界的合理划分与界定,有利于解决行政管制带来的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冲突的加剧现象,实现公益与私益双赢目标。

第三,公共地役权的物权效力有利于可持续实现森林生态公益目标。地役权制度要实现的目的,本可借助于债权关系的土地借用及土地租赁获得实现,但考虑到债权关系的相对性及不稳定性,不足以真正实现提升需役地土地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目的。[13]因此,各国立法赋予地役权以物权效力,我国《物权法》也明确地将地役权纳入用益物权范畴,其法律意义在于:在公共地役权存续期间,包括供役地权利人在内的任何人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权利。(3)也就是说,森林生态公共地役权一经依法设立,具有对抗包括供役地权利人在内的第三人的效力,对供役地利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能够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环境服务功能的持续性效应。

三、森林生态公共地役权的制度内容

综上研究说明,森林生态公共地役权是现阶段均衡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的最有效制度路径。鉴于我国公共地役权的立法现状,笔者赞同学者王明远提出的在《物权法》中确立公共地役权,而具体内容由特别法规定的观点,即森林生态地役权的具体制度设计应由《森林法》明确。[14]森林生态地役权的具体制度内容应包括:

1.森林生态地役权的适用范围与权利边界

建议运用概括式与列举式的立法技术,概括规定森林生态地役权适用于省级以上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为森林生态目的在集体林地上设置负担,包括实质性与非实质性限制林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权利,其中,实质性限制指的是:林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原有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受到限制,且收益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并用排除法界定森林生态地役权的权利边界:不得限制林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进行有益于或不损害森林生态地役权设立目的的利用林地活动。

2.森林生态地役权的设立规则

对于非实质性限制林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权利的情形,建议采取法律直接规定的方式,对供役地权利人收益受损部分作适当补偿。对于实质性限制林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权利的森林生态地役权,应当执行以下设立规则:第一,以约定设立为主、法律直接规定为例外。具体规定集体林地所有权人的代表或林地使用权人参与森林生态地役权设立全过程: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与村民代表或林地使用权人对设立目的、双方权利义务进行充分协商,签订森林生态地役权合同。协商不成且经严格的科学论证程序认定必须设立森林生态地役权的,可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二,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应支付供役地有偿使用费,该费用应相当于供役地权利人物权受限的经济损失:并将森林生态地役权设立前林地所有权人或林地使用权人的年均林地收益,作为森林生态地役权设立的前提条件,补偿不到位的,供役地人有权阻止设立地役权。无论哪种类型的森林生态地役权,建议均应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以确保森林生态目标的实现。

3.森林生态地役权人与供役地权利人的法定权利与义务

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应履行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支付有偿使用费的义务,不得妨碍林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合理利用林地。如违反法定义务,即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妨碍林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合理利用林地,或在付款期间届满后6个月未支付费用,供役地权利人可以请求物权损害赔偿或违约损害赔偿。此外,供役地权利人不得妨害地役权人依法或根据合同约定行使权利。

4.在具体的森林生态保护制度中,规定森林生态地役权示范合同主要条款

如在自然保护区制度中,规定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示范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当地社区和农民以符合自然保护要求的方式经营和管理土地,管理部门应支付自然保护区使用费,其数额相当于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当地农民年均林地收益差额。在商品林采伐制度中,应规定由商品林经营主体与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订立地役权合同,申请采伐未被批准的,由政府补足市场差额。在公益林经营管护制度中,供役地权利人在不破坏生态公益林的生态作用、不降低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和生态区位功能前提下,有权进行木质资源的适度利用以及非木质资源利用,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应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而非管护费。

参考文献

(1)周训芳.论林地地役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03).

(2)汤长极.对公共地役权立法的建议[J].中国土地,2006,(12).

(3)(9)(14)王明远.天然气开发与土地利用:法律权利的冲突和协调[J].清华法学,2010,(01).

(4)肖宇.对中国“公共地役权”制度的探讨和立法建议[J].中国土地科学,2009,(09).

(5)肖泽晟.公物的二元产权结构——公共地役权及其设立的视角[J].浙江学刊,2008,(04).

(6)蔡女武.公共地役权性质初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2).

(7)朱广信.我国《物权法》中地役权制度探究[J].法学,2009,(07).

(8)张鹏.地役权若干制度研究[A].王利明.物权法专题研究[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肖建华,周训芳.自然保护区集体土地管理与社区共管契约[J].求索,2009,(02).

(11)王清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森林采伐管理体制变革研究——兼论森林法的完善[J].东南学术,2010,(05).

(12)张红霄.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律解析[J].林业经济,2008,(09).

公益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篇8

1.1 公益林保护管理与林农经济利益矛盾突出

林改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林的经济效益。由于当前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仍然偏低, 一旦被区划为生态公益林, 林农的经济利益将直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2 公益林的保护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落实产权后的用材林、经济林属于个人财产, 都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管理, 而一些公益林由于地处偏僻, 管理不到位, 偷盗生态公益林的现象时有发生, 给公益林的保护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1.3 公益林地逆转倾向加重

林改后, 公益林的经营主体转为林农, 林农有养护和抚育公益林的责任。而随着林改的进一步深化, 林农保护、抚育公益林所获得的经济回报与其经营商品林的经济利益形成巨大反差。林农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公益林“改造”为经济林或其他商品林, 从而导致公益林地逆转, 呈逐年下降的倾向。

1.4 林业部门实施生态公益林监管工作难度加大

林业部门作为公益林监管的主体, 承担辖区公益林管理与监督的重任, 尤其林业站作为公益林建设的实施主体, 为建立监管制度、配备监管人员、落实辖区的监管工作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林业站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 公益林监管工作经费标准仍然偏低, 有效组织抵御突发病虫害、火灾、水灾、泥石流的能力严重不足。

2 加强公益林管理措施

2.1 全面规划, 因地制宜建设公益林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统称为公益林, 其目的是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 这就要求在公益林的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原则。

森林整体效用的发挥是公益林建设的关键, 在规划林区时要关注林区的整体效益, 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公益林。地理环境特征与林分主功能相一致。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文特征直接影响森林的树种以及公益林的范围。例如在地理条件较好的地区, 生态公益林的比重可以放低, 以天然林作用的发挥来影响地区的环境效益。根据林分质量进行划定, 林分质量好, 只需较少公益林就能保护生态平衡。如果人工纯林较多, 就需要加大公益生态林建设。以经济情况来划定。在以林区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地区, 设置小额公益林, 以保证当地经济发展, 公益林划定牵涉到环境建设和林业生产等各方面, 在操作时要做到各方面的协调, 以实现共同经济效益。关注整体和数量比例, 做到因地制宜。例如, 生态公益林布局时要考虑江河源头、湖泊水库周围等, 支流沿岸、农田牧场周围, 使生态林呈现比例适度, 点、线、面的有机对应, 促使公益林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发挥。

2.2 科学保障, 可持续经营公益林

2.2.1 林分抚育科学化

在林分抚育中, 要根据实际, 合理采用定株抚育、生态疏伐、景观疏伐等方式。对幼龄林在出现营养空间竞争前, 进行定株抚育, 按不同生态公益林的要求分2~3次调整树种结构, 伐除非目的树种和过密幼苗, 对稀疏地段补种目的树苗等。森林受光度直接影响其生态效益, 为使森林内各样树木都能受光, 要积极采用生态疏伐的方式, 以诱导形成复合异龄林。对风景林按森林美学原理进行改造或是重塑, 这样不但可以产生生态效益, 还能积极发挥森林的美学功能。

2.2.2 生态经营, 全面管理

建立健全各级有关保护、经营和管理公益林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为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基本保障。在资金支撑上, 要求将生态公益林建设纳入社会公益事业范畴, 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之中, 以保证公益林资金到位。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各种投资, 调动全社会力量, 共同建设生态公益林。建立生态效益林补偿基金, 用于生态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以及有关损失的补偿,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 社会收益、政府统筹”的原则, 通过制定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 多渠道筹资的方式进行生态效益林补偿。

2.2.3 加强公益林管保

各政府是公益林管理和建设的主体, 必须建立和落实各级公益林管理和建设目标责任制, 政府各部门紧密协作, 林业部门与公检法、财政、审计等部门配合, 严格落实监护制度, 同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坚决制止对公益林进行商品性采伐, 切实加强公益林保护。加强护林防火管理, 建立公益林防火林网, 并建立公益林体系档案和生物多样新定位检测系统, 全方位保障公益林。

2.3 加大宣传, 促进公益林可持续发展

公益林建设是社会系统工程, 建立和保护生态公益林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保障人们安居乐业,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要将措施全面落实, 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到其建设与保护之中。加强环保教育, 使人们树立“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的意识, 以环保意识指导自我环保行动。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广泛宣传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意义, 让广大群众了解政策, 提高人们对公益林在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改善生活以及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中的作用认识, 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公益林管保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艳霞.林改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面临问题初探[J].民营科技, 2011 (9) :115.

公益林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篇9

1 公益林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益林管理, 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一定补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对森林生态效益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我国公益林管理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成体系的宏观管理模式,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使公益林管理工作逐渐实现有序化发展。公益林管理过程中, 由于社会发展、公益林相关管理制度、客观地理条件、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等原因造成了公益林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1) 公益林管理制度的公益林补偿经费不足。对国有公益林, 集体、个人所有的公益林、无论是国家重点公益林还是省级重点公益林都应继续提高公益林每667m2的补偿标准, 特别是国有公益林补偿标准过低、其实际补偿标准仅是集体和个人补偿标准的1/3。

(2) 公益林的基层管理队伍总体存在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 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同时每年对基层公益林管理队伍的各项专业培训过少。

(3) 公益林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深入, 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 很少的个人公益林所有者在经营时以为和经营用材林一样, 甚至不知道有公益林补偿金制度。

(4) 公益林管理的奖惩制度不够健全。公益林管理的奖惩体制不够健全影响了公益林管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影响了公益林管理其它工作的进一步顺利推进。

(5) 城市现代化建设用地与公益林林地保护间矛盾日趋严峻。

2 加强公益林管理的策略

2.1 不断提高公益林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

随着经济的纵深化发展, 人力资源成为森林管理部门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森林管理部门意识到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对森林管理部门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公益林管理过程中也积极加强了公益林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公益林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公益林管理知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能够具有职业道德, 坚持原则, 忠于职守, 参与到公益林管理中来。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公益林管理纳入到森林管理部门管理的整体计划中, 突出公益林管理的重要地位。作为森林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 要经常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各种公益林管理宣传工作、每年增加对公益林管理人员专业化方面知识的各种培训, 学习森林建设、森林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能够在森林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 公益林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学习, 不仅要具备各种公益林管理知识, 职业道德, 还应具备法律意识。

2.2 加强公益林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

公益林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对于公益林的保护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加强公益林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的过程中, 需从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公益林管理部门与森林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不断完善和健全森林公益林管理部门的制度, 改革传统的管理理念, 从森林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到公益林管理的具体工作人员, 都应该具备新的管理理念, 在森林管理部门内部营造一种规范的、科学的管理氛围。 (2) 森林管理部门领导者要明确对森林公益林管理部门工作的领导责任。森林管理部门领导者需要对公益林管理工作负责, 监督森林公益林管理部门、公益林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行为, 保证森林管理部门内部公益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明确公益林管理人员对于森林管理部门档案工作所担负的领导责任, 使得公益林管理人员能够本着责任心, 搜集整理森林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并且利用现代化技术有效管理各项档案资料, 确保森林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4) 尽快建立科学严紧全面的公益林管理奖惩体制, 这是促进公益林管理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举措, 也是充分调动和提高广大公益林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2.3 加强公益林管理责任体系的创新

在公益林管理过程中, 创新公益林管理责任体系, 需要分析公益林管理结构设置, 引入正确的体系设置方法、整改体制、精简中间环节等, 将公益林管理的责任落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 保证公益林管理工作的顺畅, 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要能够及时找到相应的责任人, 并且由相关责任人处理具体的问题, 防止公益林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扩大。

3 结语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森林资源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公益林管理是森林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对于森林生态效益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公益林建设和过程中, 国家需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林补偿金的投入力度, 加强公益林建设管理的力度, 管理部门对公益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有效分析, 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公益林的管理建设, 以更好地提高森林的生态建设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利.公益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农业与技术, 2014 (09)

[2] 庄瑜英.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问题和对策的探讨[J].绿色财会, 2012 (07)

[3] 罗联烽.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管理对策研究[J].防护林科技, 2011 (01)

上一篇:逻辑信号下一篇:杠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