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科技英语论文

2024-06-11

陶瓷科技英语论文(精选5篇)

陶瓷科技英语论文 篇1

一直以来高校英语系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上都不自觉地走进英语人才“工具化、技能化”的模式中。在该模式指导下, 各校英语专业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当成主要目标和任务。专业教学侧重语言技能培养、训练和运用, 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其他能力的培养。这种“英语教学等同于语言技能训练”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历史误区 (肖礼全:2004) 。结果是英语本科毕业生缺乏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戴炜栋 (2007) 在谈及英语本科专业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时指出, 理想的英语人才应具备专业知识、语言基本技能、学科素养和批判能力等四个方面的才能。其中批判能力, 即为创新能力, 是一种较为独立的客观分析和评判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英语专业本科生最为重要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 才能在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工作中自主学习, 从而完成工作任务。事实上, 教育部2000年4月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 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两者不可偏废。”可见, 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新世纪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

一、英语专业创新能力的构成

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离不开自己的专业学习, 因此他们的创新必然以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为依托, 以自己的知识积累为基础, 以各种能力为物质保证。但是, 作为文科的英语专业与理科不同, 如果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某个专业领域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或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见解, 就是不现实的。因此, 有必要区分学习创新与实践创新。“学习创新关注更多的是创新过程。这种创新只是相对于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而言的。实践创新关注更多的是创新结果。这种创新是相对于全人类的文明历史而言的。文科不同于理科, 文科创新更需要厚积薄发, 我们要求学生更多地学习创新。只要他们能对自己未知的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对自己已有的知识提出疑问进行批评撰写文章, 他们就是在学习创新” (文秋芳:2002) 。笔者认为英语专业创新能力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 创新精神, 即求新、求异精神。求新就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敏感性, 渴望获得新知识的欲望;求异是对司空见惯的事情能提出问题, 产生疑问。对于英语专业本科生这种创新精神便是对书本知识提出问题, 产生疑问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同时具备对书本之外但与专业相关新事物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索的进取之心。 (2) 创造性思维能力, 即具有敏捷的、灵活的、批判的、独创的、探索的和多向性的思维品质。认识事物能从多角度进行批判性的认识, 具备认识的独创性, 不是人云亦云。对于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 创造性思维能力表现在从多角度全面认识专业知识, 而不仅仅是孤立地学习单词、句型、语法结构等。同时, 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应包括把各门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 (3) 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与人沟通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善于向他人学习的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 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于英语专业本科生特别要加强的能力便是与人合作的能力。我国的教育体制对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教育强调更多的是个人能力, 而对于团队合作能力的关注不够。尤其是文科学生, 很少有机会以团队的形式来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 (4) 创新人格, 即创新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具体包括:自信、自尊、乐观、开朗、谦虚、谨慎, 包括事业心、责任心、恒心和毅力。对于英语专业本科生要实现学习创新, 就必须在专业知识学习上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在参与团队合作上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科学研究上具有责任心、恒心和毅力。

二、英语专业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1. 总体规划

(1) 把创新能力培养融入专业主干课程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以研究、探索、批判的态度来对待所学知识。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甚至批判。做到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它要求由教学模式由单一的教师授课转变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性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戴炜栋、刘春燕:2004)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习者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 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符合人自身认知规律的一种学习方法” (郑艳:2006) 。

(2) 在教师中树立“研究性”教学理念。“研究性”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而“目前教师应该做的是改变对外语专业办学的传统认识, 外语专业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外语专业的学生成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 (郑艳:2006) 。“研究性”教学理念符合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2. 实施细则

(1) 探索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主干课程中融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设计, 强调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以笔者所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为例:专业低年级的《综合英语》和《英语阅读》课程中的文章阅读采取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自主阅读, 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 分析文章, 而不是对答案。教师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自由讨论中得到极大提高。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灌输者变成学习引导者, 学生角色由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成学习主角, 掌握学习主动性。课堂上这种讨论式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方式直接影响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使自主学习伴随学生一生, 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专业高年级的《语言学》、《词汇学》、《英美文学选读》、《高级英语》、《高级口译》等课程中侧重对学生专业素养, 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具体通过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和一定的实践方式来学习课程的内容。笔者所教授的《语言学》和《词汇学》便通过这种方式来教学。学生首先就某一主题查阅大量的资料, 然后形成自己对该主题的认识, 最后通过课堂讨论来充实和调整自己对该主题的看法。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方式, 学生不仅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模式所达到的效果, 而且激发了阅读课外资料的兴趣。学习真正变成了自主研究性学习, 不是应付课本后的练习题对《高级英语》课程中的某些文章采取短剧表演的实践教学模式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和表演的热情。《高级口译》课程采取现场模拟口译的教学方式。以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为例, 《高级口译》课拿出15个课时用于学生模拟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式的嘉宾翻译和陶瓷作品介绍的现场翻译。这类翻译实践活动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对口译的感性认识及提高口译实践水平的欲望。

(2) 实施教师“研究性”教学的理念

所谓“研究性”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讲授课本知识而学生则是安静地听讲。“这种教学理念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结果使他们缺乏思想, 缺乏观点, 缺乏创造能力” (何兆熊2003:46) 。“研究性”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在对所教内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决定学习的结果。笔者所在英语系为实施“研究性”教学理念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都做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是增加了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比例和学时, 同时授课不只是停留在“知识传授”层次上, 而以“专业研究”为主。例如把《语言学》、《词汇学》和《英美文学选读》的课时由三十调整为四十五。而在教学方式上积极贯彻“研究性”教学理念:教师就课程中所涉及内容提出讨论话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 课堂上以讨论或辩论的形式完成授课。授课中教师特别就某些可以作为学生本科毕业论文主题的内容做详细的讨论, 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打下基础。《毕业论文写作》课程中增加实践内容。该课程中一半的课时 (15课时) 用于学生自主上网查找资料。教师就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实践证明, “研究性”教学理念不是一种高不可测的理论, 而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做研究对学生来说不是不可能的事, 只要他们对自己所学领域的知识产生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通过撰写文章的方式把自己对该领域知识的认识和看法表达出来, 就是在创新。

三、结语

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研究性”教学和学习的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研究的能力。它强调学习创新, 即创新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对所学知识提出看法、见解和批判。这种理念对培养文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针对性, 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当然, 任何一种理论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都应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对于三本院校, 强调“研究性”教学理念中教师在教学中的启发、引导作用;强调“研究性”学习理念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戴炜栋, 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 2004 (4) :10-17.

[3]何兆熊.办好外语专业之我见[J].外国语, 2003 (2) :46-50.

[4]郑艳.认识外语专业内涵建立研究性教学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J].外语界, 2006 (3) :4-5.

[5]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 2002 (4) :14-15.

[6]肖全礼.走出中国英语教学的历史误区[J].外语教学, 2004 (1) :67.

搭建陶瓷平台开展科技活动 篇2

一、创设陶瓷环境, 陶冶科学情操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 还是悬挂图片标语, 或是利用墙报, 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 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因此, 我们十分重视利用环境培育幼儿的科学创新精神。首先, 我们在幼儿园楼梯处及走廊墙面上设计了“家乡陶瓷工艺大师故事走廊”, 这些工艺大师的故事和生动科技的陶瓷作品, 图文并茂, 深深地感染着幼儿。其次, 我们设计了“陶瓷发展变化史走廊”, 如陶瓷的进化、陶瓷的生产、陶瓷材料的变化、陶瓷的发展、家乡的陶瓷技术等。幼儿在与教师、家长、同伴一起观察、讨论、交流这些引以为豪的科学发明创造史的过程中, 生成了许多陶瓷科技教育主题探究活动, 如“我们是小小陶艺家”“陶瓷是我们的好朋友”“陶瓷就在我们身边”“了不起的德化陶瓷技术”等。在班级环境布置中, 有“家乡的陶瓷”“我们的青花”“陶瓷角”等。围墙、走廊、过道、楼梯、教室, 每一面墙, 每一个角落, 都有精美绝伦的陶瓷作品, 每一件陶瓷, 都在说话, 都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灵, 走进幼儿园, 就像走进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陶瓷王国。这样的富有陶瓷特色的环境创设, 在不知不觉中, 为幼儿播撒了探究陶瓷的科学种子, 为开展陶瓷科学探究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社会实践, 探究陶瓷科学

幼儿园科技教育应培养幼儿对“身边的科技”广泛、持久的兴趣, 使幼儿在主动地探索过程获得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的深层价值, 使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 形成科学的态度, 获得“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也就是使幼儿学会学习, 愿意并知道如何去获取知识、认识事物。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参与真正的陶瓷制作, 探究陶瓷科学, 我们带着幼儿走进瓷厂, 走进陶瓷体验馆, 与陶瓷师傅近距离接触, 全方位了解陶瓷制作的整个流程, 让幼儿园动眼、动脑、动手, 体验当陶瓷“学徒”, 跟瓷厂的工人师傅学习拉坯、注浆、成型, 学捏瓷花, 学彩画, 给陶瓷上色, 给陶瓷题字等实践体验。如在上学期, 我们带领幼儿到德化顺美陶瓷生活馆, 全体幼儿跟着陶瓷师傅学捏花, 在捏花的过程中, 幼儿看到师傅捏出来的瓷花惟妙惟肖, 而自己捏出来的瓷花又粗又笨, 有的还会断裂开来。师傅拉的坯光滑细腻, 而幼儿拉的坯粗糙变形……在实践体验中, 许多的科学问题就会油然而生, 为什么自己的捏的瓷花会断裂呢?为什么瓷花之间会粘不紧呢?为什么自己拉的坯不会均匀呢?又如, 孩子们在已经烧制完成的陶瓷作品上进行彩绘, 颜色暗淡, 干了之后容易掉色。而在瓷坯上彩绘, 再经高温烧制, 则色彩鲜艳, 艳丽无比, 这是为什么呢?……一系列的科学问题, 在幼儿的实践体验中产生, 幼儿总会想方设法地去探究解决。孩子们或是请教陶瓷师傅, 或是请教老师, 或是讨论研究, 或是自主解决, 许多的科学问题都让孩子们解决了。

三、加强探究引导, 鼓励个性创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幼儿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途径, 是科技教育的关键。一是从陶瓷材料中探寻科学。在陶瓷的生产过程中, 其陶瓷材料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探究的科学内容,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充分挖掘, 合理设计, 有计划地实施科学教育活动, 如瓷土, 具有可塑性, 易于吸水, 有粘性等特性, 据此, 我们设计了《好玩的瓷土》《瓷土的秘密》《瓷土变变变》《瓷土陶土总动员》等一系列科学活动;又如石膏模具, 蕴含很多可探索的科学因素, 我们将要观摩的许雅萍老师的大班科学活动课《石膏模具里的秘密》、就是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操作等方法感知石膏模的“秘密”。瓷土、陶土、石膏模具等都是在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孩子很熟悉, 而且容易获得, 用这些材料作为科学活动的内容, 孩子不仅兴趣, 而且体验到科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 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许多帮助, 进而激发孩子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二是从陶瓷作品中探寻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 具有科技容量的陶瓷作品也层出不穷, 而孩子也在有意和无意之中, 以他们特有的敏感 (锐) 的眼睛和心灵收集着这些信息。如:德化佳诚陶瓷有限公司新研制的自动茶具, 只要把自流杯放到自流壶嘴下面, 壶内水就会自动流出, 把杯拿开后, 水就会自动停止。自动茶具蕴含科学原理是自流壶底座有磁石, 利用磁化相吸原理, 让茶水自动流出。我们及时盘活这一资源, 开展《自动茶具用处大》《自动茶具真神奇》《自动茶具话自动》等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自动茶具是蕴含科技成份高的陶瓷产品, 有许多值得幼儿探究的知识, 我们进行挖掘和整合, 设计成以幼儿探究为主的活动内容, 让孩子感受其神奇的同时还与其它自动产品联系起来, 在此基础上并鼓励幼儿在大胆创新与设计, 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探究和创造的需要。此外, 还可以从陶瓷话题中探寻科学等等。

陶瓷科技英语论文 篇3

景德镇在东晋时被称为新平镇,唐朝时为昌南镇,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才更名为景德镇。据文献记载,景德镇的制瓷业开始于汉代,到了明代便已在景德镇设立官窑,烧御瓷,并逐渐成为世界上烧制瓷器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和民间瓷厂,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其中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为最。其高超的手工技艺,精湛的工艺造型,绚丽的装饰艺术,神奇的烧炼技术,充分体现了景德镇极高的技术和艺术成就,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陶瓷产品中的瑰宝,为我国陶瓷工业以至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增添了异彩,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并赢得声誉,加强了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不熄的千年窑火,使“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瓷享誉世界[1]。景德镇几乎成为了陶瓷的代名词。

近代,随着陶瓷工艺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国外陶瓷商品的涌入,久负盛名的景德镇陶瓷在外来瓷的冲击下开始逐渐走向衰弱。

解放后,尤其是在1949年到1966年期间,景德镇传统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工业化大生产模式成为景德镇陶瓷生产的主流,这种生产方式产生了对先进技术的强烈需求,传统工艺的改进和外来先进技术的引入渗透到景德镇陶瓷工业的每一个领域。这些变化缔造了以后一段时期内景德镇陶瓷工业的辉煌。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十大国有瓷厂的相继倒闭,景德镇又面临着有史以来的瓷业低谷,在全国其它产瓷区蓬勃发展的环境下,景德镇的“瓷都”地位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考察1949年到1966年期间的科技文献,并进行比较研究,从技术发展史的层面上来探寻缔造瓷业辉煌的原因,为陶瓷业的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1 1949年至1966年期间有关景德镇陶瓷科技的文献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陶瓷事业也不例外。从陶瓷科技理论研究方面,景德镇在这一时期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1 大规模地总结和研究中国传统制瓷工艺

1953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轻工业部要抓好古瓷研究和生产,不久,周仁立即策马上任,成立了中国古陶瓷研究小组,并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选择历代陶瓷精品进行化学分析和鉴定,获得传统优质瓷器各类科学数据。

2)查阅文献和访问景德镇老艺人,选定几种优质原料进行试验。

3)烧制时把柴窑改为煤窑,有利于控制和观察火候。

通过上述工作,出版了总结传统制瓷工艺的重要著作如:《景德镇瓷器的研究》[2]、《景德镇的青瓷》、《景德镇制瓷技术总结》、《中德技术合作颜色釉总结》、《郎窑红的工艺探讨》、《明代几种突出色釉的工艺与特点》等。

在这期间,出现了许多有关陶瓷基础理论、原材料、陶瓷机械、窑炉和烧成工艺、陶瓷行业等方面的专著和论文,从景德镇市图书馆所编的《馆藏陶瓷、陶瓷美术书刊目录》[3]和景德镇陶瓷学院图书馆编的《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图书总目录》[4]中可以得知,仅有关景德镇的陶瓷科技专著就有50多部,是全国同类文献总量的近1/3。

1.2 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现代陶瓷科技理论

借鉴各类先进的科学经验和工艺技术是各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陶瓷也不例外,在这一时期,有关陶瓷及其工艺技术方面的译著较多。这说明,在继承和发展景德镇历史上的传统优良制瓷工艺的同时,陶瓷科技工作者还积极向同时期国外同行学习。这些译著有戈尔布诺夫等合著的《土壤和粘土矿物的乐琴射线谱,差热曲线及脱水曲线》、米海耶夫的《传热学基础》、穆德的《工业矿物与岩石》、谢德列茨基的《胶体分散矿物学》、叶夫斯特罗比耶夫和托罗波夫的《硅化学与硅酸盐物理化学》、布德尼柯夫的《陶瓷和耐火材料工艺学》、伊凡诺夫的《天然矿物颜料》、(苏联)芬克尔什捷恩的《陶瓷原料》、(德)I.李布奢的《陶瓷工艺学》、(日本)铃木已代三的《窑炉》、(德)奢则尔的《陶瓷原材料及其检验法》、(德)保尔·爱克斯坦、赫尔莫脱·康德、威廉·舒三人合著的《陶瓷的烧成》等等。这些译著的翻译工作者有许多本人就是陶瓷或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他们的选择极具代表性,所翻译的书籍多数是同时期陶瓷技术领域的权威著作或者干脆就作为教材使用。如,1957年3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陶瓷专家K.C.叶夫斯特罗比耶夫和H·A·托罗波夫编著的《硅化学与硅酸盐物理化学》一书便作为当时化工学院硅酸盐系的高年级学生和科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以及硅酸盐工业企业中工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用。此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本介绍硅酸盐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的专业书籍[5];1959年3月,由建筑工程出版社出版的、日本铃木已代三著的《窑炉》一书,译者在书中的引言中提到:“窑炉虽然是硅酸盐工业以及其他高温工业的重要设备,但关于窑炉设计方面及使用方面的研究工作,正如著者所说的,在我们国家目前的科学专业分工上,同样也还是个空白点,实质上它是建筑工程及部分高温工业知识兼而备之的一个专门科学。这本书不仅是专门叙述窑炉以及与窑炉有关知识的专业资料,而且内容朴实、丰富、扼要,既阐明了应用的理论,也提供了著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是比较有价值且有益于我们改进技术工作的一本书,因此译者愿译出供同行专家们参考”[6]。

2 1949年至1966年期间有关景德镇陶瓷科技的文献与古代同类文献比较

古代像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陶埏》[7]之类单纯论述陶瓷技术的文献较少,大多是论述陶瓷文化,最多也只是其中的某些章节涉及到陶瓷工艺技术[8],如南宋蒋祈著的《陶记》[9]、明代王宗沐著的《江西省大志·陶书》、清代的《陶说》、《南窑笔记》、《浮梁县志·陶政》、《景德镇陶录》[10]、《景德镇陶歌》等。既使涉及陶瓷技术也只是经验之谈,往往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很多的著作者只是文人,对陶瓷工艺缺乏直接的体验,所得的专业技术知识非常有限、片面,用于指导实际生产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

与古代文献不同,解放后的陶瓷技术文献的作者大多是接受了陶瓷专业教育的技术专家,他们的文字表述,比较专业、准确,文献中的内容(如数据、图表等)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如《景德镇制瓷技术总结》、《中德技术合作颜色釉总结》、《煤窑烧玲珑釉的试验研究》[11]等等。

3 1949年至1966年期间陶瓷科技文献的利用状况

这时期有关景德镇陶瓷的理论著作,涉及面比较广,知识结构比较全,内容比较新,几乎可以代表20世纪中期中国陶瓷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概况。

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瓷业学堂、省立陶瓷工业学校、省立陶专等陶瓷专业学校,在从日本学成回国的张浩等有识之士的倡议下,先后引进煤窑窑炉设计及烧成技术、新法选矿及粉碎技术、机械练泥、成型和吹釉技术等作为传授的主要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出国访问、考察、请外国专家到来景德镇作学术报告日趋频繁。

自1949年5月以后,景德镇陶瓷业除继承和发展传统制作技艺之外,还将国内外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机械设备及测试手段广泛应用于陶瓷生产与科研,形成了全方位迅猛发展的现代格局。这些陶瓷技术专业文献被广泛用于教学和实践中,有些还被改编成工人操作技术手册。

1954年8月,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为完成中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技术合作资料任务,把一批从事颜色釉的老艺人从四面八方集中到该所,开展名贵颜色釉的恢复研制工作。经过努力,成功恢复了19种高温颜色釉名贵品种,并将各种釉料的化学组成,制作工艺,进行科学总结,写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系统研究景德镇传统颜色釉工艺的技术汇编—《景德镇传统颜色釉工艺技术资料汇编》。至1959年10月,景德镇装饰陶瓷的高低温颜色釉品种达100余种,广泛应用于日用瓷、陈设瓷、卫生瓷及建筑瓷的艺术装饰,居国内领先水平。同年12月4日,景德镇陶瓷研究所配制成纯正高温黑釉,成品率高达90%以上。

20世纪60年代,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杨文宪等在省内率先研制成功硅酸锌结晶釉,用它装饰的花瓶,釉面呈现较大的扇状、球状或花朵状的晶花。

正是现代陶瓷科学技术理论文献与景德镇传统工艺的有机结合,景德镇才能在解放初期,恢复研制出一大批名贵高温颜色釉品种,并利用工业原料人工合成青花料。

1954年6月,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同中国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要求中国为其提供陶瓷生产资料。景德镇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赵渊为主任的执行专职机构“陶瓷工作委员会”,将技术总结工作与中外技术交流合作的工作相结合,广揽人才,系统地把原料、坯釉、成型、烧炼、彩绘等技艺人员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通过对2000多年所积累起来的而又分散在民间艺人中的最优秀的陶瓷技术成果收集整理,编印出《景德镇制瓷技术总结》、《景德镇陶瓷史稿》[12]、《景德镇瓷业资料》、《瓷器的彩绘》等珍贵的陶瓷技术资料。

1955年4月6日,波兰陶瓷专家与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进行合作,完成了对景德镇市陶瓷企业情况和制瓷原料性能的调研,还学习和记录了青花和釉里红等颜料的制作方法。同年,按中捷技术合作协定,捷克陶瓷专家到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考察学习颜料的制作。

随后,景德镇还陆续接受和完成了中共中央交给的中阿、中保等11个国家的技术合作任务,编写了技术合作资料,并为烧制精细瓷器、颜色釉、釉上彩等全套陶瓷实物样品。

先进的陶瓷生产技术的推广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在这一时期,景德镇的辉煌一直在延续—市区人口中十分一以上是国有瓷厂的陶瓷工人,陶瓷产值占全国的20%以上。这与同时期的湖南省醴陵市、江苏省宜兴市、河北省唐山市、广东省佛山市等产瓷区相比较,景德镇为其中的佼佼者。

此外,在陶瓷教育方面,1958年成立了中国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

当时,景德镇在陶瓷教育和科研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科技创新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八、九十年代景德镇陶瓷在日用瓷、建筑瓷、电瓷等多个领域占据优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研究当时的陶瓷技术文献,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景德镇,其陶瓷技术和工艺水平代表的就是中国。所以也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的现代陶瓷科学大厦就是在这段时期建立起来的。

4 结语

通过对景德镇1949年到1966年陶瓷科技文献和当时的技术状况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与同时期的其它产瓷区相比较,建国初期,即1949年到1966年,景德镇作为中国陶瓷科技的前沿阵地,其陶瓷技术水平和陶瓷生产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这时期景德镇出版的陶瓷科技文献数量也最多。

(2)这一时期的陶瓷技术文献,其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已由单纯的传统经验总结到从科学的层面来探究和解决陶瓷生产、研发中的实际问题。

(3)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陶瓷技术发展经历了归纳总结、学习借鉴和自主创新的过程,并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工艺向现代科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编著.中国的瓷器.修订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3

[2]周仁.中国古陶瓷研究论文集.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3

[3]景德镇市图书馆.馆藏陶瓷、陶瓷美术书刊目录.景德镇:景德镇市图书馆编,1979

[4]景德镇陶瓷学院.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图书总目录.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图书馆,2005

[5]K.C.叶夫斯特罗比耶夫,H.A.托罗波夫著、汪仲钧译.硅化学与硅酸盐物理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6]铃木已代三.窑炉.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1959

[7]吴海云.瓷国及其高峰.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

[8]李家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9]蒋祁.陶记.浮梁县志.卷四.康熙21年(1682),景德镇陶瓷—《陶记》研究专件.1~4,1981

[10]蓝浦.景德镇陶录.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

[11]舒迟.煤窑烧玲珑釉的试验研究.江西省首届陶瓷学术年会论文选集.江西省硅酸盐学会编印,1964

陶瓷科技英语论文 篇4

在漫长的人类生存史中,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劳动也创造了人类文明,包括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科技和艺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互相影响的,日用陶瓷设计则属于前者,它是实践的产物,科学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经验与方法。20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个新世纪,电力时代,信息时代,科技的步伐令我们追赶不暇。一些高新的科技的出现,为日用陶瓷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表现手段,揭开了日用陶瓷设计的新篇章。

1 电子科技与日用陶瓷工艺创新设计的有效结合

在造型工艺方面,最近几年最为突出的一种表现方式就是多种材质与陶瓷材质的结合,这就会有多种不同的工艺成型方式在日用陶瓷的设计中出现,而电子科技与陶瓷材料的结合设计成为一个新的设计亮点,下面分别有三个案例来体现这一方面的成功运用,第一个是图1中陶瓷加热杯的设计,它由杯体、加热装置及底壳组成,其特征在于:杯体底部呈凸形,加热装置由线圈、电子温控器及电源接头连成,电子温控器固定在杯体底端,线圈绕在底端突出的杯体上组成加热线圈,电源接头固定在底壳上,底壳套住杯体底端及加热装置。此电加热陶瓷杯可直接接电脑USB接口或是车用电源,适合于在办公和汽车上使用。

另一个案例的成功设计就是图中,CD唱片播放器与咖啡杯的设计巧妙结合在一起,咖啡杯化身为这个CD唱片机的旋钮部分,兼具了审美和实用的双重效用,我们在细品咖啡那美妙的滋味的同时欣赏着自己所喜爱的音乐会是怎样的一件幸事!(图2)

图3中的杯子是一个电子元件和陶瓷设计的完美结合,它是拥有感应开关设计的一个发光杯,这种杯子运用了节能LED灯感应,如果长时间不去触碰它,灯光自己熄灭,这样的杯子非常适合灯光不是很充足的地方使用,试想一下这样的感应发光设计,运用到日用陶瓷的其他品种也能激发设计师的一些新创意,带给使用者一丝新鲜感,同时也符合现代人寻求刺激生活的理念!

2 在成型工艺上的改进,促进了日用陶瓷审美与功能相结合的更多创新点

以前陶瓷杯具一直保持着它惯有的单薄面貌,而现在在杯具设计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工艺思潮,例如在图4中的保温陶瓷杯结构设计独特新颖,突破了传统的陶瓷格局,融日用、功能艺术为一体,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价值观,内胆添加了纳米陶瓷新材料,高温烧制而成,科技含量高,具备多种复合功能,热稳定性好(180~20度热交换不裂),外壳为全透明的pc材料(俗称太空玻璃),强度高,韧性好,摔不烂,起到保护、装饰、隔热、相对保温等作用。

PANTON隔热杯是个美学与工艺缜密配合的优质马克杯(图5)。一次性压模成型,双层的杯身形成中空的隔热区,有着保温防烫的功能,无论杯内是冰凉的果汁或是热乎乎的茶都不会让握住杯身的手觉得太冷或太烫。当盛装冷饮时,不容易在杯外缘产生水珠而滴湿桌面。美丽的杯身图案,来自Verner Panton于1960年所设计Geometry1。隔热杯使用高品质的瓷土在摄氏1320的高温下烧制,拥有绝佳的强度与表面品质,这个杯子以精湛的设计荣获FORM及DESIGN PLUS设计大奖的肯定。类似的设计有图6中的具有现代气息的由星巴克出品的双层隔热环保杯,这个双层杯还兼顾了一种环保理念,让这些方便携带的双层陶瓷杯代替以前经常使用的纸杯,为地球的污染减压!

3 在外加工工艺方面,外部材料的研发进步给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添加的新元素

3.1 温变油墨材料在日用陶瓷表面装饰上的运用

在以往的日用陶瓷造型的外装饰上多以花纸设计为主,而花纸的材料只能呈现不变的面貌,而如今温变油墨材料的运用给花纸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拓展空间(图7),温变油墨又称感温变色油墨和遇热变色油墨是一种能随温度变化而发生颜色变化的特种油墨,是因为受热发生物理变化(如脱掉结晶水、晶体结构互变、空间构型互变等)或化学变化(分解、化合、氧化、还原等)导致分子结构、分子形态的变化,从而导致外观上颜色变化的效应,分为可逆消色、可逆显色、可逆变色,记忆型、区间显色、不可逆显色、不可逆变色七大系列。凡温度下降后能恢复颜料原有颜色者,称为可逆热致变色效应;否则便称为不可逆热致变色效应。一般一种感温颜料只能产生一种颜色,称为单热致变色效应;两种或两种以上感温颜料配套应用时,在受热过程中可产生两种以上颜色,称为多热致变色效应(图8)。

3.2 电镀银和电镀金技术的运用

电镀技术的运用在釉上电镀就是亮色的不上釉电镀就是亚光的电(Electroplating)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图9)。

4 生物化学元素在日用陶瓷设计上的运用

21世纪是高科技推动世界前进的新世纪,新世纪的世界陶瓷和中国陶瓷决不在呈现以往的面貌。目前,日用瓷的铅、镉等重金属的溶出量问题已基本解决,釉上贴花、釉中彩、釉下彩大部分日用瓷都达到了无毒耐用、器型美观的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珍爱身体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人们对日用陶瓷从审美和使用基本功能又上升到一个高的要求,开发设计和生产具有抗菌保健功能的日用瓷就具有了广泛的发展潜力。

图10中所示是这几年的一个新产品,托玛琳骨瓷双层活化水保健杯,该茶杯就是应用了一次性注浆成型双层保温隔热(在同等条件下比普通茶杯保温效果提高30%);同时采用托玛琳活化球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托玛琳是一种天然晶体宝石,具有独特的压电效应和热电效应,对人体健康有多种促进作用:可发射被称为“生命之光”的波长4~14微米的远红外,与人体远红外波长相匹配,改善微循环;还可释放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的负离子。水经过托玛琳生化陶瓷珠滤芯时瞬间活化,所产生的羟基负离子能消除、中和体内的氧自由基,起到抗氧化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当然生化材料并非托玛琳这一种,还有麦饭石和光触媒系抗菌剂、稀土元素、银系抗菌剂等很多材料我们都可以运用到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上去,这些健康新陶瓷将会形成日用陶瓷创新设计的一个新趋势。

从上面四点的浅显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日用陶瓷设计的创新点层出不穷,科技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推动着日用陶瓷设计的步伐,以上的四点只是这汪洋大海里的一些小部分,设计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我们设计师在慢慢体味这些新科技带给我们的美妙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新的创意点,为我们中国的日用陶瓷设计在国际地位上创造一个新的高度点。

参考文献

[1]杨永善.陶瓷造型设计[M]1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汪啸穆.陶瓷工艺学[M].北京:轻工出版社,1995

[3]许开强.产品语义-设计的优美诠释[J].包装与设计,1999,(1):84-86

陶瓷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篇5

众所周知, 青铜、丝绸、造纸和印刷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瓷器也往往被称为中国的古代发明之一。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 运送的主要是瓷器、茶和丝绸。在南方, 瓷器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被运送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国的瓷器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 是“东学西渐”的主要媒介之一。历史上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中国的瓷器; 今天陶瓷仍是中国对外交流的媒介之一。然而, 作为跨文化交流主要手段的翻译, 在陶瓷领域却非常滞后, 翻译的臆想性和随意性常常会出现。

二、陶瓷翻译现状和陶瓷翻译的特点

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外文化交流》 (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杂志, 当属于国家层面对外交流的权威杂志。其中有一篇文章把中国古瓷器“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翻译为“A Yuan Dynasty Bottle, Entitled Ghost Valley Coming down the Hill”。该翻译有两处明显不妥, 第一, 把“罐”翻译为bottle不妥, 因为bottle多指金属或玻璃瓶、罐, 而陶瓷罐宜译为pot。第二是对“鬼谷子”的理解。“鬼谷子”是中国战国时期一名军事家的名字, “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 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而该条目却译成了地名“鬼谷”, 更何况一个“鬼谷”的地方怎能从山上下来呢?该条目译为“Blue - white Pot with the Design of Gui - Guzi Descending the Mountains ( Yuan Dynasty ) ”似乎较妥。

中国在陶瓷领域长期以来有着重大的影响, 陶瓷英语表述的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文明产物, 使得陶瓷英语不同于其它专门用途英语, 有些单词的词意与原意大不一样, 有的则还有特殊的故事。Biscuit原意是“饼干”, 但在陶瓷英语中意思是“素烧坯”, 这也许是因为烧制前的陶瓷坯体的颜色和脆性与饼干相似。一些刚接触陶瓷英语的人对“拉坯”一词译成throw感到困惑不解, 殊不知, throw一词源自古英语thrawan, 其含义是“扭动或旋转”, 在语言的历时性变化中, 其拼写由thrawan演变成了throw, 含义则演变成了“抛或掷”, 但“拉坯”之意仍来自古英语的用法。16世纪当中国的“青瓷”流传到欧洲时, 欧洲人还不能制作真正的瓷器, 也不知道怎样称呼这种瓷器。当时法国巴黎正在上演一部流行歌剧, 其男主人公叫Celadon, 他所穿服装的颜色与中国青瓷相似, 于是人们称中国青瓷为celadon。这个纯法语词后来被作为英语“青瓷”使用, 但一般的中型英语词典中都没有收录该词, 只有在专业词典或大型英语词典中才能查到。陶瓷英语中诸如此类的词汇为数不少, 再加上陶瓷英语专业性强、涉及面广, 除了涉及理工科知识, 还包括人文历史知识, 这对陶瓷翻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陶瓷翻译人才培养策略

( 一) 优化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

专门用途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通常有两种途径。其一是提高专业人士的英语水平, 其二是提高英语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水平。但对于陶瓷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而言, 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陶瓷专门知识比较可行些。因为陶瓷是一种材质, 所涉及的范围太广; 陶瓷领域本身内含工科、文科、历史等, 让工科或其它专业的学生在短期内大力提高英语水平有相当难度, 何况他们的专业也只是陶瓷领域的一个分支。英语专业的学生所缺少的是陶瓷背景知识, 对于翻译来说对这种背景知识的掌握是不需要很精深的。

人才培养的责任主要在高校。虽然目前国内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 但有陶瓷专业和外语专业的高校为数不多。培养陶瓷翻译人才的重任理所当然地落在国内迄今为止唯一的陶瓷高校———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的 办学定位是面向行业 ( 陶瓷) , 服务地方, 陶瓷学院的外语专业更是以扩大陶瓷观念为办学宗旨, 以培养陶瓷翻译人才为己任, 已经组织教师编写了目前可能是国内唯一的一部陶瓷英语翻译类教材, 开设了专门的陶瓷英语翻译课程及相关课程。从人才培养角度和实际效果来看, 这样的办学定位和教学设制还是比较成功的。相当数量的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到各类陶瓷企业或陶瓷外贸公司工作; 在“箭牌卫浴公司”, 外贸部的外贸员和部长几乎都是陶瓷学院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担任。目前学校正在重新修订专业培养计划, 应充分考虑市场的发展对陶瓷翻译人才的需求, 调整教学计划, 优化课程设置, 多开设一些陶瓷历史、陶瓷文化、陶瓷工艺、陶瓷美术等方面的课程供学生选修, 拓宽外语专业学生对陶瓷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 二) 学校和用人单位联合培养

当今的高校, 尤其是二、三本院校, 人才培养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为了让学生毕业时有较多的就业选择, 学校各专业在学生进入高年级时开设众多的选修课, 有的甚至提出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外语专业的学生进入大三后, 选修课有教育方向的教育学、教学法、心理学等课程; 有商务英语方向的商务谈判、外贸函电、报关等课程; 有旅游方向的旅游英语、英语导游基础等课程, 总计达数十门。由于各专业授课学时总量是定量, 开设的课程门数越多, 每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必定受限, 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必将受到制约。在学生方面, 考虑到毕业后的就业, 进入大三学习时就忙于考证和考级。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考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 还有与就业有关的普通话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英语口译、英语笔译、剑桥商务英语、报送员、导游证等。由于学生忙于考证和考级, 对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显得有心无力。受考试形式的制约, 通过一次考试所获得的证书与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工作能力之间的关联度恐怕很难界定。

不仅涉外企业, 银行、海关、税务、公安、法院、旅行社等也都需要外语人才。除大型陶瓷企业外, 越来越多的中小型陶瓷企业随着涉外业务的拓展, 对陶瓷翻译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他们通常只招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 到单位后能立即顶岗工作; 他们不愿意也缺少条件 ( 除少数大型企业外) 培养人才。对外语翻译人才的需求特点是: 点多、面广、量少。现在的局面是用人单位往往招不到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 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形成一个似乎无法破解的“怪圈”。

在当前环境下破解这种“怪圈”的方法就是用人单位提前进入高校, 在学生进入大三或大四时, 与相关专业的学生通过双向选择签订招聘与就业意向性协议, 把“招聘会”提前进行而变为“预聘会”。这样做对学生和用人单位都有利。对于学生来说, 由于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已经解决, 将要从事的专业领域已经明确, 在校期间可减少一些盲目性的考证和考级, 选修课程有了针对性, 能够集中精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学习系统知识。在寒暑假期和专业实习期间, 可直接进入签约单位实习, 积累工作经验; 实习中遇到问题, 既可以请教学校老师, 还可以直接请教经验丰富的单位员工, 待毕业后进入签约单位, 立即就可顶岗工作。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也无需增加人才培养的投入, 学生来单位实习时还可对学生的业务能力进行指导, 对其人品进行考察, 同时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实习学生承担相应的工作。以陶瓷翻译人才为例, 学生在大三时如能与用人单位签订“预聘”协议, 便可安心继续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功底, 同时充实陶瓷工艺、陶瓷术语、陶瓷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学校有丰富的图书资料, 有各学科老师可以请教, 还可以到签约单位的工厂车间实习见习。这种针对性的学用结合一至两年, 毕业时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足以胜任工作。

学校方面也乐于这种“预聘”式的运作。用人单位提前“预聘”员工, 学生能提前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 既不会增加用人单位的负担, 也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只需要用人单位和学生都有一点“眼光”。学校和社会只需要更新观念, 变动一些操作, 比如把每年的“招聘会”改为“预聘会”, 欢迎用人单位进入学校“预订”他们中意的人才, 这种“预订”也许能够成为解决“就业难, 招聘难”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俊.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翻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7) .

[2]潘天翠.中国翻译人才的现状与培养——访国际译联第一副主席黄友义[J].国际人才交流, 2008, (10) .

[3]王秀萍, 王爱琴.地方性高校外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讨[J].台州学院学报, 2008, (4) .

上一篇:企业成功的经营之道下一篇:运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