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精选12篇)
机构 篇1
第一类:骗评比费
编造假机构, 设立假评比, 骗企业上钩, 敛不义之财。
不少企业都收到过“中国驰名品牌”评比的通知, 组织机构为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协会和中国工商管理协会。参加评选的收费金额分为A、B、C三档, 分别是0.8万元、1.6万元和2.8万元。一年时间, 参评企业数十家, 评比收费上百万元。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工商总局网站www.saic.gov.cn) 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 我国并未设立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协会和中国工商管理协会这两个机构, 他们推出的“中国驰名品牌”评比活动为虚假评比, 目的是骗取企业的评比费。实际上, “中国驰名商标”才是国家正规部门开展的评比活动。
这是一起典型的虚假权威机构的评比骗局, 虚假组织机构名称极易与正规机构名称混淆, 评比的名称也与正式评比的名称酷似, 所以容易骗一些企业上钩。类似的看似权威的虚假评比机构还有:
第二类:骗认证费
机构有虚假, 无权做认证, 企业花冤钱, 认证属无用。
现在很多产品或者企业都需要认证, 比如3C认证、QS认证、环保认证等等。由于获得认证后能提高市场认可度, 而一些小企业对品种繁多的认证并不太熟悉。于是一些虚假权威机构便打着看似权威的虚假认证旗号, 通过收取认证费借机敛财。比如如今在小型商业网站和企业网站上常见到一种“网络品牌认证书”, 说是用来证明产品或企业的实力好、信誉佳。而实际上, 这种“网络品牌认证书”是一种网络虚拟认证, 并未得到国家认可。提供认证服务的认证中心是一家私营公司, 根本不具备认证职能。品牌认证的正规机构是原国家信息产业部 (现已划归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www.miit.gov.cn) 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 (www.315.gov.cn) 。如今虚假认证还有以下几种:
第三类:骗技术、产品
说是做检测, 实则骗技术, 企业来送检, 样品拿不回。
随着市场的规范度越来越高, 各种技术、产品检测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检测项目一多, 一些经验不足的企业或者技术人员又不熟, 便让一些人看到了漏洞。他们通过编造看似权威的虚假机构, 要求企业或个人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或者样品来进行检测。之后这些新技术和产品便被虚假机构改头换面倒卖出去。比如中国工程建设与管理联合会这个虚假机构就骗取了很多建材企业的技术资料和送检样品。正规的检测机构是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www.ceca.org.cn) 。除此以外, 目前问题比较多的还有检验检疫方面的虚假机构。
第四类:骗会员费
机构是假冒, 会员到处招, 交了会员费, 啥也得不着。
目前的市场上, 各行各业都有一些会员类的商业组织机构。企业、个人也都想通过加入这些组织获取信息、交流经验、获得指导等。然而却存在一些虚假机构, 骗取会员费。对一些收费性的入会邀请, 一定要仔细甄别。
机构 篇2
一、实习内容:
1、气缸体曲轴箱组拆卸
2、活塞连杆组拆卸
3、曲轴飞轮组拆卸
二、实习目的及要求
1、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组成及主要机件作用、构造与装配关系;
2、熟悉发动机工作顺序与连杆轴颈排列方式,了解曲轴轴向定位与防漏方法;
3、掌握正确拆装顺序与方法。
三、实习器材及设备
1、发动机一台;
2、常用、专用工具各一套;
3、拆装工作台一台。
四、拆装方法及步骤
1、气缸体曲轴箱组拆卸
①先从发动机上拆去燃料供给系、点火系、冷却系等系统有关部件。②拆卸前、后气缸盖罩总成;拆除摇臂机构,取出推杆。
③拆卸气缸盖及衬垫(拆缸盖螺栓、螺母应从周围向中间交叉均匀拆卸,可用木锤轻敲缸盖四周使其松动,不允许用起子或其它硬物撬缸盖)。拆下缸盖后,注意观察燃烧室结构、火花塞及气门位置、缸盖上水道、油道等。
④放倒发动机,拆下油底壳(若油底壳内贮有机油,应拧开放油螺塞将油放尽后再拆)。拆除油底壳后,注意观察机油泵安装位置再拆去,观察曲轴支承型式。
2、活塞连杆组拆卸
①分别将所有活塞连杆组转到下止点。
②拆下连杆螺母,取下连杆盖、衬垫与轴承,按顺序放好。
③用手锤木柄推出活塞连杆组,将取下的连杆盖、衬垫、轴承和连杆螺栓等按原样装复,不可错乱。
④用活塞环装卸钳拆下活塞环
⑤将活塞销锁环拆下,再用活塞销铳将活塞销铳出。
注意观察活塞结构及与连杆连接、安装方向等;活塞环结构形式及安装方向;连杆轴承结构及定位方法。
3、曲轴飞轮组拆卸
①放倒发动机,拆下主轴承盖螺栓,取下主轴承盖、衬垫且按顺序放好。②拆下曲轴,将轴承盖等装回原位。③拆除飞轮固定螺栓,拆下飞轮。
④拆下起动爪、曲轴皮带轮总成、曲轴正时齿轮等。
注意观察曲轴轴向定位装置:曲轴前(后)端轴防漏结构;扭转减振器等。
4、清洗各零部件,注意观察其具体结构;按三个组拆卸的顺序将零部件堆放整齐以备安装,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5、曲轴飞轮组安装
①将飞轮装在曲轴后端凸缘盘上,安装时先用二个定位螺栓定位,再紧固螺母。螺母紧固时应对角交叉进行,扭紧力矩为------N.m。
②在曲轴主轴承座上安装、固定好主轴承(轴承油孔与轴承油道孔对正),在轴瓦表面涂上薄机油。
③将曲轴安装在主轴承座上。将不带油槽的主轴承装入主轴承盖,将各道主轴承盖按原位装在各道主轴颈上且按规定扭矩依次拧紧主轴承螺栓。螺栓拧紧分2~3次完成,拧紧顺序为由中到外交叉进行,扭紧力矩为-----N.m,拧紧后用不大于-----N.m力矩应能转动曲轴,否则应在主轴承座和主轴承盖间加装垫片。
④在曲轴前端轴依次装上曲轴正时齿轮、挡油盘、扭转减振器总成、起动爪等。
6、活塞连杆组安装
①将活塞销、连杆小头孔内涂上薄机油,将活塞放入90℃以上热水内加热后取出活塞,迅速将活塞销铳入销座、连杆小头孔内,以连接活塞与连杆,在销座两端环槽内用尖咀钳装上活塞销锁环(安装时注意活塞顶部边缘缺口与连杆体、连杆盖凸点都朝向同侧,即发动机前方)。
②用活塞环装卸钳依次装上气环、油环,安装时注意扭曲环不可装反(内切扭曲环一般装于第一道环槽,边缘槽口向上;外切扭曲环一般装于第二、三道环槽,边缘槽口向下)。
③将各道环槽端隙按一定角度错开(三道气环按120°错开,第一道环端隙应避开活塞销座及侧压力较大一侧)。用活塞环箍箍紧活塞环,用手锤木柄轻敲活塞顶部,使活塞进入气缸至连杆大头与曲轴连杆轴颈连接,装上连杆盖,按规定扭矩拧紧连杆螺栓螺母,拧紧力矩为-----N.m。
7、气缸体曲轴箱组安装
①放倒发动机,装上油底壳衬垫、油底壳。拧紧油底壳螺栓时应从中间向两侧交叉进行。
②竖直发动机,安装气缸垫、气缸盖,气缸垫光滑面朝向气缸体,定位销孔对正缸体上定位销,前后气缸垫不应调换,缸盖螺栓由中间向四周交叉均匀分2~3次拧紧,规定力矩为------N.m。
③安装推杆、摇臂与气缸盖罩等。④安装其它非曲柄连杆机构部件总成。
五、结束实习工作:
清洗仪器、工具,将机器擦净涂油防锈。
实习二 配气机构的拆装
一、实习内容
配气机构的拆装
二、实习目的及要求
1、熟悉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组成,气门组与气门传动组各主要构件构造、作用与装配关系;
2、掌握正确拆装操作步骤;
3、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三、实习器材及设备
1、发动机一台;
2、常用工具、专用工具各一套。
四、拆装方法用步骤
1、气门组拆卸
(1)先从发动机上拆去燃料供给系等系统部件。(2)拆卸前后气缸罩总成及摇臂机构,取出推杆。(3)拆下气缸盖(方法、步骤同曲轴杆机构)。
(4)用气门弹簧钳拆卸气门弹簧,依次取出锁块、弹簧座、弹簧和气门。锁块应用尖咀钳取出;将拆下气门做好相应标记,按气缸顺序放置
(5)用大小合适冲头和手锤将气门导管轻轻击出。(6)解体摇臂机构。
2、气门传动组拆卸
(1)拆下油底壳、机油泵及其传动机件;
(2)拆卸挺杆室盖及密封垫,取出挺杆应依缸号顺序放置,以便对号安装;(3)拆下起动爪,用拉力器拆卸皮带轮;(4)拆下正时齿轮室盖及衬垫;
(5)检查正时齿轮安装记号,无记号时应做出相应装配记号(一缸活塞位于压缩行程上止点)。
(6)拆下凸轮轴止推凸缘固定螺钉,平稳地将凸轮轴抽出(正时齿轮可不拆卸)(7)用铳子将缸体后端碗形堵塞铳下,拆下凸轮轴轴承并依次放好。
3、清洗各零部件,熟悉各零部件具体构造和装配关系
4、配气机构的安装
(1)安装前各零部件应保持清洁并按顺序放好。
(2)将凸轮轴轴承依次装入缸体座孔内(安装时注意各轴承油孔与座孔油孔对正)(3)安装凸轮轴:先安装上正时齿轮室盖板,润滑凸轮轴轴颈和轴承,转动轴承,在
第一缸压缩上止点时,将凸轮轴正时齿轮啮合记号对正,使凸轮轴平稳地装入轴承孔内;紧固止推凸缘螺钉,再转动曲轴,复查正时齿轮啮合情况,检查凸轮轴轴向间隙,最后堵上凸轮轴轴承座后端堵盖。
(4)安装气门挺杆。安装时挺杆涂上润滑油且对号入座;挺杆装入后应能在挺杆孔内均匀自由地转动和上下移动。
(5)装复正时齿轮室盖、曲轴皮带轮及起动爪。(6)装复机油泵及附件,装复油底壳。(7)装配气门组件:
①在气门导管表面涂上润滑油,选择大小合适的冲头,按缸号顺序用手锤轻轻将导管击入导管空中。
②润滑气门杆,按记号将气门分别装入各气门导管内,然后翻转缸盖,装上气门弹簧、挡油罩和弹簧罩,用气门弹簧钳分别压紧气门弹簧,装上锁块。
(8)安装气缸盖(方法步骤同曲柄连杆机构)。(9)安装摇臂机构:
①将摇臂,摇臂轴,摇臂轴支座等清洗干净,并检查各机件油孔是否畅通。
②将摇臂轴涂上润滑油,按规定次序将摇臂轴支座,摇臂,定位弹簧等装在摇臂轴上。③将推杆放入挺杆凹座内,摇臂上气门间隙调整螺栓拧松。然后固定摇臂机构,自中间向两端均匀固定,达到规定扭紧力矩。
④支座固定后,摇臂应能转动灵活。(10)装复发动机外部机件。
5、气门间隙调整:
气门间隙调整,应在气门完全关闭,即气门挺杆落在最低位置时进行。
调整气门间隙常用两次快速调整法。调整时先松开锁紧螺母,将厚薄规插入气门杆与摇臂间,拧紧调整螺栓使厚薄规被轻轻压住,再拧紧锁紧螺母,再用厚薄规复查一次。
五、结束实习工作:
机构 篇3
每个区域以南斯拉夫艺术家姆拉登一斯蒂林诺维奇(Mladen Stilinovic)的作品作为整场展览的贯穿线索,提示展览将要提及的那些,在过去几十年间已被广泛关注的,对于文化霸权、资本运作、艺术家身份等机构與系统的批判以及回应。一直以来,艺术家采取了不同的介入态度和工作方式,进行着最大限度的系统批判和亲身反馈。东南亚的情况给了我们—种横向参考:新加坡的李文(Lee Wen)积极创立與参與艺术团体实践、建立机构“独立文档與资源中心”、何子彦(HoTzu Nyen)利用电视这一媒介呈现作品,他们在研究个案、以创作进行艺术批评革新的同时也是对当地艺术史建设的实践。與政治及社会运动相关的团体和事件则展示了艺术介入及改善社会的力量:活跃于1969-1971年的“艺术工作者联盟”是由纽约艺术家及评论家组建的临时团体,要求对“腐败的”艺术体系进行改革,后期开始反战运动;“海湾劳工”(Gulf Labor)这一由艺术工作者们组成的联盟在致力于在阿布扎比萨迪亚特岛上从事博物馆建造的劳工的权益。
如果说策展人2011年为曼彻斯特亚洲三年展策展的“未来机构”项目及其出版物有一种科幻式的诙谐與诗意的话,“进一步退两步一我们與机构/我们作为机构”则有一种直面过去與现实的责任感,通过回顾不同历史阶段與机构批判相关的艺术实践及社会活动,试图从发生学的角度探讨个体與机构、系统之间的共生关系——“我们與机构”。这种对“关系”的探讨强调了从发生学角度继续展开研究的必要性。艺术工作越来越需要跨学科研究。艺术家的实践與表述與传播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尤为密切,研究机构又将牵扯到历史、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从信官加工的角度看,知识结构越丰富,判断力就越敏锐。单纯的致敬、抵抗遗忘、展开教育、产生知识都需要档案作为研究基础。题目中的另一部分——“我们作为机构”提示了机构这一概念及其外延本身的发展,作为具有管理及明确目的的客体,其理念、规模、运作模式、呈现形态、存在时间各不相同,一座民营美术馆、一个网络媒体,一个非盈利艺术空间、一个独立策展人都可被视作机构。现实环境的迅猛发展影响了我们对于机构的建立與批判,将整个艺术系统变得更为复杂。这种复杂也再次提醒着我们从更广泛的语境中去观看,比如看到某件艺术作品时,也要看到的创作者所处的时代的风尚與禁忌、实践、参與和分享的方式、他的人际关联、他感兴趣的课题及其延伸。
该展要求观众具备耐心和学习的态度,因此相应地准备了帮助观众理解的措施。展场中零星放置的主题关键词书签分别介绍了12个在今天出现的例如“制度”“全球性”“批评”“博物馆”这样的语汇,同时参展艺术家捐赠出版物建立了“艺术+阅读空间”。对于常识概念的普及和阅读材料的补充让展览拉近了與观众之间的距离,也为如何成为更有效的文化交流平台作出了探究。
机构 篇4
关键词:银行机构,支付机构,支付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 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都成为支付服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因此对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支付服务的含义
银行机构的支付服务是指由银行部门承担的现金服务、票据交换服务、转账服务和银行卡收单等。
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是指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
二、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支付服务主要差异及分析
(一) 支付服务提供者在支付体系中的地位不同
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规模与商业银行相差巨大, 银行机构仍处于支付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支付机构则凭借自身优势占据一席之地, 发挥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根据人民银行统计资料, 2012年商业银行非现金支付业务 (含票据、银行卡、电子支付等) 合计411.41亿笔、1286.31万亿元, 分别是纳入人民银行统计的263家第三方支付业务笔数、金额的1.5倍、115倍;同期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91.74万亿元, 是同期支付机构备付金余额的1101倍。
(二) 支付业务范围、业务特点不同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及2011年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颁发, 把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银行卡收单等业务都纳入了支付机构的经营范围。因此, 支付机构支付突破了传统支付结算的局限, 业务范围集中在电子商务B2C和C2C方面、预付卡以及银行卡收单等小额零售业务领域, 其支付业务具有交易频繁, 单笔金额小等特点。
相对于支付机构来说, 银行机构的社会认可程度更高, 对各行业渗透程度也更高。出于安全性、快捷性等因素考虑, 很多个人进行大额支付时、政府机关和大型企业一般倾向于选择银行机构的支付服务。因此, 银行机构支付业务范围相对更大, 以传统的线下业务为主, 同时也拓展了网上的B2B、B2C等业务, 基本覆盖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例如, 可以进行票据的签发和付款, 银行可以自行进行现金汇款, 而支付机构必须通过银行进行现金汇款等。根据人民银行统计的2012年资料, 支付机构支付业务单笔平均金额仅为403元, 而商业银行非现金支付业务 (含票据、银行卡、电子支付等) 单笔平均金额为31266元, 其支付业务具有单笔金额相对较大特点。
(三) 法律关系定性不同
在诉讼关系中, 司法机关一般按照储蓄合同关系处理银行与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但支付机构与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目前还没有明确, 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进行规范, 《非金融支付机构服务管理办法》虽然对支付机构的主体资格做了规定, 但该管理办法仅仅是金融管理层面的规定, 不仅未对支付机构与使用其服务的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予以定性, 也未对相关的民事权利义务做出任何的规定。从表面上看, 在我国目前法律体系中, 支付机构与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似乎与担保合同、委托合同、居间合同、信托以及代理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关系, 定性问题上的含糊不清将会导致当事人难以预见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法律结果, 以及在纠纷发生时适用法律的不准确, 法律适用的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差距。
(四) 盈利压力不同
由于银行机构的盈利主要是依赖利率管制, 盈利模式为利息差和传统中间业务, 支付业务只是银行机构的基础性业务, 而且支付机构支付业务最终也必须通过银行进行清算。因此, 银行机构支付业务盈利压力较小。
与银行机构不同的是, 支付业务是支付机构的主营业务, 支付业务手续费是其主要盈利来源, 目前大多数支付机构都处于亏损状态, 这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支付机构普遍成立时间短, 前期投入成本大;二是随着监管政策的明朗化, 违规收入逐渐减少;三是支付服务供给主体增多, 同质化经营严重, 支付机构为争夺市场争相下调手续费或使用非常规的手段恶意竞争, 行业利润率逐步下降。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支付机构支付业务的盈利压力是比较大的。
(五) 近年支付业务发展速度和市场集中程度不同
由于银行支付业务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变化不大, 再加上支付业务一直就是银行的基础性业务, 因此其支付业务发展速度相对比较平稳, 市场结构和各家银行网点分布数量有很大关系。据统计, 2012年银行机构非现金支付业务 (含票据、银行卡、电子支付等) 合计411.41亿笔、1286.31万亿元, 同比增长21.6%、16.48%。从市场份额看, 201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所有商业银行的票据和银行卡业务中占比为61.52%。
2010年6月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赋予了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合法地位, 使得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发展愈加迅速。2012年, 纳入人民银行统计的263家1第三方支付企业共计发生支付业务276.44亿笔, 交易额11.14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2.47%和56.20%, 从金额的增长速度看比银行机构的支付业务要快得多, 其市场份额的集中化程度非常高。例如, 从支付机构支付业务中的互联网支付市场来看, 2012年我国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达3.8万亿元, 支付宝以46.6%的份额占据半壁江山, 财付通、银联在线支付分别以20.9%和11.9%跟随其后, 三家企业占据整个互联网支付市场接近80%的份额。
(六) 面临的监管力度不同
银行机构支付业务的开展面临着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针对银行机构支付业务的法律法规体系、技术和业务标准均已建立, 商业银行开展的支付业务相对比较规范和安全。
对于支付机构来说, 虽然《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及《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已经发布, 但是金融管理制度和监管环境仍然落后于行业发展, 与之对应的基本法律法规体系、监管部门的日常动态监管能力还有待完善。例如, 虽然《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接受的客户备付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支付机构只能根据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转移备付金。禁止支付机构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户备付金”, 但如何管理、监控以及所备付金产生的利息处理方式都没有明确。因此, 支付机构从事支付业务面临的监管环境与银行相比要宽松一些, 很多支付机构内控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随意开展所谓创新业务, 突破业务类型和范围, 逃避监管。
三、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支付服务的相同点
(一) 拓展业务范围, 向对方业务领域发起冲击
银行机构一是大力投入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的建设。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日益成熟、规模经济的显现, 银行可以凭借较低的成本来提供各种零售金融服务, 绕开支付机构直接开展网络支付业务。二是开辟网上商城, 直接与支付机构争夺零售客户。如建设银行在2012年6月就推出了电商平台“善融商务”, 运营半年实现交易金额30多亿元。交通银行的“交博汇”、中国银行的“云购物”等银行系电商也陆续上线。
支付机构则纷纷进入银行传统领域, 对银行的基础支付功能、传统中间业务领域构成威胁和挑战, 直接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与银行相同或相近的服务, 对银行的结算、代理收付等中间业务、电子银行产生的中间业务、银行卡收单形成了明显的挤占效应。
(二) 发力移动支付, 开拓新兴市场
与互联网支付相比, 目前移动支付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巨大的手机用户规模和市场发展空间, 移动支付在未来将成为手机继通信、娱乐等功能之外的一个重要功能, 移动支付将成为行业热点。因此, 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逐渐加大投入力度, 全面挺进移动支付市场。
银行机构纷纷升级手机客户端, 推出移动支付产品, 如建行和银联推出的银联手机支付, 农行与银联、中国电信合作的“掌尚钱包”, 以及招行与HTC联合推出的搭载有招行“手机钱包”应用的NFC手机。
支付机构也都开展在移动支付市场跑马圈地。如支付宝推出手机客户端, 并已和多家商家合作移动支付业务, 包括美团、拉手、凡客、多家航空公司等;推出声波支付等近场支付手段。财付通也和微信合作推出二维码支付工具等。
四、我国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市场定位
基于以上关于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异同点的分析, 有必要对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进行正确的定位, 以便各自找准发力点, 更好地推动我国支付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一) 支付机构主要以新型信息科技类民营企业为主, 拥有信息技术背景, 通过电子化和信息化手段解决用户的资金支付需求。所以从整体情况看, 支付机构的信息化能力较强, 创新能力突出, 市场反应快。因此, 支付机构应定位于重点满足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以及个人的支付需求, 形成规模效益。
(二) 银行机构优势在于安全性高、信誉好、用户认可度高、资金和技术实力强、物理网点多, 可以为客户提供理财、现金管理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因此, 银行机构应定位于为大型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三) 要促使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形成合理竞争, 有效提升资金流动的效率并降低资金流动的成本。
1截至2012年12月31日, 共有19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支付牌照, 但纳入人民银行统计范围的有263家第三方支付企业, 其中部分企业属于虽未获得牌照, 但正处于申请阶段。
参考文献
[1]刘丹, 房宪鹏.移动支付国内外研究述评.商业时代, 2009 (25) .
[2]朱绩新, 章力, 章亮亮.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中国金融, 2010 (12) .
机构 篇5
【发布文号】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6年第5号 【发布日期】2006-07-12 【生效日期】2006-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6年第5号)
《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6月12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主 席 吴定富
二○○六年七月十二日
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以下简称“代表机构”)的管理,适应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需要,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外国保险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外注册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协会及其他保险组织。
本办法所称代表机构,是指外国保险机构在中国境内获准设立并从事联络、市场调查等非经营性活动的代表处、总代表处。
本办法所称首席代表,是指代表处的主要负责人;本办法所称总代表,是指总代表处的主要负责人。
第三条 代表机构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
代表机构的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第四条 中国保监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授权,对代表机构履行监管职责。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在中国保监会授权范围内,代表中国保监会对本辖区的代表机构实施日常监管。
第二章 申请与设立
第五条 申请设立代表处的外国保险机构(以下简称“申请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营状况良好;
(二)外国保险机构经营有保险业务的,应当经营保险业务20年以上,没有经营保险业务的,应当成立20年以上;
(三)申请之日前3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四)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本条所称经营保险业务20年以上,是指外国保险机构持续经营保险业务20年以上,外国保险机构吸收合并其他机构或者与其他机构合并设立新保险机构的,不影响其经营保险业务年限的计算。
外国保险机构子公司经营保险业务的年限,自该子公司设立时开始计算。
外国保险集团公司经营保险业务的年限,以下列两项时间中较早的一项时间开始计算:
(一)该集团开始经营保险业务的时间;
(二)该集团中经营保险业务的子公司开始经营保险业务的时间。
第六条 申请者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正式申请表;
(二)由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签署的致中国保监会主席的申请书;
(三)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有关主管当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或者合法开业证明或者注册登记证明的复印件;
(四)机构章程,董事会成员名单、管理层人员名单或者主要合伙人名单;
(五)申请之日前3年的年报;
(六)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有关主管当局出具的对申请者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处的意见书,或者由所在行业协会出具的推荐信,意见书或者推荐信应当陈述申请者在出具意见书或者推荐信之日前3年受处罚的记录;
(七)代表机构设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报告;
(八)由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签署的首席代表授权书;
(九)申请者就拟任首席代表在申请日前3年没有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所在国家或者地区处罚的声明;
(十)拟任首席代表的简历;
(十一)中国保监会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
“营业执照”、“合法开业证明”和 “注册登记证明”的复印件必须经其所在国家或者地区依法设立的公证机构公证或者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
第七条 申请者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提交申请材料。对拟设代表处的申请,中国保监会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一)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申请。
中国保监会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申请,应当出具加盖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八条 中国保监会根据审慎性原则对设立代表处的申请进行审查,并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中国保监会主席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决定批准的,颁发批准书;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九条 代表处领取批准书后,应当按有关规定办理工商登记。
代表处应当自领取批准书之日起3个月内迁入固定的办公场所,并向中国保监会书面报告下列事项:
(一)工商登记注册证明;
(二)办公场所的合法使用权证明;
(三)办公场所电话、传真、邮政通讯地址;
(四)首席代表移动电话、电子邮箱。
代表处自领取批准书之日起3个月内未向中国保监会提交书面报告的,视为未迁入固定办公场所,原批准书自动失效。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条 代表处的名称应当依次由下列内容组成:“外国保险机构所属国家或者地区名称”、“外国保险机构名称”、“所在城市名称”和“代表处”;总代表处的名称应当依次由下列内容组成:“外国保险机构所属国家或者地区名称”、“外国保险机构名称”和“驻中国总代表处”。
第十一条 代表机构除主要负责人外,其他主要工作人员应当称 “代表”、“副代表”。
第十二条 代表机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品行良好,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第十三条 总代表和首席代表应当具备履行职责所需的学历、从业经历和工作能力。
总代表应当具备8年以上工作经历、大学专科以上学历;首席代表应当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历、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总代表和首席代表不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当具备10年以上保险从业经历。
第十四条 每个代表机构的外籍工作人员最多不得超过3人。
第十五条 代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从事或者参与经营性活动。
第十六条 代表机构应当有独立、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专职的工作人员。
第十七条 总代表或首席代表不得在2个以上代表机构中任职;也不得在中国境内任何经营性机构中任职。
第十八条 总代表或首席代表应当常驻代表机构主持日常工作,并且常驻时间每年累计不得少于240日。
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离开代表机构的时间每次不得连续超过30日;离开代表机构连续超过14日的,应当指定专人代行其职,并向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书面报告。
第十九条 代表机构应当在每年2月底前向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送上一的工作报告一式两份,由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转报中国保监会。
工作报告应当按中国保监会规定的格式填写。
第二十条 代表机构每年在其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会计结束后的6个月内,应当分别向中国保监会和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送其所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上一的年报。
第二十一条 代表机构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代表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提交书面报告,同时抄报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
(一)公司章程、注册资本或者注册地址变更;
(二)分立、合并或者主要负责人变动;
(三)经营严重亏损;
(四)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处罚;
(五)外国保险机构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有关主管当局对其实施重大监管措施;
(六)对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 代表机构更换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的,应当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由其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签署的致中国保监会主席的申请书;
(二)由其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签署的拟任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的授权书;
(三)拟任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的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和简历;
(四)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三条 代表机构变更名称,应当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名称变更申请表;
(二)由其所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签署的致中国保监会主席的申请书;
(三)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四条 在中国境内已设立2个以上代表处的外国保险机构,可以指定其中一个代表处为总代表处,但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将代表处名称变更为总代表处。
代表处经批准变更为总代表处的,总代表处应当自中国保监会批准变更之日起1个月内依法办理代表处的工商变更登记。
第二十五条 代表机构变更总代表、首席代表或者变更名称,按照本办法规定向中国保监会提出申请的,中国保监会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决定批准的,颁发批准书;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作出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六条 代表机构只能在所在城市的行政辖区内变更办公场所,并应当自变更之日起5日内向中国保监会和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书面报告下列事项:
(一)新办公场所合法使用权证明;
(二)新办公场所电话、传真、邮政通讯地址。
本条所称变更办公场所包括原有办公场所的搬迁、扩大、缩小或者新增办公场所等情形。
第二十七条 代表机构撤销的,应当自撤销之日起20日内,向中国保监会书面报告下列事项:
(一)撤销代表机构的情况说明;
(二)外国保险机构撤销代表机构文件的复印件。
第二十八条 代表机构更换或者增减代表、副代表、外籍工作人员,应当自更换或者增减人员之日起5日内向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告,并提交被任命人员的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和简历。
第二十九条 外国保险机构的代表处撤销后,总代表处是其惟一驻华代表机构的,总代表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将总代表处名称变更为代表处。
总代表处经批准变更为代表处的,代表处应当自中国保监会批准变更之日起1个月内依法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第三十条 代表处撤销后,其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设有总代表处的,由总代表处负责未了事宜;没有设立总代表处的,由其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的其他代表处负责未了事宜;其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的所有代表机构均已撤销的,由其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负责未了事宜。
第三十一条 中国保监会或者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根据监管需要,可以对代表机构的总代表或者首席代表进行监管谈话,提示风险,并要求其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第三十二条 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代表机构进行日常和检查。
日常和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代表机构变更事项的手续是否完备;
(二)各项申报材料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三)代表机构工作人员的任用或者变更手续是否完备;
(四)代表机构是否从事经营性活动;
(五)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为需要检查的其他事项。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未经批准擅自设立代表机构的,中国保监会依法予以取缔。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从事保险经营活动的,由中国保监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五条 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提交有关报告或者材料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元罚款。
第三十六条 对代表机构违反本办法从事保险经营活动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代表机构工作人员,由中国保监会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对违反本办法的其他非经营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代表机构工作人员,由中国保监会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代表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予以警告。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予以警告。
第三十九条 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应当及时将对代表机构处罚的情况向中国保监会报告。
代表机构受到中国保监会或者当地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3次以上行政处罚,或者从事、参与经营性活动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危害严重的,中国保监会可以将其受处罚的情况作为其所代表的外国保险机构申请在中国设立外资保险公司的审慎性条件予以考虑。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保险机构在内地设立的代表机构,比照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一条 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外国保险机构驻华办事处,比照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二条 外国保险机构设立代表处的正式申请表和代表机构名称变更申请表由中国保监会提供。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规定提交的材料应当使用中文。外国保险机构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提供的材料为外文的,应当附中文译本;中文译本与外文有歧义的,以中文译本为准。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有关批准、报告期间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由中国保监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中国保监会2004年1月15日发布的《 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机构 篇6
关键词:价格评估机构 价格认证机构 市场监管职能
新一轮价格工作改革中,就价格认证机构而言,如何协调好职能中“放”与“管”的关系,或者说,如何在发挥好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激活价格评估机构活力,从而实现价格改革“以放为主、放管结合”的工作路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
(一)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改革的需要
从“权力清单制度”改革省级经验来看,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的行政权力事项均大幅缩减,各省价格认证机构结合职能自行归结的原属行政确认权力清单行列的“价格认证认定”和“涉纪、涉案、涉税价格认定”权力事项多已不在其列,大多被归属于内部管理职能。这样归属化的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改革很有可能在几个方面对价格认证机构的发展带来根本性的影响:一是价格认证机构行政职能的具体体现,二是价格认证机构的权力是否属于符合深化改革要求的权力,三是各级人事、编制主管部门对价格认证系统行政性质的认可度,四是价格认证系统的具体定性及其发展方向。而作为部委规章层级的《办法》写明的“对各类中介价格评估机构的结论进行认证”则是一项强化价格认证系统以服务为主为管理加服务,变内部管理职能为对外行政权力的重要依据,既同权力清单统筹设计初衷相一致也符合国家发改委对价格认证机构工作职能的调整思路。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
社会各界就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对事业单位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深入实践。尤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价格认证机构等事业单位将处于改革风头浪尖,过去由价格认证机构承担的部分职能将逐步向价格评估机构等企业法人转移,而价格主管部门工作重心则将转向市场监管方面。这也将为价格评估机构等企业法人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价格评估机构必须积极面对,大力发展并提升业务能力和质量,更好地承接事业单位的部分职能。
事实上,“对各类中介价格评估机构的结论进行认证”工作职能将成为价格认证部门工作改革的重要抓手,价格认证机构在“分类推进”、“政事 分开”、和“新型事业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确立自己的优势。这也就意味着,价格认证系统改革既是价格认证部门职能边界重构过程,又是价格认证部门与价格评估机构关系重构的过程。
(三)认证中心发展的需要
1、提升社会地位
针对价格认证机构,目前正开展着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以及“四个服务”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必须指出,目前改革更多的指向服务社会和服务民生目标,而价格认证机构职能内容未得到根本性变革,仍徘徊于价格管理边缘。因此,向各类中介机构转移职能,转变价格认证机构职能,从过去的直接服务为主转变为强化市场监管职能为主。只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发挥各级价格认证机构对各类中介价格评估机构的培育、引导和规范作用,从而树立价格认证机构在服务社会和服务民生领域的权威性。
2、保持业务量增长
当前,各级价格认证机构进一步将职能明确在以涉纪、涉案、涉税为主的价格认定工作上,大量的认证、民事类价格认证业务流入市场。如浙江,随着“平安浙江”、“税友龙版”等深入开展,刑事、行政案件量显著萎缩。“无为便无位”,单从司法作为、社会作为上来看,业务量的稳定对价格认证机构的发展也相当的重要。发挥价格评估中介机构作用,而价格认证部门工作重心落在市场监管方面,这不仅有助于价格认证机构工作的开展,而且还有利于提升价格认证机构业务工作量。
3、合乎认证中心进一步改革的趋势
随着改革的推进,价格认证部门的行政审批权限主要由过去的“双认定”削减为现在的对价格评估机构资质的“单认定”,具备行政许可性质的权力越发减少,价格认证部门发展趋势将是重点强化价格管理的事务性工作,而非过去直接行政审批或价格认定工作。此外,从价格认证部门的另一职能“调解价格矛盾、处理价格纠纷”来看,价格评估中介机构认定工作难免产生新的问题与纠纷,这又离不开价格认定部门的积极介入与调节,这也将成为我国价格认证部门进一步改革的重要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辽宁、陕西等地实践经验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充分用好对价格评估机构从资质到业务方面的认定管理权限,对整个机构的规划和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此项工作的思路
(一)加大对价格评估机构的培育
价格评估机构作为此项工作的重要载体,其数量、规模、质量等方面因素将决定着此项工作开展的现实意义。当前,价格认证机构与社会中介类价格评估机构的关系机制尚未理顺,利益边界不清晰,甚至有的价格认证中心因为地方财政经费不足存在与社会中介类价格评估机构抢市场、争利益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价格评估机构发展不顺,此外,价格评估机构的发展还缺乏必要的人才、资金、设备、技术等所需要素。政府部门特别是价格认证机构有必要在理顺双方关系,退位、补位和定位,政策、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购买等方面为价格评估机构的培育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途径和平台。
(二)加强对价格评估机构的监管
价格评估机构的规范管理将决定着此项工作的实际成效和社会影响力,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体制机制多元化却又不匹配, 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监管标准,政府对中介组织的一些管理办法思路仍不够有效, 执行力不够等。笔者认为,价格管理部门应当切实加强包括价格评估机构资质认定、人员资质培育、业务开展状况、日常管理等相关方面因素的定期和不定期督导检查,建立实施名单公示制度,按照有限、有惩、有奖的形式实施动态管理, 还要进一步强化同工商、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协作,明确对于价格评估机构认定的管理效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而就价格认证机构对价格评估机构的监管而言,具体可以包括:价格评估机构资质证书是否真实有效;价格评估机构法人资格是否真实有效;价格评估机构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业务开展情况是否规范,是否超越认定的执业范围执业,是否存在涂改、倒卖、出租、出借、非法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评估机构资质证书》的行为。是否存在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为等。
(三)提高社会对价格评估机构的认知认可
价格评估机构业务范围宽泛,并经市场充分竞争,可以更好的开展各类主体委托的价格矛盾纠纷案件和价格评估认证。但其又介于资质的有限性、逐利性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不够等因素,社会认可度也相对较差,这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价格评估机构的发展。而价格认证机构要实现对价格评估机构更好的监管,重在加强如下工作:一是沟通协调法院、行政执法、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将价格评估机构纳入其业务委托范围,二是逐步确立其受理非刑事性质涉诉讼类案件的主要地位,三是畅通网络、电话、信访等投诉举报渠道,强化社会对价格评估机构的监督,四是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向社会通告价格评估机构相关情况,使得社会和公众了解和认识这项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认可度。五是强化对价格评估机构绩效考评制度化、责任追踪及奖励激励等。
(四)增强价格认证机构公信力和权威性
价格认证机构是调解和处理价格矛盾、履行价格行政裁定(或行政确认)职能、承担有关价格公共服务的行政性机构,无论从风险防范、廉政建设以及价格认证机构的发展上,都应当不断提升价格认证机构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有效塑造价格认定机制的“价格法庭”功能。一是要切实转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双重身份,合理有效运用行政资源的有限性,在业务范围上充分放权,但在机构和行为管理上充分集权;二是要从引导和规范市场的角度,切实转变盲目追求业务膨胀的观念,变逐利为服务和管理;三是要通过利用价格认定机制来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价格评估行为,进而在更大范围内对更多的放开价格行为进行间接引导和规范。
三、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一)机构定性和工作职责方面
价格认证机构的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应当要集中优势力量开展涉案、涉纪、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即“三涉”)这三件大事,从而为机构定性定位打好基础,此时开展非“三涉”范围内的认证类工作上是否适宜。另一方面是,一旦此项工作开展,那《价格认证中心工作管理办法》业务职责这一章中的其它“三涉”之外的职能又该如何安排,又是否应当相应开展。
(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价格评估机构作为理性的价格认证类市场经济主体,通过信息不对称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他们在配合价格认证部门进行结论认证时必然会隐瞒部分不利于其自身的材料和信息,这将给结论认证工作带来极大的工作风险。
(三)工作量的增加带来的问题
此项工作一旦开展,势必会增加较大的工作量,而且会随着工作程序和具体步骤的逐步规范进一步放大,而工作量的剧增又会带来经费、设备、技术、人手等多方面的问题。
(四)现有规章制度方面的问题
《办法》部分规章条款内容的普遍适用与地方、部门实践的特殊性矛盾加剧,不利于具体改革工作的开展。《办法》出台时间较久,有可能被修订甚至被其他相关法律所取代,那么这些条款是否会相应保留?此外,《办法》中部分条款对价格认证系统自身的束缚较强,甚至还存在着其他不利认证中心业务开展和机构发展的障碍。
四、具体开展的一些思路
《办法》颁布实施后,部分地区结合当地实际,突破传统限制,创新工作经验与管理机制,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将结合各地经验,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得出若干思路。
(一)做好调研,充分论证
无疑,《办法》为各地开展价格认证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目前,一是做好调研、充分论证,将条款转化为推动价格认证工作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机遇和新动力;二是联系实际、狠下功夫,认真学习、领会和落实这一有力抓手,为具体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三是设立试点、有的放矢,可考虑以省一级或设区的地市一级为试点,其下设区、县(市)先行尝试开展,或者分步奏、分区域、分案件性质、有计划有安排的实施和推广。
(二)明确含义,细化内容
价格认证机构对价格评估机构的结论进行认证作为法庭对鉴定结论进行认证的一种前置合理性和合法性认证,其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决定着鉴定结论的证据效能发挥的充分程度,因此有必要就此项条款的表述做进一步的科学和规范,并进一步强化其行政性。建议在当前的法律框架条件下尝试以国家专文回复的形式进一步明确此条款的表述及条款释义,如变委托为申请,变认证为认定,并进一步明确由此产生的如回避、结论变更、重新认定、复核裁定等相关方面的权力义务关系和责任等。
(三)结合实际,下发权限
自价格认证系统对价格评估机构和人员资质由“双认定”变为对价格评估机构资质“单认定”后,对一些综合类或者涉诉讼类价格评估机构资质的认定对价格认证部门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成为价格主管部门对于开展机器设备估价、车损价格评估、涉诉讼类价格评估机构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若结合本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评估机构资质“单认定”中不同层次和级别认定的行政许可权相应下放,使行政许可权和行政管理权相对应、相结合,将会对基层和具体开展评估结论认证的价格认证部门带来巨大的帮助和极其积极的影响。
(四)有序安排,做好监管
价格认证机构要加强对价格评估机构的管理,规范价格评估行为,促进价格评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在监管方式上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自查和抽查相结合,重点检查存在问题和受到投诉举报的机构,并视机构整改执行情况,决定检查的频次。二是在监管程序上要制定周密的检查计划,确定检查范围、检查内容、检查安排。在实施检查上要在价格评估机构完成自查的基础上,依据相关价格法律法规,在机构现场通过听取被检查单位自查情况汇报、与有关人员面谈询问、检查相关资料及走访相关单位等形式进行检查。三是在监管整改上,要督促存在问题的价格评估机构认真落实整改,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并做好反馈。且藉此作为价格评估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后是否上报重新认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蒋丽华.论刑事鉴定结论的采用标准[J]. 人民检察,2006(19)
[2]贾治辉.鉴定结论的认证[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5)
[3]徐新彦,任聪.建立涉案物品价格鉴定意见审查机制的经验做法[J].中国检察官,2012(11)
〔本文系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市价格认证中心联合开展的“涉纪财物价格认定机制研究”课题阶段成果之一〕
机构 篇7
关键词:银行机构,支付机构,支付服务,比较研究,发展策略
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都是支付体系中重要的支付服务提供者,两者都拥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业务相互渗透,既有交叉,又互为补充,既有重合,亦难免冲突,因此需要从现在就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在将来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竞合之路及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电子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支付机构与银行机构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两者由最初的完全合作逐步转向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状态。随着支付机构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对银行机构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从最初的网上支付到后来的POS收单,支付机构的客户群、业务类型,与银行的重叠范围日益增加,在许多方面对银行业务产生影响,二者在竞争中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一)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的竞争中,银行机构面临的新挑战
1. 支付机构对银行机构的支付结算市场份额进行抢占,替代了大量中间业务。
一是支付机构对银行的结算、代理收付等中间业务以及电子银行产生的中间业务形成了明显的挤占效应。支付机构虽然没有拥有实体账户,但已形成相对独立、与银行功能类似的结算账户体系,部分支付机构能为企业客户提供大额收付款、多层级交易自动分账和一对多批量付款等各种资金结算产品;用户注册支付机构账户后,即可通过互联网、手机等终端完成账户资金的转移支付,许多功能与银行网银的功能并无明显差异。
2. 支付机构对银行机构的金融脱媒趋势,减少了银行机构的业务收入。
从腾讯财付通联手微信与招行“手机钱包”同一天发布在支付领域上“撞车”,到平安、阿里巴巴、腾讯三个“马总”尝试卖虚拟保险,银行、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机构在网络支付上的圈地运动日酣。绕开银行系统独立解决支付问题成为支付机构间敏感又心照不宣的“尝试”。支付中介脱媒的挑战已经越来越大:其一是第三方支付跑马圈地,例如支付宝、财付通,通过二维码收款、摇一摇转账、音频接口刷卡器等实现了脱离银行体系的商户端收款和用户端付款功能;其二是目前给与券商的一些新政策,券商账户消费支付来势汹汹;此外国外流行的个人之间P2P的支付模式以及新兴的支付技术正在崭露头角,比如谷歌钱包(Google Wallet)等模式渐向国内渗透,这些都会带来支付账户未来主导权之争。
3. 支付机构分流了银行机构的部分客户资源,冲击了银行业市场现有的格局。
支付机构拥有庞大的客户数量,且一旦建立关系,便会产生较强的客户黏性。随着支付机构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会对银行机构形成一定的挤压空间和威胁。比如,巨大的沉淀资金和庞大的客户群不仅为支付机构提供了巨大的业务潜力和盈利空间,还使支付机构在今后与银行机构的竞争中占据越来越强的话语权和博弈筹码,致使银行机构有可能退变成支付机构的基础服务商,难以占领支付产品的高附加值领域。
(二)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的竞争中,支付机构面临的新挑战。
支付机构的独特优势使其在短时间内得到蓬勃发展,然而,其在产品竞争、盈利模式、资金、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也逐渐凸显出来。
1. 无序竞争问题。
部分支付机构存在管理混乱、违规经营、恶性拼抢市场、冲击正常支付秩序等诸多问题。例如:有些机构从谋求自身利益出发,未经严格审查,就把银行提供的代扣接口开放给二级商户;个别支付机构未经客户授权,把客户信息挪作他用,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和客户信息泄露隐患;还有些支付机构对二级商户出租通道的管理疏于监控,被动为非法目的资金转移提供便利等等。
2. 资金沉淀问题。
支付机构作为资金划出方和资金收到方之间的纽带,由于客户之间资金划出和资金收到的时间不一致,从而使得总有一部分资金在支付机构的账户中暂时停留。大量沉淀资金,一方面可能由于支付机构对于沉淀资金的不规范处理引致流动性问题;另一方面也增大了洗钱、套现、赌博、欺诈等非法活动的风险。
3. 数据安全风险。
支付业务是依托网络和机器进行的,支付平台上保留大量的数据资料,数据传递通过相关人员的操作指令在短时间内迅速到达,一旦操作者不当操作,使用者的错误操作、错误的数据和指令将会迅速传递。
二、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趋同性、异质性比较及合作中的功能、定位分析
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主要是指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货币资金转移服务,与银行机构提供的相关服务和产品有区别,有联系;有业务趋同性,也有业务异质性。
(一)趋同性比较
从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功能分析,可以发现,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具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等功能,都从事货币资金转移中介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支付指令的交换和处理;都会产生资金集聚效应。
(二)异质性比较
(三)支付机构和银行机构的合作分析
在整体上,第三方支付体系与传统金融服务体系在主营业务、利润来源、主要服务对象和提供的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两个体系在发展意识、业务重点和利益诉求等多个方面并不存在冲突,尽管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但也必须承认,二者之间的合作意义更大。
一方面,支付机构对银行机构支付业务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在成本和交易费率方面,支付机构的统一接入服务减少了零售商户的成本,较好的充当了中间交易担保人的作用;二是在市场拓展方面,目前C2C模式下,市场还不成熟,银行采取和支付机构合作培育市场的方式更为经济;三是在增值业务和整合营销方面,支付机构提供的平台可以拓展银行现有销售渠道,能够促进交易和激发银行账户的活跃度,带动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四是在产业链支付及客户化需求定制方面,支付机构的信息流有利于形成银行的供应链客户群和中小企业客户群,优化了银行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其针对性的创新服务,大大增强了零售商和消费者之间的黏度;五是从提供担保角度而言,支付机构的账户充值或者预付方式更适用于今天的电子商务模式;六是支付机构大额度的备付金,可成为银行吸收稳定存款的重要来源之一。
另一方面,银行机构对于支付机构的快速成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银行在资金安全和商业信用上都为其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服务。一是银行业以其完善的资金清算体系,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支付体系的有效运行。目前,银行已经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网关支付服务,在一些如代扣业务、授权业务等创新型产品领域,双方也有深入的合作。二是银行能够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备付金账户、归集客户沉淀资金,从而进一步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誉体系。
三、探求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竞争合作之策
支付服务的市场巨大,市场潜力有待深度挖掘,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与第三方支付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只有相互弥补和配合才能充分开拓市场。未来的市场发展格局方面,银行依旧会在传统金融服务领域占据主导,而第三方支付将在网上支付等创新服务领域占据稳固市场,二者的核心市场和利益并不存在严重重叠和排斥。
(一)银行机构业务发展策略
1. 完善电子渠道建设,拓展备付金存管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银行机构应进一步加大电子渠道建设,推出更多面对客户的新电子银行产品,充分利用现有的门户网站优势,打造自己的支付平台,拓展各类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给客户提供全方位打包的金融服务同时,银行机构应着眼长远利益,加大对支付机构的营销力度,扩大合作领域,积极争取支付企业的资金监管行身份,利用支付企业吸附资金的能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拓宽低成本负债来源。
2.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强与支付机构的合作,积极应对金融脱媒。
面对支付机构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银行不应一味强调监管套利而任由支付机构实现金融脱媒。建议采取的积极态度是:一方面,在电子支付领域共同遵循同一标准的对称监管和有序竞争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融资、数据挖掘、交叉营销和移动金融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以开放共赢和拥抱变化的胸襟,研究彼此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融合,学习第三方开拓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构筑平衡、健康的电子商务和移动金融生态圈。
3. 介入电子支付链,大力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拓展新客户群体。
银行机构应对客户行业、规模、资金流进行细分,面向这些特定客户群进行产品创新,有针对性地开发出特定金融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提高银行综合收益和持续竞争力。在电子商务流程中,与支付企业积极合作,开展多种融资业务的优势,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为银行机构营销吸纳新客户,为资质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应链融资服务,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支付机构业务发展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更加专业,银行会做一些基础性的金融工作,而支付公司提供更多的是增值服务。支付公司和银行的关系是合作远大于竞争。可以说,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与银行并不矛盾,二者可以“和平共处,共同竞放”。支付机构要想谋求更大的成长空间,还需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做精做细优势业务,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1.进一步细分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差别化经营。对于支付机构来说,创新和效率依旧是其未来发展的根本,支付机构应该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形成细分的市场,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和价格战,扩大与产业链其他机构合作的范围,强化自身的生存之本,可以与银行在个人理财、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强双方的合作。
2.加强技术安全合作,完善内控管理,加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一方面,支付机构可与高科技信息公司达成安全联盟,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另一方面,支付机构应加强消费者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明确规定发生不可抗力时,采取消费者资金保全措施等。
机构 篇8
关键词:四杆机构,极位夹角,传动角
1 孔雀开屏机构总体结构设计
1.1 方案分析
1.1.1 设计方案
该机构为孔雀开屏机构, 现在市面上还没有运用机械原理来完成孔雀开屏的机构。
开屏方案设想如下:方案一:通过扇形内齿轮传动实现开屏;方案二: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实现开屏;方案三:用四杆机构实现开屏。
经过反复比较、衡量, 最终选择了方案三, 即通过四杆机构的运动来实现开屏。四杆机构的运行由齿轮传动来带动, 再用链传动带动齿轮。因为要求开屏的速度很低, 所以可在电机和链传动的中间增加一个减速器, 达到部分减速效果, 另一部分减速量通过变频来控制。
1.1.2 难点和关键
(1) 因尾部孔雀收屏时尺寸限制, 单片扇叶宽度及厚度尺寸不可过大。 (2) 收屏后传动机构要隐藏于壳体之内, 开屏张角要大, 这就限制了四杆机构的起点与终点位置。 (3) 开屏与收屏的速度要保持基本一致, 四杆机构的极位夹角就需要尽可能地小。 (4) 因同时要避开四杆的死点位, 且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用, 所以四杆机构的设计就成了本次设计的最难点。 (5) 由于壳体尺寸的限制, 左右两边扇叶运动的反向问题由惰轮来解决, 同时轴上的非标链轮设计就变得很重要, 这也是本次设计的难点之一。
1.1.3 主要方法
首先制订出了大致的外形结构和尺寸。利用电机连接减速器带动链传动[1], 再带动齿轮传动[2], 齿轮带动四杆机构, 四杆机构随之带动了叶片, 从而实现孔雀开屏。针对这个孔雀开屏机构, 大量查阅图书馆文献及资料和网上资料, 先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再进行重点校核;充分利用应用软件Auto CAD、Pro/E和机械设计手册 (软件版) 进行辅助设计。
1.2 总体设计
首先根据设想产品完成各部件的大体尺寸及位置。其次初步估算功率和转矩, 初选电机。利用估算的功率和转矩来设计计算齿轮和链传动。再来计算轴和轴承, 再进行重点校核。
2 四杆机构设计
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联接而成的平面机构, 也称为平面低副机构, 而平面四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中最常见的形式, 也是多杆机构的基础。其主要优点是: (1) 由于运动副是低副, 面接触, 传力时压强小, 磨损较轻, 承载能力较高; (2) 构件的形状简单, 易于加工, 构件之间的接触由构件本身的几何约束来保持, 故工作可靠; (3) 可实现多种运动形式及其转换, 满足多种运动规律的要求; (4) 利用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连杆可满足多种运动轨迹的要求。四杆机构能够简便地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再现, 完成预定的运动要求。
2.1 四杆尺寸的确定
四杆的尺寸在设计时对四杆的极位夹角[3]、摆角[4]的大小, 摇杆起始位置的角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首先, 四杆机构的极位夹角要尽可能的小。为了能够更好的表现出孔雀开屏的特性, 也为了机构更加美观, 所以设计时摆角的角度要大于90°, 同时为了能够很好把四杆收拢, 要确保摆角起始位置的角度小于10°。
综合以上各种条件, 进过了反复的计算及仿真试验, 四杆的尺寸分别确定如下80、100、481、500。
2.2 极位夹角的确定
(1) 极位夹角θ:
为了表明急回运动的急回程度, 可用行程速比系数或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来衡量, 即
(2) 摇杆起始角及摆角:
2.3 传动角的确定
已知四杆机构四杆长分别为80、100、481、500。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其他两杆之和= (500+80) - (481+100) =-1<0, 且最短杆为连架杆。故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对于曲柄摇杆机构, γmin出现在主动曲柄与机架共线的两个位置之一处:
故γmin=47.52°
2.4 四杆机构仿真运动图 (图3)
当四杆的速度为最小时, 它的加速度最大, 由此可以看出避开了死点位置。
3 结束语
机械连杆机构是我们设计的孔雀开屏机构的一个创新点。在设计中通过四杆机构的运动来实现开屏, 解决了孔雀收屏时的尺寸限制, 收屏与开屏速度一致, 避开死点位等设计难点。
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 (带传动和链传动)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濮良贵, 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西北大学机械原理及机零教研主编.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机构 篇9
目前常见的工业机器人机构多为串联机构, 由于此种机构是运动开链的, 因而有诸如刚度小、承载能力差、误差积累大等缺点。并联机器人因采用机械闭环的结构, 使机器人运动部分的惯量降低、刚度提高, 故较之串联机器人而言, 具有定位精度高、承载能力强等优点。美国Clavel博士发明的Delta并联机构, 可实现高速的三维平动, 具有结构简单、运动速度快、定位精度高等优点[1]。但相对串联机构来说, Delta并联机构存在工作空间小、结构尺寸偏大等缺点。国内外学者对Delta机构的研究相对成熟, 包括运动学分析[2]、动力学分析[3]、性能评估[4]、奇异点分析[5]以及其控制[6]等。目前, Delta并联机器人己经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和药品的包装和电子产品的装配[7]。为了进一步提高Delta机构的工作空间, 扩大其应用范围, 本研究拟在水平X、Y方向增加两个平动自由度, 形成高速高精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 进而为为工作空间大, 只需平动的高速高精度工业机器人的研究提供基础。
1 冗余驱动三维平动自由度并联机构机械组成
冗余驱动三维平动自由度并联机构[8]主要由直角坐标轴进给装置1、支架2、Delta机构3三大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其中直角坐标轴进给装置由第一移动电机4、第二移动电机15、第一联轴器19、第二联轴器16、第一滚珠丝杠螺母副7、第二滚珠丝杠螺母副9、第一前轴承座12、第一后轴承座5、第二前轴承座8、第二后轴承座17、第一固定导轨副18、第二固定导轨副10、第一移动导轨副6、第二移动导轨副13、导轨固定板11以及支座14组成。Delta机构参照文献[2]进行设计, 支架由标准铝材结构通过螺栓连接而成。
1.直角坐标轴进给装置2.支架3.Delta机构
在具体连接方式方面, 第一固定导轨副18、第二固定导轨副10通过螺栓与支架2连接;所述第二移动电机15与第二滚珠丝杠螺母副9通过第二联轴器16连接, 并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第一移动导轨副6、第二移动导轨副13通过螺栓与导轨固定板11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电机4与第一滚珠丝杠螺母副7通过第一联轴器19连接, 并固定在导轨固定板11的端部。而整个Delta机构通过连接装置与直角坐标轴进给装置上的第一滚珠丝杠螺母副7连接, 从而实现整个Delta机构在XY方向的整体平动。
4、15移动电机5、8、12、17轴承座6、13移动导轨副7、9滚珠丝杠螺母副10、18固定导轨副11导轨固定板14支座
2 冗余驱动三维平动自由度并联机构电气控制系统
冗余驱动三维平动自由度并联机构电气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直角坐标轴进给装置采用的是步进电机, 使用PLC作为控制单元;而DELTA机构是采用的是伺服电机, 通过运动控制卡进行监控。为了使两种控制单元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便于监控, 使用一台工业控制机作为上位机, 将PLC和运动控制卡集成到一个软件系统中。PLC编程口直接与工控机的232接口连接, 利用MSCOMM串口通信控件, 实现了上位机对PLC的实时监控。运动控制卡插在工控机主板上的PCI插槽中, 通过gts函数库[6]实现对伺服电机的实时监控。在整个机构轨迹规划采用超椭圆轨迹规划算法与直线规划算法。
3 冗余驱动三维平动自由度并联机构样机试验
通过设计与改进, 试制了一台冗余驱动三维平动自由度并联机构样机。通过参数设置与调试, 并充分考虑机器的安全性与性能稳定性。在直线轨迹模式下85%的速度运行, 末端元件以直线轨迹规划算法方式下按照如图4所示的轨迹循环一次所需时间为2 153 ms, 表明机构运动速度快。另观察运动过程, 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一定振动, 这需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介绍了冗余驱动三维平动自由度并联机构机械组成与电气控制系统, 并进行了样机初步试验。试验表明:本机构整体运动平稳, 机构末端元件运动速度高, 但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振动, 影响了机构末端元件运动精度, 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要加以改进。为了提高机构的运动速度与定位精度, 下一步将对机构进行各方面的研究, 包括运动学分析、机构运动误差分析及误差补偿分析等。另外, 还将针对PCB插件、货物堆垛、3D打印等本机构可能应用的具体行业对机构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摘要:结合Delta机构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Delta机构的冗余驱动三维平动并联机构, 该机构在成熟的Delta机构上增加X、Y方向两个平动自由度, 从而在充分利用Delta机构高速高精度的特点的基础上, 扩大机构的工作空间, 扩大Delta机构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 包括PCB插件、货物堆垛、3D打印等。通过样机初步试验表明该机构整体运动平稳, 机构末端元件运动速度高, 但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振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构末端元件运动精度。
关键词:Delta机构,冗余驱动,并联机构
参考文献
[1]CLAVEL R.Delta, a Fast Robot with Parallel Geometry[C].The 18th Int.Symposium on Industrial Robots (ISIR) , Sydney, Australia, 1988:91-100.
[2]梁香宁.Delta机器人运动学建模及仿真[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08.
[3]韩亚锋, 马履中, 吴伟光, 等.Delta并联机器人弹性动力学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 (10) :197-202.
[4]Zhao YJ.Dyna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threetransla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parallel robo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2012, 27 (1) :31-40.
[5]Gregorio RD.Determination of singularities in Delta-likemanipulato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 2004, 23 (1) :89-96.
[6]Fumagalli A, Masarati P.Realtime inverse dynamics con-trol of parallel manipulators using general-purpose multi-body software[J].Multibody System Dynamics, 2009, 22 (1) :47-68.
[7]Yongjie Zhao.Dimensional synthesis of a three transla-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parallel robot while consideringkinematic anisotropic property[J].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13, 29:169-179.
机构 篇10
关键词:反平行四边形机构,运动特性,力学性能
1 引言
反平行四边形机构是一种典型的四杆机构, 在公共汽车的开门机构中应用广泛, 在湖南省第五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 也应用其特性来实现自动升降储物柜门的开闭功能。
2 反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运动特性
根据反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可知道AB=CD, 如图1所示。
2.1 平面自由度的确定
根据平面自由度的计算公式[1]:
图中, n=3, PL=4, PH=0。
由式 (1) 可得:F=3n-2PL-PH=3×3-2×4-0=1 (2)
那么, 机构的自由度为1, 便可知道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2.2 反平行四边形机构的特性
(1) 机构各杆长满足的条件根据曲柄存在的条件[1]: (a) 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b) 曲柄为最短杆或其相邻杆。
那么, 图1中BD的长度应该大于或等于AC的长度。
(2) 反平行四边形的急回特性[1]
当连杆BD的长度与AC的长度相差不大时, 机构的极位夹角很小, 所以可以近似地认为机构无急回特性。具体可由画图法进行证明, 如图2所示。
(3) 死点位置[1]
由于反平行四边形机构有双曲柄的作用, 当一侧的曲柄和连杆共线时, 另一侧的曲柄和连杆不共线, 这样就不可能两曲柄与连杆同时共线, 就很好地克服了机构的死点[2], 所以机构也常用于解决死点问题。
3 性能分析
3.1 数学模型的建立
根据自动升降储物柜门的结构, 可建立以下的模型, 具体实物示意图如图3所示。
根据反平行四边形安装示意图及其速度关系可建立其数学模型, 输入量为牵引电磁铁发生的位移s (t) 、夹角θ (t) ;输出量为φ (t) , 则式中, R-曲柄长度, 根据设计要求R=30mm;φ (t) -输出转角, 初始值为0, 应满足设计的要求, 具体可参照图3、图4;γ (t) -连杆与曲柄速度方向夹角, 由于它是变量, 可以通过实验得出其与时间t的关系, 初始值为25°;s (t) -输入的位移, 这是由牵引电磁铁而引起的位移, 根据牵引电磁铁的性能而定, 具体的关系可如图4所示, 初始值为0。具体可参看图3、图4所示的安装示意图;θ (t) -连杆与动滑轮的牵引线之间的夹角, 初始值为10°。
θ (t) 的初值根据各部件的安装及E点位置的不同而变化, 由于E点的运动轨迹近似的可看成直线, 所以可认为E点的速度方向在连杆上, 则式 (3) 右边实际上是省略了E点速度方向与连杆之间的夹角余弦值。具体如图5。
根据图6可知道曲柄的转角与门的开度相同, 若曲柄的输出转角为φ (t) , 那么门的开度, 即两门之间的夹角为2φ (t) , 便可实现设计要求。
3.2 频率响应函数的求解
将式 (3) 进行拉普拉斯变换[3]可得:
通过计算便可得出其频率响应函数, 于是就可得出系统的稳定性、响应特性及其他特性。
4 结语
通过对反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分析, 基本了解了其运动的特性及相关简单应用, 但是有些问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在这个学习及研究过程, 可发现反平行四边形的现实意义, 可根据各杆的长度进行不同的设计, 由于其避免了死点等问题,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朱理.机械原理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郁增才.反平行四边形机构瞬心轨迹的探讨[J].机械设计与制造, 1992 (3) :32-33.
[3]黄长艺, 等.机械工程测量与实验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营销策划机构 篇11
公司简介:
中国本土最具实战性和体系化的营销咨询机构之一。营销领域屡创经典案例的专家团队,具有高度的执行力与创造力,了解市场、熟悉市场,善于“四两拨千斤”;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一剑封喉”的创意;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协助客户构建高效的营销体系;能够用实效、快捷的手段,协助客户迅速打开市场。所有的方案都源于市场、源于企业实际。
公司擅长:
营销诊断、品牌策划、营销战略、新产品上市与招商、市场通路建设、整合传播与促销设计、CIS导入、销售队伍培训与管理、企事业公关活动策划。
公司规模:
50人
主要客户:
上海文源、湖州大港天明投资公司、天正集团
成功案例:
昊科与韩国政府所属SBC在汉城签署5项咨询项目协议,帮助韩国建材、电子、眼镜、环保、机械5家企业开拓中国市场。
联系方式:
021—63535191
上海市天目西路218号嘉里不夜城第二座31层二单元/200070
北京爱成智业营销策划机构
公司简介:
公司网罗国内一线策划师8人、设计师6人,有着近20人的策划团队,在品牌建设与维护、市场调研、事件营销、保健品/药品软文推广、VI设计与导入、招商整体流程的宣传与掌控都有着独到的认识。
公司擅长:
保健品、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服装、涂料、医药、家装产品、建材、旅游、园林等行业的营销策划。
公司规模:
20人
主要客户:
山东永泰集团、富亚涂料、仕奇西服
公司荣誉或奖项:
爱成智业在2004年被中国广告协会、中国营销协会等多家权威机构评为“中国10年最具影响力营销企划机构50强”。
成功案例:
爱成智业拍摄了富亚涂料《刷子篇》,仕奇集团《攀登篇》、《锻炼篇》;蓬巴杜《魅力篇》、《模特篇》、《送礼篇》,巨源管《美人篇》,丽舍(中国)《非凡篇》,运来运《老鼠篇》等20多部大胆而有奇效的广告片。
联系方式:
010—85864168
北京市朝阳区远洋天地58号楼1—102/100025
北京蔚蓝远景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国际品牌研究学院理事单位,为160多家中外企业提供服务,下设客户服务、市场研究、营销管理、广告策划、影视设计、企业培训等部门。
公司擅长:
品牌规划、营销策划
公司规模:
18人,营业额:500万
主要客户:
故宫、金六福、花嫁喜铺
公司荣誉或奖项:
中国品牌大会特别贡献奖、中国广告年鉴案例奖
成功案例:
故宫品牌商业化运作
联系方式:
010—84832577
北京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08号3座505/100029
中国研成顾问机构
公司简介:
机构创建于1992年,是中国第一批注册的营销策划咨询公司;持续经营超过十几年,定位于专业营销策划。
公司擅长:
品牌整合规划、营销推广策划、旅游酒店餐饮策划、企业文化建设、投资项目策划、医院医药保健品策划。
公司规模:
190人
主要客户:
TCL、天年集团、王子国际酒店
公司荣誉或奖项:
中国知名企业、中国十佳诚信策划机构、中国最具竞争力策划机构奖
成功案例:
2005年11月30日,在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活动中,中国研成顾问机构荣获“最能代表25年深圳形象的深圳名片”。
联系方式:
0755—83997039/83997018
机构 篇12
爬行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主要针对于机器人在外壁和管道的爬行研究。管道机器人分为内管道爬行机器人和外管道爬行机器人。内管道机器人主要用于执行管道内检测, 研究比较成熟[1,2,3]。而管道外检测是一项强度大、危险性高的作业, 因此外管道的作业耗费资源大, 所以外管道机器人的研究是必要的, 但目前较内管道机器人相对薄弱[4,5,6]。本文根据直动推杆圆柱凸轮机构的往复直线运动特点, 配合凸轮动作并结合夹紧机构对推杆进行锁止, 以实现机器人的爬行。按照机器人的爬行规律设计了推杆的运动规律和凸轮实际廓线。并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满足管外爬行机器人机构的运动要求。
1 直动推杆圆柱凸轮机构
图1所示为直动推杆圆柱凸轮机构是在圆柱面上开有曲线凹槽的构件, 由于凸轮与推杆的运动不在同一平面内, 所以是一种空间凸轮机构。机构通过圆柱凸轮转动, 带动滚子沿着凸轮上的凹槽运动, 实现推杆的往复直线运动。
2 直动推杆圆柱凸轮机构实现爬行的可能性与运动机理
根据管外爬行机器人的运动要求, 机器人机构应能实现前进、暂停、后退动作。本设计利用直动推杆圆柱凸轮机构具有的运动特点, 采用双凸轮的形式配合夹紧装置来实现机器人的爬行。如图1所示该机构由2个直动推杆圆柱凸轮及夹紧机构组成。
直动推杆圆柱凸轮在圆柱凸轮旋转时, 推杆能够实现推程、回程、休止3种运动状态。利用2个廓线相反的圆柱凸轮, 通过夹紧机构锁定特定运动状态的推杆, 机构会相对管道产生运动。
装置每个循环可以分为3个运动过程:
如图2 (a) 所示阶段一, 推杆Ⅰ处于推程状态, 推杆Ⅱ处于休止状态, 此时夹紧机构Ⅱ工作, 对推杆Ⅱ进行锁紧, 推杆Ⅰ向右运动一个推程h, 机器人相对管道静止不动。
如图2 (b) 所示阶段二, 推杆Ⅰ处于休止状态, 推杆Ⅱ处于回程状态, 此时由于夹紧机构Ⅱ继续对推杆Ⅱ进行锁紧, 凸轮向右运动一个推程h, 机器人相对管道向右爬行h。
如图2 (c) 所示阶段三, 推杆Ⅰ处于回程状态, 推杆Ⅱ处于推程状态, 此时夹紧机构Ⅰ工作, 对推杆Ⅰ进行锁紧, 凸轮向右运动一个推程h, 机器人相对管道向右爬行h。
机构运动的每个循环中, 爬行距离为2h。
3 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对机构的运动规律进行设定:凸轮旋向相同, 转速为40°/s;推杆的推程、回程、休止状态时间相同均为1 s;推杆行程为20 mm。
根据机构运动规律得到推杆运动规律方程:设凸轮以等角速度ω转动, 在推程结束时, 凸轮的运动角为δ0, 推杆完成行程h, 当采用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则有:
式中:s为杆位移;v为滚子推杆运动速度;a为滚子推杆运动加速度;c0和c1为常数;δ为凸轮的运动角。
推杆推程的运动方程为:
推杆回程的运动方程为:
式中, δ0′为凸轮回程运动角, 注意凸轮的转角δ总是从该段运动规律的起始位置计量起。如图3、图4所示分别为两推杆位移-时间, 速度-时间关系。
4 直动推杆圆柱凸轮廓线设计
如图5所示为一直动推杆圆柱凸轮机构, 若将此圆柱凸轮的外表面展开在平面上, 则得到一个长度为2πR的移动凸轮, 最后将作出的移动凸轮图卷于以半径R为圆的圆柱体上, 并将所作出的曲线描在圆柱体的表面上, 此即为所求的圆柱凸轮的轮廓曲线 (其中β和β′分别表示理论轮廓线以及工作轮廓线) 。
若推程s=g (φ) 、回程s=G (φ) 以及滚子中心至圆柱凸轮轴线间的距离 (称为平均圆柱半径τr) 已知, 设滚子半径τR。则:
推程的实际轮廓线为:
回程的实际轮廓线为:
式中:x0为回程起始点x的初值;y0为回程起始点y的初值。
5 运动仿真分析
机构动作顺序见表1。
6 结论
本文根据直动推杆圆柱凸轮机构的往复直线运动特点, 配合凸轮动作并结合夹紧机构对推杆进行锁止, 以实现管外爬行机器人机构的设计。按照机器人的爬行规律设设计计了了推推杆杆的的运运动动规规律律和和凸凸轮轮实实际际廓廓线线。。并并对对机机构构进进行行运动学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满足管外爬行机器人机构的运动要求。直动推杆圆柱凸轮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以及其轮廓线的多变性等的特点, 对于管外爬行机器人机构的本体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模式。也为管外爬行机器人机构设计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梁亮, 胡冠昱, 朱宗铭.内外螺旋管道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和数学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 2013, 21 (11) :2546-2551.
[2]年四成, 张延恒, 孙汉旭.柔性蠕动式管道机器人弯道驱动能力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14, 42 (8) :54-57.
[3]郭瑞杰, 李杰, 王忠.一种管道机器人爬行机构的工作原理[J].机床与液压, 2012, 29 (11) :26-30.
[4]王殿君, 李润平, 黄光明.管道机器人的研究进展[J].机械设计杂志社, 2008, 36 (4) :185-187.
[5]蔡高参, 周校民, 王忠.基于双曲柄滑块机构的缆线爬行机器人机构本体设计[J].机械设计, 2010, 27 (11)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