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生物

2024-10-16

科学生物(精选11篇)

科学生物 篇1

生物学科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探究性学习,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新课标中指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应初步具有观察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思维能力、由微观到宏观, 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判断能力、对生物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归纳能力、实验能力等。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且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从而使他们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这四个基础探究能力等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加强基础性知识教学

系统、完整的基础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系统性、整体性的知识指导下, 将传授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作为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怎么学, 提高自觉性、主动性。另外, 应该将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渗透在其中, 如采集、观察、调查、使用实验仪器等, 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探索能力打好基础。一堂有效果的生物课, 教师应注意将基础知识的传授建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 以实现基础知识教学与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相结合。

二、培养学生科学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1.多观察教材中的平面模式图, 培养学生科学获取知识的能力。生物教材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 而模式图是生物学的第二语言。培养学生阅读图示获取信息, 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是符合生物科学学习规律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多观察模式图, 使学生在直观的读图活动中逐步树立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同时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例如在学习“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时, 我模拟了电子游戏中的“找不同”的玩法, 设计了将动植物两种不同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对比观察找不同的活动, 学生兴趣盎然, 勇于参与, 找出两种细胞结构的不同点, 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的图解内容学习生物学知识, 而且也更好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2.多观察动感图象,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是科学探究能力的核心, 因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最经常的途径就是培养思维能力。观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渠道。课堂中配合动感的图像让学生进行观察会使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易于认识, 使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技能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为学生演示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并对重点时期作出明显的标记, 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 加深了对减数分裂的理解,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动感的图像不仅是动画课件, 也可以是我们身边活动的物体, 有时甚至是老师的一个手势都可成为学生很好地观察对象。如学习神经元的结构时我伸出手臂, 将手自然张开, 手掌相当于细胞体, 手指相当于树突, 手臂相当于轴突, 这样使神经元的结构直观明了。通过这样的教学为学生增多了观察的机会, 很好地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

三、加强实验教学

随着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与深入, 实验操作技能越来越重要, 教师应从操作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科学技能。当前高中生物新教材与传统教学相比, 最主要变化在于实验内容的增加, 同时也强调对实验材料处理技能的培养, 例如处理洋葱表皮、洋葱根尖, 处理生物组织样液等, 这些都促进学生对动手能力的重视。在实验过程中, 有些材料可以学生自己采集, 例如在观察叶绿体中的藓类时, 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己采集, 在这个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 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很重要。例如植物向性运动的设计与观察、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这些实验设计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 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 完成整套方案。在实验过程中, 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科的实验方法, 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同时, 学生应学会分析、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 最终得出结论。

四、让学生多动手,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动手操作是生物学科特有的课堂教学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点, 教师讲解、演示多次不如让学生亲自作一次, 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悟”, 这样学生理解得透彻, 记忆得牢靠,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如在学习“酶的本质”的内容时, 我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多种物质鉴定的实验方法来鉴定酶是什么物质, 学生通过选用不同的化学试剂, 进行多次试验操作, 最终通过酶与双缩脲试剂的显色反应得出酶是蛋白质的结论, 这一结论刚好与科学家的观点相同, 这个实践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通过实践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体会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快乐, 提升了学习的价值。

高中生物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将生物学置身在科学教育的大背景下,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 并树立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观念,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摘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的能力目标, 也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加强和改进生物实验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生物 篇2

【关键词】 科学史 科学精神

提高生物素养科学素养,是时代赋予生物教学的重要责任。在现行中学生物教材有很多生物科学史的资料,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宝贵素材,下面笔者就如何利用生命科学史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要有收获必须有付出艰辛的劳动,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要取得科学成就,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否则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师可以利用生物教材中科学家的事迹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养高产、优质的杂交稻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袁隆平在发现雄性不育系水稻后,带领助手做了三千多个杂交组合,结果还是不令人满意,但他没有气馁,走遍了大江南北,去寻找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天佑有心人,终于在1970年的一天,他们在海南岛一片沼泽地的小池塘边发现了雄性败育的野生稻----“野败”。袁隆平如获至宝,第一个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培育成功了,继而育成了恢复系。第一个具有较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南优2号”也获得成功,并立刻显示了它的增产效应,亩产达到623公斤,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袁隆平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栉风沐雨,坚持不懈地追求着真理。

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是从1979年4月开始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使他们找到了胃溃疡等疾病的“元凶”,这一发现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胃炎等疾病的认识。让人们不再仅从生活习惯和生活压力中寻找胃病的原因,而是着眼从临床角度使用新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大大提高了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彻底治愈的机会。

通过介绍科学家的,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执着追求,以及潜心研究的艰辛,认识到科学成果是要通过无数的失败和长期坚持不懈的科学实践才能获得的。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抗挫折的科学精神

浮躁、急功近利是相当部分学生的通病,生物科学史可以让我们体验科学探究之妙,同时也会让我们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

1895年欧文顿(E.Overton)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做了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每次上到这里时我都会问学生:“如果是你,你会坚持吗?”

艾弗里提纯转化因子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而当他最终将结果发表时,却不被接受。八年之后,其科学价值才被承认。又如孟德尔潜心用了几十年研究的豌豆杂交实验并写了论文,但是这一成就也就是后世追认为孟德尔遗传定律被埋没了三十年之久才被重新发现。

科学史已不止一次地表明,许许多的科学家的事业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顺利,而是身处逆境。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科学家的精神、气质才得以凸现,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与冲击;也正是在这样的曲折中,科学不迷信权威,科学追求真理的特性才得以彻底地体现。这些鲜活的事例,或许能使学生终生难忘,是培养他们抗挫折精神的良好素材。

三、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合作的科学精神

一个人的成就往往与合作精神密不可分。合作精神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必备要求。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对生物学教学的要求。在生物科学史中,许多重大的发现往往都是科学家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晶。

在学习DNA的结构时,我们都知道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这两位不同国籍的科学家建立的,这应属生物学发展史上团队合作的典范。DNA双螺旋问世充分说明,从事不同学科研究的人,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是不同的,而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带来的不同思维方式。沃森和克里克,他们在前人的影响下,合作解决问题。他们互相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同时共享了研究成果。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密切合作,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

通过这些科学史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懂得在合作中学习和进步,合作精神是个人生存、发展和事业成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四、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创新的科学精神

科学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不断地提出新的学说和理论,一代代的生物科学家不断努力,他们给生物科学带来的是一次次的飞跃,而给学生们带来的是一次次的心灵震撼,这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相当有利的。

孟德尔创造性地将数学统计方法运用于实验结果的分析,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英国医生哈维敢于冲破传统和权威的束缚,对统治欧洲上千年的盖仑学说产生怀疑的事例。认为如果按照盖仑学说,人在1小时内需要制造相当于人体重4倍的血液,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哈维大胆的推翻了盖仑学说,经过大量的动物与人体实验,终于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

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促胰液素的实例,更是创新方法与创新精神最好的体现和典范。囿于定论的法学者沃泰默让成功跟他无缘,另辟新径的斯他林和贝利斯读了沃泰默的论文后,却大胆地提出了另一种假设:这不是神经反射而是化学调节——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但该观点当时遭到了巴甫洛夫等人的强烈反对。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们创造性地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说,结论让巴甫洛夫扼腕叹息。斯他林和贝利斯这种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促成成功的事迹和精神,强烈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总要突破以往的窠臼,达到一个新的起点。敢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是生物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取得创造发明的前提,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生物科学史,渗透创新教育。

总之生物科学史,能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领悟到科学精神的真谛。

科学生物 篇3

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特别是青少年科学素质, 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事, 是科学教育的神圣使命。”据研究资料显示, 科学素养教育成果的显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我国又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开展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 就显得尤为重大、突出和紧迫。作为生物教师, 作为生物科学教育在生物课堂的代言人, 不仅要完成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 更要注重对科学的共性、本质和研究方法的指导, 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感悟, 对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关系的认同, 对自己行为准则的规范。

我工作多年以来, 注重发挥学科的资源优势, 依托初中生物教材, 逐步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体做法是:

一、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讲、演, 转变学习方式,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素养

生物课程目标涵盖了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是要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 教学模式的改革, 只有在课堂上体现出来才是可行的、有效的、成功的。我在“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针对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 如实验探究课、中心概念形成课、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课、问题模式课和学生主讲课等。例如, 我在学生充分预习的情况下, 给每组学生分别安排不同的展示内容, 由学生主讲, 并用小品、角色扮演、讲述、谈话等多种多样的手段, 把知识讲解得淋漓尽致, 使我真正认识到了“你给学生一个机会, 学生会给你一个奇迹”的内涵。

二、在探究实验中, 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实验,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方法素养

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 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科学课程应当将这两者相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 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 学习科学方法, 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将其放在科学教育的中心环节上, 着力于发展每一个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和从事科学探究的能力, 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和思考, 在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对自然界有所认识。

三、在生物课外科技活动中, 放手让学生参观、调查、访问,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精神素养

生物学习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教师应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 有计划地安排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 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保证活动时间。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是生物学习的重要形式, 生物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些与生物科学技术相关的试验、考察、种植等实践活动。一般情况下, 课外活动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 突出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 活动内容和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是相联系的。在课外活动过程中,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扩大、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生物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但由于课外活动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广泛性, 容易与课堂教学内容脱节, 因此, 生物课外活动应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和加深。这样, 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仅可以学到一系列科学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 增强学习的兴趣, 而且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实验素质和热爱生物环境科学的良好品质。

四、在校本课程编写中, 放手让学生搜集、设计、撰稿,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兴趣素养

为凸显学科特色, 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笔者创造性地开发了一批注重激发学生潜能的校本课程。在编写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搜集、设计、撰稿, 并让学生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多样的校本课程使学生获得能力、情感的提升, 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兴趣素养, 也为他们获得成功提供更多的机会。

基础教育需要通过一系列学生主动参与的科学探究和技术设计活动, 才能使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步发展并成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是教育与教学的统一, 是一项需要多方紧密配合、共同实施的系统工程。依托初中生物教材, 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摘要:本文介绍了作者工作多年以来, 注重发挥学科的资源优势, 依托初中生物教材, 逐步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一些做法: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讲、演, 转变学习方式,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素养;在探究实验中, 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实验,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方法素养;在生物课外科技活动中, 放手让学生参观、调查、访问,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精神素养;在校本课程编写中, 放手让学生搜集、设计、撰稿, 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兴趣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顾志跃, 丁沅.走进科技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叶禹卿.科学新课程与科学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3]丁邦平.反思科学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 2001 (2) .

[4]钟启泉.国外“科学素养”说与理科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 1997 (1) .

生物科学简历 篇4

姓 名:

出生年月:1985年1月

毕业院校: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 历:大学本科

联系电话:

性 别:女

政治面貌:无

专 业:生物科学

手 机:

电子邮件:

教育经历

9月至9月 就读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生物科学简历

9月至206月 就读于通榆一中。

实践经验

年十月在贵州省三都县进行教学实习。

技能水平

熟练掌握进算计,能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熟练掌握普听话,普通话水平“二甲”。

熟练掌握英语,能过进行小学教学。

自我评价

科学构建生物高效课堂 篇5

1. 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必要前提。新课程标准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 。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生物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要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意图的体现。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及能力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成教案或沿用自己旧教案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高质量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还必须包括教具准备、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

2. 加强直观教学,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近期使用的各种版本的中学生物教材,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编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内容。如九年义务教育济南版初中生物教材第一册(下)就选编了观察与动手19项,学生分组实验5个,演示实验5个。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搞好教材中所选编的每项观察和实验的教学。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養成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3. 创设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环节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信任学生,结合一些生物现象及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对本学科的一些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本学科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4.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有效媒介。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等紧密相连,融知识、能力、应用于一体,对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观察、设计、思维、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有很多优势。许多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需要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演示出来。通过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的生动画面,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种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其生动的画面,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 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有力保证。目前,不少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多练,要求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 。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生物科学史对科学素质形成的影响 篇6

在教学中, 适当引入生物学史内容, 把这些知识有机地与课本内容相结合, 既有利于学生对现有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1 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育中的作用

教材偏重于讲述成熟的理论和实验, 注重体现知识点却而忽略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呈现的是成熟的却是静态的、使准确的却缺乏历史性和探索性的知识。科学史教育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科学发展的真实过程。理解科学史的过程, 是通过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激活学生的创造力, 逐步形成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主义过程。而且在阐释生物学知识来源时, 一些曾经或者正在困惑人们的生物学问题,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

通过科学史的学习, 达到对科学方法的学习, 加深对探究本质的理解, 为教学中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和依据。反过来, 探究活动为实践科学方法提供切实的锻炼机会, 巩固科学方法的学习。两者互相促进, 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科学史的基本功能是打破文理隔阂, 让理科学生懂得一些历史, 让文科对自然科学有一个基本的概览。

科学史教育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介绍历史知识, 而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应通过有限的篇幅和精选的事例, 通过学生的参与, 折射出科学的全景。科学发展的历史体现出严格的逻辑推理顺序, 而这一逻辑必需与学生的认知逻辑相吻合。因此, 科学发展的历史应当作为贯穿知识体系构架的主线。

2 从生物学史中学习科学家的创新思路

思路正确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取得成果的前提条件。如何捕捉和修正工作思路, 科学家们成功的工作思路能给我们启示。生物学中记载了大量生物学家开展科学研究的思路。

孟德尔是著名的生物学家, 他是怎样发现遗传规律的?前人在研究遗传规律时, 是把整个亲本的所有性状作为考察对象, 而孟德尔反其道而行之, 他首先观察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表现, 然后逐渐增加相对性状对数。这种单因子分析, 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 利于观察研究。生物学研究是否只能用生物学方法呢?其实学科间是可以互相渗透的, 客观物质世界从来都没有说它们自己属于哪个学科。学科的划分, 是人们为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而从不同的角度人为分类的。这个思想给孟德尔以启示。他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遗传学研究, 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使结果得到量化, 变无形为有形, 并从中找到了遗传规律。这在当时是非常新颖的研究思路, 是遗传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后人评价说, 孟德尔在遗传学上所开创的这种研究思路, 其价值不亚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

我在上课时, 结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讲述了这段史实, 启示了我们的学生:在思考问题时, 可以从宏观到微观, 从抽象到具体, 从复杂到简单;也可以由微观到宏观, 从具体到抽象, 由简单到复杂。

3 从生物学史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每一科学发现、发明, 都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时候, 思路找到了, 很多事情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但是, 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难以成功的。生物学史为我们展现了科学家们创造的许许多多科研方法。科学发展的历史体现出严格的逻辑推理顺序, 而这一逻辑必需与学生的认知逻辑相吻合。因此, 科学发展的历史应当作为贯穿知识体系构架的主线。

可以从酶的发现总结人们的认识过程:发现问题→提取物质→物质本质→得出定义→补充完善 (完整理论) 。通过学习酶的发现, 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明确科学家对酶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具有开放性, 引导学生要用开放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对待所学的知识,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 敢于质疑, 勇于探索。学生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无论将来是从事科学研究, 还是一般的工作, 都将受益终身。

4 在生物学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研究方法的科学, 必须配合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精神, 因此, 在生物教学中, 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热爱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 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以及谦逊、公正、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培养。科学的发展道路中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教训。总结经验, 接受教训, 拓展思路, 坚持创新。这是前人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共性, 对于我们的学生会有很大的启迪。孟德尔开创性地将数学方法引入遗传学研究中, 这是它成功的原因。性格迥异的沃森和克里克在建立DNA双螺旋结构过程中所表现的亲密合作和创新精神等。科学家们这些科学素质, 正是学生们学习的典范。生物科学家严谨的思维, 科学的工作方法, 激励着我们的学生去探索、去追求。

5 利用生物学史,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品质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品质。生物学史中就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在生命科学领域内, 我国科学工作者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如讲杂交育种时, 我向学生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作物所鲍文奎等同志克服重重困难育成八倍体小黑麦过程。讲遗传物质基础时, 介绍了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和他的助手们用金鱼和鳑鮍鱼两种属于不同亚科的鱼做实验, 当把金鱼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鳑鮍鱼卵, 发育的胚胎具有鳑鮍鱼胚胎的性状, 进而发现了细胞质遗传的事实。讲“生命起源”时, 向学生介绍:1965年,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另外, 我还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在医药、农业方面的发明创造。以上这些都属于世界领先水平, 是值得我们学生自豪的光辉业绩, 它将激励着我们的莘莘学子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勤奋读书, 使他们将来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从而报效祖国。

综上, 根据新课程理念, 当今生物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科学素养的良好素材。几年来, 我坚持把生物学史知识渗透到教学中, 实验证明, 生物学史知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慧.生物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

科学生物 篇7

教学过程是依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在教师指导下,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史化科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复杂的多方面统一的教育过程。②也是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要求,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来指导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来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是由学生、教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反馈等要素组成。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只有这些基本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相互配合,才能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作为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娴熟地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要能驾驭住教材所阐述的整个理论体系以及相关的知识。要给学生“一桶水”的知识量,教师自己就要准备“十桶水”的知识量。“神经生物学”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新的研究成果又不断出现,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科发展动向,不断地增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教师要想使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富有成效,就要不停地去发现以及正确使用那些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从而对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进一步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互联网、到重点院校进修学习或者学科专业会议交流都是很好的方法。

2 维持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调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来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科教育阶段的教学过程最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于中小学阶段主要是获取知识,也不同于研究生阶段的发现新的知识。“神经生物学”的内容每天都有新的研究成果出来并且仍有很多未知的知识,比如智力发展之谜和药物成瘾之谜等等,学生会对这些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和兴趣,也有许多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就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很难解答,诸如中枢神经损伤后难以再生的道理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什么?社会等级是如何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什么?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癫痫、抑郁症、药物依赖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是什么?这些未知问题提供给学生很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因此教师在本科“神经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彻底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家长式作风,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鼓励鼓励他们不屈服于权威,也请学生对教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来促进教学。这样学生才会对课程更感兴趣,并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富有创新力。教师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对其教学和科研都是有利的帮助。

3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中所选择的内容既要符合当今的社会发展需要,也要符合学生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具体需要。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诸如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的受教育阶段、所从事的不同的专业等等来确定学习层次,从而选择适合于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神经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应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背景具有适当的选择性。目前,我校生物科学本科教学在学习“神经生物学”课程以前已经具有“动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专业基础。所以不仅善于从分子水平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与意义。同时,也对脑的进化与发育、遗传与环境对脑的影响、以及学习记忆、语言、情绪、注意、社会等级等脑的高级功能活动以及疾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就业去向多数是要继续专业深造,从事科研工作。对于准备继续专业深造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应更侧重科研思维的培养。除了对基本知识的讲授外,可以在讲解相关内容的时候从“神经生物学”中一个问题的历史研究过程入手,以讲科学发现故事的方式介绍这些经典和重大发现,从这些发现本身寻找科学家当时受到启发和触发灵感的蛛丝马迹。同时可以在某个部分的讲授过程中提及目前国内外各个相关机构中的重点研究内容和优势,这对于他们日后选择也会提供一些帮助。另外由于该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笔者在开始讲授该课程的时候由于没有教学经验,面面俱到全面讲授,没有重点,教学效果并不好。所以有限的学时里应该考虑到内容的取舍,比如神经系统发育在发育生物学中有详细的讲解,可以合理安排给其他内容的教学。

4 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进行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与教学对象进行充分的交流,找出既适合学生同时也适合老师的双赢的教学方法,找到他们的共同需要。从而采用既有利于学生的学又有利于教师的教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启发学生学习的作用,并且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真正使学生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更愿意学习、善于学习,与此同时对于教师来说,也可以更好的实现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这样就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过程的和谐。笔者教学过程中就尝试过要学生写不记名的小纸条,充分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教学过程的差别,这样使教师充分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非常有利于下次教学活动的开展。神经科学发展迅速、信息量大,应根据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生物科学本科生的“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的教学过程,主要用多媒体教学来呈现抽象概念和理论,③④再辅以板书来突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呈现对于展示抽象复杂的内容更形象化,使人更容易理解问题;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可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把握重点难点,这样传统和现代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神经生物学”本科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多加启发和引导,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不仅对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有所提升,也能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从而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些都是大家公认的比较好的模式,也比较适合在神经生物这门课程在生物科学本科生中的教学。比如可以先提出一些与临床有关的问题,如邓小平以及拳王阿里患了帕金森氏病之后会表现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姿态不稳等运动功能障碍的症状,这种现象到底是什么神经活动过程来控制的呢? 如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患有抑郁症,严重时需要靠药物来缓解,知名作家三毛患有抑郁症导致自杀,作为现在大家非常关注的神经精神类疾病的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呢?现存抑郁治疗药物的弊端在哪里?这些临床现象以及伟人名人学生本就有所感知并感兴趣,但是对其发生机理并不了解。也可以提出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常识性问题,比如手接触到烫的东西会做出迅速反应而收回,这种感觉的传导主要是什么样的神经过程?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感觉是不是一件好事呢?通过把这些学生日常积累中的已经感知的现象与“神经生物学”中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控功能结合起来,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会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尝试采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向学生推荐国外知名高校的网络教学内容,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此外,笔者在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神经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探索了课程考核方式,其一是采用闭卷考试来考核“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其二是将学生对该课程所涉及的相关感兴趣的问题去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做PPT讲解和演示,并作为考查的部分纳入该门课程最后的总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将学生对课程中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结合起来,是一种比较好的检验学习的方式。

综上所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维持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这些对于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神经生物学都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神经生物学”是近年来新兴并发展十分迅速的科学。该文作者结合“神经生物学”课程教学体会,总结了在神经生物本科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维持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选择合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科学,“神经生物学”,本科,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注释

11生物科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科学专业规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3):3-7.

22 吴雪梅,乔守怡,刘恩山等.我国高校生物专业教育发展的脉络与现状[J].高等理科教育,2007(3):1-4.

33 武明媚,游思维.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神经生物学教学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6):973-974.

科学生物 篇8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 建立科学思维

高中生物新课标的四大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 它是指在生物教学中, 选择一些学科领域或生活中具有研究性的问题, 教师作为引导者与促进者,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 有助于主动建构生物学知识, 使其整体化与系统化,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学生首先要有自己的思考, 然后教师给予适当的启发, 这与探究性学习不谋而合。在探究性学习中,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特色, 通过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倡导探究性学习,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比如, 在学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时, 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教学思路, 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通过不断的思考、质疑、探究、讨论等活动,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实验教学, 提高生物实验技能

高中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在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接触到生物体本身, 直观地研究生物现象, 激发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以及科学的思

维方法与研究能力。通过生物学实验, 学生不仅可以牢固的掌握生物学知识, 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生物学相关技能, 不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具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重科学研究方法,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

实验资源, 积极开设生物实验课, 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 自主思考实验的方法与思路, 促进学生手脑并用, 注重实验的过程, 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二是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过程中,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与探究能力;三是拓展课外实验内容, 实验教学不应只是按照教材实验操作, 生物教师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 善于发现教材实验之外的教学材料,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其他学科渗透,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 它涉及到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客观把握不同知识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科学知识, 进而建立科学的自然观,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发挥其他学科的优势, 用已知学科的知识解决未知学科问题, 注重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 学习“基因工程”时, 通过学科之间的联系, 建立知识结构图[1] (见图一)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还有利于建构知识网络,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四、注重生物科学史教育, 领悟科学精神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 他们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然而, 生物科学史就像一部科学探究史, 它不是简单的史事堆积, 而是很多生物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智慧结晶, 需要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科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对于培养学生的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 蕴藏着很多生物科学史知识。比如,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 做了无数次的豌豆杂交试验, 最终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达尔文冒着生命危险, 历经5年环球航行, 并用23年写出进化论巨著《物种起源》, 推动了生物进化的发展等。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资源, 注重生物科学史教育。通过对生物科学史的学习, 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献身、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渗透STS理念, 树立科学意识

“STS”教育是指“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强调科学技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在生物教学中渗透STS理念,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得到感性支持, 注重知识内化过程, 意识到生物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并运用生物概念、原理等解决实际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 有很多与STS教育相关的知识。比如, 在讲授“蛋白质、糖类、脂质”等相关知识时, 教师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肥胖者、糖尿病患者产生的原因, 以及健康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而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注重自身的饮食健康, 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摘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四大课程理念之一, 对于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就要倡导探究性学习, 建立科学思维;重视实验教学, 提高生物实验技能;加强其他学科渗透,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注重生物科学史教育, 领悟科学精神;渗透STS理念, 树立科学意识。

关键词:生物科学素养,生物课堂教学,途径,探索

参考文献

科学生物 篇9

我国高校生物学领域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三个密切相关的本科专业, 并制定了相应的专业规范。如何体现各自的科学、技术及工程内涵与特色既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也是人才市场和报考学生和家长极为关心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这三个专业的本科专业培养规范, 上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以期为专业的进一步规范、教学计划的修订, 为社会及学生和家长的专业选择提供参考。

二、专业类型

生物科学专业为传统典型的理科专业, 培养科学型和教学型人才, 授理学学位;生物技术专业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理工复合, 培养应用研究型或技术型人才, 授理学、农学或林学学位;生物工程专业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复合, 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授工学学位。其专业类型的描述和划分比较清晰明了, 比较规范和恰如其分。

三、培养目标

从专业规范中培养目标的描述 (见表1) 来看,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差异很小, 仅有从事生物科学与从事生物技术之差, 但从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从事生物科学与从事生物技术差异很小, 难以界定。而从专业类型可知, 生物技术专业可授理学、农学或林学学位, 这些特色理应在培养目标中有所体现。

四、公共基础课

在三个专业的本科培养规范中,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 (人文社科和自科) 完全一致 (见表1) , 而生物工程的公共基础课形式上有一定差别, 可本质上看不出有多少差别, 也缺乏需有差别的理由。从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来看, 三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要求可统一, 学分要求也应统一, 要求工科学生在这一环节增加近一倍的学分极不公平。线性代数等可在公共基础选修要求中解决。

五、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体现了从科学、技术到工程的循序渐进过程 (见表1) 。然而从科学到技术的差异很小, 仅增加了工程基础课4学分 (约11%) , 应为技术基础课, 且应明确例举。从技术到工程的专业基础课要求有了明确的变化, 按课程类别从科学到工程变化率近50%。学分的控制宜统一, 且应规定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最低学分要求中技术基础课学分应达20%以上, 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最低学分要求中工程基础课学分应达40%以上。且可给出典型的工程类专业基础课名录, 如机械零件、电子电工基础等课程。另外生物工程专业基础课将《机械设计基础》列为可有可无的选修会造成该专业工程基础的严重缺陷, 且应在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中保留生物技术专业的细胞工程、酶工程等选修课 (见表1) 。

六、专业课

专业课的设置也体现了从科学、技术到工程的循序渐进过程 (见表1) , 从科学到技术的专业课调整率达30%, 而从技术到工程的专业课虽然有较大变化, 但所列举的课程多为非典型的工科专业课 (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 , 回避了典型的工科专业课如氨基酸工艺学、抗生素工艺学、有机酸工艺学、酿造酒工艺学等。学分的增加也不尽合理, 三个相近专业, 不论理科还是工科, 学分基本要求应尽可能一致。向上浮动及在各选修课程间适当调整则是各校应有一定的自主权。另外生物工程是典型的工艺类专业, 专业必修课缺工艺类专业应有的分析检测课也会给工艺过程及产品研发和生产中的质检质监和质控及产品安全留下隐患, 故建议3+X模式中3应包含专业分析、X应例举氨基酸工艺学、抗生素工艺学、有机酸工艺学、酿造酒工艺学等。

注:阴影为完全相同的模块;黑体为差异课程。

七、实习及毕业实践环节

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实习及毕业实践环节完全一致 (见表1) , 未能体现从科学到技术的差异特点以及生物技术可授农学或林学学位的特色。毕业设计是工科工艺类专业最为特色的实践环节, 但在许多学校以“毕业设计 (论文) ”的形式出现, 实际实施则只做毕业论文, 没有毕业设计, 使毕业设计名存实亡, 致使许多学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根本就不知道何谓毕业设计, 许多学生甚至把毕业论文当作毕业设计。建议明确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为必修环节, 可以设计论文二者兼顾, 至于是“大设计小论文”还是“大论文小设计”可依各校情况而定, 唯有如此, 生物工程专业才能名符其实。

八、师资要求

师资的最低要求在规范中描述不尽一致, 应加以统一。且应规定专业课的师资要求, 因为能承担专业课的老师一般能胜任专业基础课, 而能承担专业基础课的老师则不一定能胜任专业课。这在工科尤其如此。故除规定学历职称要求外, 应规定专业要求, 即“本科为相应或相关专业”的师资应大于专业师资总数的50%。

九、其他

近年由于社会办学、企业办学、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网络教学、数字图书资料等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和方式的发展, 统一实践等硬件条件形式较为困难, 而且也不符合时代要求。建议教室 (专用或生均面积) 、专业课实验室 (面积及专用设备) 、图书资料数据库量设定为刚性要求, 研究所 (室) 或技术中心、实习基地规模和数量等宜设定为柔性、选择性或特色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科学专业规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 (电子版) , 2011, 1 (2) :3-9.

[2]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技术专业规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 (电子版) , 2012, 2 (1) :3-10.

[3]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工程专业规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 (电子版) , 2012, 2 (2) :3-10.

[4]陈朝银, 余旭亚, 林连兵, 孟庆雄, 刘丽.生物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D].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用活生物数据,培养科学素养 篇10

【关键词】生物数据 教学法 科学素养 价值观培养

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生物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掌握的情况,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这个基础也就应该成为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为了便于教师在高中生物课程中落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同日常教学活动和教学习惯相吻合,教师可以从“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生物学基础知识、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四个维度来理解生物科学素养,并使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在这四方面得到发展。

近年来,高考试题反复出现教材中有关数据应用的问题,并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试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对基本要领和原理的理解。在平时生物教学中用妥用好数据,对创造学生乐于学习的氛围,对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习的智能以及提高学习效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科学家都十分重视兴趣的培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只做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那么,生物教学中如何用数据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呢?如初一生物下在讲到第三章扁形动物猪肉绦虫的结构时应讲它的体长有几米长,体躯像火车,繁殖能力强,全身有700—1000个节片,每个成熟的节片有5万个卵。再加上讲述猪肉绦虫的结构,讲述它如何在人体身上寄生,如何跟随人的血液循环,学生这是精神大为紧张,此时教师就要适时地讲述如何避免感染,如何讲究卫生。这堂课下来学生不但对猪肉绦虫有形象生动的了解,且记忆深刻,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思维能力。又如讲到细菌分裂时,学生对裂殖不一定感兴趣。教师若经过这样一组数据讲述后,学生对裂殖就可能当场理解,且对整个微生物的学习也感兴趣了。如果环境条件适宜,细菌20多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按这样速度来推算,一个细菌一昼夜可以繁殖72代,共繁殖出40多万亿亿个细菌,折合重量4000吨。若这时配合对学生进行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栽花种草,美化环境的教育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了。

二、潜移默化,激发同学爱国主义情操

生物教学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也应及时、适当地渗透德育教育,增强德育效果。如绪论“探索生物的奥秘”的教学,为说明我国生物科学方面的成就,可择其重要且有代表意义的古今实例加以介绍:誉满中外的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阅读大量书籍,亲自到山林、田野采集药物标本,虚心向当地农民、猎人和药农请教,“搜罗百氏”、“访问四方”,整整花了27年时间编著《本草纲目》;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教授,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十几年如一日地忘我工作,自1973年以来陆续培育出一系列优良品种,为国家增产稻谷102公斤每亩。这些典型的实例。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而且激发了他们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学生也得到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三、培养学生生态意识,树立远大的理想

比如学习初一下两栖动物青蛙等时,在讲述1只青蛙每天吃掉60多只农业害虫。还有鸟类动物捕食大量林叶害虫的过程中,强调学生要很好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同现代社会中存在的某些人滥捕吃野生动物作斗争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如学习到腔肠动物的其它动物海蜇时,让学生了解学习海蜇不但营养价值高,每100克中含蛋白质12.3克,钙128毫克,碘13.2毫克,铁9.5毫克等,而且会利用其特殊结构——着生在伞边缘缺刻出感觉器中的钙质平衡石提前15天探测出风暴的来临,鼓励学生长大后立志学好生物,应用生物仿生学制造如“水母耳”类的仪器为人类服务。再比如讲到3万个病毒只相当一个细菌大时,教同学们别小看病毒,如我们可利用动物病毒来杀灭松毛虫、粘虫、棉绘虫等农林害虫,为下世纪广泛利用的生物防虫技术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激励同学们刻苦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用活数据,会使本来有些枯燥无味、呆板无趣的内容变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学生会学得兴趣盎然,使课堂活跃起来,充满欢乐与生机,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也大有帮助。

科学生物 篇11

一、生物学史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大大增加了生物学史方面的内容,使新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色盲遗传时,新教材上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和第一个被发现是色盲的人是同一个人———道尔顿,这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时就轻松地突破了这一难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如青霉素的发现、进化论的提出、沃森和克里克创立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多莉”羊的克隆成功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等,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教学中以故事作导入或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插入一个感人的故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大脑和解除疲劳,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生物学史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科学习惯。

例如,新教材在讲述生物进化时,在对达尔文做简单介绍时指出:在18世纪到19世纪,上帝创造世界、上帝造人的思想占着统治地位,达尔文一开始也是一个虔诚的神的信徒,是“神创论”的坚定维护者和宣传者。但是,在有幸随英国勘探船“贝格尔”号做了8年环球考察过程中,他发现很多自然现象和科学事实与“神创论”的思想是不相符合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于是,他对“神创论”思想产生了怀疑,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悉心研究,逐渐地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观点,并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的观点,后被马克思认为是19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之一。生物书通过这一科学史的介绍,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很多重大的科学现象,就是从身边发现的,从生活中发现的,而它的发现更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深入地观察与思考;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从生活中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生物科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新教材在讲述生长素的发现时,重点地介绍了学生熟知的三位科学家:达尔文、温特和郭葛,以及他们发现生长素过程中所设计的巧妙实验。其实验过程大致如下:(1)用两株带胚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一株在光下生长,另一株在黑暗处生长。(2)切去尖端,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发现,植株既不生长又不弯曲。实验做到这里,通过(1)(2)对比,科学家就推测:可能是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是这种物质引起植物的生长和弯曲。为了验证推测是否正确,科学家紧接着设计了如下的巧妙实验:(3)将放在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儿放置在切去尖端的燕麦幼苗顶端的一侧,一段时间后,它恢复了生长,并弯向了放置琼脂块儿的另一侧。而将没有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儿作为对照,重复该步实验,则植株既不生长又不弯曲。这一巧妙的设计,科学地、严密地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能够产生促使植物生长的物质,并为最终发现生长素奠定了基础。

这一科学史的讲述,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地运用这些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生物科学史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的能力。

例如,新教材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中增设了酶的发现的教学要点,分别解释了五位科学家所作的贡献和相关的科学实验。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研究使科学家们普遍地认为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但是,历史的快车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生物的某些RNA也具有催化功能,从而使人们普遍认识到我们以前对酶的本质的认识是片面的。因此,在新教材中,对酶的定义由原来的“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改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通过这一科学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科学家对酶的本质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入和不断修正的,而且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科学的发展,还会有新的种类的酶被发现,使学生牢固树立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的思想。

五、生物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新教材在很多地方提到了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了我们国家在生物学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先进行列,有很多重大的科学成就甚至是独领风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荣誉感。例如,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82年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运RNA;素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院士及其合作者创立的水稻二系杂交法令世界刮目相看。而此时,他正向水稻的一系杂交最后获得成功而不懈地努力着;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中,我国承担了1%的研究计划,是加入该计划中唯一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它不仅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该高科技领域的垄断,而且使世界充分地认识到了中国,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中的影响力。

上一篇:伪满洲国下一篇:绿色理念下的化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