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间合作

2024-07-01

地区间合作(共7篇)

地区间合作 篇1

当前,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叠加阶段,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2013年6月8日, 李克强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时强调, 环渤海地区应大力推动改革创新, 着力调整优化结构,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加快区域合作步伐, 构建区域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环渤海地区包括京、津、冀、晋、内蒙、辽、鲁等五省 (区) 二市。其中, 河北省包括秦、唐、沧三个沿海城市。2011年10月27日, 国务院批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标志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2月18日河北省委八届五次全会中提出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之首就是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 这是河北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调结构、转方式,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河北省沿海地区政府间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一) 沿海地区的战略地位。

1、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大。

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所辖行政区域, 陆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487公里, 海域面积0.7万平方公里。2012年上述三地经济占全省的比重为36%左右, 在河北省经济中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在人口方面, 环渤海聚集了全省人口总量的23.8%, 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这一区域及其腹地的经济发展, 能够使全省人口的23.8%从中获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 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也有利于省政府对全省经济控制力的提升。

2、沿海地区地理位置重要。

河北沿海地区面向东北亚, 背靠东北、华北和西北, 腹地广阔, 开放条件非常优越, 对内对外开放的潜力非常大。从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看, 它又是未来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最重要、最便捷的承接地, 将有力地促进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 为河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 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也凸显了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

(二) 沿海地区政府间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

1、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既有利于形成不同地区经济之间分工协作, 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 也有利于避免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有利于促进全省经济的平衡。

通过区域经济合作, 推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激发环渤海经济圈的新潜力, 不仅关系到河北全省发展, 而且关系到京津冀的协调发展, 关系到我们国家海洋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3、有利于创造沿海区域经济合作范式。

推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是在河北省全面开发开放这一背景下进行的。在新形势下, 沿海新区不仅要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还承担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任。沿海新区通过创新性思路来解决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 有利于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创造新的范式, 提升这些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二、河北省沿海地区政府间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合作现状。

河北省率先发展沿海经济, 建设沿海增长极, 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 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内部, 沿海三城市存在着管理体制、资金投入、设施配套、产业聚集方面的突出问题, 继而产生了严重的“各自为战”、“重竞争轻合作”以及对腹地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外部, 三城市与环渤海地区其他城市间的合作也存在紧密度不够等问题。在承接北京、天津的产业转移方面, 三城市存在竞争。在各个的港口之间, 竞争大于合作, 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区域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河北省沿海地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中区域概念体现不够, 各地在谈区域合作的时候, 基本上是从自己发展的立场出发, 很少有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的。对区域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认识不足。由于秦唐沧均为省属设区市, 属于平行的行政级别, 易形成各自为政的倾向, 这是沿海经济区发展和城市间合作的最大障碍。

2、产业同构仍较为严重。

在我国现阶段, 行政区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仍然是各地方政府的基本追求目标, 各级地方政府都追求健全的工业体系, 不能发挥比较优势, 产业规划缺少衔接, 导致产业结构趋同。河北省沿海区域也不例外, 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趋同, 产业链断裂, 产业配套能力比较低, 产业间分工合作的关系不够显著。产业结构雷同不仅制约了区域产业分工合作, 而且影响了各个城市的产业升级。

3、缺少权威性的区域合作指导性文件。

权威性的区域合作指导性文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合作各方的行为, 避免各方博弈所导致的长期难以达成一致的合作目标的弊端, 特别是由政府制定的或批准的区域性合作指导性文件, 具有很大程度的利益超然性, 有益于各方认同, 有利于执行, 对于推动区域合作的深化、提升合作水平、明确合作目标和总体方向、加快合作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沿海三地区由于涉及合作单位众多, 情况复杂, 要想制定一个具有实质性合作内容的文件更是困难重重。现有的不同领域的合作性文件由于缺少执行机制, 可执行性比较差。合作机制还不够健全, 缺乏区域整体性的合作框架和合作规划。

三、对策建议

(一) 对上级政府的建议

1、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制度。

政府是区域合作制度的制定者。促进国内区域经济合作, 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积极介入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区域经济合作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度规范。政府应考虑制定一部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或法规, 界定省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利关系。这既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权威性, 也有利于省政府对区域经济合作的监督。

2、通过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安排一些重大项目。

在对地方政府的项目安排上, 利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这一平台进行组织分配。通过这种安排, 增加了省政府、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沿海城市政府的联紧机制, 也增强了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对沿海城市地方政府的控制力。

3、制定与区域合作有关的部门工作具体方案。

政府是区域合作组织的指导者。省政府各部门在区域合作相关法规和区域规划的指导下, 应制订具体的部门工作方案, 把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 横向政府间合作层面。

秦唐沧三地之间的交流合作情况直接影响到其在河北省沿海经济发展中“由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效果。因此, 要从政府间合作的层面使沿海城市之间、沿海和全省其他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协调配合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通过横向政府间经济合作促进政府间合作共赢和沿海带动全省的统筹、协调、整体发展。

1、推进制度创新, 完善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沿海经济区发展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在体制上, 建立河北省专门管理沿海经济区发展的协调与管理决策机构, 负责制定相关政策, 制定区域综合开发计划、筹措开发资金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2、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

顺畅和高效的政府间沟通和信息交流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处理跨区域经济事务的前提。应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和不断成熟的新技术扩展横向政府间沟通协作的领域, 促进业务衔接, 使横向政府间沟通协作更加制度化和常态化。一是建立稳定的各市政府间高层协调对话机制;二是实现信息互通, 完善信息交流机制;三是各市相关部门形成定期会议机制, 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加强协调。

3、建立合理的分工协调机制。

沿海城市在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中起带头作用。但仅仅满足带头还不够, 还要力争对全省经济发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要在沿海城市的分工协调方面开拓开放合作领域, 不断改革创新, 在辐射和促进省内腹地发展上有所作为。一方面三个沿海城市间相互竞争, 挖掘各自潜能, 彼此借鉴和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在竞争的同时加强合作, 将秦唐沧整合为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 在带动本省内地发展中分工配合、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充分协调, 共同发挥对全省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 需要政府出面表达合作意向, 牵头搭建起秦唐沧之间发展合作桥梁, 并建立合理的分工协调机制, 以实现上述目标和效果。

4、建立有效的衔接配合机制。

在条块分割的弊病尚未治愈之时, 政府间争议难以很好解决, 良好的横向政府间配合也难以实现。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欲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克服政府间合作的障碍, 并能够与分工协调机制相承接, 需要主动建立沿海城市间政府衔接配合机制, 完善城市群基础设施与服务建设, 引进和培育人才, 形成三地的战略式发展, 提升跨区域公共经济服务能力。解决该问题除了树立较强的合作理念和建立相应机制之外, 还要推进体制创新、提高地方政府合作的法制化程度。

(三) 区域发展层面:“三循环”发展模式

1、国际循环模式:

沿海区域与国际经济的协调发展。依托港口和临港城市, 建设紧密相连的经济带、产业带。作为环渤海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备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与实力。

2、区域内循环模式:

建立基于市场经济原理的环渤海经济圈产业链条, 发挥区域特色、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经验, 融入到产业链当中, 发挥其比较优势。

3、自身区域循环模式:

三城市内地经济与沿海经济协调发展。秦、唐、沧三城市中每一个城市既有经济发展的沿海地区, 也有发展相对缓慢的中部地区, 这就要求统筹规划, 整合各方资源, 强化功能分区, 发挥地域补足优势, 将内地经济与沿海经济联系起来, 形成串联、带动循环, 发挥其整体优势, 实现沿海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地区间合作 篇2

科学计量学 ( Scientometrics) 是以科学文献为主要分析对象, 应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科学活动的投入 ( 如科研人员、研究经费) 、产出 ( 如论文数量、被引数量) 和过程 ( 如信息传播、交流网络的形成) 进行定量分析, 从中找出科学活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学分支学科[18]。自普赖斯以来, 科学计量学在宏观揭示科技活动的现状、趋势和规律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知识图谱是科学计量学与可视化技术的结合, 也是科学计量学的最新研究手段, 它能以可视化图形的方式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16]。在本研究中, 我们试图从广州地区高校与高校间的论文合著现象出发, 绘制高校科技论文合作图谱, 从宏观和定量的角度, 可视化地展现广州地区高校间科技创新合作的现状。

1 数据来源

截至2013 年, 广州市内共有70 所高校, 包括24 所本科院校和46 所高等专科学校[19]。考虑到发表论文并非各类专科院校的主要目标和成果形式, 本文选择以广州市内的本科院校作为调查对象。其中, “广州航海学院” 原为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2013 年才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改用现名, 因此未纳入调查范围。最后确定以广州市内23 所本科院校为研究样本, 其中广州大学城内有10 所, 大学城外其他本科院校有13 所。选择以CNKI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作为数据源; 为了反映广州地区高校间科技创新合作的最新现状, 将数据检索的时间范围确定在2012 年。选择 “单位”字段并输入高校名称进行模糊检索, 共计检索23次, 得到23 所高校在2012 年发表论文的总数; 选择以两所高校名称进行“并含”逻辑连接, 共计进行253次交叉检索, 得到两两之间跨校合作论文的数量。

在上述数据检索中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 “广东商学院”、 “广州医学院” 分别于2013 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医科大学”, 因本次数据检索的时间范围确定在2012 年, 因此仍以更名前的名称进行检索。第二, 由于检索功能限制, 不能区分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二作者及以下单位, 因此检索结果为完全对称的三角形矩阵。第三, 在高校间两两合作论文中, 有少量三校以上合作论文, 考虑到其数量甚少, 对研究结果影响不大, 在本研究中予以忽略。第四, 在输入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等单位名称进行模糊检索时, 检索结果中也包含中小学等附属单位的论文, 但因数量较少, 在本次研究中同样予以忽略。

2 广州地区高校间的论文合作频次与网络图谱

2. 1 广州地区高校间论文合作的总体情况

广州地区23 所高校2012 年合作发表论文的情况见表1 所示。从表1 中可以看出, 各高校间发表论文的总数不均衡, 中山大学发表论文最高达8 244篇, 而艺术类的星海音乐学院发表论文仅有122 篇, 相差近两个数量级, 前者为后者的67. 6 倍。很显然, 高校发表论文的总数越多, 与其他高校合作的机会越多, 即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为了消除论文规模对合作频次的影响, 令 “本地合作比率= 2012 与本地高校合作发文总量 ÷ 2012 发文总量”, 作为高校合作倾向的度量。根据该指标, 与本地高校合作程度最高的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合作比率高达0. 21; 其次是广州第二师范学院, 合作比率达0. 16; 其他合作程度较高的有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学院、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金融学院, 合作比率达0. 12 以上。与本地高校合作程度较低的是广州美术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合作比率分别在0. 01 到0. 04 之间。

为了探讨广州大学城的设立对高校间科技创新合作的影响, 按大学城内和大学城外其他高校进行分组统计, 结果表明, 大学城内10 所高校平均发文量为2 782 篇, 而大学城外其他13 所高校平均发文量仅有1 559 篇, 大学城内高校的总体规模和实力明显强于大学城外其他高校。但从本地合作比率来看, 大学城内、城外分组统计的平均值皆为0. 093, 几乎不存在差异。说明当前大学城的设立并未使大学城内的高校间产生更为紧密的合作。

2. 2 合作频次与合作网络图谱

广州地区23 所本科院校两两合作发表的论文数量见表2 所示。根据表2 的矩阵, 将数据导入Ucinet软件, 再用Netdraw生成的社会网络图见图1 所示, 图中连线的粗细表示两所高校间的合作论文数, 节点的大小表示程度中心性。从表1 可以看出, 发表论文总量排在前三位的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 但表2 及图1 显示合作论文数最多的依次为中山大学- 广州医学院、中山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广州医学院, 组成了一个突出的 “铁三角”关系。

从图1 中的节点大小可以看出, 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7 所院校的程度中心性较高。程度中心性说明节点在网络中是否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20]。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学院3 所医药类院校的发表论文总数均高于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 但在本地合作网络中的程度中心性却不及后两所高校。

中间中心性是衡量一个节点作为媒介者的能力[20], 也就是对其他节点间的连通性起重要作用的程度。图2 用节点的大小表示中间中心性的大小。从图2 可见, 除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外, 广东工业大学在合作网络中的中间中心性居第三位, 并高于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传统强校, 也明显高于广州大学。与其学术地位相比, 广东工业大学在创新网络中促进创新交流扩散的作用不可小觑。

3 广州地区高校间的相对合作强度与网络图谱

3. 1 Salton指数与相对合作强度

通过表1 不难看出, 高校合作发文量与该校的论文发表总量正相关。为了消除论文规模对合作频次的影响, 使用Salton指数[15]来作为衡量高校间相对合作强度的指标。该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 nij为高校i与高校j在2012 年的合著论文数; Ci和Cj分别表示高校i和高校j在2012 年发表的论文总数。Salton指数越大, 则两所高校间的合作倾向越强。经计算, 将上文表2 中的合作频次矩阵转换为相对合作强度矩阵, 见表3 所示。

将表3 中的矩阵导入Netdraw, 得到如图3 所示的社会网络图谱, 图中连线的粗细表示合作关系的强弱, 节点大小表示程度中心性。

观察表3 和图3 可以发现, 23 所高校间最强的合作关系分别出现在华南农业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 “农学双塔”、广州医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的 “医学铁三角”、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 “工科铁三角”、中山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的 “文科双塔”之间。可以认为, 学科结构的相似性是影响高校间合作关系强弱的主要因素, 其中理工农医类院校相互间的合作强度一般高于文科类院校。

3. 2 K核分析

用Netdraw进行K核分析的结果如图4 所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培正学院7 所院校被用不同的形状和颜色予以标识, 并区别于其他16 所高校, 表明这7 所高校与其他高校间的合作联系较弱, 在合作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16 所高校处于同一个K核中, 难以明确划分出子网, 说明整个网络的联系较为分散和均匀。如果不考虑合作关系的强弱, 仅从网络结构的连通性来讲, 不存在明显的以少数重点高校为核心的小集团或派系。

为了排除由于高校间随机性合作所带来的弱连接的干扰, 在表3 中删除合作强度小于均值0. 0031的弱连接, 只保留高于均值的强连接, 再导入Net-draw并重新作K核分析, 结果如下图5 所示。可以看出, 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9 所高校位于合作网络的核心, 在核心内部每所高校至少有6 个合作伙伴;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4 校为次级核心; 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4 所医药院校和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白云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州美术学院6 校位于合作网络边缘, 其中广州美术学院为孤立点。

3. 3 多维尺度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将高维空间中的关系映射到二维平面, 用平面上点的接近性表示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根据23 所高校间Salton指数矩阵生成的多维尺度图谱如下图6 所示。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白云学院8 所高校在图中紧密相邻, 构成一个组团; 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3 所高校构成另一个组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3 所高校构成第三个组团。这三个组团内部的高校间其科技合作行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医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9 所院校在图中相互远离, 说明其合作行为与主流的合作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3. 4 聚类分析

为进一步观察23 所高校在论文合著网络中的相似性, 我们将表3 中的上三角形矩阵填充为对称矩阵, 导入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实验。相比其他聚类方法, 系统聚类的优点是以树形图展示聚类结果, 便于对聚类形成的过程有更详细的了解, 但选择不同的系统聚类算法所得到的聚类结果也有一定差异, 其中有一些并不易于解释。在本实验中, 度量标准选择Chebychev距离, 聚类方法选择Ward法, 得到的聚类结果如下图7 所示。

观察图7 可以认为, 23 所高校可以大体划分为4 个组团: 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 校为 “农学组团”; 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中山大学3 校为 “医学组团”; 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商学院、广州大学等11 校为一个较大的 “文科与理工类普通高校组团”;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与星海音乐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东培正学院等7 校为 “专门性院校组团”。其中, 中山大学的文科、医学在国内都享有盛誉, 但聚类结果表明其在医学领域的本地合作关系比在文科领域的合作关系更加活跃。

3. 5 大学城设立对高校间合作关系的影响

为了探讨广州大学城的设立对高校间科技创新合作的影响, 我们按大学城内高校间的合作、大学城外高校间的合作、大学城内与大学城外高校间交叉合作对表3 中的Salton指数矩阵进行分类统计, 统计结果见表4 所示。大学城内10 所高校两两间的平均合作强度为0. 005, 高于大学城外13 所高校两两间的平均合作强度, 也高于大学城内和城外高校间交叉的平均合作强度, 但分析中的样本数较少, 均值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

4 小结

科技论文是科技活动的重要成果形式, 也是科学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主要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广州地区23 所本科院校为样本, 通过CNKI检索2012 年的跨校合作论文情况, 分别建立合作频次矩阵和相对合作强度矩阵, 用Netdraw绘制了社会网络分析图谱。通过可视化图谱和有关统计分析, 便于从宏观上把握广州地区高校间科技创新合作的现状。本次研究的主要发现是:

( 1) 学科相似性是影响广州地区高校间合作关系强弱的主要因素。分别以农学、医学、工学等为主的少数几所高校间较易形成强合作关系; 在此之外合作关系明显弱化。

( 2) 未发现跨学科门类的强合作关系。这也说明在当前高校科技合作中, 跨学科以及多学科综合的协同创新尚未成为主流模式。

( 3) 高校对外合作的活跃度与其学科特征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 理工农医类院校比文科类院校的合作更活跃; 音乐、美术、体育等专门性院校在合作网络的表现极不活跃, 并经常处于边缘地位。

( 4) 合作网络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为核心, 存在较为明显的核心/边缘现象。如果不考虑合作关系的强弱, 仅就网络拓扑结构本身而言, 未发现分别以少数一两所高校为核心的小集团或派系; 但如果考虑合作关系的强弱并加以聚类分析, 则可以认为有农学类、医学类、理工类、财经外贸类等派系存在。

( 5) 地理位置相近对高校间合作关系强弱有一定的影响。大学城内高校间的平均Salton指数值在本次实验中明显高于大学城外高校间的Salton值, 但因实验样本量问题, 这一结论不能得到统计支持。

我国地区间工资差异的比较研究 篇3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决策者们的广泛重视, 对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模式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从20世纪80年代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90年代的西部大开发, 到21世纪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国已由非均衡发展模式向均衡发展模式转变。但是, 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行的是一种非平衡、以效率优先为原则的发展战略, 地区差距总体上还是处于“U”字型走势。对于这种地区差异扩大的原因, 许多学者归因于投资倾斜、乡镇企业发展的分布不均、地方性财权下放、开放的次序及程度差异、基础设施建设差异等多种原因, 地区劳动者收入的均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根据2000—2007年的分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和2007年的分省其它数据, 运用相关统计方法分析地区工资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

二、地区工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工资差距即各地区雇佣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差别, 是造成劳动者收入差别的重要因素, 也是调节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信号, 工资差距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经济效率, 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度。而我国目前的地区工资差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 经济体制因素

1.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可以反映地区引进外资的程度和地区保护的程度, 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越小的地区, 对外开放程度越高, 从而地方保护程度也越小, 工资的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 即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地区工资的均衡有某种程度的促进作用。

2.财政收入是地方政府进行再分配的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其他“暗补”政策, 也可以通过政府的资本、劳动和公共基础设施等的投资, 影响该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

3.教育水平直接体现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成本, 较高的劳动力成本直接导致较高的工资水平。

4.资本投资的力度和方向也能反映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发展方向, 尤其当今的房地产投资更是一个主力方向标。

(二) 经济指标因素

1.地区生产总值, 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 从而形成影响工资水平差异的因素之一。

2.失业保险直接影响摩擦性失业的情况和工作的热忱程度, 与工资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采用失业保障的指标为失业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即用各地区失业参保的人数/各地区的总人数。

3.三大产业结构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 毕竟行业间的工资水平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尤其新兴的第三产业服务业更能反映地方的发展方向。

三、我国地区间工资差异的定量分析

(一) 分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数据指标的选取

目前, 国内外学术界一般选择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也有学者选择人均社会总产值指标来衡量我国的地区差异。例如, 杨伟民 (1992) 使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 魏后凯 (1992) 、刘树成等 (1994a, 1994b) 、杨开忠 (1994) 、宋学明 (1996) 使用人均国民收入指标, 杨大利 (1995) 则使用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指标来衡量我国地区间工资差异的变迁。虽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或者人均社会总产值都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综合指标, 然而, 当把研究的着眼点放在考察各地区居民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上时, 这些指标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而且, 对各地区居民来说, 他们更关心的往往是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多少, 而不是人均占有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或者社会总产值水平的高低。因此, 从居民生活水平的角度, 选择人均居民收入作为衡量地区工资差异的主要指标更具有实际意义。

(二) 以地区间工资差异为依据的聚类分析

为了更深入了解我国地区间的工资差异情况, 现利用2000—2007年“分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数据, 通过SPSS软件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

1.聚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聚类分析 (Cluster Analysis) 是根据研究对象的自身特征对其进行分类的多元分析技术的总称。它的基本原则是把性质相近的个体归为一类, 使得同一类中的个体具有高度的同质性, 不同类之间的个体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特点是聚类分析是在没有任何模式可供参考或依循, 即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分类;最终结果是产生研究对象的分类。

按聚类对象的不同, 聚类分析可分为对样品 (cases) 聚类的Q型聚类和对变量 (variable) 聚类的R型聚类。本文是以19个行业为样品进行聚类, 因此采用Q型聚类。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样品或指标各自看成一类, 然后根据样品 (或指标) 的亲疏程度, 将亲疏程度最高的两类进行合并, 然后考虑合并后的类与其他类之间的亲疏程度, 再进行合并, 重复这一过程, 直至将所有的样品 (或指标) 合并为一类。

系统聚类法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计算类与类之间的距离, 其有多种不同的算法, 本文采用离差平方和法 (Ward’s method) 。

2.聚类分析过程及输出结果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 我国一共分为31个省市自治区, 选择Range 0 to 1为数值标准化法;选择Between-groups linkage为聚类法;选择Interval的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为距离测度。据输出结果, 2000—2007年我国31个地区根据“职工平均工资”的特征明显被分为4组, 分别是高工资地区组为北京、上海、西藏;较高等工资地区组, 包括浙江、广东、天津;中等工资地区组, 包括江苏、青海、福建、宁夏;低等工资地区组, 包括湖南、四川、甘肃、新疆、广西、陕西、云南、山东、重庆、辽宁、山西、安徽、内蒙古、湖北、海南、吉林、贵州、河北、黑龙江、河南、江西。

3.聚类结果分析

对2000—2007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职工平均工资进行高低排名, 将8年间31个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及其排名归纳整理为表1。

结合表1数据, 分析聚类结果:

在2000—2007年8年间, 北京、上海、西藏地区的职工平均工资始终位于全国31个省区的职工平均工资排行榜的首位, 且与第二名的职工平均工资保持较大的差异, 因此这3个地区分成一组, 为高工资地区组;天津、浙江、广东3个地区的职工平均工资位于全国工资水平排行榜的中上游, 因此归为中高等工资地区组;江苏、福建、青海、宁夏这4个地区的职工平均工资在全国排名的第三位, 较全国平均工资相差不多, 处于中等工资地区组;其他地区的工资处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之下, 因此确定为低工资地区组。

从表1还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出从2000—2007年这8年的时间里各地区的平均职工工资均处于上升状态, 且各地区的工资差异正在不断扩大。

四、影响工资差异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 职工平均工资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SPSS软件, 对2007年度的职工平均工资指标及其影响因素指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房地产开发企业计划总投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失业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教育经费、财政收入、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工资所占比重进行相关关系的强弱分析, 并分析其强弱相关关系的显著性。

由表2可以看出职工平均工资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失业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财政收入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计划总投资具有较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与教育经费显著较弱相关关系, 与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工资所占比重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不显著的弱关系。

(二) 对影响工资差异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2分析, 剔除关系不显著的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工资所占比重指标, 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失业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计划总投资、教育经费、财政收入这7个影响职工平均工资的指标中提取其中的公共因子。

由表3可知, 前两个因子一起解释总方差的92.570% (累计贡献率) , 这说明前两个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的足够信息, 从而有理由提取两个公共因子。

由表4可写出这两个公共因子分别为:

F1=0.47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0.881*房地产开发企业计划总投资+0.191*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0.176*失业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0.936*财政收入+0.978*教育经费

F2=0.83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0.426*房地产开发企业计划总投资+0.889*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0.933*失业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0.300*财政收入+0.113*教育经费

由转轴后的因子系数将8个指标按照高载荷 (绝对值大) 分成两类, 结合专业知识对各因子进行命名如下:

F1, 政策因子:教育经费、财政收入、房地产开发企业计划总投资

F2, 经济因子:失业参保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三) 对2007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及其影响的两因子再次进行聚类分析

将2007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和F1、F2作为基准指标, 再次对我国31个地区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如下:

第一类的北京、上海、西藏中的上海单独分为一类, 由此可见,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 在高工资组地区组, 上海的职工平均工资已经略高于北京、西藏;而对于第二类未做进一步细分, 由此可见, 浙江、广东、天津的工资级别相差不大;第三类增加了山东, 看来山东21世纪的工资发展比较迅速, 已从原先的低工资组级别跃为中高层工资组级别;第四类将海南单独划为一类, 这与海南的地区方位决定发展有着某种程度的障碍是符合的。

以上两次聚类分析, 突出3个城市的工资, 即上海、山东、海南, 与现实这3个城市的发展状况是相符合的。

(四) 对职工平均工资进行线性描述

对职工平均工资和上述因子分析后的两个因子得分作为指标进行线性分析

由检验显著可得出线性表达:职工平均工资=28322.419+3561.266*F1 (政策因子) +5839.634*F2 (经济因子)

职工平均工资与政策因子、经济因子显著正相关。

(五) 结合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讨论如下问题:

第一, 政府方面的投入与地区工资水平显著正相关。但就教育的投入,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西部开发和提高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发展战略时, 教育投入对地区工资发展的不均衡有显著的贡献, 但是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 教育水平的贡献明显下降, 以致到现在的教育投入的渐进饱和, 教育投入对地区工资水平的贡献呈不显著状态。但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投资投入仍对地区工资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第二, 社会福利及服务业和地区经济状况对地区工资水平具有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社会的失业和医疗保险等制度越完善, 服务业越发达,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大, 则人均地区工资水平也越高。

第三, 公有制经济比重对地区工资水平具有不显著关系。就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工资所占比重与地区平均职工工资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在改革初期, 所有制改革的步伐在全国各地处于不一致的状态, 所有制改革的不均衡发展成为造成地区工资不均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但随着我国的非公有经济的迅速发展, 以至目前全国各地所有制改革的步伐基本一致, 从而公有制经济因子不构成对地区工资水平的显著影响。

五、结语:缩小地区工资差距的建议

(一)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产品和劳动力的可转移性, 一个区域的工资水平很可能受相邻区域的工资水平的影响。例如, 当一个地区的工资水平高于相邻地区时, 劳动者就会向这一地区移动, 使这一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增长, 从而抑制这一地区的工资增长速度, 而相邻地区由于劳动力外流, 劳动力供给减少, 从而使该地区的工资水平上升。因此, 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逐步放开地方的保护政策, 对促进地方均衡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完善各地区的产业结构, 重点加快推进低工资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地区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也会影响工资水平。在产业结构较为先进和基础设施比较好的地区容易产生聚集效应, 有利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从而使工资水平相应提高。为了适应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施一些新的发展战略, 对地区工资的特征产生相应的作用, 从而使国家的地区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发展模式向均衡发展模式转变。

(三) 通过政府方面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来调节地区的均衡发展

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 在资本相对丰裕的情况下, 劳动力工资相对较高, 而在劳动力相对丰裕的情况下, 劳动力工资相对较低。因此, 政府可以在劳动力工资相对较低的地区投入资本, 以促进该地区工资水平的提高, 向工资较高的地区转移劳动力, 从而达到降低地区工资水平的目的, 以促进地区间的均衡发展。例如, 通过国家的一些“暗补”的政策, 从对发展较快、工资较高的上海向发展较慢、工资较低的海南转移劳动力, 以达到这两地区的相对均衡发展。

(四) 加快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应进一步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 深化社会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 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孙楚仁, 文娟, 朱钟棣.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地区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8 (2) .

[2]王业强, 魏后凯.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 2007 (4) .

[3]唐茂华.内生因素决定的收入差距及其破解路径[J].求索, 2006 (11) .

[4]张建红.中国地区工资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 2006 (10) .

[5]王小勇.市场潜力、外部性与中国地区工资差异[J].南方经济, 2006 (8) .

[6]王珺, 郑筱婷.广东和江浙地区外来工工资的比较研究——来自关系约束模型的解释[J].管理世界, 2006 (8) .

[7]杨晓明, 田澎, 高园.FDI区位选择因素研究——对我国三大经济圈及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 2005 (11) .

[8]唐茂华.工资差异、城市生活能力与劳动力转移[J].财经科学, 2005 (4) .

[9]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6) .

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 篇4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内在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的支撑,直接决定了地区的经济实力、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所具有的特征:系统性、层次性、有序性。

本文中的地区间的产业结构的趋同是指各地方的产业结构在演变的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地区间产业结构的高度相似性。这种产业结构的相似性的增强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由于各地方没有充分发挥利用当地的比较优势,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降低,盲目追求门类齐全、自成体系的完整工业体系。

产业结构趋同的表现:一是各地区没有按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原则,盲目进行投资建设,引发严重的重复性建设,形成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二是各地区均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了门类齐全、自成体系的封闭式产业结构;三是地区间的产业结构高度相似,并且使得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四是产业结构趋同会造成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状态升级的过程中处于低水平状态,即引发产业结构的低度化。

二、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分析

(一)交通运输条件落后、交易成本过高

交通条件是比较落后造成了地区间在空间上的运输成本较高,相互间经济联系较弱,限制了各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从而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致使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吸引了企业在交通沿线的聚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从而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甚至是国家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的128公路沿线就形成了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高速公路沿线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从而进一步的带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甚至是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地方政府的行政性垄断

政府的行政垄断这也造成了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既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也需要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干预是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促进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高级化。市场机制是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是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及升级,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高级化。但是政府的干预也是有度的,对市场过度干预会使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制约经济的发展。

(三)市场的自由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对称

市场的自由进入和退出机制的不对称也是导致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求有完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使得资源能够自由流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自由、公平竞争环境,增强市场经济的活力。地区之间同样也要完善的市场经济,建立地区之间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使的产业能够自由进入某一地区。如果限制企业或产业的自由进入和退出,实行地方保护,则会阻碍资源的自由流动,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遏止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阻碍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存在这进入和退出机制的不对称,往往只具有进入市场的偏好,而对退出市场有着很大的抵抗力,限制退出机制功能的充分发挥,致使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出现,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制约着地区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

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形似也是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由于有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似的资源禀赋包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传统文化、要素禀赋以及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等,这些相似条件构成了产业结构趋同的物质基础。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发展战略和选择主导产业时,必然会出现相似的选择。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的相近,会产生相似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并形成相近的生产函数和需求函数。因此在进行产业发展和产业选择上就会趋同,造成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趋同。

三、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趋同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积极影响

地方为了追求产业自成体系,有可能背离专业化分工原则,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不能有效发挥,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产业结构当符合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坚持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出现的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不需要担忧。并且出现这种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前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完善的市场体制,有对称的市场(产业)进入和退出机制。另一方面,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资源能够自由流动,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如硅谷是美国电子和计算机工业中心,集中了全美96%的半导体公司,如思科、英特尔等。在硅谷聚集了上万及高科技企业,其中有4000多家是电子工业公司,众多企业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获得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推动硅谷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趋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前提条件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向消极方面转变。事实上产业结构的趋同积极影响只是在很小的程度上存在,所以本文对产业结构趋同造成的消极影响进行重点分析。

(二)产业结构趋同产生的消极影响

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造成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利于产业的发展。现在的产业结构趋同发展状况给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

1. 产业结构趋同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地方政府的行政垄断,使地方保护和地方割据现象趋于严重,宏观管理失调,影响产业的合理布局,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如小煤窑、小冶炼厂、小磷厂、小水泥厂、小造纸厂等大量存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还污染了环境。

2.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发展, 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趋同化的过程中, 那些资源丰富、具有资源开发优势的地区, 由于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进行行政性的干预, 在基础产业薄弱, 加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 劳动生产效率低, 总体经济效益低的情况下, 盲目的追求高高工度化, 形成加工业比重过度提高的现象。而对于资源贫乏但加工发达的地区, 由于资源丰富的地区的产业虚高度化减少了原材料输出而得不到足够的原材料, 从而出现加工业大量技术设备或生产能力闲置及技术力量过剩的现象。这两种现象的存在, 对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加工发达的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不利于城市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本质包括:一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二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三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四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五是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产业结构趋同的弊端要远远大于它的积极影响,所以本文将产业结构趋同的消极影响作为分析重点,根据分析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矫正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基本理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四、针对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引导趋同的产业结构向积极的方面转变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不能忽视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引导产业结构趋同向积极的方面转变。政府应该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具体体现在:正确选择主导产业,以更好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鼓励制度、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此外,政府还要有意识的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沟通,促进地区间产业的分工与合作,提高各地区的竞争力。积极的引导企业根据本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发展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改变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现状, 促进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高级化。

(二)继续完善交通网络

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继续加大运输设施建设规模。自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已来,运输需求越来越高了,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要求继续加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加大公路的建设规模,提高运输效率,同时,还需加强对铁路和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二是坚持交通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要采取多种融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保证交通设施建设顺利进行。融资渠道在争取得到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同时,也可以通过商业银行来筹集资金,还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来向民间进行融资,此外还可以采用BOT模式、TOT模式等。

(三)加强政府对产业选择的引导

市场机制对产业选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是不能解决产业发展的所有问题的,所以进行产业选择还得需要政府的引导。政府为了促进产业的发展,根据不同类型、性质的产业来制定出合理的产业政策,进行恰当的产业管理。政府除了对产业选择进行引导外,还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有意识的培养各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相关的前后向产业进行配套。

(四)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领域中,相关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持机构如集群中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政府、教育和培训机构等,在空间上的集中,形成的即合作有竞争的现象和机制。产业集群本身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产业链中若干配套的企业和相关的支持服务体系集群在一起而形成的专业化分工网络。分工专业化与产业集群有着密切的联系,分工能够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会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创新、形成专业化市场、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该市场,使得市场范围扩大,专业化分工得到进一步深化。

(五)促进专业市镇的形成与发展

专业市镇是在特定区域内某一两种产业内的企业因为比较优势、运输和生产中的规模经济、聚集经济的存在而聚集在一起,吸引了众多的同类企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城镇。

美国工业化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与市镇专业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达的东北部各市镇专业化生产特征十分明显,形成一系列的专业市镇。专业城镇的形成能够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专业城镇间的分工协作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经济协调、稳定、健康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城镇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深化了城镇间的分工协作,促进城市群的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促进城市群的建设

城市群是在专业化分工深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工深化与城市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分工深化促进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城市群的发展又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分工的深化能够带来专业化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城市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了分工的发展,产业链条的延长和附加值的提高,吸引了众多产业的聚集,促进了产业集群和专业市镇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个城市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得到加强,进行着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最终促进了城市群的形成。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于规避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

分工深化与城市群相互促进的机理,用图3表示如下:

(七)继续完善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能够有效的调整产业结构。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在于各地区能够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鞭策企业和经营者提高经济效益,以促进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的协调发展。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的发挥,能够有效的促使稀缺资源从低效率行业或地区向高效率行业或地区自由的流动,而那些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退出市场,或是对结构趋同的产业进行重组、合并,从而可以解决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

摘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及高级化能够促进经济健康、快速、有效的发展, 反之, 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且,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 该问题会导致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从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产业结构趋同问题, 采取相关有效①的对策建议来对其进行矫正, 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产业结构,趋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参考文献

[1]郭斯顿.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6.03:1-3.

[2]韩宝江.走出产业结构趋同的误区[J].领导之友, 2001 (1) :27-28.

[3]张明龙.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46-47

[4]刘世锦.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16-17

地区间合作 篇5

教育成本是指用于培养学生所消耗的教育资源的价值, 或者说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成本。公式表示为:

生均教育总成本=生均事业费+生均基建费

生均事业费=生均人员经费+生均公用经费

比较地区间的生均基建费没有太大的意义, 因此本文着重比较各地区生均事业费的差异, 分析其存在差异的原因。从全国总体的的情况来看, 我国生均事业费的利用效率与其他国家相比一直较低。生均事业费的利用效率一般用生均经费指数 (年度生均事业费/年度人均GDP) 进行评价, 它剔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对生均经费的影响。我国的生均经费指数1999年为99.2, 2005年降低为89.41, 而高收入国家和中收入国家早在2004年就为30左右了。从纵向来看, 我国生均经费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说明我国生均事业费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我国各地区间的生均事业费情况如何需要进一步分析, 这些研究对教育经济学理论和政府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各地区普通高校生均事业费分析

(一) 各地区普通高校生均事业费总体趋势分析

本文中除特别指明外, 使用的学生数均为折算后的标准生数, 各类学生折算为标准学生的权数为:本科、专科、第二学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成人脱产班学生、预科生、进修生为1, 博士生为2, 硕士生为1.5, 来华留学生为3, 函授、网络教育生为0.1, 夜大等其他学生均为0.3。选取标准差、极差和极差率等指标来反映地区间生均成本差异状况。标准差用于测量地区间生均成本的绝对差异。极差反映地区间生均成本绝对差异的极端情况, 极差率反映地区间生均成本相对差异的极端情况。通过对各地区生均事业费的分析发现: (1) 2003年~2006年地区间的标准差分别为4540.12元、4378.05元、5119.83元、5161.67元;极差分别为19232.54元、18538.19元、23090.68元、23150.12元;极差率分别为3.87、3.56、4.40、4.23。可见, 2003年~2006年各地区生均事业费无论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 均呈现扩大之势, 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 2003年~2006年各地区生均事业费排序较稳定。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天津、西藏、江苏、福建等地较高, 一般均维持在前8位;江西、贵州、河南、河北、甘肃、广西等地较低, 排名较靠后。可见, 我国生均事业费东西部差异较大。 (3) 生均事业费逐年增长, 但各地增长速度规律性不强。2003年~2006年均表现正增长的只有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湖北、云南、青海,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育投资决策的主观随意性较大, 投资政策起伏性较大。

(二) 各地区普通高校生均事业费内部结构分析具体包括:

(1) 生均事业费内部结构绝对数值分析。生均事业费由生均人员费和生均公用费两部分构成。各地区普通高校生均人员费与生均公用费都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2003年~2006年生均人员费的标准差分别为2024.876元、1875.705元、2091.116元、2055.534元;极差分别为7413.14元、7562.48元、8887.28元、8972.00元。2003年~2006年生均公用费的标准差分别为2159.36元、2280.93元、2230.48元、2305.88元;极差分别为12239.58元、11525.33元、14655.93元、14558.83元。可见, 各地区间的生均公用费差异中极端分化严重, 不利于地区间教育质量的平衡,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教育资金流入公用费用领域。

(2) 生均事业费内部结构相对数据分析。具体表现在:一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生均事业费的使用结构情况, 利用生均人员费对生均公用费增长指数 (生均人员费增长率/生均公用费增长率) 进行分析。理论上, 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均人员费增长要小于或等于生均公用费增长, 即生均人员费对生均公用费增长指数应该小于或等于1。但只有黑龙江、江西、陕西、新疆在三年间生均人员费对生均公用费增长的弹性指数小于1, 各地区的生均人员费对生均公用费增长的弹性指数呈现不规律状态, 起伏性太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高校事业费的使用结构还缺乏稳定性。二是为了反映各地区高校对教育教学经费的重视程度, 利用公用经费占事业性经费的比例进行地区差异分析。据分析, 2006年公用经费占事业性经费比例超过55%的6个地区是北京、黑龙江、浙江、湖南、四川、陕西;公用经费占事业性经费比例在45%以下的有山西、内蒙古、海南、青海等4个省、区;其他21个省、市区的公用经费占事业性经费比例在45%~55%之间。这数据与2003年相比可以发现公用经费占事业性经费比例超过55%的省区在增加, 比例在45%以下的省区在减少, 这表明各省市都在加大教育教学经费的投入比例, 这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各地区普通高校生均事业费差异分析

(一) 各地区普通高校生均事业费差异的原因分析

生均事业费差异形成的原因很多, 既有投资政策、内部管理等方面的主观原因, 也有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学校规模等方面的客观原因, 本文首先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 考察地区间生均事业费差异形成的客观原因, 然后运用回归分析确定各地区生均事业费与客观原因中相关经济指标的定量关系。本文选取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选取生师比、校学生数作为反映学校规模的指标。

根据上述数据和我国统计年鉴中查到的数据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 (如表1所示) , 发现生均事业费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系数均大于0.5, 可见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因此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生均事业费的重要外部因素;相比人均GD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均事业费的相关程度较高, 因而在构建回归模型时可以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影响生均事业费的外部因素。学校规模因素方面, 生师比除个别年份外, 与生均事业费也呈现正相关。但相关程度相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较低。校学生数与生均事业费2003年~2005年没有表现出相关关系, 但2006年它们的正相关关系较前几年明显增大, 这说明2006年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 生均事业费也随着增高。

注:普通高校生师比中专任教师数包括聘请校外教师;“**”表示其显著性水平为1%。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 理论上讲会产生规模效益, 即在没有达到适度规模的范围之前, 扩大规模会带来效益, 当超过了适度规模的范围后, 则会产生规模无效益。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生均事业费并没有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而降低, 这是因为近几年高校大规模扩招, 旧校区无法满足教学科研要求, 扩建后的新校区大多占地广阔, 硬件设施完备。研究表明, 规模效益的提高要以高效的管理为前提, 而此时高校规模过大, 内部管理并没有相应改善, 导致管理工作的失效甚至混乱, 管理成本大量增加, 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因而没有达到规模效益的实现条件。如图1所示:

(二) 各地区普通高校生均事业费差异的回归分析

生均事业费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因此以生均事业费为因变量, 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自变量, 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公式为:y=ax+b, 其中y为生均事业费, x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a、b为常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注:各回归模型均在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统计检验。

选取检验性能最好的2003年回归模型, y=1.80, x=3558.85, 计算出各地区生均事业费的模拟值, 如表3所示:

模拟值高于实际值的地区有天津、河北、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西、海南、贵州、青海、新疆等16个地区, 其余15个地区模拟值低于实际值。模拟值高于实际值说明, 如果分别以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参照, 在该地区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 生均事业费实际值偏低, 其原因可能是政府投资额偏小或者是由于学校的生师比过大、学校规模太大;模拟值低于实际值则正相反。

四、结论

各地区生均事业费增长速度起伏较大, 规律性不强, 这与政府教育投资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和投资政策的起伏性有关。对此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政府在制定投资决策时, 要兼顾各高校的利益, 保证其健康发展;二是在制定教育投资政策时, 要保持其连续性、稳定性、科学性。

针对各地区普通高校规模效益不存在或不明显的实际情况, 需要理性认识当前高校合并与兼并现象, 不能一概在学校规模上下功夫, 还须从内部机制和管理体制上加强认识, 在机构设置、资源共享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国际比较看, 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 因此提升空间还很大。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生均事业费的重要外部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生均事业费应保持相应的增长。因此, 政府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拨款时, 要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运用生均成本指标反映资源利用效率时, 应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层次、质量等, 辩证地分析、评价生均事业费的高低。

参考文献

[1]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李福华:《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袁连生、崔邦焱:《我国高等学校生均成本变动分析》, 《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4]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科司主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5]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统计司主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地区间合作 篇6

1 免疫失败的原因

1.1 疫苗质量下降

疫苗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 特别在高温、光照、冻结等条件下造成疫苗的抗原性下降, 甚至失效。高原地区一般三、四月, 最迟五月中旬完成疫苗注射工作, 这时气温仍然较低, 如果在运输过程中不注意, 很容易造成疫苗的冻结, 再说, 高原地区紫外线强烈, 注射过程中, 在阳光下放置, 很容易引起疫苗质量的下降。

1.2 疫苗注射操作不规范

(1) 疫苗注射的部位、注射方法、注射剂量不正确, 本应该肌肉注射的疫苗, 由于针头的过长或过短, 把疫苗注射到皮下或脂肪内, 注射后疫苗从针孔倒流, 特别在使用金属注射器时, 由于胶垫松紧不当, 疫苗从注射器内漏出, 注射过程中对牲畜不保定、打飞针, 同时牲畜挣扎躲避, 过早或过晚推动注射器, 使疫苗外漏。注射部位不正确, 有些防疫员为了省事, 把皮下注射的疫苗改为肌肉注射, 甚至在注射过程中把疫苗注射到胸腔、腹腔, 造成疫苗浪费, 使机体得不到足量的抗原不能产生应有的抗体。 (2) 部分疫苗必须稀释后使用, 稀释过程中防疫员不按说明书进行稀释, 随意使用稀释剂, 稀释后放置时间过长, 严重影响免疫效果。 (3) 对注射器械、注射部位未能进行正规消毒, 注射后出现注射部位发生感染, 出现炎症反应, 使注射的疫苗不能完全充分的吸收, 达不到免疫效果。

1.3 牲畜的营养状况太差

机体在健康状态下, 免疫应答能力强大, 而身体营养不良时牲畜处于亚健康状态下, 由于大部分营养物质的缺乏, 严重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 春季高原牲畜营养状况极差, 在这里平常有“秋肥冬瘦春死亡”之说, 这时机体免疫系统对营养物质的要求比其他时期更高, 这一时期缺乏营养物质, 特别是一些矿物质、维生素, 严重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免疫功能, 甚至导致免疫器官的萎缩, 是机体T淋巴细胞生成数量减少, 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 影响免疫抗体生成的速度和数量, 从而导致免疫应答滞后, 使免疫空白期延长。

1.4 药物的使用不当

许多药物, 特别是大部分的抗生素类药物对机体抗体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抑制T、B淋巴细胞的转化, 同时, 使用抗病毒及抗生素类药, 对弱毒活苗造成直接灭杀作用, 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另外, 有些重金属、化学物质以及霉变的饲草料, 都可以引起机体免疫器官的萎缩, 从而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

1.5 其他因素

牧民群众的防疫意识差, 片面认为打与不打都无所谓, 思想上不重视, 而在《动物防疫法》对强制免疫没有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规定, 对防疫工作麻痹大意, 严重影响免疫密度。

2 强化免疫质量的几项措施

2.1 规范疫苗流通渠道

疫苗必须是由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认可或农业部指定厂家, 正规生物制药厂生产, 或通过GMP认证的批准文号的疫苗。进一步加强疫苗保管、运输设施建设, 使疫苗运输、保管、使用过程中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 同时县、乡二级疫苗发放机构实行专人保管, 严把质量关, 疫苗使用前检查疫苗的出厂日期、色泽、物理性状, 要与说明书一致, 过期、破损、性状与说明书不一致的一律不能使用。

2.2 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

(1) 建立免疫检测制度, 在疫苗接种后, 根据免疫检测对机体产生抗体的时间, 产生抗体的峰值和抗体消失的规律, 等免疫实际效果, 来检验免疫程序是否合理, 并及时修正免疫程序, 使畜间免疫更科学、更合理。 (2) 有些疫苗注射后, 需要间隔数周再加强免疫一次, 因为疫苗第一次进入机体后, 需要经4~14天才能产生抗体, 但抗体效价较低, 维持时间短, 如果再用疫苗重点接种, 机体经1~2天, 甚至几小时, 既有抗体产生, 抗体效价比初次接种时高几倍, 甚至几十倍, 并能维持很长时间。这是特异性免疫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疫苗后, 能很快增殖, 分化并产生亲和力抗体的原因, 所以, 通过重复注射可强化和延长免疫效果。 (3) 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对新生仔畜是非常重要, 然而对其接种疫苗却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 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 排除母源抗体的干扰, 确定最佳的首免时机是非常必要的。

2.3 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定期对防疫人员进行培训, 不但要让防疫员学到理论基础知识, 还要让他们掌握操作规程, 学会疫苗注射前要进行临床检查, 做到注射部位准确, 剂量精准, 消毒严格, 使用适宜的针头, 做到1畜1针, 不打飞针, 保证动物机体得到足够的疫苗, 保证免疫接种后产生有效的抗体。

2.4 做好免疫接种后的工作

免疫接种后要观察几分钟, 并比好抗过敏药物, 以防个别被接种动物出现过敏反应, 抢救不及时造成损失, 首次疫苗注射14~30天后对患有疾病的牲畜进行对应治疗, 因使用药物而没有注射疫苗的牲畜进行补注疫苗, 以保证注射密度。

2.5 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

企业间合作创新的静态博弈分析 篇7

关于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的实现过程, 可以用博弈论的知识来进行解释。考虑一个简单的二人静态博弈过程, 博弈参与人为集群中的企业, 企业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创新或不创新。创新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但同时也需要相应的成本, 比如研发投入。假设集群中的企业为同质企业, 即他们具有相同的创新成本和创新收益, 同时具有相同的决策理念。为分析简单起见, 不失一般性, 假设某一项技术创新的成本为固定值10, 合作开发时, 两个企业各承担一半;创新为每个企业带来的收益为12。于是形成表1的收益矩阵:

这是一个“斗鸡博弈”, 博弈有两个均衡解, 即 (创新, 不创新) 和 (不创新, 创新) 。在这种情况下, 总会形成一个企业创新, 另外一个企业“搭便车”的情况。也就是说, 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创新的情况不会出现。通过观察收益矩阵, 在Ⅰ、Ⅱ、Ⅲ三种局势下, 从社会总体看, 总“福利”是相同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 不进行合作 (创新) 并未导致社会福利的下降或牺牲。

二、创新收支调整后博弈模型分析

事实上, 在现实中合作创新相对于单个企业的创新而言, 往往可以降低创新的总成本。因为合作可以吸取来自不同企业的优势, 从而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创新, 进而节约创新成本。考虑到这种情况, 对上述关于创新收支的假设进行调整:假设单个企业进行创新的成本为10, 合作创新的总成本为8, 两个企业平均承担, 各花费4单位成本;创新为每个企业带来的收益仍然为12。则收益矩阵变为:

这个矩阵仍然是一个“斗鸡博弈”, 博弈的两个均衡解分别为 (创新, 不创新) 和 (不创新, 创新) 。所不同的是, 这样的均衡解, 相对于局势Ⅰ, 即企业A和企业B合作创新而言, 总收益少了2单位。也就是说, 不合作行为导致了潜在社会总福利的损失。

三、进一步调整后的博弈模型分析

如果进一步改变假设条件, 考虑下述情况:如果某项技术创新可以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效率提高, 但是对于单个企业而言, 创新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创新需要花费的成本。假设单个企业进行创新的成本仍然为10, 合作创新的总成本为8, 两个企业平均承担, 各花费4单位成本;创新为每个企业带来的收益变为8。收益矩阵如下:

这是一个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 博弈只产生了一个纳什均衡, 即 (不创新, 不创新) , 两个企业都不再进行创新。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结果, 对于个人理性的追求最终导致了集体理性的缺失, 均衡产生了对于社会总福利而言最坏的一种结果。事实上, 对于前两个博弈来说, 有学者做过研究, 在现实中均衡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出现此类均衡。因为在收益值不是很大的时候, 人们对于所谓“公平感”的追求, 往往会让他们偏离所谓的完全理性。这样的结论对于理论研究者来说是非常令人失望的, 因为它意味着, 在很多时候, 靠个人的理性往往会带来十分严重的、不为人们所期望的后果。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行为。发现, 两个企业进行联合实施合作创新, 可以给双方带来相应的经济回报, 也可以导致社会福利的提升。尤其是在创新成本较高时, 合作更是成为推动创新的必需动力。然而由于博弈者的个人理性存在先天缺陷, 因此“囚徒困境”非常容易成为企业创新的巨大障碍, 如何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将成为后续研究的重点。

摘要:产业集群现象由来已久, 其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强大的创新能力。与单个企业不同, 集群创新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不仅仅取决于某个创新个体, 同时也取决于产业集群的结构和共生机制, 取决于集群内部组织间知识的生产与分配, 取决于对基础知识的依赖和利用程度, 取决于完成创新并产生经济价值的整个系统。本文从博弈论视角出发, 简化和分析两个企业间合作创新的静态模型, 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博弈论,静态分析,合作创新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

[3]朱涛: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合作创新的理论分析[J].经济经纬, 2007 (3)

上一篇:上层下一篇:汉英拟声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