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集中核算(精选8篇)
财会集中核算 篇1
1实行财会集中核算制的作用和意义
1.1推行集中核算制能够保障会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职责。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受财政部门领导, 编制、人事关系不在委托单位, 从根本上消除了会计与单位之间的附属关系, 使会计人员能够排除行政干扰, 依照会计法规赋予的职权办事, 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人和事进行抵制并向财政机关报告, 从而有效地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减少经济领域的违纪、犯罪行为;可以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防止因坚持原则而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以及防止单位任用不称职的会计人员。
1.2推行财会集中核算制有利于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在财会集中核算制下, 会计工作的独立性相对增强, 政府和政府部门的外部监督通过集中核算制转移到单位内部, 这使得会计敢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监督, 改变了过去"领导定调子, 会计填数字的状况"。
1.3推行财会集中核算制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财会集中核算制, 可以降低贪污行贿、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为政府和政府部门了解和掌握国有资产的真实数量和状况提供可靠保证, 减少因决策失误可能造成的资产损失和浪费, 防止低价转让国有资产和恶意经营等现象的发生, 遏止或减少铺张浪费, 进而能够提高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
2财会集中核算制存在的问题
2.1财务管理、监督职能有所削弱, 出现"三不管"现象。单位财务进入核算中心后, 单位领导认为会计核算中心会把关, 无须严格审核;单位报账员认为自己只是现金收付的出纳员和会计凭证接受、报账的"票据传递员";而会计核算中心根据"会计主题不变、预算体制不变、理财机制不变"的原则, 认为自主权在单位, 其职责是核算, 监督有难度。于是会计核算中心和结报单位对各自的责任产生了一些模糊的认识, 产生"三不管"现象。这使得进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各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物资管理薄弱的问题更为突出, 对来往款项的核对和清理有所放松。
2.2单位内部制约机制有所削弱。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后, 单位取消了会计、出纳岗位, 设立"报账员", 负责单位日常经费收支, 进行记账、报账, 保管单位财务印章, 领取各种票据, 负责单位收款收据的开具、收款和结报工作, 使原来分别由会计、出纳、票据管理员承担的不相容职务变成了一人负责, 缺少了本单位财务内部的制约环节。
2.3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有所削弱。主管部门所属的二级单位, 其资金原来是通过主管部门转拨的, 主管部门可以对这些资金的使用方向、进度进行监督。而现在进入会计核算中心的二级单位, 其相关资金均由会计核算中心直接拨付, 致使主管部门不能随时了解、掌握资金的动态, 造成监督有一定的难度, 专项资金也是如此。
2.4各结算单位没有达到"四统一"的要求。按照"四统一"政策的要求, 市直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党派团体、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经常性经费、专项经费、基本建设经费和单位经办管理的政府专项基金及专项资金均应统一纳入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然而, 一些单位除主管局自身有一套财务账外, 下面非一级法人的科室都设有财务账;一些单位仅将主管局自身的财务账纳入集中核算, 而科室财务账仍留在单位;一些单位仅将经常性经费纳入集中核算, 而其他经费则留在本单位;一些单位还将原本一并核算的收入分割出一部分转移到下属机构入账;部分单位将财政性资金流入所属的工会、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所有这些, 都逃避了财政监督, 成为单位超发奖金、补贴和违规支出的避风港。
2.5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集中核算将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进行了集中, 而对实物、资产、合同等需要反映的经济事项分散在单位, 造成会计管理职能难以深入, 虽然强化了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 但弱化了会计管理职能。单位的会计活动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撤销会计机构, 取消会计岗位, 等于取消了财政工作的基础, 给财政的会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如果不加强解决预算单位财产物资管理, 又将造成新的腐败之源。
3改进财会集中核算制的措施
3.1进一步明确"三不变"原则, 完善监督体系。各核算单位要继续加强本单位的财务管理, 按照会计集中核算办法做好本单位的日常管理和结报工作。鉴于原单位的会计核算, 监督职能已部分转移至会计核算中心, 财政部门要根据《会计法》的原则, 明确界定会计核算中心与报账单位在会计处理、会计监督等方面的责任, 以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 核算单位要建立内部牵制制度, 一要配备相关人员, 改变目前"报账员"集会计、出纳及"票管员"与一身的现状;二要充分发挥单位纪检机构、纪检人员的作用, 使其承担财务支出真实性审核工作。
3.2进一步明确和扩大核算内容, 确保"四统一"落到实处。一是限期取消各单位下属非独立法人的科室财务账, 将其一并纳入单位财务账在会计集中核算中心集中核算;二是限期已进入会计核算中心的各单位将未纳入集中核算的专项资金、基本建设经费等统一纳入集中核算;三是建议政府通知各单位对下属独立法人机构或经济实体进行财务自查, 凡属本单位的各项收支往下转移的应限期整改;四是扩大核算内容, 将与单位有关的工会、学会、科协、研究会等社会团体的经费一并纳入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
3.3加强和完善财政监督职能。对于招待费、车辆费、会议费等支出项目, 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一个完整有效的监督体系,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控制制度, 明确开支范围和报销标准, 从源头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明确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等事项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防止擅自或超权处置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加强基本建设、维修装潢工程等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审查, 有关单位应及时提供工程设计、招标、项目前期费用、预决算及价款结算等相关资料, 经审核无误后方可办理资金拨付。
3.4完善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核算工作。由于采取"票款分离"的管理模式, 核算上完全依照原来的各自独立核算的方法有困难, 因此要结合实际有所创新。可由单位定期与预算资金管理中心核对当期收入数, 正确无误后由单位将核对表连同相应的收据记账联交会计核算中心, 由其统一核算并保存会计资料。
3.5完善内外监控制度, 确保财政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要建立大额费用审批制度、超指标审批制度、超用款计划审批制度、大额借款审批制度以及预算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 明确责任。同时, 会计核算中心还要主动接受外部监督, 向预算单位反馈资金支付的信息, 与单位形成相互牵制的机制, 接受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的监督, 保证财政资金、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
摘要:随着近年新兴的会计委派制的实行, 实行财会集中核算制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大, 行政事业单位推行的财会集中核算制度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 针对集中核算制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揭示和剖析, 指出出现这些问题对会计主体、对国家、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和危害, 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财会,集中核算,会计委派制
参考文献
[1]王宏刚.实行财会集中核算后的几个突出问题.七煤集团公司财务处[.期刊]科技资讯.2006-09-23.
财会集中核算 篇2
一﹑实习目的:
综合复习与巩固成本会计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以及核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
1.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各种成本基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综合训练。
3.了解成本核算的的基本流程和有关制度。
三﹑实习条件:
实习场所为XXXXXXXXXXXXXX
四﹑实习步骤:
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该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五﹑实习心得: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
财务管理综合实践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财务管理综合实训,使得我们能较系统地练习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加强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从而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习内容:
1、筹资管理。通过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对筹资方案进行决策,计算不同债务水平下企业价值和综合资本成本,并确定企业最佳资本结构。
2、投资管理。根据企业相关资料,对新建生产线做出财务可行性评价,计算项目的营业现金流量、现金净流量、净现值,并对项目作出评价。
3、营运资金管理。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特点、生产经营特点、经济效益、营运资金管理制度最佳现金持有量和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
4、利润分配管理。了解利润分配程序以及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三﹑实习条件:
Xxxxx集团
四﹑实习步骤:
1、创建工作表格,输入原始数据,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绘制结果分析示意图,写出筹资分析结论。
2、阅读企业案例资料,计算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编制投资项目净现值计算表,对投资项目做出评价。
3、邀请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人员现场讲授,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计营运资金管理案例。
4、了解企业利润分配管理制度以及股利支付方式、程序和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
五﹑实习心得:
筹资的方式主要有筹措股权资金和筹措债务资金。筹资管理的目的为满足公司资金需求,降低资金成本,增加公司的利益,减少相关风险。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必须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财会集中核算 篇3
关键词:医院;财会制度;成本核算
前言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其中医院作为医疗市场的主体,其成本核算工作也需要进行全面的转变。与旧财会制度相比,新财会制度对医院的成本核算相关事宜作出了进一步完善,使医院能够更加明了每一步核算的步骤,从而能够对医院各方面的成本费用以及支出都做出准确的核算,促进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逐步趋向成熟。
一、新医院财会制度之下转变成本核算工作的必要性
由于在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之下,促进了医院的内部管理,逐步改善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条件,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医院在成本核算工作上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转变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医院的成本控制观念相对淡薄
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方面,需要医院内部各个部门的配合与合作,但是在现在的情况看来,大部分医院的管理者的成本控制观念都很薄弱,缺少对成本内部控制的建设,有些管理者还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只重视医院的运作、经营与发展,却忽视了医院的效益工作,这样会阻碍医院内部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国家对医疗单位的投入与支出也在日益加大,这样使得许多医疗单位相互攀比,在购置设备时只是注重求大求全,并没有注重设备的实用性,导致资金严重的浪费。由于这些医疗单位没有对单位的设备成本以及预期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实用价值做出分析就购买,导致单位的资金以及资源都浪费严重。除了这些情况以外,在医疗单位进行资产清理的时候,对许多设备的估价不实、回收不及时、随意对单位的资产进行变卖,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医疗单位的固定资产与实际的账目不符。除此之外,医疗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时,基本都是形式主义,没有做到对单位的重点、定期和全面的盘点。
(二)医院内部的成本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许多的医疗单位都没有建立与财会相关的内审机构,有些虽然建立了,也用的是单位领导担任内审人员,这种做法导致会计内审人员的监督能力很低,会造成资产流失非常严重的现象。对于医疗单位会计内部需要定期进行审计;对于医疗单位会计内部的控制制度也要做出合适的效果,并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客观的评价,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改正,争取能够做到使财务制度更加健全、会计审核制度更加规范,真正能够通过会计内部的控制来提高整个医疗单位的管理水平。医院如果外部监督能力下降就会使医院内部控制的实效性减弱,换句话说就是医疗单位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财政、审计等属于监督机构的工作往往不能合作,使医院的管理工作难以进行。
二、新医院财会制度下转变成本核算工作的措施
在新医院财会制度的试试下,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也有所转变,医院应该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来逐步完成成本核算工作的转变。
(一)构建良好的医院内部核算环境
要想做好医疗单位的会计与财务的经济管理工作,就应该先控制好医院各方面的环境,因为医院的环境与财务管理内部的控制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的。要想建设一个良好的成本核算环境,首先需要深入贯彻医疗单位内部的成本控制思想,制定好成本核算管理相关的措施。要对医疗单位的成本风险控制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切实落实医院内部的管理职责与风险管理责任,使医院内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营造出良好的会计经济管理环境。一旦发现对医院的不利因素和核算不对的情况,就要及时修改,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好,实现医院的管理目标。
(二)加大对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监督力度
医疗单位内部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监督工作,不仅需要独立,又是一项服务工作,是整个医院经济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财会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医疗单位内部管理人员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管理人员需要找到制度中的缺陷与不足,对整个制度体系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然后给出改进措施,使医院的会计经济管理体系与成本核算制度能够不断完善。首先,要确保医疗单位里科学和合理的监督机制,做到程序的规范;其次,需要加强医疗单位内部审计制度与成本核算制度的建设,利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同时也要实施一些奖励和惩罚制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管能动性,提高医院内部的成本管理水平与预算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医院财会制度之下,对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方式的转变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医院在这个新制度的引领之下,就能够不断的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但是,在进行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中数据分析工作时,并不能仅仅是分析表面的数字,而是要关注这些数字之后是否隐藏着别的信息。医院应该通过这项新的财会制度与财务制度,逐步弯身自身的成本核算工作以及成本控制工作,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医院的竞争力,确保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能够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魏华东.论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会制度的完善[J].中国外资,2011,17:17-18.
[2]陈敏.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成本核算实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2,15:129.
[3]徐利.新医院财会制度下对成本核算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05:208.
财会集中核算 篇4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地方政府成立专门的会计核算中心, 在保证单位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前提下实现会计业务决策与执行的分离、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的分离、会计凭证的存放管理与单位分离以及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公开等功能, 从而有效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做到从源头治理和杜绝财务腐败。但在实际工作中, 在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模式下还是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为使会计集中核算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就必须采取有效对策, 以提高财会集中核算资金信息的质量。
一、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 从业人员受利益驱使对会计信息作假
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 虽然财务人员的工作要服从会计核算中心的安排, 但其在组织上仍然归属所在单位管理, 对财务人员来说, 职务任免、工资待遇、奖金福利等的决定权仍在单位, 因此, 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单位, 使其很难从单位独立出来行使会计监控的职责, 受到个人利益的驱使, 一旦单位领导授意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财务人员将很难拒绝, 这就给会计信息失真埋下很大的隐患。
(二) 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
由于在组织层面上的相对独立, 使得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很难参与到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中, 带来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的局面, 因此, 工作人员对于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无从知晓, 其核算工作只能以单位提供的各种资料为基础, 工作内容包括各种票据填写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填写内容的完整性、各种手续是否齐全等,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会计核算中心监督职能的发挥, 即便会计信息失真也很难及时发现。
(三) 票据审核监督不力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 在会计核算中心一个柜组的工作人员需要负责上百个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 其工作量非常大, 同时对于票据的审核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工作人员很难对每一张票据都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 因此, 造成对很多票据审核监督不力的情况, 会计信息的质量无法有效保证。
(四) 会计核算中心内部审查不力
会计核算中心内部审查对于保证核算资金信息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内部审查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改进工作方法, 以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 通过内部审查也能够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的违法乱纪现象,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核算中心的日常业务十分繁忙, 内部审查工作很难落实,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质量。
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一) 会计原始凭证造假
在实际工作中, 工作人员出于各种原因对会计原始凭证进行造价, 主要表现在:第一, 业务项目与实际发生项目内容不符;第二, 经济项目内容与发票使用范围不符, 第三, 编造虚假原始会计凭证, 以使一些本不能在账面上使用的项目被列支并合法化。
(二) 设置小金库
从近年来发生的财务违法违规事件来看, 很多是由于单位领导或财务人员为满足一己私欲而设立“小金库”, 从财务上作假, 设置内部外部两个会计账本, 虚列支出项目以实现套取资金的目的, 例如, 学校通过收取补课费等赚取违规收入单独列账, 交警部门将车辆违章罚没收入单独列账等。
(三) 账实管理分离
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 由于会计账簿等会计资料均交由会计核算中心集中管理, 一些单位为减少人力资源支出而取消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部门, 只设置一名报账员参与单位的财务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无法参与单位的实物管理, 造成账实管理分离的现象, 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 会计核算中只参与核算过程而并不参与清理过程, 因此, 无法保证实际物资与账目保持高度的一致。
三、提高会计集中核算资金信息质量的对策
由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仍然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使得会计集中核算本身的功能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为保证集中核算资金信息的质量, 就必须探索解决的有效对策, 本文认为会计核算中心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改革人事任用制度
要想使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不被原单位利用, 就必须将其人事和工资关系从原单位分离出来, 使会计人员不再依附于单位, 切断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另外, 要强化对会计人员的日常管理, 一方面, 通过业务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使其能够从容应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另一方面, 通过一定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励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并对责任心缺失、技术失误以及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从而尽可能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二) 加大清理“小金库”的工作力度
要想提高财会集中核算资金信息的质量, 就要尽可能缩小领导和财务人员可能存在的利益空间, 面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小金库”现象, 应当加大检查和清理力度, 实际工作中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达到目的:第一, 丰富群众举报渠道;第二, 寻求与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 加大对设置“小金库”行为的处罚力度, 提高犯罪成本, 实行经济处罚、行政问责、刑事处罚等相结合的手段, 对违法行为形成有效威吓;第三, 建立检查清查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方面加大对票据领用和缴销的管理, 另一方面定期开展票据清理检查工作,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罚, 绝不姑息。
(三) 加强会计核算中心的监控职能
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应当从单一的日常会计核算转移到会计审核和监督职能上来, 这是加强会计核算中心监控职能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监控来最大程度地杜绝财务弄虚作假的行为, 实际工作中, 应当建立健全大额度资金使用审批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以及超指标审批制度等, 通过制度化建设使得会计核算中心各项工作有据可依, 将会计核算中心建成核算服务与监督为一体的机构。
(四) 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中心日常工作制度
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章办事, 实行按岗分工, 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 对于形成的业务单据在经过核算后要加盖审核人印章, 并经二次审核确认后才可入账, 参与核算和复核的会计人员对于资料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对核算资金信息的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 将工作质量与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相挂钩。
(五) 加强财产物资核算与管理
为保证单位资产与账目的相符性, 会计核算中心应当在做好单位会计业务核算的同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对于单位的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并建立相应的审批制度, 做到账实统一, 同时通过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与单位财产管理人员进行对账, 及时掌握单位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 从而确保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结语
实践证明,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措施, 虽然在实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整体上来说与传统会计核算制度相比还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为提高财会集中核算资金信息的质量, 就应当看到当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尚存的问题, 根据问题探索原因, 提出因地制宜的措施, 使会计核算信息能真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 为单位的发展和国家财政服务。
摘要:会计集中核算制能够通过减少核算的中间环节提升工作效率, 且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会计核算舞弊行为, 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会由于多种原因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 在此前提下, 通过介绍会计集中核算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并讨论提高财会集中核算资金信息质量应采取改革人事任用制度;加大清理“小金库”的工作力度;加强会计核算中心的监控职能;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中心日常工作制度;加强财产物资核算与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财会集中核算,资金,质量,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广东.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J].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 (10) .
[2]郭凤丽.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升会计集中核算[J].会计之友, 2003 (6) .
[3]张艳.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9) .
[4]程建伟.谈施行财会集中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 2013 (1) .
围绕改革抓规范提高财会核算水平 篇5
关键词:围绕改革,财务核算,提高水平
一、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为目标, 规范基础业务管理。
1、统一业务操作程序。
制定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优化会计操作规程, 明确了单位报账员、现金, 出纳等内部各岗位人员的岗位业务, 理顺了会计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往来关系, 对本单位从申请用款、支款报账、会计信息反馈等都有明确统一的操作规定。
2、统一会计核算业务。
由于单位转型, 可能由于原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移交时会计核算五花八门。同时, 多名核算会计对有关业务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一些业务和特殊事项有关文件和制度中又没有明确规定, 为此需要制定了会计核算规范, 对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会计凭证的填制, 会计账簿的登记,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等基础性工作作了明确统一的规定。每年年初, 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修订出台单位会计科目设置规定, 对单位应执行的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设置、支出款级科目核算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使纳入管理的单位会计科目设置统一、会计核算方法统一、使单位所有的核算会计对同一笔经济业务能使用相同的会计核算方法, 对不同部门、行业的业务能够熟练地处理。这样通过长期不懈努力, 就会提高全体会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
3、对单位招待费和通讯费支出认真审核监督。
一是对单位的招待费支出严格执行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所有公务就餐一律实名登记, 严格审批;在招待费支出报销时, 做到呈批单、原始菜单和正式餐饮发票“三单合一”。
4、对退回的不合规原始凭证跟踪审核监督。
一是对有涂改、挖补的、大小写金额不相符的原始凭证, 必须由出具单位重开。二是对手续不完备的原始凭证, 补办有关手续。三是对“白纸条”等不合规凭证, 由单位要求当事人重新取得合规凭证。四是对违规发放的个人性津补贴, 由相关责任人负责追回。五是对未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的支出凭证, 由县财政部门按政府采购有关政策规定处理。六是对专项资金改变用途的支出, 按专项资金有关管理规定处理。
二、以强化会计监督为手段, 营造良好的理财环境
为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在实践中需要逐步建立了规范的会计监督审核程序。即对单位的原始凭证从单位报账员、单位财务负责人到会计本人层层审核把关和对退回的不合规凭证进行跟踪处理的监督审核程序, 在实施会计监督的过程中能抓住审核重点, 堵塞漏洞。
1、对单位所有的支出凭证全面监督审核。对单位的各类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全面审核。重点审核其支出是否符合规定内容填写, 是否齐全, 数字是否准确, 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有无偷逃税现象等。
2、对单位个人性支出重点审核监督。一是统一规范个人性津补贴发放。建立了严格的个人性支出审批发放程序。二是对个人性支出进行全面清理。对照有关规定对不合规的支出项目予以取消, 对超标准超范围的部分予以纠正。三是对个人性支出进行指标控制。通过建立单位个人性支出指标台账, 严格按财政局人事局批准的项目标准执行, 对在规定之外巧立名目或超标准超范围发放的个人性津补贴一律不予报账。
三、以建立各项制度为立足点,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1、不断加强内部制度建设。一是系统地制定了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 做到制度约束人引导人。二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 使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三是将各项规章制度编印成册, 便于全体工作人员掌握并对照执行。四是以考核促制度的落实, 会计的各项制度均有相应的考核内容, 以考核结果作为评判制度落实效果的依据。
2、建立业务学习探讨机制。一是建立定期学习制度。二是有条件的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根据业务需要每年均安排人员外出考察学习, 以拓宽视野、开阔思路。
3、建立内部业务考核机制。出台了会计岗位业务考核办法, 按季组织对每个岗位的各项业务进行全面检查, 对照考核标准逐项评定打分, 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并与年终奖金挂钩, 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 向相关责任人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更正。
四、积极配合审计工作,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帮助审计单位解决财务管理上的一些遗留问题, 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帮助审计单位清理财务并与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分析原因, 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要求, 使单位财务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为此,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相当措施。
一是认真落实审计整改意见。积极主动与审计部门联系沟通, 针对审计部门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积极应对, 制定措施, 及时整改, 规范支出。
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如何进一步规范单位财务工作、加强单位内部物品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帮助单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
三是加强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工作。对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结合单位实际,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会计核算方法, 提高基本建设会计核算水平。
四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结合年终部门决算, 督促、配合集中核算单位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 按照清查结果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的问题和对策
建立严格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 建立一套内控严格、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现金的管理、财产的审批、审批权限的分配、财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与此同时, 加大会计法规实施力度, 强化单位负责人的第一负责人意识, 增强法纪观念,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要求及时整改外, 应严格依法处理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以下问题:一是业务核算粗放, 如有的单位将财政拨款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及拨入专款统统记入“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有的将正常事业支出和专项支出都合并在“事业支出”科目中, 混淆了不同业务的性质, 无法真实反映单位的业务情况;二是“以收抵支”现象屡有发生, 部分单位将收取的应缴财政专户款直接抵减支出。三是会计核算不完整, 有的单位将代收类业务不入帐核算, 只登记了流水帐;四是利用“暂存款”科目调节结余。
为此建议:1、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水平, 增强其核算意识;2、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一切收支业务, 做到细化, 特别对项目款, 要做到专款专用, 专户管理, 严禁将其混入正常业务来弥补正常经费不足;3、财政、审计、物价等部门要加强监督, 加大对偷漏税的查处力度。
总之, 通过上述改革措施, 有利于强化了对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督, 规范了单位的财务管理, 降低了事业单位运作成本,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现在一些单位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转换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这就意味着财会核算管理的思路需要转型, 因为这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就是财政只拨付一部分经费的事业单位, 面对这种体制上的改革, 对于财务核算工作就面临了一项重要的挑战。
目前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对事业单位现行财务管理体制的冲击, 又要注意事业单位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在新形势下, 如何深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是摆在事业单位财会人员面前的任务。当前, 事业单位所处的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现行的财务、会计体系已明显不适应转型后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就必须围绕改革抓规范, 规范管理求实效。
参考文献
[1]、张仁兴, 加强乡镇财务管理。四川会计, 2003, (7) 。
财会集中核算 篇6
一、让学生了解收入实现确认的差异
(1) 销售商品收入。按会计制定的规定, 企业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同时满足以下5个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税法对销售收入实现的确认与此不同, 税法上通常根据交易的结算方式确认应税收入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 一般不顾及会计上的确认标准。
(2) 提供劳务收入。会计制度规定, 提供劳务收入应分别以下列情况确认。 (1) 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 应在劳务完成时确认收入。 (2) 如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 且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对该项交易的结果作出可靠估计的, 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3) 如在资产负债表日不能对该项劳务交易的结果作出可靠估计的, 应按已经发生并预计能够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如预计不能全部得到补偿, 应以提供劳务同时收讫营业额或取得营业额的凭据的当天确认为收入, 如果纳税人提供各种劳务, 持续时间超过一年的, 可以按完工进度或完工的工作量确认收入。
(3) 让渡资产使用权获得收入。会计制度规定, 利息收入和使用费收入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才能确认收入: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而税法则规定应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 在获得收讫款项或索取款项的权利时予以确认。
(4) 各种“视同销售”收入。税法规定, 纳税人在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的商品、产品和纳税人对外进行来料加工装配业务节省的材料, 如按合同规定留归企业所有, 均应作为收入处理, 而会计制度则不作为收入处理。
二、让学生了解成本费用与税前扣除的差异
成本费用主要包括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会计制度和税收政策对其确认的标准不同。
(1)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这方面的差异主要源于产品生产成本和劳务成本中的工资、计提三项经费等项目。会计上按实际发生额计列工资和相关费用, 而税法则对上述费用分别规定了准予税前列支的依据、比例、数额, 从而在扣除口径上产生差异。如《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纳税人的工资费用除另有规定外, 应按计税工资及按计税工资计提的相关费用扣除。
(2) 营业费用。这方面的差异主要有广告费、宣传费和佣金支出等项目。会计上对这些项目按实际发生额列支, 税法上或者明确规定不得扣除, 或者规定按限定标准扣除。例如:广告费支出, 税法规定除医药、家电等行业, 每一纳税年度内不超过销售收入的8%部分可扣除外, 其他行业不能超过2%, 超过部分可以无限期向以后年度结转。但粮食类白酒广告不得在税前扣除, 业务宣传费在不超过营业收入5%的范围内可据实扣除, 超过5%的部分永远不得扣除。
(3) 管理费用。这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业务招待费、坏账损失、保险费、差旅费、董事会费等项目。会计上对这些项目均按实际发生额列支, 税法上或者规定扣除限额, 或者强调必须有相关证明方可扣除, 否则不得扣除。如:业务招待费, 会计制度将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用列入管理费用, 而税法在保证业务招待费用真实性的基础上, 采用限额列支的办法。
(4) 财务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汇兑损益和其他借款费用。会计上一般按实际发生额列支, 税法上通常只能按合理的标准并依据相关证明扣除。对于长期借款费用, 尽管会计和税法都要求划清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界限, 但是在具体的划分范围、时间标准、数额确认等方面均存在差别。
三、让学生了解投资收益确认的差异
资产的收益处理 (主要是投资收益) , 会计上对与投资相关的收入要求区分不同情况, 有的作为收回债权处理, 有的作为收回投资成本处理, 有的则作为当期损益处理, 而税法一般都要求作为当期投资收益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纳税。例如:对短期投资收益, 会计制度规定冲减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而税法规定计入企业收入总额缴税;对长期投资, 会计制度规定,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企业, 应按在被投资企业所占份额分享或分担被投资企业当年的盈亏, 以确认投资收益。而税法规定被投资企业发生的经营亏损, 投资方不得确认投资损失。
四、让学生了解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1) 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这是指会计上作为利润要在营业外支出中据实列支的赞助费、捐赠支出、罚款、罚金、滞纳金支出及与取得应税收入无关的支出等项目, 这些项目在税法上或者明确不得扣除, 或者规定只能按限定标准扣除。以捐赠支出为例, 会计上按实际捐赠数额列作营业外支出, 而税法上有具体的确认标准, 例如: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法规等有关规定, 需要先区分货币捐赠与实物捐赠、公益救济性捐赠与非公益救济性捐赠、直接捐赠与间接捐赠、限定比例内捐赠与限定比例外捐赠后, 再确定是否要按规定缴纳增值税等流转税, 以及是否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及明确准予扣除的数额。
(2) 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这是指会计上已计入利润总额而税法规定可以免予征税或不需要征税的项目。主要包括: (1) “三废”产品利润和国债利息等单项免税或不征税收益 (利润) ; (2) 其他单位分来不需征税的税后利润; (3) 企业所得税前追加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 (4) 企业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等。上述项目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 企业均可在会计利润中依法扣除后, 再计算应交所得税。
《财务会计》是职校会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本文帮同学们分析了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与现行税法规定对会计事项处理的主要差异, 希望相关专业的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对待,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财务会计》是职校会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本文帮同学们分析了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与现行税法规定对会计事项处理的差异, 并提出了解决差异的建议。
财会集中核算 篇7
关键词:新医院财会制度,收入,支出核算,变化
一、对收入支出的分类进行了调整
新医院财会制度对收入和支出的含义进行了重新明确, 规定:收入是指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支出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及其他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资产、资金耗费和损失。新的医院财会制度中, 对于医院的收支管理进行了明确和加强, 并且将医院中所有的收支活动都纳入到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中, 根据不同收入来源和支出范围进行详细的划分, 并且进行适当的分类, 以此来推动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同时, 将药品的收支管理也要进行统一的核算, 根据不同的用途对于科研活动以及教学项目等进行划分。如此详细的划分和规定也体现出了当前我国公立医院所具有的特殊性质, 同时也对医院财务活动的加强提供了一定的制度基础。
二、增加科教项目的收支
医院的功能不仅仅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其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以往的医院会计制度中, 并没有将科教资金纳入到收支管理中, 而是将其作为一项专用的资金这也容易造成医院财务信息方面出现不完整性, 从而造成对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在新的医院财会制度中, 按照不同的功能, 将医疗服务、教学和科研进行了分别收支管理, 同时增加了“科教项目”的相关核算科目, 专门针对科研和教学项目的收支进行管理。这种改变也使得长期存在于医院中科研项目和教学项目经费核算混乱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通过科教项目核算科目的设置, 使的该制度与医院管理和实务工作更加适应。
三、医药收支核算的调整
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将医院的业务收入主要分为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三个大部分。但是按照国际上相关的惯例, 将药品收入划分到了医疗收入中, 因为在医院中, 药品的支出也属于一种医疗行为, 药品的管理也是医疗业务管理的一部分, 因此不应当将药品收支与医疗业务的收支相分离。所以, 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无法对医院中医疗收入进行全面的核算与反应, 这也会对药品收支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 新的医院财会制度借鉴了国际惯例, 并且结合我国多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以我国医疗改革实施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将药品收支纳入到医疗业务收支的科目中进行核算, 并且将相应的科目进行细化。通过对医药收支核算的调整, 使得医疗、药品不配比的情况获得了极大的改善, 同时也与医院的实际运行情况更为适应这一改革也成为了新的医院财会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
四、管理费用核算的改进
管理费用, 也就是医院的行政以及后勤部门为医院进行组织与管理各项活动而产生的费用。管理费用在医院各项费用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而且其涉及到的范围也十分广泛, 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中对于管理费用是按照人员比例进行分摊, 而在期末将医院“管理费用”借方发生额按医务人员和药剂人员所占比例分别计人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 受到人员数量和药品数量的影响, 管理费用中的极小一部分计入到了药品支出中, 而其大部分仍然会占据很大一部分的医疗服务成本, 这样对于医院的整体费用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且按照人员比例进行分摊也无法充分体现公平性原则的要求。新的医院财会制度对于管理费用的分摊制度进行了改进, 将其作为一项单独的费用直接在会计报表中进行反应, 这样则保证了医疗服务以及药品收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也使得管理费用的核算更为科学, 这也是与国际惯例相符的。
五、对会计报表的改进与完善
在新的医院财会制度中, 在现行的医院财务报告体系中增加了“现金流量表”“医院成本构成分析表”以及报表附注等内容, 并且对于报表的项目以及排列方式也进行了更改, 使得财务报表与国际惯例的要求更加符合的同时, 也与我国医疗机构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增强了医院会计报表的科学性和通用性, 能够满足不同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另外, 对于收入和支出的总表以及明细表也进行了改进, 从性质和功能两个方面对医疗成本进行了更为深入的阐述, 同时也使得医疗成本在医院运营中的地位获得了提升, 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对会计报表的不断改进, 促进医院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得医院的运行成本有效的降低, 从而有效的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六、结束语
新的医院财会制度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逐渐建立起来的, 其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为此, 在医院收入和支出核算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与完善, 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其更加适应我国医疗机构发展的现状, 为各项财务工作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和保证, 以此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强.对现行医院财会制度的分析与思考[J].财经界, 2011 (12) [1]龙强.对现行医院财会制度的分析与思考[J].财经界, 2011 (12)
[2]吴世飞, 于润吉.《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修订情况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11, 30 (02) [2]吴世飞, 于润吉.《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修订情况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11, 30 (02)
[3]许祝愉, 王辉.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中国医院, 2012 (05) [3]许祝愉, 王辉.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中国医院, 2012 (05)
财会集中核算 篇8
一、新财会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中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成本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
在成本管理上,医院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全院各部门各自为政,思想意识上主观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成本意识淡薄,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开支经常发生,造成浪费,成为医院亏损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些医院在引进一些新的项目上,也经常出现成本管理上的错误,只注重追求项目的先进性、科技性,认为只要是高科技的设备或项目就能为医院带来效益,忽视了由此产生的成本费用,导致出现长期负债。
(二)成本管理目标不明确,对医院整体经营目标作用不突出
部分医院在日常工作中也开展了成本管理工作,但是由于管理目标不明确,使得成本管理的对象和范围不明晰,导致成本管理工作出现漏洞,一些成本费用失控,没有发挥出成本管理的真正作用。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医院在实施成本管理时,没有与医院的整体经营目标进行联系,没有制定严格的成本管理制度,也没有专门的成本管理工作机构来实施和监督,医院的成本管理基本都处在局部的零敲碎打状态,所以无法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
(三)财务监督不全面,成本信息的真实完整性难以保证
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需要以真实和完整的财务成本信息为基础。由于部分医院在实施成本核算管理时,不注重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使得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很难得到保证。这些医院在实施成本管理时,对财务部门以外的科室或部门提供的成本管理信息,其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提供的数据也没有经过财务部门的审核,导致最后根本无法根据核算对象来进行分类归集和分配。还有的医院由于财务管理混乱,出现了一些人为操纵会计信息的情况,导致成本管理信息失真。
二、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的措施和办法
(一)落实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工作组织机构
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医院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医院构建成本核算体系,首先必须落实相应的组织机构,成立独立的成本核算工作小组,由主要负责人牵头,并以财务、医务、护理、药剂、人事、后勤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工作小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拟定全院成本核算方案,并交核算工作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形成统一意见后在全院实施。财务部门作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主要实施部门,应该设置专职成本核算人员,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汇总。相关科室也要设置成本核算人员,主要负责对本科室的物资等进行管理,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对,定期做好向财务部门成本核算人员报送本科室成本核算报表的工作。财务部门负责人负责对专职成本核算人员收集的成本核算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提出意见,然后定期向医院主要负责人汇报。医院主要负责人要定期召开成本核算工作小组会议,通报成本核算情况,提出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相关措施和办法,并经过会议审议后形成统一意见,报医院院长办公会研究通过后实施。为了提高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水平,医院必须组织成本核算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的熟悉和掌握、对新会计制度的熟悉等等。
(二)建立健全医院会计成本核算体系
在新财会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者必须根据制度要求,转变思维,打破原有的会计模式,建立健全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其重点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会计成本核算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成本核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计算出医院在一定时期发生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主要通过将医院所有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根据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及分配得出。因此,会计成本核算所应遵循的原则必须进行统一和规范,才能保证医院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时有统一可靠的依据,避免工作人员盲目随意,导致成本归集和分配出现问题。成本核算首要原则是按实际成本计价,按照权责发生制分期核算,并应遵循合法性、相关性、可靠性、一致性、重要性等原则。
2.成本核算的分类、对象和范围。成本核算的类别,根据医院部门成本归集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医院总成本、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等。成本核算的对象,与成本核算的类别相对应,以医院、科室、医疗项目等作为核算对象。成本核算的范围,包括人工成本、医用设备成本、医用器材成本、血液成本、保障服务成本、科研教育成本、管理费用成本、药品成本、其他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医院成本核算应将财政项目补贴支出或科教项目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纳入。另外,要注意一些费用不应纳入,例如对外投资的支出、有经费来源的科研、教学项目支出等不应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在开展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时,必须遵循新财会制度的相关条款规定,按照规定中对成本的定义和核算方法来开展成本核算,使其有据可依。
3.开展成本核算要因地制宜。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工作,除了要遵守医院会计成本核算制度以外,还要注意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由此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管理,重点是要做好医院的各种医用药品、材料等供应和使用管理,必须建立入库、出库、领用、消耗等登记和管理台账,合理确定内部服务价格,以便准确界定医院后勤服务、技术保障等产生的耗费,据此确定医院的相关成本费用。
(三)建立医院成本分析体系
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医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的挑战更多。因此,建立医院成本分析体系势在必行。建立医院成本分析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完善医院全面成本核算。医院成本分析体系包括投入体系分析和产出体系分析。投入体系分析的内容包括人、财、物投入分析,也就是医院在医疗活动中最主要的成本耗费。产出体系分析的内容主要是医院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指标等等。医院建立成本分析体系能够帮助医院理清成本情况,利于抓住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有效控制成本,从而达到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目的。医院财务部门是建立成本分析体系工作的承担者,必须认真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分清医院主要成本的产生环节,提出控制措施,实现医院成本分析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全面推进医院成本管理工作。
(四)加强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医院要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必须加强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早已经应用于现代财务工作。这些带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工具,为医院财务数据的传输、分类和处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对提高医院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医院的管理者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投入,包括配置性能良好、稳定的计算机、服务器,建立医院内部财务局域网,购买适合医院的财务管理软件(有特殊需要的,还可以与软件公司联系进行量身定制)。除了在硬件上投入以外,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培训,使其能够在工作中熟练运用信息化工具开展财务工作。通过上述工作措施,实现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和系统化,达到共享核算数据、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目标。
三、结束语
据上述分析可知,医院在构建成本核算体系工作中,只有落实实施机构和人员、确定成本核算原则、对象和范围,并加强制度和信息化建设,才能保证在工作中取得实效,达到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熊珂,贲慧,姚晶晶,宋元.新财会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05:58-60.
[2]田明祥,陶爱林.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卫生经济研究,2013,12:53-55.
[3]葛轶敏.论新医院财会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及控制[J].智富时代,2014,08:32+34.
【财会集中核算】推荐阅读:
集中核算07-06
集中电费核算05-13
集中核算制度05-25
数据核算集中系统08-04
集中核算制10-05
集中核算报账制度05-10
会计集中核算制10-21
内控会计集中核算论文08-19
银行会计集中核算初探08-22
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