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

2024-10-22

徐志摩诗歌(共10篇)

徐志摩诗歌 篇1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 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他的诗歌主题多为歌咏爱情与理想, 追求光明与自由, 抒唱爱与美。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如此清新优美, 一方面是因为他留学在外, 两年的康桥留学生活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 这一人生理想便是他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与信仰。另一方面, 他深受前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所提出的“诗歌三美主张”的影响。徐志摩将自己的才华与“诗歌三美”深深地结合在一起, 使其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浅析徐志摩诗歌中的美。

1. 从语言上看, 徐志摩受了三美主张中“绘画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诗歌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要讲究绘画的美, 这主要是指诗歌的词藻要力求美丽, 富有色彩, 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徐志摩的诗歌词藻华美, 风格明丽, 文词丰富, 色彩斑斓。这些特点尤其表现在他的一些赞美爱情的诗歌中。如《她是睡着了》一诗中:“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 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 涧泉幽抑制了喧响的琴弦, 奢侈的光阴, 静, 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 醉心的光景, 给我披一件彩衣, 啜一坛芳醴, 舞, 在葡萄丛中颠倒, 昏迷, 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 神阙, 安琪儿的歌, 安琪儿的舞, 可爱的梨涡……”在这首诗中, 徐志摩连续采用星光下的“白莲”“香炉里的碧螺烟”“琴弦”“粉蝶”等一系列优美的意象, 用优美的词语勾勒出优美的意境。

又如, 我们所熟悉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恰似那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全诗虽仅四句, 但句句传神, 仅以水莲这一意象就将日本女郎的容貌姿态等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语言自然, 感情细腻动人, 读来有清新之感, 显示出徐诗特有的柔婉情思。

在徐志摩康桥系列的诗歌中, “绘画美”尤其体现了这部分诗歌明显地带有抒情的神韵, 同时又带有众多外国作家的影子, 如《泰山日出》有泰戈尔诗歌的冥思闲适, 而《海韵》《杜鹃》则与济慈的《无情女郎》《夜莺》神似。

总之, 徐志摩的诗歌在语言方面是独特的, 可以说, 徐诗的语言是精挑细选而来的。

2. 从音律上看, 徐志摩受了三美中“音乐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的美。这里所说的音乐美是指诗歌音节和韵脚要和谐, 一行诗中的音节, 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我们从徐志摩的诗集中可以发现, 徐诗韵律和谐, 富有音乐感, 读来优美动听。徐志摩自己也曾说过:“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纵观徐诗, 我们可以发现, 他的诗歌有很多都是以四行为一节, 并且常常采用重复、排比等手法, 形成一种重章叠唱的句式。如《雪花的快乐》:“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 飞扬, 飞扬……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 飞扬, 飞扬……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 飞扬, 飞扬……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 消溶, 消溶……”在这首诗中就是采用了反复的手法, 诗人以三个“飞扬”, 三个“消溶”进行抒情, 分别以五行为一节, 相互押韵, 节奏感十分强烈。

又如, 在《为要寻一颗明星》中:“我骑著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著黑夜里加鞭;———向著黑夜里加鞭, 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 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 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还不出现;———那明星还不出现, 累坏了, 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 黑夜里倒著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这首诗歌中则采用抱韵的方式。韵律的和谐对于诗歌的节奏十分重要, 我们在朗读徐志摩的诗歌时常常会有轻松明快的感觉, 就是因为其诗歌的韵律使得其诗歌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3. 徐志摩的诗歌还具有“建筑美”

在诗歌三美主张中, 诗歌的建筑美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 节与节之间要匀称, 行与行之间要匀齐, 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 但是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 以求整齐。我们看徐志摩的诗, 像《再别康桥》《爱的灵感》等长达96句, 《翡冷翠的一夜》则是一节有74行, 而《火车擒住轨》这首诗则一节只有两行。我们可以发现, 徐志摩的诗章法整饬, 灵活多样, 这与徐志摩自身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他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 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 在此基础上, 他又受诗歌三美的影响, 所以他的诗歌呈现形式多样的外在特征, 但如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我们发现徐志摩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会因为诗歌的结构而影响主题, 也不会因为主题而束缚诗歌的形式。总之, 他十分讲求句式的整齐而又不拘泥一格, 其诗的句法、节式、章法、韵脚等体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当然,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他的诗歌构思精巧, 想象独特, 尤其是他的抒情诗, 艺术造诣非常高。我们在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时总会被一种熟悉的气息所感染, 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体味出其诗的意蕴。

如散文诗歌《婴儿》:“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 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但她还不曾绝望, 她的生命挣扎着血与肉与骨与肢体的纤微, 在危崖的边沿上, 抵抗着, 搏斗着, 死神的逼迫;她还不曾放手, 因为她知道 (她的灵魂知道!) 因为她知道这苦痛是婴儿要求出世的征候, 是种子在泥土里爆裂成美丽的生命的消息, 是她完成她自己生命的使命的时机……”

在诗中, 诗人用一个临盆的产妇对腹中婴儿的期盼来表现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在描写过程中, 诗人注意节制与驾驭, 并将它们转化为艺术情境和氛围, 使之产生更大的象征力量和暗示性。在这里, 诗人表现出了超越性的建构力与艺术技巧, 有力地把握了读者的情感和联想。这种描写引起了读者的生理震颤, 表面上写的是美的变形, 其实是以丑写美, 写美的转化和升华, 写安详、柔和、瑞丽的优美, 是一种义无反顾地献身的壮美, 是一种更神圣、更接近本质的美。正是通过《婴儿》这种不同于传统的美感, 我们既感受到“产妇”的崇高悲壮, 又感受到“生产”的艰难。这首诗歌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中国人民自“五四”以来追求民主、自由、解放的悲壮曲折的历史进程。“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的形象, 既概括了当时的时代状况, 又是这之后境况的预言性象征。

又如, 在《雪花的快乐》中, 诗人将自己比喻成雪花, 他借助于飞扬的雪花来传达出追求真爱和理想的美好心声, 意象鲜明, 主题突出。

徐志摩在诗中, 常常用白云、流水、大海、山川、星空、落叶、秋声、莲花等一些美好的意象组成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图画, 组成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徐志摩的诗或精致, 或精悍, 或宏伟, 或奔放, 或清秀。他赞扬爱情, 歌咏自然, 以爱来调和一切, 热烈清新, 真挚自然, 给人以美的享受。

语言优美, 结构精巧, 音律和谐, 想象独特。徐志摩常常把自己热烈而真挚的情感融合到所创作的诗歌中去, 并且他的创作总是灵活多样。所以他的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独特清新之美。

参考文献

[1]朱栋霖, 丁帆, 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篇2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 开创精神 格律 意境 性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53-02

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与性格经历是密不可分的。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慢慢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再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成就了他的诗名,也是他诗歌中成就最高的。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他遵从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认为每一种诗体都有其最合适的内容来填充。其中最典型的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很有创造性的,他敢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糅入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创造新的体式,敢为新诗开拓新的格律,意境优美、唯美。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肤浅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更有深度

闻一多讲诗歌格律时谈到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贯彻。茅盾曾批评徐志摩的诗歌《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中说到:“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但是诗歌并不是以传达内容的多少、优劣论成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心情,这是一种感情的传达。诗歌所承载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抒情诗,对感情的传达的丰富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是一首诗歌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先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多端,从而衍生出了许多的美感。

徐志摩在诗歌的结构上是独具匠心的,撇开内容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闻一多的诗歌体式结构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这可能是他们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者两格。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第四是每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

三、徐诗的意境无疑是美轮美奂的

从整体上看,徐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鲜活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或传达了一种感情或象征了一种精神或者势力。但无疑都是美好的意境空明清新而深远,这就使得他的多数作品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共鸣属文学理论的范畴,是文学接受的最高阶段,是作者、作品与读者一种心灵的契合,从而体现作品的力度,使人的人格实现提升,而徐的诗的意境就拥有这种强大的力量。他的诗歌不单单是所谓古代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而更多的是渗进了一种强烈的抒情,其有很强的抒情感染力,读后韵味无穷。

四、“性灵”是徐志摩诗歌中的一种气质和内蕴

往往那诗人头脑中的灵光一闪,经过诗人的加工之后,便会成为一首绝唱。徐志摩同泰戈尔一样崇尚性灵。徐志摩的性灵还体现在他的文章中冥冥中像是个预言,让人感到惊讶。死亡是每个诗人都深深思考过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徐志摩这样能在生前绘声绘色的描写自己死亡的人,还是不曾见到过的。

徐志摩的诗歌在白话诗歌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某些方面具有开创之功,首先是在诗歌格律方面,很多都是值得现代诗人去借鉴和学习的,在一些方面,让后辈是无法企及的,在当时倡导诗歌的格律对于防止诗歌的散文化,寻求新诗歌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方面功劳是不可磨灭的。还有他的诗歌的优美意境,唯美的追求,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美的遗产,他有才华,他的诗歌充满着性灵,但是他并不放纵自己的才华,他只是尽情的去展示,并且有节制,放开但又不放纵。他就是这样创造着美的遗产,那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就这样如溪流般的不经意间已在你的胸膛里流成了河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的诗歌一定还能够继续流传下去,成为近代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星。

参考文献:

1.范中胜.诗歌特色初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徐志摩诗歌翻译与创作活动探析 篇3

一、社会历史的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白话文运动开始兴起。西方诗歌是在新文化运动之中介绍到我国的, 当时许多爱国人士从事翻译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激励广大人民积极与腐朽政府的统治抗争, 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开始追求新的生活与理想。当时正是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 现代思想萌发的时代, 人的个性意识摆脱封建思想枷锁, 从而最终获得自由与解放。徐志摩受到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 表现为信奉自由, 敢于斗争, 追求个性。在家庭和爱情上, 徐志摩也敢于与传统抗争。有学者这样描述徐志摩的第一次婚姻, “申如先生自是另一层考虑, 按张家的财势权势, 幼仪能配以志摩, 真是求之不得的如意婚姻, 志摩也不能读一世书而不做事, 有了这门贵亲, 儿子的前途还愁没个展望?志摩有了大出息, 也为徐家门庭光宗耀祖了”, 由此可见, 徐志摩的第一次婚姻是由传统家长制强加给他的, 没有自由选择自己的爱人。于是, 他努力摆脱传统的束缚, 为了自由而抗争, 大胆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爱情。这些都是他深受“自由至上”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

二、个人成长背景和诗歌翻译历程

1897年1月15日, 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位富商的家庭。他自幼聪明好学, 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的陶冶使他在童年就具备了聪慧的灵性, 严格规范的私塾教育又为他将来的文学生涯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1918年夏季, 徐志摩完整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并且和当时许多爱国青年一样远渡重洋去美国求学。他开始在克拉克大学攻读社会学, 第二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系学习, 并且获得了硕士学位。两年后, 为了追随罗素的哲学思想, 他放弃了博士学业, 辗转来到英国。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期间, 他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哲人, 之后还认识了哈代、威尔斯、卡本特、曼斯菲尔德等许多英国著名诗人和作家。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罗素热爱人类与自由的哲学思想以及剑桥大学的校园景色, 激发了徐志摩的灵感, 他开始翻译自己热爱的诗人的文学作品, 开始迈出了通往世界文学殿堂的第一步。

根据记载, 1921年初到英国留学时, 徐志摩最早开始发表诗歌翻译作品。在这个时期, 他对诗歌翻译的难处深有体会。实际上, 在其整个翻译理论框架之中, 徐志摩的所有观点都是围绕这一论题而展开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尽管徐志摩一直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但由于他营造的理想过于完美, 因而最终也未能超越甚至未能达到这种至高的境界。经过四年的翻译实践, 1925年8月徐志摩的《一个译诗的问题》发表在《现代评论》上, 他在此文中表达了诗歌翻译方面的主要观点:“翻译难不过译诗, 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他的形式, 也不单是他的神韵, 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 像颜色化入水, 又得把形式化进神韵, 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在徐志摩看来, “形”与“神”的高度完美的统一才是诗歌翻译的真谛。除了积极从事诗歌翻译实践外, 徐志摩还形成了独特的诗歌翻译理论。

三、诗歌翻译成果

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已经开始进行诗歌写作与翻译, 当时他发表了八篇诗歌作品, 其中除了《草上的露珠儿》外, 其余七首均为译诗。在《小说月报》十五卷第三期上, 徐志摩公开发表了《征译诗启》, 呼吁海内外人士翻译西方诗歌, 以引介给中国读者。他一面提倡国人进行诗歌翻译活动, 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进行翻译实践。徐志摩的一生共翻译60多首诗歌, 有66首被正式收入《徐志摩诗全集》和《徐志摩译诗集》, 其中51首为英文诗, 另外15首是非英语国家诗人的作品, 由徐志摩依据其英语译文转译而来, 含美国、英国、法国、希腊、波斯等诗人的作品, 主要有哈代、莎士比亚、泰戈尔、拜伦、惠特曼、布莱克、济慈、歌德、席勒、萨福、罗彻斯特、勃朗宁、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等二十多位。

四、诗歌翻译活动对其创作的影响

在西方诗歌创作实践中, 徐志摩堪称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中的先行者, 其诗歌被认为是多种多样的“西洋诗体”首位尝试者, 是“新月派”诗歌流派的创始人。其诗歌翻译对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借鉴西方诗歌格式。

“徐氏热情地‘努力于新体制的输入和试验’, 先后尝试过散文诗、叙事诗、自由诗、新格律诗、十四行诗、打夯歌诗、对话体诗歌等多种诗体形式。成功率极高;而无论用何种体式, 都力求形式的总体完整性‘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如《康桥, 再会吧!》, 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 都是一首标准的西洋体诗。这首长达一百行的诗歌不仅是徐志摩的首个西洋体诗, 也是中国诗坛的第一首西洋体诗, 西洋诗与中国的习惯不同, 一般每行字数相等, 而标点不在句末而在每行中间。由于第一次见到西洋体诗, 在编辑排版时成了参差不齐的无韵诗, 徐志摩专门前往进行了一番说明与解释, 按照西诗体式重新刊载, 使得西洋诗体和他自身都引起了文坛的关注。在“西诗东渐”的进程中, 徐志摩不再一味追求西方化的形式, 而是在借鉴西诗体式的同时, 追求与中国语言特征的和谐衔接, 在辞藻、音律、节奏上精心雕琢, 重视诗歌的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使诗歌格律更加完善, 诗歌技巧更加成熟。

2. 崇尚浪漫唯美主义。

徐志摩非常喜欢19世纪英国浪漫派的文学创作风格, 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与借鉴。“他喜欢济慈的‘他一想着了鲜花, 他的全身就变成了鲜花’的想象力达到最纯粹的境界;他惊羡雪莱创作《悲歌》时, ‘雪莱变了云, 还是云变了雪莱’的与自然谐和的魔术。他说:‘一是 (指雪莱) 动、舞、生命、精华的、光亮的、搏动的生命, 一是 (指济慈) 静、幽、甜熟的、缓慢的、‘奢侈’的死, 比生命更深奥更博大的死那就是永生。’两者他都喜欢。”在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中, 这些类似的意象占了绝大部分, 处处弥漫着浪漫主义风格, 如《月下待杜鹃不来》、《月夜听琴》、《雪花的快乐》、《落叶小唱》等作品, 其中不仅诗艺、诗味、诗思与英国浪漫派极为相似, 而且生命意象、自然意象、爱美意象处处可见:风、云衣、鲜露、黄昏、秋月、杜鹃、桥影、落叶、雪花、新娘……灵动的情思和比喻仿佛浑然天成, 体现出徐志摩诗歌独特的意境与韵味。

3. 哈代的影响。

徐志摩在诗歌艺术内容和创作技巧上深受英国诗人、小说家哈代的影响。在哈代的杰出诗歌作品之中, 几乎没有两首诗的格律是类似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哈代仍然在格律方面努力探索。他之所以没有找到合适优美的格律, 一方面固然应归咎于他的教育背景, 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当时传统正日益瓦解, 哈代作为一个英国人, 同时又是一位著名诗人, 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徐志摩的创作《灰色的人生》与徐志摩译的哈代的《致人生》都描绘了文学的本质, 描写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也就是文学对人生的意义。徐志摩认为“人生是苦的”, 他认为深沉的痛苦和悲哀深深地蕴藏在人生的本质之中, 他相信生命的本质是悲哀而不是幸福, 痛苦而不是快乐, 是拘束而不是自由。他从哈代身上获得了巨大的能量, 不停地运用各种各样诗体形式和格律来进行试验。他的诗歌包括十四行诗、无韵四行体诗和歌谣, 运用民歌节奏、抑扬格、抑抑扬格, 采用独特的格式与新颖的韵律。他创立了具有明朗格调的新式对偶句, 以重读单音字奏效, 并且引进了鲜明的英国风格。尽管一生短暂, 但他也像哈代一样, “至终仍在进行摸索”。

参考文献

[1]陈琳, 张春柏.陌生化翻译:徐志摩诗歌翻译艺术研究[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8 (12) .

[2]陈琳, 张春柏.翻译间性与徐志摩陌生化诗歌翻译[J].中国比较文学, 2009 (10) .

徐志摩诗歌有感 篇4

(一)在转瞬即变的时空里,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徐志摩打败了时间的文字、声音和表情,创造无数经典,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唤醒了我们曾经的那份纯真和对世间的幻想‥‥‥

初识徐志摩还是那首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时的我还是一个不懂世故的懵懂小男孩,望着如此洒脱的诗句,内心也不禁泛起涟漪,那是一种天性的思想泛滥,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如今再次观赏这部作品,却发现那时的徐志摩少了份纠缠,多了些许奔放,浅露离别的忧伤,显现了浓浓的浪漫情愫,他把浓郁的离愁深埋心底,用寥寥几笔点化得淡雅、飘渺,全诗显得飘逸而空灵,激起我对大学生活的深刻怀念,对职工生涯的无限憧憬。如果你觉得徐志摩对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贡献仅此而已的话,那么只能说明你眼界低见识短了。

前不久,在空暇时间有幸拜读了徐志摩的《偶然》一诗,全诗短短几十字,深切的表达了诗人对偶遇之人的喜爱,却又无可奈何而引发感叹。由于受英国浪漫主义诗风的熏染,所以徐志摩的浪漫纯正而不轻佻,高雅而不低俗,他的诗歌柔美、清丽、音韵和谐,表达了他对爱情、自由和美的追求。每每读起他的这首诗歌都会激起我对美的无限追求,对偶遇的深切渴望。对于二十岁正直青春年少的我们而言,正处于抉择的时段,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发现美,只有拥有发掘美的眼睛,才能发现美,追求美,才能,感受美。对美的发现与创造源于对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徐志摩面对愤怒,没有咆哮,没有慷慨高歌,甚至没有希望和恐惧,有的只是淡然洒脱的文字、迷惘的微笑、沉沉的静视和对自然的依恋。用他的才能与行动告诉我们面对不如意的事需冷静,乐观,要豁达。

徐志摩的作品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对我而言,还是偏爱他的诗歌,他的浪漫主义,每每翻阅他的作品都会有不一样的心境和感受,无论是他的为人还是作品都足以给我上一辈子的人生哲学。

徐志摩以彼之细腻的心理捕捉,赋我缠绵的情感体会;

以彼之行云流水的写作风格,赋我酣畅淋漓的心灵洗礼;

以彼之坦诚的语句,无畏的呐喊,赋我对人类精神的深刻思考。

‥‥‥

可惜,天才的诗人只在人世间短暂的停留,他的出现虽似一颗倏然划过的流星,轻轻的来,又悄悄的走,但却折射出奇异的光芒,留下为之动容的作品,留下令人陶醉的浪漫主义情怀,叫人怀念,令人难忘,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徐志摩诗集读后感

(二)徐志摩的诗既没有郭沫若的奔放,亦没有闻一多的深沉,有的是飘逸、空灵,如潺潺溪水,如清风明月。他的大部分诗作没有愤怒,没有呐喊,没有慷慨高歌,甚至也没有希望和恐惧,有的只是迷惘的微笑、沉沉的静视和对自然的依恋。他追求的就是一种宁静、和谐、无冲突的美的境界,表达的就是经过理性筛选、过滤了的情感。他总是将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情感给以稀释,以防其“杀”了诗的美感。如《再别康桥》,诗人将那种浓郁的离愁点化得淡雅、缥缈,将离别时那种沉重的心绪藏于心底,使全诗显得飘逸而空灵。“再别”本包容着十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但这种复杂的情感化为诗时,则从头至尾表现出对自我的压抑,对情感的克制。如“轻轻的”一连用了三个,含蓄委婉地将诗人心头的沉重、依恋曲折地表达出来。在整个诗中,没有因难以割舍的别情而潸然泪下,更没因理想的破灭而号啕痛哭,弥漫全诗的只是淡淡的忧伤,悠悠的惜别,内含不尽之意。这正是情感经过理性的洗礼后所能达到的一种诗歌境界,所以有着永久的生命力。

徐志摩的诗歌比较含蓄,但不流于晦涩。从总体上看,尽管徐志摩在诗歌中反复吟唱其单纯的信仰:爱、自由与美,但他并非对此进行赤裸裸的、粗暴的呐喊,而是将之寄托于对雪花、康河、婴儿等美好形象的礼赞中。《黄鹂》中第二节:“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实写黄鹂,虚写诗人的感觉:感叹春光、火焰,热情,一闪即逝。把展翅飞走的黄鹂与春光、火焰、热情联系起来,显得含蓄而又深沉。《山中》写“我”在庭中月下思念山中的恋人,但诗人却不直接去抒写对恋人的思念,而从对山中光景的关心写起;不直写“我”想去见恋人,而是化一阵清风,将针叶青松吹落在情人的窗前,轻轻地不扰乱她的睡眠。这种构思含蓄地将对恋人无微不至的体贴、甜蜜的思恋全都表现出来了。《再别康桥》中,诗人不直言自己对康桥的无限深情和依恋,而只是恣意渲染康河的美景,只说自己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徐志摩诗集读后感

(三)很久以前,就喜欢上了志摩的诗。

记得那是一个青春萌动的季节,一个人坐在家里的楼顶上看书,看到了这样的一段: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纱扬娜拉。

就是在那个瞬间我爱上了这首小诗,也是在那时开始,知道了志摩,知道了他的诗集。

读者眼中,志摩只是执着于爱情。我不否认,志摩的诗有太多的爱情,就如前面的《纱扬娜拉>>.但这并不是他的全部。打开《徐志摩诗集>>,你会发现,一样有许多的诗不是爱情的。《破庙>>中“千年万年应该过了,只记得那凶恶的神道,忘了,我现在的破庙”传出了志摩对祖国的忧对当权者的恨。而《望月》却表达出了他对生活的思考。

品读志摩的爱情诗,能够一起品味志摩那丰富而细腻的感情。在他的爱情诗中,我们的感情随着他时而的激情澎湃,时而的婉转流长。也是在读了他的爱情诗后,我的感情观脱离了高中的幼稚,才能更好的理解爱情的意义。

读志摩的忧国诗,我能明白那时的中国,明白那时的世界的情形。他没有直接把祖国写出了,但他用暗喻的方法,写出了当权者的黑暗,写出了百姓的流离心酸。对祖国的爱,对家乡的恋,志摩没有用最通俗的文字表达,而在那些看似没有关联的词语中,却有着他浓烈的情节。

而读志摩的生活哲思诗,我们又能看出一个对生活观察细腻,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矛盾的诗人。从他的诗中,我们能看到一棵小草的悲喜,能看到一条小河的清纯。是他的诗,让我更加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让我用一颗更成熟的心去生活。

徐志摩诗歌 篇5

关键词:浪漫主义;主观;情感;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161—02

从发生学角度看,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在批判先前占主导地位的启蒙精神的过程中确立起自己的概念、认识、地位和影响的。启蒙主义标榜民主、平等、肯定个人欲望,从而为个人的自由和情感解放开辟了道路,但是启蒙主义所包含的自由精神还只涉及思想方面,主要是在理性精神指引下追求思想的自由,还没有深入到情感的领域。因而,从渊源上讲,浪漫主义思潮是对启蒙精神的合理继承与抛弃中发展而来的。

20世纪中国浪漫文学思潮实际上是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一个横向移植,是西方浪漫主义在遥远的东方所激起的一次巨大的回声。因此,它们之间的影响与接受关系就表现得非常明显,甚至在某些方面呈现出直接的对应性。从资产阶级改良时期到辛亥革命,浪漫主义透露了消息。“五四” 运动扩大了西方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迅速造成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诗潮。本文就从中国现代诗家在原有的价值系统的基础上对西方浪漫主义所进行的选择、重构方面来谈。

一、情感与想象

在西方浪漫主义诗学体系中,情感被置于首位,构成浪漫主义诗学体系的一个核心。赫兹列特写道:“诗是表现狂热的情绪和最擅长创造的心灵的产物的最强烈的语言。”[1] 拜伦也认为,“诗即激情的表现”,它“本身就是热情”[2]。西方浪漫主义主情说在现代中国作家那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用相同的方式表述着相同的意思。因而自古以来,无论中外,诗人们将自己郁结于胸的情绪用诗的形式宣泄出来,以期达到平衡内心、 净化心灵、 感染他人、 获取美感的作用。

郭沫若有一个关于诗的著名公式,即“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在这方面郭沫若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才称得起真正意义上的新诗。尽管徐志摩在诗歌中提倡“理性节制情感”但是他们天生具有浪漫的诗人气质。故而,他们几乎尤一例外地都十分看重情感。情绪在诗歌中的位置,以忠实真挚地表现性灵、自我思想情绪,作为最高的诗诗艺追求;徐志摩说:“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也许我自己天生就是个感情性的人。”“感情,真的感情,是难得的,是名贵的,是应当共有的;我们不应该拒绝感情,或是压迫感情,那是犯罪的行为。”正因为如此,他说自己的诗作是“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他的全都诗作,则可看作他同时期思想情绪的忠实纪录。

他们在创作中,通过大胆的想象、奇美的幻想,奇丽的比喻塑造了一个个优美、奇妙、新颖独特的审美意象,幻想获得丰富复杂的思想性感内涵。这是他们追求诗歌意象从而使新诗真正突破了早期白话诗平淡乏味的狭小的空间,走向了广阔的富于审美特质的艺术天地《女神》的表现自我与讴歌大自然是互为表里的。热爱大自然是浪漫派的共同本体,而郭沫若的特点表现在他偏爱雄伟壮丽的一面。正是应和了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它里面的诗歌真可说神思飙举,游心物外,或精彩绝艳,或豪放雄奇。《凤凰涅槃》通过奇丽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造就了诗歌壮观的景象、 宏大的气势。 诗人在旧有的神话故事中加入自己独特的创意,尤其是勾画出了凤与凰衔木自焚在烈火中更生的图景。在 《凤凰涅槃》中, 郭沫若将凤凰、 孔雀、家鸽、 岩鹰等都赋予了深意, 用动物的言语展示当时人生的侧面。并且大量使用第一人称的创作, 使得个性张扬, 无论是汹涌的激情还是细腻的柔情, 都是情感展露。他们对新诗形式上的探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 《女神》 为基点,基本完成了由白话诗到自由诗的转变, 为中国新诗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徐志摩诗歌的出现使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在现代诗坛上呈现出连贯性。徐志摩在《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一诗中运用一个美妙而新颖的意象,把依依惜别的少女比作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花,使诗歌具有一种令人回味不已的意蕴。《翡冷翠的一夜》以一个弱女子的口吻写出了依恋、哀怨、感激、自怜、幸福、痛苦、无奈、温柔、挚爱、执着等种种情致,层层婉转,层层递深。这种复杂的思绪,也正是诗人当时客居异地佛罗伦萨的孤寂、对远方恋人的思念、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痛苦等真实心境的反映。诗歌以细腻的笔调,对一种自由流动的心理活动进行铺展, 成功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变幻的思绪。而在《想飞》一文中,关于云雀和苍鹰之飞的想象和描摹更是一首浪漫主义情怀的“圆舞曲”和“进行曲”:“啊!你能不能把一种急震的乐音想象成一阵光明的细雨,从蓝天里冲着这平铺着青绿的地面不住的下?不, 那雨点都是跳舞的小脚,安琪儿的……。”文字真是美丽动人!全文情感之奔涌如飞,联想之开阔不羁如飞,笔势之酣畅跌宕如飞。

二、主观性写法

五四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风格要素,是“自我表现”,也就是对个人价值的充分肯定,崇尚个性自由和解放,一直是浪漫主义创作的另一大范畴。郭沫若称“艺术的本质是主观的,艺术的根底,是立在感情上的。”他说的情感,显然不属于阶级的、社会集团的情感,而是个人的情感和一己的体验。把个人情感摆放在创作中,实际上是一种强调自我的实现和自主意识。

郭沫若的《女神》里表现的尤为突出,诗歌中矗立着一个巨大的“自我”。这个“自我”的内心世界是博大的,他爱祖国,爱劳动者,要求正义、人道、自由。他偶尔也发出轻轻的叹息,但那是觉醒者的叹息;偶尔也消沉,那也是觉醒者的消沉。这个立志与旧世界彻底决裂,向光明的未来奋进的新人。他在《女神》的诗句里喧嚣者,“从它,发生音调,生出色彩,涌现出新鲜的形象”,它就是以这种无所顾忌的气概,乐观的信念,博大的胸怀,率真的灵魂,成了五四青年所向往的理想人格的象征。而且,它事实上还标志着鲁迅在20世纪初所呼唤的摩罗是人出场了,表明“人的解放”已达到崭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不仅实现了思想解放,而且宣告了情感的解放,心灵的解放,整个人格的解放。束缚人性的礼法习俗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严,诗人可以一任自我的情绪冲动,拉开心灵的阀门,抒写胸中自然涌起的激情,哪管它是悲是喜,是苦是甜,是感激是反叛,因而诗情呈现出狂放恣意的姿态。这是真正的人的声音。五四个性解放、自我觉醒的时代,表现自我,歌唱自我,是浪漫主义的一个主题。

当然,他们的诗歌创作中也存在着许多差异,郭沫若以瑰丽的想象、 豪放的气概、 爱国激情见长,徐志摩则以清丽、流畅的风格, 崇尚艺术至上,重视个人心灵来展示,但是他们同处于那个大变革的时代,对旧的扬弃、对新的追寻、对人生的关注、 对自身的困惑……往往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自我表现这个方面却达成了默契的共识。民主个人主义的思想还是支配他的决定因素。徐志摩的创作前期,一方面他在努力建立一个与之相抗衡的幻想世界,另一方面则是对他所仇恨的现实的批判。 象他的《这年头活着不易》就把个人主义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先生!先生!》这首诗歌里穿着单步褂的女孩,在冰冷的北风里,追赶着铄亮的车轮乞讨,而戴着大皮帽的先生,则冷漠无情,不肯施舍一个子儿。《小幅穷乐图》中,从红漆门里倒出来的垃圾,对穷人则好比是个金山,山上满偻着寻求黄金者,一对的褴褛,深深的弯着腰,只是向灰堆里寻找。徐志摩对下层人民的贫困、痛苦的同情,对社会罪恶、战争和动乱的挞伐,大都出于人本主义的意识。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哲学,首先是一种人本主义哲学,它强调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价值以人为中心。人,这里主要指一切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的价值。因此,个人主义也是一种人性理沦,它强调对人生,对人的自由,平等的高度重视,强凋对自我,对自我的存在和实现的极度追求、这种个人主义的世界现,是自由主义,民主主义者重要的思想基础之一,也是浪漫诗人感受.评判外部世界,并对之作出反应的基准和态度。

三、形式意境

在形式上与意境上,郭沫若与徐志摩的创作风貌也是各有特色。郭沫若的诗往往注重内在的气韵生动,而不太讲究形式的齐整,不受格律、音韵的限制,受到惠特曼的影响。常常是以激情为先导,任意宣泄,根据情感的需要决定诗句的长短,章节的变化,并且吸收了 “楚辞” 的特点, 注意语气词的运用加强情致的抒发,并且注意运用一唱三叹的手法,使得意境上真正遵循了 “全” 与 “美” 的艺术要求, 给人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与一个立体的动感的世界层面, 一幅自如的狂草书卷。 然而一些诗作的过于散文化也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一个遗憾。徐志摩的诗作融合了中西方的传统, 注意形式与神韵的和谐, 他在谈到译诗中指出 “诗的难处不是单是他的形式, 也不是单是他的神韵, 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 象颜色化入水, 又得把形式表现出来。”[4] 徐志摩的诗让人感到细腻、 流畅、 清新、 动人、 沉静、 典雅, 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样, 给人绵绵的意蕴, 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美的抒情空间。

总之浪漫主义是主情、主观的,使用想象甚至幻想的手法来表现的。郭沫若徐志摩的创作风格说到底就是一种浪漫的情感姿态,它源于作家、诗人的浪漫主义气质,是他们从“命泉中流出来的Strain,心琴上谈出来的Melody,生底颤抖,灵的喊叫。”[5]

参考文献:

[1]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2]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2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55.

[3]梁实秋.梁实秋文集:第1卷[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4]徐志摩.一个译诗的问题:第2卷[J].现代评论,1925,(38).

浅谈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 篇6

一、徐志摩其人其作品

徐志摩是民国一大才子。他从小就在私塾读书, 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1910年14岁的时候开始入学堂, 与郁达夫同班, 这个时候就开始发表作品, 1915年在浙江一中毕业以后, 就在家庭包办婚姻下与上海富商之女张幼仪结婚。但是他在1916年以后就开始北上求学, 首先是到天津就读法律, 后来转到北京大学学习, 就在这个时候他吸收了很多的新思想, 并且学习了很多国家的语言, 并且在这个时候认识了很多朋友。但是在北方求学不久以后, 他看到军阀混战的血腥场面, 1918年他毅然决定出国留学, 去了美国, 学习了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 后来又进入美国哥伦比亚研究院攻读经济学。

徐志摩的兴趣从政治转到文学, 是从“五四”运动时候开始的, 那个时候中国文坛也经历了一次次变革, 他为青年的觉醒所震撼, 被这样的力量所吸引, 所以积极投入到这个时候的文学工作中。在美国待了两年以后, 他去了英国修学, 并且在那里认识了此后对他人生有着重要影响的女人——林徽因。与此同时还认识了当时比较有名的作家狄更斯, 在1922年的时候经过他的介绍进入了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 就在这个时候徐志摩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 尤其是诗歌的创作,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徐志摩在英国待的两年正是他文学创作比较好的时期, 这个时候他把心思都转向文学, 不仅开始写作, 还开始翻译外国作品, 例如意大利作家丹农雪乌的《死城》和伏尔泰的《赣第德》。

徐志摩真正开始大范围地发表作品是在1922年以后, 那个时候他从国外回来, 在两年后他开始任北大教授, 并且开始创办与主编一些周刊。在1926年创办的《晨报》真正标志着新月派的成立, 这个时候从美国回来的闻一多也开始相关的编撰工作。新月派开始对诗歌的新格律化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确立了诗歌的美学艺术。徐志摩生前出版的诗歌作品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其中《再别康桥》是其被广为传诵的经典之作。

二、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

徐志摩在英国期间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创作诗歌, 除了接触了当时欧洲比较有名的诗人, 例如拜伦、雪莱、华兹华斯等外, 还因为遇到了触发他诗意的人——林徽因, 大量的抒发自己内心情怀的诗歌作品一涌而出。他自己也表达了在英国剑桥大学时期的幸福生活, 那个时候一切都是理想化的。理想化的感受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这样的理想主义的情怀。他的诗歌在表达着不同的美。下面我们就来阐述一下这样的美。

首先就是韵律美, 这是徐志摩诗歌比较大的一个特色。徐志摩是新月派诗歌的掌门人, 新月派提倡新诗的格律化, 这样的格律化使得现代诗歌也有了古诗歌一般的美感, 例如从《再别康桥》里“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就能够感受到一种诗歌的韵律所给我们带来的美感的享受。这样的韵律既有外在的韵律又有内在的韵律。

其次就是意境的美。意境的美是徐志摩诗歌里比较常见的一种美, 他在《再别康桥》里就有很明显的对于这样的美的表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样的意境给以一种浪漫的气息, 却让我们能够想象得到那样的一种场景, 充满了画面感。

第三是意象美, 意象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也是存在不少的, 因为他的诗歌创作多充满了理想浪漫色彩, 这样色彩的诗歌所采用的意象也是充满了某种浪漫的情怀。意象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就是重叠美以及朦胧美, 这样的重叠美在《再别康桥》中就能够很明显地看到。而朦胧美也是其一大特色, 在他的《沙扬娜拉》中开场就是一个比较有创意的比喻,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有似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美的忧愁——沙扬娜拉!”充满了朦胧美。

第四是性灵美, 任何一种诗歌都是一种性灵的抒发, 徐志摩的诗歌当然更如此。徐志摩自己也曾说道, 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 他信仰自由、爱和美, 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的诗歌充满了他的性灵的抒发。

三、结语

徐志摩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诗人、作家, 他是20世纪20年代新月派文学的掌门人, 他的诗歌历来被很多人热爱, 人们热爱着他的纯粹的理想主义, 他的诗歌充满了各种美, 包括韵律美、意境美、意象美、性灵美等艺术特性。

摘要:徐志摩是中国新月派诗人的代表, 他倡导的新格律诗对中国诗歌有着较大的影响。接受中西方文化熏陶的徐志摩文学创作, 他在英国留学期间开始写诗, 这个时候就透露出来一种理想主义文学理想。他的诗歌拥有韵律美、意境美以及意象美、性灵美等艺术特点, 本文就是来探讨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艺术,新月派

参考文献

[1]徐士博.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J].理论观察, 2008 (01) .

[2]刘景兰.徐志摩诗歌语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徐志摩诗歌 篇7

徐志摩是20世纪初新诗运动的先锋之一, 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诗体写作和翻译的先驱。作为新月派诗人的典型代表, 徐志摩曾以其独特的诗风与才情为自己赢得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盛名。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现代中国诗人, 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著名左翼诗人蒲风也声称:“堪与郭沫若伯仲的, 算起来要推徐志摩了。”事实上, 徐志摩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 他曾进行过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活动, 其中包括诗歌翻译。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 尽管徐氏曾提出过独到的译诗理论且译作颇丰, 他在诗歌译介方面所作的努力与尝试却始终为其诗名所掩, 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国内外关于徐志摩的研究中, 他的诗歌创作往往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在我国文学界和翻译界少有关于徐氏的诗歌翻译的评论和研究, 这与对其诗歌创作上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为数不多的徐氏诗歌翻译研究与论述里, 大多也是对其诗歌翻译的负面评价。有人曾评价徐“译绩为诗名所掩”, 其译作也是“貌合神离”, “充满了翻译腔”。也有人认为“徐志摩的翻译‘嫩’了一点”。还有人觉得“他的译诗里失败借鉴有余, 成功榜样不多”。本文以徐志摩翻译的汤姆斯·哈代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 试图从徐对哈代诗歌的译介方面进行细节分析, 以期对徐氏在诗歌翻译实践活动中所作的努力与成绩作一个客观而详尽的评述, 认为徐氏的诗歌翻译重在追求艺术新奇感和陌生化的效果, 从而客观、公正地认识徐志摩作为诗人译者在新诗运动, 以及白话诗体写作和翻译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二、徐志摩对哈代诗歌的大量译介

1921年, 也就是徐志摩真正开始其文学生涯的那一年, 他总共发表了八首诗歌作品, 而其中除《草上的露珠儿》一诗外, 其他七首均为译诗。在诗歌艺术的理论和创作上, 对徐志摩产生较大影响的外国作家有几人, 其中, 哈代是最重要的一位。在徐氏的诗歌翻译作品中, 关于哈代诗歌的译介是最多的。早在1923年, 徐志摩在《小说月报》上就发表了哈代的两首诗歌的译文:《窥镜》和《她的名字》。在此后的几年, 他又翻译了哈代的十九首诗歌。此外, 徐志摩还曾撰写过七篇介绍和怀念哈代的专文和诗歌。在这些文章和评论中, 徐志摩极其赞赏哈代的生活观和爱情观, 反对称哈代为悲观主义者。徐志摩认为, 汤姆斯·哈代和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一样伟大, 他的作品中对于现实世界的大胆描述表明了哈代的勇气、真实和坦诚。

汤姆斯·哈代是徐志摩特别喜爱且经常模仿的一位作家, 他非常崇敬这位悲观厌世的老人, 称其为“老英雄”。徐志摩曾赞誉哈代:“哈代是现存作家中最伟大的一个。”他在给赵景深的信中说:“能试译哈代, 最合我意。”徐志摩的诗重视韵律形式和音乐美, 是受了哈代的诗歌的影响。他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它的内在音节的道理, 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正的趣味。”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在意象、场景、事件和情调方面都在有意无意模仿哈代。哈代的写作手法和创作风格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和翻译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徐志摩的主要译诗理论与译诗观点

徐志摩曾提出过颇有见地的诗歌翻译观点。《在一个译诗的问题》一文中, 徐志摩表达了他对诗歌翻译的主要观点:“翻译难不过译诗, 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它的形式, 也不单是它的神韵, 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 像颜色化入水, 又得把形式表现神韵, 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有的译诗专诚拘泥形式, 原文的字数协韵等等, 照样写出, 但这来来往往神味浅了;又有专注重神情的, 结果往往是另写了一首诗, 竟许与原作差太远了, 那就不能叫译。”在徐看来, “形”与“神”的高度完美的结合才是诗歌翻译的真谛。在徐志摩的翻译实践中, 他从不曾放弃对“形神兼备”这一目标的追求, 依然坚持“形”与“神”的高度统一才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

在译诗语言上, 徐志摩主张采用“五四”运动以来的白话诗体进行外国诗歌作品的翻译。1924年, 徐志摩在《征译诗启》中谈道:“我们想要征求爱文艺的诸君, 曾经相识与否, 破费一点工夫, 做一番更认真的译诗的尝试:用一种不同的文字, 翻来最纯粹的灵感的印迹。”经过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国文坛,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进行诗歌创作与翻译也势不可挡。徐志摩在此篇文章中的号召与其在诗歌创作中同样提倡使用白话诗体的主张是一致的。

四、徐志摩的哈代诗歌翻译

在欧洲文化气氛陶冶中成长起来的徐志摩, 他的诗歌创作与外国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是一位得益于外国诗歌影响而成长起来的新诗人, 说得更具体些, 他是由诗歌翻译走向诗歌创作道路的。在诗歌的形式和音韵上, 哈代的诗歌受到了塞克斯民歌和乡村音乐的影响。徐志摩曾表达, 哈代的诗歌“诗段变化” (stanzaic variation) 的试验非常多。徐志摩说, 哈代的作诗原则是用诗里的内在节奏和声调, 状拟诗歌里表达的情感和神态。在哈代诗歌里体现较多的形式是反复 (repetition) 手法。这种手法在徐译哈代诗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为新诗运动的先驱, 徐志摩深受新格律诗的影响, 在翻译汤姆斯·哈代诗歌的过程中不拘格律, 不拘平仄, 不拘长短。徐志摩不仅将源语文本的格律形式翻译进目的语文本, 而且将自由诗体, 不规则的诗行缩进等英语诗歌韵律形式运用于译诗。这些诗歌形式有别于传统的中国诗歌形式, 使目的语读者感受到了译入语文本的异域性和新奇性, 激活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感知过程。为了达到诗歌翻译的文学艺术性和新奇性, 徐志摩在译诗时并未依从当时中国诗歌的用词规范, 即使用正式的文学用语, 而是在译诗过程中大量使用白话诗体和口语词汇, 以此来打破目的语读者对诗歌用词的期待规范, 使目的语读者感受到译文的新颖性和陌生感。徐志摩还根据个人喜好和追求, 在翻译中对源语文本的词语进行操控, 增加或者删减原诗词语。徐志摩在翻译中注重诗歌的外形的美观, 讲究诗歌韵律的音乐性和抑扬顿挫性, 这些特征都增加了译诗的多样性和新鲜感。

勒弗维尔强调, 考虑到译文的潜在读者群, 译文的文本必须要符合所处时代的语境系统。这就是指出, 译文的文本选择必须符合、尊重译入语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规范与原则, 使原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能很好地融合、交流, 使外来文学和译入语文化中的民族文学一起, 或巩固现存的意识形态和诗学, 或破坏现存的意识形态和诗学。不管翻译活动以何种方式在何时何地发生, 它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在主题选取方面,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中国社会的文本选择规范是翻译西方警示作品和现实主义作品, 以号召全体中国人民团结起来, 唤醒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外敌的斗志。然而, 徐志摩却违背这一期待规范, 将哈代阴郁消极的诗歌作品作为源语文本, 翻译其感伤的抒情诗歌。在翻译哈代的《她的名字》时, 徐把哈代原诗中强烈的抒情情怀, 原诗前半部分的乐观情绪, 后半部分的阴郁悲观情绪翻译得恰到好处。徐志摩对译诗主题的选择几乎都与自己诗歌创作中的主题风格和审美情趣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译诗并不遵从社会的期待视野, 而大都反映了自己当时短暂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偏好。徐志摩译诗中的这些陌生化特征, 均延长了目的语受众的关注时间, 增加了审美难度, 从而激活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 产生了新奇的阅读感受和陌生化翻译效果。

五、结语

徐志摩诗歌 篇8

一、文体特征

诗歌的语言是简洁的、思维是跳跃的、意味是多重的。现当代诗歌尤其善于运用意象、暗示、象征等表现手法, 造成了诗歌情绪层次的跳跃性和诗义的朦胧多义性。因此, 解析现当代诗歌就不能太明确、太清晰, 更忌诗义统一。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作者和背景材料透视, 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诗歌的主题意义。

《再别康桥》作为徐志摩的代表作, 对于学生来讲可能不是很陌生。但对于现当代诗歌特征, 学生可能并不是很了解。所以, 首先应向学生介绍现当代诗歌的产生、发展历史及其所具有的独特特征, 并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 通过想象和联想, 体会诗中的思想情操, 品味言外之意,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

二、作者

接下来, 就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徐志摩了。这个时候, 我们如果简单地按照课本或教案上讲的介绍, 学生对徐志摩是有一些了解, 但这些对学生理解诗歌又有多大帮助呢?学生对于诗人灵感的闪光———诗歌, 又会有多大兴趣呢?答案恐怕不能令人满意。

假使我们换一种方式, 从徐志摩与三个女人 (张幼仪、林徽茵、陆小曼) 的故事入手进行讲解, 也许效果就会好得多。我们知道, 作为一代才子的徐志摩, 他所经历的爱情波折也许比他留下的诗篇更令后人感兴趣。同时, 我们通过讲述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可以把徐志摩从杭州中学时代, 欧洲留学时代, 北京、上海教书、出版刊物时代一直介绍到他去世。这样, 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也对学生理解《再别康桥》有很大帮助。

三、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是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重要因素。我们只有把作品与作者创作的时间、地点及其当时的生活、思想感情联系起来, 才能体会个中“滋味”。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 一直以来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实, 翻开《徐志摩小传》, 不难发现, 准确的说法应为:《再别康桥》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为1928年11月6日, 地点是中国海。

四、文本特点

对一个文本特点把握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对该文本理解的深度。《再别康桥》, 是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正如谢克强先生所说的“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 就其思想内容而言, 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 只不过是表达一种极其平常普通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 并无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但有一点却是我们所不该忽视的, 那就是这首诗的艺术美、诗意美。

《再别康桥》的艺术美表现在诸多方面:感情真挚, 形象生动、鲜明, 语言优美洗练, 十分注意诗的结构、形式的美和音乐美。同时, 这首诗还具有丰富的联想性、趣味性, 还借助音乐节奏来加强和推动它。然而, 在构成诗的艺术美的诸因素中, 至关重要的却是诗的意境美。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知识补充, 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迁移”。因此, 教师在教《再别康桥》这篇课文时, 要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下徐志摩的其他作品, 如:《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和《我等候你》等。通过介绍这些诗篇, 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徐志摩诗歌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的特征。

总之, 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教学, 尤其是现当代诗歌的教学, 恐怕是不太能够引起大多数教师所注意的一个环节, 这是一个误区。同时, 关于如何进行中学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 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思考、去解决。

关键词:讲评课练情评讲分析总结拓展讲评课是复习时的常见课型, 讲评课

的好坏直接制约着课堂的复习效率, 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 怎样上好讲评课, 使讲评课的效率最大化, 是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引发我对讲评课教学思考的是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失败。为了迎接期末, 每位老师都做了大量的复习工作, 花费了不少的精力, 学生做了很多练习, 老师也对练习进行了全面的讲评, 最后期末考试还是“一塌糊涂”。再看看试卷很多题型是学生练过了, 老师讲评了, 可学生依然错误百出, 看到此, 不免很生气, 恨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 课后不及时复习, 但掩卷沉思, 我感觉不能把这一切过错都归在学生身上, 学生练习虽然做了很多, 但老师讲评不到位, 流于形式:满堂灌, 题题讲, 无重点, 无突破, 在这种低效的劳动中进行着语文复习, 学生怎么能有所提高?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讲评课, 提高学生的成绩, 我想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来的教学实践中, 我采用限时完成指定练习, 多渠道批改练习, 及时统计各练习题得分率的方法,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我们年级每人都发了一本作业批改记录, 批改记录的项目很多、很细, 在批改练习时随时记录下学生训练中的典型错误, 这样上课时就能对症下药了。

二、评点、分析、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所谓评点, 就是评学生训练中暴露的问题、错误, 评学生解题的思路、方法。所谓分析, 就是分析题目要求是什么, 从哪些方面回答。在讲到了《北国秋叶》这篇阅读理解时, 其中有一题问:“文中的我为什么喜欢北国的秋叶?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回答。”我发现很多学生的回答都是一点或两点, 不全面, 甚至有的学生写了不该回答的要点。讲评时, 首先要求学生看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强调学生审题;再联系课文发现作者直接抒发这一感情是在文末, 作者既抒发了感情, 又收束了全文。因么地方, 周围环境如何?诗人在干什么?) 经过点拨, 学生再融入想象, 描绘出一幅鲜明的画面, 然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这幅画面, 感悟作者的感情。学生轻易地就回答出“孤独”“无聊”的心境。而这两个动作就能形象传神地传达出诗人的感情, 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诗歌鉴赏中“练”字题型的答题规律, 学生讨论后, 思路基本清晰, 最后老师归纳一下答题要领: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诗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紧接着就出示了白居易的《黄浦别》,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提问学生“这首诗你认为哪个字用得传神, 为什么?”很多学生都看出“看”字用得好, 原因分析得很全面、到位。我想再遇到类似的题型, 学生不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学生实时训练, 教师认真批阅是确定

对语文讲评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董海英

摘要:讲评课的效率直接制约着复习效率。要想上好讲评课:首先,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练情”;其次, 要评点分析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再次, 要总结拓展深化学生的认识。

的感情, 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 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间, 巧妙地把气氛、情感、形象三者融合为一, 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

五、作品补充

林徽因的诗歌及其对徐志摩的情感 篇9

1931年3月~9月林徽因接受徐志摩的建议, 到西山养病。在这6个月中, 徐志摩多次前去看望, 陪她聊天, 为她写诗。金秋时节, 林徽因不仅治好了肺病, 还增加了一顶诗人的桂冠。1931年, 林徽因共写了9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那一晚》、《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仍然》等。而《那一晚》和《仍然》采用了笔名——“尺棰”。“尺”是长度单位, 用以说明“棰”之木棍较短, “棰”意谓“鞭子”或“鞭打”, “尺棰”有“短鞭鞭打”之意。我们不必分析“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等诗句所包含的深情与无奈, 仅“尺棰”二字就足以表明林徽因当时因与徐志摩“那一晚”“分定了方向”, 为了“永远守住我的灵魂”所产生的痛苦之情。

1931年11月19日, 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 林徽因除公开发表了《悼志摩》和《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外, 还写了多首诗来表达内心无尽的悔恨、深沉的忧郁和满腔的悲伤。1934年11月18日, 林徽因发表了长达72行的《秋天, 这秋天》。虽然诗人并没有明确说明诗的主旨, 也没有交代为谁而作, 但是可以肯定地说, 它是纪念徐志摩的。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因素分析:

第一, 时间上的吻合。此诗发表于1933年11月18日。众所周知, 第二天——11月19日就是徐志摩的两周年忌日。作为他的朋友、知音, 林徽因写诗表达哀思和纪念是必然的。

第二, 林徽因自己在1935年所写的《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中透露了这首诗的写作动机。她说:“去年今日我意外地由浙南路过你的家乡, 在昏沉的夜色里我独立火车门外, 凝望着那幽暗的站台, 默默地回忆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 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 ……今年又轮到今天这一个日子 (指1935年11月19日) !世界仍旧一团糟, ……我并不在瞎说, 当我写:信仰只一细炷香/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沙沙地隔着梧桐树吹!朋友你自己说, 如果是你现在坐在我这位子上……你又该写成怎样一首诗, 纪念一个死别的朋友?”请注意, “信仰只一细炷香/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沙沙地隔着梧桐树吹”正是《秋天, 这秋天》中的诗句。林徽因自己告诉我们这首诗是“纪念一个死别的朋友”, 当时, 林徽因的朋友中, 除了徐志摩, 没有其他人死去。

由此可以判断, 《秋天, 这秋天》确是写给徐志摩的了。

《秋天, 这秋天》共分两大节, 第一节是金秋里的抒情, 回忆志摩生前秋天里的热情、欢笑。特别是1931年林徽因在西山养病期间, 徐志摩带给她的快乐与幸福。因此长诗第一节写得色彩斑斓, 深情欢快。西山的秋天, 成为林徽因一生的美好回忆。

第二节是悲秋里的哀悼, 是抒写志摩突遭惨变后, 诗人秋天里的悲痛。“只要一夜的风, 一夜的幻变/冷雾迷住我的两眼在这样的深秋里……再别要悯惜流血的哀惶。”“承受这叶落了的秋天/听风扯紧了弦索自歌挽:/这夜, 这夜, 这惨的变换!”这毕竟是徐志摩惨死两周年之际, 因此, 这一节写得无比沉痛。

秋天, 对林徽因来说, 是欢乐的、幸福的, 曾与志摩在西山“同听鸟啼”、“同看花好”;同时又是悲痛的、悔恨的、“内心流血”的季节, 志摩就是因为赶赴北平听林徽音的演讲而在深秋机毁人亡的。在诗人林徽因的心中, “秋天”已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徐志摩竟完全等同于“秋天”。

1946年7月31日, 林徽因一家结束了因日寇侵略而长达10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北平。这时, 林徽因的肺结核病复发已6年多, 而且病情越来越重, 两肺和一个肾都已感染。但是, 只能倚在软椅之上的她, 8月份就发表了《给秋天》。诗中洋溢着缠绵的爱情:“我们爱得太是匆匆”、“可是我爱得多么疯狂”等。这首诗对于我们探讨她对徐志摩的真实情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给秋天》与林徽因的其他爱情诗一样, 没有明确交代因谁为何而作, 这给读者在欣赏和把握诗作的情感指向时, 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但是只要我们仔细阅读, 就能弄清它的主旨。因为林徽因虽然被誉为一代才女, 但文学创作只是她的业余爱好, 她并未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这上面, 这就决定了她的诗必定是有感而发、缘情而写, 绝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 更不会无病呻吟。如《一首桃花》、《吊玮德》、《哭三弟恒》、《写给我的大姊》、《恶劣的心情》等, 抒写的都是真人真事, 内容明确。

《给秋天》究竟是写给谁的呢?

全诗共6节24行。第1、3节, 首先抒写了“我们爱得匆匆”和“爱的幸福”:“每早必来缠住我的晨光/我也吻你, 不顾你的背影隔过玻璃!”从这些诗句表面, 虽然仍看不出是写给谁的, 但可以感受到其中表达的浓浓爱意。此外, “好像只是昨天, 你还在我的窗前”两句, 让人很自然地想到徐志摩为林徽因写的《山中》:“我想攀附月色/化一阵清风/吹醒群松春醉/去山中浮动/吹下一针新碧/掉在你窗前/轻柔如同叹息/不惊你安眠!”

第2节主要描述了“你”的笑脸、笑声和豪气。那么, “你”是否就是徐志摩?我们可以将林徽因的几首诗予以比较。

《悼志摩》:“你的身影永远挂在这里那里, 同你生前一样的飘忽, 爱在人家不经意间时莅止, 带来勇气的笑声也总是那么嘹亮”;

《秋天, 这秋天》:“仍笑着那微笑/闪着金银, 夸耀/它实在无多了的/最奢侈的早晚……”

《给秋天》:“笑脸向着晴空/你的林叶笑声里染红/你把黄光当金子般散开/稚气豪侈……”

《悼志摩》是林徽因1931年12月7日发表于《晨报》上的悼文, 《秋天, 这秋天》是林徽因在徐志摩两周年忌日时发表于《大公报》副刊上的诗作。

这三段有一个相同的词语——笑。我们知道, 热情是徐志摩为人处世的重要特点, “笑”是徐志摩性格的重要特征。

综上所述, 《给秋天》是林徽因为怀念徐志摩而作, 追忆了那段“爱得太是匆匆”、“我爱得多么疯狂”的西山之恋, 表达了她对徐志摩深沉而真挚的爱情, “给秋天”就是“给志摩”。实际上, 林徽因的许多爱情诗都流露出对徐志摩的缠绵之情, 如“我不曾忘, 也不能忘/那天的天澄清的透蓝……/是你在笑, 扬脸望/多少勇敢的话, 那天, 你我/全说了” (《忆》) 等。

另外, 还有一个材料值得重视:

1926年10月, 正在费城上学的林徽因, 收到了梁启超的一封信, 信中说:“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做之事, 去替徐志摩证婚。” (1) 获悉徐志摩结婚的消息后, 林徽因的表现很微妙, 也耐人寻味:她先是邀请当时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办理博士学位手续的胡适到费城面谈。1927年3月又在给胡适的信中说:“那天所谈的一切——宗教、人事、教育到政治——我全都忘不了的尤其是‘人事’。一切的事情我以前不明白, 现在已清楚了许多, 就是有要说要问的也就让他们去不说不问了。‘让过去的算过去的’这是志摩的一句现成话……请你告诉志摩, 我这三年来寂寞受够了, 失望也遇多了, 现在倒也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到自慰和满足。告诉他我绝对的不怪他, 只有盼他原谅我过去的种种不了解。” (2) 对此, 有两点需要格外注意:

1.从1924年7月至林徽因写此信时的3年里, 她都与梁思成在美国留学, 两人正处于热恋之中, 朝夕相处, 而且就在这一年的12月18日, 梁林两家还在北京为他们举行了订婚仪式, 她怎么会“三年来寂寞受够了”。

2.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 为什么林徽因要请胡适转告徐志摩“我绝对的不怪他”。她凭什么怪徐志摩?

答案只有一个, 林徽因依然爱着徐志摩。虽然两人在1924年5月17日晚“分定了方向”、“各认取生活的模样”, 但她并没有真正忘掉徐志摩。否则, 就不会一边与梁思成热恋, 一边却觉得寂寞和失望;也不会在得知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说出“我绝对的不怪他”这样的话。

总之, 通过以上几首诗歌我们不难看出, 林徽因确实是爱徐志摩的, 只不过有一个时间的推移和感情的发展问题。在康桥, 她虽然爱徐志摩, 但主要因为“少年时代的家庭阴影梦魇一样压在她的心头, 她深知母亲被冷淡的痛苦和‘家庭战争’的可怕。她知道如果自己接受徐志摩的爱情, 离婚会让张幼仪陷入痛苦的深渊, 这是她不愿意看到的” (3) 和对志摩的“种种不了解”而随父回国;1924年前后, 由于对建筑的热爱, 她给自己下了最大的赌注, 忍痛与志摩分手而与梁思成赴美留学:“赌博时, 眼闪亮/从不悔那猛上孤注的力量/都说任何苦痛去换任何一分/一毫, 一个纤微的理想!” (这个“纤微的理想”就是建筑) 。1931年, 林徽因的西山养病成为两人爱情发展的分界线。从此, 林徽因接受和回应了徐志摩的爱情, “已到了对梁思成的家庭构成威胁这样危险的地步” (4) 。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徐志摩的遇难不一定是绝对的坏事, 对双方未必不是一种解脱。[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7CSHJ04) ]

参考文献

①②田时雨:《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9页, 第63页。

徐志摩诗歌 篇10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 这是一场由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现代化的革命, 它引发了中国的巨大变革, 其影响波及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文学等各个领域。整个社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代表新兴阶级的意识形态试图推翻旧的意识形态, 同时与之相呼应的大量文人志士作为改革的先锋, 也迫切需要中国文学从旧体式向新模式转变。他们积极倡导中国新文学的创立, 建立新的诗学价值体系, 从而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一场新“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而其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就是新诗的出现和发展, 它是新“文学革命”的先锋, 也为其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传统古诗源远流长, 从《诗经》和《楚辞》一直发展到唐诗﹑宋词﹑元曲, 无论从形式和内涵都堪称成熟完美, 一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然而, 它也似乎竖立起了一个无法逾越的诗学模式。新的文化形态需要新的表现形式和载体, 旧的文学形式已经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与当时人们, 尤其是与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倡自由和解放, 要求无拘无束地表达自由和民主的思想的呼声格格不入。因而当时新“文学革命”的先行者们认为, 一场彻底的革命应当首先打破这一文学传统。

中国新诗的创立完全是白手起家, 所以必然需要借鉴国外的诗歌形式。对外国诗歌的翻译和引进同中国自身新体诗的创立和发展在“五四”时期相辅相成, 外国诗歌的翻译反映了中国意识形态革命和诗学变革的迫切需求, 迎合了当时中国社会想要彻底颠覆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根深蒂固的旧传统和陈腐的文学模式的呼声。因而, 国外翻译诗歌同中国作家自己的尝试和创作共同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创立和发展。

2.徐志摩对泰戈尔诗歌的译介

在当时中国激烈动荡的背景下和对中国新诗的探索炙热的渴望中, 泰戈尔的诗歌被介绍到了中国。在1915年到1925年间, 泰戈尔的散文诗在中国的译介, 远远超过其他外国诗人。自陈独秀首先翻译了《吉檀迦利》中的四首并刊于1915年的《青年杂志》第1卷第2期之后, 越来越多的作家和翻译家表现出介绍和翻译泰戈尔诗歌的极大热情, 进入19世纪20年代, 尤其是伴随着泰戈尔1924访华, 中国掀起了一股“泰戈尔热”。 (王珂2003:129)

徐志摩 (1987-1931)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作为新月社的创建者和代表人物之一, 他对于中国新诗的发展和创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创作了大量诗文的同时, 他也翻译了一大批种类丰富的外来文学作品, 他所翻译的诗歌被收录在《徐志摩诗全集》和《徐志摩译诗集》里, 其数量几乎占了他所有作品的四分之一。

徐志摩对于泰戈尔的推崇是不遗余力的, 他极富热情地向中国人民介绍这位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作家和他的作品, 在泰戈尔1924年访华期间, 他更是始终亲自陪同并担任翻译, 两人建立了诚挚的友谊。

以下是他翻译的泰戈尔诗歌其中的一首:

谢恩

在骄傲的道上走着的人们, 在他们的足下蹂躏着卑微的生命, 地面上的嫩绿印着他们血染的脚踪;

让他们快活去, 我们并且感谢你天帝的慈恩, 因为他们占领这一天的风光。

但我却感谢我是卑微的共同着连命, 他们忍受着, 负载着权力的力量, 他们掩护着他们的顽面, 在黑暗中吞声的饮泣。

他们一阵阵的抽痛都已跳荡入你的黑夜的隐秘的深沈里, 他们忍受的每一次侮辱归纳在你的伟大的沈默里。

清晨是他们的了。

太阳啊, 升起来照着流血的心开作清晨的鲜花, 也照出骄傲的火炬的夜宴萎成了灰烬。

原诗:

Thanks Giving

Those who walk on the path of pride, crushing the lowly life under their tread, covering the tender green of the earth with their footprints in blood;

Let them rejoice and thank you, God, for the day is theirs.

But I am thankful that my lot lies with the humble who suffer and bear the burden of power, and hide their faces, and stifle their sobs in the dark.

For every throb of their pain has pulsed in the secret depth of Your night, and every insult has been gathered into Your great silence.

And the morrow is theirs.

O Sun, rise upon the bleeding hearts blossoming in flowers of the morning, and the torchlight revelry of pride shrunken to ashes.

这首诗歌翻译于1924年11月, 大概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 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诗的形式, 同时在用词和结构上追求新意, 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追求达到“陌生化”的效果。如诗文的最后一句, 句序几乎未作任何改变。

(2) 创造一些“新”词, 构成译诗中内在的节律感。如“脚踪”, “慈恩”, “顽面”, “饮泣”, “深沈”, “沈默”等, 这些鲜有的词汇在诗文内部相互关联, 特色鲜明。

(3) 在翻译中添加了一些原诗没有的意思。如把“thank you, God”翻译成“感谢你天帝的慈恩”;“hide their faces”译作“掩护着他们的顽面”;通过添加这一批“二字词”使得诗歌内部似乎更加互为呼应。

徐志摩的这种翻译风格体现了对新诗探索的阶段性特色。以胡适﹑刘半农等为代表的初期新诗的重点在于彻底解构传统诗歌的表述形态, 追求“容易懂”和“散文式”的特征。这实际是初期新诗在面对传统汉语诗歌的厚重影响时在潜意识中所作出的一种过度反驳, 一种矫枉过正的破坏性思维, 一种依附于他者只知破坏而鲜顾建设的诗歌构筑方式。梁实秋后来评价:“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 大家注重的是‘白话’, 不是‘诗, ’大家努力的是如何摆脱旧诗的藩篱, 不是如何建设新诗的根基。” (陈爱中2006:73)

这种趋势发展到新月派得到了回归。新月派诗人对中国新诗的探索更为大胆, 旗帜鲜明, 他们反对“直白如话”的白话诗的表述形态, 而是博采众长, 进行多方面的尝试, 强调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和韵律感。而徐志摩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当然, 他的翻译中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 过于直译以至于有令人费解之处, 比如将“I am thankful that my lot lies with the humble”翻译成“但我却感谢我是卑微的共同着连命”。虽然有些人对于徐志摩的翻译不置可否, 但至少它体现的是一种大胆创新的趋势。而他这种大胆的新诗尝试在其自身的诗歌创作中更是可见一斑。

3.徐志摩自身的诗歌创作

徐志摩是一位多产的诗人, 在他短短34年的人生中, 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收录在《志摩的诗》 (1925) ﹑《翡冷翠的一夜》 (1927) ﹑《猛虎集》 (1931) 和《云游》 (1932) 等诗集中。

以下是同样创作于1924年的《雪花的快乐》的节选 (凌宇2000:103-104) :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 飞扬, 飞扬,

———啊, 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 消溶, 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这首诗歌中的节律感表现得更为突出, 如“舞”和“处”, “扬”和“香”, “轻”和“襟”, 但这些节律绝对异于中国传统的绝句和律诗;除了这些配合的韵脚外, 诗中也会突然出现跳跃的旋律, 如“-飞扬, 飞扬, 飞扬”和“-消溶, 消溶, 消溶”, 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回应了诗人内心激昂的情思和想象。

徐志摩十分追求新诗的音律美, 这一点在他的其他众多诗歌名篇中随处可见, 也是新月派诗人极力共同推崇的新诗规范之一。总体来看, “诗歌新月不仅仅反驳了初期新诗过于的散漫﹑趋向解构的语言表述, 而且在吸收传统和域外诗歌资源的情况下, 大胆创造, 为现代新诗确立了‘熟悉而又陌生’的语言表述理念” (陈爱中2006:84) 。

4.结语

时代在不断前进, 在“五四”运动这个风起云涌的历史关节点, 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在呼唤彻底的革新, 旧的传统被颠覆, 必然需要建立新的秩序, 这一过程注定不是一蹴而就的, 必然伴随着青涩、彷徨、迷惘、探寻, 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入和改变。“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的前驱们响应时代的呼唤, 勇敢地进行各种积极有益的开拓和尝试, 回应革新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要求。

泰戈尔以及其他外国作家诗歌的翻译已成为目标语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的历史大背景下交相辉映, 相辅相成, 共同推动中国新诗和中国新文学运动不断向前探索和发展, 并同时深深影响着中国近现代文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珂.印度诗歌及泰戈尔对我国新诗诗体建设的影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VOL24 (1) .

[2]凌宇选编.柔情与艳丽——志摩的诗[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政府行为下一篇:500kV输变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