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预防性养护措施

2024-10-11

道路预防性养护措施(共12篇)

道路预防性养护措施 篇1

这些年来, 因为沥青路面的有点较多例如平整、舒适、噪音小、施工与养护周期较短等, 现在很多城市的新建或改扩建道路大都把水泥混凝土作为道路基层、沥青混凝土作为道路面层, 这是一种高等级的结构形式, 下面对城市道路中常见的病害进行分析, 接着针对这些病害再探讨一些预防性养护措施。

1 城市道路路面常见的病害及其分析

(1) 裂缝。纵向裂缝一般都和道路中心线平行, 和道路边缘相距3-5米, 有时还会伴随一些支缝。直线状裂缝主要是因为承受的荷载较大并且次数较多造成的, 弧形裂缝两端向道路边缘延伸产生原因主要是路基发生了差异性的沉降。横向裂缝和道路中心线几乎上是垂直的, 裂缝间的距离不等, 也会有少量的支缝, 这种裂缝在道路上每年都在增加。产生横向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沥青面层收缩、半刚性基层的收缩裂缝反应。还有填挖结合处的不均匀沉降也会造成弧形横向裂缝。网裂的开始状态是沿着轮迹带的方向产生几条平行纵缝, 以后在平行纵缝间会产生横向或者斜向的连接缝, 这就形成了网状裂缝, 局部还会有沉陷、唧浆现象发生, 造成这些病害的原因是承受行车荷载次数达到一定程度、道路局部结构的承载能力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或者是发生较大程度的沉降等。

(2) 变形。沉陷现象指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局部发生凹陷, 原因是路基发生沉降或者差异较大类型的沉降变形, 还有填入局部开挖的回填土夯实度达不到标准, 伴随着道路的结构性破坏, 修补后损坏没有解决而是继续恶化。车辙指的是道路轮迹带中的车槽, 外部原因有渠化交通、荷载次数不断增多;内部原因主要是沥青混凝土自身的高温稳定性与荷抗变性能过低这样产生横向剪切才从而引起的流动变形。推挤变形一般在路口处产生, 这些地方车速变化很快, 车辆频繁的刹车与启动, 路面承受着高温与很大的水平剪力这种情况下的变形。

(3) 道路表层损坏。泛油指的是道路中的自由沥青在受热条件下发生膨胀, 但是沥青混凝土的空隙内容纳不了, 沥青就向上层迁移最后到达道路表面这样一种现象;沥青使用量太多、设计孔隙太小、沥青混合料发生离析造成细料集中在一起、沥青在高温条件下稳定性较差, 这些都会使道路路面出现泛油现象。泛油大多发生在炎热季节, 但是寒冷季节不会发生可逆过程, 所以该病害会对道路路面的构造深度与抗滑特性产生较大影响。磨光指的是集料颗粒经过行车轮胎的摩擦会变得非常光滑, 原因是经过车轮的重复摩擦, 集料材质不耐磨造成的。

2 城市道路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要进行科学的预防性养护就要精心设置养护步骤, 科学、合理的安排计划时间表, 尽可能在成本投入做小的前提下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在平常要对道路加强小修保养措施、对周期性的中修要提前安排、对于大修要在合理情况下尽可能延缓, 这些是一般的原则, 建立健全把周期性、预防性养护作为主体的养护体系并严格实施, 推动城市道路预防性养护的发展。

要开展预防性养护就要在路面还没有产生病害的时候, 或者是产生或存在前面所说那些病害的诱发因素时开始进行。从实质上说, 预防性养护的特点是周期性、强制性, 它不考虑路面发生了什么损坏。对于路面的养护与维修, 很长时间内人们都认为或者说是这么做的:路面产生损坏以后才开始对损坏处进行维修。很常见的补坑槽就是这样的一种养护措施, 这个时候道路产生的病害大都很严重, 而且很多是结构性的。如果在较早的时期对路面做出正确的预防性养护, 就会减少很多坑槽的开挖。

对交通量的观测与道路情况的调查要不断加大力度, 在制定预防性的养护计划时要把前面说的观测与调查情况作为重要的理论支持。每个城市的道路与交通情况不同, 所以养护周期也是不同的, 要把观测交通量与调查路况两项工作都纳入到管理机构的权责范围, 在资金、人员、规划这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于从这两项工作中所获得的理论数据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找出道路寿命与技术等情况的变化, 科学、合理的选定道路使用周期, 根据这个制定周期性的养护计划, 对道路维修的里程与方法要进行科学确定。

对平常小规模的维修与养护要提升重视程度, 及时使用和不断创新经济性与时效性都较高的养护措施。既然把路面作为养护中心, 关键问题就是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它发生的损坏。这就要求在发现任何病害迹象时, 马上进行预防性的养护与维修, 否则病害就会发展下去造成越来越难处理的后果。所以要高度重视平常的小修保养, 建立“及时、补早、补少、补彻底”这样一个养护目标, 对那些较小的裂缝要选用灌缝等其它措施快速修补好。道路在使用一定时期后, 路面会产生疲劳具体表现是开裂、老化与磨损等, 这时必须选择一些中修方法来进行修补。在制定每年的养护计划时, 最好优先安排中修、有鼓励意义的养护, 并在资金方面给与支持, 使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确定中修方法时不但要考虑道路的使用、技术情况与特点, 还要考虑节省成本和方便施工, 例如用乳化沥青的稀浆进行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等方法既方便操作又省钱。

拿稀浆封层来说, 在常温下把乳化沥青、良好级配矿料、水与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搅拌成稀浆状的混合物, 然后使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把它们均匀铺在路面上, 厚度是3-10mm, 目的是密封细小裂缝, 减慢路面发生松散、老化、氧化等其它类型的病害, 提高行驶的质量与感受, 还有路面外观。按照级配特点分成细封层、中封层、粗封层与特粗封层这四种。前三种是最常用的。

3 总结

预防性养护的开始时间很靠前并且是一套综合性的处理系统, 为尽可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把路面作为中心来制定全面的、整体的养护计划, 确保在正常条件下实现道路的设计使用寿命并使其尽可能延长。道路这种基础设施不断推动着国民经济向前发展, 随着交通行业的发展, 城市道路的整体状况有较大改善。

摘要:在道路里程快速增长的同时, 有些刚刚建成的道路没用多长时间就出现了很多程度不同的损坏现象, 例如裂缝、车辙、平整度衰减、泛油与抗滑特性下降、露骨、磨光、路面渗水等其它种类的表面病害。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病害进行处理, 时间长了道路表面就会变得松散, 或者是因为渗水造成的下层剥落和深度车辙等其它变形种类的病害, 再发展下去就会使坑槽发生结构性损坏, 所以说问题是很严重的, 对这些病害现象要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预防与处理, 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城市道路,病害,预防性,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唐丽娟.关于城市道路的预防性养护管理分析[J].民营科技.2012 (12) :252.

[2]元恒才.关于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几点建议[J].交通与路建.2012 (6) :258.

[3]邱序庭.新疆公路常见病害及其防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4]吴俊宁.城市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应用和探讨[J].道路与交通工程.2012, 30 (4) :23-25.

道路预防性养护措施 篇2

经验表明,预防性养护能延缓路面破坏,延迟昂贵的路面大、中修和重建;其最佳实施时机应该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况,或者只有某些病害先兆时进行,这时,仅需要投入小额费用,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是一种效益费用比非常良好的养护措施。

市政道路预养护作业的必要性

对道路采取预防性养护,有利于降低道路的全寿命成本。道路全寿命成本,不仅考虑初期修建费和该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还应考虑预定分析期内可能采用的各种维修方案所发生的费用,这些方案包括各种养护和改建措施的不同组合。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前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未得到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将再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公路的跟踪研究和大量的养护维修实践,调查统计得出,每投入1元钱预防性养护资金,可节约3~10元后期矫正性养护资金的结论。整个路面使用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节约养护费用45%-50%。

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当道路严重损坏时,再采取措施进行养护的“反应型养护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城市经济发展和道路交通的需求了。必须转变工作思路,防患于未然,在道路状况良好或是病害刚出现的早期就采取预防性养护的措施进行修复,以保证城市道路的完好和交通安全。

传统的道路养护理念、方式与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不相协调。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是车流量大,人均道路面积小。等到路面破坏后才考虑维修,此时的道路由于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损坏,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维修时间长占用道路造成交通拥堵;而且在维修前,由于路况差、行车颠簸,车辆通行的速度受很大限制,道路原本提供的交通流量无法充分发挥而易造成拥堵。预防性养护大多通过对道路面层处理的方式来起到对道路补强的作用,施工方便快捷,对交通影响小;通过对路面预防性的养护,在道路行驶质量明显下降之前就采取措施恢复道路通行能力,就能给道路用户提供机动性大、拥挤少且更加安全、舒适和耐久的路面。

市政养护作业实行管养分开的改革。现在养护作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效益替代社会利益成为它的第一追求。养护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那些刚出现的道路早期病害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以降低养护支出,而仅仅修复那些已经发展为深层次的、不得不修的病害,养护资金效益费用比较低,政府投入养护经费追求的道路平整的养护目标越来越难实现。摈弃“坏了才修”的传统理念,实行预防性养护,在道路损坏的初期对病害进行修复,既保证了道路的完好平整,又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有效降低了养护维修成本,必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常用的市政道路路面预养护手段

灌缝。由于不均匀沉降、施工搭接、过大荷载、温度变化及反射裂缝等原因,路面在使用一定时期后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路面开裂后,路表积水在高速行车的作用下,顺着路面裂缝渗透反复侵蚀沥青和集料的界面直至击穿面层破坏路基。为了防止裂缝扩展引起基层的`进一步损坏,应及时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

就地热补。针对路面出现的局部破坏如裂缝、坑塘、松散、龟裂、拥包、沉塘等病害,可以采取就地热补的方法。过去通常的做法是将破坏区域的旧沥青混合料全部清除,然后用热沥青混合料重新填入压实,这种修补方法由于冷接缝,冷热相间的沥青边缘会留下缝隙的隐患,一旦碾压不到位会使路面在短时期内再次受损,且大量的旧沥青混合料被废弃,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可利用各类红外线养护修补设备,对损坏的沥青路面就地加热修补,不仅节省工时,实现快速修补,还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旧沥青混合料,保护了环境。

稀浆封层。沥青稀浆封层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封层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治理路面的裂缝,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防水、防磨、抗滑的能力,具有施工快、造价低和节能等优点,主要起改善、恢复路面表面功能的作用,尤其适于用作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路面再生密封。在频繁交通荷载和温度胀缩的反复作用下,沥青会发生老化,油份逐步向胶质、碳质转变,各项性能指标下降,可采用沥青路面再生密封剂对路面进行涂刷,补充沥青组从中的油份,恢复老化沥青的活性,恢复路面性能。

沥青混凝土罩面。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不同,地下埋设了各类管线,管线沟槽由于压实度不足、新老基层不成板体等原因,往往会发生沉降不均匀等现象,造成各类路面病害。为了维持道路平整度及标高,可以根据需要对原路面进行铣刨加罩。

结束语

道路预防性养护措施 篇3

【摘 要】预防性养护是道路养护中的新理念,是指在道路结构良好或路面病害发生的初期就进行养护。这相对于传统的养护方式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使用质量,降低养护成本。改性乳化沥青在道路养护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预防性养护中有广泛的前景。

【关键词】道路工程; 改性乳化沥青 ;预防性养护

The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Asphalt Emulsion In The Preventive Maintence

Chen yan1, Li Yu-long 2

(1.Changchun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Jilin Changchun 130607;

2.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23)

【Abstract】Preventive maintenance is a new concept of the road maintenance . It maintenance the road in the surface structure is good or disease occurs in the early years .I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ay of maintenance can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oad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reduce the maintenance costs .Modified asphalt emulsion play an important roal in pavement maintenance and it has a widely prospect in th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Key words】Road engineering;Modified asphalt emulsion;Preventive maintenance

1. 引言

我国自1988年京石、沈大、沪嘉高速公路通车,这以后的20余年,我国公路事业突飞猛进。在高速公路里程大幅度增长的同时,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从总体来说也向世界先进水平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我国已建的高速公路维修养护的工作量很大,部分出现早期破坏。

按照国外的一般情况,高速公路路面的设计寿命在15~20年内,交付使用后长则10余年,短则七、八年,表面层即需维修罩面一次。我国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的已经使用了20余年,相当一部分已有10年以上,已经面临维修养护期的到来。本文将探讨一种新的道路养护方式——预防性养护,并介绍改性乳化沥青在道路养护中的几种典型应用。

2. 改性乳化沥青

改性乳化沥青以沥青为原料,加入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材料,或者将高分子聚合物乳胶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者将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从而得到乳化沥青产品。乳化剂、改性材料和沥青材料这三者各自的性能和相互匹配是决定改性乳化沥青材料路用性能的关键因素,其中乳化剂与改性剂匹配不当则可能达不到乳化沥青改性的目的。另外,改性剂的掺配工艺也是影响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改性乳化沥青的制作过程中要对沥青进行一定的选择是制备优质改性乳化沥青的前提,以保证沥青与胶乳、乳化剂、稳定剂在同时进入机械研磨时能够以细小和微滴状态分散于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形成水包油状态的改性乳化沥青[1]。

3. 改性乳化沥青的优点

(1)热沥青使用时需要对沥青和矿料进行加热,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反复加热,这样既浪费能源又容易造成沥青的老化。乳化沥青不需要用石油溶解,可以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施工,这能节省能源,节约资源。

(2)乳化沥青加热温度较低,且不需要长时间加热,游离出的碳氢化合物几乎为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3)乳化沥青由于其冷拌技术,可以在偏远地区用冷材料施工。

(4)加入改性剂的乳化沥青能提高高温稳定性,提高低温抗缩裂能力,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粘附强度,提高内聚力,提高抗剥落能力,扩大应用范围,改善拌合性能等。

4. 改性乳化沥青在道路养护中的应用

4.1 微表处技术。

4.1.1 基本概念。

微表处即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普通稀浆封层技术与微表处技术都是利用由级配集料、乳化沥青、填料和水所组成的混合料进行施工的,不同的是微表处技术所采用的材料是经过严格检测筛选出来的,其中还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和其他添加剂,因而相比之下微表处技术具有更多的优点。

微表处技术铺筑厚度一般在3~10mm,具有防水、防滑、耐磨耗、填充、平整及恢复路面使用功能的作用。既可以作为新改建路面的表面磨耗层,又可作为维修、养护旧路面病害的加铺层,如表面坑槽、网裂、光滑等,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路面施工方法 [2]。

4.1.2 微表处技术的特点。

(1)经济性。单层微表处的造价为每平米15元左右,价格便宜,能适应我国道路养护经费不足的实际情况。

(2)快速施工。如果采用两台间歇式摊铺车交替作业,每天摊铺面积可达1万m2。如果采用连续式摊铺车,每天摊铺面积可达3~4万m2。微表处摊铺后1h内即可开放交通,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3)寿命长。在路基路面稳定的前提下,优质微表处的使用寿命可达5年以上。

4.1.3 施工注意事项。

(1)微表处技术不能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所以微表处不能填补深度在25mm以上的裂缝。15~25mm的车辙应分两层摊铺,第一层摊铺结束开放交通24h后才能摊铺第二层。15mm以下的车辙可以直接用微表处进行修补。

(2)在摊铺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根据摊铺厚度来调整摊铺箱的刮板高度,保证摊铺厚度符合要求,确保平整度和整体外观。摊铺速度尽量保持匀速前进。

(3)摊铺后,应立即对横向纵向接缝处进行人工找平,防止摊铺不均匀。

(4)微表处施工结束后应限制交通,禁止一切行人和车辆通行,在达到要求后方可开放交通。

4.2 雾封层。

雾封层技术也是道路预防性养护措施的一种。其原材料主要是乳化沥青、水、胶乳、成膜剂及一定量的添加剂,施工时直接将乳液喷撒在道路路面,形成一层黑色的表面。雾封层主要用于封住路面的孔隙及微裂缝, 可以有效防止水分和空气进入路面结构而引起结构的破坏。雾封层还能防止道路表面松散的骨料发生进一步的松散。能减少路面的风化和老化作用,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3]。

4.2.1 原材料的选择。

(1)改性乳化沥青。雾封层中选用的乳化沥青必须为阳离子型乳化沥青,破乳速度一般选择快裂型。雾封层所用的乳化沥青其粒度要求比普通用乳化沥青粒度更细,通常采用0.6mm的筛孔检测乳液的筛上剩余量。

(2)水。雾封层中对水要求很高,必须要达到饮用水的要求。水中不能含有不溶性的杂志,且PH值应控制在6~8左右为宜。在材料的配制前,还要检查水与乳化沥青的相容性,检查方法为:将水与乳液混合,搅拌2~3min,然后用150um的滤网过筛,如果滤网上残留物的质量超过1%,则说明水与乳液不相容,对于不满足相容性试验的水,不得采用。

(3)改性剂。雾封层一般采用SBR乳胶进行改性。

成膜剂。雾封层采用的成膜剂一般为醇类。成膜剂能保证雾封层的成型和提高稳定性与均匀性。

(4)添加剂。添加剂可根据施工时实际情况选择。如缓凝剂,再生剂,促凝剂等。

4.2.2 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将路面打扫干净,必要时可用水冲洗。确保施工时路面处于洁净干燥的状态。

(2)对于大于3mm的裂缝,应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进行预处理。

(3)雾封层乳液温度最好不超过50℃,施工时认真检查喷洒棒的高度及喷嘴的顺畅程度。

(4)施工时应控制好施工速度及乳液撒布量。乳液撒布过多,破乳后路面容易发生打滑,撒布过少,效果不佳。撒布量在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

4.3 超薄磨耗层。

超薄磨耗层是将间断级配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在改性乳化沥青粘层膜上,混合料厚度一般为15~25mm,其中改性乳化沥青可起到黏结表面层与下面层的作用,同时可以进入到沥青混合料中而起到封层的作用。超薄磨耗层在2002年引入中国,在高速公路和市政道路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性能发挥,超薄磨耗层具有抗滑、耐磨、降低噪音、改善排水等优点。

超薄磨耗层具有以下路用性能:改善路面轻微到中等病害,延长使用寿命;改善路面光滑,摩擦系数不够或纹理深度不足的问题,提高行车安全性;校正表面轻微裂缝,轻微剥落等缺陷;能减小路面噪音;改善表面排水。

施工前应对乳化沥青运输车辆的保温效果进行检查,乳化沥青工作温度为60~80℃,乳化沥青的运输车辆要求有保温和加热装置,至少要有保温装置,最好采用专门用于超薄磨耗层施工的乳化沥青转运车。在施工前同样要对大的裂缝和车辙进行彻底处理,否则容易出现反射裂缝,使养护达不到预期目的。

5. 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大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处于超负荷和超期服务状态,面临大量的维修和保养。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粘结料,在道路养护中有很多应用,除微表处、雾封层、超薄磨耗层等技术外,还有碎石封层、薄层罩面技术等。预防性养护能有效改善行车条件,提高运行速度,降低运输成本,并能够快速开放交通,提高道路服务水平。预防性养护理念的提出,在公路养护事业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养护体系,也是目前道路养护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谢猛.改性乳化沥青在道路养护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0.2:249~250.

[2] 罗义.高速公路施工中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应用[J].建筑与工程,2011:127~128.

[3] 汪成夫,杨斌.雾封层设计与施工[J].公路交通技术,2007.6,(3):36~37.

[文章编号]1619-2737(2015)05-31-567

道路预防性养护措施 篇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市政道路规模随着城市的发展急剧扩大。预防性养护将成为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方向,因此有必要对城市道路预防性养护进行研究。沥青路面因其具有良好的性能,在城市道路中所占比例较大。然而我国城市道路普遍在使用3~4年后就出现了路表裂缝、车辙等早期破坏,而且有很多道路早期病害未能够及时处置,从而在雨雪侵蚀和繁重的行车压力下,致使路面结构迅速破坏。铣刨并重做路面不仅影响正常的市政交通,并且耗费了有限的养护资金。在道路出现早期病害时,若能及时地进行养护,只需要使用少量的养护资金,却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从长远考虑是比较经济的做法。

国外的路面预防性养护起步比较早,并且在一些发达国家对于不同的早期病害类型提出了不同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预防性养护已经引起了道路养护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

我国道路养护研究起步比较晚,预防性养护的理念虽然已经出现但尚未形成系统,而且主要用于公路养护,对于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的研究几乎未涉及,在实际的养护中,养护管理人员往往是凭养护经验进行道路维修工作。在养护过程中可能会并非刻意地用到预防性养护的一些措施,但是有很强的随意性,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养护对策,缺乏参照性和针对性。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的养护技术规范,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的车辙、裂缝、平整度和抗滑性进行了分类分级,并对不同级别的病害提出了不同的养护措施,以期为市政道路养护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1 现行市政规范中城镇道路路面性能评价方法与不足

1.1 城镇道路路面性能评价方法

在现行的CJJ 36—200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对沥青路面技术评价体系中的评价内容包括路面行驶质量、路面损坏情况、路面结构强度、路面抗滑能力和综合指标评价,相应的评价指标为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状况指数(PCI)、路表回弹弯沉值、抗滑系数(BPN或SFC)和综合评价指数(PQI)[1]。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路面行驶质量通过现场实测获得IRI指数、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RQI=4.98-0.34×IRI)或路面平整度标准差,将城镇道路按不同道路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路面破坏情况评价将道路破坏类型分为裂缝类、变形类、松散类和其他类,并按不同损坏类型的权重计算路面损坏状况,确定路面状况指数PCI。路面抗滑性以摆值(BPN)或横向力系数(SFC)评定。同样,对于路面破坏情况及路面抗滑性能,分别按不同的标准将城镇道路按不同等级分为A、B、C、D四级。

沥青路面结构强度评价根据沥青路面路表回弹弯沉值,按不同基层类型和交通量等级(AADT),将路面结构强度分为足够、临界和不足三个等级。

综合评价指数PQI按(1)式计算:

式中:T———分值转换系数,T=20;

ω1,ω2———RQI、PCI的权重,快速路及主干路ω1、ω2分别取0.6、0.4;次干路及支路ω1、ω2分别取0.4、0.6。

综合评价标准也以不同城镇道路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

对于4种评价指标,《规范》给出了对应的养护对策(见表1)。

1.2《规范》在预防性养护中的局限性

现行《规范》虽然给出了详细的指标分级方法,但是对分级后养护对策的采用,仅是给出了不同指标在不同等级下的养护规模,并且当各评价指标低于B级时,路面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害,按照预防性养护理念,此时已经错过了低成本恢复路面各项性能的有利时机。《规范》虽然强调必须进行预防性养护,但并未针对不同的等级类型推荐或者规定详细的、符合实际的预防性养护对策。

2 城镇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性能评价

据调查,我国城镇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裂缝及车辙占到总破坏的70%以上。早期病害不仅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而且成为道路结构进一步破坏的源头。路表裂缝成为降水进入道路路基的通道,一旦雨水进入路基,使得上路床强度遭到破坏,从而影响到路面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同时,车辙的进一步恶化,也会使车辆产生侧向滑移,对于安全行车非常不利。因此,车辙和道路裂缝作为道路早期表现出的两种主要病害类型,无论是从其数量还是危害性来讲,都有必要将其作为路面早期预防性养护的评价内容。

路面结构强度能够较好地反映外部环境及路表荷载对于道路整体的影响,是表征整个路面整体性能的重要指标。但是,对于预防性养护来讲,体现路面结构强度的重要参数———路表弯沉值在早期破坏中仍处于合理的范围内。而对于路面结构强度明显降低的道路,却已经失去了进行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时机,此时预防性养护已经不能挽救路面结构承载力丧失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讲,预防性养护的前提是路面整体结构良好,因此没有必要将路面强度作为道路早期性能评价的内容。

除道路面裂缝、车辙、弯沉外,沥青路面病害还有坑槽、泛油、松散剥落等其他病害,这类病害的特点一般不是成范围地出现,而是在局部出现。此时只需要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修补即可,故对于坑槽、泛油、松散剥落等,本文不将其作为路面性能评价内容。

路面平整度及路面抗滑性是影响车辆安全舒适行驶的重要指标。借鉴既有城镇道路养护规范及现有的养护经验,将其纳入城镇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性能的评价内容。

本文在对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现有的养护规范及养护经验,对于路面病害规模及影响程度,依据预防性养护的理念,将裂缝、车辙、路面平整度及抗滑性作为预防性养护评价内容。

3 各评价内容分级

早期病害类型具有多样性,同种病害类型也有不同的规模,只有将不同类型的早期病害按等级进行分类,对于早期病害的预防和处置才具有针对性。

3.1 裂缝分级

路面常见裂缝形式有网状裂缝、纵向裂缝及横向裂缝。城市道路不同于公路,很少有高路堤或者路堑,因为路基原因引起的大型单条裂缝几乎没有,单条裂缝主要是分幅施工或修补过程中引起的。网状裂缝在市政道路中由于繁重交通和城市排水不畅等原因出现较多。

由于市政道路养护相关规范的缺失,参照公路相关规范及调查数据,以5 mm宽度为单条裂缝分级界线。当单条裂缝<5 mm时考虑采用预防性养护,当单条裂缝>5 mm时采用一般日常养护处理。

3.1.1 单条裂缝分级

支喜兰等[2]所做的裂缝渗水试验发现,当裂缝<1 mm时路面渗水较低,处于3 mm时明显增大,裂缝>3 mm时路面渗水系数增大,但渗水系数变化量减小。故对于单条裂缝按裂缝宽度分级(见表2)。

3.1.2 网状裂缝分级

网状裂缝宽度较小,但分布较广,因此不能按裂缝宽度进行分级。本文引用国外道路养护相关规范中的PSI模型,考虑车辙深度和平整度,引入裂缝率的概念,作为网状裂缝评价参数。

国外的PSI模型为:

式中:PSI———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数;

σ———平整度标准差;

CR———裂缝率;

RD———车辙深度;

IRI———国际平整度指数。

根据国外PSI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经验,路面综合评价指标见表3。

本文认为,当PSI为次和差时,已经失去预防性养护的意义。当PSI值为2.5,评价等级为中。通过计算,当PSI=4、PSI=2.5时,对应的裂缝率(CR值)分别为3.15%和0.29%。当裂缝率>3.15%时,不能采用预防性养护措施进行维护,裂缝率0.29%可作为网状裂缝分级依据。

考虑到我国的现实状况,本文将裂缝率由0.29%修正至0.5%,将网状裂缝按照裂缝率进行分级。当裂缝率<0.5%时,称为Ⅰ级裂缝率;当裂缝率处于0.5%~3.15%时,称为Ⅱ级裂缝率。

3.2 车辙分级

车辙对于道路及行驶安全的影响,主要在于车辙深度会导致路面积水及车辆行驶方向难以把握。国内大量的统计结果及测试结果表明,我国市政道路非结构性车辙深度处于5~30 mm范围内。而试验表明,当车辙深度>10 mm时,积水及行车不稳的情况已经比较明显。因此,根据车辙深度RD将车辙分级(见表4)。

3.3 平整度分级

湖南大学盛灿花[3]的研究表明,IRI指数与路面功率谱之间的关系为:IRI=780α0Gd,其中α0=1m-1.5。参照王新明等[4]的研究成果,当IRI指数分别为3.4、5.4和8.7时,可认为是行车舒适性的分界。同时,在我国公路养护相关评定方法中,认为当IRI指数>6.6时,路面车辙严重,需要维修。根据分析,路面平整度可以分为三级不平整(见表5)。

3.4 抗滑性能分级

根据CJJ 169—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年降雨量>1 000 mm时,横向力系数SFC应≮54;年降雨量介于205~500 mm时,SFC应≮45,认为SFC<45时应该及时进行维护;当SFC>54时具有较好的抗滑性。故将抗滑性能分级为:SFC>54路面抗滑性为Ⅰ级,45<SFC<54抗滑性为Ⅱ级[5]。

4 预防性养护对策

4.1 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适用性

根据国外对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研究,城市道路养护措施主要有灌封、封层(分为雾封层和稀浆封层)、微表处及加铺磨耗层等。研究认为各个养护措施适用性如表6所示。

4.2 预防性养护对策

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对策应该以路面的使用状态为依据,并根据不同性能指标的不同级别选择技术可行的养护措施,同时应避免过度养护而造成养护资金的浪费。

4.2.1 单条裂缝预防性养护对策

Ⅰ级单条裂缝缝隙较小,渗水缓慢且数量很少,可以不采取养护措施;Ⅱ级单条裂缝宽度明显增大,渗水情况随之增大,可以进行封缝处理;Ⅲ级单条裂缝可能已经引起了路表水损害,应及时灌封。当裂缝宽度超过预防性养护分级时,应灌注沥青并可用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封贴缝口[6]。

4.2.2 网状裂缝预防性养护对策

Ⅰ级裂缝率情况下,路面平整度和抗渗性未受到影响,可以暂不采取措施;Ⅱ级裂缝率情况下,路面积水可能破坏路基或对路面结构造成进一步破坏,此时可采用封层、微表处、罩面及超薄磨耗层进行处理。

4.2.3 车辙预防性养护对策

Ⅰ级车辙由于比较浅,积水较少,不会长时间滞留在路表,也不会对行车安全性造成影响,因而可以暂不进行处理;Ⅱ级车辙深度足以导致积水滞留而对路面造成破坏,需进行养护处理,可采用微表处及封层进行处置;Ⅲ级车辙已经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必须修补路面并提高其抗车辙性能,可选用的养护措施有薄层罩面和微表处。

4.2.4 平整度预防性养护对策

Ⅰ级不平整在行车上未给乘客造成不良的乘车体验,可不进行预防性养护;Ⅱ级不平整虽然会造成行车的颠簸,但其幅度较小,仅需用稀浆封层或微表处进行修复即可;Ⅲ级不平整会给乘客造成很大的不舒适,必须通过微表处、薄层罩面或超薄磨耗层等措施进行平整度的改善。

4.2.5 抗滑性预防性养护对策

当路面Ⅰ级抗滑时,路面与轮胎摩擦较好,因抗滑性不良引起的车辆事故概率很低,可以不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处于Ⅱ级状态时,事故概率有所提高,可采用稀浆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及超薄磨耗层来提高抗滑等级。

为了便于选择和制定养护策略,建立决策树如图2所示。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有市政道路养护规范中与养护相关指标的分析,将裂缝、车辙、平整度及抗滑性指标作为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评价的内容。针对不同的评价指标,从安全性、舒适性、对道路的危害性等各方面,定量地对评价内容进行了分级,有助于预防性养护措施实施的针对性。在分级的基础上,对各评价内容提出了具体的养护对策。有助于养护部门对路面早期病害进行量化,并采取适宜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CJJ 36—200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支喜兰,王威娜,张超,等.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研究[J].公路,2009(2):170-175.

[3]盛灿花.路面平整度特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

[4]王新明,王秉刚.高速公路路面功率谱[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3(2):53-56.

[5]CJJ 169—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道路预防性养护措施 篇5

摘要:作为高级路面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是出现了路面的早期结构性破坏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介绍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对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几种方法。

关键字:沥青路面 预防性养护 早期病害 预防措施

0.前言:近年来,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规模在逐步扩大,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但是沥青路面的损坏也日益显现。如何确保并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是道路工作者及公路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 预防性养护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出现在 20世纪 80 年代,是许多国家在公路网重建过程中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改善沥青路面寿命期内的使用性能 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本文集中介绍沥青路面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及对策。

1.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投入运营后超载车辆严重、养护不及时、水破坏等 5个方面。

1.1 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

结构设计不合理沥青面层结构选用不当、混合料类型不合理。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外,还应满足雨水不渗等要求,宜选用粒径较小,空隙也小的级配混合料,尽量采用小粒径沥青混凝土,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防渗性 对于选用中粗粒混凝土或开级配或半开级配沥青碎石的沥青路面,必须在沥青面层下设下封层,防止雨水渗入。

1.2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不严

如果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控制不够,特别是矿粉和沥青用量不准,容易使沥青路面早期出现推拥、油包、松散、露骨、坑槽等。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过高,沥青和矿料拌和时,沥青便被矿料的高温灼焦 沥青老化,使路面强度不足,产生松散 坑槽等病害。

1.3投入运营后超载车辆严重

超出极限荷载行驶将加速路面的疲劳破坏,导致路面结构严重损伤,促使路

面开裂、推拥,甚至局部下陷,大大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1.4 养护不及时

往往在路面出现轻微缺陷与病害迹象时,不能及时地进行返修补强,以致破坏到整个路面各结构层,这时对路面进行翻修是一种费时费力的维修方法,而且会对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道路建成后,养护是关键,要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必须加强养护。

1.5 水破坏

水破坏即降水透入路面结构层后使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现象,它是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最常见、破坏力最大的一种病害。水破坏的主要形式有: 网裂、坑洞、唧浆、辙槽等。水破坏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碾压效果不良等导致的沥青路面空隙率过大所 造成的。采用半开式(Ⅱ型)沥青混凝土表面层时,产生的水破坏尤为严重。

2.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内容及特点

2.1 养护时机合理

沥青路面在其寿命周期内可分为三期:(1)建成投入使用开始, 沥青逐渐被氧化、损耗;(2)沥青路面出现微小裂缝、小坑槽或脱皮现象:(3)路面出现较大面积裂缝,并贯通形成龟裂 ,最终出现结构问题。

路面预防性养护是对高速公路路面采取的一种高标准的养护方式,要求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态时,即路面处于第一阶段时开始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使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2.2 养护周期规律

预防性养护标准高,而路面使用性能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因此必须周期性实施养护措施,即定期开展路况调查,采集路况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当路面使用性能降到预定标准时,及时实施养护策略,恢复路面服务功能,如此循环往 复。一般高速公路要求每年进行一次路况检测,实施预防性养护可增加检测频率,特别是对常发现病害的路段作专项检测与评价,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实施养护措施。因此,预防性养护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相对于另外两种路面养护类型,其周期短,即养护频率高。研究表明:沥青路面在一个寿命周期内实施6次以上全路面预防性养护,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同时保持路面较好的服务功能。

2.3 预防性

对路面状况连续检测、评价3年后,获得一组连续数据,可以建立模型对路面使用性能各指标进行预测,对将来需要养护的路段及养护对策进行预测。通过路况的检测、评价与预测,适时对路面采取适宜的保护性养护措施,保护路面,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通过评价与预测,考虑未来交通量的增长,对出现病害或预测即将出现病害的路段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治本治标,以防微小病害发生与恶化。所以预防性养护属于主动养护,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 合”的养护原则。

2.4 机械化程度高

路面预防性养护离不开先进的检测手段。先进的检测手段效率高,不仅能满足预防性养护的检测频率,而且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和科学性,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高速公路的检测效率和质量,已开发和应用集成检测技术,由1台专用车即可完成路面状况的各项检测。另外 ,路面预防性养护宜采用机械化的施工方法,以保证路面养护施工高效、优质、快速完成。

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实施路面预防性养护应该推广应用国内外一些行之有效的养护新技术,以提高养护工程质量,降低养护费用,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目前常见预防性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3.1 路面的表面处理

路面的表面处理的目的是封缝封水、抗滑、改善平整度,恢复表面功能。主要的方法有雾封层、还原剂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超薄罩面、石屑封层等。

3.2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聚合物改性稀浆精细表面处治,PSM),在法国和美国的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目前,高等级公路养护技术中,用于抗滑表层维修的混合料有三种代表类型:一是改性沥青超薄抗滑表层(厚度2cm);二是改性热沥青表面处治;三是改性稀浆封层。稀浆封层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当路面整体强度足够,但面层出现各种轻微病害,如裂缝、车辙、平整度不够、抗滑性能不足时,采用稀浆封层薄罩面,可起到

防水、防滑、耐磨、改善平整度等作用。

3.3微表处

微表处是指采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分层。

3.4 薄层罩面

有改性沥青混合料罩面和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罩面。改性沥青混合料罩面:具有高温稳定性好、水稳性强、低温抗裂性明显改善等优点,常用来进行沥青路面中修罩面及铺筑较薄的磨耗层,全面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或铺在面层与基层之间作应力吸收层,抑制基层反射裂缝。SMA 混合料罩面:具有密实耐久、抗滑耐磨、抗疲劳、抗高温车辙、减少低温开裂等特点,可用于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罩面。

3.5 表面涂涮沥再生 RejuvaSealTM

美国早在1960年以前已开发研究出来用于军用机场,1980 年由军用转向民用,后来加拿大、巴西等国陆续采用。而我国则于2001年在昆明、广州试用。沥再生RejuvaSealTM(煤焦油沥青再生剂路面保护技术)是一种用于沥青路面的三合一的液体维护剂,是一种极其高效的具有渗透性的沥青再生密封剂。

参考文献:

⑴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⑵ 王玉顺,朱敏清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与应用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

⑶ 张建民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介绍 2007

道路预防性养护措施 篇6

关键词:水泥路面 病害预防 养护措施

0 引言

当前由于水泥物美价廉的特征使得人们使用水泥的情况逐渐增多,但是当水泥用作路面的固结材料时可能会引发路面病害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情况。常见的水泥路面病害有:裂缝、坑槽、车辙和水损害。因此,本文就针对当前我国水泥路面的病害预防及养护措施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可采取的措施进行相应的探究,从而使得我国的道路建设发展的更快更好。

1 当前水泥路面出现病害的原因浅析

1.1 水泥路的设计方案不够合理使得道路工程出现众多的病害问题

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泥路工程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后来水泥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因此,应该度重视相应的水泥路设计问题,使得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保证。但是,当前我国的相关道路部门并没有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众多的施工企业为了节省开支,不惜牺牲设计费用,众多的水泥路工程采用相同的设计方案,不能根据各个工程的特色采用与之相对应的设计方案,这样的状态也就使得众多的工程因为设计的失败,而导致工程的各个细节得不到重视,从而引发众多的工程病害问题,使得工程败在了开始,从而无法保证完工后水泥路使用寿命和质量。

1.2 水泥路路基和路面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路基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路面好坏,良好的路基基础是路面正常使用的重要保障。只有保证了高质量的路基建设,才能使得水泥路面的优点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才能使得水泥路在承受一些重型车辆的重压时,表现出应有的硬度和强度。另外,在受到不平衡压力的时候能够坚挺保证不断裂。但是,当前我国的水泥路路基的施工得不到质量保障,相关的施工人员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对相应的路基做出特殊的处理,使得道路经受不了严峻的考验,在重压和恶劣的条件下会出现断裂等严重的道路损坏现象。此外,由于施工因素、地基厚度不强、石灰土承载力偏低等其他原因,也使水泥混凝土路面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相应的部门应加大力度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进行提高,同时使得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进而使得道路的路面出现损害的几率减少。

1.3 当前繁重的交通量使得水泥路的路面严重受损

水泥路路面的损坏与道路的结构、路面材料组成、气候环境、施工的具体情况等因素直接相关。但是随着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运输量和交通量快速增长,繁重的交通运输量成为影响水泥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另外,当前交通量的快速增长且车辆的超载情况十分严重,这样的状况使得路面更容易受到破坏,同时给路面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使得路面的实际使用年限比应该发挥最大作用的使用年限大大减少。

1.4 施工过程中水泥路路面易出现的损害

水泥路面的病害发生与否与当地的气候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在夏季施工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裂缝现象。这是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太阳的暴晒使得道路的路面出现严重的裂开状态。因此,施工部门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及时的对水泥路面进行维护(例如:在刚完工的路面上相应的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同时不定期的进行保湿工作)从而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造成路面的损坏。[1]

2 水泥路面常见病害的预防

2.1 重视工程的设计保证工程的质量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起道路的设计问题,从而使得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在开始的时候坚持“强基强面”的思想,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路基和路面的问题;在路基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的处理路基的深度,对质地疏松的软地带进行特殊的加固处理,使得道路的地基质量得到保证;另外,在道路的路面的设计时应注意道路路面材料的选择,尽量的选取抗冲刷能力较强的材料,从而使得道路路面的质量得到保障。因此,在保证道路质量时候,应高度重视起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从而使得道路的质量在根本上得到保障。

2.2 重视道路的施工过程,从而使得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

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也直接影响着道路的质量问题,因此应高度重视这一严重的问题从而使得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的遵守设计师的要求,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确定地基的深度和牢固度,从而确保道路完工之后不存在积水的状态,防止积水对路基造成致命性的破坏。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应保证路基稳固密实,防止完工后出现路面下沉等状况,在道路地基施工材料准备的时候应根据设计图的标准进行原料的配置,防止因材料的不合格使得道路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出现一些基层干缩、温锁裂缝等问题可以通过注意材料配置和施工过程避免。

道路地基是道路工程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质量与使用寿命,因此相关的施工部门应高度重视起道路的地基施工问题,使得道路的基础工程得到保证。同时路面的施工也应注意相关的设计方案,根据标准的施工设计方案,严格的要求施工材料的高质量,充分的利用施工师傅的精湛技术,使得道路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使得路面病害出现的状况减少。

2.3 相关的交通管理部门完善保护道路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的力度

超载车辆的行驶是导致道路路面损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严重的超载车辆行驶直接使得道路的路面严重受损,严重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相关的执法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严重的问题,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大执法力度,使得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路面质量得到保证。另外,相关的部门应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使群众参与其中,根据他们的举报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使得道路保护成为一项人人参与的项目,这样道路的保护就更具有保障性。[2]

2.4 加强道路的管理和养护

水泥路面在养护良好的情况下,使用的年限远远长于其他的道路,但是路面一旦开始损坏,损坏的速度就会加快。因此,非常有必要做好道路路面的预防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的采取修复措施,以免造成更大的影响。在养护的过程中应该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使得路面的质量得到保证,同时也使得道路的使用寿命相应延长。但是由于水泥路面的施工复杂,使得路面的养护工作也变得相当棘手,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水泥路面要保持每天清扫,从而避免车辆轮胎反复碾压碎石或其他硬物而破坏公路路面。另外,路面接缝处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因此在日常的清扫维护中必须及时、科学地更换已经老化或者损坏的填缝料,使接缝填料保持状况良好。当路面出现裂缝和早期的病害时,应及时有效进行修复处理,避免路面破坏进一步扩大,影响整体的道路状况。另外还必须时刻对道路路面的排水系统进行维护,定期疏通相关的排水渠道,防止水通过接缝或裂缝对路面产生破坏。

3 针对当前道路防护措施的建议

道路的养护、管理部门,除了对公路进行日常的养护工作外,还应定期的组织专业的检测和科研机构人员对路面实际状况进行调查、调研,对出现的问题、隐患进行排查并及时处理,同时道路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制订相关的养护工作计划,成立相应的道路维护团队,明确职责到个人,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规范道路维护程序,不断提高道路养护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机械化的程度,确保顺利完成公路养护任务。另外,相关的道路交通部门加强对道路行驶车辆的监管力度,严格禁止超载车辆通行,这不仅能有效缓解对道路路面的损害,更能提升道路行驶车辆的安全系数,使得在维护道路质量的同时人们的出行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4 结语

水泥路面在当前的道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交通的质量与安全。因此,相关的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严重的问题,根据道路所处的具体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使得道路路面的病害减少,使得道路的质量得到保证,使用寿命相应延长。同时也使得我国的道路事业有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低造价县乡道路修筑技术的研究,2012.

[2]刘中平.通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与管理工程与建设.2008(2):225-227.

道路预防性养护措施 篇7

关键词:道路桥梁,养护,现状,预防方法

前言

道路桥梁建设对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道桥养护是道路建设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构成要素, 只有积极的开展养护工作才可以确保道路的效益得以很好的体现, 才能够保证道路得以长久的使用。桥梁是道路的关键构成要素, 它的技术优劣, 关乎到道路意义是否得以发挥, 关乎到通行人的行车安全, 关乎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想保证项目一直处在非常好的状态之中, 符合我们的受力性规定, 保证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 就要积极的开展项目养护管控工作。

1当前时期道桥项目养护情况简述

第一, 养护工作面对的困难较多。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道桥项目的管护措施以及体制都不是很先进, 没有优秀的管理理念。大部分的桥梁都是较为老旧的, 很少有新的。由于建设时期比较久远, 那时候的技术水平较为低下, 加之养护费用不足等, 导致它们没有受到很好的养护处理, 此时很多的桥梁都不能发挥实际意义了, 所以养护工作面对的难度较大。

第二, 费用短缺。即便是有优秀的技术, 高素养的工作者, 如果缺少费用的话, 一切也是无从谈起的。当前时期, 我们国家的道桥项目的养护工作在开展的时候面对的问题很多, 其中费用短缺就是非常显著的一类。由于资金不充足, 导致很多本该养护的项目无法接受养护。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相关部门不是很关注养护工作, 花费的资金非常少, 特别是偏远区域的桥梁更是接受不到养护处理。

第三, 技术落后。由于技术不先进, 缺少高性能的检测装置, 导致当前的养护工作无法顺畅开展。当前时期, 因为养护经验较少, 加之资金短缺, 相关机构的不关注等, 导致很多项目的养护技术不先进。在实际开展工作的时候, 经常靠眼看, 很显然这样是无法发现真正问题的。除此之外, 高素养的工作者数量太少, 设备简陋, 导致桥梁性能得不到很好的检测, 最终使得养护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2养护工艺和方法简述

当我们开展道桥项目养护工作的时候, 必须认真分析检测内容, 像应力和刚度等等。接下来要论述它的常见病害, 结合问题制定合理的应对条例。比如项目的宽度过窄的话, 就要对其适当加宽。如果其稳定性不高的话, 就要对其合理的加固处理。除了上述之外, 在对老旧的项目开展加固处理的时候, 不应该使用和新桥一样的设计标准。这主要是因为老桥的维护较之于新桥的建设更加的困难, 在维护的时候还有很多的不安全成分,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固有结构, 确保它们安全持久。

为了真正提高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 切实提高道路桥梁的整体质量, 我们要切实加强领导, 强化管理, 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来做好各个年度的养护工作计划, 及时安排一定的养护经费, 确保道路桥梁的检查、维修以及加固工作, 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抓好道路桥梁的建设工程质量。对于那些原先技术标准较低的道路桥梁, 尽力尽快的提高标准, 努力适应道路运输的发展要求, 严格落实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道路桥梁技术档案, 提高管理水平, 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细化管理”, 确保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科学化和系统化。

2.1搞好桥梁管理系统 (CBMS)

2.1.1定义道路纵断面, 竖曲线为抛物线

放样路线中线上各点的横断面道路的横断面, 包括在弯道上具有超高和加宽的横断面, 均可利用POWERSET道路测量程序进行放样。POWERSET道路测量程序还可测定路面上任何一点的填挖数量, 定出该点的设计高程。使用POWERSET道路测量程序, 可以进行道路平、纵、横的测设。测设前利用道路测量程序中的定义功能, 将道路平、纵、横测设要素存储于POWERSET全站仪中。测设时该程序可算出道路上每一点的三维直角坐标进行测设, 为桥梁养护管理提供准确可靠、运用方便的技术资料CBMS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对桥梁数据进行管理, 它建立有桥梁动态、静态、加固和文档方法等数据库, 可开发基本应用、统计处理、数据管理、评价对策、图形图像、费用分析和维修计划等子系统, 建立起这一系统, 根据需要方便各养护单位就能进行桥梁各种数据的查询、统计、费用分析、评价、承载能力评定, 以及决策与预测等作用。

2.1.2设置路基边桩

设置路基边桩的工作须反复进行, 宜至棱镜点处的填 (或挖) 方数值为零, 同时棱镜点偏离边坡线的距离亦为零时, 即可设定边桩。加强桥梁调查与检查:不断为CBMS提供新资料, 为了系统地反映桥梁的技术状况, 要随时发现桥梁缺损和异常况, 提出养护措施, 这就必须对桥梁进行经常性检查, 定期检查、重点检查。

2.2加强路政管理, 加大养护路政的巡查力度

在平时巡查的过程中, 假如发现了问题要尽快的处理, 尤其是那些干扰车辆运行和工作者安全的问题, 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修复处理。要在危桥地方设立专门的警示标志, 认真的关注此类桥梁的变化特点, 防止意外现象出现。如果遇到洪灾的时候, 必须要提前分析灾害会对桥梁产生的影响, 进而可以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案。除此之外, 我们必须从根源上整治超载问题, 减少养护费用。

2.3植树造林, 改善道路沿线的自然环境

植树造林可改善道路沿线的自然环境, 能够增加桥梁的抗冲刷能力, 减少水毁, 从而降低养护成本。我们在平时的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 应加大宣传力度, 调动一切社会力量来关注我们的道路, 使我们的道路桥梁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 提高桥梁养护管理的科学规范化水平, 改善道路行车条件, 使道路、桥梁完好畅通, 以便更好的服务社会。

积极开展培训工作。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我国当前的道桥项目存在的很多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不高, 综合水平较差导致的。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我们就应该适时地提升工作者的能力, 通过开展各个类型的培训工作来切实的提升他们的水准。除此之外, 还可以定期的组织相关人员出国深造, 学习国外的优秀技术和工艺。

3结束语

道桥项目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只有发展好道桥事业, 才能够加快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 才能够更好的带动经济发展。当前时期, 我们国家的道桥项目总数在不断的增加, 而且它们的质量也在稳定提升。不过在养护的时候还是面对很多的问题, 一旦养护不当的话就会导致项目的意义无法真正的发挥, 导致项目的品质无法保证, 使用时间大大缩短。所以, 为了提升项目的品质, 增加使用时间, 就必须认真的开展养护工作, 要摒弃之前过分重视建设, 忽略养护的理念, 要将养护工作放到一定的高度上来对待, 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它们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娄杏明.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J].中华建设, 2008 (10) .

[2]赵贤统.浅谈道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24) .

[3]熊平高, 杨应波.高速道路桥梁养护技术探讨[J].国外建材科技, 2007 (5) :58-61.

市政道路常用的养护技术措施分析 篇8

关键词:市政道路,养护,沥青路面

0 引言

城市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市政道路的建设。众所周知, 市政道路是确保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支柱。对于一个城市来说, 只有交通出行条件良好, 才能确保城市正常的运行秩序。市政道路的增多意味着其养护起来困难较大, 如果养护不及时就可能出现路面塌陷、路面裂缝等一系列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 只有真正明白市政道路养护的重要性, 找到切实可行的养护技术, 才能有效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确保其真正能为城市居民服务, 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1 市政道路养护概述

所谓市政道路养护, 指的就是市政部门为了避免道路常见问题的发生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 进而保证道路质量, 延长市政道路的寿命。市政部门有专门的道路养护部门, 便于平时对市政道路进行养护。尤其是一旦发现市政道路出现初期损坏、病害, 专业养护人员就会针对问题发生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 进行专门的治理。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延长市政道路的寿命, 确保道路能够真正为广大市民提供服务。

一般来说, 市政道路日常养护工作量与质量问题道路养护工作相比要少。当道路初期显现的问题不去管理, 而是在实在没法使用的情况下才去养护, 那么所耗费的精力与财力将大为提高。所以, 当前时期市政道路养护技术, 指的就是市政部门针对道路情况, 采取的日常养护工作。

2 市政道路养护的意义分析

市政道路养护除了能有效保障道路工程的正常运转, 保护国家公共财产的安全以及人们日常出行的顺利、平安之外, 还具备以下几点重要的意义。

2.1 对道路的状况与服务水平有清晰的认识

在对市政道路进行养护时, 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当前时期道路投入使用的具体情况, 从而在进行道路规划时对其进行有效配置。与此同时, 通过道路养护工作, 对道路状况与服务水平进行摸底调查, 进而建立相应的数据资料库, 便于为后期道路养护时提供详实的资料与数据。

2.2 提前预知市政道路可能出现的病害

众所周知, 市政道路所处环境不同。即便是同一施工单位施工的、质量相同的道路, 也可能存在承载力差异。通过市政道路养护工作, 可以对市政道路进行及时的维护与修理, 及时弥补道路存在的细小损伤与病害。这样一来必然提高了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避免其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使用。

2.3 及时了解市政道路存在的缺陷与问题

市政道路修建工程较为复杂, 可能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之处。而在市政道路养护的过程中就可能及早发现并加以解决, 避免这些不足与缺陷演变成较大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 甚至是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也就是说, 道路养护可以及早了解市政道路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并加以解决。

2.4 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与损坏

通过科学的道路养护, 可以对道路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排查。这样一来, 就可以避免道路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与事故, 大大提高了道路运行的安全性, 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 市政道路常见的养护技术分析

3.1 灌缝

市政道路可能因为不均匀沉降、过大载荷、施工搭接或者温度变化等原因,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当路面开裂之后, 路面积水在车辆高速行驶的作用下就会渗透到裂缝中, 对道路的沥青与集料层进行侵蚀, 直至破坏市政道路的路基。灌缝处理就是通过红外线养护修补设备对路面进行就地加热修补, 从而弥补裂缝。该技术不仅效率高, 并且对道路的影响十分小, 可谓低碳环保, 高效节能。

3.2 就地热补

如果市政路面出现诸如沉塘、松散裂缝等问题, 就可以使用就地热补的方法。原先的做法是在道路破坏区域将旧沥青清除后, 使用热沥青将破坏区域重新填补压实。但是这种方法属于冷接缝, 往往导致修复区域沥青与周边沥青不易接合, 从而留下了隐患, 问题可能还会再次发生。另外, 修复区域清除的大量旧沥青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与浪费。当前时期使用的方法为就地热补, 也就是通过各类红外线养护修补设备, 将损坏部位的沥青进行就地加热, 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养护修补的效率, 提高了旧沥青的使用率, 有效实现节能减排。

3.3 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技术是当前时期道路养护中最为先进的技术。通过稀浆封层技术, 可以有效解决路面裂缝问题, 确保路面平整、防水、抗滑与耐磨。也就是说, 沥青路面受到磨损而出现坑洼或者裂缝后, 可以运用稀浆封层技术, 在路面上形成一层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当路面固化之后, 就可以有效保护路面, 防止路面再次损坏。

3.4 路面再生密封

市政道路在高度荷载与温度膨胀等作用之下, 其沥青往往会发生老化的现象。这样一来, 其油分逐步丧失, 向炭质、胶质转变。这样的沥青路面各项指标均有下降, 无法再承担高度荷载。而路面再生技术就是针对这一问题产生的道路养护技术。通过使用再生密封剂将沥青路面重新涂刷, 从而有效恢复沥青路面的油分, 活化沥青, 延缓沥青衰老, 确保路面的正常。

3.5 沥青混凝土罩面

市政道路因为路基沉降等原因出现问题, 可以使用沥青混凝土罩面的方法进行养护。如果路面存在问题, 可以使用小型铣刨机清理路边石下面区域, 然后再利用大中型铣刨机与压路机合理配合, 对发生问题的路面进行整体铣刨处理。

3.6 路面裂缝填封

沥青路面因为各种原因, 会形成大大小小的裂缝。这些裂缝不仅影响路面美观, 还会在今后产生严重的问题, 缩短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为此, 对其进行养护要将裂缝填封。如果裂缝较为微小的话, 可以使用沥青结合料或者以沥青为主的其他材料进行填封。一般来说, 填封沥青路面裂缝的最佳时机为每年的4月份~5月份。这一时期温度环境较为适宜, 可以保证路面填封的质量。

3.7 路面局部缺陷修补

如果因为设计与施工等原因导致路面存在壅包、坑槽、网裂等问题, 即可使用路面局部缺陷修补技术。目前经常使用的路面局部修补材料主要为两大类, 即冷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这两种修补材料各有优缺点, 前者受到施工工艺的影响较小, 但是其使用寿命也相对较短;后者则受到是公共工艺的影响较大, 其使用寿命也相应延长。

4 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出行需求也日益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市政道路建设正如火如荼发展。市政道路养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当前时期市政道路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端正态度, 充分认识到市政道路养护的意义, 并以此为出发点, 结合路面养护的实际情况, 找到真正适合的路面养护技术, 在此也希望更多的业内从业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积极投身到这项课题的探讨中来, 为保障公路工程事业的良性发展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超群, 周瑜明, 刘楷.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及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研究[J].公路与汽运, 2015 (2) :36.

[2]陈伟.探讨市政道路养护中常见的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15) :39.

[3]林松湖, 雒妞丽.水泥路面大修改造工程旧路面使用状况综合评价[J].公路与汽运, 2015 (2) :361-362.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篇9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1 封层类

1.1 还原剂封层

还原剂封层就是将专门的还原剂或再生剂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喷洒在已经老化的沥青路面上, 其目的是更新和还原已经发生老化的沥青, 同时保护尚未被老化的那部分沥青, 使其维持原有的性能, 减缓老化的时间。还原剂封层适用的路况为:路面结构强度足够, 路面稳定, 可见的路面损坏有细小裂缝、轻微的松散、老化、氧化、硬化、路面渗水。

1.2 微表处

微表处是在稀浆封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由慢裂快凝的高分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100%破碎的集料、矿粉、水和添加剂组成的稀浆混合物。微表处可以有效地防止路表水的下渗, 提高路面的抗磨耗性能和抗滑性能并同时完成对车辙的修复。微表处施工后可在1-2 h内开放交通, 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微表处适用的路况为:路面结构强度足够, 仅仅出现表面功能衰减、抗滑强度不足、轻微车辙和不平整。

2 裂缝填封类

裂缝填封是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能有效实现裂缝填封, 防止因水的渗透导致路面裂缝的扩大, 避免产生更严重的卿浆、坑槽等病害, 从而延缓路面使用性能的退化, 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根据养护材料的不同, 裂缝填封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

2.1 普通热沥青或改性热沥青灌缝

灌缝的沥青通常采用重交通AH-90号基质沥青, 有时为保证较好的封堵效果, 也可以采用软化点较高、粘附性较好、温感性较好的改性沥青, 如SBS改性沥青。现场操作时应将沥青加热到150℃~160℃后直接灌入裂缝中, 待沥青温度降至常温后即可开放交通。这种灌缝方法操作简单, 投入的设备和人员少, 修补费用低, 速度较快。但同时存在以下缺点:裂缝未清扫, 裂缝面两侧粘结不牢固;夏季高温时, 沥青体积膨胀溢出路面被车轮带走, 造成灌缝材料损失又污染路面;冬季低温时, 沥青易发生脆断而失去粘结作用;未开槽处理, 不能保证沥青的灌入深度;施工作业面广, 增强了作业的危险性。总体看来, 这种灌缝材料易发生老化而失去粘弹性质, 养护效果不佳。

2.2 溶剂型常温改性沥青材料灌缝

溶剂型改性沥青, 就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SBR等改性剂改性而成的, 常温下具有流动性, 施工时不需要加热, 具有良好的低温稳定性和渗透性。具体操作是将溶剂型改性沥青盛入改装过的煤气罐中, 气泵加压后向裂缝中灌入沥青, 一般灌2~3遍, 撒细砂抹平, 即可开放交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 灌缝速度较快, 灌缝效果好;缺点是材料较贵。

2.3 灌缝胶处理裂缝

灌缝胶 (又称密封胶) 绝大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的。根据材料组成和性质可将灌缝胶分为两类:一类是沥青改性类, 另一类是化工胶类。在选择材料时, 应根据产品特点及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 道路养护水平等综合考虑选定。用灌缝胶处理裂缝时, 需要开槽清槽, 使得缝面更加规整, 增加了与灌缝材料的粘结性能, 裂缝处理效果好。

3 罩面类

3.1 超薄磨耗层

超薄磨耗层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先在路面上洒布一层高含量的聚合物改性沥青, 然后再由摊铺由间断级配和聚合物改性沥青组成的热沥青混合料面层, 磨耗层厚度为10~20 mm。超薄磨耗层除了纠正微小的路面损坏外, 还可以给路面提供良好的抗滑性能。对于结构强度良好的路面, 超薄磨耗层对路面结构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超薄磨耗层可用于轻度纵、横向裂缝, 磨耗及松散的路面, 抗滑性能严重不足的路面, 轻度不平整的路面, 轻度泛油的路面, 但应避免在车辙较深的路面, 有明显疲劳裂缝的路面和有大量温度裂缝的路面中的应用。

3.2 热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

热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是将厂拌热沥青混凝土摊铺到路面上形成一层厚度约为19~38 mm的薄沥青混凝土面层。薄层罩面具有延长路面寿命, 改善行使质量, 校正表面缺陷, 提高安全性等优点。特别适合于重要交通道路面层的养护, 具有以下特点: (1) 具有明显的间断级配, 胶砂含量较少, 不需要沥青流出抑制剂, 如纤维。结合料常用纯沥青或改性沥青; (2) 空隙率约为6%~12%, 在空隙率过大而产生透水时必须采用厚粘层, 粗糙的表面可保证较高的抗滑能力。热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可以用于轻度纵、横向裂缝, 磨耗及松散的路面, 抗滑性能不好的路面, 轻度不平整的路面, 轻度泛油的路面和轻度块裂的路面。

4 结语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是保障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做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和经营企业一项重要的措施。只有引起所有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才能做好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 遇到相应的问题, 积极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廖晓锋.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研究和设计[D].西安:长安大学, 2006.

[2]黎振贤.关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学时代, 2006 (23) .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有效措施 篇10

本文以新疆地区一段二级公路作为研究对象, 该路段路面结构为3cm~4cm沥青混凝土面层, 15cm稳定砂砾基层, 20cm~22cm级配砂砾垫层。公路地处天山北麓, 伊犁河谷冬眠, 巩乃斯河河谷地带, 三面环山, 海拔高度792m~4261m之间, 地貌类型为山区、丘陵及河谷冲积平原。公路所在区域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由于地理环境十分特殊, 容易遭受西来气流的影响, 形成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该区域全年平均气温为6.1℃~9.3℃, 年最高气温39.8℃, 最低气温-27.6℃, 极端温度差距巨大。另外, 该区域年平均降水量为270ml~880ml, 单日最大降水量60.7ml, 总体气候较为干旱。

该路段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温差变化幅度较大且分布不均, 同时还伴有洪涝、低温冰冻等不利气候影响。夏季温度较高且太阳光辐射时间较长, 沥青路面的抗老化及抗疲劳性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冬季寒冷, 且容易发生降雪天气, 沥青路面容易出现冻裂病害。

2 沥青路面质量评价及病害分析

2.1 沥青路面质量评价

针对本项目中沥青路面的问题, 首先需要对路面的使用性能进行评价。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及《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对路面使用状况进行检测, 具体检测方法参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进行。在本项目中, 主要对沥青路面的破损率、路况指数、平整度、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路面实测代表弯沉值及路面结构强度指数进行了检测。

在本项目的检测中采用人工方法进行调查, 路面的行驶质量采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进行检测, 转化为国际平整度指数计算路面平整度;路面结构强度利用贝克曼梁弯沉仪静态检测路面的弯沉值, 计算出路面的结构强度指数。在现场检测的过程中, 应严格按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及《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执行。

本次检测的结果如图1所示。

2.2沥青路面主要病害

该路段为2000年路网改造工程, 通过前期地质勘察得知, 道路沿线土质为粉土, 吸水性较强, 路网改造工程只对路面结构进行了简单的改造, 并未对其余结构进行维修, 路段中的部分涵洞已发生损坏, 导致冰雪融水、雨水等无法及时排除, 导致路面出现了大量的裂缝、变形等问题。

1) 裂缝。通过检测发现, 路段中出现了大量的裂缝问题。裂缝宽度大约有0.3 cm-1.4cm, 65%以上的横向裂缝的宽度为0.4-1.1cm[1]。网裂是高寒地带沥青公路最普遍的病害, 很多网裂裂块较多, 大约25cm2左右, 单个裂缝较小, 整体上都没有松散或变形, 但有些网裂也会出现轻微的散落或变形。

2) 松散。路面表层出现了大量的松散、脱皮、坑槽等问题, 对行车质量及舒适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这类问题主要是由于路面沥青结构松散所导致的。

3) 路面变形。在检测过程中, 还出现了大量的路面变形。沥青路面变形具有较强的破坏性, 主要表现行驶包括波浪、下沉, 车痕、隆起的情况较少[3]。路面沉陷主要是由于地基下沉造成的, 若下沉较为严重会使得路面出现纵向或横向波浪起伏;地面拥包是高寒地带沥青公路普遍的病害, 除去有些路段外, 大多数都散落分布在路面接近路肩的地带, 大多数都出现在右幅, 波峰波谷之间的距离为24mm。

4) 其它破坏类型。在检测中, 还发现了唧浆、泛油病害。唧浆破坏大多数都是被路基翻浆所造成的, 破损严重的公路路面层出现脱落;泛油普遍产生在前期修建过程中使用沥青贯入式路面, 破坏力较弱。

2.3 成因分析

引起该路段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因素十分复杂, 其中包含了气候、车辆超载、交通运输量、施工组织等等。这些原因可以划分为内因和外因:建设材料、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等属于内因, 极可能引起沥青路面破损;气候和车俩超载等等属于外因, 是加快路面早期破损的主要原因。该路段时常出现超载的情况, 这不仅是由于交通引起的, 而且还由于高寒地带的地质情况、气候原因以及施工方案设计等等。

1) 气候环境。气候是最为活跃的自然因素之一, 它对路面尤其是沥青路面的影响更为显著, 该路段处于高海拔、高辐射地区, 沥青路面老化速度较快。另外, 由于该地区夏季高温炎热、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容易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较为严重的低温收缩裂缝、涨缩疲劳裂缝、冻融病害和水损害。另外, 最近几年来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了道道车辙, 并逐渐恶性发展。

2) 公路荷载。自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 新疆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该路段的使用负荷明显提高, 甚至大大超过了公路的设计标准, 这就导致了公路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大量病害。

3) 不规范施工。在沥青公路施工过程中基层材料未按照级配规定, 搅拌不均, 压实和养生不足;沥青面层油石比及骨料级配不规范, 沥青规格和使用量不正确, 碾压不实, 路面不成形, 造成路面越来越松散。沥青公路建设工程路面基层、面层施工一边施工一边通行, 施工过程中对基层的结合不正确也会造成周围路面产生纵向裂痕。同时, 由于气候的干扰, 施工过程中雨雪天气较为频繁, 规定的施工期较短, 气候恶劣,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质量。

4) 养护技术及管理。养护技术滞后和养活管理落后会引起路面产生松散、坑槽等范围较小的病害, 若未及时解决或解决不正确将会引起积水。路肩土在不断冻融作用下密度越来越小, 路肩逐渐提高, 破损的路肩修补回填时通常都会高于路面, 从而形成反坡, 造成路面集水槽出现。边沟、排水沟在下雨前未被清除, 雨、雪铺满公路, 整个路面长期处于积水状态。路面积水、排水困难将会加快路面破损速度。

3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

预养护技术措施的选择主要根据原路面的路况指标以及预养护方案的技术特点。由于新疆地区较为干旱, 全年温差大, 阳光辐射强烈, 导致了新疆地区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平法。鉴于新疆沥青路面公路里程较长, 养护规模庞大, 相应的配套资金明显不足,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该地区的气候条件、路况指标、经济效益以及施工能力选择预养护技术。结合新疆地区的公路气候特点, 推荐灌缝技术及雾封层技术作为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具体养护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1 灌缝技术

灌缝是指把密封材料灌到沥青路面裂缝中, 避免路表水渗透, 控制裂缝进一步扩张, 增加公路的使用时间。灌缝施工前, 首先需要清理缝隙, 把缝隙中杂物全部清除再灌入密封材料。有些裂缝超过5mm的需要实施开槽。尽可能不要使用人工方式实施灌缝, 这主要是由于人工方式灌入不够深入, 难以获得长期的作用。使用压力灌缝机施工的效果较好, 能够把密封材料灌入到裂缝深层, 实现密封功能, 有力地阻止路表水下渗。

3.2 雾封层技术

雾封层指的是在沥青路面上喷洒一层薄薄的、高渗透性的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 形成一层严密的水层将路面封闭, 起到隔水防渗、保护路面的作用, 尽可能降低对路面的水冲击, 提高路面集料间的密实性, 提高路面的使用期限[4]。

沥青路面大多数病害都是被水因素引起的, 灌缝或雾封层能够把采用的材料灌入到骨料缝中, 填补缝隙, 从而实现路标沥青密实性, 阻止路表水渗入到基层和路基, 从而保障路面结构的稳固性, 还能够降低裂缝边界带来的损坏, 从而进一步防止破损, 降低维修成本投入。灌缝和雾封层必须在路面裂缝产生的初期实施, 整治得越及时, 越能够阻止雨、雪的渗入。灌缝和雾封层是保证沥青路面构造、增加功能使用年限、减少公路路面养护投入的一种主要方式。按照相关调查数据得知, 灌缝和雾封层的效能年限最少为3年, 最长年限为7年。

4 结语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新疆地区沥青路面的具体病害情况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对路面的性能做出客观评价, 从而制定出合理的预养护措施, 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提高道路的整体质量, 同时也促进了整体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提高。

摘要:高度重视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是避免公路各种病害、发挥公路使用功能、增加公路使用时间、确保公路正常通行的关键。本文结合新疆地区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实例, 通过对病害原因的分析, 提出了几点沥青路面的预防性掩护措施, 希望能够对新疆地区沥青公路的养护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参考文献

[1]胡国祥, 李杰, 黄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路况标准探讨[J].华东公路, 2008, (5) :34-26

[2]江卫新.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 (8) :26-27.

[3]张玲华.浅谈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J].中国西部科技, 2009 (16) :54-55.

道路预防性养护措施 篇11

1.路基与路面

1.1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由于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铺设了各种不同的管线,因此,其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

回填土压实的质量通病为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合要求,这些均会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密实度,从而导致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其中倾斜碾压会使得碾轮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就越大;填土中如夹带块状物,妨碍土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沉陷;如果回填的土层其含水量是处于饱和状态的,不可能夯实,当地下水位下降,饱和水下渗后,将造成填土下陷,从而危及路基的安全。

治理方法:(1)施工单位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按照压路机要求而不超过有关规定。(2)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3)路基地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做成台阶。(5)回填沟槽分段填土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台阶高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1m,对填土中的大石块要取出,对大于10cm的硬土块应打碎或取出。

1.2 路面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

产生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水泥的安定性不稳定,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水灰比过大,降低了表面强度,施工完毕一经使用磨损易起砂。(2)在施工过程中,收抹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人为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养护不及时或路面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施加各种荷载等引起表皮开裂或脱皮。(3)砂、石、水泥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混凝土搅拌时间短,灰料拌合不均匀,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4)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高度不当,漏振或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及时排除。(5)模板拼装不严密,表面清理不干净,不牢固,脱膜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6)混凝土面层产生的裂缝主要有:干缩裂缝和施工缝留置不当引起的裂缝。

可以采取以下施工措施加以控制:(1)严格控制水灰比,掌握好面层的抹压光时间,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2)保证施工现场有一定的水泥存量,以确保水泥安定性的稳定。(3)模板面清理干净,脱膜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浇筑,严防漏振,并应振至气泡排除为止。(4)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控制砂石含泥量,混凝土振捣密实,及时对板面进行抹压。(5)选用水化热小和收缩性小的水泥,尽量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浇筑混凝土,避免炎热天气浇筑大面积混凝土,按规范规定正确留置施工缝。(6)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覆盖草帘、草袋,避免暴晒,定期洒水,保持湿润。

2.排水系统

管道渗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原因:(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2)管材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3)管道接口及施工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松散,抗渗能力差,容易产生漏水。(4))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5)闭水封口不密实,又因其井内而常被忽视。

防治:(1)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理,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松软土层后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的材料回填实密实,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坑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2)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无蜂窝麻面现象。(3)选用质量较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接口缝内要洁净,对水泥类填料接口还要预先湿润,而对油性的则预先干燥后刷冷底子油,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4)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遇有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现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与检查井连接的管道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等管道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5)砌堵前应把管口0.5m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洗干净,涂刷水泥原浆,同时把所用的砖块润湿备用。砌堵砂浆标号应不低于M7.5,且具良好的稠度,勾缝和抹面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15。管径较大时应内外双面勾缝,较小时只做单面勾缝或抹面,抹面应按防水的5层施工法施工。(6)条件允许时可在检查井砌筑之前进行封砌,以利保证质量,预设排水孔在管内底处以便排干和试验时检查。

防治措施:(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防止井体下沉。(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3.辅助性设施

3.1 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易脱落

由于盲道口在通往人行横道处是下坡,造成了此处的道板需切割、且突出人行道路面。一旦安装质量稍微出现一些问题,极易产生道板脱落现象。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经常产生的质量缺陷。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中,应向施工队伍提出特别要求,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此处的施工质量,注意砂浆标号、干湿度及砂浆的饱满度,必要时可要求用于此处的砂浆标号提高一个等级。

3.2人行道上的路灯检查井盖板与道面高差超标,易产生拌脚现象

在人行道施工中,由于检查井盖板大,安装较难,极易出现检查井盖板与路面高差超标现象,交付使用后,可能发生拌脚现象。施工单位需要逐个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坚决要求整修,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道路桥梁养护优化措施及实例分析 篇12

关键词:道路桥梁,养护施工管理,养护优化,裂缝

引言

建设公路桥梁要实现交通通行, 加强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是确保其安全可靠的前提, 其使用寿命长短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养护质量的高低。

因此有必要从公路桥梁养护存在的问题入手, 分析问题, 提出优化措施, 促使公路桥梁的稳定、可靠使用。

1 重要作用

在城市交通建设中, 道路桥梁养护是市政道路和桥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交通网络的改善有着直接的影响, 需要高度重视[1]。目前客流量非常大的交通运行情况, 使得许多配件大桥建设项目的施工都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降低了道路桥梁使用寿命。由此, 进一步加强养护工作非常重要, 可以有效地提高居民交通水平, 保障正常生活。

2 存在的问题

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质量[1]。建设后, 承载压力大、振动、钢铁铸件、材料等老化问题会出现, 因此在使用中养护、封闭养护是公路桥梁的重要管理措施。但是, 我们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养护管理体系。

2.1 缺乏完整的养护管理制度

养护施工管理系统在城市道路和桥梁中非常重要。系统标准的维护确保了系统的责任落实。该系统的建设应包括:道路和桥梁检查、道路和桥梁检测冲压风险预测模型等, 以评价公路桥梁未来状态对应的时间节点, 确保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风险, 降低风险率[2]。

管理制度不健全, 导致养护质量不高。

2.2 缺乏合理的养护管理队伍

如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道路和桥梁的养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然存在一个问题, 那就是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普遍偏低, 直接影响到项目质量[2]。此外, 当地桥梁维修人员大多固定, 虽然表面完美, 但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此外, 对于部分桥梁的维护和管理, 冗员过多, 管理系统有待加以改进, 从而有效发挥其作用。

不合理的养护管理队伍, 可能会导致公路桥梁潜在危险没有被发现。

3 优化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路桥养护管理模式

为了有效地完善路桥养护管理模式, 必须加强对相关负责机构的改革, 改变其传统的管理模式[3]。对此, 需要加强路桥维修工作记录, 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 采取有效措施, 优化路桥质量, 确保交通安全、正常运行。

3.2 健全路桥施工质量和责任体系

提高路桥管理系统质量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 完善相关的质量奖励制度, 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为项目质量提供保证; (2) 完善工程质量责任制, 针对个人所产生的质量问题, 追究责任, 进一步确保项目质量[3]。

3.3 加强养护施工技术优化

3.3.1 墩台基础加固

码头建设需要做适当的基础设施维护工作。例如, 如果水深达不到5 cm, 应基于修理盒开展加固。加固方法是在桥墩基础的开发过程中, 主要添加混凝土, 施工原则是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扩展。带套的刚性基础主要针对的是三部分式码头, 利用钢筋混凝土达到加强目的。

3.3.2 裂缝定期维修养护

如果桥梁上有裂缝, 就要进行维修, 并及时观察和反馈[4,5]。维修通常采取的方法是修复、修补、密封和箍加固。在实际养护中需要尤其注意裂缝的维修, 保证桥梁安全和质量。

4 实例分析

某桥梁是石家庄至太原高速公路的主要通道, 系六跨桥, 主桥孔60 m, 长度120 m。由于是共同踩踏的重型车辆, 对桥面伸缩缝发生了破坏。

4.1 桥梁健康监测和评估

为提高工程质量, 建立了桥梁健康监测和评估系统, 如图1所示。可以得知主要问题包括:桥梁上部承重构件开裂、雨水冲刷、侵蚀等;桥面铺装层存在开裂、下沉等问题;排水系统运行也不正常;拱柱抗震装置缺乏钢套、拱碎片等。可见加强桥梁养护的必要性。

4.2 养护措施

相应的维修部门组织了桥梁养护讲座、开展了讨论。在特定情况下, 专家们充分了解了桥梁病害, 在研究了试验报告设计后, 又重点研究和评价了全面健康监测项目, 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养护措施, 主要包括:

(1) 针对裂缝的维护和控制;

(2) 需重新铺设桥面沉降部位的确定;

(3) 排水系统的有效疏通和正常运行;

(4) 拱上抗震装置的及时更换;

(5) 桥梁伸缩缝拱等隐蔽场所杂质的清理。

5 养护效果和结束语

维修保养后,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施工难度, 同时做到了人员与设备的优化配置, 进一步降低了大桥破坏程度, 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桥梁使用寿命, 也进一步降低了对车辆和水源的不利影响。不仅如此, 在时间和成本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控制:公路桥梁折旧费预计可降低500万元~1 000万元/年。

合理的养护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公路桥梁质量, 延长使用寿命, 保证公众出行安全, 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宏宇.新型道路桥梁养护技术的研究与讨论[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5 (13) :36-37.

[2]朱国祥.基于道路桥梁的养护技术与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5 (6) :212-213.

[3]陈洪波.对新型道路桥梁养护办法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4 (12) :193.

[4]杨秉承.新型道路桥梁养护技术的研究与讨论[J].工业c, 2015 (57) :158.

上一篇:高考诗歌鉴赏的小技巧下一篇:机电专业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