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繁殖论文

2024-12-28

生态繁殖论文(精选4篇)

生态繁殖论文 篇1

摘要:2012年在望江县进行黄鳝网箱生态繁殖试验, 试验塘面积4 000 m2, 共设置有繁殖网箱904个, 网箱规格1 m×1 m×1 m, 设3种模式:投放亲鳝2尾/箱 (♀∶♂=1∶1) 、3尾/箱 (♀∶♂=2∶1) 及4尾/箱 (♀∶♂=2∶2) , 在生态条件下进行繁殖。结果表明, 每箱平均产苗220尾, 年底每尾长到15~20 cm, 平均产量49.5万尾/hm2。受精率为85%, 自然繁殖率达85%~95%。同时, 对黄鳝网箱繁殖的水体进行化学分析, 氨氮0.466 mmol/L, 活性磷为0.034 mg/mL, 溶解氧5.5 mg/L, 按照地表水分类属于Ⅲ类水。

关键词:黄鳝,网箱养殖,生态繁殖,安徽望江

黄鳝 (Monopterus albus) 肉质鲜嫩, 味道鲜美, 中医认为黄鳝还有一定的滋补价值, 能够滋补气血, 调节血糖[1,2,3]。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 人工网箱生态养殖黄鳝发展迅速。望江县是安徽省网箱养鳝先进地区, 被中国渔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网箱生态养鳝第一县”。由于黄鳝特殊的繁殖生物学习性, 苗种瓶颈问题难以解决, 基本上都是收购野生黄鳝苗种投放养殖, 导致野生黄鳝种苗价格不断提高, 影响了产业发展[4,5,6]。

近几年, 湖北、安徽等地开展了网箱生态育苗试验, 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繁殖的数量有限, 在亲鳝培育、产卵配组、苗种培育方式、规模化繁育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3]。2012年, 为探索试验黄鳝网箱生态育苗技术, 望江志宇特种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网箱生态繁殖试验, 取得了初步进展,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旨在为安徽地区突破黄鳝苗种供应瓶颈提供参考。

1 试验方法

1.1 池塘条件与清整

繁殖黄鳝的池塘水深大约1.6~2.0 m, 一般要求具有良好的水源条件, 水深全年变化不大, 避免因干旱导致水深度过浅。繁殖池塘的清塘工作一般在亲鳝下网箱前20 d左右进行, 清塘消毒主要用生石灰进行, 具体用量为生石灰1 200 kg/hm2, 清塘时保持水深30 cm左右。

1.2 繁殖网箱设置与生态环境构建

试验塘面积为4 000 m2, 共设置繁殖网箱904个。网箱规格为1 m×1 m×1 m, 网目规格为26目网布。采用无框架网箱, 将箱体用毛竹和木棒等进行固定, 在网箱的四角打桩, 将网箱往4个方向拉紧, 使网箱悬浮于水面中, 网箱底部的固定很重要, 用石笼或用绳索将网箱的底部固定。一般夏秋季节网箱入水深度为50 cm, 有越冬苗时网箱入水深度应增加到70 cm。黄鳝网箱生态繁殖生态条件的构建主要是种植水花生, 一般1 m2的网箱栽种20 kg水花生较适宜[4]。

1.3 亲鳝放养与培育

亲鳝为2011年7月26日从内地市场上收购的野生个体, 规格为35~50 g/尾, 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 经越冬后备用。作为人工繁殖的亲鳝, 要求体质健壮, 规格基本整齐。生态网箱繁殖的亲鳝于2012年3—4月开始投喂饲料, 要求鱼浆与饲料的配比为2∶1, 饲料粗蛋白含量为43%。5月上旬开始对越冬亲鳝进行强化培育, 5—6月后, 鱼浆、蚯蚓、饲料混合喂养, 投饵要坚持“四定”原则。每天定时投喂, 亲鳝培育所用的活饵以水蚯蚓为主, 配合饲料为厦门惠嘉生产的黄鳝膨化颗粒料, 投喂量视天气和亲鳝吃食情况而定, 每日投喂1次, 投食时间为17:00—19:00, 喂8~9成饱即可[7]。

1.4 亲鳝配比

2012年6月11—12日开始分箱配对进行投放, 雌黄鳝规格50~120 g, 雄黄鳝规格100~200 g, 投放亲鳝有2尾/箱 (♀∶♂=1∶1) 、3尾/箱 (♀∶♂=2∶1) 及4尾/箱 (♀∶♂=2∶2) 3种模式。

1.5 产卵与孵化

亲鳝发情吐泡沫后, 在2012年6月24—25日开始产卵, 完成自然受精过程。在网箱进行自然孵化, 受精卵在7月基本孵化出苗。在亲鳝吐出的泡沫中进行孵化, 这一生态环境条件是无法进行人工模拟的。整个孵化期间主要是管好水质, 经常换水。

1.6 苗种培育

黄鳝孵出后的前3 d以自身的卵黄为营养来源, 经过3~5 d为混合营养阶段, 并开始摄取外界营养物质;5 d之后全部靠摄取外界营养物质为营养来源, 食物种类主要为浮游动物等。培育方法:在原有的网箱中培育苗种, 网箱中种植的水花生供黄鳝栖息, 水花生面积应占培育面积的1/2左右, 以保证水体的光合作用和饵料生物的产量。经15~20 d的培育后, 黄鳝长到体长5~8 cm, 开始投喂水蚯蚓。到30 d后鳝苗长到8~10 cm, 可将动物饵料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 第1批产的鳝苗经4~5个月的培育, 体长可长到15~20 cm。

1.7 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亲鳝培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 换水应该注意遵循半换半不换的原则, 在下暴雨前后不能换水, 同时换水前要对水温进行严格检测。一定要避免换水的温差超过3℃, 避免引发黄鳝温差症、白露综合症和感冒等疾病。一般要求亲鳝池在6月之前15 d换1次水, 6月之后每7 d换1次水, 以降低网箱内黄鳝疾病大规模暴发的概率。

病害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 治疗为辅的原则, 通过晒池、撒施生石灰消灭病源, 及时去除水中腐烂的水草及残饵, 最关键的是在鲜活饵料中加配合饲料混合投喂, 不喂质量无保证以及变质的饲料, 定期在饲料中混入少量的大蒜素;同时, 应控制网箱中水花生的生长, 以保证培育过程中光照充足;夏季高温期为防治细菌性疾病, 应采用碘制剂消毒[8,9]。

1.8 池塘水质与浮游生物分析

2012年9月对繁殖池水体进行采样, 对DO、COD、氨氮、活性磷、浮游动植物进行分析。水化学指标的评定标准主要参考地表水水质标准 (GB3838—2002) 。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鳝网箱生态繁殖情况

2011年7月26日选择亲鳝, 2012年6月11—12日对亲鳝进行分箱配比, 2012年6月24—25日开始产卵。在25~30℃的条件下, 经过5~7 d基本完成孵化, 孵化率平均高达90%, 每个箱体产苗123~305尾, 平均产出鳝苗在220尾/箱以上, 2012年年底每尾鳝鱼长到15~20 cm, 平均产量约为49.5万尾/hm2。在生态条件下进行繁殖, 受精率达到85%, 自然繁殖率达到85%~95%。出膜后的仔鳝个体大 (体长12~13 mm) , 对环境的耐受能力强。而且, 亲鳝在生态条件下繁殖过后的成活率也相当高, 可以达到85%以上。在整个繁殖过程中, 未发现亲鳝出现病虫害状况。然而, 在投放亲鳝2尾/箱 (♀∶♂=1∶1) 、3尾/箱 (♀∶♂=2∶1) 的网箱中均发现了亲鳝吐出的泡沫巢;而在投放亲鳝4尾/箱 (♀∶♂=2∶2) 的试验网箱中只有少数出现泡沫巢, 大部分试验网箱中新鳝没有产卵。

2.2 水质分析结果

水质分析结果及对比见表1。综合分析发现, 繁殖池塘水质溶解氧显然在Ⅲ类水以上;COD值属于Ⅲ类水;氨氮为0.466 mmol/L, 属Ⅱ~Ⅲ类水;活性磷为0.034 mg/m L, 属Ⅱ~Ⅲ类水。

2.3 浮游生物分布

浮游植物最多发现有6门, 共计有17属。其中蓝藻门 (Cyanophyta) 4属;绿藻门 (Chlorophyta) 6属;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4属;裸藻门 (Euglenophyta) 1属;甲藻门 (Pyrrophyta) 1属, 黄藻门 (Xanthophyta) 1属。在温度相对较高时蓝藻门 (Cyanophyta) 为最优藻类, 其优势种有微囊藻 (M.flosaquae) 、颤藻 (S.jenneri) ;在温度较低时绿藻门、硅藻门为优势藻类, 硅藻门优势种有针杆藻 (S.acus) 、直链藻 (Melosira) , 绿藻门种类多但各种分布均匀, 其总生物量为2.23 mg/L。

浮游动物共发现10属, 其中轮虫 (Rotifera) 4属, 原生动物 (Protozoa) 1属, 枝角类 (Cladocera) 2属, 桡足类 (Copeppda) 3属。

3 讨论

3.1 黄鳝网箱生态繁殖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 本次进行的黄鳝网箱生态繁殖试验初步取得成功, 相比于人工繁殖来说, 受精率、孵化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原因在于自然繁殖环境中亲鳝的发育较理想, 而且黄鳝的营巢方式是通过吐泡完成的, 在漂浮的泡沫巢中受精卵自然孵化, 孵化率较高。如果将繁殖受精卵放在实验室水簇箱中进行孵化, 鳝卵就会沉于水底, 使得受精率和孵化率都很低, 同时导致水质恶化, 大大降低孵化率。目前, 对黄鳝进行全人工催产繁殖效果均不太理想。因此, 解决黄鳝繁殖问题需要从黄鳝的生态习性着手, 通过加强对黄鳝生物习性的了解, 模拟生态繁殖。黄鳝网箱生态繁殖为黄鳝养殖户开展繁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参考途径, 通过技术完善, 黄鳝网箱生态繁殖技术将为今后的黄鳝育苗提供技术基础。

3.2 黄鳝网箱生态繁殖的影响因素

一是产卵后亲鳝在网箱中的影响。在黄鳝网箱生态繁殖模式中, 由于亲鳝在产卵之后未及时将亲鳝从网箱中分离出来, 这样就导致了亲鳝与卵共存的局面。影响幼鳝的孵出和生长, 造成幼鳝个体差异较大, 对成活率也有影响。二是雌雄配比的影响。由试验网箱的结果可以看出, 亲鳝的投放选择2尾/箱 (♀∶♂=1∶1) 、3尾/箱 (♀∶♂=2∶1) 较适宜;其中雄性亲本在性比影响繁殖中占有决定性作用, 当网箱中雄性亲本有2尾时, 繁殖现象占总繁殖网箱的1/3;当网箱中雄性亲本有1尾时, 基本完全繁殖。三是水花生对水质的调控作用。由于网箱中种植大量水花生, 对水质调控起到了积极作用, 池塘水质分析表明处于Ⅲ类水, 总生物量2.23 mg/L, 而且在整个繁殖过程中亲鳝未出现病害。该试验塘的网箱密度适宜, 还可适当加大。

3.3 建议

一是推广网箱生态养鳝越冬技术, 提供数量充足的亲鳝, 为生态繁殖打下基础;二是注重亲鳝选择, 在春季注重强化培育, 投喂水蚯蚓等鲜活饵料, 促进其性腺繁育, 从而增加产卵量、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三是在稚鳝孵化出膜后, 收集于专门的苗种培育网箱或培育池中单独培育, 以提高苗种培育成活率和规格。

参考文献

[1]周军.黄鳝网箱生态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9) :332.

[2]朱水法, 贺宝祥.黄鳝的网箱养殖技术[J].淡水渔业, 1999 (8) :34-35.

[3]张天宝.黄鳝网箱养殖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 2001 (6) :19.

[4]张桂芝.浅谈小体积网箱养黄鳝Monopterus alba (Zuiew) 高产实验技术[J].现代渔业信息, 2008 (12) :33.

[5]秦玉丽, 何涛, 杨东辉.黄鳝网箱养殖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科学, 2006 (10) :112-113.

[6]刘陆.黄鳝网箱养殖[J].中国渔业报, 2012 (7) :1.

[7]白云.网箱养鳝饵料是关键[J].中国渔业报, 2012 (7) :1.

[8]宋德州.黄鳝网箱养殖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 2008 (2) :34, 37.

[9]张成亮.黄鳝网箱养殖技术及其病害防治[J].水产养殖, 2008 (5) :19-20.

黄缘盒龟拟生态养殖繁殖模式探讨 篇2

模拟濒危动物生长的自然生态条件,对其进行保护性养殖繁殖成为各种濒危种群繁衍的一种手段。目前,各黄缘盒龟养殖企业也都在摸索黄缘盒龟的生长繁殖条件,使其接近或优于其自然生长条件,使这一濒危物种能够繁衍并达到商品化。

1 黄缘盒龟的生物学特征

黄缘盒龟头部光滑,黄色,吻前端平,体呈卵圆形,上颌有明显的钩曲,眼大,眼后至枕部有一条鲜明的黄色“U”形弧纹。鼓膜圆形且显著,头的两侧及腹面、眼眶、鼓膜均为淡黄色。背甲棕褐色,隆起显著,最宽处在中心稍后,甲缘光滑,有突起的黄色脊棱及微弱的两侧棱。颈盾1枚,倒钟形,椎盾5枚,比相应的肋盾窄;肋盾4对;缘盾11对;臀盾1对。背甲每枚盾片上均有显著的同心纹和1枚红褐色斑块。腹甲平,几乎与背甲等长,黑色或黑褐色,前后二叶以韧带相连,可与背甲完全闭合。喉盾、肱盾、胸盾、腹盾、股盾各1对。肛盾1枚,中央有1短缝。腹甲沿肱、胸、腹及股盾的外缘有1条黄色斑纹。雄性的腹甲前后缘均呈圆弧状,雌性的腹甲后缘稍向上弯曲,后端无缺刻。四肢扁平,前肢被大鳞有5爪,后肢4爪,指、趾间具半蹼。尾灰色有1条黄色背纵纹。由于该龟中央脊棱黄色,背甲周边及缘盾腹面均为米黄色故得名。

2 黄缘盒龟的生活习性

黄缘盒龟属半水栖龟类,适合生活于亚热带气候,较耐饥,但不耐渴,若长时间不饮水,会导致体内缺水死亡[12,16]。野生黄缘盒龟在野生环境条件下,常栖息于山中或丘陵山区的林缘、杂草、灌木之中,常于石缝、溪涧等安静的地方出现。黄缘盒龟厌强光,喜暗光,日常活动量较小,除摄食、交配、饮水外,平时主要栖息于暗光处[6,16]。季节不同,野生黄缘盒龟昼夜活动规律有所差异。气温较低季节昼夜温差大,早晚活动少,中午前后活动较多;气温较高季节以黄昏后活动为主,白天多隐蔽在洞穴、灌木丛中。当气温下降至12℃以下时,黄缘盒龟活动减少并逐步进入冬眠期[16]。冬眠时喜躲藏在厚草堆或洞穴下。第2年气温上升至12℃以上时开始活动,气温在16℃以上时黄缘盒龟开始摄食。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黄缘盒龟基本上4月开始苏醒,11月天气转凉后进洞开始冬眠[4,10,13,16]。

野生黄缘盒龟活动地常离有流水的溪谷不远,群居性强,常常能在同一个洞穴中发现多个龟生长。黄缘盒龟为杂食性龟类,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野生环境下主要采食蚯蚓、昆虫、马陆、蜗牛、蠕虫等。当动物性饵料缺乏时也摄食植物茎叶、瓜果等一些植物性饵料。人工饲养下主要投喂新鲜的河虾、西红柿、香蕉、葡萄等[5,8,9,10,16],部分养殖基地还投喂龟类配合饲料。对比发现虽然黄缘盒龟进食植物性饲料,但投喂动物性饵料时生长速度明显要高于投喂植物性饲料[11]。

3 黄缘盒龟的繁殖习性

黄缘盒龟野生群体性成熟年龄为6~7龄,人工养殖条件下部分龟4~5龄可达到性成熟[4]。发情求偶、交配和产卵是繁殖行为的主要表现。黄缘盒龟一般在5—6月、9—10月发情交配。在交配季节,雄龟较活跃,常相互撕咬,成熟雄龟不断向雌龟求偶,围绕雌龟或伴随雌龟前后爬行,或用嘴咬住雌龟背甲的前缘左右前后摆动促使雌龟发情。交配时,雄龟先用后肢去踏雌龟的尾巴,然后爬到雌龟背部,若交配成功,雌雄龟的生殖器有短时的连锁现象[16]。交配完后可见雄性生殖器外露,呈黑色伞状,慢慢缩入[4,7,14]。人工养殖龟园中,在黄缘盒龟交配高峰期,晴雨后可看到亲龟到处乱爬,成群结队调情交配。6—8月为雌龟产卵季节,一般每只雌龟每年产2~4枚卵[5,9]。黄斌等[15]研究发现,发现驯养条件下的黄缘盒龟5月中下旬、6月中旬分别进入产卵期、产卵旺期,产卵期46~54 d,年均产卵量2.5~2.6枚。龟卵一般一次产完,但实际观察中发现也有分二次产卵的情况。黄缘盒龟临产前,雌龟先寻找产卵地点,产卵时先用后肢挖沙坑,产后用沙覆盖卵,并用腹部压平后离开[16]。黄缘盒龟的产卵环境除了沙坑外,也可将卵产在灌木丛或草丛的旁边和较潮湿的土壤中。黄缘盒龟多在夜幕降临至凌晨之前完成产卵。

4 拟生态驯养区设计

根据上述黄缘盒龟生活特性,对养殖场进行设计(图1)。以山泉溪水为系统进水,经砂石进水缓冲,调节水温度、酸碱度,流经系统砂石基植被区,种植植野草莓、桑树、楝树、竹子等花草灌木,为黄缘盒龟生长提供休息遮蔽环境,同时提供一些昆虫、浆果等食物。设计半水生植被区种植芦苇等湿地植物,构建小型人工湿地,调节养殖系统内环境。建立砂石浅水区和溪流区,半深水区成坡型,为黄缘盒龟提供鲜活小型水生动物等食物。系统出口经砂石植被区过滤后流出系统,保证养殖中的食物等残余有机质分解,防止对水体造成污染。

利用野生黄缘盒龟5月中旬雨季早晨发情的特点,在繁殖区设计滴水或喷水区模拟降雨,建立黄缘盒龟拟生态繁殖模式,有效刺激亲龟发情交配,繁殖区内以1∶3的公母比配对亲龟,提高受精率。

5 拟生态孵化设计

黄缘盒龟自然孵化期处于春末夏初,湿度较大,温度和光照日夜差异较大。人工孵化条件一般为28.5℃,孵化期约为75 d。传统受精卵的孵化一般采用沙、黄土或沙土混合为基质。根据自然孵化日夜温差,以及卵半覆盖弱光孵化等特点,建立“双层交替双控温湿自动控制孵化系统”结合“沙基裸卵保湿孵化”模型,设计拟生态孵化箱(图2)。通过双层温度控制继电器结合湿度、时间继电器以及系统内循环风系统,做到白天上热下凉,夜间上凉下热,实现模拟自然孵化环境,并能精确控制条件。并采用箱体底部加热,通过热量过渡室,使孵化台面温度均匀。采用消毒后的沙土/蛭石比为1∶1的孵化基质,运用“沙基裸卵保湿孵化”技术,提高孵化率。

6 结语

在拟生态养殖基地饲养的黄缘盒龟生长速度较为稳定,未出现过度摄食引起的行动迟缓等现象,具有较强的避敌能力,爬行速度快粪便颜色正常,鼻孔干净,无黏附物,未出现肠炎、肺炎等常见疾病的发生。经过流水刺激和雌雄比例控制后,亲龟发情期较为均一,配对率、受精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黄缘盒龟卵在孵化箱中孵化,基本实现了与自然环境下相似的孵化环境。避免自然条件下,雨季雨水过多,使卵在水中浸泡后死亡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老鼠、鸟类等对卵的侵袭风险,大大提高了卵的孵化率。

摘要:分析了黄缘盒龟的生活繁殖等习性,在自然生长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拟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能有效提升养殖速度、提高繁殖效率、控制疾病发生。设计了拟生态孵化箱,提高了孵化率,以期为养殖基地提供参考。

生态繁殖论文 篇3

关键词:枳椇,繁殖与栽培,生态习性,资源利用

枳椇(Hovenia acerba Lindl),又名拐枣、木室、长寿果、龙枣等,为鼠李科枳椇属落叶乔木,是材、果、药及园林绿化兼用的珍稀树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1 枳椇的形态特征

枳椇属落叶乔木,高达15~25 m。树皮灰黑色,纵深裂,小枝红褐色。叶广卵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8~16 cm,先端短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粗钝锯齿,基部三出脉,背面无毛或仅脉上有毛;叶柄长3~5 cm。聚伞花序常顶生,二歧分枝常不对称。果梗肥大肉质,经霜后味甜可食,俗称鸡爪梨,花期6月,果实9~10月成熟[1]。

2 枳椇的资源分布

枳椇在我国以长江流域分布最多,长江以南地区和华北南部也很普遍,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安徽、河北、河南等地,以陕、川、渝量多质佳。河南省有不少资源分布,如南阳市的镇平、方城、西峡、南召、桐柏等县;信阳市的新县、商城、罗山、光山、平桥、狮河;三门峡的卢氏、灵宝等县区均有分布或零星栽植。该树种多生于阳光充足、海拔200~1 500 m的山坡、山谷、林缘和杂木林中的沟边、路旁,野生成林者罕见。

3 枳椇的生态习性

3.1 喜光性

除一年生小苗怕烈日曝晒外,均喜充足阳光,光照不足,生长缓慢,结实率下降。所以生长在阳坡和林缘的枳椇比阴坡或林内结果多。但枳椇又具耐荫性,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生长缓慢,乃至停长。在枳椇生长期间,适宜的郁蔽度为20%左右。

3.2 耐寒性

枳椇可在-15℃条件下安全越冬。在-30℃条件下,也只使幼苗顶端和新梢略有冻伤,基本不影响次年植株的生长。在春季展叶期若遇到0℃左右的霜冻危害,不会使茎产生冻害。如果在秋季遇到早霜冻害,茎、叶也都不会受危害。

3.3 喜湿性和怕旱性

幼苗期叶片大,蒸发量高,不耐旱。成龄树地下部分形成深层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喜欢土壤湿润。但枳椇在积水低洼地或长期过分湿润的土壤上,生长势较弱。所以人工栽培枳椇,应选择排水良好、不易积水的地区,最好是有灌溉条件的地块。

3.4 对土壤要求不严

在微酸性、中性土及石灰岩山地均能生长,在深厚肥沃、湿润的沙壤土上生长良好,具有耐酸碱,耐贫瘠,耐沙荒,抗干旱等较强的适应性。

4 枳椇的资源利用

4.1 材质优良

枳椇生长快,材质优;木材紫褐色,硬度适中,纹理美观,收缩率小,不易反翘,容易加工,用途广泛。其木材中固有的香气具有防腐保鲜、凉爽宜人等效用,尤其适应家具及室内装修等装饰用材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趋势。

4.2 药用价值高

拐枣果、种子、叶、根、树皮及汁液均可入药,不仅拐枣果能解酒,是上佳的天然解酒饮料,种子能利尿,泡酒服用还能舒经活络,治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而且果实鲜食,还可治气管炎、气喘等。最新研究还发现,枳椇具有保肝、抗早期肝纤维化、延缓和防止乙醇所致的脂肪肝的形成、抗致突变、防癌治癌、抗肿瘤、抗衰老等重要作用[2]。

4.3 营养丰富

枳椇含有多种营养元素。果实富含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其中葡萄糖含量高达45%,氨基酸总量达2.41%,100 g鲜重维生素C含量23 mg。据测定[3],100 g果梗含水分57.70 g,蛋白质0.17 g,脂肪2.33 g,碳水化合物30.40 g,粗纤维0.92 g,胡萝卜素0.49 mg,铁3.47 mg,还含有锌、铜、锰、镍等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远大于常见水果。尤其果梗鲜食风味甘甜,芳香浓郁,回味悠长。还可用于酿酒、酿醋、制糖及加工清凉饮料等。此外,枳椇果梗还可做成果饭(与大米混合蒸煮成饭);果梗和叶片还可做畜禽饲料,叶片还可用作养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的原料。

4.4 园林绿化

枳椇树姿优美。春夏叶大而圆,叶色浓绿;入秋灰褐色肉质果柄旋转扭曲,颇为奇特。秋后树叶转红,云蒸霞蔚,甚为美丽。在管理条件好的情况下,没有落果现象,且病虫害少,是很好的遮阳防暑树种和无公害天然保健果树,尤其适宜观光果园栽植,是城市、乡村、街道、庭园理想的园林绿化树种(但在酒厂附近不宜种植,因其枝叶、果实有败酒作用)。加之枳椇适应性广,种植容易,管理方便,是大有发展前景的树种。枳椇分布广,适生性强,又是退耕还林、西部开发、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枳椇深根性,萌芽力强,栽培容易,成活率高。喜光,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壤肥沃深厚,向阳湿润的山谷、沟边栽植生长快,能成大材。干旱瘠薄的地段也能生长。既可林木混植也可成片营林,或作四旁绿化树种。营造树林可减少沙尘,减少土地沙漠化,改善空气质量,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效益。

5 枳椇的繁殖栽培技术

5.1 繁殖方法

常规繁殖多采取播种繁殖[4],于春季播种,播种量为30~60 kg·hm-2,播前须温水(手触不烫)浸种48 h或苗床催芽,以提高发芽率。也可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5~7 d后,用15%食用碱溶液和细砂与种子摩擦,至种子外表角质层大部分破除,用清水清洗种子3~4次,再用清水浸泡种子5~6 h,备用待播。

据报道,不同播种时间对枳椇苗木生长、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量有显著影响[5],分别于春季的1、2、3、4月播同样四批种子,同样管理,以2月份播种苗木长势好,幼苗生物量最高,且种子发芽率也最高。费家琳等认为在10月底至11月初采集成熟的鲜种子,将其条播于作好的苗床内,盖细土约1 cm,稍压,撒水,上盖草保温保湿,促使发芽出苗。冬季需采取防寒措施,经一冬春培育,待苗高30~40 cm时,在清明前后则带土移栽。

枳椇除种子繁殖外,也可采用扦插和分蘖繁殖。扦插可采用枝插和根插,分蘖法与其他常规树种相同,但繁殖系数低而不大常用。而播种法因简便易行而广泛采用。

丁向阳[6]研究报道了枳椇的嫁接繁殖法。采取带木质芽接,于7月底以前进行,接后5~7 d待芽柄脱落(已成活)就要把原砧木采取折枝(半打倒),促使营养直接供给芽苗,还应在10~15 d把扎绳解掉。同时注意分期分批地把下部影响接芽发育和充实的萌芽及时掰掉,萌芽越小,除萌越早,越能减少营养消耗。此外剪砧要及时。成活解绳后,立即在接芽上留5~7 cm左右进行第一次剪砧。待苗木长到30 cm左右,接芽上留0.5 cm左右进行2次剪砧,以有利于伤口愈合。管理中注意对苗木施肥、灌水、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保墒。这样当年即可发育成成品苗。冬季对其要注意封土或支撑,以防风折、碰断。枳椇采用嫁接繁殖法可早产、多产,通常栽后3~4 a开始结果,第7年可进入盛果期,盛果期一般可产22 500~30 000 kg·hm-2果实,产值可达37 500~45 000元[7]。但技术要求严格,不易掌握。

在枳椇的组织培养研究方面,葛扣麟[8]等将枳椇的种子经70%酒精和0.1%氯化汞表面消毒后,轧破高度角质化的坚硬种皮,接种于不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上,当培育出的无菌苗长至3周龄左右,真叶抽生后分别切去茎段、子叶、下胚轴和幼嫩真叶接种于配好的培养基上,各种外植体接种的处理,伤口处愈伤组织一周左右即大量增生。继代培养1~1.5个月后即可出现完整的再生小植株。用枳椇成龄苗不同外植体进行组培并成功分化成完整植株的工作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5.2 栽培技术

5.2.1 壮苗定植

为促进早花早果,选用健壮苗建园,苗高0.5 m,地茎粗0.5~1.0 cm,苗干有1~2个分枝为优。

5.2.2 合理密植

枳椇喜光向阳,耐瘠薄土壤,适宜小冠种植,栽株行距视地力、经营条件、经营目的不同而不同。如土壤条件好可栽稀些;地力条件差,生长慢,则应稍栽密些以便尽早封行;若作为用材林可按2 m×2 m栽植,若作为林果兼用林或行道树、风景林可按5 m×6 m栽植。

5.2.3 科学栽植

园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的平地或向阳坡地。栽植时间为秋季落叶至春季发芽前。栽植时要掌握“苗壮穴大基肥足,土干填穴层层实,苗要浅栽水要(浇)透,高高培土莫迟疑”的法则[10]。穴深50~60 cm,施足底肥,栽植时要保证根顺、苗正、踩实,然后浇足水。如果栽的是大苗还应立支架防摇摆松动。

5.2.4 合理抚育间伐

枳椇园每年春、秋应各除草松土一次,第三年秋砍抚一次。培育用材林,应进行修枝和抹芽,8~10 a进行一次中度抚育间伐,强度为株数的30%左右;果用林或果材两用林,应适当修剪,形成主干疏层形或主干形冠型,材用林或绿化树可采用主干形。10 a以后再一次抚育间伐,保留密度约1 200株·hm-2。

5.2.5 加强土肥水管理

枳椇虽然适应性强,耐瘠薄,但为了早成林,早结果,早收益,适时中耕除草、追肥、灌溉还是有必要的。可于每年秋季或春季结合施基肥深翻树盘或全园深耕,幼树施肥深度20~40 cm,成年树40~60 cm。萌芽前、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也应适量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施尿素375~450 kg·hm-2。后期则以复合肥为主。为有效提高综合效益,还可间种草苜蓿和毛苕子绿肥,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有条件的园地还可以于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期和封冻前灌水。

5.2.6 合理整形修剪

枳椇多采用主干疏层形,修剪时间为落叶后至萌芽前。将过旺枝、枯枝、纤细枝、病虫枝及生长不良枝剪除,刺激形成完美的树冠,达到“主枝稀、侧枝密;上枝稀、下枝密;外枝稀、内枝密”的整体效果。对于行道树和用材林还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枝下高;林果兼用林则要增加树体的通风和光照,保持树势中庸,以利开花结果。枳椇萌芽成枝率高达100%,修剪后,侧芽成枝力强,可通过打顶、修剪控制树高,使其向矮化发展。

5.2.7 加强病虫防治

枳椇病虫害较少,主要虫害以吉丁虫、食心虫、尺蠖、枣蛾为主,树苗期常见有叶枯病和芽虫危害。应根据危害规律,进行适时合理的综合防治。

6 发展方向

在我国枳椇分布广、资源丰富。尽管目前在药用和食用方面有较多研究和应用,在繁殖和栽培技术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总体来说还很不完善,在以下几方面需要着手或加强研究。

6.1 种质资源的调查和创新

我国枳椇资源虽然丰富,但优良品种较少,目前生产上栽培品种主要是利用当地农家品种。今后,在进行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应开展优良种源和优树选择方面的研究,选育出合适的材用型、果用型、果材两用型的优良家系或无性系。

6.2 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和探求

对枳椇生长习性和休眠期生理特性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栽培实践,都必须建立在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习性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掌握枳椇生长发育规律性,才能制定高效栽培模式。因此,对枳椇生长习性的研究是未来枳椇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6.3 休眠特性研究

在休眠生理方面,果树进入自然休眠后,需要一定的低温量才能解除自然休眠,而后才能开花结果。自然休眠是制约果树促成栽培的关键因子,对自然休眠进行有效的调控是目前果树高产栽培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对枳椇休眠特性进行研究,从而有效控制休眠,调节加工品原材料的供应时间。为枳椇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4 繁殖方法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枳椇目前的繁殖方法落后。多为实生繁殖,其后代变异大,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因此,应用优良品种进行嫁接育苗栽植和组培繁殖研究,既有利扩大繁殖,实现品种栽培区域化,又可实现丰产矮化密植,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进而提高加工品的质量。同时应加强优质高产栽培模式研究,建立一套科学成熟的果用林和用材林栽培模式和管理标准来指导枳椇现代化生产。

21世纪,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市场。我国有丰富的枳椇资源,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对枳椇的研究也一定会有新成果涌现。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552-553.

[2]嵇扬,陆红.枳椇子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2,3(1):5-7.

[3]王艳林,韩钰,樊玉谷.拐枣的食用价值研究—Ⅰ:营养成分分析[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4(1):16.

[4]李健,王和平,付殿坤.枳椇的特性及其育苗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1999(5):30-31.

[5]麻文礼.枳椇在武夷山的分布及育苗技术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3(9):5-6.

[6]丁向阳.枳椇的生态适应性及栽培技术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4,31(6):39-41.

[7]邵可满,陈晓春.枳椇人工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J].安徽林业科技,2003(1):24-25.

[8]葛扣麟,王蕴珠,杨金水,等.枳椇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6):44-45.

[9]陈淮安,汪正集.枳椇的栽培及综合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1):63-65.

生态繁殖论文 篇4

1 生境

经过笔者长期对繁殖期4个巢穴及日常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与观鸟活动发现,暗绿绣眼主要栖息于海拔1 500 m以下的低山阔叶林和以阔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竹林、次生林等各种类型森林中,对河谷阔叶林和灌丛,农田地边、果园和村舍附近次生林利用较多。

2 食性

暗绿绣眼鸟以昆虫为食,所食昆虫主要有鳞翅目成虫和幼虫、鞘翅目金龟甲、金花甲、象甲、叶甲、叩头虫和蝗虫、蝽象、蚜虫、瓢虫、螳螂、蚂蚁等半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虫,也食蜘蛛、小螺等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松子、马桑子、黄莓、蔷薇种子、女贞果实、花瓣、草籽等植物果实和种子。夏季主要以昆虫为主,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繁殖期育雏期间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为食,较少见食植物果实和种子[3]。

3 习性

暗绿绣眼鸟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喜欢成群,有时集群多达50~60只。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余季节多成群,有时也与其他鸟类混群活动和觅食。性活泼,行动敏捷,常在树冠层枝叶间跳跃穿梭,或从一株急速飞至另一株树,并发出“zi-zi”的叫声,有时亦见悬吊在细枝末梢或在树叶下面啄食[4]。

4 繁殖

4.1 发情交配

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暗绿绣眼鸟最早从3月中上旬开始配对,一雌配一雄,发情后互相追逐嬉戏,雄鸟发现雌鸟后发出高声鸣叫,不断追逐雌鸟,靠近后抖动双翅进行交配。

4.2 营巢与环境

通过观察发现,暗绿绣眼鸟穴营巢日期1号巢为5月5—17日;2号巢为4月16—23日;3号巢为4月25日至5月3日;4号巢为5月28日至6月7日。一般暗绿绣眼鸟营巢需要8~13 d,平均营巢时间为10.3 d,繁殖期一般从3月开始,至7月结束,繁殖高峰期为4—6月。

暗绿绣眼鸟一般将巢穴营造于海拔600~1 500 m的次生林、灌丛的常绿阔叶或阔叶落叶、针叶树上(表1),巢呈吊篮状或杯状,多悬吊于细的侧枝末梢或枝杈上,四周多有浓密的枝叶隐蔽,不易发现,主要巢材由杂草茎叶、苔藓、蛛丝、植物纤维等构成,内垫有棕丝、毛发、细根、草茎、苔藓等。营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

4.3 巢穴及产卵

经过对3个巢穴的测量,得出如下数据:巢距地高1.30~2.60 m;巢外径5.8~8.2 cm,内径4.3~6.8 cm,高4.6~6.3 cm,深3.7~4.6 cm;每窝产卵3~4枚,多为3枚;卵呈淡蓝绿色,卵的大小为(13~18)mm×(10~12)mm(表2)。

(上接第308页)

4.4 产卵、孵化、育雏与离巢

通过观察发现,暗绿绣眼鸟一般在营巢后5~6 d开始产卵,产卵过程需要3~5 d,具体依据产卵枚数略有差异,平均产卵天数4 d;孵卵一般由雌雄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0~12 d,平均孵化天数10.75 d;雏鸟10~14 d后离巢,平均育雏天数11.5 d(表3)。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亲鸟根据幼鸟的生长饲喂次数由最初的2~3次/h增加至8~11次/h,食物主要以蝶蛾类及幼虫,鳞翅目、半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的幼虫,食蚜虫、蜘蛛等昆虫为主,少见植物浆果类。

5 结语

暗绿绣眼鸟在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丰富。它们不仅嗜食昆虫,在植物保护中很有意义,而且也是很好的笼养观赏鸟,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暗绿绣眼鸟为一种秦岭地区分布较广泛的鸟类,在日常观鸟与自然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工作中应该加强监测工作,扩大公众宣传教育力度,同时,观鸟与拍摄活动应尽可能地避开鸟类繁殖期与巢穴,避免干扰鸟类的正常繁殖。

摘要:通过对秦岭南坡山地林区4处暗绿绣眼鸟巢穴及其繁殖行为进行长期观察,发现暗绿绣眼鸟的繁殖期一般从3月开始,至7月结束,繁殖高峰期为4—6月;营巢需要813 d,平均营巢时间为10.3 d;一般在营巢后56 d开始产卵,产卵过程一般需要35 d,平均产卵天数4 d,每窝产卵34枚,多为3枚;孵卵一般由雌雄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012 d,平均孵化天数10.75 d;雏鸟1014 d后离巢,平均育雏天数11.5 d。

关键词:暗绿绣眼鸟,繁殖生态,观察,山地林区,秦岭南坡

参考文献

[1]颜重威,孙清松.台湾中部暗绿绣眼鸟的繁殖生物学[J].动物学报,2003(2):185-190.

[2]约翰.马敬能,卡伦.菲利普斯,何芬奇.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48.

[3]朱献恩,朱晓华.暗绿绣眼鸟的繁殖生态观察[J].四川动物,1994(3):128.

上一篇:离子探针下一篇:国际贸易技术保护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