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实践教学

2024-06-28

财会实践教学(共12篇)

财会实践教学 篇1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几年前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开始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早在几年前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积极推进现有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政策的方向和职业教育的方针,职业教育之加强操作实践性能力的培养”。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财会专业的设置已将近几十年历史,财会专业的教学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过程。

我们以往财会专业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传授的形式,尽管按习惯的教学模式,如凯洛夫的教学模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传授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等,虽无可挑剔,但很难给学生以生动形象,记忆深刻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基础会计第六章账簿的时候,尽管教师把账簿的概念、种类等详细地讲给学生听,但学生没见到实物,印象模糊,更谈不上记忆深刻。可见,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势在必行,出于这种愿望,在前几年,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规定每月给学生三天实习时间,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想办法,给学生联系实习地点,让学生到各大银行、企事业单位等财会部门去实习。但实习一段时间后,就发现,采取这种课堂与课后挂钩的实习,并没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客观上,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都很繁忙,且人员较少,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帮助这些实习学生,学生也只能一知半解,作为实习教师也很跟踪全部学生;另一方面,学生离开学校对自己也很放松,愿去实习就去呆一会儿,不愿去就不去,这种放羊式的实习教学并没有起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这种方法,也逐渐地取消了,后来,又采取了一种方法,就是学生毕业前,集中两个月到银行、企事业单位去实习,实践结果,也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以上两种方法,虽然都不很成功,但却促进了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

我们知道,实习教学是以教学为主,带有实际动手操作任务的实习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它使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巩固和发展,也是在专业课教学中,学生所获得的心智技能验证。由此,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财会模拟室的创建,正是适应了这种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之一。

财会模拟室创建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使学生能身临其境,系统地掌握财会实际操作知识。在这个模拟室里,学生要熟练地掌握财会工作的程序,即出纳员工作-记账员工作-成本核算员工作-直到银行结算等业务,从而使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实用财会人员。在模拟室组建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进行选点。即选择一个恰当的单位,作为我们模拟室的模型。我们选点本着两条原则:一是这个点必须是一个生产单位,即工业企业;二是这个单位的管理系统要比较完善,财务制度健全,财务工作程序要系统,全面本着这两条原则我们选择了本市的一个明星企业作为资料模型。

第二个步骤:联系同学们所学专业学科和工厂业务实际,设计出在模拟室里,应上墙的图表,这些图表包括:会计科目表、固定资金运动示意图、流动资金示意图、成本核算图、记账程序核算示意图以及错账的几种更正方法等图表,并按财政部要求,在财会模拟室内挂上,会计员上岗要求及会计法则、会计制度等。这些图表上墙,能使学生一进到这个财会模拟室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这些图表对学生实习应起到一个提示引导的作用。同学们能一目了然,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巩固了课堂所讲述的理论知识。

第三个步骤:搜集资料。我们搜集了这个明星企业十一月份和十二月份两个月的会计核算资料,这两个月的资料比较完整、系统,而且又是年末的资料,便于结转,对学生实习非常有益。

第四个步骤:整理和重新编写资料。我们复制和抄录下来的原始资料,有的重复,有的零碎,需要重新编写一套适合学生实习用的一套完整的、不重复的业务资料。

实习是职业中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场所是学校的教学设施之一,是专业课的实习课堂,财会模拟室的组建与发展,对近几年财会专业的实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为配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又组建了多媒体会计电算化教室,利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核算,更进一步促进财会专业的教学实践。把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形成“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学以致用,也为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摘要:财会模拟室的组建与发展,对学校近几年财会专业的实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为配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又组建了多媒体会计电算化教室,利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核算,更进一步促进财会专业的教学实践。把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形成“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学以致用,也为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财会,模拟,教学

财会实践教学 篇2

申一

时光荏苒,2011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时间如梭,转眼间又将跨过一个年度之坎,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

今年,是本人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十年。按说,我们每个追求进步的人,免不了会在期末对自己进行一番盘点。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吧。在一年的时间里,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本人能够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扎实工作,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在财会教学岗位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现将这学期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今年的工作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注重提升个人修养。

一是通过杂志报刊、电脑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积极参加政治学习,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爱集体,服从分配,对工作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努力求真、求实、求新。以积极热情的心态去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做好各项工作,积极要求进步加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二是认真学习财经、廉政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三是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严格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的要求,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工作;四是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用新的知识、新的思维和新的启示,巩固和丰富综合知识、让知识伴随年龄增长,使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二、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不怕困难、勇挑重担,热情服务,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团结协作。本人能顾全大局、服从安排,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认真探索,总结方法,增强业务知识,掌握业务技能,并能团结同志,加强协作,与全员同志一起做好教学工作。

2、坚持原则、客观公正、依法办事。一年以来,本人在实际工作中,本着客观、严谨、细致的原则,在教学工作中教育学生要做到实事求是、细心审核、加强监督,严格执行财务纪律,按照财务报账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进行财务报账工作。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对不真实、不合规、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敢于指出,坚决不予报销;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通过认真的审核和监督,保证了会计凭证手续齐备、规范合法,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准确、完整,切实发挥了财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

3、任劳任怨、乐于吃苦、甘于奉献。今年以来,由于教育系统财务规范化整改工作,财务工作的力度和难度都有所加大。为了能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本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讲报酬,牺牲个人利益,经常加班加点进行工作。在工作中发扬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对待各项工作始终能够做到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在完成报账任务的同时,兼顾后勤工作,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爱岗敬业、提高效率、热情服务。本人始终以敬业、热情、耐心的态度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在工作过程中,不刁难同志、不拖延报账时间:对真实、合法的凭证,及时给予报销;对不合规的凭证,指明原因,要求改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高效、优质的服务,获得了教职工的好评。

三、努力学习,增强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为了能够适应建设现代化文明学校和实现我校会计电算化的目标,2011年,本人能够根据业务学习安排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对财务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通过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和财务软件的运用,掌握了电算化技能,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使自身的会计业务知识和水平得到了更新和提高,适应了现在的工作要求,并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树立起劳教工作人民教师和财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本人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名财务工作者,具有双重身份。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既以一名人民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学习和掌握与幼儿教育有关的教育教学知识,做到教学相长,为人师表。又以一名财会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建设,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树立了人民教师和财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教学工作总结

关莉

中职财会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初探 篇3

关键词: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发展,同时产业结构的变革也使得专业型的人才需求逐渐旺盛。社会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同时产业发展也需要专业化素养作为支撑。财会专业作为财经类专业中较为热门的专业之一,受到众多大学生的欢迎。同时,随着财会专业毕业生队伍的不断壮大,财会专业人才岗位的竞争也不断加大。因此,如何强化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成为许多财会专业学生和教师考虑的重点。

一、重视培养实用型人才

财会专业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熟悉会计实务操作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理论结合实际、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不仅符合该课程的基本教学宗旨,也与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相契合。财会专业的产生时间较长,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以下特点:(1)财会学科的实践性十分鲜明,财会专业通过研究会计的基本原理、原则以及各项财经法规要求系统地对会计工作进行分析以及结构探索,并将会计原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际学习中,学生也可以感受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多与财会工作实践相关联。也可以说,学习会计学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会计工作。因此,财会专业集中精力培养实用型的人才,这反映在财会学习的方方面面。(2)财会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技巧。对于该专业而言,仅仅掌握与会计有关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教师要合理安排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比例,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实际操作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和实践经验。虽然财会专业的就业门槛并不是很高,但是大学生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从基层做起,在财会专业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3)财会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学生除了掌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财经、法律、管理以及政治方面的综合知识和素养,以此获得长久的职业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财会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提升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及改善教学现状具有直接且有效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摆脱对教材的过度依赖,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例如采用情景演绎法、感官刺激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师要营造自主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相互间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联想发散能力。此外,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适当减负,根据教学大纲对财会专业教材知识进行梳理,必要时可增加教材以外的学习内容,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财会专业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财会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目前的课堂教学需要。因此,实施现代化教学是现实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会计教学效果、改善目前教学困境的有效举措。

三、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师生互动

财会专业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师生之间良性互动的教学环境。学生要积极发挥学习的主体精神,具体要做到以下两点:(1)突破传统的财会专业教学模式,转换教学角色,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学生要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引导者、服务者的角色,不应一味服从教师的权威,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2)对个人发展有清楚的认识,为个人制定特色化的学习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及时进行教学情况的反馈,以此解决学习难题,发现各自的优势及劣势,获得教师针对性的指导,创新提问方式,积极大胆思考,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随着教学压力的增大,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开设网络教学平台,使得学生课堂之余能够通过该途径深入财会专业知识学习,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负担。此外,网络学习平台也大大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机会,营造了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容量大,而且具有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于一体的特点,多方位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器官,从而激发学生的财会专业学习兴趣,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心理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对财会专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有效工具。多媒体技术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各种功能于一体,便于在课堂上创设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境。真实情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财会专业学习兴趣,学生很快就能进入会计实务操作过程。同时,加强对学生会计实务的联系,锻炼学生实务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对于提升财会专业教学效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从“重视培养实用型人才”“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师生互动”等方面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袁界锋.中职财会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257.

加强财会专业实践教学 篇4

关键词:实践教学,财会类专业,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对本科毕业生要求的不断提高, 各高校也逐步从培养学术性人才过渡到培养应用型人才, 以改善学生的就业状况。因此, 各高校都在积极努力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目标

近年来各高校财会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都已意识到“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黑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再能满足本科生的培养目标, 因此都在积极倡导并响应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对于增强理论课的现实感、吸引力、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进而培养正确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有着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

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随着社会对财会人员的不断要求也在不断的完善。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优秀的职业道德和出色的职业判断能力, 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执业能力, 为实现学生的人生职业规划和后续教育打下深厚的基础[1]。

2 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高校的财会专业都开展了手工模拟训练等实践教学, 部分学校还积极倡导校外实习, 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但是在现实操作中, 实践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实践教学方式和内容单一

实践教学方式和内容单一, 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大部分学校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中开设了实践课, 将目标和重点放在企业的基础财务核算工作上, 忽视了提升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基础会计课程通常进行单项实践, 以会计核算方法为主, 重点锻炼学生记账的能力, 训练会计核算的操作流程;财务会计课程一般进行综合实践, 主要是按照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固

定模式, 包括发票的识别、假账的甄别、违法案例的分析等内容, 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进行设计和技能训练。这些内容一般是以工业企业为主体进行设计的, 行业单一、内容简单, 没能真正实现对学生业务技能训练的作用, 缺少应有的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令学生难于认识到会计职业判断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 实践内容设计过于规范和理想。例如, 涉及计算、纳税的业务, 都会提示学生要按一定的方法和比率计提折旧、税种、计税依据和税率等, 这些业务内容一般在实际工作中都没有发生过程的原始凭证提示, 而是会计人员按照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在会计期末应进行处理的业务, 此时不仅需要自行编制计算凭证, 更多情况下需要根据职业判断确定应采用的方法和比例等[2]。

2.2 校外实践流于形式

部分高校由于校外实习基地的匮乏, 使学生缺乏校外实习的机会;即使有, 通常也只是做一些最简单、最基础甚至与会计无关的工作, 学生大多停留在全面掌握企业整体情况的表面现象上, 缺乏对诸如企业筹资策略、利润分配策略等内容及其与企业财务运作关系的硬性要求, 使学生和指导教师都将目标和重点放在了企业的基础财务核算工作上, 忽视了提升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3]。

2.3 对实践课程要求不严格, 考核不规范

各高校普遍存在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的现象, 实践教材仿而不真, 学生实习、实验课程成绩考核没有科学的指标体系等现象;课程考核以理论考试 (期末试卷形式考核) 为主, 实践课成绩仅做专业课考核时的参考, 使学生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参加实践课程的学习。

2.4 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大多是由教授理论课程的教师承担, 而高校的财会教师大部分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 没有参加企业财会实践工作的经验, 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不够, 动手能力不强, 对企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 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在财会实践教学过程中, 只能靠所学的知识和想象指导学生, 缺乏

灵活应用、列举实例的能力, 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4]。

3 完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

针对目前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议从加强实验室建设、开展特色教学和校外教学、及时总结和交流沟通三方面来进一步完善和整合实践教学体系。

3.1 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实验项目的设计、实习内容的选择上, 要充分考虑财会类专业课程的特点。随着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发展, 要适时调整实验项目及内容。在对实验室进行大量硬件投入的基础上, 同时注重软件的开发和建设, 对会计工作场景和工作流程进行高度模拟, 收集全面的实践资料, 扩大经济业务范围, 规范业务流程和程序, 给学生更大的创造性空间, 让学生告别空对空的学习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必要时教师只是实施辅助的教学工作。同时, 为强化职业道德训练, 在实践中可设置一些学生容易违反规定的经济业务, 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 最终由老师评价学生的守规、诚信等情况,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

3.2 发挥各高校的专业优势, 开展特色教学、校外教学

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和特色, 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所以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拿我校来说, 我校是石油院校, 主干专业的针对性较强, 因此, 与各大油田有着悠久的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我校财会类专业就可以利用好这个“人和”的优势, 适时在各大油田建立大量实习及创新基地, 依托学科优势, 充分利用学校及油田企业的各种科研条件, 使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较早介入科研, 使基地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摇篮”, 使实习过程真正成为就业的演练。同时, 学校可定期委派专业骨干教师深入一些中小企业, 为中小企业进行财务诊断, 为其财会人员进行后续教育等, 使企业相信与学校合作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进而提高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确保学生校外实习效果。

3.3 及时总结和交流沟通

指导老师要适时的与学生探讨实习单位的发展措施和宝贵经验, 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实习单位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并且就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并予以解决, 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另外, 指导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测试和模拟, 以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 使学生能够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3.4 规范实习教学过程和考核

一方面, 建立健全实践的相关管理制度, 包括实践指导书、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撰写规范以及科学的成绩评定办法等;创建账务处理程序实践、财务会计实践、成本会计实践、管理会计实践、财务管理实践、审计学实践、专业方向选修模块课程群相应课程实践。并以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为契机, 深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为学生联系珠算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全国会计初级职称考试。另一方面, 建立健全财会实践的资料库, 包括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实习实验教材等,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极大地提高实践技能。

3.5 配备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 是指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精通实际操作的教师群体。针对高校财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解决:

一是长期聘用或临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来学校担任专门的财会实践课程指导教师, 丰富教师队伍, 并且要求年轻老师为其助课,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提高教学水平;二是定期派遣校内讲授理论课的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基层锻炼, 也可以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去做兼职会计。同时, 积极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鼓励教师参与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和科学研究, 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王丽新, 刘桂春, 周霞.完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J].会计之友, 2007 (11) :83-84.

[2]马玉珍.会计实践教学层次化管理与系统规范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7 (4) :88-90.

[3]沈燕.高职会计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广东女性职业教育论坛, 2009 (4) .

财会专科的社会实践报告 篇5

1、会计最基本工作,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之一,他通过记账、算账和保障,

及时提供正确、有用的信息,客观的反应经营成果,为公司领导的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是会计人员劳动价值的体现,也是成为企业效益间接的体现,会计人员要对信息化的了解,结合会计软件的使用,加强审核与对会计人员的考核监督,来规范对会计人员的.核算,提高核算效率,降低核算成本,从而为企业间接创造效益。

2、资金管理:资金是企业的命脉,资金是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资金是企

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保障,也是企业创造效益的最终体现,通过融资和投资,提供资金的使用,更好的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为企业创造效益,是资金管理的根本。还要利用企业信誉,扩大企业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1)银行方面要积极使用汇票付款,付款和融资相结合,减轻付款压力,也降低融资费用。(2)采用资金集中时间支付,对日常费用开支报销,采取每周一次,对材料款及设备款每月一到两次的计划用款,有利于对资金运用和调控。一方面可以提高银行对企业信誉,同时也可以减轻审批人员,也减轻支付人员工作效率。

3、资本经营,要对资金有效合理的管理,有时资金出现剩余,才会人员通过股票,国债申购,充分利用闲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同时也能为企业创造资金效益。也可通过股权收购或者股权投资,成立子公司,实现低成本扩张和企业快速发展。

二、税收筹划方面。

我国是世界税赋最重国家之一,税赋在企业成本中有一定的比例,如何进行税收规划,合法避税,也是会计人员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效益的重要方面。

1、要利用国家税收新政策,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政策。

2、积极向税务部门申请企业所得税合并纳税,使各分公司盈亏在所得税方面合并调节,搭到减税目的。

三、参与管理。

会计人员通过成本核算,进行实时跟踪对比,加强成本日常监控,对企业成本降低起到很大作用,通过财务数据分析,对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的掌握,为企业将来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通过全面的预算,,明确企业总体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预算各部门预算。

四、对财务人员创造效益的认识。

1、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素质,既然财务人员是企业效益的创造者之一,在企业经营中起到及其重要作用,我们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噶搜自身素质,更好的服务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2、团队精神,一个人力量很有限,只有提高和发扬团队精神,整体提高才会人员的素质,工作中分工又互相牵制,大家同心协力,才能把财务工作做得更好。

五、实践的收获和体会。

一名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方面知识,还要要求会计人员讲究实际操作和实践,离开操作和实践,其他一切都为零,会计不仅要做账,还要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账,明细账,日记账,三栏账,多栏账,总帐等等连通在一起的账户。这是会计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据,而且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在会计人员实践中出现漏帐,错账的更正,都不可以随意添改,不弄虚作假,每一步骤都要与会计制度为前提基础,体现会计规范性。

浅谈财会专业教学 篇6

关键词:超前意识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 自主式教学

一、设置课程要有超前意识

目前中职财会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等。专业基础课是按学科门类或相近相关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它是为学生构筑学习相近相关专业知识而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在所学的专业知识中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主要包括基础会计、珠算、会计电算化和财经应用文写作等。专业课是提供与学生未来社会生活和职业有密切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

从现行大部分中职校的课程设置及执行情况来看,不仅比例不协调,而且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不尽合理。笔者认为,一方面在课程设置的比例上应提升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比例。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应增设会计职业道德、财经法规、会计诚信教育等课程;同时,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应增设办公自动化等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程,使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

二、探索适合职校生的教学方法

职校生不傻不笨,只是不爱学习,不善学习,理论知识接受能力低,但动手能力强。教学中要扬长避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实践性教学。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一些特殊的技术知识,更多地依靠实践来掌握。要加强会计课程的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的信息资源、软件资源、项目资源、技术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足够的实验室练习或实践教学,财会专业学生可以轻松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技能。如,通过学生在会计实验室中模拟企业的会计部门,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循环扮演会计部门中的不同角色,按会计工作程序进行综合模拟练习,这样可以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未来工作的时间。

(2) 趣味性教学。会计课比较枯燥,利用现代化设备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将枯燥知识变得有吸引力,同时,可以增大课堂知识容量。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非常直观且兼具实物形态与空间场景的最接近人类认知特点的教学模式,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这一现代化信息系统来组织,展示教学内容和构造知识结构,在财务会计课教学中引入这一模式,可以改变会计课枯燥无味,空洞无物的老面孔。

(3) 民主性教学。课堂教学是会计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的场所或平台。在课堂教学上,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在教与学过程中以学生参与为重点,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实践教学要能联系实际

实践教学是中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社会应用型人才起作桥梁和枢纽的作用。目前,会计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不够合理。对实践教学的规定一般很笼统,而且,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组织方式不够明确,更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实践教学课时在会计教学课时中所占比例偏小。从实践教学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校内的实践课和毕业前的实习。对于校内的实践课只是走走过场,熟悉一下会计记账的流程和简单方法;对于毕业实习,也只是单位出个证明,盖个章而已,流于形式。这些都影响学生对企事业单位真实会计工作和环境的直观感受,不利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结合。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各中职校在教学计划中应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教学的课程安排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比如,会计核算的三大重要环节包括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我们可以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分别安排时间让学生走进企业单位,真正去见识一下凭证、账簿及财务报表的样式,并向财会人员讨教各自的填制方法。又如,当学到银行的结算方式时,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进入模拟银行机构,去学习这些抽象而又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掌握理论知识,又让学生切身感受会计工作的环境与氛围。接着,在最后学年再穿插在其他专业的学生中进入有关单位进行实习,教师进行跟踪管理。最后,再进行集中的校内毕业实习,目的是在学生熟悉了基本的会计流程的前提下,集中进行拾遗补缺、重点突破。这样的实践既改变了传统的实习模式,又充实了校内外实习的内容。

四、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推进自主式教学向深层次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一张试卷就分出了好中差,而忽略了学生在情感、能力以及技能方面的培养,一些学习差的学生毕业后反而干的不错,这一现象就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反思。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就业教育,教师应充分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不能把文化课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而应当大胆改革当前评价体制,制定包括学生思想品质、学习能力、技能水平、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性评价机制,真正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评价,真正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业。

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篇7

一、找准市场定位, 确定实践教学地位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不能一味强调培养综合性人才、创造性人才, 甚至高素质人才,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其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 是最为基本的、面向普通大众的劳动就业预备, 重在对准备就业的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和劳动素质的教育, 是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的定向教育, 可以理解为一个综合的岗前培训。因此, 中职财会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走出校门就能上岗就业的劳动者, 面向的就业岗位应定位在一些小型工业企业、商业、服务业以及中型企业的财会初级岗位。

小企业虽然经济业务比较简单, 但往往一个企业只有一两个会计, 要求毕业生上岗就能胜任, 不给学习、实习的时间, 甚至没有老会计给予指导和带领。这就要求中职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不能仅仅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教学环节, 而应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贯穿于中职财会专业的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 成为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和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走向市场的通行证。甚至应该把实践性教学环节放到高于理论教学的位置, 强化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性、针对性和职业性, 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 让学生在出校门之前就懂得做什么, 怎么做。

二、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已经认识到实践环节对于财会专业的重要性, 着力于增加实践环节的课时比例, 一般把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定为1∶1, 然而对于定位是最基本的会计岗位的中职财会专业学生来说, 这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平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是中职财会专业在发展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研究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所以在理论教学方面可以降低课程难度,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主从关系要改变, 理论教学只是为实践所作的铺垫, 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要比高职、本科院校低很多。因此在强调实践教学, 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的同时, 要科学地制订理论教学的教学大纲, 使所有教师都明确地知道哪些课程该讲透, 哪些课程略讲, 哪些课程根本不需要去讲。课程内容着重介绍未来岗位中普遍用到的, 比如会计学基础课程全部介绍, 财务会计课程只对企业常用业务作详细介绍, 投资、无形资产、债务重组、固定资产减值等小企业很少发生的业务作一般了解即可, 把大量的时间节省下来, 用于实践环节。通过实习和实践, 使学生对基本业务的操作滚瓜烂熟, 上岗能用。实践环节分为实验室实习和现场实践两个环节, 与理论课程的比例应确定为1∶1∶1, 即以两倍于理论课时的时间练习操作, 使学生对基本业务掌握得扎实牢固, 用起来得心应手。

三、拓宽实践渠道, 充实实践教学内容

要想达到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轻松上岗的目标, 中职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展开, 主要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劳动课和社会实践等内容。

(一) 分岗轮流实验, 做到身临其境

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在实验室内通过一定的设备或手段获取直接知识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财会专业的实验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两部分。

课程实验是针对某门课程的有关内容所进行的实验, 如会计原理实验、中级财务会计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等, 其基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单项操作技能。初级会计课程实验, 重点是对会计科目设置、复式记账方法的应用、凭证处理和账簿登记等基本会计业务处理方法进行训练;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验侧重于训练学生解决实际核算问题的能力, 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核算问题, 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等;会计电算化实验则主要是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相关内容所进行的实验。课程实验一般采用分章实验的方式, 通过每一次实验, 来训练学生处理某一方面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验是在主要的专业课全部学完后开设的, 旨在培养学生对所学会计理论与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会计综合实验通常要在主要的会计专业课 (包括会计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税法及税务会计) 结束后进行。在实验的设计上, 以一个有代表性的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基本素材, 通过教师的加工整理, 设计出一整套会计实验材料, 要求学生模拟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 以会计人员的身份完成整套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

实验的具体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集中进行实验, 即由一个学生自始至终完成会计实验的整个过程;另一种是采取分组的形式进行实验, 由几个学生组成模拟财务科分工共同完成整套业务的操作。这两种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集中实验可以使学生通过一次实验熟悉和掌握企业全部业务的处理过程与方法, 但不能体现会计部门分工协作的关系;而分组实验正好相反, 它能够较好地体现不同岗位会计人员的分工及岗位责任, 具有更强的真实性, 但通过一次实验, 不能使学生掌握企业全部经济业务的操作方法。在中职财会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可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 分工负责, 轮流实习每一个岗位, 使学生通过模拟操作, 既掌握企业全部经济业务的处理, 又能够熟悉和体会各岗位之间的分工合作, 清楚每笔业务处理的整个流程。

(二) 与校办产业联合, 使校办产业成为学生现场实践的第一操作间

实习是使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生产或实践建立感性认识, 获得生产实际知识和技能, 学习企业生产组织管理知识, 培养劳动观念, 增长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 是培养学生专项职业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

专业实习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专门的实习基地, 以保证实习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可是, 构建实习基地困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 很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学生, 不愿意正常的办公秩序被打乱。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学校独辟蹊径, 寻找新的实习基地, 探索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建设实习基地的路子, 实行校企联合、校乡 (镇) 联合、校区 (高科技产业园区) 联合、校校联合等, 找到实习教育与市场的结合点。与校办产业联合, 以校办产业为基地, 使校办产业成为学生现场实践的第一操作间, 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习思路。既解决了实习学生无人接收的尴尬局面, 又满足了实习基地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要求, 建立起自我调节、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求发展的机制, 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在校办产业中, 采用现场教学, 让学生在实习现场, 学练做相结合, 缩短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生产应用的距离,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 与会计公司合作, 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

很多小型企业由于经济业务比较简单, 不设专门的会计人员, 而是聘请会计公司定期进行核算。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与企业及会计公司协商, 由教师带领, 分成小组, 每组面对一个企业, 免费为小型企业进行会计处理, 实现互惠互利。既为企业节省了费用, 又完成了学生毕业前的有针对性的实习, 实现了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同时, 在实习过程中, 由于学生与会计公司、目标企业直接接触, 使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有展示机会, 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

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基本会计技能、快速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关键环节, 也是衡量中职财会专业办学成败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积极探索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出问题、改进不足, 为社会输送大批能力强、技能硬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中职财会专业的职责, 也是中等职业学校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摘要:近年来, 中职财会专业的就业受到很大冲击。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中职教育必须找准市场定位, 确定实践教学的定位;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拓宽实践渠道, 充实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改革和创新, 为社会培养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5 (12) .

[2]杨贞斌.改进会计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会计学生综合素质[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 .

[3]王丽花.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学报, 2006 (1) .

中职财会实践教学新思路 篇8

关键词: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

财会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在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中职财会想培养有一定文化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中等专业技能人才,不仅要依靠理论教学,还要依靠实践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就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 财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不合理。

由于财会课程只针对本专业开设实践课程,缺乏对其他相关知识和基本的经济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就业面的选择比较窄,更没有将独立创业的理念贯彻到实践教学当中去,使学生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不利于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2. 只注重学生毕业前岗前训练,忽视基础实训。

实践课程的设置未能按照课程体系综合地考虑实践能力的阶段性培养,导致学生在最后的综合实习中缺乏最基本的技能训练,很难独立完成实训任务。

3. 实践能力考核形式单一。

教学的考核成果大多数最终以实验报告,如会计专业以证、账、表,贸易专业以各种单据的填写为最终结果,这些实验报告的填写又有统一规范的要求,且目前各班人数较多不可能在实践教学中做到每人一题,所以往往造成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很难考察出每名学生的真实水平。

4. 中职毕业生不适应工作岗位。

近年来,“不欢迎实习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财会专业学生实习地点涉及企业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等岗位,这些岗位的很多资料对外都是保密的,为避免造成商业机密的泄露,所以很难接受实习生。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企业进行沟通,找不到实习单位或岗位。因此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更不能独自完成工作任务。

二、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新思路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操作方法,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是以实现掌握熟练技能和形成较强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技能的学习、训练和运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知识、技能的形成都是循序渐进的,实践性教学组织不能孤立和分散,应是系统的和相互促进的,必须在教学的全过程贯彻实践教学思想。实践教学是一项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自己置于现实工作中,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为毕业后尽快从事本质工作打下基础。

1. 构建财会专业科学的课程体系。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按市场要求及人才需求信息进行专业细分,确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制定中职学校财会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以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即围绕培养目标对人才的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着眼于今后能力的拓展,要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并分解成学年、学期和阶段目标,按需设课,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因材施教,即根据“能力主线”的思路,去构建课程体系以利于培养既掌握各种技能又有转岗基础的复合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

2. 课堂教学应突出财会专业的实践性。

一般课堂实践教学是实践和理论联系最紧的交汇点,这一环节是实践教学的开始,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又是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由于财会岗位的特殊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纯粹依靠社会实践来获取技能,已越来越不可能,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又越来越强调实践能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已逐渐转变为以校内模拟实习为主,社会实践为辅,课程实训、毕业实习多环节多层次相结合的形式。因此,财会专业的技能教学更应依靠课堂教学以及课堂模拟教学来完成,课堂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技能,形成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

3. 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实践教学课是衔接知识运用和能力形成的重要教学环节,其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实践能力的高低。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下,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现象。所谓“低能”,就是指学生动手能力差,知识运用能力低。因此,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通过有目的调查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教师首先必须端正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运用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实践教学促使学生高效地掌握技能,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才能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为学生服务于社会及可持续发展奠定的基础。

4. 实践教学考评方式灵活多样。

随着实践教学的规范与完善,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考评,是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实践性教学的环节多,内容丰富,因此对实践性教学的考评也应是多样化的。一是加大技能操作的比例考核考试内容的变化,可以起到导向教学的作用,促进在一般课堂教学贯彻实践性教学的思想,重视了技能教学,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二是抽题考核,如毕业考试,将会计工作过程分为若干段,填制原始凭证为一段,编制记账凭证又为另一段,以此类推,编制若干段的实操考题,学生随机抽取到哪一段就实操哪一段的内容,可以节省考评时间。这种考核办法虽不能考查全部技能,但由于是随机抽题,学生只有全面掌握了,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考试结果仍然能够反映学生的水平。

对于实践教学的考评,可采取层层量化,最后等级化的评价方式。以毕业实习成绩的评价为例,根据毕业实习包括的基本环节内容,先设计出各环节的阶段性评价量表,确定每一环节的评价项目和分数构成,按各量表评分,并执行有一个项目评价不合格则此环节甚至本毕业实习的成绩为不合格的规定,然后,再将每一环节的分数按权重折合计入毕业实习总结性评价表,计算出总得分,再按优、良、中、合格、不合格的分数段折合出毕业成绩的等级,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5. 加大社会实训力度,建立社会实训基地。

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实施”四大工程”战略, 培养目标的调整, 势必要对现行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体制及就业制度等进行改革。要增强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特色, 适应市场需求, 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 加强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因此决定开展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双向同步教学研究与实践, 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

通过对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双向同步教学的研究, 可以推动本校各个专业的快速发展, 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使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比列恰当、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教学效果更好,培养学生就业率更高,在同行业中引领职业技术发展方向。发展职业教育, 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 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双向同步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走以课题为依托, 以研究为主题, 以实训为裁体的探索之路, 实现专业理论与技能双向同步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突破性跨越。加大实训力度合理调整实训比例关系,确保学生动手操作时间,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实验设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业能力及就业能力, 为职教事业发展探索新路子。建立财会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学生的做账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还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财务管理需要,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整套经济业务,学生能力提高需加大实习、实训设备投入,建立综合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选择规模大,经济业务种类多,经营理念超前企业,利用他们资源提高办学效果。聘请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高级会计师定期进行讲座,聘请会计事务所人员做现场教学展示,缩短教学与实践差距,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承担部分手做账工任务,把实训基地变成充分展示才能天地。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增强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特色适应市场需求, 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 加强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在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学而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实际出发,才能满足于社会科技进步及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才能更新观念,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仲芬.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EB/OL].中国知网, 2005-03-05.

[2]孙万军.会计岗位综合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齐景嘉.中等职业学校实验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

[4]朱玉玲, 范振远.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J].中国科学教育, 2005, (4) .

[5]刘书兰.完善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EB/OL].中国知网, 2006-14-17.

[6]张俊瑞, 刘东霖.我国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 2005, (9) :20-23.

[7]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 2005, (12) :21-23.

[8]李逸平.对会计学科实践性环节的评价方法初探[J].会计之友, 2006, (1) .

[9]张远录.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毕业前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 2006, (11) .

商务财会教学问题研究 篇9

一、我国商务财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我国高校的财会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提法是:通过学习, 学生具备可以胜任各行业财务会计岗位的能力, 也可以说是很抽象的财会专业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与现代商业社会需要大量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管理型财会人才的具体要求脱节, 形成学非所用和就业困难的局面。即没有根据社会对财会人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二)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我国高校的财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不是以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为中心, 而是围绕学科体系来设置。在课程设置中, 强调知识的完整和系统性, 而忽略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课程体系的完善性。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课程之间衔接有问题, 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之间存在较多重复内容, 而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之间又缺失了一些内容;二是重会计核算学习、轻会计管理和财务战略以及经营分析等课程的学习, 会计核算课程比重过大;三是重会计理论的学习, 而忽视了应用会计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四是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课时过多, 专业实习实训与其他课程课时过少,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方法落后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不少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课堂讲授, 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难以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 由于对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统一的认识, 不少高校在教学方法上重理论教学、轻技能训练。很多高校与企业联系不密切, 现行的会计实践技能训练无法真正到位。

(四) 考核模式单一

我国高校财会专业的考试一般根据教学大纲考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而且一门课程以期末一次考试成绩为准, 考试内容以死记硬背的客观标准题为主。案例教学和案例分析等主观题的考试形式应用范围狭窄, 应用层次较低。

(五) 实训手段欠缺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尽管许多高校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 但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 实训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 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 远未达到培养出合格的会计实务操作人才的要求。

二、我国财会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 明确会计教学目标, 为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

财会毕业生是培养能够在商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基层部门担任实际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主。所以, 商务财会教学的培养目标应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能力为本位的“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为导向, 深化教学改革, 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 优化课程设置, 构建应用型财会人才的理论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商务财会课程内容及课程的设置过于狭窄, 会计课程不能及时适应会计行业变化的新需求。会计理论课程体系应按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相应的课程, 包括“基本素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课程。也就是说, 会计课程设置不应仅局限于会计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过分强调学科之间的界限, 而是应在注重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与财务知识、经营管理、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整合, 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完整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同时, 会计课程设置还应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紧密结合。比如,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案例教学, 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改革教学方法,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而言, 必须努力研究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和形式,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 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能够成为双师型教师;第二, 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能够成为职业实践者;第三, 要进行课程改革, 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内容, 开发新的教学案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 即以学生为中心, 进行发现式、探索性学习。在互动式教学中, 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 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 通过教师对案例的介绍、分析, 让学生进行讨论, 最后教师再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广泛开展课堂讨论, 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强化了教学效果, 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非常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导向问题, 合理的考核方法可以指明学生学习和努力的方向。随着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考核方法也应当灵活多变。对于商务财会教学, 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在重点掌握企业管理、会计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人才。为此, 我们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 要对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如: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题型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进行改革。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 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而平时成绩的取得主要来源于平时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所评定的成绩及平时表现。例如, 任课教师可结合案例把学生分成项目组在课堂上讨论, 并写出报告;也可以组织会计操作技能竞赛, 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还可以拟出相应的题目, 让学生写出小论文等方式。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

(五) 加强实训教学, 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新途径

商务财会教学的核心课程是会计, 而会计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中必须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因此, 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 不断完善会计模拟手工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建设, 并且对于商务财会人才的培养, 在实训过程中, 不仅要强调对核算原理的理解, 还要偏重于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和结果的体验与分析。同时, 为了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 应加强校企合作, 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新途径, 学校应积极与企业联系,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选择一些管理水平高、适合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企业, 作为学校的实践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际操作,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全面了解, 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总结

总之, 根据商务财会教学的目标, 高校财会教学所培养出的财会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通才。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会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一方面我国会计行业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的标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培养应用型财会专门人才的商务财会教学, 只有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合理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 改革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 改变固定的考核模式, 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商务财会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淑兰, 陈小丹.创新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讨, 商业会计2010 (12) .

[2]刘世慧.基于教学视角的中美会计差异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 2011 (11) .

财会实践教学 篇10

一、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变成高职生, 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够充分理解“职业”和“技能”对他们的重要性, 他们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 普遍较为肤浅, 甚至是十分陌生的。也就是说, 从学生的角度讲, 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认识尚不十分明朗。然而, 与高职院校自身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相比, 学生的模糊认识其实并算不了什么。总结一下,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1、教材:高职院校普遍缺乏适合财会教育的务实教材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它能够对教育教学活动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没有合适的教材, 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没有目标和方向, 学生就没有可以参照和借鉴的标杆。当前, 国内大多数的高职院校, 都是近几年由中专类学校升格而成的, 他们中大部分在财会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时, 尚未能完全摆脱原有财会人才培养的禁锢, 很少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实用型目标出发去思考问题。

与此同时, 我们的一些财会专业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定位, 习惯性地喜欢把高职教育不当作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 而把它当成高等教育中的专科教育,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高职院校的老师为了职称晋级, 也为了充分利用校内的教材市场, 大多进行教材编写。高职院校老师从事教材编写, 本身不是什么坏事, 而且不可否认其中也有部分教材切合了职业教育的要求, 编者的教学经验丰富、水平较高。但是, 正是由于这种校内市场垄断行为的利益性, 真正优秀的教材未必得到很好的推广。

总之, 在当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普遍缺乏适合财会教育的务实教材。

2、实践:财会实践教学环节力量薄弱学生实践机会过少

实践是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从书本和课堂上, 学生只能够获得财会的理论知识, 要想练就较高的财会工作能力, 就必须经过大量的实战演练。然而, 当前高职院校无论是从实践教学力量, 还是学生的实习机会, 都不容乐观。

从实践教学环节来看, 大多数财会专业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 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 即便是“双师型”教师, 由于会计职称多以理论考试为主, 即使考过, 也还是缺乏会计职场经验和职业判断, 讲课容易纸上谈兵, 照本宣科, 课堂教学中少有实际案例, 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而学生的实践机会, 则更是少得可怜。这主要是因为财会实习单位出于对商业机密的安全性、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等因素的考虑, 不愿意让实习生更多接触这些事务。即便是给学生安排工作, 也只是做一些辅助工作, 因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 实习收效不大。

因此, 上述因素致使财会学生实践技能欠缺, 工作适应期长, 经常达不到用人单位满意。

3、目标: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

我们知道, 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经济日新月异, 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比, 财会教育的滞后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都在飞速发展, 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有的知识在学生未毕业就已陈旧, 这就使得财会教育很难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常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中级财会专业人才, 力争使学生毕业后尽快进入角色, 具备扎实的基本业务能力, 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写作能力、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知识与财会拓展能力。为此, 财会教育必须“面向全球培养人”, 要培养在知识、能力、心理、精神等诸方面能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财会教育的目标应满足国际经济发展对财会人才的需求, 财会人才的培养应考虑财会人才国际流动的需要。

更为重要的是, 高职院校一定要将财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准确, 切不可过低或者过高, 只有让学生毕业以后, 能够从事真正符合他们教育程度、身份特征的工作, 而不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背离, 才是真正成功的高职财会教育。

二、改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做法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领域, 它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财会类建设者的素质与能力, 因此, 大批专家已经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笔者将针对前面提到的具体问题, 从加强教材建设、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和厘清财会专业培养目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加强教材建设, 讲究教学艺术, 提高财会专业教学质量

一本好的教材,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普遍缺乏适合财会教育务实教材的现状, 应该加强高职院校的财会教材建设, 提高高职院校财会教材的编写水平。

一是与当前财会政策的及时融通性。财会专业人才培养, 不能够与时代脱节, 不能够抱着老教材, 停留在本本主义的阶段, 教给学生没用的过时的财会知识, 而应该及时将已经出台的《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等权威性文件引入教材。因为这些文件既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和原则, 也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结晶。

二是及时向学生介绍当前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业务和新经验。学生走出校门, 面对的就是纷繁复杂的财会事务, 作为财会专业的教师, 应该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密切关注社会经济领域, 也别是财会领域的新事物, 及时把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业务和新经验引入教材, 使教材内容充实、新颖, 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三是教材应强调简明、实用, 深入浅出, 符合财会专业学生们学习的要求。简明、实用, 深入浅出其实是对一本好教材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要特别进行强调, 就是因为财会专业具有特殊性, 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思路清晰, 他们才有可能更好地掌握财会知识。

除此之外, 在财会专业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讲究教学艺术,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真正全面提高财会专业教学质量。

2、构建实验教学体系, 注重“双师型”队伍培养,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财会实验教学就是以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外部经济联系、会计核算程序为模拟对象, 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 使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实物进行会计实践演练, 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直观、系统认识的实践教学方法。财会实验教学有助于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认知规律, 实现教育目标的良好方法。

所谓“双师型”教师队伍, 对于财会专业来说, 就是指我们的老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丰富的实践经验, 站在讲台上是一个好讲师, 坐在业务位置上是一个好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知识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 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刻苦钻研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 定期到实践环节中去收集素材、案例。也就是说, 我们的财会老师在课堂上要讲清楚基础理论, 示范好基本技能, 在专业周, 像会计师那样带好我们的每一个徒弟, 把好处理各项经济业务的关口。

总之, 只有从实践这个环节入手, 才可以快速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厘清财会专业培养目标, 确立财会教育发展方向, 切实促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是搞好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模式的确定。厘清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高职教育的性质。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类型,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其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基本特征, 即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是培养有较强处理会计实务能力的人才。

二是适应会计职业岗位的范围。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的是会计职业群的相关岗位, 而不是会计职业的某几个岗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财会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 不但使学生会记账、算账, 而且能处理各种经济业务,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筹资、经营和管理。

三是财会人才培养规格。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的专业能力水平, 而社会财会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考核的是财会专业人才实际工作中的专业能力水平。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经历了专业实习实验的训练, 但毕竟没有从事财会工作的实践, 因此, 高职院校借鉴社会财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要求确定财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只能定位在助理会计师等次上。

三、小结

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对财会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高等职业财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职业财会专业应抓住机遇,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资方面的实践性改革, 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财会类人才。

参考文献

[1]涂云友, 何晓玲, 魏晓兰.对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育的思考[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

[2]李晔.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探讨[J].会计之友, 2009, (6中) .

[3]杨玲.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和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34) .

[4]杨玉国, 刘玲艺.工学结合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财会教学策略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09, (3) .

中职计算机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篇11

一、明确计算机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

财会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具有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从事会计核算和相关管理工作的初、中级人才。

二、构建以专业技能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虽然国家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要求,但这个目标是宽泛的、不具体的。要想让实践教学更具有“专业技能性”,必须结合教学大纲,以专业技能为导向,详细制订出本专业的目标体系,让实践教学更有目的性。以财会专业为例,我们分层次构建了本专业的目标体系。

1.构建财会专业专业技能目标框架

①熟练掌握基本做账流程,包括从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到编制出财务会计报告整个过程的所有基本业务的核算操作方法。

②掌握工业企业从筹集资金到采购供应、生产、销售整个过程关于资金运动的较复杂业务的会计核算。

③掌握工业企业的几种简单成本核算方法。

④掌握税收基本法律制度,能够协助完成简单报税、纳税工作。

⑤熟练掌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手工账。

⑥熟练掌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电算化做账。

⑦掌握财政、金融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当前经济形势做简单分析。

2.在专业技能目标框架下,进行目标细分,明确子目标。

根据上述目标1,明确下列子目标:

①熟练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②能够独立完成会计凭证的装订。

③掌握科目汇总表的编制。

④熟练掌握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的设置和登记,并熟练结账。

⑤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更正方法。

⑥掌握简单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

⑦掌握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三、构建以专业技能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我们应在本专业技能目标体系的指导下,结合任课教师和学生的特点,灵活开展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在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1.各种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

①讲授法的运用。讲授法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当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是空白的情况下,常常选用这种方法。平时以任课教师根据大纲要求讲授为主,但适时邀请专业财会人员给学生们讲授亲身工作过程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授“认识会计”一章时,我们邀请我校财会部门做总账人员或超市出纳员来讲解他们是如何工作的,并展示部分工作所使用的会计资料,这就调动了学生们对财会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增强了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对会计专业的探究兴趣。

②演示法的运用。演示法也是重要的传统教学方法之一,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对演示法的使用做了拓展。我们尝试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多方位演示,可以在新知识讲授前展示,并在学习后更新展示内容;可以选择电脑影音展示,或者是选择实物展示等。如:在讲授“会计凭证的装订”一节时,先选择展示一册已经装订好的会计凭证,并让学生自己打开观察里面的相关内容(封面、日期起讫、凭证号数起讫、封底、附原始凭证等),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回答,然后讲授整个内容。学生不仅对记账凭证装订过程一目了然,而且对前面所学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虽然展示要占去很多时间,但事实证明是必要的,这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具体。

③动手操作法的运用。动手操作法在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方法中是很重要、很必要的一种方法,无论是手工账还是电算化做账,都需要学生去动手操作实践。但运用这种方法有很多问题,一方面是教师必须有真实的会计工作处理能力,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持久注意力。随着动手操作时间的持续,教师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也失去了兴趣,无法完成既定目标。于是,我们把动手操作分解成为若干步骤,如在学习“记账凭证”一节时,我们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将学生分为4~5人一组,要求填制若干业务的记账凭证。

步骤二,每个小组组内将任务分解,分别指定小组成员完成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的填制,最后一人进行记账凭证的审核。

步骤三,原始凭证分发到每个小组,成员针对每笔业务进行分析,然后交给审核人员进行审核。

步骤四,任务完成后,不同小组交换进行评价。

步骤五,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对各小组进行奖惩。

通过这样的安排,能保证每个学生全程参与动手操作过程,熟练的学生带动不熟练的学生,并加入激励机制,调动每个小组及小组内各个成员的积极性,最后确保动手操作达到预期效果。

④情景模拟法的运用。在实践情景模拟法的运用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现有的条件自己搭建会计操作平台,我们在教室里利用课桌摆成操作台,做账所需凭证、账册、装订器具等单独购买,作为操作台的组成部分,模拟生产经营场景和参与交易的各方,来完成会计流程的操作。另一种方式是在网络虚拟会计环境里来完成相关的知识学习。如在学习“银行结算方式”时,我们选择利用会计软件在网络上模拟情景和角色,去银行以各种结算方式办理业务,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通过网络情景模拟,对去银行办理业务有了近距离的认识,他们发现,原来这些业务自己都能够去办理。

⑤信息化教学法的运用。会计信息化教学是一项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在2015年年底我校构建财会专业设施时,就包括了财会专业局域网的建设。在网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但由于受知识结构、专业学习能力的影响,在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这方面效果不明显。针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在局域网内进行业务题的选择和完成,不同的学生可有不同的选择,完成后,系统会及时给出评价,这方面效果还可以。目前,我校的信息化会计教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题库的充实、更多真实业务的模拟等。随着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不断运用与发展,未来这种方法将被教师和学生普遍接受。

⑥竞赛激励法。近几年,在市级职业中专技能大赛的推动下,我校各个专业也纷纷定期举办技能大赛。通过竞赛,一方面选择了部分优秀学生去参加市级技能大赛,另一方面极大地激励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学习热情。今年3月份,我校2014级和2015级计算机财会班分别举办了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报表的编制、会计电算化的操作、点钞技能等几个项目的技能大赛。

2.运用实践教学方法体系要注意的问题

就整个教学方法而言,既有传统的方法,又有现代的方法,不论何种方法,我们都不能拘泥于一格,方法是死的,要依靠人的灵活运用才能发挥作用。在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合理选择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选择的恰当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因此合理选择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很重要,这一点要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经验和知识水平。在这里,我们建议学校相同专业的新老教师坐在一起,根据已设定的目标体系来统一安排教学方法。当然也可以进行创新突破,当有不同方法或创新方法时,不妨再坐在一起将方法进行合理安排,形成模式。

在选择实践教学方法时,同时制订实施过程计划,计划要简明扼要,时间要安排合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免计划流于形式。

②在实施过程中要合理控制进度,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学方法的实施因为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有可能脱离原定计划,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进展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妨对整个过程做出评价,以利于今后的教学方法的实施。例如,同样是填制记账凭证,一种是根据经济业务的叙述进行填制,一种是根据原始凭证上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进行填制,在实施过程中前者学生能很快完成,而后者学生要花费很长时间完成,原因在于学生对原始凭证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的接受程度较弱,因而花费的时间更长,并且容易出错。因此,在后一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我们加入了教师对原始凭证所反映的会计信息的提醒,以帮助学生增强对会计信息的理解。

③在实践教学方法实施后,进行结果性评价。在实践教学方法实施后,要根据学生的反映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评价,好的方面加以保存利用,不足之处积极修订,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我们从教师的认知度、学生的满意度、师生配合的协调程度进行了评价,取得很好效果,但是仍存在不足。首先这种评价是来自校内的,真正检测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程度的好坏,应该来自于用人单位,但是这点我们是脱节的。其次,职校现在的很多专业都有就业班和升学班之分,但在整个财会专业的技能学习安排上,却往往没有区分。在就业反馈这方面,我们做的很少,升学方面我们倒是可以从升学率来考量,但仅仅是对考试知识的考量,而非全面的、专业性的考量。

财会专业可选择教师集体备课,在备课过程中,以专业技能为导向,共同选择方法,制订实施计划,由讲授这门课的教师实施和评价,最后形成文字,其他教师在教授相同课程时执行和不断完善,这样,一门课程经过不断实践会很快形成自己的实践教学体系。虽然前期教学工作艰苦,可是一旦形成本专业的各个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会事半功倍,最终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高职财会实践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12

关键词:财会,实践教学,高职

一、前言

随着国内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的兴起, 以及财务咨询服务公司普及, 目前在校内附设其他生产或服务机构较为普遍, 而在校内设立代理记账公司或财会咨询服务机构的院校则不多。在高职教育提倡工学结合, 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素质的要求下, 多数有“双证”的专职教师中, 只有少数真正具备“双师”素质, 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专职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专业实践经验却相对欠缺。在财会实践教学方面, 校内实训场地有限, 虽然校内财会专业设有多个单项和综合模拟实训,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但模式过于形式单一, 学生对真实的业务操作和认识极其有限;校外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虽能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 但能找到对口专业岗位实习的学生数量有限, 因此学生的整体专业实践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我院财会专业师资现状调查分析

我院财经系共有教师12人, 其中副教授2人, 讲师9人, 实验师1人, 持“双证”或以上的教师为9人, 真正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为7人, 曾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为5人, 从企业引进教师5人, 在校师生比为1:37。可见我院财会专业师资结构现状与行业标准尚存在一定差距。我院财经专业师资结构中具备“双师型”素质比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有: (1) 原有专任教师多为就读本专业毕业后直接从教, 期间他们到企业挂职机会较少。究其原因在于, 高职院校师生比原本偏低, 一旦到企业挂职锻炼, 教师空缺必定影响正常教学, 另外鉴于财会岗位的私密性、重要性和特殊性, 一般较少有企业会提供挂职锻炼机会。 (2) 从企业引进教师人数有限, 原因是应聘者除了需具备一定程度的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以及教师职业资格外, 还受到一定的年龄限制。由于人事政策的限制, 须通过学校公开招聘考试, 才能被录用, 其中能被破格录用的高技能人才则更少。

三、我院校内财会实践教学现状

我院校内财会实践教学中, 已开设了“基础会计”、“ERP沙盘”等一体化课程, 以及多个单项和综合实训课程。这些课程大都安排在专业模拟实训或综合实训室, 有些甚至是在资源共享的实训室完成的, 学生总体反映比较满意, 学生实践效果良好。

为了真实了解本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 我们对2009级和2010级两个班约100位学生, 开展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由于目前我院校内专业实训场地数量有限, 几乎所有单项和综合实训课程都采用模拟仿真的形式开展教学, 无法使学生更多的接触真实的财会业务以及实务操作流程, 因此学生并没有完全真正掌握财会实操技能, 过半学生 (54%) 主张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课程, 且大都 (63%) 把提高专业实践技能的关键寄托在“顶岗实习”, 校内实践效果欠佳 (非常满意率仅7%) 。

四、我院财会专业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状况

针对我院财会专业毕业班校外顶岗实习情况, 进行了顶岗实习岗位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 (见表2) 显示, 参加校外顶岗实习的受访学生中39%的学生在“会计”岗位实习, 14%的学生在“出纳”岗位实习, 39%的学生在“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如收银、统计、仓库管理、财务助理等岗位实习, 占实习人数15%的学生在“与专业无关”的岗位实习。

从表2可以看出, 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 企业能安排学生到对口专业岗位 (会计和出纳) 实习的人数只有53%, 也就是说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能完全接触到真实财会业务。从学生实习企业的规模和纳税情况来看, 占半数以上的学生是在比较小型的企业或是小规模纳税企业实习,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不能真正接触健全完善的财税业务制度。从实习企业的行业来看, 除少量制造业 (7%) 、商业 (25%) 、会计师事务所及财务代理公司 (32%) 外, 属于其他行业的比例为36%, 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能接触到系统的会计核算制度。

五、结语

高职院校传统的财会实践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校内单一和综合模拟实训的教学形式, 辅以校外顶岗实习完成实践教学。通过调查, 上述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的普遍需求, 因此, 一方面应该继续加强校企合作有效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践基地, 另一方面, 可以进一步扩展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适当开设校办企业。企业的财会业务完全由专业教师主导完成, 这样可以将实际的工作情境应用于现场教学, 并能无限次安排学生轮岗进行实务操作。此外, 可以充分共享利用现有实践教学资源, 在校内设立财会咨询服务机构, 服务于社会, 机构业务由教师主导完成, 长期分批让学生轮岗进行实务操作, 这样既解决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难题, 完善了“双师型”教师素质, 又很好地弥补了学生在校内专业实践条件的不足。同时, 从教师和教学角度来看, 还应多开发一些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税务会计”等教学做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将企业和机构业务引进课程教学。相信上述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 对提高学生的财会专业技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存花.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模式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1, (3) :34-37.

上一篇: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下一篇:电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