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资体制

2024-10-19

教育投资体制(精选12篇)

教育投资体制 篇1

0 引言

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教育经费的需求日趋紧张。尽管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总量在逐年增长,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运营成本的上升,经费却显得越发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合理安排高教投资的来源与运用。改革教育投资体制是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与效益的关键。改革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就是对教育经费投资主体及其客体的职、权、利予以重新划分,使教育资源能合理配置,从而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成效制约着其它一系列改革,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体系的基础。正确认识和把握好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至关重要。

1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大体由以下几方面构成:国家财政性教育投资;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经费,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个人缴纳学杂费等。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资中,教育基础性建设单独列支,以保证日常性教育事业费支出,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高等学校从1998年的1022所增加到2010年的2305所,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4万增加到2010年的661.8万人,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231.8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207万人。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教育经费需求日趋紧张。尽管我国在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仍存在以下问题:

1.1 国家财政供给不足。

据统计,“九五”期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NP的比例从1995年的2.46%增加到2001年的3.19%,200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40507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59%,比上年的3.33%增加了0.26个百分点。但未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世纪末应达4%的目标;同时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这表明,我国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不足,这必然影响高教经费投入。

1.2 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等教育经费的充分利用。

教育投资管理活动从上至下都不同程度出现了管理方式越位、政策法规缺位、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已暴露出诸多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缺陷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投资自身特点和要求的问题。现行的教育投资如重复建设;教学人员和非教学人员比例上严重失调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不充分,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使得有限的资金得不到集中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在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方面,还普遍存在“重分配轻管理”、“重数量轻效益”,“集中领导协调难,分级管理放权难”等不合理现象。对教育经费的审计与监督不力造成不当支出与浪费。

1.3 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在资金投入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公,甚

至造成人为的教育投资垄断,这与市场经济很不适应,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直属教育部的名牌高校每年大获得的投资远远超过其他院校。

1.4 教育投资资金来源单一。目前高校经费来源中,财政拨款比例在50%以上,远未激发社会、个人投资教育的热情。

2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存在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主要应采取如下措施:

2.1 是增加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基金。

如开辟为教育征收的税积,以税收的形式向社会筹集教育资金;增发教育项目国债,并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不必要的财政开支,以保证政府对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真正兑现教育法关于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尽快达到经费支出占GDP的4%的投资目标。

2.2 加大高教经费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2.1 优化配置当前教育资源,杜绝教育经费的结构性浪费。

对于资源的重组,我们应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即同市场机制相适应,并且存在机制创新。从根本上打破由于管理分工而产生的教育系统内部的条块分割,大幅度地发挥当前教育资源的效用。

2.2.2 改革教育主管部门只有事权而无财权的被动局面,实现教育部门事权和财权的统一。

充分发挥拨款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增加拨款的公平性和透明性。逐步推行基金制。

2.2.3 健全与投资体制相配套的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

对投资者、受资者的权利、义务、责任,对投资效益评估方法做出详尽规定。在教育投资管理中,为了避免缺位、越位以及不到位的情况,我们可以基于《高等教育法》,及时地出台《高等教育投资法》,从而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贯彻落实有关的教育投资法律法规,从整体上加强办学效益,提高办学质量。

2.2.4 在教育投资的来源方面,应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不是单靠政府大力扶持,而是学习国外的做法,利用名牌高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吸引投资。

2.2.5 在教育投资的运用上,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适当扩大学校这一投资运用主体的决策权。

充分调动学校在安排和运用教育投资过程中所固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育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存在不少问题,改革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就是对教育经费的投资主体及其与投资客体关系进行改进变革。本文在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文章中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2]刘秀荣.高等教育投资项目后评估研究[D].天津大学,2009,(04).

[3]唐忠旺等.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8).

[4]施宙等.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完善与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1).

教育投资体制 篇2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缺陷及完善对策分析

本文主要概述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模式,指出学费、杂费成为高等教育投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着投入不平衡、利用缺效率、投资渠道较单一等问题,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对策.

作 者:唐璐 彭玲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刊 名:金卡工程英文刊名:CARDS WORLD年,卷(期):14(5)分类号:关键词:教育 高等教育 投资体制

教育投资体制 篇3

1.投资主体重心偏低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是一种以分散管理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投资管理体制,经费来源主要由县、乡等地方政府负责筹集提供。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较低,而地方财政较为宽裕,实行这种体制对义务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自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大大加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地(市)占17%,而有着2109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镇财政的两级财政收入共计仅占20%多[1]。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然而中央对义务教育的拨款却并未增加,1995年中央本级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占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比重比1994年还下降了0.64%。在1996年全国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中,中央财政拨款所占的比重仅为0.04%。中央政府应尽而未尽之责自然就转嫁到地方政府身上。而这种结果的出现正是由于现行的“以分散管理为主”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2]。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全国义务教育投入中,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市)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在目前这种地方财政收入较少的情况下,仍然实行这种投资体制,必然导致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投资主体明显重心偏低。

曾庆伟、周宇、王涛、吴超等认为,运行十几年,办学主体在乡镇的做法的弊端日益凸现,造成了教育经费的大量拖欠。义务教育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教育质量无法保证和提升。由于没有明确各级政府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中各自应承担的职责,客观上使层层下放的办学权力,扭曲成了层层下放的办学责任。在实际执行中就是“谁管谁出钱”,即把义务教育的经费供给与管理层层下放,省下放到县,县下放到乡,乡下放到村。这样下放的结果是,有钱的就办,没钱的就拖,形成了新的矛盾。当经济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以地方雄厚的财力做保障实现“普九”之时,广大的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以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却因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民间资本存量少无法投入教育等自然、经济、历史的原因使义务教育处于财力、物力、人力全面匮乏的困境。

2.投资总量明显不足

国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办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能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所以国家理应承担教育投入的大头。一般来说,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大小,既可以反映政府对教育的“努力程度”,又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就世界范围而言,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1992年为2.73%,1993年为2.52%,1994年为2.62%,1995年为2.45%,1996年为2.47%,1997年为2.54%,1998年为2.61%,1999年为2.79%,2000年为2.87%,2001年为3.19%。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徘徊在2%~3%之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投资是偏低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既低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规定的4%,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7%。国家财政支出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过低,国家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分税制改革时的1994年的16.17%开始连续六年下降,至2000年为12.40%。这说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其主渠道地位弱化[4]

3.投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目前的教育投资结构形成了高等教育发展快,中等教育发展不足,初等教育没有能得到基本保障的不尽合理的局面。这与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的自身特点不相符合。和其他国家教育投资结构比例相比较,我国高教投资比例过大,三级教育呈现倒三角形结构,人均教育经费投资在三级教育中比值差距过大,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过分向高等教育倾斜,造成了各级各类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尤其是在有限的教育总资源情况下,削弱了对义务教育的投资能力,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5]

童宏保、赵宏斌、陈平水等认为,我国三级教育投资比例不当,过于倾向高等教育;城乡教育投资不当,过于倾向城市教育。有资料显示,北京、上海等地1名小学生的教育投资相当于全国农村平均30个小学生的教育投资。义务教育经费中,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所占的比重在50%~60%之间,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政府却负担了70%以上的经费。大学生的人均国家拨款9000元,而小学生的人均国家拨付的经费只有530元,政府过于偏重高等教育而忽视中小学教育,显然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原则,导致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投资失衡。

4.投资体制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一种关系着一个国家公民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公共性,要体现投资利益的公平性,每一个适龄的儿童,不分种族、性别、经济状况如何,都应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这是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不符合义务教育均衡稳定发展的要求。义务教育财政责任的基层化,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距的扩大,加之中央和省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足,使我国地区之间义务教育经费和资源的不均等、不公平极其明显。发达地区与边远和贫困地区、城市与农村学生生均教育经费的差距不仅明显存在而且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办学经费困难、条件差仍然是边远和贫困地区、部分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据统计,2000年普通小学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情况:全国经常性经费支出生均是755.16元,最高的上海市是3498.12元,最低的贵州省是375.71元。其中公用经费情况:全国是197.2元,最高上海市是905.46元,最低贵州是75.8元。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拨款情况:全国生均479.28元,最高上海市是2756.71元,最低河南省是251.45元。其中属于预算内事业费拨款的生均公用经费情况:全国是37.18元,最高上海市是448.2元,最低陕西省是8.77元[6]。2001年普通小学生均经费,最高的上海是最低的河南的8.9倍;初中生均费第一位的上海与最低的贵州比较,相差6.8倍。又如,2001年生均固定资产价值,小学最高的北京是最低的贵州的6.0倍;初中最高的北京是最低的贵州的5.3倍[7]

二、对策

1.投资主体上移

根据义务教育投资的国际经验,一般均由政府直接投资,政府公共投资应当成为义务教育的绝对财源,大部分国家多采用将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公共经费直接作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之中,从而使教育财政成为政府普通财政的组成部分,使义务教育公共经费全部来源于普通税收[8]。在当今世界,虽然各国财政体制相差很大,但义务教育的公共投资主体大多集中在中央或高层地方政府,而义务教育的管理各国仍以基层政府管理为主。在美国由学区主管,在德国、法国、日本由市镇主管,各国并不遵循“主管者负责”的教育投资原则。这样由中央或高层地方政府投资可以保证经费的来源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由基层政府主管义务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义务教育的需求,两者结合能有效地推动义务教育的发展[9]。我国义务教育的投资也应借鉴这一通行的做法,笔者同意旷乾、曹夕多、张子照等人的建议,我国义务教育应该以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作为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投资主体,以县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管理的主体,改革现有财政管理体制,依照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教育经费在预算中单列,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经费分配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2.增加投资总量

加大教育立法力度,增立《教育投资法》,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我国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4%”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中央政府应保证这一比例的实现。同时,应该提高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认识,高度重视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现实对我国国民素质、综合国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中央政府应力争在义务教育经费投资中的比重达到或超过50%,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尽最大可能加大义务教育的投资数量。为了增加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一些学者建议增收义务教育税或发行义务教育福利彩票,笔者认为是可行的。通过增收义务教育税,可以使每个纳税人都承担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同时又通过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获得应有的权力。发展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发展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既然国家可以通过发行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增加这两项事业的发展经费,那么也可以通过发行义务教育福利彩票增加义务教育经费的筹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状况。

3.调整投资结构

我国教育经费中2000年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是义务教育投资的16.79倍,比较世界大多数国家的2.79倍,投资比例严重失衡。因此,我国应合理地调整教育投资中的资金结构安排,适当调低财政资金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资比例,政府教育资金应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义务教育的政府投资份额应在60%以上,改变教育投资中的倒三角结构,使教育经费的使用趋于合理,使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趋于均衡。

4.调整投资重点

义务教育投资中,应按照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计算出义务教育的生均最低标准拨款,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全额拨付。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城镇等教育资金充分的地区,地方财政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投资;对于西部不发达地区和农村等教育资金十分紧张的地区,也可以满足义务教育资金的基本要求。同时,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重点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专款专用,使各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基本均衡,保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华桂宏,朱恩涛.论教育的双重外部性效应[J].经济研究,2003,(5).

[2] 王红.论义务教育投资中政府责任转嫁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4).

[3] 孟旭,樊香兰.我国基础教育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3,(4).

[4] 旷乾,曹夕多.关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提升到省级财政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2).

[5] 李培胜.浅析我国教育投资[J].决策参考,2004,(5).

[6] 朱国仁.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6).

[7] 吴亚平.农村义务教育投资谁来承担[J].宏观经济研究,2003,(10).

[8] 马晓红.实现国家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创新,解决新疆基础教育经费短缺问题[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3).

教育投资体制 篇4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均由政府兴办, 但政府实际上只能负担一半左右的办学经费, 所以目前高教经费不仅无法提供发展的需要, 连维持现有教育活动都难以为继, 高教经费已成为高教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 改变政府一元化投资体制,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已势在必行。为此,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提出, 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 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 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校办产业收入, 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教育投资体制, 这个新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合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 当然也是可行的。

高等教育区域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产物。从投资体制方面来看, 实施高等教育区域化, 就是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投资办学的积极性, 主动为高等教育发展服务;同时又促使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地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的状况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 使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区域发展的需要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由此形成了区域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基于以上论述, 我们认为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具有以下含义:一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上;二是区域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成为区域高等教育共同的投资主体;三是资金或经费来源渠道的多样化, 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要来源;四是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共存。

二、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特点和内容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过程中表现出多样性特点。首先, 投资主体的多样性。投资主体是为高等教育提供教育资源 (教育经费) 者。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证明,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无论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还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 单独依靠政府作为高等教育唯一的投资主体, 高等教育都将成为该国家难以承担的负担。经费短缺仍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广开财源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 在我国也不例外。实施高等教育区域化就是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投资办学的积极性, 主动为高等教育发展服务。从区域范围内看, 政府、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个人和学校均可以为高等教育投资, 成为投资主体。其次, 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区域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样性带来了高等教育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下, 高校完全由政府 (含中央和地方各职能部门) 财政负担, 投资渠道单一。“由于社会和经济体制的改革, 社会资源存在的方式和流动的机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突出体现在由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存在与流动模式, 转变为中央、地方、企业和个人等多种存在方式, 以及计划和市场两种基本的流动方式。这里, 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和经验性地从地方财政的扩大, 企业在经济上的自主权, 以及社会中个人存款数量的增大等等方面进行说明。”这便为高等教育通过多元化的途径获得经费创造了条件。另外, 社会力量也有意愿投资于教育, 只要高等教育能够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 就能拓宽高等教育的投资渠道。不同利益主体为了各自的需要, 纷纷投资于高等教育, 形成了由“财、费、税、产、社、基、科、贷、息”九个渠道构成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具体而言这一格局是由政府的财政拨款、个人缴纳的学费、企业的投资、社会的捐赠以及学校的发展基金等共同构成。其中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仍然是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由于种种原因, 高等教育其他筹资渠道的作用和力量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调动。这也是区域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最后,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多样性。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指社会总资源向高等教育领域的配置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向各类和各个高校配置。就前者来说, 有计划和市场资源配置两种方式。在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下, 从宏观的学校发展规模、速度、质量、效益一直到微观的学校举办经营、经费投入、教师管理、招生分配等, 都通过政府的指令性计划来加以控制。高等教育区域化则强化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能力, 逐步淡化学校对政府及其部门的依附关系;强调面向所在区域办学, 使高校主动地适应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改变以往封闭的、计划性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让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更大些。市场配置方式在一定意义上是与计划配置方式相对的教育投资配置方式, 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决定高等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 并配置相应的教育资源。市场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 市场调节方式由于本身的局限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也就决定了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不是一枝独秀, 而是计划和市场共同配置的方式, 表现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多样性。多样化不仅表现为区域内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特点, 而且不同区域间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会有差异的, 也表现出多样性。这正是基于区域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是在充分考虑区域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因此, 除多样性外, 区域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还具有区域化的特点。

三、区域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创新策略

(一) 正确处理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定位。

国家权威、学术寡头及市场是三股影响各国高等教育形态及发展方向的主要力量。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本质上就是重构政府、市场和高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区域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根本上就是要调整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具体表现为:重新确立各投资主体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的过程;重新选择和确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过程。政府按照自己的规划依据指令性计划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市场则根据社会中的各利益主体的需要运用市场的手段和方式配置高等教育资源, 它们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两大主体, 也构成了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它们各自具有优点和弊端, 具有互补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不仅意味着在已有体制下框架内增加某种经济成分, 也不是两种同质配置方式的相加, 本质上“是一种新的配置方式对另一种传统配置方式的替代”。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自发孕育、生成的, 更多的是政府主导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所以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不是以市场完全取代计划, 而是计划与市场两种方式并用的局面。这就意味着,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首先要明确政府和市场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边界。在具体实践中则主要表现为重新确定政府的角色、功能及其合理形式, 竭力避免“政府主导成为计划管理的翻版”重新确定政府的角色, 就是使政府的角色由高等教育投资的唯一承担者转变为众多教育投资者之一, 由“原来的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转变为协调者和质量控制者”。重新确定政府的功能, 就是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政府应做它应该做的事情, 并把它做好;政府做不好的可以引入市场机制, 让非政府组织、个人等来参与, 由政府、社会和市场共同来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重新选择政府的作用方式, 就是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由单纯依靠政府行政计划指令转向依靠制度建设和宏观调控, 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之间良好的合作、协商关系。

(二)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造成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中的各种突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仍然深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体制仍严重脱离, 高等教育作为重要产业的产业地位没有得到确立, 基于市场经济机制的多元化的投入与产出机制没有得到实施。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必然与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相伴随, 二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在正常的高等教育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起来时,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无法深入下去。目前, 在我国加入WTO前夕, 在建立高等教育市场方面, 应优先促进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办学主体和融资主体地位与能力、有利于提高各方投资主体积极性和投资决策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市场机制的发展。

站在21世纪的崭新起点上,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面临着一系列的政策选择与方向。

1、大胆探索我国高等学校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形成以

公立高校和非营利高校为主体的、公立高校与私立高校并举、非营利法人与营利法人共存的多样化的所有制格局。

公立高等教育可以建立中央、省 (直辖市) 、市三级政府举办高等学校的投资体制。在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中, 政府应当摆正自己在高等教育产业发展当中的位置, “有所为, 有所不为”, 避免对高等教育产业的行政垄断, 避免对高校办学的直接干预, 切实履行投资职责, 积极发挥正确的服务和宏观调控职能。

2、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与政策, 大力支持民办和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和提高

政府可以采取"赠地"、"赠产"、"无偿租用土地与设施"以及财政拨款的方式, 给予有条件的民办和私立高校实在的支持。国家对于民办和私立高校的教师, 应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与待遇, 留住和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到我国民办与私立高等学校任教和管理。一些公立高校可以进行"转制"的改革, 或创办产权多元的高等教育机构。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引入外资, 建立对外合作机制。

3、切实落实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 使高校成为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融资主体

高等学校应当最清楚自己的办学成本状况, 也最清楚如何面向社会开放办学, 对于学校运行的各项成本开支标准, 对于如何制定融资战略, 高等学校应当具有最终的决定权。高校通过合理运营获得资金赢余, 应当受到鼓励。国家应当鼓励学校将赢余投入到改善师资待遇、提高师资水平和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中去。

4、高等教育成本应反映市场规律, 学杂费的标准应当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价值规律。

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可以收取不同标准的学费。为此, 毕业生就业要进一步融人到社会劳动力市场, 实行彻底的社会化, 取消行政干预和"指标"控制。应尽快实施研究生教育的收费与资助制度。应变革高校人事制度, 使教师的聘用和职称评定与劳动力市场接轨, 不同高校、不同岗位、不同职称的教师待遇应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拉开差距。教师劳动力市场应与社会劳动力市场直接接轨, 避免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近亲繁殖", 鼓励海内外高级知识分子参与到我国高校教师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来。改变教师对学校的人身依附关系, 教师可以在多所高校间自由流动, 也可在多所高校间承担岗位教学或科研任务。

5、进一步宪善高等教育学生贷款资助体系, 保证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者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

要探索银行、高校、社会中介机构协调合作的借贷管理体制, 结合社会信用机制建设, 促进贷款的发放和回收。要加强贷款资助的信息服务, 避免弱势群体得不到充足有效的信息。

6、完善区域内受教育者个人投资的金融支持系统。

从世界范围来看, 很多国家都建立了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摊制度, 受教育者为高等教育买单已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是, 在金融支持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 “成本分摊”制度有可能成为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碍。中国受教育者个人成本分摊比例虽然仍处在国际标准25%左右, 但相对于大部分低收入农村人口的可支付能力来说, 成本分摊是非常高的。由于缺乏足够的支付能力以及借贷能力, 生活贫困的人们投资高等教育的意愿可能受到抑制, 所以, 建立相应的金融支持系统对挖掘区域内的人力资本, 维护社会公平都将产生积极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区域要建立相应的助学贷款系统。政府利用少量的转移支付 (助学贷款补贴) , 不仅可以解决收费教育可能带来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而且可以实现政府转移支付的生产性效率, 但“中国目前的国家助学贷款是作为一个集政策、福利、教育和金融为一体的复杂混合工具”, 福利性决定了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面不会太大,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面只有在校学生总数的20%, 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需要。二是区域要建立政府担保的商业贷款体制。政府担保的商业贷款体制既可以解决政府财政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 也可以解决受教育者现期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 是教育作为投资理念的体现。当然, 在我国信用制度几乎处于空白的状况下, 不论是国家助学贷款还是商业贷款都面临着借贷者违约的风险, 所以, 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是完善金融支持系统的关键问题, 也是实现国家助学贷款以“政策性目标、商业化运作”模式运做效率, 及开辟商业信贷的前提条件。

7、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 尊重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劳动创造, 大幅度提高高等学校教师的工资。

把学校教师、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津贴提高到适当的水平。要改变过去投资偏重于硬件的导向, 重视对人的投资。

8、改变单位体制束缚高校生产力的现状, 实行高等学校内部制度创新的变革, 提高办学效益。

要深化高校内部行政体制改革, 同时, 加快推动彻底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人为本, 以师生为本”, 大力压缩不必要的行政后勤成本。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可以领先于社会在高等学校实行大胆的住房、医疗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彻底改变“学校办社会”的局面。鼓励社会力量在校园以外开展学生公寓物业服务, 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实行“走读制”。

9、改革高校财务制度, 加强成本核算, 避免浪费和低效率。

高校应当加强经济运行和成本管理的民主建设, 应当实行由校长每年向全校作包括学校运行与财务状况在内的年度报告的制度, 满足师生和社会的知情权, 并接受师生和社会对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民主监督与评议。

参考文献:[1]市场经济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96.[2]张志刚, 高等教育区域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 2009.4[3]金芳.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4]吴绍芬.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5]谢维和.论高等教育对现代社会的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8, 4.

摘要:教育是各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源泉,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 未来竞争和综合国力显现的标志越来越体现在对教育创新和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力上。如今, 我们要创建区域特色高等教育产业创新机制, 酿结创新人才硕果, 就必先对现有高等教育进行创新。面对这跨世纪的“创新工程”, 本文仅对区域特色高等教育投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探索

参考文献

[1]市场经济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96.

[2]张志刚, 高等教育区域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 2009.4

[3]金芳.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4]吴绍芬.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

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调研 篇5

大庆市水务局杨秀清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水利建设投资体制也紧跟改革步伐,实行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在全国人民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水利发展战略的大好形势下,水利建设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想审时度势,不断进取,就要在水利投资体制上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和探索。因地制宜的用好、管好水利资金,将对水利建设事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说深化水利投资体制改革具有必要性。

1.是促进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实践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的新时期,水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命脉,而且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人类生存的命脉。因此,兴修水利工程、节约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改变了过去一昧依靠国家拨款来建设水利工程的局面,广开思路,采用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办法办水利。这一改革扩大了水利建设资金来源,加速了 1

水利建设步伐,使水利建设资金投入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促进了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

2.是加快节水农业发展的需要

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都是优先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以色列、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都运用了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来发展本国的农业,同时也发展了本国的经济,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土地干旱双重矛盾,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实行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后,把投资的重点转移到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大江、大河的治理上,对于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主要还是依靠地方自筹资金。这虽然增加了地方政府及农民的经济压力,但同时也推进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速度。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制,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上以地方自筹资金为主,国家补贴为辅。到2002年,我市共建设节灌工程达4819处,占总耕地面积的48.5%,打抗旱水源井49719眼,极大的缓解了农村用水难的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加快了节水农业发展步伐。因此说,水利投资体制改革不仅十分必要,成效也是十分显著的。

二、投资体制改革现状

(一)取得的成就

在资金分配上,实行专款专用,不挪用、挤占专用物资,遵

循性质不变、资金不乱的原则。在拨发水利物资上,严格按照轻重缓急程度发放资金,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农田水利建设方面

由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今天,完全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依赖国家投资兴建水利工程的传统做法,采取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投资体制兴办水利。大同区在采用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集资办水利上工作比较突出,5年来在区水务局的组织协调下,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会同国家、省、市投入资金,对水利建设投资共6000多万,新打机电井1200多眼,上喷灌590套,管输352处,滴灌250处,为农村安装自来水工程71处,对九大涝区进行了全面治理。四县还采取了农民自筹资金打股份井的举措,且卓有成效。实行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不但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动员全社会关心帮助水利事业,还吸引和激励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良性运行机制。

2.水利基本建设方面

98年洪水造成的严重损失让我们铭记了洪水的无情和重视防汛度讯的作用,并在防汛物资的发放上采取了优先保障措施,时刻做好了应急准备。在两江堤防和城市防洪工程的灾后修复和提高标准建设上,国家已改变了以往的全额无偿投入方式,实行了国家投入和地方匹配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即1998—1999年国投与地方匹配比为 1:1,2000—2001年国投与地方匹配比为4:

1,2002年国投与地方匹配比为1:1.5,逐年增加了地方匹配的比例。这不仅调动了地方政府兴建水利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地方政府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的责任感。这种投资体制的改革,从国民经济的总体角度来讲,应该是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二、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集资办水利还只是初级阶段,有待于规范和完善。投资方式还是主要依靠国家拨款,省、市匹配,下面的区县还没有能力承担自筹资金,只能靠农民投工投劳解决部分自筹资金;对于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比较长,见效慢,不比经营性项目,能够立竿见影见到效益,资金能在较短时间收回。所以,农民的积极性不是很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再就是在水利投资形式上还不具备引入新机制的条件。

三、提出建议或措施、对策

1.争取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98年大水后,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并开始重视水利建设的作用。有了国家提供的资金保障,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运用市场机制,创造条件,扩大资金渠道,建设一批大中型有控制性的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和农田水利骨干工程。要建设这些工程,根据国家现行的国投与地方政府匹配相结合的投资政策,建议市政府及时调整财政支出,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从去多争取国家和省能给我们多列项目,也就是用我市的财政资

金去争取国家的投入资金,从而发展我市的水利事业。

2.大胆改革投融资体制,引入BOT方式发展水利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项目融资方式,其含义是“建设—运营—移交”。典型的BOT形式,是政府部门同私营部门(在我国表现为外商投资)的项目公司签定合同,由项目公司筹资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公司在协议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并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来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利润。协议期满后,这项设施的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政府。近几年我国已开始重视BOT方式的运用,并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实践证实了BOT融资建设方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在水利建设资金缺乏的情况下,要发展我市的水利事业,仅靠国家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新的投资方式运用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可以是引进独资(内外),也可以是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实体参与投资和运营,比如在城镇供水、污水处理、水利经营等投资回收期较短的经营性项目上,运用BOT方式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对于促进我市水利工程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适合BOT的项目,也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筹措资金等方式进行开发建设。

3.建立多渠道水利建设投资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无偿投入政策,使人们养成了在国投资金上的一种理所当然的依赖思想。国家投入多

少,就建设多少,有时甚至还没有将水利投入完全用在兴修水利上,这不仅增加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很不利于地方水利设施建设。当然,国家的投入固然重要,但我们应该转变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对水环境治理和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要调动社会力量,采用多渠道水利建设投资体制。即是市政府投资倾斜点,动员企业支持点,争得国家帮助点,加快水环境整治步伐,共同建设美好城市环境,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南湖水环境改造已经证明了这种投资体制的可行性。

投资体制新政 十年磨一剑 篇6

7月22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投资体制改革工作。新华社播发的消息称:“近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不过,截至23日,外界并没有看到《决定》全文,以及投资体制改革方案的真面目。

关于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出台的消息,之前就已经传开。20日,一位曾经参与方案讨论的专家肯定地告诉记者,“方案很快就会出台,最快可能本周就会公布。”

19日,温家宝总理即已对投资体制改革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对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实行这项改革一定会对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积极作用。

事实上,7月1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将出台的一个明确信号。在这次会议上,“加快出台投资体制改革方案”被列入下半年主抓的10项重点工作之一。

这是今年以来,国务院会议首次明确提及投资体制改革方案的时间表。在总结上半年工作时,会议认为,宏观调控已经收到明显成效,这也被认为是改革方案出台的一个契机。

至此,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即开始酝酿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在经历了10多年的波折后终于面世。

十年磨一剑

投资体制改革方案从1992年就已经列入议事日程。在朱基总理就任之初,投资体制改革被列入其任期内的5项改革之一,并被列在第二位。

一位当时即参与此项改革的人士说,上届政府投资体制改革方案是不断地在修改着。这个方案需要各方面的认可。需要征求中央和其他部门的意见,征求地方,专家和企业家的意见。之所以一直没有出台正式文件,一个原因是,在当时,各方面认识不一样,而且认识还有一个跟进的过程。

不过他说,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允许地方和部门先干着,尝试着进行改革,改革出了大漏子我再说你,不出漏子你先改着。因而,如果从1993年说起,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可能变了多少版本了,但是换句话说,当时讨论的很多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现实了。

在新一届政府就任之后,投资体制改革开始加速。

据悉,发改委组建后,马凯主任就投融资体制改革曾主持召开了4次相关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发改委有关司局、部门以及地方和大型企业集团的意见,并向曾培炎副总理做了汇报。此外,负责《方案》具体起草工作的发改委投资司还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数次征求了有关司局的意见。并根据曾培炎副总理以及有关方面的意见,对《方案》几经修改。而因为其中包含了银行独立审贷等融资方面的内容,一度被称为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的文件,在2003年最终被确定为投资体制改革方案。

投资体制改革方案自去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到现在已经近8个月的时间了。在此期间,国家发改委官员曾经不止一次表示,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将在近期出台。

在今年3月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改委主任马凯就曾表示,新的投资体制将会尽快出台。这场关系到资源配置从政府为主向市场为主的转轨性改革,重要的两点在于对政府投资建立起责任约束机制,同时将民间投资准入的调控权更多的交给市场。

最近一次是,今年6月下旬,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孔令龙在一个研讨会上说:“社会各方关注已久的新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即将出台。”发改委投资司负责方案的起草工作。

在国务院14日召开常务会议之前,7月2日,国务院召开了部分经济学家座谈会。一位与会的经济学家透露,在那个会上,有学者提出,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应尽早出台。这个意见得到了温总理的认可,他还表示,宏观调控应该有制度上的保证,不能老是依靠短期政策。

今年6月,记者就投资体制改革方案为何迟迟未出台求证时,一位参与投资体制改革方案起草的专家曾经表示,方案虽然已经原则通过,但是局部还会有一些修改,可能涉及到一些技术问题,在权限划分上还有一些争论,在一些具体问题的提法上,也还在探讨。

而对于方案最近迟迟未能出台,学界也有一种解释,认为在中国经济存在过热,国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遏制投资增长过快势头的情况下,出台以放权为核心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可能影响宏观调控的效果,不利于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因而有“改革服从于宏观调控”这样的说法。

曾参与该方案的国家发改委投资所所长罗云毅然博士认为,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却不够全面。即使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尽早推出投资体制改革方案也将有利于加强和完善投资宏观调控。

改革新政与宏观调控

根据22日召开的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此次改革的要点之一,就是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要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之前一直有学者质疑,此次宏观调控中动用的一些行政手段有强化政府审批之嫌。罗云毅认为,这次投资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可以清楚地表明政府按市场经济原则改革投资管理体制的决心,应能消除人们的疑问甚至误解。

羅云毅1993年起就参与了投资体制改革方案的设计和讨论工作。他解释说:“这次投资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给企业放权,让企业自行决定生产规模,产品规格,盈利水平,技术路线,融资结构,风险控制等应由投资者自行决定的事项。政府对此不再干预。”

在罗云毅看来,投资体制过去的弊病是,除了问环保土地,资源外,还要问你有没有市场,能不能赚钱,使用什么技术,而这些都是投资者自己的事情。“这是把政府从公共利益角度应该关心的问题跟企业从赢利角度关心的问题混在一起了。”他说。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人担心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会使投资形势出现反复。对此,罗云毅认为,此次改革的精髓不仅在于把应由投资者考虑的问题交给投资者,还在于突出了外部性的问题,强化了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公共利益等方面的审核。他说,过去一段时期的投资增长过快,出现结构性过热,这方面的“制度真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罗云毅说,当前很多项目的上马是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的,因此,只要对投资项目事关公共利益的审核中严格坚持现行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正确运用保护公共利益这把利剑,就必然可以把相当一大批不合格的项目拒之于门外。

不要期望解决所有问题

据曾经看到过上报方案的人士说,核准制适用于一些重大项目和属于国家限制发展的项目,除此之外的项目,适用于备案制。核准制目录确定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项目由国务院审批,什么样的项目由发改委审批,什么样的项目由省一级投资管理部门审批。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规模和项目的性质,此外,对于到底什么才算是涉及到公共利益,也会有明确的界定。

这次投资体制改革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核心问题,是政府投资管理体制。与方案配套,还将出台政府投资管理条例。今后,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

罗云毅认为,政府投资体制中,决策和约束是两个关键性的问题,比如说,决策走什么样的程序?如果国家的钱投资效益不好,浪费了,谁来负责?但是他说,文件中说要加强约束,加强监督,都是强调要按程序办事,不能个人说了算,该是什么程序是什么程序。但是,如果都按照程序办事了,出了问题,就不好追究了。因为不按程序办事,可以追究你渎职,如果都按程序来的,又造成了重大损失,怎样追究个人责任?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从制度上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尽管各界对投资体制改革寄予厚望,但是仍然有专家表示,投资体制改革解决不了投资领域内所有的问题。这位专家说:“投资体制背后是一系列各个方面的制度和政策,比如说,政绩工程就不是投资体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的投资约束问题,期望投资体制改革解决也是不现实的。”

教育投资体制 篇7

1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分析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将教育经费收入划分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又进一步分为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以及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 (最主要是学杂费收入) 以及其他收入。在下面分析中运用该分类方法进行分析。

1.1 投入总量变化分析

将2008年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的各项数据假设为100, 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分别计算2009年和2010年的数据, 得到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收入定比分析表, 详见表1。2008-2010年, 总体来看, 江苏省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收入总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分别为100、104和118。具体来看, 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呈现逐年增长, 分别为100、111和138, 与总量增长相比, 增长较快;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呈现增长趋势, 但规律不明显, 主要是投入者投入不均衡导致此现象;社会捐赠经费呈现逐年增长, 分别为100、105和117, 与总量增长基本持平;事业收入以及其中的学杂费收入都呈现增长趋势, 事业收入增长略高于总量增长水平, 其中的学杂费收入2009年增长比例高于总量增长, 但2010年低于总量增长;其他收入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2009年和2010年这两年大概是2008年的一半。

1.2 投入结构变化分析

根据2008-2010年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收入情况, 分别计算出当年各项来源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具体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收入比重逐年增长, 主要是由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增长导致;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占总收入比重很低, 最高年份占总收入比重都没有达到0.5%;社会捐赠经费占总收入比重保持在0.75%左右;事业收入及其中学杂费收入2009年占总收入比重较高, 分别达到45.42%和38.14%, 2010年与2008年基本持平;其他收入占总收入比重2009年和2010年都呈现明显下降。

数据来源:根据2009-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2009-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1.3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变化分析

2008-2011年江苏省高职高专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2009年约为2008年的0.96倍, 2010年约为2008年的1.05倍, 与江苏省本科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相比,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各年低于本科约5 500元;2008-2011年江苏省高职高专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 2009年约为2008年的1.04倍, 2010年约为2008年的1.49倍, 呈现逐年提高趋势, 与本科相比, 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差距越来越小;2008-2011年江苏省高职高专生均事业费支出, 2009年约为2008年的1.04倍, 2010年约为2008年的1.38倍, 2011年约为2008年的1.38倍, 与本科相比, 2008-2010年生均事业费支出差距越来越小, 但2011年差距变得更大, 相差约6 570元, 具体情况见表3。

2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从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来看, 主要来源有两个部分:一是政府财政投入, 二是家庭投入。除此之外, 还有企业和社会其他部门投入, 说明目前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主体已经实现多元化, 办学资本已经多元化, 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2.1 投资观念存在误区

政府、家庭和企业等投资主体都存在重本科教育、轻高等职业教育思想。从政府层面来看, 国家的高考选拔录取划定“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高职高专线”4个分数线, 高等学校被人为划分成四等, 高职是最末一等。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也是按照“985”、“211”高校等划分等级, 区别投入, 自然高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投入是最少的, 但其办学成本不仅高于中等职业教育, 而且高于普通高等教育。根据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统计, 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2]。

单位:元

数据来源:根据2009-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苏教财[2012]9号文件整理计算

从家庭层面来看, 一方面, 江苏近几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三本录取线明显高于高职;另一方面, 即使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就读的学生, 也在寻找各种途径获取更高的学历。尽管三本学费大约是高职学费的3倍, 但家庭更倾向于前者, 个中原因, 一是近几年家庭收入提高, 家庭培养孩子数量减少, 而学费基本没有上涨;二是观念导致的, 三本再差也是本科, 高职再好仍是专科。

从企业层面来看, 企业以利润为中心, 投资重心永远是主营业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认为, 现在社会上有两种观念必须扭转过来:一是部分企业把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等涉及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当作包袱甩掉了;二是有的人认为教育行政部门手伸得太长, 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当作教育行政部门的副业来抓[3]。教育的外部性很强, 而企业又是以逐利为目的的, 这样一来, 企业就很难在教育方面大量投资, 即使投入, 也更愿意投入普通高等院校。

2.2 投资总量不足, 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

衡量一个国家财政对教育支持水平的一般指标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大小。20世纪末, 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平均比例已达4.8%, 而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仍未达4%。将2008年江苏省高职高专教育经费的各项数据假设为100, 近几年, 江苏省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收入总量尽管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分别为100、104和118, 但不仅低于浙江 (100、126和148) 和广东 (100、124和140) 增长水平, 也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100、115和131) , 与上海 (100、109和111) 增长水平基本持平, 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4;也低于江苏本科增长水平 (100、107和137) , 具体情况见表1。从投资主体结构来看, 江苏省高职高专教育经费中家庭以学杂费投入占比不仅低于广东、浙江、上海, 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略高于江苏本科。社会捐赠教育经费所占比重约是江苏本科的1/3。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学杂费总和占教育经费比例超过85%, 也体现出其他渠道投入不足, 形成目前不合理的投资主体结构, 具体见表2和表5。

2.3 投资方式过于单一

政府投资方式主要是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是指各级财政在预算内列支并拨付给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 包括事业费、基本建设经费和其他经费拨款等。对于公办高职院校, 财政拨款包括正常经费和项目经费, 财政部门一般依据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人数或教职工人数, 根据一定定额核定其正常经费, 也有的是依据以前的经费基数按一定增长比例核定。建立起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和对特困生给予特殊补助、减免学杂费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 也是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方式之一。

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方式主要有:企业建立员工大学或设置培训机构、企业全资或控股设立教育集团、企业向政府或社会主管的学校提供资助或捐赠以及向高等职业院校贷款 (例如, 银行贷款给高等职业院校) 等。

数据来源:根据2009-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2009-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家庭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方式主要有:缴纳学杂费、支付选择性招生费用和捐赠等。其他主体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方式主要是捐赠。

3 完善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建议

3.1 转变投资观念,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地位

首先,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顶层制度设计,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将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大同属于国民教育的体系, 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通用型应用人才和研究型、学术型人才, 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岗位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将两类教育变成并列关系, 而不是高等职业教育为普通高等教育兜底。国家的高考选拔录取划定分数线是按照本科 (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 和专科 (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 两个层次划分, 从国家层面转变观念,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地位。其次,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果将上述两个问题解决, 政府、家庭和企业等投资主体就会真正转变投资观念,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资金瓶颈就可以得到解决。

3.2 扩大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投资总量, 优化投资主体结构

(1) 江苏省政府要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4%, 要做好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分配, 要做好财政性教育经费在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分配以及各种机制的建立。

(2) 构建江苏省高职高专教育经费多元主体投资模式, 优化投资主体结构。模式可以设计为“政府主导、家庭补充、企业参与和社会贡献”, 在确保总量前提下, 政府投入占50%, 家庭投入占30%, 企业投入占10%, 其他投入占10%, 形成“5311”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再进一步优化该结构, 形成多元主体合力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局面。

(3)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学杂费应实行弹性学杂费制度。建立学杂费支付与经济收入挂钩制度, 建立低收入群体学杂费支付保障机制, 低收入群体支付学杂费不足部分可以采取免费教育券制度, 较低收入群体可以采取优惠贷款制度, 其他群体正常收费。确定专业办学成本, 实行专业差别收费制度。建立预付、及时和延时支付制度等。

3.3 创新投资工具, 多元路径筹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资金

(1) 高等职业教育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创新投资工具, 为社会闲散资金投入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投资路径。可以利用如下金融工具:公益性教育基金、教育股票和教育债券等。在利用这些金融工具筹集资金时, 必须创新投入资金获利形式, 不能单纯以货币形式支付, 还可以以提供教育培训、科研成果等形式来支付, 例如企业购买教育债券, 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采用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形式或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形式支付债券本息。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一些盈利性项目和有一定收费权的项目, 可以采用资产证券化、金融租赁、BOT、TOT等形式引入企业资金投入高等职业教育[4]。

(2) 多元投资主体需拓宽各自投入路径。政府除了直接拨款和“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外, 还可以利用税费减免方式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将资金投入高等职业教育, 例如, 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培训企业职工, 提高职工技能的支出可以税前全额扣除, 而不是现在的限额扣除, 企业和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税前全额扣除等。政府拨款的方式从单一财政拨款转向绩效拨款, 将办学质量与资金效能相结合,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促进发展;企业可以直接将资金投入高等职业教育, 兴办高等职业教育, 也可利用证券将资金投资于高等职业教育, 例如, 商业银行可以将高职院校借款部分转为股权投资, 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其他主体也可以采用直接投资或捐赠等方式将资金直接投入高等职业教育, 也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

(3) 可以探索教育彩票的发行, 将所筹集资金部分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政策实效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11 (3) :9.

[2]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8.

[3]李剑平.重拾国企参与办职教的责任[N].中国青年报, 2012-09-17 (11) .

浅析投资管理体制 篇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每年的全社会投资规模都非常巨大, 不加强宏观投资管理必然造成投资领域的混乱。基本建设中存在的战线长、资金使用分散、管理混乱。浪费即为宏观管理不善的主要表现。因此, 为了提高投资效果,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必须加强宏观投资管理。

宏观投资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做好宏观投资资金的筹措工作, 做好工作计划, 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经济规律的要求, 合理地确定投资的规模和方向。

宏观投资管理的原则是:投资规模必须与国力相适应, 固定资产投资率一般不宜超过20%, 积累率不宜超过3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幅度不宜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投资结构的确定, 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管理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建立可续的投资效果考核指标, 使投资管理权责结合。

宏观投资管理的原则是:投资规模必须与国力相适应, 固定资产投资率一般不宜超过20%, 积累率不宜超过3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幅度不宜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投资结构的确定, 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确保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管理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建立科学的投资效果考核指标, 使投资管理权责结合。

投资规模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规模。年度投资规模指全年的规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它比奥斯国家在一年内用于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在建设投资规模指一定年份内所有在建项目全部建成使用所需要的总投资, 反映国家建设战线的长短。要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提高投资效益, 必须同时管理好年度投资与在建投资规模, 尤其要在处理好在建设投资规模与年度投资规模的比例关系。

钢铁、电解铝项目, 最低资本金比例为40%。

水泥项目, 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5%。

煤炭、电石、铁合金、烧碱、焦炭、黄磷、玉米深加工、机场、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 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化肥 (钾肥除外) 项目, 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5%。

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其他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适用范围:国有单位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在建设阶段必须组建项目法人。凡应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而没有实行的建设项目, 投资主管部门不予批准开工, 也不予安排年度投资计划。

尽管投资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 投资管理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 对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 真正实现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现行的投资管理体制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缺憾和弊端, 尤其是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微观投资管理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个人投资的管理。随着我国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企事业单位、个人投资的比重日益上升, 如果不加强管理, 必然造成一哄而上的的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另外, 微观投资必须做好前期工作, 必须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 必须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

微观投资管理包含了国家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和投资者对自己投资的管理两个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的微观决策也称为工程项目评价, 即对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作出定量和定性的评价, 以便选出最佳投资方案。微观投资决策的方法有两种, 静态投资分析和动态投资分析方法。

宏观投资管理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投资管理, 其管理主体是国家。国家除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投资进行统筹规划外, 主要从事有关国计民生的大型项目、面向全国跨地区和非盈利项目的投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每年的全社会投资规模都非常巨大, 不加强宏观投资管理必然造成投资领域的混乱。基本建设中存在的战线长、资金使用分散、管理混乱、浪费打即为宏观管理不善的主要表现。因此, 为了提高投资效果, 力争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必须加强宏观投资管理。

鼓励社会投资。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 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逐步理顺公共产品价格, 通过注入资本金、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 参与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于涉及国家垄断资源开发利用、需要统一规划布局的项目, 政府在确定建设规划后, 可向社会公开招标选定项目业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境外投资。

教育投资体制 篇9

2007年5月28日, 国家投资管理部门正式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 (发改投资[2007]1169号) [2], 要求从2007年9月1日以后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申请报告, 原则上均应按照该通知发布的《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及其说明的要求进行编写。这标志着我国投资管理部门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制进入了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当然这绝不是宣告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寿终正寝。投资体制改革取消的是对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行政审批这道“坎”, 而不是取消可行性研究本身。相反, 企业只有更好地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 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风险, 实现投资效益。

1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申请

项目核准申请报告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对项目的外部性影响进行论述, 侧重于经济和社会分析, 主要包括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该项目的外部影响, 如该项目对国家经济安全、地区重大布局、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防止行业垄断和保护公共利益等方面会造成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项目核准申请报告是政府对项目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允许其投资建设的重要依据。

1.1 核准制与审批制的区别

核准制与审批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适用的范围不同。审批制只适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政府性资金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则适用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或限制类项目。 (2) 审核的内容不同。过去的审批制, 政府既从社会管理者角度又从投资所有者的角度审核企业的投资项目;在核准制的情况下, 政府只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审核企业的投资项目。③审核的程序不同。在过去实行审批制的情况下, 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等审批环节, 而在核准制的情况下, 政府仅审核企业“项目申请报告”一个环节。在实行核准制的情况下, 政府直接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数量大幅度减少, 核准项目范围仅限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内的项目, 并根据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核准项目范围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研究提出, 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未经国务院批准, 各地区、各部门不得擅自增减核准范围。

1.2 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的类型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有关改革配套文件, 在新的投资体制下, 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分为三类, 即对内资企业在我国境内投资建设项目的核准, 对内资企业在我国境外投资建设项目的核准以及对外资企业在我国境内投资建设项目的核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 (2004年9月1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第1 9 号令) 、《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 (2004 年10 月9 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第21号令) 和《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 (2004年10月9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第22 号令) [3,4,5]分别对上述三类项目核准的程序、原则、内容、条件及效力等事项进行了明确规定,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及计划单列市地方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也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家发改委有关配套文件, 对本级政府贯彻执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的措施制定了地方配套的相关规定。

1.3 项目核准申请报告

1.3.1 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制与审核内容

项目申请报告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1)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2)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分析; (3)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4) 节能方案分析; (5) 土地利用、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6)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7) 经济影响分析; (8) 社会影响分析。审核内容主要是“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

1.3.2 项目核准申请报告的特点[6]

1) 研究思路的三个转变

在实行核准制的情况下, 项目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核特点发生了以下变化: (1) 从“内部性”向“外部性”的转变; (2) 从微观审核为主向宏观公共事项审核转变; (3) 从“技术经济论证”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论证”的转变。

2) 研究目的的重大调整

项目申请报告的研究目的主要是论述项目的建设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 一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3) 项目论证的原则

项目申请报告对项目的论证, 应强调符合目前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执政理念的重大调整, 强调“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指导原则。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 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即项目的实施是否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价值的整体实现和共同进步; (2) 符合多维发展目标的要求, 即项目的建设实施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及空间等多维价值的整体改善与发展相适应; (3)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包括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环境和空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4) 符合社会主体参与的原则, 体现区域社会群体是发展实践的真正主体, 拥有发展的参与权和选择权。

2 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从微观角度对项目本身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侧重于项目的内部条件和技术分析, 包括市场前景是否看好、投资回报是否理想、技术方案是否合理和先进、资金来源是否落实、项目建设和运行的外部配套条件是否有保障等主要内容, 主要作用是帮助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选择科学合理的建设实施方案。

我国企业开始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是从西方国家学习过来的, 其蓝本就是联合国工发组织的黄皮书, 即《工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手册》。可行性研究报告传入我国后, 由于逐步演变成为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管理的一种工具, 因此要求企业必须按照政府规定的章节设置、内容、深度要求来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从而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政府的意志”。如有关部门发布的各类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规范中, 都要求企业报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除了包括对企业内部事项诸如市场前景、厂址选择、工程技术方案、投资估算、财务效益等进行论述之外, 还应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等内容。尤其是一些政府部门要求, 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增加诸如劳动卫生、安全生产、消防、地震、水土保持、招投标、区域及行业规划等越来越多的内容。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体制下, 政府对企业的有关这类公共事项的管理, 一般都是通过政策法规的手段进行间接管理的, 不会要求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该包括这些内容, 并通过审批具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方式来履行其公关管理职能。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并监督法规实施的有效性, 通过间接的手段来确保企业行为不至于损害公共利益。

由于认识上的差异, 使得人们对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内容及深度的理解越来越趋于复杂化, 以至于各行业主管部门纷纷提出属于本行业的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的大纲、指南、手册等, 以便把行业内部管理的思路、要求及内部职能的行使统统加入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

投资体制改革要求企业投资项目不再需要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将会使得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回归其本来面目成为可能。这就要求企业应根据其自身决策的需要, 自行决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形式、深度要求, 没有必要必须按照所谓标准的格式进行编写, 当然更没有必要编写成一本“可批性报告”以满足政府审批需要。甚至企业如果有确切的把握, 认为项目一定可行的情况下, 完全可以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些都是企业内部事务。

3 项目申请报告与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异同

在实行核准制的体制下, 企业投资属于政府核准目录范围内的项目, 需要编写两种不同类型的项目研究论证文件, 一是用于上报项目核准机关用于申请行政许可核准的项目申请报告, 另一个是供企业内部审核决策使用的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项目申请报告与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区别

3.1.1 目的不同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要论证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包括市场前景可行性、技术方案可行性、财务可行性、融资方案可行性等等;项目申请报告不是对项目可行性所进行的研究, 而是在企业认为从企业自身角度看项目已经可行的情况, 回答政府关注的涉及公共利益的有关问题, 目的是为了获得政府投资管理部门的行政许可。

3.1.2 角度不同

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企业角度进行的研究, 因此侧重于从微观的角度、企业内部的角度进行的技术经济论证。项目申请报告是从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政府的角度进行的论证, 因此是从宏观的角度, 外部性的角度所进行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论证。

3.1.3 内容不同

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对市场预测、厂址选择、工程技术方案论证、设备选型、投资估算、财务分析、企业投资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 回答企业自身所关心的问题。项目申请报告是从维护国家经济和产业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众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论证, 回答政府所关心的问题。

3.1.4 时序不同

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申请报告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文件, 项目申请报告不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的简单补充, 也不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替代物。对于一个理性的企业投资主体, 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之前, 无论政府主管部门是否要求, 都应该首先从企业自身角度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 以论证项目是否可行, 是否符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 是否能够满足股东投资回报的要求。项目获得企业内部决策机构——董事会批准后, 应在此基础上编写项目申请报告, 申请政府部门的行政许可。因此,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一般应先于项目申请报告。

3.1.5 法律效力不同

可行性研究报告用于企业内部的投资决策, 对企业内部股东及董事会负责, 遵循企业内部管理规定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约束。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和报送具有政府行政的强制力约束, 是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建设活动中必须履行的社会义务, 受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制约, 如行政许可法及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项目投资管理规定的约束。

3.2 项目申请报告与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联系

1) 二者都是适用于企业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文件, 都是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的载体和重要工作内容。

2) 项目申请报告可以看成是在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的提升和拓展, 二者既不排斥, 也不重复, 各成体系。

3) 系统深入的可行性研究, 可以为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大型复杂的建设项目更是如此。

4) 如有必要, 企业在上报项目申请报告时, 可以将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项目申请报告的附件之一, 但政府部门不应对此予以强制。涉及企业内部商业机密内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以不向政府核准机关公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Z].2004-07-16.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Z].发改投资[2007]1169号.

[3]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Z].国家发展改革委第19号令, 2004-09-15.

[4]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Z].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 2004-10-09.

[5]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Z].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2号令, 2004-10-09.

[6]李开孟.投资体制改革与工程咨询[J].中国工程咨询, 2005, 54 (2) :49-51.

浅议科学技术普及的多元投资体制 篇10

据资料显示,我国至今还有1.7亿文盲人口,15-50岁的文盲、半文盲占同龄人口的比例达5.5%。适龄青年大学入学率不足5%,受中等教育以上的青年人口只占适龄青年的10%左右。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每千人里只有14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这一比例仅为美国的1/23和欧盟的1/15。另一项同日本、美国、欧盟15国的比较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均为倒数第一。以上事实表明,我国科普教育的任务是艰巨的,科普事业的发展是紧迫的,仅靠我国现行的、由政府财政拨款、一体化管理的科普体制是难以为计的,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的投入机制。

1 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普及投资体制

目前,我国对科普的投入主要来自政府,而最主要、最直接的投入是中央、省、地、县四级财政对各级科协的补助经费,这主要集中在国家和省级财政,多数县级科协科普经费明显偏低。中国科协主要通过实施全国性重点科普项目或资助地方科协的科普活动,来调动和支持社会各行各业的科普工作。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的科普投入有一定增长,但距离科普事业发展的需要差距还很大。由于政府科普经费相对有限,至今未能实施面向全国的、有规模、有影响的科普项目择优资助计划,政府的科普杠杆作用发挥不出来,无力支撑起整个国家的科普宏观框架。

间接投入是有关政府部门在科技、教育项目经费中对本行业、本系统具有科普性质工作的支出。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就设立了科普项目,主要是向全社会普及传播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及其研究成果;主要资助的范围是围绕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重大创新研究成果、科学前沿与社会热点问题、优秀科学家及其团队开展的科普工作。各级科技部门近年来也加大了对科普的投入,主要用于支持举办全国科技周活动,资助有关部门在科技周中的科普活动项目,支持各地科研部门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此外,科技部对中国科学院的科普工作给予了重点支持,拉动了中国科学院以同等资助额度对科普项目的投入,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科普工作出现更加活跃的趋势。但是限于科普经费数额小,中国科学院的科普能量还未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此外,社会团体和部分企业、事业单位的自有资金也是科普经费的来源之一,但比例很小。

2 国外科学技术普及投资体制的介绍

发达国家的科普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出资、企业资助、民间团体与个人捐赠三个方面。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政府恪守“费用分担”原则,鼓励执行机构从企业、民间基金会等其它社会渠道争取其余所需经费,由此逐步建立起了科普组织及科技团体等积极参与、企业等出资赞助的科普社会化组织框架。

发达国家的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每年都会制定相当规模的科普项目资助计划,经费少则数百万美元,多则数千万美元。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一直坚持把其航天飞行计划经费的1-2%用于科学教育活动,该机构1999年的科学教育预算高达5410万美元,占NASA总预算的0.4%。通过这些计划,政府向愿意从事科普的科普专业机构、科技团体、大众传媒、大学、研究机构等提供资助,支持它们开展科普项目。政府还经常要求受国家资助的科学研究承担科普的义务。比如英国粒子物理与天文学研究委员会为鼓励大学研究人员搞科普作出规定,受资助的大学研究人员将研究拨款的l%用于开展科普活动。又比如工程与物质科学研究委员会则要求,受资助的研究人员须向公众宣传其研究成果,且以此作为获得资助的一个条件。

发达国家的政府对科普项目通常采取“费用分担”的资助方式,它是指对所支持的项目,政府只提供部分经费(一般为总费用的1/2~1/3),其余经费由执行机构从企业、民间基金会等其它渠道获取。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以政府的资助为杠杆(催化剂),吸取广大的民间力量支持科普,使政府相对有限的科普经费得以推动整个国家的科普事业的发展。例如,英国、法国的政府科普拨款计划明确规定,政府对科普项目的资助不超过项目总费用的50%。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仅为要支持的科普项目提供部分经费,支持强度视项目的范围和性质而定,经费不足部分由项目执行者从其它渠道获取,如企业、社会团体、私人基金会、政府其他部门等。科学普及计划在审批项目时将充分考虑项目是否落实了“费用分担”要求。为了鼓励企业、民间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科普、分担费用,不少国家的税法也对包括科普在内的各种公益事业的捐赠给予税收优惠。例如,美国税法501(C)(3)规定,向非营利组织或完全的公共组织捐赠者,可享受税收优惠。美国制造业公司捐赠额平均占其利润的3.5%。

另一项广泛使用的鼓励公众参与科普的措施是设立科普奖项,对科普工作的优秀个人或单位、团体给予物资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荣誉。例如,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设立了3项奖,以鼓励研究人员搞科普:(1)全国科技周奖。奖额为1000英镑,用于资助研究人员在全国科技周期间进行科普活动。(2)科学传播者奖。用于奖励提出有科普创意想法的有功人员。(3)科普重温奖。奖额1000英镑,资助继续开展已举办过的好的科普活动。

3 建立多元投资体制,促进我国科学技术普及

低科学素养水平的公众群体不仅无法承担本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建设,而且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大力促进我国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开展,提高国民素质已经迫在眉睫。这需要建立多元投资体制,一方面加大国家在科普上的投入,另一方面吸引企业、基金会、团体以及个人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建立国家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科普经费的体制,理顺科普项目经费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对科普经费和物资的严格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在政府拨款方面,应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有关规定,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各级政府要从中央财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除日常科普工作外,在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科普频道开设、重点科普选题、大型科普活动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在此有必要特别指出的是,政府的科普投资不是单纯的付出,而是一项回报丰厚的投资,政府不应谋求使其最小化。从普遍意义上说,科普能提高广大公众的科技素养,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文化(不至于迷信邪说泛滥),特别是它能唤起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支持和补充学校科学教育,保证未来有技术素养的劳动力的供应,这些回报是潜在的,巨大的。

在赞助捐赠方面,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办法,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在企业合作方面,我国企业存在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与投入科普的潜在能力。根据2003年中国科普研究所在企业中进行的“企业在科普中的地位与作用”调查课题综合报告显示,我国大部分企业开展过科普活动,企业科普活动在我国企业中有比较高的接受程度,公众对企业在科普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持积极肯定态度,对于开展与产品销售有关的技术咨询活动也有较高的意向。目前国内和跨国公司的一些著名企业已经参与和资助一些科普项目,如青岛海尔集团投资1亿元建成海尔科技馆,既树立了海尔形象,传播海尔文化,又促进了科普事业的开展。由此可见,进一步提高企业对科普的重视程度,支持企业开展科普,加强企业科普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在科普与企业发展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达到科普工作与企业发展双赢,是社会支持科普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科技部已与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和出台了有关企业开展科普的税收优惠具体政策,这些政策必将调动更多的企业参与和资助科普的积极性。科技团体也应更多地研究科普与企业开展合作的结合点,争取企业的支持与资助,并对积极开展科普的优秀企业予以大力表彰,提高这些企业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只有通过相关政策的引导,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科普,才有可能实现科普的社会化,改变科普过于依赖政府单一投入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崔印能.在市场中开辟科普新天地[J].科协论坛,2001,(3).

[2]秦国良,秦玉芹.现代社会对科普教育的挑战[J].教育现代化,2002,(10).

[3]孙定建.对当前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4).

[4]刘剑波.加大科普投入力度提高公众科技素养[J].中国科技产业,2003,(1).

[5]李成芳.我国科普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3.

发改委细解投资体制新旧差别 篇11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后,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是:投资管理体制新旧差别何在?对这个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司长杨庆蔚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在旧的投资管理体制下,政府对企业投资行为包办过多,就像登记结婚,街道办事处一看两个人的年龄,说是差别太大,今后肯定不幸福,不给你们登记。所以,政府包办过多,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一直没有得以确立。

杨庆蔚称,传统的投资体制有几个弊端。一是对所有投资项目,不分投资主体、资金来源和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分别由各级政府审批。其次,这种审批要经过若干道手续,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开工报告等。第三,政府在进行审批时,把本来应由企业决定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技术方案等也都审批了。第四是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管理。批项目的时候一道道关,而对批完以后企业是否按国家的要求进行投资建设,则缺乏有效监督。

教育投资体制 篇12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投资评估

一、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一) 项目的建设规模

近几年来, 电源项目大多采用大容量、高参数、超临界发电机组, 以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大容量机组虽然建设投资高, 但发电能耗低、效率高, 运行经济性好, 而小容量机组只适用于热电联产、能源综合利用或燃油调峰项目, 优点是一次性投资低, 环保和社会效益好, 运行经济且能满足电网调峰需要。确定电源项目建设规模时, 不仅要考虑建设成本, 而且要考虑运行成本, 既要考虑社会效益, 又要考虑企业长远效益。

(二) 项目的建设水平和技术

装备项目的建设水平主要指建设规模、建筑标准、技术装备、配套工程等方面的标准。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投资估算的重要依据。建设标准是否合理, 对控制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建设标准应根据技术进步和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制订, 标准订得过高, 只能无谓地增加造价, 浪费投资。标准订得过低, 达不到先进适用、高效运行、安全可靠的技术标准, 不利于技术进步。因此, 现阶段大多数建设项目应采用中等适用、适当超前、安全可靠、运行经济的标准, 既要考虑现时投入, 又要考虑长远效益。技术装备的选择和工艺设计应充分应用技术经济原理和价值工程理论, 分析其投入产出, 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三) 项目建设地点

合理选择项目建设地点,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项目的命运、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和今后的经营状况。建设地点的选择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项目的特点和需要, 以及气象、地质、水文等建厂自然条件, 遵从工业项目和其他相关项目比较集中的原则。

(四) 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

项目的决策依据是可行性研究, 投资估算是确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总投资的限额。可行性研究不仅要分析评价项目是否可行, 更重要的是对方案进行优化论证, 并要有一定的深度和细度, 投资估算必须准确且能满足限额设计和控制概算的要求。初步设计概算是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 必须控制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范围内, 项目收口总概算突破可研估算, 可行性研究必须重新修改报批。因此, 决策阶段应保证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在规定的范围内。

二、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 存在多头管理, 项目审批不完善

工程造价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都有直接关系。在现阶段有的建设项目批钱与给钱不是一个单位, 用钱与还钱不是一个单位。而工程造价的高低与这些单位利益挂钩的程度不同, 因此, 这些与造价相关的单位对造价高低反映也就大不相同。目前, 基本建设中没有一个有权威的部门来管理基础投资, 在实际工程中是谁都管, 但到关键时刻又谁都管不了, 所以, 工程造价管理长期以来处于实报实销状况。除此, 审批项目的漏洞也是投资失控原因之一。审批投资计划存在的问题表现为“钓鱼”项目, 有的单位为了达到顺利通过审批而不惜采用有意识地漏标或少算投资以降低审批额。一旦项目批准通过, 就要求审批机关追加投资调整概算。

(二) 入世后与国外管理依然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 电力工程建设造价领域的从业人员, 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方式,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还未建立起来, 而对国际市场的管理模式还很生疏。我国电力工程造价机构的服务内容仅停留在工程概预算的编制、结算审查上, 还只是按国家、地方、行业的规定审查考核定额、计算工程量等, 不了解国际惯例, 无力承担市场经济中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工作, 服务范围要比境外机构小、服务内容少。入世后, 如不加快改变这种局面, 将会拱手让出这个市场。

在某种意义上说, 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因为加入WT0之后, 政府的决策行为及决策执行行为要受WT0规则的规范和约束, 贸易政策及与外国的经济争端也要受WT0关于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的监督和约束。

适应加入WTO之后的新情况, 政府管理国民经济的观念、体制和方法都要创新。具体地说, 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树立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新观念, 改变凭权力、凭关系、凭感情办事的旧格局;

第二, 要实行全国法制统一, 特殊经济区 (包括经济特区等) 也不能例外;

第三,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要严格遵守非歧视原则 (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

第四, 法律、政策要公开、透明, 不能搞“暗箱操作”。

三、加强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对策

(一) 明确决策, 合理确定电力工程建设规模和成本

在电力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 对建设工程造价和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 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 投资决策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在前期工作中, 项目法人要深入细致地搞好调查工作, 落实对造价影响较大的外部条件, 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情况, 加大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可行性研究报告要进行多个厂址建设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 认真地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 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做到详尽科学、事实求是;投资估算要全面准确, 既要打足投资, 又要避免高估冒算, 真正起到在项目建设中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作用。

(二) 加强对项目设计阶段的控制, 合理进行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是具体实现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的过程。项目一经决策, 设计就成了工程建设和控制造价的关键。初步设计决定工程建设的规模、产品方案、结构形式和建筑标准及使用功能, 形成设计概算, 确定了投资的最高限额,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 就能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造价。设计质量和功能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 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多少, 而且影响到建成后的使用效益。先进的技术、合理的设计不仅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现时投资, 而且能降低今后的生产成本、经营费用, 提高长远效益。据有关资料分析, 设计费一般只占建设工程全部费用的1%, 但影响工程造价却高达75%以上。一个建设项目或一个单项工程, 可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因此,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可进行优化设计、方案比较、技术经济分析, 选用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思想。

(三) 严格控制工程实施, 依法进行严密控制

经济法是调整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我国已经制定了一批有关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 还制定了一批国家宏观调控、经济行业管理、促进对外开放、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

在电力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应做到:

1. 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 加强电力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

首先要加强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项目法人应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 选择适当的工程开工时机, 以利于建设资金的合理安排和工程的顺利进行。工程开工时, 确保建设项目法人及开工报告已经批准、项目已纳入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年度投资计划资金已落实、建设场地“四通一平”工作已完成、主要设备和施工队伍已经选定, 供货和施工合同已签订、施工组织设计已审定, 图纸已会审并进行了设计交底。在签订执行合同时, 要在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对工程项目造价影响的变动因素进行详细而周到的约定, 在合同中事先考虑造价变动因素和变动量, 对设计变更和索赔的结算处理有明确的说明, 避免合同执行中出现纠纷, 结算时出现麻烦。

2. 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查。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另一方面是在工程变更上。一个庞大的建设项目, 设计变更往往不可避免, 但应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尽量降低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设计变更包含由于设计工作本身的漏项、错误或其他原因而修改、补充原设计的技术资料。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两者性质截然不同, 凡属设计变更范畴, 必须按设计变更处理, 不能以现场签证处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 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 要先算账后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

3. 加强设备和材料的采购管理, 合理安排资金使用。

在电力建设工程造价中, 设备、材料占很大的比例,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 要加强设备、材料采购管理。对于设备和材料的采购, 要加强信息管理, 及时、准确地掌握材料价格信息、市场供求动态, 货比三家, 择优选择;工程材料、物资采购应发挥主渠道作用, 依靠批量优势, 减少中间环节, 降低材料购买价格;做好主机和大型辅机设备的招投标工作并严格执行供货合同。建设期间要优化工程进度安排, 合理安排各单位工程的开工顺序和开工时间, 以压缩设备储备时间。加强建设中工程资金的支付管理, 根据施工组织和工程进度合理安排建设资金, 以便控制全局并采取纠偏措施。对于工程材料也要按工程进度有计划地购买, 以缩短材料储备时间和对资金的占用时间, 减少建设期间由于筹措资金而发生的利息

4. 推行项目法人制, 加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

控制电力工程造价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必然遇到的问题。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前提下, 造价管理从初步设计审查, 施工图和施工中的重大设计修改, 凡属大中型工程, 统一由中央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进行控制。目前的调概方法不得不将合理的物价上涨与不合理的超标建设、浪费, 甚至违法乱纪等问题混在一起处理, 漏洞很多, 实质上是实报实销。要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和避免集权过多产生的官僚主义, 必须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由责、权、利统一的项目法人从工程前期到后期进行全过程管理。在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管理过程中, 应选拔高素质的项目经理, 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 这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后, 由于各投资方与项目法人大多数还是国有资产的代表, 除努力提高其控制造价的自觉性外, 还必须建立一整套的约束机制, 包括政策控制, 董事长、总经理资格控制, 决算审计, 纪律监察及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1]陈建虹.电力工业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制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2]龚维利, 郝丽萍, 路君平.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上一篇:野生植物下一篇:临床沟通能力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