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文化

2024-05-27

工匠文化(精选12篇)

工匠文化 篇1

“工匠精神”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工匠的职业行为如果能够不断获得顾客好评、同行推崇、社会认可等, 并且有稳定而不菲的收入, 可以体面生活, 那么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同时做好几件事情, 对于个人的精力、素质和技能构成巨大挑战。大多数人还是应该“有所为, 有所不为”, 明确核心业务范围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具体是指什么?相关解释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差不多”往往会“差很多”

国内的情况总有些不尽如人意, 一些开关和插座横不平、竖不直, 有的甚至斜了15至20度角。安装工人、现场监理及施工验收人员可能觉得, 开关只要能开关, 插座只要能取电, 差不多就得了。

在国外, 发现它们那所有的开关和插座都横平竖直。关于安装、监理、验收等, 各个国家都有相应的程序和标准。除了这些硬性的制度约束外, 我们是不是还缺少一种认真做事的职业素质?或许, 这就是“工匠精神”的题中之义。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 有“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的说法。随着产品制造系统、产业体系、社会治理结构日趋复杂, “差不多”的多次累计必然导致“差很多”。人类社会正步入“误差零容忍”时代, 即使局部、微小的误差和疏忽, 也可能铸成大错, 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德国是全球第三大出口国, 但其人均出口额高达17000美元, 居全球第一。超过99%的德国企业属于中小企业, 不求做大, 而是努力在细分领域中做到极致, 成为最强。这与德国盛行的“手工业者文化”和“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在德国企业文化中, “差不多”是一个禁忌词, 任何行为必须有章可循, 杜绝一切随意, 德国人甚至愿意为此牺牲灵活性。可以不夸张地说, 德国的“工匠精神”已经渗透到整个产业系统、整个社会体系, 甚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德国的“工匠精神”从何而来?一方面源于对职业“一以贯之”的敬畏, 对顾客“敬若神明”的尊重, 对产品“止于至善”的追求。另一方面, “工匠精神”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工匠的职业行为如果能够不断获得顾客好评、同行推崇、社会认可等正面反馈, 并且有稳定而不菲的收入, 可以体面生活, 那么“工匠精神”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好工匠不会只扫门前雪

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 社会环境和人们的职业心态也在发生变化。乱花渐欲迷人眼, 气定神闲者日渐稀少, 浮躁之气逐步抬头。在过去较长时期里, 人们更多关注规模、增速和场面, 忽略结构、成本和质量。

以产品质量为例, 中国制造业每年直接的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 间接损失上万亿元。旺盛的外部需求、低廉的资源价格、较低的环境管制门槛, 似乎怎么干都可以。

眼下, 中国经济正在步入新常态, 过去发展所依托的种种优势正逐步失去, 面对重重压力, 重提“工匠精神”确有现实针对性。

就上海而言, 开埠以来形成了良好的“做事文化”。上海人信守承诺, 做事靠谱, 规则意识强。这是我们弘扬“工匠精神”的社会基础。新时期, 重要的是通过倡导“工匠精神”, 重塑新老上海人的职业行为, 让大家都能集中意愿和能力, 去做好分内事。

对政府而言, 应该努力做到不缺位、不越位, 营造经济运行的良好制度环境, 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作为高校, 应该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等。产业界则应努力推动技术创新, 加强能力建设, 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 优秀的工匠并不只是“各扫门前雪”, 他们在做好分内事的同时, 也讲求分工协作, 相互提醒, 相互补位。

专注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

古代工匠大多只专注于做一件事, 或几件内容相近的事情。“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核舟记》中的奇巧人等大抵如此。随着科技发展和分工协作效率的提升, 如今一个人有可能同时做几件事情。但同时做好几件事情, 对于个人的精力、素质和技能构成巨大挑战。大多数人还是应该“有所为, 有所不为”, 明确核心业务范围。否则, 极有可能费尽力气, 结果却一无所获。

“工匠精神”所倡导的执着和专注, 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 而是强调持续推陈出新。优秀的工匠永远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 而是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 在品种、款式、材料、工艺、流程等方面寻求改进。

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中, “工匠精神”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大批基层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既是创新的构思者, 也是创新的践行者。在这个过程中, 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的业务能力也得以提高。

工匠文化 篇2

作者:XXX(XX)

看到部门的QQ群里清明节放假的通知,我的内心感到些许的意外,好像得到了一个小惊喜,同时又有点小感慨。惊喜是因为我忘记了4月初还有个节日,可以休息几天陪陪老婆孩子,感慨是感到时间过得实在是快啊,快到令人发指啊,一个季度就这么过去了。

假期第一天石家庄的天气不错,阳光那是相当的明媚,我却在家睡懒觉,打算通过这种方式把工作带来的疲惫在睡梦中消化掉,睡醒了也要懒在床上玩一会手机看看今日头条,这是现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上班族的生活状态,这时一个标题把我吸进住了-《什么是工匠精神》点进去第一句话: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这句话可真是说到点上了。

工匠精神为什么在近几年反反复复的被提及呢?因为现在我们国家太缺少工匠了,为什么缺少工匠,是因为一直以来我们这个社会缺少对工匠的尊重和重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上,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已经开始引导企业重视培育工匠精神了。

你以为工匠精神离我们很遥远、很高大上、和你我的生活毫无关系吗?其实工匠精神,只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只要用心你也可以做工匠。

工匠精神传承黑陶文化 篇3

动荡中崛起

坊间关于黑陶有这样的定语:“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其中,“薄如纸”主要指蛋壳陶其陶体如纸一样薄;“声如磬”是指陶在烧制之后有一定的硬度,经过弹击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这些特质都源于制作黑陶的材料,胶泥中的极品——红胶泥。胶泥是黄土高原上的泥土、矿土中黏性极强的小团粒,经黄河水载入中下游地区。黄河同京杭大运河在微山湖处交汇,最细小团粒被漕运船带入运河航道,经过千百年沉积,在漫长的运河流域河床下形成了比一般胶泥细腻百倍的红胶泥——“德州黑陶”陶泥。

不仅如此,黑陶技艺还是龙山文化(黑陶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一种古老的汉族制陶技艺,其以独特的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工艺烧制而成,分为古代黑陶和现代黑陶。

古代黑陶,实为传统软刻陶,是以传统手工轮制拉坯成型法,在陶体晾干过程中进行雕、塑、堆、镂、刻和压光,最后高温烧结封窑,做焦烟渗透处理。拉坯成型法是利用旋转的轱辘车的力量,配合双手的动作,将轱辘车上的泥团拉成各种形状陶制品的成型方法。

而现代黑陶,实为创新硬刻陶,是在高温烧制成型的黑陶表面用刻刀以线、面、点、印文等进行雕刻,融入书法、绘画等文化,使黑陶艺术承载力更加丰富。

如今德州黑陶在山东德州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的带领下,已经发明了“硬刻陶、金丝漆陶、漆陶”3项创新技术。谈及当时做黑陶的初衷,该公司总经理、硬刻黑陶创始人梁丽霞告诉《经济》记者:“没办法,当时的形势,自己出来单做是唯一的出路。”

追溯德州黑陶的历史,在1979年,德州率先在全国整理黑陶文化,引进祖籍山东的黑龙江省绥棱县制陶艺人寇维军,由政府投资,在当时的于官屯公社卢庄创办黑陶厂。同年,在秋季物资交流会上,马来西亚客商以每件18元价格订购100套,在全国引起轰动,“德州黑陶”由此声名鹊起。

1984年,由德州黑陶创始人,奠基人刘贵田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从事黑陶研究的机构——德州市工艺美陶研究所。自此,黑陶这个从远古走来的艺术之花在德州绽放,德州黑陶产业在全国率先迸发出勃勃生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德州黑陶在经过短暂辉煌之后走入低谷。

这种形势下,2002年4月,梁丽霞心怀对古老文化的执著与热爱,在只有三间租赁平房、两台二手成型机、7000元钱借款的条件下开始了艰苦创业。同年,德州首家以黑陶为主体的“梁子陶业研制中心”诞生,成为“德州黑陶”再次崛起的一面旗帜。

陶中翘楚

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彩陶工艺为代表的仰韶文化逐渐衰落,而在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兴起另外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以黑陶为特征,被称为“黑陶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而又被称为“龙山文化”。

黑陶文化距今约4350年-3950年,东起山东半岛,西到河南、陕西地区直至新疆,北到辽东半岛,南过杭州湾,甚至到达江西的樟树镇和台湾省。这个时期农业和畜牧业有了很大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及种类大为增长,快轮制陶技术比较普遍,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顶峰时期。

在考古界,将龙山文化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河流域的早期龙山文化,河南、陕西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和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除此之外,黑陶更承载着其他的价值。

黑陶不仅向后人展示了制陶由实用性向文化性的审美跨越,记载了当时东夷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也是五千年华夏民族成为礼仪文明之邦的有力见证。

在人文价值上,黑陶传递着远古先民生活与精神的信息,记载着一代代华夏子孙在追求美好生活力量的驱动下,推动文明不断前进的历程。黑陶融“土之厚、水之柔、木之拙、火之烈、金之声”于一体,蕴含了中华民族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人文情怀。

在文化价值上,现代黑陶在继承龙山黑陶薄胎拉坯工艺和还原烧制技术的同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保持“黑薄光纽”特征和简朴流畅的古朴风味,运用“雕刻镂书画”五工,呈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使厚重的历史、丰美的文化和活泼的现代技艺有机融合。

在经济价值上,黑陶产业被称为绿色经济和文化经济。黑陶产品绿色环保优于任何储器,生产过程为手工和简单机械操作无污染,原材料和产品加工带动区域产业链条且简易操作性可有效整合社会劳动,古老烧制方式和中华文化相融合,成为传承东方文明的载体,在国内、国际高端市场广受青睐。

在艺术价值上,研究德州黑陶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如今,运河北段停航阻断了陶泥成链,再加上开采的限制和资源保护,使得德州黑陶的升值空间必将与日俱增。

工匠般传承

2014年,山东德州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专为中国黑陶城博物馆创作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精品蛋壳陶,高1.5米,最薄处仅有0.5毫米。“制作花了一年时间,经过46次手工拉坯成型,31次高温焙烧、渗碳还原,达到了‘润似墨玉、叩之如磬’的效果。”梁丽霞说,此次制作展现出当今黑陶技艺的最高水平。

做事情在最开始时总是最困难的。梁丽霞介绍说,当年她制作的第一窑黑陶出窑时,她痛下决心砸烂了所有黑陶。“我发现了质量问题,砸下去那一刻也明白了做人做事的原则和企业的经营理念。”梁丽霞说。

这14年来,梁丽霞把山东德州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从一个小店经营到如今到了德州必去看的品牌店,未来梁丽霞更想把这个品牌做长久,“做成老店”。

记者在参观梁子黑陶博物馆过程中,水浒一百零八将在众多黑陶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梁丽霞介绍说,这是梁子黑陶的一位师傅历时两年时间制作成功的。当时在梁子黑陶博物馆陈列不久,就有人愿意出108万买下。梁丽霞并未同意,她认为用黑陶做成的一百零八将还有很多人没有欣赏到,如果被人买走,就违背了她的初衷——黑陶的文化传承,而非仅考虑金钱利益。

对待制作黑陶的师傅们,梁丽霞以保持师傅的创作灵感为前提,塑造他们的艺术独立性。“一天做出两件东西和两天做出一件东西,品质是不一样的。”梁丽霞说,“我时常告诉他们,要有正确的理念、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

她希望她的团队都能秉持“工匠精神”,一点点来挖掘黑陶的美好,传播黑陶文化。

目前,梁子黑陶已有雕刻大师毛军、黑陶成型大师孙连伟、黑陶篆刻大师张振斌、黑陶软刻技师于慧荣、黑陶硬刻大师张务福、黑陶影雕技师徐继垒、黑陶硬刻技师封志刚、黑陶成型技师孔令超8位大师和专业的销售队伍、设计队伍。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工匠”精神 篇4

正所谓“玉不琢, 不成器”, 谈及“工匠”精神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和有形的产品联系在一起。但是, 有形的产品制造需要“工匠”精神, 而无形的企业管理更需要“工匠精神”, 比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追溯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的文化治企历程, 不难发现“锡电工匠”们的“精雕细琢”。

一、传承“技艺”, 把握精髓

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犹如工匠传承的“技艺”。

1. 上级公司指明了前进方向

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确立了“四个服务”的企业宗旨、“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 全面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着力塑造“国家电网”品牌, 先后明确了公司基本价值观、发展战略行为规范以及“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同时,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制度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公司品牌”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求,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统一的企业文化体系, 也为无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2. 地域文化提供了丰富滋养

地域文化是深厚的历史积淀, 是一方百姓的精神血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哺育, 企业文化不能没有地域特色。从泰伯南奔吴地播散文明、开发江南, 到荣氏家族实业救国、造福社会;从20世纪80年代发扬“四千四万”精神开创“苏南模式”, 到当前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必胜信念, 都生动诠释着优秀、独特的地域文化。无锡人有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有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胆识魄力, 这些是推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制胜法宝, 也是无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 为无锡公司企业文化增添了思想资源、文化启迪和精神动力。

3. 企业自身悟出了技艺真谛

无锡公司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能够促进组织发展, 但也必须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为此, 公司坚持“上不脱离国网公司、省公司已有文化体系, 下不脱离地方、无锡公司文化积淀和员工文化需求”的基本原则, 提出要传承发扬“务实、精益、创新、进取”的文化特质, 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优质服务等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将公司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成为员工奉行的行为准则, 使公司的目标成为员工的追求, 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制造“工具”, 探求方法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无锡公司充分认识到, 企业文化不是宣传, 而是一项管理实践, 需要开发和应用“工具”。

1. 工具一:《工作信条》

无锡公司制定出台《工作信条》, 并将其作为国网公司价值理念在具体操作层面的深化。《工作信条》就是用自己的语言, 落实上级文化理念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比如提出了工作观“业务+改进=工作”、持续改进就是对国网公司“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诠释。《工作信条》如同一本通俗易懂的辞典, 使核心价值理念自然“内化”到员工心中。

2. 工具二:三项标准动作

公司提出做好工作、改进提升的三项标准动作, 即让问题暴露在阳光下、PDCA自律循环、最佳实践共有化。“让问题暴露在阳光下”倡导的是透明开放的管理环境, 例如公司在内网设置问题管理平台, 实现了问题的闭环管理。“PDCA自律循环”, 倡导的是永不满足现状的追求, 不断提高运营质量, 例如深入开展同业对标管理。“最佳实践共有化”倡导的是共享学习的氛围, 搭建提升业务水平的平台, 例如常态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

3. 工具三:开展文化评价

无锡公司深知优秀的企业文化落地难, 考核更难, 自始就深入开展企业文化考核评价的攻关。按照起点公平、过程公开、结果科学以及能反映主观努力成果的原则, 研究制定企业文化评价方式和考核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模型, 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标准, 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管理, 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明察暗访等多种手段和途径, 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和检查, 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 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同时, 建立完善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激励机制, 制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典型培育方案, 努力培养实践企业价值观、代表企业形象、有典型示范价值的领军人物, 激发干部员工加快建设统一优秀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独运“匠心”, 慢工细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曲折的系统工程, 正如同工匠的“慢工出细活”。

十年奋斗历程走出文化治企漫漫路。从无锡公司在2006年确立了“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文化治企”的管理思路, 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十年来, 无锡公司直面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 紧随国网公司、省公司前进步伐,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和员工基本诉求, 全面建设适应企业生产体系的优秀企业文化, 引导干部员工建立良好的心智模式, 养成良好的做人做事习惯, 向文化力要生产力, 始终保持省公司系统同业对标综合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 为实现公司的目标愿景提供持续、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企业文化发展丰富文化治企新内涵。企业文化是在变化发展的, 工作观的改进就印证了这一点。近些年, 无锡公司持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在开展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 (业务+改进) Re=工作∪价值”社会责任工作观。社会责任工作观是原有工作观的改进, 是全体干部员工坚持不懈挖掘、诠释、践行的结果, 充分彰显了供电企业的责任担当。

创新实践试点开启文化治企新篇章。企业文化的形成是点点滴滴的长久积累, 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近期, 无锡公司在修编企业文化建设行动计划, 提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实践试点工作, 拟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 开启文化治企的新篇章。

面向“十三五”, 无锡公司提出实施高水平建设“世界一流电网”、高标准建设“国际一流企业”、高质量对接地方发展规划三项工程。我们相信, 无锡公司将全面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传承发扬“工匠”精神, 将这三项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吴涛.加强文化建设弘扬工匠精神[J].建筑, 2016, (7) :117.

工匠文化 篇5

第三节

大国工匠

复习提问:

1.工匠的价值体现?

引入新课:

提问法

2015年,央视《大国工匠》的片首语这样写道:“他们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他们千锤百炼,精益

求精,打磨中国制造。他们是劳动者,一念执着,一生坚守。”这既是对片中人

物的评价和褒扬,也是对进入新千年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民族复兴伟

业而不懈努力的中国当代工匠品质所做的一个极为精准的表述。

讲授新课:

首先,大国工匠身处大到一个行业、小到一个企业的关键生产岗位,这个岗

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直接关乎产品品质。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中国没

有像宁允展这样的工匠,那高铁列车就很难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国际名片。

宁允展的岗位,不但关键,更重要的是,宁允展和他精湛的技艺是一个标杆,可讲解法 以带领整个团队站在精密制造得制高点,解决最高端的工艺难题,提升产品的整

体品质。可以说,大国工匠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人才基石。

其次,大国工匠的自身素质,特别是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对事业的忠诚度

等精神素质,直接决定着一个品牌的成功打造。

最后,要将“中国制造”打造成高品质的代名词,不但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大国工匠,更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工匠队伍,在传承和发扬中,让工匠精神成为民族工业的灵魂。在这一点上,宁允展发扬了父亲铁匠工夫的“真传”,姚智慧则得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真传”,两代人在高铁列车上的共同奋斗,实现了中国高铁作为“国际名片”走向世界的梦想。这样的梦想,随着一代年轻工匠的崛起,将会在各行各业逐步实现。正如央视《大国工匠》中所言:“如果每一件中国制造得背后,都有这样一位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中国制造就能狗跨过‘品质’这道门槛,跃升为‘优质制造’,让更多的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释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课堂小结:

1.大国工匠在现在社会的重要地位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篇6

关键词:工匠精神;行会;宗教改革;双元制;文化基因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69-3

0  引言

提到工匠精神,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德国人的严谨与精确。比如,德国人非常守时,他们认为准时到达是显示自己能力的第一步,甚至德国的城市公交系统都可以按分钟准时到达。德国人一丝不苟,那根丝只有千分之一米,这是制造精密仪器的根本,德国产品,从LAMY凌美笔、双立人刀具,到格拉苏蒂手表、西门子、奔驰和博世,代表着结实、耐用和精美,是高品质的象征。德国制造的成功,与德国人严谨、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分不开的。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对细节的执着,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在德国,百年企业到处都是,他们往往专注于某个领域或某项产品,从“小公司”渐渐成为拥有百年以上历史、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被世人称为“隐形冠军”。

德国“工匠精神”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技术技能方面,即专业精神。工匠,是长期受到职业训练而培养出来的一种专门人才,是在整个职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和技术的人才,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称为工匠。

第二个层面是职业态度方面。工匠精神,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改进产品;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三是耐心和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

第三个层面是职业观念方面,即职业神圣和职业平等。德国民众对职业普遍怀着敬畏感,德国人一旦决定好职业,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穷尽一生磨炼技能,并且通过职业成就获得社会尊重,这是德国人爱岗敬业的民族心理特征。另外,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一个技能高超的熟练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科学家基本没有差别,这种民族心理使德国民众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不会轻易更换工作。

德国“工匠精神”其实大家都知道,就是很难做到,这是为什么呢?要深刻理解德国的“工匠精神”,我们必须了解这种精神产生的文化土壤,必须从文化基因的高度去认识,只有读懂了它背后的文化基因,才能加深对德国“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学习。

1  工匠社会是德国人尊崇技术和工作道德的社会因素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它的生产方式,从而产生稳定的、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这种结构形态使国民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逐步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形成社会风俗和传统习惯。经济和文化两种因素长期对国民产生影响,经历历史的积淀,就形成了国民性格。

为了生存,德意志民族早在中世纪就认识到手工业的重要性,为了保护城市手工业者的利益并调整成员的经济关系,手工业者组成行会来控制生产质量和数量以减少竞争。在中世纪行会组织的等级制度中,从业人员按照不同的身份分为学徒、工匠、师傅三个等级,工匠已成为一种职业而存在。师傅招收学徒并教授技能和公民道德,还要为学徒提供衣食住行。一个人成为学徒则意味着就业有保障,很容易做到做工自养。当学徒完成学徒制时由师傅向行会提出申请,行会审核通过才能够从学徒转为工匠。如果要从工匠升级为师傅,还必须以较低的薪水为师傅工作若干年,直到完成了一件“杰作”得到师傅和行会委员的认可,才能够授予师傅称谓,所以“师傅”(Master)是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者。从工匠升级为师傅意味着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巨大提升,因为师傅是独立的手工业者和行会成员,能够单独从事经营活动,能招收自己的学徒和工匠,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大的发言权。从中世纪开始,德国社会逐渐呈现出工匠社会的特点, 由师傅和助手组成的工匠阶层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手工业者和小资产阶级承担了社会的领导和教育责任,将工匠精神在所有其他阶级身上打上了它的烙印[1]。 由此可见,工匠阶层对于德国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理解这一点有助于理解德国人重视技术和重视技艺的感情。

中世纪城市行会对德意志民族的纪律和工作道德的形成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社会轻视体力劳动,体力劳动由社会最底层的奴隶承担,手工业劳动由社会中间阶层承担,而社会的特权阶层则享受自由悠闲的生活。到了中世纪由于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人们认为上帝把工作托付给了每个人,因此工作是人的本分,中世纪人们已不再把工作,特别是体力劳动看作是低等的价值了。历史学家埃里希·卡勒尔提出,行会文化是德意志民族历史上对社会精神的首次体现,特别是城市行会对纪律和工作道德的强调,繁衍出了新的社会公共道德,即工作、勤勉、细致、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并将行会成员为群体做出的贡献作为评价人的价值标准。在行会中,任何人无论他的背景、社会地位、信仰或族群都必须遵守共同的社会道德,任何人都没有特权。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城市行会公共道德成为社会中间阶层的道德,并成为市民道德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宗教改革是德国工匠精神的宗教渊源

德国是著名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发源地。公元1517~公元1546年,马丁·路德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改革的胜利不仅使欧洲发生了巨变, 尤其重要的是改变了德国人的命运和思想精神[2]。路德的宗教改革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和“两个世界”的理论。“因信称义”源自《圣经》的《罗马书》,是基督信仰中一条重要的教义,主要思想是:神称信耶稣的人为义,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路德从 《罗马书》中的因信称义引申出人的灵魂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而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权威和依据,人们不需要依靠教皇和圣礼,只需要终生信仰上帝,与上帝直接交流。这一观点同天主教的传统说法,即只有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必须通过繁文缛节的宗教仪式才能使灵魂进入天堂是根本冲突的,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打破了精神枷锁。路德的“两个世界”理论认为上帝建立了精神世界和世俗世界。精神世界只存在于真正的基督徒中,它的领袖是基督,基督徒享受着基督徒的自由 , 世界上的法律和权威都不能高于基督徒的天良之上。在世俗世界里,君权神授,基督徒也和其他人一样,需要服从上帝的旨意,服从世俗权威 ,也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可以当兵,可以嫁娶。

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是德国人工匠精神的写照,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德国人的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路德的宗教改革则进一步将世俗的东西提升到了神圣的地位,他的“天职观” 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德语的Beruf(职业、天职),即上帝安排的任务,对于一个教徒来说,他做一样工作,生产一件产品,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为了神的荣耀”,为了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务。这种对工作所赋予的神圣意义具有重大的作用,因为宗教律令所产生的约束力,是其他任何一种道德准则无法比拟的,从宗教约束力中繁衍出来的道德精神, 与一般的工作道德有着本质的差别,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事关自己灵魂得救的大事, 不是为了满足上司、权力、金钱,它不是外来的命令, 而是在信徒心中产生的强大自律[3]。

路德及其后来的路德派的职业思想至少在三个层面上深刻地影响了德国人:一是将世俗工作视为神圣,并以虔诚的心去从事世俗的工作;二是尊重自然形成的分工与合作,不过分注重职业的形式;三是极其安心于本职工作,有良好的职业精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德国人一旦选定了一个职业就要一直干下去而且精益求精,代代相传。

3  德国职业教育是传承工匠精神的文化摇篮

回顾人类职业教育的历史,不管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最早的职业教育形式就是学徒制,尤其在中世纪的欧洲,行会学徒制非常盛行并形成行会制度。到了十八、十九世纪,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大工业生产时代由于流水线和劳动分工,劳动者需要学习的不是整个工艺流程,而是单一工种的单一技能,这种技术变革和生产方式的转变需要一种新的、能够大量而且快速培养具有简单技能的职业教育形式,传统的学徒制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浪潮中遭到了致命的打击而逐渐瓦解,职业教育的形态由以工作场所本位的学徒制转向以学校本位的学校职业教育,一些专门针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德国的实科学校、法国的工艺学校、美国的文实学校,英国的技工讲习所,都是通过学校进行职业教育的著名实践。

在工业革命后的100多年中,学校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生产需要的初级技能劳动者,也促进了教育民主化进程。然而,二战以后生产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以及管理方式又发生了变化,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次工业革命,随着科技升级,消费市场对大宗标准化商品的厌倦,许多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的出现,企业生产及管理模式从泰勒式向精益型转变,现代企业需要的是熟练的、多面的、灵活的技术工人,然而学校职业教育与工作环境的脱离,以及职业教育“学问化”问题,使学校职业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势在必行。

正当人们以为学徒制已经被抛弃到历史的故纸堆的时候,德国双元制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对学徒制的重新审视。双元制是将工作本位培训和学校本位教育紧密结合的现代学徒制形态。 双元制要求将学校本位的知识/理论学习和企业本位的技能学习相结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责任,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企业是学徒,在学校是学生,学徒有2/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学徒制一般为3年,学徒完成学徒制后通过行业协会的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包括双元制职业学校和双元制大学。前者属于德国义务教育高中阶段,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毕业后颁发行业协会的职业资格证书;德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很高,就业者必须接受正规教育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德国人认为,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术工人来制造;再先进的科研成果,如果没有技术工人的工艺化操作,也很难转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正因为德国社会对职业教育高度认同,成为技术工人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和社会尊重,所以在德国约超过50%的青少年都选择不上大学,而是选择就读职业学校在接受专业化、标准化的职业教育后进入社会。德国双元制被誉为鼓励和回报参与(非学术)职业教育的典范,也是德国向国际化推广的教育模式。为了吸引参加毕业会考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双元制学习,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许多联邦州开始着手制度变革,所有DAX股票上市公司都参与了双元制培训项目,2009年巴登符腾堡州的双元制培训成功并入高等教育,使双元制大学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这一教育模式向全国推广。

德国双元制大学跟双元制学校一样,学校使用“教学计划”,企业使用“培训规则”,每个学期三个月理论学习三个月企业实践交替进行,这种交替学习模式贯穿整个三年学习时间。学生在学习期间同时获得工作经历和职业经验,与普通大学毕业生相比多了几年工作经验;双元制大学虽然和双元制学校一样采取的是双元制,但是比双元制学校更注重理论上的系统的深入学习,所以毕业生既具备企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和企业的实践经验,更具备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属于高层次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更能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同时因为有学士学位,为学生以后向上爬升提供基础。

“师傅”角色在德国双元制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德国手工业协会和工商协会规定,企业提供的培训师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首先必须通过学徒最终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年龄至少24周岁以上;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通过技术和教学能力考试;最后必须获得师傅证。在德国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要通过更高级的职业、教育和管理三方面的能力测试才能成为“师傅”。师傅证的颁发也特别重视,它是在行业协会一年一度举办的晚宴仪式上正式授予,获得师傅证意味着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更有声望的层次,能得到更高的职业和社会尊重。在手工行业师傅可以作为法人独立经营企业,开店办厂,在工商行业师傅的收入明显增加,平均比技工增长40%。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德国人的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并繁衍出了新的世俗公共道德。另一方面,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进一步将工作提高到了神圣的地位,他的“天职观”所产生的约束力, 从而在大众心中产生强大的自律,在工作时,人们以虔诚的敬畏的心去完成上帝给予的任务,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能显示出其履行神圣的职责。最后, 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

参 考 文 献

[1] 胡劲松.20世纪德国的文化特质及其教育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4(3):4.

[2] 石义师.文明的幻象——20世纪西方历史文化的反思与诘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匠 篇7

合肥公交集团一直致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树立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的青年标杆, 通过举办技能竞赛、开展技能培训、学习先进典型, 为青年员工提供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 营造努力争先的氛围。本文结合企业在技师评聘、技能人才培养、技师工作室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开展, 探讨如何在公交企业打造满足企业发展要求、适应车辆技术进步的能人巧匠, 同时创造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1 大力推进技师培养, 发挥技师引领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 为进一步调动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选拔培养优秀维修人才, 发挥技师在解决企业维修技术难题、提升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合肥公交集团大力推进技师的培养, 组织开展技师评聘, 每年度有30余位汽车维修工被聘为技师。为体现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和促进, 创新进行了首席技师评聘, 取得较好的带动效应, 进一步调动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在技师评聘的条件设置、聘用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有实效的办法。对聘任技师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同时规定了日常工作的能力要求、对学员的培养及授课要求等。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导师带徒、外出培训与自培相结合等方式, 广泛开展岗位技术练兵, 提高职工的技能和操作水平。

借助企业技校和城市客车技能鉴定站, 集团公司连续3年组织对汽车维修技师和高级工的培训, 共有近100人通过全国技能鉴定考试, 扩大了持证技师队伍和技师选拔范围, 放大激励效果。利用技师讲堂和“查道勇创新工作室”开展职工培训, 激发革新动力和钻研业务的干劲, 培养更多热爱企业、热爱维修的工匠。集团公司每两年分别组织一次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和驾驶员技能大赛, 做到年年有赛事。营运单位和维修单位认真开展劳动竞赛, 形成良好的学技术氛围。通过基层的选拔, 成功举办合肥市第十五届汽车修理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公交集团第六届汽车修理工技能大赛和第二届合肥公交驾驶员节能大赛, 分别选派代表参加了“第三届 (2015) ‘宇通杯’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 并代表安徽省参加第七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宇通杯”城市公交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 均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2 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 凝聚企业技能专家和能手

近年来, 合肥公交深入开展了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 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建设创新工作室的实践中, 努力倡导耐心专注、精益求精、务实敬业的精神, 勤奋练就精致“匠人心”。我们创建的“查道勇创新工作室”成员从最初5人发展到现有主要成员51名, 既有一线岗位的技师, 也有专业技术人员, 相互结合, 优势互补。紧紧围绕企业生产实际, 注重推广创新思维理念, 立足于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技能人才培养与实践等主题, 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学习交流等活动。

“查道勇创新工作室”创建一年来开展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25次, 培训近1000人次, 导师带徒数十对, 维修机具改良5件, 车辆设备改良攻关12例, 车辆维修工具制作8件, 疑难故障攻关37例, 各项技术革新为企业生产经营节约成本近300万元。工作室对燃料消耗超定额的车辆进行节能减排攻关, 2015年天然气平均标台百公里消耗31.48立方米, 比上级主管单位考核指标低0.79立方米/百公里, 燃油消耗24.64升/百公里, 比上级主管单位考核指标低0.02升/百公里。

我们以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为抓手,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精品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查道勇同志刻苦钻研、耐心攻关、严谨务实, 将摸索出切实有效的疑难故障排除方法提炼成文字并形成图解, 在集团内部推广使用, 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举解决了故障难确定、难排除, 车辆不能正常使用的难题。青工刘忠果针对新能源车换挡电磁阀故障造成车辆不能使用、厂家要求必须更换电磁阀的问题 (1只换挡电磁阀价格2800元) , 认真揣摩, 反复比对试验, 终于找到了电磁阀维修办法, 不花一分钱, 调整装配修复即可。直流电工能手项震凭着扎实的电工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维修经验, 结合客车维保的实际, 制作了移动照明电源和便携式车辆充电电源, 方便维修和各类车辆正常早出场。年青的钣金工陶乔伟针对车用天然气钢瓶拆装困难、费时、不安全的问题, 认真钻研, 自制专用支架, 与铲车配套使用取得了成功, 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效, 提高了安全系数, 降低了更换钢瓶的成本。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查道勇创新工作室”已成为集团的维修服务品牌, 2016年7月15日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名义参加“世界青年技能日”活动, 广为宣传推广。2016年7月26日, “查道勇汽车维修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合肥市认定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纵观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发展过程, 离不开能人志士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和创新相互联系, 贯通融合, 是维修服务的灵魂, 品牌的基石。查道勇先后获得合肥市“青年五四奖章”、合肥市“金牌职工”和“技术能手”、合肥市“最美公交人”和“最美交通人”等荣誉称号。我们将通过不断培养和引导, 鼓励更多、更优异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队伍, 从中发现和推荐优秀人才, 力争用3-5年时间培养1-2名省级高技能人才。

3 以技师工作室建设,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工匠精神”是创新发展的精神内核。近年来, 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提升, LNG车、新能源公交车的加大推广使用, 给公交企业维修、使用带来了新的课题, 对技术管理也提出新的挑战。要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和优质的运力, 必须立足于企业维修队伍的现状, 培养专门人才和特殊人才。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交流、技术培训、技能比武、技术创新、带徒传技等活动, 以点带线、以线带面, 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 积极发挥技术、理论、团队优势, 最大限度激活创新创效内生动力, 为企业降本增效。

当前和未来, 我国都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必须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作为企业技术管理也要顺应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 不断创新, 充分发挥技师工作室的创新优势, 以创新成果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让更多的一线员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

技术创新需要“工匠精神”, 技术进步离不开“工匠精神”。锲而不舍, 滴水穿石, 只要务实笃行, 让“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定能让精品工匠、企业工匠蓬勃涌现, 企业也因为有了众多工匠而不断发展。

“查道勇创新工作室”成立一年来, 着力在五个方面为企业服务, 即着力于人才培养和发展, 着力于技改与发明, 着力于疑难问题攻关, 着力于节能降耗, 着力于导师带徒, 为员工、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 以创新成果、“工匠精神”精制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推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相信, 随着“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 “工匠精神”的大力弘扬, 定有更多的能人志士不断加入, 创新工作室必将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定能培育出大师级的精品工匠, 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精品工匠的过程就是弘扬“工匠精神”, 让每个有志职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为企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积力之所举, 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 则无不成”, 凝聚智慧力量, 成就更好人生, 让企业发展壮大。

4 以建设创新工作室为抓手, 努力打造企业工匠

工匠精神浅析 篇8

何为工匠精神, 有人说工匠精神就是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 有人说工匠精神是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精神, 也有人说工匠精神是耐心、坚持、专注的精神, 还有人说工匠精神包含信仰、追求、专注、坚持、严谨、细致、诚信、执着、积累等诸多要素。这些关于工匠精神的解读和诠释, 出于不同的角度, 都是有道理的。这里主要从精神层面而不是实践、成果等层面对工匠精神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也就是试图回答作为心理因素的工匠精神有哪些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对于形成和支撑工匠精神的意义何在。

工匠精神既然以工匠命名, 那么首先要把工和匠的含义弄清楚。有造诣的人。从中可以看出, 所谓工匠精神, 主要是借用了工和匠中关于劳动量 (工、工夫) , 专长 (长于、擅于、造诣、技术、专业修养) 和劳动成果 (精巧、工巧) 等几个方面的概念, 并围绕这些概念升华出具有正面能量的与劳动有关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 工匠精神的本质就是劳动者对待劳动目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成果的一种态度, 它是优秀劳动者精神世界的要旨所在, 它可以作这样的表述:工匠精神是激励和支撑劳动者 (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在生产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心因, 其核心内涵主要包括热爱、敬畏、专一和较真。

需要指出的是, 工匠精神始于工匠, 这一精神的主体起初应是手工劳动者, 它的引领指向更多是基于技能的, 而不是基于创造的, 其价值取向是“好”, 而不是“新”。虽然, 许多优秀工匠手中不乏技术乃至思想的突破和创新, 但多数情况下是熟能生巧、技近乎艺的结果, 是工匠精神的良性副产品。工匠精神不会直接导致发明创造, 弘扬工匠精神的着眼点也不在于斯。当然, 工匠精神的众多核心理念, 对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们同样是重要和必要的, 许多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们身上同样闪耀着工匠精神。但创造性劳动仅有工匠精神是远远不够的, 它对劳动者还有其它一些特殊的要求, 比如创造性的思维, 敢为人先的勇气, 对新事物的敏锐等等。强调这些, 主要是为了厘清工匠精神的要旨, 避免基本内涵和要求上的含混不清, 以更好发挥工匠精神最重要的作用——端正劳动态度, 提高劳动技能, 保证产品质量。

第一, 热爱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动因

说起工匠精神, 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专注、认真、求精、严苛这样一些概念, 更能浮现出劳动者专注于一件事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乐此不疲、孜孜不倦的形象, 而很少提及热爱。其实正是这个热爱, 才是成就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基础, 离开它, 就难以搭建起工匠精神牢固的体系架构。因为唯有热爱, 才能解释工匠对特定劳动对象的超常兴趣和关注, 才能解释他们长期从事重复劳动的内在动力所在, 才能解释他们头脑中许多看似无用的目标追求。

一个人对某一种事物的热爱, 既有先天的遗传也有后天的培养和认知,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 热爱一定是最好的老师, 最大的动力。因为热爱最直接的后果是兴趣、专注和持之以恒, 而这些便是工匠精神的基本特征。

学者王鲁湘先生有一篇记述日本漆器匠的文章, 说到两个工匠, 一个称西先生, 一个叫西广胜。西先生当年被漆器的美所干扰 (不少日本人认为, 早晨起来喝下盛在漆碗中的早粥, 可以令他一整天充满活力, 手捧盛汤的漆碗时, 掌中承受汤之重量与温暖的感觉, 正如支撑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的肉体) 决定来到轮岛 (日本地名) , 做了一名制作漆器的匠人, 一生从事沈金技艺 (用非常细的工具, 在完成的漆器作品上一点一点地刻出图案, 再于上面洒上金粉。这一技法的最大特点, 就是可以把飞禽走兽的神态和蓬松的羽毛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 这一非常精湛的技艺, 一般的人很难做到, 西先生是少数几个成功者之一。西胜广的漆器也做得精美绝伦, 但他的许多作品是不卖的, 而是放在自己身边, 或者供亲朋好友欣赏。日本手艺人的工匠精神, 是举世闻名的, 把事情做到极致, 是人们对日本许多商品的赞誉。这两位漆器匠的作品, 虽未得亲见, 但其精美度是可以想象到的。这里要说的是, 他们之所以成为这一行当中的名匠大家, 首先出于他们对自己手中工作的热爱。西先生因为漆器的美而投身这一行业, 西广胜先生则舍不得出让自己的作品, 两位手工艺人的事例说明, 热爱至于确立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说过这样一件事情, 早些年, 为了寻找失传的单口相声《张双喜捉妖》的本子, 他先后辗转于南京、深圳、洛阳、西安、北京、天津等地, 通过写信求助、当面请教, 在前辈老师那里寻访到口述、残本和录音等零星资料, 最后将它们糅合在一起, 整理出了新的本子, 这件事前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郭先生自己解释, 不为别的, 就是太喜欢了。《张双喜捉妖》是一个志怪题材的节目, 故事生动, 情节曲折, 人物众多, 包袱迭出, 是单口相声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名段, 人们今天能享受它, 盖出于郭德纲的热爱。

真热爱者, 一定轻名利而重事业。人们熟知, 绝大多数古代留下的文化瑰宝, 如青铜器、玉器、各类手工艺品等等, 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 令今天的人们赞叹不已, 但这些作品鲜有匠 (艺) 人的署名, 人们只能用历史遗存和先人的创造予以褒奖和崇敬。我们无法精确猜测这一现象的原因, 但至少存在这样一种极大的可能, 那就是当时的匠 (艺) 人们, 头脑中恐怕就没有“名”的概念, 或者在他们看来名不重要, 做这件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范宽在那幅著名的《溪山行旅图》上的署名, 能较有说服力地为此作出注解。《溪山行旅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重要的巨制之一, 范宽只在画幅右角的树阴下落了二字名款。至今, 尚无找到当年存在强制画家不得在画作上署名的禁忌和规定, 他在《溪山行旅图》上的落款, 可能有当时对画面经营的考虑, 或者长期以来存在不署名的习惯, 但不管怎么说, 那时的画家对名不十分在意, 至少还没有以画扬名的意识, 他们就是为作画而作画。中国古代玉雕, 佳作累累, 除了明代的陆子冈在作品上落有名款, 也就是所谓的子冈牌, 其它鲜见有工匠署名的。当然, 不署名不等于就是热爱, 但自古到今, 无数没有留下姓名的工匠和艺术家, 尤其是那些传世名作的创造者们, 他们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劳动成果中, 必定包含“热爱”这一不可或缺的因素。一篇记述敦煌壁画创作的文章写道:“‘晨炊星饭, 饥渴所致, 疾疹交集’是当时身处敦煌画匠生产、生活情况的真实写照。而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高级画匠们为寺院建窟, 又多会将所得工价大部分捐给寺院, 或者不计报酬多寡, 互相谦让。”生活艰苦, 身心寂寞, 远离喧闹, 终老荒漠, 是什么支撑着敦煌艺术的创造者们年复一年, 代复一代不计时日、不计报酬的不懈努力, 追根寻源, 热爱一定是它的重要动因。

第二, 敬畏是工匠精神的特质内涵

如果说热爱对于所有成功的从业者具有普适性, 那么敬畏则是工匠精神独有的内涵。因为要做到穷其一生专一不移, 要做到年复一年恪守规范, 要做到精益求精永不止步, 除了热爱的驱动, 还需要有敬畏的约束。因为唯有敬畏, 才能克服人身上与生俱来的惰性和任性, 为事业的身躯添上自律的翅膀, 使之飞得更远更长, 它与热爱是并行不悖的, 更是除了热爱之外, 成就工匠精神的另一个心源。

敬畏者所何?首先是对行当的敬畏。对绝大多数工匠来说, 他所从事的职业不是由自己开拓和创立的, 而是来自有源可稽乃至无源头可考的历史传承, 它们近乎是一种天赐。一个普遍的说法, 就是老祖宗赏饭。这种天赐, 是工匠们成就事业之场所, 兴趣爱好之寄托, 养家糊口之“饭碗”。因此, 这份职业 (工作、手艺) 就是工匠头上的一片天, 不管外界怎么看, 对从业者来说, 它是最为崇高的, 是容不得轻慢更容不得亵渎的。通过自身的努力, 把手中的生活做好、做精, 以此维护和昭示行业的声誉和价值, 就是对历史和自然法则的尊重, 就是对自己人生道路选择的肯定, 就是对来之不易饭碗的珍惜, 对工匠来说, 这就是天职和使命。关于这一点, 还有论者认为, 今天的人们要正视前人的创造, 承认世间的大多数事物源于他们的肇创, 不要轻易说“原创”。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到了敬畏。角度不同, 教给人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敬畏的另一个对象便是先人。行里有这样一句话, 人, 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老祖宗, 没有老祖宗, 你再有本事也不是干这个的。中国的五行八作都有自己的开山鼻祖, 如木匠之鲁班, 紫砂之陶朱公, 医药之孙思邈, 等等。他们在后辈子孙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后人用各种典礼和仪式让他们配享荣誉和尊崇, 更对他们初始定下的种种规矩恪守不悖。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 吃水不忘掘井人, 不能数典忘祖。这一层的意义与对行当的敬畏相近。第二个含义是, 一个工种、一门手艺之所以能够独立行世, 靠的是前人当初确立的、有别于其它的功能定位、技术规范和价值追求。从事特定的行当, 实际上是对这一行当承接、生存和发展的承诺, 没有这种承诺的意识和责任担当, 你就“不是干这个的”。对工匠来说, 对先人的敬畏通常通过对师长的敬畏加以体现。普遍认为, 工匠精神发端于依靠言传身教、自然传承为主的农业时代, 它是在依赖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的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体系中完成和建立起来的。在这个历史过程中, 以师傅为核心的师徒制, 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就是要求工匠用血亲延续的态度和准则对待行业的传承。与其它敬畏不同的是, 对师傅的敬畏不是工匠单向的主观意愿, 它还包括为师者基于业内规范的种种言传身教和严格管束, 惟其如此, 工匠精神才不是一种泛泛的原则要求和道德说教, 而是具有清晰的行为准则、评价标准和实现目标的刚性约束。应当说, 师徒制在工匠精神的形成和传承中,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敬畏再一个对象便是技艺。工匠精神说到底是围绕一个“工”字生成和阐发的, 而“工”字在工匠精神的语境中, 主要是指“技术 (艺) ”。技术熟练的程度决定产品的质量, 技术难度的大小决定产品的价值。能工巧匠, 就是指那些在熟练程度和技术难度上遥遥领先的人们, 极尽工巧便是对他们手中作品的形容和夸赞。许多古代工匠的伟大创造和精巧制作, 如屋宇建筑和家具制作中的榫卯结构, 青铜的冶炼, 瓷器的烧造、宣纸的制造, 以及竹木牙角的雕刻等, 迄今为止, 尚未被后来的人们所超越。技无止境, 艺无古今。任何轻视技艺的无知狂妄和粗制滥造, 只会造成对行业的伤害乃至毁掉一个行业;只有怀揣着一颗对技艺的敬畏之心, 才能学而不厌, 实践不止, 让行当和手艺在自己的手中最大限度接近高峰, 并在有一天实现对前人的超越。

敬畏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对象就是良心。中国人对“天地君亲师”敬畏和崇拜, 以及与之相关的敬天法祖、顺服天意、感谢造化的意识, 早已深深嵌入工匠们的灵魂, 并演化为天生我才、舍我其谁、恪守天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和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成一行的实际行动。“人在做, 天在看, ”不能不说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心理暗示, 使工匠们有所忌惮而不敢擅越雷池。敬畏良心, 最现实的是对消费者负责。消费者在传统的工匠和艺人们的口中, 一直被尊为衣食父母。在工匠们的心目中, 他的营生靠消费者支撑, 他的生计靠消费者维持。正因为如此, “要让买 (主) 家感到值”, “一分钱一分货”一直是传统手艺人坚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底线。“偷工减料”、“投机取巧”, 这些辱没“工 (工夫、工时) ”“匠 (技术规范和标准) ”核心价值的问题, 既广为广大消费者所诟病, 也是工匠自身的奇耻大辱, 且为同行所不容。有敬畏者必谦恭, 因此, 有无虚怀若谷的品德, 谨言慎行的举止, 小心翼翼的态度, 埋头苦干的作风, 是辨别一个从业者是否具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标志。

第三, 专一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支撑

人不专一, 其声虽大而虚。在形容和解读工匠精神的各种词汇中, “专一”二字无疑是最为核心的。

“专”是“术业专攻”、“专心孜孜”, “一”是“从一而终”、“一以贯之”把“专”和“一”联系起来, 可以解释为, 终身侍奉于一件事情而凝神不分, 努力到底。关于工匠精神的其它解读, 如脚踏实地, 一丝不苟, 精雕细刻,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等等, 有的是专一的必然结果和延伸, 有的则赖于专一而成立, 前者如脚踏实地、追求完美;后者如一丝不苟、精雕细刻。专一是一种精神状态, 也是一种实践形态, 它是由一系列行为加以实现和体现的。

一是固定不变的职业选择, 也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

严格意义上的匠人, 大多都是终身至少是用一生的主要时间, 从事一种职业或者一门手艺, 而少有见异思迁, 朝三暮四的。如有论者指出的:“一个人 (指工匠) 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 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对特定职业的执着和坚守, 未必都能成就名师大匠, 但没有这一条, 要成为名师大匠近乎天方夜谭。所谓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 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对“老木匠”、“老画家”、“老教师”、“老师傅”等各行各业中年长者、尤其是代际相传的工匠们心存敬仰和信任, 一个重要原因, 便是认可和看重他们的从业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了解中国画艺术的人们普遍认为, 如果齐白石和黄宾虹不享高年, 便不可能成为近现代中国画的巨匠。这里蕴含的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就是, 质的提升必须建立在量的积累之上。对于工匠来说, 量的积累, 主要就是劳动量的积累。因为, 唯有足够的劳动量, 才能达成娴熟, 成就自如, 进而促成新的变化 (品质的飞跃) 。工夫和功夫不是一个概念, 但功夫一定少不了工夫支撑。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艺学理论领域的泰斗级人物童庆炳, 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并一直留校任教, 至2015年6月去世, 在北师大执教40年,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美学、文艺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有专著和教材18部、主编各种丛书24种, 培养出大批学者、作家, 莫言、余华、刘震云等知名作家都曾经是他的学生。童先生说过:“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很好了, 我就做好老师就行。”显然, 40年在北师大的执教的经历, 成就了他的大师地位。

二是不计时日的重复劳动, 也就是一件事情反复做。

工匠最显著的特征, 便是几近机械的重复劳动。日复一日, 坚持不辍, 假以时日, 终成事功。《庄子》中《佝偻承蜩》的寓言, 揭示了这个道理:那个驼背老人捕蝉, 就像抬取一般熟练, 其成功之道就是, 技艺练到五六个月时间, 在竿头上累二个小丸, 可以持竿而不使坠地, 这时去捕蝉, 逃掉的就很少了;在竿头上累三个小丸而能不坠, 则逃掉的蝉只有十分之一;在竿头上累五个小丸而能不坠, 再去捕蝉, 就如同拾取一样容易了。“杆头累丸”便是这位驼背老人的重复动作, 而最终捕蝉就像拾取一样, 便是重复使然。与它同义的还有“百步穿杨”的典故。雕虫小技如此, 艺术创造也是如此。据传, 中国画史上著名的清“四王”之一的王原祁, 曾对着元人的一幅作品临摹了一两年。重复, 在一个真正的劳动者那里, 不是简单的机械动作, 更不是无效劳动, 它是通往熟练、老辣、精微、贯通、提升的必经之路, 凡有大成就的工匠们, 没有一个不是从这条道路上走过来的。正是这条道路上一个个坚实的足迹, 磨练和凝聚了工匠精神中坚定、踏实、耐劳的气质, 更演绎着熟能生巧的客观规律。

是抛却功利的精雕细刻, 也就是一门心思做一件事。

任何匠人都懂得精雕细刻对于产品质量的意义, 但很多人做不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 有的人缺乏认真耐心的禀赋, 难以承受精益求精所需要的坚持和等待;有的人缺少事业的追求, 不愿为提升产品质量呕心沥血。除了这些个人修为和禀赋方面的原因以外, 影响精雕细刻最重要的原因是, 成本的制约和利益的诱惑。

听一位精细木作专家说过, 顶尖的红木家具制作, 在用材和加工上是十分讲究的。选用的材料, 必须是自然状态下消除应力之后的木材, 这些木材需要通过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自然阴干, 然后从中挑出体积和纹路合适的材料用于加工制作, 为确保产品质量, 家具的每一个构件还要预留一到两个备份, 以随时取代可能出现扭裂的材料;家具全部使用榫卯结构, 拒绝任何钉子固定和胶黏结合;家具的表面光洁度完全采用人工打磨, 先后用不同目数的砂子反复加工, 少则七八遍, 多则十几遍。按照这样的要求, 做成一件常见的家具, 从选材算起, 大致需要一年乃至几年时间。这位专家说, 这样精工细作制成的家具, 质量自然是上乘的, 但它所占用的材料成本、时间成本和工手成本, 是商业化家具生产所不能承受的。在这样的工艺流程中, 工匠们以近乎苛刻的标准选用材料, 一丝不苟地遵循既有的制作规范, 反反复复地雕琢自己的产品, 如其说是制作家具, 不如说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它必须把对金钱上的患得患失放到一边, 否则是很难心无旁骛地把事情做到极致的。

第四, 较真是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

什么是较真, 简言之, 便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 之所以拥有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从业态度, 并最终将这一态度转化为本行业最优质的、其它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就在于他们的内心追求完美和极致, 并为此付出持之以恒、无怨无悔的艰苦劳动。如果说, 热爱主要解决劳动兴趣问题, 敬畏主要解决职业规范问题, 专一主要解决经验积累问题, 那么, 较真对于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来说, 主要解决的是价值取向问题。

较真, 首先是恪守技术规范。

每个行业有自己的技术规范, 正是这些规范成就和支撑了这个行业, 并使之与其它行业相区别。从这个意义说, 没有技术规范便没有特定的行业和手艺。在技术规范上较真, 既是对行业和手艺应有地位的维护和坚守, 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不二法门, 更是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规定动作。“好东西, 都是用笨功夫做出来的。”既是对劳动意义的肯定和褒赞, 更是揭示了遵循行业规范的极端重要性。以紫砂壶艺为例, 作为艺术品的紫砂壶制作, 手工成型 (以打身筒、镶身筒为核心的一系列关于泥、工、艺的技术要求) 是它的基本技术规范, 这一技术规范有数百年的历史传承, 它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将艺人的思想、手工的工艺和紫砂泥料的物理特性统一于紫砂审美的最好的方式, 是发挥艺人主观能动性的最佳手段。“文革”期间, 作为艺术品的紫砂壶生产处于停顿, 灌浆速成的商品壶生产技术有取代传统工艺之势, 虽然这一工艺符合紫砂壶商品化生产的需求, 但还是为众多紫砂艺人所不屑和抵制。因为在这些紫砂艺人的心目中, 紫砂壶是与手工成型须臾不可分割的, 放弃了手工成型, 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生产, 更没有紫砂壶艺术。还可以举一个例子。临摹是中国画创作的一项基础性技术规范, 是成就中国画艺术的必要积累。齐白石早年曾经临摹《芥子园画谱》和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印谱》。那本《芥子园画谱》, 齐白石整本临摹, 描写得一丝不苟, 连那些枯笔破锋, 都不‘走样’。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印谱》, 上面的印文和篆刻效果, 齐白石居然用毛笔一一描成, 却看不出笔描的痕迹。对此, 启功先生认为, 这是今天齐白石的艺术创作能够保存在国内外各个博物馆中、而大多数画家做不到的道理所在。对技术规范的较真, 看上去近同迂腐和固执, 甚至被视为创新的对立面。而实际上, 正是这种较真, 捍卫了一门手艺、一个行业、一种专业的核心价值, 使得特定领域的发展和创造, 具有必要的基础和真正的意义。

较真, 更重要的是不断超越自我。这是更难、更高境界的较真, 完美、极致最终是在对自我的较真中加以实现的。

工匠之美 篇9

中华民族的精耕细作和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 孕育着深厚的工匠文化。历史上, 工匠们的创新发明, 犹如一粒粒明珠贯穿于历史长河之间。弘扬工匠精神, 让“工匠精神”受到社会的重视, 让中国工匠制作更加闻名于世, 不仅需要我们在传承的基础上, 光大创新, 更需要国家和民族共同倡导, 鼎力支撑。

当今有一大批中国工匠在复兴中国工匠文化、弘扬中国工匠精神的过程中, 率先推进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这都说明在中华民族的基因里, 有工匠精神代际相传的潜质, 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将这种精神挖掘出来并发扬光大。

地处京畿的河北省是历代宫廷工艺品的重要产地, 诸如内画鼻烟壶艺术, 武强年画, 侯店毛笔, 馆陶黑陶艺术, 还有创新的粮画艺术, 既高贵典雅, 又洋溢着民俗情趣, 甚为可观。

非工匠,不品牌 篇10

提起工匠我们都会想到瑞士手表,工人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零件都是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瑞士手表就是这个国家的代名词。我们还知道德国的建筑和家居,据说仅就门窗做的严丝合缝这一项,就能节约30%以上的空调电费。日本作家盐野米松有一本书叫《留住手艺》,书中记载了大批的日本手艺人,尤其有采访传统的“装殓师”的细节。这些具有高超技艺的人就是工匠,在工业时代,就是我们常说“车钳铣”“煅铆焊”“八级工”等。

说到中国,拥有35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同仁堂,药材师傅在药材加工时,根据中医的升降沉浮等要求,有切制,锻制,炒制,洒制等诸多工序,对加工时间、温度、精细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药效,这些流程统称炮制。而同仁堂的百年古训就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些流芳百世的理念和他们的“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就是工匠精神。

所以,好的工匠是手艺,(而不是为了收益);是“术”。是“讲究”,而不是“将就”。而工匠精神是“道”,是商德,是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一个好的工匠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家,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定具有工匠精神。在这一层面,德国有工匠传统,日本有工匠文化,英国有工匠制度,法国有工匠氛围,而我们现在恰恰缺少这些。

工匠精神既涉及技艺,也涉及到管理、经营,有了好的手艺人。企业文化浮躁,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工匠就发挥不了作用,留不住好的手艺人。

丹麦的格兰富是一个制造水泵的企业,70多年来只干一件事就是制造水泵。我看过他们的公司,即使是稻田泥水中的抽水泵,井下的潜水泵也精细的像工艺品。有了这份坚持,这个小企业已经从几十人发展到现在全球1.9万人的大公司,丹麦女王访华时就带了这个企业。

在塑造品牌的道路上,我们常说要坚持,要做百年老店。我查了一下国外的调查数据,到2012年世界上超过200年寿命的企业,日本竟然有3146家,德国837家,排名前位的还有荷兰、法国、英国。中国大陆加台湾是16家,这个数据不知道准不准,但现在我们走到北京的街头,两边的饭馆、店铺就很说明情况:上一周吃饭的地方,现在已经改成卖建材了。

塑造品牌要有差异化。去年我去温州参加皮具大会,1000多家企业,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倒是在广东参观了一家皮具厂,年轻的企业家走南闯北,梳理了西北皮具文化和茶马古道的皮革文化,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皮具博物馆,馆内还设有手工制皮具体验,让人难以忘却。

塑造品牌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精准定位的确定也包含了工匠精神。丰田塞纳这款小型厢式旅行车的首席设计师横谷雄司开着原型车走遍了全美50个州和加拿大、墨西哥的重要地区,一路了解习俗,一路征询意见,最后发现一个家庭买不买的决定权在孩子。因为北美居民喜欢周末开车自驾游,他们对车厢后面2/3的空间要求很高,因为孩子们可以在后面边吃边玩耍,为此他们做了重大的改进,新的车型的销量高出60%。

当前,在互联网+下开展的创新创业,和我们谈的工匠精神好像不是一回事:一个是充满激情而结果又是高度不确定的事情;一个是宁静而致远,慢工出细活。其实我们观察现在90%以上倒下的初创企业,他们一直在谈颠覆这个颠覆那个,他们的目标或商业模式可能都不错,但由于没有用户,客户不买单,生产的是没有人要的产品,所以创业不成功。而具有工匠精神的创业——也叫精益创业,特别强调创业过程中迅速、频繁地获取客户的反馈,不停地与设定目标去比较减少误差值,有效地消除开发中的不确定性,不断地追求“好一点”和“再好一点”,用买方思维,用精益的态度解决创新创业遇到的问题。而现在互联网+下的平台技术和社会化媒体,可以使这种精益方式更有效地发挥。

践行“工匠精神” 争做大国工匠 篇11

建筑行业质量“三个特点”决定工匠精神的特质

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首先需要准确把握建筑行业的质量特点。我们认为,建筑行业的质量有三个特点。

一是建筑产品具有隐蔽性。我们看到的建筑物,都是最后装饰的效果和外观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基坑挖完就要埋掉,坚固的桩基也埋在地下看不见,钢筋绑完后又打上了混凝土,钢筋也看不到,等装修完之后混凝土也看不到了。但实际上这些构成了建筑物的骨架和寿命,是它的核心质量。

二是建筑产品在国家和个人财产中所占的比重大。比如,对国家而言,整个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占国家财政的比重很大;对于企业来说,一个企业要盖大厂房,所需经费占该企业财产的比重也很大;对个人而言,一个人买房大多需要花半生的积蓄,或者还要贷款,分量之重更毋庸赘言。

三是建筑产品是多学科的产物。在当今社会,建筑学是集物理、化学、信息科学、人文、艺术、环保等于一身的交叉学科,是集大成者,既要传承历史的沉淀,又要面向未来。它是凝固的艺术、流动的音乐。看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看的是文字记载和历史建筑物,有历史的城市,实际上是从建筑来看的。我们这个行业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都很大。

从建筑行业质量的三个特点可以看出:不能对社会负责任、不能对生命负责任、不能对财产负责任的人,是不配做这个行业的;没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专业素养的团队,是不能做这个行业的。这实际上也揭示了建筑行业工匠精神所应具备的品质。

建筑行业工匠精神的“三重境界”

中建一局所培育和践行的工匠精神,不是说需要一大批拿着泥瓦刀和锤子凿子的匠人,而是需要有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和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建造全过程中渗透“匠心”和服务。基于这点判断及行业质量特点,我们认为,建筑行业的“工匠精神”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规范,以及业主的合约要求、潜在要求、表象要求,提供满足顾客要求的合格产品。这是底线,是必须做到的,也是我们的基本功。

第二重境界是有“追求技术可能之极限,满足顾客梦想之需求”的专业实现能力。这是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不是违背客观规律和不切实际的蛮干,而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追求技术实现的无限可能。比如,我们在深圳建了教科书上没有讲授过的平安金融中心600米超高层,做了1 000米的泵送实验,承建了几乎所有的超洁净电子厂房;我们用“逆作法施工”建造的俄罗斯彼得堡涅瓦商业中心,让这座300多年历史的欧洲古城有了地下空间,改写了彼得堡的建造史。这些都是专业实现能力,对这种能力的追求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境界。

第三重境界是有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这是我们着力打造的能力。比如我们的即墨蓝色新区项目模式,把政府方、投资方、建设方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形成了集投资、设计、施工、营运于一身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提升了供应侧服务能力。这种能力的立足点在于第一重和第二重境界,因为我们做工程,是以赢得社会赞誉和认可为前提的。客户选择我们,是对我们做人和做事体现工匠精神的高度认可。

“5.5精品工程生产线”集中体现建筑行业工匠精神

中建一局目前在施的工程项目有808个,施工面积1.3亿平方米,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和俄罗斯、德国、赤道几内亚、科威特等国家。我们提出,无论工程在什么地方、规模多大、类型如何,都要坚守这样的质量底线——最差的也要做到行业中等水平以上。我们按照工匠精神的三重境界,首创了“5.5精品工程生产线”,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

5.5的前一个5是“目标管理、精品策划、过程管控、阶段考核、继续改进”5个步骤。目标管理,就是明确客户需求,明确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精品策划,就是把对过程品质的理解转化为施工计划,做好施工组织设计。过程控制,就是管理好每一个环节和工序,保证其精品再交给下一道工序。阶段考核和持续改进,就是PDCAS循环(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Study培训)。我们运用于管理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整个循环的过程就是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从业境界不断升华的过程。5.5的后一个5是“人力资源、劳务管理、科技管理、物资采购、安全管理”5个平台。真正体现企业实力和时代特征的是这5个平台,是对5个步骤的有力支撑。我们能做到的深度、高度、跨度,包括智能建筑等,都能在平台里体现出来。

这两个5有机结合起来,成就了一座座精品建筑。有了这条生产线,就能保证工程质量,就能保证持续改进、追求卓越。建设时间跨越30年的国贸一、二、三期,长安街上的26座建筑、以“水立方”为代表的8座奥运场馆、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中国在建第一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天津津塔等,这些地标性建筑都是“5.5精品工程生产线”的产品,体现了中建一局践行的“工匠精神”。

建筑业是完全竞争的行业,当下已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建一局提出了“1135战略体系”。第一个“1”就是明确1个目标,即成为中国建筑旗下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子企业,成为“全球工程总承包商的第一品牌”。第2个“1”是“品牌兴企”战略,从产品美誉、科技创新、企业文化、人才队伍4个维度打造品牌,从产品实物质量和生产产品的过程来体现“工匠精神”。秉承这一战略体系,中建一局将以获得中国质量奖为新起点,继续坚守和践行工匠精神,争做“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个转变”的先锋,成为建筑行业的“大国工匠”。

(责任编辑:郝幸田)

“品质革命”需要“工匠精神” 篇12

“品质革命”一词的提出,意味着一场提升商品质量,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的大幕已经拉开。

把消费者留在国内

前不久,世界旅游业理事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游客2015年在国外的消费金额达2150亿美元,消费额为全球最高。同时,日本观光厅公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总金额为822亿人民币。中国大陆游客消费总额比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美国游客在日消费的总额还多88亿人民币。

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也显示,2010年至今,赴国外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增长超过1倍至1.2亿人次,这意味着每10名国际游客中便有1名中国人。

中国人出境旅游人数的猛增,让世界各国惊叹和欣喜。许多国家像法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纷纷打出针对中国人的旅游项目和活动,连国外机场的海关人员见到中国游客都熟练的用汉语亲切地打招呼。

我们知道,中国人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游览名胜古迹,还有一个重要事情就是“疯狂购物”。物品包括小到指甲刀大到箱包,从普通的日用品到高档化装品等。据《全球自由行报告2015》透露,购物在中国海外旅游中,尤其是在自由行旅游中占比最大,超过5成的花费都用在“疯狂购物”上,比例达55.8%,其次是餐饮,占比10.5%,交通和住宿消费分别占13.1%和9.7%。

那么,我们不仅要问,在中国生产的消费品中,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包括家电、制鞋、棉纺、化纤、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轻工、纺织出口占全球的3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品制造和出口大国,但国内游客却千里迢迢到海外购物,却不愿意在本国消费,有的商品明明知道是中国制造,也愿意在境外购买,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认为存在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商品质量,二是商品差价,三是商品品牌。

首先,商品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如几年前笔者在北京购买了一款当时最优质的日本尼康数码相机。之后,买了同型号的锂电池两块,一块是日本原产的,一块是中国深圳产的,经过几年的使用后,深圳产的电池如今已充不上电,影响了相机的使用,而日本产的锂电池依旧没有问题。

其次,国内外产品存在的较高差价,也是国人选择境外购物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税率比较高,特别是指定奢侈品的消费税高;二是国内流通成本高,各种各样的环节过多。而游客去国外购买同类商品就便宜。

第三,国外品牌知名度高。因为国外的品牌产品,历史久远影响力广,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中国自己的品牌少,在世界上也没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即使国外品牌商品价格贵也要购买。

所以,综合上述原因,我们认为国内内需不振,根源在中国本土销售的商品质量、价格和品牌,与消费者的需求有差距。而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也正经历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提升、从有形产品需求向服务消费需求、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性化需求的方向转变。因此,百姓被压抑的消费欲望,在海外得到了满足和释放。

那么,如何提升国内商品质量,让消费者在国内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把消费者留在国内”,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

2016年3月,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也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中写道,“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指对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地认真工作。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持有“工匠精神”之人。有人说,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比如,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州桥;现存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木塔;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苏州的古典园林等。这一系列古建筑,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是古人工匠们高超的技术和精湛艺术的完美体现。

进入新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进行大规模建设的时侯,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木匠、瓦匠和铁匠汇集在北京,他们在缺少机械设备和图纸的情况下,不计报酬、不讲索取、加班加点,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建立起了北京的十大建筑,其中包括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大会堂。这些巧妙的设计、精巧的结构和精湛的建筑艺术,给新中国的北京增添了时代的风采,也充分展示了那代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不愧是新中国的能工巧匠。

当时间进入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那时铁路部门最先进的国产机车,就是在湖南株洲生产的韶山一型电力机车,因机车牵引功率小,故障率高,尤其是在大山深处的崇山峻岭中奔跑时,就是双机牵引列车也经常是走走停停,无法完成繁重的铁路运输。因此,国家不得不花有限的外汇去进口欧洲的电力机车。那时,在大同至秦皇岛的铁路线上奔跑的货运专列,就是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和瑞士联合研制的8K电力机车来担当运输。

之后,经过30年的努力,我们国家终于迈进了“高铁时代”。高速铁路建设和对原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使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据统计,2015年高铁行驶里程达到1.6万公里,今年则有望突破1.8万公里,并已成为高铁里程的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高铁的建设,可以说是凭着脚踏实地、执着专一地“大国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来的优质精品工程。

另外,“工匠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气质,是一种热爱工作的专注精神,这种精神不分国界和地域。它不仅在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在提倡和传承“工匠精神”。

如景色宜人的瑞士,以钟表质量和准确闻名于世,世界上10块手表中有7块是他们制造的。瑞士制作手表有严格的选材标准、质量标准和检验标准。在手表外观、手表灵敏度、走动时的声音等6项指标达标后,还必须至少是80%的制造价值在瑞士完成,才能注上“瑞士制造”。而且,瑞士手表为满足个性化需求,还为个人定制手表,在2—3周时间即可完成,手表销售到客户手里后,还负责所有在生产上造成的任何暇庛。所以,数个世纪以来,瑞士钟表师以追求完美及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表的精心打磨,造就了举世闻名的瑞士钟表业。

由此,通过以上这些实例也可以说,工匠精神就是热爱你所做的工作和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

培育“工匠精神”,推动“品质革命”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比如,我国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国内庞大的市场没有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因此,发扬“工匠精神”进行技术创新,踏实务实打好“品质革命”这场攻坚战,是解决高端产品核心技术问题,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的有效途径。

如成立于1995年12月的沈阳机床集团公司,是在沈阳原有三大机床厂基础上重组建成。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靠着一股担当、责任和韧劲,靠着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的拼劲,他们研制的轨道梁加工生产线等数控机床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已成批量进入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行业的核心制造领域。

前几年,沈阳机床还开发出了全新的智能、互联产品的数控系统——“I5”数控系统,该系统的技术能力,甚至走在了德国工业4.0的前面。

今年第1季度,I5智能数控机床出货近3000台,同时新增订单1.2万台。这是世界上第1个智能、互联数控系统,是中国产业升级宏大背景下,具有时代启示意义的创新型事件。

另外,推进“品质革命”,需要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共同努力,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为,无论多么高精尖的产品,都离不开普通劳动者的精益求精。只有每个人都发扬“工匠精神”,抓住每个细节,抓住每次机会,才能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优质产品。

如许多中青年创业家,几年前在广东佛山创办自己的工厂,制造廉价电风扇等电器产品。随着企业的逐渐壮大,也开始涉足制造业,为家电品牌生产零部件。后来,由于看到了不断扩大的机器人市场,他们在这几年投身于新兴的机器人世界。如今,他们从供应商瑞典跨国集团ABB进口机械臂,然后销售给中国制造企业,并帮助把机械臂集成至客户的生产线。而集成安装生产线就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业务。

又比如,广东伊雪松机器人设备有限公司,看准市场摸清客户需求,其生产的鲜艳绿色涂装机器人比瑞典ABB、德国库卡和日本川崎重工等跨国公司的产品便宜20%—30%,而且,质量毫不逊色,受到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专家的认可。

由此,从这些实例看出,要推动“品质革命”,一要靠改革;二要靠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三要靠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四要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五要靠推进国内消费品与国际标准对标;六要靠强化监管,严打假冒伪劣商品。

上一篇: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管窥下一篇: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