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新闻网站(精选8篇)
报纸新闻网站 篇1
一、内容的专业划分
由于第四媒体的特性和公众阅读的信息获取习惯的转变。互联网的细分市场趋势凸显。确实, 在海量信息, 海量服务、海量功能的互联网中, 只有专业和专注才能获得更多的青睐和信任。同时, 在利基市场的作用下, 比起仅仅对整张报纸的二次整合, 应注重针对个人需求选择信息内容。因为, 大多数的用户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这使得新闻消费实现专业化、小众化、区域化。
并且, 有着明确受众定位的行业性, 专业性报纸的内容明显更加受欢迎。财新网的原创性专业报道与评论就吸引了众多的高端互联网读者。同时, 在完成了对泛财经垂直领域的覆盖下, 他们进一步分化市场, 抓住市场“长尾”, 实现其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发展。
二、强大的数据整合
《纽约时报》网站有着强大的新闻数据库。它过去160年刊发的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被加上标签, 标出人物、地点、组织、描述信息, 这是对数据资产的有效管理。信息在新闻行业中可谓是真正有价值的资产, 而对其的在网络上的整合与加工, 一方面保证文章信息的储存, 同时也可以供读者阅读, 更加使得信息的流通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我想最终我们要实现的不仅是一报的数据整合, 更要实现互联网的联通与聚合功能, 实现自身与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 继而利用于新闻事业中。2011年, 伦敦托特纳姆区发生骚乱期间, 《卫报》以Twitter上的信息为基础, 开创性的制作了可视化的大数据图。他们制作的以数据为基础的可视化图形, 形象的说明了骚乱中的谣言是如何在Twitter中四处传播的。在这个创新性报道中, 可视化图形揭示了260万条信息如何纠正错误信息的能力。
三、采写和报道的创新性方法
针对具体的采写和编评, 在互联网站上也呈现出新特点, 其中主要包括以互联网的技术特性为基础的多媒体、超链接;同时也基于受众“使用与满足论”的浅阅读模式;以及传统报纸和网上新闻之间的互动、互补。
互联网的优越的技术平台使得现在的新闻表现方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今日美国》为例, 其网站基调生动活泼, 首页上有着Google搜索栏的人性化便捷链接, 还有着手机版的usa today推荐。新闻主题内容除文字新闻外, 涵盖图片组新闻、图片新闻、配图新闻、热点视频。每个版块的主新闻标题级配图都另有其他新闻链接。同时它还包括热点词罗列以及页面最下方的文字广告链接。
碎片化时代带来的用户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已经发生改变。正如“新浪微博”以144个字为发文字数限度, 以快捷、简洁、随意、概要为特征的浅阅读为读者所欢迎。同时, 标题更加鲜明, 语言言简意赅, 文章条理清晰, 报道提纲挈领话的新闻采写与编排方式也成为网络新闻的特征。为此, 我国的报纸新闻正在致力于此, 他们注重标题的采写, 打造可读性强、主题鲜明、层次分明的信息组群, 力求做到形散神聚、重点突出。
报纸的网络版与纸质版的互补, 主要说的是利用网络的速度与纸质媒体的深度, 二者互补, 实现内容的新鲜和完整。在香港的一个调查显示, 网民在看到网络版新闻时, 反而会增强其够买纸质版的欲望, 以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事实了解。
四、互动机制的设立
全民参与式的新闻传播是在第四媒体时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新闻传播形式。报纸新闻网站通过设立网上公开讨论区、利用网络通信工具、开辟网上热线和发起网民参与网站活动等诸多形式, 多渠道的掌握新闻源, 全方面的了解人民的想法, 最终做到为公众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服务。
报纸上网已成规模, 但是网上报纸的仍处在其初期发展阶段, 虽有进步和创新之处, 但也仅是少数。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 不断的尝试与开拓中, 传统报业的上网之路在穿过荆棘后也同样有着康庄坦途。虽然还不是很成熟, 但我们的努力总会有成效。这也是新闻事业的又一次技术变革, 对报业来说, 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报纸牢牢抓住这次机遇, 新闻的发展也会向前迈上很大的一步。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帕夫利克, 张建中、李雪晴/译《创新与新闻业的未来》, 《新闻与传播》, 2014年1月
[2]王亚红《报业的数字化困境、应对及启示》, 《新闻与传播》, 2014年2月
[3]彭雨蒙《管窥西方主流网络媒体——以《今日美国》USA TODAY为例》, 《企业导报》, 2012年第14期
[4]崔新建《引领全媒体时代新闻的浅阅读》, 《新闻爱好者》, 2012年7月 (上半月)
[5]陈国权《新闻网站为什么“不成”》, 《中国报业》2012年7月
[6]卫蔚《“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来自世界报业协会的最新信息》, 《新闻记者》2013年11月
[7]章宏法《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变革猜想》, 《中国记者》, 2013年6月
浅析报纸版面的新闻导读 篇2
【关键词】报纸版面 新闻导读 类型 问题
一、新闻导读定义的探究
新闻导读目前在学术界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经研究,我们可以初步把新闻导读概括为:在报纸版面中,对于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通过综合利用版面因素来扩张版面空间,以利于读者阅读的导读性文字。
这里,定义中强调的是在报纸版面中,没有刻意地规定在头版(虽然多数新闻导读设在头版),因为有些报纸不仅会在头版上设新闻导读,也会在夹刊或专刊的头版设新闻导读;新闻导读是对新闻进行的导读,那么就要注重对事实选择上具有新闻性,要针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对读者进行导读;综合利用版面元素拓展版面空间是指在设计新闻导读的表现形式上,有的用基本栏,有的用长栏,有的用变栏,有的用破栏,有的配合新闻图片,有的把标题套红,有的加背景底纹,有的报纸整个头版都是导读,有的报纸新闻导读栏目每期都有且位置固定,有的报纸新闻导读栏目不定期且位置不固定。
二、新闻导读产生的原因
新闻导读有普遍化发展的趋势。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经济繁荣,生活水平提高,新闻导读应厚报时代的到来而兴起。自1987年扩版之风从《广州日报》刮起,中国报纸几乎在一夜之间厚起来了。为了使更多的精彩新闻不至于被淹没在厚厚的版面之中,安排新闻导读就成为告知和引导读者的必要手段,使读者看报时,能够有效地吸引他的注意力,起到了头版与其它版面的链接作用。读者可以根据新闻导读按图索骥,就如同网页中的超链接一样方便。
第二,科学技术与通讯水平的提高,可以获得国内外的信息越来越多,新闻导读为要闻开辟道路。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千世界新闻信息俯首即拾,每日要闻也不止一条两条,广大读者都希望在第一时间获得重要的、或有趣的信息,而报纸头版的容量又是有限的,难以容纳发生在世界各地所有的新闻,在这样的情况下,开设新闻导读栏目既使头版空间得到了扩容,增加了信息量,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又改变了读者以往将一张报纸从头到尾地“扫描式阅读习惯”。
第三,新闻导读是适应报纸读者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既节约了读者的时间,又连接了读者的思路。现代的人们都生活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之中,没有那么多大块的时间来逐一阅读报纸的所有的内容,往往是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阅读。如果报纸头版没有显示适合读者口味的新闻,那么读者很可能就会转移注意力。而新闻导读恰恰是把一些比较重要的、有趣的新闻安排在头版上,以起到提醒和告知读者的作用,节省了读者从海量信息中选择适合的时间。
第四,新闻导读是活跃美化版面的有效手段。报纸的头版如同报纸的“脸面”,如果报纸的“脸面”不好,势必会影响报纸对读者的吸引力,只有会“打扮”的报纸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新闻导读便是头版中所需要的“装饰品”,它不仅能够增加头版的信息量,还会在更大程度上美化版面,有的导读使用新闻图片,这样题图搭配显得生动有趣。有的导读设置专栏,从而使读者逐步产生一种阅读的依赖。
第五,新闻导读的产生是报纸自身特性适应时代要求的结果。报纸在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上同电视、广播、网络相比有先天的缺陷,在生动性和形象性上又不及电视画面那么感人。为了能发挥自身优势,报纸在新闻报道的深度上做文章,所体现在体裁上多为深度报道、分析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系列报道等大篇幅新闻的报道。而这些报道又不可能全部挤上有限的头版,于是,新闻导读就是将这些报道的主题或者标题放在头版上,而后将大篇幅的报道放在其它版面,这样便可以起到既能吸引读者又能留住读者阅读的目的。
第六,新闻导读是报纸之间竞争的有效手段。目前在我国发行的报纸达近千种之多,如何能在众多的报纸中脱颖而出、独秀一枝,更大地扩大自己的读者市场,取决于报纸是否能把更多更全面的新闻信息告知给读者。对于报纸来说,头版只有一个,那么怎么既经济实惠又迅速快捷地把信息内容传递给读者呢?新闻导读便可以做到,它能使报纸更大程度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三、新闻导读类型的归纳
1、标题——简要型导读,即将新闻事实的关键和要点都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摘写出来。这样的导读分为两种,其一,原题照抄,新闻导读的标题与内页版面中的新闻标题一致,没有作任何改动。这种新闻导读多体现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日报》《文摘报》等报纸,如:2006年12月6日,《人民日报》的《为您导读》中的《谁来监督行政不作为》(人民时评·第五版);其二,精炼主题,即新闻导读中的标题与内页版面中的新闻标题不一致,一般为概括性的文字,把内页所要表达的观点和内容直接展示给读者。这样的新闻导读多体现在《新闻晚报》《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等报纸,如:2006年5月3日《新闻晚报》的《内页导读》中的《上本科还是大专关键看二本志愿》(A16·升学指导),而在A16版的新闻标题为,引题:五一长假期间,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将完成填报志愿。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沈本良通过本报提醒考生——,主题:填好二本志愿决定你上本科还是专科。
2、图片——醒目型导读,即将一幅生动形象且富有现场感的新闻图片或者一幅电脑制作的三维图画来表达新闻事实,从而给读者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加上文字说明,这种新闻导读多体现在《北京青年报》《中国电视报》《21stCentury》等报纸,如:2006年5月8日《北京青年报》头版中《蓝山公寓突发天然气爆燃》配有一张很大的新闻图片,把真实的画面展示给读者,此外还有一段文字说明:昨天,通州区蓝山公寓1单元403舍发生天然气爆燃事故,3名男子被烧伤,其中一人烧伤面积达70%,其他两个人烧伤面积分别达50%和20%,还有4人被砸伤,有关部门对事故进一步调查。(相关报道见A6版)。
3、组合——优化型导读,即把标题图片、事实梗概等要素适当组合起来以说明新闻事实,使新闻导读的信息含量增大,满足了读者的需求。这样的新闻导读主要体现在《羊城晚報》《中国读书报》《北京青年报》《ChinaDaily》等报纸中,一般可分为三种,其一,图片+标题型,如,2006年11月22日,《中国读书报》头版新闻导读中《汪道涵同志与出版工作》旁边附着一张汪道涵的图片。其二,图片+内容提要,如,2006年5月13日,《新民晚报》的《内页导读》中的《盲童爱足球触动申花人》一文中旁边就配着一个足球运动员正在给盲人讲解的图片。其三,图片+标题+内容提要,如,2006年12月12日,《燕赵晚报》的头版中《学“硬本事”》旁配有一幅醒目的图片,在一旁还有一段文字说明:省公安厅送教下基层警务实战技能教官培训昨日在石家庄开班。当天,虽然天气十分寒冷,但是训练基地里却是热火朝天,参训民警在教官的带领下认真地完成一招一式的训练。本周六将对石市百余名参训基层民警进行考核。据悉,本次培训希望全面提高基层民警各项实战技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民警因公伤亡事件的发生。
4、版面——强势型导读,即报纸整个头版都是新闻导读,每个新闻导读就如网页中的小链接,把整个报纸版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类型的新闻导读大胆运用各种线条和图片,显得色彩丰富,极其富有视觉冲击力,很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这种类型的新闻导读多体现在《燕赵晚报》《法制晚报》《中国电视报》《21stCentury》等报纸,如:2006年12月12日,《燕赵晚报》用11条新闻导读来充斥了整个头版版面,2006年12月11日,《法制晚报》用9条新闻导读布满了整个头版版面。
5、后续——详尽型导读,即在新闻导读中先把重要的事实说出来,然后在后面加个后缀——相关的详细报道要看报纸的内页。在报纸版面中表现的形式为,“相关报道见X版”“详见X版”“下转X版”等。这样的新闻导读多体现在《北京青年报》《今晚报》《新京报》《燕赵都市报》《新闻晚报》等报纸版面中,如:2006年5月2日,《新民晚报》头版中的《3比0完胜韩国队中国男团夺冠世乒》(详见A11版·体育新闻),2006年12月12日,《燕赵晚报》的头版中的《今天大雾继续笼罩省城》(相关报道见A9版)。
四、设置新闻导读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新闻导读逐渐成为报纸头版的重要角色,如果制作不好,不仅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还会产生画蛇添足的不良效果,甚至浪费了报纸宝贵的版面空间。因此,在制作新闻导读的时候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新闻导读要讲究新闻性。新闻导读对读者导读的应是新闻事实,所以一定要注意把最新鲜的新闻事实告知给读者,如果是陈年旧米,根本刺激不了读者的视觉神经,显然不能够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其次,新闻导读要力求准确性。新闻导读必须要做到,导读标题和新闻事实保持高度一致,然后才是把相关链接版面说清楚,读者对新闻事实的阅读是从导读开始的,如果映入读者眼帘的导读似曾相识或者淡而无味,那么读者只能“溜之大吉”。
第三,新闻导读要做到简要性。既然是新闻导读,就不应该“喧宾夺主”,要用最精华的部分点出新闻的主题和思路来吸引读者,而不是用累赘的文字叙述,如果段落太长、太多会使读者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
最后,新闻导读要达到引导性。新闻导读目的是更好地引导读者阅读报纸,编辑可以通过在导读标题上设置疑问或悬念,把事实原因放在报纸的内页,让读者有目的地去阅读,当然也可以通过安排新闻图片,让图片“导”出新闻信息。
新闻导读是近两三年才兴起的新闻体裁,如何把报纸中的新闻导读做好并做出特色,进而形成一整套完整、成熟的操作方法,树立报纸的品牌效应,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田望生.看報看题[M].华文出版社,2005.
[2]焦国章.报纸编辑学通论[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3]刘路.新闻标题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江强.报纸新闻导读的受众需求与类别[J].新闻爱好者,2002(7).
[5]王苏玲.如何做好头版导读[J].新闻与写作,2006(1).
概述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 篇3
首先, 报纸编辑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作为纸质媒介的新闻编辑, 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随时更新的其他方面的知识都要学习, 时代迅猛发展, 伴随着知识随时更新, 新闻编辑要有不断发展的眼光, 根据专业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以面对更多的挑战。传统新闻编辑自身能力要强, 这是处理各种新闻稿件的基本要求;而不是仅仅做文字修饰工作, 新闻编辑既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 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其次, 报纸编辑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广播、电视媒体相比, 报纸媒介的新闻具有信息量大、反复阅读、权威性强的特点。报纸消息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从社会新闻到事关政治大局的新闻, 无所不包, 而且报纸不像广播、电视新闻保存性很差, 报纸易于保存, 受众可以反复阅读, 传阅率非常高, 同时报纸的权威性是大众所认可的, 受众非常多, 对社会的影响力大。总之, 鉴于报纸媒体的这些特性, 报纸的新闻编辑在编辑新闻稿件时就要特别小心, 不能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或者是其他的疏忽, 导致影响大局稳定的新闻刊登出去, 这样会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 报纸的新闻编辑在思想上保持纯洁性, 政治上拥护党和人民, 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 正确的引导舆论方向。最后, 报纸新闻编辑具备基本业务能力。记者对新闻点要有专业敏感度, 在面对众多新闻稿件时能够很快辨别新闻稿件的价值, 哪些是值得刊登出来的新闻稿件, 哪些没有刊登的意义。这方面的能力不是短时间能拥有的, 需要在长期的稿件修改和编辑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二、新形势下网络编辑能力的新要求
筛选稿件是网络编辑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是新闻发布出去之前比较重要的环节。面对着浩如烟海的新闻信息, 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和辨别, 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在网站上刊登出来;网络编辑除了和报纸编辑一样对稿件的词语、句子等方面进行修改以外, 还要对一些摘要性新闻着重编辑处理。例如, 对新闻标题的编辑就是考验编辑能力的一个方面。网络新闻更新得极快, 网络标题在吸引读者眼球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编辑要对网络标题进行修改润色, 提炼出鲜明和突出的标题。还要把一些超链接和背景资料进行整合, 使得网络新闻更加的丰满, 加深读者对新闻的印象, 发挥好舆论引导功能。报纸新闻的编辑采用的是“在纸编辑”, 这种编辑方式出错的几率很大, 而且有时候在稿件上修改还要在网络中再修改一次, 这就出现重复劳动的问题。编辑在拿到电子稿件后直接在网上对稿件进行编辑, 可以复制、粘贴, 还可以对稿件的抄袭度进行检测, 大大提高了编辑的效率, 这是传统的编辑方式所不及的地方。编辑必须具有信息技术意识, 而且要熟练地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 能够熟练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报纸新闻的编辑工作中。
三、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写作优化方法
(一) 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写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降低, 可信度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个被人们说烂的一句话在信息繁杂的网络新闻中同样被重视, 在比较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写作过程中, 我们发现信息量大是网络新闻明显的一个优势, 但是这些写作优势也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其次, 网络新闻繁杂无序, 价值高的新闻被隐藏。网络新闻其他方面的优化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为什么一直是屡禁不止的问题?如果新闻的真实度不能保证, 将来会阻碍网络新闻的持续发展。而且近来“三俗新闻”在网络上有上升势头, 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网络新闻的信任度。
(二) 报纸新闻写作的优化
网络新闻写作的迅猛发展冲击着报纸新闻写作, 在新技术的运用上报纸新闻稍稍落后于它,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多媒体时代有立足之地, 寻求发展的差异性优势是最好的出路。新闻的本质内容还是以文字为主, 报纸新闻不能在有限的版面中采用视频、音频的形式, 要想找到发展之路, 需要从报纸新闻本身的优势地方入手。既然新闻写作内容至关重要, 报纸新闻可以发挥自己在文字方面的优势, 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 网络新闻其他方面的优化
首先,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加强监管力度。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网络犯罪、网络纠纷等问题, 网络道德的缺失、网络立法的缺失都会阻碍网络新闻的继续发展。
其次, 媒体自身要加强自律, 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基本的工作准则, 新闻工作者不能因为一些自身利益或者是集团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职业道德。编辑是新闻的把关者, 在报纸新闻中这种把关作用更明显, 编辑是新闻发布之前最后的关口, 所以, 他们的任务非常艰巨。
最后, 公众要积极参与到打击虚假新闻的活动。网民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 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素质, 对于一些虚假新闻不要盲目地接受, 对假新闻要保持理性的态度。打击网络虚假新闻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它和每一个公众密切相关, 我们要坚决地抵制虚假新闻的传播, 防范虚假新闻在新闻网站中大肆被传播。
四、结语
随着网络新闻的出现, 纸质编辑的基本职能总体上来说并没有改变, 但是如果仅仅具备纸质新闻编辑的基本能力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媒体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 纷繁复杂的网络新闻使得受众面临着真实和虚假新闻的辨别。为了解决这种问题, 网络新闻编辑要凭借自身新闻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对新闻进行修改和辨别, 把最真实和最符合大众口味的新闻挑选出来方便受众阅读。
摘要:网络新闻的迅速崛起对传统报纸新闻造成了威胁, 然后传统报纸新闻并不会因此迅速消亡, 传统媒体具备很多网络媒体不具备的优势, 两者只有更好的合作与交流, 才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网络新闻,报纸新闻
参考文献
[1]李明德.对网络新闻的认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04) .
[2]郑坚.中国网络新闻的困境与发展路径问题[J].求索, 2005 (12) .
[3]文永红, 梁喜书.对校园网络新闻工作的思考和建议[J].石油教育, 2006 (04) .
报纸新闻网站 篇4
1 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所体现出来的相同点
1.1 编辑目标相同
网络媒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新媒体, 除对传统传播体系形成一定冲击外, 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记录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方法。那么, 各类编辑活动的开展也必然会发生一定改变。但可以确定的是, 无论这些编辑活动和编辑方法如何变化, 新闻编辑目标都是更好地传播新闻信息。
1.2 编辑流程相似
对报纸新闻编辑而言, 就是要在整个新闻报道过程中, 整合所有环节和活动, 通常情况下包括组织稿件、选择稿件、修改稿件以及设计版面等内容, 在制作和传播新闻作品的过程中, 主要是将上述所有环节串联与合并起来, 以发挥自身的“把关”作用[1]。对网络新闻编辑而言, 除了需要同报纸新闻编辑一样进行稿件选编、加工、审核、版面设计外, 还需要对诸如多媒体影音与Web链接与图文组合方式等网络内容进行设计。虽然多了这样几个环节, 但从总体上看, 二者的编辑流程是基本相似的。
2 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点
2.1 版面设计不同
对报纸新闻而言, 版面设计是尤为重要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是报纸发言的一种手段。在报纸新闻中, 相关新闻信息是在纸上呈现出来的, 对读者而言, 其对报社的最初印象是通过报纸版面获得, 所以, 版面也就成为了最吸引读者阅读报纸新闻的地方, 这也是报纸媒体自身的个性所在。在报纸版面设计中, 有诸如开张、版序、大样、小样和中缝等专业名词, 其中, 每个专业名词背后都包含着一门非常深刻的学问, 这需要所有报纸新闻编辑工作者们努力探索和学习。
2.2 编辑稿件不同
从新闻标题上看。报纸新闻标题特别强调题文相符, 新闻标题要和新闻内容高度相关, 能够非常准确地对新闻事实进行浓缩和概括。不仅如此, 其还具有规范性, 就报纸新闻标题而言, 非常符合现代的语法规则。但网络新闻则不然, 其对标题的最主要要求是具备吸引力, 因为对一个网站来说, 能否长久生存下去, 主要看其是否有较高点击率, 而标题就是吸引点击率的关键。标题越出彩, 能够吸引的网民就更多, 对新闻传播本身来说, 成功率也就更高。反之, 如果标题太过平淡, 点击率就会随之下降, 很有可能造成新闻传播失败。
从文字和图片上看。就报纸新闻而言, 其文字大多都是新闻事件的真实反映, 比较客观和真实, 对语法和修辞的重视程度比较高, 书面性更强。而网络新闻编辑则需要考虑到人们长期面对电脑屏幕会产生视觉疲劳, 导致注意力分散这一问题, 所以其文字不能够太过复杂, 大多以短句为主, 用词、用语不能太过复杂, 也不能太书面化, 通常都以口语化表达为主[2]。另外, 在报纸新闻中插入图片的目的是为了美化版面, 以及让内容更加形象化与生动化, 增加报纸新闻的吸引力, 此外, 报纸新闻中的图片运用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系, 工作者只需按着这个体系进行编辑即可, 而网络新闻编辑在图片使用上还不够成熟, 也没有一个较稳定的体系, 所以还是有着较大探索空间的。
2.3 编辑时段不同
通常情况下, 报纸新闻都是以“天”或“周”为单位来出版的, 也就是所谓的日报与周报的由来[3]。因此, 报纸编辑通常都是用“一天”或者“一周”来编辑稿子的, 具体包括素材收集、内容构思和撰写等, 但必须要保证在截稿日之前将稿子交上去。而网络新闻则不同, 因为其更新速度非常快, 甚至可以说是以“分”或“秒”来计算, 所以可以说网络新闻编辑是没有什么时间限制的, 几乎属于全天候。
3 结语
由此可见, 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 既有相同点, 也有不同点。但是, 这些不同点从某种意义上讲, 都是其优越性的一种体现, 二者要想实现长远发展, 就不能抱着一种对立态度, 要相互学习和借鉴, 通过二者融合, 让传统纸媒重新焕发光彩, 让网络媒体变得更加规范和成熟, 从而更好地传播新闻、服务大众。
摘要:网络新闻是一种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成本低且交互性强的新兴新闻传播方式, 其呈现出来的发展气势也相当磅礴。不可否认的是,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 在未来的新闻传播发展中, 网络新闻极有可能成为一股强大的中坚力量。本文将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 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关键词:网络新闻编辑,报纸新闻编辑,比较
参考文献
[1]曹荣芳.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新闻编辑的互补发展[J].新媒体研究, 2015 (4) .
[2]潘胜华.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比较[J].新闻界, 2011 (3) .
报纸新闻评论风格分析 篇5
关键词: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独特,新颖
相比对于文学作品的风格研究, 我国对于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 研究实力较为薄弱, 研究意识较为欠缺。在这个背景下, 研究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的诸多问题, 对于报纸新闻评论工作者形成自身的评论风格, 为读者带去更好的阅读体验,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的内涵
长期以来, 人们对于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的认识一直存在误区。他们普遍认为新闻评论作品是“易碎品”, 其最主要的目的只是去传播信息, 其中蕴含的语言风格是不存在的。虽然目前的报纸新闻评论文章中在取材、内容和语言方面都有着甚多雷同的地方, 但是这只是一种不良倾向, 并不是主流。新闻评论也是存在着鲜明的个性特色的。
(1) 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的独特性。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的独特性是指其独创新颖的特性, 而且独一无二, 不可复制。已经形成自己鲜明特色的作者, 读者也能通过阅读知其名。也因为如此, 任何模仿、抄袭和重复别人的评论文章都不会形成自己的独特评论风格。
(2) 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的稳定性。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的稳定性是指, 当一个新闻评论作者经过长时间的写作评论累积之后, 会形成自己稳定的笔风, 并且保持统一性和稳定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风格就是作者本身, 它不能脱离作者而存在, 是不能转借的, 也是在短时间内变换的。
(3) 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的公认性。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的公认性主要是指任何一个报纸新闻评论的作者要确立一个明确、稳定的评论风格, 必须经受得住时间和读者的检验。报纸新闻评论的作者只有在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自己鲜明的风格, 被读者喜闻乐见, 以此得到他们的一致肯定, 才能起到巩固风格的作用。
(4) 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的其他特性。上述三种特性是一种相对概念。在实践过程中, 报纸新闻评论的作者的写作风格是一个动态的形成过程, 而不是单一和僵化、静止的, 多样性、丰富性和变化性也是其重要特性。报纸新闻评论工作者要争取在多样性和可变性中保持自身的主导风格, 保持相对稳定性。
二、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的形成和培养
(1) 博学多识, 为形成鲜明的报纸新闻评论风格奠定基础。任何具有独立写作风格的报纸新闻评论作者都有着广博精深的知识储备, 这是基础条件。如果知识储备不够丰厚, 再多的写作技巧都不能造就出好作品, 那么形成独特的风格就更别提了。例如, 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报刊政论家胡乔木曾经为《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等报纸写了多于一百篇重要政论。在他的政论中, 各种逻辑方法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充满讲究说理的战斗风格, 从而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广泛影响。胡乔木的这种风格是与其广博的理论知识分不开的, 具体表现在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文学素养方面, 其知识容量和对历史经验的熟悉与理解都令人惊叹。
(2) 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为形成鲜明的报纸新闻评论风格创造条件。在报纸新闻评论写作实践中, 评论作者要想实现自身独特风格的形成, 就要尤其注意培养自己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在进行创作时, 要尽量避免与别人走同样的路子, 不能亦步亦趋, 而是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创造出别人没有的模式。这就要求报纸新闻评论作者在工作实践中积累总结写作经验, 在新的实践中带着创新意识去不断探索, 去积累, 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如果一个作者能在评论观点、文体结构、细节背景等方面的运用上做到与众不同, 就能体现出自身语言风格的新颖和独到。首先, 抑制思维定式, 在进行观点的提炼时不迷信于已经存在的定论, 敢于挑战权威, 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 不去做那些与客观事实保持距离的公认性报道。其次, 在文本结构上做到不被固定的评论性文章的格式所束缚, 争取能够采取灵活多样的结构。在文本表达和文本内容上, 注意鲜明和生动个性语言的表达, 巧用背景和细节。
(3) 培养审美意识, 为形成鲜明的报纸新闻评论风格开辟途径。报纸新闻评论从本质上来说, 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是评论作者对于客观事物付诸自身审美意识的一种体现。真正优秀的报纸新闻评论作者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时, 都能做到不被眼前的表象蒙蔽, 而是根据自身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对事实进行过滤和提炼, 再现审美理想中的社会风貌和生活本质, 做到历史发展趋势的反映和真理性认知高度的获得。首先, 既要对客观事实进行客观反映, 但是要在其中进行自身主观倾向的渗透。其次, 在叙述客观事实其中渗透对事实的思想道德评价和伦理评价的同时, 还要注意注入对其的情感评价和艺术评价。
三、总结
报纸新闻评论的风格与其他的文学作品一样, 都是一个综合性的美学范畴, 是作者在采写过程中进行多个方面因素有机结合的一种关于美的风貌的感受。评论作者自身生活经历和个性气质, 以及个性修养和思想水平都会影响自身新闻评论风格的形成。在报纸新闻评论工作实践中, 作者只有做到博闻强识, 逐渐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 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尤其注意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求异意识和批判思维, 才能实现各种影响因素的有机结合, 进而反映到自身的新闻评论作品的字里行间去, 给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姜兰花.新闻评论的思想魅力——以《潇湘晨报·湘江评论》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1 (1) :36-38.
[2]孙红娣.报纸要为培养新闻评论者的风格创造条件[J].理论观察, 2010 (3) :175-176.
报纸新闻网站 篇6
1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内涵
1.1 报纸新闻写作的内涵
报纸新闻主要是以报纸为载体进行新闻的传播, 例如《人民日报》、《纽约时报》等等都是著名的报纸新闻代表[1]。报纸新闻写作具有报道深入、分析透彻等方面的特点, 方便与保存和查找, 没有阅读时间的限制。
1.2 网络新闻写作的内涵
欧洲粒子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 (Tim Berners-Lee) 提出了万维网 (World Wild Web) 设想, 主要是借助网联网实现超文本信息的传送, 这一设想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媒体[2]。网络新闻主要是以网络为载体, 进行新闻的传递。随着“微时代”的到来, 网络媒体逐渐进入到了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理念的差异以及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方式的差异三个方面。
2.1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的主体主要是具有专业知识和素养的新闻工作者, 通过实际调查而撰写新闻内容, 对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进行整合并发文, 报纸编辑新闻的可信度相对较高, 能够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是一种较为权威的新闻传播方式[3]。
网络新闻主体具有多样化特点, 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比如在“7.23温州动车事故”当中, 不少网友通过网络传播信息, 为这场事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依据。但是网络新闻写作由于其“低门槛”特点, 使得网络新闻写作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高低不等, 这也为一些思想素质较低的人员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4]。例如各类假新闻的频繁出现, 不良思想或者行为作风的融入等等, 使得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弥漫, 这也是网络新闻的缺点所在。
2.2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理念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较为重视大众的实际需求, 在国家的领导下, 尽量报道一些以民众所切实关心的问题, 解百姓之难, 听百姓之声, 是一种主流媒体[5]。但是报纸的篇幅有限, 不能面面俱到, 这也是报纸新闻写作的劣势所在。
网络新闻写作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人们可以借助网络来进行各类信息的搜索, 使新闻传播更加富含针对性特点, 满足不同人对新闻的各类需求。同时, 人们可以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当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观点。
2.3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方式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的方式主要是现行写作, 结合报纸排版进行文字和图片的最佳整合, 记者的思想模式通常是固定的, 在新闻构思的基础上进行写作, 写作方式较为正规[6]。
网络新闻写作更加注重二次创作, 结合受众的参与性, 凭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信息掌握程度进行重新组合, 更加彰显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人的思想观念。网络新闻写作主要是通过链接进行呈现, 不同的链接标题会收到不同的点击量和搜索量。
3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融合发展
网络新闻的发展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使得传统的报纸新闻写作方式受到影响, 而网络中众多的不良元素及思想又严重的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所以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 必须进行适当的新闻写作模式创新。
报纸新闻是较有影响力的新闻传播平台, 具有固定的读者群, 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 报纸新闻写作应该更加彰显其优势, 注重新闻真实性及有效性, 更多的倾听百姓心声, 传达国家的重要思想, 加强对新闻写作质量的控制。
网络新闻写作传播的迅速性特点, 传播主体的多样化特点都为网络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优势, 当前时代背景下, 可以加强对网络新闻写作的管理, 大力打击不良网站或者非法网站, 形成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网络传播平台, 可以适当增加新闻传播交互平台, 增加与百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真正发挥互联网的独特价值, 使新闻传播能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4 结论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均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 对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理念的差异以及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方式的差异三个方面。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应该正视网络新闻写作和报纸新闻写作各自的价值及缺点, 促进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融合, 使新闻传播能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露.快节奏、自由感与深度性的生命追求——读图时代报纸新闻叙事写作文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3 (4) :1-56.
[2]钱淑芳.新闻写作中“包裹式”技巧分析报纸新闻与电视新闻写作方法比较系列研究之一[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28 (8) :124-126.
[3]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J].新闻大学, 2011, 15 (3) :106-109.
[4]黄也平.“第三种新闻”:选择与可能——新10年中国新闻“评论化转向”现象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20 (5) :135-136.
[5]肖鲁仁.创新与实证:新闻理论研究的利器——读《新闻传播艺术论—报纸新闻写作魅力探索》[J].新闻天地, 2012, 20 (12) :165-167.
报纸新闻网站 篇7
1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概述
网络新闻, 即以网络作为主要载体的新闻, 具体来说就是, 通过对文字、图片以及动画和印象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利用, 以网络平台与网络技术为依据, 对近期发生的事物所做出的报道。网络新闻注重新闻的时效性、简洁性、互动性和传播的多渠道性, 故而受到广大受众, 特别是青年受众的喜爱。
报纸新闻, 是以报纸这一传统媒体为主要载体的新闻形式, 通常是指刊登在报纸上的相关新闻, 虽然近年来, 报纸新闻受到网络新闻的巨大冲击, 但却并未消失, 原因在于, 报纸新闻不仅在新闻的内容上具有较强的深度, 而且还具有对社会舆论进行反映与引导的功能, 故而受到广大新闻爱好者的青睐。
2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
2.1写作主体差异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进一步加快了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且增强了网络新闻的互动性, 在这一背景下, 受众将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新闻阅读者的身份, 同时, 也能够成为新闻写作的主体, 如在论坛中发表帖子开展对某一事件的评论。而从理论层面分析, 只要受众身边存在能够利用的网络技术, 其便可成为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对报纸新闻而言, 并不是任何受众均能够成为其写作主体, 即报纸新闻写作的主体必须是特定新闻记者, 其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相关素材, 从而将近期发生的新闻以客观角度进行叙述和评价, 使社会大众了解新闻事实和新闻背后所蕴藏的社会现象[1]。由此可见, 从新闻写作主体层面分析, 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范围要大于报纸新闻写作主体的范围, 即任何公民均因其享有言论自由权而成为网络新闻写作主体, 而只有新闻记者方能够成为报纸新闻的写作主体。
2.2写作理念差异
对报纸新闻进行分析可知, 其写作理念大都以说明社会现象、揭发社会本质、启发人们思维、给予受众感悟和引导大众社会舆论为主, 其更加侧重新闻的社会价值, 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严肃性。但也正因如此, 报纸新闻的写作通常忽视了受众的真正需求, 即对于部分受众而言, 其浏览报纸新闻的意图并非是以看穿社会本质或与之相类似的目的为主的, 而是以消遣、娱乐、休闲为新闻浏览的主要目的[2]。因此, 因报纸新闻写作理念的局限, 使其相关内容难以全面满足受众需求。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基于网络的新闻写作与传播方式, 网络新闻的写作理念大都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 且因其长度和篇幅不受限制, 既能够以简短精炼的语言表述近期发生的社会新闻, 又能够以较长的篇幅揭示社会现象并开展社会评论, 同时还能够较好地实现与受众的互动, 因此, 其受到了当前社会大众的青睐, 特别是对于具有紧张生活、工作压力的上班族的青睐。 网络新闻从放松人们心情、满足新闻娱乐化与休闲化的角度出发进行写作, 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大众放松身心的自娱需求。但需要说明的是, 网络新闻对社会现象和本质揭示的程度则不及报纸新闻, 而这也是网络新闻写作的休闲化和娱乐化的理念所导致的。
2.3写作方式差异
对报纸新闻写作方式进行分析可知, 其通常需遵循一定模式, 所进行的写作大都是线性写作。在报纸新闻写作的过程中, 新闻记者的思维模式大都是被其所选择的新闻主题固定的, 其需要根据所选新闻主题搜集相关素材, 并围绕素材拟定新闻的写作思路, 而后开展新闻构思与写作[3]。
与报纸新闻写作不同, 网络新闻写作侧重的是超链接的运用, 通过将作者所选题目的关键词或是中心思想以链接的形式予以发送, 从而对新闻进行各个层次的梳理。相较于报纸新闻的句与句、词与词间的高强度逻辑联系性, 网络新闻的写作方式更加随性化, 其注重的是受众的需求与参与度, 故网络新闻写作需要作者具有跳跃性的思维, 将相关文字和图片进行超链接的组合, 从而以链接而非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 以供受众阅读。由此可见, 网络新闻写作是一种非线性的写作方式。
3结论
本文通过对网络新闻和报纸新闻的概念进行分析, 进而从写作主体、写作理念以及写作方式等方面对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之间的差异做出了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 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在写作主体、理念和形式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且各具特点。未来, 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二者差异的研究力度, 从而为满足受众需求和促进报纸新闻与网络新闻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写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确保写作内容能够为多数受众所接受, 以写作的两种主要形式, 即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对二者的概念进行简要阐述, 进而对二者的差异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报纸新闻,网络新闻,写作主体,写作理念,写作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文月.辨析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J].中国报业, 2014, 10 (16) :40-41.
[2]李嘉瑞.辨析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6 (23) :233-234.
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篇8
标题可以说是新闻的灵魂所在, 也是报纸的生命, 特别是当前新媒体和互联网飞速发展, 读者看新闻已经成“快餐时代”迈向了“读题时代”, 因而, 新闻标题变得更加重要。新闻标题的制作原则主要包含了下面两点:第一是必须恪守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舆论导向,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当人们在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等方面无法把控时, 新闻媒体应当发挥出自身的舆论引导职能, 在新闻标题的制作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舆论导向, 要避免为了单纯地吸引读者而制作一些污秽、暴力、歪风邪气的新闻标题。当然在实际操作时, 新闻标题的制作主要取决于编辑的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 也取决于媒体人对自身价值以及行业价值的追求。第二是要坚持准确、客观、题文一致的原则。这也是新闻标题制作的最基本原则, 新闻标题需要非常准确地对新闻内容进行概括, 要体现出新闻的主旨和精神, 其中必须要做到内容真实、观点准确、题文一致。报纸新闻要用事实说话, 利用准确的客观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非通过带有主观情感的标题来描述事实。[1]
二、报纸新闻标题制作技巧分析
(一) 标题中要巧用数字
报纸新闻标题中应用数字, 可以让标题的表意更加生动, 进而能够起到化腐朽为神奇、化呆板为灵动的效果, 让标题更为突出, 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标题中应用数字通常能够起到下面两种作用:其一是突出新闻事实, 我们知道新闻信息离不开数字, 在一些情况之下, 数字自身便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像列宁同志在提及报刊工作中说的一样:不要讲空话、不要空喊, 而是要应用能够掌握的客观事实与数据。准确地应用数字能够直接呈现出新闻事件的质与量, 从而突出新闻事实。比如说这样的标题:发生在XX市民政局的怪事——买烟赊账五万被堵门, 七天不办公。这一标题不仅反映了新闻的内容, 同时还更有效地吸引了读者。其二是应用数字能够提升新闻的震撼力。例如, 经典的新闻标题“错批一人, 误增三亿”则是报道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在五十年代提出“新人口理论”后被当作资产阶级理论受到批判, 后为其平反的事件详细过程, 可谓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 善于运用文学修辞方法
生动传神是对报纸新闻标题的一个较高的要求, 相比准确和简约来说, 生动传神是一种较难达成的境界, 需要将新闻标题制作得有看头、有噱头、有嚼头, 能够让读者从标题上读出一种生气和灵气。因此, 常常需要运用一定的文学修辞手法, 常见的主要有下面四种:一是对仗 (对偶) , 这样的标题要求两个句子字数相同, 词性结构一致, 韵律和谐, 比如说:“求知于实践、问计于群众”这类标题。其二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即是不直接讲出新闻中的人或者事件, 在标题中借助群众熟悉的形象来达到一定的效果, 如“我在西昌看嫦娥飞天”类似的新闻标题。第三是比喻, 即是使用明喻、暗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新闻标题更加形象化, 将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容易受读者理解, 比如说:“我国火车跨越‘世界屋脊’”等类似标题。第四是一语双关, 使用含有双重意义的词语应用在新闻标题之中, 从而达到讽刺、幽默或者赞许的效果, 让人回味, 如“乔迁之‘洗’漏水管道无人管”等类似的标题。
(三) 注意标题词语的使用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 报纸新闻标题也应当多使用动词, 避免使用万能词或形象词, 以免读者出现审美疲劳。和网络新闻的时效性、不受版面制约、图片冲击力等优势相比, 报纸新闻的读者也希望新闻可以灵动起来。而我们在进行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过程中, 也应当尽可能地避免使用万能词汇, 从而将新闻的主要内容以及个性特点直接地呈现出来。例如, 新闻内容为凸显成绩、政绩就应避免使用成效明显、形势喜人等万能词汇, 可以使用同比上升XXX, 这样更加直观和具体;形容人心情不用非常开心等词汇, 而是用笑得合不拢嘴等动词来体现出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说北京晚报曾经有过这样一则新闻的标题:两只大鸭子“气”跑了一个人, “气跑”了这一词语利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非常生动幽默地表达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2]
(四) 新闻标题要简练生动
因为读者的心理需求, 简单清晰的样式会首先成为被广大读者关注的对象。所以, 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应当力求字少、句明, 读起来朗朗上口, 最好能够让人一读到就为之心动, 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兴趣。比如说莫言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新闻界对于这一事件进行了非常大量的报道。就拿河南省《大河报》的头版来说, 其在介绍莫言一举夺得2012年文学奖的文章之前, 起了一个非常亮眼的标题——“莫言空前, 莫言绝后”。这样的标题让读者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同时也让《大河报》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成为广大受众关注的又一个焦点。我们来对这一标题进行分析, 为什么它会如此吸引人?这是由于该标题语言简练生动, 莫言空前中的“莫言”指的是这个人, 是一个名词, 而莫言绝后中的“莫言”属于动词, 虽然莫言是我国国内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但是在他之后不能够说就“绝后”了, 国内依旧有很多高水平的文学奖, 他们也可能获奖。这一标题在突出莫言获奖这一新闻的基础上, 也对其他作家寄予了期望, 可谓是言简意赅, 让读者过目不忘。
三、结语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报纸新闻的标题是读者和新闻内容相互连接的桥梁, 尤其是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知识时代, 注重新闻标题的质量, 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报社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也符合报纸行业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总之, 好的标题是好的新闻的开始, 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摘要:新闻标题的主要作用是对一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和评价, 一般使用较大的字号刊登于新闻正文之上。报纸新闻标题的主要功能还包含了组织新闻内容、提示新闻内容、吸引读者眼球、美化报纸版面、彰显报纸风格等,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就如画龙点睛, 能够让优秀的新闻报道锦上添花,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出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和当前炙手可热的网络媒体比起来, 报纸新闻究竟怎样制作标题才能够脱颖而出呢?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报纸新闻,标题,制作技巧
参考文献
[1]李海宏.大众传媒新闻标题制作艺术新探[J].新闻传播, 2014 (11) :47.
【报纸新闻网站】推荐阅读:
报纸新闻写作05-27
报纸新闻资源06-11
报纸新闻摄影08-26
报纸新闻编辑01-03
报纸新闻传播论文09-02
报纸新闻评论的优势08-26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10-24
报纸新闻稿件写作范文05-19
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的区别05-16
2015新闻报纸编辑实习报告5000字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