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王国》(通用12篇)
《感官王国》 篇1
教学背景
新课标中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有“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写记叙文, 做到内容具体”。
但不少学生的作文存在叙述语多、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语言的亮点等问题。究其原因是:
1、缺乏对生活的观察, 对生活的敏感度不高。2、不知道怎样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 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掌握调动感官写细节的常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运用调动感官写细节的常用方法。
教法:
点拨法——用学生习作和课文范例, 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及方法。
学法:
1、竞赛法——以“擂台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法——学生分小组参与答题, 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 共同完成对病文的修改, 提高写作水平。
课时安排
一节课
教学过程
整节课的学习以“擂台赛”的形式展开, 全班学生分为两个阵营, 比赛环节如下:
题目一:请判断下列句子哪一句是平铺直叙的语句, 哪一句是描写细节的语句。
我从学生习作中分别挑选了一段“叙述”性的文字和一段“描写”性的文字, 让学生们判断并比较“叙述”和“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差别。
习作一:他的嗓门不是一般的大。上早读课时, 他总是拼命的拉着嗓子喊, 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尽管有些五音不全, 但他还是照读不误, 震耳欲聋的“超声波”在教室里回荡, 那叫一个山崩地裂啊! (描写)
习作二:第二天, 我去学校参加毕业考试。妈妈在校门外等我。考试完后, 我和妈妈一起回了家。 (叙述)
注:从以上两篇习作, 我们可以看出叙述是直叙其事, 是说“什么是什么”的一种表达方式;描写是细致描摹, 是说“什么怎么样”的一种表达方式。
题目二:从例文中, 你能说说什么是“细节描写”吗?
在这一环节中, 我从学生的习作中又选出了两段分别描写人和物的段落, 让学生们从自己的习作中总结到底什么是细节描写。
习作一:她的爱好是绘画和看书, 她是一个动漫迷, 每次画动漫人物时, 就只画一只眼睛, 我说:“你每次只画一只眼睛, 偶尔画画还可以, 但每次都这样, 那个动漫人物又不是‘独眼龙’, 有点像《加勒比海盗》里面的人物呢。”
习作二:那无边的绿叶上, 闪烁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二、三、四……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 像水面上跳动的波光, 又像千万双闪烁的眼睛。
注:从这两篇习作中, 我们总结出细节描写是对人、事、物的某一局部或某一细微事实 (如:一些细小的动作、眼神、表情等) 的具体描绘。
题目三:人们的感官有哪几种?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说明:我们在生活中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受, 才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写作时, 才会有米下锅。
题目四:按原文填空, 并说说这些课文中的句子是怎样调动感官写细节的。
在第四环节中, 我将课文设置成填空题的形式, 引起学生对原文遣词造句的关注。学习在调动感官的基础上, 运用丰富的词汇, 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将我们感受到的细节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选文一:不必说 (碧绿) 的菜畦, (光滑) 的石井栏, (高大) 的皂荚树, (紫红) 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 (长吟) , (肥胖) 的黄蜂 (伏) 在菜花上, (轻捷) 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 (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
注:这段当中, 作者充分调动了视觉、听觉, 准确运用形容词和动词, 描写时抓住事物在颜色、形状、味道、声音等方面的特征。
选文二: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 (又酸又甜) , 色味都 (比桑葚要好得远) 。
注:这段作者调动了视觉、味觉, 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 准确运用了形容词, 将覆盆子的形状和味道都写了出来。
选文三:“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 (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 混着 (青草味儿) , 还有 (各种花的香) , 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 (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 (繁花嫩叶) 当中, 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 地卖弄 (清脆) 的喉咙, 唱出 (宛转) 的曲子, 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注:这一段作者调动了触觉、嗅觉、听觉,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准确运用形容词、动词, 写出了春风的柔和、气息和风中夹杂的声音, 写出了一个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春天。
题目五:下面这篇文章太平淡了, 请用“调动感官写细节”的方式, 把它变得“秀色可餐”。
题目换为“精彩的一天”
在这一环节中, 我从学生的随笔中选取了一篇叙述语多、写得相当平淡的一篇文章, 让两个阵营的学生, 再分别分成三个小组, 运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调动感官写细节的方法, 对这篇文章进行当堂修改。
附学生习作:
我的一天
我的一天过得比较急促, 一切转眼间就过去了。
早上去到学校便开始收作业, 我边整理边聊天。上午的课很快, 好像完全不给人休息。短短的课间成了我们唯一的活动时间, 短得让人觉得手表出了问题。
中午回家休息。下午又开始认真学习了。下午的课容易犯困, 上完第一二节课就会又精力充沛。
回到家后就开始写作业, 我尽量集中精神写。然后复习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简单看一下书本, 就带着疲倦进入梦中。
我的一天就这么在我不经意间, 没感觉似的溜过去了。
以下是原文第二、三段与两个阵营的学生改后作品的对比。
原文一:早上去到学校便开始收作业, 我边整理边聊天。上午的课很快, 好像完全不给人休息。短短的课间成了我们唯一的活动时间, 短得让人觉得手表出了问题。
改文一:“叮铃——”闹钟发出刺耳的金属敲击声, 夹杂着妈妈絮絮叨叨的说话声, 打断了我均匀欢畅的鼾声。张开沉重的眼睑, 在连打了几个哈欠之后, 我赶紧穿上衣服下地, 飞快地拿起书包, 窜出房门, 趁妈妈不注意, 顺手“拐”走了门后的篮球。
改文二:早上, 推着单车, 打算跟新一天的阳光和空气问早时, 一只小狗出现在我眼前。翻卷的金棕色毛, 像电了发一般, 两只大大的眼睛, 水汪汪的, 可爱极了, 就像泰迪熊。我忍不住放下单车, 走向小狗, 它竟走近我, 小舌头还在我手心翻动, 好痒!啊!要迟到了, 我又飞身上车, 像哈利波特骑着飞扫一般, 一溜烟奔向学校。
注:两篇改文分别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的感官, 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来写, 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原文二:中午回家休息。下午又开始认真学习了。下午的课容易犯困, 上完第一二节课就会又精力充沛。
改文一:下午第三节课是自习课。有的同学孜孜不倦的写着作业, 甚至还挥汗如雨。然而对我们这些酷爱自由的人来说, “自习课”无异于“自由课”。我的同桌在睡觉, 后面有人在唠叨。只有当“班主任来了”这句激动人心的话语响起的时候, 这些“自由爱好者”才正襟危坐, 装模作样地端起书本。
改文二:中午回家, 快速的吃完可口的饭菜, 往床上一倒, 瞌睡虫就拉着我和周公碰面去了。
下午第一节课是音乐课。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美女——音乐老师, 性格活泼, 跟我们打成一片, 像个大孩子似的。这节课是学京剧——“唱脸谱”, 高成咿咿呀呀的一通乱叫, 唱得比唐老鸭还难听, 可怜我们这些人的耳朵饱受摧残, 真希望变成贝多芬呀!
注:两篇改文分别调动视觉、听觉的感官, 着重写了自习课和音乐课上的表现, 显得活泼生动。
作业布置:以“一顿丰盛的晚餐”为题, 调动多种感官, 自己写一个习作片段。
附:学生优秀习作
一顿丰盛的晚餐
晚餐, 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没进家门, 楼梯上就弥漫着菜香。“是甜酸排骨?还是客家酿豆腐呢?”一道道美味佳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 引得我“口水直下三千尺”。
进了家门, 我就大叫“我回来了!”书包也不放, 就直奔厨房。“妈妈, 今天吃什么?好香呀!”妈妈边笑边说:“真是小馋猫。”我眼前一亮, 呀!盘子里那油亮亮的小白菜在向我招手, 还朝我挤眉弄眼的, 好像在说:“吃吧, 来吃我呀。”我一个箭步冲上去, 抓起一颗小白菜就往嘴里送。好甘甜呀, 清脆的小白菜在舌尖快活地跳动。
红色的排骨和黄色的菠萝, 还真是绝配呀!那大闸蟹没下锅前还是一个个英勇的战士, 现在都成了一个个羞答答的小姑娘, 可爱极了!淡淡的肉味和甜甜的鲜味, 让我刚擦干的口水不禁又“一泻千里”……
看到这样丰盛的晚餐, 心动不如行动。今天不把它们吃个尸骨无存, 我就不姓谢。我像一头饿狼, 张开血盆大口, 风卷残云般狂吃!
妈妈在一旁喊:“给你弟弟和我, 还有你老爸剩点儿呀!”
注:这篇习作中, 小作者充分调动嗅觉、视觉、味觉等感官, 灵活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写出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带给自己的超级享受。
板书设计:以“细节”为核心, 以“视听嗅味触”为外延的一个心形的板书设计, 巧妙的给学生指出:做生活的有心人, 调动各种感官感受生活, 文章就会充满着细节之美!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习作中发现“叙述多, 描写少”的问题, 并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 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从学生的两组习作对比“叙述”和“描写”的差异。又从学生的优秀习作中, 指出“什么是细节描写”。再从课文的范例中总结“调动感官写细节的常用方法”。最后修改学生的一篇病文, 让学生们运用当堂所学的知识, 并收到了良好的指导效果。
同时, 采用“擂台赛”的方式, 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本节课为龙头, 本学期还要开展“细节描写”方法的系列指导, 恳请同行们不吝赐教。
《感官王国》 篇2
一天,王明在开汽车的时候发生了时空错乱,掉入了汽车王国,发生了一些让他终生难忘的事:
王明掉进汽车王国后,发现路上全是一些满目疮痍而且开起来很颠簸的汽车。王明非常好奇,他拦住了一个看起来像是人类世界老年时期的汽车,问:“汽车大爷,你们这里的汽车怎么都像生病了似的?人类世界的汽车不是性能都不错嘛?”汽车“大爷”白了他一眼说:“我怎么就是大爷了?我才十岁而已(汽车世界年限三十岁)。只不过是被你们人类过分使用又不做护理。人类世界的.汽车性能正常是为了不让你们抛弃我们,我们没有亲人没有家,如果你们抛弃我们了,我们就只能死在垃圾场了。”王明听了之后十分惊讶,说:“人类不是经常去维修店保养你们吗?不应该有这么多汽车都是这样的呀?”汽车先生说:“那些去维修的都是一些名贵的汽车,像劳斯莱斯,法拉利,兰博基尼等,我们这种汽车是不会有人花钱来维修我们的。唉,这些人类。。”汽车先生说完叹了一口气,走了,留下王明一个人惊讶的说不出话来。突然有一只大手把王明从汽车世界拉回了人类世界。王明回了家,躺在床上,想:真没想到平时为人类提供便捷的汽车也有难言之隐啊,以后一定要呼吁大家多带车子去维修。
《感官王国》 篇3
而如今,新鲜出炉的国际比赛获奖者层出不穷,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相比之下,现年44岁的基本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出唱片,坊间甚至有传言说他的演奏已大不如前。毕竟肯特女士(Anna Kantor)是基辛唯一的老师,而且她在格涅辛音乐学校的授课对象是少年儿童,而非青年钢琴家。所以基辛早年能很快成长起来,并且十几岁就能像三四十岁的钢琴家那样形成独特的一套风格。但到了三四十岁,由于始终缺少一位名家的指导,后劲不足的短板效应开始凸显。特别是在新人不断涌现的国际乐坛,更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样的传言更加剧了我想要现场聆听他的渴望。
一、令人大跌眼镜的德奥古典
让人万万不曾料想的是,上述担心竟成为现实。查尔斯·罗森曾以鲁道夫·赛尔金(Rudolf Serkin)在短期内两次反差极大的贝多芬《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槌子键”》(Op.106)为例,认为发挥失常的杰出钢琴家不会显得平庸,而是会令人愤怒。虽然基辛年轻时红得发紫,但听他现场的第一印象,其实比罗森这话更令人绝望。基辛比印象中老了好多:发迹线愈来愈高,更加凸显了他那个硕大无朋的额头,还略显驼背。唯独从鞠躬的沉稳神态,才能依稀看出少年时期的影子。
尤为令人遗憾的当属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K. 330)。年近半百、经验丰富的基辛演奏起来简直就像报考音乐学院附中的小学生。平心而论,在及格的程度上的确弹得都对,却又显得苍白无力、乏善可陈。最有违观感的是他那虾米式的弯腰弓背,加上一头标志性的自来卷,远远看去就像只略显发福的毛毛虫似的蜷缩在琴凳上。特别是当他把这套架势用于这首纯朴中透着深刻的作品时,简直驴唇不对马嘴:旋律过于歌唱、音乐表情做作不自然、个别音符被刻意突出。莫扎特这首奏鸣曲的二乐章笔法并不复杂,却大有文章。笔者一个多月前在萨尔茨堡听了内田光子的莫扎特协奏曲音乐会,她以该乐章来返场,弹得诗意而内省。然而基辛的诠释只有白纸一张:一切都谨小慎微、抠抠缩缩,乐思却始终原地踏步,未见丝毫推进。
这种死气沉沉的氛围并没有在贝多芬《f小调钢琴奏鸣曲“热情”》(Op.57)中表现出任何好转的征兆。虽然基辛在一、三乐章里依旧保留着年轻人的锐气,罕有丢音漏音等硬伤,然而他却滥用弹性速度,其程度甚至远超阿图尔·施纳贝尔编订的以任意改变速度著称的版本。按理说,速度上有节制的弹性处理是允许的,但哪怕是大钢琴家,在演奏古典作品时也要格外谨慎地加以运用。基辛的节奏总体上是准确的,然而个别乐段之间切换时,毫无预兆的速度变化还是会让人摸不着头脑。特别是第二乐章——基辛原本把主题部分营造得非常有意境,进入十六分音符段落后却猛一提速,先前苦心经营起来的氛围瞬间被破坏殆尽。
中场休息时,我垂头丧气地来到大厅,见巴黎听众们或啜饮香槟,或大嚼冰激凌,同时高谈阔论上半场如何如何精彩。我就像个混迹于一帮狂热基督徒中间的异教徒,索性假装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垂头丧气地瞅着天花板发呆:岁月不饶人,我心中那个弹琴热情似火的基辛已经和无数过了气的名家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当我心中涌现出这样的念头时,对下半场实际上已不抱任何希望,甚至有了离场的念头。还好我没走!
二、从勃拉姆斯到西班牙音乐:
突然降临的逆袭
基辛下半场的表现把我完全洗脑,不由自主地加入了那帮狂热分子的行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剧烈的全盘逆转居然是毫无预兆地完成的:下半场第一首勃拉姆斯晚期小品《三首间奏曲》(Op.117)的开头几个和弦刚从琴肚子里头飘荡出来,我之前的垂头丧气便瞬间消散殆尽。不知道他中场休息时去干了什么,基辛下半场完全达到了近乎禅宗入定般的状态,与先前的浮夸做作判若两人。假如闭上眼睛听,恐怕会以为上半场是一个叫尼斯科(Nissik,Kissin的反写)的蹩脚替身在演奏,而下半场基辛本人才出场,甚至比巅峰时期的他更为深邃、内省,音乐处理更显真知灼见。相比之下,反倒是巴黎观众表现得很不够意思。也难怪,刚刚吃完点心结束闲扯,嗓子眼正被各种刺激物撩拨得痒兴大发,于是美妙的音乐经常被剧烈的咳嗽打断。这也再次印证了勃拉姆斯的晚期小品具有室内性质,哪怕只为一个人演奏也已太多。
我索性竖起耳闭上眼,把咳嗽声自动屏蔽掉,随着基辛一道沉浸于勃拉姆斯的内心世界。作曲家在第一首间奏曲结尾的降E大调终止式里,继原位的属七和弦之后,又让一个IV级和弦以“富于表情”(espressivo)的突强闯入,从而把原本I-V-I的正格终止变为I-V-IV-V-I(谱例1)。虽然IV级充其量只属于经过性质,但作曲家此举无疑在这首温婉的作品结束时造成耐人寻味的戏剧性的效果,就好比一个已经超然物外的老者仍对尘世怀有一丝执念。基辛的处理并没有特意夸张这个和弦,而是发挥俄罗斯钢琴学派最为擅长的缓发力,将它弹得悠长无比,音量上虽然同前后并无显著区分,但是发声的突发性延长使得这个和弦构成了一道绕不开的山脊,音乐的张力在这里集聚,到峰值后又瞬间释放,最后复归平静。基辛收放自如,甚至还显出一分帝王之气——既不像阿图尔·鲁宾斯坦那样孤芳自赏,也没有霍洛维兹的那种神经质——基辛的气场不需要靠多么强烈、压倒性的人格为依托,他只需要让音乐自然流淌,足矣。
西班牙音乐无疑是这场音乐会的重头戏。有意思的是,基辛在冰天雪地的俄罗斯长大,后来又定居英国这个终日阴雨绵绵之地,因此与阳光明媚的西班牙相去甚远,但这无疑有助于他以一个“他者”的角度探索“另一个自我”。基辛没有弹全套组曲,而是精心选取了第1、4、5首,最后以西班牙作曲家拉勒格拉(Joaquin Larregla,1865—1945)的《纳瓦拉万岁!》(Viva Navarra!)推向高潮。由于基辛已具备大量古典—浪漫作品的积累,再加上对这套曲目有选择性地加以重组,让热烈奔放、内省沉思、放浪不羁等比较多样化的西班牙风情都一一得以展现,所以他弹得驾轻就熟。而且这类新曲目也让基辛得以从长久以来模式化的艺术风格中解脱出来。从上半场的情形来看,人们对于他早年的界定即便算不上他艺术道路上的障碍,也已然成为一个影响他进步的沉重负担。至少在他从未录制过的西班牙音乐当中,基辛终于可以不再自我重复,从而回归音乐本身。此举令我想到霍洛维兹在归隐之后,通过接触斯卡拉蒂、克莱门第等人相对冷门的作品,重新燃起他对音乐的热情。
听基辛演奏的西班牙音乐,最深刻的感受是他善于在已掌握的作品和新曲目之间建立联系。在他早年录制的《流浪者幻想曲》第二乐章里,基辛把那段连贯如歌的右手八度弹得十分独到(见谱例2)。我的老师在学习这部作品时,曾将收集到的每一版录音都截成长度约为几十秒的片段。通过反复聆听比较,发现很少有人像基辛那样,把这两行旋律弹得既蕴含着巨大的内在张力,又未伤及舒伯特音乐语气上的自然纯朴。而在演奏《西班牙组曲》第四首的旋律声部时,基辛并未错过施展这一特长的良机。阿尔贝尼兹此曲中,右手长线条的旋律被左手舞蹈性的伴奏反衬得更为绵延,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并且以两个小节为单位重复出现了稍慢—回原速的变化(见谱例3)。中年基辛的处理比早年他那张舒伯特录音更多了几分成熟和稳重,速度与音乐表情的步调高度一致。随着左手稳健的节奏脉搏,音乐也像一条平缓的大河一样,随之滚滚东流,并未像他上半场那样,片面追求某一瞬间的美丽而牺牲掉乐曲的整体性。
这组曲目的最后一首《纳瓦拉万岁!》最全面地展现了基辛那炉火纯青的艺术。此曲原为节庆场合的乐队演奏,或许是本场音乐会最令人轻松愉悦的一首小品。虽然内容上不怎么深刻,但非常适合放在音乐会终场演奏。基辛并没有人到中年万事休,因成熟而失去那个活力四射的自我。相反,他仍会毫无保留地展现那无懈可击的机能优势。随着年龄增长,他这一优势不仅丝毫没有退化,反而与音乐表现的需要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当然,与青年时期那种大张旗鼓、大放异彩相比,现在的他更偏爱不动声色地炫技。尤其是在如下的段落(见谱例4)。
右手要配合腕部、肘部好大臂的力量转移,用同一个动作奏完这长达三个半小节的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同时又不被左手持续性的快速跳音所干扰。基辛在处理这一段时丝毫没给人以吃力的感觉,但仔细听会感受到舞台上正在发生奇妙的事情:基辛的身体刹那间停止了晃动,左手手腕适度压低,每小节给一次重拍;右手小臂微微抬高,一串既珠圆玉润、又清晰颗粒的音符就这样从令人屏息凝神的弱奏滑向句尾。这样复杂的组合却被基辛演绎得轻松愉悦,特别是右手那一串音,听起来就像是在刮键。没有极为扎实的基本功和旷日持久的磨合,断然无从企及这种效果。
下面这一组音型可以视为上例的翻版(见谱例5),它们有着类似的处理方式:五个音都靠一次发力连带完成。基辛能将整个腕部、肘部的重力都能充分而毫无瑕疵地被每组最后的那个八分音符跳音所抵消。虽然这一段是以极弱的音量、手指紧贴着琴键的方式奏出的,但基辛不动声色地就把技给炫了,这本领让全场为之疯狂。他倒还是像从前一样,从容地连鞠两躬,丝毫不见弹完整场的喜悦或兴奋,毕竟一切都已蕴含在音乐当中。
结 语
基辛的本场独奏会,不仅为巴黎观众带来了他从未录制的新曲目,在我看来,这其实还是一场缩微版的奥德修斯之旅,是他到目前为止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从早年学习的德奥作品出发,基辛一直漫步到西班牙音乐这一对他而言尚属全新的领域,正好印证了人类精神挣脱牢笼获得解放,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而正是通过德奥古典作品的淬火,基辛演绎的阿尔贝尼兹以及拉勒格拉才会那样驾轻就熟、举重若轻。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定西班牙作曲家到底能够带给他多少灵感,能否反过来增进他对德奥作品的阐释,但这至少表明:年愈不惑的基辛并没有一味地吃老本,仍然在开辟不同风格的新曲目,并继续创造着艺术上的奇迹。
纵观基辛上下半场的表现,毋庸置疑地呈现出两极化的态势。难道真如罗森所言,杰出钢琴家在舞台上只有极差或者极好,而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吗?这是否也意味着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之间的截然对立、两者间从来不曾有一个灰色的“中间地带”?不过也应该区分两者的不同:赛尔金两次现场之所以反差鲜明,是由于他演奏状态不稳定,而基辛在现场的发挥相对而言要稳定得多。演奏家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文本批评家,运用乐谱上相对有限的提示,在记谱法的留白处进行再创造。创造性的活动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而恰恰是一部失败的作品,或者是一次不成功的解读,最大程度地展现了艺术家本人的真实想法,或者他所代表的学派的谱系传承。至少就贝多芬而言,直到苏联解体前,俄罗斯钢琴学派始终沿用李斯特弟子、汉斯·冯·彪洛编订的钢琴奏鸣曲版本。虽然这个版本极富洞见,至今仍有参考价值,但其中有不少标记实际上属于编订者的主观看法,打上了浪漫主义时期的鲜明烙印,与当今德国亨勒出版社的净版相去甚远。当然,设想基辛并未参照其他版本几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但他对贝多芬的解读还是能反映出学派传承的历史脉络。
钻石王国——南非 篇4
南非地处南半球,有“彩虹之国”之美誉,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它以丰富的矿场资源驰名世界,尤其是黄金钻石等产量位居世界首位。这个说到南非钻石,人们都会赞不绝口。南非钻石好在哪里?问题倒是要从它的历史说起,据说,在南非发现的第一颗钻石名叫欧瑞利,当时它被一个南非牧童捡到,再由一位名叫欧瑞利的猎人带去哥士堡鉴定,才最终确定了钻石的身份。
南非盛产钻石是众所周知的事。为什么南非会盛产钻石呢?因为在南非地质历史上曾发生过剧烈的火山活动,强烈的高温高压,将这种成分为碳的物质结晶为金刚石,其中质量上乘的金刚石就成为人们谈论中的钻石。南非钻石之所以出名就因为是钻石的原产地而且都是出产巨大颗而得名,南非的钻石也是世界上等级标准比较好的,例如:同样纯棉的衣服也有价格区别,为什么?因为纯棉密度之分。其实钻石也是一样。经研究,发现裸钻(包含美国定制的GIA证书(每颗钻石都要经历6个月的身份鉴定周期))的性价比超高!
遨游汉字王国 篇5
一、单元简析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本组《遨游汉字王国》就是这样一个教学单元。本单元的编排方式与其他各组完全不同,不再以课文为主体安排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而是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一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是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用的,“阅读教材”仅仅是供给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的,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限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搜集,教师也可以作适当的补充。
这个单元里,应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采访和实地调查、记录素材和写报告等综合能力。
学生是第一次参与课内课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教师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教材,为保证课内活动的效率,课外活动的效果,有必要制订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搜集、编写和猜字谜,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汉字的起源等,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推进校园人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活动。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
感;自觉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实事,在作业时养成防止写错别字的习惯,把“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次作业”的活动更向前推进一步。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三、活动形式
1.基于大多数学生为寄宿的特殊情况,活动形式拟采用:
(1)将“有趣”、“热爱”、两块内容交融并行;
(2)活动分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和年级活动交错展开。
2.教师既负责分班活动的组织引导,又按分工具体指导3—4个课题组展开活动,成果展示的落实
(1)书法讲座:萧永年
(2)课题指导:何黄海、白智群、徐正军、方红英
四、活动时间
11月16—11月24日,中间隔一双休日。具体安排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活动指导 11月16日1.
了解本单元 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 2.
选好课题,分好小组各班教室以班级为单位活动语文教师
指导教师 11月17日
(第三节)指导教师分组指导制定计划;提供必要的材料(各项目1—2份);指导材料搜集的方向、方法各班教室
校园按组到相关教室活动,接受老师指导;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内开始搜集相关资料;信息技术课老师指导网上查找。小组长
指导教师 信息课老师
11月18日(上午3.4两节)书法艺术欣赏阶梯教室 各班教室全年级集中聆听;
指导老师分组指导采访提纲的编写和调查内容、记录方法及组织分工,提出注意事项。萧老师
指导老师
11月19.20日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学生自定给家长写信,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求得家长的配合,督促并协助孩子完成相关的活动任务; 学生个人或分小组活动语文教师
家长
学生或小组长 11月21日 语文课、午间
课外活动后(早自修、第一节)整理资料 交流信息 资源共享 查漏补缺
各班教室
分小组活动
小组长 指导教师
11月21日晚自修汉字的发展阶梯教室专题讲座何黄海
11月22日各课题组根据展示方案,形成文字材料(三、四节语文课)各班教室分小组活动
小组长 语文老师
猜字谜活动(班队课)班级活动
班干部
11月23日各小组继续整理活动成果,撰写调查报告各班教室以课题组为单位语文老师 11月24日活动成果展示、汇报
学习《我爱你,中国的汉字》阶梯教室以小组为单位 全年级参与小组长,指导教师 语文老师
11月25日课间
展览室(西阶教)参观、评价
学生教师
规范用字比赛(小课)
班级活动班干部
活动一 单元导读 地点:各班教室
一、感知单元导语
两名学生搭档以主持开场的形式呈现单元导语(使学生从学习开始就有“活动”的感觉)甲:我们平时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但是你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乙:汉字历史悠久。大约产生于4000多年前,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这其中有很多未解之谜。
甲:汉字应用广泛。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乙:汉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课件出示关键词:汉字 历史悠久 应用广泛 审美价值)
甲: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吧。从今天开始的语文课,让我们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与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关键词:有趣神奇 综合性学习)
乙: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呢?和平时的语文课堂有些不一样──需要我们同许饿自主地来设计、组织、参与一些活动,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家愿意尝试尝试吗?(带动其他学生的氛围,把“愿意”喊得响亮一些)
二、自读“阅读材料”
1.甲:怎样来开展活动呢?有请老师给我们进行指导。掌声有请!(不要小看了这掌声,可以起区别平时的语文课堂的心理暗示作用)2.师:谢谢主持人对我的信任!(老师也得以参加活动的嘉宾身份亮相)很赞成同学们以综合活动的方式来研究汉字的有关知识。活动怎样开展,请同学们认真地浏览课本p77──p90所附的资料之后自己来决定吧,肯定能够获得启发的。
(投映学习建议:默读,并作旁注──可以是阅读时的第一感受;可以是不懂想问的问题;可以猜猜字谜;还可以概括段落意思或与编者对话。)
3.全体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巡视,看到好的旁注给予表扬并即时交流推广。
三、反馈交流
1.读了课本所附的资料,你对汉字有什么看法?
2.你对哪一项内容印象最深? 你对哪一个内容最感兴趣?
3.汉字是多么神奇有趣,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可以继续收集、研究,这就是你的课题了。
四、主持人结语:谢谢老师!同学们,让我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继续收集资料进行研究,相信大家一定能对汉字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感受到更多汉字的有趣与神奇,也一定会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快乐,锻炼才干。赶快和要好的小伙伴一起商量商量研究什么课题吧!别忘了确定课题之后想一想怎样去研究。活动二 制定计划 地点:各班教室 活动准备:
1.学生初步选题:老师根据学生选题补充,并列出规范表达的课题,供学生选择 2.编制活动计划框架表格 3.学生分组商量选题
一、交流选题 1.主持人:这些是同学们在上次活动中最感兴趣的课题(课件呈现),你准备研究什么课题? 2.学生反馈交流
3.主持人:请老师点评我们的研究课题。4.老师:(肯定同学们的选择;建议还可以研究的课题;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相机等资源进行人员组合调整)
二、制定计划
1.主持人:提醒活动怎样开展?最后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以怎样的形式与同学分享学习成果?这需要我们好好策划,制定一份活动计划。仍然有请老师给我们提供指导。
2.老师:鼓励肯定主持人考虑周到;活动计划的重要性;初次活动善于请教是极为有效的方法;活动计划范例讲解。(课件呈现)
3.学生分组讨论,达成组内共识并用铅笔填写《课题研究计划》 4.主持人请各组派员汇报计划,组织交流补充。(方案写好后可在教室张贴交流)(1个优秀的,2个问题多的)
5.各组修改计划并用水笔誊写。
重点落实:可以去哪里收集寻找资料以及结果呈现方式 附1:可供研究的课题 一级课题: 遨游汉字王国 二级课题:
1.汉字之源:起源、发展史等 2.汉字之美:书法、结构等
3.汉字之趣:对联、歇后语、笑话故事、趣闻等 4.汉字之法:规范用字等 三级课题: 1.汉字之源:(起源、发展史等)
A汉字是这样产生的(搜集汉字来历故事、起源分类知识)B汉字字体的演变(汉字演变知识搜集)C“福”、“寿”字形变化研究
D“矮”和“射”的含义发展变化 2.汉字之美:(书法、结构等)
A我眼中的书法艺术(具体书法作品欣赏)B书法名家例谈(关于书法家的生平、书风等)C汉字的魅力──外国人与汉字的故事 D搜集全校学生优秀书法作品 E民间汉字艺术作品欣赏
3.汉字之趣:对联、歇后语、笑话故事、趣闻等 A有趣的字谜搜集字谜(文字的、图片的)编写字谜 B汉字谐音及其妙用(古诗歇后语对联笑话)
4、汉字之法:规范用字等 A汉字识记好办法
B错别字危害大(易写错、读错汉字整理以及由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或不良后果的事例)C桂花路街头不规范用字调查研究 D作业中常见错别字及对策 附2:收集资料方式
1)上网(家中;联系电脑老师安排时间)
2)阅读(自己的藏书、学校图书馆、新华书店、富阳图书馆、向老师或其他人借──推荐:《咬文嚼字》、《小学语文教师》、《新语文读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3)采访、请教(家人、老师、学长)
4)收集(字帖,书法作品以及社会不规范用字的实物或照片、图片)5)实地参观(校园书法作品、社会书法作品)6)请专家作讲座 7)制作录音专集 8)拍摄活动过程„„
附3:结果呈现方式(所有要保存的资料一律用宋体、小
四、A4纸张,还要交电子稿)1)制作字谜卡片,组织猜字谜活动,2)打印收集材料装订成册(统一用A4纸)3)剪贴资料收藏成册
4)编写报纸并办展览(电脑、手抄)5)收集实物并办展览(字帖、书法作品)6)拍摄活动过程录象、照片展览
7)记录活动过程表格(资料抄摘、采访记录)8)撰写调查报告
9)书写活动感受
附5:课题申报表(16K纸)附6:资料抄摘卡(16K纸)附7:采访记录表(16K纸)附8:《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评价表(小组学习占70%,个体学习占30%)活动三 小组活动
1.导师指导小组活动:分头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取舍(活动计划由各导师分别撰写)
2.家长亲子活动(社会用字调查、书法作品欣赏与收集)3.双休日小组活动(采访、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取舍)活动四 专题讲座 地点:阶梯教室
国家级书法家萧荣年老师作书法作品欣赏及汉字演化讲座,全年级集中聆听(一名语文老师带一组学生做文字实录、请电教组拍摄录象)
语文教研组长何黄海老师作“汉字的起源”专题讲座,全年级集中聆听。
活动五 年级猜字谜活动 地点:教室
说明:资源共享,年级合作准备;为学习交流猜谜方法以及控制秩序方便,各班分批猜谜。
1、课前准备:(1)课件制作;(2)擅长相声的学生准备《猜字谜》相声。(3)印制《猜谜活动积分卡》。
附4: 猜谜活动积分卡
活动过程:
一、学习猜谜方法
1、课本上的字谜试猜
2、公布答案,分析猜对或猜错的原因
二、欣赏相声《猜字谜》 小结猜字谜的方法
三、猜老师或同学提供的字谜(限5个)
四、学习自编谜语
1、老师写字:丸、勿、鸿„„等;学生试编字谜(一字多编)
2、从本册生字表中(两种教材)选认为难的字来遍字谜
五、准备“猜谜大会”
2、师生制作字谜卡(可收集、可自编)
(1)底纹纸,32K大小、形状可自己设计或彩色纸条,水彩笔工整书写谜面,保证猜读方便;
(2)在背面右下角写上编号:学号+01.02等编号,例07429—01;(3)在纸条背后上端备上双面胶;
(4)将自己出的字谜编号与相应谜底另写纸条交给老师。(各班的集中)
3、老师带“字谜小组”成员整理所有字谜,复份清除,并重新进行编号。
4、在教学楼走廊上(西大教室)张贴字谜。
六、猜谜大会
1、分发《猜谜积分表》(每2人一组)
2、要求只在两人之间商量,不走回头路
3、限时半小时
七、活动总结
1、回教室,对照谜底表,交换批改,评选“最佳猜字谜拍档”
2、发奖
3、交流开展猜字谜活动的感受、收获
活动六 各班综合活动成果汇报活动(东阶教)
1、各小组以自己的方式呈现活动成果:例如:编小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
2、交流和汇报要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可采用下面的做法:(1)汇报人带动全班同学活动(2)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
(3)听取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这一组的其他同学解答(4)听众对汇报作评价。
活动七 规范用字比赛(错别字课题组提供)
(题型:1.给广告消毒、2.改写错别字、3.本册教材易错字看拼音写)计个人优秀成绩与班级总成绩
附:可供研究的课题 一级课题: 遨游汉字王国 二级课题:
1、汉字之源:起源、发展史等
2、汉字之美:书法、结构等
3、汉字之趣:对联、歇后语、笑话故事、趣闻等
4、汉字之法:规范用字等 三级课题:
1、汉字之源:(起源、发展史等)
A汉字是这样产生的(搜集汉字来历故事、起源分类知识)B汉字字体的演变(汉字演变知识搜集)C“福”、“寿”字形变化研究
D“矮”和“射”的含义发展变化
2、汉字之美:(书法、结构等)
A我眼中的书法艺术(具体书法作品欣赏)B书法名家例谈(关于书法家的生平、书风等)C汉字的魅力──外国人与汉字的故事 D搜集全校学生优秀书法作品 E民间汉字艺术作品欣赏
3、汉字之趣:对联、歇后语、笑话故事、趣闻等 A有趣的字谜搜集字谜(文字的、图片的)编写字谜 B汉字谐音及其妙用(古诗歇后语对联笑话)
1、汉字之法:规范用字等 A汉字识记好办法
B错别字危害大(易写错、读错汉字整理以及由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或不良后果的事例)C桂花路街头不规范用字调查研究 D作业中常见错别字及对策 活动回顾与反思
回顾这次学习活动,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有:
一、计划详实,具体,可操作 分成四个二级课题
二级课题下又分三级课题,具体可操作
表格的设计,人员的分配,时间的确定在活动开始之前都进行多次讨论,协商,在活动开始时一切准备就绪,这点非常重要。
二、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计划的制定,课题的选择,活动的开展,讲座的举行,总结大会,颁奖活动等等地进行,学生学习的热情都十分高涨。
三、充分利用自身资源
萧荣年老师是全国书法家协会的成员,现在我校进行一年级书法指导,校名的题词,学校走廊上的条屏都出自萧老师之手,在综合性活动中,我们邀请他为我们作了题为“书法艺术欣赏”的专题讲座,他从汉字的演变讲到书法作品的欣赏,边讲边演示,中间还穿插了许多他自己的获奖作品的欣赏,讲座之后,学生都蜂拥上去让萧老师签名,场面很是壮观,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兴趣。
四、教师们之间的合作精神 专家和普通教师之间的合作,老师和老师之间的合作,(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师本身的资源优势,四个语文老师打破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指导方式,进行分工合作)尤其是电教组老师,对我们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从活动开始到结束的2个星期内,全程跟踪拍摄。在这些活动中做出了一些亮点:
1、萧老师的讲座
2、猜谜活动
在走廊里拉起一条条的透明线(透明胶),然后将字谜组学生制作的精美字谜卡片往上粘,五颜六色的形状各异的卡片挂满了整个走廊,然后每一个学生发一张答题卡进行答题,一时间,学生都是手执卡片在走廊里猜谜,(那段时间,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题是“创建安静的校园”),自然而然变得安静,有序。由此我们还找到了然学生安静下来的办法,那就是要让学生有具体可干的事情,要将学生旺盛的精力引导到一个它们感兴趣的事情上去。后来,数学组也受此启发,在走廊里布置了思维题让学生答。
3、走上街头找错别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上街头寻找错别字,拍回来的录像、照片,资料翔实,拍摄手法还很高超,远远超出了我们想象的范围。
4、参观民间艺人的剪纸作品
学校宿舍楼有一民间艺人,爱好剪纸作品,带学生去参观访问后学生收获很大。了解了剪纸作品寓意。
(喜上眉梢、双喜临门、松鹤延年„„)
5、总结大会
经过两个星期的活动之后,我们进行了总结大会,总结大会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了活动成果,活动形式多样,有相声,有小品,有快板,有用课件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他们都是自己编排节目,自己制作课件,自己写好学习心得,总结大会开得有声有色,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学生潜在的能力。有待于解决的困难:
1、教师本身知识水平的限制
2、寄宿制学校,学生外出机会很少,给开展活动带来了困难
3、学生的能力参差太大
野生菌王国 篇6
山珍海味,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对美食追求的极致,而现代人在尝遍了八大菜系,吃腻了各式火锅之后,对美食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拿当下红火的火锅行业来说,菌类火锅因其特色日益收到食客们喜爱。其中,倡导美味、强体、绿色、天然的“野生菌王国高原山珍馆”自然颇受欢迎。
野生菌王国北京三里屯店,是四川攀星集团投入巨资精心打造的一家旗舰店,餐厅装修时尚、环境优雅,坐在餐厅窗边喝着天然的松茸湯,听着悠扬的音乐,欣赏着繁华的三里屯酒吧街绝对是一种唯美享受。餐厅营业面积2300余平方米,大厅能同时接纳160人就餐,还有装修风格迥异的大小包间8个(其中最大的包间可容纳30人就餐),是承办婚宴、公司聚会、商务宴请、朋友聚餐的好去处。
野生菌王国北京大屯精品店,位于金泉美食宫3楼,营业面积1200平方米,环境雅致、内有8个包间,卡座大大的落地玻璃,低垂的珠帘,暗哑的灯光,小资但不落俗套。
提到火锅,就不得不提锅底,野生菌王国的高原菌汤锅可谓经典,因其入汤的野生菌均为高山野生菌而得名,融合松茸、鸡枞、羊肚等十多种天然野生菌的多重精华,再加入十多种养生药材,下料充足,味道更偏清淡,菌类的鲜美完全融于汤内,点缀的红枣更多了几分赏心悦目的感觉,其味道同样不同反响,汤汁浓郁,口感鲜香。
每周食用两次野生菌可强身健体。菌类是公认的健康食品,野生菌更是真正健康、营养、原生态的食品。野生菌纯天然生长,肉质结实,口感较好,香气浓郁,不仅肉质鲜美,而且经过科学研究其营养价值更是人工无法比拟。野生菌营养丰富(内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钙、磷、钾、铁等微量元素,并含有多种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野生菌所含有的无机盐和氨基酸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达到健脑、提高免疫力、抗辐射、降血压、防感冒等诸多功效。经相关专家验证,每周至少两次以上进食野生菌,将大大提高人体免疫力。
大树王国 篇7
我们运气很好, 当我们到达山项时, 原本下雨的天空放晴了。只见得树林间云雾缭绕, 就像童话里的仙境一样。这里有很多棵大树, 它们都有着成百上千年的历史。大树的树干粗壮挺拔, 高耸入云, 地上盘根错节。我们看到了这王国里的“老大树王”和“新大树王”。老大树王有27米高, 直径是2.3米, “大树王”这个响亮的名字还是乾隆皇帝取的呢。传说啊, 这棵树的皮能治百病, 所以人们老是来剥这棵树的皮, “人要脸, 树要皮”啊, 结果这棵树慢慢地死去了, 太可惜了!但奇怪的是, 大树王死后, 过了很多年, 它的一根树枝上居然又抽出了嫩绿的枝条, 长出茂密的树叶来, 让人惊叹不已。后来看到的新大树王比老树王要高得多, 有50米高, 跟一幢高楼差不多了, 直径宽2.5米, 得好几个人手拉着手才能环抱过来呢!
我们在茂密的树林里悠闲地走着, 大口呼吸着难得的新鲜空气。在快走出大树王国的时候, 我们看到了“将军“立队。一排排古树参天, 这些大树就像神气的将军一样笔直地伫立在路的两旁, 等着我们来检阅队伍, 有意思极了。
感官交融深层领悟 篇8
一、感觉引发感知
有些音乐使人一听就爱上它,有些音乐却需要较长时间的感悟才会慢慢地喜欢,这就是对音乐作品的一个认识过程。如:在教授新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的哆嗦》一曲时,要求学生跟随音乐跳竹竿舞。这首音乐属于黎族民歌改编的民族弹拨乐合奏,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用跳绳模拟竹竿,让学生学习,初步掌握基础节奏和舞步,学生随着节奏的变化不断地变化舞步,个体感知的重心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在跳舞的过程中,舞者控制舞步的快慢来配合音乐节奏强弱的变化,感觉与感知相互配合。学生有着差异性,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每个学生的经历、实践经验、知识水平的不同,对于音乐的感受也随之不同,这就符合了人们常说的“欣赏是音乐的三度创作”。
二、通感激发兴趣
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作曲家根据自我的感悟、理解,感觉的相互沟通,以特定的音乐手法将丰富的情感表达出来。在对于音乐的欣赏中,倾听者多种感官去感受,从而产生一种听声会意的审美通感。如:在教学新苏少版小学一年级课曲《大鼓和小鼓》时,进行音乐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首先,拿出准备好的乐器,大鼓和小鼓,告诉学生这是带来的新朋友。随后,进行大鼓和小鼓简单节奏的敲击,告诉学生这是在向学生们打招呼,同时要求学生敲击自己的鼓面进行问候。最后,举行节奏游戏,要求学生分辨鼓音强弱,通过唱、拍、跳等多种形式表现音的强弱,以节奏游戏引导学生对歌曲《大鼓和小鼓》的学习。通过做游戏,学生不仅仅是听觉,还有触觉、视觉等多方面感觉被激活,多种感觉互相连通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慢慢地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一点点地理解了歌曲内涵,更好地掌握了歌曲。
三、通感促进联想
音乐艺术是创造音乐形象来反映实际生活。运用审美通感促进学生的联想,把无法捉摸的音乐形象转化为形象可感的审美意象。如:教学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老虎磨牙”一课时,一开始,老师先向学生提问:如果用乐器表现老虎,你会选择什么乐器。当有的学生回答打击乐时,再次询问学生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老虎的行为,随之请同学进行击鼓表现。在学生表现完后,老师播放《老虎磨牙》乐曲的演奏,询问同学听到了什么,在同学回答后,老师绘声绘色地描绘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让学生闭眼带着刚才老师所描述的情节去听音乐。最后问同学有什么感想,并与同学互相交流。这种方式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感受并思考,发挥想象,感受音乐表达了什么,在老师描绘过后联系自己所想象的场景,随着音乐感受作者所要表现的形象及要表达的情感。由此,通感有效促进了联想。
四、通感引导个性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对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个性学生对与音乐作品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该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通感融入音乐,以此感受音乐,了解音乐的内涵,表达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如:教师教授新苏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大鹿”,老师给同学们看各种动物的卡片并加以模仿,随后,出示小白兔的图片请学生发挥无限的想象来思考小白兔在森林里发生了什么。在学生说完后证实学生的猜想,拿出大鹿的图片,要求学生自己编一个小故事,相互讲一讲。在学生讲完自己的故事以后,开始播放歌曲,最后要求学生听完歌曲后,再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这种方式运用了孩子的听觉、语言等通感来进行思考,不同的孩子讲出的故事也不同。
教师借助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协同性生理行为,设计各种各样的音乐教学模式,在活动中打开学生对于音乐通感的大门,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深层次领悟作品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感官鉴别牧草种子质量 篇9
用肉眼观察种子籽粒的饱满度、均匀度, 杂质和不完整籽粒的数量, 色泽是否正常, 有无虫害、菌瘿或霉变, 以及种子外在特征 (如禾本科种子芒的有无) 等方面的情况。
2 嗅觉鉴别
用鼻子闻, 以确定牧草种子是否有霉烂、变质或异味。发过芽的种子带有异味;发过霉的种子带有酸味或酒味 (刚打开袋时最明显) ;苜蓿种子中混有草木樨种子, 就会出现辛辣味。
3 触觉鉴别
主要用手感对种子水分含量进行简单判断:将手插入种子袋内, 感觉种子松散、滑、阻力小、有响声, 当用手抓种子时, 种子容易从手中流落, 说明种子水分含量较低;否则, 水分含量则高。
4 齿觉鉴别
用牙齿轻轻咬断种子籽粒, 若感觉费力, 声音清脆, 籽粒断面掉粉, 硬质植断面整齐, 说明种子水分含量低;否则, 水分含量则高。
5 听觉鉴别
回归绿色王国的惬意 篇10
商人们辛苦了整整一年之后, 炎炎夏日, 他们还在挥汗工作。那些绞尽脑汁创作的作家, 他们的笔颓了, 他们的肉体和精神机器运转不灵了。都市中从事各种职业、事业的劳动者, 缺乏了田野树林的滋养, 显得那么的憔悴!大自然在大声地催唤他们偿付工作过度的代价了。
厌了钢骨玻璃建筑, 吸饱了混浊的空气……偷得浮生半日闲, 去野营, 亲近一下大自然, 是许多都市人的梦想。背起行囊, 背起对于大自然的向往, 冲出城市, 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寻找已经失落的记忆。有人形容“野营是座桥, 桥这头, 我们是生活之子, 桥那头, 我们是自然之子。”
其实野营是个很宽泛的概念, 有休闲轻松的垂钓、烧烤, 也有带点冒险的漂流、徒步穿越和逆溪探源等等。在营地活动中除了钓鱼、攀岩、漂流等运动休闲项目外, 配合一些集体游戏活动, 使营地生活新鲜, 有趣。在游戏中, 整个营地充满欢快的气氛, 彼此之间敞开童真的一面, 不经意间促进了更加融洽的关系。所以美国现在最普及、最流行的都市野营概念是保证食宿舒适、充满闲情逸趣。
伯爵“感官花园”之旅 篇11
[图解]
Limelight糖果造型
18K白金材质表壳
表壳及表盘镶嵌215颗美钻(约4.0克拉)
针扣式表扣镶嵌26颗圆形美钻
搭配以白色鳄鱼皮表带
伯爵制56P石英机芯
Piaget Altiplano
18K白金材质表壳
表壳镶嵌48颗圆形美钻(约1.5克拉)
桃红色及镀银方格棋盘式图纹表盘
桃红色绢质表带搭配以针扣式表扣
伯爵690P石英机芯
Limelight
18K白金材质表壳
黑色及白色方形珍珠母贝精嵌表盘
表壳镶嵌101颗圆形美钻(约4.4克拉)
表冠镶饰一颗圆钻
白色或黑色绢质表带搭配以针扣式表扣(镶嵌18颗圆形美钻)
伯爵690P石英机芯
Piaget Altiplano XL
18K白金材质表壳
表壳镶嵌78颗圆形美钻(约0.7克拉)
表盘镶嵌286颗圆形美钻(约0.9克拉)
黑色绢质表带
搭载伯爵制430P超薄手上炼机芯
爱马仕向传统致意
CLIPPER腕表、H-OUR腕表以及KELLY皮包,都是HERMES爱马仕曾经推出过的足以载入品牌历史的经典产品。本季,爱马仕举起“向传统致意”的大旗,重新演绎并延续了这些经典。
[图解]
CLIPPER潜水计时腕表 色彩橡胶表带系列
Clipper腕表最初于1981年由爱马仕资深设计师Henri d'Origny设计面市。2005年新款Clippe潜水计时腕表推出崭新的蓝色及爱马仕红色橡胶表带,由内藏精钢物料的8个独立橡胶“H”形表节组合而成,可单向旋转的表圈也运用了同样的橡胶包覆。指针、表面数字及数字上的圆点均有适于水下的白色Super—LumiNova(r)荧光显示。经过打磨处理的炬漆表盘上分别设计有秒针盘、1/10秒计时器和30分钟计时器(女款)。防水深度100米(女款)。
迷你及特大型H—OUR镶钻腕表
1996年由Philippe Mouquet所设计的H—our腕表,是爱马仕表款中最品牌象征意义者,今年推出两个新款式。迷你H—our有玫瑰或白金两种款式,以12颗美钻装饰贝母表盘,配衬鳄鱼、短吻鳄或doblis绒面小牛皮表带,也可选择与表壳同等材质的表链。特大H—our的精钢表壳拥有64颗手工镶嵌VVS极天然美钻,总重2.25克拉,搭配银色或贝母镶钻表壳,鳄鱼或box小牛皮表带。
KELLY 2
神奇的动物感官世界 篇12
蜜蜂:能看见紫处线
一只小蜜蜂飞进花园,它眼中的世界却不是你我所看到的样子。在它眼里,鲜亮的花朵会在稍暗的叶子背景中显得更加突出,而且它的眼睛还能看到从花朵反射出来的紫外线,这能让它们更快更准确地找到花蜜。
蜜蜂的眼睛为什么这么厉害呢?这要归功于它们(包括一些昆虫)的复眼结构了。
蜜蜂的颜色识别系统虽然复杂,但和人类的视觉一样,也只有3种颜色接收器——紫外线、蓝色和绿色;而人类的是蓝色、绿色和红色。蜜蜂有一种特殊的紫外线接收体,而人类没有。
除了能看到紫外线之外,蜜蜂还能感知光的偏振。蜜蜂可以借用偏振光来导航,即使是在不能直接看到阳光的阴天也依然适用。尽管对我们来说,蜂眼中的世界与我们眼中的并不相同,但是对于其他一些昆虫和鸟类来说,却没什么大不了,因为它们有4个、5个甚至多达6个彩色光接受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接受体,它们能看见的颜色是人类从未见过的,也是无法想象的。对它们来说,人类眼中的三色世界太单调了。
海龟:磁场定位超强
年幼的红海龟在首次迁徙的过程中,能始终呆在北太平洋的温暖水域。原来,这些海龟似乎天生就能感受地磁场,能通过地球磁场来调整游动的方向。在成长的过程中,红海龟能够通过学习辨别重力差异以及磁场方向,建立更加细致的磁场地图。
然而,科学家至今还没弄清楚这些动物如何能感知磁场的。磁场如何影响动物体内的生物组织,至今也是一个谜。许多研究者认为,磁场感应器官可能存在于海龟及其他能感受磁力的动物的头部。也有人认为,动物探测磁力可能根本不需要任何特别的生物结构,而是依靠体内某些物质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此外还有一种有趣的假设,动物的眼睛里可能有一种叫作蓝光接受体的感光色素。这种色素能以化学成分感测磁场,并生成视觉提示——动物就以此作为“指南针”。
精准的导航对于长途迁徙的鸟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已经在一些会迁徙的鸟类的视网膜中发现了蓝光接受体。
狗:跟着鼻子走
狗是人们公认的嗅觉最灵敏的动物之一。狗可以根据嗅觉信息识别主人、辨别路途、方位、猎物和食物等。根据狗嗅觉灵敏的特点,人们常训练它们用嗅觉优势来缉毒破案,千里追踪疑犯,或茫茫林海狩猎野兽。
我们四处嗅来嗅去时,会对气味突然失去感觉,因为我们每天都从同样的鼻孔中呼吸空气。狗的嗅觉系统远比人类复杂,每一次空气吸入将激活3亿个气味接收器,而人类则只有600万个。话又说回来,即使人类能够收集这些信息,我们的大脑也不知如何处理。
巨蟒、王蟒和颊窝毒蛇类(包括响尾蛇)眼中的世界跟我们的所差无几,只有一个不同:它们能利用红外线“看见”东西,这使得它们能靠猎物的体温来猎食。
当蛇在黑暗的洞穴捕猎时,它能利用红外线追捕猎物,并原路返回温暖洞穴表面的温暖地带;而当蛇进入温度相差无几的沙漠地带,它又能以普通视觉能力生活。蛇类也许能在清晨同时使用这两种能力,因为这时候光线充足,并且温度足够低,能使它追捕的、体温高于环境的温血动物“脱颖而出”。
蛇是利用一个相对简单的器官做到这些的,这个器官叫作“颊窝”,在它们的鼻孔附近,相当于红外线接收器。
蝙蝠:靠回声感受世界
以捕昆虫为生的蝙蝠和一些食果为生的蝙蝠,靠回声定位法得到它们寻找食物所需的大部分详细信息。
蝙蝠发出的都是超声波,人类听不到。这些声音的回声能带给蝙蝠有关周围环境的大量信息。比如,得到回声的时间能反映蝙蝠和某个物体的距离,蝙蝠甚至能感知这个动物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令人吃惊的是,蝙蝠对自己和物体距离判断的精确度在4~13毫米之内。对以捕食昆虫为生的蝙蝠而言,这个精确度足够蝙蝠用翅膀卷起昆虫送进嘴里了。
科学家更感兴趣的是,蝙蝠是否将回声传达的信息视觉化呢?现在还不得而知。
名词解释:
回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