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发展研究论文

2024-07-05

实践发展研究论文(共12篇)

实践发展研究论文 篇1

0 引言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是一个学校的生存发展之根本, 所以, 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战略。但是, 现在的青年教师在发展中常常感到迷茫和无归属感, 导致其不能专心工作甚至跳槽。

1 青年教师发展的制约因素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改变, 青年教师的发展主要受社会、高校和个人三方面的影响。

1.1 社会方面

注重利益的社会氛围让青年教师的职业心态也逐渐利益化。传道授业解惑本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但因物质利益的追求, 导致部分青年教师产生消极的价值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近30%的青年教师由于热爱而选择了教师职业, 超过半数的青年教师注重职业的收入。所以, 当前部分青年教师一方面因教师稳定的职业收入而选择从教, 另一方面则利用自身的才华在外兼职赚取额外收入。另外, 由于社会层出不穷的论文造假和学术腐败等不正之风, 使身处其中的青年教师也逐渐显得学术浮躁, 很少有人真正踏实地去搞科研, 影响了他们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以及培养学术创新能力。据统计, 当前青年教师搞科研的动力, 超过一半以上是为了“评职称需要”, 而选“为专业发展”的人数仅10%左右, 近30%的选“不喜欢, 但没办法”。

1.2 学校方面

学校的行政化痼疾, 让很多年青教师都寄希望于行政上有所发展, 从而放弃对学术的追求。并且, 目前学校对教师的学术评价主要是依据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等指标数量来衡量, 这种量化的评价标准难以保证每位青年教师都端正心态。学校建立奖金等激励机制, 本希望促进教学科研, 但是由于学校财务、绩效、报销政策的变动, 导致青年教师的学术态度发生扭曲, 让其对自身的发展处于消极状态。同时, 现在相当部分学生厌学而热衷于网络游戏等新问题层出不穷, 让青年教师承担高负荷的教学任务和高难度的教育工作, 逐渐地他们就失去成就感和幸福感。

1.3 个人方面

对刚上岗的青年教师而言, 自身的职业定位 (职业发展、专业发展方向) 还不明确, 仅把教师工作作为谋生手段。当物质理想与收入现实产生差距时, 青年教师就开始感到迷茫和无助, 使自身发展陷于低落状态。在教学科研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作用下, 青年教师时有工作懈怠或辞职现象出现。

2 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对策

2.1 以教学发展为切入点, 加强青年教师的品德修养, 促进自主发展

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作为青年教师, 刚踏上工作岗, 站稳讲台是其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未形成稳定的职业操守, 易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导致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因此, 青年教师要学会在教中学, 在学中思, 不断提高教学的研究能力, 可使青年教师少走弯路, 让其教学和科研协调发展。因此, 应让青年教师处于传授知识和育人的教育氛围中, 踏实地去履行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同时, 要通过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来保障青年教师的发展。因此, 学校要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与职业道德培养和教育实践活动, 以提升师德修养。每个青年教师的发展都是个性化的成长过程, 只有通过主体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才能对教师自我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2.2 为青年教师减压, 建立师徒结对机制, 开辟青年教师的成长通道

良好的身心状态对青年教师的发展和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因此, 学校管理或服务部门应对其生活、职业发展、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给予关怀, 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信任和肯定, 为其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这样有利于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有利于营造发挥他们才能的工作氛围, 提升幸福感。同时, 学校应积极开辟成长通道, 创造科研、教学、社会实践等各方面条件, 使他们尽快成为新一代教学和科研骨干。因此, 为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可以建立师徒结对机制, 让教学经验丰富、科研突出、爱岗敬业的中老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度过适应期, 解决青年教师在成长中的困难和困惑, 以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时间。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评价体系, 为青年教师定制发展规划

职业评价体系的合理程度对青年教师的发展也是重要的。要建立科学的职业评价体系,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和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 有效激励青年教师的发展。要着眼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建立科学的监控评价机制, 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对青年教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为教师提供发展方向和成长建议。青年教师在学校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 也要注重个人发展, 并使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有机融合。因此, 学校要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 由系、部教研室负责人或学科负责人与青年教师一起为其制订成长计划, 并设立教师发展中心, 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为青年教师规划3至5年不同阶段的专业发展目标, 保障青年教师的健康发展。

3 结语

总之, 培养青年教师应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学校应多方并举, 积极开辟成长通道, 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罗丹.高校教师发展简论[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1) :6.

[2]肖雨枫.高校青年教师脚踏实地者居多[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4-16.

[3]黄水香.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14 (7) .

实践发展研究论文 篇2

——盂县政协委员杨志英

摘要:统战工作是党的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和服从于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关键在人才。我省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转折时期、攻坚时期,实现“三个发展”首先要加快转型发展、推进结构调整,这更加需要科学方法、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我们要增强做好人才工作,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发挥好人才的作用,把引进人才战略作为首选战略,对于统战部门来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何及时调整工作部署,把引导统一战线成员为我县经济转型作贡献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如何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找准统战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的结合点,选准切入点,抓好着力点,在助推经济转型上有所作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统战工作转型发展

一、把握时机、提高认识,全力推进我县经济转型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省的生动实践。特别是近两年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设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随着资源逐渐枯竭,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主体资源衰减、经济结构失衡、职工生活困难、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促进经济转型,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把经济的发展从过去的依赖资源的过度开发消耗转移到更多地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已成为事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战略问题。

基于对宏观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我县经济发展走向的准确把握,县委作出推进经济转型的决定,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途径。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是统一战线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在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寻求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情况下,为科学发展服务、为经济转型服务更是统一战线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凝聚共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助推经济转型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鼓舞和增强全县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克服暂时困难、实现长远发展的坚强信心,真正把助推经济转型作为统一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随着调产项目的加快实施,煤炭等传统产业进一步得到改造提升。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基本完成,25座保留矿井全部由主题企业接管。焦炭企业在困境中稳步前进,耐火合矾石生产大部分进行了天然气改造,步入了清洁生产的轨道。在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业调产项目中,昕亮木业8000件高档实木家具、中信焦化二期全部完工,投产运行;3652尿素、鑫磊50万吨电石、吉天利160万吨千伏安时蓄电池扩建和10万吨废旧电池及电子无害化处理再生等项目超进度完成。

二、攻克难关、积极进取,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努力形成助推经济转型的强大合力

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人才优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优势。我们只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调动一切资源、动员一切力量,在克难攻坚中凝聚人心、在转危为机中汇聚力量。只要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致力于形成社会各方面的创造力竞相迸发、各方面的智慧充分涌流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只要以“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为重点,在政策支持、提高效能、优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就一定能不断提高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助推经济转型的强大合力。

(一)充分运用人才资源,为助推经济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在我县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聚集着许多专业人士和学者,他们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为此,我们充分调动他们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为助推经济转型提建议、出点子、谋发展。一是构建建言平台。通过情况通报会、座谈会、民主协商会等形式,使各界人士了解和认识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鼓励他们为经济发展多建适用之言,多献对路之策,多做务实之事,为经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知情出力;二是构建活动平台。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经济决策,紧扣全力以赴保增长这一目标,并就自主创新、产业转型、优化结构、节能环保、协调发展等方面工作组织专题考察调研,先后形成一批有价值有份量的调研材料,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三是构建科研平台。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作用,成立经济转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经济转型课题研究,开展项目攻关,形成了一批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助推经济转型发展成果。

(二)充分运用政治工作的优势,为助推经济转型增强内力

统一战线具有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是统战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具体表现。我县民营企业有着光荣的发展历史,作为以促进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为重要职责的统战部门,我们努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政治引导。充分发挥统战部门的政治思想工作优势,坚持“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工作方针,使民营企业在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帮得上忙,使得上劲。二是加强服务管理。三是加强帮扶工作。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帮助发展农村经济意义重大。

(三)充分运用化解矛盾的优势,为助推经济转型添加助力

实现经济转型,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凝聚方方面面的意志、智慧和力量。我们切实履行好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职能,加大社会稳定的力度,促进统一战线内部和谐,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宗教稳定,多做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为经济转型发展减少阻力,增强助力,形成合力,努力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政治环境。一是切实维护各界和谐。通过做好统一战线各界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顺各方面的情绪,化解各种矛盾,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切实维护各界的和谐稳定;二是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大少数民族对口支援力度,大力推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一种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稳定。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创新的精神助推经济转型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助推经济转型,既是全县统一战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统一战线的职责所决定的。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顺应时代发展,以创新的精神助推我省经济转型。一是要转变观念,坚持第一要务,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的意识,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既

实践发展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堂教学;科学研究;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21-03

一、引言

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其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主要围绕自然地理科学进行课程设置,其办学主旨和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专业内涵及定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1]而原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师在短时间内对新设专业的发展形式及方向并不十分明确。近年来,该专业的办学方向逐渐模糊,专业定位不明朗,这导致在专业发展上出现了生源质量下降、课堂教学毫无新意、科学研究停滞等现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的教师在专业发展模式上开展了积极地探索,尝试提出了“教学-实践-研究”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以期对国内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二、构建思路

传统的自然地理相关专业发展模式倡导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既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实践技能的培养。[2]其中理论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的过程,要求教师精心授课且学生积极参与。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教学的特色,主要包括野外自然地理实习以及3S技术的应用,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的氛围日益变浓,特别是在重点大学中科研成为学科及专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因此,科学研究也成为本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发展的主体内容,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全新专业发展模式的前提。

(一)明确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是高等学府的两大职能,这一点已得到我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可。[3]但是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分为三种。1.教学与科研没有任何联系。这种观点认为高校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应该分离,因为教学的目标是传播已有的知识,而科研是以探索未知领域为主,两者不应有任何交集。2.两者可能会互相影响、相互拖累,即高校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加大,势必会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职能,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大学,教师们往往为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疲于奔命,对于难以量化考核的课堂教学却无暇顾及;而以教学为主的高校不应投入任何力量开展科研,只需搞好教学工作即可。事实上,我国高校的科研投入主要集中在一些重点院校,而一些普通院校或民办高校,基本上是以教学工作为重心,不同类型的高校其发展的侧重点已然不同。3.教学与科研呈正相关关系,彼此共生。这种观点认为从事科学研究不但不会干扰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反而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同的大学对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不同,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重点大学科研平台相对完善、科研实力较强,多数教师以科学研究为重,课堂教学次之。因此,在这些高校中的教师们应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紧紧围绕所授学科的教学实际需求开展科研活动,重视教改课题的研究;而非重点院校对科研重视不够,建议以教学为重心的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这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课堂教学时能够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对研究领域内的前沿、动态有深刻的把握。现阶段,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教师应明确教学与科研呈正比的关系,即教学与科研均不可偏废,课堂教学能够促进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可以反哺教学。[4]需要强调的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所涵盖的学科范围广、研究方向多,开设的专业课程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科学、生态学、地质学、管理科学,等等。教师们往往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十分熟悉,而对所安排讲授的专业课程并不一定具备深厚的学科素养。这将制约课堂教学的深入,导致理论课的讲授只能浅尝辄止。因此,我们建议在课程安排上应尽量安排教师讲授其熟悉领域的课程,并且不要频繁更换教师所授专业课,否则会导致教师耗费大量时间备课,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建立实践活动与科学研究的关联

实践活动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科研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野外地理实习。根据不同高校专业目标及特色的不同,有可能包括地质地貌认识实习、区域资源调查实习、三位一体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植物地理学野外、测量野外教学实习。2.课程实习。这其中包括地图学教学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习、遥感技术实习。而科学研究具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其本质还是属于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

新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应强调实践活动与科学研究的结合。这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教师在实践课程中可结合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甚至研究成果给学生进行讲解。例如在野外实习中讲解土壤成土因素和成土过程时,可以详述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组成及演化过程的影响;在讲解冰川地貌时,可与最新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成果相结合,启发学生去思考气候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这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验证课本知识,使之科研素养得到提高。其二是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可深度挖掘知识点,开拓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例如在地貌野外实习中深入探讨地貌的成因,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将传统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升华;在野外实习时有可能会发现新的地质现象及研究载体,这能为自身的科研提供新的方向。此外,也可通过实习的过程培养优秀的学生来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学生承担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同时可吸引他们来报考自己的研究生,让他们参与到自己的项目研究中来,提高科研团队的实力。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本专业的教师可尝试将分课程、分阶段的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整合为自然地理综合实践教学,并把实习与探索结合起来进行。对于一些验证性的实践活动必须缩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践。传统的由教师单纯授课的教学模式应逐步转变为教师主要确定实习主题,由学生设计方案、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实验分析及进行实践报告撰写的教学模式。

(三)重建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联系

受课程内容的制约,同时也囿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自然地理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实践教学环节在精力、时间等方面均投入不足。如重视自然地理要素基本特征、类型分布、形成机理的讲授,而忽视野外实地地理要素的判读,缺乏地形图和遥感图的读图训练。可见,我们必须摒弃过时的教育理念,重建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野外经验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经验以及实验技能,而并非只是专业理论的传授。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够强化学生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依赖于扎实的课堂教学。我们建议本专业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专业领域内的创新实践活动,如野外地貌识别或地质填图竞赛、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竞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鼓励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从科研实践中提取较为独立的实践内容,这些内容既可作为创新实践活动的课题,也可用于学生毕业设计选题。

三、 “教学-实践-研究”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构建

在厘清教学、实践和科研三者重要性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提出了适合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教学-实践-研究”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的科学研究,而对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开展探索也可以反哺课堂教学;丰富的实践活动能促进专业科学研究的发展,特别能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而科学研究有效地提升了各种实践活动的层次和效果;课堂教学为各种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理论指导实践,反之,实践活动强化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见图1)。

可见三者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发展的全部内容。三者同等重要,专业教师应努力做到三者的平衡发展,而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例如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师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科学研究及实践活动,通过自己的教学过程促进科学研究及强化实践活动;科研实力较强的教师应精心准备每一次课堂教学的内容,加大实践活动的力度,通过科学研究反哺教学,提升实践活动的综合水平;从事实践课教学的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科研实力的提升及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化,从而更好地为专业发展服务。综上所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教师若能把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就能够从容地应对专业内涵变化及专业结构的调整。

[ 参 考 文 献 ]

[1] 侯光辉,张前进,陈卫.以“小区域”导向改造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天津城建大学的探索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5(1):40-44.

[2] 史培军,宋长青,葛道凯,傅伯杰, 王民,刘宝元,王仰麟. 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J].地理学报,2003(1):9-16.

[3] 蒲阳,赏刚,郑光辉.我国大学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发展趋势探讨[J].大学教育,2014(10):25-26.

[4] 李昌祖,冯雯.大学科研反哺教学及其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71-74.

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发展研究 篇4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发展历程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制度建设等方面有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

1、初步发展阶段(1980年~1984年初期)。

8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当中率先喊出“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引起全国大学生的强烈反响。1983年10月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发出了《关于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十八周年开展“社会实践周”活动的通知》,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概念,并且统一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

2、探索发展阶段(1984年初期~1992年末)。

1984年5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在沈阳召开较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场观摩会”,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1987年6月27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发布《关于广泛组织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在教育部和团中央的组织广泛号召下,这年暑假全国100多万大中专学生开展了“百县扶贫、学习社会”主题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初步形成规模。

3、规范发展阶段(1992年末~2003年初)。

团中央从1992年开始,每年通过表彰的形式来鼓励和宣传在社会实践中取得较大绩效成果的团队和个人,进一步建立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结构和绩效评价体系;在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到教育体制改革的高度,重新确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涵义和价值。

4、完善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探索和确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其专业课学习、服务社会、勤工俭学、择业就业和创新创业结构结合的发展体制,这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性文件。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现状分析

1、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已取得的成绩

(1)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工作不断加强。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发展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做到了“文件上有支持,政策上有保障”,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的统筹规划与协调指导下,成立了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办公室(设在团中央学校部),负责具体部署及协调工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发展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形成制度、落实措施。

(2)大学生社会实践规模逐渐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近年来团中央和其它有关部门先后发起了以“万支大中专学生志愿服务队暑期科技文化活动”、“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活动”、“中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义务支教、免费医疗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法律援助服务等,丰富了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创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模式。

(3)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主体层次逐渐提高,实践奖励和长效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工作发展到今天,其参与主体整体上已基本形成了以专科生、本科生参与为主体,以硕士生、博士生为骨干,高校教师参与指导的多层次体系,使得掌握前沿科技知识高端人才开始在社会实践的舞台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1)社会、高校与实践团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导致缺乏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团队学生在寻找实践场所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无法形成系统性、针对性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研究只能是零散式的;没有固定的实践场所,实践的随意性很大,专业性不强,不利于老师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指导,无法保证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2)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专项资金支持。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或高校办学经费的紧张不足,部门高校没有提供或提供少量专门的实践资金给予支持和保障,往往需要各院系和学生实践团队个人要支付一部分资金,专项经费不足,导致实践活动走过场的现象,无法保证实践活动的质量,严重制约实践活动的有效运行。

(3)社会实践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由于目前缺乏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评价机制,没有专门针对实践过程的评价标准,这种“重结果,轻过程”标准导致了“谁的材料越丰富,谁的评价结果约好”现象,使得奖惩机制也很难落实到实处,无法公平、公正的区别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好坏,难以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主动性。

三、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的对策

1、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指导

在思想上,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主体,要逐步引导大学生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提高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实际行动中,高校要培训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要分专业、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向社会需要的实践型人才方向转变。

2、创建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高质量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提高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有效途径。高校要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按照“学校自主,学生自愿,多方互动,平等互利”的原则,要主动与地方政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加强联系,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创建一批稳定长久、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高校要统筹兼顾,力争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使学生想锻炼、能够锻炼、受到锻炼。

3、建立信息管理反馈和科学评价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高校要在总体上按照“全程督导、定期检查、量化评分、审核答辩”四个环节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信息管理和评价工作。把学校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社会实践的组织水平、学生对社会实践认识水平、社会实践的直接效果,作为对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绩效评价的基本参数,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客观、公平地体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开展有条理性,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良好效果的团队和个人,在评奖、评优、就业等方面给予激励,鼓励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领域、新渠道,开创新思路。

4、加大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投入

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学校应积极予以支持,只有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才能有力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联系社会力量支持或联合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联合实施开展、推广项目,或者协助企业进行形象宣传或产品推广等筹集活动资金,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弥补校内教育工作的不足,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促进青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和全面成才,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利于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大学生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件.

[2]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

[3]张秀芝.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社区化模式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3.

实践发展研究论文 篇5

刘玉堂 北 辰

2012年第6期 ——文化建设

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它不仅表现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规范和调控作用,而且表现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导向和驱动作用。引领、推动发展,本来就是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当前湖北大力倡导的发展文化,是符合湖北人民期待,顺应湖北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是推动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永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对发展文化的研究还不够,对发展文化建设的重视还不够,使得我们的一些工作容易流于表面、流于浮浅;使得我们有些同志对推动湖北跨越发展的各项政策的贯彻、制度的执行、氛围的营造等,仍较难把握其实质和精髓,缺乏应有的高度和深度。因此,必须将加强发展文化研究,作为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来抓。

一、加强发展文化研究,要从价值理念层面提升主体发展意识

思想观念文化构成文化的最高层次,价值观对主体的发展活动发挥着先导作用,思想观念贯穿、影响发展全过程。我们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带来的思想大解放,就不可能有近代欧洲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带来的观念大变革,就不可能有两汉以来农业文明进步以及一系列科技发明推动的中国古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荆楚地区在从古代至近代的发展中,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忽视,就是荆楚传统文化中有不少激励发展、鼓励创新的文化观念。荆楚先民创造的辉煌成就,是荆楚传统文化精髓和人文素质的沉淀和积聚,而形成的生生不息又历久弥新的荆楚人文精神,如: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重诺贵诚的守信精神、和众安民的民本精神,等等。我们也发现,荆楚传统文化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发展的观念,如害怕“枪打出头鸟”的保守思想造就的缺乏个性、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依附型人格;“天不变道亦不变”与“以不变应万变”的观念导致循规蹈矩、不思进取的价值观;传统的“出世”、“无为”思想不利于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文人相轻的观念不利于团队协作、官本位的等级观念不利于知识价值的弘扬,等等。这些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为湖北跨越发展的思想障碍,必须通过构建发展文化,从思想上革除、摈弃或改造这些保守落后的文化观念。因为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不只是对人们的价值取向予以肯定,而且也包含着对人们的某些思想观念进行批判。

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湖北跨越发展目标,要有发展文化的引领,要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发展活力的过程中,催生一种内生力量,成为推动发展的恒久竞争力。凝铸助推跨越发展的文化形态,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发展至上”的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作为评判实际工作的根本标准;要坚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先商后政”的重商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良好氛围;要贯彻“道以通为要,规矩和程序服从效率效果”、“宁愿政府麻烦,不让企业费事”的政府工作准则,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良好条件;要凝成“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共识,推动全民创业、全民创富。通过理性的思考而作出适合省情、有利于发展的文化选择,必将化作开启民智、凝聚人心的强大文化力。

二、加强发展文化研究,要从制度机制角度保障主体的发展能力

一个社会的制度是否合理,主要是看它能否激励和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发展积极性。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共性轻个性、重集体轻个体的价值观,常常导致人们把国家民族兴衰和区域社会发展完全寄托在公正勤恳的执政者身上,由此造成了对制度的轻视,产生的中西文化差异集中表现为:“中国圣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限制和禁锢个人的潜在能力,而近代西方则创造和培育了旨在解放这些能力的制度和思想。”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是除了资源禀赋与技术之外用来解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文化既可被视为一种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风尚等内容在内的非正式制度,它也可内生、激发出制度变迁的因素,并产生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制度机制。好的制度、体制对于创新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正导向性与激励性。日本学者指出,世界科技活动中心总是朝着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先进的地方转移。实现跨越发展同样有赖于运转高效的动力机制与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更加呼唤开放、合作、互补、共生的制度环境和发展机制。

培育发展文化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必须通过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机制,为发展文化的培育和凝铸提供根本的制度性保障,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当前,培育发展文化的各项配套制度和政策措施还很不完善,必须下决心突破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对一切不利于发展的旧体制、旧机制进行革命性改造与提升性重塑,确立一系列有利于跨越发展的新制度和新体制。尤其需要在优化环境、营造氛围、建立机制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维护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完善诚实守信的法制环境,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促进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使湖北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走在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前列。

三、加强发展文化研究,要从人文视野营造助推发展的社会环境

任何发展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21种文明,发现其中一些文明消失的原因无一例外地是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迁与外部的挑战,不再具有创造活力和发展价值。文化要应对环境的调整,环境中同样富含文化因素。纵观世界各地,凡创新成果多的地方,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香港,都拥有良好的创新性发展环境,特别是拥有尊重个性、崇尚创造、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等推动创新、促进发展的人文氛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发展实践也让我们获得了相同的结论。上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以惊人的速度得以发展;90年代,长江三角洲亦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台湾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中国整体投资环境被列为最佳的A级城市共有7个,全都集中在长三角。分析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长三角拥有理性、开放、创新和兼容的人文精神,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其取胜的关键。

马克思指出:“人可以创造环境,环境也可以创造人。”文化依附于语言、制度、行为等载体,形成一种人文环境,对人们产生同化作用,进而化作维系族群、稳定社会、推动发展的丰沛、厚实的人文力量。湖北建设发展文化的目的,就是要营造保证跨越发展目标顺利实施和尽早实现的人文环境。一个区域发展的人文环境是否优化,取决于长期的政治、文化、法制、道德、素养等方面的滋养和陶冶。人文环境是区域发展环境的核心和基础,它不仅是衡量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提升精神区位的重要标尺,而且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根本体现。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使人的思维活跃、精神振奋,迸发创造的火花,汇集发展的激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环境象征着一个区域的精气神,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社会的全面进步。如果一个地方没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就无法形成凝聚力和影响力,就难以引来大批项目、资金和人才;即使一时引来了项目、资金和人才,也不可能有持续、良性的发展。环境是生产力,更能产生吸引力、竞争力和创造力。发展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营造推动发展的人文环境,是当前湖北发展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用发展文化的核心理念营造的人文环境,就如同好的系统软件一样,能够将区域内的各种创新要素和发展要素有机聚合在一起,与时代脉搏形成“共振”效应,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要求。

四、加强发展文化研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用发展文化的价值理念唤起民众、吸引民智、凝聚民力,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文化也只有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为,才能从理论走向实践,真正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

在理论上推进发展文化研究,发挥引领作用。从理论层面来讲,文化与发展具有天然的联系。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首先表现为文化的导向赋予经济发展的价值意义。发展战略的提出、经济制度的选择、方针政策的制定,都会受到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决策者文化素养的制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方式。从文化的视角对跨越发展进行研究,无疑有助于从更深层次、更高层面来全面检视跨越发展的内在机理,有助于综合把握跨越发展中各个领域的内在关联,从根本上探索跨越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为跨越发展指明方向。

发展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承荆楚传统文化,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都是研究发展文化的题中之义。建设符合湖北跨越发展要求的发展文化,要立足湖北,着眼实践,积极回应湖北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进行理论创新。当前,要加大发展文化的研究力度,如对发展文化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基本内涵、时代意义以及发展文化的重点、难点、着力点的把握;建设发展文化的路径、渠道、载体;发展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都要进行深入研究,以构建发展文化的学科体系。

在实践上推进发展文化研究,让发展文化深入人心。加强发展文化研究,既要在培育凝铸上下功夫,更要在传播弘扬上下功夫。发展文化这一创新的理论成果只有在实践中发挥引领全省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积极作用,才能真正扎根荆楚大地、深入人心。只有在全体社会成员当中形成关心发展、参与发展、支持发展的高度文化自觉,用发展文化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市场的方法配置资源、增强活力,才能形成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建设发展文化是对湖北文化资源的一次深入凝练和全面整合,是一项艰巨、细致的系统工程。如何寻求一条便于理解和操作的发展文化建设路径,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大胆创新,另辟蹊径,才能创造性地推进发展文化建设实践。当前,要明确发展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即通过对湖北发展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整合,构建起以全省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价值理念系统、行为规范系统、形象标识系统为基础的,具有时代特征、湖北特色的发展文化体系,使其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并付诸改革发展实践。要把握发展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即围绕跨越发展大局,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运用发展文化功能推动跨越;继承传统,创新发展,使发展文化建设在继承中发扬,在创新中完善;突出主体,兼容个性,以文化的多样性为发展文化建设增添活力;统筹规划,稳步推进,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部,有计划、有步骤推进。通过凝铸发展文化,树立当代湖北跨越发展的崭新形象,传递湖北人的气质风采和文化品格。■

发展儿童阅读的策略及实践研究 篇6

一、发展儿童阅读的策略

儿童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阅读具有盲目、随意、无计划、缺乏持久性等特点,通常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有计划地选择相对固定的时间用于自主阅读,阅读效率也相对较低。因此,儿童的阅读需要学习,儿童学习阅读需要策略,儿童的阅读学习策略需要专业的研发。

促进儿童自主阅读,发展儿童阅读策略是一项技术取向很强的工作。梳理常用阅读策略的已有文献,关注国际及国内的港、台等地对阅读策略的研究,可以发现:预测(Predicting)、连结(Making)、提问(Questioning)、图像化(Visualizing)、推论(Inferring)、找出重点(Determining Tmportance)、统整(Synthesizing)、理解监控(Monitoring Comprehension)等阅读策略,都已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预测与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清楚地教导学生一些阅读的策略,让学生学会自主检验自己的阅读过程,从而学会阅读,成为熟练且有效的读者。

请看以下四格漫画中的第一至第三幅图画,然后发挥想象力,猜猜第四格漫画中“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如何猜呢?通常我们会让学生认真观察。那么,观察什么呢?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些方法和策略?有的。对于“预测”结局这一类的事物,通常有这样两大招数供我们选择:①找线索。比如上图,你找到的重要线索如下:图中的动物是鸽子,撒在天空的东西是谷物,一对鸽子在举行婚礼等。②联想生活经验。还是上图,通过平时你对鸽子这种动物的了解,你应该不会不知道鸽子这种动物喜欢吃谷物这个常识。这样一来,结果便可“浮出水面”了:第四幅图,结局是“所有的鸽子都开始低头啄食地上的谷物”。

我们将以上问题中有关预测策略的步骤归纳如下:

使用预测与推论策略,非常有助于推进儿童阅读。如果在引导学生阅读较长篇或情节较复杂的故事时运用预测与推论策略,让学生尝试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故事的结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文章的观点等进行推论和验证,可以促进儿童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故事当中,提高阅读趣味,增强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二)找出重点,统整信息

“找出重点”是指抓住文章的主旨,从文章中建构意义。好的读者不会迷失在文章琐碎的细节与信息中,他们会确认阅读的目的,分清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来玩一个“谁是主角”的游戏:

逐句速读,谁能最快找寻出其中的哪一句话是该文段中的“主角”?

所谓“主角”,说的是文段中的主题句。主题句是段落中最重要的句子,通常可以概括全段主要内容。那么,如何找出这个主题句呢?游戏初,教师可以用“认头尾”的方法,引导学生留意段落中的首句或尾句,但这仅是其中的一种方法。继续判断下面的选段,你是否有了新的发现呢?

如此这般,教师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实践、探索,不断体悟“找出重点”的策略:学会利用“最后”“由此可见”“总之”“最重要”等关键词,并用“逐句衡量法”判断该句子能否包含其他句子的内容等。

“统整信息”是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把琐碎的知识连结起来形成线索,以此提高洞察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略去”不重要的或重复的信息,甄别并圈画出重要的关键词、句,再运用解释性文字或例子来自行归纳概括,从而全面掌握找出重点、统整信息的完整方法。

(三)图像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图是一种世界语言,具有客观性、直观性、写实性等特点。图的使用能使我们快速、大量地汲取信息。多元智能理论倡导运用多种感官协作学习,比如,绘画、列图表等。“图像化”是把文本中的内容转化成图像来帮助思考。学生在阅读完文本以后,可以尝试将文本转换成一幅幅图像,或者勾画出作者的思维导图,或者描绘出自己的思维导图,以此加强与文本的互动,同时激发灵感,“创造”出更有新意的智力作品,令阅读变得生动、有趣,且富有挑战趣味。

1.故事手掌。阅读故事时,如果能够用一只手掌的五指来分别呈现故事的五项基本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和结果,这对于学生了解和记忆故事的内容会很有帮助。如上图“美猴王出世”故事手掌所示。

2.各种类型的概念图。概念图是根据文章重点绘制出来的简单图表,可以帮助读者组织内容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记忆。下图为《落花生》一课的概念图,借此可以重温文本借物喻人的手法及运用。

绘制概念图时,可先运用选取和综合策略找出文章各段的重点,再根据各重点之间不同的关系编排图表的形状。常见的概念图绘制方式有:

顺序关系——表示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或事物的从属关系,用来分析叙事或描述性的文章。

并列关系——表示同一主题同一范畴的不同内容,彼此相互补足,关系并列。

从属关系——用以显示同一主题的不同范畴,彼此间无从属或并列关系。

综合运用——概念图须按内容需要,以不同的组合变化而成,有时甚至要同时表示顺序、并列及分立关系。

此外,概念图还可以故事文法(Story Grammar)、时间轴(Timeline)、维恩图(Venn-diagram)等方式呈现,没有固定的格式或形状,需要时甚至可以加入不同的图画来辅助表达,有助于依据文体特点采用相应读法,发展因文定法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理解监控

所谓理解监控,指的是对阅读理解的自我监控。一个自我监控能力强的读者知道自己在阅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他们经常会自问:有没有字词或片语把我难倒?我是否明白文中的意思?用哪些方法可以理解?我对这个主题已经知道些什么?寻找书中的人物名字、特定地点等,有没有需要重读的地方?重读那部分,文章言之成理吗?而自我监控能力特别强的人,常常会用到以下“消除阅读困惑”的方法。

1.选择性阅读。在阅读时,为节省阅读时间,对于不懂或不想读的部分跳过去不读,只选择想要知道的或有趣的部分去读。

2.再读一次。对于不懂的部分,或针对文章的某一章节重读一遍,以提升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准确度。

3.速读。不管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很快地读过去,快速掌握阅读的重点,节省阅读的时间。

4.调整阅读速度。依阅读文章的内涵和自己选择性内容的不同而变换阅读的节奏,或快或慢,或粗或细。

5.反复推敲: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新词、难句、理解困境时,会链接已有知识或根据相关线索拓展阅读,以寻求对阅读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使用一系列加深阅读的技术,如配合使用“SQ5R”(见下表)策略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圈、点、画符号、做提示、做批注反思、做笔记、做卡片等方式来关注阅读重点,提高自主解决阅读中的困难的能力。

(五)连结

“连结”包含了文本信息与整本书的连结、与另一本书的连结、与已知事物和新资讯的连结、与生活的连结等。关注阅读文本之间的连结,是阅读中的关键能力。带着阅读的目的连结“多文本”,将筛选好的一些文章按一定的顺序、结构进行排列,比如依照文章的主题及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分组递进、反复阅读,借此建立起文本间的连结,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如我们以“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为主题展开的群文阅读教学:先引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让学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去借尾巴的各种经历,师生一起画出文章内容和情节的概念图;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等,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每篇文章的情节和内容结构图,使学生通过连结、比较,发现多种文章中所存在的“相同的表达方式”。这种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教学方式,有别于传统的阅读教学仅针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所进行的导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建构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一)整体阅读策略规划

国际阅读素养研究(PIRLS)将“阅读素养”的含义界定为: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语言书写的能力;能够从各式各样的文章中建构意义(阅读不是读者被动接受作者传递的信息,而是主动建构意义);能从阅读中学习(课堂上教学生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更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参与学校和社群中的阅读活动;从阅读中获得乐趣。这个界定带给我们如下启示:我们需要拓宽语文的教学内容,重新考虑阅读教学的安排,并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引入阅读策略。而构建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必须对课程进行系统的设计与革新,做到阅读课程系统化、阅读策略多元化、阅读课内效能化,以此推动学生阅读风气的形成,实现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的目标。

近年来,我校在推进学生阅读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下表为我校开展小学生“整体阅读策略”的规划。如今,我校正在一步步把这一规划变为现实。

(二)筛选、组合教材

推动阅读风气,促进学生从小养成“乐于阅读,勤于阅读,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拓宽阅读的范围、灵活选编及运用各种学习材料。学校为学生规划阅读课程及选定合适的阅读材料时,除了要仔细审视作品的文质是否优美,还应按照学生的认知心理、兴趣和能力,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通过不同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策略。

(三)融合阅读策略的教学单元设计

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某种阅读策略,正确精要的指导固然重要,将策略教学融入单元教学,使策略变成具体有趣的活动,并为学生创设大量使用这种策略的情景,让策略的使用逐渐内化,同样重要。比如我们的教师为阅读策略“故事手掌”选定了章回小说《西游记》作为教学及延伸阅读的材料,编制了下面这个《爱上〈西游记〉》教学单元。

[设计构思]

1.发挥名著魅力,运用“故事手掌”吸引学生阅读兴趣。《西游记》脍炙人口,唐僧、悟空、八戒等人物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学生不会有阅读障碍;加上故事曲折离奇,能充分满足儿童的幻想欲和好奇心,学生很容易投入其中。可用“故事手掌”来帮助学生掌握故事内容。

2.设立“击掌”仪式,使阅读策略具体化。单元教材分为多个独立的故事,由《美猴王出世》《被困五指山》《三打白骨精》《芭蕉扇》《猪八戒吃西瓜》等篇章组成,符合创设大量使用机会的策略学习的要求。“故事手掌”将故事的五个要点分别借手掌的五指来帮助记忆。为了让学生牢记“手掌”的运用,教师亲身示范“击掌”,并将“击掌”设为一种固定的仪式,引导学生每阅毕一个故事即行此仪式,养成使用“故事手掌”的习惯。

3.听说读写结合,强化学生与作品的直接互动。运用“故事手掌”策略,还需要学生跟所阅读的作品有更直接的互动,对作品产生感情,真正爱上阅读。与此同时,作为学期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单元教学同时需肩负起听说写等各范畴的教学任务。为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了“《西游记》趣问—故事共读—‘击掌’仪式—比较阅读—对话创作—演绎故事—阅读奖励”等大量活动环节,使学生投入作品、“代入”人物活动,在建构知识的同时享受阅读。

四、结语

阅读是教育的灵魂,学会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必需。

在推动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发展儿童阅读的策略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行动研究。我们提倡:教师以一颗敏锐的心,洞察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以一份教学的勇气,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课程,引领学生立足文本、超越文本;以一颗行动的心,真正帮助学生成长,让学生获得有效的阅读策略与技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促进学生阅读素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实践发展研究论文 篇7

1.“童话引路”渗透在幼儿教育中, 引智慧之路

(1) 用“听读游戏法”向幼儿介绍儿童文学作品。在幼儿园用《幼儿听读游戏识字》课本, 让幼儿通过欣赏、伴读、朗读、自由读、分角色表演读、开展游戏识字活动等途径, 让幼儿喜爱儿童文学作品, 陶冶幼儿情操。

(2) 以童话故事为中心开展单元活动。老师采用以童话故事为中心, 安排一个单元的各种感官活动, 让幼儿自己动手、动口、动脑, 在活动中主动地学, 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 以画—剪—拼贴—编的形式, 开展讲童话故事活动。老师引导幼儿把他们天马行空般的想象用笔画下来, 或者把有趣的图画剪下来按自己的想象拼贴成一幅带有童话色彩的图画, 然后让幼儿看着图画讲童话故事。

2.“童话引路”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引听说读写之路

(1) 自编“童话引路”校本教材, 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与校本教材结合起来。

本课题研究是在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前提下的一项课题研究。实验班按小学课程标准要求和规定的教材进行教学, 同时使用自编的“童话引路”校本教材。教学中以使用课程标准教材为主, 校本教材为辅, 两种教材互相渗透, 互为补充。

(2) 让学生听童话, 说童话, 读童话, 写童话, 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以听童话为先导, 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一年级时, 教师每个星期给儿童讲一两个与儿童生活、学习息息相关, 具有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 一年级儿童可以听得入迷, 有利于培养儿童倾听能力。

以说童话为纽带, 把听、读、写连接起来。“童话引路”教学中, “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是把“听读写”连接起来的一根纽带。指导学生说童话。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形式:听后说;读后说;写前说。

以读童话为基础, 逐步扩大阅读范围。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是“童话引路”课题研究重点目标之一。主要做法如下: (1) 我们为一年一期的学生编写了供他们阅读的《童话引路》校本教材。 (2) 以“亲子阅读”为导向, 开展课外阅读。 (3) 在课外阅读中实施语言积累, 把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4) 开展读书竞赛, 保持阅读兴趣。

以写童话为形式, 提早进行作文训练。我们结合苏教版教材编写了《童话引路, 趣味作文》校本教材, 训练学生写童话。写童话从学生学完拼音和第一单元识字后起步, 二年级即进入高潮。写童话, 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 看图照例子仿写一句到几句童话句子。 (2) 听童话写童话。 (3) 看图写童话。 (4) 多种形式写童话。有按提纲写童话、观察实物写童话、根据开头写童话、提供知识写童话、结合课文写童话等。写童话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 指导学生写童话, 要坚持由说到写, 让学生互相交流, 触发思维, 开启思路。

“童话引路”就是用童话把儿童引上爱听、爱说、爱读、爱写之路, 引上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之路, 从而使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3) 以童话为中心, 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我们以童话为中心, 在实验班开展了许多富有童趣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开展“小精灵”童话故事会, 办童话手抄报, 自编自演童话剧, 搞童话题材画展, 开通“小小童话作家协会”博客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有很大的吸引力, 学生人人乐于参加, 个个受到锻炼, 课外活动成了发展儿童个性的乐园。

3.“童话引路”渗透在数学、音乐、美术学科教学中, 引乐学、创造之路

(1) 创设童话情境导入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童话故事, 他们的学习总是依赖具体情境的, 而童话又极富情节性, 是十分理想的学习情境源, 因此, 创设童话情境导入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创设童话情境导入教学中, 我们注意创设的情境要符合“三性”, 即趣味性、针对性、知识性。

(2) 以童话为载体,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课堂教学内容, 我们把课堂教学融入童话故事的情景中, 用一个童话故事把复习旧知、学习新知、练习巩固、质疑问难、课堂小结、学生作业等环节编成四五个情节串联起来, 并采用音乐、图画等多媒体手段渲染气氛, 让学生进入童话角色,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3) 借助童话具有幻想的特征,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童话故事能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 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架设起创新思维与学习问题之间的桥梁, 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求异性、灵活性、创造性。学生借助童话, 长出幻想的翅膀, 遨游在美丽的童话世界中, 创新能力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4.“童话引路”渗透在德育工作中, 引人生之路

(1) 在幼儿园, 开展童话主题教育活动。童话故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孩子眼中的童话故事就是幼儿自己, 他们不自觉地模仿和扮演童话中的角色, 在模仿和扮演中明辨是非。为此, 我们以讲、画、演童话故事的形式, 开展安全、卫生、文明等童话主题活动。在童话主题活动中, 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2) 在小学, 开展童话主题班会、队会。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或队会, 常常通过形象生动的童话形式来导入和展开, 儿童在欢乐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3) 在日常生活中, 借用童话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在低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中, 班主任和训育老师同孩子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 常常用童话语言与孩子沟通, 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努力创设童话情景, 让孩子做童话的主人, 在有趣的练习中快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根据学生的表现, 自编童话故事巧妙纠正孩子的错误等, 让学生在童话中快乐、主动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习惯。

“童话引路,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是集发展学生以想象力为核心的认知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一个综合性、系统性课题。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 我们认为:

1.“童话引路”能促进儿童语言发展

童话反映生活的形式——幻想, 与儿童的天性——富于幻想合拍;童话的表现方法——拟人, 与儿童的思维方式——将物人格化合拍;童话的内容、结构、语言都贴近儿童的实际。因此, 童话对儿童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童话引路”让儿童听说读写童话, 这就为发展儿童听说读写的能力提供了最优越的条件。我们再从学习语言的规律来看, 学习语言离不开语言环境。“童话引路”课题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从幼儿园和小学一年一期就让儿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整篇童话, 把字、词、句放在整篇故事中去学, 通过反复再现去巩固, 儿童在无意识中, 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 儿童的语言得到了早期发展。

2.“童话引路”能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 富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童话引路”把能激发儿童想象和幻想能力的童话渗透到儿童生活学习中去, 从而有效地培养和助长了儿童想象和幻想的天性。

“童话引路”之所以能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原因之一是发挥了儿童固有的想象优势。儿童心理学认为, 儿童的想象力比观察力发展得早, 学前儿童就有幼稚而大胆的想象, 如不抓住时机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则想象力就有可能衰退。“童话引路”正是抓住儿童固有想象的优势, 开展课题研究, 从而使儿童的想象力在最佳年龄阶段得到最佳方式的培养。原因之二是“童话引路”有利于丰富儿童的表象。表象是想象的材料, 表象越丰富越容易展开想象。让儿童在童话世界里读童话, 写童话, 用童话, 可以扩展儿童的眼界, 丰富儿童的表象, 扩大想象的基础。

3.“童话引路”能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知识少, 阅历浅,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不善于从道德观念或原则上来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而好的童话能帮助儿童明辨是非, 激发爱憎分明的情感, 唤起向往美、追求美、表达美的愿望,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己的行为规范。“童话引路”正是借助童话对儿童教育的特殊作用, 把童话渗透到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全方位地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的影响和塑造。“童话引路”对于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儿童在童话活动中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 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教师的刺激下, 可以转化为一种推动儿童进步的内因性动机。这种内因性动机, 具有极大的推动力, 而且能维持较长的时间, 它对于培养儿童的情感, 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锻炼儿童的意志, 形成良好的性格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4.“童话引路”能促进儿童教育儿童化

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有儿童的特点, 所以儿童教育不能成人化, 而要儿童化。儿童化的儿童教育, 才能促进儿童的素质得到健康发展。“童话引路”把儿童喜爱的童话作为语文学科和其他有关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能使教学内容儿童化。“童话引路”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灵活多样, 或创设童话情境, 或开展带有童话色彩的游戏活动, 满足儿童好奇、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点, 能使教学方法儿童化。“童话引路”因为充满童话色彩, 使教师的语言自然地变得有情、有趣、有味起来, 能促进教学语言儿童化。教育儿童要说理, 而形象说理的方式,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 效果更好, 更容易为儿童接受。

5.“童话引路“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城市公交发展问题分析与实践研究 篇8

城市化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与社会建设的主要方向, 人口、资源向城市的快速集中大大扩大了城市公交的需求, 城市公交作为城市流通的“血脉”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城市公交存在着服务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备、基础不完善等实际问题, 导致城市公交难于适应城市化的发展大局, 不但形成了城市公交的困境, 也影响着城市化的进程与质量。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公交的重要价值, 从城市公交发展的背景入手, 客观对城市公交存在的问题展开研讨, 从城市公交建设原则、城市公交布局模式、城市公交结构方面进行探索, 形成城市公交发展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实现城市公交在系统化和科学化基础上的协调发展, 使城市公交的价值、作用和意义得到全面地整合与发挥。

一、城市公交的发展背景

城市公交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面积在增加, 城市人口数量在增多, 商业圈、居住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功能化区域政治增加, 这使得城市空间在扩大, 同时也形成了新的公交出行需求, 如果不能满足城市日益增加的公交需要, 那么城市化的战略目标将难于实现, 城市的协调而可持续发展也将沦为一句空话, 在此背景下城市公交有了进一步发展和不断提升的基础与平台。

二、城市公交发展过程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城市公交网线密度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公交存在人均数量不足、网线密度低下、覆盖面积有限等实际问题, 很多城市公交线路网线密度<0.5km/km2, 公交线路中运行车辆数量平均数<20辆, 如此低的网线密度使城市公交失去了应用的作用, 不能确保城市公交作为市民主要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

2. 城市公交布局不合理。

当前城市公交在总体线网布局上还存在过于集中和覆盖面积小等问题, 很多城市存在公交的盲区, 特别对于新建成的小区、工业区、科技开发区等区域往往没有城市公交的覆盖, 在无公交车通行的同时, 构成了城市公交的盲区, 造成城市公交布局的实际不合理。

3. 城市公交与城乡交通没有对接。

当前在城市公交和城乡交通存在相互独立的问题, 一些城乡交通承担了部分城市公交的功能, 虽然能够弥补城市公交在线网上的不足, 但城乡公交承包经营的性质导致其同城市公交形成竞争。同时, 随意上下客、甚至停车等客等现象, 既增加了城市交通管理的难度, 又给城市公交带来负面影响。城乡公交是中小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 也是未来宝应县公交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驱动力, 应该从战略角度对其功能进行重新定位, 规划线路。

4. 城市公交管理模式水平不高。

城市的公共交通经营主要采用公司化经营, 盈亏由企业自主承担。公交系统整体吸引力低下, 导致客流不足, 运营收入低于支出, 整个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企业无力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进一步导致了对居民的吸引力下降。此外, 未能建成信息化的调度中心, 还不能做到依据客流的变化, 动态实时地进行调度管理, 表现在平、高峰公交车的发车频率相同, 导致高峰时段运能跟不上需求, 动态运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推进城市公交事业发展的措施与模式

城市公交想要获得发展必须有针对性措施和科学的布局以及良好的模式, 在城市公交网络建设中应该做好如下一些主要工作:

1. 建立城市公交网络的布局原则。

进行城市公交建设应该以提高公交布局合理性为原则, 进而做到城市公交覆盖率的提升, 以适宜的城市公交密度来确保城市生产、生活的出行和交往需要。在城市公交建设的实际中应该与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结构定位相协调, 做到对城市发展方向和发展未来的良好契合, 对于城市中心、功能区位、重要节点、出入口要建立城市公交枢纽, 以此来增加城市公交的吸引力, 实现对不同需求的有效串联, 满足城市居民出行和交流方面的基本需要。在具体的城市公交网络建设中应该丰富站点设施, 采用增加支线、网线协同的方式将城市公交网络做到完善, 在方便生产、方便生活的同时实现城市公交的综合、快速、科学发展。

2. 建立城市公交的布局新模式。

新时期, 城市公交布局应该走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要正确认知城市公交客流存在的空间、时间与需要的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 要设置城市公交布局的新模式在服务客流特点的同时, 获得城市公交最大化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城市公交布局过程中要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实际, 创建新型模式, 在交通便利和条件好的区域开辟新的城市公交线路, 在传统区域和旧城区可以采用辐射型路网牧师, 做到对城市公交客流的有效引导, 同时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要求。要将城市公交与城乡交通相结合, 统筹交通的整体布局, 使双方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弥补各自存在的不足, 在方便城市周边居民往来的同时, 提高城市公交布局的合理性, 构筑城市公交布局的新范式和新模式。

3. 确立城市公交发展的新结构。

城市公交发展应该注意结构与层次问题, 要做到主线优化、支线加强和结构延伸, 这样才能从结构与层次上确保城市公交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在今后的时间里应该继续优化城市公交的主线, 对于城市公交中已经成熟的线路要继续强化, 要强调主线对城市商业圈、行政区、功能部位的服务, 以此来服务于城市发展。其次, 城市公交布局中应该加强支线建设, 以支线作为城市公交主线的有力补充, 扩大城市公交网线的密度, 扩大城市公交线路的服务能力, 增加城市公交综合和整体上的服务能力和供给能力。在扩大城市公交覆盖率的同时, 做到对城市公交需求的有效满足。最后, 城市公交发展中应该确保网络和结构的不断延伸, 要面对城市发展的特点与实际, 以城市公交主线和支线为骨干建立起新型的公交形式和结构, 做到从层次上对城市公交发展的满足, 例如增加对工业园区、新城区、郊区的公交网络建设, 建立起城市公交的新层次和新结构, 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特殊性和差异化的公交需求。

结语

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过程要走科学规划和持续建设的道路, 要建立新时期城市公交发展的新模式, 认清城市公交建设的整体与综合价值, 对城市公交发展中存在的症结和通病进行全面而认真地分析, 形成对城市公交事业的正确认知, 利用好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结合城市公交事业的具体实际, 真正形成城市公交事业的模式和方向, 做到对城市公交事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和加速。

摘要:城市公交事业是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基础型事业, 如果城市公交事业出现发展方面的问题, 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各项建设与进步。以城市公交事业作为中心, 展开对城市公交事业发展背景的分析, 探究制约城市公交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提供推进城市公交事业发展的措施与模式, 希望通过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分析来加速城市公交事业的进步, 更好地为城市未来进步与发展提供基础性、结构性支撑。

关键词:城市公交,布局,原则,模式,结构,层次,制约

参考文献

[1]韩宝睿, 杨涛, 夏国华.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规划研究——以高邮市为例[J].森林工程, 2011, (2) :80-83.

[2]黄莎, 蒙井玉, 王晓艺.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1, (1) :32-36.

[3]陈红, 肖殿良, 柳孟松, 等.城镇公交线网布局优化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1) :109-112.

[4]厉亚军, 段涵, 陈俊, 等.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对策研究[J].交通标准化, 2010, (3) :28-31.

[5]李庆贺, 郎海鹏.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若干问题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3, (3) :107-109.

实践发展研究论文 篇9

因而, 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不仅是学科建设的大事, 也是事关整个教育事业的“希望工程”。以课程改革为契机, 以历史教学改革带动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而传统的那种把历史教师作为客体进行“培养”的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 最关键的是不能激起历史教师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 不能激发专业成长的内在激情, 因而也就找不到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主体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主体发展的驱动力是什么?主体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什么?这是历史学科建设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专业成长:历史教师三类知识的实践整合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新的知识传授者、促使学生发展的组织引导者、课程的开发者以及教育教学的探索者和研究者, 这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从调查的情况看, 青年历史教师总体上都有较强的职业责任心。但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 从课程改革的要求看, 历史教师三个方面的知识都亟待进一步提升。

首先是本体性知识亟待更新和结构性调整。在高中历史教师队伍中, 本体性知识的缺乏主要体现在其陈旧性上, 50%以上青年历史教师历史知识非常浅薄与粗陋, 对阐述史学、叙述史学等现代史学研究方法所知甚少, 对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文明史范式等史学新范式、新观点也只是道听途说, 甚至闻所未闻。从当前的历史学和历史教学发展的实际看, 一方面, 史学研究新成果不断涌现, 并被广泛吸纳到中学历史教学中, 另一方面, 历史研究的范式正处于转型之中, 这两方面就给历史教师本体性知识的更新提出了新要求。

其次, “策略知识”明显缺乏。90%的青年历史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功底不足, 教育教学科研意识薄弱, “为什么而教”、“怎样教”这两大问题并未得到较好的解决。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师生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理论功底的不足, 教育观念的滞后, 使不少历史教师难以适应历史课程改革的实践。

第三, 教学行为、教学实践普遍呈粗放型状态, “案例知识”不够。55%的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各环节的处理常常是凭直觉或经验随机确定, 事先缺乏理性的、精致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评价常常停留于就事论事, 因而多半是零碎的、感性的, 并未上升到理性层次。

可见, 历史教师主体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本体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机整合。

二、“研究驱动”:历史教师成长动力的有效激发

在历史教师专业成长问题上, 当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有两种:一类是团队成长, 如浙江嘉兴戴加平老师提出的“高中教师学科群体专业成长范式”, 即是以一个小型的高中教师群体专业研修团队为平台, 通过个人研修、小组研修和集中研修, 实现历史教师的群体成长;另一类是实践成长, 强调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水平, 以课例研究为中心推进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 (当然, 这两种成长策略在事实上是相互交叉的, 前者也关注在实践中提升, 后者可能也采用一些团队成长的做法) 。这些研究对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但总的来说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对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问题关注不够;二是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整合度关注不够, 往往出现读书、实践、交流探讨的分散和无序;三是没有重视历史教师的个性化成长。

基于这一现实, 笔者认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 通过“研究驱动”促进历史教师的主体发展, 是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这一策略不仅抓住了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要害, 而且能够有效地整合三种专业知识的协调发展, 促进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 “研究驱动”直接针对摆脱“教书匠”状况的现实诉求, 为历史教师朝“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发展提供直接路径。同时, 可以通过结合自身发展取向的课题选择和研究, 为历史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三、平台建构:成长团队和研究团队的有机整合

如何使数量不小的青年历史教师走上主体发展的道路?必须设计一个可行的“驱动”方案。课题组确定了“重点研训、以点带面”的研究和培训方式, 以三至五年教龄以上35周岁以下的的青年教师为重点, 通过研训使这些教师突破教师发展“高原期”, 成为真正的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并由这些教师承担历史学科课题, 带动全市历史教师的成长。

根据这一思路, 在学校推荐的基础上, 集合上课有特色和研究有起色两类青年教师, 组成历史学科“青年教师研修班”和“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 通过课题研究和团队研修, 使这两支团队的成员具备基本的课题研究能力。再由这些青年教师承担学科课题, 扩大“吸附效应”, 形成全市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群落。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学科特点, 确定《基于主体发展的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研究》为学科总课题, 并在2005年申报为浙江省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研究中的“主体发展”既指课题研究中青年历史教师的主体发展, 也指通过历史教师主体发展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全体绍兴市历史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成员和历史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成员, 既是研究的对象, 更是研究者, 通过主体参与研究,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同时, 通过研究性学习指导、主体性教学实践, 实践主体性教学理念, 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课题确定后, 围绕课题研究对这两个团队成员的成长提出具体要求。在符合总课题研究方向的前提下, 由各位研修教师自行设计学科子课题, 有些课题还在县、市教科规划中立项, 如徐金超老师承担的《“内外互动”的历史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王叶军的《基于高中课程改革的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研究》、张叠老师承担的《文史结合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探索》等都成了绍兴市教育科学学年规划课题。使这些青年历史教师以课题为起点“驱动”主体发展的动力, 并围绕课题形成研究团队, 实现研究团队和成长团队的有机整合, 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提高团队成员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同时也使全体研修教师明确方向、形成合力。

四、主题研修:教师成长和课题研究的有效整合

开展学科主题研修活动是把研究活动和青年教师成长有机结合起来的具体措施。2005年5月~2007年10月, 绍兴市高中历史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和“研究者”联盟先后组织了“历史阅读与历史教学”、“主体发展与历史研究性教学”、“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基于有效学习的历史课堂问题设计”、“基于有效对话的历史课堂设计与教学实践”等20多次主题教研活动。每次主题研修活动都从“反思—阅读—实践—交流—再反思”等环节开展质的研究和行动研究。

我们的每次主题教研都有详细的活动准备和策划, 教研活动气氛民主, 学术氛围浓厚, 提前一个月将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程序、要求提交的作业等告知每一位与会人员。每次活动内容均很丰富, 研究课展示、专门辅导、与会人员发言、教师会后交流, 体现了参与式教研的特点, 充分发挥团队在研究和成长中的作用。

在研究性教学和主题交流后, 各位团队成员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具体诊断, 对主要教学环节 (诸如“处理教材”、“导入”、“提问”、“总结”等教学环节) 和教学技术进行反思性研究, 养成自觉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意识。从研究的视角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更优化设计, 写出教学案例或课例报告, 并且通过对课例和案例的共享、反思、评析、研究, 推进研究性教学的深入, 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逐步完成从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研究性教学中的教学课例和案例要求围绕一个主题, 对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进行叙事研究, 通过教育课例和案例的撰写把实践形式的“课例和案例”转化为文本式的“课例和案例”, 以更为清晰的方式把课例和案例中潜藏的思想分析提示给同伴, 成为课题组活动的载体。因而, 围绕研究性教学目标开发课例和案例可以成为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法。研修活动后的再反思, 既是前一次研修的总结升华, 又是新一轮研修的起点。

五、结论与思考

从几年的实践看, “研究驱动”式专业成长范式把研究和成长结合起来, 抓住了历史学科水平、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等关键问题, 较好地解决了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 充分关注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整合, 同时, 尊重每位历史教师的教学个性, 实现了教师的主体发展。

读书研修、主题研修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是“研究驱动”式专业成长的基本路径, “课例研究”、“案例研究”是研究性阅读、研究性教学、研究性交流活动的有效载体。基于课例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成长路径能积极引导教师关注史学发展的新动向、研究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 在反思和研究中迅速提升研究能力, 培养和造就可持续发展的学者型、研究型历史教师队伍。

在“研究驱动”式教师专业成长中, 要十分重视学科总课题的引领作用, 通过围绕学科总课题的研究性教学和小课题研究使“研究驱动”的专业成长不断深入;也要充分发挥教研员在组织协调、专业引领方面的核心作用。

“研究驱动”式专业成长范式还要重视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 尊重历史教师教学个性。不同的历史教师, 自身素质不同, 对历史的理解也不同, 对历史教学的理解也不同, “研究驱动”正是尊重这种个性差异, 鼓励能体现自身发展取向的小课题研究, 以期形成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历史教学风格。那种追求历史话语“霸权”、教学模式“统一”的做法是与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相违背的, 无论这种“统一”多么时尚和新潮。

实践发展研究论文 篇10

1. 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践、课程实践、科研训练和毕业实习4个环节, 这4个实践教学环节贯穿整个学程, 其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各具特色、相互联系, 构成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分[2]。关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做了相关的研究与探索,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专业实践。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实践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 主要通过学生亲临三农活动, 利用节假日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村管理和运作。该实践方法从二年级开始, 每4-6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固定在种养大户、农业推广部门、乡镇政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2~3个普通农户, 定期或不定期地作为其中的一员参加生产劳动和管理活动的过程, 了解和熟悉其具体环节;农业企业或农业行政管理方面的专家定期给学生提供实践能力的指导, 形成一种社会专家辅助培养制度[3]。专业实践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参加实践次数不低于5次,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在每学期结束时交流探讨, 最终由指导小组教师共同评定成绩。

1.2 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主要是专项实践, 其目的是使同学们亲自验证和体验在课堂上所学的相关概念、原理, 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从而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 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有助于开阔学生们的视野, 激发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中, 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安排相应的实习环节, 如农业推广课程安排0.5周, 农村社会学安排0.5周, 农村社会调查方法安排1周, 农村发展规划设计安排1周进行实践。课程实习的形式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选择和安排, 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其主要形式有实验课、参观观摩、规划作图、社会调查、经济分析等, 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和实践所学知识。

1.3 科研训练。

科研训练是学生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阶段, 于第6学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散进行, 结合导师研究课题, 让学生参与其中, 将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 要求学生深入社会、农村和企业进行实践学习, 从而切实感受当前社会发展形式和要求, 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 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建立系统的实习制度。在此过程中, 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 与导师研究课题相结合, 选择自身想要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充分培养自主能力。

1.4 毕业实习。

毕业生产实习是学生在科研训练的基础上, 学会运用农村发展的研究方法了解和熟悉农村发展情况, 解决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掌握调查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毕业实习于第8学期第1-10周停课分散或集中进行, 由各实习部门负责人、指导教师及有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 地点主要在各地农村社区、农业生产及其服务管理部门。实习的内容一般根据论文工作计划, 运用所学的农村发展研究方法, 调查和搜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参加农村发展实践活动, 掌握和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和成功经验。毕业论文是在毕业生产实习的基础上, 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解释、解决农村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实际意义的意见措施。因此, 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整理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 按科技论文的要求撰写出规范的毕业论文。

据上研究发现, 农村区域发展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注重产学研的结合和服务基层, 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理念不断更新。但是,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操作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1) 实践教学体系类似, 缺乏大胆创新; (2) 实践教学体系缺乏“临岗”式教学效果; (3) 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 (4) 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体系过于刻板。

2. 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设计

通过探索和研究, 克服目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的“分离性”和过分“系统性”, 增强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的“针对性”;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 强化实践教学专项技能培训, 提高教学综合能力;提升校企合作水平与层次, 提高学生的社会就业综合竞争力与考研效率;最终实现企业、高校、教师、学生的四赢格局。

2.1 创建“分层实践, 逐层提升”的实践教学制度。

提出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深度的实践教学, 确定项目、内容, 明确要求和目标, 制定相应的指导、训练、考核办法, 并最终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形成“分层实践, 逐层提升”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个层次:专业基本认知实习与模拟, 即在低年级时期 (1-2学期) 扎实学生社会调查、参与式研究和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技能;第二个层次:专业短期实习, 在二、三年级 (2-3) 学期完成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综合见习实践教学工作, 并逐步开展周末企业实习的相关实践;第三个层次:长期临岗实习, 在四年级通过临岗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2 打造“专家型 (高校) ———双师型 (管理机构) ———精英型 (企业) ”三个主体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

依托各个高校优势的教学资源, 特别是学术背景深厚的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指导, 充分利用学校农村区域发展学科的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模拟授课,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依靠学校其他相关专业内部具有各类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参与实践教学, 并发挥专业教师不同学科背景优势, 共享相关资源, 通过长期的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分享, 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 特别是吸纳其他专业具有实践管理经验的老师参与实践教学。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思路, 邀请校外政府机关管理人员、农业企业经营的高层精英管理人员参与课堂教学部分的实践讲解, 强化实践教学的真实效果, 帮助企业解决当前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式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

3. 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关键问题

3.1 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应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紧密结合社会人才需求, 培养符合社会要求和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福建农林大学多年来重视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根据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特点, 对相关企业进行详细的考察, 分别与当地农业局或企业, 如闽侯县农业局、白沙湾休闲农场、超大现代农业、晋江围头村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建设了教学实习基地, 并开始聘请企业的优秀管理者作为专业顾问、兼职教师。课题实施后, 通过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践, 学生将有效地加强专业知识的运用, 达到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目的。

3.2 组织实施第二课堂活动。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中, 要重视组织第二课堂活动, 让学生有机会和条件深入实践, 将课程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在实践活动中学习, 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教学中, 可与学生会、团委合作开展“三农”知识竞赛, 组织暑期“三下乡”等系列活动, 并将这些活动分别与相关课程有机结合。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与课程实践教学和学生社团有机结合, 高效地完成实践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活动课程的实施找到有效的载体。

3.3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在实践实习过程中, 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不仅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 还有与之相关的职业软能力。因此, 在实践教学优化应着重培养学生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一是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愿意从基层做起, 踏实肯干;二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认真工作态度;三是学生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朱利群, 卞新民, 郭军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06 (10) :57-59.

[2]滕明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农业科学, 2012 (10) :210-2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想发展研究 篇11

摘 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曲折发展过程。笔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发,简单地归纳总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发展阶段,理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发展脉络,以便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发展轨迹,以此来指导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88-03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然而这一理论的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萌芽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萌芽阶段贯穿于其主编《莱茵报》时期、《〈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撰写时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撰写时期和《神圣家族》撰写时期。

马克思任《莱茵报》主编时,发表了重要评论性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开辟了一条从思辨王国到达现实王国、从理论批判通向实际批判的路径。他得出了“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并根据现有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1]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表明,他不仅仅是只会单从理论本身出发,而开始回归“具体情况”“现有条件”,是理论开始向实践的转向,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萌芽的起点。

马克思在其后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进一步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2]。如果把“批判的武器”诉诸批判的理论活动,那么“武器的批判”则诉诸批判的实践活动,这说明了理论是不能够代替具体的批判实践活动,突出批判的实践性;而且这一批判的实践活动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掌握群众,就是批判这一实践活动的主体,突出其具有的主体性。“物质力量”是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而不是理论本身。所以,这一观点表明,马克思在此时一方面是坚持唯物论的,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实践活动是具有实践性和主体性的辩证统一的。这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向实践的转向,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有益材料,形成了其实践观的量变。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基本完成了一切从实践本身出发来探讨分析自然和社会问题,所以也直接孕育着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手稿》围绕人同自然之间的有机统一、人同社会之间的有机统一、人的解放及全面发展等问题,形成了初步系统的实践观。在马克思那里,人同自然界之间呈现出一种协调和谐的状态,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机互动的统一关系,当然这种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私有制条件下发生了异化,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这种异化关系表现得更为突出,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就是消灭这一私有制,把人从异化中解放出来,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异化劳动”是《手稿》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科学论述中就渗透着实践的观点。马克思说:“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3]。这就表明,异化是在实践中、在具体的与他人的现实关系中产生的,同时会在实践斗争中消除,最终促使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基本上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在《神圣家族》里,马恩严厉批判了鲍威尔等人把“精神”同“群众”根本对立起来的错误思想及其英雄史观,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可以说,《神圣家族》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深入探讨,二者是一脉相承的,都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的诞生准备了丰富的条件,孕育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阶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诞生的标志。《提纲》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开始正式形成,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以《提纲》为纲,并对其的具体阐述,标志着马克思的实践观形成过程的彻底完成。

在《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唯物论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实现了从自然思维方式到实践思维方式,从抽象认识论到历史认识论的转变。首先,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创立了科学的认识论。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4]。他认为一切旧唯物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客体唯物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造成这种缺陷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是从感性的活动,从实践,从主体的方面出发去理解客观世界。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和基本点。第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6。这就是说,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这一问题就理论本身是无法做出回答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判定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是否是真理。简言之,就是思维的“此岸”要想到达真理的“彼岸”,就必须通过实践这一中介。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了著名的哲学宣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4。也就是说,认识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用已经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回归到实践本身,指导实践,改变世界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是新旧唯物主义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任务的根本不同。其次,把实践的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为唯物史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从实践角度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他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17。换言之,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是革命实践中的双向互动过程。实践的主体不是少数的天才人物,而是普通的人民群众,人的活动使环境发生了改变,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目的性。第二,从实践角度理解宗教。马克思认为,宗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只有对人类的世俗基础的矛盾,即对现实社会的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深刻说明宗教的社会和阶级根源。宗教这种颠倒反映世界是源于现实世界的颠倒。它所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正是由于劳动者所创造的财富被不劳动的剥削者占用,即由私有制的形成所带来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第三,从实践角度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7于此,马克思开创性地揭示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要揭示人的本质,就必须把人作为从事实践活动并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去理解。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而非自然性;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而非亘古不变的。当然,这种社会性和全部的社会关系都只能是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第四,从实践角度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马克思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18。这是因为,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与他人及其与自身的关系,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所以,《提纲》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从而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大飞跃。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一部著作,它是以《提纲》为纲,对其进行具体阐述,标志着马克思的实践观形成过程的彻底完成。在这部著作中,他们指出,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不同……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5]。进一步地,马克思在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所谓“实际生活过程”,就是人们以实践活动创造和改变生活的实际过程。因此,劳动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由此可见,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才得以最终完成。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正式形成之后,得到了恩格斯的坚持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他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中心内容就是阐述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的。恩格斯指出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着重强调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基石作用。在文章中他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这说明,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是应当归结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归结于有关时代的经济中,而不是永恒的真理和有关时代的哲学中。“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有关时代的经济”都是指具体的现实的实践。简言之,探析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回到现实的实践本身,而不是诉诸抽象的理论。这是对实践观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在回顾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础上,以深邃的远见卓识,提出面向新世纪的哲学纲领。同样,有关马克思的实践观也在此得到了丰富。恩格斯对新康德主义者的不可知论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4]270。正是实验和工业,使康德难以把握 ‘自在之物'就变成为我之物了。”这表明,实践是驳斥这些不可知论最有力的工具,我们能够根据事物自身的条件、属性和规律,制造出我们想要的符合我们目的的事物,这一过程是正确的,就证明不可知论的缺陷所在。我们可以按照我们的愿望,依据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对其进行改造,来为我所用,这样客观的“自在之物”就被打上了主体的烙印,变成了“为我之物”,这是实践使然。所以,某种情况下,实践具有创造性,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是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坚持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完善阶段

20世纪初,列宁根据俄国思想斗争和革命斗争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首先,列宁继续凸显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作用。列宁在对马赫主义的批判中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而把教授的经院哲学的无数臆说一脚踢开”[13]。在这里,列宁坚持了实践的党性原则,强调只有把实践观点导入认识论才是对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坚持,才是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彻底否定。

其次,列宁深刻揭示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途径。 他认为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识。”[6]人类认识的发展途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必须经过相当长的阶段,不断地由“不知”到“知”、由“不确切”到“比较确切”的发展过程。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和检验真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认识。

最后,列宁着重论述了实践标准的辩证性。“实践标准……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7]。这其实是指出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只有实践,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东西能够检验是否是真理。所谓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认识和检验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局限性。实践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根本不存在永恒的真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82,2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9.

[4]教育部社政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

[6]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100.

实践发展研究论文 篇12

一、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辩证关系

学科建设是龙头, 专业建设是依托。学科从本源上讲, 要先于专业, 是专业的基础, 但是学校的首要功能是人才培养, 其次才是科学研究。所以学校建设, 首先是进行专业建设, 然后才能进行学科建设。若从发展和提高这个角度来讲, 学科建设则是学校建设的龙头。因为学科不仅先于专业, 而且高于专业。专业不论是学科的分化, 还是学科的综合, 都是以学科为基础的。要提高专业水平, 必须以提高学科水平为前提, 所以学校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1]。我们提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应做到兼顾发展, 协调发展,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专业建设为依托, 统筹规划, 整体推进, 避免投入分散、建设重复, 从而使有限的办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是天津市高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二类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是天津市高校“十一五”综合投资规划重点建设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为该学科的支撑学科。在“十五”期间,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为我校天津市“十五”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支撑学科。经过“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建设, 本学科发展迅速, 在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科研等方面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从建院以来, 学院就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教学为支撑, 以科研为骨架, 做好龙头, 做实支撑, 做强骨架”的指导思想。为了作好龙头工作, 早在建院时就成立了学科建设办公室, 负责全院学科建设的统筹和规划。我们充分认识到学科建设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 需要聚全院之力, 形成合力, 共同努力, 才能取得实效。因此围绕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开展各自的工作, 我们注重发动学院各系部主任共同参与学科建设管理工作中来。这样使得针对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院领导、各系部主任能够根据学院的总体学科和专业发展规划, 来具体制定本系部的工作计划, 避免了以往各自在科学研究方向凝练、人才引进, 设备和资金投入、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盲目性和分散性。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做到兼顾发展, 协调发展, 尤其对于新建学院,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做到“有所为, 有所不为”。十多年的实践表明, 这样的管理方式对学科和专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是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加强学科建设, 促进了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学科发展促进原有优势专业的建设

依托于天津市高校“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 我们加强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改造, 积极探索传统专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有效途径, 保持学科专业的优势与特色, 不断充实专业内涵, 拓宽专业口径, 推进专业品牌建设。我校1999年设立了通信工程专业, 2000年开始招生。自开设以来学校非常重视该专业的建设, 并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在“十五”期间, 通信工程专业作为天津市“十五”重点建设学科专业, 得到了天津市“十五”重点建设学科和中央地方共建投资的经费支持;在“十一五”期间, 该专业继续得到了天津市高校“十一五”综合投资学科建设项目、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中央地方共建的经费支持。获得了与该专业相关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多年来, 通信工程专业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以本科教育为主体,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定位, 全面培养和造就厚基础、宽口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建设思路。

1. 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 开展了“面向天津市信

息产业链, 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子项目“面向天津市产学研结合本科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 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并加强推广应用, 并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建设了《电路理论》、《通信原理》市级精品课程, 《高频电子技术》和《信号与系统》校级优秀课程;依据所建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要求, 积极改革教学内容, 出版了适应该培养模式下的《电路理论》、《高频电子技术》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现代通信原理及应用》 (天津市“十五”规划教材) 和《计算机通信网》等系列教材。

2. 学科建设的内涵建设使通信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大

为改善, 建立了一支以博士、教授为骨干力量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35%, 具有博士学历的比例为44%, 另有5位青年教师在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科建设过程中研究方向的凝练进一步提高了科学研究理论水平, 实验室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学术活动、青年教师培养的基地。高水平学科培养的大量高素质硕士和博士, 对于本科生进一步深造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为学生今后的深造与发展创造了空间。

3. 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

力的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开展了校企合作办学“第二校园计划”, 建立了以摩托罗拉 (天津) 电子有限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 (天津) 有限公司为基地的“第二校园”, 以天津市北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南大通用公司、天津市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准讯电子、森特尔新技术有限公司、南大强芯半导体芯片设计有限公司、海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智博通讯有限公司、深圳骏遒电子有限公司和深圳讯方公司等为实践平台的工业级实习基地,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

4. 面向学生建立了多层次学科竞赛平台, 支持学生参

加国家级、市级及学校组织的各项科技竞赛, 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目前已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Freescale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创兴杯”大赛等重大赛事, 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依托于天津市高校“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 通信工程专业办学条件日趋完备, 专业水平显著提高, 正逐步向教学—实践—就业的一体化培养模式目标迈进, 是天津市市属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专业之一, 本专业已成为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品牌专业。

三、学科发展促进新增专业的建设

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工程一直是天津工业大学重点支持和发展领域, 学校在各个方面对半导体照明领域的发展给予全力支持, 扩建现有实验室, 进一步增强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力。目前, 天津工业大学是“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天津市大功率半导体照明技术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 “中心”不仅关注于高端和前瞻性的研究和开发, 还特别强调后续应用性的研发, 通过专业化研发分工管理以及合作产业化企业,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效体系, 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快速提升行业地位。中心利用自身研发及成果转化优势, 与世界同步地开展了半导体照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及产业化攻关, 突破了从超高亮度外延材料、大功率照明应用产品、照明智能控制等一批应用瓶颈关键技术。目前已经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各环节获得了数量众多的核心专利, 并先后承担课题科研总经费1981万, 完成了全球首批大规模商用化产品示范工程———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东北大学家属区照明示范项目、天津市小站新镇等大型项目, 得到行业广泛认可, 促进了中心与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国内外实力企业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为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 促进科技的迅速产业化, 中心与中科院物理所共建大功率发光芯片工艺实验室, 与中环电子信息集团联合建设了LED外延材料生长工程化中试基地, 与天津海宇照明技术有限公司和天津汽车灯厂建设了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产品工程化中试基地, 与世界级的半导体企业美国CREE公司、德国OSRAM公司及澳大利亚国家光电子实验室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开发区和美国CREE公司向全世界公布开始共同推广中国首个LED绿色城市照明活动, 率先走出了一条半导体照明行业的产学研共同发展之路。半导体照明产业是一个技术发展快、知识更新周期短的行业, 现有专业教育传授的知识技能往往不够及时, 滞后于快速发展的产业应用技术;LED产业需求的专业门类比较繁多, 包含了光学、材料学、电子信息、机械等方面, 而目前高校培养的基础类和传统照明的毕业生较多, 还没有专门开设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工程的专业技能课程, 产业急需的具备光机电结合、集成创新的毕业生有效供给不足;同时, 相当多的相关专业毕业生实践应用能力较弱, 不能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 企业岗前培训投入的成本较大, 导致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招聘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为了更能适应半导体照明领域的研发及生产的切实需要, 加强我国在半导体照明领域的创新能力, 摆脱目前关键材料与器件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状况, 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将具有持续和潜在的市场需求, 因此增设一个专门从事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光源与照明”专业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从2008年开始学院在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中设置了“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工程”专业方向, 并在2006、2007、2008级学生中各选出2个班, 每班25人。2006、2007、2008级学生通过接受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工程专业的课堂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 经过各位专业教师在教材的选定、新教材及讲义的编写、教案及讲稿的精心准备、实验与实践科目选定及实践软硬件平台的细心搭建下, 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学习氛围和教学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 我们申报了光源与照明本科新专业,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公布2009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 (教高[2010]2号) , 我校申请增设的光源与照明本科专业 (专业代码:080610W) 获教育部批准, 成为全国首个设置该专业且专门培养半导体照明技术人才的高校。这是我校为适应国家及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本科专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和突破。光源与照明专业开设“半导体照明材料与器件”和“半导体照明工程应用”两个专业方向, 学制四年,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10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光源与照明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 掌握照明用光源, 尤其是半导体照明材料、装备、工艺及照明控制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 具备半导体照明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智能化控制、工程设计与施工、产品检测、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 能够在半导体照明行业及其相关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公司、光电子整机企业等单位胜任微光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工程应用和性能测试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促进半导体照明技术产业化的同时, 我们利用学科发展的契机, 注重将科研优势向本科专业教学的延伸, 通过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专业试办了“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工程”专业方向, 利用学科建设投资在全面完成学科建设任务的同时, 也为新专业的建设拥有了良好的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践教学条件。

四、学科发展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非常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按照“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 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 师资队伍规模稳步扩大;对人员进行优化组合, 引进、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本学科共组织引进博士31人, 其中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1人, 申报成功天津市千人计划2人。由于学院青年教师较多, 学院借助重点学科建设搭建的平台, 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按制定的《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新教师上岗制度》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每一位35岁以下或参加教学工作不足两年的教师制定详细且切实可行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采取导师制, 以老带新, 每一位青年教师都配有高学术水平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请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给中青年教师进行讲座或培训;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学习和参加科研项目。创造条件, 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校内、外的博士学位, 目前本科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有教师64人, 比例达到90.14%;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7人, 比例达到51.1%。

五、学科建设促进专业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学科建设推动科学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 凝练学科方向, 对于重点学科予以各方面扶持, 确保相应学科获得高层次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 不但提升了学科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 提升了学科水平, 也保障了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走进课堂, 学科前沿知识及时进教材, 充实教学内容, 提高了本科教学的层次, 保障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 从内容和认识上促进了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加强了教学的深度, 拓展了教学的广度。我们将精品课程建设与重点学科建设统筹考虑, 鼓励广大教师将学科优势与科研成果服务于教学和向教学转化, 进一步优化了专业必修课教学内容, 调整选修课课程结构, 把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融入教学之中。目前已具有《电路理论》、《通信原理》市级精品课程, 《高频电子技术》和《信号与系统》校级优秀课程。学科的发展也带动了教材的建设。依据所建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要求, 积极改革教学内容, 出版了适应该培养模式下的《电路理论》、《高频电子技术》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 (教育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 、《现代通信原理及应用》 (天津市“十五”规划教材、天津市“十二五”规划教材、工业和信息化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和《计算机通信网》等系列教材。

六、学科发展促进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依托于天津市高校“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 我们投入大量学科建设经费, 以开设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为目标, 加大专业实验室建设力度, 建立了一个从信息采集与检测、信息处理与分析到信息传输与应用的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科技创新平台, 为本科教学开展创新实践提供了开放式平台, 成为了高水平教学科研专业实验室, 对于培养本科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充分利用建设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创新平台的契机, 我们改造了实践教学设施和基地, 建设了一个从信息采集与检测、信息处理与分析到信息传输与应用的完整的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创新平台。其中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室、虚拟仪器实验室等主要提供信息检测与传感的实验平台;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等主要提供现代信息处理与分析的实验平台;现代通信系统与工程实验室、现代通信网络实验室等主要实现信息传输的实验平台;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半导体器件原理与测试综合实验室等主要实现半导体器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和测试。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创新平台为现代通信网络及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通信中的信息处理、通信中关键器件研究及设计三个研究方向提供自器件—电路—系统自底向上的硬件研究体系, 可以相互呼应, 构成电子信息专业整体的教学科研实践创新平台。该创新平台的建立, 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不仅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科研平台, 为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奠定基础, 也为本科教学提供了优异的实验条件, 较大程度改善了实验室软、硬件条件。通过充分利用学科建设创造的良好实验和设备条件, 我们通过不懈努力, 积极创造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 开展了校企合作办学“第二校园计划”, 建立了以摩托罗拉 (天津) 电子有限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 (天津) 有限公司为基地的“第二校园”, 以天津市北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南大通用公司、天津市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准讯电子、森特尔新技术有限公司、南大强芯半导体芯片设计有限公司、海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智博通讯有限公司、深圳骏遒电子有限公司和深圳讯方公司等为实践平台的工业级实习基地。2011年学院2009、2010级学生中就有815人次以上 (不包括校四杯一会竞赛) 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参与比例达到77%。学院有355人次在校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 获奖率达到18.67%;共有167人次在市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 获奖率达到8.78%。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机会, 学生不仅在校内外科技竞赛中取得了巨大成绩, 在校外企业生产发明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学院2009级本科生宋功明在天津麦奥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实习期间研制的MOS管电子镇流器的功耗仅有0.7瓦, 为国内同行最低。该镇流器节能超过40%, 且稳定性强, 寿命远远高于传统电子镇流器。这项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专利, 由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麦奥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投产。该公司应用本厂日光灯灯管配合这款镇流器, 使该厂日光灯在节能和寿命等方面可与LED灯比肩。宋功明同学的这一发明创新也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方面取得的一个成果。宋功明同学的发明已经被搜狐网、北方网、网易等媒体争相报道。

综上所述, 依托于天津市高校“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 加强了通信工程专业的改造, 保持学科专业的优势与特色, 不断充实专业内涵, 拓宽专业口径, 推进通信工程专业品牌建设。在促进半导体照明技术产业化的同时, 注重将科研优势向本科专业教学的延伸, 通过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专业试办“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工程”专业方向, 成功申报“光源与照明”本科新专业。将精品课程建设与重点学科建设统筹考虑, 鼓励广大教师将学科优势与科研成果服务于教学和向教学转化, 进一步优化了专业必修课教学内容, 调整选修课课程结构, 把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融入本科教学之中。建设高水平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创新平台, 在提升学科综合竞争力的同时, 为本科实践教学提供开放式平台, 对于培养本科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要:作为以人才培养为主要工作内容的高等学校, 通过加强学科建设, 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多年来, 我们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分析影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各个因素, 通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建设促进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品牌专业,新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

参考文献

上一篇:行政区划代码下一篇:应用文教学创新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