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用品的生产

2024-06-28

文化用品的生产(精选12篇)

文化用品的生产 篇1

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将文化产业分为十大类,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是其中第八大类。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中又分为版权服务、印刷复制服务、文化经济代理服务、文化贸易代理与拍卖服务、文化出租服务、会展服务、公司礼仪和模特服务、大型活动组织服务、票务服务等。本文对中国版权贸易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一、版权贸易现状

2011年,我国版权进口16639种,其中,图书和期刊出版物版权引进14708种,录音制品版权引进278种,录像制品版权引进421种,电子出版物版权引进185种,电影版权引进37种,电视节目版权引进734种,软件版权引进273种,其他版权引进3种。北京引进版权7919种,占版权引进总量的53.8%,上海引进版权1260种,占版权引进总量的10%,引进版权最多的五个地区是北京、上海、江苏、吉林、浙江。我国版权输出7783种,其中,图书和期刊出版物版权输出5922种,录音制品版权输出130种,录像制品版权输出20种,电子出版物版权输出125种,电影版权输出2种,电视节目版权输出1559种,软件版权输出5种,其他版权输出20种。北京输出版权3096种,占版权输出总量的43%,上海输出版权1506种,占版权输出总量的21%,输出版权最多的五个地区是北京、上海、安徽、湖北、江苏。输出到美国766种,输出英国422种,输出德国127种,输出法国126种。版权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2.1∶1。

2012年,我国版权进口17589种,其中,图书和期刊出版物版权引进16115种,录音制品版权引进475种,录像制品版权引进503种,电子出版物版权引进100种,电影版权引进12种,电视节目版权引进190种,软件版权引进189种,其他版权引进5种。我国版权输出9365种,其中,图书和期刊出版物版权输出7568种,录音制品版权输出97种,录像制品版权输出51种,电子出版物版权输出115种,电影版权输出0种,电视节目版权输出1531种,软件版权输出2种,其他版权输出1种。输出到美国1021种,输出英国606种,输出德国352种,输出法国130种。版权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1.9:1,进一步缩小了版权贸易逆差。

2013年,全国引进版权18167种,其中,引进美国版权超过6000种。全国输出版权10401种,其中,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输出版权3342种。

出版物版权,引进17613种,输出8444种。图书出版物版权,引进16625种,输出7305种。录音制品出版物版权,引进378种,输出300种。录像制品出版物版权,引进538种,输出193种。电子出版物版权,引进16625种,输出7305种。版权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1.7∶1。版权贸易逆差额2亿元。

2014年,全国版权引进16695种。版权输出10293种,版权输出品种保持基本不变;其中,出版物版权输出8733种。全国版权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1.6∶1。

2015年,全国版权引进16467种。版权输出10471种。版权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为1.57:1。

中国版权贸易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版权贸易逆差比例逐步缩小,版权输出快速增长的背后力量,是内容生产质量和文化原创能力的提升。版权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一个显著不同:货物贸易开始可以通过低价策略占领海外市场,然后再逐渐提高质量;版权贸易开始就必须以高质量的内容为基础,没有高质量的内容,免费赠送也没有市场。但版权贸易逆差长期存在。版权贸易种类逐步优化,但不合理现象仍然严重。传统出版物版权输出持续增长,版权贸易种类相对集中,图书仍是最主要的品种,引进和输入量均占到70%以上,年均1万种以上,其他类别作品的版权贸易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至今没能超过图书版权贸易。北京、上海及沿海地区的版权贸易量占据了全国版权贸易量的大半;新疆、内蒙等内陆地区的版权贸易量较小。中国版权引进地以美欧为主,除俄罗斯外,大部分为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例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美国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版权引进来源国。版权输出地以亚洲地区为主,例如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近几年,中国对美、英、德、法等欧洲的国家的版权输出有赶超之势。

二、版权贸易前景

数字版权贸易继续突起。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意味着数字版权贸易将成为未来的一股潮流,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为整体版权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数字版权是非独家的,可以重复售卖,数字版权贸易前景十分乐观。数字出版在因其互联网属性带来的海量存储、搜索便捷、传输快速和互动性强等优势日益显现的同时,也迫切需要突破IP的授权与交叉授权规范路径、版权保护与可持续运营等方面瓶颈。

国际版权合作继续深入。版权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国际间的合作,版权合作有利于提升出版业工作水平,也有利于扩大出版社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合作出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合作出版,包括不同国家出版商之间开展的各种出版活动,产品包括书报刊等各类出版物。狭义的国际合作出版co-publish-ing是各种国际出版合作方式中的一种,与其他出版合作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共同策划、共同投资或通过在编辑、制作和发行等环节上的分工合作出版某部或某系列作品”。狭义的国际合作出版的常见方式有版本合作、图书包、选题合作和综合方式等。

参考文献

[1]冯光华.从版权贸易视角看出版产业体制及贸易政策创新[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3-68.

[2]李建伟,杨阳.中国出版业发展现状与走出去策略探析[J].中国出版,2015,(5):6-11.

[3]金元浦.中国对外出版及版权交易年度发展研究——现状、问题、特征与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2014,(3).

文化用品的生产 篇2

辰宇工艺品有限公司作为飞思下属的殡葬用品生产企业,在短短的几年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由一个简陋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拥有火化棺、骨灰盒、寿衣、石器保护箱四大系列近百个品种的殡葬用品生产基地。该如何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试以科学发展观做指导,作以下分析。

一、殡葬用品生产企业的优势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制造业具有一定的根植性,利润的获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服务业具有一定的游离性,赢利也更加的具有不确定性。纵观殡葬业内不同类别的企业,殡仪馆是服务型企业,但目前的经营收入有很大比例是来自于商品;公墓是资源型企业,其经营的特点是在销售不可再生的、稀缺的土地资源;辰宇公司等殡葬用品生产企业作为殡葬业内的制造业,“其建立的初衷是制衡殡葬用品市场和获取生产利润,并通过拓展市场来获取更多的经营利润”。而制衡的目的不仅在于维序,也可以获利。因此而言,从经济的视野审视,辰宇做为殡葬用品生产单位,虽然是飞思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延伸,是殡仪服务单位的辅助企业,但毫无疑问的应该是殡葬产业价值链的“座上嘉宾”,是殡葬业利润来源的“常青藤”。

二、殡葬用品生产企业的坎

2008年,飞思开始战略转型之路,并开展“蓝带行动”,但它在2009年后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比以往所经历的任何时期都困难。殡葬用品生产企业尤为如此。

1、经营体制与企业模式不匹配。一方面企业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自负盈亏,但另一方面却实行的是半市场半行政的运行模式,产品的价格审批管理与完全竞争性市场在体制上是无法完全“兼容”的。

2、殡葬用品市场的无序竞争和殡葬行业的地方性垄断分割使市场空间未得以充分利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利润的增长空间。

3、劳动力、资金要素及环境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去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维护劳动者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4、殡葬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但缺乏有熟练专业技能的工人和职业水平的高级管理者,现行的薪酬绩效制度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5、经营体制和思想观念上有盲点,静态眼光看问题,缺乏长远规划和通盘 1

考虑,技术落伍,产业在低端徘徊。

6、不思进取的心态和实用主义的价值标准。不能积极开发和利用现存优势,不愿投资人力资源成本和鼓励技术研发。

三、殡葬用品企业发展的路径

1、是“以强促大”还是“大而不强”?每个企业都梦想做强做大,殊不知现今国际引导企业发展的潮流是企业越做越小,网络越做越大,重点是突出自己业务的核心能力,即核心竞争力。的确,“宁强勿大”比“只大不强”更加安全和稳健。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宁强勿大”可以让企业轻装上阵,更加理性更加轻松地进行盈利模式的选择,项目选择以及制度选择。

如果说,一个集团产业链的各个板块之间是缺乏有机联系的,是没有集成的,就势必大量地牵涉资源,涉及到作业层面,就被“套住”了,功能作用就体现不出来了。企业要体现集成运营,必须要讲求三个“协”,就是资源的协调,企业的协作,和管理的协同。通过这三个“协”,企业就随机、随需、快速响应。集成运营体现在有机上,有机就是有生命力,有竞争力。“只大不强”都是在拼规模,拼物理空间的意义,而内在的有机联系却是很松散的,丝毫没有控制力。

当然,最理想的发展路径是以强促大。为了在殡葬产业价值链上“更上层楼”,完成从低端向高端的跳跃,辰宇做为殡葬用品生产企业迫切需要培育核心竞争力。“人才+技术+管理”是辰宇公司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切入点,在具体操作上,则是要实现“四个调整,四个创新,四个再造,”,完成“一个目标”。即:调整经营理念,调整发展模式,调整管理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观念再造,机制再造,业态再造,队伍再造;完成一个目标:把公司打造成在全国具有“主流、主体、主导”地位,起到“引领、示范、制衡”作用的现代殡葬用品骨干龙头企业。

2、化解成本的经典路径——是转移还是转型?

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以及行业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叠加,辰宇公司的火化棺产品原本就不大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实际上,辰宇公司已经意识到,旧的生产模式和盈利模式已难以维系企业今后的生存,殡葬用品生产企业已到了需要升级换代,向高级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时刻。

受生产场地及环境因素的局限,再加上成本压力,辰宇将火化棺生产的部分

工序外包加工。然而,企业所需要的生存环境还不只劳动力、土地这些因素,对日益依赖专业化分工的企业来说,转移是否就是唯一的出路?转移到江浙等周边省市的工厂,显然劳动力成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会遇到诸如交通物流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所以对面临利润压力的辰宇来说,转移并不是一剂包治百病的万能药方。除了对成本精打细算外。企业的生产业务到底是不是决定外包联营,还要考虑地方产业政策、地方风俗民情、当地企业生产和管理水平等等变数。但不管是否考虑将产品外发加工,留给辰宇唯一不变的选择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殡葬用品生产企业的转型和升级,这是辰宇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途径。

按照中心的要求和辰宇的计划,殡葬行业要整体实现战略转型,而生产企业要向高级制造业转型和升级,辰宇务必要实现向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市场化转型的目标。目前辰宇公司采取了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具体包括精简员工,优化人员配置,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改进生产设备。其次就是想方设法增加收入,争取薄利多销,具体做法有优先照顾残疾人就业上岗,开拓区域外销售市场等。

辰宇公司深知企业自主创新对于成功转型的重要性,每年不断设计开发出适应多层次、多样化客户需求的环保型、经济型的产品。但也面临了种种难题:想开发高技术含量的自主品牌产品,面临资金、研发技术和研发人员等困难;想开创不依靠本地政策优势的区域外销售渠道,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只有顺应行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潮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进行转型和创新,是辰宇在现行经济和政治形势下的唯一选择。

3、培育“人才+技术+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殡葬用品生产的国有企业在逐步失去垄断地位和政策保护后,将不得不在适应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市场化程度和资金的利用效率方面提升竞争力,将不得不在人才上“跑马圈地”,在技术上“独家垄断”,在管理上“张弛有道”,在“细枝末节”上寻求差异并引领市场潮流,保持竞争优势。面对尚未到来的“寒冬”,殡葬用品生产企业及早进行未雨绸缪的深谋远虑,也许就用不着届时临阵破冰了。

目前,辰宇正在运用其长期在从事低成本制造业过程中积累的实力向高技术

制造业拓展。为进一步减少火化棺焚烧残余物,在相继开发竹粉、煤粉和水性胶水等新一代环保涂装材料的基础上,今年还推出无钉火化棺,目前已试制成功。09年公司还将分步落实火化棺测试站和模块化火化棺等实事项目,设计开发无油漆竹板火化棺、高档楠木骨灰盒、精品寿衣等系列产品。辰宇在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积极行动表明,公司领导担心低成本的组装和制造业务恐怕难以长期持续,正积极向殡葬业内的高级制造业转型,向殡葬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移动。辰宇公司将进一步在新品开发,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市场拓展上有所作为,加快进行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提升品牌知名度,实现以强促大,把公司建设成为一个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工艺合理、流程顺畅、设备精良、产品丰富的现代化殡葬用品生产企业。

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文化条件 篇3

任何成功管理模式的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做支撑——经营哲学和价值观、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方法及全员行为模式等。作为现代生产管理的最优模式——精益生产方式也不例外,它是丰田公司通过几十年的生产管理实践,总结和探究出企业与社会环境、市场、顾客的关系,及企业内部各环节、部门间关系而不断摸索提炼出来的、迄今为止最完美、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我国企业在学习、借鉴精益生产方式的同时,要结合国情、企情学其“真经”,并通过不断的布道、实践、强化,使全员有序地接受这些经营理念,逐步形成自身的行为习惯,将其逐步融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之中。

□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企业文化

危机意识 精益生产方式要求产品质量须达到“零缺陷”——即百分之百合格。通常,企业的产品合格率在97%以上就被认为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而丰田公司却认为,这个标准对企业的生存会产生严重的威胁。因为考察产品合格率为99.9%——这一令人“满意”的业绩背后,将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全世界每年将开出20000个错误药方;每年将有15000多个新生婴儿因护理事故而夭折;在大型机场上每天将发生两次飞机着落事故。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丰田公司为什么强调产品一定要达到质量零缺陷,丰田公司就此提出杜绝一切浪费、彻底降低成本的“精益”思想。许多企业生产线上存在着用人过多、库存过多、设备过多、产品等待时间过长等现象,人们往往认为这些是“合理”的。丰田公司却认为这不仅本身是最大的浪费,而且可怕的是,还会造成更严重浪费。因为超过必要数量的人、设备、材料和成品等使生产成本提高,这是第一次浪费。当人手过多时会造成生产线不平衡、生产负荷不一致、奖惩不公,进而出现怠工或效率陡降等现象。而经营层为解决这些问题常常需要采取增加管理人员和聘请顾问、制定各种管理制度等措施,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需要进一步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造成第二次浪费。这些浪费将会把仅占销售额10%的利润全部吃掉,更严重时会腐蚀经营本体的根基!所以,企业不能被一些表面数字、表面成绩所迷惑,要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危机文化。其实,精益生产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危机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初期,丰田公司经营惨淡,由于一些工人和管理人员被解雇而引起了劳资纠纷,此时,丰田有被人收购的危险。丰田人痛定思痛,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这是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前提。

以人为本 精益生产方式要求高层管理者充分信任员工,训练员工,提高他们素质,加大他们决策权力,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文化。生产过程中大量浪费是无形的、微小的,与员工的工作密切相关。如:加工切削余量的浪费、由于工具放置不合理增加寻找时间造成的浪费、生产过程中“合理”的废、次品造成的浪费等。要杜绝这些现象,首先,要依靠员工、高度信任员工。因为根除这些浪费,需要员工思想观念的逐步转换、工作习惯的不断改变才能实现。其次,要不断提高员工素质。管理者应成为教练员、协调员、支持者、服务者,负责训练、培养员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让员工有能力发现生产中各种浪费,并能自己分析解决。再次,要充分授权给员工,加大他们的决策范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员工可自行暂停生产以引起各级部门重视,迫使他们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员工自己的小革新可不必经领导批准,直接组织实施。

积极创新 精益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求适时批量生产、实现“零库存”、运输路线越短越好,对员工的增值性操作加以标准化。实现这些管理上最优甚至是极限的目标,就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管理机制,建立积极创新的文化。首先,这种机制要有利于各种问题的暴露,因为,在实施过程中,要达到预期目标,必然会出现各种矛盾,遇到各种问题,其数量、工作量、涉及部门、问题的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必须充分揭露出来,才能引起重视。其次,这种机制要能够促使人们解放思想,开拓新思路,主动进行深层次考虑,以求从根本上解决。这样,才能将深藏在“合理”背后的问题一一搜索出来,得到彻底解决,而且不致出现反弹,逐步达到目标。

开放合作 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目的,是通过机制强制性把问题暴露出来,使之处于众目睽睽之下,并通过目视管理、定置管理、看板控制等使信息传递标准化、透明化。它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开放、透明的文化,员工之间能够经常进行深度会谈、交流,以减少生产中出现的各种短视行为。精益生产又提出质量的含义就是“对顾客而言的价值”,这就需要员工与顾客相互交流,要求企业和协作厂结成战略合作联盟。另外,产品设计中采用并行工程的方法,在产品设计中遇到问题、涉及到相关的责任人、相关部门,协作单位能组成相互合作的团队来解决,这些,都要求企业建立开放合作文化。

循序渐进 精益生产方式主要是通过不断解决各种细小问题产生大效应。有的问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改变员工工作习惯才能成功,有的问题需要工程技术人员、一线员工通过长时间不断的技术革新才能解决。如丰田公司用了六年时间反复试验和改进,终于把换模时间从三个小时缩短到15分钟,由此,实现生产库存大大减少。实施精益生产不是一下全面起动,而是一个车间一个车间、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实施,暴露出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聚沙成塔。 丰田公司从思想酝酿到开始实施直至完全形成精益生产方式,共花费了几十年时间,这需要企业建立渐进式文化,通过不断的修炼,方得真“经”。

顺势应变 顺势应变,柔性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与服务的柔性,即适应顾客的特殊要求,经常改变设计和生产方式及服务方式。二是产量柔性,即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迅速调整产量。传统的T型生产线由于技术的约束,企业只能生产少量品种产品,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差;而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虽然能适应市场需求,但由于工艺变化大,只能实行工艺专业化,造成成本高,价格上涨。为解决这一矛盾,丰田公司根据顾客要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安排生产计划,并用看板进行生产控制。这种流水线能生产出多品种、小批量直至单件产品,使产品设计、产品生产甚至售后服务等都具充分的柔性,以响应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这一事例说明只有建立起柔性文化,各环节的员工都从顾客的特殊需求出发,整个生产体系才能真正实现顺势应变,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顾客的需求。

学习型组织 精益生产方式为企业所有员工建立了共同愿景,它强调工作要尽善尽美,永无止境,要求组织中的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这就必须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一是指整个组织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气氛,每一成员善于不断地学习,真正感到学习越多越感到自己无知,越能创造最优的工作业绩,创造自已的未来。学习型组织强调终身学习,养成学习习惯,形成组织的良好学习气氛。二是全员学习,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提高各类人员的全面素质。三是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如计划、执行、控制等环节。四是团体学习,组织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开发,而且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

□ 面临问题及建议

我国现行企业管理模式与精益生产方式的要求还相差很远,精益生产方式要想成功地落户中国并建立起相应的中国式精益生产方式,无论是管理体制、思想观念、组织机构设置还是员工的主体地位等方面,都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体制和观念 精益生产方式要求企业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危机文化,它是该模式的立足之本。我国国有企业提出树立危机意识已多年,但效果不佳,究其原因,首先是体制上的问题。国企领导一般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他们的危机意识往往不是倾向于企业的生死存亡,而是更倾向使自己的经营管理不致于违背上级要求。国有企业自信政府最终会为企业输血、解困,他们能有多少危机意识?如国企自身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与企业生死存亡无关,他们又有多大必要苦心费力地去寻找解决危机的途径呢?其次是考核制度问题。精益生产方式的机制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视为一种机会能力的表现,而现行考核制度却认为有了问题说明工作做得不好,能力不行,在这种制度下企业经营好坏是第二位的,用不着为实施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而冒险。按部就班地行事,即使做不好,大不了换个岗位罢了。再次是思想观念问题,精益生产方式强调问题暴露越多越好,而我们的观念认为暴露问题说明工作做得不好,或是没事找事,领导往往喜欢看表面的东西,即使出了问题也要裹得严严实实,大家都相安无事,高奏凯歌。还有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只喜欢纵向比较看进步,不喜欢横向比较看差距,即使发现问题也认为正常合理。思想上的落后、体制上的缺陷、考核制度上的不完善,导致国企很难树立危机意识。

员工主体地位 精益生产方式强调一线班组、员工是解决问题的主体,领导是教练、支持者、服务者,这为建立人本文化奠定了基础。而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大多仍然是由领导负责解决,领导是救火队长,解决问题的能手并依此获得晋升,员工只是服从命令听指挥,因而建立人本文化缺乏必要的根基。而且现在舆论的导向是片面宣传员工是打工仔,打工仔从时间上看是短暂的,与企业所有者的关系是主仆关系,企业搞得好与坏、盈利大与小与员工切身利益没多大联系,因此,生产中即使出现问题他们也不愿意去思考、解决,创新文化变成一句空话。再者,企业比较普遍存在着短期行为,对员工注重使用而不注重培养、提高,只考核结果——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忽视过程——任务是如何完成的,导致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容易忽视生产管理中的问题。

组织机构设置 我国企业现行组织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是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两种形式,这主要适用于短缺经济时期比较稳定的外部环境,缺点是管理较僵化,层级较突出,官僚色彩浓,部门间易产生“隧道效应”;且条块分割,形成一个个管理的“孤岛”,这种组织机构很难适应剩余经济时期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刚性很强,柔性不足,部门间、员工间、企业外部与内部间很难合作。因而柔性文化、合作文化、学习型文化难以有效地建立。

论中国近代篮球用品的生产 篇4

篮球运动自传入我国之后,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水平到较高水平, 从不规范到规范, 直到今天已成为一种颇受民众喜爱的普及性运动, 因此也带动了中国近代篮球运动用品的生产和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本文在收集了相关资料后, 就中国近代篮球用品的生产进行论证。

一、篮球在中国的传入与传播

关于篮球运动何时传入中国的问题, 现在体育界统一的说法认为: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一些西方传教土来到中国讲学, 翻译西书、出版报刊、开展体育活动等方法是他们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和西洋体育知识的重要方式。1896年美国的来会理博士 (也有译作李昂) 在中国传教的同时, 将篮球运动传到了中国。来会理博士l 870年5月出生在中国杭州, 父母都是杭州长老会的传教士。1880年他们全家回到美国, 来会理博士在美国接受教育, 并毕业于美国芝加哥麦克密神学院。1895年9月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派来会理博士到中国传教, 担任基督教青年会国际委员会在中国的首任书记, 来会理博士携妻子来到中国传教。抵达天津后, 来会理博士于同年12月8日创办中华基督教天津青年会, 并将天津青年会的会址选定在天津的大沽路上, 修建房屋, 建立了天津青年会的正式会址。

篮球运动是来会理博士来天津数月后开始传授推广的。在1895年12月8日的天津北洋医学堂里, 天津青年会的第二次大会上就有来会理博士带头的“篮球游戏”表演, 这便是篮球运动正式引进到中国的标志。据保存于纽约百老汇街291号基督教青年会历史图书馆里的三张英文布告证实, 从1896年1月11日至1896年4月之间, 天津青年会在《天津公报》上发布过三次英文布告, 证实中国的第一次正式的篮球比赛是在1896午3月29日下午4时于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举行的。篮球运动最初只是传教士争取教友的一种方法, 传教士们借着这种新奇的运动方式来展开自己的教务工作, 因此随着教堂、教会成立和传教人员的宣传, 篮球运动也跟着传播开来。因此, 可以确定的是, 天津是中国篮球的传入地。随后来会理博士又与其他传教士葛雷 (莱) 、麦克斯南等人, 分别在中国南北各大都市的青年会和教会学校指导篮球运动, 将篮球运动推广到各地。来会理在回忆录里写道:“会员对篮球亦极感兴趣, 故一时有成为群众运动的气概。但在玩篮球以前, 他们的一番姿态很是可观。他们必须盘好自己的发辫, 修短长长的指甲, 把不便利的长袍脱去。这样, 他们就把书生的尊严放弃, 而换上一副高兴活泼的姿态了。”当时的《天津公报》报道云:“篮球运动正在盛行, 学生们对此运动深感兴趣。该运动介绍到每一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及普通学校, 这三校间的比赛, 近期将可举行。”在1908年冬季, 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开始改进篮球的场地和设备, 1908年12月5日的《天津公报》报道云:“在租界地附近一块适合篮球赛的场地, 如有对这场地感兴者, 该场地即可用于比赛。圣诞节可望开放, 计划正在制定, 望租界地的成员组织几个球队, 训练在中心部已经开始了。”这说明篮球运动很快被中国人普遍接受。但是当时的篮球场地的尺寸无标准, 打球人数没有限制, 规则也很简单, 比赛使用的球是足球, 主要参加者是传教士和青年会的外籍人员, 比赛时的规则和器材用品等仿效美国的比赛方法。

二、近代篮球用具的产品及厂家

随着篮球运动逐渐普及之后, 篮球用品的生产成了一种商机, 开始受到中国商人的关注。于是中国商人开始尝试对篮球运动用品的生产。

1. 篮球:

中国人最早使用的篮球大多数是外国人带到中国来的, 以后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 也有少数的外国商人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引进篮球销售, 但售价之高, 让许多人不敢问津。直到1916年, 利生体育用品工厂的创办人孙润生开始了自制篮球的尝试, 孙润生是协和书院毕业生, 对于制造体育用品有深厚的兴趣。最初他从家乡请来一位皮匠, 用生产马鞍等器具的皮料做原料, 拆开一个外国篮球后依样缝制出来, 居然有着很好的销路。这种前景开启了孙润生的思路, 孙润生于1921年辞职与乡亲合办一个小皮匠作坊, 取名“利生体育用品工厂”, 慢慢地发展起来。从20年代至30年代的十年间, 利生生产的篮球在国内体育界已有很高的知名度。如1931年举行的华北足球、篮球比赛, 1933年南京举行的第5届全运会, 1934年举行的华北运动会等, 都将利生的B6篮球作为比赛的“指定标准球”使用。特别是1935年, 他们生产的矿物鞣制法兰皮篮球, 又被第6届全运会“指定为标准球”。当时的媒体评论利生体育用品工厂的篮球, 其质量可达到74支球队用同一个篮球比赛, 263场比赛之后, “球体依然圆整如新”。而且在价格上, 利生体育用品工厂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外国篮球每个售价70元左右, 而中国本土生产的篮球的价格仅7元3角, 价格相差十倍。

天津春合体育用品制造厂和华北体育用品制造厂, 都在尝试着生产篮球。当时生产的篮球都是手工缝制成的, 由于国产篮球与进口篮球相比, 不仅质量相同, 而且价格远远低于进口篮球, 所以国产篮球很快占领了国内的市场, 使全国各地有篮球爱好者差不多都开始使用国产篮球。1925年在天津举行的万国篮球锦标赛上, 曾经为使用国产球还是使用进口球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最后的结局是采用国产篮球。这是国产球首次在中国国际性的比赛中取代了进口球的地位, 说明中国生产的篮球已全面占领中国市场。在1933年举行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 由大会成立了一个体育用品审查委员会, 从全国各体育用品工厂制作的篮球中, 挑选合乎国际规格标准的篮球作为大会比赛之用, 最终利生体育用品厂生产的篮球中标, 成了这场赛事的专用篮球生产厂家。是年, 冯玉祥将军特为利生体育用品工厂写下了“用国货方能救国”的题词, 以鼓励利生体育用品厂的生产和创造。而利生体育用品工厂也不负重望, 其产品很快就走出了国门, 远销至日本、南洋群岛、英国、美国。

2. 篮球鞋及运动服。

篮球鞋:1910年前后参加篮球运动的人, 都是脚穿自制的土布鞋, 头上盘着长辫子。这种笨重的装束当然会影响到比赛成绩, 奔跑起来容易滑倒。自1917年以后, 天津的“千祥”鞋店和“同立”鞋店开始制作法兰底帆布鞋, 这种鞋底很滑, 中国运动员参加第五届远东运动会时, 篮球运动员就是穿这种千层底帆布鞋, 很容易摔倒。1923年以后, 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陈嘉庚发明了橡胶底球鞋, 这是对中国篮球运动鞋的一大改进。陈嘉庚橡胶厂在当时橡胶业享有盛誉, 产品质量优秀, 该厂生产的橡胶底鞋柔软有弹性, 重量轻, 奔跑起来不易滑倒, 一时深受篮球运动员的欢迎。后来又有“冯强树胶厂”及“广东树胶厂”生产的胶鞋, 也同样很有销路。1935年上海“义昌橡皮制物厂”首先在中国生产了“回力”牌特制高帮篮球鞋, 篮球鞋分白、蓝两种。这种鞋子底厚, 内侧有个半月型的红色标志, 内踝骨位置有一块纪念章大小的白色圆形皮子, 上有做健美状的裸体男子压模图案。此种高鞋帮有助于运动时保护脚踝, 厚鞋底有助于篮球投篮时的剧烈弹跳, 这些都是篮球运动者最喜欢的特征。还有上海的“大中华橡胶厂”生产的“双钱牌”球鞋、“义生橡胶厂”生产的“箭鼓牌”球鞋、“金刚橡胶厂”生产的“霸王牌”球鞋, 都是当时的知名品牌。

篮球运动服装:早先的篮球运动服装都是自己缝制的, 如上文提到的最初的篮球运动者, 都穿着家常的长袍, 用布带挽起来。当时男运动员一般是身穿白布对襟长袖上装和白布下装为运动服, 也有用布制作成背心和短裤当运动服的。到1920年前后, 男子的运动服装开始缩短, 出现了背心和短裤连在一起的运动服, 俗称为“天下一统”, 这使得运动者看起来更加干练。至于女子篮球运动员的服装, 以前是白布长袖大襟中长衫和黑布长裙, 虽然可以不暴露身体, 但运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又统一改为白色短袖上衣和黑格短裤, 运动起来才显得轻盈。最早生产运动服装的厂家有上海生记号、上海华庆公司和湖北汉口镇新开得胜军装公司。在1905年3月28日的《申报》有广告云:“上海生记号专售洋操、军服号衣”。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有关运动服装的广告。

3. 篮球器械。

篮筐网:篮筐网的技术含量比较低, 所以各体育用品厂家都有生产。最初的篮网的用线和形状都不一致, 有用线绳, 也有用皮条编成的, 有的编成一个斗形, 有的编成圆柱形, 后来才改用现在的篮球网的标准形状。

三、少数的自制篮球运动用品

近代史上战争频仍, 造成了许多地区的物资流通不便和经济条件拮据。如在苏区和抗日根据地里开展的体育活动, 军民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因陋就简地自制一些体育用具。如抗战时延安根据地的篮球场, 都是在延河边或机关大院里自己动手平整出来的, 篮球筐有的是当地的铁匠打制而成的, 也有用藤条缠的。篮球架有用木头做成的, 也有用竹竿做成的。没有专业的篮球时, 战士们就会用破布包上棉花, 虽然弹性不好, 但也可以做篮球的替代品, 同时还可做足球和排球使用。拥有正规篮球的球队, 都对篮球十分爱惜, 破了就补, 有的甚至补了几十次都舍不得丢, 最后用几层布包上继续使用。当时著名的一二0师战斗篮球队, 队员们连球衣也没有, 比赛时就用一块粗白布, 自己缝上“战斗”两字, 住内衣上一别, 就成了战斗篮球队专用的球衣, 而脚下穿的, 往往就是一双草鞋。

综上所述, 在近代时期, 虽然中国篮球运动的技巧和规范性都有待提高, 但篮球运动已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普及到各个学校, 并引成了一定的商业效应。因此, 中国的篮球用品和体育用品才能在这种深远的根基之上, 快速坚实地发展起来, 成为走向世界的优质产品。

参考文献

[1]刘天锡.最新篮球运动[M].北新书局, 1953.

[2]高卫.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史[M].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1989.

[3]叶国雄.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

[4]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生产力・精神生产力・文化 篇5

生产力・精神生产力・文化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当今时代的生产力越来越显著地呈现出以精神生产力为主导的先进社会生产力特征,精神生产力也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它不仅展现出人类的巨大创造力,而且更是体现了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这样一种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不断飞跃的过程.因此,精神生产力也扰成为评价社会文化先进性的价值标准,并形成了一个以社会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为基础的价值标准系统,从而为如何推进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 者:丁社教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刊 名:青海社会科学 CSSCI英文刊名:QINGHAI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6“”(6)分类号:B032.1关键词:生产力 精神生产力 文化

文化生产力彰显文化自信 篇6

文化生产力形态主要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大类。文化事业是政府的规定动作,体现社会公平,强调统一性、普惠性;文化产业是企业的自选动作,提倡市场竞争,注重原创性、差异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构成了文化生产力的两个侧面。

文化生产力概念是中国领导层和理论界根据中国社会实践进行创新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体现。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用巧实力概念对他自己提出的软实力理论加以修正,而文化生产力理论则是对软硬结合的综合实力作出的科学概括。概念是话语权,概念后面紧跟的往往就是战略部署。为推动我国现阶段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深化对文化生产力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握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从四个方面彰显文化生产力的作用。在物质符号方面,强调文化建设与历史传承的关系,对可传承、可物化的文化形态进行梳理,以求流传;在精神价值方面,进一步提炼民族精神、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向心力;在行为规范方面,针对一些人文明素质缺失和道德水准下降的问题,从法律、行政和道德等不同层面进行引导;在制度设计方面,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索有效、可行的文化制度设计。

全面梳理与用好我国传统文化资源。重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建立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元素库,促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元素的产品开发和服务贸易;鼓励在文艺创作、影视生产、装帧设计等方面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文化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和科技平台进行内容开发,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尚文化、流行文化相结合,激发全社会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加强文化领域国家级重大工程建设。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从国家层面以国家级重大工程方式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进行攻关。在文化科技领域,可以借鉴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高新科技发展经验,以国家重点文化科技工程方式推动文化技术与应用平台开发,推动信息、材料、生物和认知等前沿科学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实施“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评估与提炼数据库”等重大工程。

生产方式——企业文化的张弛之道 篇7

传送带式生产:窒息企业文化

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有一段诙谐的表演:工人们每天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以致习惯成自然, 无法停下来。尽管影片夸张的艺术手法让观众忍俊不禁, 但那节奏异常紧张的流水线却生动地反映出传送带式生产的场景。

传送带式生产起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其目的是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组装产品, 每个工人专注于一道工序以提高效率。比如, 张三装一个芯片, 李四装一个线路板, 王五装两个螺丝, 赵六装外壳, 钱七贴标签。流水线不停运转, 每个工人不停地重复着一种动作。如果在工厂干一辈子, 也许只会装一个芯片或两个螺丝。富士康就将这种生产方式运用得淋漓尽致, 流水线上每个员工的每个动作都被“分解”。也就是说, 员工在每天的重复操作中, 每个动作的时间、成本都是可控的, 每个零部件的完成时间、成本也是可控的。在这种生产方式下, 员工不能聊天, 更不能随便走动或请假。因为员工都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操作, 缺少一个人, 流水线就得断。就这样, 一个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 就硬生生被“定格”成流水线上的一个“符号”。一些员工因为工作单调枯燥, 没有成就感, 于是就产生了悲观绝望的心态。可以说, 传送带式生产窒息了企业文化。

细胞式生产:还原企业文化的活力

20世纪下半叶, 全球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商品极其丰富, 人们转向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消费。对生产性企业而言, 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 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 那些规模大、投资高、回收期长的大型生产线就显得不合时宜, 于是细胞式生产应运而生。

简单说, 细胞式生产就是一张圆形或方形的工作台, 2~10个工人, 以人力车取代长长的传送带, 每个工人熟练掌握尽可能多的工序, 从而减少交接时间以提高效率。细胞式生产是企业按照产品品种、设备等因素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小型柔性生产线, 由几个工人承担产品生产过程所有工序的操作。

在佳能公司, 生产照相机由10个员工操作, 张三拧个螺丝, 李四装个镜片……10个员工可以边操作边聊天。某个员工去吃饭, 其他员工就帮他装镜片、装皮带。每个员工都是“全能”的, 产品的所有工序都会操作。也就是说, 把流水线的机械化方式换成一个人性化的方式。虽然员工可以边聊天边操作, 但是工作效率却很高。1997年, 佳能废除了16000米长的流水线后, 采用细胞式生产, 1998年就取得了成效, 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了50%;1999~2000年, 每位员工贡献的利润在单年内升幅高达80%;2004年是1999年的4倍。

细胞式生产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 还原了企业文化的活力。

兵工企业生产方式:培育团队精神和精英文化

我国部分兵工企业具有火工作业和机械加工并存的生产特点。火工作业采取的是细胞式生产, 因生产过程的安全和产品可靠性要求不能及时得到验证, 且员工都在一个工作台上操作, 安全生产靠的是大家的合力, 操作人员较为团结, 长期以来形成了规范的操作模式和浓厚的团队协作文化。机械加工是一个员工操作一台车床, 负责一道或几道生产工序, 依靠的是个人的操作技术, 产品质量当即就可验证, 只要符合图纸要求就能流转到下道工序, 无需其他员工过多的协作, 长期以来形成了凭技术、凭工数取薪的精英文化。而提供基础服务的员工因不直接生产产品, 没有计件工资的条件, 未形成凭产品、凭工数取酬的理念, 这种惰性文化亟待注入新时代的竞争理念。

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篇8

1 企业文化的内涵

美国麻省理工商学院教授埃德加•沙因认为, 企业文化要被大多数企业员工认同, 并且是在相互作用下形成的。20 世纪80年代, 美国的管理学届专业人员深入研究了美国和日本的一些知名企业。研究发现, 传统的管理模式关注的都是企业中资金、人员、技术和设备等的管理制度, 却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影响。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 将社会文化与企业组织管理融合起来, 就会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中包含以下几个核心理念:1团队合作精神。企业的每位员工都应发挥所长, 要为团队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不断发展。2以客户为中心。企业的最终任务是为客户服务, 而企业制订的制度也应时刻体现出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3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 要为每位员工创造公平的工作环境。4鼓励创新。企业要想长远发展, 就离不开创新思想和观念。因此, 企业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激发员工的潜能, 为提高企业绩效出谋划策, 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科学, 它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个优秀的企业都有它独特的企业精神文化。因此, 相关部门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推动企业发展, 不断壮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

2.1 企业文化为生产经营服务

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 企业未来的发展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相吻合, 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各方面同步发展, 形成立体的体系。在企业文化体系中, 领导层是企业文化的中心, 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 企业文化是对企业领导经营理念和思想的集中反映。企业领导者要有敏锐的文化意识, 要明确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 并制订适合本企业的行为规范、发展战略和道德准则, 充分发挥领导的示范作用, 不断完善创新, 与时俱进。

2.2 将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相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这是企业的生产力和精神动力, 在推动企业的生存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切入点, 也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生产经营有效结合的最佳方式, 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领导者提出的, 并得到了全体员工的认可, 它代表了全体员工的生产理念、技术标准和思想信念, 不仅能推动企业的发展, 还能激发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生产团队和营销团队的凝聚力。也就是说, 企业精神是对企业道德规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总结。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 而通过情感激励、典型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 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他们的思想觉悟, 还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质, 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各尽其责, 与企业共同发展, 创造出更好的生产业绩。

2.3 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 使企业能够长远发展。员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 也是企业文化的主体, 更是具体工作的操作者和执行者。虽然企业文化是领导层提出的, 但是, 它离不开员工的参与, 否则它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所以, 企业员工不仅承担着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 还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主体。在实际工作中, 员工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因此, 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 立足基层, 而企业文化则要被广大员工认可, 并且成为每个员工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和管理模式的协同发展。

2.4 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建设相结合

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工作过程中, 要将企业文化中固定的部分落实到企业制度上, 以制度来巩固企业文化特色。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行为规范, 可以从企业的领导制度、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方面入手, 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规范员工的行为, 将人与企业、人与物结合起来, 使企业在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经济市场中能够稳步发展, 从而实现既定目标。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制度文化, 而企业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产物, 它既要满足企业精神文化的要求, 又要切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2.5 用企业文化宣传企业的生产经营

企业形象是指公众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 它需要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而企业的公众形象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完成后的成果。企业文化建设涉及企业各个部门, 与每个工作环节和生产环节紧密相连。科学、完善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产品增值,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树立积极、正面的企业形象。企业的生产经营要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 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提高它的竞争力, 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如今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企业不仅要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还要积极宣传, 扩大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销售商品, 而销售商品并不是简单地把商品售卖出去就可以, 而是要以顾客为中心, 既为他们提供优质的产品, 又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在此过程中, 企业员工要不断收集顾客提出的意见, 不断改进。在实际工作中, 可以将产品营销与宣传工作结合起来, 利用广告、交易会、产品手册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将企业文化融入营销卖点重, 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 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形成良性循环, 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

3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内部的管理文化, 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式, 也是企业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企业必须要以人为本, 明确管理文化, 将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它呈现出的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指引作用。因此, 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从实际情况出发, 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组织文化, 它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发展。简要介绍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阐述了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 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文化,生产经营,职业素养,企业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宜坡.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相互促进作用[J].科园月刊, 2010 (17) :28-29.

[2]刘小华, 唐显银.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G]//2008湖北企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宜昌:湖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 2008:179-181.

[3]李青, 刘龙.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1) :63-64.

论科技成果的文化生产力功能 篇9

关键词:科技成果,文化,生产力

生产方式的变革, 标志着社会巨大的进步。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要素就是生产力。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时, 生产力就承载着历史的变迁, 同时也丰富着自身的内涵。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2004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讲话中指出: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放文化生产力,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从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江泽民同志的“先进生产力”再到文化生产力, 标志着当代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反映着人们对生产力发展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文化生产力作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在日益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主导形态, 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无法估量的作用。

一、科技成果实现了文化的生产力功能

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也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 早在马克思的《资本论》手稿中, 就已经使用了“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概念把生产力分为两个层面。两个角度分别都是从生产能力上来说明的, 即创造物质产品的能力与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的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把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并首次提出文化生产力这一概念。”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概念进一步创新发展, 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文化层面。

1.科技成果是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科学与文化是生产力中的两大要素。科学特别是现代化语境中的科学, 是物质生产力的核心, 即将科学与技术在物化的机器产力的两大要素。科学力最终是以一种科技成果的形式物化于机器、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之中, 同时科技成果也组成了人类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科学兴起以来, 科技成果就是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科技成果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力中的核心部分, 即文化知识和精神通过文化网络合并于文化生产与创新的过程中, 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科技成果是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一种人类的精神与实践产物, 但它是通过科技成果来完成其生产力的功能本身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每一种科技成果都为那个时代的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发展与优化的可能。

3.科技成果是文化生产力中的实体性标志, 物质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发明, 经历了自然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三大阶段, 科学技术每一次大的变革都是以科技成果直接物化于劳动工具之中, 带来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它是文化生产力中与物质生科力的重要连接点。

二、科技成果是构建文化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三大基本任务, 即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和文化民生问题。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科技成果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科技成果是文化软实力的生成动力。就文化软实力而言, 它的主体部分不是凝固的实体, 而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生成性。文化不等同于文化软实力, 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等于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资源只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前提, 但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要通过发展文化生产力, 将文化转变为文化软实力。科技成果是文化转化为软实力的物质手段、传播工具与精神产品。

2.科技成果是解决文化民生问题重要手段

科技成果在改善文化民生问题上同样重要。改善文化民生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文化民生问题要靠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来解, 没有科技成果应用于文化生产力中, 它是不能改善文化民生的。科技成果的应用可为从手段、方式上提供更多的精神财富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 这是时代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作为精神财富源泉的文化资源并不会自动地把这些资源呈现给人们, 文化资源与人们的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因此构成。这种矛盾唯有通过人们的文化生产实践来解决, 文化生产力越高, 就越能解决这个矛盾, 对此人们不难形成共识。

3.科技成果是文化产业发展生长的重要平台。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中就对文化工业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他们认为, 在以商品生产为特征的后期资本主义社会, 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受到交换价值和利润动机的支配, 文化产品“趋于一律”, 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 束缚了人的意识, 剥夺了人的情感, 阻碍了人的自主性发展, 是稳定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由于精神产品的特殊性, 在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过程中, 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律要逐渐达到契合, 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要通过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服务来提升人类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的品质,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原则下实现经济效益, 从而实现改善文化民生的目的。科技成果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创意平台与实现手段。

4.科技成果通过影响主体的文化价值认同, 促进文化民生的发展。

改善文化民生就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国家民众文化低下、文化素质不均, 本身就缺乏文化软实力的表现。文化软实力最终是通常国家国民的文化素质表现出来的, 而科技成果则是其中最难提升和建构的部分, 因为由于民族、血缘、地缘等因素, 国民本身就具有一定文化模本, 但科学技术则是共性的, 只能通过对科技成果的理论与物质形态的认同才能实现。

保障人民的文化权利, 实现人民在文化生活中的共建共享、公平正义, 体现了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 是软实力的提升;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设施、文化场所的创建, 体现了国家的整体形象, 是软实力的落实。

科技成果是个人文化素养和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形象、文化呈现的重要视角。民众的科学技术素养是世人了解中国的重要路径, 促进世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认识和了解, 扩大国家的对外影响, 增强社会经济制度、发展模式等的同化力以及文化及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吸引力。

5.科技成果是实现从“人化”和“化人”的重要手段。

文化创造是人类生长的重要行为。是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的过程。人化自然是按着人类的意愿去改造世界的过程, 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 就必须通过自身的积极实践摆脱自己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约束, 创造出一套价值系统、符号系统、话语系统、解释系统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产品, 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服务, 即建立属于自己的“第二自然”, 而化人则是由于改造的世界形成的文化氛围对主体的影响与归约。这个文化世界也反过来作用于自身, 使自己的本质得到文化的熏陶。科学技术成果是其中重要序参量。它的产生与发展影响着文化世界中的人化与化人的双向过程。

三、科技成果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社会经历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正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历史时期。

1.科技成果是促使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根本动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生活俭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

2.科技成果深化了对社会发展理论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基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成果就已经有了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 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 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 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 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 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3.科技成果有助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 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 但不是自然的主宰, 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 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 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

文化用品的生产 篇10

认知主义教育观

认知主义的教育观重认知、轻文化。本身就存在着缺陷, 但是, 认知主义教育观的内在的动机理论也有可取之处。

1957年, 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使得美国朝野大为震惊, 认为美国的教育存在问题, 未能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于是, 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运动在美国自上而下开始启动, 《教育过程》这本名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认知表征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学与教的原则和发现学习4个板块。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关于教与学的4个基本原则:

知识的结构性。学习任何学科, 务必使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 掌握事物的结构, 就是理解它与其他事物之间有意义的联系。知识结构指的是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 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 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学习的准备性。布鲁纳强调任何学科最基本的观念都是既简单又强有力的。在教学过程中, 应反复回到这些基本观念上。直至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完整的体系为止。

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分析思维以前进的阶梯为特征, 步骤是明显的。而直觉思维则不同, 它总是以熟悉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基础, 使思维者可能实现思维的跃进、越级。布鲁纳认为,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是相互补充的, 直觉思维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

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布鲁纳强调, 内在的动机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布鲁纳主张围绕兴趣组织儿童学习。认为最好的学习刺激是对所学对象的兴趣。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 会使学生有新的发现的感觉。

认知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与反思

认知主义教育观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但是, 认知主义的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教育过程》发表后, 一场声势浩大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改革在美国中小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 并逐渐席卷全球。形成了一场全球性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热潮。

然而, 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人们逐渐发现, 自从改革后, 美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提高, 反而下降了。原因何在?一方面, 认知主义的教育观重认知、轻文化。本身就存在着缺陷;另一方面。认知主义的教学思想对教师要求过高、多数学生跟不上、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1996年。布鲁纳自己从根本上颠覆了当年提出的认知主义教育观, 以维果茨基的社会历史心理学为基础, 重新建立文化主义的教育观, 并通过《教育文化》这本书, 开启了第二次认知革命。

文化主义教育观

布鲁纳的文化主义教育观以3个重要的概念为基础。分别是:文化、心灵、教育, 它们构成了教育的支柱。

文化、心灵、教育是布鲁纳文化主义教育观3个重要的概念。

教育和心理学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特别是当我们越来越关心“人的发展”的时候, 教育常常需要通过心理学来界定自己的教育主体。但仅仅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教育, 有一个很大的缺陷, 就是将孩子看成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不去关注孩子所处的文化环境。布鲁纳认为, 既不存在完全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人, 也不存在超脱于一切文化背景的个人。认知主义的教育观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在于它没有意识到学校仅是教育的多种存在方式之一, 往往是就学校研究学校, 从而将学校变成了一座孤岛。它脱离了文化背景, 抽象地、孤立地考虑教育。将教育化简为学校, 再将学校化简为课程。接着将课程化简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 最后将一切化简为教学的技术细节。依照这种简化的教育观,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教学标准、测试考核等技术细节。教育是社会体制, 是文化的自我摸索和自我生产。心灵如果不存在于文化的环境中, 根本不可能生存下来。没有一个人能不在文化符号系统的辅助之下来执行意义的追求。文化提供了工具, 使我们得以以可沟通的方式来组织和了解我们的世界。学习与思考永远都置身在文化情境里, 并且永远都需依赖文化资源。

对教育来讲, 最重要的不是抽象、演绎出学科的基本结构, 而是形成一个互助型的学习共同体, 只有在这样的共同体之中, 人们才能回归到他原本所属的历史文化之中。人的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布鲁纳对当今有关心灵和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归类分析, 认为大体上可以归结为4种基本的模型:

模仿学习。布鲁纳认为技能不熟的一方, 可以通过展示而学会技能, 而且他们也有能力通过模仿而学习。

直接教育。学生该学的东西都已经放在教师的“心里”或相关作品里, 学生只要查询或者收听就可以得到, 而学生的心灵就是一块白板。

交互主体。儿童和成人一样各有自己的观点和信念, 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动, 可以使得双方都能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和感觉什么, 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新的认识, 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个体的知识和传承的知识。知识有两类, 一类是个人知识, 是通过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而获得的;另一类是在文化中“认定为已知的知识”, 也就是我们传承下来的那些东西。教学过程要抓住上述两类知识的区分, 理解其存在的基础, 并设法在两类知识之间建立起关联的桥梁。

4种不同的模型可以在两维坐标上找到它们的具体位置。第一维是内在和外在, 外在论强调成人怎样从外部来促进儿童的学习, 内在论则关注儿童本身可以做什么;第二维是主体和客体, 客观理论看待儿童就如同昆虫学者看待一窝蚂蚁, 主张主体理论的专家则把他们用在研究对象上的理论也用在自己身上。这4种模型好像是一个广袤大陆上的几个板块, 都是从一个局部来理解人类的心灵和教育问题的。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全面认识这一广袤的大陆。理解上述模型都是大陆的组成部分之一。

文化用品的生产 篇11

关键词:区域特色文化;城市空间;文化景观;语言生产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5-0160-004

国家统计局显示,201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6.1%。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攀升,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快速聚集到城市,空间成为重要的稀缺资源。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如何体现区域文化特色,建设具有独特气质的城市,从而避免“千城一面”、毫无个性的发展趋势,城市空间中景观的语言生产极为重要。

一、空间思想溯源

空间,是一种具有长、宽、高等物理属性的存在。但是空间又不是简单的存在,它通常具有社会意义。空间批判家就认为,空间是社会变化、社会转型、社会经验的产物。[1]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著名的空间思想批评家列斐伏尔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对空间意涵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空间不是静止的舞台,也不是几何学意义上的物质表达,而是一种“精神的场所”。在列斐伏尔这里,空间既是物质的存在,也是一种形式的存在、社会关系的容器。在1974年的著作《空间的生产》中,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生产”的概念,强调空间实践在沟通城市与人的关系时的意义,指出城市生活展开于城市空间之中,位置、边界、领域、地位、立场、流动、核心等,透露出主体建构自我与异己的边界。[2]他特别强调空间在资本生产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既是意识形态的,又是知识性的(也即既能表达政治理想,又包含着知识群体通过精美设计表达出的美的理念)。空间是中介、手段、工具,也是媒介[3],它可以作为管理者的表达思想的工具,也可以成为整个社会表达的手段,同时,空间还是社会消费的对象。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空间成为资本逐利以达到剩余价值目的的场所,比如通过商业体的建造、商业开发、空间利用,以达到获取利润的商业目的。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认为空间是社会的产品,他认为整个社会的关系、模式、方式都出自特定的空间,也即在物质化过程中,空间成为实践的场所。商业广场、写字楼、步行街、工厂、地铁等城市空间被巧妙的利用,城市生产关系沿着前述空间来构建,空间不仅成为城市物质的载体,更是一种自我生产。以街道为例,街道不仅是美丽、时尚、前沿的载体,同时,也是当前消费主义生产主阵地。列斐伏尔的空间批判思想对于城市空间中景观的建造与维护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城市空间不仅是物理概念的,更是意识形态的,城市空间中的景观不仅是区域文化传播的场所,也是再生产区域文化的路径。

空间研究另一集大成者是法国著名思想家福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福柯注意到“19世纪之前西方一直和时间主题纠缠,人们迷恋历史、发展、循环、死亡等时间议题”。福柯认为空间在描述历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维度,因为空间是各种权力的历史。这是一种社会研究的转向。[4]福柯认为空间是一种规训,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借助边沁“全景敞视监狱”的概念,认为空间是一种权力,是权力的空间化处理。通过“全景敞视监狱”这样的空间,监视者可以发现被监视者的一切行为,而被监视者却无法发现。在这里,空间成为权力行使的途径,并最终造成“一种有意识的和持续的可见状态,从而确保权力自动地发挥作用。[5]现代社会的空间,虽然仍有福柯所言的“监视”内容,但是从城市景观设计来说,则无法起到上述作用。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城市空间的景观设计,实际上也是一种权力,它表达出的内涵并不比“监视”的作用少。当每日数以万计的人经过城市景观并对其投以注目时,景观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足以“媲美”任何权力体系。

二、区域特色文化与空间

区域特色文化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它以特定地域空间为载体,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惯习、风俗、行为方式等。区域特色文化的发展是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实现保育文化、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的目的。[5]

从西方来看,区域特色文化的表达方式比较多,通常有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国家公园等。以欧洲为例,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索勒特索煤矿区就建立了戴瓦兰生态博物馆,建设目的是保护和传承该地区的工业文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和台湾兴起了造村和社区运动,日本因农业人口流失严重,所以提出一村一品口号,打造乡村特色,吸引旅游资源;台湾通过“人、文、地、景、产”等核心理念,发展社区旅游,以传承和保留社区文化。[6]

区域特色文化所具有的内涵因地而异。首先,包括历史文化遗存。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下同),历史文化遗迹对区域文化的影响非常明显,这包括以包公为代表的廉政文化、李鸿章为代表的淮军文化,以及三国文化等,多种文化遗存的汇集,形成了合肥独特的区域文化特征。其次是自然资源禀赋。以逍遥津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环城公园为代表的社会景观、以明教寺为代表的古刹寺庙、以蜀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等,构建了合肥特有的文化气质。第三,以名人为主题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名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精神气质对一个区域影响至深。周瑜、包拯、李鸿章、刘铭传等构成了江淮大地独特的名人主题景观。第四,名优特产与名俗文化。名优特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也负载着当地文化。名俗文化则是流传民间、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庐剧、洋蛇灯等民俗文化,在普通百姓中流传很广。

区域特色文化在城市空间中以物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彰显城市的个性——同时也重构城市文化。区域特色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表达主要有三个因素:人、事件、活动空间。人是区域特色文化表达中最活跃的因素,既是传播的主体又是传播的对象。事件则是区域文化发生的中介,只有通过不同事件的发生,区域文化的传播才成为可能。活动空间则是区域文化表达的场所,只有物理场所的存在,区域特色文化才有了载体。

如果从区域特色文化的视角来观照当前的城市空间景观设计,我们发现有几个趋势:一是文化在城市空间设计中越来越重要。在经历高速发展和全球化冲击后,城市发展进入个性化、特色化阶段,其中重要的表现方式就是区域文化的介入。二是碎片化依然突出。虽然城市空间的表达已经被城市治理者所重视,但是缺少系统性、科学性的建设与拆除仍然严重。三是语言化越来越凸显。所谓的语言,就是城市空间的景观设计要会说话,能告诉公众这个设计意味着什么。这也是“景观语言”成为风景园林核心理论的原因。

三、语言景观是城市空间表达

区域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

这里的语言不是狭义的话语,是语言地理学意义上的广义语言。城市空间中语言景观的表达通常包括交通路牌、广告牌、地名、沿街商铺名称、街道与小区名称、政府公共标识、建筑造型、雕塑样式、公共交通等。由于语言景观的广泛存在,不少地理学家潜意识地把它作为典型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和城市地理研究者关注的重要样本。[6]在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镇化、千城一面的背景下,城市空间中的语言景观彰显区域文化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我国在城市空间的语言表达上也存在断裂。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缺少景观建构的根基,特别是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存在“多快好省”等价值观念,很少城市能静下心认真思索景观语言表达区域特色文化问题,使原本很有价值的地方文化没有通过城市空间表达出来。加之国外文化体系的进入,我们在追求高楼大厦与整齐划一中甚至割裂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建筑,最终使城市在一片整齐划一、热闹繁华中丢失了个性。

作为城市设计者或者城市空间景观的设计者,如何通过景观语言表达区域特色文化,是必须思考的内容。设计者不仅需要考虑空间构造的风格、特色,还要把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融入其中,让居住者找到“精神的家园”。这是因为,“人们对自己居住成长的城市之所以产生依赖,是因为传统文化给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的情感基础与归属感,人们可以找到自我,以及所处的生活环境,从而确定审美环境的发展前景。”[7]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景观既是对历史文化的衍生与传播,也是创造美感、构建城市风格的组成部分。通过日常景观的设计,在视角语言中,表达城市的情感、倾向、内涵、意义。

景观是生活的场景,是教育的设施,是意义的载体。[8]它具有语言所有的特征:形状、结构、材料、构成和功能。景观语言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感知,它能使人产生从害怕到高兴和怀旧等在内的不同态度,对景观的态度又通过人们利用和改造景观的方式反映出来。[9]对于区域特色文化来说,景观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强化区域文化。区域特色文化一般都是流传较久并有一定知晓度的文化,景观语言可以进一步强化这种文化。对于本地居民来说,景观文化是一种熟悉感,亲近感;对于外来居民来说,景观文化是了解、知晓、认同的载体。二是传播区域文化。景观文化带有一定的隐喻特征,比如书本隐喻知识的重要性,西方雕刻意味着城市的开放性。城市可以通过景观传递区域文化特点,让人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区域文化。三是塑造区域文化。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并非意味着文化一成不变,相反,文化是在不断纳新吐旧中不断发展的。城市可以通过空间景观语言的传达,重新建构新的区域文化特征。

四、城市空间景观语言生产的路径探析

语言符号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叙事工具,特别对于文化景观而言,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事件需要通过景观语言的生产来表达。[10]我们在城市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从不同层面运用语言符号。从形式、逻辑以及景观的内涵、空间上构思并最终完成设计。[11]城市空间中景观语言表达区域文化的设计需要注意几个原则:一是设计时考虑意义的建构。不少城市景观的设计一味追求新潮、流行、美观,未能在区域特色文化的表达上下功夫。优秀的景观设计既要照顾公众欣赏水平,又不能媚俗。其次,要注重设计语境的引导性。引导性是指景观作品对区域特色文化的呈现具有导向作用,把观看者导向文化的层面。此外,还要考虑公众的接受度、参与度等。

城市空间中景观语言的表达牵涉几种类型。约定型,主要是区域中约定俗成的形象、含义,比如包公的形象,具有公众容易识别的特征。创作型,指按照区域文化特征重构或创作新的形象,比如日本广岛的和平公园桥,创作者隐喻新的出发之意。

首先,城市空间中景观的设计要确定区域文化表达的主题。不少城市设计者没有考虑到区域文化问题,认为流行的或前沿的就是好的,忽视了区域特色文化的特征。区域特色文化是公众认同的内容,很容易得到认可,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把区域文化表达放在首位。

有品位的城市空间表达有主次之分,关于区域特色文化的内容肯定放在主要方面。比如留园、拙政园始终把隐逸文化放在首位,其他如君子文化、吉祥文化居其次。在主次之别中还要注重层次性,即区域特色文化中从最核心的内容到边缘内容的表达,要有一定的层次关系。比如合肥的核心文化是包公的廉政文化、李鸿章的淮军文化和三国文化,其他佛教文化、有巢文化等则属另一层级。在城市意象的建构上,要注意区域特色文化表达的虚实结合。有些区域文化要表达得清晰、明白,要受众一眼就看明白;有的文化则要含蓄,让观者揣测良久,滞留赏析才好。

其次,要善于运用语言符号表达出区域特色文化的内涵。师法自然是城市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法。大自然蕴含着千变万化的内涵,只要你有发现的眼睛,就能于自然中发现美,并把这种美贯彻到设计中去。比如福建土楼就是对天圆地方的阐释,很好地代表了闽文化。比如北京城市景观的设计,运用轴线、高墙、深宅、雕梁画栋等诠释了皇家文化。

要注重对不同景观语言表达关系的处理。有些设计需要“向心”。所谓“向心”是指在设计过程中,有中心点、核心之处。比如合肥政务文化新区的“中央公园”。有的设计则要互相映衬、互相包含。比如不少徽派建筑的设计中讲究方向的不同、进退的差异、高低的错落,既展示建筑的形式美,又寄托了马头墙层叠的“五岳朝天”的象征意义,从造型上还可以达到防火、防盗的目的。从进退的差异可以看出,空间土地的有效利用,就是一种与邻里间的相互包容。

第三,善于在解构、重构中表达地方文化特色。景观语言表达中可以对既有内容进行解构,即进行创造性处理。“文似看山不喜平”,城市空间的景观设计也是一样,出人意外的表达总能让人印象深刻。当然,这种创造不是鼓励“无厘头”的表达,而是在区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表达。解构的同时,也就是在重构,通过空间景观语言的生产,重新建构区域文化特色。

注重象征、隐喻等景观手法的运用。对于区域特色文化的表达可以通过数字、谐音、色彩、方位、解构等来进行象征性表达。比如,可以用荷花表达廉洁自律的品格。

第四,借助西方现有理论来实践城市空间的景观语言生产。在欧洲现代生活中,注重文化特色和品质生活越来越重要。亚历山大就用“模式语言”来探讨既延续传统地方特色,又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体系。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形成了对欧洲风景园林设计师产生重要影响的独特设计语言。[12]

第五,通过具有传播特质的设计增加设计的传播性。城市空间景观语言的生产,最终需要传播才能完成其设计目的,没有传播的设计是不成功也是不必要的设计。城市空间中景观语言生产后,要通过传播、营销、体验等手段,让更多人接触、接受。

参考文献:

[1][法]列斐伏尔.空间的政治[M].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9.

[2]吴宁.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J].社会,2008,28(02):112-127.

[3][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1.

[4]刘红旭.社会学理论的传统继承与当代转向[J].江淮论坛,2016,(1):138-143.

[5][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14:226.

[6]徐茗,卢松.城市语言景观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15,(1):21-25.

[7]赵慧宁.当代城市特色与景观文化视觉语言[J].艺术百家,2015,(2):139-143.

[8]安妮·惠斯顿,斯本.景观的语言:文化、身份、设计和规划[J].张红卫,李铁,译.中国园林,2016,32(02).

[9]汤茂林.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01):70-79.

[10]陈岗.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语言符号叙事——基于景区营销、文化传播与旅游体验文本的比较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2):121-127.

[11]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12]王云才.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研究进展与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1):33-41.

文化用品的生产 篇12

1、城市文化与体育场馆规划布局

城市文化决定了一个城市形象,体现了人文和思想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实力、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城市文化也可以称为“都市文化”,在《中外城市知识辞典》中解释说,是市民长期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 体育场馆的规划布局是以物质载体的形象综合反映出体育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心理,承载着体育运动行为的基本物质文化形态,渗透体育运动精神以及相关的艺术形式和社会文化心理,共同构筑了整体的、复合的文化属性,同时也是以一种意义独特的文化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其功效使得体育场馆规划布局的生产与再生产获得生命力和动因。

2、空间生产

列斐伏尔,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在20世纪70、80年代转变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为 “社会空间辨证法”,1974年列斐伏尔发表了《空间的生产》一书,将空间带入马克思主义中进行分析,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空间,将历史进程参与到空间的研究,认为空间具有物质性和社会性。 列斐伏尔注重空间的重要性,将空间、历史、社会辩证的统一起来,构建了“社会—历史—空间”的三元辩证法。 对于空间的生产必须通过对历史、社会的深入研究才能进行,那么对于社会的文化则需要从空间的角度来考察。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历史的产物”。人类历史发展生产的产物就是空间,空间具有生产的能力,同样也可以再生产,同时,空间的生产体现了历史背景下的生产关系,并且的空间本体论的基础或前提。

3、北京体育场馆规划布局与城市文化的三层空间生产概念

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的概念理论中,空间包括三个层面, 即空间的三重性:

第一、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s)。是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在辩证法的作用下,揭示社会的空间实践过程中的社会形态的特殊场所和空间的特性,并在空间的实践中强化其特性程度和社会形态的连续性。 体育场馆的规划布局既是人们物质实践活动和行为的过程也是活动和行为的结果。其规划布局的空间实践是城市文化具体化和经验化的“感知的”空间。 体育场馆是社会在空间发展中,人类生存生活实践中的满足精神需求实践活动的结果和产物;人类在社会组织中为了生活而对空间进行物质实践, 形成了种种具有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的习惯和能力;那么这种结果和产物在体育场馆规划布局的空间实践中确保城市文化的一致性和持续性。

第二,空间的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概念化的空间,社会知识、意识形态支配性的空间,与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秩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科学家、规划者、社会工程师们以知识、代码、符号的方式体现。 体育场馆规划布局的空间是被构想出来的,方案出现之前的各种预案是一个社会研究对象设想出来的抽象空间,是社会形态中主导地位者以一种生产方式设想和构建出来的“真实空间”,并具有知识权力的空间。这种空间是城市制度组织和社会结构在文化层面上对城市进行批判分析,观测城市的社会发展和历史传统,并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形态文化生产,形成城市现代化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品。

第三,表征的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 是“居住者”和“使用者”的空间,通过代码、符号形式显现出来的空间,这些代码和符号都是居住者和使用者记录和绘画的空间,也是科学家、规划者、社会工程师们以叙事的方式表现的空间。社会城市组织者依据城市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体育场馆规划布局进行有目的性,针对性和远瞻性的空间生产,这一空间是与社会生活底层相互联系的空间,并且是亲身体验和经历的、实际的,并能够体现现代日常生活中积极的因素。

4、结论

上一篇:学好小学数学下一篇:出口退税的纳税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