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中

2024-09-23

产业集中(精选11篇)

产业集中 篇1

中国移动通过掀起集中管理变革促成了自身资源的整合, 同时也为设备商、SP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规划建设处副经理宁宇

我们在实施集中管理时, 应遵循将IT集中化与企业运营管理机制相匹配的原则, 首先分析集中对业务发展的利弊, 而不能简单地追求集中。

例如, 中国移动的BOSS系统实现省级集中化后, 通过集中化的系统对各地市公司业务经营情况进行监管, 助力企业集约化经营;而省级集中化还保留了对地市业务需求的适应能力, 有助于加快系统上线速度, 也是对业务的促进。因此对于中国移动来说, 业务支撑系统在省一级进行集中是比较适宜的。

华胜天成中国移动集团总监程祖镔

中国通信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浪潮中, 作为产业链整合龙头, 运营商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模式,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市场和新机会。中国移动在此方面走得比较快, “集中管理”是典型缩影。

中国移动的集中管理涉及到从集团到地方公司人、财、物各方面的重新整合, 是从过去更多以省公司决策执行的分散化经营, 到目前进行重点资源配置集中的集中化管理。它涉及到商业模式、管理机制、运作流程的整体变革, 可以大大提升中国移动的工作效率, 并降低运营和生产成本。

具体而言, 集中管理使中移动的信息流更加集中, 促进资源的调度优化和效率的升级, 由此推动其物流和现金流进一步优化。例如, 中移动创新地提出“反向竞拍”的集采模式, 并使集团在采购的决策中扮演关键角色, 尽管该模式也饱受争议, 但它还是具有更加积极的正面作用。反向竞标使设备商必须将同档价位、同类品质的产品进一步做精、做细, 并控制好成本, 这无疑使中移动在财务、资源和技术投入控制上大为受益。为了促进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中移动需按照具体技术指标, 进一步设立好公平的竞标“起跑线”。

中移动的变革也激发了参与供货的通信和IT设备商适时变革。从地方公司到集团, 中移动的集中管理涉及到硬件、软件、部门、业务流程等方方面面, 供货商旧有的运作模式已跟不上新时期中移动的需求, 所以供货商目前也正在进行大力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调整。

集中管理的直接目的是在集团层面建立一个的灵巧的“大脑”, 惟其如此, 才能使省公司和“八大基地”这样的灵活的“四肢”爆发出应有的功能和更大的潜力。

书号:18243定价:52元联系电话:010-67113894

北京迅捷英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 中国移动核心数据业务的发展正在寻找一条通过采取集中化的管理模式与规范的、大型的SP及CP合作来完成的道路。四川成都无线音乐等八大业务基地的成立就是一次集中管理在业务创新上的成功实践。

建立无线音乐基地的优势在于可以使中国移动更好的利用自身的平台资源、品牌资源与唱片公司等产业进行整合, 组成无线原创音乐从生产到消费的完整产业链。同时, 这种集中化的管理模式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 而且还将各省公司分散的音乐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 避免了音乐资源的浪费。另外, 中国移动还可以利用自己庞大的计费系统和有效的控制手段, 对SP及CP形成规模化的调整, 集中力量打造一个统一的无线音乐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支撑基地, 并最终实现“全网统一运营, 统一管理, 一点接入, 全网服务”的运营模式。

无线音乐基地是中国移动在集中管理模式下成功的移动增值业务管理尝试。在www.12530.com、wap.12530.com、12530999语音门户、无线音乐随身听等中国移动无线音乐产品的开发、更新、推广、运维各个环节中, 在运营商有效的控制和统筹下, SP、CP及唱片厂商各司其职, 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运营流程。

另外, 由于无线音乐行业自身具有价值链角色多、版权复杂、流行趋势快、用户群广大、业务需要快速部署等特点, 再加上运营商需要满足发挥规模优势, 主导产业链的要求, 采用集中管理化的管理模式就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网络时代电信企业管理创新的利器

——集中管理

《集中管理——网络时代的电信企业管理创新》是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跃根据多年的电信业运营管理经验、技术研发及计划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结晶, 是多年研究和实践成果的总结、提炼和升华。

本书完美地将管理理论、信息技术、中国国情以及电信运营企业实践相结合。通过完善的理论模型和中国移动的卓越运营案例验证, 讲述在剧烈变化的时代里, 电信运营企业如何通过管理创新来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中国移动如何实践集中管理模式创新, 从优秀走向卓越!管理创新, 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沃土, 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书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后泰勒时代”的观点, 认为它的主要标志是“现代化流水线大生产”, 为迎接它要做好集中、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准备工作, 最终实现集中管理模式下企业的价值最高。

本书对电信企业的管理者如何通过集中管理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益有很高的借鉴和实用价值, 适合电信运营企业及中高级企业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产业集中 篇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于2010年1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根据规划,安徽省建立了两个省管集中区: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和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两大省管集中区出具规模,但是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

1、集中区与现有开发区的功能界定问题。目前皖江示范区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批准筹建的省级开发区数量达到了72家,且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它们无疑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抓手,《规划》中也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开发园区。目前现有各开发区本身因功能定位缺乏清晰思考而致的诸如土地闲置、资金浪费、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缺乏特色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明显改善。在此情况下再新设两个省管集中区如何真正做出特色,避免重蹈覆辙、功能雷同,的确值得深思。有这样一种观点较为流行: 集中区既不是原有园区的重复,也不是它们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实践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地区,未来有望成为两座各自拥有百万人口的现代化滨江产业承接与积聚的产业化新城。如果两大集中区最终建设成具有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特色的两个地级市,是否与《规划》和示范区建设的初衷相背离。

2、集中区与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问题。集中区作为皖江示范区的“示范区”,提出要按“九通一平”(通路、给水、排水、通讯、电力、供热、供气、宽带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高标准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及配套,这种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框架无疑是对的,但如果集中区只根据自身需要建设基础设施,显然有违《规划》中提出的“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依托中心城市”和“推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的目标。由于两大集中区都选择在农村,只依托于功能很弱的小城镇或小集市,远离城市,缺乏城市资源的依托,很难实现集中区与中心城市的无缝对接。因此,如何加强集中区与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开发就变得尤为重要。比如,集中区和示范区都拥有共同的长江黄金水道,如何做好、做大、做强皖江“水文章”,实施岸线、港口、产业和城市四位一体的联动开发,确实值得去探究。

3、集中区建设与农民能力建设的协调问题。两大集中区建设涉及成千上万农民的家园动迁和土地转让,需要得到当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离开了祖祖辈辈耕种土地的农民,不是集中区建设的排他对象,恰恰是被融入的主体,但受制于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这两个制度层面的约束,如何在加快集中区建设进程中,以保障农民根本利益为基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农民的能力以适应集中区建设对人力资源和市场的双重需求,不仅是妥善处理好短期存在的征地过程中政府和农民的矛盾,也是集中区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建立在损害农民利益基础上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模式是不能长久的。前段时间,江南集中区因征地问题而发生的规模性冲突事件说明部分官员对这对矛盾关系的处理缺乏理性思考,而且未能将现有的农民作为集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主体而对待。

4、集中区产业错位发展问题。从理论上来说,集中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区,除注重自身的工业化外,还肩负着带动其他非集中区发展的使命。但调研中发现,两个集中区不仅各自的产业定位具有极高的趋同性,而且与安徽省内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规划颇多相似之处,这无疑会在省域范围内产生对现有资源的激烈争夺。如何摒弃“大而全”思想,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充分谋划转移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均态发展,强化资源优势,减少不必要浪费,重点建设优质园区,真正实现“基础产业协调发展,新兴产业共同发展,支柱产业互补发展”,尚需深入论证。

5、集中区融资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液,集中区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和金融创新。按照一般园区开发规律,每平方公里的开发成本至少要投入3 ~ 4 亿元资金。为打造优质投资环境,集中区提出要按“九通一平”高标准进行配套。据此保守估计,集中区每平方公里开发成本至少要5 亿元资金,两大集中区的起步区共57平方公里,仅基础设施一项就需要近三百亿元。虽然“皖江40 条”中规定,从2010 年起连续6 年,安徽省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 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集中区建设,但对于集中区建设所需巨额资金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即便有国有银行的大力支持,如何充分利用政策,切实建立更加灵活而有效的投融资平台,尚需创新先行。

集中投入过热产业引发不良资产 篇3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程兵表示,资产证券化和银行资产贷款分布是两个问题。“银行的贷款分布是历史问题,钢铁煤炭企业有持续盈利能力,手续又齐全,来办贷款没有理由不放贷?但最后是否会变成坏账则属于经济基本面的问题,例如今天贷完款明天市场突变,国外买家纷纷毁约了,今天看着再好的企业资产明天也可能会变成不良资产。”

从风险控制角度看,很多时候人们并不了解资产包是什么情况。“很大程度上风险是避免不了的。例如银行购买煤炭行业的一个资产包,里面的东西已经很清楚了,但是最终是会破产还是会起死回生,这取决于公司和整个煤炭行业会怎么样,而整个煤炭行业好不好又和中国的经济息息相关。因此到底好不好只能去做一个假定,这不可能事先就知道,如果谁说自己事先就知道那肯定是说假话。”程兵认为,资产证券化在中国是个应急的手段,经济不好的时候或者行业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用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就放在一边不用了。

银行的贷款审批结构也决定了不可能很好地控制风险。一直以来,银行在贷款时业务是下放到各个支行或分行的,关于内幕消息,企业业绩到底好不好,行业景不景气等问题,事实上直接经手的业务经理是最清楚的,给该企业贷款的那家银行应该也是清楚的。而对于总行来说,在资产负债表看到的这一张纸上,很多时候有些信息不见得全面。

“在过去十多年间,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地方政府和央行纷纷选择向建筑业提供方便的融资,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这确实可以给经济体带来惊人的增长效果。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这个领域一片繁荣。”橡树资本董事长及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表示,建筑活动增加了对劳动力、建材、配套服务和企业的需求,但这其中存在一个问题,简单易得的融资,尤其是融资足以覆盖100%成本的情况下会鼓励开发商开发出没有市场需求的建筑物。“卖不出去的住房、没有需求的写字楼和不赚钱的基础设施的确会在短期内提振 GDP,但会对国家的金融系统造成负担。而那些给建筑商提供贷款的机构所承受的压力尤为沉重。最终,有些地方的银行将背负不良贷款,甚至可能面临资不抵债需要救援的局面。”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市场上似乎存在着这样一种动机,希望在这轮不良资产组合过程中,将更多的不良资产扔给银行,这样会给商业银行以及银行体系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觉得债转股等都可以做,但是必须有严格的范围和标准,需要非常谨慎,可以从试点开始,将来要有严格的界定,根据资产的类型,确定是否适合做债转股,而不是把它看成一些不能还钱的资产,直接交给银行。”

产业集中 篇4

产业化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进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新阶段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建基地、强龙头、创品牌、促营销”为举措,大力实施集中连片产业化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结合多年来扶贫工作实践,笔者就我县以产业化为载体,推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扶贫产业发展现状

1、扶贫产业初具规模,八大优势产业基本形成。

近年来,我县把扶贫产业化作为新阶段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来抓,大力发展大禾谷、双孢蘑茹、特种水产(乌龟、鲟鱼、娃娃鱼)、畜牧(生猪、肉牛)、蜂业、林竹(雷竹、油茶林、毛竹)、果业(雪枣、杨梅、葡萄)、西瓜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中畈、葛溪等乡镇为重点的大禾谷产业带,以南岩、弋江为重点的双孢蘑茹产业带,以圭峰为重点的特种水产产业带,以三县岭、湾里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带,以清湖为重点的蜂业产业带,以曹溪、三县岭、葛溪为重点的雷竹产业带,以叠山、旭光为重点的毛竹产业带、以漆工、樟树墩为重点的油茶产业带。如今我县无公害大禾谷种植基地1.5万亩,种植户亩可增收200元左右;优势特色产业双孢蘑茹种植面积已达到50万平方米,带动农户2000余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雷竹种植面积2万余亩,带动农户3000余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龟鳖、鲟鱼、娃娃鱼等特种水产养殖业稳定增长,生猪、肉牛等传统畜牧养殖业正逐渐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科技化、生态化转变,蜜蜂、油茶林、雪枣、杨梅等新兴产业后劲十足。

2、龙头不断壮大,模式不断创新。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县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731个。农业企业按类型分有生产型70家(养殖类40家、种植类30家),加工、流通型84家,市场型2家。规模农业企业35家,固定资产总2.75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创利税4800万元,出口创汇1145美元,带动农户3万余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县级龙头企业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到153个。通过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带动建立的生产基地58个,实现产值2.54亿元,带动农户2.7万户。同时,建立了大禾谷、雷竹、又孢蘑菇、乌龟、肉牛、生猪、毛竹林、药材、西瓜、蔬菜等“一村一品”示范村24个。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了5000名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扶贫产业发展,推动了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进程。

3、创建品牌初见成效,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为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县大力扶持企业创建品牌,制定品牌战略。目前,全县已有5个农产品获得省著名商标,10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省名牌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2个地理标志产品,全面提升了我县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够强,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一是龙头企业数量还比较少,规模不大,带动性不强。二是从管理上看,部分企业为家庭式企业,管理制度还比较落后,难以适应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2、产业化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一是我县大部分农产品都是原料销售,缺乏精深加工,产业链条短,附加值较低。原材料销售受市场行情、自然条件影响大,而农产品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很难做到及时调整生产,一旦市场有风草动,农民就会损失严重。二是品牌影响力不大。虽然目前我县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但农业“三品”数量增长不快,获得省级以上的名牌产品也是屈指可数,特别是大米加工业,作为一个全国粮食生产县,没一个叫得响的大米品牌,严重影响了我县粮食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融资渠道不畅通,资金投入不足。一方面,由于我县多数龙头企业规模不大,难以获得国家的相关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大部分农业企业有效的抵押,抵押率低,行信用等级不所以向银、信用社获取贷款的难度较大。由于信贷门槛过高,一些规模、效的企业和种植、养殖专业大户也难以从金融机构得到信贷资金支持,贫困户和一般农户就更难了。当前我县仅有少数企业能在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争取到为数不多的信贷资金,其他各金融机构基本不向农村、农民和“农”字号企业信贷。

4、利益联结机构不够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中利益分配关系不规范,产业链条出现脱节现象。农民只在种养环节中有所获利,而在加工销售等增值环节中得到的实惠不多,因此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就不够紧密。

三、推进产业化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

目前,我县很多人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其中不乏各乡镇政府分管领导,对产业化的内涵缺乏准确理解。他们认为办几个小型加工工厂、养殖场,建几个大棚就实现了产业化经营,没有充分认识到产业化经营是多环节、多部门紧密连接、相互配合的系统工程。当前我们应下大力教育干部群众跳出小农意识的束缚,深化对产业化的认识,真正树立起与实现产业化相适应的新思路、新观念,培育起敢冒风险、勇于创新的精神。要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干部群众听专家授课,到外地考察,开阔眼界,理清思路,不断强化典型示范。

2、转变观念,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发展。

要强化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认识,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农业结构调查、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高起点做好龙头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抓好基地建设和产业布局,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采取有效的鼓励手段,引导它们联合,形成合力集团,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内耗,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扶贫产业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大对优势产业的宣传,积极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和农产品展销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我县特色农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

3、加强引导,完善户企利益联结机制。

引导农民和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合同或契约,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采用风险基金、提供技术服务、最低保护价超价分成和利润返还等方式,明确农户和企业的利益,健全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向农业企业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方式,使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确保生产经营的稳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培育与壮大肉牛养殖、中华草龟、双孢蘑菇、毛竹丰产林、速生丰产林、雷竹、油茶等种养殖基地;在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走公平竞争之路,通过建立农产品协会等形式,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避免无序竞争,信息不能共享。

4、多措并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多渠道吸引外来资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进以奖代补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着重引进市场、品牌、技术、管理和企业家,鼓励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多种资本多渠道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健全担保体系,解决农业企业贷款难问题,建立行业担保公司,鼓励建立农民资金互助社等形式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建立农业企业信用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融投资担保体系,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进行综合授信,尝试建立和运作农业融投资担保公司或机构,选择一批信誉好、效益高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培育扶持。

5、改进方式,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

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和专业院校合作,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走产学研相结合路子,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组织科技开发或技术推广。努力提高农民技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职高等教育资源,把“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技下乡、培训活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健全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多渠道增加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的投入,尤其是种子种苗和疫病防治工程建设、农产品的深加工、先进的保鲜、贮存、包装等新技术研究的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

6、建立品牌,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以做大做强、培特培优为目标。积极鼓励各类组织和个人创办合作社,积极探索股份制发展模式,增强行业竞争力。以弋阳年糕、生猪、中华草龟、双孢蘑菇、雷竹等优势产业为目标,在“专业化”上做文章,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组织化上抓突破,构建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体系,组建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联合社,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加快我县同类合作社的整合,增强实力和带动力,实施好我县的特色农业品牌战略。

四、努力实现扶贫产业为贫困人口服务

1、实现扶贫开发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

产业化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既有共性,又有个自鲜明的个性。产业化扶贫最突出的个性就是要把扶持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搞好产业化扶贫必须明确这一根本目标,坚持正确的工作思路,促使扶贫开发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共同发展。

一是要充分借助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带动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要尽可能地覆盖贫困村和贫困户,以此带动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要利用扶贫开发的手段,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业产业化项目更好地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无论是整村推进、扶贫到户、还是开展社会化扶贫,都要把扶持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三是要避免重产业化,轻扶贫的现象。在产业化扶贫中要严格执行扶贫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特别是要防止只重视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效益,忽视扶贫开发、共同致富的社会效益,避免扶富不扶贫和不分贫富平均帮扶。

2、扫除贫困户进入产业链的主要障碍。

产业化扶贫实施的重点难点在于如何让众多的贫困户参与产业项目建设,进入产业发展链条。由于贫困户自身的原因和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真正的贫困户难以进入产业链条,失去发展机会。要实现产业化扶贫的预期目标,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消除这些障碍。

一要找准产业化扶贫的重点对象。有些地方由于扶贫基础工作薄弱,对贫困户没有建档立卡,致使发展产业化扶贫项目时,扶持对象把握不准,更谈不上对他们采取特殊的帮扶措施。因此,搞好产业化扶贫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弄准帮扶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二要消除贫困群众思想障碍。贫困户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难于接受新鲜事物,这成为影响他们进入产业链条的思想障碍。因此,必须帮助他们消除思想障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克服自卑心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产业项目中来。

三要消除贫困群众能力障碍。加强贫困户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他们革除陋习,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按合同办事。同时围绕产业的发展,以掌握实用技术为重点,加强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让贫困农户劳动力能够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

四要消除扶贫政策执行障碍。要消除产业化扶贫政策执行上的障碍,必须坚持扶真贫、真扶贫的原则,根据农户的贫困程度,实行有差别的扶持政策。一般农户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自主决策、自我发展;对低收入农户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绝对贫困户和民政救济户,要帮助他们选准一个产业发展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解决他们自身难于解决的投入问题,使他们进入产业链,更快更好地得到收益。

3、选准贫困户进入产业链的有效方式

——无偿扶持生产方式。为缺乏产业发展的原始投入的贫困户,无偿提供生产所需的种子、种苗、种畜、种禽、肥料等生产资料,帮助他们启动生产。通过“输血”的方式,使贫困户逐步融入到产业链条,开辟稳定的增收门路,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

——种畜周转帮扶方式。一部分贫困户适合发展养殖项目,但没有钱购买种苗。由于政府扶贫资金有限,无偿扶持生产方式的区域面积肯定也有限,为了让有限的扶贫资金滚动扶持贫困户,采取扶持龙头企业的方法,由龙头企业免费提供种苗,回收产品,偿还种苗款。

——小额信贷扶持方式。这种方式主要用于项目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但又能通过生产经营收入偿还借款的贫困户。这些贫困户一旦获得资金的投入,就会很快融入到产业链条,逐步脱贫致富。

——挂靠龙头企业的方式。对产前缺乏生产投入,产后缺乏销售渠道的贫困户,在互利互惠、适当照顾贫困户的前提下,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生产、销售合同,为贫困户提供生产投入,搞好技术指导,包销产品,用产品销售收入偿还生产成本,让贫困户放心大胆发展专业生产。这样,企业有了稳固的原材料基地,贫困户有了稳定的增收渠道,他们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加入合作组织方式。在产、供、销等各个环节,贫困户总是处于劣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于立足。应积极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贫困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吸纳他们加入相关的生产合作组织,把政府扶贫到户措施与合作社的各种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扶持他们发展生产,融入产业发展链条。

4、建立产业化扶贫风险防范机制。

任何产业都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而贫困农户最不具备抵御这种风险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建立防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机制,防止将扶贫产业搞成致贫或返贫产业。

一要严防决策错误,少走弯路。产业化扶贫最大的风险是决策失误。贫困地区在发展农业产业时,一定要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二要提供法律服务和援助,维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贫困户加入产业链条后,由于缺乏法律知识,经验不足,往往被眼前利益迷惑而被蒙骗。如果遇上了经济纠纷,法律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要帮助贫困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产业集中 篇5

关于虞城产业集群基地的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3]。近年来,虞城的产业集群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域竞争优势,但与国内外一些专业化的产业集群相比,其发展还相对滞后。本文主要阐述了虞城产业集群基地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发展劣势、发展机遇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其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对增强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协作能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产业集群 自主创新 钢卷尺

提及虞城,很多人会想到巾帼英雄花木兰;而提及虞城的产业,很多人会想到这里的钢卷尺。然而,这只是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的一个部分。目前,虞城已形成五金电子业、纺织服装加工业、食品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了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新格局。虞城县位于河南省商丘市东部(黄河故道南岸),包括10个镇,16个乡,其产业集聚区是作为河南省第一批批审的三个县级产业集聚区之一,成立以来从建园处的12家食品加工。钢卷尺加工类企业,发展到95家进园企业,建设标准化厂房26.6万平方米,累计完成项目投资36.2亿元,单位规划面积固定资产投资3.45亿元/平方公里,从业人员达6500余人

一、暑期实践调查方法

针对虞城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我主要通过上网搜集资料,返乡实地调查,了解家乡产业发展现状,访问相关领导人获取信息,力求做到真实客观,就虞城产业集群基地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发展劣势、发展机遇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其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

二、虞城产业集群基地的发展现状

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虞城的钢卷尺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85%,年产钢卷尺达6亿只,其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及地区,近20家钢卷尺企业已形成规模化发展。一个小小的钢卷尺,硬是在虞城发展成了一个大产业,被卖到了全世界。目前,量具行业形成了以钢卷尺为主打产品的产业链条,在产业集聚区内现有以华新电子量具、大洋量具、华 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联量具、创业卷尺材料有限公司、木兰电器等为主导的钢卷尺、钢带、电子加工等企业40家。

像钢卷尺这样的“小产业”还有食品加工业,虞城的速冻蔬菜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60%;肠衣出口量占到全国的1/3,世界级理事单位企业两家。目前,现有以顶佳食品、木兰食品、小丫食品、木兰府食品、华裕面粉、群友食品、广纳利面粉、森林木华食品等食品加工企业23家,面粉年总加工能力5亿公斤;方便面年加工能力6万吨;速冻食品年加工能力13万吨,以速冻甜玉米、荠菜为主的速冻蔬菜年加工能力占全国的60%以上;饲料年加工能力15万吨。以河南省万新肠衣有限公司、河南省誉德肠衣有限公司等为主的肠衣加工企业,拥有世界肠衣协会副理事长1名,委员2名,理事单位2个。年产盐渍羊肠衣2万桶,肠衣加工出口创汇占全国总量份额的近30%。

纺织服装加工业是虞城的又一主导产业。今年2月17日,省长郭庚茂到虞城县产业集聚区考察。当看到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乔治白服饰在虞城县建起的厂房及生产基地时,对虞城县产业集聚区的纺织服饰业发展进行了表扬。虞城县紧紧抓住产业转移机会,引进了辰龙纺织、九洲纺织、春宇纺织、乔治白服饰、金缕衣服饰、蕾蜜尔内衣、名凯服饰、顶森服饰、华宜服饰、毛毛袜业等为主的纺织、服饰加工企业19家。目前,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已经拥有年生产纺织76万锭、各类服饰服装加工1000万套的生产能力。

截至目前,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内已入驻各类工业企业135家。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虞城县成立了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从项目进入集聚区选址、环评、备案、注册、登记、规划建设直至投产运营等一切事务均明确专人负责,为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同时为企业构筑融资平台,依托虞城县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及虞城县金诺担保有限公司和虞城县诚信担保有限公司,搭建了投融资平台。2010年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2000万元,为产业集聚区企业融资6180万元。

三、虞城产业集群基地的发展优势

1、地理位置。在商丘虞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下,商丘向东南发展,虞城向西发展。现在政府的公建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集中在西部新城区。虞城交通条件便利,铁路、高速、城际快速路等将虞城打造成河南中部交通枢纽城市,对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大有裨益。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2、一些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和知名品牌。虞城县一些优势产业不断整合当地的传统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和知名品牌。如虞城钢卷尺产业集群是全国最大钢卷尺生产加工基地,与此同时也涌现了一批诸如科迪、科达等全国知名品牌。

3、产业积聚效应明显。虞城县大多产业集群特别是五金电子业、纺织服装加工业、食品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聚集程度比较高,形成规模经济,产生了良好的集聚效应。这种相对集中的分布可以为产业集群带来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从而带来竞争优势。

四、虞城产业集群基地的发展劣势

1、虞城产业集群数量少、规模小。数量少、规模小的结果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低下、经济辐射能力弱,进而无法通过专业化分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竞争优势难以持续,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不强。

2、人才、技术、资金实力偏弱。虞城县产业集群是依托农村或小城镇发展而成的,主要集中于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档发、皮革、纺织、服装、鞋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进入壁垒非常低。这些集群里的企业以个体、家庭企业为主,起点低、规模小,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实力不足,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陈旧、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由于缺乏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3、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虞城县大多数地区产业集群只注重发展核心产业本身,而金融、研发、营销、广告等外围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产业集群周围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不配套,代表整个集群内大多数企业利益的行业协会不发达,各方面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完善,从而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五、虞城县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机遇

1、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我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国的产业集群自诞生以来,经过30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比较早,成长快,形成了一批重要的极具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为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2、政府的大力支持。虞城县产业集群近年来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高度重视中西部开发,在规划指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河南省政府积极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和优化升级,规范指导和扶持产业集群发展,出台了一些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优惠措施,对集群内的核心企业、龙头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为虞城县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虞城县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挑战

1、虞城县产业集群起步较晚,外部竞争力稍显不足。高度专业化生产和更大的市场空间的开拓受到局限,总体思路和实际操作性政策相对滞后,区域创新机制缺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外部竞争力明显不足。

2、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虞城县产业集群崛起于农村的工业化,出自农民之手。农村发展工业基础薄、起点低,发展初期基本上依赖劳动力和土地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这决定了农村工业的发展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缺乏。而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容易造成企业间的模仿和恶性价格战,不利于产业集群的长远发展。

3、融资困难。虞城县产业集群中大多数是民营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基本采用自我投资、滚动发展的模式,依赖原始积累而逐步发展起来,企业很少利用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资助。从投融资环境看,虞城县大部分产业存在融资难问题,抗风险能力弱。由于缺乏资金支持,部分企业机器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七、虞城县产业集群对就业的影响

虞城县原来为农业大县,国家贫困县,工业发展非常缓慢,很多人在春节过后就会选择外出务工,留下孩子和老人,这样的情况造成孩子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老人不能安度晚年。但近些年来工业发展迅速,GDP和人均收入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改善的同时,就业就会也多了很多。现在春节过后,再也不用为买一张外出的火车票而发愁,有意愿的村民可以通过面试,进入自己理想的公司,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虞城县急企业之所急,及早谋划,通过政府牵头、整合资源、多方联动,帮助企业破解招工难题,保证了企业用工需求。

河南乔治白服饰有限公司2011年年底完成建设,今年农历正月刚刚正式开业。在招工中,仅三天时间面试人员就达到近千人,公司通过层层考核和把关,最终录用了第一批员工756人。同时,海博工具(商丘)有限公司、河南顶森服装有限公司、虞城县创 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业卷尺材料有限公司、金缕衣服饰等企业,也在很短的时间内招足了员工。这种情况的出现完全得益于虞城县政府为破解企业招工难而采取的建立信息库,保障信息畅通、建立责任制,落实服务帮扶措施、整合资源,建立平台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八、关于虞城县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的建议

1、积极引导,科学规划,注重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政府要根据当地企业经营模式和产业集群发展态势,遵循市场规律,对产业集群进行科学的布局规划,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工业园区,培育一批聚集效应明显、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降低综合成本,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增强产业集群整体市场竞争力。

2、加强人才培养。一要创新人才发展规划。做好人才工作,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要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分近期、中期、远期制定具体可行的人才发展规划,积极做好援助干部的引进和本地干部外出培训等工作;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盘活现有人才的主要措施,具有明显的计划性、前瞻性、实效性;三要创新人才工作政策机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政策机制,是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我们要不断建立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主导的人才评价机制;以竞争择优为主导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人才流动机制和以一流业绩、一流回报为主导的人才激励机制;四要创新人才服务方式。做好人才工作,首要的是树立服务意识,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基础。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服务的内容要不断丰富,服务的形式要不断更新,服务的质量要不断提高。总而言之,就是要根据人才类型、层次、需求多样性的特点,不断改进我们的服务工作,提高人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提高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从国外典型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经验看[4],只有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才能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实现集群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培育和提高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各种产业集群中主动引入自主创新机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淘汰落后设备;积极跟踪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 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产业技术水平。同时,企业要充分利用当地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力量,发挥当地的专业性人力资本的优势,加强自主创新,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使企业群获得技术含量的提升,推动产业集群持续发展。

4、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产业集群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政府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本地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和外地企业家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积极研究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法律法规及产权保护、金融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创造合理的制度环境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最后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加快专业市场、现代物流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人力资源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完善的产业配套环境,在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健康发展。

九、暑期实践感想

产业集中 篇6

关键词:知识生产函数;知识外溢当地化;企业家精神;产业集中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1-0059-04

20 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绝大多数国经济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然而,与各国经济持续增长相伴的另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就是经济增长的地区“聚集性”或是产业的“地区高度集中性”。例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的“经济增长带”、“城市经济圈”等经济现象,更为突出的是在“经济增长带”或“城市经济圈”中出现了以某一、二种产业、企业或产品为主导的“产业群”、“产业带”或是“产业生态网络”。对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这一独特现象,很多研究者从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和生态学等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并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和政策建议。最近十多年来,国外部分学者以知识生产函数为基础,从知识外溢当地化和企业精神的新视角,深入地分析产业集中的形成原因和形成机制,以期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一些可选择的决策变量,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知识生产函数与知识外溢当地化

经济增长知识化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以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为基础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则导致了知识外溢当地化理论的产生。

1. 知识生产函数产生的理论背景。众所周知,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和信息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大多数国经济都获得了巨大的增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被称之为“新经济”。对于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现象,用传统的资本增长理论并不能进行充分和全面的解释。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著名学者(Romer, Von Hipper, Feldman & Francis)从知识和科技创新的特性以及人力资本的独特性出发,重新扩展并全面诠释了经济增长理论,进而产生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因此,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既是世界“新经济”增长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世界“新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贡献,就是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之中将技术或创新内生化。该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不再仅仅依赖于资本积累,而是通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来实现的,因此,新经济增长理论也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增长理论又有了重大的修正和完善,在其理论中引入了新知识产品(知识增量)的概念。新知识产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它能导致新技术的产生,而且体现在它能促进新知识的积累和扩散,从而使科技创新、知识外溢和人力资本等概念联系起来,并推动人们对新知识的理论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因此,新知识产品概念的提出,不仅丰富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内容,拓展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内涵,而且也推动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尽管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决策变量,如增加公共研究与开发(R&D)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新经济增长过程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比如,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新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新知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何特点?新知识产品的生产在经济增长和产业集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因此,新知识生产函数就成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不容忽视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知识粘性”的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集中研究》(项目批准号07BJL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2. 知识生产函数与知识外溢当地化研究。本质上,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主要是分析知识增量(新知识产品)的生产,而知识增量的生产取决于知识生产函数的特性。国外学者(Cohen and Klepper)建立了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中,将新知识作为创新活动的投入要素,即产生新经济知识最重要的源泉就是R&D,当然,其他投入要素如人力资源、技术劳动力、教育等也必不可少。因此,基于创新和科技变化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可能表达为:Ii=αRDβiHKiεi,其中,I代表创新活动的程度,RD代表R&D的投入,HK代表人力资源投入,下标表示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中的观察单位②。因此,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国家、行业和企业等层面。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对象通常是以国家或者是行业作为分析单位,重点分析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其特征。而从微观经济的角度出发,新经济增长理论就具体化为企业的发展或增长,此时的分析对象就是企业,它重点考查企业知识创新的决定因素及其投入与出产机制。知识生产函数的研究单位不同,其实证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从国外相关实证研究的结果看,知识生产函数的作用在国家或行业层面更为有效;而且理论界对此问题认识比较一致,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以国家作为研究单位, R&D投入大的国家,其新知识产品就丰富,其经济增长速度就快;这些国家往往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或是新兴工业化国家;R&D投入小的国家,其新知识产品数量有限,新知识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经济增长速度不快,这些国家多半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知识生产函数在行业层面也得到实证分析的支持。R&R投入多的行业,如计算机、医药、生物和机械产业等,行业成长速度很快,一般都是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相反,R&D投入少的行业,如森林、纺织与造纸等传统产业,技术革新速度较慢,经济增长速度较低,对经济增长贡献有限。

对知识生产函数在企业层面的作用影响,学术界分歧较大。Scherer认为大量的工业创新主要是由大企业完成的,而小企业在创新中所占的比例则很小;但Acs和Audrestsch的研究表明,尽管一些大企业(雇员人数大于500人的企业)比小企业(500以下人的企业)更容易产生新知识,但如果从就业层面来衡量(人均创新量),小企业的创新活力超过了大企业。这说明至少知识生产函数在企业微观层面中的作用不如其在宏观经济层面中的作用明显③。

为什么知识生产函数以企业作为分析单位时,学者的研究有如此大的分歧呢?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知识生产或创新与知识的空间地理分布具有重要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增量与知识外溢的当地化密切相关,这就是知识生产函数的一个重要特性。因此,知识生产函数理论的深入发展,就导致了对知识外溢当地化的研究,而知识外溢当地化研究主要是从地理或空间布局的角度来研究知识增量的生产,动态地分析知识外溢对经济增长地区聚集性和产业集中的影响,从而将经济增长与产业集中联系起来,并探索经济增长与产业集中关系的规律性。正是因为当企业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时,不能深入地分析知识生产函数在微观层面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国外一些学者开始从外部性入手,重点分析知识生产函数的地理区位和空间分布问题,理论研究的视角由此转入了知识创新的外部性及其外溢问题。

二、知识外溢当地化与产业集中

1. 知识外溢当地化的理论基础。为什么经济增长的过程往往都是产业高度集中的过程?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活动之所以在国家(地区)和产业层面呈现出空间集中的特性,主要是因为知识生产过程中存在外部规模递增,例如,克鲁格曼和罗默的理论均认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规模报酬递增,但克鲁格曼和罗默并没有研究工厂或企业层面中的规模报酬递增问题,其理论均假设生产中的外部规模报酬递增是外生的,至少是通过行业集中导致生产的,特别是克鲁格曼受到Marshall的启发,强调外部报酬递增来源于劳动力储备、金钱外部性和知识外溢等三种方式④。

关于知识外溢的存在性问题,自Arrow确认了知识外溢性(即知识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之后,学术界对此并没有争论和分歧。然而对知识外溢的方式和分布空间,则有较大的分歧。目前争论最大的焦点就是知识外溢的地理范围。一般认为,知识外溢是强大的,以至于知识外溢没有理由在跨越边境时(城市边界、省的边界和国家的边界)就停止,也很难找到理由提出用政治的边界去限制知识外溢在一定区位范围之内。尽管知识外溢是如此的强大,但其外溢的穿透力和强度却随着地理空间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即知识外溢具有当地化(localized)的特征。因此,知识外溢所形成的外部规模报酬递增也具有地域性,知识外溢的当地化是形成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集中形成的重要原因。

2. 知识外溢当地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首先,知识的特质与外溢的当地化。知识不同于信息,其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隐含性,且很难模型化或一般化,正是因为知识这种隐含性和模糊性,其在传递溢出的过程中,授受双方距离的远近就成为知识外溢的关键;此外,尽管知识的非竞争性使其更易于外溢,但其外溢的程度还与授受双方的互动如面对面的沟通及其沟通的频率有重要关系。例如,Von Hipple对知识的这种特征进行了解释,他认为由于知识具有隐含性及传递的当地性,即 “知识粘性”,最好的知识外溢方式是面对面的互动和经常重复的接触⑤。因此,信息与知识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在它们跨越地理空间时外溢的边际成本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的补偿,或者说,相比之下,知识传递的边际成本由于经常的社会互动、频繁的观察和交流等原因而变得更低。正如Glaeser所说“知识大爆炸穿过走廊和街道总是比跨越海洋和大洲要容易得多。”⑥因此,知识粘性特质,即隐含性与传递地当性,或者说,隐含知识传递的近距离性,直接导致了以知识产品投入为核心要素,以知识外溢作为报酬递增来源的新经济增长产生了聚集性的特征,即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地域性或产业集中性。其次,知识外溢当地化的主要内容。地理区位的邻近减轻了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也使企业有能力交换创意和获得原始创新知识的积累;同时,也降低了科学发现和商业化的成本。因此,知识生产函数被重新修正为以下形式:Isi=αIRDβ1×URβ2si×(URsi×GCβ3si)×εs i。其中,I代表创新知识的产出,IRD代表企业对R&D的支出,UR是大学或研究机构等的研发支出,GC代表大学或研究机构等与企业之间的距离。s代表政府,i代表行业。因此,该修正函数在本质上把知识生产函数从对企业的考察转移到企业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空间联系上来,其进一步说明了知识外溢当地化的内含。当然,知识外溢的当地化与该地区创新知识的原始存量有一定的关系。修正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暗含的假设是创新活动应该发生在S地区,因为该地区的知识投入要素非常丰富,即知识外溢倾向于集中在新知识已经存在的地区。知识外溢当地化与产业集中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实证分析结果的支持,Orlando对地理与企业间近距离的溢出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证明距离邻近对知识外溢的重要作用,主要依赖于其它企业在地理集中上具有相同的偏好。第三,知识外溢当地化的影响因素。当地企业规模影响知识外溢的当地化,不同规模企业的知识外溢方式不同。Acs、Audretsch和Feldman对多小的企业能产生知识创新的难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企业的知识创新产出都随着R&D支出的增加而增加,不管是大学或一些研究机构,还是企业的科学实验室。但是,大企业的R&D投入在知识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更突出,而大学或研究机构的R&D投入,对小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则更突出⑦。显然,大企业更倾向于建立自己的知识创新实验室,而小企业在充分利用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知识溢出方面更具有比较优势。此外,不同行业的知识外溢不同,Audretsch和Feldman发现创新活动的地理集中更偏好在新知识能发挥重要作用的行业。他们计算了创新活动地理空间的GINI系数,并对他们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创新活动更倾向于集中在R&D、大学、技术劳动力等集中的产业,知识外溢主要是通过技术劳动力在产业中不同工作之间的转换,来充分利用该地区积累的技术知识和专有技术知识。

3. 知识外溢当地化与产业集中之间的关系。知识外溢当地化在地理空间上是如何实现的?在这个“黑箱”中,经济活动在利用知识外溢当地化方面如何组织?地理学者、政治学者和经济学者对此有长期的争论。有的认为不同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地区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在知识外溢与产业集中的相互关系中作用不同;有的则认为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也会导致经济增长率和科技创新率的差异,进而会影响到产业的集中。目前,从经济学的角度,知识外溢当地化与产业集中之间的关系主要受以下几种情况的影响。

一是外部性的作用,即Glaeser et al所认为的Marshall-Arrow-Romer外部性,它说明特定产业在特定地理空间集中的不断加强,就是充分利用不同企业之间的知识外溢,该模型对一个城市中一个产业的高度集中能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知识外溢的关系进行了一般化解析,结果表明,如果相同的个体从事相同的类型的工作,交流和运输成本则最小,交流成本小则会提高相同个体之间的知识外溢效率;该模型假设知识外部性相对企业个体而存在,且不仅仅是相同产业内的企业,因此,其研究重点从传统的Marshall-Arrow-Romer模型中的企业扩展对该地区产业集中度的研究。

二是地区的竞争程度。根据Marshall-Arrow-Rome模型,该理论认为当地垄断要强于当地竞争程度,因为这样企业就有能力充分地利用其投资于新知识的垄断能力,并使其经济价值最大化;但Jacobs和 Porter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相对于知识外部性而言,当地竞争比当地垄断更有利知识的外溢,但他们所说的竞争并不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所说的竞争,而是根置于经济人对新创意的竞争,这种对创意的竞争,不仅有利于更多的企业参加对新创意的争夺,而且还会进一步促进企业专业化于一些特定的新产品领域,因为互补的投入和服务不仅对特定公司的专业化有利,而且对大公司或是垂直一体化的生产商有利。

三是产业的专业化与多样化。一个地区产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程度对知识外溢当地化和产业集中的影响程度不同。Feldman和Audretsch的研究表明,产业的集中度、专业化程度和互补性对知识创新及其溢出有不同的影响,但同时也依赖于这些产业共同享有的科学基础或是公共基础设施。结果表明:享有共同科学基础的多样化对创新的传导比专业化更有效⑧。

三、企业家精神是知识外溢当地化转换成产业集中的重要机制

尽管知识外溢使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机制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确认,但新经济增长理论并没有回答知识在企业或经济个体之间是如何进行传递的。因此,从知识外溢当地化的角度,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

知识外溢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它受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法律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特别是当地的科技创新政策、专利保护制度以及当地吸引能力等。但从经济学建模的角度出发,必须将复杂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化,从而建立可以量度和进行检验的经济模型,于是经济学者对基本的经济现象进行观察,他们发现企业家,特别是科研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即企业家精神⑨与知识外溢当地化转换成产业集中密切相关,于是从企业家精神这一视角出发,将宏观问题微观化。

Andretsch首次提出知识生产函数的研究对象应该由企业转换到知识创新的个体,如科学家和工程师等这些明星身上,因为这些明星才是直接生产新知识的主体。当知识生产函数的研究对象从企业转移到个人时,理论研究的焦点就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和知识生产的报酬问题,即这些知识生产个体如何从知识创新的所有权中获得合理预期报酬?如果科学家或工程师在研究机构或企业的研究室进行新知识的创新,并从这些知识创新中获得到了合理的预期报酬,他们就会专注于知识创新,也不会离开这些研究机构;如果他们从这些知识创新中获得实际报酬低于其地知识创新报酬的预期,他们就会选择离开这些研究机构或是从这些研究机构脱离出来,从而去建立自己的新企业,即所谓的“企业家精神”。因此,“企业家精神”的关键就是科学家或工程师这些新知识的发明者,如何在在研究机构进行知识创新获得的预期报酬和利用研究机构创新的知识建立自己的新企业中所获得的报酬之间进行平衡。如果建立自己新企业的成本很低且报酬丰厚时,这些科研明星就会离开科研机构而去建立自己的企业。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许多新企业大多都是从科研机构脱离的人员或是从科研机构获得了大量知识外溢的人员建立起来的。因此,获得新知识并建立新企业的科研明星就成为知识外溢的载体,企业家精神就成为知识外溢当地化转换成产业集中的重要机制。于是知识生产函数的研究就扩展到地理区位是如何影响企业家的决定或是建立新企业的决定。在这些研究中,最有影响的是企业家收入选择模型。企业家收入选择模型的基本含义就是比较经济个体通过雇佣关系在企业中获得的预期工资收益w?觹和其通过建立新公司所获得的预期利润p?觹之间的差异,因此,企业家新建立公司的概率则可以表示为Pr=f(p?觹-w?觹):。在该函数中,地理区位会改变从企业家从建立新企业中所获得的预期报酬(p?觹),从而来影响企业家建立新企业的决定,即新建立企业的区位选择(产业集中程度)影响企业家精神。因为知识外溢当地理论认为当产业聚集或空间集中时的p?觹值则最大,因为企业家可接触大量的隐含知识,从而降低新建立企业的成本。

产业在地理上集中或者是区位影响企业家精神在实证分析上得到强有力的支持。Feldman、Feldman 和Francis研究了华盛顿网络产业和生物产业的集中及创新聚集的形成,认为企业家是知识外溢当地化的关键核心个体,产业或创新的聚集不仅仅是因为一些共享资源在初始状态就聚集在一个特定地区,而且还因为企业家在该特定地区的工作,企业家也是一个当地化的经济现象,许多企业家最初时都在同一个地区就业和工作;而且企业家在模型中也是内生的,他们组织资源和建立机制来支持自己新建企业的发展⑩。为了共同的利益,这些企业家聚集在一起,并为了共同利益而采取共同行动,当更多资源如金钱、网络、专家和一些共享基础设施集中在一定地区,就会有更多的企业家向这一地区集中。

如何进一步来测度企业家精神进而深入分析知识当地化的转换机制呢?一些学者开始用当地新开企业数量或新开企业率来对企业家精神进行测量,从而对知识外溢当地化的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并取得了经验支持。Audretsch和Fritsch对德国1990s的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即高开业率的地区都有高的经济增长表现,该地区的产业集中也很明显,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种情况美国和欧洲其它国家也得到了类似的证实。因此,企业家及新建企业的优惠政策也成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决策变量。

综观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现代经济增长往往都伴随着产业集中。尽管学术界对产业集中的原因和机制有不同的见解,但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以知识生产函数为研究视角,知识外溢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而知识外溢当地化则成为产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企业家精神则成为知识外溢当地化转换成产业集中的重要机制。因此,政府宏观政策的决策变量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从以前的大规模扩大公共研发投入,从而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现在也可以更加关注培养企业家精神,给新建企业以更多的优惠政策,建立更多的知识外溢扩散机制,从而促进知识的溢出程度,加速产业集中,最终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注释:

① Romer, P.M.(198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45),1002-1037.

② Cohen, W.M., and Klepper, S.(1991). Firm size versus diversity in the achievement of technological comparision, In: Acs, Z. J., Audretsch, D.B.(Eds), Inov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Uni. of Michigan press, Ann Arbor, pp 183-203.

③ Acs, Z.J., Audrestsch, D.B.(1988). Innovation in the large and small firms: an empirical analysis. Economic Review 78, 678-690.

④ Krugman, P.(1991). Geography and Trad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⑤ Von Hipple, E.(1994). sticky information and the locus of problem solving: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40, 429-439.

⑥ Glaeser, E, Kallal, H., Scheinkman, J., Shleifer, A. (1992). Growth of c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0, 1126-1152.

⑦ Acs, Z.J., Audretsch, D., Feldman, M.P. (1994), R&D spillovers and recipient firm size, American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00(1), 336-367.

⑧ Feldman, M.P. Audretsch, D.(1999). Innovation in cities: science-based diversity, specialization and localized competitio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3, 409-429.

⑨ 尽管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企业家精神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所说的企业家精神主要指企业家的建立新企业的过程及决策机制。

⑩ Feldman, M.P., Francis, J.L.(2002). The entrepreneurial spark, individual agents and the formation of innovative clusters. In: Quadrio Curzio, A., Fortis, M.(Eds), Institutions and systems in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Kluwer Academic, Boston, pp.55-78.

产业集中 篇7

安徽省拥有中国十大名茶之四,205万亩茶园,7000余家茶叶企业,500余万涉茶农业人员及生产经营者。2010年安徽茶叶产量8.3万吨,产值约36亿元,位列全国茶叶口岸出口数量第二名,在安徽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系列数字无不显示着安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茶叶大省。然而,近几年安徽茶叶的发展遇到了危机,各种“问题茶”屡屡出现,国内竞争力每况愈下,被浙闽等产茶大省远远甩在身后。我省茶叶行业的企业呈现出大多偏小,资本分散的特点。根据最近五年的中国茶叶百强企业的排行榜,虽然安徽茶叶企业每年都有10-20家企业上榜,但是除了少数几家企业排在40名之前,其余企业基本上都是在40名开外。安徽7000余家茶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很难与国内其他著名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形成竞争。安徽茶叶行业市场结构的失衡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2 分析我省茶叶行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它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一个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

2.1 前四位厂商集中度系数反映整个行业集中度

根据中国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茶叶百强企业销售额排行榜可知,安徽平均每年约有十五家企业上榜。这十五家企业中的前四名企业销售额之和分别为2008年12.4亿元,2009年13.8亿元,2010年15.8亿元。在这三年里安徽省茶叶行业总产值是25亿元、30亿元、36亿元。我们假设茶叶行业的总产值等于各厂商的销售额之和(实际中总产值大于销售量),计算出CR4(%)分别是2008年49.6,2009年46,2010年43.8.从而我们根据贝恩分类法,当CR4 (%)介于35和50时属于寡占Ⅳ型,说明整个茶叶产业集中度处于中等水平,集中度不算太高。

2.2 通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析

通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可以体现出厂商规模分布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以2009年为例,我们利用公式S=100*Q (n)/Q计算出安徽前15家企业各自的赫芬达尔-赫尔曼指数,例如S1=100*7.04/30=23.4。然后分别计算S2-S15,还剩下的市场销售额约为2.9亿元,占市场份额的9.6%,被安徽剩下的99%的中小型企业摊分,基本上每个企业所占的份额很少。我们不妨假设HHI=S1+S2+....S15=90.3。从而可知HHI的值远小于HHI=500的竞争Ⅱ型市场定位标准,即我省茶叶企业市场集中度不高甚至偏低。

3 分析我省茶叶产业集中度偏低的原因

3.1 我省缺乏龙头企业且现有的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

我们进一步计算茶叶产业集中度系数可知,我省前15家茶叶企业的销售额占我省茶叶产业总产值的90%以上。这说明我省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只有区区的15家左右,与我国其他产茶强省相比,浙江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有1000多家,湖南也有200多家,仅从这一点已经凸显了我省产业集中度不高的劣势。其次,我省现有的龙头企业相比国内其他茶叶强省的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缺乏竞争力。从2008年,2009年,2010年公布的中国茶叶百强企业排行榜中可以看出,我省上榜的十几家企业,除了三四家企业在四十名之前外,其余的企业都排名靠后,因此我省龙头企业竞争力不足的缺点尽显无疑。所谓龙头企业一方面要带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一点是它是茶农与市场交流的枢纽、媒介。龙头企业可以及时把最新的市场信息传递给茶农,同时又可以传授一些先进的生产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避免茶农盲目生产的问题。因此龙头企业在茶叶产业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省龙头企业缺乏以及竞争力不足,严重制约着我省茶叶产业化发展。

3.2 中小型企业多,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

我省大大小小的茶叶企业约有7000余家,然而,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叶企业少之甚少,基本上99%以上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而且分散,经营成本高,资金不足。大多数都是向茶农购买茶叶,然后出售,长期处于一种“小买小卖”的阶段;或者是自产自销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以及资金技术投入不足,使得我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且长期处于小生产和大流通的状态,不能形成一整套的生产、种植、采摘、包装、销售、服务等体系,从而制约了我省茶叶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3.3 各企业间缺乏协调合作,甚至形成恶性竞争

安徽拥有7000余家茶叶企业,几十种地方茶叶种类,例如,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岳西翠兰、黄山毛峰等等,基本上各个地市都有自己的茶叶品牌。各个地区的茶叶企业为了保证在本地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而采取一些排他措施,“各自为政”,各企业缺乏合作和协调,甚至形成恶性竞争,从而导致我省茶叶市场竞争混乱,茶叶价格混乱,产品质量混乱,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事件屡次发生。例如安徽芜湖清福茶叶、“郎溪”问题茶被中央台曝光,严重损害了安徽茶叶企业的形象。在这种无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不仅各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安徽整个茶叶行业的品牌、信誉、利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我省茶叶企业的产业化发展。

3.4 政府投入不足,茶叶基地建设力度不够

我省拥有205万亩茶园,500余万人从事茶叶生产,但是大部分都是自产自销的茶农,大多数茶园和土地资源掌握在茶农手中。所以,首先茶园分割、分散的问题便凸显出来,那么进行规模生产,规模经营就无从谈起,当然也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其次,政府在茶叶基地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不够,根据我省近年来针对推动茶叶行业发展出台的政策来看,基本上是强调“加强我省茶叶龙头企业的发展”,但是茶叶基地建设是推动我省茶叶发展的根本,只有茶叶基地得到了良好的建设,才能使我省茶叶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况且我省99%的茶叶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因此政府政策扶持上的“歧视”不利于我省茶叶行业产业化发展。最后,政府在茶叶基地建设中的科技投入不够,这主要体现在设备、设施的落后以及技术人员和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人员过少。我省茶叶生产和种植基本上是粗放式的,手工式的,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成本,况且效益低下。这种原始落后的生产种植方式阻碍了我省茶叶产业化发展。

4 提高我省茶叶产业集中度的思路

4.1 培养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

龙头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及其在市场竞争里直接决定当地茶叶产业化的水平。今年,我省政府在作如何促使我省茶叶企业做大做强的政府报告中提出了未来几年的目标,即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育一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3个超5亿元、10个超亿元的茶业龙头企业,培育2个茶业龙头企业上市,2个茶叶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这一串串数字体现了我省培养龙头企业,提升龙头企业竞争力的目标愿景和决心。首先,我省可以通过省内企业的联合、股份合作、并购和重组,从而组建大型龙头企业,通过担保、贷款、上市模式,加快培育上市企业。其次,我们培养龙头企业时不仅仅是把企业做大,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把龙头企业做强,即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这必须做好两点:第一企业自身必须提升自己的实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可以通过与农业科研所、高等院校、技术研发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或者加强与国内产茶大省浙、闽、湖南等地区交流和学习,促进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从而提升茶叶的质量和科技含量。第二企业对外必须做好营销工作。一个企业要想具有竞争力,则必须占领市场,而营销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省茶叶企业营销理念落后,缺乏专业的茶叶推销人员和现代营销技巧,忽略了营销的重要性。所以为了开拓市场,提高茶叶企业的竞争力,我省茶企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必须改变原有的观念,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学习先进的现代营销技巧,培养专业的营销人才。

4.2 整合区域性的中小型茶叶企业,发挥规模优势,做到生产标准化、经营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由于我省茶园基本掌握在茶农手上,呈现出广而散的特点。所以为了推动茶叶产业化发展,(1)政府应当首先对现有的茶园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对于那些产量不大、投入成本高的茶园进行重组。通过鼓励土地使用权的合理转让或者租赁茶农的土地使用权,在地区形成区域性的大型茶园或者茶叶生产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有利于科技的投入和提高生产率。(2)政府对地区性的中小型茶叶企业进行评估,然后对于那些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或者勉强维持生计的中小型企业进行重组。政府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并购、资产出售或者企业重组等形式对当地杂乱的中小型茶叶企业进行整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间的协作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规模效益,而且还能够改变茶叶市场混乱盲目的竞争局面。经过企业重组之后,企业应当从企业的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抓起,建立一整套健全完整标准的茶叶种植、采摘、包装、营销、售后服务等体系。企业对外要善于观察市场的变化,积极迅速制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战略,抓住茶叶市场的市场营销规律,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构建成熟完善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此外我省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和监督,致力于我省茶叶企业能够迅速崛起,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站稳脚跟。

4.3 政府加大对我省茶叶行业的投入

面对我省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低,茶叶质量科技含量低,茶叶产品二次开发及产业链延伸不足,茶叶附加值低这一系列现状。首先,政府应当增加资金和科研的投入,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度开发茶叶产品,从而提高茶叶的科技含量和二次开发;其次,政府应当主动牵头,把茶叶行业引入到旅游业之中。由于我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茶大省,而且各地区具有多种著名茶叶品种,有的茶叶品种可以追溯其历史根源,赋予其一定的历史意义,引起大众的兴趣,从而把茶叶产地打造成旅游胜地,把饮茶和休闲旅游有机的结合起来。除此之外,还可以把茶饮品推广到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从而促进茶叶产业的产业链延伸,提高茶叶的附加值。

数据来源:2011中国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及安徽茶叶行业协会网站

摘要:安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茶大省。茶叶行业在推动我省经济发展过程中贡献重大。然而,近些年我省茶叶企业竞争力不足的劣势已经凸显出来。本文将从我省茶叶行业集中程度分析入手,探析我省茶叶行业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安徽茶叶企业,行业集中度,龙头企业,竞争,协调合作

参考文献

[1]张钰坤,彭青,刘琼.从行业集中度分析我国茶业发展.中国经贸导刊,2009.13

[2]张必桦.我省中小茶叶企业现状与发展对策.茶业通报2007.29(4)

[3]林善波.关于我国茶叶规模化经营的思考.广东茶叶2005(6)

[4]顾公新.实施茶叶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中国茶叶加工2005(1)

[5]粟本文,童雄才,王润龙.论中小茶叶企业发展对策与措施.茶业通报2004.26(1)

[6]王磊.中国茶叶企业怎样面对市场竞争.茶业通报2006.28(3)

[7]陈伟忠.龙头带动,创建茶叶企业新品牌.广东茶业

产业集中度与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篇8

产业集中度是以某个具体的产业为考察对象, 反映产业内资源在不同企业间分布的状况, 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市场结构状况和大企业市场控制力的一个的重要概念。产业集中度作为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的衡量指标, 其与盈利能力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后, 一般学者都认为产业集中度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至少在一定范围内有正相关关系 (殷醒民, 1996;戚聿东, 1998) 。也有学者认为, 卖方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关系为非线性的双S曲线 (戴姆塞茨, 1967) 。伯川德和库诺特的模型告诉我们, 当各个企业具有同样市场份额时, 伯川德模型显示盈利能力和企业数目无关, 库诺特模型则显示盈利能力和企业数目负相关, 但是当各个企业具有不同市场份额时, 就不存在对集中度的明确衡量尺度, 产业盈利能力与一个简单的集中度指数有关系 (泰勒尔, 1997) 。那么, 在我国产业集中度和盈利能力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本文通过产业集中度和盈利能力指标值之间的对比, 具体分析了不同情况下两者的关系。

二、产业集中度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研究

(一) 产业集中度的分析。在计算集中化指数时一般有三种计算方法, 即m企业集中比率、荷芬达尔指数、熵指数, 通常人们用m企业集中比率法来计算, m是规定的某个数字, 它可以是8、10或其它。选择指标时人们通常选用总资产资金、劳动力、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其中的某一个。本文的不同点主要在于采用每个行业中的大型企业的累计资产占此行业中所有企业总累计资产的比率作为分析产业集中度的指标, 而不是通常人们用的m企业集中比率法。因为产业集中度同时涉及到产业中大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两个方面, 而且不同产业固定的前m名企业的规模通常是不相同的, 有些甚至差别很大, 这样它们在反映产业集中度的“能力”方面也就不一样, 而用大型企业代替前m名企业的做法在一定程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严格地来说本文中的产业集中度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产业集中度。这里所用指标计算方法姑且可以称为i企业集中比率法, i是个变量, 是国家统计局认定的各个产业的大型企业个数, i随产业的不同而变化。另外, 由于产业集中度是动态的, 而且容易受特定时期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为避免这种影响所导致的产业集中度的波动和不稳定性, 本文采用连续3年的产业集中度的平均数作为产业集中度的数值。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分类标准, 表1是我国2003~2005年工业内各个产业的集中度, 其中比值越大, 产业集中度就越高。

通过观察表1,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个现象:

第一, 我国产业集中度整体水平较低。平均产业集中度结果只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烟草制品业等8个行业超过0.5。集中度在0.3~0.5之间的产业为14个, 在0.1~0.3之间的为15个, 低于0.1的有1个。所显示的38个产业的集中度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的产业集中度无统计数据) 中低于0.5的超过了4/5, 低于0.3的也超过了1/3。总地来说, 目前我国除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产业的集中度较高之外, 其它绝大多数产业的集中度都较低。

第二, 同2003年相比, 2004年和2005年两年我国绝大部分工业产业的集中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比如, 2004年与2003年相比, 全国的产业集中度除1个保持不变、2个数据不详外, 其余都是下降, 并且大多数产业集中度下降幅度还较大。2005年同2004年相比, 产业集中度具体表现为上。

数据来源:国研网和工业统计年鉴上的基本数据, 通过相关的计算处理得出。

上升的有9个, 不变的有7个, 如果把上表的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这7个不变产业的集中度其实也是上升的, 可见我国很多产业的集中度已开始提高。当把更多前些年的数据也拿过来比较时, 还发现我国很多产业的集中度都是从高到低, 而后又出现反弹的曲线发展过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很多产业早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已存在, 而在那个时代就已有的产业, 在集中度方面都非常的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竞争的加剧, 很多产业的高集中度逐年下降, 只有那些仍然保有较高政府政策性壁垒或具有很高行业进入壁垒的产业的集中度还保持一定的较高水平。如今, “十五”计划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重点, 许多行业提出了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来提高产业水平的口号, 所以那些集中度已经降低了的产业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会逐年提高直至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二) 盈利能力的分析。产业盈利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指产业获得利润的能力, 一般用产业利润率或产值利税率可以直接衡量。表2采用产值利税率作为评价产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列出了产业盈利能力的大小。观察表2会发现, 我国产业盈利能力普遍不高, 产业的盈利能力增减幅度总体上没有产业集中度增减幅度大。另外, 不同产业的产业盈利能力差别也很大, 分布极不均衡。其中超过50%的只有2个行业, 其余除电热力生产供应业的盈利能力是20.03%外, 剩下的全都低于20%。长此以往, 将对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最近几年我国提出了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提高产业盈利水平的发展战略, 可以发现2005年与2003年相比, 已有超过1/2行业的产业盈利能力提高了, 但是提高的幅度并不大, 而且还有很大比例的产业盈利能力在继续下降, 可见我国在提高产业整体盈利能力方面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http://www.drcnet.com.cn/。

(三) 产业集中度与盈利能力关系及出现这些关系的原因分析。

1.产业集中度与盈利能力关系分析。产业集中度与盈利能力之间在不同的分析方法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根据以上两表数据,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列出每个产业对应的集中度和盈利能力的指标值, 然后按照产业集中度从低到高升序排列, 如表3。

从表3可以发现产业集中度与盈利能力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例如, 产业集中度最低的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其盈利能力排在第11位;产业集中度并列排在第2位的文教体育用品和制造业家具制造业, 它们的盈利能力并不相同, 并且分别排在第4位和第10位;产业集中度排在第15位的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其盈利能力也排到了第9位;产业集中度排在最高位的其他采矿业, 它的盈利能力并不是最高, 也只在31位上, 产业盈利能力最高的是烟草制品业。这种比较方法完全没有考虑除产业集中度和产业盈利能力之外的其它任何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 所以得出的结果偏差最大。现考虑把上述数据按产业集中度大小以0.1差距分成10组后再分析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见表4。

分组后, 可以看出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盈利能力在产业集中度低于0.4的范围内存在着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表明在竞争状态较好的情况下, 提高产业集中度可以有效提高产业的盈利能力。这种相关关系在产业集中度较高的范围内出现了不规则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即与产业本身的特性有关, 也与我国经济发展特点有关。进一步观察会发现, 产业集中度在0.6-0.7之间的平均产业盈利能力之所以能达到35.82%, 是因为其中存在一个非常特别的产业——烟草制品业。我国的烟草制品业与国际烟草巨头相比, 虽然处于明显的劣势, 但是, 由于目前我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外烟进入国内市场, 有效减少了中国烟草业竞争压力, 以及加之烟草制品业特殊的行业高暴利性, 使其仍然具有很高的盈利能力。在0.7-0.8高产业集中度范围内产业的平均盈利能力却很低, 是由于这个范围内的两个产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煤炭采选业) 的高集中度主要是历史遗留的原因, 并不是行业真正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后形成的, 它们的集中度不能反映它们的盈利能力。

以上两种分析过程都是在所有产业范围内分析不同产业集中度与盈利能力之间关系的, 现在分析同一个行业在一段时期内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对比表1和表2可以得出:在2003年到2005三年时间内, 产业集中度与盈利能力成反向关系变化的有12个产业, 而且这种反向关系是产业集中度在下降, 盈利能力在上升;成正向相关关系变化的有9个产业, 且这些产业的集中度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成不规则变化的有17个产业。可见, 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时期, 产业集中度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在不同产业内表现是不相同的, 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它们之间在所有产业中都存在某一种关系。

(二) 原因分析。在目前我国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会出现上述分析结果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 产业规模经济性不同。根据经济学理论, 产业存在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和规模经济不变三种情况。规模经济明显, 规模效益比较好的产业, 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盈利能力的相关关系范围会较大, 会高于0.4的产业集中度。规模效应不是很明显的产业中, 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盈利能力的相关关系范围则较小, 会低于0.4的产业集中度。在不具有规模效应的行业中, 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盈利能力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第二,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的特点不同于大多数国家。我国经济是在高度计划的经济基础之上发展的, 凡是计划经济时代已有的产业, 在集中度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扭曲, 这种高集中度是政府的政策性壁垒导致的, 非市场竞争形成, 所以它们的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盈利能力大多数会出现相反关系。而那些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行业产业集中度扭曲很少, 行业效率相对也较高, 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关系。所以, 研究我国产业集中度与盈利能力的关系时会出现与那些单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出的产业集中度与盈利能力的关系不完全一致的结果。但是, 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我国产业集中度已处于不断下降阶段, 产业集中度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反向关系也正在得到改变。根据发达国家高集中度对应高盈利能力的经验, 以后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再次提高产业集中度, 这种在竞争情况下产生的高集中度与计划经济遗留下的高集中度不同, 它与产业盈利能力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

第三, 由于影响产业盈利能力的因素除了产业集中度外, 还有如宏观政策、行业世界市场行情、原材料等其它的影响因数, 而这些因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在不同行业是不一样的, 前两种分析方法相当于把它们忽略不计或者是看成是不变量了, 所以会使分析结果偏差很大。同时, 分组分析可能出现由于所分组中存在某一个特殊产业而致使这一组的产业盈利能力过高或过低, 从而影响这个分析结果。另外, 虽然研究某一特定产业在不同时期产业集中度与盈利能力的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上述影响误差, 但是绝不能完全避免。因为在不同时期, 即使是同一产业, 其它的因素还是可能会产生很大变化的, 尤其是在像我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国家, 这种可能性变的更大, 这样分析结果也会因为存在时间因素的影响而可能不准确。

三、结语

以上分析得出了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盈利能力两者在不分组的情况下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以0.1间距分组后, 在竞争状态良好时 (产业集中度低于0.4) 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的;单一看某一产业在连续三年内两者的关系时会发现三种可能性 (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 都会出现。另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 从产业组织角度看, 垄断度非常低又具有规模经济要求的行业应该大力整合产业组织, 适当提高集中度, 发展行业大企业大集团, 并使其相互渗透、融合发展, 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看, 对于那些事关国家经济安全的产业, 我国必须发挥政府及其国有企业作用, 提高这些产业的集中度, 保持其控制地位,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同时, 允许国内企业之间实行一定的对外垄断措施, 可以避免在出口上竞相压价和进口上竞相抬价, 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从国家产业平衡发展的角度看, 上游行业利润大幅增长, 下游行业成本明显上升, 一些行业效益增长而一些行业却几乎原地踏步或下滑。解决这种失衡矛盾, 必须强化科学发展理念, 跳出行业利益局限, 从经济质量、社会稳定的大局着眼, 解决矛盾, 协调利益关系。

第二, 发展大企业, 提高大企业的数量、大企业的规模要走集约式整合道路, 而非粗放式兼并、合并、收购。因为后者即使提高了产业集中度, 产业盈利能力也不会提高, 甚至会降低。

第三, 产业盈利能力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要真正提高我国产业盈利能力, 除了提高产业集中度之外, 还要从技术进步、专业化水平、生产结构与布局、成本降低、资源配置、政府政策等其它措施的综合实施着手。反过来产业集中度的高低除了影响产业盈利能力之外, 还会影响到经济的其它方面 (如社会福利、科学技术发展、国家的经济安全等) , 而对这些方面的影响有些与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相一致, 有些则是相矛盾的, 所以在制定有关产业集中度发展途径和目标时还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存在。

参考文献

[1].戚聿东.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1998, 4

[2].肖挺, 邹晓琴.产业集中度与效绩-对中国金融行业的一个考察[J].经济师, 2004, 12

[3].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4].谢地, 乔梁.中国行业集中度与行业绩效[J].管理世界, 1993, 3

[5].杜雯.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的相关分析[J].北方经贸, 2000, 2

产业集中 篇9

关键词:家电连锁,行业集中度,市场结构,发展路径

一、家电销售渠道演变历程

20世纪90年代之前, 我国新兴家电流通业态尚未产生, 民族家电企业正在兴起, 家电市场尚处于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格局。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 家电产品主要在国营百货商场和五交化站流通, 渠道模式是通过各级批发和零售网点销售的多级分销体系, 家电流通业效率低下, 难以适应时代发展。

从90年代中期开始,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民购买力得到提高, 同时随着家电企业不断成长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家电业逐渐呈现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家电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手段已经不再是规模战, 而是通过广告推广,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改善产品服务质量以及充分市场竞争下难以避免的价格战。家电制造商工作重心由产品的质量、数量、新品开发转变到销售渠道的建设、维护、整合、简化。

传统经销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 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由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相互之间矛盾重重。多级批发造成家电流通效率低下;销售渠道过长使制造厂家与顾客的距离变大, 同时增加分销成本, 间接抬高了家电终端消费价格。家电制造厂商为扩大销售规模, 整合零售终端、简化流通渠道从而控制销售成本降低产品价格势在必行。经销商在家电行业供应链中角色的逐渐丧失促使苏宁等企业开始了从地区经销商向控制零售终端零售商的角色转变, 形成了一种替代传统零售业态的新兴流通业态——家电连锁零售方式的发展和成熟。连锁销售迅速抢占家电市场, 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大型企业在全国各经济较发达城市和地区展开竞争, 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步伐加快。经过多年竞争淘汰, 家电连锁业从竞争市场过渡到以国美、苏宁为首的双寡头格局, 行业集中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家电连锁行业集中度变化及现状分析

1. 家电连锁零售业的商品销售总额和连锁门店总数变化

在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整体健康发展的带动下, 家电连锁零售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无论是商品销售总额还是门店总数总体上表现出扩张的趋势。如表1显示, 家电连锁销售在2005年到2008年间均保持了17%以上的增长率, 而从2005年1377亿发展到2012年3407亿, 年均增长率达13.82%。连锁门店总数情况也是如此, 而2009年的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消费内需的滞后影响。据《中国家电、IT连锁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资料显示,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 中国家电业规模增速从之前的14%~15%骤降至4.5%。中金公司研报数据显示, 房地产导致的引致需求占国内家电整体需求的30%, 其中洗衣机、空调、彩电大约30%的需求受到房地产影响。因此, 在金融风暴余波中, 国内房地产市场十年高价泡沫破灭的同时, 家电市场同样面临内需不足的严峻考验。

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同时帮助家电行业渡过难关, 国家先后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国内需求。在两大政策下, 家电销售量总量出现高速增长, 市场呈现出极热状态。家电连锁企业的商品销售总额较2009年出现增长, 在2010年连锁门店增长41.4%的情况下, 销售额呈现29.51%的增长。而在以旧换新政策结束以及家电行业整体销售不佳的情况下, 如表1显示, 2012年家电连锁企业的销售额同比下滑12.43%, 但是门店总数却出现33.86%远超其他年份 (除2011年) 的高速增长。显然虽然行业整体销售额下降, 但是家电连锁企业并未停止行业扩张的步伐。

2. 家电连锁零售业的行业集中度依然较低, 发展空间依然较大

市场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集中体现市场结构中的竞争和垄断程度。

根据表2中数据显示, 家电连锁行业集中度无论是CR2、CR4还是CR6, 除2010年出现突然上升外, 其余年份基本上保持增长状态, 三者的变化趋势一致, 说明我国的家电连锁行业集中度一直在稳步提高。虽然国美与苏宁在一、二线城市形成了垄断格局, 家电大连锁在一、二级市场的覆盖率接近80%, 但是从行业整体角度来看, 我国家电连锁零售市场的集中程度并不是很高, 根据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法, 该行业仍然属于竞争性行业。

2013年, 苏宁、国美两巨头的市场份额加在一起约为25%, 大约75%的市场份额被其他小规模的区域性代理商、零售商以及电子商所瓜分。与国外相比, 中国家电销售仍处于落后阶段。有资料显示, 我国家电零售企业超过3万家, 而美国家电零售企业不足1000家, 像百思买等排名前4位的连锁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在日本, 整个家电零售市场小岛、山田等四五家连锁零售企业市场份额占据67%以上。而在中国排名前6位的连锁零售企业在整体电子市场消费的占有率才刚过30%。由此可见, 虽然我国家电连锁业仍在不断发展, 逐步扩张, 但是行业集中度相较于发达国家成熟业态依然较低。

注:根据历年《中国零售和餐饮连锁企业统计年鉴》制作

注:根据历年《中国连锁经营年鉴》《中国零售和餐饮连锁企业统计年鉴》数据制作

家电销售渠道模式, 在一级城市倚重当地的连锁, 而在二三级城市则主要通过其他渠道出货, 其比例约为68%, 而美国连锁渠道出货量达80%, 我国家电生产企业连锁渠道出货量明显远低于美国。因此, 我国家电连锁业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 大部分分销成本高于家电连锁的分销模式都将会退出, 而家电专业连锁因其专业化和规模化带来的竞争优势, 将会逐渐垄断家电流通的主渠道。

3. 电商冲击实体销售渠道, 引发家电销售业态变革, 制约行业集中度提高

随着网络的普及, 网络购物成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 网络购物的交易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 促成了中国家电销售渠道又一场颠覆性革命。2008年网购交易规模仅有1281.8亿, 但增长率却高达138.4%。仅仅经过5年发展到2013年网购已达1.85万亿, 所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平稳增长, 由2008年的1.2%增长至2013年的8.0%。作为网购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3C及家电网购交易规模增长迅猛, 2008年仅为200亿元, 占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的15.6%, 到2013年交易规模却高达3589亿元, 占比增长至19.4%, 并且年平均增长率为78.15%, 远高于70.56%的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年平均增长率。 (见图一)

在中国家电电子商务零售模式中, 以苏宁、国美传统家电零售商所开展的电子商务销售额所占家电网购市场份额却极小。2013年苏宁占整个3C家电领域网购市场份额的11.6%, 国美仅占1.65%。而第三方纯电子商务京东市场份额却从2012的近50%提升到2013年年底的55.6%, 份额过半。同时, 海尔、格力等更多的家电企业通过自建网络渠道加入家电电子商务行业。在这种新兴商业模式竞争中, 传统家电连锁零售企业没有占优反而处在劣势, 电商的迅猛发展冲击了线下传统零售并逐渐蚕食家电连锁企业的市场份额。

三、中国家电连锁行业未来发展道路探索

1. 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 实现零售商和供应商“双赢”局面

国内家电连锁企业应当意识到靠压榨供应商获取利润的畸形模式难以持续发展, 只有优化家电供应链上下游厂商的关系, 实现零售商和供应商“双赢”的局面, 才能保证家电连锁业的持久健康发展。家电厂商与家电连锁企业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 应当寻求新的合作模式, 共同满足消费者需求来获得行业利润。家电连锁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 通过调研及销售分析能够获得庞大的消费者数据库, 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趋势。家电厂商可根据连锁企业的反馈数据合理组织生产计划, 将更受欢迎的产品提供给连锁企业以迎合消费者需求, 扩大市场销售量, 提高两者的盈利水平, 实现共赢局面, 稳固合作关系。

2. 扩大品牌影响力, 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

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 家电行业不可避免的同样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各企业家电产品差别不大, 产品同质化严重, 价格同样相差不大。国内全国性家电连锁品牌尚未形成, 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 消费者购买家电往往依赖价格优势和家电厂商的品牌影响力。目前, 各连锁企业所提供的产品类别相差不大, 服务不尽相同, 导致顾客对家电连锁企业的忠诚度不高。连锁企业应向国外家电连锁企业学习, 以买断式经营进行产品差异化, 以提供特色服务实行服务差异化, 创造核心竞争优势和服务品牌, 培养顾客忠诚度。

注:根据艾瑞咨询及网络发布数据制作

3. 加快渠道下沉, 创新模式, 开拓三四级市场

目前, 国内一二级市场家电需求趋于饱和, 市场销售增长乏力, 状况不容乐观。基于此, 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的三四级市场成为家电连锁企业的必争之地。在城镇化提速的大背景下, 三、四线及农村市场需求明显转暖, 特别是电视机和空调。有行业人士预测:新城镇化将拉动4.5万亿元的家电市场规模。受管理链条过长, 造成成本过高以及地方性家电销售企业的抵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苏宁、国美等全国性连锁巨头开拓三四级市场困难重重。由此全国性连锁企业发展三四级市场需要效仿多方达、汇通达等企业, 创新一个全新的运营模式, 努力开拓三四级市场, 抢占市场份额。

4. 坚定O2O战略布局,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电子商务是家电连锁企业的必经之路, 传统经营、买断式经营以及电子商务等多渠道共同发展成为家电连锁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对于京东等纯电子商务网站, 苏宁、国美等家电连锁企业对于O2O战略实施更有优势。然而, 由于价格矛盾、渠道冲突、管理混乱等方面原因, 苏宁、国美电子商务战略实施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对于普通消费者, 苏宁、国美家电网购的品牌影响力远远弱于京东、天猫等纯电子商务网站。因此, 家电连锁企业应当进一步整合线上线下资源, 实现线上线下的价格统一、品牌统一、服务统一, 借助网站平台以团购、定制、买断式经营等方式提供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 培养消费者忠诚度较高的家电网购品牌, 推动企业成功升级转型。

参考文献

[1]韩汝兵, 苏伟.中国家电连锁经营浅析[J].商业经济, 2011 (16) :36-39.

[2]吴国新, 万喆君.对我国连锁零售业行业集中度问题的研究[J].商业研究, 2007 (03) :30-33.

[3]马建堂.中国行业集中度与行业效绩[J].管理世界, 1993 (01) :131-136.

[4]赵宝山.基于五力模型的家电连锁行业竞争态势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5) :53-57.

河北省文化产业地区集中度分析 篇10

关键词:河北,文化产业,地区集中度

一、引言

(一) 文化产业的界定与描述。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 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 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 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2004年, 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二) 文化产业的分类。

根据上述界定, 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的活动, 它构成文化产业的主体。同时, 还包括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二、文化产业地区集中度测定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地区集中度, 其测定是以营业收入为测定基数。本文用CRn指数来测定文化行业的地区集中度。CRn指数:它一般是以产业中产值最大的n个地区所占市场份额的累计数占整个产业市场的比例来表示。设某产业的销售总额为X, 第i个地区的销售额为Xi, i地区的市场份额为Si (即Xi/X) , 又设CRn为产业中产值最大的n个地区所占市场份额之和, 则有:

三、实证分析

(一) 数据处理。

本文根据2008年河北省的文化产业数据计算其地区集中度, 由于很多行业的数据严重缺失, 只有下列21个行业的数据较全, 故本文根据该21个行业的数据进行测算。通过计算, 得到2008年河北省文化产业21个行业的地区集中度, 见表1。 (表1)

CR值不能揭示前n个地区的个别规模和比例, 相同的CRn值的文化产业, 可能存在其中n个地区规模分布差异很大的现象。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使分析更加完善, 表2列出了2008年河北省文化产业21个行业的市场份额前4位的地区, 每个地区后的数值为该地区的市场份额。 (表2)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局

(二) 分析

1、由表1可知, 河北省文化产业21个行业中大部分行业的地区集中度较高, 所有行业的CR4值都在50之上, CR4在75之上的行业达到13个, CR4在75之下的只有8个, 并且只有一个行业在60之下。其中达到90的行业有三个, 分别是书、报、刊印刷, 通讯及广播电视设备批发, 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零售, 说明这三个行业的地区性集中程度相当高;CR4值达到80的行业有6个, 分别是互联网信息服务、家用电器批发、工艺美术品制造、摄影扩印服务、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和机制纸及纸板制造, 说明这6个行业的地区性集中程度非常高。同时, CR4值最高的行业是书、报、刊印刷, 为90.98, CR4值最低的行业是图书零售, 为52.56。

2、河北省文化产业21个行业根据CR4值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的CR4值都大于85, 包括书、报、刊印刷, 通讯及广播电视设备批发, 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零售, 互联网信息服务, 家用电器批发和工艺美术品制造6个行业;第二类的CR4值在75与85之间, 包括摄影扩印服务、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机制纸及纸板制造、电影放映、广告业、贸易经纪与代理和文具用品批发7个行业;第三类的CR4值在50与75之间, 包括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家用电器零售、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室内娱乐活动、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文具用品零售、旅行社和图书零售8个行业。

3、由表2可知, 河北省文化产业21个行业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唐山、保定和邯郸四个城市, 并且集中程度非常高, 其中石家庄、唐山、保定是市场份额最高的三大城市。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 21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的市场份额进入前4, 只有2个行业在前4之外, 分别是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其中, 石家庄有10个行业的市场份额排第一。以上说明石家庄文化产业的市场份额非常高。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局

四、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分析, 得到三个结论:

1、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地区集中度较高, 部分行业的地区集中度较高非常高。

2、河北省文化产业21个行业根据CR4值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如表3所示。 (表3)

3、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 其文化产业的市场份额非常高, 21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的市场份额进入前4, 只有2个行业在前4之外, 分别是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其中, 石家庄有10个行业的市场份额排第一。

参考文献

[1]李兵.中国工业产业集中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8.

产业集中 篇11

从广义上讲, 产业集中是指在特定产业之内, 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被少数大企业所控制的程度。从狭义的角度看, 产业集中是指在特定产业之内, 市场销售额控制在少数大企业手中的程度。

现代经济学认为, 产业竞争和垄断程度极大地影响着这个产业的企业行为, 从而影响产业的绩效。人们一般认为以下三个因素与垄断程度有比较确定的关系:企业的规模、市场容量和企业的个数。

产业集中度作为衡量市场结构的一个指标, 与其他衡量市场结构的指标, 如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行业壁垒等, 互相影响、紧密联系。下面将重点分析规模经济、行业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三个方面。

1. 规模经济。

行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愈高, 大企业的效率愈高, 其竞争能力愈高, 其市场地位愈强, 从而大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也就愈高, 则产业集中度就愈局。

2. 进入壁垒。

贝恩将进入壁垒定义为:使潜在进入者处于与已存厂商相比不利竞争地位和使已存厂商能长期获取常态利润的因素。而斯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 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这一产业的厂商必须负担的, 而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需负担的。

3. 退出壁垒。

退出壁垒是指某一产业的在位厂商不能赚取到正常利润而决定退出时所负担的成本, 或者说是己经投入还未收回的那部分投资在退出时依然还不能收回, 即沉淀成本。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市场结构的基础上, 企业的市场行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益分配等所达到的现实状态。产业组织学对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绩效本身的评价, 主要是考虑各产业及企业的绩效高低问题, 另一方面力图通过研究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的关系, 寻找出影响绩效的各种因素, 进而制定各种政策, 采用各种措施提高绩效。

二、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以下指标来表示影响汽车产业集中度的因素, 以市场绩效为因变量, 建立回归模型, 进行定量分析。

市场集中度用产业内市场份额前8家企业所占的份额之和表示记为。NEW代表进入壁垒指标, 采用新厂商净加入率衡量, 计算公式为:[T期企业数目- (T-1) 期企业数目]/ (T-1) 期企业数目。指标越高, 表明市场进入壁垒越低。TEC代表产品差异化程度, 采用历年汽车产业职工中技术人员人数占总员工人数的比重来衡量。产品技术改进和质量提高的速度越快, 产品差异性越大。PR代表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高会吸引新的厂商的加入, 导致市场规模的扩大, 产业集中度降低。NUM代表大规模企业的影响, 大规模企业的数量采用各年度年产量大于5万辆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增量来表示。

根据以上的指标, 建立我国汽车产业市场绩效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

其中, EP代表市场绩效;为系数 (i=0、1……5) ;CR8代表市场集中度;NEW代表进入壁垒;TEC代表产品差异化程度;PR代表利润率;NUM代表大规模企业的影响;ε为误差项。样本根据2000年~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整理得出 (表略) 。

三、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运用Eviews软件对方程进行分析, 在初始结果中, 拟合优度R2=0.870463, 表明方程拟合的很好, 当显著水平为0.01时, F值为8.12, 总体显著性较好, 模型最终的检验结果如下:

从回归结果中, 可以看到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高的产业集中度容易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从而通过较高的效率获得高额利润。销售利润率和产业绩效同样是正相关的关系, 且影响力比较显著, 它的提高会促使大的企业集团提高生产效率, 扩张生产规模, 形成较高行业壁垒。

其他三个因素和市场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新产商净加入率指标越低, 说明产业的进入壁垒越高, 企业对现有市场有较强的控制力, 市场绩效就越大;产品差异化程度说明市场内的企业都采用市场差异的战略来抢占市场, 使产业的绩效降低;汽车产业属于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 当市场总体规模不变时, 产业内大规模企业越多, 少数企业控制市场的可能性越小, 产业的市场绩效就会下降。

四、政策建议

根据上文的实证分析, 针对我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和市场绩效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 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实行强强联合。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 只有建立大型企业集团才能保证规模效应的发挥。要鼓励优势企业去兼并劣势企业, 实行资产重组, 或实现优势企业的强强联合, 但这种联合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政府不应过多地参与。

第二, 适度构建政策壁垒, 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相对分散, 面对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 规模小、技术力量弱、低效率企业的过度进入将导致市场竞争过度分散, 应加强对汽车产业的准入管理, 对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质量标准设定准入条件, 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促进适度集中的市场结构的形成。

第三, 依靠科技创新, 创建自主品牌。科技创新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造成了汽车产业的总体利润不高。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实力不够, 对研发投入过少;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开发力量过于分散、形不成合力。加人WTO之后, 国外高品质汽车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冲击很大, 只有提高产品质量, 创造自己的品牌, 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才能有效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市场集中度, 改进市场绩效。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编辑部.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1996~2006

[2]许辉:我国汽车工业进入壁垒与进入壁垒失效研究[J].管理世界, 1999 (5)

[3]曹建海:我国汽车工业过度竞争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1998 (12)

【产业集中】推荐阅读:

集中模式07-22

集中采购05-22

集中收费05-25

集中屠宰06-02

远程集中06-15

信息集中06-28

集中操作06-29

集中统计07-05

集中核算07-06

行业集中07-29

上一篇:抽象函数的解题策略论文下一篇:火灾自动报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