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和分析(精选12篇)
统计和分析 篇1
0 引言
中国是世界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分布不平衡等主要特点,随着世界节能减排的要求,安全、清洁、经济的核能在改善环境、资源,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核电工程的特殊性,特别是如何确保核安全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首要考虑因素。设计管理是核电项目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核岛是核电厂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核岛设计变更管理的好坏成了决定核电项目管理成败重要因素之一[1][2]。
1 核岛设计变更的分类
在核电厂由核岛(NI)、常规岛(CI)和电厂配套设施(BOP)组成。与核电厂安全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系统、设备等绝大多数布置在核岛内[3]。核岛设计变更的管理成为核电项目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核岛设计变更发生的阶段、核岛设计变更的专业和核岛设计变更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类。
a)首先根据核岛设计变更发生的阶段来分类,因为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主要阶段都涉及到设计变更。在核电项目建造初期,设计变更主要发生在设计、采购、施工阶段,所以按照阶段将核岛设计变更分为三种类型:设计阶段;采购阶段和施工阶段;
b)根据核岛设计变更涉及的专业来分类,因为核岛设计变更涉及到专业主要有机械、土建、电气、仪控和其他等,所以按照专业将核岛设计变更分为五种类型:土建;机械;电气;仪控和其他;
c)根据核岛设计变更具体原因来分类,因为核岛设计变更的提出方主要有业主提出设计变更请求、设计方发起的设计变更、设备供应商提出设计变更请求和建造承包方提出的设计变更等,所以按照变更的发起方将核岛设计变更分为四种类型:业主提出的设计变更;设计方发起的设计变更;设备供应商提出的设计变更和建造承包方提出的设计变更。
2 核岛设计变更的统计分析
根据上述的设计变更的分类,对779个核岛设计变更进行了统计分析,特别重点分析了设计变更的根本原因。在分析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并对设计变更的影响以及预防的措施进行了评估和分析,提出了如何避免和优化核岛设计变更的经验反馈。下列各表就是对779个核岛设计变更分类统计的结果,见表1、表2、表3。
从统计表1可以看到核岛设计变更在设计阶段占了92.2%,核岛设计变更主要集中在设计过程中,主要设计存在错误或缺陷,设计优化和接口资料变化方面,造成这些设计变更的主要根本原因还是设计者在设计经验不足,设计验证有效性欠缺,设计接口管理欠缺和设计过程控制等。多数的设计变更是在设计方完成设计后,通过设计审查或验证才发现与核安全法规要求不一致,或与系统的功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对设计人员的经验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核岛设计的设计过程控制缺乏一定的有效执行性,使得设计过程中出现错误和缺陷等,这就对设计过程控制需要全面有效执行的改进提出了要求。
从统计表2可以看到核岛设计变更各个专业中,机械专业占了67.7%,设计变更主要集中在机械专业。主要原因是机械专业的系统或部件比较多,所以其设计变更的数量较多。这对核岛设计过程控制缺乏一定的有效性,使得设计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较多。通过加强培训或学习,对设计过程控制程序全面有效地执行。通过对设计变更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结合经验反馈,制定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可在今后的项目中避免类似的设计变更发生。
从统计表3可以看到核岛设计变更的提出方中,设计方占了89.5%,核岛设计变更主要是设计方发起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不完整或有缺陷,与法规要求和系统需求不能完全符合。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是设计执行计划的不足,设计过程控制执行欠缺,设计验证有效性欠缺,使得设计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较多。通过加强培训或学习,对设计过程控制程序全面有效地执行。通过对设计变更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结合经验反馈,制定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可在今后的项目中避免类似的设计变更发生。
3 核岛设计变更的经验反馈
由于核岛设计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绝大多数的核岛设计变更发生在设计阶段。为增强核岛设计控制的有效性,避免或减少核岛设计变更,避免或减少对核电项目造成影响,根据核岛设计变更的统计分析,结合以往核岛设计的经验反馈,从核岛设计前期、中期和后期加强控制和管理,总结如下经验反馈。
a)加强核岛设计人员的资格要求和培训。核岛设计人员应对核安全法规和规定非常熟悉,在进行核岛设计遵守相关的强制性规定;核岛设计人员应对设计所用的标准非常熟悉,如ASME等;通过培训,熟悉一些具体的设计要求,如以前核岛设计的经验,通过三维模型自查设计问题等;通过加强核岛设计人员的资格要求和培训,提高核岛设计的质量,减少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核岛设计变更的数量;
b)加强核岛设计接口输入管理。核电工程中,核岛与常规岛的设计方可能不同,但是核岛系统的设备、管道等在全厂都有布置,比如为核岛服务的机组布置在常规岛,所以设计初期应加强核岛接口输入管理,明确各设计方的接口责任,建立全面有效的接口管理手册,避免出现接口不明确,设计接口资料频繁变更等问题,从而减少核岛设计变更的数量;
c)加强核岛设计过程控制。设计过程控制是保证核岛设计完整性和正确性的重要的手段,首先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经过验证的设计过程控制体系,其中包括程序和指导书等,如单独制定堆芯冷却系统设计的配置管理程序和要求,以保证堆芯冷却系统设计过程控制的质量;通过自我检查和外部监查,加强设计过程控制,通过不断改进设计过程控制的管理和执行,提高核岛设计的设计质量。通过加强核岛设计过程控制,减少和避免核岛设计过程中的错误或缺陷,从而减少核岛设计变更的数量与影响;
d)加强设计接口管理。常规岛与核岛的设计方可能不同,暖通系统的换热器、机组、管道等在全厂都有布置,比如为核岛服务的机组布置在常规岛,所以设计初期应当明确各设计方在暖通上的接口责任,建立全面有效的接口管理手册,避免出现接口不明确,设计接口资料频繁变更等问题;
e)加强核岛设计的可采购性审查。对于核岛设计中的设备,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采购性,如:某些部件在规格书中提出的要求需要参照厂家的规格,如主泵、冷却风机、阀门等,最后通过厂家对设备的详细设计来实现核岛设计的要求。通过加强核岛设计的可采购性审查,减少或避免由于设备供应商不满足技术规格书而提出的设计变更;
f)加强核岛设计可施工性审查。核岛施工是很复杂的过程,要提前按照设计图纸做相应的施工准备。如核岛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与其他专业的设备或构筑物等碰撞,设计时应当在模型上做碰撞检查,施工前应对设计进行审查;设备安装时要审查设计是否考虑安装空间和操作空间,并充分考虑电厂的运行维护、维修空间。通过加强核岛设计的可建造性审查,减少或避免建造过程中提出的设计变更;
g)加强设计变更控制。首先设计过程中,要加强设计变更的控制,通过制定相应的程序和要求,对设计变更从源头上控制,对于重大的设计变更,要召开专业评审会,对重大设计变更进行评估。作为总承包包方的工程公司应该建立设计变更控制程序,重点管理对核电工程建设有重要影响的设计变更,并对设计变更进行影响评估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其对核电工程建设的影响。
4 结语
目前,中国核电工程正在全面开展,对核电设计同时对设计变更的控制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核岛设计变更统计和分析,充分借鉴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项目的工经验,提出了核岛设计变更的经验反馈,从设计的全过程来加强核岛设计变更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执行计划,选择合格的设计人员,制定合理的计划,实现核岛设计前期的控制;加强设计过程中加强核电设计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学习与培训,通过培训熟悉设备制造、采购、施工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建立全面完整的设计接口控制手册,建立科学的设计过程控制体系并不断改进,加强核岛设计过程控制;加强设计输出的可采购性和可施工性审查,通过设计方和工程公司的审查,加强核岛设计变更的控制管理,实现核岛设计后期设计变更的管理。从核岛设计阶段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加强管理,实现核电项目中设计变更的全过程管理,做到专业化、信息化管理,更好地完成核电项目设计和核岛设计变更管理工作,对核电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为今后核电项目的设计及设计变更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企业以及社会创造更好的效益。
摘要:从不同的分类方法对核岛设计变更进行分类,接着对核岛设计变更的各种类别分别进行了统计,并重点分析了核岛设计变更的具体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最后结合核岛设计变更的经验反馈,提出,核岛设计变更的全过程管理措施,为核岛设计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核岛,设计变更,统计,分析,管理,经验反馈
参考文献
[1]程平东,孙汉虹.核电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林诚格.非能动安全先进核电厂AP1000[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8.
[3]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核电学院工程培训中心,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培训中心.核电工程总承包与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统计和分析 篇2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的目的在于氢来自受试者的当选据迅速、完整、无误地收入报告,所有涉及数据管理的各种步骤均需记录在案,以备审核人员对试验实施过程和收集的数据的质量进行稽查或检查。申办者应当保证有满意的计算机数据库的维护和支持程序。开始试验前需设计可被计算阅读与输入的临床报告表及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在临床试验的设计与结果的表达与分析过程中,必须采用规范的统计学分析。因此,临床研究从设计试验方案到完成总结报告的各阶段都要有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参加。他们在临床试验中的作用包括下列内容:
参与制订和审查试验方案:包括试验设计、确定样本量和把握度、在防止试验偏性的方法(如盲法和随机技术)中进行统计学计算、随机化及设盲、制订入选和排除标准、确定伴随或预兆性因素、制订统计分析计划(Statistical analysis plan,SAP)等; 参与CRF和数据库的设计和审查; 建立基线标准; 准备原型分析; 准备分析程序; 参与数据监查和筛选; 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起草统计分析报告; 参与起草总结报告等。
临床试验方案中要写明统计学处理方法,此后的任何变动必须在临床试验总对报告中记述并说明理由。若需做中期分析,应说明理由及规程。统计分析结果的表达着重于对临床意义的理解。对治疗作用的评价应将可信限与显著性检验的结果一并予以考虑。
研究者和申办者必须保证收集的数据的高质量,统计人员则必须保证数据处理的完整性。统计分析的结果和发现要写入总结报告。统计分析中若发现有遗漏的、未用的或我余的资料应加以记录和说明。临床试验的统计报告必须与临床总结报告相符。通常在试验结束时,申办者与研究者协商后安排有资格的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应当保证统计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在数据一收到后就开始进行统计学分析。多方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的良好合作和及时报告有助于避免研究结束时数据处理上的无谓延误。数据的输入往往需要较多的时间,建立计算机数据库可使统计分析和分析报告很快完成。
统计和分析 篇3
一、2013年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处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的基本情况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为行政复议机关处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情况
1.案件总量。2013年,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11件,其中受理86件,不予受理及依法作其他处理的25件,已结案件75件。
2013年全区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事项仍然集中在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两大类,其中工伤保险类总量比2012年下降18.18%,养老保险类总量比2012年上升66.67%,这两类占全区申请复议案件总数的72.07%。此外,行政复议案件事项申请出现了新变化。如行政不作为案件申请从2012年零件猛增到2013年的8件;劳动监察案件申请从2012年2件增加到2013年7件;人事行政案件申请从2012年6件降到2013年3件。
3.处理情况。在2013年已审结的75件案件中,复议决定维持55件,占73.33%;撤销和责令履行6件,占8.0%;作其他处理14件,占18.67%。
表3 2013年、2012年全区行政复议案件处理情况表(单位:件)
[年度\&已审结总数\&维持\&撤销和责令履行\&其他处理\&2013年\&75\&55\&6\&14\&2012年\&60\&54\&5\&1\&]
2013年全区已审结行政复议案件中,复议决定维持、撤销和责令履行的分别比2012年下降了16.67个百分点、0.33个百分点,作其他处理的上升了17.0个百分点。
(二)被复议的情况
2013年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参加复议,作出复议答复并提交有关证据依据材料,履行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被申请人参加行政复议的职责。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被复议158件,比去年同期增加39件,增幅为32.77%。
(三)行政应诉情况
1.案件总量。2013年,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处理行政应诉案件216件,比去年同期增加32件,增幅为17.39%。
2.应诉事项。2013年行政应诉案件主要集中在工伤保险、养老保险、行政审批等事项。其中工伤保险158件,占73.15%;养老保险24件,占11.11%;行政审批11件,占5.09%;劳动监察9件,占4.17%;行政不作为3件,占1.39%;其他11件,占5.09%。
2013年全区行政应诉案件中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占全区行政应诉案件总数的84.26%,工伤保险比2012年上升1.41个百分点,养老保险比2012年下降8.46个百分点。此外,行政审批类案件明显增多,比2012年上升4.55个百分点。
3.处理情况。2013年已审结175件,未结41件。已审结的案件中,判决维持126件,占72.0%;撤销和限期履行职责18件,占10.29%;作其他处理的31件,占17.71%。
表5 2013年、2012年全区行政应诉案件处理情况表(单位:件)
[年度\&已审结总数\&维持\&撤销和限期履行职责\&其他处理\&2013年\&175\&126\&18\&31\&2012年\&140\&103\&14\&23\&]
2013年全区已审结的行政应诉案件中,判决维持的比2012年下降1.57个百分点;撤销和限期履行职责、作其他处理的分别比2012年上升0.29个百分点、1.28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一)各类案件数量均有所增加
与2012年相比,2013年全区行政复议案件、被复议案件数量和行政应诉案件数量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13.27%、32.77%和17.39%。主要原因:一是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人社法律、法规、规章的颁布实施和普法宣传的深入,社会各界特别是用人单位和职工依法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普遍增强。二是人社领域特别是就业、社会保障、人才、工资和劳动关系等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人社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数量仍将呈上升趋势。三是通过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体现了行政复议“居中裁决”和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特点,行政复议作为解决行政争议主渠道的影响力增强。
(二)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行政争议案件所占比例仍居首位
工伤保险类案件以工伤认定为主,养老保险类案件以视同缴费年限核定及特殊工种退休审批为主。2013年,工伤保险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案件总数中占40.54%,在行政应诉案件总数中占73.15%;养老保险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案件总数中占31.53%,在行政应诉案件总数中占11.11%。主要原因:一是大部分工伤认定争议仍是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而引发。二是《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后,因国家相关的配套规定尚未完善,相关规定无法执行而引发争议。三是《工伤保险条例》修订后,对工伤认定不服,行政复议不再是前置程序,部分用人单位或劳动者选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此,工伤认定占行政应诉案件的比例相对行政复议案件更高。四是人社部门在作出关于视同缴费年限核定或特殊工种退休审批时未告知申请人相关的依据,申请事项未得到支持的原因不明而导致行政争议产生。
nlc202309040912
(三)行政不作为行政争议案件数量增加
与2012年相比,因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人社部门行政不作为而引发的行政复议案件数量从0件增加到8件,行政应诉从2件增加到3件。主要原因:一是申请人以举报投诉的形式要求对其认为的违法行政行为进行查处,人社行政部门不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职责,而简单地将其作为信访件处理,造成超出法定期限,申请人以此为理由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二是申请人向行政机关申请信息公开或行政审批,个别人社行政机关认为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事项不属于其公开范围或其不符合批准条件,未予以任何回复或只是简单口头告知后不再作出处理而造成的行政不作为。三是人社行政部门在行政处罚中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引起行政争议。
(四)行政复议综合纠错率和间接纠错率较高
2013年,行政复议维持率为73.33%,直接纠错率(通过撤销和限期责令履行等处理方式)为8%,间接纠错率(行政机关自行纠错后通过调解、和解以终止方式结案)占18.67%,综合纠错率(直接纠错率和间接纠错率相加)达26.67%。2012年的直接纠错率为8.33%,间接纠错率为1.67%,综合纠错率为10%。间接纠错率的提高,说明行政复议机关更注重以调解、和解方式处理行政争议,多起行政争议案件在行政复议阶段得到了妥善处理,提升了案件处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也大大减轻了行政诉讼和信访的压力。同时,综合纠错率较高,也说明广西基层人社干部队伍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三、存在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规定亟待完善
如《社会保险法》规定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家属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但至今仍未规定具体的支付标准。
(二)在行政执法存在问题
如调查取证不够,适用政策法规依据错误,不依法作出书面意见,未依法告知理由和依据等,导致了具体行政行为事实不清或者行政不作为等问题。
四、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推进立法工作,不断完善广西人社法规体系
对于工作急需、条件成熟的,人社部门积极协调立法部门纳入立法计划并推动做好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的起草、修改工作。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防止和化解行政争议。
(二)严格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
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的关键在于各级行政机关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行为,切实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是作出重大行政决策时,坚持征求意见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确保行政决策程序规范,防止因具体决策不当而引发行政争议。二是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要注意根据法定权利和程序,为实施具体的行政管理活动提供合法依据。三是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要注意按照依法、公开、公正的要求,保证具体行政行为合法、适当。四是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价工作,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减少行政争议。
(三)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297号)要求,狠抓行政复议案件的受理、审理、调解、决定、履行等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畅通复议渠道,把符合行政复议受理范围的事项引导到行政复议渠道解决。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调解,以有效化解行政争议为目标,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行政复议环节,实现“案结事了”。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决定,确保法律适用正确和程序公正,对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该撤销的坚决予以撤销,该确认违法的坚决确认违法。健全行政复议决定执行问责等监督机制,切实纠正拒绝履行、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等行为。健全行政复议机构,加强人员力量的配备,确保复议案件依法由2名以上复议人员办理。加强对复议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解决争议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策法规处)
统计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层次 篇4
1.1 首先要说明所要分析的主要内容
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分析报告的开端, 也是一个分析报告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就是让读者一目了然的了解到本文要分析的是什么, 分析的问题的基本状况和分析报告的问题等。也是因为开头部分内容的吸引才可以使得分析报告更有活力。例如, 在《部门季度开支分析报告》中就首先要说明我要分析的是本部门的季度开支内容, 开支的内容中的款项去向和需要分析的内容是季度开支的增长率等。不能把过多的文字用在没有作用的地方, 这样不但不会增加分析报告的明确性, 还会使得分析报告显得十分混乱, 影响分析报告的效率。
1.2 提出合理的所要分析的问题
要有主要的分析问题, 只要有问题才有我们分析的内容, 这样才可以把分析报告做的更加完善, 不会有更多的分析数据问题。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合理性, 不能没有任何理由的提问, 让分析的问题符合和贴近所分析的主要内容。要时刻想着国家各项政策和最新规范, 在分析的报告中不能有违反国家政策的言语, 也不能有反面的思想, 更不能有太多的无用话语。如上文例文中就不应该对一些敏感的不能公开的数据等进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不仅要规避这些敏感的数据;而且, 也不能有相关的敏感数据。这样的分析报告才可以得到好评。
1.3 相应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或改进措施
提出建设性意见是一个分析报告的很重要的部分, 这一部分显示出作者的意愿和想法, 是分析报告的精华所在。必须得到分析报告写作者的足够重视, 这是一个分析报告的结尾部分, 每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不仅仅是要开头写好, 写好结尾也是非常重要的。结尾直接影响到一份报告的最后收尾之用, 一个好的结尾会使分析报告变的更有意义, 更有光彩吸引人们看下去读下去。另外, 结尾还可以提及一些分析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 以及在分析中没有太多设计到的问题, 也可以让审查者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情况, 正确的做出相应的举措, 来弥补现有的不足和问题改进。
2 统计分析报告的注意事项
2.1 统计分析报告一定要有其主要的分析对象
只有把主要的分析对象说明确, 这样才可以把分析报告的主题表现出来, 否则会出现语意混乱, 文章主题不明确等现象。突出文章的主题就是要在开头或者是结尾部分有一个回归似的提及, 有了这样的提及就会有点明主题的作用, 而且在分析报告的其他部位也要有所提及, 以便更加详尽的突出主题。文章的针对性也要强, 不能在文章中涉及过多的内容, 过多的内容只会给分析报告的结构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错误。只有在结构鲜明, 针对性强的报告中才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才有分析报告的价值与意义。
2.2 统计分析报告一定要有现代气息
在实效性的方面上, 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分析报告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产物, 应该有其时代的特性和时代的气息, 不能是古板老套的套用原来的数据观点等, 这样套用只是前任东西的复制与继承, 没有自己创新的东西在里面, 那么这个分析报告是十分失败的。在时效性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原来的知识, 这也是可以的, 添加的东西不要太多, 过多的添加原来的东西会使分析报告的性质发生质的变化, 也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分析报告的时代氛围是很有作用的, 一份没有生机活力的报告只能是被看作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记事本, 充其量就是一个很好的系统报告, 这就是失去了分析报告原本应该起到的作用;所以, 时代气息在这个分析报告中的作用意义不言而喻, 一定要写好写透彻。
2.3 统计分析报告要有时间观念性
写分析报告不能是一个个内容的不断添加, 也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查阅资料的总结, 更不是原封不动的抄写。它是在时代中推陈出新的创造, 在写分析报告中一定把握好写的时间地点等, 在某些时候是不需要写分析报告的, 这时候如果我们写了, 反而产生不好的影响。在领导需要的时候提交上去,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时间, 不能是在领导最不需要的时候提交上去, 要时刻看好周围人的情况和想法, 在有必要的时候写好分析报告, 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提交, 这是一个分析报告写作者最为基本的技能。也是统计分析报告层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一部分特别容易被大家忽略, 这一点要时刻谨记。
2.4 统计分析报告要有一定的实际性
在分析报告中, 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这也是分析报告最要有的素质。只有在实际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后续部分的论述和分析, 遵循实际性的前提来对事物进行分析论证, 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写完分析报告, 而不会产生空洞无奇的分析报告, 还可以把现实中的问题和建议都体现出来。实际性能高的分析报告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 也是领导阶层最爱看到的内容, 在实际性面前那些空虚的分析报告就显得无优势了, 虽然那些空虚的分析报告有很多语言华丽的句子, 也是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但是实际性的分析报告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3 结束语
分析报告的层次一定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逻辑性好的分析报告就不会给观察者带来过多的难题。使得作为分析报告的后台者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分析报告的结构层次是一个良好分析报告的灵魂所在, 不仅关系着报告的发展框架, 也是一个良好分析报告写作者的最基本技能, 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做好一个分析报告的结构层次, 就相当于把分析报告的一半内容写出来了。这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报告的灵魂就相当于他的层次和结构, 构建和建立良好的结构层次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 也是分析报告所必须的。
摘要:现代社会的报告制度日益发展起来, 分析统计学也是在社会中发展迅速, 这样的时代也应该有所发展, 因为现代的社会都需要有个很好的统计。统计分析报告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把握好统计分析的结构和层次才可以更好的把分析报告写好, 这样的话才可以得心应手把一份统计报告写的更好更完美。文章主要就如何更好的构造统计分析报告, 进行简要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统计分析,结构,层次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统计局[J].中国统计年鉴.2007.
[2]于秀林, 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统计出版社.
统计和分析 篇5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公司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实施监管监察。有关规定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三条、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四条、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负责部门内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单位部门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1页,共3页 第五条、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的安全管理部门和有关领导报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
第六条、各部门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第七条、各部门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物资,并上报安全管理机构。
第八条、各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九条、落实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员工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第十条、各部门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在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管理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主要领导签字。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领导报告。
第十一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第2页,共3页 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第十二条、部门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融于一题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篇6
统计表提供的数据信息一目了然,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信息形象直观.在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将统计表和统计图融于一题的应用题,解答它们,要注意从给出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数据信息,
例1 (2014年自贡)为了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增强保护汉字的意识,我市举办了首届“汉字听写大赛”.经选拔后有50名学生参加决赛,这50名学生同时听写50个汉字,每正确听写出一个汉字得1分,根据测试成绩绘制出频数分布表(如表1)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不完整)如图1.
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1)求表1中a的值.
(2)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若测试成绩不低于40分为优秀,则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多少?
分析(1)注意到经选拔后有50名学生参加决赛,则在频数分布表中,各小组的频数和等于50.由此,能确定a的值.(2)先确定频数分布直方图中从左到右第4组对应的人数,这组的人数是多少,对应的小长方形的高就是多少.(3)优秀成绩包含位于第4组和第5组的成绩.
解:(1)依题意,得4+8+16+a+10=50.
所以a=50-4-8-16-10=12.
(2)由已知的频数分布表,得图1中从左到右第4组对应的小长方形的高为12.补图略.
(3)在参加决赛的50名学生中,成绩不低于40分的人数为22,所以本次测试的优秀率为22÷50xl00%=44%.
例2(2014年泰州)某校为了解2013年八年级学生课外书籍借阅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调查其课外书籍借阅情况,将统计结果制成表2,并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其中科普类书籍册数占这40名学生借阅书籍总册数的40%.
(1)求表2中m的值及扇形统计图中“教辅类”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2)该校2013年八年级有5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年级学生共借阅教辅类书籍约多少册.
分析:(l)利用借阅的科普类书籍的册数及对应的百分数可求被调查的40名学生借阅课外书籍的总数,m的值随之可求.先求出借阅的教辅类书籍对应的百分数,再求扇形统计图中“教辅类”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2)根据被调查的学生平均每人借阅的教辅类书籍的数量进行估算,
解:(1)显然,借阅的科普类书籍的册数为128,对应的百分数为40%.
所以被调查的40名学生借阅的课外书籍的总册数为128÷40%=320.
因为128+80+m+48=320,所以m=320-128-80-48=64.
因为借阅的教辅类书籍对应的百分数为,所以扇形统计图中“教辅320类”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2)注意到被调查的学生中平均每人借阅教辅类书籍的数量为80÷40=2(册),所以该校2013年八年级500名学生共借阅教辅类书籍的数量约为500x2=1 000(册).
练一练
1.(2014年黔东南)为了解黔东南州某县2013年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情况,从该县参加体育考试的4 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进行分析,得出频数分布表(如表3)和不完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3,每组均包含最小值不包含最大值).
表3
(1)求a、m的值,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若中考体育成绩在40分以上(包括40分)为优秀,请问该县中考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1.( l)a=42.5,m=12,补图略.
统计和分析 篇7
现代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实现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管理统计数量分析和统计思维, 可以对煤炭企业的各个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利用;可以实现对企业的科学管理, 促进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和高效化, 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统计分析, 将企业中的质量、产量、规模、效率等各方面具体化的呈现出来, 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逐渐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管理统计数量分析和统计思维在煤炭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 反映各项经济指标
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运用统计思维, 可以实现各项经济指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展现出来。煤炭企业中的统计工作涉及面广, 综合性较强, 得出的数据具有很高的灵敏度。通过反映出来的各项经济指标, 找出煤炭企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这样能够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二) 促进企业的数字化管理
统计分析本身就是一个数字化的工作, 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数字下进行的, 它是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的, 是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实现。做好统计分析, 可以促进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 使得管理更加科学。
(三) 合理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统计分析贯穿于煤炭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通过统计分析, 根据那些数据, 能够合理评价目前企业的经营现状, 可以合理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的发展是围绕经济利益而进行的, 统计分析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统计分析和统计思维的运用, 可以寻找企业发展的现状和薄弱环节, 可以根据市场情况, 合理的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企业做出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管理统计数量分析和统计思维在煤炭企业中的运用
(一)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运用
企业经营管理中最主要的要素是人, 而人是要在统一的管理下才能连成一个整体, 按照团体的规章制度来办事, 实现团体的利益。在煤炭企业中, 对人的管理上采用统计分析, 可以发现每个人的价值所在,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价值, 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样既能实现集体的利益, 也能实现个体的个人价值。通过统计分析, 将企业的全体员工联系起来,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努力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促进煤炭企业管理的顺利进行。与统计分析配套的是奖惩机制, 在这两者的结合下, 让员工在压力下奋进, 积极进取, 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提高。
(二) 市场开发管理中的运用
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将煤炭企业的发展纳入到市场经济中来, 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自己寻找发展之路。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纳入到市场中, 要求企业管理以市场为中心, 运用统计分析, 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 分析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 寻找到企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不断的在市场中快速发展自我,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分析市场, 既能寻找到企业发展的不足之处, 也能寻找到潜在市场, 然后在制定相关的策略将潜在市场发展成占有市场, 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 逐渐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 货运周转中的运用
企业中一个重要的数据就是货物的周转, 煤炭从开发到加工到营销, 这中间存在很大的货物周转量, 对这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例如说, 对于同一周期内的不同类型的货物周转量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实际数据与计划数据的差别所在, 出现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然后再及时的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改善, 保证接下来的实际数据能够完成计划数据的要求。通过数据分析, 可以发现企业煤炭经营的变化量和变化趋势, 为企业制定出近期的发展策略和目标。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体制的变化, 煤炭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煤炭企业要在市场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 就需要不断改革经营管理模式, 实现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和高效化。管理统计数量分析和统计思维的运用, 能够促进煤炭企业管理的科学化, 促进煤炭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 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运用统计思维和统计分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肖玉兰.试论统计在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J].露天采矿技术, 2009, (3) .
统计和分析 篇8
高效化、信息化是当今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因而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管理手段, 采用统计数量分析和统计思维, 实现煤炭企业运营管理的高效化, 已经成为我国煤炭企业运营管理改革发展的重点方向。由于统计分析和统计思维是在结合分析对象特性的基础上, 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开展的研究活动。它是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整理之后工作的延伸。在当今煤炭企业管理中, 必须将其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使之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并最终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供可靠保障。
由于煤炭企业要求在管理理念、经营思路、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不断创新, 建立起崭新的机制,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因而, 将管理统计数量分析与统计思维运用到煤矿运营管理中将会对煤矿企业实行科学管理, 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 进而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因为, 煤炭运营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整个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 在管理过程中采用统计思维来统计分析结果能够综合反映煤炭生产的质量、产量、规模、效率、效益等经济现象的面貌。并能够很好地向人们揭示了煤炭企业运营的变化规律, 有利于为煤炭企业制定下一步计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管理统计数量分析和统计思维在煤炭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一) 找出薄弱环节, 提出解决策略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 采用统计分析能够及时地发现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才是统计分析和统计思维在煤炭运营管理中的关键所在。近年来, 我国企业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 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入, 统计分析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只进行单纯的数据统计和简单的汇总等, 而是从更深的层面去分析企业的现状, 在促进企业统计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建立起了信息资源的共同享用平台、挖掘数据背后所揭示的规律, 及时发现所出现的问题, 进而为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
(二) 正确地评价企业运营现状
虽然统计分析与统计思维的效果并没有直接体现在生产物质资料上, 然而, 在煤炭企业运营中, 特别是煤炭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 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煤炭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因为, 管理中引入统计分析和统计思维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的运营现状, 为企业正确地评价每一次商业运营活动的效果, 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 合理地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围绕利益而进行, 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不少企业都希望通过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进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因此, 在煤炭企业运营管理中引入统计分析与统计思维, 能够从整体上对煤炭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从中查找煤炭企业运营存在的问题, 并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 进而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提高企业煤炭运营管理的水平。此外, 在管理过程中, 还根据不同的发展企业动向、不同的业务类别采取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 进而准确、合理地预测煤炭企业未来的前景, 为企业制定下一发展策略提供保障。
三、管理统计数量分析和统计思维在煤矿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一) 货运周转量统计分析
在煤炭企业运营管理中, 统计分析法的应用比较普遍, 同时也体现出其重要作用。例如, 对于煤炭运营的周转量统计分析, 通常采用静态对比法和对比分析法, 静态对比也叫“横向对比”, 它指的是对于在同—时间、同一运营周期中, 在不同的指标数值之间所进行的对比。通过实际数与计划数进行对比, 可以检查计划完成程度, 寻找完成情况不理想的原因,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这是保证计划顺利完成的有力手段。通过数字对比, 从而在反映出煤炭运营计划数和实际数的增减变化量和变化趋势。由此可见, 进行货运周转量统计分析之后, 能够向企业详细地反映出同一时间内煤炭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从而为企业制定正确的运营发展路线与决策提供依据。
(二) 在人力资源配置管理中的应用
作为企业生存发展中最活跃、最关键的生产要素——人, 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管理统计数量分析与统计思维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能动积极性和团队力量, 进而使煤炭企业的运营管理顺利、有效进行。因为, 通过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劳动时间分配、利用情况、人工成本构成、构成比率及劳动分配率等统计指标的分析, 能够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最终为企业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可靠保障。
(三) 在市场开发管理的应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化, 传统的市场开发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煤炭企业的运营管理, 因而, 在煤炭的日常运营管理中必须以“市场为中心”,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与统计分析思维, 深入研究市场调查数据, 通过对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两个指标大小及波动的分析, 评价和提升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最终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此外, 通过对市场占有率指标的分析, 充分发掘潜在市场, 找出本企业在同行业企业中的竞争能力, 逐步改变运营管理模式, 提升运营服务质量, 进而提高煤炭运营管理水平;通过分析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 从中找出它们的波动频率, 进而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 开辟新的运营市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企业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 需要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探讨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模式, 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 由于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煤炭企业运营管理中采用管理统计数量分析和统计思维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 因为, 这样可以帮助煤炭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及时对其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运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进而制定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办法。此外, 还能够借助于完善的运行机制和高效的统计方法对基础信息加以科学的分析和判定, 从而更好地指导于生产经营管理之中, 为最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高新存.论统计的管理职能[J].人民长江, 2008 (7) .
[2].徐日新, 徐日亮.计算机辅助随机检查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8) .
[3].李明.统计工作如何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J].经营管理者, 2009 (20) .
[4].杨志勇, 林勇.探讨与优化我国政府综合统计管理体制模式[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 .
[5].林勇.基于决策者视角的统计改革建议改进方略[J].甘肃理论学刊, 2011 (4) .
统计和分析 篇9
关键词:经济普查,从业人数,应付职工薪酬
0引言
从业人数和应付职工薪酬是经济普查的重要指标,也是关系到地方生产总值核算的关键性指标,根据历次普查和年度调查的经验,部分统计调查或普查对象在填报这两项指标时容易发生漏报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南京市经普办开展了专项试点,结合专项试点的成果,本文试图对如何完善经济普查中从业人数和应付职工薪酬的统计进行简要分析。
1对从业人数和应付职工薪酬理解的误区
很多调查对象的统计数据填报人员对“从业人数”的认识存在误区,部分认为从业人数只包含企业的正式职工,另一部分认为从业人数包括企业正式职工和与企业签订正式临时劳动合同的职工,实际上, 对“从业人数”一词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只要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就应算入企业的从业人数,包括企业的正式职工、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职工、与企业签订临时劳动合同的职工、未与企业签订合同的企业临时雇佣人员以及企业聘用的劳务外包人员。
对“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及范围,很多调查对象的统计数据填报人员的理解也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应付职工薪酬只包括工资、津贴和补贴、奖金、职工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这几项内容,对“应付职工薪酬”一词正确的理解为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福利,只要是提供的与职工有关的支出都包括在内,除刚才提到的这几项还包含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也就是说,无论是货币性还是非货币性薪酬,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后薪酬,无论是提供给职工本人的薪酬还是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无论是物质性薪酬还是教育性福利均属于职工薪酬。
2专项试点情况分析
南京市经济普查办公室在第三次经济普查期间对工业企业、建筑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客运出租企业、物流快递企业、物业管理企业、房地产中介公司、 保安公司、教育培训机构、卫生医疗机构等容易出现从业人员和应付职工薪酬漏报的领域进行了专项试点,结果发现:
(1)大型工业企业中存在劳务派遣工漏统现象, 其中一家调查对象漏统了1000多名劳务派遣工,应付职工薪酬漏统2000多万元,直接导致行业增加值减少2000多万元;大型工业企业中还存在未将福利费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现象。
(2)部分建筑业企业存在漏报从业人员和应付职工薪酬的情况,专项试点中发现有一家调查对象从业人数漏报130多人,导致应付职工薪酬减少500多万元,行业增加值也随之减少500万元;另有一家调查对象将应付职工薪酬和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按统一口径填报,造成应付职工薪酬这一指标漏统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等内容。试点发现,建筑业企业从业人数和应付职工薪酬较低现象比较普遍,漏报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3)目前房地产销售人员多为从房地产代理公司外聘的人员,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销售提成付费给代理公司,并将这部分费用计入销售费用。试点时没有对房地产代理公司是否将这些人员算入从业人数进行研究,在普查时应当多关注这个问题,防止出现房地产开发公司和房地产代理公司都没有将这些销售人员计入从业人数的现象,导致从业人数和应付职工薪酬的漏报。
(4)客运出租公司在填报统计数据时经常不包含挂靠车辆和人员,这也容易造成从业人数和应付职工薪酬的漏报。专项试点中发现一家调查单位没有将挂靠车辆的人员计入本单位从业人数。按照“谁用工谁统计”的原则,这部分人员和应付职工薪酬都应当由该公司一并填报,国家在第三次经济普查方案中也规定“出租车公司能整体核算的,各出租车不单独作为个体户”,经试点调整后该公司的从业人员净增900多人,统计口径增加值净增6000万元。
(5)物流快递业会大量招聘兼职人员,并且快递人员除了领取基本工资外还有业务提成,因而该行业也是从业人数和应付职工薪酬容易发生漏报的重点行业。试点时发现有调查单位通过中介公司开劳务票的方式将一部分发给单位负责人的工资计入营业成本,从而导致应付职工薪酬出现漏报现象。
(6)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中介公司和保安公司存在大量兼职或临时用工人员并且人员流动性大,因而容易发生从业人数和应付职工薪酬漏报现象。试点过程中发现,这类调查对象由于临时人员多、变动较大,在填报应付职工薪酬时稍不留意就会出现漏报现象,调查对象经常会将从业人员的职工福利、五险一金等漏报。
(7)教育培训机构一般会聘用部分兼职老师,还会使用一部分劳务派遣工从事助教和教辅工作,由于这部分人员流动性大、变化较快,在填报统计数据时需特别留意,避免出现漏报的现象。部分规模较小的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直接以现金形式分发工资的现象, 这部分工资在会计账户上可能无法体现,在普查过程中需重点关注调查对象是否将这部分工资算入应付职工薪酬。
(8)卫生医疗机构存在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的现象,一般会与多家人力资源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合作,针对这部分劳务派遣人员要重点关注,核实劳务派出单位是否将这部分人员算入从业人数,如果没有,医疗卫生机构要负责将这些人员算入从业人数。 另外,卫生医疗机构存在大量护工人员,这些护工人员一部分是由医院统一安排的,一部分是由病人家属自己聘请的,针对医院统一安排的人员,卫生医疗机构必须将其算入从业人数;针对病人家属聘请的陪护人员,一般卫生医疗机构都不将其算入从业人数,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尝试与医院沟通,协助做好这类人员的人数和薪酬统计。
3建议
(1)深入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告知调查对象统计部门对搜集上来的数据有保密义务,不会将统计数据用作计算税收金额等其他用途,打消调查对象对如实上报统计数据的各种顾虑,要求调查对象如实填报统计数据,从而使统计数据能真实、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用工情况和生产经营状况。
(2)关注从业人数和应付职工薪酬容易出现漏报的重点行业,从专项试点的情况来看,大量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业企业、建筑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客运出租企业、物流快递企业、物业管理企业、房地产中介公司、保安公司、教育培训机构、卫生医疗机构等都是容易出现从业人数和应付职工薪酬漏报的重点领域, 在普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这些领域的调查对象,督促其按照“谁用工、谁统计”的原则将为本单位提供服务的所有人员均计入从业人数,将所有与职工有关的支出均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从专项试点的经验来看,从业人数方面特别要关注劳务派遣人员,防止出现劳务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均未将其计入从业人数的现象,还要关注挂靠人员和流动性较大的临时雇佣人员,积极督促用工单位统一报送这类人员的相关数据,防止出现漏报现象。应付职工薪酬方面要关注这些重点领域的调查对象是否将非货币性福利、五险一金、离职补偿等算入应付职工薪酬,另外,还应关注调查对象是否存在因为避税等原因将应付职工薪酬算入其他费用的现象。
统计和分析 篇10
我们面对的主体是小学生,在实验研究中,出现一些“错误”数据是不可避免的,学生的错误具有积极的、正面的、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教师应该重视关注这一“错误”数据产生的原创性,帮助学生解释和自我澄清脑中的“潜在认知活动”,用各种方法探索和表达他们的想法,引导学生注意他们这些想法和推理的一致性或矛盾之处,与学生一起探究这些数据产生的原因,从而促进其科学素养的发展。
一、以数据分析培养反复实验的科学态度
在《改变生态瓶》一课中,师生在分析数据时,当教师提出这样的数据产生该怎么办时,学生马上回应“再实验”,这时教师说:“那起码要做几次实验呢?”学生回答:“三次以上。”
其实学生能做出这样的回答得益于教材中经常性的提示和教师严谨的实验要求,在五上《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教材明确提出每个实验组的绿豆种子必须放三粒以上,同时在旁边标记上“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的字样,那是教材第一次把这个问题严肃地提出来,并希望教师加以强调。科学记录本上的实验记录表,很多设计都考虑了这个问题,尤其是需要得到数字数据的实验。例如《摆的研究》中要求每个实验重复做三次,《我们的小缆车》中也对小车的运动时间进行三次以上的测量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这并不是为了这样做而设定的一个标准,而是我们的实验中确实需要这样做,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意识到重复实验的重要性,并从他们的口中说出这样的话,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在《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建议》第19条中,有三条关于处理数据的规定,我们可以明确体会到科学数据的重要性。其实在课堂中,学生实验时如果出现“意外”的数据,学生可能也会觉察,这时不妨和学生一起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反问学生这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这样的经常训练,有助于学生对数据产生敏锐的洞察力,并具有分析解决的愿向,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对待问题科学严谨的态度。
二、以数据分析反思实验方法
在研究“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教师让学生先将摆绳都设置成10厘米,然后分别挂一个、两个、三个钩码逐一增加摆锤重量进行实验,其中有7组同学每次实验摆的次数都是相同的,只有一个小组结果是这样的:
我们都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那么这组同学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数据呢?教师从这组数据出发,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验过程,并在全班展示实验过程,发现他们挂钩码的方法与其他组不同,这组同学是一个接在另一个下面,挂成一长条,而别的组都是挂在回形针上,挂成一横排,挂法不同导致了实际摆长发生了变化,当然摆动次数就变化了。再次实验后学生分析发现,是实验方法的不同影响了实验数据。
出现“错误”数据是引导学生反思实验方法的良好的时机。学生实验过程中实验方法是否正确、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态度是否严谨都有可能成为“错误”数据的产生原因。教师及时捕捉“错误”数据,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从客观上避免“错误”数据的产生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同时在分析与反思之中,激发学生为获得正确的数据进行再次实验,并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以数据分析促进实验器材的改进
一些“错误”数据的产生也不排除实验器材本身因素的制约。在一次内容为五(下)浮力单元《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教研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做“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会变化吗?”关于钩码排开水量测量的实验时,有三组学生得到如下“错误”数据:(常态数据约为5ml、10ml、15ml)
这个表格中“组二”的数据大得有些离谱,仔细深究,不难发现小学实验室没有专门用来测量排开水量的精确量杯,用每小格50ml、总量为200ml的刻度杯来测一个钩码的排水量,鉴于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认知水平,出现这样的“错误”数据也在情理之中。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为精确的实验器材,尽量避免因为器材因素而导致学生产生“错误”数据。
“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探索和思考 篇11
关键词:生物统计;课堂氛围;统计方法;多媒体教学
作者简介:石培春(1979-),女,新疆呼图壁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讲师;龚江(1976-),男,新疆奎屯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讲师。(新疆
石河子832003)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103-02
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解释生物现象,寻求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一般数理统计学相比,它不仅要通过事物外在的数量表现去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规律性,而且要根据专业知识去探讨、解释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规律性。[1]生物统计学的特点就是研究对象是抽象的随机变量,而且要和农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生物统计”主要包括田间试验中常用的、基本的试验设计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两部分,是生物科学、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2]如何提高“生物统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生物统计”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一个丰厚、扎实、牢固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基础,是摆在每一位从事“生物统计”课程教学的教师面前的严峻现实。
为了提高“生物统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所在教研室一直以来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反复探索,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并有一些体会。以下浅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一、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生物统计”这门课程比较抽象,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难懂、学习兴趣不高。要想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任课老师,从而对这门课感兴趣。“教者乐其教,学者乐其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生物统计”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师生之间确立一种朋友关系,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生物统计”课堂教学在规范管理、形成良好学风的前提下,应该营造轻松、民主与和谐的氛围,教师要放下架子,有缺点和错误要敢于承认,与学生像朋友一样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师生互动,心灵沟通,引起共鸣;让课堂充满笑声,一句笑话,一句简单风趣的语言,都可以激活课堂,学生在轻松、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氛围下按照老师的思路和要求,不知不觉地学到和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此外,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引入要突出趣味性。加入一些和讲授内容有关的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的情节,这为激发学生认知动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在讲授“显著水平”时,就以“天宫一号”的研制和发射、中国航天器空间对接技术为例,说明显著水平的依据和重要性;又如在讲授第四章“显著性检验的配对设计”时,以佳洁士牙膏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宝洁公司推出了佳洁士牙膏,这是第一个带有氟化物的牙膏。为检验佳洁士在检验减少蛀牙方面的效果,研究者对多对双胞胎进行了实验,每对双胞胎之中的一个使用了含氟化物的佳洁士牙膏,而另一个则继续使用不含氟化物普通牙膏。”這时提出问题,即将双胞体作为非独立样本使用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个例子既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学生轻松地明白什么样的设计属于配对设计,直观地体现了有关知识的客观背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好每个概念,善于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精心选择一个个有趣的实例,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趣味性中掌握生物统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的每一个问题,有思考、研究价值的,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享受到质疑的成就感;浅显幼稚甚至不太合适的,要选择不同角度给予评价鼓励(鼓励其有所发现,表扬敢于质疑的勇气、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的热情,提高他们质疑的勇气,从而增强其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针对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实例
笔者所在生物统计教研室给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所有学生讲授“生物统计”课程。农学院农学、植保、林学、园艺、资环五个系使用的生物统计教材都是四川农业大学明道绪主编的《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专业实际、选取和专业相近的例子,分清重点难点,对现有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3]
我们在讲清基本原理、思路和方法后,在举例时尽量结合专业,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专业实际。如给林学系的学生上课时,参考了续九如、黄智慧主编的《林业试验设计》,所举例题均与林木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生化和森林资源调查等有关。对资环系则尽量采用农业资源调查、植物营养与施肥、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效益分析、气象观测等方面的例子,有时即使将植保或者农学类的例题仅在文字上变动一下而数据不变也能取得较好效果。
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同一章节的应用问题也有所侧重。如在讲“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时,不同的系在理论联系实际时侧重点也不同。如给农学系上课时,参考童一中主编的《作物育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重点讲授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在作物遗传育种和栽培上的应用;在给植保系上课时,参考山东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主编的《农业病虫数理统计预报》,重点讲授根据害虫发生发展规律及影响的有关环境因素预测害虫未来的发生发展趋势,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等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们明白了统计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总之,通过课堂讲授、作业和上机操作,使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不仅仅学到一些统计学的常用术语和公式,而且要意识到他们所接触的统计学比单纯地计算平均数以及用彩色图表示出来复杂得多,它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对各个系都要讲授“生物统计”的基本知识,内容涉及到实验方案的实施、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等,即“田间试验”、“资料的整理与描述“、“常用概率分布”、“假设检验”、“方差分析”、“X2测验”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对于有些章节如“百分数资料的假设检验”,因为数据涉及到有两个属性类别的质量性状和利用统计次数法得来的次数资料,农学系和植保系学生用的较多,因此只对这两个系讲授。对于“两因素系统分组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因为植保和资环专业用的比较多,因此只对植保系和资环系的学生讲授;对有些难度较大的章节,如“方差分析处理效应分类与期望均方”等一般只对农学系学生讲授;“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与标准误”一节虽然最难懂,但它是生物统计思想方法的重心所在,是重要基础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仔细、耐心地给学生讲清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制定实验方案、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并作出科学的结论。
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1.将统计方法的讲授与统计软件的介绍紧密结合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统计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与科研工作者必备的技能。生物统计教研室根据不同的专业开设了Excel和SPSS等统计软件的实验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介绍Excel、SPSS等软件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结合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实例,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讲解利用Excel、SPSS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从而达到将抽象统计理论与直观现象操作相结合的目的。很多统计方法的计算量大,例如方差分析、直线回归等,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手工计算,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在黑板上逐步计算,学生学习时觉得计算繁杂。现在我们在讲课时一边讲解理论,一边把实例的处理结果做出来让学生分析。把重点放在讲授基本原理、思路、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统计结果的解释上面,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用统计软件处理,并能做出科学、正确的解释。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统计学是生物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工具,对将来从事农业和生物科技工作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有重要实用价值的课程,与数理统计学不同的是,这门课程重在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和强调“用”这个特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会应用。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实际动手能力,教研室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自己申报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项目和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讨论和交流,每个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试验设计和实验方案,并说明自己的项目或者毕业论文用是什么统计方法来分析。此外还安排上机实习,并且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试验数据独立处理,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样使学生能够真正利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针对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生物统计”的特点是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逻辑性较强。而且该课程内容多、公式多、图表多、计算量大,單一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产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疲劳,因此,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由于多媒体教学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多媒体教学应用广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讲授。就拿“方差分析”这一章来举例。在讲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时建议用板书讲解,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难,教师在黑板上一步步进行讲解和分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在讲不同试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时,用板书讲解该试验设计的田间试验设计图、资料整理表及方差分析三步骤中涉及的公式,而讲具体实例时应采用多媒体。这种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时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还为启发式教学提供了时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活跃思维,积极思考,及时理解和消化知识。
针对“生物统计”逻辑性较强的特点,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我们在讲课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因此,我们采用最多的就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上,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
五、小结
要想提高“生物统计”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对待。教师感情的投入、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结构的编排、教学节奏的控制都在构建着现代教学趋势,教师只有全身心投入并不断总结方法,才能探索出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明道绪.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权俊萍,王秀琴,王雪莲.不同专业花卉学课程教学实践之探索[J].时代教育,2011,(11):124-125.
(责任编辑:麻剑飞)
统计和分析 篇12
一、某农场养老建设现状
(一)家庭养老是农场养老的主要方式
目前,某农场的养老问题还主要靠家庭来解决。87%的受访老人是居家养老。对于花费来源,48%表示主要来自自己的劳动所得,身体还不错的有时出去打工,大多种地、养蚕、养羊等。30%表示主要来自子孙,这个比例显得相当小呀,然而大多数老人并不抱怨子孙不给生活费或给的太少,理解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困难。6%表示主要来自退休金,14%表示主要来自养老金和抚恤金。2%表示主要来自自己以前的积蓄。
农场老年人在失去劳动能力后,绝大多数要靠子女供养。农场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家庭赡养功能,大多数老年人基本上仍由子女在家庭赡养。建国以来,农场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和政府正在积极地探索在农场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但家庭在养老中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动摇,其作用也未能有其他养老方式所替代。截至2010年6月,农场有78%的老人依靠自己劳动和子孙供养,而6%的老人依靠退休金生活。
(二)集体养老所占比重很小
集体养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五保供养即集体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扶养义务人的孤寡老人在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给予照顾和物质帮助,本人自理日常生活。另一种十几个或几十个五保老人集中在一起,由集体雇请专人照顾他们的生活,叫敬老院。农村改革之后,以家庭保障为主、辅之以集体保障的农村养老保障的经济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弱化了集体经济的保障功能。近年来农场办敬老院的数量和收养老人数量虽有较大的增长,尽管如此收养老人的数量占农场总人口的比重还是很小,集体供养及入住敬老院的老年人的人数之和仅占农场老年人口的9%。
(三)社会养老只是农场养老的补充形式
迄今为止,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推行了十几年,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花了很大力气,工作在第一线的农场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2009年底,全场只有近4%的居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仍然较低。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场普遍实施的条件并不具备,社会养老还只是一种补充形式。
二、某农场人口老龄化的统计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并达到一定水平时的人口结构状态。人口老龄化是由60-65岁以上人口在地区总人口中的比例决定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最近几年农场65岁及以上人口数逐年增加,2001年突破了4.1%达到836人,2002年老龄人口继续增长达到914人,占全场人口的比例也上升为4.7%,2010年农场65岁及以上的老人数为1745人。农场人口老龄化形势严重。再加之农场劳动力在持续地向城镇转移,而农场向城镇迁移的绝大多数又是年轻人,从而导致农场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农场老年人口的比率增高,使养老的绝对需求量扩大。而农场的经济相对落后,老年人的生活却主要依靠家庭,必将是家庭养老的压力更加沉重。
某农场老龄人口的数量逐年增加,且增长速度快。下面是近几年某农场老龄人口结构情况分析,如表1所示。
通过图2分析,建立农场的老龄人口与年份关系线性回归统计公式:
式中:Y为老年人所占比例;
X为年份。
该公式的标准差为0.099,预测效果较好,可以作为将来老龄人口预测的依据公式,为政府民政部门的决策提供预测数据。
三、现阶段农场养老存在的困难
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是一对老年夫妻由三、四个儿女供养着,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农场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4-2-1”或者“4-2-2”型家庭结构即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个老人,抚养一个或两个子女。由一对夫妻和一个或两个孩子组成“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老年夫妇组成二老之家。两代老人组成的二代老人之家、孤寡老人、高龄老人之家也很普遍。一对夫妇要供养四个老人,无论是目前的家庭收入,还是夫妇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由于家庭供养人的减少,能够负担老人的能力也降低了。在目前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子女的教育成本又逐年增长的情况下,即使子女有赡养的精力和时间,家庭养老也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这样的结构如果单纯依靠家庭养老,那将使年轻人不堪重负。同时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趋势日趋明显。
如表2所示,2005年农场家庭规模为4.48人/户,连续五年逐年递减,2009年则减少到3.8人/户。户型的减小说明已婚子女与父母分开生活的家庭在逐年增加,这给主要依靠子女提供服务的家庭养老的基本制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四、结论
在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中国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给养老事业带来了很多难题,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许多影响。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某农场在养老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当前农场养老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还需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养老问题。
摘要:用线性回归等传统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农场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情况的调查, 可以找出农场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情况发展规律, 为进一步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依据。
关键词:统计方法,老龄化,养老现状
参考文献
[1]成海军.中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与前瞻[J].广东社会科学, 2000 (3) .
[2]陈仁铭.略论当前农场文化主要矛盾[J].社会主义研究, 2007 (2) .
[3]农场文化现状有喜有忧[N].人民日报, 2001-0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