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权利与义务(精选11篇)
道德权利与义务 篇1
邓小平同志1977年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明确指出,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指导下, 坚持教育为本, 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教育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所以对于教育管理的规范化, 以及法制化更加有待提高。而相较法律范畴之内, 权利与义务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 是构成法律有机体的基本细胞, 更是法律领域的一切矛盾、冲突和纠纷的中心问题。所以, 高校教师在工作中应该更准确地把握权利与义务的有关知识。
一、关于高校教师权利的基本含义及内容
(一) 教师权利的含义。
法律意义上的教师权利, 是指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能够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 以及要求他人相应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并为法律所确认、设定和保护。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教师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 亦称积极行为的权利。如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也称为学术自由权。二是教师要求义务人履行法律义务的权利, 如按时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三是当教师权利受到侵害时, 有权诉诸法律, 要求确认和保护其权利。如教师申诉制度就是由《教师法》确立的一项保障教师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权利的法律救济手段。
(二) 教师权利的具体内容。
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 如平等权、政治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监督权等。二是《教育法》、《教育法》中规定的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特定权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由《教育法》等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 是由国家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为或不为的许可和保障。
根据《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一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是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 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 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是按时获取工资和报酬, 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五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是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关于高校教师义务的具体内容
同教师的权利一样, 教师的义务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师作为公民应承担的《宪法》所规定的基本义务;二是作为教师所承担的义务, 这是《教师法》里面所规定教师特定的义务。
《教师法》第八条中具体规定, 包括:一是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为人师表;二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遵守规章制度, 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履行教师聘约, 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是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 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 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是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三、高校教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一)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在得到相应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其义务。教师的义务是基于教学活动所产生的, 是职业特定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教师既是权利的享有者, 又是义务的承担者, 所以对于授课及引导, 必须把握以身作则。陶行知说过:“要使学生学好, 必须先生学好, 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二) 教师没有绝对的权利, 两者可相互交叉、转换。
所以对于教学, 教师应该在权利与义务之间寻求平衡, 而不是过分强调自身的权利, 而疏于在意自身的义务, 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进行有效的指导, 使其早日成才。
四、结合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正确认识理解高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所以相对于高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其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也是相关联的, 所以, 需结合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总观教师对于学生而言的权利与义务。
(一) 应该正确处理好高校学生权利与教师义务之间的关系。
对于教师而言,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 最基础、最本质的任务应该是对于学生受教育权的维护, 教师应该持有一种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学生, 而且需要具备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自己所授予的课业, 在完成教学任务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基础上, 不得随意删减环节以及降低教学质量。并且要坚持自己教学原则, 对于学生的成绩以及表现要有所要求, 但并非以为难学生为目标, 而是要以学生掌握知识为前提来严格要求。并且对于学生的人身权也要负责任地进行维护, 学生是人, 所以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身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还需要对学生的隐私权进行维护, 通讯自由、恋爱自由等, 教师可以进行引导, 但是不能进行指责或其他过激干预。古语云,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于学生, 老师是一枚指南针, 是引路人, 但是并非是拦路虎。在此, 更加需要强调的是, 教师应该在保障学生权益的职责上履行自身义务, 并且要抱有良好的态度去了解、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 来达到授业与沟通上的双赢局面, 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与学生的人生规划上, 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二) 高校教师的权利也是对于学生义务来实现的。
教师的劳动是超负荷的、不定性的、以及互动性高的, 所以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如何得以肯定, 是需要学生配合, 也需要学生理解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 所以教师应该努力与学生做好沟通, 在教学上兢兢业业, 呕心沥血, 而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 则应循循善诱, 以身作则, 两者相互尊重。并且在教与学过程中, 双方也应对于错误过失, 采取更及时更缓和的处理。坚持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并且在学生管理权上, 教师所涉及的不仅仅只是课业方面的, 更多的是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引导与管理, 其中主要包括学生所关心的社会问题、自身的心理问题等, 所以教师更应该细心、耐心地正确指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树立一个富有正义感、热爱祖国、健康善良的正面形象给学生以标榜。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在未来教育信息化、人性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 高校教师对于自身教学应该与时俱进, 而对于学生管理方面则应以人为本。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以身作则, 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而更好地育人, 诲人不倦。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教育在科技进步以及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高校教师作为当前教育的带头人和领头雁, 更应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深刻了解自身的职责、权利以及义务, 以身作则, 不断提高自身的休养, 从而更好的教书育人,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教师,权利,义务
道德权利与义务 篇2
教学反思
在本学期道德与法制优质课比赛活动中,我上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课,此课比较成功,但还有遗憾和不足之处。
一、对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认识到位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四课的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认识公民和知道我是中国公民之后,学习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重在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做一个自觉履行义务的公民。为后面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突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有方法。
通过文本学习、教师讲解和自主学习等方式,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图片视频的导入加强了学生理解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也有很好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设计合理
为了上好本节内容,完成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理解。
教学过程有: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活动园
(一、二、三)——小结。
四、设计意图明确
本设计的意图,通过学习自读文本、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学习知识、感悟理解,明白公民应自觉履行义务的法律要求和自觉意识。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五、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本课不足之处:1.学生课前准备不足,交流学习不活跃。2.引导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生回答问题不够顺畅,答所非问。3.活动时间短,学生思考不充分。
改进措施
试析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篇3
【关键词】学生;权利;义务
当前,由于学校中对学生的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人们对学生权利保障的问题研究较多。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现实中不仅存在学生权利受损现象,同时也存在学生自身义务履行不到位现象。此外,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是以学生与其相关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形式实现的,因此,探讨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离不开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一、学生权利与义务概述
(一)学生权利与义务界定
根据对权利和义务的这种理解,我们认为学生的权利主要是指公民在特定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按规定条件注册取得学生身份后,基于其学生身份依法在特定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可以做出享有相关利益的行为的资格。与之相应,学生的义务是指公民依其学生身份,为维护教育资源享有的秩序并完成学习任务应当依法在特定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做出一定行为,承担相应责任的资格。具有这一行为资格的学生,必须按照有关要求,完成相应学业,实现发展任务。实际上学生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并不限于此。因为学生还有公民身份,这使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的关系既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也是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在尊重学生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作为公民的权利;而学生在履行其作为学生的义务的同时,也要履行其作为公民的相关义务。
(二)学生权利与义务的分类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是指受教育过程的权利和义务,而非泛指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同时,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围绕其学习的需要而形成。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实现,仍与其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根据其与受教育权和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相关权利义务和间接相关权利义务两大类。公民进入学校后,其抽象的受教育权转化为现实的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得以实现。在学习活动主体运用一定的教育资源,通过学和教(或指导)的行为相互配合,朝着一定学习目标运动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在这种权利义务关系中,所形成的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就是直接权利和义务。由于直接权利和义务是最能体现学生身份特征的部分,因而,前述对学生权利和义务的概念解释,主要是针对这种直接权利和义务做出的。
(三)学生权利与义务特点
学生权利和义务具有标的同一性、自主实现阶段性、不可转让性、时空特定性和实现的相对平等性等特点。
第一、学生权利和义务的标的同一性。标的在此是指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指向的目标或对象。在学生所具有的直接权利和义务中,存在所指向的目标或对象是重合的情况。
第二、学生权利和义务自主实现的阶段性。学生是处于不同年龄和发展阶段的公民,而不同年龄阶段的公民的权利能力因其行为能力的区别。
第三、学生权利和义务的时空特定性。学生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过程中必然要与其他相关主体结成复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因而学生权利和义务的产生与实现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条件。
二、学生权利与义务内容
(一)学生权利
学生的权利是法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2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①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③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④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为保障学生权利的实现,法律还明确规定了其他法律关系主体如学校、教师应尽的义务,没有相应的义务的履行,学生的权利是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保障的。学生权利具体如下:
(1)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受教育权具体表现为就学的平等权、受教育的选择权和上课权等方面。
(2)学生的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38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学生也是公民,其人格尊严同样受法律的确认和保护
(3)学生的身体健康权。学生的健康权是学生人身权的重要内容。在学校中,对学生身体健康权和生命权的侵害主要是由于体罚学生和学校事故引起的。
(4)学生的表达自由权。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自由。人表达自己意见的方式有多种,可通过语言,也可通过服饰、化妆、手势、表情、发型、书画等。
(5)学生的人身自由权。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一种基本权利。学生也享有人身自由权。
(6)学生的通信自由权与通信秘密权。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1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另外,班主任强迫学生读出信的内容,还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二)学生义务
学生作为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享受法定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3条明确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学生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
三、结论
我国有各级各类学生约2亿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少年儿童。在新形势下,怎样保护学生权利,学生怎样才能更好履行义务,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弄清学生到底享有什么权利,履行什么义务。本文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界定、特点、分类、内容的做了一个浅显的分析,为了使其更加具体化,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细化,才能使主体更能知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论纲》[J],2009.
[2]刘旺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3]张文峰.《高校依法治校组论》,[J].高教探索,2004,(1).
[4]劳凯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张维平.《教育法学基础》,[M]辽宁大学学出版社,2009.
[6]代成功.学校学生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5.
作者简介:
高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问题探究 篇4
《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五条规定:“高等学校的教师及其它教育工作者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忠诚于人民的事业。”高等学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指高校教师相对于学生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具体来说, 高校教师的权利是指高校教师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学生可作或不作某种行为以及要求学生作或不作某种行为。高校教师的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高校教师对学生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
二、高校教师的权利
(一) 教学自主权。
教学自主权是高等学校教师最基本、最核心的权利。《教师法》第2章规定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享有自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专业创新的权利。布鲁贝克认为高等学校的三项主要职能中, 教学 (传播高深学问) 最古老的。高校教师享有较大的教学自由裁量权, 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自由地组织教学活动, 自主确定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 以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学科发展。
(二) 管理监督权。
对学生的管理监督权既是高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权的内容之一, 也是其职责所在。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素养, 树立积极向上健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高校教师对学生的管教主要表现在, 根据学校的约束性规章制度, 对学生在学籍、成绩、纪律、操行、卫生、活动等方面实施管理和监督。学生一经入学, 高校教师便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学生实施管理。
(三) 指导权。
指导权是高校教师重要的权利之一。高校教师有权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及特点, 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尤其在学生的学习、优势、升学、就业等方面给予指导。高校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等各项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是只有通过教师的指导, 学生才能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 顺利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业内容;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少走弯路, 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成绩及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 评价权。
对学生进行评价是高校教师特定的基本权利, 是与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教师法》第2章规定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高校教师有权对学生的学业、品行、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只有确保专业教师的参与, 教学评价和管理才能做到科学、公正。因此,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教师的评价权。
三、高校教师的义务
(一) 认真教学的义务。
教学义务是高校教师对学生应负的主要责任, 也是高校的生存之本。《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教师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遵守规章制度, 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履行教师聘约, 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从《教师法》的要求可看出, 教学使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高校教师应爱岗敬业, 专心教学, 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不尽认真教学的义务, 不仅是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 告知义务。
告知义务是指高校教师将学生的学业、奖励、违纪及其他情况告知学生, 并使他们得以了解的义务。一是高校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其在校的各项表现, 并注意方式的得当和有效性;二是高校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学生提出的关于了解其在校情况的要求, 而应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 确保学生及其监护人知情权的落实;三是高校教师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学生的各项处分决定。
(三) 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
《教师法》第二章规定教师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保护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是高校教师应负的义务。一是高校教师的个人行为不得侵害到学生的合法利益, 如学生的学习权、知情权等;二是当学生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 高校教师应实施相应的救护行为;三是当学校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时, 高校教师应当以合法的方式与程序, 积极协助有关单位查处实施侵权行为的人,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 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
热爱和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教师法》第二章也规定了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高校教师应该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无论学生性别、种族、长相、学习成绩、性格爱好、家庭背景等的差别, 都一视同仁;要树立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法律观念, 不可歧视、侮辱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五) 树立健康教师形象的义务。
《教师法》规定教师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为人师表”的义务。“教师的形象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 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高校教师至少应树立以下三方面的健康形象:第一, 树立健康的道德形象, “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第二, 树立健康的文化形象。既“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又要杜绝学术腐败行为。第三, 树立健康的人格形象。高校教师应该树立起理解学生、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等人格形象。
(六) 提高自身水平的义务。
《教师法》第二章规定教师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管理等业务水平, 是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 也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客观要求。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学术、业务和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高校教师才能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 更好地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
(七)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的义务。
高校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与学生思想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 (试行) 》, 也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高校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 应该担负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其积极人生态度的责任和使命, 这也是教书育人的应有之义。
出于办学需要, 高校教师的分工有所不同, 本文所指的高校教师是授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与教辅人员的统称。在实际中, 不同类别的高校教师因其职责不同有着对应不同的权利与义务。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教育厅组编.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权利与义务作文 篇5
如今的我已不再拥有幸福童年,我失去了童年,但是在我回忆中留下了童年那深深的足迹。我现在拥有的是乏累青春。
可是在童年的世界中我拥有快乐,拥有活力,拥有天真和单纯。春天,约出小朋友去寻找春天带来的惊喜,我有活力。夏天,把家中早已备好的水枪拿出来,和小朋友打水战我有快乐。秋天,和小伙伴一起到树的摇篮下采集属于我们的秋集,我有天真。冬天,下雪了,天冷了,可我们一样快乐。我们打雪仗,丢雪球,溜冰,我有单纯。
可是在我青春的世界中,春夏秋冬我们一直起早贪黑的上学,没有童年的快乐,只是无味的追求父母和老师的喜爱和夸奖,没有自己的空间。
在童年的世界里每次出门回来总是喊上一句:妈妈,我回来了,我饿了。妈妈总是应上一句;好宝贝。等等,马上就好了。
可是在青春的世界里,每次在出门上学回来。如果喊上一句:妈妈,我回来了,我饿了。妈妈总是应上一句:快点写作业,把作业写完了在吃饭。所以我们回家后只有默默的写作业。
在青春90后的我们的世界中,没有自主,盲目的顺从,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凡是,只要是父母说的话对我们都有一个思想;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我们应顺从,可是、这些都摧残了我们的活力,我们的青春魅力,我们好比是孙悟空,头上都有一个紧箍咒,则父母便是师傅如我们做的不如意他们便念紧箍咒。
在新的一个21世纪中,90后的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怎样支配自己的时间,树立自己的梦想
浅谈高校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篇6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权利;义务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每个人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都在不断的强调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我该做什么,我应该享受到什么,都有了明确的界限.高校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代表群体,现在也在不断的强调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如何才能使大学生更好的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是我们比较关心的内容。
一、高校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义务的概念及特点
权利就是主体个人自主决定可以做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义务就是权利的“对称”,是法律约束主体个人行为的一种手段,使个人必须依法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不能随心所欲。通俗来讲权利就是保障某种行为的行使,义务就是不得不做出或者禁止一定的行为,也许不是出于自愿但,但是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参加者,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对象,他们有受教育权,同样也是教育义务的承担者。
(二)高校大学生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1.高校大学生的权力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除了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外还享有:第一、受教育权,高等学校学生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第二、学术自由权,高校学生可以自由的表发言论、文章、学术科研的权利,第三、宗教信仰自由,第四、人身自由权,五、学生有权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时间,找兼职或者是勤工俭学等,第六、监督检举权,学生有权利监督学校教学行政等各项工作和活动,对不合理或者不正当的现象,并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权利,包括:第一,有权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受教育权是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第二,根据学校相关规定有权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第三,有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团体活动及文娱活动,如参加班级主题班团会,参加班级组织的春游等。第四,学生有权受到学校的公平平等待遇,有权完成学校规定学习任务和相关的课程后,有权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第五,当学生在遇到学校给予的不公正处分时候,学生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請。第六,享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其他权利。
2.大学生的义务
首先,大学生普遍都年满18岁合法公民,要履行作为普通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主要有接受教育的义务,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等。 其次,作为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尽的义务。第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第二、遵守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第三,努力学习,完成相关规定的课程和学业,第四,学校运行需要一定的费用,学生应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第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有爱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思想积极向上,第六、遵守校纪校规、有义务维护学校稳定团结,最后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特别需要说明是,高校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制定相应的校纪校规,虽然不是属于法律范畴,但对学生而言是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所以大学生都有遵守校纪校规的义务。
二、高校大学生权利与义务的观念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普法教育的深入,法制建设不断的发展,学生的权利意识、守法意识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他们表现出的各种法律意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的不协调。实际上义务与权利是相对,它们总是同时出现,行使权利的同时必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而当代大学生对权利和义务却存在认识的偏差,权利义务观缺失与越位。比如,就大学生而言,有受教育的权利,认为交了学费,学校就一定要负责教育到底,学校不能以违反校规而随便的开除学生,学校也总是以教导为主,惩罚为辅。从而导致了有些学生觉得老师上课是必然的,而自己是否去上课是偶然,逃课、旷课是家常便饭,反正不会被开除,他们就无视校纪校规存在,毫无约束。学生觉得自己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不能无故开除自己,他们维护了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却没有履行学生应该遵守校纪校规的义务按时上下课。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学生面对自身利益是要求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没有相应的履行其应该履行的义务。目前一些大学生在维护自己的权利的同时,却又推卸了义务和责任。“一边倒”的现象很严重,只看到了权利而淡化了义务,不少大学生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义务观,头脑中缺乏应有的义务和责任,认为大学是自由的,学习是自由,恋爱是自由的,认为享受权利是理所应当的,负责是社会和学校的事情。近几年发生的一些学生和学校产生的纠纷,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思想错误导致的。有些学生认为我出了学费给学校,学校不应该对我诸多管制,应该理所应当为我服务。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是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权利要行使的合法,义务的履行也自觉。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教育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走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的观念,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三面开展。
(一)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有针对的开设基本的法律课程,深入学习校纪校规,学习《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多开展权利与义务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之间增加思想交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权益和责任意识。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一体性。
(二)创新高校的管理体制
随着依法治国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与学生关系也发生着的变化,不再是传统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这的关系了,学生的维权意识越来越重,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要不断创新。所以,高校必须更新理念,构建复合法律法规,注重大学生的权利规章制度,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督促学生旅行自己学生的义务。
(三)重视思想道德的修养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源于道德,道德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高校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意识,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身修养,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科学的运用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群仿.权利义务观的”缺位”与”越位”[N].中国青年报,2005.
[2]简敏.大学生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制化构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3]冉益群.新”规定”中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6).
道德权利与义务 篇7
高等教育的授课对象绝大部分都是成年人, 在我国法律上对成年人的界定是指年满18 周岁的公民。法律上认为精神健全的成年人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仅由此便可以看出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教育而言, 无论是教育方式还是管理方式, 一定会有很大不同。例如, 从最表面层次的学校门口来看——我国从幼儿园到高中, 学校大门都实行对外封闭制, 在上课及教学活动时间内, 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学校, 更不允许学生私自外出;然而, 高校校门基本是对外敞开的, 对进出一般都没有限制。即使是上课期间, 对于高校成年学生, 学校不可能时时限制其出入自由。所以, 高校教师和未成年教育工作者在受众上是明显不同的, 对于这样的差异性, 笔者认为应该从法律规定上, 区别出高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2. 现今高校教师权利与义务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我国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笼统地适用于所有教学工作者, 然而真正落实教师权利和义务的是每个学校自己的教师管理制度。而实际中的规章制度大多站在学校的角度, 甚至有些高校将法律并没有规定的义务也规定在管理制度里, 而将权利虚置。
(2) 现实中对高校教师的管理依然和中小学一样, 重视形式化的统一管理和约束。例如, 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用黑板粉笔而不能仅用PPT多媒体进行授课。高校教师面对的是成年学生, 教育目标也不是应试, 有权利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来实行个性化教育。
(3) 对专职授课教师与行政人员、辅导员等的权利与义务无法做到一视同仁。当下在我国高校中按照工作内容大致可将职工分为专职授课教师、行政人员和辅导员三类。与专职授课教师一样, 行政人员与辅导员也都分别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称, 也往往需要承担一部分授课任务。但实际上由于工作内容的差异性, 对这三类职工的工作任务安排、薪酬制度、分配机制无法做到绝对配比或一视同仁, 即存在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
3. 关于高校教师权利与义务的法律保障方面存在问题的一些思考
(1) 关于我国高校教师差异性的思考。由于不同类别的学校对教师身份的规定可能有差异, 为保证国家教育目的和教育标准的实现, 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应该从法律上着重统一管理, 更强调纵向的法律性质和职业公务性质。而高等学校与其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应在确定的法律框架下建立横向型的对等关系, 更多体现其专业性质。
(2) 关于教师权利义务与学校规章制度冲突的思考。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有年度教师代表大会, 会议对学校的各方面管理及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那么是否有可能将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权更多地移交到教师代表大会上?另外, 无论何种类型的高校, 均有较为擅长教学与较为擅长科研的教师, 学校管理制度应当从实际出发, 从制度上保证每个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 而不是简单“一刀切”。对学生教育, 应做到因材施教, 对教师的管理也应做到因人而异。
(3) 关于高校教师与学生权利义务的关系思考。教师这一职业是直面学生, 对学生直接负责并被学生直接影响。因此学生的权利义务和教师的权利义务是有相关性的。高校学生的个体特征性要求高校教师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符合成年人的特性, 在制定高校教师权利义务的同时, 要最大限度地考虑高校学生的自我权益认知特性。这样不仅高校教师的权利义务更容易得到实现, 也能更贴近学生心理, 减少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管理冲突。
教师是高校工作人员中的灵魂力量, 因此, 保证教师的权利与义务能适应现实需求, 值得进行思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余雅风.从教师职业的公共性看教师的权利及其界限[J].教师教育研究, 2006, (3) .
[2]劳凯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教师的专业权力[J].教育研究, 2008, (2) .
道德权利与义务 篇8
《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 归夫妻共同所有:…… (二) 生产、经营的收益。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 有平等的处理权。”那么, 夫妻收益共有权是否为商主体的财产权?
对此, 本文予以探讨:夫妻共有财产权与出资人权利界限为何?夫妻的生产、经营的收益的共有权与出资人权利的界限为何?夫妻财产权与商主体的财产权界限为何?
一、个体工商户
“我们把《民法通则》关于“两户”的规定解释为家庭合伙。”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是参与经营的家庭成员为合伙人, 以赢利为目的经济组织。“个体”并不表示经营者的人数, 而是表示经营体所属的所有制形式。个休工商户由家庭中的一人经营的, 为独资企业, 不属合伙。
(一) 个体工商户经营权与财产责任
1. 经营者享有经营权。家庭经营的, 登记的成员共同享有经营财产权。
经营者是核准登记的自然人。登记为一个人的个体工商户为一人经营;家庭成员登记的个体工商户, 为家庭经营。《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 “《条例》第八条所列登记的主要项目中经营者姓名是指依法核准登记的本实施细则第二条的申请人姓名。家庭经营的, 参加经营的家庭成员姓名应当同时登记。未登记的家庭成员, 也参与工商户经营事务的, 应视为雇员身份”。
登记具有公示效力。因此,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权由名义“经营者”的配偶一方享有。除双方共同被工商登记外, 原则上非“经营者”的配偶一方不享有经营支配权, 其参与工商经营事务的身份为受“经营者”劳动支配的雇员。对第三人为法律行为, 由名义“经营者”的配偶一方作出。
2. 经营财产责任
国务院《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 个人经营的, 以个人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家庭经营的, 以家庭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四十三条: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 一方从事个体经营或承包经营的其收入为夫妻共有财产, 债务亦应以夫妻共有财产清偿。有学者认为: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双方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 或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利益归家庭共享的是夫妻共同债。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主要标准是有无投资与有无受益, 其中主要看受益;个体工商户, 强调受益人承担债务不仅是对债权人权利的保护, 也符合权利义务一致的原则。
上述解释, 笔者认为不妥。以经营的“收入”归入夫妻共同财产, 就扩大由家庭全部财产承担责任, 不利于非经营的配偶一方财产权的保护。它会导致, 一方从事经营, 共同生活的夫妻必然以共同财产承担经营责任;即使夫妻实行分别财产制, 一方用经营取得的财产履行法定扶助义务, 另一方也要承担经营财产责任。这些有违《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的宗旨。
个人主义的民法观中, 不存在个人之上的“户”的民事主体, 社会最小单位是个人。夫妻人格独立, 不再是夫妻一体、人格被一方吸收。夫妻财产权独立, 财产责任能力独立。经营有风险。原则上, 夫妻一方的经营行为, 应由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另一方没有义务承担。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则属自然人企业, 不具有法人资格。企业财产与企业主或合伙人的个人财产不完全分离, 企业的债务要由企业主或合伙人承担无限的或连带的责任。”“财产不独立导致个人独资企业无法以自己的财产独立承担企业的债务。”企业的债务由投资人承担无限责任是因为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不分离、混同。由此, 个体经营的债务应由经营者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的责任, 因为经营财产与个人财产不分离、混同。
上述司法解释, 债务以夫妻共有财产清偿, 是以个体经营或承包经营的财产 (主要是经营收入) 与夫妻共有财产混同、难以分辨为前提依据。主要收入归入夫妻共有财产, 据此可以推定个体经营或承包经营的财产与夫妻共有财产混同。因此, 个体经营或承包经营的收入主要用于家庭共同生活, 为夫妻共同债务。个体经营的收入应该是个体经营户或承包经营者的经营财产。夫妻双方应保证经营财产独立于共同财产, 更不能侵犯该财产。非经营的夫妻一方对经营财产混同有过错, 其承担责任是合理的。
但, 应区分经营中的“利润”与“收入”。不能将“经营利润分配”, 视为“经营的收入归为夫妻共有财产”或“经营的收入用于家庭共同生活”, 更不能以此推定财产混同。我国《婚姻法》采取多数人的意见, 生产、经营受益属于个人劳动所得, 在婚后所得共同制下, 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生产、经营受益归入夫妻共同财产, 是经营的配偶的义务。经营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不混同情形下, “经营的收入”中非再投入的经营利润归属夫妻共同财产, 是合理的, 属婚姻财产制的效力所致, 是非经营的配偶的财产权利。非经营的配偶一方对此享有利益, 是其履行婚姻义务的结果。如果非经营的配偶一方对另一方从事个体经营或承包经营的债务承担责任, 这是对婚姻的经营以外劳动行为的功效的否定。这样以来, 配偶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的收益归入夫妻共有财产权, 难以实现。
在婚后所得共同制下, 配偶对归入夫妻共同财产的财产来源, 应该有义务保证其来源正当、合法。如配偶一方相信其归入的财产是正当、合法的, 应该适用善意取得;如有过错, 仅为赔偿或退还 (仅为归入财产额范围内, 不能扩大) , 这样才公平。否则, 如一方婚前已经开始从事经营, 那么, 共同生活的夫妻另一方将承担的经营债务包括婚姻期间和婚前的经营债务。这对非经营方, 明显不公。
由上, 从事个体经营或承包经营的财产责任应是独立的, 由经营者承担。经营财产责任应为:个体工商户为个人经营的, 以个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为家庭成员经营的, 以登记的经营者的个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财产应具有独立性, 经营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 (或家庭财产) 混同的, 个体经营的债务以夫妻共有财产 (或家庭财产) 清偿。
(二) 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财产和收益归属
1. 投资财产的归属
我国家庭成员历来不注重个体而注重整体, 如夫妻双方参与他人的合伙是把夫妻作为一个共同合伙人看待;不把夫或妻看作是一个独立合伙人。夫妻各自拥有独立的财产和利益, 可以个人财产出资共同经营, 约定利润分配和债务承担。夫妻间可以互为合伙人, 其实, 这种夫妻合伙与其他个人间合伙是形式上有所差别, 而无实质意义的区别。
《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 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笔者认为, 财产出资时, 经营者与财产共有人约定归属经营者人所有的, 个体工商户的财产归经营者人所有, 即约定部分各自所有。财产出资时, 与财产共有人没有约定出资财产归属, 不能推定出资归属为名义经营者所有。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 以个人特有财产投资的, 投资财产为经营者个人所有。以共同财产投资的, 投资财产为夫妻共同所有, 视为夫妻约定“经营者”经营出资财产;这种属于合伙, 名义经营者为有名合伙、无限合伙, 另一方为隐性合伙、有限合伙。我国承认隐名合伙及有限合伙。
2. 个体工商户的剩余财产的归属
以个人特有财产投资的, 个体工商户的财产归属经营者个人所有。以共同财产投资的, 个体工商户的剩余财产的归属为夫妻共同所有。
3. 个体工商户的收益归属
笔者认为:经营的收入归入夫妻共同财产, 将承担共同无限责任, 这种归入是危险性的取得财产;如非经营一方不知晓的, 就属加害性财产归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收入不能视为“收益”, 因为经营财产包括经营中债权债务的总和。非再投入的经营利润才属《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收益”。这即保障夫妻共有财产权的无瑕疵, 又对第三人的债权的财产责任范围无损。
因此, 夫妻共同财产制中, 个体工商户的非再投入的经营利润归入夫妻共同财产。经营一方处理“收益”应有利于婚姻利益, 保证另一方对“收益”享有合法的夫妻共有权。另一方对合法“收益”享有支配权。
二、个人独资企业
企业是依法设立的, 从事经营性活动并且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法律人格的组织, 是一个组织体。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 由一个自然人投资, 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 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经营, 对外是以独资企业名义而不是投资人名义。个人独资企业名称是企业对外交往的标志。
(一) 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权与财产责任
1. 个人独资企业经营权的归属
个人独资企业经营事务执行权归名义“投资人”行使。《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十九条规定,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可以自行管理企业事务, 也可以委托或聘用其他具有民事行为的人负责企业的事务管理。
《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十八条规定, 投资人在申请企业设立登记时明确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 应当依法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笔者认为, 家庭共有财产的共有人参与个人独资企业经营的, 根据权利义务对等, 家庭共有财产的共有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应享有经营决策和监督权。
因此, 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 夫妻个人或共同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 由名义投资人经营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 非名义投资人不得处分个人独资企业中的财产。
2. 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责任
《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规定, 由一个自然人投资, 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 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十条,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以个人财产出资或者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 应当在设立申请书中予以明确。“如果投资人在向登记机关申报出资时, 没有说明是以家庭共有财产出资, 就不能要求投资人以其家庭共有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另外, 有学者认为, 个人独资企业解散, 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 投资人应当以夫妻共有的其它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笔者认为, 该主张有违《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规定的精神。如共有财产的共有人参与个人独资企业经营决策、执行权的, 或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独资企业混同的, 夫妻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有合理性。但, 如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独资企业不混同、是独立的, 或共有人没有参与个人独资企业经营决策、执行的且投资人的经营是独立的, 以夫妻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这侵犯非经营的配偶方的财产权。
3.《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十八条规定, 投资人在申请企业设立登记时明确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 应当依法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在美国, “剩余企业”即不属于任何其他企业的企业, 即可推定为合伙, 不管当事人主观是否有设立合伙关系的意思, 也不需要履行任何特定的手续。笔者认为, 登记为共同财产出资的, 投资人与财产共有人没有约定出资财产归属, 应为共有人委托名义出资人经营出资财产。这种属于合伙, 名义出资人为有名合伙、无限合伙, 其他财产出资人为隐性合伙、有限合伙。如果家庭财产与投资和经营的财产是分离的, 且投资人的经营是独立的, 共有人没有参与个人独资企业经营决策、执行权, 那么, 只能由经营者对独资企业承担无限责任, 才合理。但是, 家庭共有财产的共有人与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具有利害关系, 个人独资企业被家庭共有财产共有人完全利用、丧失独立性, 及财产混同的, 非经营的其他投资财产共有人应承担无限责任。
(二) 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归属
1. 个人独资企业归投资人所有。
美国的独资企业, 是只有一个所有权或剩余资产所有人, 对企业利润享有专属的不与他人分享的权利。笔者认为, 以个人财产投资的, 个人独资企业的剩余财产归投资人个人所有。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投资的, 个人独资企业的剩余财产归家庭共有人共有。大多数人认为, 对夫妻以一方名义用夫妻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而设立的企业财产, 虽然《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享有所有权。但这只是企业财产的对外效力。对内效力上, 该企业仍属夫妻共同所有。
2. 投资人与财产共有人约定出资归属投资人所有的, 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财产归投资人所有。
与财产共有人没有约定出资财产归属, 共有财产的性质不变, 仍为共有, 应为共有人委托名义出资人经营出资财产。
3. 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财产应与家庭财产分离。
个人独资企业的分配利润属《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收益”。经营一方处理“收益”应有利于婚姻利益。同时, 另一方对“收益”享有夫妻共有权。
三、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合伙是集人合与资合于一体的组织。合伙具有团体属性。合伙组织有自己的字号, 以此区别于各个合伙人及其他第三人。合伙组织依《合伙企业法》与合伙协议的规定形成合伙组织的意志。
(一) 合伙人的权利
事务执行人是合伙企业内部关系而言, 合伙代表人是合伙企业对第三人的关系而言。《合伙企业法》第二十五条等法条规定:合伙人对合伙事务的执行享有平等的权利。按合伙协议的约定或全体合伙人的决定, 可以委托一个或数个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事务, 其他合伙人不再享有执行合伙的该项事务的权利。合伙人就出资的财产对合伙企业的出资份额按合伙协议的约定享有权利, 合伙协议没有约定, 平等享有。
因此, 配偶赞同另一方以共同财产出资合伙企业, 就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的法律行为无须得到非合伙人名义的夫妻另一方的同意, 与合伙有关的法律行为必须向合伙人名义的一方实施。夫妻为合伙人组建的合伙企业, 夫或妻对合伙企业执行权利, 依《合伙企业法》及合伙协议的规定行使。
(二) 合伙人的财产责任
1. 合伙企业对合伙债务以合伙企业的财产承担责任。
财产不足时, 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2. 夫妻一方为合伙人, 应其个人财产承担责任。
笔者认为, 夫妻为共同财产制的, 原则以共同财产的二分之一为财产承担的限额。夫妻为合伙人组建的合伙企业, 夫或妻对合伙企业的财产责任, 依《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承担。夫妻以个人财产承担责任, 如夫或妻一方为有限合伙, 则承担有限责任, 另一方承担无限责任。否则二人为普通合伙人, 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的夫或妻, 应遵守有限合伙人的义务, 否则, 承担普通合伙人的责任。
(三) 合伙企业的财产归属
1. 在美国, 普通合伙被称为“剩余企业”, 有两个或多个剩余资产所有权人。
合伙人的出资及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和依法取得的其他财产, 归属合伙企业的财产。合伙企业的剩余财产归属合伙人共有。
2. 合伙企业的利润依《合伙企业法》和合伙协议分配。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合伙企业分配利润属于《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收益”。夫妻处理“收益”应有利于婚姻利益, 双方对“收益”享有共有权。
四、公司
公司是企业法人, 有独立的法人财产, 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一) 股东权
1. 性质
社员权是由团体法或组织法所规定, 客体表现为财产利益和对社团经营管理事务和参与。1875年德国学者瑞纳德首倡股东权为社员权之一种, 已为德国通说。股权是社员权, 既与物权有别, 亦不同于债权, 而是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 为大多数学者接受。
2. 股东权的权能
股权的内容是自益权与共益权。支配经营、救济与附属权为多数共益权。支配经营具有程序性、团体性, 受团体规则约束。救济与附属权具有法定固定性、团体整体利益性。《公司法》第四条“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股份既可以一个股东单独所有, 也为两个以上规定共有, 股份的共有人应当确定一人行使股东权。股东是向公司出资或认购股份并记载在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名册上的人。股东确定的条件: (1) 向公司出资或认购股份。 (2) 被记载在公司章程或股东名册。股东名册是公司依法设置的记载股东及其所持股份的簿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名册, 具有完全的推定对抗效力。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名册, 具有推定效力, 登记或变更登记具有对抗效力, 出资额记载为内部效力。因此, 股东权由公司的股东名册登记的名义一方独立行使处分、转让、设质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等权利。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配偶用共同财产投资与公司, 获得股东权。夫妻的股权由股东名册登记的名义一方依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
(二) 股东的出资财产
夫妻可以用个人财产或共同财产出资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成为股东。笔者认为, 以共同财产设立有限责任公司, 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出资共同财产的出资股份归个人所有;或可以约定出资股份由夫妻一方经营, 股份归属夫妻共有。
(三) 股东的财产责任
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东滥用股东权, 依“揭开公司面纱”, 股东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 依法行使股东权利, 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 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 逃避债务, 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 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财产应独立于夫妻共同和个人财产。笔者认为, “股东”夫或妻滥用股东权, “揭开公司面纱”承担赔偿责任, 原则由个人财产承担责任。夫妻另一方对“股东”夫或妻滥用股东权有帮助或参与等有过错的, 一起承担共同责任;对“股东”夫或妻滥用行为没有关联的, 不承担责任。如果以共同财产设立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仅有夫妻两人, 公司由夫妻一方实际经营的, 另一方没有实际履行股东权利的, 应推定实际经营者滥用股东权利。
(四) 公司的财产及分配利润
1. 公司财产由公司法人所有。
公司的剩余财产归属股东共有。
2. 公司分配利润依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处理。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 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 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 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 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3. 夫妻取得股份的分红股息, 属《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收益”, 归属夫妻共有。
夫妻处分分红股息, 应符合婚姻共同体的利益。
道德权利与义务 篇9
晋律关于遗失物的法条也已佚失, 但从张斐注律表“若得遗物、强取、强乞之类, 无还赃法, 随例畀之文”判断, 得遗物、强取、强乞虽在法条中没有规定要还赃, 但按照律首《法例》篇的规定也应还赃。可见, 晋律亦规定遗失物须归还原主, 尽管不知在找不到原主的情况下应如何处理, 但有一点能够肯定, 拾得遗失物者如不将遗失物送官就构成犯罪。这与秦汉时相比, 法律对遗失物拾得关系的规定已经有所变化。秦汉以后法律限制遗失物按先占原则占为己有, 唐代法律继承了该传统, 立法强调阑遗物 (即遗失物) 必须交还原主, 拾得人负有送官义务, 而无获得其一部分为己有的权利。据唐《捕亡令》, 阑遗物必须送官, 公示30日后无人认领, 即由官府收藏;再公告1周年后, 仍无人认领, 作没官处理。原物尚存在, 原主人前来认领的仍归还原主。认领时须检验财物标记、或出示证据, 并要有保人担保。对于阑遗的牲畜, 唐《厩牧令》规定, 在牧场、两京地区的阑遗畜公告1年后, 无人认领则没官, 但原主仍可随时认领。地方州县在当地公告半年后无人认领则出卖, 原主仍可认领获得卖价。与拾得其他财物的拾得人一样, 拾得阑遗畜人也没有任何权利。宋元法律有关阑遗物的归属问题, 完全沿袭唐律令中的有关条文, 只是元代有关阑遗物的法条较多, 立法较为细致。
与唐宋法律不同, 《明律.户律.钱债》“得遗失物”条规定:“凡得遗失之物, 限5日内送官, 官物还官;私物召人识认, 于内一半给与得物人充赏, 一半给还失物人。如3 0日内无人识认者全给。限外不送官者, 官物坐赃论, 私物减二等。其物一半入官, 一半给主。”可见法律所保护的重点已不是遗失人的所拾得制度在我国古代立法史上的巨大变化。清代初始完全沿袭明律规定, 到清末由日人松冈义正起草的《大清民律草案》于1033条也明确规定:“拾得遗失物人依特别法令所定取得其所有权。”该草案未施行, 清政府即覆灭, 民国建立后, 于1925年制定《民国民律草案》, 其中对《大清民律草案》关于遗失物的规定未作修改。该草案也未曾施行, 其物权编仅为各级法院作为法理参考引用。
于1 9 2 9年生效的中华民国物权法 (该法在我国台湾地区现仍有效) 关于遗失物拾得的规范, 是仿效《日本民法典》之结果。该法的制度特色在于, 它将遗失物拾得的效力按照拾得人对遗失物的合法处置抑或非法处置而分为两种情况, 并对拾得人合法处置遗失物和非法处置遗失物的性质、法律后果及拾得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规范, 其所采用的是附条件取得所有权主义。
可见古代并没有说完全用我们现在所说的拾金不昧去处理遗失物品。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丢失物品的现象很常见, 有的人是拾金不昧, 非要等到失主认领回去方可安心, 有的自己归为己有, 让失主是担心焦急也没法找到, 从而使双方产生纠纷进而引发出一系列关于遗失物拾得的法律问题。本文浅谈我国古代遗失物的拾得与权利义务分配制度。
关键词:我国古代,遗失物,遗失物拾得,权利义务
参考文献
[1]、武树臣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222-224页。
道德权利与义务 篇10
1 我国注册建筑师面临的困境
我国建筑师业务范围受限, 注册建筑师制度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执业建筑师对施工质量控制力度不够, 因此缺乏指挥的领军地位。 (1) 注册建筑师的准入门门槛较高范围较窄, 存在不合理之处。 (2) 条陈僵化的规范规则等行政管理体制制约了我国建筑师行业业务的发展。 (3) 境外建筑师的大量涌入, 冲击了我国本土建筑师的业务实践。据统计, 全球规模最大的200个跨国设计公司中的140家在中国有业务活动, 境外建筑师超越我国本土文化的建筑实践带给中国建筑师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4) 目前, 受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内建筑市场采取低价竞争策略, 建筑师收费困难、时间紧迫, 导致难以设计出建筑精品, 设计创意缺失。
2 注册建筑师应有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目前, 在我国实行的注册建筑师制度, 注册建筑师被国家赋予了一定的权利, 且其权利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依据法律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无理阻挠其依法执行注册建筑师业务, 同时也被赋予了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是需要注册建筑师履行和遵守的。 (1) 建筑师应该通过建筑设计手段成为城市美化运动的创造者。建筑设计美观, 城市空间宜居, 是城市建设的追求。虽然, 在其建设中, 城市形象会受到城市决策者或者投资商的影响, 但是执业建筑师应该尽其所能发挥专业优势, 最大限度为城市美化运动做出贡献。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就深刻挖掘了美国当时的城市问题, 理性的用专业知识影响了决策, 扭转了纽约的城市改造。 (2) 推动可持续人居环境发展, 促进可持续建筑的实现。如今,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共识。建筑师有责任和义务减低建筑能耗, 减少环境破话。建造可持续建筑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例如我国建筑师王澍, 在追求前卫的建筑风气盛行的当前, 王澍反其道而行, 通过利用建设地废旧材料的回收建造了一些建筑。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社会资源的节约。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赖于建筑师的道德水准。这是一种对经济、对社会负责的体现。 (3) 积极担当建筑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建筑既是一种文化, 同时其也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师应当以普通百姓的姿态来对话百姓, 在埋头创作之余, 加强公众参与, 让建筑深入人心。承担起传播文化的重任。 (4) 作为执业建筑师积极参加我国组织的继续教育。建筑业在不仅在我国在全球都是发展迅速的一门产业, 作为执业建筑师有责任和义务在考取注册建筑师之后仍然继续完善自我加强知识储备, 保证与国际接轨, 学习更多的成熟技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常态的经济体制下, 建筑产业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总体结构中, 房地产建设业明显过剩。利民市政工程包括园林景观、交通工程等需求量加大。在城市建设领域中, 新区的商品房开发需求量减少, 旧厂区、旧城区等的改造更新项目增加, 建筑产业面临深刻的战略性调整。
3 以旧厂区保护为例论述建筑师转型
旧厂区是工业遗产的承载地, 工业遗产是城市发展, 城市文脉延续延续的重要载体, 因此旧厂区的保护更新方式不仅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复兴有重要意义, 对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的保护也有深远的影响。宗前文所述, 在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新常态背景下, 旧厂区的保护、更新以及再利用发展方向也将出现变革。
旧厂区由于其自身功能的特点, 在城市建成区中为城市功能的重置留下了很大的改动空间。废旧的厂区对新功能的置入限制较低, 其可以变为城市景观公园、公共活动中心、艺术园区、博物馆等城市公共空间, 可以很好的缓解老城区等城市建成区城市开放空间较少的问题。
3.1 新常态下旧厂区保护利用策略转型
(1) 促进执业建筑师向关注文化创新方面转型。文化创新是了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旧厂区体现着一个时代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背景, 反映了当时先进的技术水平。因此旧厂区的改造更新离不开文化驱动的创新, 基于文化创新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可以为原有的破败的产区注入新的活力, 恢复生机, 为城市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
3.2促进建筑师可持续设计手法的转变
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 我国城市发展的进程也逐步减慢。建筑建造的不可再生性要求我们必须可持续的改造更新旧厂区, 进行有计划的利用改造, 摒弃以往大拆大建的发展模式。因此建筑师应该在保护利用旧厂区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 执业建筑师加强与公众的沟通
新常态经济体制下的旧厂区保护与再利用应该是协同式的。执业建筑师应该加强公众参与, 将社会人民群众的意见加以调研采纳, 让旧厂区的改建更加适应于城市居民, 也让公众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该区的文化内涵, 增加受益群众对该区域的认同感, 自豪感, 形成坚定的群众基础旧厂区的保护利用与更新是一项复杂的项目, 通过对旧厂区的更新的列举, 提出了在新常态的经济体制下, 我国的建筑师应该如何转型升级迎接挑战的三条建议。本文提出的挑战是我国建筑师需要认真考虑的几点问题。在未来多领域融合的时代, 建筑师应该克服困难,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汪瑀, 阳建强.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贵阳, 2015.
[2]李梓林.对注册建筑师素质与责任的一些思考[J].门窗, 2015, (7) :216.
道德权利与义务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066-02
2015年云南省思想品德中考实行全省统一命题,但是由于全省各地州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如何做好中考总复习,整理出一份有利于学生备考的复习资料,成了初三老师们的必修课。
依据2015年云南省思想品德考试标准,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对“公民的权利义务”这一专题的内容及相关案例进行了整理与研究。
一、知识整理与案例解析
(一)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考试层次要求:B)
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宪法规定的权利,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2)宪法规定的义务就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怎样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国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法律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权利,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各种义务。
(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两者具有一致性。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3)所以,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3.我们应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正确行使权利:(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1)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二)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考试层次要求:B)
1.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1)地位: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
(2)法律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3)我们应怎样行使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① 公民应该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②当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③我们享有生命健康的权利,也负有不伤害他人生命健康的义务
2.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1)地位:人格尊严权是公民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2)内容: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3)法律依据: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我们应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
①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当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如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停止侵害;请求法律保护,向有关门反映;必要时向法院提起诉讼
3.公民的隐私权
(1)什么是隐私?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个人信息,②个人活动,③个人领域。
(2)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3)我们应怎样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当隐私权受到侵犯时,怎么办?)
①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消除影响;②可向有关部门反映,请求帮助;③必要时,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权
案例解析:
拥有自己的秘密是我们长大的标志之一。作为中学生应该保守的秘密是
A.网友约自己单独见面 B.考试时作弊未被发现
C.自己真实的个人信息 D.上学途中被强行“借钱”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保守秘密的要求。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事情可以保密,而有些事情却不能保密。C正确,保护自己的隐私能获得内心的安宁;A错误,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B错误,是缺乏诚信品质的表现;D错误,是懦弱、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表现。
(三)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考试层次要求:B)
1.什么是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2.为什么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 (怎样劝说不让子女上学的父母)
(1)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们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它能唤起人的潜能,从而开辟出人性发展的道路;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2)对于国家、民族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3)我国宪法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3.什么是义务教育?它的显著特征有哪些?
(1)含义:国家统一实施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基本特征: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4.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应怎么办?
(1)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应增强维权意识,坚决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2)请求父母、老师的帮助;
(3)向学校、居(村)委会、教育主管部门等寻求帮助;
(4)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我们应如何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1)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2)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坚决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利。
(3)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①按时入学;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③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案例分析:
材料一 2014年云南省深入推进“营养餐”改善计划,让“营养餐”覆盖全省129个县(市、区)51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覆盖全省290万名农村学生。从3月份开始,云南逐步将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食堂退出承包经营模式,改由学校直接管理,实行零利润经营。
材料二 晕!上自习课时,我溜到操场上玩,被老师抓个现行,狠批了一顿。真是的,学不学习是我自己的事,老师真是多管闲事。
(1)材料一中的措施保护了学生的哪些权利?
(2)材料二中“学不学习是我自己的事”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为了回报党和政府的关爱,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我们应当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1)问从关键词“学生”“营养餐”,不难判断是保护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和生命健康权。第(2)问首先要作出判断然后说明理由,材料二中观点关键错在没有认识到受教育也是公民的义务。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具体做法即可。
二、整理与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
1.认真分析研究考标要求,把握考试难易程度
2.把考标与教材相结合,理清知识体系
3.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
4.选取案例时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符合考试要求
【道德权利与义务】推荐阅读:
高校教师权利与义务06-11
医患的权利与义务08-14
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07-03
公务员义务与权利09-05
新志愿者权利与义务06-27
学习党员的权利与义务思想汇报08-09
党员个人思想汇报:党员的权利与义务10-20
牛山村农村党员议事会成员权利与义务05-15
权利义务分配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