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2024-08-19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精选12篇)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篇1

一、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一种无法替代的非常宝贵的资源。由于近些年来人类的活动强度逐渐变大,引起了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气温、降水等变化,这些变化又直接对城市水资源造成了影响,很多城市的可利用的水资源在环境的变化的影响下逐渐变少,而水资源逐渐变少主要是因为近些年来气温不断升高、降水量逐年减少,再加上人类生产发展的需要用水量持续增加的原因,导致城市的水资源逐渐变少,甚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变化对城市水资源的影响

1. 气候变化对城市水资源的影响

(1)气温变化对城市水资源的影响

气温是气候中的一个基础因素,气温变化是气候变化中的一个最基础的变化。

根据资料显示,近年来全球气温逐渐变暖,在过去的百年时间里,气温有了一个显著的提高,而且这种趋势不会停下,气温的升高,会直接促进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同时一些极端的天气也会频频发生。

夏季气温高是正常的,但是冬季的温度却和原来一样了,冬季气温逐渐升高,使四季的气温总体升高,对水资源的总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温度升高加大了水体的蒸发量,加大了蒸发强度。无论是水面蒸发还是土面上的蒸发,又或者是潜水的蒸发,气温的升高难免会增加水的消耗量,这样一来,人们与原来相比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就慢慢变少了。

温度升高容易加剧旱情,这样就会加大农业用水量,农业用水的增加就会相应的导致城市供水量的减少,然而高温天气下人们也需要及时的多补充身体内的水分,日常生活中洗衣做饭的水也是必不可少,居民对水的需求量也逐渐变大,除此之外,气温的升高。导致工业中冷却效率变低,因此工业用水量也会大大增加,本来水资源就在慢慢减少,与不断扩大的水资源需求形成了矛盾,并且这种矛盾会随着气温的升高、水资源的减少变得越来越明显。

气温对水资源的影响在所有环境因素中是最明显的、最直观的,它也直接降低了水资源对城市的供给力。

(2)降水量对城市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的两大重要因素,一个是气温,另一个就是降水量了。气温不断升高,降水量却在不断减少,城市的降水量在整体上呈现一种下降趋势。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水资源的总量主要包含了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等,地表水是指地表水的多年的平均径流量;地下水主要是指地下水的多年平均补给的淡水资源的总量,它主要靠大气降水来进行补给;土壤水是指土壤中所包含的水资源,虽然也算在里面,但是它却不能直接为人利用,在城市水资源中,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最重要的水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地位。无论哪种水资源最根本的补给来源都是降水量,因此随着降水量的逐渐减少,城市的水资源也随之减少,不断减少的大气降水是造成城市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

三、社会环境变化对城市水资源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水资源的变化,由于人为导致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城市水资源有很大的影响。

1. 地下水过度开采对城市水资源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也在不断地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除了加大了对地表水的使用,也不断以掠夺式的姿态来攫取地下水,地下水的开采量逐渐增大,在总用水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成井技术,为提取地下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井的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井的深度的急剧增加,我国大部地区都形成了以井灌为主的灌溉方式,并形成了相应的地下水利用格局。高强度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很多城市形成了大范围地下水超采区和降落漏斗区。人类活动的强度不断增多的人为因素,以及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减少等自然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城市地下水的总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随着时间流逝,这种现象不仅没有有所收敛,反而更加明显。很长时间以来,城市的供给水主要是以地下水为主。然而随着城市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逐渐增加,使他们开始集中开采地下水,直接导致了整个城市的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并且出现了很多地下水漏斗的现象。很多城市对地下水的开采仍停留在浅层,但是强大的需求量导致一些地区的浅层地下水不断被耗干,还有一些城市的浅层地下水供水能力本来就不高,这些因素就使地下水的浅层开发逐渐变成了对深层水的开采,这样一来,又对中深层的地下水带来了威胁,使得中深层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再加上一些地区对地下水的贪婪开采,以至于超采,甚至导致一些地方无地下水可用,这种做饭可谓是饮鸩止渴。

2. 农业、工业生产、城市化等对城市水资源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发展战略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近些年来城市人口的规模急剧增加,工业规模也有所扩大,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人们的生活用水、社会的生产用水都不断增加,对水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目前的供水能力不是很高,满足未来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是很有难度的。在不断扩大的水需求的情况下,水污染也不甘示弱,快速发展的经济,急剧增长的城市人口,都直接造成了居民生活污水量的增多,污水增多却没有相应的解决污水的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导致城市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除了生活中的污水,还有农业中农药、化肥也会对水资源造成直接的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也不断流向地表的河流之中,目前虽然有部分的废水得到了治理,但是效果不大。对于一些城市来说,一些主要的河流的沿岸环境的好坏,与整个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挂钩。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水资源被污染的次数越来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广,这样就会使水环境的慢慢恶化,水资源的恶化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不便和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会危及社会的稳定。

综上所述,农业、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都或多或少的造成了水资源水质的下降,不利于城市水资源安全。

四、应对城市水资源状况的措施

1. 转变水资源管理思路

气候等自然原因的变化对于城市水资源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做出改变就必须先对气候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人不能改变气候,所以就要在认识之后,主动去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利用科学的手段对气候进行科学评估,这是转变管理模式的基础,转变管理思路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加强对水资源调控,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工业生产中,要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加强对用水过程的管理,在整体的努力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对水源地加强保护

水源地是万水之源,在保护水资源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对水源地的保护,相关部门要加强有关保护水源地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对各种工业项目严格进行审批,以防一些重污染的项目促使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就可以根源来防治环境污染。

3. 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严格控制,这是减轻水污染的根本性措施。污染物的排放量过大,破坏了生态环境,还是一种直接污染水环境的罪魁祸首,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企业也应该树立环保的思想,对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对自己负责。一方面要控制污水的排放量,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城市废水处理率,尽快建设污水处理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水环境,并不断提高人们的所居住的环境质量,从而使经济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结语

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都在不同程度上给城市水环境带来了影响,造成水资源的紧张和水资源的污染,不利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面对这些情况,就要通过防治和治理来改善城市水环境,使人们生活的质量逐渐提高,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的变化就会引起其它方面一连串的反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为的原因,造成了环境的变化,而环境的变化对城市水资源的影响也是非常复杂的。

关键词:环境变化,城市水资源,影响

参考文献

[1]邵爱军,胡春胜.环境变化对河北省水资源量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10:38-40+45.

[2]高华峰.环境变化对晋中市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J].地下水,2009,04:80-84.

[3]王曼华,黄文逢,石刚,张泽中.环境变化对柳州城市水资源安全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11:137-139.

[4]马强.环境变化对太原地区水资源的影响研究[J].山西水利,2012,12:1-2.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篇2

城市民族工作逐步成为民族工作的重点少数民族向城市的流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有组织的迁移。其中包括扶贫开发性移民、城市化镇化﹚人口转移和劳务输出。二是自发的人口流动。目前,自发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呈发展态势。有组织的移民,本身具有城市化的性质,一部分农业人口直接转移为城镇人口,城市化建设中移居出来的农民通过集中定居和建立新的产业形成了新的城市性质的居住地。就自发性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而言,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成员经过一定阶段以后,其中的一部分人会成为城市的正式居民,另外一些人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城市居留或来往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成为准市民。

发挥城市社区管理职能。

1、目前,愈来愈多的体制外成长起来的社会各阶层在城市社区生活和工作,其中包括大量的城市外来少数民族人口。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少数民族生活在各个社区中,社区对本辖区内的少数民族基本情况如固定人口、外来流动人口、行业分布、有无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宗教活动等了如指掌。要发挥社区社会管理的职能优势,在社区建立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促进民族团结为宗旨,了解社区内少数民族的各方面情况,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推进少数民族与社会各界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3

一、耕地资源减少,人地矛盾加剧

城市的建设与扩张一般总是选择在地势比较平坦开阔、接近水源、交通方便的有利地区,这就意味着城市扩大的过程就是原郊区耕地减少的过程。统计结果表明,沿海平原城市、内陆丘陵城市和平原城市扩展中占用耕地的比例分别达到65.3%、65.5%和80.5%。我国每年占用了1 000千米2的耕地来发展城市,如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利用发展转变很大,主要体现在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的锐减和城镇建设用地特别是建成区面积的迅速扩大。1980—1993年,珠江三角洲的耕地面积由104.67万公顷减到71.33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2.05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则由1980的0.059公顷减少到1993年的0.035公顷,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耕地0.0533亩的最低警戒线,一方面非农用地的增长速度过快,对农用地造成了极大侵占,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城镇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由于处理不当,占用一定的土地,并对城镇或郊区土壤环境造成污染,使得人地矛盾加剧。

二、城市径流变化增大,水体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的发展,树木、农作物、草地等面积减小,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规模、面积不断增大。城市化过程使相当部分的流域为不透水表面所覆盖,减少了蓄水洼地。由于不透水地表入渗量基本为零,使得洪峰流量增大;不透水地表的高径流系数使雨水汇流速度大大提高,从而使洪峰出现时间提前,城市发生内涝的频率增加。由于城市地区的入渗量减少,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干旱期河流基流量也相应减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污染问题。不仅在非洲、中东、拉丁美洲和南亚地区水荒日趋严重,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出现水荒。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米3,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国家,1993年全国取水量(淡水)为5 255亿米3,占世界年取水量的12%,比美国1995年淡水取水量4 700亿米3还高。由于人口众多,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 500米3,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名列世界121位,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目前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个,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108米3。水污染是城市化带来的又一主要问题。一些技术水平低的造纸厂、制革、印染和冶金等企业不仅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大量的污染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自1985年以来,我国废水年排放总量一直维持在350~400亿m3/a左右,其中80%未经处理,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目前全国1 200条河流,有850条受到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地下水恶性超采,已使我国形成8万多千米2的地下漏斗,导致地面沉降的地质灾害。目前有30座城市发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此外,有些沿海城市因为地下水的超采发生海水倒灌,地下水质恶化。

三、气候变化加剧,大气污染增加

城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烟尘,空气的浑浊度大,加上城市释放的大量热量和下垫面性质的特殊性,城市内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区,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增强空气对流,空气中的烟尘提供充足的水汽凝结核,同时,城市集中的建筑物使风速减小,强雨带等天气系统在城市上空停留的时间比空旷的郊区长,总降水量增多,这被称之为“雨岛效应”。对欧美城市研究发现城市降水一般比郊区多5~10%。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依然突出,2005年监测的522个城市中,4.2%的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56.1%的城市达到二级标准,39.7%的城市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颗粒物仍是影响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除燃煤外,工业粉尘、地面扬尘、建筑工地尘、土壤风蚀尘等都对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更大,目前大多数城市人口长期生活在可吸入颗粒物超标的环境空气中。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和颗粒物超标比例较高,空气质量达标比例偏低。近年来,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2005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3 100万辆,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大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量已占总量的50%,一氧化碳占85%。中小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也将日益增加,如不及时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和燃油品质,到2015年,城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将比2000年上升一倍。此外,还存在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有毒有害废气污染治理滞后、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与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矛盾突出等问题。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影响大

城市固体废弃物按来源可分为城市生活废弃物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并会占用土地、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县以及县以上工业企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增幅变化不大,目前,基本维持在每年6.5亿吨左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缓慢上升,但仍然低于60%;固体废弃物占用土地和耕地面积累计达到6.5×108米2,并且已经对水体、土壤等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即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医院垃圾、商业垃圾、建筑垃圾(又称渣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外来人口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加之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了我国城市垃圾数量的大幅度增长。1979年以来,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以平均每年约9%的速度增加,2004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超过1.5亿吨。大中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的人均垃圾产生量相对较高,其城市垃圾的增长速度有的高达近20%,产生的生活垃圾60%集中在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中。大多数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和功能要求,几百座城镇已处于垃圾围城的尴尬境地。垃圾侵占农田、破坏土壤、污染水体等已经成为城市周围的普遍现象,这种“清洁城市、污染农村”、“服务当代、贻害子孙”的做法已经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当前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依然较为落后。据统计,在目前的处理方式中,填埋约占70%以上;其次是堆肥,约占20%以上;焚烧微乎其微。而合乎卫生标准的填埋和堆肥场所在国内小城镇还相当少。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篇4

一、城市化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资源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

城市化的发展, 无论是人口增长、空间扩张, 还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都意味着城市对资源需求的增长, 需要开发利用更多的土地、水、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 扩大了资源利用规模, 从而导致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损耗。同时, 也意味着向环境中排放的各种废物增多, 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质量下降, 自然环境所能够提供的生态服务减少。一般情况下, 城市化水平越高, 对资源环境的索取就越多, 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就越大。在资源环境容量的约束下, 资源环境的消耗, 生态环境的恶化, 降低了资源环境要素的支撑能力, 降低了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投资环境的竞争力, 从而反过来会抑制城市化进程。这就是为何城市化水平并不会无限制提高, 而在城市化后期还会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所在。

2、城市化对资源环境产生的正面效应

城市化的推进, 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污染的治理效果。城市化不可避免地会占有和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 但如果放在区域发展的背景中考虑, 城市化这种集约的发展方式与分散的发展方式相比, 意味着同样的经济规模消耗的资源更少。在城市化过程中, 通过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可以更加合理高效地配置资源, 使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从而有助于缓解资源的稀缺状况;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污染的集中治理, 降低污染治理的成本, 提高人为净化的能力, 从而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

1、未来我国能源矿产保障形势严峻

在长期实行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 中国城市化过多地依赖于数量、规模的外延式扩张, 重数量、轻质量, 重规模、轻内涵, 城镇建设、发展总体上没有摆脱粗放型的模式。由于城镇发展模式粗放, 资源利用效率并没有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明显提高, 城镇资源、能源消耗量大, 利用效率却很低。以2005年统计为例, 2005年中国消耗了全球26%的粗钢、41%的水泥、40%左右的原煤, 而创造出的GDP仅为全球的4%~5%。由于城镇发展过程中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我国的能源矿产供应形势日趋严峻。据相关统计预测, 至2015年和2020年石油缺口将分别达到3亿吨和3.4亿吨;煤炭缺口在2—3亿吨左右, 天然气缺口分别达到700亿立方米和900亿立方米。未来15—20年内, 我国大宗矿产铁、铜、铝、铅、锌等矿产对外依存度将高达50%左右。这都将成为我国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因素。

2、未来我国水土资源保障形势不容乐观

通过对十一五期间城市用水和建设用地保障程度变化机理与规律的分析, 预计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十年内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需要新增城市用水量32亿m3 (其中需增城市生活用水22.4亿m3, 新增城市工业用水9.6亿m3) , 需新增建设用地3460km2。以此推算, 到2020年全国城市需水总量为870亿m3, 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将达到72552km2, 而2020年城市可供水量为950亿m3, 可供城市建设用地量约为64813km2, 如果考虑到15%的生态用水需求, 到2020年全国城市发展至少缺水150亿m3, 缺地7740km2, 取水难度和批地难度将不断加大。在未来几十年里全国城市用水与建设用地保障形势将日趋严峻, 并呈现出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保障程度逐渐降低的趋势, 越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增长对水和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越大, 用水和建设用地保障程度越低。近几年连续在长江流域、云南、贵州等地发生的旱情, 更是凸显了未来城市用水形势的严峻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各地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势头持续旺盛, 交通、水利等一些大型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3、资源环境剥夺问题日趋突出

由于各地普遍面临资源环境保障程度低下以至影响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问题, 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日益严重的不公平、非合理的资源环境剥夺现象。现实中突出表现为城市间、城市群及都市圈内部的剥夺, 城市对乡村的剥夺, 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剥夺, 资源匮乏地区对资源富集地区的剥夺, 旅游度假区、开发区占地对农村、农民与基本农田的剥夺, 大学城建设对农地的剥夺, “城中村”改造与拆迁导致开发商对城市居民生存空间的剥夺, 国家大中型企业对地方中小型企业的剥夺, 农民工输入地区对输出地区的剥夺, 地域性歧视导致的精神剥夺等等, 这些资源环境剥夺行为表现出剥夺的强制性、垄断性、层次性和貌似合理性。而出现这一系列资源环境剥夺行为的原因在于政策空洞与调控失控形成剥夺惯性, 利益驱动形成剥夺动力, 弱势群体透支形成剥夺温床, 其后果将表现为空间开发失调、资源配置失衡、政策调控能力受限甚至失效, 最终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社会失稳、人本失信, 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延缓。

三、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化路径选择

1、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推进集约型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是否健康发展与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其他资源的保障程度密切相关。土地是城市化的主要载体, 水资源是城市化的生命线, 能源是城市化的命脉, 土地、水、能源等资源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康的城市化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协调的城市化, 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化, 是人居环境改善与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相结合的城市化。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欧美式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必须走资源节约集约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推进集约型的城市化, 就是要在城市化进程中, 坚持科学发展观,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将城镇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协调起来, 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基础, 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手段,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保护, 增强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促进城镇发展应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内涵转变, 以缓解城市化中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 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2、优化配置, 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

可持续发展始终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 资源合理配置体制与利用效率的提高也是城市化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 由于当前资源管理存在资源产权模糊、自然资源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 这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因此, 一方面, 要综合利用各种手段, 完善资源管理体制, 以促进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 保障城市化发展的优势自然资源基础;另一方面, 科学制定长远规划, 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在做好环境容量分析的基础上, 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 明确好城市分工, 加强城市生态功能区划, 结合具体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 优化配置自然资源, 使城市化发展与自然资源配置相互耦合、互相促进, 以提高自然资源对城市化的保障程度。与之相对应的在发挥区域资源禀赋优势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在工业化进程中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第三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 进而实现城市化进程“质的飞跃”。

3、均衡发展城市, 推进和谐城市化

不同地区、不同主体功能区以及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道路与模式都有着较大的差异, 各地城市化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的需求程度也不一样。因此, 有必要对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的资源环境保障程度进行分类科学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 随时调整国家及全国各地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与发展模式, 推行差异化城镇发展道路。在具体的城市化过程中, 允许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推进策略, 鼓励和支持各地从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地选择独具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要坚决杜绝区域之间的资源环境剥夺行为;充分尊重相对弱势城市、弱势地区的资源开发权和环境保护权, 并提高这些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保障程度;要推行均衡城市化发展模式, 走公平、和谐的城市化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 (2010) [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2]方创林: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张良悦: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与农地保护[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4]郑重:地球科学观:中国资源战略的对策[J].资源产业, 2005 (5) .

[5]仇保兴: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期面临的若干挑战[J].城市发展研究, 2003 (6) .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篇5

摘要:实现中国的国家富强和人民福祉,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其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动力、进程、发展阶段、发展动态、存在问题和推进机制等问题,深刻把握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脉搏,对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估,对中国城镇化的未来作出具有前瞻性的预期,为政府、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总结,对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化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旧观念、新旧道路和新旧模式转换的的关键的十字路口,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加上全面的反思。城镇化的问题正在成为影响我国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数以万计的年城镇投资规模,对全国经济GDP增长贡献率不断攀升,在地方年财政税收中的来源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的确,当代中国的高速城镇化进程使得空间生产进入一个超大规模、超长扩张的时代。

由于受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和集聚、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推动力的三重作用,目前中国正在进入高速城市化的时期。根据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城镇化率从22%增长到40.7%,我国城镇化人口不到两亿迅速增长到8.3亿,城镇化实际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0多倍。城镇化的一步步推进,高速膨胀的城市范围、亿万农民工和流动人口,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为推动城市工

业化、拉动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为顺应全球化和现代化提供了相当可观的、十分宏大的空间框架支撑,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在重组中国经济框架、带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在重组这中国的社会结构,使得乡村中国逐渐变成一个都市生活;也在重组中国政治、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城镇化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变革和改造着整个中国。农民工成为了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创造者和见证者。在一步步推进中国的小康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农民工的出现,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城镇化金蚕蛊的推进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的需要,促进了农民工的产生,以及民工潮。以农民工的聚集地为代表的珠三角为例,每年来自广西,湖南,江西等多个省份来到珠三角,为珠三角的制造业提供的丰富的劳动力,但是,在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的珠三角,对于外来人口涌入的管理,以及珠三角对于这些外来人口的接纳也是中国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众多人口的涌入,形成了珠三角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城中村现象,农民工一方面为陌生的城市服务着,也同时在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份子。

人口的流动越来越活跃,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加速了产业要素的积累,也带来了极化效应和辐射效应,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创造力与多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农民工在外地辛苦劳作所创造的财富,也同时在提高家乡的城镇化水平,促使了城乡居民提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城市文明。

在农民工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在推进

周围乡村的发展,产生了辐射效应,乡村城市化也相应的产生,乡村城市化是指农村中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到非农领域,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演变成城市性特征的过程。可以认为,这是农村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地区社会经济现象,伴随着农村地区非农业产业的发展,尤其死乡镇企业发展为代表的,具有鲜明的发展特色。以江苏省为例,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有以下几点经验:

1.在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自身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政府政策制度的保障,乡镇企业的发展吗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促成江苏乡村城市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2.市场经济的完善的驱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影响到都市城市化的发展,也推经了乡村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的积极面向市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也推进了自身的经济水平的提高。

3.人地矛盾的突出的日益尖锐,构成了农村城市化的源动力和巨大的推动力。

4.比较利益的驱动(城乡差异扩大)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农业是一个比较低端的弱势产业,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要受到市场是自然风险的双重制约,导致了城乡差距的存在,在经济利益的作用下,城乡之间的差距必然导致,农村人口向非农行业的转移。

5.农民自身价值观念的驱动,农民的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注重这自身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农民工在推进中国走向城市化的道路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自己的家乡和他乡的发展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农民也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变成了市民,而农村也逐渐的以集镇,小型城市的形态发展,不断的推进和巩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陆大道 宋林飞 任平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J】苏州大学学报 2007.3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篇6

关键词:城市扩张 山地开发 呼和浩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供给与城市经济建设对城市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山地的非农开发对城市发展及山地环境保护与治理都有重要意义。

一、山地非农开发的现实性

中国是一个山地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平地只有13%,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且人均耕地面积呈递减趋势。特别是北方的一些城镇,人均耕地很少,城镇周边多有未被开辟的山地,或不宜于耕种。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耕地受工业“三废”污染、酸雨危害,地力下降、土地盐碱化和沙化严重,耕地面积减少;同时,城市的发展与扩张,滥用、乱占土地也加剧了耕地的流失。总体表现出国家后备耕地不足,通过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又十分有限,这将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制约经济的平稳运行。

我国大部分山地开发和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北方绝大多数山地,地处偏远、水资源短缺、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不足制约着山地的投资开发;由于林果业生产周期长、技术含量低、科技支持、易受市场波动影响等 ,金融部门对荒山开发、林果业生产的支持很少,也制约着投资者从事荒山开发、发展林果业。同时,目前的山地开发承包商多为当地农民,对林业、种植业的科技知识和技能缺乏,管理水平低,出现了许多盲目开发、无序开发的现象。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对城市建设用地造成很大压力。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3%,如果每年增加1%,则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300~1500万。按每个城市人口需要100m2的城市土地,每年需新增城市用地1500平方公里(合225万亩),到2010年,当全国城市人口达到50%时,至少需要1125万亩土地作为城市用地,其中大部分将会是耕地。要建设,更要先解决吃饭问题,所以,必须节约每一寸耕地,另辟新路,向大面积的近郊山地找出路,对其开发建设,进行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属内蒙古高原的边缘区域,地貌类型包括丘陵、山地、平原,从北向南依次是阴山山脉、土默特平原。市域总面积17266.13km2,丘陵与山地面积11709.2 km2,占67.8%。根据呼和浩特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扩大城市规模,将建成区面积将由2005年的140平方公里扩展为200平方公里,“十一五”期末,城区人口达到200万左右,建成区道路总面积达到2400万m2左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增加到12m2。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60万m2,建设一批20万m2以上的精品住宅小区,新增绿地面积1800万m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m2。可以看出未来5年,若想在不减少宝贵耕地的基础上满足城市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就必须在节约利用城市每一寸土地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新土地,向呼和浩特背靠的阴山要地开发。阴山山脉的大青山地段是呼和浩特市北边的生态屏障,由于地处中国中温带北缘,气温低,降雨量偏少,山地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土地闲置,而大量的植树绿化也因为管理原因,树木成活率不高。如果城市向北扩张,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将山地高档住宅建设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既能取得经济利益又可获得良好生态效益。同时,还可以节省宝贵的耕地资源。

二、山地住宅开发的前瞻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拥抱自然正日渐成为一种时尚的人居理念;同时,城市建设用地的日益紧缺,在城郊选择可利用的山地,进行生态住宅开发是符合国情、迎合民意的,也是解决城市居民住宅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

(一)近郊山地开发的条件已经成熟

首先,汽車的普及以及道路的畅通,缩短了近郊山地与城市中心区的交通距离,为城市居民迁出城市中心地区、到城市周边的山间住宅居住创造了先决条件。其次,水电设施的完备和技术的发展使得山地住宅的用水用电便利。再次,建设材料、建设技术的发展,使得山地住宅的设计与建造更合理、安全、宜人。最后,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遍使用,将使居家办公成为可能。

(二)人们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的提高,开始关注生活环境的质量

首先,与城市中高楼林立、人口密集、车水马龙、空气污染、道路嘈杂相比,环境优美、安静自然的山地住宅环境将成为城市这座巨型空间的“后花园”,将更好地满足人们感受大自然的沐浴,“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其次,目前国际上有一种颇为流行的“绿视率”理论,认为绿色在人的视野中达到25%时,人开始有舒适感,绿视率越高,舒适感越足,山地住宅的生态环境无疑可以满足人类的这一健康需求。最后,具有高绿化率、低空间密度、良好的通风采光的山地住宅将成为退休老年人的休养之地。

(三)郊区山地与城市建设用地、郊区农用耕地的地价相差悬殊,大大降低城市建设成本,削减政府投资;同时,只要政府制度完善、政策明确,相当低的地价,对开发商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城郊山地住宅开发将会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耕地占用的同时扩大城市建设面积、增加就业,社会效益可观;同时促进山地绿地建设、生态开发,带来的生态效益也将是重要的。

三、城郊荒山的山地住宅开发新思路

城郊山地住宅的开发与建设涉及到生态、经济、技术、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国家应该进行合理规划、有效投资、有序开发,坚持人地和谐原则,合理发展。

(一)招商引资,开发城郊山地

积极引导和规范山地拍卖、租赁和承包,对建设项目进行招标、投标,加快荒山开发步伐。

科学合理确定山地地价、山地开发项目和开发建设要求,通过媒体宣传和发布开发项目招商、招标信息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向山地住宅开发投入,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照法律法规规范山地拍卖、招标和承包程序,以保护山地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最终选择最具开发能力和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投资者;鼓励具有开发经验的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进行投资,引进香港、福建、温州和重庆甚至欧洲等国外的开发经验。

介于山地地理劣势、基础设施落后、开发难度大等原因,山地住宅开发建设可采取联合经营开发或作股投资开发等形式。政府与村或承包者联合经营开发,政府对山地的电、水、路开发中予以一定的支持,如补助山地引水拉电、修通上山公路所需的钢钎、尖镐、火工器材等的费用开支及对绿地建设所需的树苗、草种给予扶持;村或承包商出人、资金、材料、管理和技术。开发的成果一般按投资比例进行分成。在开发中还可以采用多渠道、多层次集资,采取股份制联营开发,采用股东入股,效益分成。

在山地住宅开发上实行新的机制,加快山地绿化步伐。进行招商引资,开发山地住宅,但不能一拥而上,要结合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房地产规划范围内加强绿化建设。由农户和单位按自身需要承包,发展经济林果业、农产品种植业或在绿化区兴建旅游、疗养设施等。

(二)山地住宅开发建设的重点

山地住宅开发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与“可持续性环境优美、智能化的现代发展”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安全舒适、交通便利、住宅环境。

首先,山地住宅开发建设应遵循先配套建设后住宅建设的原则,在规划建设前,应充分了解山体的地质结构及地质演化过程,避免灾患和建设损失;必须先进行通路、通水、通电、平整场地和挡土墙建设,再进行住宅单体建造,在建设中注重竖向设计,严格按规划设计进行,因地制宜,精心施工。

其次,在山地住宅开发、建设过程当中,应该避开生态敏感区,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保护区;注意生态灾害,要避开采矿区、滑坡地带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山洪泥石流高发区等;注意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如山地景观和山区原来的格调与和谐,在建设的设计过程中,科学利用地形,保留现有生态和植被,尊重生态,让建筑与自然充分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交流。

再次,山地住宅的规划建设在结构、防火、居住及设施等安全性的基础上,强调社区的亲和性和邻里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性,不仅要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一般住宅的建设要求外,还要有生态保护、住宅区周边环境的建设和保护等更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玉生.城市住宅建设面面观[J].山西建筑,2004,(8).

[2]李晓明.联合开发荒山之初探[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

[3]吴飞,周海燕.浅析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6).

[4]张毅功,臧士国,王文江.实行股份制开发治理荒山[J].山地学报,2000,(6).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篇7

关键词:石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资源税改革

一、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依据

我国学术界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 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步展开的。王青云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一书中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转型的困难, 提出了经济转型的基本思路与政策措施;齐建珍则把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一门学科提了出来, 这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一个理论突破,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学》中, 她阐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性, 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和本质, 研究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律和模式;李雨潼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中, 将研究重心放在资源尚未枯竭的城市, 重点探讨了其未来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于立、姜春海、于左等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中, 集中研究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框架、“顺序渐转”模式和“转型机制” (即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和替代产业扶持机制) 。

二、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1、石油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石油资源型城市是指以石油资源为建成基础或以石油资源为依托而发展的城市。在我国, 有十几个较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 如山东东营市, 黑龙江的大庆市, 新疆的克拉玛依市、甘肃的玉门市等。石油资源型城市一般40%以上的劳动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石油资源的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 50%以上的国民收入靠石油资源获得。

(1) 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我国的石油产业发展虽然较晚, 但发展较快, 几个大油田都是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以“会战”的形式在短时间内建成的。这决定了其主导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依托资源优势建立的资源型城市其主导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2) 依托油田而建, 空间结构分散。我国主要的石油资源型城市, 多数依托油田而建, 城市建设以为油田服务为宗旨, 主要考虑油田生产的需要, 导致城市结构分散、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城市承载能力较小。

(3) 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二元结构。依托油田而建的石油资源型城市, 最初都会呈现政企合一的社会形态。然而, 油田企业与石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导致了在城市建设中的二元结构, 出现一个地区存在两套公共服务体系的局面, 比如教育、医疗、通讯、交通等都存在地方与油田各成体系的局面。

2、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1) 石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要素。石油资源型城市依托油田而建, 其产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与石油生产息息相关。然而, 同其他任何一种矿产资源一样, 石油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在我国, 近50年来随着石油大规模的开发, 无论是地下的存储量还是油田的生产量都在逐渐地减少, 石油资源的递减是石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石油城市经济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性、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石油产量减少的不可逆转性, 将成为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发展石油替代产业,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那城市的发展必然将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而衰退甚至消亡。这就要求以石油资源为依托、以石油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必须考虑城市的转型问题。

(2) 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因素。第一, 其是城市提升发展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所谓竞争力, 是指竞争主体 (国家、地区、城市、企业等) 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的强弱程度。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有效利用率, 也可以说是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城市竞争力的基础是主导产业的竞争力资源型城市在建立之初其主导产业必然是资源型产业, 当城市所依赖的资源逐渐失去优势的时候, 就需要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的休斯敦是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典范。1901年得克萨斯油田开发后, 城市随之兴起和发展。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 美国各大石油公司总部迁移至此, 形成了美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在六十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开始整体下滑时, 休斯敦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 加速了石油科研与开发, 油气资源产业群也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 同时相应带动了为其服务的机械、水泥、电力、钢铁、造纸、粮食、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多种产业的发展。美国在休斯敦布点了宇航中心, 带动了为它服务的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从而使休斯敦成为全美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 城市性质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休斯敦的模式是按照“发展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一完善基础产业”顺序展开的。

第二, 其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 由于历史原因, 石油资源型城市在建设发展的初期, 都存在着石油资源的高消耗、高投入和高污染, 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以及城市的建设都是以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 这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起步晚, 对资源发展的规律性和对城市建设缺乏理论指导有关。经过几十年的石油开发, 石油供给的有限性逐渐被人们认识到, 也真切的感觉到, 以东营市为例, 作为一个依托胜利油田建设、为胜利油田服务的城市, 近几年屡屡遭遇气荒, 连专门为出租车加气的气站也频频告急;与此同时, 在石油的生产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石油资源型城市清楚的意识到只有进行城市的转型, 合理配置资源, 调整和优化创业结构, 才能摆脱石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给自身带来的危机。石油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建立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 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关系,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薄弱, 这也是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的通病, 是由于石油资源型城市形成的特殊背景造成的。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2、人才缺乏

石油资源型城市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受其主导产业的影响, 在人力资源方面, 也明显存在结构失调的问题, 表现为石油及相关产业人才济济, 而适应经济转型的新兴产业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劳动力明显不足的现象。

3、环境压力

石油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环境压力是其转型非常重要的问题, 由于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环境治理的问题, 改善由于石油的开发、生产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状态,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由此给地方财政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二是由于环境的破坏, 使得城市发展缺乏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 导致在城市转型时期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缺少资金来源, 影响了转型的速度, 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

四、资源税改革对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影响

随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 (财税[2010]54号) 的出台, 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资源税改革。2011年9月21日, 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 决定于2011年1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此次改革最重要的在于改变了部分资源税的征收方式, 将石油、天然气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以原油、天然气销售额为计税依据, 按照一定的比例税率征收, 同时还保留了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是调节级差收入的有效手段。征收方式的改变, 将资源税的税收收入与价格的变动有机地联系起来, 保证了国家与企业共同享有市场变化带来的效益。

资源税的改革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此次资源税改革对石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1、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保障

此次资源税改革, 将资源税税收收入与资源价格相衔接, 实行从价计征的征收机制, 对于资源税税收收入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税收收入的增长。以新疆为例按照新疆2009年产原油2518万吨计算, 从价计征后, 石油资源税将高达62.95亿元, 可以增收40亿元到50亿元。

按照我国现在的税收分配体制, 资源税税收收入归地方政府, 显然, 资源税的改革使得资源城市的财政收入明显增长, 这就为城市的转型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资源城市可以将由于资源税改革所增加的收入有计划、有目的的用于城市转型上, 比如可以安排相当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用于吸引短缺人才, 用于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2、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资源税改革对于促进资源开采企业提供开采率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0年6月1日财税[2010]54号) 明确规定, 三次采油资源税减征30%, 从而鼓励企业深度开采, 提供开采率, 对于在资源的开采环节减少资源的浪费提供了政策支持。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篇8

本文在对生态城市建设和评价理论研究基础上, 比较城市建设中环境指标在总体指标中所占的权重, 以及各指标在传统城市建设和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对比, 通过对比来分析环境指标、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对生态城市建设以及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影响。

1 生态城市理论

进入21世纪以来,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生态化居住环境, 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目标, 也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更是社会文明发达的标志。

对于生态城市的定位, 研究成果颇多, 总结众多学者的观点, 都强调了“社会、经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与发展”的问题, 可见生态城市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处于一种稳定成熟的状态, 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人类文明、文化程度、生态环境的一种和谐健康状态, 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 是城市发展中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体。

生态城市的内容包含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自然生态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化。自然生态化是基础, 经济生态化是条件, 社会生态化是目的, 复合生态化是前提。

1.1 生态城市的涵义

生态城市 (Eco-city或Ecological City或Ecopolis或者说Ecoville) 的概念源于1971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MAB” (人与生物圈) 计划, 这种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但至今为止, 对其理论和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对其理论分析发现, 虽对其定义众说纷纭, 但都强调了“社会、经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与发展”的问题, 可见生态城市是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 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生态城市是形成自然、城市与人类融为有机整体的互惠共生的结构, 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新标志。

生态城市建设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 目标是建设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发达的生态经济, 建设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社会,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恢复生态再生能力, 扩充生态容量, 提高生态承载能力, 来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整体和谐, 以及社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生态城市的指标评价

目前对生态城市的评价具有多种方法。包括城市代谢法 (urban metabolism method) 、生态足迹法 (Foot print method) 、生命周期评价法 (Life cycle assessment) 、模糊数学法 (fuzzymethod) 、单指标评价体系 (individual indicator assessment) 和综合指标评价模型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s) 等。其中, 应用较多的是单项和综合指标评价的方法。其他几种较少使用, 只在香港、广州和青岛等城市生态的研究中使用过。

本文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来评价秦皇岛城市生态化程度。指标选取充分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并结合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因素综合考虑, 最终选取了三级指标体系。即在环境、经济、社会三项一级指标下, 选取二级指标为城市环境、城市绿化、能源利用、生产效率、社会服务、可持续发展六项, 三级指标包括了空气质量、环境噪声、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处理率、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与GDP比例、人均保险费、失业率、环保投资占GDP比例等十一项指标。

数据选取分别为传统旅游城市建设阶段和新型城市建设阶段, 以秦皇岛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界限, 选取不同年限值, 分别取1995、1998、2000、2003、2007、2009年。则2000年以前数据代表传统城市, 以后的数据代表新型城市。数据源来自市场调查, 即各相关部门统计数据、统计年鉴。通过走访秦皇岛市城建局、环保局、园林局、人事局等相关部门搜集大量关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各环境、经济、社会指标的原始数据, 最终选取1998、2000、2003、2007年的有效数据。指标数据最终通过规范化的归一化计算方法, 作了无纲量处理, 便于统一比较分析。

确定评价因素权重的方法有多种, 常用的有等差法、回归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等, 每一种方法都有自身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指标体系分析的权重确定, 采用专家调查法, 为避免其主观性, 用层次分析法统计结果, 使结果更趋于科学化。即经专家咨询及相关文献资料建立判断矩阵, 计算得到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权重值。

专家调查中, 为确保数据可靠性, 调查人数为10人, 分别为秦皇岛城市规划局和燕山大学的教授、秦皇岛环保局的专家。

2 数据分析

3 生态城市建设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1) 城市自然旅游资源的提升不仅包括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开发, 还应包括城市整体环境的改观和保护。秦皇岛生态城市建设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整体环境, 从生态综合指数看, 传统城市阶段, 生态综合指数为0.353, 依据国际生态指数评价标准, 城市生态化程度属于一般水平;2000年生态化程度较高;到2007年已经具有很高的生态化程度。另外, 从生态城市建设选取的环境指标数据来看, 权重值位居第一, 而且改善程度明显, 说明了生态城市建设中以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可见, 城市环境指标的改善对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作用很明显, 这也对城市自然旅游资源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 对城市环境的建设应该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去。

(2) 城市人文旅游资源的提升包括文化层面、社会服务层面、社会发展层面等, 无论哪个层面都离不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从秦皇岛生态城市建设社会指标分析来看, 可持续发展所占的权重为0.660, 说明这个指标对生态城市建设作用很大, 同时也是提升城市人文旅游资源的必要条件, 而且此项数据改善明显, 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可见整体社会服务层面还是得到了改善和提升的, 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社会服务指标所占权重很低, 这也说明社会服务在城市规划中还有进一步改善和提升的空间。

(3) 生态城市建设对旅游资源的提升无论是从生产力的发展, 还是整体环境的建设, 乃至人文素质的提高, 最终都欲达到环境与社会的和谐, 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社会均不能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 这已是国际社会打造新型生态城市及旅游城市的共识。在环境指标、社会指标的带动下, 经济指标也大幅度的改善, 这也充分体现了生态城市是形成自然、城市与人类融为有机整体的互惠共生的结构, 对城市生态旅游无疑是一种推动作用。

4 结语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具有相对性, 应该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发展性。同时也能体现其一定的社会效益, 也可以更好的提升城市旅游资源。

秦皇岛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曾经经历了一段缓慢的阶段, 在2000年前后, 秦皇岛的旅游业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当然, 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是城市建设的滞后, 应该是影响其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然而, 在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实施的几年间, 秦皇岛的城市面貌和社会运转体系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据统计, 仅2008年“五一”黄金周期间, 到秦皇岛旅游的人数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83.98%, 可见, 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对秦皇岛市成为新型的生态城市及更具魅力的旅游, 休闲、度假圣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以秦皇岛市生态城市建设为例, 研究城市环境的整体水平改善对旅游资源提升的影响。首先对秦皇岛生态城市建设通过综合指数法进行了评价, 评价中以2000年作为分水岭, 对传统城市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分析, 并综合考虑城市建设和旅游资源两方面因素选取评价指标, 最后根据评价数据来分析城市建设对旅游资源提升的影响。

关键词:新型生态城市,综合指数评价,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1998, (2) .

[2]吴国玺.论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建设[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 .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篇9

关键词:企业家,区域创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引 言

我国有118座资源型城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资源诅咒效应。截至2011年,国家发改委共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城市,这些城市随着资源由盛转衰,地区经济也随之急转直下。转型发展成为资源型城市的当务之急。

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归根结底是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转型[1],即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家将发挥重要作用。因为经济转型是一个融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主体行为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宏观经济转型是建立在微观主体——企业行为基础上的,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宏观经济增长方式[2]。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推动者,企业家对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煤炭资源大省山西为例,就企业家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机理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1 企业家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影响的机理分析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重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的外延扩张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的内涵发展转变;二是由传统产业一枝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这两类转型从微观层面的企业来讲,其核心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汇集于宏观层面即是区域创新。

要实现低碳绿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首先需要企业有战略眼光看到循环经济在未来的市场竞争力,其次需要企业及时通过改进或引进技术设备实现产品的创新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需配以合适的管理制度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无效率。山西省目前在此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以粉煤灰为例,2009年山西省电厂粉煤灰排量为3596万吨,如果对其中有工业利用价值的1720万吨进行加工,可生产白炭黑228万吨,氧化铝570万吨,轻质碳酸钙1026万吨,利润在90多亿元以上[3]。但目前山西省电厂粉煤灰的处理方法大都采用买沟或征地,通过运输、水冲灰方式倾倒或回填覆土。不算前期买地与灰场建设成本,贮灰运行成本平均不低于20元/吨。另外一种较好的处理方式是用来制砖,但利润也仅有1亿元,与循环经济的90亿元利润相比,相去甚远。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本文认为不是缺乏技术与资金,而是缺乏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

要实现由传统产业一枝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则需要处于传统产业的企业能够意识到相关或无关多元化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且具有能够通过减少当前利润以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眼光。同时,也需要具有较高风险承担能力的潜在企业家整合相关资源,进入这些非传统产业,利用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将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实现宏观层面的产业多元化发展目标。

由上述分析可知,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实现资源型地区转型的核心,而拥有创新能力、机会发现能力以及管理能力是资源型地区转型的重要微观基础——是企业所应具备的,而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上述能力正是企业家所应必备的能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创新,而企业家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创新,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4]。在预测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并把握机会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5]。Kirzner从市场过程的角度对企业家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市场总是处于不均衡状态,而均衡状态只是暂时的,企业家就是那些对变化的环境或被普通人忽视的机会保持警觉的人[6]。Leibenstein认为企业家就是避免组织易于出现的低效率从而取得成功的人,即充分利用现有的投入资源,克服X非效率[7]。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也同样揭示了企业家在企业中提高运作效率、降低内部交易成本的根本职能[8]。

由上述理论分析可知,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于区域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下面本文将就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2 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于区域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对于因变量区域创新,大部分学者以专利授权数量来度量[9]。本文认为,专利授权数量仅仅考虑了技术创新,但并没有考虑到管理创新,而通过管理创新来增强企业的经营效率对于资源型地区由外延扩张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的区域创新较难精确度量,本文将以Fare et al.提出的Malmquist生产率变化指数来近似度量[10]。其合理性分析如下:Malmquist指数表达式为

Mit(xt+1,yt+1;xtyt)={[Dit(yt+1xt+1)Dit(xtyt)][Dit+1(xt+1yt+1)Dit+1(xtyt)]}1/2=Dit+1(xt+1yt+1)Dit(xtyt)[Dit(xt+1yt+1)Dit+1(xt+1yt+1)*Dit(xtyt)Dit+1(xtyt)]1/2(1)

公式中方括号内的两个比值乘积再开方代表技术变化指数,即技术创新的程度。方括号外的比值代表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效率指由一个给定的投入集合中获得最大产出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效率,因此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创新的程度。由此可以看出,以Malmquist指数度量区域创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微观层面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构建量表来进行测度[11],但区域层面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则较难通过此种方式进行度量。张小蒂、李晓钟对此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以地区企业家丰度值来衡量企业家人力资本,具体核算时采用地区每万人口中拥有的企业数来表征企业家丰度[12]。本文认为,这一指标仅仅关注了区域的企业家创业精神,而并没有深入到企业家的战略能力、管理能力等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李新春、胡骥认为企业的成长受到企业家个人经营能力和控制幅度的制约[13]。因此,本研究采用区域平均企业规模来度量区域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大小,具体核算时采用从业人员数与法人单位数的比值来衡量。另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研发支出是影响区域创新的重要指标,本文也将其作为解释变量纳入模型当中。

本文将首先利用Malmquist指数测度因变量,然后对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前述的Malmquist指数法,以山西省11个地市实际GDP为产出指标,以固定资产投资代表资本投入,全部从业人员代表劳动力投入。利用DEAP 2.1软件计算2004~2010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Malmquist指数及其相应的分解值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表1和表2分别为分地区和分年的计算结果。

按照前文分析,Malmquist指数代表区域创新水平,效率变动代表管理创新水平,技术进步代表技术创新水平。由表1可以看出,平均来讲区域创新水平较好,提高了2.4%,原因主要在于对重大技术变革的采用或对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与此相对应,微观层面企业的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平均来讲下降了0.8%,其中只有4个城市的管理创新水平有所提升。从表2可以看出,区域层面的创新动力正在发生转变。2008年之前,区域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但其动力在于技术创新,相对应的管理创新并不理想。2008年之后,技术创新的步伐放缓,管理创新转而成为区域创新的源泉。

接下来,本文在上述区域创新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企业家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TFPi,t=β0+β1ENTREi,t+β2RDi,t+εi,t (2)

其中,TFP表示区域创新水平,ENTRE表示区域企业家人力资本水平,RD表示区域研发投入水平。本文应用Eviews 5.0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经过混合估计模型与变参数模型的F检验以及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的Hausman检验,最终选择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TFPi,t=0.785+0.006*ENTREi,t+3.14×10-7*RDi,t+ei,t

(0.074)(0.002) (3.01×10-6)

t=(10.625)(3.434) (0.104)

Adjusted R2=0.88 F=452.32

由回归结果可知,调整以后的可决系数为0.88,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企业家人力资本与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的绝大部分差异做出了解释。其中,企业家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有正向影响,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前者与上述理论分析一致,而后者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与研发投入相匹配的研发人员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Gylfason的研究表明,由于资源部门具有更高的边际生产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将会转移至初级产业部门,但初级产业部门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较低,从而造成物质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14],即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研发人员从资源型地区流失,同时外部的高素质研发人员也无意愿进入资源型地区。这一点也得到了国内学者徐康宁、王剑[15]以及邵帅[16]的研究证实。

3 结论与启示

资源型地区在享受资源红利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摆脱因资源而兴、因资源而困的格局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型发展,而转型发展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即区域创新。本文在分析企业家人力资本构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证明了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于区域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本文以山西为例,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理论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提升是资源型地区成功转型发展的关键。为此,政府以及企业家自身应着力通过各种措施提升企业家的人力资本。

政府应深化对企业家重要地位的认识,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为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企业转产转型提供有力支持。企业家潜能要得到进一步拓展依赖于市场化制度的保障[17]。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为企业家才能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企业家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干中学”提升了自己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提升了周围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最终形成了一个“圈子→氛围→群体效应”的双向作用过程[18]。此外,政府还应培育良好的区域创新文化。冷艳菊认为,资源型城市对资源及国家统筹计划的长期依赖,造成了人们封闭落后、僵化保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抑制了人们创业、创新意识的生成[19]。王开泳、肖玲认为,资源型城市的衰落本质上是文化的衰落,即缺乏创新文化环境。文化的衰落与经济的衰落形成一种负向循环,从而加速资源型城市的衰落[20]。因此,如何重塑城市核心价值观,形成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区域文化,是资源型地区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资源型地区的企业家要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推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首先需要对自己现有能力与转型发展要求之间的差距具有清醒的认识。资源型地区的企业家成长多数源于矿产资源开发和初加工,之前的社会条件以及产业特点对知识、眼界的要求并不高。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今天,以前的知识结构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家应加强自身的学习,通过构建市场型网络与专家型网络来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11]。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篇10

1 哈尔滨旅游资源开发与供给评价

哈尔滨旅游资源的研究兴于20世纪90年代初, 前人对哈尔滨旅游资源状况及开发建设作了简略阐述, 并对主要旅游资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研究。

主要旅游资源产品的开发评价:

1997年王家骏完成的无锡市居民对一些旅游目的地感知机会与可到达机会的调查, 对开拓无锡市客源市场很有价值。于是, 就游客对哈尔滨主要旅游产品的感知与到达机会也做了调查, 并对哈尔滨主要资源产品的开发供给情况做了简单评析:景点的集中开发, 如松花江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体现了高知名度、高地理可进入性、高经济可进入性的结合, 而一些景区如亚布力滑雪场虽具相当知名度、但可到达机会却较低表明, 具一定知名度的景点开发与它的可进入性发展不协调。

2 俄罗斯年活动对哈尔滨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分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大型节事旅游的阐述, 认为俄罗斯年活动活动不仅符合节事旅游的性质, 而且有它独特的特点:a.友好年活动的举办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b.政府重视及推动c.其目的在于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达到相互了解并尊重各自民族文化d.主题丰富且形式多样。

2.1 活动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积极效应

2.1.1 对旅游资源个体的优化效应

数据统计显示, 2005年冬季来哈尔滨的俄罗斯游客超过18万, 同比增长20%, 2006年上半年接待俄国游客1.43万人次, 同比增长65%。活动直接带动外客源直线增加并大幅度改变客源结构。

由于俄罗斯年活动本身的节事旅游特性和活动主题的多元性、民间交流性, 对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开发规模、及开发形式与功能上产生特定影响。以太阳岛风景区为例, 2007年6月, 由哈尔滨市松北区政府主办的首届中俄油画艺术交流展之后, 系列俄罗斯当代艺术展示推广活动纷纷在太阳岛举行。文化活动的举办选在太阳岛, 这与太阳岛旅游资源开发理念转变有很大关系。由过去重“景”到“文”、“景”并举的文化理念的转变, 使太阳岛旅游资源开发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申请国家5A级景区成功。

2.1.2 对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的丰化效应

中俄两国举办的国家年活动, 对哈尔滨旅游资源产品开发产生特定影响:反映中俄友好的旅游产品大量出现。全市大街小巷充斥着浓郁的“俄”味:中央大街俄式风情图画展、俄式纪念品、、俄式风味餐馆.这些灵活多样的“新产品”不仅丰富了哈尔滨旅游产品市场, 而且唤起了哈尔滨人对俄罗斯的特殊情感, 即丰化效应。

2.1.3 对潜在旅游资源的挖掘催化效应

经调查, 以俄罗斯旅客为代表的国际游客对以哈尔滨为旅游目地的感知情况如表1:

从表分析, 以50%为标准可知, 游客来哈尔滨主要是为了a.体验不同文化与生活方式b.参观重要的历史古迹c.参加冬季运动d.品尝地方小吃。哈尔滨的国际游客大幅度增加, 应继续发掘新的旅游资源, 如俄罗斯游客对中国文化、中华美食、苏联时代哈尔滨历史的迷恋, 可挖掘出哈尔滨相应的乡村文化、红色革命、俄罗斯时代的哈尔滨遗迹等旅游资源。

2.1.4 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辐射效应

国家年活动具有一定事件旅游特性, 将产生较大时空辐射效应。时间上的辐射可以在活动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通过了解游客的重游意愿和口碑效应来衡量。空间上的辐射, 要发挥周边旅游资源与市场的区位优势, 哈尔滨最近推出的连接市区与阿城的中短期旅游线路, 实现了以周边资源市场为辐射面的放射性区域开发。

2.1.5 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动力支持分析

2007年1月5日开幕的第23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首次引进了外资。这表明随着商贸往来的加深, 更多的外资企业将目光投向哈尔滨旅游市场, 为旅游资源开发注入多元资金, 同时也保证了旅游开发的总体进程。此外, 由政府主导并推动的友好年活动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具相当的动力支持, 而且这种动力支持具有持久性。

综上所述, 俄罗斯年活动对哈尔滨旅游资源开发产生多元优化效应, 对潜在资源开发产生引导挖掘作用。这些效应在以政府主导推动的持续动力支持下, 促进哈尔滨旅游资源开发实现在较短时间内进入以国际需求、国际标准为准绳的快速变革期。但活动将产生集聚、分流效应和文化冲突作用等也会引起不良后果, 对旅游资源开发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2.2 活动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消极影响分析

2.2.1 集聚效应的不良后果

活动产生较大集聚效应[3], 外来游客来哈尔滨旅游首选知名景点, 致使哈尔滨市一些知名景点产生品牌负效应。集聚效应与品牌负效应使旅游景区不堪重负, 产品被破坏, 环境被污染, 不利于哈尔滨旅游资源的维护。

2.2.2 分流效应的间接影响

由于品牌效应, 哈尔滨旅游市场出现景点间的冷热分配, 一些重点旅游区业绩非常好, 而一些二三级景区却成绩平平, 造成资源开发“贫富分化”问题。二三级旅游资源因得不到及时的开发支持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3 结论与讨论

以中俄友好年活动为例, 从国家年活动的多重特性出发, 探讨例证了活动对旅游资源开发理念、开发数量规模、开发模式、开发方向、开发动力等影响。从以上分析可知, 国家年活动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影响, 在本地域与外界联系交往过程中, 带动本地域文化的国际化与非本域文化介入的双重走向, 其产生的多重积极效应极大地促进城市旅游资源开发国际化走向。但只以举办一国活动的影响力为例加以评估分析, 且本次数据的获得是在中国俄罗斯年在哈尔滨举办的前后两年, 更长期的影响和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走向研究需要更长跨度的数据支持, 有待进一步跟踪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兴柱, 陆林.大型节事旅游基本特征及发展对策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 2005, 2.

[2]张彬彬.城市事件旅游活动的地域差异[J].旅游科学, 2003, 4.

[3]李士良.哈尔滨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研究[J].龙江社会科学, 1994.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城市化因素;山东;区域经济格局;影响;空间计量

1 前言

现阶段,山东省经济发非常迅速,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山东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国内外许多学者关于城市化因素对区域经济格局关系的研究,通常侧重于单个指标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本文创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化因素对山东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如下文所示。

2 区域空间相关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创建

2.1 区域空间相关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所用区域空间相关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区域空间相关程度概念模型,以该模型的要素和子系统创建相应的区域空间相关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对于一级指标:Q1(经济维度)、Q2(生活维度)、Q3(科技维度)、Q4(文教维度)、Q5(卫生维度)、Q6(环境维度)、Q7(风俗维度);对于二级指标:Q11(经贸往来)、Q12(经济发展潜力)、Q13(经济结构)、Q14(经济政策)、Q15(经济效益)、Q16(经济规模);Q21(饮食习惯)、Q22(生活方式)、Q23(生活水平);Q31(科技交流)、Q32(科技创新扩散)、Q33(科技贡献)、Q34(知识技术创新)、Q35(高新技术产业化)、Q36(科技创新财力投入)、Q37(科技创新人力投入);Q41(教育资源共享)、Q42(教育资源分配)、Q43(教育方式)、Q44(教育投入);Q51(食品卫生政策)、Q52(生活饮用水卫生)、Q53(公共场所卫生);Q61(环境政策)、Q62(空气质量);Q71(风俗习惯),按照层次分析法可以把该指标体系分为三层,即指标层、准则层以及目标层。

2.2 构建模糊空间矩阵

利用上述区域空间相关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双重列联表方式进行山东省17个地市区域空间相关程度评价指标问卷的设计,创建的模糊空间矩阵表示为:

3 创建山东城市因素和区域经济格局关系模型

3.1 基于SWM的空间自相关定义分析

ESDA指的是采用统计学原理、图表以及图形等可视化方法描述与分析区域空间的相关数据,以此对研究对象的空间相互作用机理的相关空间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集成。按照应用层面进行划分,可以将空间自相关划分为两种,即局部和全部空间自相关。对于局部空间自相关,该种空间自相关形式设定不同空间为同质,也就是假设研究区域内所有空间对象的整体趋势全部相同,在进行相应空间对象局部状况的分析时,需要实施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该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指标主要包括Moran散点图以及局部指标等;对于全部空间自相关,该种空间自相关形式是对整体分布状况的描述,对相关要素在全部空间分布的特征进行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指标主要包括Getis G以及Moran’s I。

3.2 创建空间计量模型

按照空间效应引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基于SWM的空间计量模型划分为两种,即空间误差模型以及空间滞后模型,如果空间计量模型的误差项在空间上相关,则需要创建空间误差模型;如果空间计量模型不同变量存在空间依赖性,并且相关变量之间存在空间相关,则需要创建空间滞后模型。研究单元为山东的17个地级市,解释变量选择Brhlw--百人人均互联网用户数、wrgl--万人人均公里里程、adpl--氨氮排放量、lnczrk--城镇常住人口对数;被解释变量选择LnPerGDP--人均GDP的对数形式,表示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考虑生活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环境城市化以及人口城市化对山东区域经济格局造成的影响,山东省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别如公式2、3所示:

公式中β0表示截距,β1、β2、β3、β4分别表示相应指标增加一个单位PerGDP增加的单位个数;ρ表示空间滞后系数;wij表示第i行j列的元素;λ表示空间误差系数。

3.3 山东省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

以2012年为例,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Lag lnPerGDP为0.613、brhlw为-0.184、wrgl为0.124、adpl为-0.268、lnczrk为-0.197、lnPerGDP为0.284,根据上述数据,能够看出该17个地级市的上述因素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相关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区域空间相关程度评价指標体系的城市化因素和山东省区域经济格局关系模型,不同城市化因素对山东省经济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信息化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较大作用

4.2 交通运输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中具有较大的作用

4.3 环境污染限制区域经济增长

4.4 城镇人口数量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孙瑜.山东省区域经济格局及其演变分析[D].吉林大学,2014.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篇12

1 水资源论证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不足

按照国家规定, 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工作, 必须与该地的水资源整体条件以及水利工程相结合, 还应对其进行水资源的科学论证工作。但目前很多城市在对水资源的论证工作方面依然处在摸索的进程中, 很多城市并没有真正将此思想贯彻到城市规划工作当中。大多数管理者对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论证问题认识不足, 没有认真考虑区域的水资源及水环境对城市建设的承受能力[1], 并且在未充分了解水资源具体分布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开展城市规划工作, 这样一来会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2 基础薄弱

现在的技术还不能完全适应对水资源的论证工作, 因无法明确报告审查重点, 导致城市水利资源管理部门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水资源论证作审查工作, 城市水利部门很难真正发挥水源的约束和导向作用[2]。另外, 因缺少具体的规章制度, 保障措施也不完善, 由此导致对水资源的论证工作并未落到实处, 无法真正有效地贯彻。

1.3 不够规范

目前城市总体规划的水资源论证程序从准备到编写大纲、再到编撰报告书、咨询最后到审查的所有阶段, 都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规范, 按要求, 水资源的论证工作应和规划编制的工作一同开展, 但现在的城市水资源论证工作却没有及时介入, 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已经进入到待审批的阶段, 水资源论证工作却依然没有及时引入, 因此水资源论证的工作就总是难以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真正得到落实。

1.4 无从体现

城市的总体规划应对该地区的整体水资源情况作明确的分析和规划, 在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前提下, 对其进行功能分析, 并对城市规划对水资源的影响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工作体现出来。但目前城市规划的主要方向在于土地使用率、经济发展、产业以及交通等方面, 并未对水资源的规划论证工作得到显著体现。

1.5 难以衔接

在各地区编制的对城市水资源规划的论证报告中指出, 现状年通常应该是2011年以后的年份, 甚至是2013年以后, 但目前很多城市对水资源的规划利用论证工作还停留在十年前的现状年, 因此, 规划与实际工作很难真正有效地衔接协调。

2 推进城市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措施

2.1 提高认识

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水资源论证工作有助于指导城市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规模和布局, 对建设发展的方向也能提供明确的依据, 因此, 在进行城市总规划之前, 对该地区的水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城市规划者和水利部门都应提高对城市水资源论证工作的认识[3],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2.2 完善基础

加强对水资源规划的强制要求, 通过立法的形式, 加强水资源论证的法律支撑, 加快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论证相关要求的出台, 对城市规划的水资源论证作进一步的明确。另外, 应完善对水资源论证工作的能力建设, 加强专家、单位以及机关的建设, 使其适应新的形势。

2.3 明确规范

现在很多城市的水资源规划工作在介入时间上已经很晚了, 为避免以后出现类似情况, 应对水资源论证介入城市总体规划的时间作明确规范。另外, 应加强对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审查力度。不同级别的行政单位应由不同的政府单位报批, 直辖市由中央政府审核, 省会城市由该省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2.4 把握内容

对城市的总体规划的水资源论证应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最严和的要求, 必须要符合当地的水资源规划要求, 还要和大区域内的水资源总体规划相协调, 围绕水资源的条件、状态及其它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规划, 而不是千篇一律, 按部就班。城市规划应充分结合水资源的地理分布、水资源配置以及功能区限制纳污等要求, 对规划水资源的合理性及规划区的产业发展进行研究论证。

2.5 推进试点

试点工作能够充分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水资源论证思路, 因各地区的产业布局及不同地区水资源的特点不同, 应加强资金支持, 并通过加强宣传等方式大力推进城市规划的水资源论证试点, 同时提升我国各城市对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重视程度, 增加工作交流的机会, 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促进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卓志宇.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论证浅谈[J].中国水利, 2014, (1) :26-27.

[2]王小军, 管恩宏, 毕守海, 等.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进展与思考[J].中国水利, 2015, (3) :14-16.

上一篇:民族动画电影下一篇:经济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