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教学

2024-08-30

财会教学(精选12篇)

财会教学 篇1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几年前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开始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早在几年前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积极推进现有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政策的方向和职业教育的方针,职业教育之加强操作实践性能力的培养”。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财会专业的设置已将近几十年历史,财会专业的教学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过程。

我们以往财会专业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传授的形式,尽管按习惯的教学模式,如凯洛夫的教学模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传授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等,虽无可挑剔,但很难给学生以生动形象,记忆深刻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基础会计第六章账簿的时候,尽管教师把账簿的概念、种类等详细地讲给学生听,但学生没见到实物,印象模糊,更谈不上记忆深刻。可见,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势在必行,出于这种愿望,在前几年,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规定每月给学生三天实习时间,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想办法,给学生联系实习地点,让学生到各大银行、企事业单位等财会部门去实习。但实习一段时间后,就发现,采取这种课堂与课后挂钩的实习,并没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客观上,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都很繁忙,且人员较少,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帮助这些实习学生,学生也只能一知半解,作为实习教师也很跟踪全部学生;另一方面,学生离开学校对自己也很放松,愿去实习就去呆一会儿,不愿去就不去,这种放羊式的实习教学并没有起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这种方法,也逐渐地取消了,后来,又采取了一种方法,就是学生毕业前,集中两个月到银行、企事业单位去实习,实践结果,也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以上两种方法,虽然都不很成功,但却促进了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

我们知道,实习教学是以教学为主,带有实际动手操作任务的实习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它使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巩固和发展,也是在专业课教学中,学生所获得的心智技能验证。由此,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财会模拟室的创建,正是适应了这种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之一。

财会模拟室创建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使学生能身临其境,系统地掌握财会实际操作知识。在这个模拟室里,学生要熟练地掌握财会工作的程序,即出纳员工作-记账员工作-成本核算员工作-直到银行结算等业务,从而使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实用财会人员。在模拟室组建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进行选点。即选择一个恰当的单位,作为我们模拟室的模型。我们选点本着两条原则:一是这个点必须是一个生产单位,即工业企业;二是这个单位的管理系统要比较完善,财务制度健全,财务工作程序要系统,全面本着这两条原则我们选择了本市的一个明星企业作为资料模型。

第二个步骤:联系同学们所学专业学科和工厂业务实际,设计出在模拟室里,应上墙的图表,这些图表包括:会计科目表、固定资金运动示意图、流动资金示意图、成本核算图、记账程序核算示意图以及错账的几种更正方法等图表,并按财政部要求,在财会模拟室内挂上,会计员上岗要求及会计法则、会计制度等。这些图表上墙,能使学生一进到这个财会模拟室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这些图表对学生实习应起到一个提示引导的作用。同学们能一目了然,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巩固了课堂所讲述的理论知识。

第三个步骤:搜集资料。我们搜集了这个明星企业十一月份和十二月份两个月的会计核算资料,这两个月的资料比较完整、系统,而且又是年末的资料,便于结转,对学生实习非常有益。

第四个步骤:整理和重新编写资料。我们复制和抄录下来的原始资料,有的重复,有的零碎,需要重新编写一套适合学生实习用的一套完整的、不重复的业务资料。

实习是职业中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场所是学校的教学设施之一,是专业课的实习课堂,财会模拟室的组建与发展,对近几年财会专业的实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为配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又组建了多媒体会计电算化教室,利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核算,更进一步促进财会专业的教学实践。把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形成“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学以致用,也为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摘要:财会模拟室的组建与发展,对学校近几年财会专业的实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为配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又组建了多媒体会计电算化教室,利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核算,更进一步促进财会专业的教学实践。把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形成“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学以致用,也为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财会,模拟,教学

财会教学 篇2

余孝文

【摘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我国商务财会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企业管理人才。但目前高校在财会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商务财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为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财会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财会教学

培养目标

应用型

财会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管理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作为经济管理者的商务财会人员的培养目标问题,就是一个目前我国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许多高校都开有会计专业,使我国成为世界独有的 “超级会计大国”。然而高层次、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财会人才却相对奇缺,造成了财会人才在供求方面的不平衡。一方面我国高校每年都培养出大量的财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用人企业认为高校培养出来的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应变能力及创新精神欠缺,企业还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和资金进行培训。这就暴露出在现有的财会教学模式下存在着问题,根本无法培养学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的商务财会人才更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形式的迅速发展,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我国商务财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需要大批合格的商务财会人才,但现行的商务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专才教育”模式特点突出,培养目标模糊,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与现代经济发展脱节,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就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更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开发和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我国高校的财会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提法是: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具备可以胜任各行业财务会计岗位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很抽象的财会专业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与现代商业社会需要大量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管理型财会人才的具体要求脱节,形成学非所用和就业困难的局面。即没有根据社会对财会人才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我国高校的财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不是以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为中心,而是围绕学科体系来设置。在课程设置中,强调知识的完整和系统性,而忽略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课程体系的完善性。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课程之间衔接有问题,如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之间存在较多重复内容,而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之间又缺失了一些内容;二是重会计核算学习、轻会计管理和财务战略以及经营分析等课程的学习,会计核算课程比重过大;三是重会计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应用会计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四是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课时过多,专业实习实训与其他课程课时过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落后

在实际教学工作来看,大多教师教学方法落后,不少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课堂讲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难以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由于对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统一的认识,不少高校在教学方法上重理论教学、轻技能训练。很多高校与企业联系不密切,现行的会计实践技能训练无法真正到位。

(四)考核模式单一

我国高校财会专业的考试一般根据教学大纲的范围,基本是考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考试以死记硬背的客观标准题为主。案例教学和案例分析等主观题的考试形式应用范围狭窄,应用层次较低。

(五)实训手段欠缺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尽管许多高校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但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实训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远未达到培养出合格的会计实务操作人才的要求。

二、我国财会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明确会计教学目标,为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

商务财会毕业生是培养能够在商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基层部门担任实际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主。所以,商务财会教学的培养目标应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能力为本位的“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应用型财会人才的理论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商务财会课程内容及课程的设置过于狭窄,会计课程不能及时适应会计行业变化的需求。商务财会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商业知识的拓展,同时注重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所需的各种能力。会计理论课程体系应按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相应的课程,包括“基本素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课程。也就是说,会计课程设置不应仅局限于会计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过分强调学科之间的界限,而是应在注重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与财务知识、经营管理、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整合,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完整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同时,会计课程设置还应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紧密结合。比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案例教学,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而言,必须努力研究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和形式。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够成为双师型教师;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能够成为职业实践者;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案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即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发现式、探索性学习。在互动式教学中,可以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案例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 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过教师对案例的介绍、分析,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再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广泛开展课堂讨论,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强化了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非常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

随着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 考核方式也应当转变。考核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导向问题,合理的考核方法可以指明学生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因此,考核方式可以灵活

多变。另外,对于商务财会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在重点掌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制度的基本规范的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人才。为此, 我们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对会计课程的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题型方面可以进行改革。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而平时成绩的取得主要来源于平时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所评定的成绩及平时表现。例如,任课教师可结合案例把学生分成项目组在课堂上讨论,并写出报告;也可以组织会计操作技能竞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还可以拟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写出小论文等方式。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

(五)加强实训教学,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新途径 商务财会教学的核心课程是会计,而会计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会计模拟手工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建设,让学生在会计实训室按会计工作程序进行综合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为了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应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新途径。学校应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选择一些管理水平高、适合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践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际操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全面了解,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 根据商务财会教学的目标,高校财会教学所培养出的财会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通才。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以及会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我国会计行业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标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培养应用型财会专门人才的商务财会教学,只有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合理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改革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改变固定的考核模式,加强对学能力的训练, 才能培养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怎样使财会教学充满快乐 篇3

关键词:财会 教学 快乐

【中图分类号】G424.21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众多中职学校都先后开设了财会专业,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建设,不少家长也鼓励孩子学习财会专业,希望将来能谋个好出路,找份体面的工作。但孩子们却大多不愿意选择财会专业,他们嫌财会专业枯燥无味,整天跟账本打交道,没意思,比不上机械加工专业热闹,更不如计算机专业有趣。

没有乐趣就没有动力,财会课上,除了那些意志坚定学习目标明确的学生能配合老师认真学习以外,不少学生是捏着鼻子、皱着眉头硬挺着把课上下来,还有一些学生干脆玩起了手机或打起了瞌睡。要改变这一局面,我觉得不防尝试一下快乐教学。

怎样才能使财会课充满快乐并吸引学生呢?

一、了解学生是基础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想让学生快樂地学习,必须深入了解学生,之后才能“投其所好”,“制造快乐”。

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中考的失败者,扮演着“差生”的角色,多数人是因为没考上理想的普通高中,不得已才来到职业高中,厌学心理严重。他们容易出现疑虑、苦闷和焦躁情绪,对家长、老师常存有逆反心理。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许和关爱,更希望被人注意,但又表现得信心不足,他们想获得学习的快乐,却往往快乐不起来。

但我们也要看到,中职学生虽然学习基础差,但并不代表智力发展有问题,他们思维活跃,只是缺乏钻研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妥善引导、充分激励、适当表扬、合理评价,让他们树立信心,燃起希望,体验成功,使他们快乐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成长为社会有用人才。

二、改变思想是前提

作为老师,不能总板着脸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挂在嘴上,不能抱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信条,把自己和学生泡在苦水中,或是想方设法给学生吃苦头,并美其名曰“挫折教育”。其实想一想,一个苦字吓跑了多少学生,包括我们在内又有多少人愿意选择苦而放弃甜呢?“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何须逆耳”,“糖衣片”比“中药汤”受迎欢,邹忌婉谏被采纳,比干直谏被剖心。

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学生们不是圣贤,哪个不希望享受快乐,有谁愿意饱尝辛苦。我们当老师的,必须改变自己的观念,跳出原来的圈圈,在认真传播知识的同时,努力把快乐的元素融入财会教学中,使自己成为制造欢乐的高手,使自己的教学充满欢声笑语,使财会课成为学生们嘴里的“棒棒糖”,学生们只有甘之如饴,才能趋之若鹜。

三、教学创新是源泉

综合分析,导致财会课枯燥无味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除了古董以外,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学生总会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在教学上进行创新,是获得快乐的捷径。我们完全可以从“新”字做文章。

一是教学理念新。一些财会课的全部学习过程就是“听、看、抄、背”,学生们天天对着那缺乏新意的一张嘴、一块黑板,对着老师的一言堂,学生们成了被灌输知识的容器,哪还有学习的乐趣。教师要把“民主、平等、参与”等理念贯彻到教学中。把“游戏、比赛、辩论、竞争”引入到课堂上,使课堂气氛一改往日死气沉沉的局面,让每一名学生都快乐、主动地去学习。

二是教学内容新。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十分迅猛。据资料,当今社会,知识总量翻一翻只需要3到5年。教材更新的速度却远远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更新和补充。例如在讲《税收基础》时,教材中工薪类的个税起征点还停留在2000元,现实情况却是调整到3500元,如果还按着老本本去讲,学生们还没出校门所学的知识就过时了,学生们又怎么快乐得起来。在讲《经济法》时,如果告诉学生:“2015年4月3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因受贿罪被判死刑,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因经济犯罪被处以极刑的职位最高的领导干部。”这种新鲜震撼的爆料,必然会激起学生打破沙锅问(纹)到底的欲望,你就是不让学生们去探究都不行。

三是教学手段新。用媒体教学、仿真教学代替传统教学,让鲜活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生动的环节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欲罢不能的冲动,有不吐不快的要求,这时课堂的快乐指数会一路飙升,势不可挡。

四是教学场所新。课堂不必局限在教室中,带着学生们走出去吧,到会计事务所走走,到企业、到商家转转,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真刀真枪地学习,学习运用凭证、账簿、报表等对会计核算的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学习建立账簿、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练习各种账簿的登记、对账、结账、会计报表的报出……学生们收获鲜活的知识,那种学习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五是教师面孔新。作为教师,我们不是万能的,有道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很多业界的行家里手要比我们更强,律师掌握大量生动的实例,是讲《经济法》合适的人选,可以请来做讲座;学《企业会计》,自然是到企业去请会计师……校外也是能人辈出,不要局限在学校这个圈子,为了学生,大可以把这些能人请进来,只要他们能为财会教学添一抹别样的风采,为学生带来新知和快乐。

六是评价机制新。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不要单纯以分数论英雄,要关心学生的感受,从促进学生成长、树立学生信心、鼓励学生创新的角度去评价学生,要充分发现学生的每一分进步,让学生的每一分努力都得到认可和肯定,当然被人认可是无比快乐的。

四、加大投入是保障

这里的投入既包括精神方面的投入,也包括物质方面的投入。教师要投入热情、投入精力、投入智慧,用自己的欢乐去感染学生,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营造欢乐氛围,调动学生的欢乐情绪。

学校、政府和社会,也要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培训教师、提供经费、接纳实习、安排就业。有了这些投入作保障,我们的财会教学才能出成绩、出人才,学生才能真正的快乐起来。

财会教学 篇4

1. 教学目标不同。

从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上看, 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财务管理》对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专业课, 这就要求学生对这门课要全面掌握, 使学生有一个厚实的理论功底, 宽泛的知识体系, 能够较快吸纳消化新的财务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财务管理的应用功能。而财经类非财会专业教学目标是培养懂财会、会用财会知识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其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企业职能管理部门, 对于非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选修课, 可以拓展其知识面, 丰富其知识结构, 不需要全面掌握, 只需从财务管理的知识框架结构出发, 了解财务管理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就可以了。

2. 学生的基础不同。

学习财务管理学, 需要较好的财务会计知识和税法、经济法等相关知识作为铺垫。财会类专业学生的会计基础相对来说较好, 从课程设置上来说, 已经为财务管理的教学事先做了很多准备。学生已经学过或正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和税法, 从而对企业资金运作在头脑里已经有了基本的概念, 在讲解相关知识时学生较容易理解。比如在讲解负债的资金成本时, 由于学生编制过利润表, 所以很容易理解利息的所得税抵税作用。而非财会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只开过基础会计, 当计算负债的资金成本时很难理解利息为什么要乘以 (l一所得税税率) , 而教材对这一部分也没有专门进行讲解, 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补充相关的内容。

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1. 教材的选用应不同。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教材。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 财务管理课程要求其掌握的“精、深、广”, 所以应选取有一定深度, 书中的理论既是国内外财务管理中较成熟的观点, 同时又兼顾财务理论的最新发展的教材。而在给非财会专业的学生选取教材时应选取基础性教程, 书中的理论要成熟、案例生动、习题简练、行文简洁的教材。此外, 为了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 教材还可以附加“使用指南”, 指出哪些章节对哪些专业是必须掌握的, 哪些章节对哪些专业不是很重要, 可以作一般了解甚至舍弃等等, 为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取舍提供参考。

2. 讲授难度和侧重点应不同。

在讲授时,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 依据课程标准适当调节难度。财会与非财会专业授课难度不同, 财会专业中普招学生和二级学院学生授课难度不同。财经类非财会专业的学生大多是主修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的, 其对财务管理知识的运用主要体现在, 工作后其会用财务管理知识去解决非财务问题。而财会专业学生的日常工作就是围绕着财务管理和会计知识开展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对财会和非财会专业的学生分别对待, 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例如:对于非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 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内容是其在工作后经常会用到的财务管理知识, 所以在教学中就要用较多的篇幅讲解;而项目投资的内容虽然也很重要, 但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实际应用价值并不大, 在教学中就应重点讲解项目投资的原理, 而无需要求其对每一种评价方法悉数掌握。

3. 讲授的程序应不同。

财会专业的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了财务会计、税法等相关知识, 所以在授课时可以直接切入主题, 而不用再进行相关知识的铺垫了, 而对非财会专业的学生却不行。例如:一张资产负债表可以概括企业所有的财务活动。资产负债表的右边表示资金的来源, 左边是资金的运用, 其中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是营运资本, 股利分配后剩余的留存收益又形成了企业的资金来源。所以, 在开篇讲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管理内容——投资、筹资、营运资金管理和股利分配时, 必须引入资产负债表。对于非财会专业的学生, 由于资产负债表的相关知识薄弱, 所以必须先讲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再讲财务活动。

4. 课时设置应不同。

我校现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时数均为周三学时, 并不区分本专业和外专业。由于学时的限制, 很多本该深入的内容不能深入的讲解。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 案例多, 练习多, 难度大。3课时的授课时间, 只能完成授课任务, 而练习讲评、案例分析已没有时间, 因此, 在教学中学生、教师都感到压力较大。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授课时间可考虑从3节/周增加到4~5节/周, 即最低保证72学时的授课时间。使教师有条不紊地讲授和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同时也给教师实施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手段提供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同时, 本着整体优化原则, 合理安排财务管理课程授课时间, 最好安排在第三学年, 使得财务管理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衔接提高。

5. 考试方式应不同。

期末考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标准和依据之一的教学评价机制, 在对学生培养的环节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财会和非财会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 决定了其考核方式应有所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丰富考核方式, 配合多样化学习。对于非财会专业, 期末考试可以适当地降低难度, 并减少考试得分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 甚至将期末考试改为实践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形式, 引导学生在实践、研究环节多投入精力。对本科学生而言, 其对问题的研究能力还是相对较低的, 因此, 实践环节应着重考察其在过程中的学习收获, 相对弱化对实践、研究结果的考察。

参考文献

[1]阎达五: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中职财会专业数学教学的思考 篇5

一、中职数学教学要为财会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财会专业是中职学校开设非常普遍的专业之一,由于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员,所以整个社会每年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总量一直较高。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大专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人数不断增多,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学历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社会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和提供的会计岗位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中职学校财会专业学生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却在逐步下降,学生越来越不适应原有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要求,对很多专业知识的学习都感到困难重重。

考虑到中职学校中开设的各个专业中,财会专业是专业课程与数学知识结合最紧密的专业,目前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数学作为工具学科理应为其发展做出一定的帮助和贡献。为此,我多次访谈财会专业教师,了解目前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财会专业课中会遇到的数学问题。并同所有数学教师探讨财会专业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寻求改革财会专业数学教学的方法。

二、财会专业教师在授课中遇到的与数学教学相关的问题

为了了解我校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专业课教师在授课中遇到的与数学有关的问题,2012年12月22日我对财会专业科的9名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围绕着以下五个问题展开:

1、您是否了解现行数学教材内容?

2、财会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哪些数学知识?

3、您觉得数学课是否起到了为财会专业课服务的作用?

4、对现行的数学教材有何改进意见?

5、您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财会专业学生哪方面能力的培养?

访谈后,财会专业科的教师并没有逐条给我回答问卷中的问题,但是却将近几年来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总结了出来。他们指出虽然现在学校已经取消了一些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如管理会计和审计等,但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运算能力差,影响专业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学生虽然大部分都能够理解专业知识,但是在实训时,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均不高,经常会出现一听就会,一

1做就错的现象,从而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和效果。财会专业的学生往往还过分依赖计算器的使用,没有计算器,就觉得没法做题,用计算器也仅限于使用它的加减乘除功能,对其它功能知之甚少。学生较低的运算能力以及对计算器功能的不熟悉都影响到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对数字的敏感度,而这项基本功又是一个会计人员必不可少的。其次,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财会专业课中,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的计算公式就是一个特殊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学生却看不出来,仍然要死记硬背。又例如,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已经学会了方程组的解法,却对辅助生产费用的代数分配法表现出极大的困惑,其实它就是多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而已。学生很多时候都表现出在数学课上会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到了会计课上却不会用。也就是说学生不善于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会计领域的实际问题。再次,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够全面,影响专业教学进度。很多专业课程中用到的基本公式都需要数学推导。例如,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学生学习资金时间价值时,需要运用等比数列求和的推导过程来推导计算年金终值、年金现值等的计算公式,但学生却反映在数学课中公式的推导过程不要求掌握。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课老师还要给学生补充等比数列求和的推导过程,从而影响了专业课教学的进程。

三、结合财会专业特点的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要重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运算能力是发展数学能力的基础,是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之一。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对数学中的数量关系、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保障。相对其它专业,财会专业对数字的准确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财会专业知识中的每项计算都要求非常精确。因此对于财会专业学生来说,只有在各方面学习中,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通过提高运算能力来不断培养自己规范求实、严谨认真的作风,和耐心仔细、执着求真的意志和毅力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专业人才。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计算,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日常与学生的访谈交流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对自己的数学成绩不够满意,这样的现实反映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自信,而数学计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捕捉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计算以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例如:在学习对数时,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对数的定义,更不愿意死记硬背,从而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的运算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体会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逐步理解记忆对数的定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又帮助学生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适当补充一些速算的方法和技巧也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对于财会专业学生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专业技能的练习上。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珠算、点钞、传票和票币等技能的训练,这些技能的练习都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给学生补充一些数学速算的方法和技巧,学生既能感受到数学课的趣味性,又可以提高运算速度,改善和提高财会技能的成绩和水平。这对于财会专业学生来说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好事,他们会切身体会到数学的工具性和服务性的价值。

2、结合专业知识创设数学课堂问题情境

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如果只是按照:给出概念和公式,讲解例题,学生练习的顺序授课,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且会觉得学数学只是为了解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如果数学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创设一些专业背景下的问题情境来展开新知识的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工具性价值,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例如,在讲授中职学校数学课本中的等比数列一节时,就可以结合《财务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来讲授,通过如下的例题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数学教学。

例:某公司持有六张带息商业汇票,期限分别为一至六个月,每张面值20万元,票面月利率均为2%,按复利计算。问题1:这六张汇票到期后的终值分别是多少元?问题2:将这六张商业汇票终值数据排成一列数,有什么特点?问题3:这样面值的一张商业汇票n个月后的终值是多少?问题4:这六张商业汇票到期后的终值总和是多少?

该问题是将数学课程的等比数列与财会专业课程中的复利终值计算联系起来,通过这四个问题的设置,不但让学生巩固了数学中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的建立以及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等知识点,而且还掌握了《财务管理》中复利终值的计算方法。这种授课形式,能够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自然和谐地无缝衔接,让学生处在一个有实质内涵的专业教学氛围中,时刻受到专业思想的熏陶,使学生学会从专业的角度看数学,使学生的专业思想健康发展。

3、结合专业知识设计课堂练习

在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后,可以结合《财务会计》中“银行存款的核

算”的相关内容设置如下例题:

例 小徐在银行参加每月500元的零存整取储蓄,月利率按单利0.25%计算,问12个月的本利合计是多少?

分析:第一个月存入的500元,计利12个月,到期本利是(500+500×0.25%×12)元;第二个月存入的500元,计利11个月,到期本利(500+500×0.25%×11)元,„„第12个月存入的500元,计利1个月,到期(500+500×0.25%×1)元。由此可知,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其总和就是所求的12个月的本息总款数。

解:a1=500+500×0.25%×12=515,a12=500+500×0.25%×1=501.25,∴S12=n(a1+a12)2=(515+501.25)×6=6097.5(元)。

答:12个月的本利合计123.90元。

4、结合专业知识设计课后作业

设置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深化。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除了课本上的作业外,还应该结合专业知识设置一些开放性和实践性的作业,或者把简单化的数学应用问题还原成实际专业背景下的具体应用问题让学生去探究。为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并增强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为了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研究商场打折问题,如商场打出的满两百返一百的促销相当于打几折?和打六折的促销活动比哪个更划算?又如,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利用等比数列求和的知识计算等本息分期付款每月还款额、还款总额与等本金分期付款每月还款额、还款总额的计算方法,并比较两种还款方式哪种还款方式更划算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篇6

【关键词】中职院校 财会专业 实践教学 现状 对策

中职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专业实用型的人才,历来中职教育的重点都是理论知识的夯实以及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技术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逐渐向综合型与技能型转变,中职教育也趋于培养技术型人才。本文笔者以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为出发点,论述了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意见。

一、 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

财会专业进行实践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一批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娴熟,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专业型财会人才。知识是为技能服务的,加强中职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当前中职财会专业有关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财会专业教育的理念并没有较大改变

大多数中职院校在财会的教育模式上还沿用着传统的理论知识授业模式,过多灌输给学生理论知识,单方面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大部分课程都没有突出职业教育实际操作方面的特点,对财会经验以及实际操作能力重视度明显不够;实践课程安排较少,即使开展实践课程,也是理论知识占比较多,这样根本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二)财会专业的教师实践经验相对缺乏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很多学生为了学习一技之长而选择到中职院校读书,导致中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对教师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专业教师供不应求的情况导致学校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标准降低,很多中职教师刚刚毕业就到学校任职,缺乏实践教学的经验。实践经验匮乏导致其教出的学生只是单一地掌握理论知识,无法适应社会岗位的要求。

(三)学生无法适应岗位需求

财会专业实践性较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不扎实、知识掌握不牢靠等问题使得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财会工作专业性较强,学生就读时不能做到准确定位、务实求进,再加上欠缺动手操作能力,很多学生甚至不能独立完成凭证填制等简单的工作。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了思维定式,实际工作中就缺少灵活性,无法做到举一反三,无法胜任细致的财会工作。

三、中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财会专业任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教学外,还要立足于当今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与实践的经验,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同时,校方也要加强对财务教师的专业培训,聘请当地企业中出色的财会业务人员开展实践讲座,培养其实践教学能力。

(二)加强模拟实习教学,强化技能训练

进行模拟实习教学时首先进行专项训练,专项训练分为分岗实习和轮岗实习。在进行分岗实习时,设置出纳、材料会计、职工薪酬以及收入利润的会计岗位。教师向学生讲解各个岗位的实习资料,说明岗位的具体实习要求以及实习目标,让学生明确通过这个实习过程要掌握什么技能,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做到心里有数。在分岗实习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以及学生工作汇报的记录工作。

分岗实习结束后进行轮岗实习,就是将之前设置好的工作岗位进行轮换。在轮岗实习过程中,除了会计岗位的核算训练,还要加入纳税申报训练以及银行结算业务的训练。通过岗位轮换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各个岗位、各个环节正确的操作方法,掌握各环节的操作技巧以及工作流程,通过让学生逐项训练、逐项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轮岗实习之后,让学生进行工作讨论和工作总结,通过沟通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沟通写作能力。

(三)灵活运用各种实践教学成绩评价方式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成绩的评价方式也应该不拘一格。应增加学生的技能实践操作部分考核比重,并且要注重内容的多样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同时将实践教学思想贯彻落实,培养出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强的“双料”学生。另外,在考核时也可以进行抽题考核,将财会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部分相结合,将会计工作细化分为若干个小部分,每一个小部分都编制成一个操作题,学生随机抽取,根据抽取的内容进行考核。考题的随机性促使学生必须要掌握会计工作的每个流程,所以在确保了考核真实性的同时又节省了大量的考核时间。

四、结束语

财会专业进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强化专业理论知识概念与内容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实践教学时,要将国外优秀的教学经验与我国市场经济以及岗位对于人才的要求相结合,因材施教,将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欠缺的内容补充完整。相信通过长期实践教学的训练和培养,本专业学生的财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一定能两者兼得,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戴华萌.中职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市场,2015(10):197-198.

[2]于水.分析中职院校财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4 (05):133.

商务财会教学问题研究 篇7

一、我国商务财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我国高校的财会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提法是:通过学习, 学生具备可以胜任各行业财务会计岗位的能力, 也可以说是很抽象的财会专业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与现代商业社会需要大量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管理型财会人才的具体要求脱节, 形成学非所用和就业困难的局面。即没有根据社会对财会人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二)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我国高校的财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不是以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为中心, 而是围绕学科体系来设置。在课程设置中, 强调知识的完整和系统性, 而忽略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课程体系的完善性。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课程之间衔接有问题, 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之间存在较多重复内容, 而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之间又缺失了一些内容;二是重会计核算学习、轻会计管理和财务战略以及经营分析等课程的学习, 会计核算课程比重过大;三是重会计理论的学习, 而忽视了应用会计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四是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课时过多, 专业实习实训与其他课程课时过少,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方法落后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不少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课堂讲授, 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难以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 由于对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统一的认识, 不少高校在教学方法上重理论教学、轻技能训练。很多高校与企业联系不密切, 现行的会计实践技能训练无法真正到位。

(四) 考核模式单一

我国高校财会专业的考试一般根据教学大纲考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而且一门课程以期末一次考试成绩为准, 考试内容以死记硬背的客观标准题为主。案例教学和案例分析等主观题的考试形式应用范围狭窄, 应用层次较低。

(五) 实训手段欠缺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尽管许多高校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 但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 实训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 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 远未达到培养出合格的会计实务操作人才的要求。

二、我国财会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 明确会计教学目标, 为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

财会毕业生是培养能够在商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基层部门担任实际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主。所以, 商务财会教学的培养目标应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能力为本位的“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为导向, 深化教学改革, 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 优化课程设置, 构建应用型财会人才的理论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商务财会课程内容及课程的设置过于狭窄, 会计课程不能及时适应会计行业变化的新需求。会计理论课程体系应按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相应的课程, 包括“基本素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课程。也就是说, 会计课程设置不应仅局限于会计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过分强调学科之间的界限, 而是应在注重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与财务知识、经营管理、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整合, 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完整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同时, 会计课程设置还应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紧密结合。比如,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案例教学, 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改革教学方法,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而言, 必须努力研究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和形式,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 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能够成为双师型教师;第二, 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能够成为职业实践者;第三, 要进行课程改革, 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内容, 开发新的教学案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 即以学生为中心, 进行发现式、探索性学习。在互动式教学中, 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 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 通过教师对案例的介绍、分析, 让学生进行讨论, 最后教师再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广泛开展课堂讨论, 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强化了教学效果, 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非常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导向问题, 合理的考核方法可以指明学生学习和努力的方向。随着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考核方法也应当灵活多变。对于商务财会教学, 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在重点掌握企业管理、会计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人才。为此, 我们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 要对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如: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题型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进行改革。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 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而平时成绩的取得主要来源于平时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所评定的成绩及平时表现。例如, 任课教师可结合案例把学生分成项目组在课堂上讨论, 并写出报告;也可以组织会计操作技能竞赛, 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还可以拟出相应的题目, 让学生写出小论文等方式。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

(五) 加强实训教学, 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新途径

商务财会教学的核心课程是会计, 而会计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中必须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因此, 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 不断完善会计模拟手工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建设, 并且对于商务财会人才的培养, 在实训过程中, 不仅要强调对核算原理的理解, 还要偏重于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和结果的体验与分析。同时, 为了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 应加强校企合作, 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新途径, 学校应积极与企业联系,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选择一些管理水平高、适合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企业, 作为学校的实践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际操作,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全面了解, 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总结

总之, 根据商务财会教学的目标, 高校财会教学所培养出的财会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通才。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会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一方面我国会计行业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的标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培养应用型财会专门人才的商务财会教学, 只有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合理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 改革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 改变固定的考核模式, 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商务财会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淑兰, 陈小丹.创新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讨, 商业会计2010 (12) .

[2]刘世慧.基于教学视角的中美会计差异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 2011 (11) .

财会教学 篇8

一、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变成高职生, 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够充分理解“职业”和“技能”对他们的重要性, 他们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 普遍较为肤浅, 甚至是十分陌生的。也就是说, 从学生的角度讲, 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认识尚不十分明朗。然而, 与高职院校自身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相比, 学生的模糊认识其实并算不了什么。总结一下,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1、教材:高职院校普遍缺乏适合财会教育的务实教材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它能够对教育教学活动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没有合适的教材, 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没有目标和方向, 学生就没有可以参照和借鉴的标杆。当前, 国内大多数的高职院校, 都是近几年由中专类学校升格而成的, 他们中大部分在财会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时, 尚未能完全摆脱原有财会人才培养的禁锢, 很少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实用型目标出发去思考问题。

与此同时, 我们的一些财会专业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定位, 习惯性地喜欢把高职教育不当作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 而把它当成高等教育中的专科教育,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高职院校的老师为了职称晋级, 也为了充分利用校内的教材市场, 大多进行教材编写。高职院校老师从事教材编写, 本身不是什么坏事, 而且不可否认其中也有部分教材切合了职业教育的要求, 编者的教学经验丰富、水平较高。但是, 正是由于这种校内市场垄断行为的利益性, 真正优秀的教材未必得到很好的推广。

总之, 在当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普遍缺乏适合财会教育的务实教材。

2、实践:财会实践教学环节力量薄弱学生实践机会过少

实践是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从书本和课堂上, 学生只能够获得财会的理论知识, 要想练就较高的财会工作能力, 就必须经过大量的实战演练。然而, 当前高职院校无论是从实践教学力量, 还是学生的实习机会, 都不容乐观。

从实践教学环节来看, 大多数财会专业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 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 即便是“双师型”教师, 由于会计职称多以理论考试为主, 即使考过, 也还是缺乏会计职场经验和职业判断, 讲课容易纸上谈兵, 照本宣科, 课堂教学中少有实际案例, 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而学生的实践机会, 则更是少得可怜。这主要是因为财会实习单位出于对商业机密的安全性、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等因素的考虑, 不愿意让实习生更多接触这些事务。即便是给学生安排工作, 也只是做一些辅助工作, 因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 实习收效不大。

因此, 上述因素致使财会学生实践技能欠缺, 工作适应期长, 经常达不到用人单位满意。

3、目标: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

我们知道, 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经济日新月异, 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比, 财会教育的滞后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都在飞速发展, 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有的知识在学生未毕业就已陈旧, 这就使得财会教育很难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常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中级财会专业人才, 力争使学生毕业后尽快进入角色, 具备扎实的基本业务能力, 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写作能力、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知识与财会拓展能力。为此, 财会教育必须“面向全球培养人”, 要培养在知识、能力、心理、精神等诸方面能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财会教育的目标应满足国际经济发展对财会人才的需求, 财会人才的培养应考虑财会人才国际流动的需要。

更为重要的是, 高职院校一定要将财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准确, 切不可过低或者过高, 只有让学生毕业以后, 能够从事真正符合他们教育程度、身份特征的工作, 而不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背离, 才是真正成功的高职财会教育。

二、改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做法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领域, 它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财会类建设者的素质与能力, 因此, 大批专家已经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笔者将针对前面提到的具体问题, 从加强教材建设、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和厘清财会专业培养目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加强教材建设, 讲究教学艺术, 提高财会专业教学质量

一本好的教材,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普遍缺乏适合财会教育务实教材的现状, 应该加强高职院校的财会教材建设, 提高高职院校财会教材的编写水平。

一是与当前财会政策的及时融通性。财会专业人才培养, 不能够与时代脱节, 不能够抱着老教材, 停留在本本主义的阶段, 教给学生没用的过时的财会知识, 而应该及时将已经出台的《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等权威性文件引入教材。因为这些文件既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和原则, 也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结晶。

二是及时向学生介绍当前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业务和新经验。学生走出校门, 面对的就是纷繁复杂的财会事务, 作为财会专业的教师, 应该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密切关注社会经济领域, 也别是财会领域的新事物, 及时把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业务和新经验引入教材, 使教材内容充实、新颖, 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三是教材应强调简明、实用, 深入浅出, 符合财会专业学生们学习的要求。简明、实用, 深入浅出其实是对一本好教材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要特别进行强调, 就是因为财会专业具有特殊性, 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思路清晰, 他们才有可能更好地掌握财会知识。

除此之外, 在财会专业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讲究教学艺术,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真正全面提高财会专业教学质量。

2、构建实验教学体系, 注重“双师型”队伍培养,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财会实验教学就是以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外部经济联系、会计核算程序为模拟对象, 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 使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实物进行会计实践演练, 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直观、系统认识的实践教学方法。财会实验教学有助于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认知规律, 实现教育目标的良好方法。

所谓“双师型”教师队伍, 对于财会专业来说, 就是指我们的老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丰富的实践经验, 站在讲台上是一个好讲师, 坐在业务位置上是一个好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知识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 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刻苦钻研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 定期到实践环节中去收集素材、案例。也就是说, 我们的财会老师在课堂上要讲清楚基础理论, 示范好基本技能, 在专业周, 像会计师那样带好我们的每一个徒弟, 把好处理各项经济业务的关口。

总之, 只有从实践这个环节入手, 才可以快速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厘清财会专业培养目标, 确立财会教育发展方向, 切实促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是搞好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模式的确定。厘清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高职教育的性质。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类型,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其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基本特征, 即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是培养有较强处理会计实务能力的人才。

二是适应会计职业岗位的范围。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的是会计职业群的相关岗位, 而不是会计职业的某几个岗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财会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 不但使学生会记账、算账, 而且能处理各种经济业务,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筹资、经营和管理。

三是财会人才培养规格。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的专业能力水平, 而社会财会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考核的是财会专业人才实际工作中的专业能力水平。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经历了专业实习实验的训练, 但毕竟没有从事财会工作的实践, 因此, 高职院校借鉴社会财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要求确定财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只能定位在助理会计师等次上。

三、小结

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对财会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高等职业财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职业财会专业应抓住机遇,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资方面的实践性改革, 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财会类人才。

参考文献

[1]涂云友, 何晓玲, 魏晓兰.对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育的思考[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

[2]李晔.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探讨[J].会计之友, 2009, (6中) .

[3]杨玲.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和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34) .

[4]杨玉国, 刘玲艺.工学结合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财会教学策略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09, (3) .

加强财会专业实践教学 篇9

关键词:实践教学,财会类专业,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对本科毕业生要求的不断提高, 各高校也逐步从培养学术性人才过渡到培养应用型人才, 以改善学生的就业状况。因此, 各高校都在积极努力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目标

近年来各高校财会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都已意识到“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黑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再能满足本科生的培养目标, 因此都在积极倡导并响应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对于增强理论课的现实感、吸引力、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进而培养正确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有着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

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随着社会对财会人员的不断要求也在不断的完善。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优秀的职业道德和出色的职业判断能力, 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执业能力, 为实现学生的人生职业规划和后续教育打下深厚的基础[1]。

2 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高校的财会专业都开展了手工模拟训练等实践教学, 部分学校还积极倡导校外实习, 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但是在现实操作中, 实践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实践教学方式和内容单一

实践教学方式和内容单一, 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大部分学校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中开设了实践课, 将目标和重点放在企业的基础财务核算工作上, 忽视了提升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基础会计课程通常进行单项实践, 以会计核算方法为主, 重点锻炼学生记账的能力, 训练会计核算的操作流程;财务会计课程一般进行综合实践, 主要是按照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固

定模式, 包括发票的识别、假账的甄别、违法案例的分析等内容, 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进行设计和技能训练。这些内容一般是以工业企业为主体进行设计的, 行业单一、内容简单, 没能真正实现对学生业务技能训练的作用, 缺少应有的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令学生难于认识到会计职业判断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 实践内容设计过于规范和理想。例如, 涉及计算、纳税的业务, 都会提示学生要按一定的方法和比率计提折旧、税种、计税依据和税率等, 这些业务内容一般在实际工作中都没有发生过程的原始凭证提示, 而是会计人员按照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在会计期末应进行处理的业务, 此时不仅需要自行编制计算凭证, 更多情况下需要根据职业判断确定应采用的方法和比例等[2]。

2.2 校外实践流于形式

部分高校由于校外实习基地的匮乏, 使学生缺乏校外实习的机会;即使有, 通常也只是做一些最简单、最基础甚至与会计无关的工作, 学生大多停留在全面掌握企业整体情况的表面现象上, 缺乏对诸如企业筹资策略、利润分配策略等内容及其与企业财务运作关系的硬性要求, 使学生和指导教师都将目标和重点放在了企业的基础财务核算工作上, 忽视了提升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3]。

2.3 对实践课程要求不严格, 考核不规范

各高校普遍存在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的现象, 实践教材仿而不真, 学生实习、实验课程成绩考核没有科学的指标体系等现象;课程考核以理论考试 (期末试卷形式考核) 为主, 实践课成绩仅做专业课考核时的参考, 使学生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参加实践课程的学习。

2.4 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大多是由教授理论课程的教师承担, 而高校的财会教师大部分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 没有参加企业财会实践工作的经验, 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不够, 动手能力不强, 对企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 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在财会实践教学过程中, 只能靠所学的知识和想象指导学生, 缺乏

灵活应用、列举实例的能力, 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4]。

3 完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

针对目前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议从加强实验室建设、开展特色教学和校外教学、及时总结和交流沟通三方面来进一步完善和整合实践教学体系。

3.1 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实验项目的设计、实习内容的选择上, 要充分考虑财会类专业课程的特点。随着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发展, 要适时调整实验项目及内容。在对实验室进行大量硬件投入的基础上, 同时注重软件的开发和建设, 对会计工作场景和工作流程进行高度模拟, 收集全面的实践资料, 扩大经济业务范围, 规范业务流程和程序, 给学生更大的创造性空间, 让学生告别空对空的学习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必要时教师只是实施辅助的教学工作。同时, 为强化职业道德训练, 在实践中可设置一些学生容易违反规定的经济业务, 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 最终由老师评价学生的守规、诚信等情况,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

3.2 发挥各高校的专业优势, 开展特色教学、校外教学

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和特色, 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所以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拿我校来说, 我校是石油院校, 主干专业的针对性较强, 因此, 与各大油田有着悠久的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我校财会类专业就可以利用好这个“人和”的优势, 适时在各大油田建立大量实习及创新基地, 依托学科优势, 充分利用学校及油田企业的各种科研条件, 使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较早介入科研, 使基地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摇篮”, 使实习过程真正成为就业的演练。同时, 学校可定期委派专业骨干教师深入一些中小企业, 为中小企业进行财务诊断, 为其财会人员进行后续教育等, 使企业相信与学校合作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进而提高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确保学生校外实习效果。

3.3 及时总结和交流沟通

指导老师要适时的与学生探讨实习单位的发展措施和宝贵经验, 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实习单位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并且就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并予以解决, 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另外, 指导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测试和模拟, 以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 使学生能够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3.4 规范实习教学过程和考核

一方面, 建立健全实践的相关管理制度, 包括实践指导书、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撰写规范以及科学的成绩评定办法等;创建账务处理程序实践、财务会计实践、成本会计实践、管理会计实践、财务管理实践、审计学实践、专业方向选修模块课程群相应课程实践。并以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为契机, 深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为学生联系珠算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全国会计初级职称考试。另一方面, 建立健全财会实践的资料库, 包括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实习实验教材等,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极大地提高实践技能。

3.5 配备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 是指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精通实际操作的教师群体。针对高校财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解决:

一是长期聘用或临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来学校担任专门的财会实践课程指导教师, 丰富教师队伍, 并且要求年轻老师为其助课,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提高教学水平;二是定期派遣校内讲授理论课的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基层锻炼, 也可以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去做兼职会计。同时, 积极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鼓励教师参与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和科学研究, 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王丽新, 刘桂春, 周霞.完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J].会计之友, 2007 (11) :83-84.

[2]马玉珍.会计实践教学层次化管理与系统规范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7 (4) :88-90.

[3]沈燕.高职会计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广东女性职业教育论坛, 2009 (4) .

如何打造财会教学魅力课堂 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课堂语言教师,学生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 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 能够直观地体现教学和学习活动的相互作用。课堂教学的质量能够直接体现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个性培养的重要途径。所以, 课堂教学中要讲究教学艺术, 体现出教学的魅力, 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上, 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手段进行教学活动, 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为教师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将自己的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课堂教学的方法、艺术和技巧。首先, 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以标准的普通话较好地讲述教材知识。其次, 要能够书写出较为工整的板书。最后, 教师要有优雅的仪表, 从而给学生美的享受。但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以及教学内容的质量、学生的吸收能力, 讲课的内容又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有关。倘若讲课者孤陋寡闻、学问浅薄、知识贫乏, 无论怎么绞尽脑汁地研究方法、艺术和技巧, 也难以把课讲好, 甚至可能弄巧成拙, 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这就需要教师更好地研究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课件已经走进了每一个教师的课堂, 它减轻了教师板书的麻烦, 增加了课堂容量,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的课件可以反复使用, 如果需要可以适当添减, 减少了备课重复书写的麻烦, 所以很多教师出示公开课、优质课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准备课件, 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但是, 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中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进行课件的设置安排。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 要明确课件设置的目的, 所需解决的问题,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把握好教学的重点。

课件不要太花哨, 简单的PPT, 精美的画面, 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增加课堂容量, 提高课堂效果, 特别是财会专业, 很多的凭证、帐簿, 用多媒体课件显示, 清楚生动, 一边填制一边讲解, 这是单纯对着课本讲无法达到的效果。

讲错账更正这一节的时候, 使用的账页特别多, 字体颜色也不一样, 于是我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 将账页做成课件, 显得清晰易懂, 一节课就把错账更正讲完了, 加大了课堂容量, 而且学生非常清楚, 这就充分发挥了课件的作用。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要注意适度 , 低于这一个度则难以起到作用, 超过了度则有画蛇添足的副作用。

因此, 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 要尽可能简约、适用, 将完善的内容与完美的外在形式相结合, 从而真正达到手段与效果的统一。

财会教学 更不需要 多媒体课 件多么华丽, 因为财会教学理论性比较强, 但是可以在色彩上让学生觉得美观、生动, 多添加实物图片。对于企业发生的业务, 不要用语言去叙述, 而是用原始凭证, 要么投影, 要么做成PPT, 增加了直观性 , 也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 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处理真正的业务, 将直白的语言叙述, 变成一张张生动的图片、实物, 学生变成了坐在办公室的会计。

二、语言

教师在运用语言来完成教学任务, 并且教师通过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所以教师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借助何种手段, 教师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口头语言, 是教学的最基本、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一) 口头语言

课堂口头语言既要有科学语言、教学语言的共性, 更要有教师自己课堂口头语言的个性、特色。它应准确、精练、条理、生动、通俗易懂。教师若能精心设计, 巧妙运用, 则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喜欢教师, 课堂上自然会积极思维, 通过主动思索、尝试、奋斗, 达到理想的境界。反之, 教师课堂口头语言含糊、杂乱、呆板, 重点难点不明确, 则学生会对课堂感到枯燥、厌烦, 乐趣、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了。

教师的语言是上好一节课的主要环节 , 同样一个问题,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有的教师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明确的意思, 并且把关键问题强调到位, 而有的教师反复强调, 啰嗦半天, 结果把学生本来明白的问题都听糊涂了。讲课的过程中, 切忌口头语过多, 记得有一教师上课总爱带口头语, 当他不说的时候, 学生就算计他什么时候该说口头语了, 严重扰乱了学生的思维。

会计教学中, 没有什么特别难理解的知识, 但是知识的连贯性很强,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中, 有这样的业务:某企业2010年12月31日, 本年利润帐户余额为贷方900000元, 利润分配帐户余额为贷方100000元, 则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900000+100000=1000000。有的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本年利润”能够和“利润分配”加在一起?“本年利润”没有交所得税, 而“利润分配”是交完所得税的, 它们是不能加在一起的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给学生分析清楚, 只有到了年末才有所得税, 平时的月结是不用交所得税的, 然后将“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再给学生分析一遍, 这个问题一定要讲得简练, 切忌旁征博引。

职高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 教师课堂的口头语言也更应注重条理性、逻辑性。若不注意这些问题, 教学中仍一味强调生动、形象, 不适当侧重口头语言的逻辑性 , 由于过低地估计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 书面语言

有很多教师以为只要把问题讲清楚, 板书差一点儿没关系, 所以在黑板上写了擦, 擦了写, 最终一节课下来, 讲的什么根本就看不出来了, 所以板书一定要条理清楚, 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讲的是哪些内容, 在黑板上能看明白, 主次分明。“一、 (一) 、1、2、3”这些符号之间谁包含谁, 给学生讲明白, 这样学生的思路就会很清楚。

在会计教学中, 我总是喜欢给学生把学过的知识串讲, 从材料采购—入库—领用—销售—结转成本—取得收入结转利润, 把每一笔业务写出会计分录, 这样就清清楚楚的了。

财会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财会 素质教育

近年来,如何开展素质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充分开展素质教育是提高我国国民综合素质、迎接21新世纪的挑战、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职业高中的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于其专业的领域里、或者某个企事业单位、或者是会计行业的相关工作,其素质高低、工作能力大小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个人的工作成绩。

作为一名职业高中的会计教师,应本着从未来社会发展的角度上认识和关注这个问题,把素质教育的精神充分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室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战场。但不同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不同,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也不尽相同。那么如何才能在职高会计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作了如下探索。

一、利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广大职工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主人翁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的教学,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根据所讲的内容,引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由学生们分析、判断、讨论,从坚持原则方面出发,正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效果最佳。如在讲增值税有关知识时,笔者列举了某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让学生懂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与开出,都必须依据实际经济业务的发生,不得虚开或接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讲各类支票的填制时,笔者举了经济生活中真实的一个案例,有一个企业的出纳,开了一张价值10万元的转账支票给一位客户,在填大写金额时,由于一时粗心大意,将“壹拾万元整”写成了“拾万元整”。客户拿到支票后,马上发现了这漏洞,但遗憾的是,这客户并没将这情况告诉我们的出纳,而是拿回去后,在其大写金额拾万元前添了个玖,并在银行成功的将这玖拾万元转入其账户,从此销声匿迹。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疏忽,导致企业损失80万元人民币。通过这案例的讨论、分析,使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会计,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多么的重要 。

二、重视实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游泳教练,不仅要教给学生游泳的方法技巧,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下水的机会,他们才能真正学会游泳。会计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针对这一特点,为培养、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笔者充分运用财会模拟实验室,组织学生模拟会计实践操作,模拟实践操作中我们购买并且使用了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资料(具体包括银行进账单、银行现金交款单、银行电汇凭证、银行转账支票、银行现金支票),让学生真正处理了永高股份的一部分真实的经济业务(具体包括购进材料的业务、各类成本费用的归集、支付房屋租金、水电费、交纳税金等与现金和银行存款有关的付款业务);另外,还让学生根据永高股份一部分真实的记账凭证登记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相关的一些明细账。;在“会计模拟实验室”中,我们开设了“会计主管”、“制单”、“复核”、“出纳”、“記账”这5个柜台使得学生通过处理会计业务等情况来模拟会计核算的主要过程。如此,经过这样的情景与业务的模拟后使得学生们有种真正参与会计、财务管理实践的感受,从而增强了学生们实践动手的能力。

三、运用学导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知识有限,而社会知识的更新周期则越来越短。会计行业更是如此,随着会计体制改革的深化,会计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更新。学生在完成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后,以后可能会在各种行业的不同财务工作岗位就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很难适应各种岗位的要求,因此,必须不断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关注和渴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了学导式教学。所谓“学导式”教学法就是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发挥学生自我掌握和自我完善知识的本领,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它是自学、辅导与讨论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通常分这么几步来实施①启导。

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与生活经验,导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②自学。学生带着老师设计的问题自学课文,这时教师巡视。进行小组或个别辅导。③解疑。学生按照参考答案订正自学内容的作业。对于有疑异的题目,同学之间可以先互议,再由教师与同学共同解疑。④精讲。对自学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提示本节需重点掌握的内容及注意事项。⑤实训。⑥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篇12

一、找准市场定位, 确定实践教学地位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不能一味强调培养综合性人才、创造性人才, 甚至高素质人才,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其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 是最为基本的、面向普通大众的劳动就业预备, 重在对准备就业的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和劳动素质的教育, 是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的定向教育, 可以理解为一个综合的岗前培训。因此, 中职财会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走出校门就能上岗就业的劳动者, 面向的就业岗位应定位在一些小型工业企业、商业、服务业以及中型企业的财会初级岗位。

小企业虽然经济业务比较简单, 但往往一个企业只有一两个会计, 要求毕业生上岗就能胜任, 不给学习、实习的时间, 甚至没有老会计给予指导和带领。这就要求中职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不能仅仅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教学环节, 而应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贯穿于中职财会专业的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 成为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和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走向市场的通行证。甚至应该把实践性教学环节放到高于理论教学的位置, 强化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性、针对性和职业性, 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 让学生在出校门之前就懂得做什么, 怎么做。

二、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已经认识到实践环节对于财会专业的重要性, 着力于增加实践环节的课时比例, 一般把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定为1∶1, 然而对于定位是最基本的会计岗位的中职财会专业学生来说, 这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平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是中职财会专业在发展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研究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所以在理论教学方面可以降低课程难度,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主从关系要改变, 理论教学只是为实践所作的铺垫, 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要比高职、本科院校低很多。因此在强调实践教学, 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的同时, 要科学地制订理论教学的教学大纲, 使所有教师都明确地知道哪些课程该讲透, 哪些课程略讲, 哪些课程根本不需要去讲。课程内容着重介绍未来岗位中普遍用到的, 比如会计学基础课程全部介绍, 财务会计课程只对企业常用业务作详细介绍, 投资、无形资产、债务重组、固定资产减值等小企业很少发生的业务作一般了解即可, 把大量的时间节省下来, 用于实践环节。通过实习和实践, 使学生对基本业务的操作滚瓜烂熟, 上岗能用。实践环节分为实验室实习和现场实践两个环节, 与理论课程的比例应确定为1∶1∶1, 即以两倍于理论课时的时间练习操作, 使学生对基本业务掌握得扎实牢固, 用起来得心应手。

三、拓宽实践渠道, 充实实践教学内容

要想达到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轻松上岗的目标, 中职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展开, 主要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劳动课和社会实践等内容。

(一) 分岗轮流实验, 做到身临其境

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在实验室内通过一定的设备或手段获取直接知识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财会专业的实验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两部分。

课程实验是针对某门课程的有关内容所进行的实验, 如会计原理实验、中级财务会计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等, 其基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单项操作技能。初级会计课程实验, 重点是对会计科目设置、复式记账方法的应用、凭证处理和账簿登记等基本会计业务处理方法进行训练;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验侧重于训练学生解决实际核算问题的能力, 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核算问题, 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等;会计电算化实验则主要是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相关内容所进行的实验。课程实验一般采用分章实验的方式, 通过每一次实验, 来训练学生处理某一方面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验是在主要的专业课全部学完后开设的, 旨在培养学生对所学会计理论与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会计综合实验通常要在主要的会计专业课 (包括会计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税法及税务会计) 结束后进行。在实验的设计上, 以一个有代表性的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基本素材, 通过教师的加工整理, 设计出一整套会计实验材料, 要求学生模拟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 以会计人员的身份完成整套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

实验的具体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集中进行实验, 即由一个学生自始至终完成会计实验的整个过程;另一种是采取分组的形式进行实验, 由几个学生组成模拟财务科分工共同完成整套业务的操作。这两种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集中实验可以使学生通过一次实验熟悉和掌握企业全部业务的处理过程与方法, 但不能体现会计部门分工协作的关系;而分组实验正好相反, 它能够较好地体现不同岗位会计人员的分工及岗位责任, 具有更强的真实性, 但通过一次实验, 不能使学生掌握企业全部经济业务的操作方法。在中职财会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可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 分工负责, 轮流实习每一个岗位, 使学生通过模拟操作, 既掌握企业全部经济业务的处理, 又能够熟悉和体会各岗位之间的分工合作, 清楚每笔业务处理的整个流程。

(二) 与校办产业联合, 使校办产业成为学生现场实践的第一操作间

实习是使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生产或实践建立感性认识, 获得生产实际知识和技能, 学习企业生产组织管理知识, 培养劳动观念, 增长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 是培养学生专项职业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

专业实习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专门的实习基地, 以保证实习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可是, 构建实习基地困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 很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学生, 不愿意正常的办公秩序被打乱。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学校独辟蹊径, 寻找新的实习基地, 探索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建设实习基地的路子, 实行校企联合、校乡 (镇) 联合、校区 (高科技产业园区) 联合、校校联合等, 找到实习教育与市场的结合点。与校办产业联合, 以校办产业为基地, 使校办产业成为学生现场实践的第一操作间, 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习思路。既解决了实习学生无人接收的尴尬局面, 又满足了实习基地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要求, 建立起自我调节、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求发展的机制, 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在校办产业中, 采用现场教学, 让学生在实习现场, 学练做相结合, 缩短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生产应用的距离,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 与会计公司合作, 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

很多小型企业由于经济业务比较简单, 不设专门的会计人员, 而是聘请会计公司定期进行核算。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与企业及会计公司协商, 由教师带领, 分成小组, 每组面对一个企业, 免费为小型企业进行会计处理, 实现互惠互利。既为企业节省了费用, 又完成了学生毕业前的有针对性的实习, 实现了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同时, 在实习过程中, 由于学生与会计公司、目标企业直接接触, 使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有展示机会, 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

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基本会计技能、快速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关键环节, 也是衡量中职财会专业办学成败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积极探索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出问题、改进不足, 为社会输送大批能力强、技能硬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中职财会专业的职责, 也是中等职业学校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摘要:近年来, 中职财会专业的就业受到很大冲击。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中职教育必须找准市场定位, 确定实践教学的定位;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拓宽实践渠道, 充实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改革和创新, 为社会培养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5 (12) .

[2]杨贞斌.改进会计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会计学生综合素质[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 .

[3]王丽花.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学报, 2006 (1) .

上一篇:混合动力电驱动下一篇:网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