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质量控制

2024-10-11

生产质量控制(精选12篇)

生产质量控制 篇1

1 概述

质量对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标志。质量是一项综合的指标, 受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多种因素影响, 是企业各项工作的结合的反映。航空发动机被喻为飞机的“心脏”, 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飞机的飞行性能、可靠性及经济性。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长, 技术难度大, 耗费资金多, 因此, 航空产品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一件航空发动机产品的好坏, 直接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关。本论文通过在对质量控制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质量控制优化设计方案, 促使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促进产品质量水平的再提高。

2 现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分析

2.1 存在问题分析

(1) 过程质量控制文件如生产过程、产品标识、统计技术应用、产品监视和测量以及不合格品等的控制文件编制不够全。

(2) 对于生产过程控制没有详细的控制程序, 如缺少作业更改以及准备的验证程序。

(3) 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控制程序不健全, “质量控制点”设置不全。

(4) 设备管理没有从采购申请、检验、维护性保养等详细程序。

(5) 对于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定期确认制度已经形成文件, 特别是国家规定的强制检验的计量器具, 但是依然有一些特检设备还没有建立定检制度。

2.2 影响质量因素分析

(1) 工艺和设备对质量的影响

工艺是对质量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工艺方面对质量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工艺制定的不合理, 没有将设计文件完全转化为工艺文件, 生产工序有问题等。例如, 焊接材料的预热温度的高低、保温时间的长短, 会影响到材料的烘干效果。焊接工艺参数制定的是否合理, 会影响到零件的焊接质量。热处理温度的高低, 会影响到材料表面的硬度等。在生产中, 工艺人员往往采用以前的工艺或在此基础上稍加修改, 而实际生产中, 每种型号发动机情况都有差异, 材料也有所不同, 工艺人员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 制定出的工艺也就不一定适合生产, 所以, 在制定连产工艺时, 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生产工艺。工艺参数是否合理, 对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2) 人员和环境对质量的影响

(1) 质量意识薄弱。没有形成全员重视质量的氛围, 首先, 领导的质量意识不强, 不能正确处理好质量与生产的关系, 对现场管理不够重视, 抓质量只停留在口头或文件上, 常常因为追求产品产量和生产进度而忽视了对质量的要求。

(2) 技能水平低。随着一些老工人的退休, 操作者中有很多新招聘来的人员, 他现场生产经验不足, 而原来老员工的知识积累还没有形成知识资产留存下来, 所以, 员工更新越快, 产品质量受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

3 质量优化控制方法探讨

3.1 质量改进的方法

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点是实现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各种办法, 包括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进行认证, 归根结底是要建立起一套持续改进的机制, 使自己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断地增强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 从而持续地获得顾客的信任, 保证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针对公司在生产准备过程、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从七个方面进行方案的改进设计。

(1) 根据实际情况, 设计改进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流程;

(2) 针对过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不到位以及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控制程序不健全的问题, 对重要的控制参数和产品特性影响因素进行评估, 为下一步文件化程序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3) 针对过程质量控制文件编制不够全面的问题, 以第三部分的分析为依据, 增加和优化目前的文件化控制程序, 使操作程序能够符合标准要求而且更有合理性和符合性;

(4) 利用目前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 利用生产过程统计质量控制技术, 从而提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优化方案;

(5) 针对领导及员工对质量问题重视不够的情况, 深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

(6) 做到防检结合, 以防为主, 并从全过程各环节致力于质量的提高与受控, 从而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 “努力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 检查上工序, 做好本工序, 服务下工序。

3.2 质量控制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 为确保产品质量, 生产者要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监督、检查和控制。文件、报表的审核是对航空发动机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与控制的重要途径, 是检验零件的质量是否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重要途径。现场检查监督的内容要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自检, 填写《质量检验记录卡》, 然后, 将自检合格的产品和《质量检验记录卡》一起转入下道工序, 下道工序的生产者接到产品后, 应根据规范要求, 立即对产品进行检验, 确认产品合格后, 方可进行生产, 否则, 返回上道工序。

为此, 设计改进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1) 生产前的检查。主要检查生产前准备工作的质量, 能否保证零部件的正常规范化生产。

(2) 生产工序中的跟踪监督、检查、控制。主要检查、监督在生产工序中人员的技能情况。

(3) 生产设备、材料、生产工艺、操作方法及生产现场环境等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是否符合保证产品质量的要求, 及开工要求, 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并加以控制。

(4) 对于重要的和对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应采用特殊方法加以控制, 确保使用材料及工艺的准确无误。

(5) 产品交接时, 各工序之间要进行自检和互检, 无质量异议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并签署交接单。

(6) 产品因质量问题或其它原因停工, 在复工前, 应由有关部门检查认可, 下达复工指令, 方可继续开工。

结语

本文通过对航空企业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 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对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方法, 对生产过程加以控制, 并对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谢家驹.全面优质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2]陈志田.质量管理基础[M].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

[3]胡铭.质量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生产质量控制 篇2

崔浩然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曹妃甸华能堆场工程联锁块加工厂生产质量控制重点,通过从技术交底、配合比优化、原材料检验、计量管理、生产工艺等方面加强联锁块生产质量。

关键词:联锁块;质量控制

Prod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Interlocking Block of Coal Terminal Yard Project in Huainan Caofeidian Port Area

Cui Haoran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prod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the interlocking block processing plant of Caofeidian Huaneng Yard Project, and strengthens the quality of interlocking block produc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echnology exchange, mix optimization, raw material inspection, metering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Key words: interlocking block;quality control

1、引言

联锁块是一种多边型干硬性混凝土块体,因其具有耐用、价格低廉、拆除维修方便,花纹美观等特点,被用于华能堆场面层安装使用。由于华能堆场使用的联锁块数量较大(共需要联锁块1500多万块),如果直接购买商品块,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同时运输成本也较大,所以项目部决定将联锁块加工厂放到施工现场区域,通过加强对原材料、生产过程、计量控制、仪器操作规范等方面管理直接对联锁块加工质量进行管控,同时节约了成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质量标准

本工程联锁块生产主要以国家标准《混凝土路面砖》(GB28635-2012)为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包括4项要求:外观质量(裂痕、分层、粘皮、掉角)、尺寸偏差(厚度、边长、垂直度差、平整度)、力学性能(抗压强度)、物理性能(吸水性、抗冻性、耐磨度、磨坑长度、防滑性),生产过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保证了联锁块整体质量。(具体尺寸要求如下图)

3、生产质量控制 3.1 技术交底

开工前与项目部质量管理部一起对联锁块加工厂进行技术质量交底,明确了质量管理要点,通过优化配合比、加强原材料进场检验,生产过程计量控制,操作人员精细化管理控制、联锁块养护控制等方面确保生产的各个环节有章有序,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现场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从而生产出符合规范要求又经济实惠的联锁块。3.2 配合比优化

开工前按照设计要求到相关试验检测机构进行了配合比设计,现场根据工程的实际不断优化调整,每做一次优化改动都要通过生产试验块,然后进行力学和物理性能检验,直到找到最优的配比,最终经过4次调整,我们找到了在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上都有很好表现的配合比,同时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也完全符合规范要求,通过多次验证最终作为本工程联锁块生产的配合比,保证了联锁块生产质量持续稳定。3.3 计量管理

生产设备的计量准确是保证配合比准确性的前提,是生产控制的主要环节,因此开工前联系唐海县计量局对联锁块生产设备进行了计量率定,通过率定各项计量器具满足计量要求。过程中不断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确保计量系统准确无误,保证了联锁块生产质量。3.4 原材料质量控制

本工程联锁块生产主要的原材料为水泥、中砂、细石、石粉,工地试验室对每一批原材料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才可以使用。

水泥:选用的是唐山冀东水泥厂生产的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每一批次水泥都要检验出厂合格证,同时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样复检,检验合格以后才可以用于生产过程中。

细骨料:使用的是滦县出产的细度模数为2.3-3.0之间的Ⅱ区中砂,含泥量<3%,泥块含量<1%。每次砂子进场,试验人员都要进行抽样检验,同时对色差进行检验,防止联锁块出现色差,发现不合格的及时进行退场。

粗骨料:使用的是丰润出产的5-10mm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0.2%,泥块含量<0.1%,压碎指<10。每次碎石进场进行抽样检验,同时检验石粉含量,对不符合要求的碎石进行清场。

石粉:对石粉进行色差检查,要求石粉色差不能过大,以免造成联锁块出现色差。3.5 水胶比控制

水胶比直接影响联锁块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必须严格控制。受施工条件影响,本工程联锁块生产厂骨料存放区是露天的,因此骨料含水量每天都不同,特别是雨天之后。试验人员每天对骨料含水量进行检验,并形成检查记录。含水率控制过程一直以“勤观察勤调整”为目标,根据含水量及时调整拌合水用量,以保证水胶比稳定。底料以“无变形、分层”为尺度,面料以“无拉毛、无蜂窝、麻面、龟裂”为尺度。面料必须做到随拌随用,不应出现搅拌后面料因不能使用,造成水分流失,再由人工掺水的情况。2.6 养护控制

联锁块出模以后要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并用塑料薄膜套好,每天至少进行5次洒水养护,并且要洒水均匀,养护人员要做好养护记录,根据规范要求养护时间为28天。

3、操作管理

(1)面料搅拌必须使用面料搅拌机,面料出罐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用灰槽盛放,不得再次掺水,过筛后面料不得有结团和块状物。

(2)面料和底料含水率要严格控制,尽量保持一致,若有特殊情况应由试验人员根据配合比及时科学的进行调整。

(3)底料填加时将模具填满,然后初振,将面料填满模具进行复振,初振时间为2秒,复振时间为4秒。初振和复振前必须对压头进行清理,一板一次,压头不应粘有任何杂物。

(4)试验人员每天不定期对联锁块进行外型尺寸、厚度进行抽检,并形成书面记录表,发现不合格的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整改,保证联锁块整体尺寸一致。

(5)刚加工出来的联锁块成排分层堆放时,一般按10m宽为一排,用塑料薄膜覆盖,刚压制成型的联锁块第一次摆放高度不超过5块,两小时后再次摆放高度也不得超过5层,摆放必须整齐,直顺,联锁块摆放托盘时,上下块要对齐,避免出现“错牙”情况,防止因“错牙”导致联锁块开裂。

4、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检验

该工程联锁块抗压强度和吸水率检验主要是在工地试验室进行,由于水运规范和国家标准对联锁块检验抽检数量有所差异(JTS257-2008附录C15每5万块为一批次每次抽检5块,GB28635-2012 8.2以铺装面积3000m2为一批次,约为11万块,每次抽检10块),经过与监理单位沟通,决定取两个规范的最大值每5万块抽检10块进行抽样检验,加大检验力度,并按规范要求取样送往母体试验室进行抗磨和抗冻性能检验,保证联锁块质量。

5、结语

金银花生产质量控制技术 篇3

1.金银花的化学成分

1.1挥发油

金银花中的挥发油是其疏散风热主要物质基础之一。研究学者主要应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从干花、鲜花成分比较、不同来源样品、不同提取方法、不同药用部位等对金银花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测定。

1.2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有抗菌抗病毒的药理作用,其中木犀草素- 7-0-β-D-半乳糖苷已作为2005版《中国药典》中金银花Flos Lonicerae japonicae的一个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者通过色谱分离和光谱鉴定的方法,对忍冬和山银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确定。

1.3有机酸、醇、酯类

有机酸类被认为是金银花清热解毒的药理基础,目前常以绿原酸作为金银花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人员开始转向同属的细毡毛、山银花等未涉及领域。

1.4皂苷类

柴氏等]从山银花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7个常春藤皂苷类化合物,其中常春藤皂苷元-28-O-β- D-吡喃葡萄糖基(6→1)-O-β-D-吡喃葡萄糖基酯(Ⅰ)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常春藤皂苷元-3-O-β-a-L-吡喃阿拉伯糖基(2→1)-a-L-吡喃鼠李糖基-(3→1)-O-D-吡喃葡萄糖苷(Ⅲ)、常春藤皂苷元-3-O-a-L-吡喃阿拉伯糖基(2→1)-O-a-L-吡喃鼠李糖基-(3→1)-O-β-D-吡喃葡萄糖基(4→1)-0-β-D-吡喃葡萄糖苷(Ⅳ)在忍冬属中仅见水解产物,其它均系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1.5环烯醚萜苷类

2.生产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不同品种、不同产地金银花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并越来越倾向于同时测定多种成分。GC、GC-MS、HPLC和核磁共振的指纹图谱方面也有了初步探索。认为HPLC和GC指纹图谱方法可用于金银花药材、提取物品质及其伪品的鉴定。

2.1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王氏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了金银花中绿原酸、咖啡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含量,并对4个产地3种金银花中上述3种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西南地区金银花药材主流商品灰毡毛忍冬、细毡毛忍冬干燥花蕾中绿原酸、咖啡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含量高于山东、河南产金银花。白氏等采用HPLC测定四地产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并与对照药材相比,结果对照药材中绿原酸含量为25.84mg/g,山东省为24.10mg/g,河北省为24.48mg/g,河南省为23.10mg/g,安徽省为22.08mg/g。认为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可以作为判定金银花药材品质的指标之一。黄氏等用HPLC分析方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不同种(忍冬、山银花、红腺忍冬、灰毡毛忍冬、细毡毛忍冬)中芦丁、金丝桃苷、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忍冬苷、苜蓿苷、金圣草素-7-O-新橙皮糖苷、苜蓿素-7-O-新橙皮糖苷、槲皮素8种黄酮的含量。结果线性范围内8个黄酮化合物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芦丁在忍冬和山银花中含量高,而在红腺忍冬中痕量存在,甚至在细毡毛忍冬检测不到。相反,芦丁、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和忍冬苷在忍冬中含量相对较高(>100μg/g),而山银花中含芦丁、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相对较高;而红腺忍冬、灰毡毛忍冬、细毡毛忍冬中只有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的含量较高。

2.2指纹图谱的研究

指纹图谱是目前提出的最符合中药自身特点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其可行性方面已有了不少探索。田氏等以芳樟醇为参照物,采用GC法对11批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花蕾进行分析,找出特征指纹峰,建立了GC指纹图谱,获得24个共有指纹峰。王氏等应用GC色谱法建立了鱼金注射剂(鱼腥草、金银花)的指纹图谱,结果注射剂标准GC指纹由17个特征峰组成,并对不同批注射剂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相关系数的RSD小于2%。王氏等[还应用GC法建立了金银花的指纹图谱,利用相似度计算软件,建立了药材G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批药材进行了相似度的比较。阳氏等以绿原酸为参照物,用HPLC方法建立金银花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药材有15个共有峰,其参数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

刘氏等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确定了金银花药材有11个共有峰,认为此方法可靠,可为提高金银花药材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冯氏等以绿原酸为参照物,应用HPLC分别对忍冬药材、提取物各批样品进行检测,得出的指纹图显示,药材、提取物均有6个共有峰。白氏等采用HPLC法获得色谱指纹图谱,据此图谱对金银花质量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山东、河北、河南、安徽4个产地金银花指纹图谱主要特征大致相同,金银花主要成分之一绿原酸含量与对照药材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地金银花品质与对照药材基本相同。王氏等采用254 nm检测波长,采用醋酸-甲醇线性梯度洗脱法,建立了忍冬药材Flos Lonicerae.Japonica的HPLC指纹图谱,10个样品中得到11个特征指纹峰。林氏等]建立了山东产金银花乙醇提取物HPLC和核磁共振(NMR)的指纹图谱,认为NMR指纹法可作为中成药内在化学成分特征及相对之间含量的差异检测手段。

3.讨论

目前,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不同品种,而且不断有新的化学成分在金银花中被发现。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为金银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在金银花的质量控制方面,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法,金银花的指纹图谱也有了初步探索,但依然停留在学术方面,并没有建立起鉴别真伪和判断质量优劣指纹图谱的数据库和配套分析软件并应用到实际商品检验的质量控制中。

应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检索、计算功能统计各样品中各成分含量的分布关系,从而建立具有各样品抽象特征的中药材、提取物及制剂的指纹图谱,使GC或HPLC等指纹图谱与化学成分、成分含量及各成分药效建立相应的量化关系都是有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施工生产要素质量控制 篇4

人, 是指施工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及直接参与施工作业活动的具体操作人员。人, 作为控制对象, 应努力避免其出现工作失误, 而作为控制动力, 则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发挥人的主导性作用。为此, 除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岗位工作责任制、改善劳动作业条件、运用公平合理的人力管理机制, 激励人的劳动热忱以外, 还需根据具体工程实际特点, 从确保工程质量的需要出发, 从人的技术水平、生理缺陷、心理行为、错误行为等多个方面控制。如: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 应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来完成;而反映迟钝、应变能力较差的人, 则不宜安排其操作快速运行、动作复杂的机械设备;对要求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的工序作业, 则一定要分析人的心理行为, 控制人的思想活动, 稳定人的情绪;而对于具有人身危险的现场作业, 则还应努力控制人的错误行为。当前, 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对施工操作者的控制尤其应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对无相应技术资格的人员, 应杜绝其进入施工现场从事施工活动。

2 材料的控制

材料 (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 是工程施工的物质保证, 是保证施工质量极为重要的因素。一般情况下, 材料质量控制应从以下几个工作环节来加以落实。

2.1 认真组织材料采购

施工承包企业采购材料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合同、材料的适用范围、材料的性能要求和价格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材料采购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 适当提前安排, 施工承包企业或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常用材料的供应商信息库, 及时追踪材料市场信息, 必要时, 应要求材料供应商呈材料样品对材料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查, 同时施工承包企业在进行材料采购时应特别注意将质量条款明确写进材料采购合同。

2.2 严格材料质量检验

材料质量检验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 将所取得材料数据与材料质量标准进行对照, 借以在事先判断材料质量的可靠性, 再据此决定能否将其用于工程实体。需强调的是, 由业主负责供应的材料同样也应通过质量检验环节方可投入工程使用。材料质量检验项目可分为“一般项目”和“其他项目”, 前者指通常必须进行的检验项目, 而后者则指根据需要进行检验或试验的项目。材料质量检验的方法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四种, 根据材料来源和材料质量保证资料情况的不同, 材料质量的检验过程中应注意按照规定的取样方法及试验项目严格进行检验, 并根据检验结果及时对材料质量作出评定。

通常情况下, 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与物质均不允许投放适用于工程实体。如确因生产急需而来不及进行检验和试验, 则必须先经过相应授权人员的批准, 做好明确的标识和记录之后方可投入使用, 以保证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 已投入使用的材料或物质能立即追回或对其作更换处理。

2.3 合理安排材料的仓储保管与使用

施工现场或现场生产加工的材料在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前还应切实加强其仓储保管与使用方面的管理, 从而避免因材料变质或误用而造成质量问题。例如, 因保管不当造成水泥受潮结块、钢筋锈蚀或因使用管理不善造成不同直径钢筋的混用等, 均可能造成严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 一方面施工承包企业应合理调度, 避免造成现场材料大量积压;另一方面, 还应切实搞好标准使用管理工作, 坚持对各种材料严格按不同规格品种分类堆放、挂牌标志的做法, 以避免混料或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3 机械设备控制

机械设备主要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工具、器具等。机械设备质量控制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设备类型、性能参数、使用效果与现场条件、施工工艺要求等因素想匹配, 并始终保持设备的良好使用状态。为此, 施工承包企业首先应本关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的原则, 从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工艺特点与技术要求出发, 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 施工承包企业还必须建立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以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的使用状态。

4 方法控制

广义的方法控制是指对施工承包企业为完成项目施工过程而采取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质量检测手段和施工程序安排所进行控制, 而狭义的方法控制则主要是指对施工方案所进行的控制, 它要求施工承包企业作出的施工方案应结合工程实际, 能解决工程难题, 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有利于在保证质量的同时, 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5 环境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 有工程技术环境, 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 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工作制度等;劳动作业环境, 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 如气象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 如气象条件多变, 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 前一分项、分部工程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 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 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 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尤其在施工现场, 应建立起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 保持材料、构件堆放有序, 道路畅通, 工作场所整齐, 施工秩序井井有条, 从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创造良好条件。

通过对影响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因素的分析, 施工过程中对这五个方面的因素加以严格控制, 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关键。

摘要: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系统始于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具体质量要求, 决策、设计阶段都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最终施工质量以各种不同的影响, 但归根结底, 工程建设项目实体的质量毕竟是在施工阶段"制造"出来的, 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质量逐步形成的阶段, 是影响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就施工承包企业的质量体系保证之下, 在施工阶段如何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控制, 以实现预期的质量工作目标。

关键词:建设项目,控制,材料,机械设备,环境

参考文献

[1]《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毛鹤琴主编

[2]《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及预防》萧绍统主编

生产企业如何进行质量成本控制 篇5

1质量成本的定义与分类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防止出现低质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以及由于出现了低质量产品而导致的成本。这个定义说明成本与控制作业和失败作业这两类作业相关。控制作业是为了是为了预防和检查低质量的产品而实施的作业,由此产生的成本叫控制成本。失败作业是为了对低质量产品做出反应而由企业或顾客实施的作业,由此产生的成本叫失败成本。

质量成本包括如下四类:

1.1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为防止出现低质量的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包括质量设计工程费用、质量流程改进费用、质量培训费用、质量审计费用、供应商评估费用、预防性设备维修费用等等。当预防成本增加时,预期失败成本会减少。

1.2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为了确定产品是否符合顾客要求而发生的成本,包括流程验收费用、产品验收费用、包装检验费用、检测设备费用、外部鉴定费用等。气宗,流程验收是指抽查加工中的在产品,以确定流程是否处于控制之下、是否正在生产无缺陷的产品,如果不是,就终止该流程,直到采取纠正性措施为止;产品验收是指为确定产品是否达到可接受的质量水平而从成批的产品中抽样,如果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就接受这批产品。

1.3内部失败成本

内部失败成本是指由于低质量产品在送达顾客之前被发现而引起的成本,包括废品损失、返工费用、停工检验费用、重新测试费用、设计变更费用等。

1.4外部失败成本

外部失败成本是指由于低质量产品在送达顾客之后被发现而引起的成本,包括产品回收、折扣、保修、顾客投诉处理、顾客满意度下降以及丢失市场份额等而导致的费用和损失。在所有质量成本中,外部失败成本是最具破坏性的,而且最难计量。

2质量成本控制的概念及意义

产品的质量是指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使用要求程度,程度越高就说明产品的质量越好,越能受到消费者的信赖和欢迎。但是,一般来说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会增加某些费用支出,而在一定的时期内,市场能够接受价格的前提下,企业效益必将受到影响,若提高产品价格,其销售量又将受到影响。因此,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更重的是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与降低产品成本有效地结合起来。质量成本控制就是在既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对质量成本的形成和发生施以积极、必要的影响,从而达到最佳质量效益的行为。对质量成本进行控制,充分反映了现代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的控制,也反映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1对质量成本进行控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手段。企业的一个中心工作就是通过质量成本控制,把提高产品质量过程中的各种耗费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减少浪费,以较少的耗费和占用,取得尽量好的质量,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加强质量成本控制,来保证产品质量,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以求得不断发展壮大。

2.2通过质量成本控制来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质量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到企业诸多部门和生产经营的诸多环节。为此,在质量成本控制过程中,各方面人员要积极配合、协调行动,实行科学的管理,保证质量成本控制顺利进行。因此,加强质量成本控制,能够促进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的应变能力。

2.3质量成本控制是建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必要条件 企业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必须建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质量成本控制就是要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对质量成本形成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以便进行合理的奖惩,促使企业内部个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使得质量总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3质量成本的控制方法

质量成本的控制应根据企业指制定的质量成本标准,对质量成本包括的内容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归集、计算,将实际质量成本与质量成本的控制标准进行比较揭示质量成本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差异,完成质量成本控制目标的过程。

质量成本的控制是质量成本管理环节中的重要环节。以往人们一般都比较重视质量成本的核算问题,如质量成本的记录、分析、分类、内容等,很少研究如何进行质量成本的控制;企业要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就应该采取各种质量成本的控制手段,将质量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较低的水平上。

由于质量成本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因此,质量成本的控制也应发动各个部门和全体职工参与,实现全过程和全员的质量成本管理和控制。

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情况下,质量成本的核算也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因此,对质量成本的控制,应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

3.1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

产品设计阶段是成本成型的初级阶段,设计部门应根据用户对产品性能、质量的要求,设计出能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取得最佳质量水平的产品。这里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两部分,它随着产品质量水平的变动而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生产成本随着质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产品的使用成本随着质量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这样产品的设计人员就应结合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提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使质量成本达到理想的标准。

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除了选择最佳质量水平外,还应考虑设计阶段的成本,进行质量成本控制。设计阶段的成本一般包括设计规划成本,如调研费用、结构组合费用、条件审查费用等;试制试验成本,如样品试制费用、试验费用、鉴定评审费用等;技术管理成本,如技术文件的管理成本、情报管理费用、设计管理费用等。上述这些费用既是构成产品的设计成本,又是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所支付的费用,构成产品质量成本的一部分。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以最低的成本设计出质量最佳产品。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控制产品质量的适宜水平;不必要质量成本的分析;加强产品设计的论证和评审;加强样品的试制和实验,保证产品设计质量的完善;加强技术文件的管理,控制技术管理成本。

3.2生产过程中质量成本的控制

生产过程是产品形成的过程,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成本控制就要求各生产部门根据设计的要求,按设计要求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并且要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成本的发生额。通过质量成本的控制,做到以较低的质量成本达到较佳的产品质量效果。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控制质量成本,在产品的各生产工序应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规章制度,降低废品率,提高各工序产品生产的质量。在进行控制时,应做到在废品出现之前,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从而将废品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进而控制力产品的质量成本。

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检验,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质量标准对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以及生产过程工艺中进行检验,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应及时纠正。在进行质量检验过程中,应做到质检和生产相结合,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不能因为进行质量检验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同时应尽量减少检验费用降低质量成本。

对于质检过程中检查出来的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应做好处理工作,加强管理。对于可以利用的,可以再利用;可以降价销售的,可以对外销售,以减少损失。同时,通过对它们的控制,可以减少返修费用和损失,进而降低质量成本。

3.3销售过程中的质量成本控制

销售过程中的质量成本属于外部故障成本,它是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为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未达到产品或服务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性费用,一般包括产品售后服务费用、保修费用、退货损失、折价损失、索赔费用等。销售过程中的质量成本控制室质量成本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销售过程中进行质量成本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3.1 做好产品的包装、储运等工作

产品包装的好坏,不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保护好产品,不至于发生损坏。许多企业的产品从企业到销售环节出现产品的损失,大部分情况是与产品的包装有关。由于每种产品使用的材料不同,运输方式不同,其对包装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应研究产品包装对于每种产品的不同要求,并针对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包装方法,以期做到保护产品的作用。另外,运输方式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不同的产品对运输方式的要求不一样,应尽量减少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发生的损失。

3.3.2 控制售后服务费用

产品的售后服务是企业为了推销产品而采取的重要措施。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售后服务的好坏,对产品销售影响是很大的,其发生的费用额也在不断地增加。同时,由于这些费用大部分发生在厂外或外地,其发生额的多少很难准确的加以控制,这也是也是影响企业质量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有效地控制售后服务费用,应对售后服务的的项目、开支标准等作出统一的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

3.3.3 控制索赔费用的支出

当企业的产品出现产品质量时,应对用户进行赔偿。在赔偿工作中,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维护企业的利益,从实际损坏情况出发,为用户提供合理的补偿;另一方面,也应为用户着想,尽量为用户提供可能的赔偿。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企业应制定出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赔偿方案,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

质量成本的控制不但包括质量成本总额的控制,同时还应进行各项比重的控制,是质量成本达到一个最佳的水平。合理调控质量成本的比例结构和费用分布,可以将质量成本控制在一个适宜的区域,是企业既能有效地降低质量成本总额,又能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从而为提高企业质量成本投入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取得良好的质量成本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轧钢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篇6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钢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增大,这也为钢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如何才能使得钢铁的质量跟上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呢?其中,钢铁的质量控制就很重要了。钢材的生产过程是非常精细的,其涉及到复杂的生产工艺与生产技术。文章主要以轧钢生产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轧钢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此来保证产品的高合格率与可靠性,为顺利地开拓市场打下坚实的质量基础。

关键词:轧钢生产:质量控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TP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0-0121-01

钢铁企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个立足之地,并且还能够站稳、立稳发挥其优势,首先需要在生产工艺上进行质量的创新与改造,要主动把钢材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努力实现零消耗、零损耗,让优质的钢材产品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围绕着轧钢生产的质量控制浅析以下几点自己的见解,具体分析见以下几点。

1 降低轧钢的宽度公差

在对钢坯进行加热的过程当中,首先应该确保加热的均匀可控。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尽可能地降低钢坯的黑印;另一方面还要辅以先进的黑印补偿方法加以补偿,为轧钢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也可以参照一些国外先进方法,比如日本已经普遍推广了板坯定宽侧压机的技术,结合这种方法生产的轧钢产品质量和品质都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但现阶段,我国也仅有少量的几家大型钢铁公司引进了这一技术,经过实践操作,证明确实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根据这些钢铁厂家的反馈,我们也知道,一方面引入板坯定宽侧压机技术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升钢坯的宽度精度,另一方面还能够显著地改善头部鱼尾状的现象,这一优势也促使产品的合格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除此之外,随着钢铁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目前还有一种基于液压原理的粗轧机宽度控制设备,同时也是被很多国家广泛地推广应用,这种轧钢生产模式也是能够增强粗轧立辊轧机的刚度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轧钢的宽度公差,而且还提升了轧钢的产品质量。

2 对安装质量的控制

此外,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是很重要的。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轧钢机械设备安装中的重点。根据轧钢机械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下几点是对质量控制的建议:

①要提前安排好轧钢机械设备的位置,将其放到指定的地方,要及时检查轧钢机械设备安装的现场环境条件,维护稳定的承载。

②还要严格遵循图纸中的安装设计,要有目标地规划设备安装。还要注重轧钢机械设备的主体性,通过图纸约束设备安装,这样也能够避免出现重新拆装的问题,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安装过程中还要严格地检查组件的性能与位置,要控制好安装的质量,保障其能够顺利地达到预定的效果。

③安装人员的安装技能要扎实。由于轧钢机械设备安装的专业性比较强,因此,也需要安装人员要有扎实的安装技能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设备安装的整体质量。确保安装技术逐渐成熟化,不断地满足轧钢机械设备安装中的一些质量要求,这样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一些潜在的质量隐患得以消除,从根源上确保轧钢机械设备的整体安全性。

3 完善轧钢生产中质量记录,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轧钢车间要严格按工艺的流程进行,要及时的完善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质量的控制与质量记录。质量记录员每天下班后要把质量记录放在车间的指定位置,车间技术员还要及时的收集、整理,并且加以分析。在每月的固定时期对上一月的质量记录进行有效的整理,对一些重要的记录还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每批次和规格分类,以主要设备为载体,从轻微的生产事故、电器的设备事故以及机械设备事故和质量指标等几个方面对上个月的记录工作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总结。对于一些存在的问题,还要积极地制定整改的措施,逐项加以落实改进。把各种事故都分类整理出来,及时的找到导致生产效率低的根源以及导致质量不合格产品多的主要缘由来,然后再采取措施及时对此进行改进。对轧钢生产的进度、成本的消耗以及各种经济技术指标的进行等都要实时跟踪与比较,为相关的领导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4 提升产品生产的综合条件

产品生产的综合条件也是其最终质量的最关键的变量。在钢材轧制的过程中要做好温控,只有保持均匀的轧制温度,才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合理的温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品的表面缺陷。所以说,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刚出炉钢坯的温度变化过程进行全程的监视与控制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还要科学合理地控制产品在机架间的冷却时间,实现温度的均匀和稳定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薄钢来说,控制温度也是更需要注意的。

5 严格遵循轧钢机械设备安装验收规范

5.1 验收条件

对轧钢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阶段——竣工验收,这也是轧钢机械设备安装的最后一道程序。验收的条件是:①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的完备;②监理资料的完备;③调试以及试验报告齐全等。

5.2 应做的工作

在验收的过程中要提前对一些与之相关的资料做好整理与归档工作。此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对轧钢机械设备的安装和验收的规范进行全面的验收,其中,包括单机高度调试与无负荷试车,配合甲方做好联动试车;②设备的随机资料也是要收集齐全的,并且还要检查其是否与之符合;③对一些隐蔽工程记录与工序质量的检查记录等,还是需要仔细认真地填写;④在调试与验收阶段,还要及时的发现一些潜在的或者是不显见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地与甲方和设备厂家的技术负责人进行必要的沟通,再采取积极的对应措施,让各项性能指标都能够符合设计和技术文件的要求,在根本上确保整套设备都能够正常工作。

6 结 语

总体上说,轧钢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冶金生产,值得一提的是,在高速和高精度轧制的过程中,更是需要计算机高速准确的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主要是因为轧钢机械设备对钢铁企业的生产和运行等方面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也就决定了其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然后还要把握其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提高轧钢机械设备的安装水平,使其发挥出应有的功效。此外,也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断地提升他们的作业技能水平,重视总结一些好的安装经验,为更好地进行轧钢机械设备安装,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瑛珺,何刚,孟伟.轧钢生产技术发展的思考[J].科技风,2014,(3).

[2] 步洪伟.浅谈我国轧钢生产节能降耗技术及合理化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9).

[3] 翁宇庆,康永林.近10年中国轧钢的技术进步[J].中国冶金,2010,(10).

[4] 唐荻.新形势下对轧钢技术发展方向和钢材深加工的探讨[J].中国冶金,2011,(8).

[5] 王超,黄小伟,牛宇.邯钢CSP层流冷却输送辊道的优化[J].机械工程师,2011,(3).

[6] 邢龙.轧钢系统主要节能措施[A].2008年全国小型型钢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

[7] 章翠龙.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质量控制策略探析[J].江西建材,2014,(16).

[8] 赖训诚.工业建筑工程冶金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要点剖析[J].科技资讯,2009,(12).

浅谈制药企业生产质量控制 篇7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保证药品质量必不可少的措施。要做好过程质量控制,企业应有依法经营、合法生产的办企宗旨;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确保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完善药品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药品质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中为达到规范或规定对数据质量要求而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措施。也就是说,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满意的质量要求,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动。

对生产过程的全程质量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一是起点控制,对原辅物料、装备设施、生产文件、生产人员等,在进入生产现场前按GMP的相关要求进行控制,对不符合的应及时纠正或不允许进入;

二是过程控制,严格控制药品制造过程中差错和污染的发生和传播,按生产文件规定生产、清场、清洗、消毒、灭菌;

三是标准控制,对各控制对象需要控制的内容、方法、指标,应有书面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执行,不可随心所欲;

四是系统控制,对提供原辅物料、装备设施、工程建设、咨询服务等供应商及其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按GMP要求进行控制,形成GMP实施大环境的系统控制。

以我公司的生产质量控制为例,在设计时,基本考虑了上述的四个基本环节,为保证四个基本环节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质量部经理下设仓库管理员、车间现场管理员、QC现场管理员、验证管理员、文件管理员、综合包装管理员、质量审计员,分别负责仓库物料控制、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测过程控制、验证管理、文件管理及包装材料设计注册等工作,制定“标准”,监督“标准”执行,确保质量的各种措施落实到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中去,对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并及时反馈市场的质量信息和用户的需求,推动质量控制的完善。

(1)物料的质量控制

供应部采购员对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后,质量部的质量审计员根据供应商提供的初步情况、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和生产过程中的试用情况,决定对供应商进行何种质量审计,质量审计合格的供应商发放供应商准入证,其中对中药材仅要求产地相对稳定,进入公司的物料,由仓库人员进行初验,存放于待检区域,挂黄牌,填写请检单,由取样员取样,检验合格的,挂绿牌,不合格的,移入不合格区域,挂红牌并上锁专人管理,填写不合格物料处理记录,交QA调查处理,车间领料员根据批指令填写领料单到仓库领取,仓库人员发放时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对标签、说明书实行记数发放。在仓库管理的过程中,确保只有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药材流入车间。

(2)生产过程控制

对进入车间的物料,车间质检员根据批指令进行核对,无误后,确认清场效果才准许开工生产,在生产中,质检员实施动态监控,特别是关键的生产工序,确保“标准”得到贯彻执行,对违反“标准”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不合格物料及时调查处理,每个生产阶段结束后,对批记录进行审核,对中间产品和成品及时取样,挂状态标志,保证不合格的中间产品,不流入下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流入出厂。

(3)质量检测过程控制

取样员接到取样通知,按取样SOP取样,取样后填写取样记录,将样品交给化验室主任,检验结果合格,交质量部经理审核,签字认可后盖检验专用章,交QA现场管理员按批归档和发放检验报告单,对检验过程中出现偏差或异常情况,QA现场管理员进行调查,QA经理签署意见。

(4)验证管理

QA负责组织公司的日常验证工作。日常验证主要包括重要设备与设施、工艺和关键介质的定期再验证和回顾性验证,由验证管理员安排计划组织验证,对上述对象进行有计划的变更时的验证,对新产品、新工艺和新原辅料的验证,由所在部门提出申请,验证管理员组织实施验证,编写验证计划和报告,所有的文件交文件管理员存档。对大型建设项目和重大技术改造,要成立验证委员会组织实施验证。

(5)综合管理

包装材料的设计和校对由包装管理员联系设计公司进行设计,经确认的,交印刷厂打样并审核打样稿。接到用户投诉、药品不良反应,综合管理员应认真记录调查,并及时报告,严重的,由公司指定专人收回产品,报告药监部门。文件的发放、收回、归档、销毁等工作由文件管理员负责,确保工作现场无过失文件,综合管理员负责编写管理职责,每半年或一年组织一次质量趋势分析,召集每月一次的质量例会,组织每月的GMP自检。

质量控制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一系列规范和活动将各种质量变异和波动减少到最小程度。它穿于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中。从上述各方面考虑,只有严格地遵守相应的规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保证药品质量。生产过程控制在于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系统安排,对直接或间接影响过程质量的因素进行重点控制并制定实施控制计划,确保过程药品的质量。

摘要:本文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质量控制对药品质量的重要性。

关键词:质量控制,药品质量,制药企业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S].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的质量控制[S].

后张桥板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篇8

后张法桥板生产工序繁多, 工艺复杂, 技术含量高, 为综合控制桥板质量, 确定以下主要质量控制点:

(1) 生产平台、工装模具控制点;

(2) 钢筋加工、绑扎、安装固定控制点;

(3) 波纹管中轴线位置控制点;

(4) 模具安装控制点;

(5) 混凝土浇捣控制点;

(6) 垫块埋件甩筋控制点;

(7) 钢绞线张拉控制点;

(8) 孔道灌浆控制点;

(9) 封端控制点;

2 质量控制措施与实施

针对质量控制点制定以下措施并加以实施:

2.1 生产平台、工装模具质量控制

首先, 在桥板生产前, 对平台、模具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测量钢平台外形尺寸及平整度, 对焊道存在开焊、焊瘤、凹坑等缺陷进行治理;对水磨石平台检查是否有白石子脱落, 对出现凹坑用石蜡进行修补。

其次对模板、支撑及防芯模上浮系统进行验收, 保证模具尺寸, 表面平整度光泽度, 由于模具一直重复使用, 会发生局部变形开焊等质量缺陷, 在模具使用过程中, 经常检查, 发现模具出现质量问题及时修复。

2.2 钢筋加工、绑扎、安装固定质量控制

钢筋下料要充分考虑操作因素产生的误差, 减少因图纸尺寸与实际不符造成的偏差, 及时与设计沟通, 处理由于纵横钢筋及端头钢筋过密引起混凝土浇筑不密实现象。

钢筋绑扎要控制钢筋、数量、间距、尺寸位置与设计相符, 特别注意底板斜向主筋钢筋和封端甩筋外露长度;钢筋骨架调运要吊点均布, 减少骨架变形。钢筋骨架安装时两端要对称就位、主筋外露长度相等;底部铰缝甩筋采用模上绑扎, 要与侧模板靠严。

2.3 波纹管中线位置控制

先确定端头模板位置并加以固定, 从而用锚垫板位置控制起点波纹管的中心位置及高度, 垫好底板主筋垫块, 调整螺旋筋中心与端头波纹管同心, 将白龙塑料衬管穿入波纹管内, 以保护波纹管不受破损, 用U型钢筋依次把波纹管焊接固定在肋板钢筋上, 保证其中心位置与图纸相符, U型固定钢筋间距为500m m, 波纹管中心保证平滑曲线, 不得局部有弯曲, 波纹管接头处及与锚垫板连接处用黄胶带密封, 防止水泥浆进入。

2.4 模具安装质量控制

底板混凝土浇筑前主要控制侧模板底部支撑要严密, 肋板内外垫块位置适当可靠, 端头模板位置要准确, 密封严密;底板混凝土浇筑完, 安装芯模板要平直, 与底板混凝土靠严, 横向连接螺丝拧紧, 防止涨模, 防芯模上浮压杠与芯模连接紧密有效。最后保证模具整体尺寸准确。

2.5 混凝土浇捣质量控制

对铺底混凝土先对四边角及埋件处混凝土填满振实, 防止混凝土缺少或漏振, 中部混凝土一次连续振实, 抹面压光, 用标尺及时检测, 控制好底板混凝土厚度;振捣肋板混凝土时要分层振捣, 特别是振捣棒避免碰撞波纹管, 边振捣边补充混凝土, 使混凝土充满波纹管下部空间, 此处容易漏振, 要加细振捣。

2.6 垫块、埋件、甩筋质量控制

垫块分为底板垫块、肋板垫块和顶板垫块, 要分阶段放置, 专人负责, 分布均匀, 位置适当。板底支座埋件外露尺寸为楔形, 用不同高度钢垫块控制埋件外露高度, 要设专人负责, 且埋件垫好检查无误与底板平台焊接固定, 防止振捣混凝土时埋件位置及外露高度发生变化。顶板连接埋件表面要平整, 位置准确, 埋件底部混凝土要填实;下上部甩筋时要避开端头处波纹管位置, 防止刺穿到波纹管, 控制好甩筋数量、高度和间距。

2.7 钢绞线张拉质量控制

张拉前千斤顶、油压表要进行标定, 锚具夹片要匹配, 夹片锚具防止脱落, 张拉过程中特别是油压表开始承压时, 重新锚紧工具锚夹片, 防止个别有松动。钢绞线张拉要按照张拉程序进行, 两端同步张拉, 并验算不同阶段张拉力时钢绞线伸长量与理论伸长值是否一致, 如出现不在偏差范围内现象, 停止张拉, 查明原因, 纠正后方可继续张拉。钢绞线切断用角向磨光机进行, 留头长度严禁超出设计范围, 严禁伤及夹片。

2.8 孔道灌浆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配合比配置搅拌水泥浆, 使用前测量水泥浆稠度, 并制作试块, 使用时发现异议要随时抽检, 调整合格后继续灌浆, 灌浆要饱满, 当出浆口水泥浆成遛流出, 并不夹带气泡, 放可封堵出浆孔, 并再压一下, 稳压2min, 堵上灌浆孔。

2.9 封端质量控制

封堵前要将端头泄水孔通开, 然后砌筑封端内模板, 保证封端长度。封端支模板时要控制端头尺寸和桥板总尺寸, 保证板底埋件与桥板对称, 封端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伸缩缝甩筋位置准确。

3 组织管理措施

为了对后张桥板生产预制质量控制措施得当有效实施, 采用以下管理措施:

(1) 实行三级交底, 即及厂对车间及质量部门进行交底, 车间对班组长进行交底, 班组长对各关键岗位工人进行交底。并且车间技术人员对班组进行技术培训。

(2) 严格贯彻三检制度, 即关键岗位工人对自己操作要进行自检, 班组长及兼职质量检查员对本班组各道工序要进行自检, 下道工序岗位工人对上到工序交接要进行行交接检。自检合格后申请厂专职质检员及监理进行专项检查。

(3) 厂技术质量管理人员, 车间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要对每道工序随时监督检查,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并在实际工作同时教育培养操作人员, 提高他们的操作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

(4) 对特别关键质量控制点, 车间技术人员要跟班作业, 工人操作技能问题娴熟后, 在质检员监督情况下, 方可自行操作, 例如张拉灌浆等重要工序。

(5) 由于桥板类型多, 经常更改模具, 变换支座埋件方向, 技术人员要随时掌握预制进度, 指导生产, 防止发生错误。

(6) 加强协调沟通, 由于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供料, 把握混凝土质量动态, 及时反馈到搅拌操作手, 特别是炎热夏季, 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4 效果验证

2010年共预制各类型桥板468片, 历时4个月, 其中出现三次局部漏振问题, 无其它严重质量问题, 特别是在制作埋件外露楔块方向、波纹管中心位置、张拉、灌浆等重要工序得到有效控制, 使我厂桥板生产合格率达到100%, 得到业主满意和好评。

5 结论

通过后张桥板质量控制系统有效实施, 即完成了预定的质量目标, 又高效完成了预制任务, 为我厂大型异型构件预制质量控制建立了一种模式, 为在现有建设工程中以农民工为主, 技术工人短缺的条件下, 创下优质合格工程提供了保障。

摘要:本文就后张法桥板生产过程实际应用, 进行质量控制, 确定主要质量控制点, 并采取了有效控制措施加以实施, 提出详细的组织管理措施, 为后张桥板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建立了模式和提供了保障。

优质蚕种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篇9

1 明确质量方针

优质蚕种的质量方 针是:科学管理, 力创名牌、持续改进、顾客满意。

科学管理: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 实现科学管理;

力创名牌:长期树立争创名牌的思想, 以优兴业, 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持续改进:不断改进管理、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缺陷, 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不断的改进达到不断的提高。

顾客满意: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良好市场信誉赢得顾客满意。

2 制定产品质量指标

优质蚕种质量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3~8个百分点, 绝对指标近乎满分, 尤其是顾客投诉率一项是在国内率先建立考核蚕种生产表现的一个新指标准, 填补了蚕种质量跟踪监控及售后服务考核的空白。

3 目标逐级分解

3.1将产品质量指标转化为过程目标, 再将过程目标落实到各个部门、各级生产人员, 并制定相应的量化指标, 实行量化考核, 通过分层目标的控制化, 达到产品总目标的实现。

3.2 全场的质量活动以质量科为管理核心, 负责全场质量活动的策划、组织、运行。

4 生产过程全程控制, 关键环节重点监测

对蚕种生产过程进行测评, 确定优质蚕种的工艺流程, 子过程之间接口顺畅, 子过程与整个产品实现过程紧密相联。对关键过程进行确认, 在关键过程中设立监测点, 每个监测点的监测项目都和质量目标环环相扣, 做到首尾呼应。

4.1原种催青监测点

重点监测原蚕种的病卵情况、卵量、胚子发育程度, 监测的指标有良卵率、孵化率、成品卵微病检验合格率、单蛾产卵量、张种卵量、克蚁头数、发育整齐度, 达到控制小蚕群体健康度及控制胚胎传染的目的。

4.2 大蚕分户育监测点

重点监测养蚕环境及蚕体的病原基数, 监测的指标有环境病原密度、蚕座病原密度、迟眠蚕弱小蚕病原种类及数量、五龄蚕发病率、上簇结茧率, 检测发现问题立即对症处理, 达到预防蚕病感染的目的。

4.3种茧调查监测点

重点监测种茧质量, 监测的指标有死笼率、健蛹率、双宫茧率、茧层率、公斤茧粒数、克蚁收茧量, 对种茧质量进行判定, 达到控制半成品整体质量的目的。

4.4 削茧鉴蛹监测点

重点监测削茧鉴蛹的准确精细程度, 监测的指标有削茧误伤率、雌雄鉴别准确率, 达到控制蚕病感染率和成品卵杂交率的目的。

4.5 蚕种处理监测点

重点监测蚕种保护、冷藏、浸酸过程中温度、湿度、盐酸浓度的准确程度, 监测的指标有入库前蚕种 (即浸种、冷浸种、越年种) 的目的温湿度、冷藏蚕种的目的温湿度、盐酸液浓度、盐酸温度、浸渍时间、白壳卵率、红死卵率, 达到控制成品卵孵化率的目的。

4.6 蚕种检验监测点

重点监测检验过程的规范程度和结果的准确率, 监测的指标有良卵率、孵化率、杂交率、微病检验合格率、克卵粒数、装盒量、无毒批次率、蚕种合格率, 达到出场蚕种100%合格的目的。

5 监测数据统计分析

5.1对蚕种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完成《年度蚕种销售统计表》、《逐年销售量统计图》、《蚕种企业竞争力评估表》、《蚕种份额图》、《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市场调研报告》, 通过这些统计表、统计图和分析报告从中得到市场信息, 准确把握生产方向。

5.2对人力资源环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完成《生产技术人员业绩表》、《培训实施效果分析报告》、《环境监测备忘录》、《内部沟通分析报告》, 通过这些统计表、统计图和分析报告, 及时掌握生产人员信息, 为生产提供充足的技术力量。

5.3对蚕种生产过程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完成《品种布局图》、《原蚕区生产能力统计分析报告》、《年度生产成绩统计表》、《纠正及预防措施检查表》、《生产技术总结分析报告》、《生产技术创新试验报告》, 通过统计分析, 及时完善繁育技术, 周密安排生产服务。

5.4 对质量信息、监视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完成《种茧质量分析报告》、《蚕种质量分析报告》、《质量计划实施统计分析报告》、《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通过对产品质量的分析, 对质量目标的分析, 及时寻求质量对策, 确保质量目标能如期实现。

5.5对改进数 据进行统 计分析, 完成《内审 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对体系运行效果的进行分析, 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达到整个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良性运转。

6 持续改进, 贯穿始终

6.1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每年一次滚动式内审, 审核范围包括蚕种生产、销售、服务所涉及的各部门、原蚕区、场所和过程, 审核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现场查验、现场询问等方式, 最大限度的找出不合格项, 对每一个不符合项必须提出纠正措施, 并进行跟踪验证。每年一次管理评审, 评审内容包括内审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过程控制情况、产品质量状况、顾客的满意度及顾客反馈的其他信息、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及其适宜性、改进措施的合理性等, 通过评审, 提出改进建议, 相关责任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由质量科跟踪验证。

6.2 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持续改进

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测, 通过日常监测发现问题, 对存在的不合格项立即实施日常改进, 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防止再发生。对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测, 发现的重大问题立即实施重要改进, 对生产过程中质量目标的分解、生产计划的实施、技术方案的修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 防止再发生。

6.3 对产品进行持续改进

无公害肉羊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篇10

关键词:肉羊,生产质量,无公害,控制措施

1 组织措施

1.1 组织机构

生产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意义和必要性, 成立由负责人任组长的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负责协调实施工作。企业要设生产技术部、质量安全监管部和后勤部, 具体负责各项生产措施的实施、各种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以及各种农业投入品的购买与使用。

1.2 管理办法

为了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企业要按照有关无公害肉羊生产准则, 制定、印发无公害肉羊生产技术规程, 指导和规范生产;为了保证生产的肉羊能达到无公害化标准, 应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

1.3 宣传培训

为了营造生产无公害肉羊产地氛围, 企业利用各种途径宣传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政策、意义, 使广大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建立培训制度, 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结合, 每年举办4期培训班, 开展无公害肉羊生产意义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 进行现场指导, 使无公害生产技术得到实施, 落实到位。

2 疫病防治措施

2.1 羊场的总体卫生要求

(1) 羊场应选择在避风向阳、干燥通风、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点。养殖区周围3 000 m以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或畜牧场等污染源。羊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 000 m以上, 远离高压电线。羊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 并建立绿化隔离带。

(2) 羊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粪便和废弃物处理区应分开。设有消毒池、消毒室、消毒喷雾器、羊浴池等消毒防疫实施。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 互不交叉, 并及时清扫或不定期消毒[2]。羊粪及时运到指定地点, 采用堆积生物或干燥的处理方式作为农业用肥。

(3) 羊场应严格执行消毒程序。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肉羊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的规定。羊场环境、羊舍、用具及饲养人员要定期消毒, 未按规定消毒将给予处罚。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场区, 确需进入时, 必须严格消毒, 谢绝人员参观。

(4) 灭鼠、灭蚊蝇。应定期定点投放灭鼠药, 及时回收死鼠和残余鼠药, 并做深埋处理。消除场内水坑等蚊蝇滋生地, 定期喷洒消毒药物。

(5)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严禁从疫区购进羊和饲料, 购羊时要进行检疫和疫苗免疫接种, 运输途中不应在疫区、城镇和集市停留、饮水和饲喂, 防止带入疫病。羊出栏后及时对羊舍进行清洗、消毒。

2.2 免疫接种程序

羊口蹄疫:每年3、11月用羊A、O (甲、乙型) 双价口蹄疫灭活疫苗预防注射。4~12月龄羊皮下注射1.0 m L, 4月龄以下羊不注射, 免疫期4~6个月。羊痘:每年春季用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 不管大小羊, 均皮内注射0.5 m L。羔羊出生后10 d皮下注射0.5 m L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每年春季用羊肠毒血症、快疫、猝狙三联菌苗肌肉注射。在免疫接种过程中, 兽医做好免疫计划, 并监督免疫实施情况及免疫效果, 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免疫记录。

2.3 疫病监测

根据《防疫法》及配套法规要求,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有选择性地进行预防接种工作。定期监测常规疫病如羊口蹄疫、羊痘、炭疽、蓝舌病、布鲁氏菌病等。同时需注意监测外来病的传入, 每年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

2.4 疫病的控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肉羊饲养场发生疫病时, 要立即封锁现场, 驻场兽医应及时进行诊断, 并尽快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疫情。确诊发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时, 肉羊饲养场应配合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对羊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措施[3]。发生痒病时, 除对羊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措施外, 还需追踪调查病羊的亲代和子代;发生蓝舌病时, 应扑杀病羊, 如只是血清学反应呈现抗体阳性, 并不表现临床症状时, 需采取清群和净化措施;发生炭疽时, 应焚毁病羊, 并对可能污染点彻底消毒;发生羊痘、布鲁氏菌病、梅迪/维斯纳病、山羊关节炎/脑炎等疫病时, 应对羊群实施清群和净化措施。另外, 应对全场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病死或淘汰羊的尸体严格按GB 16548规定进行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消毒按GB/T16569规定进行。

3 药物使用管理措施

药品采购由后勤部统一负责。所购药品均来自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 且各种手续应齐全。生产技术部负责对购进的药品进行统一验收和保管记录, 凭本场兽医师处方使用,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未经批准擅自用药者将给予处罚[4]。兽医对肉羊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时所用的兽药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定》《兽药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和《进口兽药质量标准》的相关规定。使用过程中, 羊场必须认真填写兽药使用记录, 并保存2年以上。另外, 在使用抗菌药和抗寄生虫药时, 应严格遵守规定的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及其他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规定的休药期, 未达到休药期的肉羊不得出售。

4 饲料使用管理措施

饲料由后勤部统一负责采购, 并按负责人批准的采购计划, 如不按采购要求进行采购应给予处罚。所购饲料要符合采购要求, 具体如下: (1) 饲料添加。剂营养性添加剂和一般性饲料性添加剂产品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内;所购添加剂产品应来自取得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的企业;在感官上都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组织形态特征, 无发霉、变质、虫蚀、结块及异味现象。饲料添加剂应遵照饲料标签所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 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应遵照休药期规定, 达不到休药期的肉羊不得出售。 (2) 饲料配方。配方1:青贮玉米秸63%, 豆科青干草25%, 玉米5%, 小麦麸6.5%, 食盐0.5%。配方2:田间青干草69%, 小麦麸13%, 黄豆 (或蚕豆) 12%, 花生饼5%, 食盐1%。配方3:玉米秸粉21%, 豆科青干草33%, 玉米20%, 小麦麸10%, 干花生秧15%, 食盐1%。羊场要求做好饲料的使用记录, 发现问题须及时解决。饲料使用记录要保存2年以上。

参考文献

[1]王艳琴, 高英, 王兆娟.巴盟农业垦肉羊生产浅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 (S2) :81-82.

[2]唐万明, 格格日乐.我国肉羊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2) :89-91.

[3]温裕平, 高飞, 刘圆渊.肉羊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S1) :113.

生产质量控制 篇11

关键词:罐头 植物饮料 加工生产 质量 安全

中图分类号:F3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6-0000-00

引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个普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生存,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现今面临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质量安全,它涉及食物是否受到污染、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食品添加剂是否超标等问题,探讨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等环节中保证食品的卫生及食用的安全,降低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疾病隐患。

1食品的原料检验及加工过程控制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食品的原料检验以及加工过程控制有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加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植物原材料是制作罐头和饮料的基本原料,占据了罐头和饮料成分的绝大部分,它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生产产品的质量的好坏,而食品的原料检验能够防止一些劣质原材料进入食品饮料制作当中,保证食品的质量。加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就无法保证质量。罐头以及饮料的制作是比较谨慎的,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应该是特定的,所以要加强对加工过程的控制。

(2)促进企业信誉的提高。企业要想在社会立足,就必须要讲诚信,符合国家规范以及行业规则来进行水果罐头的生产,从而增加社会上对本企业的信任感,让企业的品牌做大做强,促进企业的发展。原料检验及加工过程的控制,让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有一个比较详细清楚的了解,从而让消费者对企业罐头食品有一个很好的监督,让消费者在选择罐头产品时,更倾向于本企业的产品。

(3)保证社会效益。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对于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如果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如果不采取强制手段,不法分子将变本加厉得从中获取利益,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让社会上的人失去相互信任感,对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阻碍。而罐头食品原料的检验以及加工过程的控制能够防止企业从中掺假,使用一些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材料,减少加工步骤,保证食品安全,让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2食品饮料加工现状

(1)加工所需饮用水不合格项目较多。饮用水不合格情况较严重,不合格项目较多。饮用水中的矿泉水、山泉水、矿物质水等对矿物质元素有限量要求,例如偏硅酸、锶、镁、锂、钠、钾、钙等,三次监督检验中有3.6%至8.6%的上述几类饮用水的矿物元素指标不合格。饮用水的其他指标,如耗氧量、溴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余氯、电导率、氯化物、pH值、氟化物等超标比例也较高,上述项目不合格的饮用水数量占所抽检饮用水总批次数的4.0%~11.6%。

(2)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防腐及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包括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甜味剂、护色剂、增味剂、防腐剂、增稠剂、香料等。适量使用,可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感官性状,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但滥用、超量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

(3)制度的不完善。罐头、植物饮料生产商生产制度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需要改进。比如说缺乏对原材料采购检验及加工过程的监督,导致有一些个人贪污腐败,缺乏职业道德,给企业带来损失。生产商缺少一定的企业规章制度,没有指定原材料及加工标准,让员工工作时比较迷茫,不知如何是好。

3提高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1)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有组织、有次序地完成工作。所以要建立一套适合现代罐头、植物饮料厂生产经营的制度,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更改措施方案。企业制度要求高效、科学、合理,要防止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影响罐头厂工作的正常运行。要根据每个员工的实际能力来分配任务,充分发挥员工的特长;要使得每个人都有动力去工作,各司其职。每个工作员工都有明确的责任与任务,防止一些人工作任务太重,或者一些人每天闲聊无事,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有人及时处理,而不是各自推脱。

(2)协调好企业内外资源整合。食品企业组织、整合各种生产资源要素的基本出发点是完善产业链、从源头抓起。采取企业自建、规范的合同外包等形式控制原材料供应环节,通过控制源头来保证食品安全供应环节。

(3)加强食品监管,增大执法力度。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对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食品安全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对食品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消费等环节实施全程监管,同时查处生产、制造不合格食品及其它质量违法行为。建立专门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加大执法力度,一旦发现违法行为,从严从重处理。

4 结语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与人们追求的绿色、健康的食品需求相矛盾。当下,迫切的需要政府针对我国加工食品企业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监督体系,切实地保障人民吃到放心食品,形成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陈亚妃.水果罐头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危害研究.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年第8期.

[2]沈苗.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安全和风险管理[J].食品安全导刊.2013(03).

[3]曾庆娟,何应龙.浅议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2011.7.

[4]汤金宝.食品安全制度中公众参与现状的调查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1.4.

收稿日期:2015-04-11

沥青拌合站生产质量的控制办法 篇12

关键词:沥青拌合站,生产质量,控制办法

1沥青拌合站控制生产质量的重要性

沥青拌合站的主要功能其实就是把沥青路面上常有的沥青, 石子, 水泥等材料以一定比例混合搅拌, 关键还要保证沥青拌合站在拌合时要提高拌合温度, 使沥青拌合站在加热到150度左右时让材料得到充分拌合。控制沥青拌合站的生产质量不仅需要控制沥青拌合站的原材料质量, 还要控制控制沥青拌合站的拌合设备的质量, 如果沥青拌合站控制的原材料质量不过关, 那么放入沥青拌合站拌合的材料会融入各种各样的杂质, 这些对公路施工完全无益的杂质经过高温拌合之后用于公路施工, 涂抹在公路的表面, 久而久之, 只会破坏沥青公路的整体质量, 无法保证沥青公路的牢固性。更可能给来往车辆的轮胎带来磨损, 所以, 同控制沥青拌合站拌合原材料一样, 控制沥青拌合设备的质量也同样重要, 是控制公路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重要保证。

2沥青拌合站在控制生产质量时常出现的问题

2.1沥青混凝土搅拌机器出现问题

对于沥青拌合站的众多工作设备而言, 沥青混凝土的搅拌机器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没有沥青混凝土搅拌机, 那么无法使沥青拌合站继续正常工作下去。所以, 一旦沥青混凝土搅拌机器出现了问题, 那么对整个沥青拌合站来说致命的。细观我国沥青拌合站的工作情况, 影响沥青拌合站正常工作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沥青混凝土搅拌机器。沥青混凝土搅拌机器的主要故障一般都是从声音异常开始的, 声音出现了异常很可能是因为沥青混凝土搅拌机器一瞬间达到了工作最大负荷, 搅拌机超负荷产生推力, 推动电机固定支座移位或者推动固定轴承移位, 更严重的甚至使整个固定轴承毁损。出现这种问题只能换掉整个固定轴承, 使用之前的轴承只会给整个沥青拌合站带来威胁。搅拌机器出现的主要故障再者是通过搅拌机叶板脱落或者移位表现出来的, 出现了搅拌机叶板脱落的情况就证明了搅拌机使用时间过长, 达到了使用年限, 或者是搅拌机出料的温度不正常, 出现了这些问题需要更换搅拌机叶板或者清理搅拌机出料口和其出料的传感器。

2.2沥青拌合站的材料进给装置出现故障

相比沥青拌合站的沥青混凝土搅拌机来说, 虽然材料进给装置没有其重要, 但我们还是要对其给予足够重视, 一旦材料进给装置出现了故障。给沥青拌合站的正常工作也会买来极大影响。材料进给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用传感器的原理, 一般利用的传感器都是可变速皮带机, 在放料口降低皮带机传送速度, 有顺序的放入沥青, 石子, 水泥等各类材料, 然后让皮带机有序传送, 一般是材料进给装置出现问题的主要是这几个因素, 其一是放入的材料中杂质太多。材料进给装置进给口太狭窄, 太多杂质无法过滤。其二是放入的材料量太少, 无法带动沥青混凝土搅拌机正常工作。其三是在往材料进给装置中放入材料时对皮带机造成的冲击太过严重, 经过严重冲击的皮带机会瞬间达到自己的最大负载值, 达到最大负载的皮带机会瞬时停机, 无法在继续正常工作。再者就是皮带机的问题了, 皮带机可能会出现速度得不到控制, 打滑, 甚至于偏离自己的正常运转轨道, 因而, 对皮带机也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 防止皮带机的各种问题出现影响材料进给装置的正常运行, 装料时要掌握速度, 不要过快装入过多材料, 防止对皮带机造成冲击, 材料也要经过严格检查, 防止混入过多杂质, 也要避免装入的材料量过少的问题出现。

3有效控制沥青拌合站生产质量的措施

3.1检查沥青拌合站设备的运行情况

在新的时代要求下, 使得沥青路面能够更符合人们的要求, 就需要检查沥青拌合站设备的运行情况, 沥青拌合站设备包括很多, 有上文提到的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材料进给装置等等。现在有太多因素可能导致这些设备出现故障, 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天气, 阴雨天气, 雨水可能会影响电机等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 在雨雪天气之后, 一定要及时检查这些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 不检查的话很可能会出现短路, 断路, 甚至是漏电, 这对人身安全也是种威胁。其次还要及时检查这些电气设备的主机和清灰设施是否进入雨和雪, 一旦水蒸气融入这些电气设备, 重则可能会管道阻塞, 整个设备都可能瘫痪。人为因素就有很多了, 主要是设备操作员的操作情况。在操作员进行使用设备时, 要确保其正常开关机, 如搅拌机和材料进给装置, 在开机时就要保证顺序, 要确保先开材料进给装置, 再开沥青混凝土搅拌机, 如果顺序不符合规定, 也可能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操作员在日常操作前也要经常检查操作设备的每个细节, 如材料进给装置的皮带机, 如果不仔细检查皮带机的细节, 很可能会出现皮带打滑, 移位, 甚至速度不受控制的现象。因此, 及时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是控制沥青拌合站生产质量重要的一步。

3.2沥青拌合站工作时要控制其混合料的质量

沥青拌合站的主要功能就是拌合混合料, 换句说法, 混合料是沥青拌合站存在的的前提, 如果没有质量达标的混合料, 沥青拌合站的生产质量难以得到控制。混合料主要有沥青, 石子, 水泥等, 其中不免会掺杂些许杂质, 如果不对混合料进行质量检查, 剔除杂质, 这些杂质很可能堵塞进料口, 就算杂质得到了拌合, 这些无意义的材料用在公路施工中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并且公路的牢固性难以得到保证。在混合料进入材料进给装置之前, 要确保其均匀, 无结块结团的情况, 没有花白料融入混合料, 其次, 对混合料中各个材料的配比也是严格的, 沥青, 水泥, 石子等也要按照一定比例融合, 并搅拌, 如若出现异常的情况要及时加以调整, 防止出现更多的问题。

4结论

沥青拌合站的生产质量想要得到控制, 不仅要控制混合料的质量, 混合料的配比, 也要控制沥青拌合站的设备运行情况, 对沥青拌合照的操作人员也要加以控制, 使其正常操作沥青拌合站设备, 严格控制每个设备的细节, 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李静东.沥青拌合站生产质量控制[J].水利水电施工, 2010, 1.

上一篇: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下一篇:大断面浅埋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