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绿色低碳之路

2024-06-01

万达绿色低碳之路(共6篇)

万达绿色低碳之路 篇1

在房地产调控频出、住宅成交量下降的情况下,对建材经销商来可谓一个极大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契机。以前,多数建材经销商都等着客户上门购买,即便是主动上门销售,面对的客户群体也以商品住房开发者居多。自从国家对楼市调控以来,楼市成交量持续下滑,以前的思路已难以生存,商业地产或成为建材经销商未来的主攻方向。商业地产的价值,不仅在当下更在未来,因而绿色建材在商业地产中的使用空间会呈几何倍数扩大。

商业地产自诞生以来,被看做是城市发达程度的标杆,纵观国内外著名商业项目,都在设计、用材、智能化上勇于突破创新。目前国内住宅量虽大,但投入的成本多以房价提高的形式,附加于购房者本身。因此,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在住宅建筑里大力推行绿色材料,部分消费者会由于价格原因而不买账,这其实是一个认知的误区。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建材,在购买时价格会略高于同类产品,但是其经久耐用,寿命极长,耐高温与化学侵蚀,并且对人体健康无害,真正计算一下持续性和再生性,远远超出购买时高出的价格,可以说长远收益无穷。因而,商业地产应积极呼吁使用绿色、高科技建材产品。

高成本和高风险是开发商拒绝的主要因素,不只是住宅项目,商业地产也同样困惑于绿色建材投入与收益是否能够成正比。绿色建材更节能、更环保、更少污染,但前提是性价比要高,符合开发商的效益。目前,很多项目被冠以绿色建筑、绿色材料的称谓,但多数人认为现阶段使用绿色建材多为开发商宣传的噱头、卖点,用所谓的低碳抬高购买者的心理价位。另外,很多绿色建材并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真伪很难评判。而且,没有新型材料商或官方机构出具使用新材料能节省能耗的数字,令绿色材料的优势始终“云山雾罩”。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想要推行新型材料,首先要提高公众对新型材料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明确传统建材仍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新型材料的使用与传统材料相融合,因地制宜,事半功倍。但是,在新型建材投入大规模生产和使用前,材料的长期释放量和对环境的影响也要经过试验。

商业地产使用绿色建材令人期待,商业地产作为先行者,引入绿色环保材料可节约能耗,是有益于社会的事情。新型建材的使用不可避免的会增加项目成本,短期看来无法平衡支出与收益,不过长远来说却是无形投资。希望开发商及大众从认知上改变,从而付诸行动,政府就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如今,绿色还是一种概念性的东西,国家缺乏相应的标准和制度,建材生产商需要不断创新和技改,借鉴并学习国外先进生产技术与工艺,积极和建材生产商联动,共同研发成果。另外,政府牵头对新型材料制定相应标准,在成本和价格暂稍高于市场的情况下,进行政策扶持过渡。据国外经验,绿色环保设计及建材,都有政府的相关法律支持和资金开发支持,我国也要根据国情逐渐把绿色环保建材的研发、设计,生产纳入到合理的标准体系中。此外,政府的支持应表现在示范作用上,一些政府工程中率先使用新型建材,对新型材料的优势进行全面展示,消除开发商“高投入高风险”的疑虑。

对于消费者而言,商业地产的蓝图无比美好;对于开发商来讲,则处处刀光剑影。在近年严酷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商业地产形成了多元竞争的格局与动态发展模式。今天,中国商业地产的核心竞争力正从“零售品牌嫁接优势”向“渠道整合发展优势”转变,未来几年可能发展到“渠道垄断”的局面。商业地产开发过程中的主要竞争来自商业运营过程中的营销竞争,以及招商过程中的商业资源竞争。尤其是第4代综合体商业,对商业的质量结构要求较高,因此国际一线品牌成了商业地产招商竞夺的“香饽饽”。很多商业战略者开始思考,如何在招商渠道上获得优先权利?如何不受主力店“绑架”而危及整个商业体的正常运行?答案是未来商业地产还有一种可能出现——特色经营模式。特色经营模式是一条竞争压力下的差异化经营道路,其作用是引导人们进行感性消费,最终形成体验式消费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是在第4代城市综合体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可以称为“4代半商业”。其实,第4代城市综合体以及“4代半商业”的开发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具能力,它的资金沉淀与运营难度蕴涵了巨大的不可测风险。商业地产正走向差异化发展之路,特色经营模式在未来发展中将与“零售嫁接模式”、“渠道整合模式”,以及“渠道垄断模式”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而传统的开发租赁模式将会越走越难,最后泯灭于历史的尘埃中。

商业地产改变了人类生活与生产方式,它的变革与未来发展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关注!

万达绿色低碳之路 篇2

中国的低碳发展势在必行-最新人类发展报告讨论中国未来绿色增长之路

摘要:4月15日,根据最新一期<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中国在制定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政策上,除了走低碳之路,别无选择.这份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完成的报告表明,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最佳的战略选择是走低碳发展道路,在未来保持并加强人类发展成果.作 者:作者单位:期 刊:建筑节能 Journal: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年,卷(期):,38(5)分类号:

万达绿色低碳之路 篇3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低碳发展之路

“十二五”以来,苏州市高度重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统筹低碳城市建设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工作。苏州市以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以低碳发展规划提出的低碳发展路线图为依据,制定了“五大领域、十一个行动、四十七项工程”的重点行动体系,在优化经济结构、推进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方面多措并举,大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据初步测算,苏州市全面超额完成国家、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单位GDP碳排放降低20%的约束性目标,有效控制全市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创新低碳发展目标。提出2020年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50%、人均碳排放2017年实现拐点等三大指标突破,形成倒逼机制。二是创新机制体制建设。建立分市(县)、区碳强度降低目标分解机制和考核办法,完成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碳数据平台建设,制定市级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实施方案和部门报表制度,完善了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三是创新设立低碳发展资金。由市财政已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绿色循环低碳基础能力及项目建设,有效推动低碳工作开展。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夯实低碳发展之路

苏州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顺利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到2015年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9%,首次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一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产值1.49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03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48.7%,45.9%。苏州高新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二是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170亿元,增长9%,高出GDP增幅1.5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5%。苏州工业园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获批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三是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实施万企升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关停不达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生态环境”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完成关停、淘汰落后企业1116家。

三、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夯实低碳发展之路

苏州市加大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开发利用低风速资源,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苏州市在相城区阳澄湖镇设立风力发电场,项目总投资5亿元,一期项目单机容量1.5兆瓦,共计33台单机容量为1.5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容量为49.5兆瓦,2014年10月开始并网发电,二期项目预计在2016年10月开始动工建设,单机容量2MW,共计25台风力发电机组,拟装机容量49.5MW。积极开展公共交通“油改气”工作。在光伏发电方面,截至2015年全市光伏并网装机容量195MW,共计发电19537万度电。3个地面电站建成并网发电,装机容量共34.6兆瓦。苏州市华电集团望亭发电厂等6家天然气发电公司12台燃气机组,共计发电容量496万千瓦,发电耗用天然气227862万立方米。2012年实施锦苏特高压直流输苏工程,到2015年,锦苏直流工程输送电量增加至354亿千瓦时。

四、推进低碳设施建设,夯实低碳发展之路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区数量全省第一。苏州市建设全省领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相继建成了2条地铁线路,地铁通车里程达到46.8公里,2015年苏州市区公交分担率达29.2%。苏州市还制定实施了《2015年苏州市区推广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实施细则》,发展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15年新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608辆。组织实施国道312苏州段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建设示范工程,通过技术创新和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利用,使公路在全寿命周期内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的能源消耗、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降低。

五、提升碳汇水平,夯实低碳发展之路

苏州市努力加强生态建设,提高森林湿地碳汇能力,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2015年,市区新增绿地430万平方米、农村新增林地绿地768公顷,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9.56%,顺利实现《苏州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工作初步实施方案》提出的“2015年陆地森林覆盖率达27%”的目标任务。同时,苏州市认真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四个百万亩”全部落地上图。划定了生态红线区域。完善生态补偿政策,补偿标准总体提高50%。

六、创新低碳管理能力,夯实低碳发展之路

(一)构建温室气体排放动态管理系统

依托中国清洁发展机制赠款基金,委托并由国内著名高校设计开发完成管理系统搭建,目前已投入运行。管理系统具备“全面性、准确性、动态性、共享性、实用性”等5大特点。一是数据全面,包含能源消费、工业过程、废弃物处理、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等所有排放构成及林业碳汇,涉及6大部门36大行业4类指标 。二是来源准确,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既包括统计体系的官方权威数据,又涵盖了行业部门及重点排放源的汇总数据,数据来源相互印证,做到真实可靠。三是动态预警,实行部门、地区定期动态报送,实现对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连续动态监控和管理,为能源结构调整、减排任务分解等决策提供数据基础和依据;实现在动态排放數据上报与计划指标的达标预警,为精细化碳排放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四是数据共享。满足不同管理主体对所辖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的查询和管控。五是决策支持。实现区域碳排放总量、结构、强度、下降率,以及不同时间、行业、区域间指标的分析、对比与测算,进行实际排放量与预警值差距分析等。监测系统的建立为温室气体排放管理部门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满足了国家和省碳排放考核各口径下的数据核算。经监测平台对2013年至2015年监测平台数据分析,苏州市碳排放总量已连续3年处于峰值的平滑期,碳强度年均下降率达7.16%。

(二)构建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统计制度

作为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实施方案和报表制度。包括适应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等5大类, 17个小类、36项指标。为推进统计工作开展,市发改委、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和行业协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提供切实保障。

(三)构建分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考核制度

按照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工作落实的总体要求,我市扎实推进基础工作与能力建设。以国家和省碳强度降低目标责任考核为依据,拟定了分地区碳指标分解制度、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及碳强度降低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责任和政策导向,成为推动低碳工作的重要举措。同时结合省碳排放强度监测统计实施方案要求,及时报送监测统计数据和相关数据核查表,确保核算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构建落实重点单位碳排放报告和核查制度

绿色和低碳发展是必然之路 篇4

气候变化有三个重要标志:第一个是温度上升, 第二个是海平面上升, 第三个就是极端天气造成了许多灾害。这3种气候变化将直接影响人类、影响经济、影响社会。目前, 针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还有许多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需要继续进行, 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从科学问题转到了经济、政治问题, 从科学结论成为了政治共识。因此, 任何人都无法回避。

在这个基础上, 全球达成了一个共识, 就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从最早的谈判开始, 正在按照这两个约定一步步进行。有关共识有很多内容, 我只强调两点:第一个共识就是“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我们必须要承认, 关于二氧化碳的排放, 有历史的责任, 也有人居问题, 还有发展阶段问题, 这些问题都无法回避。因此, 在对待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必须要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 要考虑减排和空间排放的合理性和公平性问题。

另外, 要考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的行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类型的行动。大家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在对全球各个国家二氧化碳排放表和历史的比较中可以发现, 到目前为止, 大部分国家, 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 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是在增加, 只有北欧的一些国家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大家都提出了减排目标, 但是, 这些减排目标却不容易实现, 为什么呢?这既包括经济问题, 也包括政治问题。共同的责任是对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下面我们谈谈低碳经济。经济要与市场挂钩, 而市场要与资源分配挂钩。那么, 今后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是不是一种新的市场?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在所有的讨论中, 2℃增温的可能是人类的共识, 但是不能和450ppm二氧化碳浓度挂钩。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并没有将其二者挂钩。假如挂钩的话, 看似是一个科学的问题, 实际上就成了今后排放空间的问题, 很可能与2050年目标减半联系在一起。因此, 存在很多排放前的利益关系。按照挂钩逻辑来算的话, 2℃增温和450ppm挂钩, 2050年温室气体减半, 那么, 从现在开始, 全球可排放的气体就是1万亿吨空间。那要怎么分呢?发展中国家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减少80%, 剩下的分给发达国家。一旦挂钩之后会产生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的贫富差距的问题。所以,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很敏感。为了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今后肯定会有一个碳市场出现。《京都议定书》有三个排放机制, 其中之一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 大家都比较清楚。《京都议定书》之后, 市场机制的探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 有些采用市场机制来推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可能在某些方面是有效的, 因此, 肯定是要继续坚持下去。

那么, 将来会不会建立一个关于碳金融的秩序呢?回答也是肯定的。碳交易、碳市场肯定是大势所趋。碳交易的标记是什么, 取决于配额衍生的类似于期权的金融衍生品, 还有一些复杂的二氧化碳的项目, 这些都有可能是经济的组成部分。还有就是交易规模到底有多大。2012年世界银行的交易额估计是1, 500亿美元。但最新的预测, 到2020年, 全球碳排放交易量会达到3.5万亿美元, 会超过石油市场。不知道这个预测正确与否, 但大趋势肯定如此。现在,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这方面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 所以, 现在我们正处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制度设计与评估的发展阶段。这预示着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及世界上新的科技革命和新一轮的增长点的出现。

目前, 气候变化的出现已经从科学问题转到了政治和经济问题, 人人都要认真面对。我们认为, 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是能源问题, 其背后是面临着许多排放空间和排放权的争夺。相关所有问题都是跟利益直接挂钩的。

那么, 我们自己要考虑一下如何去做。我自问自答了8个问题。

第一, 什么叫绿色?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是紧密结合的。2011年年底的德班会议, 2012年的里约会议, 都是瞄准可持续发展, 追求的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循环。我们谈到绿色经济, 既包括技术本身, 也包括政策, 同时也包括商业模式。这就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影响。我们谈到绿色发展, 应该从几个层面考虑呢?第一, 要考虑它本身是绿色的, 应该是健康的, 而且要考虑使所有人都能够受益。另外, 我们既要考虑经济, 也要考虑社会环境。这两个纬度交叉会让我们看清,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新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采取行动。

第二, 为什么要绿色?世界能源供应相当紧张。能源价格已经大幅度上升, 就中国来讲, 煤价也在飙升。价格提升说明能源供需出现了差异。能源供应是相对紧张的, 特别是在中国, 环境的承载率非常大。2010年, 中国生产了7.8亿吨钢材, 占世界的50%以上。中国生产了17亿吨水泥, 生产了世界50%的焦炭, 生产了世界50%~70%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这些生产都是高耗能的, 浪费了大量资源。我们的生产一部分是自己用, 很大一部分是出口。这样的结果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比如, 我们很关注北京的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不好跟我们的生产结构是有直接关系的, 所以必须要走绿色发展之路。

第三, 虽然绿色发展道路很重要, 但是谁来埋单?谁来做这些事?目前, 世界各国还在为此争论不休, 有很多不同的考虑。中国也采取了一些行动。这些行动是不挂钩的自主行动, 我们也提出了中国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但责任主体到底是谁?是政府吗?政府拿着公共财政进行二次分配, 的确有责任。但政府的主要责任是政策引导。是企业吗?大部分大企业都要追求利润, 而小企业又不够强大, 做不到系统协调。那么企业该怎么做呢?社会该怎么做?可以说, 到目前为止, 解决绿色发展的责任、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也就是说, 体制和机制建设在国际上需要很快建立, 同时在国内也应该紧锣密鼓地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

第四, 绿色发展需要什么?答案是:需要技术支撑。从中国的国情来讲, 中国绿色发展应该有三大支柱:第一个是循环制度, 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第二个是低碳技术, 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第三个, 就是生态技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大的生态环境里, 要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生态平衡, 增强生态功能。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经历了一二百年, 许多问题是在一二百年时间内不断解决的;而中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出现很多问题。我们解决起来困难更多, 遇到问题更复杂, 需要的投入也更大, 所以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强大的技术来支撑。既然说到技术, 我们的技术准备好了吗?在中国, 我们拥有一些技术, 但并非所有技术都能掌握, 特别是在解决低碳问题上, 我们的核心技术还要进一步开发, 并加强国际合作。

解决应对气候变化技术, 包括能源资源优化利用技术、节能改造技术、工艺技术、设备技术、材料技术, 另外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管理技术。管理技术是我们今后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正所谓, 管理出效益。

要推动技术就要有技术政策, 技术政策里还要有技术标准, 对技术进行评估。我们知道, 欧盟有欧Ⅲ标准、欧Ⅳ标准、欧Ⅴ标准, 标准的制订和规则带动了一系列的进步。我们现在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大家的技术政策应该进行大幅度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跟发达国家的合作把技术标准一步步提高。特别是在中国的结构调整过程中, 一个技术的倡导清单还没有完全建立, 我们自己有方向, 但是用什么技术实现?还没有做完。在某些领域做了技术清单之后, 我们发现一些问题:许多新上马的项目, 实际上技术已经落后了, 许多企业却并不知道。有些有行政命令保留下来的所谓的大企业, 实际上并没有技术优势。最后形成的是低技术垄断。在很多关停并转的中小企业中, 许多新技术可能在苗头阶段就被扼杀了。

虽然说有技术要推广, 但许多有技术却推广不开。为什么呢?目前有很多技术是技术可行, 而经济不可行。在实验室能够实现, 但成本太高。落到生产过程中, 生产得越多亏本越多。第二个推广不开的问题, 是技术、经济都可行, 但系统不可行。这就是垄断问题。比如说风能、太阳能的并网, 经常出现一些障碍。这有垄断和行业利益之间的关系, 是体制机制的问题。总而言之, 技术的推广转移的体制在中国是需要建立的。中国要真正解决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那么就要把技术推广体系这个短板接起来。

技术要变成经济, 也需要一些市场的经济手段。那么, 技术和市场怎么结合?目前, 中国技术市场功能还缺位。全国有2.2万家技术市场, 基本是分散地、各行其是, 没有统一标准, 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 技术价格的制订没有标准, 不知道谁来做。所以, 有的是国外第三方机构在做, 有的是国内在做, 非常混杂。技术经济含量问题带上了很大的随意性。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启发:中国的技术市场尚未建立;中国要走向碳经济, 就必然要有碳经济的道路。那么, 绿色低碳经济的市场交易体制如何建立?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 我认为, 我们在谈到绿色发展时, 要涵盖技术政策和商业模式, 缺一不可。我们谈到的绿色技术包括循环、低碳、生态技术。中国发展低碳和绿色技术, 硬实力很重要, 但软实力薄弱可能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短板。

为此, 我们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我提出以下4点建议:

1.倡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发展。包括不同的循环、低碳、生态, 要促进合理消费, 同时把所有的工作落实在传统产业改造以及结构调整上。

2.中国发展低碳技术, 必须要落在创新的基础上。现在, 清华大学成立了低碳技术实验室, 可以说, 清华大学是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领头羊。这里既包括有核心技术层面, 还有试用技术层面;既有传统能源利用, 也有新能源的开发。此外, 企业也有创新的责任。

3.要把所有工作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合在一起。要发挥低碳技术的优势, 在结构上要引进低碳技术和绿色技术, 同时也要注意, 企业将来是在绿碳和低碳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4.加强国际合作。一方面, 我们要看到, 中国提出了自主减排40%~45%的目标;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充分注重与国际的合作。通过各种各样的合作, 能够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多赢或者双赢。

相关链接:

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

发展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 需要调整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的重点和方向, 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 促进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首先, 要加强低碳产业的投资。国家应选择低碳经济相关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方向, 并在财政、信贷等多方面进行大力扶持, 使低碳经济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次, 扩大低碳产品的出口。调整我国目前技术含量、环保标准和附加值都比较低的出口产业结构, 鼓励能效较高的产品出口, 以应对各类环境贸易壁垒;再次, 鼓励低碳消费方式。消费是需求, 是动力, 低碳消费也是起到引擎和拉动作用的重要环节。应在道路、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率先实施低碳消费, 鼓励私人低碳消费。政府要率先实现低碳化运作, 使用节能减排型设备和办公用品, 推行政府节能采购。

气候变化的出现已经从科学问题转到了政治和经济问题, 人人都要认真面对。我认为, 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是能源问题, 其背后是面临着许多排放空间和排放权的争夺。

万达绿色低碳之路 篇5

环境局: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大合作项目,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生态城是我国适应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 以加强节能减排和建设生态城市为主题, 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新尝试。生态城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能源、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 将为中国其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记者:中新两国合作的生态城为什么会选择在天津落户?对天津而言, 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商务局:按照中新两国政府要求, 生态城的选址要凸显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的示范意义, 不占用耕地, 符合国家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区域内资源相对短缺, 通过生态城项目把治理历史遗留污染与建设新型生态城市相结合, 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全国类似地区提供示范。

2007年7月, 国家有关部委对天津、唐山、乌鲁木齐、包头等多个备选城市进行了反复比选和科学论证, 并经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多方努力, 于2007年9月底初步确定生态城选址于天津滨海新区北部, 该区域土地盐渍化、无耕地、淡水缺乏, 且常年积留的污染严重, 符合国家的选址要求, 能够显现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

生态城的落户将天津这座飞速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推向了中国乃至世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沿。在不远的将来, 天津会成为全球生态宜居城市交流的典范和平台。作为全国宜居城市, 天津也肩负着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存的重任。天津将致力于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记者:中新天津生态城如何定位自己并具体实施科学规划?如何兼顾环保、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三方面的平衡?

商务局:根据生态城总体规划, 生态城的发展定位是:致力于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 成为综合性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平台, 国家级生态环保培训推广中心, 现代高科技生态型产业基地, 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建设的交流展示窗口,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宜居示范新城。实现“三和三能”, 即: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 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 成为中国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环境局:为了实现生态城建设目标, 中新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了生态城指标体系, 包括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区域协调融合4个方面, 共22条控制性指标和4条引导性指标。这些指标对生态城的总体规划布局、交通组织、生态修复、能源供应、社区体制、水系以及绿化都进行了量化, 形成了指标体系框架下的城市构架、城市形态和城市组织发展模式。

以指标体系为目标和基本要求, 中新两国组建专家团队, 在充分吸收国际一流规划成果基础上, 用3个多月时间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总体规划突破传统规划编制方式, 统筹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实现了“多规合一”, 从规划之初就努力做到兼顾环保、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三方面平衡。在建设过程中, 生态城遵循“在开发中保护、在建设中修复、在发展中优化”的原则, 在项目建设之初重点治理污水、污泥等存量污染, 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生态城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记者:中新两国在生态城开发建设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合作机制, 具体如何运营?

商务局:为及时协调、推进生态城建设, 中新双方成立了副总理级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和部长级的“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作为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中方主席单位, 成员单位还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发改委、商务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税务总局、环保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由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作为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新方主席单位, 成员单位还包括贸工部、环境及水源部、国际企业发展局、公用事业局等。联合工作委员会向联合协调理事会报告工作, 研究解决与开发建设生态城有关的事项和问题。新加坡国家发展部还专门设立了天津生态城办事处。

在企业合作层面, 中新两国企业分别以泰达控股为首成立了中方投资联合体 (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 由新加坡吉宝公司为首成立了新方投资联合体 (新加坡天津生态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两者于2008年7月联合组建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简称合资公司) 。中方主要以土地入股, 而新方以现金入股, 双方各拥有50%股份, 生态城的住宅和商业设施开发及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由合资公司负责。

记者: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 中新生态城借鉴了国外, 尤其是新加坡的哪些成功经验?该项目对于低碳城市建设的作用何在?

环境局:生态城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 不断借鉴国际上有关生态建设方面的先进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环境优先的建设原则, 全面创新社会和谐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区域发展新模式。同时, 在节水、垃圾分类、公屋建设等方面借鉴了包括新加坡在内世界上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一些成功经验, 这些经验对生态城的建设具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

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 生态城坚持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所有建筑都要符合绿色建筑标准, 并尝试建设零能耗住宅;广泛采用地热、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为100%,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20%;着力建设以轨道交通、清洁能源公交、慢行系统为主的绿色交通模式, 绿色出行比例达到90%等等, 生态城在这些方面的建设经验将对以后其他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借鉴作用。

记者:中新天津生态城包括哪些住宅和商业项目?采取了哪些先进环保技术和节能系统工程?

商务局:生态城建设的特点是从无到有地建造一座节能环保、舒适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因此引进的住宅项目、商业项目的质量和前瞻性是生态城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在起步区8平方公里的建设方案中, 生态城汇聚了天房、万科、万通、世茂等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优质房地产开发商, 同时还引进了新加坡吉宝、台湾远雄、菲律宾阿亚拉、马来西亚双威、日本三井等世界顶尖开发商, 将目前最先进的住宅开发理念和环保节能技术导入生态城, 也为各地的开发商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标准为指导, 从设计、建材、节能、宜居等方面进行把关, 从而实现100%绿色建筑的承诺。

环境局:生态城以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为首要建设目标,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努力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新城:

一是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绿色覆盖率达50%, 完整保存湿地和鸟类栖息地, 成规模建设生态廊道。

二是大力推行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制定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施工标准、评价标准以及相关的支持政策, 鼓励节能环保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天津生态城的应用, 减少建筑热损失, 降低建筑能耗, 区内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

三是构建绿色交通网络体系。确立了公交主导、慢行优先的绿色交通模式, 形成覆盖全城的公交网络, 公交车辆全部使用清洁能源。结合绿化景观建设, 创造安全、舒适的慢行空间环境, 实现人车友好分离, 区内绿色出行比例不小于90%。

四是建设绿色能源供应体系。生态城将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低于150吨/百万美元;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20%;太阳能热水供热量占生活热水总供热量的比例不低于60%。开发应用生物质能, 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加强余热及浅层地热的回收利用, 形成可再生能源与常规清洁能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能源供应模式。

记者: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目前, 离预期目标还有多远?

商务局:中新双方领导人非常满意生态城开发建设三年来取得的成效, 目前起步区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 一批住宅、产业、公建、商业配套设施加快建设, 起步区已初具规模和形象。工作中, 我们坚持边建设、边招商, 规划和建设了国家动漫园、国家3D影视产业基地、科技园、产业园和软件园五个产业园区, 全力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目前已累计注册企业400多家, 协议投资总额300多亿元。下一步, 我们将坚持统筹生态城开发与产业发展, 围绕生态城功能定位, 确定节能环保、科技研发、软件产业、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教育培训、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 构筑国际一流的生态型产业体系, 为生态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环境局:经过三年的努力, 生态城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 污水库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完成了两公里的故道示范段综合整治;实施了大规模的盐碱地治理改良, 绿化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

按照生态城总体规划, 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 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是生态城的最终建设目标。通过我们的努力, 要积极探索一条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道路, 为其他地区提供样板和示范。

记者:中新天津生态城对企业的吸引力和价值有多大?对生态产业发展将带来些什么?

商务局: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发展是否健康、是否可持续的决定因素。生态城从规划到实施的整个过程, 始终秉承着为企业创造更适合发展和成长的投资环境的理念, 在每一步决策中都紧紧抓住配套、政策、人才、服务这4个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方面加以考量, 致力于在生态城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投资环境。

生态环保事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鉴于生态城的建设理念在于节能环保、绿色宜居。因此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这种产业建设的倾向性会体现出来, 对于生态环保产业在各个方面都会有较强的支持力度。

记者:在生态城内建垃圾处理系统的好处?目前建设进度情况?

环境局:生态城南部片区应用生活垃圾气力输送系统, 密闭的运输环境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负荷, 从而提升了整体的环境质量。同时, 该系统有效减少了垃圾收运车辆的运输次数, 降低了交通负荷, 释放了土地资源。

目前, 公共管网已经全部铺设完毕, 商业、住宅、学校等地块内物业管网正在随地块开发进度而建设。

记者:在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论坛到来之际, 有哪些低碳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可以分享?

环境局:在生态城建设之初, 由国家住建部、环保部、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天津市政府组织专家小组, 开展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中新双方按照科学性与操作性、前瞻性与可达性、定性与定量、共性与特性相结合的原则, 迅速制定了一套指标体系, 22条控制性指标和4条引导性指标, 这些指标达到或超过先进国家水平。之后, 生态城组织开展了指标体系分解, 将建设目标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促进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 用指标体系指导低碳城市建设, 突破了传统城市建设模式, 是生态城建设的一个特色。

此外, 生态城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做出了许多的努力, 例如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生态城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将对以后其他低碳城市的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记者:未来, 你们将选择一种怎样的开发模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商务局: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规模开展生态技术、综合性推进节能减排, 全方位实施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的生态区域, 是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的试验田, 是积极探索实践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示范区。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坚持用创新的理念和方法, 去进行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可以说, 创新是生态城建设发展的灵魂和生命, 创新是生态城建设的动力和源泉, 创新也是生态城建设发展的永恒主题和必由之路。坚持与时俱进, 在发展理念、规划建设、产业结构、技术集成、政策制度等各个方面永不停滞的持续创新, 是生态城未来唯一可选择的开发模式。

万达绿色低碳之路 篇6

中国交建自2006年10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来, 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推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中心, 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节约优先、效率为本的基本原则, 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淘汰落后生产力为重点, 以科技创新为依托, 主要经营指标大幅增长, 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企业的快速持续稳定发展和取得的各项荣誉成绩有力见证了企业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践行。

企业社会品牌形象日益彰显。2011年, 公司跻身世界500强第211位, 连续6年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业绩优秀企业奖”, 连续两个任期获评“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业绩优秀企业奖”和“科技创新特别奖”, 并入选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十大“国有企业典型”。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地位进一步提高。公司业务涉及港口、码头、航道、公路、桥梁、铁路、隧道、市政等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业务足迹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苏通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洋山深水港、京沪高铁, 以及正在实施的港珠澳大桥等工程, 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 不仅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 也反映了世界最高水平。

自主创新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至今, 中国交建先后获得567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 荣获2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7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6项鲁班奖, 30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59项国家优质工程奖 (其中金奖7项) , 242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 35项国家级工法。公司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科技创新特别奖”, 并入选“全国创新型企业”。

节能减排工作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中国交建节能减排工作始终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理念。坚持与企业生产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提升活动相结合, 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各项节能减排活动。目前节能减排已成为企业各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并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企业也圆满完成了各年度的节能减排目标。2010年中国交建荣获交通运输部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公司52家二级或三级企业获得交通运输部“车船路港节能减排示范单位”;四个项目先后入选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示范项目;一公院研究的“青藏公路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高寒地区太阳能实时融雪 (冰) 公路技术”等项目为交通行业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振华重工 (ZPMC) 品牌享誉全球, 所生产的电力驱动港口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 (ERTG) 、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等产品成为国家积极推广的绿色、环保、节能产品。

取得以上辉煌成绩, 是我们抱诚守真,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结果, 充分彰显了中交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我们清醒认识到, 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 不仅是企业发展的自身追求, 也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更是我们履行好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必然。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应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为提高节能减排意识, 深挖节能减排工作亮点, 通过典型引路, 积极推广好的做法, 带动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水平整体提高, 2011年公司开展了第一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评选。经过初审、实地核查, 最终从15家单位推荐的40个项目中评选出“新型导管可调桨装置改造与应用”等15个中国交建第一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被评出的示范项目在创新性、先进性、典型性、实效性、适用性、节能潜力、经济效益、推广价值、节能量可测量性和节能量计算科学性等方面较好地代表了中国交建节能减排水平。中国交建遴选了部分项目参加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示范项目评选。2012年, 由中交二公局和中交四公局实施的“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在陕西的应用”项目, 中交天航局实施的“绞吸挖泥船施工仿真模拟系统”项目和中交三航局三公司实施的“PHC管桩免高压蒸养节能技术应用”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五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亲自为示范项目实施单位授牌。

在此, 我们愿与行业内节能减排具备领先技术和成熟经验的单位深入交流, 共同进步, 为构建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做出贡献。

上一篇:中职语文教学朗读教学下一篇:街道城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