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2024-10-01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共12篇)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篇1

一、引言

柏林洪堡大学创立于1810年, 有“现代大学之母”的美誉。它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 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创校元勋威廉·冯·洪堡 (1767-1835) 的办学理念可归纳为三点: (1)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 (2)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3) 培养“完人”的全面人文教育。鉴于教、学、研三者相结合已在当今中国高校得到高度重视, 以上三点中 (1) 和 (3) 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倡议开设的“博雅清谈”活动2008年10月30日正式实施, 他主张“不计功利地畅谈学问、探索真理”。受“博雅清谈”的启发, 感于尼采在“德国人缺少什么”一文里的思考———德国“到处盛行着一种无礼的匆忙”, 德国文化衰落的由来是“缺少教育家”。本文从柏林洪堡大学办学理念中得到启示, 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 试图评议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二、问题

(一) 英语教育之得失

要谈人文精神的追寻, 不能不先提英语教育之得失。英语教学是我国大学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可聊举四例证明: (1) 中国硕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1977年恢复, 自1980年起外国语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英语作为非“小语种”, 每年牵动着数万至数十万考生的心。 (2)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二十多年来严密组织, 如期举行, 考试成绩与证书被作为大学生毕业与求职时表明英语水平的有效凭证。 (3) 到2007年, 中国有近3亿人的庞大英语消费群体, 英语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 英语培训市场年产值已达到近200亿元人民币。 (4) 北京大学在新世纪里曾大力主张教师应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拟在职务晋升标准中规定“除少数特殊学科外, 新聘教授应能用一门外文教学授课”。重视之下, 学生英语水平的日益提高、普遍见长自不必说。

但是, 缺失了什么?中国高校晨读中“朗朗书声多诵英语”之怪现状, 是否真应了鲁迅早年的激愤之辞“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 多看外国书” (《青年必读书》) ?在市场经济中, 商品化的主旋律使很多东西物化, 使人异化。在全球化思潮“高歌猛进”时, 被利益驱动的高校中英语已成为美元的替身、超级大国文化的符号。“旁采泰西”已被“出国”和“西化”取代。在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的呼声中, 中国文学与“本土情怀”被轻视, 甚至被忽略。警醒者一语中的:“今天谈论大学改革者, 缺的不是‘国际视野’, 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和尊重。”今日的中国大学, 能生产出英语完全合格的学士和硕士甚至博士, 但亟须作为“教化之重镇” (梅贻琦) 而融入并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和精神生活的能力。

(二) 政治教育之利弊

在从小学到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 我们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以及中宣部理论局近年连续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等, 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的高水平理论读物。其独到之处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对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大现实问题, 或广大人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用深入浅出的语言, 作出了深刻阐释和有说服力的回答, 起到了指南针式的引领作用。

社会是在发展变化的, 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政治教育, 尤其是高校的政治教育, 优点突出的同时, 其弊彰显。

1. 政治学习成为升学升官的门径。

政治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应对每年一月份的考试, 各种考研政治班整个秋冬季节都很红火,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等是永恒的主题。很多考生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政治, 硬着头皮背题, 腻烦与逆反心理很重。部分高校学生甚至只在写党课作业时抄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不求甚解, 仅要形式 (作业) , 只重结果 (入党) 。尼采戏仿教育中“出自一次博士考试”的几道问答题似乎讽喻了这种使人丧失创造力的教育:“———‘一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把人变成机器。———‘用什么方法?’———他必须学会厌倦自己。”

2. 哲学学习没有融入生活, 深入人心, 未达“提高心灵的境界”。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是全民性的, 但是, 这种全民学习从一开始, 就被抽象地架空:一个学生入小学到考博士的近二十年的成长中所看到的永远不变的第一条政治要求是“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热爱中国共产党”。然而可悲的是, 政府投钱最多的某些著名高校的众多学生毕业后最大的理想是———“移民”。如果比较一下中美小学生守则, 我们能看到美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笼统的, 我们能发现化抽象为具体的直观性和可行性。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认为, 哲学的功能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 超越现实世界, 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烂熟于胸, 可是, 理论知识的积累并不等于心灵的提高。我们需要一种深入心灵的哲学教育。

(三) 管理模式之利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在中国任何一所公立大学, 党委常委会都是学校的最高行政管理委员会, 其中党委书记位列校长之上。其利在于, 党委常委会是绝对管理层, 能很好地执行传达中央精神, 对学校进行最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

其弊在于, 学校并无真正学术自由, 没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学术机构关注并致力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教育的长远利益。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是一种高瞻远瞩, 必须有既受国家保护又不受国家过度控制的自由机构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然而目前, 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基本上是由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任命, 没有真正体现教授治校的原则, 很难实现教育发展的独立自由和高瞻远瞩。

三、方向

(一) 全面人文教育

从“问题”部分的“英语教育之失”与“政治教育之弊”, 我们很容易从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中找到中国教育改革前行的方向:哲学与文学 (尤指国学之中国文学部分) 并重的全面人文教育。

1. 哲学之基。

洪堡将哲学看做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石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我们需要以实践为基础, 批判地吸收中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在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注意化空洞为具体, 变理论为实践。在哲学教育主渠道———政治课堂上, 引介多种哲学思想代替一种主义, 用中外哲学经典熏陶学生, 真正“提高心灵的境界”, 培养振兴中华文明的“完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是指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大家的思想被束缚在一个主义上, 何谈发展的“全面”与“充分”?江泽民曾经说过:“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全面学习是指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哲学精华, 提高心灵的境界, 走向“完人”发展。

2. 文学/文化之石。

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全面人文教育还应该有文学, 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中因为英语冲击等因素而被忽视的国学中的中国文学作为基石。

“国际视野”吞噬“本土情怀”, 以至于“国学根底”几无。国学学人的忧虑是:“今人之不读中国书, 将如何接地气、续血脉, 重建中国文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可见,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进文化建设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学名家袁行霈先生说:“如果没有文化自主的意识, 如果没有文化创新的精神, 我们就很难在这个竞争剧烈的世界中立足和生存。科技要自主创新, 文化也要自主创新。一味地照搬古人和照搬外国, 都是不足取的。”因此, 在传承中我们要把国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使其充分实现其价值, 保持其生命力。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第三次国学思潮逐渐出现了市场化趋势。事实上, 文学给人的精神力量与心灵影响是不可用商品社会的金钱来计算的。推广开去, 整个国学也如此。正如袁行霈先生的自问自答:“国学究竟有什么用?……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 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 这是也是国学无用之大用, 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深谙中国文学及包括经、史、子、集的整个国学之妙, 心灵中有诗意, 记忆中有历史, 思考中有哲理, 能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定更丰富。

(二) 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

这一点虽然在现阶段只算愿景, 但却是高校发展的未来方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在高校教育改革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注意教育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这与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观点契合。

在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的国外经验与中国愿景中, 大学之长是校长, 他是平等的教授群体的一份子, 各项事务皆由教授会决定。这样, 一是可以避免管理者位高于教学者, 校园成为官本位官僚机构。二是在国家的保护支持与零干涉下, 高校作为纯学术机构能更注重教育的长远利益, 尽大程度地发挥知识分子的智慧为国家和社会生产、创造最高价值的财富。

比较而言, 我国现阶段的教改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教与学的选择空间。未来, 大学的目标和利益也就是国家的目标和利益, 大学只需要按照科学活动本身的需要, 根据为科学而科学的原则进行其活动。教授委员会管理、指导下的高校师生服膺科学的内在要求, 独立自由且甘于寂寞地进行学术探索。政府在利于高校自由学术的前提下, 为学校服务, 只给学校当“后勤部长”, 无权干涉学校其他事物。

通过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英语学习和政治学习思潮、国学思潮、管理体制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 我们可知, 教育改革三十余年中国高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是问题和缺失仍在。全面人文教育和学术真正自由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摘要:“现代大学之母”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本文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 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 试图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关键词:办学理念,英语教育,政治教育,学术自由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篇2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36号)、《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XX]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指导思想

学校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推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我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条 总体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向有机融合的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力争把海南大学建设成为区域性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成立“海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领导(教学、科研、团委、学工、毕业生就业指导)担任副组长,教务处、研究生处、科研处、校团委、学生工作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心等主要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面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相关日常事务。

第五条 各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组,为本学院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咨询、策划、指导,开展创业活动跟踪服务。

第三章 实施路径

第六条 夯实基础

深化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植入人才培养方案,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补齐短板,着力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突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协同推进,集聚创新创业教育的要素与资源,构建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成长的生态环境。

第七条 专项基金

设立海南大学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基金和海南大学大学生创业基金等,给大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帮扶。使大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

第八条 基地建设

1.建立海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实训基地、海南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海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修基地等,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2.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

第四章 主要措施

第九条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1.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2.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地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协调创业与学习的关系;通过会议动员、政策宣传等方式宣传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第十条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建立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

2.深入实施实验班项目、卓越班项目、大类招生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定向班项目等五大类教学改革项目,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3.探索建立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第十一条 全方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1.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鼓励教师和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在传统课堂中融进有利于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培养的一切有利因素。

2.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3.充分运用线上和线下资源,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讲座、报告、交流、参观等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学生扩大视野、提升创新创业动力和能力做好推动引导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 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1.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教师队伍。选任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或拥有一定创业经验的干部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教学任务。各学院至少要有一名教师或者辅导员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聘任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专家充实教育教学队伍。

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有计划地分批遴选创新创业工作相关干部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学习。通过选送外出或邀请创新创业教育专家进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对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党政干部、辅导员和指导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十三条 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1.通过座谈、专家讲座、联系专业教师等多种形式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并开设KAB(了解你的企业)培训、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等短期培训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2.条件成熟,将指派专业教师扶持若干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团队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改善创新创业硬件条件,由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内容包括产品研发、区域销售、内部管理、经营模式等,给学生搭建实战的平台和制作的空间,实现从创新走向创业,从创新教育到创业教育的延伸。

3.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平台,对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创业项目进行立项资助。继续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研立项,扩大学生专业视野,增长专业水平。充分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4.充分发挥海南大学大学生创新院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职能,深入开展“创新课程打基础”—“创新实践学动手”—“申报科研训练计划担项目”—“参加竞赛出成果”—“产学研结合促创业”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

5.充分利用学校产学研三结合基地、校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社会孵化器资源,拓展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社会支持平台。同时,利用我校教师科研成果,与相关企业对接、合作,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指导下转化为可供实施的创业项目。

第十四条 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

1.设置创新创业奖励学分,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可转换为“创新创业选修课学分”、“素质拓展课程学分”、“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学分”或专业选修课学分。

2.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并获得奖励或发明专利的,经学校认定转专业更能发挥学生的专长的,学生可申请转专业。

3.探索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制度,推行休学创新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

第十五条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

1.完善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发新产品、举办创新创业报告会、指导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工作,列为教学计划的课程组成部分,计入教学工作量。鼓励教师兼职担任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并给予相应待遇。

2.完善创新创业奖励制度。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纳入各学院、各单位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估。对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予以奖励,每年开展“最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大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评选表彰活动,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篇3

一.高校体育教育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体育课程,但是很多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仅仅是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教育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方面关注较少,教学理念十分陈旧,学生在学习中倍感枯燥乏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项目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过于简单的教学内容也阻碍了体育活动在高校的广泛普及,导致体育教学的作用难以得到切实发挥。

同时,很多高校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十分欠缺,体育教师数量较少,专业的体育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很多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获得成就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另外,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经为体育课程配备了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但是设备的应用程度较低。一部分体育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足以操作教学设备,另一部分体育教师则认为现代化教学设备操作复杂,不愿在教学中予以应用,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阻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价值的充分发挥。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一)促进体育教育知识更新

创新是当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新时期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等都需要不断更新。体育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了生物、数学等方面知识,而不同学科知识的更新也能够促进体育教育知识的更新和教育内容、方式等的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基于先进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科资源和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教师不仅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教学资料,同时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与各地体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学习,加快了体育知识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中教育理念、知识的更新有重要作用。

(二)实现远程继续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补充、更新自身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才能切实满足高校体育教学要求。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时空限制,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技术随时随地补充自身专业知识,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实现了体育教育中教学方式的改革。例如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向教师请教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是从教师处获得相关的参考资料,教师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观看远程教学课程,及时更新调整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一)在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中的应用

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十分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够为体育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在学习健美操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播放健美操的视频,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注意力会被视频吸引,能够主动关注视频中的健美操技术要点。同时,在学习分解动作时,教师也可以运用这一技术向学生展现分解动作动态图,使学生细致了解每一动作,并在反复观看中巩固记忆,消除教师亲身示范在时间和学生理解方面的限制。

(二)在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中的应用

传统的体育教育中,往往需要教师自行记录学生动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学生很难根据教师的描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即使经过教师指导也难以立即纠正错误。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学习羽毛球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生实战对练的实况录制下来,并在训练结束后,要求学生一同观看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更正。

(三)在体育教育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中包含相关的教育管理系统等。学生能够通过管理系统自主选择需要的课程项目、上课时间等,教师也能够运用这一技术对学生平常课上表现情况、测试结果等进行记录、总结,并将学生成绩评价上传到网上,供学生查阅。同时,学生也可以运用这一系统对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级性评价,为学校考评教师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结论:

在教育事业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也亟待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撑力量,具有更新教育知识、实现远程教育等功能,学校应充分运用这一技术,实现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篇4

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教育机构由教育实施机构和教育管理机构组成,教育规范是建立并维持教育机构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1]

纵观我国教育改革的三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分不开。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建国初期的计划体制到市场机制向学校管理领域的渗透,办学管理权的下放,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等等。这些都是教育改革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但总体来讲,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改革的深化还有相当的难度。特别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了从精英教育想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阶段,距离普及化还有相当的距离,然而,一些大学生却产生了“上大学是为了什么”、“读大学值不值”的疑问,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在新形势和新的任务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

从建国之后到1985年以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是计划体制。可以说,这一时期,在教育领域,学校因具有德国社会经济学家马克思·韦伯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中提出的科层制组织的某些特征而走上了科层化管理的道路。科层制组织具有的分工和专业化、非个人取向、权力等级体系、规章制度、职业导向等特征对教育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上下紧密衔接而又明确分工的教育管理体系;各职能部门层次分明、分工明确、有标准的工作程序;学校管理的功能和效率明显提高等等。

但是,由于教育实践中对科层制的分工和专业化、非人格化倾向、权威的层级节制等结构性特征的极端化与过度强调,学校往往会陷入科层化管理的误区。[2]

突出地表现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管理的“去教育性”推动“管理主义”的盛行,即为管理而管理、为秩序而管理、为效率而管理,偏离了学校管理促进师生发展的教育功能和以人为本的组织目标。管理权限的高度集中,学校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官僚化程度高。

二是学校的科层管理化阻碍了师生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现行的学校管理多强调命令与服从,缺少对话、互动与民主协商,缺少师生与家长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空间与机制,导致“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一种强化专制社会统治的工具,成为社会不平等的再生机制。”

三是在行政主导下学校缺少办学自主性。学校只能被动接受行政部门的指挥,而不能依法自主办学。学校管理只是对相关规定要求的机械执行过程,学校的组织架构、课程管理、教学管理、教师发展管理等方面仅按照惯例进行,严重抑制了师生创新潜能的发挥和自主自律精神的培养。

学校管理机构庞大而僵化,面对内、外部变化的环境、条件,缺乏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3]

这种科层化的管理,使得高等教育体制掺杂了太多的行政色彩,大学的体制近年来备受诟病,成为教育体制官化的典型。需要国家财政、教育体制支持的农村教育和流动人口教育缺少“关怀”,而本该拥有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却被科以层层官僚体制。[4]

可见教育体制改革要想取得成功,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必须要改变对学校的微观行政管理,实现权力的分散和转移,“向地方赋权,向学校赋权”。

建立新型的政校关系,政府引导与学校自主办学相结合。

在政府与学校之间重新进行管理权力的配置,一方面要赋予学校以办学的自主权,使学校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还要发挥政府对教育的引导、规范与监督作用。

具体来说,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我国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走向及成败,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至关重要。教育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石和基础。

针对当前教育的工具化、功利化、庸俗化现象,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指出,教育的终极价值应该是使人成为有价值的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

这个幸福包括家庭的幸福、团体的幸福、国家的幸福、人类的幸福。教育改革应明确这一终极目标,相应的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教育体制改革、学校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还是办学体制改革,都应当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时刻都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利益。这也是判断改革是否成功的依据。

另一方面,要进行认知教育。教师要紧紧围绕教育育人的这个教育根本价值,来对受教育者进行真理教育、真知教育、真仁教育也就是要使我们认识真理、崇尚真理、学习真理、捍卫真理、发展真理。使我们的受教育者能够富有爱心:爱自己、爱他人、爱家庭、爱团体、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爱人类、爱自然,这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我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树立的价值取向[5]。

2 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维度就是如何处理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的转变,一般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为起始标志,《决定》提出“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定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之后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一直放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方面,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出:“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6]

从以上的政策中可以看出,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调整的核心是如何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尽管政府与高校的关系调整是逐步推进的,但政府一直在二者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因此,教育行政体制应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发挥地方和基层积极性;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扩大和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在调整政府与高校关系时,必须摒弃两种极端的模式,一种是政府完全控制高校;另一种是高校完全自治,不要政府控制。”[7]

这就要在政府调控与高校自主办学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模式。政府逐步弱化直接行政管理,实现由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宏观管理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角色从“划桨”变为“掌舵”。建立政府与高校在高等教育这一公共事务中的合作共治模式,提高政府与高校的合作能力,实现政府与高校利益最大化。

3 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

培育高校的自我治理能力,实现大学自治,应当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在学校内部确立适当的校内组织机构和治理机构,在确保国家大政方针得以贯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校内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学校有序地运行和发展。

一是校内机构的设立,既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工作需要,又要征求管理者、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因此,可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教授认为,大学自治首先要建立“校长负责制”。这并非否定党的领导,而是整个国家在党的有效统一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大学能够对内部事务进行独立自主管理而不受外界干涉。这是去行政化的关键。[8]在此基础上,建立校董事会制度和教师委员会制度,学生内部建立学生自治会。

二是校内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修改,要充分考虑到行政人员、教学人员、教辅人员以及学生等不同层次人员的利益,通过上述校内机构发挥作用,充分发扬民主,让广大师生广泛参与各项管理与改革,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

我国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就,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但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教育特别是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积极探索教育体制改革的新路子,才能最终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摘要:受计划体制的影响,高校一直采用科层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至今仍然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并在实践中正确处理政府和高校的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共治模式。同时完善学校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让广大师生广泛参与各项管理与改革。

关键词:科层化管理,教育体制改革,以人为本,高校管理

参考文献

[1]周洪宇.教育改革应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9-4-14(第4版).

[2]张晶.科层化管理对学校管理的适用性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5):30.

[3]张睿.论公共生活视野中的学校管理[J].当代教育科学,2011,(10):7.

[4][8]王婷.学界期待一场教育改革大讨论[N].社会科学报,2009-3-5(第1版).

[5]罗崇敏.论现代教育价值建设[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半版),2010,(2):21-22.

[6]别荣海.高等教育转型中的政府与高校关系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11,(9):23.

高校教育改革模式研究论文 篇5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出现在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比如互联网、多媒体等,能够很好的促进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在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紧跟时代的步伐,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入到课堂上,不仅能够为教学带来方便,还能够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国高校必须在教学和教育管理中学会应用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高校的教育改革。此外,在教学中应用网络和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便于教师丰富教学方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环境中,增加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和理解深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有效性。网络和多媒体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督促学生对于新技能和新技术的掌握,促进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改革和更新。所以说,将新技术引入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可以促进教学改革更好的向前推进和发展,各高校也要多多关注相关新技术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掌握和引入。

(二)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明确教学改革的模式和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高校进行有效教育改革的前提,也是高校教学改革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时,必须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及全面的、可行的教学目标。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各高校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模式。有以培养精英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要向社会输入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有负责大众性教育的教学模式,宣传大众文化;还有以政府为主导的办学和教学模式。我国的教育改革有着独特的背景特点和目标要求,要选择与我国高校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出更多的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而努力,为普及高等教育而奋斗。只有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切实有效的教育改革,实现对高校教学模式的一个准确定位,使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能够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两种,也就是公立和私立的区别。公立学校的办学者是国家,国家给予资金;而私立学校的办学者多为一些社会组织或个人,由组织和个人提供办学资金。因此,两者之间会有明显的差异,比如公办高校以本科为主,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而民办高校则以专科为主,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优势和与教育资源,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改革方向和教育教学方法,并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创新。

(三)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我国高校教育的改革,需要不断加强对于教师队伍的培养、扩大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教师的自身能力和素质以及执教水平。教师队伍的强弱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改革的效率,也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才会培育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这也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作为高校的教师一定要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的`提升自己,无论是在自身素质方面,还是在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方面。要具有提高自己和丰富自己的意识,在生活和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因此,国家和高校要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具备高度师德,高尚品质、教学能力强的专业化教师团队。那么,如何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呢。首先,国家应该给予教师必要的帮助和补助,给予适当的再教育机会来完善自己和发展自己。其次,学校也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充分调动教师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积极性,建立适当的、健全的教师激励制度和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的任职任教的资格,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还要改变原来的人事制度,打破传统的铁饭碗,这样才能使教师具有危机意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此外,还要形成一个切实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做出公平合理的评价,让高校教师合理有序的流动。

(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的价值在于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以及要教会学生以创新的理念和精神看待事物,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选择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望,有利于建立起学生与老师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由于一些教师还没有认识到丰富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很多高校的课堂教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针对这一现状,我国高校必须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变现在的情况,在教学改革中寻找突破。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即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探索和创建新型的教学方式,比如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探索式的教学方式以及互助式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能够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增加实践性教学的部分,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促进理论教学的学习,使理论联系实践,还能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运用和检验。

(五)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分类教育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兴趣以及基础条件都不尽相同,在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时,要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分层分类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细致的划分,使其满足广大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高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不同教学模式,进行分类教育,因材施教。对于基础条件较薄弱的学生,学校可以安排其进行额外的课程学习;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我们可以着重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们则要考虑培养他们对于知识的探索以及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养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已经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即根据学生的不同成长背景和规律设计出相应的教育实施方案,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因材施教过程中,尽管教育的着重点不同,但必须都要有对大学生精神、人格的重塑。此外,高等教育还需要根据本科、硕士和博士等不同的培养层次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学定位以及培养目标设计,针对不同的学习需求和专业化要求,建设学生的个性化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可以利用网络或者多媒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对学生的分层分类教育。

二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性教学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封闭,导致学生们对于学习的态度也较为消极。高校陈旧的封闭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大学生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失去了自主性和能动性,以及对学习的热情,失去了刚入学时的朝气蓬勃。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头脑受到禁锢,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受到限制。所以说,目前我国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这也是我国高校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要想将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从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首先要给予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要不断完善专业的设置,拓宽专业的范围和涉及的知识面,给予学生最大的权利去选择自己的专业和自己所愿意去探索的。其次,我国各高校还可以应用学分制的教学模式,就是学校提供各种选修课程,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学习和感兴趣的科目进行研习。只要在规定的年限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这种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的灵活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已经广泛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所以高校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来建立网络教学模式,使用和推广电子教材,实现教学的虚拟化。使学生的课程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自由化,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由应试教育转变为应变教育

我国高校应当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而转变为应变教育。始终无法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的原因之一。这种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校的教师缺乏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不愿意突破和改变。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较为固执和死板,缺乏对于新环境和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但随着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因此,各高校应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应变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这也是未来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明确的趋势。实现应变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培养具有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教师进行指教,才能更好的培养出有用的一流的人才。除此之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对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渐将以应试教育为主转变为以应变教育为主,逐渐减少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次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融入网络和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来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在应变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应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处变不惊。

三总结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先进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准确定位,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向着开放式教育和应变教育的模式发展,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高校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王淼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富玲.我国当前高校教育改革趋势分析[J].大家,,07:183-184.

[2]杨勇.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云南电大学报,,04:37-41.

高校健康体育教育改革浅析 篇6

【关键词】体育素质教育 教育目标建立 改革方法建议

素质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学生应保持身心健康,精神饱满,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常识,掌握一定程度的体育运动技能,拥有丰富的体育活动爱好。这也是高校健康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即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热爱体育运动且有着明确的体育爱好,懂得基本的体育体能知识,能完成高校学生应达到的体能目标,明白如何对自身进行身体健康测评和体育检验。需要达到这个宏远的目标,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合理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属于自己的体育运动爱好,在培养自己爱好的过程中获得各方面的体育锻炼知识并且获取体育锻炼技能。

1 健康体育教育的本质特征及现况分析

经笔者观察,现在高校体育存在着很大一方面的问题,即体育教育现况和原有目标相违背,学生们的体育教学状况远远没有达到教学任务要求,大部分学生体育技能以及体育基础知识都掌握较好,然而却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提升相互剥离,难以将两者巧妙结合起来。而健康体育教育的本质就是从学生个体的各方面健康出发,将身体、心理、行为、道德等各个层面巧妙结合起来,以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为中心、健康体育教育为具体手段,最终完成学生各项技能综合提升的学科。很明显,现在的教育状况是和健康体育教育的理论上本质特征相违背的,因此,如何完成体育教育和真实目标的完美统一和巧妙结合,这是现代教育者不能忽视的问题,也是广大教育者今后的发展目标。

2 分析健康体育教育本质目的进行合理教学

分析体育运动参与者的心理,无非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满足业余爱好,获得愉快心情,提高自身免疫力和身体素质以防御各种疾病,得到更好的体育运动技巧和技能以及培养坚韧耐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等。这些原因,究其根本都是维持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高校健康体育教育,不仅仅肩负着让学生拥有健康体魄、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和达到基本体能测试的任务,它还有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即,让学生们树立对健康的正确认识和观念。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学生们的对于体育锻炼的基本心理入手,利用理论学术知识传授和具体实例分析,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并非为了单纯的学业目的而已,而是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身体健康五十年”如此的长远目标,让他们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到进行健康体育知识的学习的重要性,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想法,主动学习体育锻炼知识并进行各类体育活动和锻炼。從本质上让学生认识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这是广大健康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在心的。

3 对高校实施健康体育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3.1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作为首要任务

根据马克思所提出的观点,意识是实际生活内容经过人的思考后,在人的思想上形成的心理性反映。它既是抽象的也是实际的,抽象在于它并非真真切切存在的,而实际在于它是由真实存在的事件反映到我们思考中所得到的。根据心理学知识,人的自主行为是由自主意识所支配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自主健康意识在我们的体育教育中的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所以,体育健康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就是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它的作用在整个体育教学总无以伦比——一来可以建立学生对于体育健康教育的正确认识以及理念,二来可以为未来的体育教育作下铺垫,方便于健康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

3.2对僵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纵观健康体育教育的现况,我们不难发现,健康体育教育仍然仅仅局限在为了体育锻炼教学而教学,即教学仅仅从体育运动的锻炼方式和手段层面入手,着重于体育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各方面指导。而健康体育教育的真正方法应该是分析学生的各方面指标,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调查,及时反馈和调整教育方法,形成系统性的教育手法。

比如在篮球课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教师根据学生对篮球掌握情况的不同进行合理分组,分别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采取不同类型的课程教育,例如初学者可以从基本拍球、运球等方面学起,而有一定篮球运动经验的人则可以进行高级的篮球技术和技巧等方面的训练,根据学生训练情况的反馈适时调整个体分组,争取一同进步,同时,在篮球课程的中途可以开展各种篮球比赛等,让学生们在体育竞赛中获取另类的兴趣爱好和热情,对于有着更高自我要求和目标的学生,也可以在课外组织篮球俱乐部等,让这些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发展。综上所述,体育健康的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单单一两种手法而已,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修正原先的教育手法,系统性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以达到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

结语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类“现代文明病”层出不穷,人们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因此高校健康体育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持住健康体育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理念,联合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健康体育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选择正确的、科学的教学手法,达到真正的高校健康体育教育的宏远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昱.21世纪高校健康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四川体育科学,2009(4).

[2]麻巧英.关于高校体育实施健康体育的探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篇7

(1)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立 “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高等学校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教育管理体制是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主要表现为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以政事分开的方法,通过立法,明确规定高校的权利与义务,使得高等学校能向社会自主办学,对自身进行自我约束; 转变政府的职能,改善与加强中央政府对教育的宏观管理; 中央加强省级政府对高校教育的决策权与统筹权。

( 2)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对教育体制的改革主要包括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优化管理人员素质; 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 高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增强竞争力等,同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年) 》 与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发布的基础之上,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为: 通过对人员的分配制度,形成一定的管理体制; 破除职务的终身制度和单位的所有制度,改革为激励与竞争制度,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合理配置资源,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由以上可知,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比较注重的是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因为它能直接对大部分的教职员工产生一定的影响。

2.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制约因素

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实践上也不断地探索前进,然而改革的进度相对较缓慢,想要在新一轮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就必须分析其制约的因素。

( 1) 高等教育系统受外部环境的制约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缺乏一定的压力,这是由于受到高等教育系统外在环境的相互制约。在高校里面,相当于在一个小型的社会里,从最平常的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都是由学校负责任的。 但是,在高校与社会二者相互制约时,就从客观上延迟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限制着高校内部制度的改革。

处理好社会、政府与高校三者的关系,是办好高等教育的一个首要的条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如果高校没有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支持,是办不好的,其内部的机制也是不健全的。

( 2) 政府部门的管理模式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相适应

在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当中,政府部门的管理模式也有可能不适应其改革发展的需要。这一方面主要表现为:第一,教育行政部门有集权化的倾向,管理者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在作出决策和指示的时候,就要求必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管理者目中无视高等教育的规律,滥用职权,随意干涉高校的办学,导致了行政权力的泛滥。第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教育单一化。由于高等教育的管理是一个与小学、初高中的管理不尽相同的专业管理领域,所以相应的管理者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行使其管理的职责。如果管理者整体上缺乏教育管理的专业背景,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校教育的质量。第三,教育行政部门有自我的倾向,管理者单纯为了管理而管理的想法随处可见。第四,教育行政部门将自身的行政职能扩大化了。

( 3)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内部管理不完善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内部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为高校目前都是自主办学,实行的是高校领导的管理模式,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没有得到一定的保障; 对民主管理与依法治校不重视,导致个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各个部门的任务分配不清晰,很多部门多方面管理混乱; 学校的决策透明度差; 学校领导经常变更,缺乏连任性和长远性等。

3.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在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当中,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但是实际上,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真正问题还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只有找到症结所在,才能解决问题。

( 1)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阻挡了人的积极性发挥

人在教育管理的活动中不仅具有自己的意志想法,还有自己的利益,更是价值观、道德观和教育精神的主体所在,而管理体制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的积极性发挥。再者,教育管理体制关系到了教师和管理队伍的建设,关系到了高校学科的建设,关系到了高校所有人员的素质与道德的提高,关系到了该如何制定政策和落实完善政策,它是教育成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很多高校都缺乏自主性与独立性,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模仿了国家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学校的教育和学术的管理照搬了行政管理的模式,导致了高校里官场的气息掩盖了学术的氛围。导致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是教育者缺乏当代教育的精神和教育的理念。

( 2)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权力结构不平衡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权力更倾向于行政权力,反而忽视了学术的权力,从而导致了管理体制中的权力失去平衡。教授在有关学术发展的问题上仍是以行政领导的决策为主,没有发挥出其在学术中的领导决策作用,学术管理就被行政管理所取代了,从而产生偏差,严重的甚至造成决策性的失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要协调好高校党政与专家评委、以及学生组织等在管理学校事务的关系。应当进一步加强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科学地相结合起来。

( 3)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缺乏社会制度的配合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但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也直接影响高校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度。要使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成功,就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完善的法律、政策等。社会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高校教育内部管理体制相协调,相配合。

(4)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运行存在弊端

首先,教学科研失去了中心的地位。因为管理制度缺乏科学规范性,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直接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其次,管理职能偏离了人才的培养与科学的研究。再者,管理机制在运行过程当中不具有淘汰性、流动性和竞争性,导致一些高校只知道从外引进人才,却忽视了当前人才的储备,造成现有人才资源的流失。最后,高校院、系领导的选拔缺乏民主选拔和监督,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实的管理者。

4.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1)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全球化意识

教育是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就应树立与WTO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将国际的要求融入到我国的高校之中。我国的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对管理体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加强教育管理,以便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使我国各个高校能适应全球化的环境。

(2)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三者并行的教育管理体制

高校要充分发挥专家等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并完善决策体系,还要组建专家教育决策组,参与高校各事物的决策,才能保障高校制定的发展战略,并能合理有效配置资源。高校教育决策机构应该以服务基本宗旨,适当放权,依照教育法规执行教育管理,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高校还应组建一个民主督导团,参与学校重大事物的决策和监督,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公正。

(3)高校教育干管理事实行职员制度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最大弊端是管理者的利益存在服务当中,管理者在决策时有可能有利己的倾向,致使决策的失败。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就要实行教育职员制度,也就是说教师在学校里就是教师,管理人员就是管理人员,不应同时扮演两种角色。如今我国已有五所高校正试行这个制度,效果显著。

(4)建立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

有效地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能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水平。高校要打破职员的终身制,管理人员要将自己的行为纳入发展的轨道,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执教,如此高校才能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教育管理队伍。

总而言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它依赖于政府,还要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应当把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推进其发展。对高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有效的改革,才能使高校的教育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摘要:高校的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然而,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对于各高校自身的发展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思考并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管理体制,分析

参考文献

[1]胡弼成.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症结[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2]张建林.高校去行政化需要找准平衡点[J].特别关注,2009,(11).

[3]崔欣伟.论高校内部管理的道德维度[J].江苏高教,2006,(3).

[4]廖少纲,许才明.大部制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3).

[5]廖益,周家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高教探索,2006,(2).

[6]缪鑫平.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J].教育管理,2008,(6).

[7]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戚业国,王徐波.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0年-历程、经验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情况。

1. 2 调查对象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长江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湖北文理学院、三峡大学、湖北科技学院、黄冈师范学院等湖北11 所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实习情况。

1. 3 研究方法

1. 3. 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与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相关的理论成果和相关资料,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

1. 3. 2 问卷调查法

依据现有资料和研究成果, 制订《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问卷调查表》, 对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等11 所高校开展体育教育实习的情况进行调查。

1. 3. 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借助Excel等分析工具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1 教育实习模式情况

根据现有研究和高校安排教学实习实际, 教学实习模式一般分为集中型实习、集中与分段结合以及分段实习三种模式。“集中型实习模式”, 是指一次性集中安排实习时间并完成所有实习任务的实习模式。调查中发现, 湖北省大多数高校将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实习时是安排在第七学期。“集中与分段结合实习模式”是指在集中实习之前的一两个学期里还安排少量时间 ( 通常是每学期一周) , 以见习形式进行看课、评课、模拟教学等, 为集中实习时做好充分的准备, 再到第七学期集中时间进行教学实习的一种模式。“分段实习模式”即不集中时间实习, 将教育实习穿插在各个学期, 边学习边实习的一种实习模式。然而, 目前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分段实习教育模式的相关实践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 尚未真正实行, 详细结果见表1:

2. 2 教育实习基地

教育实习基地是实现教育实习目的的基础。目前湖北省各高校基本已形成了各自稳固的实习基地。调查中发现, 湖北省11 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基地一般均位于学校附近或各地市下属县乡, 且多为中小学, 现有的实习基地在数量上基本能够确保学生的实习工作。然而, 调查的学校中都有少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实习。究其原因, 主要与严峻就业形势压力下学生就业多样化趋势以及高校教育实习基地类型的单一性有关。从现有调查研究看来, 当前体育教育学生的就业出路主要有:资教、体育企业、体育俱乐部、销售、创业等几种形式。然而,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传统老套的实习基地选择模式未能与学生的多样化就业趋势形成对接引发矛盾, 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2. 3 教育实习时间

调查显示, 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 实习时间大多为4—8 周, 其中实习6 周及以下的高校占到了总调查数量的63. 6% , 而10 周及以上的只有2 所高校。不难发现, 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习安排的时间相对不足, 除去学生从到达实习单位到正式工作以及实习工作结束时的总结工作, 其真正可用于教学实习的时间较短且大多数只有4 - 5 周时间。而依据专家多次调查论证结果 ( 见图一) 得出:体育教育实习任务由多个子目标构成, 实现各个子目标所需要的时间也有较大差异 ( 见表3) , 4 - 5 周的实习时间无法从根本上完成实习任务。

研究结果表明: 要全面地实现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目标, 实习总时间应为10—12 周, 甚至在12 周以上。总体而言, 高校目前安排的教学实习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

2. 4 教育实习管理

完善的教育实习管理是有效鞭策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和达到实习目的的重要手段。调查发现: 当前大多数高校对实习生的管理不够理想, 虽然每个实习小组都设置有指导教师, 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委员会。然而大多数学校的实习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多为兼任, 同时承担校内教学工作, 不仅在管理、指导实习生的时间上难以保证, 甚至在教育实习管理和指导的胜任力方面都存在问题。调查中, 部分实习学生反映实习指导老师做“甩手掌柜”, 仅在进实习单位之初和实习结束总结中出现过, 其余时间难觅踪影, 加之部分实习单位人数安排较多, 以致实习生分配到实习学校后, 由于监管缺位等原因, 放任自流, 并未认真完成实习工作、敷衍了事。另外, 部分以自主实习为名的学生, 也存在从未参加教育实习得以蒙混过关的现象。

2. 5 实习成绩评价

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是教育实习工作的重要一环, 是全面检验实习生的思想品德、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通过实习评定, 可以全面检查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情况和生存技能, 也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质量的有效反馈。

目前, 关于体育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 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 但它们都不外乎是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或者二者结合。评价者有的是以院校带队教师为主, 有的是以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为主, 还有二者综合评价。但无论是那一种方式, 都存在不足之处。较常见的问题有: 定性评价太粗糙, 且教师个人主观成份过大; 定量评价制定的量表太复杂, 缺乏实际操作可能性, 纵然部分量化指标制定得比较合理, 也依然存在执行不到位等现象。

3 改革优化对策研究

3. 1 采用“集中与分段结合”教育实习模式

教育实习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更应作为大学四年的全程性培养过程。针对教育实习的性质, 结合现今社会对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就业需求和教育实习存在的各种问题, 提出完善“集中与分段相结合”的教育实习模式 ( 如图2 所示) 。

集中实习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 这也是教学实习的主要部分, 分段实习就是在集中实习之前, 从大二开始, 每学期安排一周时间, 从组织学生到附近中小学看课开始逐步过度到让学生在校内进行模拟实习, 最后进入到集中实习阶段。其实, 从表面上看这也是一种分段式教学实习模式, 但它注重的还是最后的集中实习阶段, 以前的每学期一周的实习安排只是为这一阶段做准备, 这样便于学生能够通过提前预演及时发现问题,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针对性的解决以及到集中实习阶段时能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专业技能。

3. 2 建立多途径教育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的选择要突破常规, 注重实际效益。目前, 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出路来看, 体育教师、公务员考试、社区体育指导员、体育产业公司等依然是学生就业的主流方向。因此, 在实习基地的安排上, 应与社会紧密联系, 建立多样化的实习基地。及时了解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质量规格, 打破传统的集中时间、集中地点、单一对象的实习形式, 实施多形式、广范围的教育实习。具体的实习途径如下图3 所示:

3. 3 适量延长教育实习时间

由于4 - 8 周的实习时间, 在时间上无法保证学生圆满的完成教育实习任务, 达不到教育实习的真正目的。因此, 采用“集中与分段结合”的教育实习模式, 安排相应的实习时间有利于实习生较好的锻炼、提高和掌握专业技能。在“见习”和“演习”阶段, 每学期安排一周的时间, 由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就地取材, 通过初步感悟过渡到置身其境, 再上升到切身体验。经过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 实习生对体育课的教学已有了初步的体验与认识。在第四学年的上学期, 我们再集中安排10 周左右的时间来开展真正的体育教学“实习”阶段。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缩短学生的适应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师角色, 从而更流畅、更出色地完成实习任务。

3. 4 实行教育实习双重管理

建立严格、科学的教育实习管理体系, 要结合当前形式下体育教育实习的特点, 摸索新的实习管理方式, 挖掘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资源优势, 创新教育实习管理体制。在实习生中加强师德等职业道德与职业标准的相关教育, 严格执行各项实习规章制度。要遵循实习指导教师权责对等原则, 强化教师责任意识。首先, 要制定明确的指导教师任命标准, 选聘有丰富的体育教学经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其次, 选定指导教师后, 在实习工作期间, 应对其工作建立规范、严格的工作考核机制, 尤其是中学指导教师, 确保其圆满完成指导实习生的工作。

3. 5 完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

3. 5. 1 对学生教育实习的评价

采用结构综合评定法, 建立成绩评定表 ( 如表4 所示) 。

3. 5. 2 对指导教师工作的评价

高校实习指导教师既是教育实习业务的指导者, 又是实习工作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其工作责任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实习效果, 为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和管理水平, 表彰优秀指导教师, 实习结束时, 可由学校领导、教研室主任及全体实习生来共同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 并与教师的奖金、职称评定相结合。对于不称职的指导教师给予扣除奖金, 取消以后的指导资格等方式进行惩罚。

参考文献

[1]孙杰, 陈玉霞, 张政权.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质量评估方法探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 (4) :15-17.

[2]李相如, 周林清, 顾韦农.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 (6) :20-23.

[3]许声宏.社会需求与北京体育大学本科教育实习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 (12) :57-60.

[4]徐开春, 刘丙权, 江志强.关于体育院系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43-45.

[5]金健秋, 车保仁, 于军.体育系教育实习改革的研究[J].体育学刊, 2000, (4) :68-71.

[6]余纯璐.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模式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报, 2002, (11) :19-21.

[7]陈家起, 杨祖辉.体育教育实习的“多元化”[J].体育学刊, 2001, (11) .

[8]李树怡, 孙敬, 朱越彤, 李秀华, 苏连勇.体育教育实习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8) :54-57.

[9]高等学校教材编写组.体育教育实习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295-298.

[10]张弛.体育专业教育实习之我见[J].中国学校体育, 1999 (4) :67.

高校健康体育教育改革探析 篇9

1. 健康体育教育的理论依据及本质特征

50年代在欧美一些国家, 对于健康体育教育思想的提出已经具备雏形, 当时针对现实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很多健康问题, 提出了身体素质检测评价的相关理论, 体育教育专家们紧密结合人体生物学相关规律, 把提高身体素质理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运动能力有关的运动素质, 它们是素度、反应时、灵敏、爆发力等;另一类是与健康有关的健康素质, 它们是心血管耐力、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身体的柔韧性、身体中脂肪的百分比。并认为后五项健康素质的指标, 能从健身这个角度反映人的健康状况, 把与健康有关的人体素质凸显出来, 把身体素质理论进一步深化, 使体育锻炼的目的更明确, 锻炼的操作过程更有科学性、合理性, 锻炼的价值得到自然的回归。 (1)

健康体育的基本特征是以提高个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及全身心的健康状态为目的的, 通过传授相应的健身方法和自我健康诊断、检查、评价和实施为中心的一种体育方式。它是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 结合实践、环境、心理、防护、保健、医疗及生活方式而进行的终身受益的教育活动。 (2) 且各个环节成为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纵观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则是过多强调了学生的体育技能与技巧训练, 而对于学生的健康体育教育缺乏目的性、系统性、计划性和科学性。具体表现为即使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较高, 但并没有把它和促进健康, 提高健康水平进行有机结合, 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自由性。因此如何紧密结合个体的生物学规律来开展体育教育, 是当前体育教育日渐重视的问题, 而这也正是健康体育教育所要表现的内在本质。

2. 健康体育教育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关系

2.1 高校实施健康体育教育的必要性

从锻炼者的角度来看, 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 满足兴趣爱好, 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 磨炼和培养坚忍的意志, 等等, 但归根结底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高机体适应自然抵抗疾病的能力, 并据此来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

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历经了从“运动技术中心论”到“身体素质中心论”, 到现在的“快乐体育”、“终身体育论”等发展过程, 在这些历史进程中, 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而有所不同, 从强调“经世致用”为主的军国民教育到实用主义的体育技能培养, 再到强调素质教育的个体完善等诸多目标交替出现, 直到现在更注重于个体身心协调发展的终身生效目的来看, 只有体育的综合社会价值得到体现, 才是体育教育价值的真正回归。

健康体育教育主要在于充分强调健康意识、自我检测评价和实施健康运动, 除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习惯和锻炼技能以外, 体育教育的目标还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 让他们认识到“有了健康不等于有了一切, 但失去健康将失去一切”。要给大学生创造健康教育的条件, 例如通过具体事例的讲解, 让大学生对缺乏健康知识产生一定的危机感,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并通过选择正确的保健方法和途径, 学会运用锻炼技能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让大学生意识到健康行为和正确生活方式的必要性, 建立符合健康要求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总之健康体育的教育观念应当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2.2 健康体育教育观将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主线

从注重运动竞技性, 到逐渐转变为更加重视个体的身心协调发展,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经历了深入改变, 这一变化引发了高校体育运动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随着1995年6月20日由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1999年6月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贯彻落实, 近20年来的体育教育改革使得高校健康体育教育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全民健身计划提到的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 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更加为健康体育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目标。教育部体卫艺司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修改, 指出高校应坚定不移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并传授体育知识、技能、锻炼方法, 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现在的身体锻炼和将来的健康维护服务。

但综观大多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来说, 却始终没能从仅抓技术和身体素质的观念影响中转变过来。健康体育教育从学生实际的需要和锻炼终身受益的角度出发, 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着眼未来, 是促进体育教育深化改革的有利武器。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及人们对体育运动本质和内涵理解的进一步增强, 还有现代生活形态对体育教育提出的要求来看,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投入方面都更为重视。只有及时抓住这条线索, 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力, 使之真正成为未来高校体育教育的中心内容, 从而使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健康体育教育观念逐渐步入人们的学习、生活和锻炼, 才是未来高校体育教育的主线。

2.3 以健康体育为中心的高校体育教育将更具生命力

高校体育改革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影响, 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施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强制性的、短期的行为状态下, 没有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内在广泛的效益。 (3) 健康体育观念的出现, 无疑是给目前这种状态注入的一剂强心针, 它将使高校体育改革产生向着诱导性教育为主的巨大改变。

为了体现和发挥健康体育对人本身的良性影响, 高校体育教育应进一步拓宽教育目标, 把与学生终生相关的健康体育教学摆到重要的地位上来, 充分地发挥终生体育教育的社会效益, 使体育和健康都成为伴随学生一生的重要内容。而对于体育教育本身来说, 也会因为与健康充分结合的理念更具吸引力, 使高校体育教育自身的造血机能加强, 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并最终使高校体育教育成为使人们终身受益的社会动力。

3. 对高校实施健康体育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3.1 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作为首要任务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意识使人能从客观现实中引出的一系列概念、思想、计划等指导自己的行动, 使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 (引自《辞海》) 。意识分为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 前者也叫自我意识, 后者叫世界意识。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马克思曾说:“不是意识决定人们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由此可见, 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了在体育锻炼时的目的性和持久性。因此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养成就是健康体育的首要任务, 它体现出社会发展的需求, 也使体育教育工作有更广阔的理论研究基础。对健康意识的培养, 一方面应注重提高个体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 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和提高个体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能力。这种从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着手的体育教育, 才真正体现出了时代精神, 成为将来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

3.2 对僵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要适应健康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就需要对原有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高校体育教学一般都是按照不同锻炼项目进行技术和技巧的相关课程设置进行, 但是忽视了对学生锻炼的科学系统性指导。健康体育教育强调以科学系统完整的运动观来指导锻炼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目标, 形成一个良性的反馈系统。

例如在游泳课程中, 为了提高学生机体功能和肌肉耐力,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距离、不同量和强度的游泳锻炼作为练习内容, 在课程中注意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为了游而游, 还是通过几次耐力课的学习掌握如何游、游多快, 心率如何控制等对健康有利的专业技巧。如果把着眼点放在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健康长远目标上来的话, 在教学中就要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游、如何去游, 以及它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对于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反应如何对待, 等等, 更重要的是传授关于机体运动的评价方法、制定目标的方法、采用锻炼的方法、强度、时间和练习次数的不同控制测算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使枯燥单一的游泳变得更加科学、实用和有兴趣。这就提出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多层次教学方式, 高校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兴起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通过俱乐部的参与, 同时拓展了学生在校的交往圈, 为学生搭建了多专业共同交流的平台, 俱乐部教学中组织的相关体育竞赛, 也使得原本刻板的体育教学变得趣味盎然。

3.3 对单调的教学内容及教材进行改革

体育健康教育也应该顺应不同外部条件加以改进。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及环境的变化也对健康体育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例如环境恶化所导致的地球温暖化现象, 导致四季温差变化极端, 从而对室外体育锻炼者产生了严重影响;再如大气严重污染所导致的地面夜晚大气层对流作用的减弱, 使得比重较大的被污染气体大量沉积于低空, 造成了早晨空气的不良现状, 不利于晨练的展开, 种种现实变化中的情况都提出了必须不断依据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并随时调整具体的体育锻炼的内容。

在选择教材时, 应注重选择一些难度适中, 且易于开展, 又能使学生终生受益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 例如武术、游泳、网球、健身健美运动等, 增强了体育教育的实用性。同时为了增进理解, 可多引入一些生活体育的内容, 使技术难度降低。同时强调参与运动的兴趣, 了解此类运动文化的内涵, 增强课程的终身受用性, 结合时代特点, 从拓展学生知识面着手, 多选择一些综合文化类书籍, 而不仅限于体育专业知识的传播, 例如对奥运会相关知识的专题讲解书籍, 使学生对体育文化及历史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高校体育教育的价值超越学生时代而具有终身意义。

3.4 对单一的考核制度进行拓展

对考核制度的设计应该以检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 在技术难度方面不宜过多强调, 使学生更多注重锻炼的过程, 而非以往的技术达到值。另外, 应当加强对学生从事体育锻炼过程中, 对自我健康的诊断、检查、评价和实施方面的实际应有能力的考核, 这种能力将是他们实施终身体育所必备理论和指导实践的工具。注重考核制度的完善, 例如制作课外锻炼卡, 将课外体育活动的成绩记入体育课内, 这样做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延伸, 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使学生更加重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 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的兴趣, 促使他们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变化,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人们的精神压力普遍增大, 环境恶化对人的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使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增加, 改变生活质量的愿望和保持健康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增强。高校体育教育也要适应这一时代变化, 以掌握健康锻炼和评价的科学目标、手段和方法为目标, 教育学生从健康体育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教育思维的调整, 从教材体系、考核制度及教学方法出发, 让体育教育成为人们终身受用的健康指导课程, 促进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 以全纳性和创新性的健康体育教育文化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摘要: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不论是从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还是国际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大众要求的角度来看, 健康体育教育都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作者通过分析健康体育教育的依据及特征, 指出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体育教育的紧密联系, 对高校实施健康体育教育提出相关建议, 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健康体育教育,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昱.21世纪高校健康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四川体育科学, 1999, 4.

[2]麻巧英.关于高校体育实施健康体育的探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

[3]樊炳有.普通高校实施体育健康课程的理性思考.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

[4]郭有莘等.高职院校健康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中国校外教育, 2009, S3.

[5]张宏成.实施健康体育教育改革的研究.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

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之路 篇10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正刮起一股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思潮。这股思潮的涌现极大的改善了原有教学制度的弊端,引领了体育教育走向新的道路。原有的体育教学制度过分注重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对于体育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积极性的缺乏更使得体育精神的传播受到极大的阻挠,学生无法充分的了解到团结互助,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珍贵的体育精神。如何更好的落实以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教学观念,以下是几点看法:

1、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形势

1.1、改革力度不够

传统的体育教学的目的旨在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希望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时至今日,这仍是体育教学的本质。但对于体质教学的过分注重使得体育教学的乐趣大打折扣,学生也无法真正领略其中的乐趣。终身教育更是作为体育教学的一大瓶颈而难以跨越。长期的制度实行更使得此观念深入人心,难以变动。好在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深入大众,使得人们对于以人为本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奋起直击,抓住改革的浪潮,做好体育教育体制转变的准备。

1.2、教学考核制度不完善

大家都知道体育教学考核制度不仅是对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估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测验。只是传统的考核忽略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把成绩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未免有失公平。而且如此生硬的考核制度也使得体育教学呆板无趣,学生更是无法放松心情去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体育教学的成功不在于多少人能达标,而是有多少学生能真正的体会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甚至把体育当成终身的兴趣传承给下一代。

1.3、硬件设施缺乏

随着生源的不断曾加和对体育锻炼的不断重视,硬件设施的加强也逐渐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在现有的体育教学设施中,场地和体育器材是一大问题。狭窄的场地空间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极大的削弱了他们活动的兴趣。不够完善的体育器具更是让充满好奇心的青年学生扫兴至极,大大减弱了他们对运动的热情。只有逐步完善硬件设施,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当的体育活动环境,才能更好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1.4、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体育教师深受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深入人心,难以有所突破。再加上体育老师大多只专体育对其他学科知之甚少,难以将各类学科的知识熟练的运用于教学中,致使教学水平难以提高。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历水平,不同的知识构架更使得教学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又很棘手的问题。

2、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方法

2.1、加强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

大学体育教学对于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奠定了体育教育长远的发展前景。体育教育的核心便是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和自尊自爱的人生准则。通过体育教学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各种竞技比赛培养学生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团结友爱的体育精神;通过对各种体育游戏的参与,逐渐加强对体育的热爱及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更加通过这些运动项目的实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这个最坚实的目的。以此,学生才能了解到体育教学的精髓所在,对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才会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2.2、完善教学考核体系

完善教学考核体系有两方面是值得注意的。第一就是考核人。以往的考核人即为老师一人,剥夺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适当加入学生对学生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会使评价的内容更加完善,评价的结果更加深入人心,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提高。而且对于学生间客观评价的注重不仅锻炼了学生客观的评价意识,更让学生能更多去思考别人的不足与优势,进而对自己进行勉励和告诫。第二就是考核制度本身。传统的考核制度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成绩的优劣,对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而且考核内容的单一性大大忽视了学生的专长爱好和个性差异。使得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特长提高也得到了极大的阻挠。况且对于不同各阶段的学生,体育成绩的优劣与他们现在的状态或者以前的状态以及之后的状态发展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合理的完善体育考核制度刻不容缓。

2.3、完善硬件设施,加强管理需要

大学体育教学硬件设施的完善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应从多方渠道筹措资金来支持硬件设施的完善及人材管理的需要。人材的管理包括对老师和器材的管理。对老师的管理即加强对老师教学质量的考核及老师本身的素质考核。对器材的管理则要注重宣传学生老师爱惜器材的观念,增设奖惩制度,加强器材的安全保管措施等。

3、总结

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千万学子对于体育的态度,也影响着体育教学前景的发展,其对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更对个人人生乃至整个社会的体育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体育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应努力为建设新的体育教育体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梁娜.现代体育教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

[2]陈宏等.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观念之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2.04.

针对高校课堂教育改革的分析 篇11

关键词:教育手段;教学改革;人才引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一、教育是一国之本

高等教育作为大学生跨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其意义之大不言而喻。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的去用科学的观点考察、探索、研究,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及早发现各种问题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此为锲机,我大体总结了我们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法和对策。问题大体如下:

1.部分教材的选择与课程、课堂教学不对称;

2.部分教师教学课件制作过于简单、死板,教学手段单一;

3.部分学生课堂学习不认真,“开小车”现象较为严重;

4.学生课前预习不够,课后的复习、作业不到位。

当然,“人无完人,树无完树”!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那么完美的,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尽可能的充分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要不断的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不可怕,只要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能够提出解决方案,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的。

二、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教训

(一)在教材选订方面,积极协调相关图书机构,充分尊重并调研相关责任老师的意见,再结合我们各个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的选购出最适合我们教育教学的教材,只有这样,我们的一线教师和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拿到、拿好“第一本”教材!这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

(二)针对部分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课件过于简单化的问题,我们可以经常组织相关老师多参加观摩课;多走进老教授、优秀教师的课堂,取长补短,不断的优化提高自我。学校也可以定期不定期的举办优质课比赛,并设立一定的奖励措施来刺激老师的激情和强化责任感!还可以举办教师课件制作大赛,把大家平时的教学课件都拿出来比拼,互相切磋,进一步的提高我们的课件制作水平,最终能够根据专业课程不同,制作出更加符合我们课堂的精品课件,更好的为课堂、为学生服务!

(三)针对我们学校部分学生学习意识不强,课堂纪律不明确,上课“开小车”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更加精益求精、严以律己,厚德敬业,求实致用的精神,不断的丰富自我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的优化我们的课堂氛围,积极主动的多与学生沟通,并且应该针对我们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做出更加符合其自身发展的好的学习方法。比如说,可以多采用“阅读式”教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采用“归纳式”或者“讨论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思考等等。即使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上课比较调皮捣蛋的、不太进取的学生,我们也应该用正确的、合理的方式去引导,争取以更加优异的课堂,精品的课程来吸引同学去主动学习,爱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四)针对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书写不认真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最后几分钟的时间,主动带着同学们对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进行引导,最好再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效果会更好一点。而在课后呢,还可以留出一些创造性的作业,不能死板、墨守成规,都是每章节的课后习题,要有一定的内涵和深度,教会学生用脑子写作业,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照抄,充分的调动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主动的愿意的去做作业,最终真正实现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学习,课后努力复习!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齐心合力,才能够把我们的课堂真正的搞好,才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综上所述,高校课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作为中国教育的推波助澜者,作为祖国花朵的浇灌者,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高举改革大旗乘风破浪!学校层面也要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学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还要要求老师们通过自我的“持续不断充电”,进一步的丰富课堂内容和改进教学手段,借着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春风,大步向前迈进,争取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侯琳琳.“四位一体”教学方法的实施与思考——基于《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4):34-37.

[2] 邓燕雯,陈秋华,等.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3):56-58.

[3] 黎加厚 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

[4] 李儒银,欧红玉.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9(8):46.

[5] 王彦 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4).

关于高校数学教育的改革建议 篇12

关键词:高校数学,课程教育,建议

数学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也是各学科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基础。但当前, 不少学生甚至部分老师却仍在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甚至有些高校还在逐步减少数学课时。因此, 要想提高数学教育质量, 使数学真正为社会、为人类服务, 就需要重新审视数学教育价值, 认清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寻找一条适合非数学专业的学生 (包括文科生) 学习数学的道路, 这是对数学改革的一种尝试。本文首先分析中国现代高校数学教育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然后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我国高校数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自1999年高校扩招伊始, 虽然更多的孩子获得了再次接受教育的机会, 但给我国高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让我们每位高校工作者都背负着极大的压力, 而这种压力在数学教育中尤为突出, 给高校数学教学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 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高校扩招, 学生人数增多, 不可避免地使得高校数学小班教学向大班教学转变, 导致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有所下降。有时明明感觉有部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不够, 但是为了其他同学, 也为了教学进度, 没有办法再做过多的讲解。同时, 扩招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这必然导致其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同时, 因为班级增多, 教师有限, 就不得不减少课时数来完成教学工作, 从而导致数学教学课时量减少, 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或者即使完成教学任务也是赶着进度, 严重影响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 过分使用信息技术, 忽略了传统教学方法

当前, 很多教师过分强调信息技术教学, 改变甚至完全忽略了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一般来说,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对课堂的一种很好的延伸和扩宽, 但如果过分地使用这些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 就会导致教学内容的宽泛化, 让学生抓不住重点。比如, 在高校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少部分教师习惯用多媒体教学, 甚至一节课下来黑板上看不到几个字, 淡化了学科本质的教学, 学生听完之后感觉云里雾里, 一点印象都没有。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 本身具有特殊性, 注重逻辑推理。这种逻辑推理只有通过一步一步演示, 才能让学生慢慢领悟。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 避免这种重心的偏离, 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应该是形式为内容服务的。

(三) 淡化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提出: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倡导互动式教学。但是, 目前有不少教师并没有正确理解这个理念, 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淡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过分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而忽略了教学的效率。还有些教师因为过分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跃课堂气氛, 而忽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率。还有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注重对学生自主性的开发, 而忽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引导。除此以外, 少部分教师没有合理利用对学生的评价这一有效工具, 只看到表扬的积极作用。适度的表扬是合理的, 但是表扬的同时, 也要注意适当去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前, 个别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 这就使学生慢慢地养成了不正确的学习态度, 制约了教学有效性的发挥。

二、解决高校数学现状问题的对策

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性、精练性、逻辑性、严密性的语言,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同时还要求教师通过言传身教, 使学生们逐步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为其将来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学生学习微分学时, 应让其意识到微分学理论及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一个整体, 这样如果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科研以及遇到某些实际问题时, 就知道应该用哪些数学方法加以解决。数学语言是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手段, 是接受美感熏陶的一条途径。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 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是一种知识, 而且是一种素养;不仅是一门科学, 而且是一种文化。它对各类人才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想全方面解决当前高校数学教学的中存在的问题, 唯有对其全方位地分析。因此, 我们可以尝试从学生、教师、学校等多角度进行探讨, 并找出使高校数学发展更加合理化的策略。

(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目标及态度是可以通过合理引导来改变的。让学生懂得如何将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 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例如:可以给经济类的新生提一个问题:假设四年之后需要购房, 那么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一个还贷方式。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虽然网上可以找到答案, 但如果是学生自己动手, 如何操作?又或者在学生做好方案后, 如果方案不够好, 教师还可以做相应的指导。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果学生能尝试用数学来解决一些问题的话, 数学教育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了, 因为学生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曾指出:在现代初、高等数学教育中, 特别反映在教材与教学方法中, 似乎过于偏重演绎论证的训练, 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形式论证 (逻辑推理) 的严格性上去,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来说, 实际上是不利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做的是要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注重数学概念的认识过程,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

(二) 倡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 但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又不尽相同, 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可以多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或者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去考虑事情。比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建模, 不仅是在课堂上, 还应将数学建模常态化。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很多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也能将互动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的思想融入教学活动中。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竞赛活动, 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创立学习相关的刊物或作品,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这些方法, 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摆脱中学时期以“题海”战术学数学的错误观念。

(三)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老师将其应用到高校的数学教学中。伴随着应用的普及, 教学中那些原本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和定义变得直观而生动了。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 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变得更加容易, 也更加有效了。信息技术正在丰富和改变高校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课件, 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展示需要讲解的内容。这样不但让课堂变得轻松有趣, 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 同时还将教学环境转变为学生容易理解的情境, 让知识点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总而言之, 在高校数学教学中, 教师需要积极反思自己在教学方法上的问题, 寻找合理有效的方法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第一课题组.我国大学数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新形势与相应的对策——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思路和建议[EB/OL].http://202.117.35.250/jfzx/contents/66/148.html.

[2]徐利治, 王前.数学与思维[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3]许加凤.关于高校数学教育问题的探讨[J].高等数学研究, 2009 (12) .

[4]胡晋宾.文化视角下的大数课育人功能[J].数学教育学报, 2001 (3) .

上一篇:陶瓷试验下一篇:缸内直喷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