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的治理方法

2024-10-11

对应的治理方法(精选6篇)

对应的治理方法 篇1

近年来, 有关中药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 中药中毒病例屡见报端。在此, 笔者仅就造成中药毒性的因素及对应方法, 提出一些看法。

1中药品种混乱

中药应用历史悠久, 由于各地药材认识上的差异和使用习惯不同, 有不少品种出现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 这些品种多数种属不同, 不仅所含的化学成分及药效有差异, 而且毒性的大小强弱也不同。如中药木通的来源有三种:分别为木通科的木通、毛茛科的川木通与马兜铃科的关木通, 研究表明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 过量则引起肝酶上升、肾血管收缩致肾功能衰竭, 现关木通已被取消用药标准。

2炮制

不少中药通过合理的炮制, 可减轻或消除毒性, 使有毒之品变为无毒之品。消除毒性的炮制方法很多, 传统使用的方法主要有加热法、水源法、制霜法及加辅料法等。而炮制失当就会产生剧毒, 如火煅朱砂则析出剧毒的水银。

3量过大, 长期大剂量用药

长期以来, 不少人认为“中药不过是些草根树皮, 多用少用没关系, 不必严格控制剂量”。因此, 长期用药, 超剂量用药比较普遍, 有的任意将药物加入食品、饮料或滥用补药。据报道, 由于益母草毒性低, 临床应用量偏大, 因其全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等多种生物碱, 过服可引起中毒。银杏口服30 g以上即会出现头痛、头晕、呕吐、腹痛等症状, 重者呼吸急促, 甚至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甘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当期超量长期服用时, 可影响消化功能, 还可出现水肿、血压升高、钠潴留、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假醛固酮症。各种药物都有一定的计量范围, 剂量不足则血药浓度低, 达不到治疗效果。但用药剂量过大, 生理活性强烈, 超出机体的承受极限, 必然发生毒性反应。目前, 中药虽然不能像化学药物那样具有精确的计量, 但药典中对各种中药成人每日常用量都有明确规定, 不适当的随意加大剂量常会产生毒副反应。

4辨证不准

祖国医学认为, 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药物有寒凉温热之性, 治病投药需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 按理、法、方、药的程序选用药物。可理解为:辨别发病机理、确定治疗方案、拟定相应方剂、选择合适药物, 必须因人因病因地因时而异, 对症下药, 随症加减等。但临床实际中因辨证不准、寒热错投、攻补倒置导致的案例时有发生。如明为脾虚泄泻, 反用大剂黄连导致溏泄加重;虽为血虚, 但兼便溏, 仍投大剂当归, 致使溏泄不已。总之需要考虑以上诸多因素而使用中药, 才能保证合理用药。

5配伍

药物通过合理的配伍, 可监制其某种毒性, 使有毒变无毒、大毒变小毒。如方剂结构的君臣佐使的佐使药, 就是为了减轻或消除君臣药的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 如中医处方中半夏长配生姜, 既是为了增强止呕疗效, 更可以生姜制约半夏的毒副作用。相反, 配伍不当可产生或增加毒性, 如十八反、十九畏等。

6煎法

煎煮时间的长短对中药的有毒无毒也有影响。如含乌头碱的乌头等药, 如先煎久煎, 则所含的剧毒的双酯型生物碱, 水煎时易被水解, 生成毒性较弱的单酯型乌头碱, 使其毒性大减或消除。临床用乌头、附子等强调先下久煎, 原因即此。若煎煮时间不够, 所含乌头碱未被分解为毒性较小或接近无毒的乌头次碱或乌头原碱, 即可毒害人体, 甚至毙命。相反, 有的中药久煎则能增加毒性, 如山豆根等。

另外, 给药途径、剂型和工艺、不合理的中西药并用、个体差异等其他因素, 也是造成中药毒性产生的来源。

综上所述, 中药的毒性受品种、炮制、剂量、煎服、法体质条件及生活习惯的影响, 临床遣方组药时, 在以上方面必须严格注意, 不可鲁莽。在患者服用时, 应详细询问, 掌握患者对所开药物是否有过敏史。安全、合理的使用中药, 为患者更好地服务。

对应的治理方法 篇2

朴素逻辑中的无序元素对应问题是考试中经常会考查的问题,如果题干中涉及到只有两种不同方式的指称的题目我们称之为两元素对应问题。两元素对应问题是大家觉得比较困难的题目,今天中公教育专家来汇总下两元素对应问题的解题方法。

(一)列表法

列表法是指通过二维表格的形式体现题目中各个信息之间的关系,来确定选项的方法。一般应用于主要元素只有两类并且两类信息之间是一种判断关系(是或不是,是的√,不是的打×)【例题】某宿舍住着四个留学生,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日本。他们分别在中文、国际金融和法律三个系就学,其中:

(1)日本留学生单独在国际金融系(2)韩国留学生不在中文系

(3)美国留学生和另外某个留学生同在一个系(4)加拿大学生不和美国学生同在一个系 以上条件可以推出美国留学生所在系为: A.中文系 B.国际金融系 C.法律系 D.中文系 【答案】C。

中公解析:判断题干只有国别和系别两种元素,可以用列表法。根据题干的元素进行列表如下:

根据题干信息在表内标注:

根据条件(1),日本和国际金融相交表格打√;国际金融行另外三个格为x;根据条件(2),中文和韩国相交的表格打x,又韩国学生也不在国际金融系,所以韩国学生只能在法律系;根据条件(3)和(4),加拿大不和美国在一个系,日本单独在一个系,那么美国学生只能和韩国学生在一个系,又韩国学生在法律系,所以美国学生也在法律系。正确答案为C。

(二)带入排除法

带入排除法是指解题时从选项入手,将选项带入题干,与题干的信息进行匹配,如果不符合条件,或者推出矛盾,则可以排除选项,如果带入某个选项,恰好符合条件,则判定为正确答案。此类方法一般用于选项列举了所有情况的时候。

【例题】李赫,张岚,林宏,何柏,邱辉五位同事,近日他们各自买了一辆不同品牌的小轿车,分别为雪铁龙,奥迪,宝马,奔驰,桑塔纳。这两辆车的颜色分别与五人名字最后一个字谐音的颜色不同。已知李赫买的是蓝色的雪铁龙。

以下哪项排列可能以此对应张岚,林宏,何柏,邱辉所买的车? A.灰色的奥迪,白色的宝马,黑色的奔驰,红色的桑塔纳 B.黑色的奥迪,红色的宝马,灰色的奔驰,白色的桑塔纳 C.红色的奥迪,灰色的宝马,白色的奔驰,黑色的桑塔纳 D.白色的奥迪,黑色的宝马,红色的奔驰,灰色的桑塔纳 【答案】A。

对应的治理方法 篇3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口语交际教学有其独特的两大难点。

1.口语交际教学难以在“单一化”、“纯净化”的情境中进行

口语交际教学是双向互动的语言活动,即便某些必要的自我训练环节,也不能在封闭、单一的情境中进行,也必须接受“现实情境”的检验。如在朗诵或演讲前,虽然有时可以独自训练,但效果如何,则常常要受到“当众进行”的检验。因为听众的多少以及身份的不同,常常会给说话人带来不同的心理压力;时间、地点等语境要素构成的差异也会影响说话人心理。这些又都使得口语交际的教学指导,难以教给学生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能或本领,教学也难以在“单一化”、“纯净化”的状态下进行。

2.口语交际教学不可能实现速成

“口语交际”教学涉及学生个体的语言素质、思维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训练,而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养成,只有坚持不懈的训练才有成效,并非朝夕可成、一蹴而就的易事。口语交际训练既不可能提供标准答案,又不可能通过某种考试来宣告该项学业的完成。可以说,口语交际的学习,与其它学科相比,它需要的时间最长。

二、口语教学应对方法

1.应对方法一:淡化课堂说教,强化口语交际教学的开放性。

口语交际的学习,主要是靠尽可能多地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与人交往的实践逐渐提高的。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打破封闭的局面,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

(1)开发资源,使口语交际教学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口语交际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学校、家庭、邻居、社会环境、日常生活……哪里有人群,哪里有生活,哪里就需要口语交际。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书本,必须强化生活气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这就给口语交际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口语交际校本的课程开发。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本地现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资源。在课程内容上,要体现时代精神,反映口语交际的社会性;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又要不断联系现实生活,使口语交际教学成为开放的、动态的活动过程。

(2)创设情境,使口语交际教学成为双向互动的过程。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其间语言信息往来交互,呈双向或多向互动传递状态,交际双方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应对,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因此应注重创设情境:一要丰富教材内容情境,课堂中让学生人人有表达的欲望,人人能在情境之中进行多个回合、无拘无束的交际;二要创设生活情境,如到超市、菜场购物,给节日、庆典献贺词,在生活中如何抵制不文明语言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将口语交际的学习,自觉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三要利用多媒体创设交际情境,在教学中将与口语交际相关的重点知识引入课堂,加大课堂用量,拓宽学生视野。如展示电视台上的焦点访谈、摆“龙门阵”等交际场面,使师生处于一个开放互动的口语交际现场,学生情绪振奋,思想解放,参与主动,课堂与课外相互促进。

(3)拓展空间,使口语交际教学连着大世界。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必须有较大的实践,在教学内容上,要拓展社会生活的交际学习空间;在教学方式上,要灵活多样,封闭变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沟通,变单调对话的形式为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运用辩证法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表达的氛围和交际活动的空间。

2.应对方法二:淡化重复仿说,强化口语交际学习的自主性。

口语交际活动是极具个体化的行为,进行自主性的口语交际活动,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1)关注生活,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性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主动选定口语交际的话题,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尤其是鼓励学生当众说话,自觉地投入到日常生活各种情境中,在广泛的交际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态度。

(2)加强渗透,将口语交际教学融汇到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如阅读教学中的讨论、交流,作文教学中的评议、修改以及综合性学习的研究等等。

(3)提供台阶,让学生充满信心地进行口语交际。语言学习是个人化的主动过程,是在日常不同情境中的交际过程,而学生的说话能力因年龄而异,因个性而别,这种能力只能逐步提高。如口头表达可分阶段训练。

第一,“敢说”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克服羞涩与胆怯心理,积累词汇量,调动交际说话兴趣。具体内容有:日常对话;自我介绍;设疑解惑;自由交流;自由辩论。

第二,“愿说”阶段。主要是激发学生自主交际意识,变“要我讲”为“我要讲”,将说话重点转入到语言的锤炼,思维的拓展方面。具体内容有:有问必答;主动交流;自我推荐;焦点访谈;专题辩论。

第三,“会说”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说话的敏捷度和技巧性,培养学生富于感情,乐于表达。具体内容有:情境对话;自我欣赏;巧问妙答;正反辩论;即兴演讲。

3.应对方法三:淡化短期速成,强化口语交际训练的长效性。

口语交际是未来社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这种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不可急于求成。它需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苦心经营,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才能耳濡目染,水到渠成。

(1)口语交际是能力的形成,不仅要求交际者具有敢于与人交际的勇气及与人交际的愿望,还要具有规范的语言和良好的听说态度,更重要的是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的语言组合能力。口语交际的听说过程则是一个不断接收、应对、加工和表达的过程,其过程虽是快速连贯,但却是要经过“接收理解——应对加工——内化语言——外化表达”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获得需要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

(2)口语交际能力是个人素质的综合性活动,它不仅需要听说能力,还需要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表情达意等方面的素养,而这些素养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它需要个人几年、十几年如一日地学习,甚至是个人一生的努力奋斗而不断发展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口语交际学习永无终结之日,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口语训练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速成的,它甚至还表现为只能逐步渐进,具有鲜明的终身学习的特点。

4.应对方法四:注重过程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就评价主体而言,从单向的教师评价转向师评、生评和自评三合,逐步强化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这就使口语交际评价的重心发生联合,突出了学生个体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1)激励性评价。口语交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超然物外,而应与之共同介入,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在学生漫长的交际实践中其细微的进步,都需要教师以博大的胸怀去精心呵护和发现。就情感取向而言,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当学生遇到“心欲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时,给予他们信心的鼓励;就语言运用而言,要多用寄寓真切期待的激励语,如“相信你是最棒的”,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期待而释放出潜在的交际激情。

(2)差异性评价。口语交际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要,点燃全体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学习热情。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纵向比较去评估每一个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用多把尺子量学生,尊重口语交际训练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并将评价的参照系统建立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形成个体内差异的评价标准体系。

(3)主体性评价。教师应下放评价权,让学生一起参与到我们的评价中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首先,要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通过自我评价学会悦纳自我,拥有自信,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得怎么样和怎样改进。其次,引导学生学会相互评价,让学生相互接纳对方,欣赏对方,发挥学生之间的交际、合作、互补作用。此外,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使口语交际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使评价成为学生、同学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4)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评价应从学生个体的成长过程着眼,既不忽视其当下在口语交际知识、能力乃至个性形成中的缺陷,更要关注其发展的潜力和可能的进步,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不仅是人自身的需求,更是社会发展对人提出的需求。

对应的治理方法 篇4

一、熟悉掌握播音、用语基础理论知识

随着网络媒体等一些高科技的飞速发展, 信息的来源更加多元化, 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广播节目中对于真实、直接的形式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也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语音、用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普通话语音标准

普通话的等级标准是播音员的必修课程, 其中包含对播音员语言准确与否的考核, 所谓“字正腔圆”就是其中的本质。发音贯穿在播音员播音主持的整个过程当中, 它解决的是播音员在讲稿创作当中的关键问题。普通话等级测试对播音员的语音标准与否作出严格规定, 播音员的语音能否准确运用不仅仅是指发出的语音是否合乎规范, 很大程度上是要求播音员能够正确地辨别易错读音的字词。播音员的职责是要与观众做心连心的沟通, 为听众提供最新最快的资讯, 而不是自言自语, 所以, 绝对不允许播音员犯任何在基础播音技术上的“低级”错误。若想避免类似的问题发生, 就要加强个人平时对专业技能的训练, 做到每一次播音的每一个字都万无一失。

(2) 用语的准确

对于一个播音员来讲, 语音准确与否是对个人基础知识功底深浅的衡量, 在合适的语境中表达语意, 并且能够用恰当的词语准确地传递内容, 是尤其重要的。但是, 在某些情况下, 即使你使用最标准的语音去表达也不能够吸引读者, 为什么?因为, 没有思想的语言不会吸引听众, 也就是说, 除了你要用标准的语音之外还要表达其中的语义, 为你说出的每一句话赋予生命。既不会产生歧义, 又让听众能够欣然赏之。有很多电台的播音主持主持节目是作“敷衍式”主持,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只理解了字面上的意思, 不走心地脱口而出。一字一调的诵读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播音员应该在节目中表达的形式, 即使你的发音再准确, 虽然听觉上符合了标准语音的规范, 但是, 这种播音形式并不能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播音员主持节目时, 需要播音员将个人情感真挚地融入到要播音的内容当中去, 明确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 播音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播音时才能传播出来自百姓心灵的声音。

(3) 背景知识薄弱

对播音员播音能力产生影响的一个关键因素, 还有他们现有的背景知识对播音的理解。对于一个播音员来说, 汉语是作为他们主要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内容, 其作为母语, 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和形式。这种文化应该深深融入到播音员的知识掌握范围之内, 还应得到更好的践行。现在的某些电台播音节目中, 经常会出现有的播音员读错字, 或乱读字的现象, 作为一个文字的传播者, 他们是犯了一个极其可笑的错误。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一个字中就蕴含着很多很多的意义, 一个字也可能会有多种发音, 那么播音员要怎么才能够深刻体会到这其中的意义, 就需要他们不断增加文化修养, 增强对汉语言文化的重视, 不要再在播音节目中犯同等“低级”的错误, 能够融合进观众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让播音质量有所提高。

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播音员素质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节目水准重要的参照物之一, 播音员必备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我们有的播音员主持人, 滥用话语权, 大量报道负面消息, 所谓揭露社会阴暗面, 结果造成人民群众对社会的认识偏差, 扩大了社会矛盾, 影响了社会和谐;一些晚间谈心类节目, 则热衷于性暗示、性调侃;或大事渲染凶杀、暴力情节;或喜欢揭人隐私等。暴露出部分播音员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和道德底线的沦丧。作为播音员, 在做节目时, 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是媒体信息的传递着, 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 话筒是高尚的东西, 你的每一句话都要对自己负责, 都要对国家和群众负责。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

播音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内在修养, 还要强化外在修养,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播音主持的要求。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差的播音员很多, 对于播音员来说, 在面对各种情况发生时, 就需要播音员适当地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建立全新的理性思维模式, 充满自信地面对话筒和镜头, 是完全有必要的。在生活中要兴趣广泛, 不能只关注某方面的知识。在播音时, 有的情况是需要播音员自我发挥的, 如果平时对当下的事实了解不够多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手足无措, 出现空白的时段。知识的积累对于临场的发挥特别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积累知识, 这样才能在需要时可以得心应手。

播音员是媒体的代言人之一, 具有传播性、服务性和代表性的重要意义。没有播音员的工作, 我们的广播新闻节目、文化生活类节目、社会体育类节目就无法走向群众, 播音员责任重大。现代社会对播音主持职业的要求之意越来越高, 我们一定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去面对日后的挑战, 对于本文中提到的影响播音员能力的因素及应对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全方位发展的播音员, 即是笔者抛砖引玉之意。■

参考文献

[1]徐光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播音主持人队伍.[J].电视研究.2000.12.[1]徐光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播音主持人队伍.[J].电视研究.2000.12.

[2]陈虹.《节目主持人传播》.[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p182.[2]陈虹.《节目主持人传播》.[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p182.

对应的治理方法 篇5

摘要:针对当前机械类专业课堂教学现状,在分析目前高校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把机械类专业知识技能按性质与特征分为三种类型,并以典型机械类主干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对每一类知识技能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给予原则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课程内容分类;教学方法

经过几十年探索与改革,目前我国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增强适应性、强化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注重工程实践教学、鼓励培养模式多样化等几方面的特色。但无论社会经济发展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何种变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我们认为:课程质量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有效的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紧紧抓住课程这一重要环节。从教师角度讲,优化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方法深入改革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对国内高等教育质量滑坡的批评声音不绝于耳。究其原因,无外乎认为高校扩招之后,教学资源被稀释,师生比加大,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但这一说法很难站得住脚。现在的办学条件,从纵向看,无论是教师学历层次、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学手段等要素,都是过去高校无法相比的;从横向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大力投入,许多高校的硬件条件也并不逊色于国外许多著名大学。我们分析认为,当前大学教师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缺乏,在教学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进不够,是造成课程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根源。

多年来,高校课堂教学方法以讲授法、灌输式为主的局面始终没有大的改观。20世纪50年代初期,学习前苏联学科教育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型高教课程体系模式,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基础工业建设人才;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使得原本单纯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的格局逐渐淘汰,过去高校“螺丝钉式”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已不适应多元就业的新局面要求,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仍未进行大的跟进与调整,更多地在课程设置上转向宽口径、厚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高校突出服务社会行业、突出科学研究功能,高校课堂教学一直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处境,许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到自身学历提高、科研项目以及有偿社会服务上,一心向学、深入研究教学的教师越来越少。2009年5月,第四届大学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230多所高校的620余名教师参会。该论坛主题为“机械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表明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成为一致呼声。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恰恰反映出我国机械课程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现状确实难以令人满意。国内高校不重视教学方法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需要全面治理与推进。

首先,高校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教育主管部门曾于2005年倡导开展高校教学方法大改革,但客观说,得到的响应并不普遍,各高校管理者与广大教师的积极回应也不够。这一点从历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名单以及每年各高等教育研究重要期刊上发表有关教学方法研究成果数量上,可以得到印证。在教师方面,高校教师受教学任务、科研项目、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压力影响,绝大多数投入教学改革的精力有限。由于高校规模迅速扩大等因素,许多青年教师自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上讲台,几乎没有经过比较专门系统的教学方法训练,多数高校也没有这方面要求;个别“热门”专业,由于生师比过大,学校能把课程安排下去已经很难了,根本做不到高水平、高质量教师的充分配备。在学生方面,十几年灌输式教学方法已习惯成自然,对上课听讲、记笔记、课后作业、考试拿学分的一贯模式已适应;相反,对采用一些让学生参与的新方法反而并不习惯,也没有多大的参与兴趣。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些原因,很多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因得不到学生积极响应与配合而难以为继。

其次,教学引导评价管理机制不配套也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阻碍因素之一。任何改革都是有成本和代价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同样如此。一些有经验、有想法、有兴趣的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教法改革,但在学校考核、评职、推优等制度设计中均未有体现与鼓励,加之学生方面的不习惯、不配合,所以“费力不讨好”的命运往往是许多高校从事教法改革者的真实写照。因此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看似是教师主体的行为,实际上能否顺利展开,关系到思想观念、制度引导、学生参与等各个环节,单纯依靠教师的兴趣和实施,也是难以长久的。

在教学方法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方面,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方法改革存在不深入、无实效、难持久的现象。学校的教研立项中,缺乏有针对性的校本研究,许多教师多半着眼于评职需求上,研究的选题并不是完全来自于教学中的问题,因此也难以把所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课程教学实践中;与此同时,对一些教师自发的教学改革项目,甚至还会受到来自教学管理部门的阻拦与质疑,这也是许多高校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深入持续提高的重要因素。

二、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分类与教学方法衔接分析

当前国际上把教育模式大致分成三类,即兴趣驱动模式、压力驱动模式、利益驱动模式。我国大学教育普遍存在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大学与中学教学差别不大;二是各大学之间差别不大;三是中外大学差别巨大,但又无法照搬。

一般认为,工科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体系比较完整,重点在于知识传授,因而可以采用讲授为主的方法,灌输式教学方法缺陷尚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理念认为,课堂上没讲的内容,学生就不会。因此,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几乎把所有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都作为专业课开设齐全,且每门专业课几乎都要配几个实验,有的还要有课程设计,要求教材必须与讲义的知识模块顺序一致。

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典型特征是:只告诉学生某种技术的现状,罗列出技术和设备,对其特点、适用条件进行逐条概念化介绍。此方法貌似条理清晰,却缺乏深入分析,教学重点往往仅放在如何做细致的设计,校核计算,很少涉及对解决问题技术方案的方向性判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者,只是增加了一些专业知识,而且只能靠死记硬背来记住这些信息以应付考试,这往往导致只见树木,难见森林,许多内容考完便忘,剩下的只是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对能力培养作用十分有限。

灌输式教学方法依然大行其道于高校各类课程之上,这与两种错误认识观念不无关系。一是认为,大众化背景下,生源质量下降,讲少了不行,甚至认为地方二本三本院校学生只适用于灌输式教法。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这种重复繁琐脱离实际的讲授,基础较好的学生尚可忍受,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听不进、坐不住了。二是认为,如果教师课堂讲少了,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更少了。这种情况更是不必担心,试想一下,现代社会知识与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仅靠课堂讲授与课本教材肯定不够。事实上,讲多讲少并非关键,关键是讲什么,如果让一些细枝末节淹没了讲授的重点,反而不如精讲、讲精、讲清更有效。

因此,总体上说,机械类专业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改变单一灌输式方法为针对不同课程内容性质的多元教学方法组合。

世界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类: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即事实性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即原理性知识;知道怎么去做的知识,即技能型知识;知道该找谁的知识,即人及特定社会关系方面的知识。前两种知识是可以表述的显性知识,而后两种是难以表述的隐性知识。研究表明,人类全部知识90%以上是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还不到10%。高中以前课程知识大多属于显性知识,靠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而进入大学学习,课程知识大多为隐性知识,理论性课程一般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主,实践性课程则要掌握各种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隐性知识是难以全部用文字形式表达的,但对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工程教育而言是更为重要的知识。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以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为例,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不同,把机械课程知识领域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以记忆性为主的知识,属于“是什么”型的知识。比如:一些定义、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准则等。对这类知识点,在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中占的比例并不小,且都是一些重点讲授内容,对学生深入学习理解后续知识点至关重要。通常这些知识点也是难点,一般涉及专业术语、逻辑关系、内涵分析等诸多信息。许多教师在讲授基本概念、定义类知识点时,往往总是仅做简单的板书或叙述一遍,抑或是直接用PPT给出,不加深解。对基本概念、定义进行深度分析、讲解的教师不多,一方面由于多数教师认为浪费时间,没有更多更好的解释,学生自己背下来记住就行了;更多的是教师自己对一些概念的学科背景、工程意义知之不多、不深,难以做出更精彩的讲述。对这类教学内容,宜采用联想记忆、兴趣引导等教学方法。比如讲解“工程图学”画法几何部分,如果老师对法国几何学家蒙日有所介绍,那么学生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增加。

对于抽象、专业化术语定义的讲授方法,宜把握两条基本原则:

(1)通俗化原则。能把抽象、复杂的术语定义,以通俗、形象方式表达出来,无疑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比如“机械原理”中“摩擦副”的概念,如果按专业定义讲解学生可能理解记忆不深,但如果老师说,所谓“副”就是“一对”,或者“两个构件”,就能形象地道出它的本质。

(2)简易化原则。越是简单的就越是经典的,越是美的,越是容易被人接受的。比如讲解“工程材料”金属位错概念时,取一枚铁钉,弄弯后再矫直就会发现,把铁钉弄弯很容易,再矫直就很难,从中说明把钉子弄弯时,金属的变形导致金属材料的实际晶体结构发生变化,即为位错,而且变形导致位错的增加使其强度增大。之后再把钉子弄弯矫直,反复几次,直至钉子折断,然后分析因为位错数量过多,而且分布不均匀,因而使很多位错汇集到一起,形成裂纹。通过采用简易化原则可以把学生较难理解的抽象内容变成形象、具体、易掌握的知识。

2.以理解性为主的知识,属于“为什么”型的知识。如原理、规律、过程等知识点往往是对象在特定条件下,对发生的事物、现象、过程的理解。演示法、模拟法通常比较适用于此类知识的讲授。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网站上,曾演示过其校一名教授在讲授“工程力学”中“贝努利方程”的推导过程,这位教授一边在黑板左侧进行数学推导,另一边同步在黑板右侧用固定在黑板上的弹性橡皮筋上演示施力后的变形情况,每一步理论推导结论都与实验变形曲线相符,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令学生极为深刻。

针对这类知识内容讲授,我们建议把握如下两个原则:

(1)可视化原则。心理学试验表明,人们通过影像、图片等接受信息的效果远比语言文字更好。“7%听+8%文字+55%表情或图像=信息的全部表达”,这是一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公式。因此,机械类专业教师在备课环节,针对不同知识点的性质进行分析后,尽量借助音频和视频展演相应原理与规律特征,定会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2)动态化原则。动态化的含义,也可以理解为过程化、整体化,即通过动画、软件等演示复杂机械装置及内部结构或其运动过程等,使其具有直观性、立体性、形象性和连续性等特点。这样,借助于教师的讲解,即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讲授“机械原理”中的“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时,首先演示内燃机工作过程动画,伴随讲解曲柄滑块机构中,当以滑块为原动件时,曲柄输出转速不同;另外解释气体膨胀做功,加快了曲柄输出转速的变化,这样就会在机构中引起周期性速度波动,产生附加动载荷等危害,然后提问“有没有减少这种速度波动的方法呢?”在这个背景下,讲解飞轮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理,就会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工程应用背景。

3.以动手操作为主要特征的知识,属于“如何做”型的技能知识。仿真演示法、情景模拟法、动作示范法等是这类知识应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金工实习环节,要求学生在实践教师进行基本安全知识、操作要领、具体加工目标等讲授和示范后,经过3~4周的传统机床上独立进行车、铣、刨、磨等工艺操作训练,基本达到独立操作各类机床进行初步加工各类工件的基本能力;在数控机床或者加工中心,通过前续数控原理知识和编程知识的学习,针对课程能力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下,独立完成对机床的编程操作,完成对机械零部件加工任务;还有制图综合测绘环节,需要学生独立掌握测绘零部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等等。

针对这类技能知识内容讲授,我们建议把握如下两个原则:

(1)示范性原则。主要是针对实践指导教师而言的,所有的操作型技能知识都要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指导教师的示范后开始的,指导教师在实践动作原理、示范要领、注意事项、操作技巧等环节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对学生快速有效掌握操作工艺过程具有“画龙点睛”作用。

(2)重复性原则。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的。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表明,所有动作性技能习得,起始阶段几乎都要靠反复模仿练习,才能逐步达到心脑手协调配合,得心应手甚至“出神入化”的境界。机械工程学科的技能型训练比较多,在一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操作性实验等环节都有培训。这一环节的技能,主要应依靠学生自己的理解领会、模仿、练习和坚持不懈,才能学好学精。俗话说,熟能生巧,这个原则除了有利于通过反复实践获得娴熟的技能之外,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这个技能习得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品质、吃苦耐劳的意志、一丝不苟的精神。

总体而言,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原则。但具体到每个人、每节课,依然是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一堂高质量的课程,需要教师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积极呼应与配合,需要方方面面的条件支撑。

对应的治理方法 篇6

笔者在开发《某市直通车学校办公与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平台》软件的过程中, 也遇到了这样的需求, 并设计了一个子程序, 实现了根据星期值计算今后若干与该星期值对应的日期的目标。

1 设计原理

公历纪年的方法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本程序的设计原理, 其核心就是公历纪年的内在规律。

按照公历纪年, 有平年、闰年之分。凡年份值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或年份值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 均为闰年;其余年份均为平年。

每年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不论平年还是闰年, 均为大月, 每月31天;每年4月、6月、9月、11月, 不论平年还是闰年, 均为小月, 每月30天;每年2月, 则平年为28天, 闰年为29天。

2 程序流程

设计根据星期值计算今后与该星期值对应的若干日期的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

3 源程序

(1) 定义全局变量:

其中:

bm_year、bm_month、bm_day、bm_weekday为使用系统函数now () 获取的一个当前日期及其对应的星期值, 以此作为程序下一步根据星期进行日期计算的一个参考依据。

sk_degree为从当前日期开始需要连续进行日期计算的周数。

sk_weekday为从当前日期开始需要连续进行日期计算的星期值, 周日~周六对应为0~6。

bm_dt_sk为是否将当前日期列入计算范围的一个标识值。若列入, bm_dt_sk取值为“是”;不列入, bm_dt_sk取值为“否”。

数组sk_date_arr (9) 用来保存经计算后所得到的10个日期。

n为数组sk_date_arr (9) 的下标循环控制变量。

(2) 初始化全局变量, 并调用子程序 (根据星期值计算今后与该星期值对应的若干日期) :

(3) 根据星期值计算日期子程序:

4 结语

给出的根据星期值计算今后与该星期值对应的若干日期的程序, 实现了根据星期值计算今后与该星期值对应的若干日期的目标, 经实际应用证明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摘要:介绍一种根据星期值计算今后若干与该星期值对应的日期的程序设计方法, 实现了根据星期值计算对应的日期的需求目标, 并给出源程序。

上一篇:工程模板的制作安装下一篇:中国的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