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线描教学管理(精选10篇)
美术线描教学管理 篇1
线描是绘画的基础, 在线描的训练过程中, 学生可以体验造型的快乐, 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是线描也应采取不同的侧重点,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身心发展水平, 结合湘版教材的实际情况根据年段特点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
一、各年段训练要求
低段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烈, 绘画热情也很高, 画画时不受任何形式规律的约束, 但这种热情持续的时间较短,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认识各种线条的基础上, 运用这些线条大胆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着重培养其对绘画的兴趣。
中段学生认知水平逐步提高, 对绘画有一定的耐心, 开始注意物象的空间、结构和一些细节, 开始追求绘画时对象的形似, 并对物体做初步的描述, 这一时期应着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高段学生具备了对细节的刻画能力, 懂得対画面进行简单的艺术处理, 这一时期可以渗透一些简单的技巧技法提高写实能力, 进行写生课和欣赏课的训练, 加强对物象结构和质感的刻画, 提高绘画的表现力来充分传达自己的情感。
二.课程安排和训练内容
1.前期阶段。一、二年级学生的手臂对画笔的控制力不够, 画出的线条总是歪歪扭扭, 浓淡不均, 但是学生的作业总是呈现一种自然地赋予童趣的美感。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要作一些针对性的训练。首先, 做一些单线练习, 用随意画线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线的兴趣, 增强自信心。比如湘版美术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美丽的田野》一课中, 在欣赏完各种美丽田野图片和小朋友用各种曲线画出的田野后, 我让学生直接使用各色水彩笔或油画棒等, 用波浪线、曲线、弧线等表现一块块的田野, 在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笔往下画, 不要间断, 保持线的连贯性。这样可以克服学生初学时的畏难情绪, 锻炼了大胆作画的习惯。其次, 在画线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体会线与情感表现的内在联系, 比如不同种类的线条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甚至线的长短、轻重、缓急、浓淡都有不同的效果, 经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就具有了自己的个性特征, 创作时也会渗透自己不同的情感体验。
2.中期阶段。学生随着年龄认知结构的增加, 掌握了一定的以线造型的能力, 针对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 安排写生训练是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线描能力的重要方法。根据实际教学经验, 经常写生的学生观察能力和线描能力更好, 有助于学生其他思维的综合发展。湘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我爱校园活动 (二) 》一课中, 安排学生用线描淡彩的方法表现校园环境, 我先用多媒体出示校园和根据校园画好的两幅情境图, 一张按相片原貌描绘, 画面有些散乱;另一张是根据照片合理取舍的构图, 重点突出主体景物。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欣赏, 谈自己的感受。之后出示学生作业, 欣赏画面的线描及色彩, 学习线描淡彩的方法, 然后组织学生到校园进行线描写生, 教师线描写生示范后, 学生自行写生。通过写生练习, 学生较准确地运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再现校园的真实面貌。
3.后期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基础上,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线描能力, 能对客观的物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描绘, 在后期阶段的训练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个性, 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一阶段, 要让学生具备自我表现的能力, 也要相应做一些训练。在湘版美术教材六年级《唱大戏活动 (一) 》的画京剧脸谱一课中, 笔者先组织学生认真观察不同京剧片段中人物脸谱的颜色及花纹, 组织学生用语言概括、讨论, 当大家头脑中有了基本的形象后, 要求学生用默写的方法把自己记住的形象用线表现出来, 然后再运用点线面填充画面, 添加自己想表达的一些线条、图案来表现脸谱, 提高了学生的装饰能力, 学生根据自己大脑中的表象进行了创作。
经过这一系列的训练, 学生的线描能力和绘画基础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更有利于今后的快乐成长。
美术线描教学管理 篇2
研究方案
众兴实验小学:杨翠平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多年来我一直担任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和高年级的兴趣小组教学,我最大的感受是:低年级的同学思维开阔,用线着色大胆夸张,他们的想象力让你惊讶,画出来的作品极有趣味,发现原来人的绘画才能可以是与生俱来的。我所带兴趣小组的教学内容是线描,学生的线描绘画作业让我有些遗憾,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短短三四年的时间,是什么让他们不敢画,是谁禁锢了他们的想象,最终不愿拿起画笔倾吐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情绪。儿童绘画热情消退的原因在哪里?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我研读了大量资料,得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有来自教师教学方法上的不合理,教学形式不科学,针对此,我决定着手研究小学中高年级兴趣教学里的装饰性线描绘画教学,探索开展线描画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找到一套高效、实用、操作性强的装饰性线描绘画的有效教学形式,帮助孩子找回绘画的自信,保持对绘画的兴趣。
(二)根本的原因则是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与绘画技能的滞后产生的不协调,这一矛盾导致了儿童“绘画困难期”的形成。有效的技能训练,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内容,合理科学的内容深度可以帮助学生度过“绘画困难期”,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综上述原因,于是我提出了“小学美术装饰性线描画教有效教学的探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线描绘画有效教学的研究,可以增强学生对线造型观念的进一步理解认识,还可以培养用线造型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于物体的空间,体感,质感等也有一定认识上的帮助。是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有效指导、提升学生美学修养;是开拓儿童的视野,是加深他们对客观事实的感知力,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作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视觉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本课题理论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及《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学科的教学理论。2.儿童绘画心理学理论:儿童的绘画发展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
(一)涂鸦期(1—3岁)这一阶段儿童涂鸦只是一种动作协调性的反应,没有语言方面的意义可言。
(二)象征期(4—9岁)在象征期,孩子具有了绘画的构思,有了绘画的目的。构图也由零乱走向了统一。
(三)写实期(9岁以后)九岁以后的孩子基本上就进入了写实期,这时的儿童初步的思维逐渐形成,视觉感受能力逐渐精准,理性思维方式占上风,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并具有了初步的审美观。
四、课题的概念界定
1.装饰性线描绘画:装饰性线描绘画简称线描画,是用多种不同的笔和纸,通过点、线、面描绘和表现事物形象的一种绘画形式。有一定的写实性和较强的装饰性,在充分表达了儿童的童趣、灵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之外,还体现了线描画黑白分布的巧妙配置及线条变化所形成粗细曲直的节奏与韵律之美。
2.线描:也叫白描,是素描的一种,即单纯的用线画画,在线描中线条可以有许多变化,如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刚柔和有韵律等。
3.线描教学:线描教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摹写自然进行个人再创造的自主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爱好,联系学生的生活而开展美术兴趣活动。在摹写的基础上进行装饰,摹写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装饰培养了学生创造想象能力,装饰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4.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学生学会用以点、线、面表现装饰写生或想象事物。
2.通过实验与探究,保护儿童绘画兴趣,增强孩子线描绘画的信心,激发儿童绘画潜质,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儿童绘画困难期”。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创造力、审美能力,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4.通过课堂实验,探索儿童装饰性线描绘画的规律,构建线描画教学模式,探索开展线描画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5.对内容分类,研究不同的绘画材料,不同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用以美化自己的生活,使学生保持对美术的热情。
(二)研究内容
1.研究能激发、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行为和策略 2.研究不同阶段科学合理的“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3.通过上课,分析,再上课,探究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4.探究更多的线描绘画表现形式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对比教学分析研究法、总结法。
(一)文献法:搜集、鉴别、整理儿童绘画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线描教学研究的论文以及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形成对儿童线描兴趣教学的科学认识。
(二)观察法:实验教师随时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
(三)问卷法:通过学生谈话、家长座谈和调查表等方式,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行为事实、心理倾向,收集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研究资料。
(四)访谈法: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找到适合他们心理的,合乎他们生活实际的线描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
(五)对比法: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适当的时侯把学生分两拨,进行不同形式的线描教学,在比较、分析、总结各自的规律,找到有效的教学模式。
(六)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课题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思路
通过线描教学的实验与探究实现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分析学生的绘画特点,结合学生绘画水平的现状和本地区的实际,建构小学线描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再到课堂实践中去检验、调整线描教学方法和策略,实现学生喜爱美术的目标,以尝试更多的线描绘画表现形式的,实现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能学有所用的目标。
八、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步骤
(一)课题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7月——2013年9月)1.学习相关理论,查找相关资料,分析问题,把握研究方向,确定课题研究内容,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二)研究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月)1.2013年9月——2013年10月
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点、线、面的感性认识,为今后学生有意识的创作线描打下基础,所以侧重于技法传授与训练的研究。
(1)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线描文化的研究。(2)小学生如何欣赏线描作品的研究。(3)如何认识点、线、面的研究。(4)分割形状的方法研究。(5)点、线、面的综合运用的研究。2.2013年10月----2013年11月
为提高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对儿童尝试有意识地主观地表现对象的画法研究和这一阶段有效教学的探究。
3.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这一阶段是在前面的基础上以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这一阶段,对学生积累素材,找到解决学生“无东西可画”,“画面空洞”的最佳办法的研究。
4.2013年12月----2014年1月
对内容分类,改变学生的绘画材料,让学生尝试其他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的探究,并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和总结。收集经验材料,为撰写经验总结做准备。
(三)总结阶段:(2014年1月——2014年2月)撰写经验总结论文。
课题成果的推广,举办儿童线描画画展。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我校是一所省级实验小学,有高品位的图书室、阅览室、电视台、微机房等,有丰富的教学教育理论资料,可供参考与查阅。学校每个学期组织学科组购买文献资料,在征订教育教学类报刊杂志方面给予最大程度的优惠。多种途径积累了大量的参考文献资料。教学设备齐全,新校区在教学硬件和软件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2.学校有着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教师科研意识较强,校领导非常重视,还有教研室专家的指导和业务引领,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适合于课题的研究机制,有政策、物质和制度的保证。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崇尚师德、严谨治教、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积极性。
2.本课题负责人是杨翠平,综合素质较高,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专业知识深厚,基本功底扎实,三次获县美术优质课比赛一、二等奖,多篇沦为在县市获奖,组织能力较强,一直工作在学校美术课外教学第一线,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为本次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们认为,开展“小学美术装饰性线描绘画有效教学的研究”是可行的,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完成该课题的研究。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美术线描教学管理 篇3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线描是一个重要的绘画技法,掌握线描技术对小学生学习美术课程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线条的排列、疏密、勾画,能够进一步增进学生的美术技能,培养小学生的艺术修养。本文针对小学美术中的线描教学的价值、意义、常见问题及强化措施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线描教学;思维;修养;技艺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77-01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美术课程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线描是一个重要的绘画技法。线描绘画不需要过多的颜色来修饰、在操作上也十分简单,更因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了教师、学生的广泛欢迎。
一、小学美术中的线描教学的价值意义
顾名思义,线描也被称作白描,是利用简单的线条来进行绘画的一个过程。在美术教学中,“点成线、线成面、面成体”是一项鲜明的美学规律。掌握线描技术对小学生学习美术课程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绘画手法上看,线描虽然简单方便,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但是在画面中一些细致精巧的地方,难以实现精巧的刻画。提高小学生的线描技艺,能够对学生的造型水平进行训练。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教育技能,为小学对美术课程的专业化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美术中的线描教学的表现阶段
1.初级阶段,感受点线面中存在的联系
在线描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法,增加他们的绘画兴趣。要组织学生通过线条训练、点训练、面训练等手法,感受不同造型元素对绘画效果的改变。在线描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运用线条,实现概括、提炼、加工的各项能力。进一步加强装饰线描课程的发展成效。
2.第二阶段,培养学生的线条装饰意识
说到底,线条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增加画面的装饰效果。在第二阶段,学生要学会运用线条熟练的概括物体、分割物体、美化对象。例如,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布置选题“我心中的参天大树”,让小学生利用线的形式,表现出树的形态、造型。规范定画面中都要由线条来组成,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绘画环境。教师也可以先在黑板上示范“线条树”的绘画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装饰意识和发展思维。
3.最后阶段,培养学生的线条写生能力
在最后阶段,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完善的线条绘画能力。在装饰线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到小溪边、公园、建筑物旁,让孩子直接面对自然事物,用线条更好的表现出自己所观察到的景象。在这一阶段,小学生能够将观察能力、歸纳能力、创新能力融为一体,更好的直面自然事物,完成一幅独具个性的线描作品。
三、增进小学美术中的线描教学的几点策略
1.贴近学生生活,观察线描的艺术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线”是随处可见的。无论是建筑物的边缘还是公交车的轮廓,都少不得用到直线、曲线、波浪线等艺术线条。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学生的社会经验少,阅历并不丰富,他们很难对线条建立起直观的感受,所以教师要立足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到线的多种表现。并且通过布置作业的手法,要求学生在图书本上以图画、文字共同设计出十种线条的表达方法,了解线条的粗细、深浅、规则、排列等方式,形成深浅不一的变化。
2.创新手法,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
对于线描教学来说,不同的绘画工具所塑造的线描作品也各不相同。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大胆创新,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绘画工具进行创新,使线描作品呈现不同的艺术风貌。例如,运用油画笔进行线描练习、创作,那么绘制出来的线条色泽艳丽,表现效果较强,同时富有很强的肌理感。运用彩色铅笔进行绘画,在颜色上相对淡雅、素净,在线条上能够长久保持干净纯粹的装饰风格。而运用钢笔进行作画的,线条果断流畅,能够刻画一些极其细腻和生动的画面形象,从而使画面的黑白效果鲜明、艺术特征较为强烈。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分成“钢笔线描小组”“油画棒线描小组”“彩色铅笔线描小组”等等,从而使画面的效果变的更具趣味,更加灵活。
3.拉开层次,完善画面的视觉表达
在线描绘画中,教师要设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在线描的刻画上不能保持呆板的“临摹”状态,而是要从中融汇情感,更好的体现出线描课程创造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和力量。在画面中 ,要让学生懂得每一根线条的设计都有着深刻的感觉,不应该信手涂抹。而是要特别注重线条的虚实感和画面感。教师可以通过空间层次培训的手法,在静物台上不同的方位上放置菠萝、苹果、香蕉这三种水果。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线描的形式,来表达出菠萝、苹果、香蕉这三者在位置和形态上的关系。要是学生明白“前实后虚、近大远小”的情况,从机械的教学形式上转变开来,开始沿着结构、明暗等元素,将线条更好的运用出来。要尝试通过一系列的线条,在画面上体现出直、斜、横等多种线条的变化。使线条的排列更加好看、耐看。切忌含糊、填补使用,以免画面“油腻”“发灰”,达到较好的发展状态。
4.侧重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在美术线描教学中,想要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绘画水平,必须要进行不断的观察和积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写生创造之中,使他们能够对线描写生具有更多的想法。例如,教师在线描的教学课上,使学生们明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让学生摆脱思维束缚,更加概括的观察写生对象。在对人物进行线描写生时,教师要让学生自由选取身边的同学、朋友作为写生对象。对于每一个写生对象,都要抓住他的五官特点。例如眼睛比较小、鼻子比较长、眉毛十分平等等。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抓住线条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圆形、方形等不同脸型的写生对象可以进行夸张变形,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线描绘画各项技巧,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观察习惯。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线条的排列、疏密、涂画,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创新线描教学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好线条的粗细长短、轻重缓急,表达出独特的审美情境。为学生在接受高等美术教育后的素描、色彩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增进学生的美术技能,培养小学生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张天宏.别有洞天谈小学生绘画兴趣的培养[J].学生之友,2012(11).
[2]陈月嫦.走进学生,给予情感认知――浅谈小学美术教学评价观念转变[D].当代教育理,2012(03).
美术线描教学管理 篇4
线描人物画虽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出现、最先发展成熟的一个画科, 但它至今依然充满着蓬勃生机和创新活力。线描人物画实际上是一种富于中华民族审美观念和艺术特色的人物素描。它所表现的人物造型并不拘泥于具象, 其采用的观察、表现方法与西洋人物素描有所不同, 更倾心于放笔直取、直叙胸臆、抒发情感、彰显个性、追求神似。它以简练的艺术线条勾勒所表现人物最基本、最特征、最本质的形体结构造型, 使人物形象不仅简洁、自然, 而且灵动、传神。这些已经凝结成为中华民族线描人物画传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趣。许许多多的考古发现和历代传世及现代创作的线描人物画作, 都印证了这种审美传统的形成、传承、发展与创新。线描人物画不仅善于简括地表现人物主体的形体结构造型, 更擅长表现人物的精神、情感与情韵, 既简约概括又变化万千, 充满着有形与无形的强劲、深邃、神妙的艺术张力, 饱含着传递情思、诱发共鸣、教化精神、净化心灵的正能量, 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美术教育价值。这是美术课程改革中颇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一、欣赏价值
美术欣赏能力的强弱、水平高低及情趣取向是反映一个人美术素养的重要标志, 也是美术教育重要功能与价值之所在。《课程标准》开宗明义, 指出“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在其“课程性质”中阐明了“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课程性质, 以及“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和“强调愉悦性”的课程特征。在其“课程基本理念”中进一步提出美术课程要“关注文化与生活”, 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在其“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美术课程要指导学生“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学会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 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 逐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 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基于此, 《课程标准》将“欣赏·评述”设定为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四个学习领域之一, 既贯彻了美术课程理念, 又满足了美术教学要求。
线描人物画作为中国绘画的成熟画科, 其构图简括、运笔传神、刻画灵动、意蕴丰赡, 而且历史悠长、画作丰富, 是美术课程中进行“欣赏·评述”学习颇为理想的素材、载体。例如, 湖南长沙考古出土的战国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帛画, 以线描为造型基础, 线条流畅、有力, 人物刻画生动、概括。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 (公元前206~公元25) 帛画, 构图繁复, 色彩绚丽, 人物神态自然。东晋 (公元317~420)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画作 (现存皆为后世摹本, 藏故宫博物院) , 线条紧劲联绵、循环超忽, 犹如春蚕吐丝。唐代 (公元618~907) “画圣”吴道子曾在长安 (今西安) 、洛阳等地的宫殿、寺庙中创作300余壁画作, 其“变相人物, 奇踪异状, 无有同者”, 造型准确、生动, 如灯取影, 逆来顺往, 旁见侧出, 线条刚劲、挺拔、飞动, 雄居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巅峰, 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宋代 (公元960~1279) 兴起纸绢人物画创作, 其造型基础的线描更加变化自由, 线条蕴藉含蓄, 柔中有刚, 凝重洗练而雅致。元、明、清三代人物画名家辈出, 传承不已, 创新不迭, 直至清末任颐融合线描和水墨技法, 笔力遒劲而轻快活泼, 标志着现代中国人物画的开端。
线描人物画创作追求形象、笔墨、神韵的完美融合, 以形写神, 着力于画作“意”的造型与表现, 即师法自然又不为其所制, 形神兼备中更突显神韵, 追求笔墨情趣的艺术感染力。因此, 线描人物画欣赏教学的目标与重点应聚集于对画作的“会意”, 即参透其意境、意韵、意蕴、意旨。例如, 唐代周昉的《挥扇仕女图》揭露了宫庭中贵妇空虚、苦闷、寂寞与无聊的生存病态。五代 (公元907~960) 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晏图》则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及其在特定场合下的表情与内心活动。宋代李唐的《采薇图》突显了伯夷、叔齐在艰困的逆境中所表现的坚韧、刚毅、不屈精神。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场景恢弘, 人物众多, 动感十足, 栩栩如生, 反映了北宋安澜而繁闹的市井生活。现代线描作品《刘胡兰》以人物双眼怒视、双拳紧握、迎风屹立的形象, 表现了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等等。
在“欣赏·评述”的美术教学活动中, 可以引导学生观赏不同时代、不同题材、不同主题、不同风格及不同流派线描人物画的代表性作品, 求索、了解其中人物的生活、历史、情思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多角度认识作品内涵, 积累并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 感悟在文化情境下欣赏线描人物画的基本方法, 发展审美判断能力。
二、学习价值
《课程标准》依循“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提出义务教育美术课程要达到的总目标, 即要使学生通过美术课程学习“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达成课程总目标, 《课程标准》具体地设定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课程学习领域。其中, “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对学生提出的目标是:“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 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 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 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敢于创新与表现, 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线描人物画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颇为理想的学习媒介、载体。
首先, 线描不仅是具有艺术表现功能的独立画种, 更是各种造型艺术技法的根基, 因而, 也是学生学习、训练艺术造型基本功的必由之路。学生学习中进行的艺术造型活动, 无论是速写、素描、色彩画、中国画、版画、油画、年画、漫画、硬笔画等各种画作, 还是刺绣、纸剪、泥塑、柳编、竹编、草编等众多传统民间工艺作品, 对于它们的欣赏、学习与创造都离不开线描这个基础。
其次, 线描人物画是高品级、高品位的线描画作, 尤其是在其优秀的代表性画作中, 有对具象静态特征造型的勾勒, 更有对人物动态韵律与内在情感、气质、精神的表征, 因此, 能较为集中地显现线描的基本技法和基本功能。故此, 线描人物画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学生学习艺术造型基本技法的一种理想范本。线描人物画造型笔法凝练、刻画形象传神, 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造型艺术兴趣与热情, 有利于创设观察、认知与理解线条、形状、空间、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的学习情境, 增进学生想象力提升和创新意识培养, 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再者, 在线描人物画的许多经典画作中都蕴涵着诸多或褒或贬、或乐或悲、或喜或忧、或巨或细、或长或短的人物故事、典故, 既能满足学生好奇与求知的心理需求, 又能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与影响。义务教育是培养和提高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普及教育, 其美术课程并不要求、也不可能把学生都培养成为美术专才。毋庸讳言,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实施中, 教师应努力发现、发掘和培养具有美术潜能、天赋的学生, 更应竭诚普及美术教育, 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欣赏与表现人物形体、活动与精神的造型技能、文化素养。因此, 运用线描人物画进行美术教育要重视对画作“故事”及其教育价值的发掘, 避免陷入单纯追求美术表现技法的肤浅、功利窘境, 要深入研究和探究画面所表现人物及场景的来龙去脉和画家的情感、精神追求, 从而使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唤发对于美好人生的热烈追求。唯有如此, 才能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三、美学价值
美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它探讨的主要课题是美的本质, 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而美育则是以培养审美的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美育是义务教育各门课程都不可或缺的任务, 只是美术课程的美育任务更加明晰罢了。美术课程以多种艺术形式的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 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人格品位。
线描人物画笔墨简括、情感凝练、形象传神, 不仅很好地体现了美的本质, 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愉悦感、共鸣感、追求感油然而生;而且又能促进对于艺术与社会 (现实) 关系的认识, 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社会性、人文化、艺术性的教化;同时, 还能帮助学生认识艺术造型、艺术创作的一些基本规律, 增进对艺术的文化性、多样性、创新性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因此, 追求并实现线描人物画在美术教育中的美学价值, 是美术课程实施的应有之义。只有将美术教育置于美学与人文境界中, 才能实现美术教育最高、最大的价值追求———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使其成为具有美学基本观念、基本素养、基本价值观, 并懂得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新时代公民, 成为热爱生活、享受艺术、创造更有品位人生的强者。
结语
线描装饰画美术教案 篇5
线描装饰画简称线描画,体现的是黑、白、灰的艺术效果。装饰线描画重在装饰,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概括、提炼、加工,它强调表现的形式美感,虽有时不合常理但符合绘画规律,特别是“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勾画出你所看到的物象轮廓、结构分界,以及物体的深浅变化。不同的线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一:教学内容:《线描装饰画》 二:教学目的:
1.感受并初步了解动植物的形态和表现方法。
2.培养孩子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勇于创新的能力。
3.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线条装饰,感悟线条的美感。能以线为主画一幅有装饰线条效果的画。三:教学步骤:
1.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激发兴趣。
结合学生实际开展线描教学 篇6
线描教学在小学生美术课程中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我常常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第一,视觉感官的培养
在美术课上经常有学生说“老师,我不会画”,或者提出“我在幼儿园没有学过画画”等问题,每当这时我会先肯定学生的作品,告诉他们“你是最棒的,你画得很好”,然后引导他们学会去“看”所需要表现的对象,看身边的事物或看绘画作品,然后再听听他们的想法,这时孩子们会告诉我说“我”觉得可以这样画。在他们眼里生活中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
第二,听觉感官的培养
(一)用音乐启发学生绘画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用音乐中一些浅显的道理启发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十分注重线条的个性表现,强调线条的灵活运用和作画时的随意性。如《变化的线》一课里,边听音乐边让学生感受线条的变化多端,包括启发学生把点和线进行简单的疏密处理、粗细对比、长短结合、曲直对应、快慢交替等等。一次次积累美感经验,促使儿童的感官直觉发展到比较细腻、比较敏锐的程度。他们一听到音乐就会感觉到某种色彩、线条、形状等。大脑里就会出现色彩斑斓的画面。有孩子把刚硬的直线比喻成为男人的线条,柔软的曲线比喻成女人的线条,很有创意。
学生凭借对音乐的感觉和想象,画出各具特色的符号、图像,显现了他们对音乐中色彩的敏感性。
(二)用故事引导学生绘画
儿童绘画的题材,除了自己从生活的观察吸取直接感受外,也可以从间接的生活中得到创造的主题。在课程的导入部分让学生听老师讲的故事通过联想创作出画面来,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讲述或表演一段故事,然后展开联想并创作。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通过听故事使形象思维更加活跃,又使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第三,触觉感官的培养
在低年级的美术课堂上学生的整体概念比较弱,对事物的敏感性不强,只能注意单独的个体物体,不能有联系地用联想来看物体,而触觉则恰恰能够感受到物体的形体与质感。
尝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用“摸一说”“摸一画”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照顾整体的全局观念。如《神秘的口袋》一课,引导学生对“口袋”中的各种美术材料及工具进行触摸,而说出其形态及名称。静物写生时先不展现静物形态,而是装入特定的袋子或盒子中让学生用手去触摸,感受它们的整体形状,然后用想象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节课下来,学生大都能把自己触摸的形象描绘出来,还对它们装点一番。虽然形象结构不十分准确,显得稚拙,但完全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这也说明他们的触觉感官收到了更有效的刺激。
第四,思维空间扩展
在课堂上我经常会问学生们画的是什么,这个点、线都是什么,如:“啊,我知道了,你画的是小树枝吧?”我想这样的问话会给孩子带来联想。如果不是,她会告诉你对的是什么,说明原因,也许说“这是我去公园的路”;如果她也不知道,有时会顺着你的思路去联想,还会发展,也许说:“对,风在吹它呢!”我们一定要在更多的时候来用语言和他们交流,他们会进而喜欢用绘画这样的方式来和你沟通的。他们逐渐什么都想画,就如同什么都想说一样,因为,没有孩子是不愿意表达的,涂鸦期的线条更多意义上就是表达孩子的内心和需求。有时孩子想画个圆,却成了方,实际上,绘画也是他们成长痕迹的真实记录,并不是乱与不乱、像与不像能说明的,千万别因为看孩子画得不“像”个什么,就说他没有天分,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在有了充分的想法后才能用行动来了证明她的想法。想象力比任何东西在儿童时期都重要。
第五,走向生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生活的空间是那么宽广,生活内容的速写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行、玩。课堂上我先安排了儿童画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足下的旅游鞋、一把不起眼的椅子、形态各异的自行车、平板车、当当作响的大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由自在地去画。学生的写生主要是表达他们的感受,允许他们发挥,允许他们创造,允许他们画“错”,这一切的一切,在他们的笔下被注进了生命,他们用笨拙的线条对感兴趣的地方详尽地描绘,采取了主观和自然主义的表达方式,从而使画面显得那么可爱而又亲切。
让儿童从身边画起,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更多更美好的事物;让儿童从生活画起,在愉快的耕耘中理解什么是收获的喜悦;让儿童自由发挥,在浩大的画海中寻找心中的又一片绿洲。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京东学校 )
中国画线描艺术教学浅议 篇7
一、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线描的历史源流及其艺术特点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书画艺术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画线描艺术的风格、技巧、表现力都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瑰宝。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家通过对艺术的热爱、追求、探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早在唐宋以前, 线描艺术已经被人们所接受, 从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的古拙用线到顾恺之的“春蚕吐丝”, 就是一个由萌芽状态发展到比较成熟的过程。那些描绘在彩陶上的绘画作品, 是原始社会祖先用线为主要手段来表现出喜闻乐见的民间吉祥图案, 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期的绘画作品。可见我们中国绘画以线描方式来表现的历史悠久、年代长远。
线描 (即白描) 它是中国传统绘画最简练、概括、基本的艺术语言。它是“平面造型”, 决定了中国画的平面形象、平面构图、平涂色彩。现代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先生说:“国画像浮雕。”就是说中国画以线造型来表现物体, 不像素描那样使人们直接感受到立体感和质感, 而是给人以立体感的联想。同时中国画所描绘的物体一般不追求三度空间, 大多讲究“平面造型”, 但不追求三度空间并不是国画家不懂透视, 不讲究透视, 而是因为中国绘画讲究的是散点透视。对于这方面的教学, 可结合指导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作品, 让学生明白前者可以单用线描的形式来创作出北宋开封汴河两岸繁荣的景色, 后者则是在线描基础上再加一些简单的平涂颜色, 描绘了韩熙载参加整个夜宴的全过程。在这两幅画的创作中画家还可以突破空间万物, 突破约束, 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集中在一个画面上, 采用散点透视手法尽情地描绘和刻画, 这正是中国画线描艺术特点别具一格之处。同时要让学生知道, 与西洋的明暗立体绘画相比, 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中国画讲究线条, 重意;西洋画则讲究明暗, 重形。这一点也反映了中西绘画所不同的艺术追求, 在绘画学习中也是不能忽视的。
二、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线描的艺术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了解线描的艺术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由于画家的艺术气质、审美趣味、个性、修养有所不同, 因此产生的线描艺术手法也不同。
有的纤巧秀润, 有的含蓄沉着, 有的古朴简练, 有的浑厚豪放。另外, 中国绘画讲究书画同源, 画家离不开书法, 书家也非常喜爱绘画, 在文人画中,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书画合壁, 尤为常见。为此, 明代画家唐寅说:“工笔如楷书, 写意如行草。”到了清代的郑板桥, 他在阐述画竹笔法时则说得更具体:“杆如篆, 节如隶, 枝用行草, 叶同楷隶。”由此可见, 对于中国画线描与书法之间的亲密关系, 古人早已有深刻的论述。至于现代画家, 像吴昌硕就擅长用篆书笔法来表现国画线描的粗细变化, 还有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在国画线描上都借鉴了书法线条, 体现出深厚的笔墨功底,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以上这些古今代表画家的作品可在美术鉴赏课中给学生详细介绍, 或者让学生在课余注意收集一些书画材料, 仔细观摩、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
2. 不同的线条具有不同的气质和不同的感情,
线的好坏一是要看勾线的功力, 二是要看是否恰当地表现对象。教学中, 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所描绘对象的内在和外表特征进行了解, 然后才能下笔作出适当的描绘, 比如画李逵和林黛玉两种不同性格的古代人物, 显然要用不同的两种线条来表现, 前者要用粗犷、雄健的线条来描绘, 后者则可用纤细、婉柔的线条来表现。
3. 不同的物体有着不同的质感和量感。
如表现棉衣的衣纹用线则要细碎而多横纹, 绸缎衣服则往往形成弧形而有弹性的线。至于刻画人物面部结构则更需线描的变化, 如刻画女青年头像用光滑圆润的线条来表现, 而表现陕北农民则用粗糙干笔加皴擦的线, 使画面显得浑厚凝重。这里, 可给学生讲解一些连环画作品, 让学生了解画中人物的用线区别。
4. 要明白用线的主次之分。
《芥子园画传》在谈处理三棵树的关系时说:“虽属雁行, 最忌根、顶俱齐, 状如束薪, 必须左右互让, 穿插自然。”也就是说一幅作品用线应该有主次之分, 让一种线占主导地位, 线与线之间, 有争让、避就、呼应等关系, 但相互之间应“错而不相乱, 相并而不相碰”。这和“挑夫争道”的道理一样, 挑夫相遇, 既要保证对方通过, 又要使自己顺利通行, 就形成了争与让的关系。必须让学生理解, 巧妙处理用线的这种关系, 线条笔墨的变化将产生刚柔、浓淡、干湿、粗细的效果, 同时将使画作产生“韵律”、“虚实”、“节奏”、“呼应”等美感。
三、指导学生了解古今中国画的线描艺术风格, 以开拓视野
中国画家为了追求自己的笔墨情趣和意境, 以便形成及体现自己的艺术风格, 也常常用不同的线条体现在画面上。如明代陈洪绶用线古拙挺秀, 追求装饰味道, 清代任伯年用线讲究“疏能跑马, 密不容针”, 注重线条组织的疏密变化, 因此他的作品线条疏而不空, 密而不塞, 显得流畅秀丽, 充满了运动感和流动感。唐代的韩滉和明代徐渭用线则各有千秋, 都充分表现出线描艺术的夸张与变形、加工与取舍、概括与提炼的艺术风格。当代画家王子武的《曹雪芹小像》, 其用线大胆得当, 而且笔墨酣畅, 有如锥画沙之势。著名画家张大千人物、山水、花鸟比效全面, 并且他能从敦煌壁画中吸取营养, 融会贯通, 所以他在用笔用线上注重功力、深入刻画,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貌。历代中国画线描作品都各具特色, 在中国画线描艺术领域中各领风骚。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作品, 可以充分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和感悟力, 对提升他们的中国画创作水平、书画艺术欣赏力以及审美能力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论分年龄段线描教学的优点 篇8
关键词:线描画,年龄阶段,绘画形式
一、在低年级培养学生对线描的感受
儿童线描应鼓励学生大胆用线。在低年级孩子刚接触线描学习初期, 要求想好后再下笔, 线条要肯定, 低年级儿童他们有着自己对直观形象的敏感时期, 正是这一点赋予了儿童线描图中造型的情态。只要不用成人的思维去规范和束缚他们, 线描造型不受形式、技法的束缚, 儿童就能够在他们感知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表现。
比如, 一年级《五彩的烟花》一课中, 借助学生对烟花的喜爱, 引导学生回忆和欣赏烟花绽放时画出美丽的弧线, 并用各种各样美丽的色彩和线条在纸上表现出来。
总之, 我感到线描教学对培养低年级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创造能力, 非常有帮助。通过线描, 可以更好地掌握造型能力, 学会处理疏密、繁简的对比, 掌握好画面的节奏。在低年级儿童线描画教学中坚持创造性、启发性和趣味性, 让儿童在不断的创造中体会到线条变幻无穷的魅力, 从而使他们能容易地运用线条去塑造形体和画面的创作活动。
二、在中年级培养学生对线描画体验
在孩子十岁左右, 他们开始对童话式的表述方式不够满足了, 十岁左右的学生身体发育相对平稳, 肌肉力量有显著发展, 能学习更多的技能, 而线描正是对于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
1.感受线描的形态美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我时常在课堂上问学生, 艺术家们在表现任何一样普通事物时, 为什么画面都很动人。这是因为艺术家在画之前对对象总是从各个角度去理解、分析, 他们总是把“读懂”对象放在首位。比如, 三年级《校园里的花》一课中, 本节课通过欣赏、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 并能从中发现美、表现美、感受美, 让学生用线描的形式画下来, 使学生感受线条的魅力。
2.感受锤炼的线条美
儿童刚开始学线描写生, 总是出现用线不肯定、不自信、等习惯性的表现方式, 不能流畅的进行作画。我认为儿童线描写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儿童用感觉来画线, 只有让线产生疏密、曲直、交叉等多种和谐与变化, 画面才能形成线的乐章;让线疏密得当, 虚实相致, 画面才更有线的整体美感, 所以要让儿童处理画面线的黑白灰关系, 并突出重点, 有所加强与取舍。
3.感受线条的个性美
儿童的个性不一样, 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闲静、有的活泼, 表现在作品中, 也有的奔放快畅, 以画大感觉为主;有的画风细致、处处得当。老师不要以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和规范他们, 要善于鼓励和引导, 发挥他们个性上的优点, 并成功地体现到作品中, 使作品具有一种特质的个性美。
美, 人人喜欢, 但人人不一定都懂得欣赏, 通过线描写生, 缩短生活与美的距离, 使儿童从小能懂得美, 发现美, 也能欣赏美和表现美。
三、在高年级培养学生对线描画表现, 并在基础的线描画基础上做出延伸, 比如漫画、国画、版画等
高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 线条学生并不陌生, 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 可以要求他们在课外多进行线描写生练习, 自觉地用线条表现出物象的结构和质感, 体现出写实美, 并能通过线的巧妙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同时, 还要让学生多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优秀线描作品, 提高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高年级的孩子已经渐渐有自己的思想和准确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以前对线描画的学习, 达到一定水平便可以开始加入漫画、国画和版画的内容。
1.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种类, 它常用夸张、比喻、象征、拟人、寓意等手法, 直接或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对纷纭世事的理解及态度, 是含有讽刺或幽默的一种浪漫主义的绘画。它同其他绘画的主要区别在于独特的构思方法和表现手法。在绘画工具和物质材料的使用上没有专一的选择, 在造型手段上也没有什么限制。使用毛笔、钢笔, 借用木刻、油画、剪纸、拼贴、中国画等手段来绘制都可以。漫画并不只是为了博得你的一笑, 而是有更深远的意义, 而且漫画的表现形式是夸张、变形, 必须是在线描功底扎实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所以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学习。
2.国画, 在传统中国画当中, 线条的运用达到了极致, 线条的表现力丰富而有趣味, 在我们的美术教材中, 从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就是《水墨游戏》, 开始让学生感受水墨的趣味性, 让学生了解墨分五色, 体验中锋和侧锋用笔, 从四年级开始每册教材上都会有水墨画, 因为材料、技法的不同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以下是学生的国画作品。
3.最后是版画, 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在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中有《藏书票》一课, 藏书票是版画的一种。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版画已经很熟悉了, 通过低年级和中年级的线描画教学, 到高年级适当的将线描画教学延伸到版画教学是很可取的, 通过长时间的教学, 发现通过长时间的线描画练习, 学生已经经历了从不懂线描画—能感受线描画—能写生线描画, 线描的水平明显提高, 但是时间长了, 学生会对线描画产生审美疲劳, 正好漫画、国画和版画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做版画用的工具很多, 有木板、塑料板、吹塑纸、刻刀、滚筒、油墨, 线描画的工具比较的单一, 这样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儿童版画在创作过程中, 除了学生的自主构思外, 很重要的是画、刻、印这样的操作性极强地过程, 体现了新标准的操作实践的学习方式。
美术线描教学管理 篇9
一、运用比较方式让学生欣赏,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灵感
范例1引导学生欣赏狮子线描画, 如下图:
这两幅画的狮子姿势相同, 左边的狮子是忠实于物象的画法。而右边的画手法多样:狮子头上、尾巴的毛发用树叶点缀, 用粗线勾画树叶的轮廓, 用细线描绘叶茎, 重重叠叠组合在一起, 显得细腻丰富;狮子的身体用云朵状的曲线来装扮;狮子的爪子黑白分明, 点缀着许多小星星;狮子的鼻子也很玩味, 鼻梁用大大小小三角形装饰, 鼻端则是黑里有圆圈线, 并闪烁着许多的星星……一幅狮子线描画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想象!孩子们对左边的狮子反应一般, 对右边的这只狮子却发出了惊喜的赞叹——太新奇漂亮了!看着表情兴奋的学生, 我问他们:“你们的心中一定也有一只可爱威武的狮子形象, 大家说说如何装扮可爱的狮子呢?”有的说把狮子头上的毛发画成小鸟的羽毛也很好看;有的说画一个漂亮的毽子装扮尾巴;还有的说给狮子画一件汗衫穿在身上……我在这时看准时机, 用激励法让学生在欣赏中创造, 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欣赏中理解线条的多样性, 以及变幻无穷的魅力, 充分调动孩子的灵性, 催生他们潜在的能量。线描画所具有的审美性和创造性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范例2引导学生欣赏向日葵线描画, 如下图:
儿童从小对太阳的感受是最强烈的, 在他们很多的绘画中都画上了心中的太阳, 因而他们对与太阳关联比较大的向日葵也比较感兴趣, 孩子们经常把向日葵画成微笑的娃娃, 如左边的图形。与左边的图形比起来, 右边的向日葵显得丰富多了, 在小作者的心中, 这不仅仅是向日葵, 而且是开心的、打扮很漂亮的向日葵姑娘, 这不是简单的遵照物象的向日葵线描画, 小作者描绘细致, 笔下的粗线、细线、曲线、直线俨然成了诉诸想象和表现欲望的符号, 凝聚了小作者作画时的所思所想, 用千变万化的线描呈现出精美的线描画面。
二、考虑儿童能力发展的阶段性
在线描画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不同层次的儿童对事物的观察方法以及用线描造型的能力。例如对于刚刚接触线描画的低年级学生, 不宜让他们画太多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充分地表现画面, 每次我只选一个素材让孩子用线条去表现, 在这个素材上让孩子做足工夫。
范例3画公鸡 (二年级)
我先向学生描述了一段故事:在小花猫、小鸭、斑点狗狗都想睡懒觉的情况下, 每天天刚蒙蒙亮, 一只美丽而帅气的公鸡总是不辞辛苦叫醒人们, 不耽误农时。接着我和学生们围绕这只公鸡优良的品格进行了一番交流, 大家越发喜爱这只勤劳而美丽的公鸡, 那么这只帅气的公鸡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样子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发散性形象思维, 我展示了一幅公鸡线描画作品, 如图:
作者把这只公鸡描绘得细致, 显得特别可爱, 这幅黑白相间的线描画可以与色彩靓丽的图画相媲美, 公鸡的尾巴和身体被线条组成的各种图形装扮着, 显得丰富而有序, 帅气的公鸡穿着漂亮的鞋子, 翘起的小嘴唇好像召唤着人们早起。
教师鼓励学生画自己心中的帅气公鸡, 同时范例也启发了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引导学生大胆表现, 避免了学生造型简单、表现内容单一, 而是用千变万化的线条表现了自己的心灵体验。如下图:
学生作品1
学生作品2
学生作品3
三、教师画出外轮廓, 由学生用线条来丰富
在线描教学中采用教师画出物体的外轮廓, 要求学生进行添加各种线条丰富画面, 鼓励学生想象, 添加其他东西。例如我让五年级学生画《快乐蓝天》时, 画了几个孩子的外轮廓和热气球的圆形, 不少的学生给孩子画翅膀、衣服采用不同的线条进行点缀, 热气球也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有位学生还另外加了太阳, 太阳的光芒可不一般……
美术线描教学管理 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线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65-1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我国当前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它作为对传统认识论的一场革命性挑战,从多重视点对传统认识论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认知和学习的新论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含义(即什么是学习)与学习方法(即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含义:学习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自己主动建构意义(真正的理解)的过程,其中,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要求;协作发生于学习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科学地组织;会话是协作的重要环节和表现,发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交流与共享;意义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对所学知识真正理解,并与原有认知结构相融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师的帮助与学生的主动建构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创设真实、丰富、复杂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意义建构;组织协作与会话,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发展。学生不是用接受,而是用发现或探索的方法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地、积极地建构意义;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并对这一联系进行认真思考。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线描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学生自主地建构意义。我在线描教学中自觉地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以《家乡的老房子》为例,做了如下的尝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1.丰富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经验。学生自主建构意义是以原有的知识结构为依据的,而原有认知结构来源于生活经验,我用丰富教学资源的途径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自主建构新知识提供有利条件,具体做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课前布置学生认真观察家乡的老房子,搞清楚家乡老房子的形状、材质、特点,在感知的过程中加深体验。第二,在课堂上,我把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家乡老房子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进一步认识家乡的老房子的特点,是临河而建,错落有致,粉墙黛瓦,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用砖、瓦、木材质,加深对家乡老房子的认识。第三,师生共同欣赏画家笔下的家乡老房子,向学生指出,画家以独特的构思,用生花的妙笔,向我们展示了家乡老房子的美妙图案,引起学生的神往。第四,我用线描的表现形式现场作画,画了一幅家乡的老房子,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我问学生:画家画的家乡老房子好不好?学生说好。老师画的家乡老房子好不好?学生说好。你们想不想画家乡的老房子?学生说想画。线描画用墨笔画在画纸上,有哪几种线条,怎样用线条构图,如何表现近景、远景,如何表现坚硬厚重,如何表现柔软恬淡?一连串的发问,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发了学生认知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迫切希望老师告诉他们怎样做才能创作一幅好的线描画。
3.实施针对性指导,提高学生技能。在感知实物获得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创作线描画的技法,提高他们的技能。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刚柔、疾徐、浓淡的变化以及线条之间的关系,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动感、厚重感、美感。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构图,用简洁的直线勾勒物体的外形,注意比例和透视,主要关注整体;第二步,明确基本结构,重点画特点部分,景物要有取舍,主要关注局部;第三步,深入刻画,主要关注细节;第四步,调适完成,注意点线面的搭配,黑白灰的搭配,使画面更美观。
4.组织学生会话,实现交流共享。在学生感知事物获得经验、老师指导技法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会话,让他们充分交流,真正理解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刚柔、疾徐、浓淡的含义,整体、局部、细节指的是什么,整体结构、墙面、门窗、瓦片如何表现,透视、层次、浓淡、远近、疏密如何体现,直线、曲线、长线、短线、折线、粗线、细线如何搭配。学生通过讨论,加深了理解,用已有的认知结构积极建构新知识,同时,热烈的讨论,思维的碰撞,知识的共享,增强了学生的智慧,为接下来的自由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自由创作,发展学生认知结构。学生对家乡老房子的感知不同,因而获得的经验也不同,让学生自由创作自己心目中的老房子,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创作线描作品,引起他们的心理共鸣,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勾画老房子的轮廓,理清房子的结构,刻画细节,创作出形态各异的老房子。当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时,为自己的成果而激动不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幸福的体验挥之不去。
【美术线描教学管理】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线描教学06-03
美术线描外形教案11-17
线描装饰画美术教案07-14
儿童线描教学05-10
线描写生教学设计11-19
手绘线描图象教学反思11-22
《盆栽植物》(线描写生画)教学设计11-03
线描写生07-02
线描造型11-14
装饰线描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