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用品市场(共12篇)
体育用品市场 篇1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长跑、骑自行车等方式, 每天坚持运动, 把运动当成了生活。因此, 对运动鞋服的需求增加了, 对产品销售和整个市场都形成了利好。
361 度公关总监韩晔表示运动品牌市场的确出现了“回暖”, 她将这个回暖原因归结于国家支持与全民健身热潮。她认为:“随着国家对体育方面, 尤其是对足球方面的重视, 整个体育行业再次得到重视。同时, 人们对全民健身的意识也在提高, 对体育用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大。”
此前, 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在政府支持的宏观背景下, 运动品牌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另外一方面, 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 我国兴起运动健身潮流, 刺激了整个市场对专业运动鞋服的需求。以马拉松运动为例, 来自中国田径协会的数据显示, 2014 年我国境内共举办51 场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 参赛人数超过90 万人次, 参与全程及半程马拉松项目总人次超过26 万, 创历史新高。
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们奉行的都是“体育大国”政策, 追求的都是“金牌体育”战略, 并且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尤其是随着公众在观念认识上更加成熟与理性,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从“金牌体育”向“全民体育”转变, 已经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而此次国务院出台的《意见》, 其根本目的正是为了推动这种转变的尽快实现。
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张庆也认为, 我国居民运动生活方式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迈进, 带动运动品牌市场稳步发展。他表示, 随着我国跑步健身潮流的兴起, 以及市场对专业运动产品需求的增加, 我国对运动产品的消费量也在增加。随着中国市场的整体回暖, 运动品牌也会实现增长, 不过几个有明显品牌个性、有专业基础的品牌增长空间会比较大, 形成强者愈强、弱者被淘汰的局面, 整个行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加强。
据分析, 在一些细分市场上, 包括户外、极限运动, 中国的本土品牌都在做一系列的尝试, 比如并购海外一些小但很有特色、在专业细分领域有特长的品牌。未来细分市场很可能成长出一些老大, 瓜分综合型品牌的市场份额。
体育用品市场 篇2
课程与服务。
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分析(图)
市场概括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事业、体育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焦点。这使得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自2000年起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在高速增长,到2004年,整个市场规模达到42亿美金。与此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每年全世界大约有60%的体育用品是在中国生产制造的。2004年,全国全国体育用品出口达54亿美金。据预计,到2008年,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规模将达到62亿美金。中国也在大力鼓励体育锻炼,目前全国有近四亿中国人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而且这一数目还再不断增加,这为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带来了强大的需求。
海量管理资料下载,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严禁用作商业用途。
课程与服务。市场主要驱动力
目前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而在其之后的驱动力主要有以下几点: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
2005年,中国的GDP超过了18 万亿人民币, 人均GDP超过1,700美金 同时GDP连续十年保持8.7%的增长水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12美金。中国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全世界都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目前,而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仅占国内GDP的0.2%, 而在美国,这个比例可以达到2%,其增长空间无限可略见一斑。
世界级的体育盛事
除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外,在未来的几年中,有一系列的国际体育赛事将在中国举行,例如,2007年的长春冬亚会以及在上海举办的网球大师杯、F1赛车,还有目前正在举行的斯坦科维其杯篮球挑战赛。同时,世纪级的体育明星也不断涌现,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应当是来自NBA休斯顿火箭队的姚明和“百米栏冠军”。这些世界级的体育赛事加上世界级明星的不断造势,极大地激起了人们对于体育的热情。这些热情将使得人们积极投身于各海量管理资料下载,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严禁用作商业用途。
课程与服务。类体育活动中,而这将极大刺激国内的体育用品市场,掀起一场体育消费的高潮。
消费意识和能力
中产阶层的出现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使得中国的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闲钱去用于体育消费。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和运动的重要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全面健身计划,到2020全国将会有40%的人口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
所有这些以上因素将会推动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在未来多年内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体育用品零售格局
目前在国内的体育用品市场,总的来说,主要有四中零售业态:单一品牌店
单一品牌连锁店(Mono Brand Chain Store)
一般来说,这种体育用品店只销售一种品牌的体育用品,通常是自有品牌,产品主要是以服装和鞋为主。自营和特许加盟是主要的经营和扩张模式。目前这种形式是国内国内体育用品零售市场最主要的销售方式之一。耐克,Adidas 和李宁是这一业态的海量管理资料下载,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严禁用作商业用途。
课程与服务。
主要代表,紧随其后的还有一些中小型的新兴品牌如安踏、鸿星尔克、双星等。Nike是其中的领头羊,目前Nike拥有1200家专卖店占据10%的市场份额,并以每周10家的速度在快速扩张。Adidas以9.3%的市场份额屈居次席,目前其在全国250个城市拥有1300家门店,并决心到2008年使店铺数达到4000家。国内的体育用品老大李宁则以8.7%的的份额位于第三,目前拥有2500家门店,并计划到2008年再新增1500家。
专业连锁店(Specialty Chain Store)
店中拥有多种品牌包括自有品牌产品,产品涉及全系列的运动产品。自营是主要的经营方式。在国内此类店的代表主要有迪卡侬和跨世体育。迪卡浓是一家法国的体育用品零售商,2003年进入中国,目前在国内拥有5家门店。不像其他的体育用品零售店,迪卡侬的店一般都不在城市中心区域,而位于城郊区结合部。除了提供全系列的体育用品(球类、越野、登山、户外等等)外,专业的体育服务是此类专业店的竞争优势之一。随着人们运动意识的增强,会对此类能提供专业服务的零售店有更高的偏好。店中店
海量管理资料下载,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严禁用作商业用途。
课程与服务。严格来说,其实此类体育用品零售店更像一种百货业态。他们没有自己的品牌也不销售具体的体育产品。这一类的代表型企业如:运动100和名店运动城。此类企业一般在百货商场、超级市场租下一定面积的区域,如一个楼层,在此基础上引进国内外的知名运动品牌。各品牌在其中租下一定的区域设立自己的品牌专卖店铺,各自独立销售,互不干涉。运动城的主要收入一般来自两块,一部分是各品牌场地的租金收入;另一块则是和各品牌签订的销售佣金协议,即当某品牌当月或当年的销售额达到一定金额后,会有相当比例的佣金收入返还给运动城。这种零售模式的好处在于创造了一种集合的效应,使得消费者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百货/超级市场/厂前店/灰色市场
其他的体育用品零售业态包括百货商店、超市、厂前店和灰色市场。这些业态都不属于专业的体育用品专卖场所,只是会附带销售一部分体育用品。一个不得不提的市场是所谓的“灰色市场”。在这里可以以非常低的销售价格,买到知名品牌的体育用品。这一市场的存在反应出目前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和实际消费能力之间的落差。但有趣的是,这些市场往往也成为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后必去的购物场所。但随着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海量管理资料下载,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严禁用作商业用途。
课程与服务。的加强,以及人们消费意识的成熟,这些市场的生存空间也会逐渐萎缩。看看北京的秀水市场和上海襄阳路市场的迁移就可以看出这一趋势的演进。
市场进入
随着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飞速发展,许多企业都看好这块市场并想抓住奥运这个机会分得一杯羹。除了原有的企业在加速扩张外,有许多新的国内外企业都在积极准备进入这一市场。前途虽然光明,道路依然曲折,任何一个企业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进入策略都必须周全和谨慎。
作者倪云华,MBA,管理咨询顾问,E-mail: Yunhua.ni@gmail.com
学知网推荐:企业培训管理培训研修班总裁研修班营销管理研修班房地产研修班清华大学总裁班企业管理研修班北京大学总裁班工商管理研修班在职博士在职硕士
印度欲扩大体育用品市场 篇3
目前印度体育用品市场在全球体育用品中的比重占不到1/100。可以说印度体育用品市场仍处于未开化阶段。虽然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呈爆炸式上升,但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则相对缓慢。随着印度年轻一代的成长,印度民众受到更多的教育,有更高的收入,也更关注全球市场和活动,更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而印度政府在未来几年中也更加热衷通过国际体育赛事展示国力,发展经济,这无疑为体育用品市场的成熟发展带来了契机。而赛事带来的建设、设施和宣传作用必将大大提高印度国内体育人口的比例。尽管印度目前还不算是个体育国家,在国际赛事上亦不算是个体育强国,但印度政府在国际赛事的举办上仍相当积极。从英联邦运动会、亚运会到世界板球锦标赛,无论是印度政府或国民都表现的相当热情。事实上印度在独立前就开始派代表队参加奥运会和英联邦运动会;1934年举办的首届亚运会便在新德里举行。
由于经济的爆炸式增长,印度的体育市场在未来也必然经历飞跃式突破。中产阶级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政府预算的增长都会拉动体育用品消费,由此吸引的大批来自海内外的资金必然为印度体育行业带来更大的商机。印度有1.34亿电视观众,这令印度体育赞助市场和电视转播都大有可为。印度的板球运动明星的收入得益于丰厚的赞助不亚于美国的体育明星。目前,印度的体育赞助市场大约达到2.5亿美元,而电视转播权大约达到3.5亿美元。这两个市场近年都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据进一步分析,这些赞助和电视转播权主要集中在板球一项运动上。如果其它运动的市场开发完全,仅电视转播一项就可以将市场规模翻倍。
除了体育用品的消费,印度因为拥有相对低的劳动力成本而成为了很多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的代工生产地。印度体育用品的制造以出口为主,大约有1/3以上的产品都是出口国外。印度去年的出口额高达17.8亿美元,有6.2亿个集装箱从印度发往全世界各个角落。运动服饰、健身器械、运动鞋等各类体育用品均有涉及。据统计,印度过去5年的出口增长率都保持在10-15%之间。六大类出口产品占据了整个体育用品出口销售额的70%,其中充气球26%、板球器械18%、拳击设备9%、吊床8%、运动服7%、球网3%。印度生产的体育产品主要行销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和地区。
为了在全球贸易中占据更多份额,印度正在重新大规模采用经济特区政策,试图扩大制造业出口。据报道,印度正重启45年前引领全球的经济特区政策,以低廉租税、快速的审查流程与独立的供电系统吸引创业家进驻,试图扩大制造业的出口以提振经济。印度1965年在西岸的康德拉成立第一个经济特区,但由于地点选择不佳、财政奖励不足,且交通不便,使这些经济特区注定无法繁荣。近年,当局采取有利于经济特区的法规后,这些经济特区才得以起飞。2006年起印度增设约100个经济特区,吸引了1.6兆印度卢比的投资额,约为4年前的60倍。商务部表示,这些经济特区约造就50万个工作机会;目前已有478个新经济特区获准成立。这些由政府赞助的经济特区由单一办事处统管环境、租税与其他官方审查流程,减少繁琐的官僚作业程序,同时也避免了印度其他地方水电缺乏的问题。进驻经济特区的企业可享有15年的租税优惠,且不需支付关税与地方货物税。
体育用品市场体验式营销策略解读 篇4
一、体验营销简单地说就是站在消费者角度, 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方面体现的综合消费体验。根据体验营销的五种类型, 笔者对体育用品零售终端的体验营销策略进行如下剖析。
1、感官体验营销策略
感官体验营销的主要目的是创造知觉体验及购物的舒适感。在品牌多元化, 消费观念呈多极化的消费市场, 打造品牌忠诚度的代价越来越高, 而有效性反而越来越低。 主要原因在于以前卫时尚, 装靓扮酷、我“型”我“塑” 为特征的青年消费群体追求的是“feel” (感觉) , 任何只凭单一产品、环境、价格、服务、便利等优势都难以打动及满足青年消费者对“feel”的无限追求。
“胜道”公司为实现差异化竞争, 主要给消费者前所未有的感觉认知, 着力打造“高、大、全”的品牌形象。 “高”体现在品牌定位高端, 店址选在客流量较大的地段。“大”则显示出运动城规模宏大, 产品品类范围大、 设计风格的气度大。“全”不单是体育用品的品牌与品类齐全, 更重要的是集购物、休闲、餐饮为一体。齐全的品牌与品类, 完善的消费配套设施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更能让销量倍增。
相对于其他运动城单一的运动服饰、用品销售, 胜道从卖场的专业性和商场的综合配套功能来说, 无疑能给消费者提供前所未有的营销体验和满足其更“feel”的消费需求, 给行业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代表着运动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势。
2、情感体验营销策略
情感体验营销关键在于打情感牌。“以情动人”在于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从某个角度来说, 消费者之所以有品牌忠诚度, 是基于品牌内涵与消费者情感诉求的“近距离”甚至是零距离所引起的情感共鸣与寄托。
比如“RSScan”足部分析系统, 为消费者提供足部诊断和分析, 进而推荐最适合的鞋类解决方案。“RSScan” 项目的设立, 正好从特殊人群足部分析, 设计、订单处理、工厂制作, 到销售环节的一丝不苟, 精诚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量身订做的特殊要求。这种独特性与稀缺性最能拉近消费者与商家的情感距离, 有效地培养品牌忠诚度。
3、思考体验营销策略
从消费需求来说, 青年消费者属于想象型与放纵型, 消费观念呈多元化形态, 既有放射性思维, 又有聚焦性思维, 如何利用其积极有利的因素是思考式体验营销成功的关键。这需要对消费者心理世界的真正洞察, 从而进行启发其心智模式, 创造性地让消费者获得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 达成体育运动体验文化共识。
比如聘请专业篮球教练到运动体验文化社区, 对青少年运动爱好者进行免费辅导, 组织相关的篮球比赛吸引更多的运动爱好者观摩或参与其中, 带动很多旁观者演变为消费者, 消费者转化为运动爱好者, 进而达到从看戏到唱戏的角色转变。这既能成功实现产品消费, 又能将产品消费向体育运动文化体验消费过渡, 甚至将体育运动文化体验演绎为一种习惯, 融入生活中变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4、行动体验营销策略
行动体验营销是通过偶像、角色如影视歌星或著名运动明星的品牌效应来激发消费者, 满足其内心深处的情感诉求, 改变其生活形态, 从而实现产品的销售。让消费者积极参加一些明星的活动, 基本上需要具备两个要素, 一是明星够大牌, 具有良好的吸引力与号召力;二是符合消费者的运动体验情趣与价值观。
比如为让篮球运动爱好者实现与NBA明星见面的夙愿策划的“你离NBA有多远”活动, 2010年夏天邀请了四位NBA球星到沈阳, 极大限度地满足了消费者情感需求, 从而推动了体育运动文化的普及, 拉动了体育用品的销售, 培养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5、关联体验营销策略
关联体验营销是包含感官、情感、思考、行动的综合体, 是由此及彼的体验方式。消费者看上一个产品, 或因店面陈列与布置气氛温馨别致, 使感官上引起共鸣, 感官上的愉悦与满足转化为情感依赖进而消费等关联性体验营销行为。运动城在感官店面的设置、客情关系的培育、思考方式的启发、客商互动方案的实施等方面要力争精益求精, 因为某一个体验环节的满足, 会使消费者对其他环节刮目相看。无论是体验营销的哪一个环节, 对客户来说都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并能追求及享受到其他相关联的服务。还有消费送积分, 积分送旅游 (活动) , 从而达成对感官卖场、思考方式、消费行为上的变化与满足, 拉动销售量, 达到关联式体验营销的目的。
二、上述体验营销策略具有较大的特色, 但这只是少数运动城能做到, 绝大部分运动城仍然局限于企业内部事务, 将企业资源与精力放在店内购物环境的打造、产品品牌的选择与服务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如何才能做足体育用品零售的体验营销呢?从以上策略分析, 可以归纳出三个关键点。
1、打造运动“热”文化
运动文化氛围的打造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生命在于运动”文化理念的真实再现。通过对运动文化的提炼与强化, 进行广泛的传播等方法, 最大化地影响广大消费群体, 让运动“热”文化深入人心。鹏达通过运动项目的细分及社区运动文化的大力传播, 吸引了大量志同道合的运动爱好者参与到运动中来, 一起分享各自的经验, 其旗下运动体验店不仅仅是便捷的购物场所, 也是一个体育社区文化汇集区。
只有倡导和塑造健康体育运动文化才能让运动爱好者找到更“feel”的生命力。打造强大的运动文化氛围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其中, 才能通过运动文化来影响及推广普及运动, 广泛的运动基础再来推动体育用品销量的增长, 这一循环才是健康运动产业循环链。毫不夸张地说运动文化是海, 运动是水, 体育用品是鱼, 个中逻辑不可本末倒置。
2、情感服务的深化
情感由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来决定, 心与心是零距离, 其情感也达到最理想的状况。显而易见, 如何拉近消费者心理距离是情感体验营销成功的关键。
比如, “贴身管家”商务电子网络集成系统由企业聘请专业人员统一管理, 成立精细化管理数据库, 将客户的相关信息输入数据库, 进行精准分析与定期追踪, 对比如客户的身体特征、消费偏好、运动嗜好、活动规律等信息需求了如指掌。根据企业的动向及时向客户传达有价值信息, 并依据客户的反应来做进一步的服务, 稳步深化服务工作, 达成与客户信息的高度共享与无间距的情感交融, 打破目前运动城单方面“坐大”, 等客上门或网上消费的惯性思维。
这种方式实质是将客户消费挑选产品或体育活动项目的时间向前端转移给运动城商家来完成, 这种超前服务方式, 对于工作繁忙、生活节奏高度紧张的消费群体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杀伤力。让他们在工作中就能消费, 想运动时毫不浪费时间就能直奔主题, 进行运动放松与休闲消费, 节省了客户选择产品或体育活动项目的时间成本, 直接为客户创造价值。
3、运动体验大众化
对运动文化、运动体验、运动产品三者进行细致的分析:文化是消费的引导力;体验是消费的爆发力;产品是消费的原动力。让运动体验大众化, 运动产品就能畅销化。
体育用品零售商可以与体育场馆、旅游景点、健身场馆、休闲会所进行战略联盟与捆绑消费, 利用联网、联点、套票优惠等方式, 多渠道、多维度地切入社会, 避免陷入闭门造车、独家经营、势单力薄的困境。在推广体育运动的同时, 扩大运动城的品牌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避开针对性极强的小部分细分消费群体, 向边沿消费群体渗透, 扩大消费范围, 为争取更大的销量奠定基础。通过多维度社会活动, 将体育产品时尚概念店向体育活动体验场所转变, 运动范围更大, 参与者更广泛, 大众化运动才能普及。
体育市场营销策划 篇5
体育市场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市场,是体育有形产品和体育服务产品的交换市场。体育市场包括固定型市场,如体育场馆设施、体育用品市场等;流动型市场,如各种健身俱乐部提供的体育服务、体育旅游和体育广告经营等。体育商品要被消费者接受,能够占领更大的市场,就必须进行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成功与否,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根据体育市场营销具体特点,制定和实施适宜的营销战略至关重要。本文将体育市场营销战略细分为市场定位战略、市场定时战略、市场进入战略、市场发展战略、市场竞争战略,并探讨了体育市场营销如何进行战略选择。
一、体育市场营销战略及其特点
1.体育市场营销战略
战略是指对事物全局性、深远性的谋划。体育市场营销战略是指体育商品经营单位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为实现其经济目标,对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市场营销发展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体育经营单位为了有效地开展经营活动,实现其经营目标,必须了解和根据市场营销的观念及战略特点.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全面分析和考虑市场营销的各种环境因素,选择有效的市场背景策略。
2.体育市场营销战略的特点
体育市场营销战略,是对体育经营单位在一定时期或阶段内市场营销活动总体发展规划所作的决策。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全局性。体育市场营销战略事关体育经营单位的全局,这种全局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育市场营销战略是对体育经营单位发展所做的总体设计,包括总体规划和整体的策略与手段;二是体育市场营销战略的决策事关体育经营单位全局及其未来的全面发展。
(2)长期性。体育市场营销战略事关体育经营单位的未来:体育市场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将使体育经营单位产生质的飞跃,但通常这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得到的。重要的是,体育经营单位的营销战略不仅在战略时期内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重大,而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系统性。体育市场营销的系统性是指体育经营单位各环节、各部分的工作是一个彼此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有机统一整体。系统有层次、大小和主次之分,下一级要服从和服务于上一级。对某一个体育经营单位来说,应该把整个企业的战略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工程来统筹安排,追求整体发展的最大效益。
(4)适应性。体育市场营销的适应性,是指体育经营单位的市场营销易受到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影响,当环境发生变化,体育经营单位所做出的与新环境相适应的快速反应的特性。体育市场营销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需求、政治或经济形式变化、政策与法令变更等。同样,体育经营单位内部条件的变化也会对市场营销产生影响。
(5)风险性。由于体育市场营销战略是对体育经营单位某一时期内市场营销活动发展现划所做出的预计性的决策,而这种决策是不可能在各种条件完全成熟和信息绝对充分的情况做出,加之,体育市场特别是体育无形产品市场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使得体育市场营销战略具有不可确定性和瞬时性的特点,许多市场机会往往是一瞬即逝,失不再来,机会和风险并存。
二、体育市场营销战略构成及其的选择
体育市场营销策略主要有市场定位策略、市场定时策略、市场进入策略、市
场发展策略、市场竞争策略。
1.市场定位战略
市场定位是指体育经营单位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和自身资源条件,建立和发展差异化竞争优势,以使自已的产品在消费者中形成区别并优于竞争各产品的独特形象。这种独特形象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企业在分析了市场环境后,就应突出自身的市场优势,确立市场定位。即企业需要了解在某一级分市场上,消费者心目中所期望的最好的体育产品是什么?
2.市场进入策略
市场进入策略是体育经营单位在合适的时机占领目标市场时,如何相应地在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两方面做出可靠的措施和保证,以保证体育产品顺利地进入市场的决策。其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形成决策和销售能力形成决策两个方面。
(1)生产能力决策。在必要的时间内,体育经营单位形成进占目标市场的生产能力,是实现占领市场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无论是体育的有形产品还是无形产品,一般都有两种可供选择的策略。①独立发展策略,是指无论是发展体育有形产品的企业,还是发展体育无形产品的企业(如俱乐部经营的竞赛、表演、竞技咨询、球员转会、竞技培训、广告彩票等),完全靠自身的力量去达到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或调整企业内部的综合生产能力结构,以适应产品组合结构的要求。②综合发展策略,主要是依赖体育经营单位外部的力量,即通过联合、协作、分包等方式形成新的综合生产能力。由于多方参与,在计划、控制、协调等方面都增加了难度。因此,体育经营单位必须善于优选合作者,处理好各个协作方面的责、权、利,以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2)销售能力决策。某一体育产品要进人和占领市场,生产企业必须具有必
要的销售能力和渗透市场的能力。销售能力决策主要考虑流通渠道和销售方式等问题,在制定决策时应考虑产品、市场、企业、社会环境及经济效果等诸因素。
3.市场发展策略
市场发展策略是指透视市场前景,选择市场发展手段,通常包括密集性发展和多元化发展两种主要形式。
(1)密集性发展。当某种体育产品的市场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时,可选择市场渗透、产品发展和市场发展3种密集性发展形式。无论是体育的有形产品市场,还是无形产品市场都普遍存在和适用。①市场渗透。是在已有市场规模的基础上,增加现有产品的销售额。可采用多种办法,巩固老用户,增加新用户。②产品发展。是通过发展和改进现有产品,使其具有某些新的性能和用途,满足更多的社会需求。③市场发展。是指开辟新的企业产品销售市场,以增加销售额。
(2)多元化发展。多元化也叫分散化,主要有同心性分散、水平性分散和整体性分散3种。①同心性分散发展是体育经营单位利用原有的技术和特点,以其为核心,发展用途不同却结构相似的产品。②水平性分散发展。是利用原有的市场优势,在已占领的市场上发展技术、性质及用途完全不同的产品。例如,体育俱乐部的决策者,可以通过运动员转会的渠道,出售球员,从中获利。还有些体育俱乐部利用自身或球员的社会知名度去参与商品的推销宣传活动,以获得丰厚的利润。③整体性分散发展。是指体育经营单位将业务扩展到与其原来业务、技术、市场和产品毫无联系的行业中去。如由体育部门建设和开办的从事餐饮和服务的宾馆、酒店、娱乐城、收费停车场等等,就是整体性分散发展的形式。实行分散性的发展,可以提高体育经营单位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少单一经营的风险,同时,有可能更充分地利用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使其获得更大可能的发展机会。
但是,分散性的发展往往会带来经营管理复杂化,经营单位资金分散等一些问题。
4.市场竞争策略
市场发展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其显着特征就是竞争。竞争能够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应该树立明确的竞争观念,灵活运用价格和非价格的竞争手段,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新、人新我廉、人廉我转的原则和方法,制定企业的竞争策略,必须对竞争环境和竞争形势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得心应手。企业竞争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指除了社会及文化环境以外的企业所受到的各方面压力因素,如哈佛大学着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献略》所述,一个企业通常都存在来自5个方面的竞争压力,即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压力,潜在的可能加入的同行业对手的压力,供应厂商向前发展的压力(由提供原材料或半成品,发展成自己生产产品),购买者的压力,代用品生产者的压力。
(1)总体竞争战略。不同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是不同的,分析竞争压力的目的是要了解每一种竞争力量的势态,从而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通常情况下,体育经营单位的竞争策略在总体上有低成本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和密集性策略。①低成本策略。低成本策略是指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产品生产和销售成本,从而使本企业的产品价格低于竞争者的价格,以迅速扩大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②产品差异化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是指创建本企业产品的独有特性,大力发展别具一格的产品或营销项目,以争取在产品或服务等方面比竞争者有独到之处.从而取得差异优势。例如,美国耐克公司生产的“NIKE”牌运动鞋,由于新颖的外观设计,使用功能的创新和独特,加之精美的外包装等,其价格虽然昂贵得惊人,但在我国占有相当的市场,青少年对此无
比钟情。③密集性策略。密集性策略是指企业集中力量为某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提供最有效的服务,更好地满足一定顾客持殊需要,从而争取局部的竞争优势。上述3种总体竞争策略是有差别的,成功地实施这3种策略需要不同的资源与决策,组织管理上也应有不同的要求。
体育用品市场的成熟与发展 篇6
15年后,一些不甘只做“幕后英雄”的老品牌,摆脱了以往为其他品牌代工生产的困境,带着自己新的专利技术、创新工艺,重新站在了日新月异的市场上,开始与国际品牌逐鹿市场,改变着市场品牌格局。
15年来我国体育用品品牌格局的变化、进出口额度的变化、体育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进展,以及体育用品专利的申报情况,这些体育用品企业和品牌取得的成就,无一不说明着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壮大,同时也见证着我国体育用品市场的成熟。
体育品牌格局的改变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晋江及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批家族式经营的运动鞋服企业,以康威、安踏等品牌为带领,占据了当时我国大部分体育用品市场份额。这个时期,是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刚刚起步发展的摸索阶段,国内体育用品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较弱、规模较小、实力不强,所生产的产品数量、种类也相对较少。更有多数企业在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为国际品牌做加工代工生产。这个时期的本土企业,所追求的是短期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投入和产出,品牌意识较弱,且发展目光不够长远。
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体育品牌的商品涌入国内市场,它们时尚的外观形象、高科技的专业特色,一下子吸引了中国消费者的目光。这一时期的国内品牌,由于缺少核心技术与特色,在国际品牌的冲击下,市场份额开始萎缩。甚至有一些品牌在受到冲击后,从市场上消失,而仅剩的品牌,也在二三线城市中挣扎。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体育总局及相关机构,开始重视体育产业对我国整体经济的推动作用。随着世界体育用品业先进信息的涌入,以及大型体育赛事在我国频繁举办,国内体育用品市场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在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对国内体育企业的扶持帮助下,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渐渐认识到了,做中国自己的品牌,不仅仅是企业赢得利润所需,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所必需的。由此,中国体育用品业首次提出了“做大”、“做强”的口号和目标。
2006年与2008年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年会两次在华召开,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进一步推动着我国体育用品市场调整、淘汰、更新、整合的速度,并为我国体育用品企业重新思索开拓发展道路,准备了条件。李宁、安踏、德尔惠、特步等本土体育用品企业,在我国体育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了品牌与产品以及市场份额的关系,他们开始在品牌创建阶段对特定市场进行深入了解;在品牌渗透阶段寻找、开拓新的细分市场;在品牌定位阶段,通过精心设计的营销策略,将品牌与产品融入消费者生活中。尤其顺应我国加入WTO之后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形势,本土体育用品企业开始立足全球,放眼世界,在国际市场的大环境中运筹体育用品品牌的发展战略,以市场为依托,明确品牌的市场定位。
重新制定的品牌定位和时尚包装,以及国际化的营销策略的使用,使得我国体育用品品牌逐步从民族化走向国际化,对90年代中后期国际品牌占据我国体育用品高端市场的状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往被耐克、阿迪达斯以及其他国际品牌占据的国内体育用品市场,逐渐形成了多角格局,国际品牌不再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更多的本土品牌开始挑战国际品牌的权威。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品牌步入国际化发展行列,李宁、安踏、德尔惠、特步多数国内品牌已经拥有了海外研发及销售中心。早期仅存于国内二三线城市的国内品牌,已跻身一线城市的行列;以往小型的销售网点,也发展成为了遍布全国乃至世界的销售网络。国际化的经营理念、民族化的品牌内涵,以及海外资源的合理应用,不仅加快了我国体育用品品牌收复失地的进程,更使国内品牌有了与国际品牌逐鹿一线市场的实力。
从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我国本土体育用品企业的发展壮大,反应了我国体育用品业从量的飞跃,到质的改变,并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从最初的“无名无姓”到“贴牌加工”,再到“中国制造”的崛起,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体育用品的
进出口增长
“1990年以前,我国体育用品出口额,每年不到10亿美元。其中,1993年出口额达到19.73亿美元,1994年为21.84亿美元,比1993年增加10.7%;1995年出口额为27.74亿美元,比1994年增加27%;1996年出口额为33.13亿美元,比1995年增加19.5%;到2007年,我国体育用品出口额为80.81亿美元,比2006年增加22.06%。”这组数据来自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统计,1996年世界生产体育器材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占世界总生产量的21.1%,中国则居第二位,占20.4%。这组数据表明,我国体育用品出口量在90年代早期较少,国内体育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导致了出口量少的状况。而在90年代之前,我国出口的体育用品,也是以贴牌加工的形式,出口到海外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体育用品市场的打开,国际体育用品器材的先进技术信息的涌入,为本土体育用品企业开发高科技产品,准备了条件。再加上国家体育总局及相关机构对体育用品行业的扶持,以及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对中国体育类名牌战略工作和体育用品标准化工作的推进,不仅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一些国产体育用品品牌,如泰山、红双喜、杭州飞鹰等,都逐步在专业领域中打响了自己的名气,我国生产的体育产品也正与世界水平接轨。
从只能满足运动队的部分需求,到不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运动健身需求,还漂洋过海地销售到世界各地;从只是“贴牌”生产,到逐步在专业领域中打响自己的名气,我国本土生产的体育用品,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中国制造”这一名词,再也不是当年低劣产品的代表,而是高质量体育产品的代名词。而这一阶段的体育用品出口量,也随着近年来国外体育用品企业纷纷来华投资办厂和加工订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目前,借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体育用品市场的刺激,仅以广东口岸体育用品的进出口为例,在今年1月至7月,广东口岸进口体育用品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2%,出口体育用品15.6亿美元,增长24.4%,进、出口规模均呈明显的增长态势。其中,多数体育用品出口欧美地区。
我国体育用品的进出口,在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不仅是我国体育用品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更与国家体育总局以及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的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体育用品专利申请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自主意识的增强,以及体育用品行业高新技术的发展,产品知识技术产权问题,不断地应体育用品企业的需要,被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
由于我国体育事业起步较晚,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在早期的生产制造中,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方面相对薄弱。直到国际品牌的涌入,国内品牌感到了在产品生产技术工艺上的压力,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
早期,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在专利保护方面意识较弱,产品研发前很少进行专利调查,开发完成后也没有及时申请专利,缺乏与市场竞争策略协调一致的专利战略。甚至有些企业在进行了技术创新后,由于缺乏法律保护,而被卷入侵权事件。
直到1993年,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的正式成立,开始引领体育用品企业推进创新技术及专利申请的工作。这一时期的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肩负着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技术交流的重任,除了为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引进行业先进技术,还通过多种渠道为企业引进技术项目。相应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还借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举办的机会,在展会上宣传体育用品行业的知识产权问题,目的是帮助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积极利用各种合理途径,有选择地吸收国外体育行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和宣传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既保护了我国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的知识产权,更促进了整个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为体育产业规模化和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的扶持下,1990年至2001年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的专利申请年增长率达到12.2%,平均年增加量为60.44件。其中,1989-1992年、1995-1997年、1998-2000年为申请专利的三次高峰。其中1989-1992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27.88%,年均增长量为152.33件;1995-1997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0.94%,年均增长量为115.5件;1998-200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21.38%,年均增长量为340件。而至2008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的技术创新以及专利申请数量,已达到了新的高峰。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在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方面,平均3至4年为一个高速增长周期,近年来周期有缩短的趋势。早期体育用品专利涉及的种类较单一,而在十几年间,申请专利的种类从最早的运动鞋,扩展到了目前包含球类、田径、游泳、体操、冰雪运动、高尔夫、保龄球等产品在内的竞赛、运动休闲各种类体育用品。
目前,中国体育用品业在北京奥运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下,已取得了极大进展。国内体育竞技器材大举进军奥运会,引起了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对体育器材以及产品的自主创新技术的关注,同时也进一步将知识产权问题提到了新的高度。
质量认证工作的开展
产品质量认证是我国自2003年开始推出的一项工作。产品质量认证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获准认证的企业都按照有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据此有效的运行,使企业具有减少、消除,特别是预防质量缺陷的机制,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的同时,提高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获准认证的企业能够按照认证依据的标准组织生产,从而使产品持续、稳定地达到国际水平,产品质量稳步上升。
2003年12月,我国唯一一家得到国家许可的开展体育产品质量认证业务的机构——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NSCC)在京成立,国家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为其成立揭牌,标志着我国体育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建设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产品质量认证自2003年开展以来,通过建立体育用品标准,依据标准进行质量检测,依据标准和检测结果进行产品认证,构成了体育用品质量评价、监督和控制的管理体系;为国家体育总局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为开展标准化、体育用品质量检测和体育产品认证探索了一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可操作性的路子;为建设和谐社会、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体育产品质量把好关、向全社会提供体育产品质量担保服务。
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的品牌之争 篇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 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国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高和改变, 并且随着空闲时间的增多, 体育休闲运动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当然这也带动了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 使得体育产业在短短几年内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借助北京奥运会这一发展契机, 国内民族体育用品行业得以快速崛起, 打破了耐克、阿迪达斯、彪马、锐步等国外体育品牌, 一度统领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局面。国内体育品牌开始出现在各大国内、国际的体育赛事和活动中, 加大了其品牌营销力度, 诸如开始重视广告的投入、聘请全球知名体育明星等等, 其中涌现了:李宁、安踏、特步、匹克和361度等一批著名的国内体育品牌。金融危机背景下, 国内体育用品企业逆势扩张, 短短数年里, 李宁和安踏的业绩增长强劲, 而匹克、中国动向、特步、361度、匹克等, 业绩也是相当夺目, 而这些品牌的涌现也极大地展现了民族体育用品品牌的实力和潜力。
然而, 2011年受到经济和消费增长放缓、持续高通胀的压力影响, 并且根据各大国内运动品牌公布的第三季业绩显示, 包括李宁、安踏等品牌在内的国内品牌, 都出现业绩增长放缓现象。其中李宁公司上半年收入42.89亿元, 较上年同期的45.05亿元减少了4.8%, 净利润为2.94亿元, 与去年同期的5.82亿元相比同比下降近50%, 相比李宁, 安踏虽然情况较好但也减少了其增开门店的计划。而与国内体育品牌增长放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国外品牌却又开始复苏。阿迪达斯近日发布的三季报就显示, 大中华区销售额达9亿欧元, 与去年同期7.21亿欧元相比, 同比增长25%, 除去汇率因素, 同比增长28%, 而耐克今年第三季度在大中华区的增长速度虽然不及阿迪达斯, 却也达到了9%。国内市场中两大阵营的对决孰胜孰败将是一个漫长和持久的过程, 而两大阵营所具备的优、劣势倒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
2 自主体育品牌在我国体育用品市场中的优、劣势分析
2.1 自主体育品牌的竞争优势
2.1.1 品牌扩张迅猛, 增长势头强劲
随着国内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对体育用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相比较国外体育品牌的高价位, 国内品牌以其超高的性价比, 快速抢占了市场, 无论是从产品类别还是门店数量上都实现了快速增长, 可谓是迅猛扩张, 快速布局国内二三线市场, 并开始与国外品牌展开激烈竞争, 试图挤占国内一线市场。
2.1.2 产业链完备, 深掘产品的利润空间
国内体育品牌有很多是靠代工发展起来的, 本身就具备了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等能力, 随着国内市场的开辟, 其有加大了研发设计、营销渠道和品牌推广等方面的投入, 逐渐使其拥有完备产业体系, 可以说其参与到产品从原材料到用户各个环节中, 深掘了产品的利润空间, 也就能获取整条产业链的环节利润, 有利于国内体育品牌利润率的提高。
2.1.3 市场定位准确, 消费群体广泛
国内体育品牌的鲜明特色就是较高的性价比, 这也是其市场定位准确的体现, 国内诸如:李宁、安踏、特步、361度、匹克等运动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中低收入阶层, 其中既有在校学生, 也有普通的工薪阶层, 而这类消费群体恰恰正是国内体育用品的大众群体。这个基数巨大的消费群体必然会给国内体育品牌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这类群体对价格的敏感度也相对较高, 一旦国内体育品牌的价格超出其心理预期, 其购买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2.1.4 多品牌运营, 市场占有率高
相对国外体育品牌而言, 国内的体育企业大多具有多品牌, 多品牌运营有利于其提高市场占有率, 并且一些收购的国外高端品牌也有利于提升国内体育品牌形象, 提高品牌知名度, 进而进一步提高国内体育品牌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例如李宁公司旗下拥有诸多体育品牌, 除了其核心品牌李宁之外, 还有乐途、艾高、新动、凯胜以及红双喜。
2.2 自主体育品牌的竞争劣势
2.2.1 品牌间同质化发展严重, 无法体现品牌个性
国内知名体育品牌中诸如李宁、安踏等都存在很严重么的同质化发展的现象, 这也是国内诸多产品的弊病, 就是涉及体育用品的都做, 也不去关注什么细分市场, 进而导致国内的体育品牌大多涉及服装、鞋帽、器材、护具等多方面, 大而全的产品种类根本无法体现品牌的个性化、差异化, 反而加大了市场的竞争压力。
2.2.2 粗放式扩张以及目标市场集中, 加剧市场竞争
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在市场开拓初期就是依据粗放式增开门店的方式, 大力拓展分销渠道, 当然这一举措也的确为国内体育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为推动国内体育品牌业绩增长的动力之一, 然而国内体育品牌的销售网点有70%布局在二三线市场, 其市场消费潜力基本被挖掘出来, 再加上国外品牌耐克、阿迪等加入二三级市场的竞争, 国内体育品牌在竞争上所承受的压力或将越来越大。
2.2.3 忽视产品技术、专利的创新和研发, 品牌附加值低
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大多起步较晚, 并且大部分是依靠代工起家的, 在产品的研发、设计上比较薄弱, 仅仅依靠产品数量的突破来实现利润的增长, 而这其中大量的超额利润和品牌等无形资产附加值被国外的品牌挣取。这也就突显了忽视产品技术、专利创新和研发的弊端, 由此说明, 技术和专利的创新和研发是体育用品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2.2.4 难以体现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文化的营销理念和方式
与国外体育品牌营销明显不同的是, 国内体育品牌对明星代言、炫酷造势过分依赖, 而根本没有形成系统的品牌文化和品牌核心价值, 这也直接造成企业在品牌维护和建设上的高投入、低产出频现。在日趋产品同质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前提下, 品牌溢价能力已经成为了品牌竞争的主要手段, 而国内体育用品企业难以体现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文化的营销理念和方式无疑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一大弊端。
3 国外品牌在我国体育用品市场中的优、劣势分析
3.1 国外体育品牌的竞争优势
3.1.1 系统、完备的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文化, 拥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
对比民族体育品牌制胜的高性价比, 国外体育品牌的制胜法宝就是品牌效应, 国外知名品牌大多具有系统、完备的品牌文化和品牌核心价值, 国外品牌大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树立、宣扬运动精神和信仰并以此达到品牌营销的目的, 同时在产品设计中也会融入品牌设计语言, 使其具备极强的可识别性, 进而使其品牌具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
3.1.2 品牌附加值高, 占据高端消费群体
国外品牌大多占据了国内高端的体育消费群体, 主要是30~50岁的社会中坚人士, 这些人大多都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 他们消费更加注重档次与心理享受, 注重品牌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产品的价格在他们眼里往往都是被忽略的因素。而国外体育品牌在其进入国内市场初期就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具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并深入了解国内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3.1.3 在促进并推动体育项目发展方面贡献卓著
国内体育品牌大多是在某项体育项目发展中做出卓著贡献的, 阿迪达斯是以田径跑鞋闻名于世的, 后来又有足球鞋的推出, 可以说其对田径的贡献功不可没, 而耐克对篮球和篮球文化的贡献也不可小视, 而再放眼国内体育品牌, 除了李宁在羽毛球、体操、跳水等项目中有所积累, 别的品牌可谓建树不多。
3.1.4 强调产品技术以及专利的革新、创造和研发
国外体育品牌大多是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大下功夫, 其将生产制作、零售等业务分包出去, 主攻研发设计和品牌管理, 所以其在研发设计方面投入的资源也就相对较多, 也就更能突显其在产品技术和专利革新、创造和研发方面的优势。
3.2 国外体育品牌的竞争劣势
3.2.1 产品链不完备, 生产和销售环节薄弱
国内体育品牌大多只负责产品的研发设计以及品牌管理, 而将生产制造、零售等环节外包给代工厂和代理渠道商。也就是说其不具备完备的产业链, 就不能获取到整体产业链的利润, 并且随着代工制造成本的上涨, 也必然会带动整条产品链成本的上涨, 进而减低品牌的利润率。
3.2.2 外界依赖程度大, 容易受质量、技术流失等外界因素影响
因为国外体育品牌大多是寻求代工生产, 以利用代工工厂的人力、物力来为其挣取品牌的附加值, 但是也正因如此其外界的依赖程度也相对过高, 一旦代工厂出现生产不畅或其他客观因素影响, 其交货期和利润必然会受到影响, 同时还存在代工厂质量不稳定以及技术流失的风险。
3.3 品牌扩张速度和发展力度较缓
因为国外体育品牌其大多树立高端的品牌形象, 在带给其高额的附加值的同时, 也必然带来其在品牌建设和维护上的高投入, 并且高端体育品牌门店的增加, 其营业面积和规模都相对较大, 所以其在扩张时需要的投入也非常大, 这也是制约其快速扩张和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3.4 市场定位高端化, 消费群体范围受限
国外体育品牌的市场定位高端化, 所以其产品定价一般都比较高, 然而随着国内原材料、人力和物流成本以及店面租金等多方面的成本压力的增大, 国内外体育品牌都开始提高产品售价, 虽然其主要消费群体不会流失太多, 但是迫于压力一些潜在的消费群体仍会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牌作为替代。
4 结语
综上所述, 无论是国内的自主体育品牌还是国外的体育品牌其在国内市场竞争中都存在着对方无法比拟的优势, 当然也必然存在着竞争劣势, 如何能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就在于如何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规避其劣势, 从而更好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顾客忠诚度, 进而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和综合竞争力。本文全面分析了国内市场中本土和国外两大品牌阵营的优劣势, 旨在引导国内体育用品企业更好地发挥其自身优势, 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品牌的优势, 进一步变革以更好地规避其存在的劣势和缺点, 从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促进民族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 使其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竞争中能取得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体育赞助营销对品牌资产的影响[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
[2]郭宇亮.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营销策略[J].中国商贸, 2011 (24) .
[3]任欣.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化运营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1 (03) .
体育用品市场 篇8
辽宁体育用品市场特点
在辽宁, 体育用品流通组织发展迅速、数量较多, 流通经营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竞争性激烈。体育用品经营单位多为小型化的单体结构, 大型综合体育用品经营单位不多, 体育用品经营单位的总体经营效益不高。从体育用品经营组织的不同类型看, 有一定规模的百货商店、大型综合性体育用品商店和体育用品连锁经营组织的经营效益相对较好。大多数体育用品经营单位缺乏现代市场营销新观念, 多种营销手段的利用不够重视, 缺乏体育专业性服务内容。
体育用品营销原则
1. 准确把握营销策略内涵。
依托各种体育活动, 把产品与体育, 体育文化与品牌文化相融合, 把企业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 将体育文化融入到企业产品中去, 实现体育文化、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三者的融合, 变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2. 树立品牌形象。
体育用品营销, 要注意树立品牌形象。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资本、条件和财富。优质的品牌产品一旦被顾客所认知, 就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消费集团, 产生品牌的顾客忠诚效应, 吸引消费者增强购买力。
3. 体育用品的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 是指体育用品企业按照市场上客户需求的差异, 划分若干具有类似性的不同购买群体的过程。进行市场细分, 必须要注意一定程序。首先, 进行市场调查, 了解分析消费者需求及需求动向;其次, 进行市场分析, 通过分析筛选出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市场区域;最后, 对细分市场进行描述。
4.目标市场选择模式。目标市场的选择, 就是企业在选择一个或几个准备进入的市场区域进行分析、评估, 充分结合自己的资源状况和条件后作出的“市场集中化”、“市场专业化”、“产品专业化”等目标市场模式的选择过程。
5.体育用品市场定位。市场定位就是体育用品企业根据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和特点, 在客户心目中建立起目标产品的特定位置, 从而树立起良好公众形象的过程。体育用品市场定位的一般内容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形状、构造等, 具体的产品市场定位方式包括:一是避强定位方式, 就是避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发挥自己的优势地位的市场定位。二是对抗定位方式, 即与市场上最强的竞争对手对着干, 这是强对强的市场定位方法, 一般是实力比较强的企业常用的方法。三是创新定位方式, 一般是用能够填补市场空缺、具备某种特色、有潜在市场需求的产品来寻找尚未被占领市场的方法。四是重新定位方式, 一般是对销路不畅、市场反应很差的产品进行二次定位的方法。
体育用品营销策略
1.产品求新策略。产品要能够体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特点。产品的更新换代要快。商品的外观力求造型新颖、色彩亮丽。
2.相互沟通策略。了解客户需要, 与客户产生沟通。要让消费者感到制造商的产品对增进自己的智力和体质有帮助。直接满足需要, 增加与消费者的沟通。
3. 市场分销策略。
在分销策略上采用多种方便、快速的方式, 满足他们的购买意愿。可以通过传统的店铺销售、邮购销售、电视电话直销、网上销售等多种方式。
4. 准确定价策略。
选择高质中价策略、高质低价策略、中质中价策略、中质低价策略等四种不同策略, 针对青少年在价格策略上尽量走低价策略, 青少年是无收入阶层, 虽然有购买力, 但其购买力水平比起收入阶层要低的多。
5. 长效整合策略。
体育用品的整合营销, 是指充分利用文化、市场及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 形成针对市场的整体冲击力, 依托体育运动平台, 实现品牌价值与产品销售的双提升的策略方法。
6. 体验营销策略。
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发展分析 篇9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市场,体育经济
1 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概述
随着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以及日益被重视, 体育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体育运动的目的或为竞技、或为强身健体等, 而其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体育产业主要是生产与体育有关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是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总和, 如各类体育用品、体育奋斗与自强不息精神的宣传和推广。体育产业内容丰富, 包括体育竞技、体育用品、健身、体育旅游、体育博彩、体育广告等。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 其也创造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体育产业不同于体育事业, 其更为注重的是经济效益, 具有明显的商业特征。体育产业产品的重要功能在于既能提高人类的身体素质水平及精神面貌, 又能创造经济效益, 还能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随着全球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在全球商贸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成为商贸业的重要内容, 推动贸易的发展。
体育市场主要是与体育产业有关的贸易市场, 如体育赛事营销、体育用品生产销售、体育品牌、体育传媒等等市场领域。体育市场发展在体育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
2 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发展比较分析
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发展的比较分析主要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体育市场作比较, 寻找问题和差距, 寻求我国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发展所要努力的方向。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 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高达4000亿美元, 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每年20%左右, 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一些经济发达国家, 其体育产业同样较为发达。例如, 美国体育产业的每年的产值高达2100多亿美元, 是汽车制造业年产值的2倍, 占到美国GDP的2%左右, 其发挥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意大利主要以足球运动为其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持, 伴随足球竞技体育、足球赛事的广泛开展及足球运动产品贸易的繁荣, 体育产业已成为意大利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在其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数据表明, 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促进了体育市场的发展与繁荣, 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世界体育产业强国相比较而言, 我国体育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期。我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为数百亿元人民币, 对GDP的贡献比例不到0.5%, 其中有50%左右主要依靠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体育企业、体育消费以及体育商贸业有待快速发展, 以提高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体育产业的行业集中率低, 地区发展不均衡, 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 而中西部地区及中小城市的发展水平较低。我国体育消费市场整体有效需求不足, 缺乏具备丰富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素养的体育产业专业人才。
体育市场的繁荣需要以体育消费市场的繁荣为前提。目前, 欧美国家的人均体育消费达到每年300~500美元, 而中国人均体育消费在100元人民币左右, 处于较低水平。但是, 由于中国人口有13亿, 体育消费市场的潜在力量十分巨大。中国体育市场大, 但其中的优质体育资源并没有充分释放出来, 尤其竞技体育资源。
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产业必将得到更为迅猛的发展, 体育市场活动也会更加繁荣。由于中国体育市场的巨大潜力, 外资体育企业和国际知名的品牌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在促进中国体育市场繁荣的同时, 竞争也更为激烈, 对中国体育企业及体育用品等企业构成较大的威胁。
3 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的发展策略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中国体育产业必将得到快速发展, 体育市场的消费能量更为快速地释放, 中国体育产业将由此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及体育商贸的繁荣, 必须积极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 结合实际情况, 需求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积极开发体育商品
体育商品的开发对于体育商贸的发展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体育商品众多, 但其知名品牌数量较少, 尤其是缺少国际知名名牌, 难以形成体育品牌的竞争优势。而体育商贸的繁荣, 需要有较强竞争力的体育商品作为依托和支持。因而, 体育商贸及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积极开发体育商品, 做大做强体育商品品牌, 构建较强的体育品牌竞争力。
中国的体育用品企业必须重视体育用品的市场开发及品牌建设, 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体育用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全力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体育用品品牌。通过利用创新思维和先进的产品设计研发理念, 力求开创体育用品产业的新空间。
3.2发展体育赛事经济
体育赛事作为体育运动的一个要组成部分, 在体育商贸中的作用明显。体育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及体育比赛的开展, 更是体育商贸活动的重要载体。国际性体育活动的成功举办一般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促进商贸活动的开展。例如, 上海和珠海F1大奖赛的举行, 每次带给当地的直接经济效益都超过亿元。
国际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对于体育商贸的繁荣及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 要积极引进和举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 一方面推动各类体育竞技活动的开展, 激活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提高消费者的观赛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带动体育媒体、体育广告、体育赞助等行业的发展, 宣传体育商品及体育品牌, 促进体育市场的繁荣。赛会经济也将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寻求突破的重要手段。
体育经济视角下健身俱乐部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体育学科部曹德伟
摘要: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健身俱乐部市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探讨体育经济视觉下的健身俱乐部营销策略, 为广大健身俱乐部经营者、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经济健身市场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00 (2010) 01 (b) -208-02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居民健身消费观念不断增强, 更加注重
追求生活质量、生活情趣、健康第一的理念。尤其是奥运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 促进了大众健身需求的增多, 大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也呈现与日俱增态势。而我国目前提供大众健身服务的场所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全民健身中心或社区健身中心等公共场所;二是商业健身俱乐部。前者是属于社会福利性质;后者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在健身市场上的竞争相当激烈。
1体育经济的概述
体育经济是指从生产和经营的角度出发, 把大众的体育生活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体育经济和产业化逐渐被认识和开发。体育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体育产业已被视为中国的朝阳产业, 存在极大的潜力, 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问题分析
应该看到, 在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由
作者简介:曹德伟 (1970-) , 男, 四川资中人, 讲师, 硕士研究生, 主要
从事社会体育研究。
3.3 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专业人才
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人才水平决定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及体育商贸市场的繁荣稳定。因此, 体育管理人才是重要的人力资本, 必须对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根据我国目前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亟需培养三类人才:一是体育产业的高层管理人才, 即能管理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规划等的高素质人才;二是体育企业家和体育经纪人, 即从事体育用品经营、体育赛事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三是体育产品研发人才及体育营销人才, 即从事体育新品研发方面的科研人才和体育商品营销、体育赛事营销等有关的营销人才。上述人才的培养是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和保证。
体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培养体系。因此, 我国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尽快创建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体系, 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人才战略, 设置完善地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课程和培养计划, 加快造就各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例如, 可在有关高等院校, 特别是在体育类高校开设与体育经济管理相关的专业, 培养体育经营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3.4 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发展的政策支持
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体育健身娱乐的消费意识、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地域差别等因素的影响, 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拓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2.1营销手段和方法单一传统
调查表明, 各俱乐部的基本经营手段相差无几, 多数俱乐部的营销手段和方法单一、传统、原始、随意, 营销人员不注重对销售产品特点的理解, 着重进行的是商品的宣传和推销, 主要通过价格的竞争来争取顾客。从促销方式看, 主要是采用印刷品广告宣传的形式和人员推销, 几乎是对顾客进行单向的信息传递, 把顾客看成是被动的接受者;从形式看, 多数注重对场地机械、服务设施等硬件情况的介绍, 并未把握宣传产品的特色, 不具有健美健身业的行业特色, 针对性差;从服务内容上看, 产品单一, 大多数健身俱乐部只有健身操、瑜伽等, 缺乏一些综合性的服务内容和设施。
2.2利益组合不明确
很多企业虽然名为俱乐部, 也实行会员制销售, 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会员只不过因消费额高而得到一定的折扣而已。提供如此原始而简单的利益组合 (或者干脆说根本没有进行组合) , 在现在价格战越打越激烈的情况下, 根本不可能真正打动顾客的心。
2.3目标市场不明确、市场开发程度低
俱乐部营销应有明确的目标顾客, 而现有的俱乐部还往往停留在以大众为目标市场的阶段上, 没有或很少根据不同顾客的需
政策支持是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体育产业的发展及体育市场的繁荣, 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政府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应当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为体育市场经营者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促进体育市场的稳定和繁荣。对于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的发展, 政府可给予从事体育产业的企业一定的优惠, 如贷款利率、减免税或税款返还政策等。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和鼓励投资经营者进入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市场的快速发展等。在政策支持和鼓励的同时, 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体系, 规范体育市场的经营秩序和竞争规则, 形成有效调控机制, 完善与体育产业、体育市场有关的经济政策, 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及体育市场的繁荣稳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曲宗湖, 李明.体育产业学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
[2]迈克尔.利兹.体育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胡立君.体育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5) .
[4]李朝晖.企业体育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6) .
[5]张贵敏.体育市场营销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体育用品市场 篇10
因此, 该文首先明确了体育用品的分类及其可参考标准。并分析了不同分类用品在我国的发展特点及其趋势, 为其在我国体育产业中健康良续的发展提供指导。
1 我国体育用品的分类及其用品发展趋势分析
1.1 体育用品的分类
目前, 我国对体育用品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标准, 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所提供的《中国体育商鉴》, 其体育产品的分类如文献[1]所研究。从中可以看出, 在我国, 体育用品分类没有严格的体系, 只是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体育产品加以列举和汇总。某种程度上, 这种分类只是对体育用品市场上商业发展的简单概括。文献[8]提供了欧洲等国家体育用品的分类。可以看出, 欧洲国家的分类比较简洁、明确, 但过于笼统, 也无分类的标准体现。综合以上分类方法, 笔者认为, 体育用品的分类应该具有以下标准:立足于产品市场, 做到有理可依, 有利于产品市场的发展;与当前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 突出现有体育产品的重点发展情况, 如:带有娱乐性质的居民健身器材、公园娱乐设施等已经成为近些年体育用品市场上最有增长能力的突出代表。考虑以上分类标准, 笔者将体育用品分为以下三类, 具体 (如表1) 所示。
(1) 专业比赛项目设备。
主要包括基本装备和基本设施两个方面, 一直以来是体育用品市场上重要的组成分, 其设计、生产、销售策略等与普通用品市场上类似产品无显著差异。其中, 基本装备主要指与运动员相关的运动鞋和运动衣等服饰。市场上, 这种实物品牌广泛存在, 同时可根据现有的主要竞技体育类别, 划分详细的运动鞋和运动衣市场, 如足球运动中主要的运动鞋品牌包括Adidas、Nike、Puma等。基本设施是指从事该类体育运动所必备最低的设施要求, 主要包括体育运动中的基本设备和用具等。如:足球比赛中的用球、田径比赛中的双杠, 当然也包括游泳比赛中的泳池等, 但不包括比赛场馆。因为泳池的修建主要功能比较单一, 主要是为了比赛的需要。而场馆应属于综合体育设施, 其价值在于综合使用, 可用于多种体育比赛, 甚至大型文体活动、招聘活动等都可在场馆进行。
(2) 有别于单一比赛项目, 综合体育设施及其场馆。
综合体育设施, 主要指国家、各个省份、城市等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 为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而修建的大型场馆、设施等。如:国家的大型体育场馆、省会城市的比赛场馆、企事业单位、学校机关的体育馆、运动场等。这些场馆具有投资大、工期长、经久耐用、适合综合比赛等特点。
(3) 与一般意义的体育比赛相区别, 具有娱乐性质的民间体育服饰及健身设施, 包括公园的娱乐设施等构成了第三类别。据有关文献统计, 目前大多数居民住宅小区, 城市公共娱乐公园、民俗村都存在大量的健身设备。同时也存在各种如“过山车”“碰碰车”“摩天轮”“汽船”等需要大量投资的体育用品。这类用品与基本体育装备和基本设施相比, 已经成为目前体育用品的重点竞争市场, 其需求数量和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其他体育用品, 成为体育产业中目前集中竞争的新兴领域。 (如表1)
1.2 体育用品的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 我国体育用品市场总体体现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大、发展快、第三类用品尤其增长迅速等特点。以北京、浙江、广东、辽宁、四川、安徽、云南等省例, 统计数据表明, 在2001—2003年期间, 上述7省 (市) 体育产业生产总值已达813.59亿元, 增加值已达228.8亿元, 7省 (市) 体育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已达104.72万人。截止2002年, 7省 (市) 体育产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39%, 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7.38%, 带动就业增9.43%。具体数值可参考文献[9]。而带有娱乐性质的体育用品行业发展速度更加迅猛, 发展潜力更加巨大, 根据调查统计, 从1994 —1998年, 我国城市人口的收入每增加1%, 体育消费就增加1.5%, 1998年全国体育消费总额约140 0亿元, 其中城市消费104 0亿元。调查资料显示, 近5年, 我国城市的体育消费增长特别快, 60.7%的城居民到经营性体育场所参加健身消费[10]。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较好的上海市, 43.7%的市民每月体育消费支出达100元以上。1994—1998年, 城市体育消费增加了115%, 1998年体育消费是1994年的2.1倍[6]。
以笔者所在的湖南省衡阳市为例, 2010年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 衡阳市中心城区户籍人口为138万。根据文献[11]的调查, 衡阳市居民84.1%居民认为需要参加体育锻炼, 而54%的人对现有的体育锻炼设施表现出数量不足、设备更新、投入不足等不满意的态度。同时自2010以来截至2014年, 根据衡阳市统计局提供的报告, 普查数据显示, 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 全市除铁路系统、军队系统外, 共普查各类体育场地870 6个, 体育场地用地面积786.29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49.54万平方米, 场地面积908.02万平方米。累计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188 873万元, 其中, 财政拨款858 68万元。在政府财力大量投入及支持下, 衡阳市目前主要拥有的西湖公园、岳屏公园、南郊公园、船山公园、石鼓公园和玉溪公园皆配置了齐全的体育娱乐设施, 主要包括摩天轮、过山车、水上休闲设备等。衡阳市目前在建校区、住宅楼盘, 除市中心部分小区用地紧张外, 皆带有比较完备的健身娱乐设施。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同类体育产品。
2 结语
该文首先对于争议的体育用品分类问题, 给出了可参考的两个分类标准, 并将目前的体育用品主要分为了三个类别。针对目前体育产业的发展, 给出了不同体育用品的增长趋势分析。
参考文献
[1]李骁天, 王莉.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市场结构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7, 27 (5) :15-21.
[2]许玲.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结构问题研究[J].体育科学, 2011, 31 (5) :33-40.
[3]杨京钟, 吕庆华, 易剑东, 等.体育用品产业政策效率的影响因素:来自福建泉州的证据[J].体育科学, 2012, 32 (2) :50-57.
[4]张雷, 丛湖平.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要素及作用路径研究[J].体育科学, 2012, 32 (1) :8-22.
[5]何选, 朱汉义.我国体育产业的基础—体育用品业[J].浙江体育科学, 2007, 29 (2) :23-25.
[6]余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31 (10) :1338-1341.
[7]李荣日, 关朝晖, 张未靖, 等.我国体育产业领域划分再认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0 (7) :26-30.
[8]林显鹏.我国体育用品业挖掘出口潜力措施的思考[J].体育产业信息, 2003 (2) :13-15.
[9]祝莉, 许传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西部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J].体育科学, 2005 (1) :11-19.
[10]闫世铎.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
俄罗斯体育用品市场特点解析 篇11
俄罗斯体育用品零售市场的发展
在2008年经济危机以前,俄罗斯体育用品的销售趋势主要是在大型商场内的迅速扩张。而随着经营的专业化和正规化,其他零售渠道的销售则相对有所降低。SPORTLANDIA和INTERSPORT整合多个体育品牌零售就是很好的例子;而阿迪达斯、哥伦比亚和耐克等世界知名品牌在俄罗斯的成长更是异军突起,远远超出了俄罗斯体育用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具体措施上,阿迪达斯采用了垂直集中的运营模式,而耐克和哥伦比亚在俄罗斯市场上则以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操作。在过去十年里,无论是在经营范围或是零售渠道的纵深方面,俄罗斯体育用品市场都经历了快速扩张和发展阶段。世界体育用品知名零售商迪卡侬进入俄罗斯市场几年内就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虽然至今规模仍不算太大,但潜力可观。法国欧尚、德国Real等连锁大卖场在俄罗斯的登陆也令体育用品销售市场迅速拓展开来,填补了低端零售市场的空白。除了跨国集团的加入,本地体育用品零售渠道也随之得到了长足发展。Top League、KANT、Trial Sport和Champion等都是非常成功的俄罗斯本地商家。
2008年俄罗斯体育用品市场规模达到近50亿美元,其中经由体育用品专业渠道进行的销售,年销售额在35亿美元以上。由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及汇率的变化,俄罗斯成为全球最为活跃,且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之一。从2005年到2008年,俄罗斯体育用品市场保持了每年至少15%的增长速度。在此期间,无论是政府或是大型体育用品经销商都为营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体育用品行业做出了很多努力,由此诞生了一大批优质的体育用品公司。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俄罗斯体育用品市场也受到了冲击。以卢布计算,本地市场的规模缩水了10-15%。如果以美元计算,本地市场的营业额则下降了30-35%,相当于回到2006年的水平。
过去,俄罗斯中小体育用品零售商的发展主要依靠借贷。由于盈利能力差、运营效率低,体育用品市场的拓展受到了阻碍。经济危机前,由于市场成长速度呈爆炸式发展,体育用品零售的竞争并不激烈。经济危机的到来挤压了市场需求,要想在恶劣的经济大环境下生存就需要细化经营、整合资源。
由于市场缩水导致竞争的加剧,价格战无可避免。自2009年初起,各零售店都以折扣促销,试图解决库存积压占用资金的问题,其中国际知名品牌的打折力度更是令人跌破眼镜。以SPORTMASTER为例,店铺迅速增加了中低价位产品的销售以维持2008-2009财年的销售局面,等待市场的回暖。这样的举措使得SPORTMASTER在逆市的情况下维持了经营并扩大了知名度。其销售网络覆盖了俄罗斯境内的所有大中型城市,近30万人口。在莫斯科的知名度可以达到80%以上。据估计,俄罗斯体育用品市场的回升会相对缓慢,且市场结构和主要零售商的策略都会有大幅调整。其中最明显的信号就是阿迪达斯在俄罗斯的代理N°2对市场策略的调整。2010年底公司即宣布将对其销售商品的价格下调40-50%。
由于大幅降价打折,零售商的利润大幅削减。销售量的整体下降则使得分摊的运营成本相应提高。特别是诸如房租等固定成本更是令零售商喘不过气来。库存积压导致的库存周转率下降使得零售商的资金链也面临极大压力,苦不堪言。在利润下滑现金流紧张的窘境下,俄罗斯境内银根紧缩的政策无疑是雪上加霜,成为了零售业者最大的危机。俄罗斯银行在经济危机期间仅接受房地产抵押贷款,而抵押贷款的利息更高达15-20%。即使是境内数一数二的零售商也陷入了资金短缺的窘境。所有一线体育用品品牌在俄罗斯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疲软和萧条。很多中小型零售商因此被挤出了市场或被迫进行业务重组。Sprandi就是在这个时期退出了市场。而Baon、Finn Flare、Savage等零售店也都从体育用品或户外用品转营休闲服饰。
在经济危机的混乱中,如果冷静分析,俄罗斯体育用品的市场需求并不是平均下降的。越是占据份额高的产品大类受到的冲击就越是明显。例如,滑雪产品销售的下滑就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而服装服饰和健身器材的变化则没有那么大。一些嗅觉敏感的商家意识到了这样的变化并迅速做出反应,为企业渡过经济寒冬奠定了基础,将损失降到最低。
俄罗斯客户群及其消费习惯
俄罗斯幅员辽阔,人口数量是法国的一倍还多,但体育人口却不及法国一半。据保守估计,目前俄罗斯体育用品市场的规模还不及法国体育用品市场的三分之一。由于体育人口相对来说并不成规模,人们购买体育用品大多都是随意的,少有特定的目的或目标。
经济危机和价格战的开始使得整个市场都以价格为导向。运营商和品牌供应商的运营,乃至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有了极大的转变。经济危机不仅令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更加对价格敏感,也更加理性。由于经济压力的原因,客户无论在购买频率或是逛街次数上都有所减少。但在大城市里体育人口相对集中,根据市场调查显示,这些准客户每年至少会光顾体育用品专营店两次。
俄罗斯体育用品在线零售
网络销售以其运营成本低的优势迅速席卷全球。在俄罗斯,体育用品在线销售仍属于新兴渠道。由于准入门槛低,网络渠道的销售良莠不齐,至今仍没有形成一家独大或价格战的局面。
俄罗斯体育用品业者认为,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支付方式的成熟,体育用品的网络销售无疑会在俄罗斯的零售市场开辟第二战场。
但目前俄罗斯的物流管理、相关立法、低信用卡普及量都使得在线零售在短时间内无法与门店销售相提并论。在俄罗斯,法律规定所有商品均可在14天内无理由退货。而产品,特别是衣物、鞋帽在试穿后的处理则会给网店经营者带来巨大麻烦和损失。
俄罗斯体育用品零售市场的特点
俄罗斯地域辽阔、气候寒冷、体育人口稀疏,任何零售商想要在俄罗斯市场上立足都要注意到该地区市场上的一些特点:
◎门店租金昂贵
◎物流渠道不完善
◎地域广阔,气候多变,温差大
◎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习惯地域性差异大
◎体育人口少,体育用品市场待发展
在俄罗斯至今仍没有形成快捷便利的物流网络,货物运输不仅价格昂贵且速度缓慢、服务质量有效。由于地域广阔,零售商本来就很难准确预测境内各区域的销售并进行配送,物流限制了商家在市场销售上的作为。积压和缺货的问题时有发生。即使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进行调配,所花费的额外成本以及时间也令物流中心的管理很难有效进行。零售商想要提高服务质量,铺货所占用的资金以及自身建立配送网络所耗费的成本不可低估。
由于市场成熟度低,俄罗斯市场上的零售很少采用预定方式。而在欧洲其他地区预定则相当普遍,也十分方便商家运作。即使是大品牌在俄罗斯对于无订单生产也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通常中小品牌的分销商都无力进行无订单的库存生产铺货。面对这种情况,零售商通常只能提前七、八个月付全款进行订购。而这样的运作模式无论在灵活性上还是抗风险上都显得非常落后。
除了物流系统的不完善,体育用品销售在气候变化鲜明的俄罗斯起伏明显,积压和缺货都是库存管理的诟病。至今仍没有一家零售商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预测系统,对配送和价格进行有效的管理。
此外,门店位置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偶然性。尽管大多数体育零售商都选择在大型购物中心内销售,但选址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却可以决定零售的成败。在后经济危机时代,购物中心间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即使是新开张的大型购物中心也不能保证盈利。而旧的购物中心也都面临着重建改造以适应高效运营的要求。无论是选择新建购物中心还是历史悠久的商场,门店的租金和物业费对于零售业者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据统计,俄罗斯中等城市的平均租金明显高于欧洲其他地区同类门店。
发展我国的体育市场 篇12
发展体育市场存在的问题
1. 体育消费需求不足。
体育市场发展水平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一国具有体育消费愿望且具有体育消费能力的消费群体的大小。我国虽然有13亿人口, 但是目前支撑体育市场发展的体育消费需求水平仍在低位徘徊。原因有二:一是占人口总数近70%的农村居民, 基本上没有体育消费能力, 而城镇居民中有体育消费能力的人口总数没有明显增长。二是我国居民的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住房、汽车等商品, 体育消费目前尚未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三是过低的城市化水平也不利于体育消费的形成和聚集。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世界43个低收入国家中, 处在中位偏下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尽管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整体水平仍然很低, 严重制约了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而使体育市场发育的动力不够、活力不足。所以, 体育消费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体育市场发展中的最大问题。
2. 体育市场化程度低。
体育产业化的核心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运营新体制, 让市场机制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资源配置基础性体制。因此, 要进一步开放体育市场, 降低各种投资主体进入这一市场的壁垒, 并通过多种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 促进体育产业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形成。目前, 体育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 尤其是对无形资产资源开发不够, 对体育产业商用经济价值挖掘不足, 如体育广告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娱乐业、体育博彩业等, 加之体育产品无法充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在体育产业中尚未形成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体育产业的商业化运作严重不足, 体育中介机构在运作体育市场中的作用尚未体现出来, 体育服务产品的市场化营销的投入和营销手段创新严重不足。
3. 体育市场管理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一是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未理顺, 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并存, 部门分割、地区保护问题严重;二是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行业监察、预警、评价、统计、考核体系和行业发展、投资、经营的信息系统;三是缺乏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 尤其是在用地、融资、税收、赞助、建立新产业发展基金等方面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产业扶持政策;四是一些准行政单位 (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竞赛管理中心、社会体育管理或发展中心等) 用行政手段分割和垄断项目市场, 致使项目市场的壁垒过高、进入成本过大;五是缺乏相应的体育法规、条例, 目前只有一部作为体育领域基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对体育市场管理的操作性不强。
4.体育市场主体不成熟。
体育市场主体主要指体育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从供给方看, 市场主体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小、组织形式不规范 (公司化比例低) , 各协会 (中心) 与其关系尚未理顺, 参与市场的程度低、经营方式落后 (跨国经营、连锁经营、委托代理经营少) 、生产和经营的商品数量少且品种单一、营销手段和方式陈旧, 尤其是服务营销, 市场反应速度慢以及创造需求的能力弱等方面。从需求方看, 市场主体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体育消费者的观念还未完全转变, 消费能力和水平较低, 消费结构也不尽合理等。
5.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是发展任何一项事业的基础条件和必要条件。我国体育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目前体育市场缺乏的经营管理人才主要有三类:一是负责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规划和监管职能的管理人才;二是高素质的体育企业家和体育经纪人;三是学有所长、技有专攻的体育营销人才和体育产品研发人才。这三类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也影响了体育市场的开发。
加快我国体育市场发展的对策
1.提高体育消费水平。
没有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 就没有体育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因此, 发展体育市场必须把引导和激发大众体育消费放在重要位置。因为体育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是体育消费的大众化和体育市场的扩大化。多层次、大规模的体育消费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从我国城镇居民和部分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看, 应该说绝大部分居民都有一定的体育消费能力。所以有专家认为:目前制约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也许不是钱的问题, 而是消费意愿和消费习惯问题。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长期以来受传统消费文化的影响, 人们崇尚的是“黜奢崇俭”, 这种过度的节俭限制了人们的体育消费视野, 不利于重组体育消费结构和提高消费水平。因此, 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和激发人们的体育消费意愿, 促进人们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
2.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由于在体育消费市场中, 绝大多数人喜欢观看高水平的体育比赛, 因此体育产业经营者必须树立市场营销观念和顾客导向观念, 从市场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出发, 积极培育和拓展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加快培育体育训练服务市场, 积极扩大体育技术信息市场、体育服务市场和其它各类市场;加强对体育市场的调研和预测, 了解市场需要和消费潮流, 采取各种促销手段和方式, 向消费者传递信息, 引导消费, 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从而达到进一步激活体育市场的目的。
3. 实施品牌战略, 提高国际竞争力。
要制定扶持政策, 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 鼓励和引导大型体育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手段创新, 力争在新世纪的头10年扶持一批在国际体育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同时, 要制定特殊政策, 扶持我国的优势运动项目开拓国际市场, 提高项目在国际体坛的影响力。另外, 还要充分利用后奥运效应等重大国际体育竞赛影响, 做大做强我国已有的品牌, 有计划地发展和培育新品牌。总之, 我国要想真正成为体育用品生产强国, 而不仅仅是加工基地, 就必须树立起品牌意识, 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
4. 加强法制建设, 为发展体育市场提供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
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为体育市场提供良好的环境, 使体育市场发展做到有法可依、规范管理、公平竞争。要通过立法, 制定和完善体育市场发展的政策和有关法规, 使政府和企业行为规范化, 促进体育市场有序发展。应加大对体育市场的培育力度, 明确体育市场的经营主体, 培养体育市场的消费主体, 建立健全体育市场的中介机构和组织, 建立健全体育市场经营管理制度和各项法规。必须消除体育市场准入壁垒, 打破行业垄断, 引入竞争机制, 给各类投资主体以平等的投资、收益机会, 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5. 改革现有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必须将传统的集中型国家行政垂直协调体制的体育发展模式改为宏观控制的社会自我协调的发展模式。换句话说, 宏观上由国家体育行政权力机构通过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进行有效控制, 微观上主要由社会各级体育部门、各类体育团体和社会化体育“市场”机制来协调。将“国家出钱, 政府办”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的模式, 转变为“自己出钱, 自己办” (或“谁投资, 谁受益”) 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发展模式。要改变当前体育事业仍然以“政府办”为主的格局, 把宏观控制与社会自我协调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立起以间接管理为主的体育产业和市场的宏观管理体制, 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体育市场内在要求和体育产业发展规律的市场调控机制。
6. 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
【体育用品市场】推荐阅读:
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分析06-27
体育用品行业07-18
体育用品业05-14
体育用品企业05-24
中国体育用品05-30
女性体育用品08-28
体育用品制造业05-18
体育用品虚拟设计中心08-20
1体育用品购销合同10-05
汽车用品市场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