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选择(共11篇)
阅读是一种选择 篇1
对高层管理者而言, 领导并非一种职位, 而是意味着选择去为更多人担当责任。有时候人需要温暖, 有时候人需要感动, 有时候人需要感恩。当我们需要温暖、需要感动、需要感恩的时候, 很多时候我们就会想, 我们身后有很多人, 家和万事兴, 可能家就是最初的一个团队。那么, 如何成为团队里的一个人, 让这个团队发展, 让这个团队成为一个最棒的团队呢?
领导不错
如何成为一个非常棒的人呢?第一个境界就是要让别人看到你, 第二个境界是能够让别人喜欢你, 第三个境界是让别人信赖你, 第四个境界就是让别人爱上你。最高的境界是让别人疼爱你。
通用电器前任董事长兼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讲过一句话:在你成为领导前, 成功的标志就是自己成长;而当你成为领导之后, 成功的标志就是如何使得别人成长。所以, 成为领导就是要自己先成长, 你的包容能力、让步能力、妥协能力、沟通能力、自我否定能力都非常关键, 也非常重要。
我还有一个理念, 即蟑螂训炼七步法。大一的时候到食堂打饭, 发现饭里有一只蟑螂, 一看到蟑螂, 愤怒, 扔掉不吃了, 找校长投诉;大二的时候, 一看饭里有蟑螂, 愤怒不吃了, 不找校长, 不投诉;到了大三, 一看饭里有蟑螂, 愤怒, 打份新的继续吃;到了大四, 一看饭里有蟑螂, 愤怒地把蟑螂扔掉, 继续吃;到了研一时打饭, 发现饭里又有蟑螂, 不管, 继续吃;到研究生毕业时打饭, 一看饭里有蟑螂, 拿下;到了读博士的时候, 发现饭里没蟑螂, 很不习惯, 一看对面小师妹碗里有蟑螂, 夹过来。蟑螂就是误会、冲突、压抑、郁闷, 而拿下蟑螂就是大智慧、大境界、大心胸、大气魄, 这是自我成长的标志。
规矩不错
请注意, 我这里说的不是制度不错。我见过大量的人, 他们在最初的时候都是不错的, 可到了最后团队垮了, 为什么?就是规矩不对。什么叫规矩呢?写到墙上的都不算规矩, 不写但做得到的那才是规矩。
我们发现了一个理论——刺猬理论。刺猬在冬天的时候要相互拥抱取暖, 但太近又会刺到对方, 所以他们只能保持一定距离, 相互靠在一起来取暖。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就是当我们带一个团队的时候, 应该和团队成员保持一定的距离, 你跟团队某些成员太密就会疏远其他成员, 当你疏远其他成员的时候, 这个团队的规矩就已经被破坏了。
规矩不错的第二个理论是潜规矩理论, 也叫潜规则理论。一旦被人定位, 团队也就基本上垮掉了。任何一个校长单独到北京找我吃饭, 我都不会答应, 要吃饭一定是两、三个人一块吃饭, 如果是只有一个人, 就在办公室一起吃盒饭。为什么?就是避免别人会想为什么陈老师不和我吃饭。我做不到和每个人吃饭, 就要做到不单独和某一个人吃饭, 让他们认识到老板是公平的, 老板是公正的, 那这样规矩就不错了。
如果说我们能做到自己不错, 团队的成员不错, 规矩也不错, 那这个团队的组建就成功了, 团队的组建就可以打个高分。团队的组建只是一个开始, 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高目标是动力
求之上者得之中, 求之中者得之下, 说的就是要有高的目标。有人说马云是浙商的代表, 5年前有人说他特别会忽悠, 谁说这忽悠本身不是在定一个目标呢?恰恰是那种所谓的忽悠, 那种高目标, 特别凝聚人心。
2000年2月, 俞敏洪召集员工开会, 当时新东方不过两百来人。俞敏洪选择的是600人的大教室, 他说新东方未来目标是国外部老师在这个教室是坐不下的。长远的目标要定高一点, 但把长远目标细化为眼前目标的时候, 要接近具体实际。
领导人要做出正确的决策。什么叫领导?什么叫正确的决策呢?如果一个领导人经常做出错误的决策, 大家就会对他失望, 从而离开。领导就是带大家去那些大家不想去但应该去的地方;带大家想去又不知道怎么去的地方, 带领大家知道怎么去但不知道怎么快速去的地方。领导就是要告诉大家该去哪里做, 该怎么做, 该和谁去做。
如果所有这些都达到的话, 一个领导犯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 那就可能是真正的毁灭性的打击了。
要学会激励。我到一个学校去的时候, 一个员工问了我一个问题, 刚好我到另外一家公司做培训的时候, 一个员工问了我同样的问题。他说, 我很不开心, 怎么才能够开心。我问, 为什么不开心, 老板给你的钱公平吗?他说, 老板给的钱倒是不少。我就说, 是不是老板不信任你?他说也不是。我说, 老板既公平也信任你, 你怎么不开心啦?他说, 老板经常骂人, 取得重大的业绩, 也不出去庆祝一下。
如何去夸别人, 这就是第六个黄金法则。如果我们能够设立一个高的目标, 同时能确定正确的决策, 而且能庆祝和激励, 团队就能发展。
建立给予文化
要学会给予, 给予就是授权, 怎么样给予别人名, 给予别人利。如果领导将荣誉归于自己, 那没有人可以和你玩得长久。有一句话说是财聚人散, 财散人聚。当财富聚集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 人就会散;当财富散发到所有人身上的时候, 人就会凝聚。还有一句话是名聚人散, 名散人聚。所有的名都归属于你一个人的时候, 别人肯定不干了;而所有的名分给大家的时候, 别人就会干。
我们在做给予法则, 就是让别人感觉到他们是得到认可的。比方说, 你有一份荣誉时, 不妨多感谢感谢别人, 员工就会感觉到老板没忘我;同时, 记住在重大场合下多说感激别人的话。其实这是很小的事, 不是难事, 就看你用不用心。
有人问, 为什么一个人非要当领导呢?我说, 如果你有能力去影响更多的人, 为什么你那么自私, 不愿意担当责任?如果你有能力让更多的人从失败走向成功, 为什么你贪婪地独享清闲?如果你有能力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为什么要标榜自己快乐的自我?领导始终是一种选择, 而并非一个位置。
阅读是一种选择 篇2
可考试,就这样来了,令我措手不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真是一点不错,如果我也可以答出一份好成绩,那同窗的那群莘莘学子该有多可怜。扯起一摸不屑的浅笑,我盯着成绩单上白纸黑字,六百二十多分,泪水在轻蔑的笑上滑过。是我自己不用功。如果当初多背一点题的话……如果答题时认真一点的话……如果上课仔细听一点的话……如果题目简单一点的话……如果……一贯的幻想又涌上心头。看着镜中的自己,凌乱不堪,这还是我吗……我怎么会这么狼狈……抛开一切幻想,我放弃了逃避,鼓起勇气,让自己面对现实,让自己学会坚强,慢慢长大……认真的复习,仔细的做题,专心的听讲……一天天过去了。终于,在期末考试中,我收获了成功,我终于赢得了胜利。回头看看,才发现是因为我放弃了逃避,放弃了幻想…… 曹公放弃了黛玉,《石头记》才闻名于世,法布尔放弃了安逸,与虫为伴,《昆虫记》才为人传颂,居里夫人放弃了家庭,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才有了镭的问世…… “有得必有一失”有时也可以看做“有失必有一得”在放弃的同时,我们不也得到了吗? 《放弃,也是一种选择》这篇优秀的“初一作文”由收集,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投稿,仅供参考和学习,请注明出处。
成功是一种选择 篇3
请以“成功是一种选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除诗歌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50分)
名师说
famous teacher
这个考题考什么?
近年来,受高考命题的影响,哲理思辨类考题开始出现在各地中考试卷中,虽然命题者并未冠以“思辨”的字眼,但题目的字里行间闪耀着智慧与理性的光彩,侧重考查考生对生活的深度理解和认知。
“成功是一种选择”,这道题目的写作,难在写得透彻,立意深刻,角度明晰。当然,这并不是要考生标新立异地去写作,而是真正地对“成功”与“选择”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解。可以记叙,结合自己的成长体验,写一写选择对于自己取得成功的关键作用;可以议论,以“成功是一种选择”为中心观点,举例进行论证。不管怎样写,都不要空泛地谈论,而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这个考题怎么写?
成功是一种选择,“我”来说说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人在每个十字路口,对心态、毅力和方向的选择,选择了什么样的心态,就有可能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困难时,你是一蹶不振还是迎难而上,决定了未来的路是平庸还是精彩。成功是人生一个个选择的积累,每一次正确的选择都朝成功的方向前进了一步,距离成功的目标近了一些。
成功是一种选择,“我”来说件事。如,父亲为了家庭,每日辛苦劳作,各种应酬不断,虽然他升到了更好的职位,却因此伤害了自己的身体,也忽略了我和妈妈的感受。那时爸爸理解的成功是不断晋升的人生。后来,他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在两难之中,他放弃了一些社会事务,选择花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妈妈和“我”。现在,我们家庭幸福,爸爸说,成功并不是只有一种途径,成功也可以有另外的选择。
成功是一种选择,“我”来说个人。钱学森是“我”仰慕的学者,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他曾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三年后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并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如果留在国外,他肯定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经过不断地努力,在1955年10月18日,钱学森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不久,他便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也因此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你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写写像钱学森这样的例子。
成功是一种选择,“我”来说现象。在当下,人们对成功有较为片面的理解,比如有房有车是成功,有钱有权是成功,其实,成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有人选择善良安定、回归内心;有人选择在普通的岗位实现人生的价值 ;有人虽然一生都不富有,但是精神世界很充盈。成功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选择不同,期待不同,对成功的理解就不同。你可以结合当下的热点,来说一说对“成功是一种选择”的思考。
(文/李梅)
我的笔记本
最让你激动万分的一次成功是什么?它与你的选择有关么?
身边有哪些人因为选择不当而失败?
面对怯场: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篇4
一、怯场心理成因分析
怯场, 对于学生来说, 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 面对中考、高考, 哪怕是平时的模考, 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反应出对考试的害怕, 但轻微的害怕并不会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更确切地说, 那是紧张的气氛造成的心理压力, 有一定的压力也不见得就会对考试产生多少负面影响。怯场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样的, 可能是一种原因, 也有可能是多样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曾在中考中受挫。
中考中受过挫, 对于高中生怯场来说,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许多学生在平时考试时表现良好, 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但一旦进入期未考试、模考、高考, 就会出现较大的滑落现象, 甚至有些同学期未考试、模考也不会出现问题, 但高考时就会胆战心惊, 严重失常。这类学生的最大的隐患就在于平时老师不会太注意, 因为平时成绩较为理想, 可事实上在接近大考期间, 一个人在独自煎熬。
2. 压力源过大。对于考试, 有这样那样的压力是正常, 压力源可能来自父母, 来自教师, 或来自自身。多年班
主任经验告诉我, 许多压力大的学生, 其压力源并不仅是从此而来, 因为父母、教师都会有意减轻其压力。还有一种隐性的压力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就是来自家庭外围成员的期望。“期望效应”有时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这类学生总是会不时地受到来自家庭外围成员的褒奖和赞许, 这种褒奖和赞许就会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 钳制住学生软弱的心理, 这种外源的压力会渐渐成为一种内在的压力, 学生会觉得如果考不好会辜负亲人的期望。
3. 氛围造成。
可以说, 学生不是被高考难倒的, 是被高考的气氛吓倒的。稍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高考的题目除了新颖之外, 难度一般是小于平时的模考。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触, 在平时的练习卷中如果标上某某年高考题, 无形之中就是感到有难度, 可是如果没有标明就觉得没什么?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神圣的, 也是沉重的。那高扬的标语、清晰的围线、沉寂的校园, 都会给学生笼罩上沉重的气氛, 有点窒息, 有点失措。如果此时有学生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它就会像瘟疫一样, 迅速蔓延, 怯场的更怯场, 不怯场的也开始怯场, 班主任此时真的会感到束手无策, 望着一张张痛楚的脸心中更生痛楚与无奈。高亢的口号在此时会显得那么的软弱无力!
二、走出怯场心理的对策
1. 移情理解。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如果忘记曾作为学生的自己, 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当今教育, 师生之间的冲突不断, 原因之一就是缺少移情理解, 特别是教师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是一味地以“一切为了学生”作为口号, 变相地折磨学生。如果要求学生站在老师的立场来看待问题, 那可能有点强人所难, 没有这方面的阅历怎么可能会有感触呢。可是教师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 学生时的感受还在脑海中, 不要让它深沉下来, 要时时唤醒它。教师作为学生时也应该有怯场的情绪体验, 在开导学生的时候, 不要一味地以强者的面庞出现, 可以以自身的经历, 以弱者的遭遇来和学生将心比心, 不要把怯场当作是一件不正常的事, 而是应该以正常的问题来交流问题。如果教师在面对学生怯场时, 一味以不能怎么样怎么样, 换来的只是学生更多的胆怯和失去自信, 因为这样的教育只会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无用而更生自卑。
2. 积极的心理暗示。
要教会学生对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不断暗示自己每一次失败都是最后一次, 而不是下一次会不会再重演。特别是曾经有过失败经历的学生, 不要让失败的经历和情绪在想象不断重演, 从而慢慢演化为真实。面对大考, 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断地提醒学生, 这是正常的现象。事实也证明, 比如考前短时间的失眠不会对考试成绩产生多大的影响, 因为在考试高度紧张的气氛中神经系统已经高度集中, 失眠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小的。教师应该把考前可能产生的各种症状向学生说明一下, 但不能是以“病症”的态势去说明, 而是应该以考前普通现象去解释, 不是给学生压力, 而是让学生释放抑制的心情。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营造学生良好的心理氛围, 教育应该要改变某种宣传, 我们需要的不再是勇士, 而是心理健康成长的一代。
3. 学会放弃。
放弃是一种选择周记 篇5
朋友,你是否想做成一件事而最后还是一无所获;朋友,你是否想得到一个人而换来的却是泪珠。我告诉你,放弃吧,也许放弃也是一种方法,一种获得。
树上有一个很诱人的苹果熟了。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着,只好搬来木梯,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脱枝而落,摔在地上,“啪——”,成了一团果泥。
如果这时我们放弃对这个苹果的怜悯,而去摘另一个,不也会有收获吗?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要常常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那些所谓滴,不属于我们,而我们又何必去强求。
蚂蚁遇火时,他们会迅速裹成一个团,放弃最外一层的蚂蚁,从而使得更多的蚂蚁逃生;斑羚遇险时,他们快速分为两列,一老一少,他们放弃了老一代的生命,在悬崖边筑起一道生命桥,从而安全的使少一辈逃生。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夏天的傍晚,有一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艄公问:“你年轻轻,为何寻短见?”“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艄公听了沉吟有顷。说:“两年前,你是怎样过日子的?”少妇说:“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呀……”“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没有”“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去。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去吧……”
奇迹是一种选择 篇6
“两道彩虹!”我站在茫茫的戈壁滩上,惊叫起来。2012年7月,我和一帮朋友徒步戈壁,我们在一块辽阔的平原上露营了一宿。在没有风雨的早晨,空中居然出现一明一暗两道平行的彩虹。我平生没同时见过两道彩虹,但这也许是戈壁上司空见惯的现象吧,我想。
那天我们徒步了三十多公里,到了傍晚,在完全不同的方向,同样没有风雨,横空又出现一道彩虹!出于好奇,我问当地的向导是不是戈壁上常见彩虹。他们说戈壁因为干燥而缺云少雨,彩虹很罕见,更别说一天三道彩虹了。
听到我这段经历的朋友们纷纷恭喜我,因为他们相信彩虹有带来幸运的神奇力量。但我真的见到奇迹了吗?
奇迹是今天的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它们往往匪夷所思,被认为不可能发生。按这个定义,我们跟前就有一个奇迹,那就是整个宇宙,因为它的发生比双彩虹更难以解释。
根据现代物理的宇宙大爆炸理论,137亿年前,从一个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状态中,突然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个比针尖还小无数倍的空间,其中包含着一团质量和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物质,它就是整个宇宙。这个空间迅速“爆炸”,其中的物质也跟着膨胀而冷却,渐渐演变成现在的宇宙。
物质和能量是守恒的,怎么可能从没有宇宙的状态“变出”一个宇宙?这真是件匪夷所思、似乎不可能的事。但神奇的是,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已有相同的发现。他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是说,世界是无中生有。他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万物生于“道”,而“道”在现代物理中对应着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状态。
不仅我们生活在宇宙这个巨大的奇迹中,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是奇迹。即使一个人尚未出生,一本叫做“DNA”的书就已描述了他在不同年龄的基本长相和体型,酒量如何,短跑是否能拿冠军,长跑耐力怎样。它仅仅用了约750MB的信息,就描述了一个人机体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全过程。人与微生物和植物虽有天壤之别,却都有这样一本书,它甚至能自我复制。
达尔文的进化论无法解释在原始海洋中如何出现包含着这本奇书的单细胞生物,它甚至无法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例如为什么人可以因听到一首歌而落泪。这能力对生存繁衍没什么帮助,而且更低等的动物并没有这能力,因此它很可能不是进化的结果。
进化论基于生存和繁衍的压力,但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远超脱于生存和繁衍。要交流有声音就行了,并不需要音乐;要活着有食物就行了,并不需要思想;要繁衍有性就行了,并不需要爱情。但没了音乐、思想和爱情,生命就失去了意义。也许人类不仅是进化树上自然衍生的部分,而进化树是为我们而生;也许人类也不只是这个世界来去无踪的客人,而这世界是为我们感受一遭而存在。
既然到处都是奇迹,为什么许多人认为没有奇迹呢?因为他们对满眼和凿、有着大美的奇迹早已习以为常。他们以为已经看到了生活的全部,于是关闭了心扉,泯灭了好奇。他们不再期盼,而是机械地应付着生活中需要处理的事情。
但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索然无味啊!世界就像一个有着无穷层奥秘的洋葱,科学虽然能一层一层地剥开它,但永远无法解释它的全部,人类认知的边缘以外永远充满了神奇。相信奇迹能让我们保持孩子一样的好奇,拥有探索的力量,不停歇地追求更多的智慧。我们会因为奇迹而感恩,因为感恩而快乐,因为快乐而有动力发现和创造更多的奇迹。
爱因斯坦说,“你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之一度过一生:一种是好像没有奇迹,另一种是好像处处是奇迹。”相信奇迹是一种选择和信仰,并不需要证据和逻辑。斗转星移,春华秋实,只要我们睁开眼睛,这世界哪里没有奇迹?
那天我在戈壁上看到奇迹了吗?我选择看到了。
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 篇7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不错,有时为了对付考试,或者为了获得资料,有些书我们不得不读,但读那种书是不可能得到享受的。我们只是为增进知识才读它们,所希望的也只是它们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至多希望它们不至于沉闷得难以卒读。我们读那种书是不得不读,而不是喜欢读。这当然不是我现在要谈的读书。我要谈的读书,它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帮你谋生;既不会教你怎样驾船,也不会教你怎样修机器,却可以使你生活得更充实。只是,要想得到这样的好处,你必须喜欢读才行。
我这里所说的“你”,是指在业余时间里想读些书而且觉得有些书不读可惜的成年人,不是指本来就钻在书堆里的“书虫”。“书虫”们尽可以想读什么就读什么。他们的好奇心总是使他们踏上书丛中荒僻的小路,沿着这样的小路四处寻觅被人遗忘的“珍本”,并为此觉得其乐无穷。我却只想谈些名著,就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而已被公认为一流的著作。
一般认为这样的名著应该是人人都读过的,令人遗憾的是真正读过的人其实很少。有些名著是著名批评家们一致公认的,文学史家们也长篇累牍地予以论述,但现在的一般读者却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读了。它们对文学研究者来说是重要的,它们原来的诱人之处已不再诱人,因此现在要读它们,是很需要有点毅力的。
关于这类书,我不想说什么。每个人自己就是最好的批评家。不管学者们怎么评价一本书,不管他们怎样异口同声地竭力颂扬,除非这本书使你感兴趣,否则它就与你毫不相干。别忘了批评家也会出错,批评史上许多明显的错误都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你在读,你就是你所读的书的最后评判者,其价值如何就由你定。这道理同样适用于我向你推荐的书。
我们各人的口味不可能完全一样,只是大致相同而已。因此,如果认为合我口味的书也一定合你的口味,那是毫无根据的。不过,我读了这些书后,觉得心里充实了许多;要是没读的话,恐怕我就不是今天的我了。因此我对你说,如果你或者别人看了我在这里写的,于是便去读我推荐的书而读不下去的话,那就把它放下。既然它不能使你觉得是一种享受,那它对你就毫无用处。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义务,一定要读诗歌、小说或者任何纯文学作品。他只是为了一种乐趣才去读这些东西的。谁又能要求,使某人觉得有趣的东西,别人也一定要觉得有趣?
请不要认为,享受就是不道德。享受本身是件好事,享受就是享受,只是它会造成不同后果,所以有些方式的享受,对有理智的人来说是不可取的。享受也不一定是庸俗的和满足肉欲的。过去的有识之士就已发现,理性的享受和愉悦,是最完美、最持久的。
养成读书的习惯确实使人受用无穷。很少有什么娱乐,能让你在过了中年之后还会从中感到满足,除了玩单人纸牌、解象棋残局和填字谜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游戏,你可以单独玩而不需要同伴。读书就没有这种不便;也许除了做针线活——可那是不大会让你安下心来的——没有哪一种活动可以那样容易地随时开始,随便持续多久,同时又干着别的事,而且随时可以停止。
今天,我们很幸运地有公共图书馆和廉价版图书,可以说没有哪种娱乐比读书更便宜了。养成读书习惯,也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我说几乎可以,是因为我不想夸大其词,宣称读书可以解除饥饿的痛苦和失恋的悲伤;但是,几本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再加一只热水袋,确实可以使任何人对最严重的感冒满不在乎。反之,如果有人硬要他去读他讨厌的书,又有谁能养成那种为读书而读书的习惯呢 ?
你最好还是随你自己的兴趣来读,我甚至都不认为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我自己就喜欢同时读四五本书,因为我们的心情毕竟天天都在变化,即便在一天里,也不是每小时都热切地想读某本书的。我们必须适应这样的情况。
我当然采取了最适合我自己的办法。早晨开始工作前,我总是读一会儿科学或者哲学方面的著作,因为读这类书需要头脑清醒、思想集中,这有助于我一天的工作。等工作做完后,我觉得很轻松,就不想再进行紧张的脑力活动了,这时我便读历史、散文、评论或者传记;晚上,我看小说。此外,我手边总有一本诗集,兴之所至就读上一段,而在我床头,则放着一本既可以随便从哪里开始读、又可以随便读到哪里都能放得下的书。可惜的是,这样的书非常少见。
(摘自《毛姆读书随笔》)
阅读是一种变速运动 篇8
马儿呀,你慢些走!且把风景看个够。
“慢慢走,欣赏呀!”
当然,快速阅读发端并昌盛以来,阅读速度从书林漫步到跨上快车,行得更快、更远,让阅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到了尽可能多的文章和著作,发挥了应有的正能量。但问题是,有些同学却习惯用走极端的方式来表明“最革命”,让阅读的速度越来越快,由慢车到快车,由快车到高铁,由高铁到超音速。有的甚至一小时读一摞书,几分钟读一部长篇,直到提出了“海量阅读”。这样的“海量”能有质量吗?
其实,阅读是一种变速运动,当快则快,当慢则慢,任何偏执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快时,可如上述的走马观花;慢时,当如牵着蜗牛散步,要字斟句酌。击节处,“雪拥蓝关马不前”,原地盘旋玩味;败笔处,则一目十行,哗哗翻过。有速读、有慢读,有浏览、有研读,有粗读、有细读,有诵读、有默读。针对不同的文章、同一篇文章的不同段落、不同的阅读境地甚至不同的心境,适时变化,适时变速。
宋朝的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本《论语》读了一辈子。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研究《红楼梦》《聊斋志异》几十年不停止。有些书,我们需用一生来读。有的书,如应时书,如名人书,如所谓畅销书,可以速读、少读甚至不读。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就是一个变速过程:由快到慢。北大的孔庆东教授则在文章中介绍他的读书法:对不太经典的书,初读要慢,四五页后,已知其大概,然后加速,很快翻完。这也是一个变速过程:由慢到快。
“阅读是新发现的旅行”,既然是旅行,显然不能等速。行走在别人的思想或故事的风景中,东瞧瞧,西望望,遇到可意的地方,就需要停下来,驻足欣赏,甚至原地打转儿,绕之三匝,不忍离去。有时,则应疾走。有时,赏花时还要避开黄峰,看景时还要避开狗———这又是读书的设防问题了。建议同学们在挑选书籍时,尽量选择完本、善本,不是删节本、改编本,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辨识能力,而不是匍匐书下、低眉顺眼尽信书。
快速阅读,当是诸多阅读方法中的一种,别抱着一种就忽略了其余,“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做法是不对的。读书有法,而无定法。
当有一天,你有条件坐拥书城时会发现,再快的速度,也是读不完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味地赶潮和跟风,将永无止境,让你疲于奔命,而忽略了身边的风景。
阅读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篇9
“一切都始于感觉”, 这是我们阅读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应以赤裸的心灵直面文学作品, 从作家及其笔下人物本身迸发出的激情与外部世界发生的碰撞出发探索他们深邃的内心, 追求作品的内在价值, 并寻找一条线索, 以触动文本所隐含的心灵世界与我们参与阅读的心灵世界应和。
当然, 我们无法重建作者的创作原意。因为作者本身就受语言及表达能力的约束, 意义的叛逃是正常的, 也是合理的。文本一旦完成, 便从作者的思维中分娩, 成了有它自身逻辑的社会存在, 从而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生命。阅读, 就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阅历等进行“感言辨体、入情得意、运思及物”的过程, 是读者与作者、文本自主对话, 沟通历史与当下, 分享文本意义, 并赋予文本以新的鲜活生命的过程。虽然文本是客观存在的, 但对文本的理解和所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选择决定的。我们以自己的感觉期待视野整体感知理解, 复活认知的想象力;然后从文本的不同视点进行反思性阐释, 使文本的特殊意义具体化, 并回答暗隐问题;最后应用历史性的意义解释重建阅读的新视野。在这种阅读视野的嬗变中, 我们可以看到每个读者都在变化的世界中, 将历史遗留下的主题意旨和文本意义重新提问, 并给予回答, 从而促使生命的主体经验的构成和文本意义的“复活”, 使它在读者的撕碎和统整中建构。
凡有理解, 就有不同。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常常产生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就是同一读者的此次阅读也可能与下次阅读产生大异其趣的感受。文本的真正价值和生命, 就在于读者对其作出的永无止境的多元解读, 获得一个个染上个体生命意识的文本意义。任何一部文学作品, 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 而是在其阅读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 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 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比如鲁迅的《风筝》一文, 有人认为它批判了封建儿童教育思想和方法, 提倡近代儿童教育的科学观念;有人认为它批判了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有人认为它深刻地解剖了自我;也有人认为它用充满诗意的笔调, 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还有人认为这是首关于春天和青春的诗, 是鲁迅在继续寻求那逝去的青春。
二、警惕“过度诠释”
阅读可以超越文本, 文本也需要读者创造性的诠释, 其生命才得以延续、存活。有着丰富内蕴的文本, 存在许多的“未定点”和“非硬性规定”的自由空间, 有时需要热烈的争辩来充实其留白空间, 有时需要静静的玄想来感受其丰富内涵。因此, 对文本意义的解读, 自然会留存个人主观色彩的烙印。但读者的主体作用不是无限和万能的, 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其所表达的意义, 它理应受到作者、作品历史具体性的制约, 也离不开读者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人们的心理结构的影响。而学生和文本间有个“智慧上的差距”, 这就需要相对稳定的、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尺度标准, 以约束过度诠释现象的发生。
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完全开放, 不断生成的过程, 应该尽可能使文本的意义结构和学生的意义结构在某一点上相遇, 产生“视界融合”。虽然文本一经问世, 它肯定会被许多读者用自己的时代意识和审美观加诸阐释和改造, 使它成为充满生机的动态文本了。但同时, 它又可能被某些读者“改造”得遍体鳞伤甚至面目全非。所以, 要想真正建构文本意义, 并使其不断获得新的活力, 也得去审视、研究它的创作过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如果不重复和重构一件艺术品藉以产生的那种创造过程, 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这种艺术品” (考西卡) 。虽说这种说法不免失之偏颇, 但我们的确需要带着好奇去关心这些文本是怎样诞生的, 作者在怎样的生活环境下创作它的, 作者的生活经验与创作之间构成怎样的关系。要想对一部作品有深彻的理解, 完全抛离了作者的解读, 就会成为一种武断的臆想。无限提出读者主体地位而将作者放逐后, 致使有些读者解读时穿凿附会, 吹毛求疵, 这种由文本意义的绝对的一元化走向了对无限衍义的认同, 甚至对学生在解读文本时穿凿附会的言论予以不负责任的肯定的现象是不足可取的。文本的主题意义是丰富的, 人们可以而且也应该从不同的视角来阅读接受, 但毫无疑义的是, 在同一个阅读视角或接受层面上, 互相矛盾的理解不能并存, 不同层面的阐释必须具有内在统一性 (虽不必同一, 但至少是合理蕴涵的) 。我们在文本解读中既要注意符合民族、社会与时代精神, 同时也要承认诠释的客观真理性, 在每个历史阶段应有相对确定的、稳定的、为多数人所接受的共同诠释, 并有意识地引入、鼓励积极的、合理的、有创见的诠释。
摘要:阅读, 是生命的呼吸, 是灵魂安身立命的道途。在精神冒险的旅途中, 我们空洞贫乏的心灵得以运动并获得充分的更新。阅读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我们既要理解文本的“意义潜能”“虚拟意指”, 充实“意义空白”“意义未定性”, 也要与文本对话使其“现实化”, 在视界的融合中, 主动建构文本的意义。
阅读是一种选择 篇10
阅读, 是一种美丽的享受。
阅读不仅美, 而且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 最重要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这种能力主要靠学生的阅读实践来完成, 没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养成阅读习惯的语文老师, 是不称职的语文老师, 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 使学生爱读、乐读、会读,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 享受乐趣。
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阅读兴趣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兴趣是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 只要是感兴趣的事, 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去做。不同年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关系, 所以在教学中, 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求知欲, 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 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 待他们一旦产生了兴趣, 在阅读时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 也会自然产生克服的勇气, 激励他们战胜困难, 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授阅读方法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
有这样一种现象, 有些学生在学习上非常用心, 对教师的要求总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完成, 可谓品学兼优, 但要他们单独面对一个简单的实际阅读问题时却呆若木鸡, 束手无策, 他们只满足于对知识的机械理解, 从没想到用所学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应用, 也就是没有形成自己的能力, 所以说教师应明确自己的第一个任务,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任务, 就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让学生有法可依,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霍姆林斯基也反复强调:必须教会少年阅读, 谁不善于阅读, 谁就不善于思考。那么阅读应该从哪入手呢?
叶圣陶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课本的内容就相当于数学学科的例题, 要想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必须讲透课本内容, 现在有的老师盲目追求课外阅读量, 而忽视了我们手中最有价值的课本, 往往是收效甚微。让学生阅读, 就是要教给学生方法, 我的做法是量身裁衣, 分类例引。
中学语文所选课文, 总的来说不过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类。从每一类中, 选取有代表性的课文, 教师做阅读示范。如以《背影》为记叙文阅读示范课文。第一步, 查录阅读。利用工具书, 查明课文中碰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并把它记录在笔记本上。同时, 结合上下文, 真正理解和掌握词语的“语境”含义。例如课文有这样的一句话:“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聪明”词典的解释是:智力发达, 记忆和理解能力强。可是在这里却是表达作者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艰难处境, 和对“我”一片真挚父爱之情的自责, 应理解为不聪明。查录阅读为进一步阅读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打下基础。第二步, 析疑阅读。析, 是指通过对课文的反复阅读, 理解和掌握课文的思路脉络。包括:文章体裁, 题目的含义, 课文结构层次, 主题思想, 表达方法, 中心线索等。这个阶段的阅读是整个阅读阶段的中心环节, 也是关键环节;对学生个体来说, 这个环节的阅读会出现多少不等的疑难问题, 质疑就成了本阶段扫清阅读障碍的重要方式。学生之间的研究讨论、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 是析疑、辨疑、解疑、答疑的根本方法。教师可以就学生提出具有共性的问题, 进行适时点拨引导, 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第三步, 联注阅读。联是就本文与以前学过的其他类似的课文或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联系起来比较阅读。有比较才有鉴别, 学生通过联系比较, 找出两篇课文的异同。这样, 既有利于学过知识的巩固记忆, 又加深了新知识的理解把握。同时, 培养了学生研究、探索性学习的能力。注就是让学生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 对课文疑难之处或个人有不同看法的地方, 加批注和评语。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明辨是非, 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大胆评论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果学生真的把课本内容吃透, 再看到同类的课外文章就会引发相似联想, 自然而然地把方法由课内迁移到课外, 达到举一反三, 而且我还定期地开展组内交流活动, 把同学们做课外阅读的经验和心得相互沟通, 达到资源共享, 不仅个人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而且还带动了全班同学的阅读能力, 从而真正地把阅读当作一种享受, 一种习惯。我相信, 这种习惯与能力的养成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三、加强阅读训练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保证
语文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到质不断积累的过程。就学生个体来说, 由于先天智力、后来知识基础的差异, 阅读能力的形成有快慢高低的差别, 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以承认差别为前提, 采取适当的训练方法, 使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我的做法是: (1) 分层推进阅读训练。对语文基础较好和较差的学生确立高低不同的训练目标。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会使用工具书, 扫除生字词障碍, 能较通顺地朗读课文, 能大致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 梯式渐进式训练。
沉默是一种人生选择 篇11
王立群:
王立群: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文选》学国际研究会副会长。
宋太平兴国四年五月,经过几个多月的打援围城,五代十国中的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并入大宋的版图。周世宗、宋太祖多次征伐没有打下的太原,到宋太宗这里实现了。他不仅把北汉从地图上抹去,而且把太原旧城彻底化成了历史的陈迹。他有理由为自己自豪。踌躇满志、欣喜若狂的太宗皇帝并没有停下征伐的脚步,他接着做了一个几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立刻出兵收复燕云地区。
宋太宗的这一决定,一是得意忘形,二是错判形势。
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割据在北方的政权,一方面,平定北汉,是大宋统一过程中的重要成就;另一方面,一心想超越宋太祖的他,终于有了证明自己实力的真凭实据。双重的喜悦,尤其是后者,让太宗皇帝颇为兴奋。宋太宗得意忘形,如同一个喝酒喝高了的人,大脑一冲动,就容易短路,一短路就容易做出异乎寻常的决定。
平定北汉的中心是围攻太原城,关键则是打援——阻击辽国援军的南下。当时负责打援的是镇守西山二十年的郭进,郭进先到,占领有利地势,在辽军渡涧之时突然发起攻击,辽军不战而乱,宋军趁机追杀,辽军大败。这一战,郭进占了地利的优势,利用了辽军轻敌的错误,没费多大劲就完成了任务,让辽国损兵折将,这为攻占太原奠定了基礎,也让太宗皇帝对辽国的军事力量产生了低估,由此直接推动宋太宗攻下太原后立即征伐幽州决策的出笼。
在围攻太原数月,粮草将尽、军队疲惫的情况下,宋太宗突然提出一个新的作战目标,并要求立即执行,这样做是否合适呢?对此,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一派极力赞成,一派坚决反对。赞成者有赞成的道理,反对者有反对的理由:
第一,不能打。征伐燕云是太宗皇帝一个临时性的决策,各项工作根本没有准备,包括物质准备(粮草)、心理准备。从现实看,从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出兵到五月太原攻陷,连续数月行军、作战、攻城,士卒疲惫,像长时间绷紧的一根弦,也该松松了。
第二,不想打。太原攻陷之后,众将领终于松了一口气,正盼望着论功行赏呢,这是必须的,也是战争胜利的一个动力;没想到没等来行赏,却是接着出征,因此将士内心不愿打。
这两条简单的理由,是单纯从宋军方面来看的,即使这样,仓促出征幽燕之不合适也显而易见。
但是,当时,反对者慑于皇帝的威严,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们太了解太宗皇帝了。太宗皇帝杀伐专断,一旦做了决定,很难更正。面对这样的皇帝,大臣们选择沉默不难理解。
结果,在收复燕云地区战役中,宋军大败,宋太宗中箭,乘驴车逃走,几年后疮发去世。
沉默是一种人生的选择。其实,沉默作为一种人生选择,非常复杂。
人们常说沉默是金。确实,在一些情况下,沉默可以避免祸从口出。
“沉默是金”并非永远正确。当需要你选边站队时,选择沉默等于选择了灾难。此时,沉默是祸。
【阅读是一种选择】推荐阅读:
创业是一种选择08-18
选择是一种能力10-31
等待也是一种选择08-05
幸福是一种选择的作文08-26
阅读是一种孤独阅读题答案08-08
漠视也是一种关怀阅读答案05-28
善言是一种美德阅读练习及答案05-08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答案07-27
选择阅读教材09-13
散文阅读选择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