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

2024-10-04

读懂孩子(共8篇)

读懂孩子 篇1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这句谚语说明中国的父母早就认识到人生早期对于一生的奠基意义。但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对孩子天性, 天赋的认识上。对于如何在人生早期通过有效地教育和干预, 促使孩子的良好素质发展?现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类脑细胞的发育在3岁时就已经形成70%~80%。遗传学家也发现, 个人的能力和性格在0~3岁的婴幼儿期内就形成了一系列潜质, 他们构成一生的素质基础, 尤其在性格上。这些研究基础结果都促使人们对婴幼儿教育更为重视。

一提到早期教育, 不少人就想到加减乘除, 唐诗宋词, 琴棋书画, 视乎尽早的, 一股脑的灌输给孩子就是早期教育。其实这些所谓的教育的抹杀了孩子的天性。

1 婴幼儿早期教育重要性

婴儿一出世便拥有巨大的可发展潜能, 会哭、四肢会活动, 睁开眼睛看世界……成人为他提供适合的环境, 不束缚他的身体, 婴儿便获得了活动的自由。他努力地、轻轻地与环境中的物体和人接触, 是积累直接经验的开始。学会了走路, 学会了说话, 学会了用手做一些事情, 还养成了许多的习惯, 渐渐走向独立。婴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都是在各种活动中频频练习的结果。

2 早期教育的认识

从宝宝降生到每个家庭, 养育一个健康, 聪慧, 活泼的宝宝就成了每个家庭最强烈的心愿。如何实现这个愿望也是我国早期教育最关心的事情。

蒙台梭利-意大利人。著名的教育家, 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许多事实表明, 天赋优越只提供了发展优秀才能的基础。天赋优越的婴儿长大以后不一定能成为卓越的精英。而那些卓有成就的人, 大都在婴儿期深深受益于良好的早期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很重要的, 因此, 我们就要在不同时期, 给予孩子科学有效的教育。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怕生, 就锻炼孩子过多接触新环境, 殊不知, 这可是早教的误区……”进行早期教育, 家长一定要学会读懂孩子。

3 早期教育的误区及有效做法

误区一:让怕生孩子多接触新环境

有不少孩子出门或到幼儿园一见生人, 就躲到父母身后不说话。而面对这种情况,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内向、胆小怕事。一般, 家长会带孩子到更多的陌生场合“锻炼”孩子, 给孩子接触更多新的人、事物、环境, 让孩子表现。殊不知, 这样会致使孩子恐惧心理增强, 越来越怕生。

其实, 0~3岁的孩子对新的环境、事物和人都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会自然地产生恐惧心理。他们有认生的心理发育特点, 对接纳陌生的人、事物或环境要有一个适应期。这是正常的婴幼儿认生现象, 是由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决定的。

正确的方法应让孩子每接触一种新的环境, 都要由孩子认为最安全的亲人陪在他身边, 并不止一次地熟悉这个环境, 让孩子有种安全感。适应时间由短到长, 开始是两三分钟, 第二次五六分钟, 然后逐渐延长。这期间, 不要让孩子接触另外新环境, 等适应后再接触新环境。随着孩子年龄增长, 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提高后, 将不会再有这样问题出现。

误区二:亲子活动就是上早教班

“不少家长认为, 亲子活动仅局限于报早教班, 和孩子在固定的时间游戏、学习、认知。这种想法也存在误区。”其实, 亲子活动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 随时随地随机都可以做到的。有益的亲子活动是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像家长带孩子散步、吃饭时和孩子沟通, 孩子睡觉、家长陪在身边等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都是进行亲子活动有益的教育契机。

日常生活中的亲子游戏, 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婴幼儿的体质体能, 感知觉语言等发展,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追求新知识的愿望。通过游戏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与社会交往能力, 滋养出良好的意志品质。所以, 游戏才是帮助婴幼儿成长的最合适的, 最重要, 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过, 家长们和孩子做游戏, 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心情和游戏时的欢快气氛, 不必对游戏的结果过于看重。

亲子活动是婴儿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婴儿与亲人的依恋情感是自然的, 又是十分重要的。婴儿喜欢亲人抱抱他、逗逗他, 和他说话, 与他玩耍, 在浓浓的亲情中成长的婴儿, 健康、活泼、聪明。为此, 我们提倡以多元的内容、活泼有趣的方式, 父母、孩子共同参与的亲子活动, 有效地促进婴儿身体的、情感的、智力的交往和独立性的发展。在婴儿阶段每天都做一些有益的亲子活动, 其潜在的教育作用犹如注入成长素一般。

误区三:教孩子“大方”送出自己的东西

日常生活中, 常遇到这样的镜头:孩子手里拿糖或玩具, 看到别的小朋友, 家长会让孩子把东西分给其他小朋友。有些孩子不给并且哭闹, 家长便会说孩子不大方。而且还让孩子交出手中的东西, 并说“你把这个给小朋友, 妈妈再给你买”。这样做, 无疑会导致孩子在习惯形成期的时候, 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物品管理能力等方面出现问题。像不会管理物品、做事大手大脚、办事拖拉不细致、工作易出现错漏、形成大咧咧的性格等。

其实,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尊重孩子的想法, 让孩子自己去分配他的物品。一旦他的行为出现偏差, 如孩子在集体环境中, 且有很多公共物品, 孩子独占独玩, 这种就属于自私现象了。家长应针对孩子所处的不同的情况和场合, 及时纠正和调整孩子的行为和心理。

误区四: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 其实不然。如, 家长喂孩子吃萝卜孩子不爱吃, 家长就认为孩子不愿吃萝卜。等下一次, 家长就会不止一次地当着别人的面说孩子不愿吃萝卜。家长这样做, 会让孩子认为, 自己确实不爱吃萝卜, 产生一种负面情绪影响。其实, 孩子不吃萝卜有很多原因, 如咸、辣、烫、凉等。

孩子在妈妈的体内已经开始学习了。只不过他的各种能力形成期有一个延续, 只是不会表达而已。家长的言行往往就给孩子确立他的发展方向。如, 有的孩子脾气暴躁, 其实身边就有脾气暴躁的成人做典范;有的孩子不爱说话, 其实他的身边就有不爱说话的监护人。所以在孩子面前, 家长尽量不要给孩子负面的影响。应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中广网北京11月4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 (3日) 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 办好学前教育, 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保教结合、寓教于乐,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3 岁之前大脑发育速度是4-17岁13年的总和, 错过这个时期, 以后的13才能弥补。

其实在孩子还在妈妈腹中的时候, 他就具备学习的能力了。让我们携起手来, 走出早教误区学会读懂孩子, 注重家长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引导, 达到我国人口基础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网络资料查询.黑龙江学前教育网.幼儿教师网.百度.

[2]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系列《学前儿童艺术 (健康、社会、语言、科学) 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8.

读懂孩子 篇2

《读懂孩子》一书是知名家长教育专家萧斌臣与中、高考研究专家闰浩东联手合作推出的家长教育新作。两位作者都是活跃在家长教育一线的专家,这部书稿中的80个话题以及涉及到的数百个案例大都直接来自于他们亲自经历的活动中。由于时代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现在活跃在家长舞台上的这一代人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耕时代代代相传的家教“法宝”现在已经失灵,而新的家教体系又尚未建立起来。当代家长的文化水平虽然普遍高于上一代人,但社会对家长本身的教育依然严重缺位,“无_上岗”导致很多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常常处在茫然、无助、无奈、尴尬、焦虑的状态,一些家庭家长与子女的交流非但不是一首_的亲情礼赞,反而演变成了一场场博弈甚至战争……为此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全新的教育理念、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表述方式,引领家长解开难题、穿越“误区”,走出“迷局”,进入家庭教育新境界。并开宗明义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孩子是一本书。

作为家长要想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首先必须先读懂孩子。只有读懂孩子,家长才能拿到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在这样一个文化互喻时代,孩子要像家长学习,家长更要向孩子学习。

该书从孩子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开始,一直讲到孩子高考甚至对孩子一生的规划。比如:家长们一直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后于别的孩子于是被迫孩子很小就开始学这学那;小孩爱说谎怎么办?孩子好动怎么办?孩子讨厌上学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想要买手机、买电脑家长如何处理?中考高考家长该做什么等等问题。该书将现代家长面对的一系列常见的烦恼和问题进行了精心细致的描述,为我们家长朋友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读懂孩子 塑造未来 篇3

“读懂孩子”是一切教育工作的起点,只有真正读懂孩子,才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本届论坛将以“读懂孩子 塑造未来”为主题,邀请来自美国、德国、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的心理学专家、教育专家与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同仁们一起,共同关注孩子的认知、行为、情绪、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深入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探索如何通过故事、绘画、沟通、游戏、积极暗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孩子的成长。

同时,为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本功和实操技能,本届论坛特设六个“读懂孩子”主题相关工作坊,衷心期待各地教育同仁共襄盛会、共话“木铎心声”,共谱心理健康教育新篇章!

一、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二、会议地点:北京

三、参与人员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员、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心理教师、心理学爱好者

四、日程安排(见右表)

五、专家组成

【美】琳达·梅特卡尔夫教授,得克萨斯卫斯理大学教育系,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A.A.M.F.T)前任主席,得克萨斯州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主席

【德】乌利齐·所罗门教授,德国生物能分析协会(DVBA)前任主席,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会员(DCAP)、德国完形心理疗法协会(DVG)会员,组织行为学家

【韩】林世羅博士,圆光大学健康医学研究院教授,韩国心理咨询专业协会理事长,韩国艺术治疗协会理事长

林祺堂教授,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谘商学系博士,台湾新生医护管理学校心理谘商中心主任,台湾新竹教育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学系教授

蔡仲淮先生,世界自然医学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致力于心理学各领域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等更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在后续通知中陆续介绍,敬请关注。

六、工作坊简介

工作坊A、C:

琳达·.梅特卡尔夫教授 “看见例外”

在寻常的事情中,看到不寻常,发现事情后面的心理活动;

打破思维定势,寻求问题的最终答案,不被表现左右判断;

给婚姻家庭最好的保险柜,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需要看到寻常中的例外。

工作坊B:

林祺堂教授 “故事中的孩子”

用故事构建生命的故事,开启生命的光,重塑美好生活;

问题故事外有新的故事,孩子们的世界是如此可爱;

用有趣的问句,问出深刻的故事,捕获孩子的心灵。

工作坊D:

乌利齐·所罗门教授

“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

理解孩子用身体表达的思想,这种思想和成年人的迥异;

孩子们的语言或许不丰富,但是有着丰富的身体语言;

和孩子有效地沟通,需要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

工作坊E:

蔡仲淮先生 “积极暗示教育”

将艾瑞克森的理念与精神,应用于教育;

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让他健康成长,需要方法和技巧;

教养和教育可以利用催眠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助人成长。

工作坊F:

林世罗博士 “艺术与孩子”

孩子的世界你懂吗?那是个满是音符的地方,随孩子的成长而动;

孩子的世界你懂吗?那是画意诗情的芳草地,随孩子的运动而变化;

孩子的世界需要我们去品读,用乐谱,用画笔,洞察那幼小心灵的成长 。

七、费用(其中含300元会议书籍和材料费以及注册费、证书费等,以下三项可任选其一)

(1)600元/人: 论坛

(2)1800元/人: 1个工作坊(会前会后任选) +论坛

(3)3000元/人:1个会前工作坊+论坛+1个会后工作坊

注:每场工作坊限额60人,请提前报名确认。京外参会人员可协助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八、证书

颁发由专家签名以及北京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具章的工作坊培训证书。

九、论文

欢迎参会人员提交论文,题目自拟。论文要求:(1)符合本次论坛相关主题要求,且未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2)论文内容应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作者及其单位、邮编、电子邮件地址;(3)论文提交邮箱xljkzz@vip.sina.com。论坛根据提交论文的质量决定是否结集出版,优秀论文可推荐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或《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发表,相关事宜将在会后另行沟通。

十、付款方式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苏州桥支行

户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账号:1100 1079 8000 5600 9860

联行号(京外汇款填写):105100012091

十一、咨询及联系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郭老师 010-5880504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王老师 010-88810835

参会回执请登录杂志社官网www.xljkzz.com

下载填写,并发送至xljkzz@vip.sina.com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读懂孩子 篇4

一、做孩子成长的知心人

家长和教师都希望让每一个孩子做最优秀的自己。学特长、请家教, 家长付出了不少, 可却让很多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天天教育, 有些学生却越发逆反。这时, 就需要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 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真正帮助孩子进步。

有一次, 我正在给高一学生上物理课, 有位学生坐在座位上睡着了, 还没等我去叫醒她, 她却突然歪倒了, 书撒了一地。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 我当时认为这孩子也许不舒服, 就连忙过去把她扶起来, 又帮她把课本捡起来, 并问她:“没有什么事吧?”她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 没事!”一周后的一节课上, 我又发现她在玩手机, 就走过去轻轻地碰了碰她, 她吓了一跳, 赶紧把手机藏了起来。下课后我把她单独叫出来, 问她:“我去告诉你班主任, 还是你自己去向班主任坦白?”她选择了自己去, 虽然我不确定她会不会去, 但我还是想给她一个改过的机会。第二天, 她依然在教室里, 不难推断她没有去找班主任, 因为按照规定她是要回家反省一周的。我就假装不知道, 但愿她这次能改过。谁知两天后, 她在我的课上又玩起了手机, 我很生气地说:“你太让我失望了!”这次我直接把事情告诉了班主任。一周后, 她回来了, 很懂事地对我说:“老师, 通过这次反省, 我认识到受处罚是因为我自己做错了事情, 这是应该的, 我以后会改正错误, 好好学习的。”

从那以后孩子上课特别认真, 我就让她当了我的副课代表, 她工作认真负责, 成绩也快速上升, 从最初的倒数几名, 蹿升到了二十几名。成长不能跨越, 人生不能剪辑, 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 学生接受爱、理解爱、转化爱都需要时间。成长没有浪费时间之说, 也只有时间能让孩子成长。遵从孩子成长的时间表, 等待, 等待, 有一天一定会春暖花开。

从家长角度看,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需求, 建立亲密平等的亲子关系, 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孩子儿时需要的是玩伴, 进入中学时代初、高中后需要的是密友, 而不是凡事都按自己意志来左右孩子的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长辈。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 需要我们像对待朋友那样平等地对待他, 尊重他。首先, 尊重孩子必须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比如在家庭做出重大决策时, 开个家庭会议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孩子打成一片, 共同学习、游戏、活动;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等。其次, 要关注孩子关注的东西, 喜他所喜, 悲他所悲, 让他觉得你们有共同语言, “够哥们”, 可信赖, 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快乐和悲伤。再次, 要善于倾听。茶余饭后, 让孩子无所顾忌地和你交谈, 即使他认识片面甚或错误也不要立即否定他, 要保持高度的倾听热情, 等他讲完再选准时机慢慢引导, 让孩子觉得你是知心老爸、知心老妈, 从而愉悦地接受你的观点。

二、做孩子精神的引领者

生活中, 孩子会对家长提出很多要求, 如果要什么就买什么, 时间久了, 孩子会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体会不到父母的爱心, 更谈不上感恩。那封“爸:‘钱。’儿”的三字信着实令人心酸。物质丰盈、精神苍白可能会成为这一代青少年的致命伤。许多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能体会父母的艰难反而更看重自己虚荣心的满足, 对父母提出超出其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班主任极力争取来的困难补助、助学金被拿来请客吃饭……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同学、老师、父母亲甚至对自己的生命, 表现出冷漠甚至仇视的态度, 他们在造成对人对己的伤害的同时, 内心深处也承受着青春期的痛苦与孤独。

作为家长, 对待孩子的物质需求应当有选择性地延迟满足, 关键要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 这样的教育润物无声却效果显著。第一, 家长要告诫孩子要有自己的立足的根本, 父母的业绩和荣誉不应成为孩子赖以生活、索取财富和特权的根基, “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的做法不可效仿。要让孩子明白, 人存在的价值, 不在于财产的富有与知识的渊博, 更在于人格的独立与精神的丰富。第二, 要培养孩子正直、真诚、负责、上进的品质, 引导孩子树立高远的精神追求, 不是通过空讲大道理, 而是以生活细节为教育契机, 以身作则, 循循善诱。第三, 要随时寻找话题, 多和孩子交流沟通思想, 随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发展动向, 适时加以引导。第四, 引导孩子多读书, 读好书, 以文化塑造人生, 丰富精神世界。

三、做孩子成长的呵护者

孩子的成长不是朝夕可成的, 它需要家长、老师长期的呵护和坚持。教师要耐心、细心地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 像园丁一样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道工序:深耕、浅埋、播种、育苗。教师要用心给学生编织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 营造一种向上、温馨、富有文化气息的氛围, 于无声处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第一, 要信任孩子。孩子犯了错, 不要简单粗暴地呵斥, 而是耐心听听孩子的解释, 询问犯错的原因,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思考孩子的感受, 共商纠正之法, 相信孩子能变好。第二, 要赏识孩子。孩子成绩暂时不理想, 不要指责批评甚或拳脚相加, 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压力, 久而久之会产生心理问题, 中学生打架、跳楼、弑母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 家长们要引以为鉴。换个视角去欣赏孩子, 放大孩子身上的优点, 相信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第三, 要激励孩子不断超越。孩子进步了要及时鼓励, 还要让他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 引导孩子不断超越自我, 再创佳绩。

读懂孩子 篇5

观看了全国“最美教师”之一叶德元老师的《读懂孩子,培孩子一起成长》的直播视频。一个多小时的讲座,我深刻地”读懂”了叶老师“别样”的爱。

“爱”则为之计深远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都知道教育需要爱,但是教育光有爱不够,还需要智慧。叶老师对学生“别样”的爱就是这样充满智慧:“爱之,则为之计深远”。

在讲座中,叶老师与我们分享了自己与记者的一个故事:作为全国“最美教师”之一,记者想用一个迷恋上网的孩子的故事作为素材,让孩子来描述叶老师的”美”,可是叶老师当初生气地拒绝了,生气和拒绝的理由是:这本来是他和孩子的秘密,怎么能把这种事放到媒体上?在孩子以后的人生中,这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身边的孩子又将怎样看待这个孩子?他善意的坚持,感动了孩子的母亲,最后孩子的母亲“亲自出马”极力地配合故事的录制,完成了任务。作为一个男教师,叶老师对学生的“爱”如此细腻。他不是光顾着眼前自己的“名利”,而是真正站在“为孩子的长远谋利益”的角度来爱孩子。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这么久,我觉得自己有时为了自己的教学成绩,会忽略从孩子的长远利益来考虑孩子的问题。比如有时看到一些孩子学习成绩搞不好,特别着急,会偶尔对他们发脾气。可是叶老师的教育情怀告诉我们:真正的爱孩子,如果孩子成长的利益和我们的利益相冲突时,我们应该把孩子的成长放在首位,为之“计深远”。比如说,对待智力落后的孩子“静待花开”就是一种“为之计深远”。

从另一个“校长的孩子”的故事我更“读懂”了叶老师“别样”的爱。一个读书路途中“只要哭和要求就能如愿” 的校长的女儿在叶老师的班级中,却受到了不一样的“待遇”:在这位校长的女儿参与的一次表演中,不管哭还是请求,叶老师还是坚持同学们的“投票”的结果“公事公办”,没有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选择扮演的角色。虽然当时对女孩有点“残忍”,让她感到难以接受,可是最后这事还是真正感动了当事的女孩。叶老师提到,女孩以前读书的经历中,因为她是“校长的女儿”,读书路上无意中被给予了更多的“照顾”,即使他的父亲没有要求孩子的老师们这样做。而叶老师做为教师以来,一直的风格都是对班上所有的孩子都尽力做到公平公正,所谓“爱”则为之计深远,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体现呢?

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会因为个人的喜好而不能平等地看待孩子,有时会带有”有色眼镜”。比如说某个孩子乖巧,学习成绩优秀,家里人又重视他的学习等,所以我们会给与更多的关注。如果发现某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人又不管,调皮捣蛋等,所以我们会“讨厌”这个孩子。虽然教师都是有”感情”的普通人,但是通过叶老师的故事,我更加理解了我们需要对学生持有公平公正的的爱,这种爱才能为学生”计深远”。

“爱”则“爱屋及乌”

叶老师下面的两个故事让我“读懂”了另一种”别样”的师爱——“爱屋及乌”。“爱屋及乌”本来是说:“因为爱,所以也爱他身边的人,爱有点过了”。可是我也想以此来表达叶老师对学生“别样”的爱:“因为爱学生,所以爱他们身边的人,虽然这些人和叶老师并没有实际上的密切关系。”

通过叶老师“难忘的五小时故事”我理解了叶老师不仅爱自己的学生,同时还爱自己学生的家长。这种爱主要体现在对家长的“共情”上。他从自己爱人生孩子的”苦难“中体会家长的不容易,这种感情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地“同情”,而是一种我可以“理解”、“接纳”的感情。这也使得了他在学生和家长碰到困难的时候能倾尽全力去帮助家长和孩子,所以有了“孩子离家出走到他家”的故事。

我想,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教师,我们碰到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留守儿童,家长基本不管,这时我们很容易抱怨:父母为了挣钱,完全不管孩子。但是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爱”家长,和家长站在同一条线上,这样对家长的做法会有更多的理解。这样,我们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帮助孩子和家长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指责和抱怨家长。

叶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他班学生学习成绩好的“秘笈”中说道,他基本上是他那些搭班老师的“儿子”。他班的每个任课老师他都积极与他们沟通,谦虚地请求教师们带好班上的孩子。这又是另一种“爱屋及乌”:既然爱自己班上的孩子,那就不能只自私地顾着自己的“那点事”,只有孩子各方面都尽力发展好,那样孩子们才会真正地变得更好。

作为一个被搭班班主任”爱”的任课老师,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身边几位像叶老师一样“爱屋及乌”的班主任,他们虽然只是普普通通教师中的一员,但是他们又很”了不起”。因为他们爱孩子,所以总是不辞劳苦地协助科任老师做好学生各方面的工作,在班级管理中形成了合力。这些班主任们的“爱屋及乌”温暖了自己、温暖了他人,更让学生在学校里学会爱与协作、和谐与帮助。

读懂孩子的心 篇6

为了带她入门,我率先示范,边玩边念念有词地给她说一些连线的规则。效果很明显,女儿迫不及待地夺过我的鼠标,蛮横地说:“我玩。”我就把她抱在我的腿上,看着她磕磕绊绊地点着鼠标,我深感欣慰,又教会了孩子一门技术啊。女儿的技术渐入佳境,不过偶尔还会向我求救:“爸爸,爸爸,你帮我找。”

不得不佩服,现在的孩子真是进化了,没过几天,女儿已经成了高手,玩起来得心应手,顾盼神飞。我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陪着她玩的必要了,再说我早已对那个简单幼稚的游戏厌倦了。我把女儿放在凳子上让她自己玩,我一个人跑到书房看书去了。

没想到,在我不陪她的时候,她开始变得兴味索然。没过多大一会儿,她就跑到书房闹我,让我跟她学跳舞,真是胡搅蛮缠。跳了一会儿,累了,又让我教她画画。教了她几下子,我说你自己画吧,我是想趁机玩玩游戏。谁知她一看到我玩游戏,又杀了回来,一把抢走我的鼠标,还神气地说:“我的电脑,你不能玩。”我只好把位子让给她。我刚要走,她又撒娇:“你不能走,你得陪我玩。”我只好老老实实地陪她。

等女儿睡着的时候,我对老婆说:“你说这孩子怎么这样,不让我看书,也不让我玩游戏,我还得陪她玩。”

身为幼教老师的老婆说:“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啊,其实孩子并不是那么在意玩什么游戏,她在意的是你,她是希望你多陪陪她。”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女儿是故意给我捣乱从而引起我对她的关注,她希望无论她玩什么都有爸爸在身边陪着。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事儿。女儿刚学会走路那阵子,喜欢满屋跑。在她满屋跑的时候,我们往往由她自己玩,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可这孩子在一家人都看得入神的时候,跑到电视机前把电视关了,无论我们怎么哄,她都不肯开。其实,她那也是在用一种另类的方式引起我们的关注。只是,我当时同样误解了孩子,而这份误解是因为我对孩子的不了解,所以才会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行。

我记得看过一个寓言故事。有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杵无论费多大的力气也打不开。钥匙来了之后,它那轻盈的身子钻进锁孔,轻轻一转,“啪”的一声,锁就开了。

铁杵带着几分崇拜的眼光问钥匙:“我费那么大的力气都打不开,你怎么轻而易举地就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有时候,我们总是喜欢用成人的眼光去想当然地评价孩子的对与错,我想那是因为我们不懂孩子的心。对于孩子,唯有关怀和陪伴,才能把自己变成那把神奇的钥匙,进入孩子的心,读懂孩子的心,打开孩子的心。

(山东 王玉龙)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 篇7

一.读懂教材。

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只有深刻理解教材, 才能用好教材。

读懂教材, 首先要明白教材的含义。长期以来, 我们常常把“教科书”和“教材”等同起来, 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教材”指“教学的材料”, 大体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而“教科书”是对“教学的材料”进行选择和编撰的纸质教材, 教科书是教材的重要部分。过去教学就是教“教科书”, 教科书概念的外延与教材相等。即使现在, 有些人还把教科书误称作教材。

在教学中, 我们也常看到一些教师的课要么全盘照搬教科书的内容, 顺应教科书的知识呈现, 一幅幅图片、一道道习题引着学生走下来, 一点也不敢有什么“违抗”, 并振振有辞:“我讲完了当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呀”;也有一些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 全盘地抛弃教科书中的素材,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自己想当然的所谓“好素材”搬上课堂, 并振振有辞:“我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当然比别人强多了……”可是, 这些教法未必会有好的效果, 他们就会归结为学生笨, 学不好, 考不好。其实, 根本原因是老师没有读懂教材, 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 有效地使用教材。一位好教师必须认识到, 教科书本身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它是教学的切入点, 只有将其与其它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才符合建构主义教学观, 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教师要具有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 全面透彻地理解教材、有效地把握挖掘教材、恰当地处理教材, 让教材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读”是懂的前提, 那么, 在读教材的过程中, 怎么去读才能确保读的“懂”呢?

1.要用整体联系的观点解读教材。

新课程标准的设计具有整体性特点。以语文课程目标为例, 它按九年一贯进行设计, 用总目标贯穿九年, 并将总目标分解成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 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统一为一个整体。它还从整体上设计了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三个维度的立体化课程目标, 即以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经, 以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综合性学习为纬, 经纬交错构成网络。并且, 这个整体的网络有一个核心焦点, 就是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科书的编写, 也以此为指导。比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 围绕“人与自我”安排了“生命体验”和“理想信念”两个单元, 围绕“人与自然”安排了“自然美景”和“科学世界”两个单元, 围绕“人与社会”安排了“家庭亲情”和“幻想世界”两个单元。同时, 每一单元在同一主题下, 又分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个部分, 把读、写、说有机整合成一个整体。

这样, 就要求教师在解读教材时, 把目前要落实的教学目标与以前的相关知识衔接好, 为以后的相关学习做好铺垫。比如小学五年级上册的“分数再认识”, 教师在解读教材时, 必须要想一想:三年级的分数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什么?然后进一步思考:五年级的分数内容学生需要认识什么?与三年级相比, 对分数的理解有什么区别?这样用联系的观点去读教材, 才能较好地把握分数的教学目标。

2.要用新课程的理念去解读教材。

很多教师愿意将现在的教科书与老课本对比去读, 这不是坏事, 但是新教材应该用新课程的理念去读。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它承载着教学内容和任务, 这些内容和任务是《新课程标准》赋予它的, 教师要研究这些素材能不能完成它所要完成的使命。分解后依托具体的问题情境和素材, 有计划有次序地安排在教学中。

在新课程的理念中, 教科书是重要的教材形式, 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因此, 教师要能够在深入钻研教科书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学生的情况, 发掘身边的素材。

比如教计算课时, 就要考虑计算教学新的要求有估算、算法多样化、数感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等, 这些新理念在教学中如何体现, 如何把握。不仅是拿着课本给学生讲的问题, 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 引领他们在实际运用中去培养那些能力和感悟。

3.要用质疑、好问的态度去解读教材。

教科书从编写到出版再到发行, 需要一定的周期, 再加上编写者在编写过程中受个人经验与喜好的影响, 很难做到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有的时候, 教材对某一内容的要求较为宽泛, 初看会让老师觉得无从下手, 这就要求教师怀着质疑、好问的态度去解读。

比如人教版语文教材有一个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 这时我们的教师就应提出质疑:我们学习资源匮乏的农村学生怎么可能和那些眼界开阔、习惯于网络应用的城市学生一样, 去探索月球的奥秘?假使你硬要学生去做这样的活动, 除了让他们对学习产生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 还会有什么收获呢?

再如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的活动课“寻找历史”, 有不少历史老师就认为我们这里也没有什么悠久的历史物质和文化遗产, 学生也难以找到有价值的素材, 就弃之不用。实际上, 如果深入思考就会发现,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 明白历史与生活的关系, 发现历史就在身边。我们完全可以组织学生从身边接触的事物中去收集、整理资料, 如“我家的历史”、“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我读过的历史书籍”、“我看过的历史电视剧和电影”等等。

二.读懂学生

相对于读教材, 读学生是更难的事情。教材是有标准的, 可学生是动态的、变化的, 还是有差异的, 这就更需要老师用心去品读。

在教学中, 首先要明白读懂学生什么?1、读懂学生的心理特征。比如小鸟从窗外飞过, 学生伸头去看, 老师不去指责, 而是引导他们的思维, 就是读懂了学生的心理特征。2、读懂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水平。比如, 你所教的那个年级的学生, 对某一学科的认知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这个水平有几个维度, 老师都应该了解。3、已有的学科体验和经验。孩子还没有学习分数, 他就不懂分数吗?显然不是的, 他们已经有了部分和整体的概念了。那他们都是如何看待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呢?他们除了知道部分比整体小以外, 还有属于他们自己对分数的刻画, 这个就叫经验, 就是属于孩子已有的经验。4、学生的实际生活, 他们周围的世界。你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什么环境里, 他每天接触着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他都会遇到什么问题, 他会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这就是学生和知识有关的生活世界。5、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过程和要素。我们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跟孩子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孩子是如何实现知识化的, 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要素, 这个过程大体遵循一个什么样的规律, 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就是一个相当精彩的“读懂”。

那么, 如何读懂学生?

1.理解学生从实际背景抽象出学科问题、构建知识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 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新课程下的教学, 要求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经验, 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和从实际背景抽象出学科问题、构建知识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根据他们的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让他们内在的力量充分体现。

2.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体验、分析、验证等活动。新课程理论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有自己的头脑、性格、意愿,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感知, 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 把结果灌输给他们, 只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扼杀他们的兴趣, 窒息他们的思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 通过对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 建构自己的理解。那么, 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体验、分析、验证, 引导他们自己获得知识。

3.在教学的过程中读懂学生。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感悟理解的水平也会不同,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 设计相应的策略。优秀的学生, 要给他们发展的空间, 避免吃不饱;中间的学生, 要让他们得到提高, 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基础差的学生, 也要有所收获, 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只有面向全体,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才算真正读懂了学生。

三.读懂课堂

课堂教学, 是在深入研读教材, 认真分析学生之后, 对教学活动作出计划并付诸实施的过程。读懂教材、读懂学生, 都是为读懂课堂打基础的。

读懂课堂首先应明确教学要求, 设计恰当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和结果, 而学生个体差异, 要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以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读懂课堂, 还要读懂新课程理念下新的师生交往行为。在传统的课堂上, 教师负责教, 学生负责学, 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程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读懂课堂, 要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不同表现。在课堂上, 学生常常会出现错误, 如果不负责任, 简单粗暴地对待, 就会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 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现实中, 屡有教师惩罚学生的错误引发学生心理逆反, 甚至走向犯罪等极端事件。正确的做法是, 让学生从错误中汲取教训, 进行创造, 发现真理。对课堂上的问题, 学生还会出现不同的声音, 教师也要及时作出回应, 尊重学生个性, 鼓励学生热情, 营造开放式课堂。

读懂孩子的“涂鸦世界” 篇8

画画对于成人来说是一种美术造型活动,而对于孩子来说,这种造型活动的最初,其实仅仅是一种游戏。他们并非把笔视为成人心目中的笔来使用,在他们看来,笔如同其他玩具一样,仅是玩法不同。画道道、点点都是在玩,和摇动手铃或敲打积木一样,会从中获得游戏的快乐与满足。并且,从最初的玩过渡到有意义的绘画活动,再到能够画出成人能理解与认可的图画来,常常会经历几年的时间。这种漫长的演变,是和孩子自身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的,有赖于他们肌体的成长,心理的丰富。特别是小肌肉群的发育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增强。

认可孩子的联想

孩子4岁左右开始关注纸上所画的图形、线条,并将二维的图像与熟知的实物对号了。或许,他会开始告诉你:“妈妈,我画了一个鸡蛋,我画了一朵花,我画了太阳……”其实这仅仅是他的想象,而非有目的的创作。此时家长最好的态度就是认可孩子的联想,并且和孩子讨论他们的画,用语言补充、说明和发展画面的内容。这样的讨论会在孩子的心里逐渐建立一种事物间丰富的关系,对孩子将来的思维发展与表达能力都有好处。而且无论是对孩子的绘画还是语言,都是一种积极而有意义的积累。不过家长一定要记住,讨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使孩子对涂鸦后的形象加以关注和联想,并初尝创造的喜悦,而并非画出可以辨认的图画。

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

孩子绘画能力的发展是有顺序与阶段性的。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生与发展进行过研究。其中美国学者凯洛格(R.kellogg)对约100万张儿童画进行研究与归纳后发现:幼儿绘画的发生是从最初的涂鸦线到圆形,再到圆形的组合,然后是画人,最后再画人以外的其他东西这样一个成长历程,而且不分国界与性别,所有身心正常发展的儿童,其美术能力发展的顺序都是惊人一致的。从中我们还认识到儿童的美术能力发展是有顺序与阶段性的,每一阶段各有其典型的表现特征,而且和身心的发展相吻合。因此,了解孩子这些表现特征,父母会更好地理解孩子,更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孩子的美术活动,客观合理地对待他们的作品与表现。

倾听画中的语言

孩子5岁左右开始有目的地创造形体,能以简单的符号代表复杂形象。比如一条单线就代表了整个手臂、手掌、手指;一条长长的线,也许就代表了一列火车。而且最初的符号都是孩子以自己的体验角度、心智认识发明的,像5条腿的动物、肢体比例失调的形态都会出现在画面中。所以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放下写实效果的画面追求,认真诱发、聆听来自孩子的解释。不论多混乱的画面,只要你有耐心挖掘,宝藏就在里面,而最为宝贵的也正是这份沟通和理解的过程。家长如果能真正成为孩子作品的欣赏者,孩子就一定会成长为家长心目中的“大师”。

家长只有学会尊重孩子美术能力的发展,珍视孩子的美术表现,才能用心体会小天使们的形象语言。如果您已经认真地理解了本文,并开始若有所悟地关注孩子的画儿了,说明您已经开始读懂孩子了。

上一篇:替换算法下一篇:预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