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照明控制系统(共3篇)
绿色建筑照明控制系统 篇1
0前言
近年来, 由于我国私家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 大规模地下车库成为住宅建筑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 与地面建筑相比, 地下车库以人工照明为主。住宅建筑物照明能耗约占电力能耗的10%~12%, 而地下建筑照明能耗所占的比例更高, 约占35%[1]。因此, 合理的照明设计方案对节约电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 工程概况
该项目分两个地块, 一次设计, 总建筑面积62万m2, 地下部分建筑面积15万m2。地上部分主要由24栋住宅塔楼及裙房构成。如此大型工程, 若采用合理的照明方案, 对节省建设成本及节能管理将有较大意义。
2 绿色照明设计
照明作为建筑重要能源消耗方式之一, 应采取科学的设计方案, 在保证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电能, 因此照明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选择高效光源;2) 灯具布置合理, 安装到位, 后期维护方便, 节约投资及运行成本;3) 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 按需开启照明, 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4) 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13) 中车库照明标准值的要求;5) 美观[1]。
2.1 光源的选择
光源种类繁多, 对于建筑地下车库而言, 目前主要以荧光灯为主。LED灯虽发光效率较高, 但价格昂贵, 多用于室外照明。目前车库常用的荧光灯有T8荧光灯和T5荧光灯, 本工程选用T5荧光灯, 从系统发光效率来看, T5荧光灯要高于T8荧光灯。以某型号灯具为例, T8荧光灯光通量为2 400lm, 含4W电子镇流器, 其系统光效为60lm/W;而其同品牌T5荧光灯光通量为2 500lm, 含3.6W电子镇流器, 系统光效可达79.1lm/W, T5荧光灯的光效要高出19.1lm/W。
2.2 灯具布置
在布置灯具时, 首先要确定布灯区域所需灯的数量。采用利用系数法, 利用公式 (1) 粗略地计算此区域照度为30lx/m2时的布灯数量, 然后布置灯具, 并通过专业仿真软件DIALux进行仿真计算, 得出平均照度值及LPD (照明功率密度) 是否在要求范围内, 若不符合标准, 可微调灯具布置, 直至满足绿色照明标准要求。本工程地下室大网格柱网跨度一律为7 800mm×8 100mm, 那么一个柱网跨度的面积为63.18m2。
式中, E为平均照度;N为灯具个数;φ为灯具光通量;μ为灯具利用系数;η为灯具效率;K为灯具维护系数;S为布灯区域面积。计算室空间系数RCR为:
式中, L为房间长;W为房间宽度;h为室空间高度, 即计算高度。
(2) 可得RCR≈3, 取顶棚反射系数为0.7, 墙面反射系数为0.3, 查《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表11.4.1-4得μ=0.7, 由于地下室只有部分灯具带保护罩, 取维护系数为0.72, 根据公式 (1) 则有:
照明标准允许均匀度有10%的误差, 因此, 为了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同时满足美观的需求, 每个柱网跨度布2盏灯 (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 最后要通过仿真进行验证) 。选择该工程地下某一防火分区做示例, 即有如图1、图2所示的两种布灯方案。
2.3 控制方式
合理的控制方式也是节约电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大型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投资过高, 系统复杂, 不宜用于住宅建筑。作为住宅建筑, 塔楼公共区域部分多采用红外感应控制方式, 地下车库多采用定时控制, 根据车流量呈现的不同高峰时段使灯具分组、分时控制。
对于车库照明灯具的布置, 一般车道和车位各成回路, 分别控制。如图1所示布灯方案, 车道2排灯具可划分为独立2条照明回路, 车位2排灯具依旧采用2条独立照明回路, 使得总体上应急照明回路与正常照明回路间隔布置。另外, 在车道拐角部位设值班照明。
图2所示布灯方案中, 车道一排灯具可分为2个应急控制回路, 灯具采用线路共管, 一隔一控制方式, 车位灯具控制方式相同, 且均为正常照明回路。另外, 在车道拐角部位设值班照明。
根据深圳市某物业公司反馈的某住宅车库车流量报告显示, 早7∶00~9∶00为出车车流量高峰段, 午12∶30~14∶00出现车流量较高, 晚18∶00~20∶00为车流量高峰段, 其余时段车流量比较平缓, 尤其00∶00之后, 车流很低。根据此特点, 车流高峰段照明全开, 20∶00~00∶00开1/4或1/2照明, 00∶00~6∶00仅开值班照明, 其余时段开1/2照明。
2.4 DIALux建模仿真
以图1防火分区为例, 建筑高度3.6m, 板厚0.2m。以右下角的拐点为 (0, 0, 3.4) 将此建筑平面的其余17个拐点分别输入DIALux。由于地下车库顶棚管道较多, 光源反射条件较差, 因此其反射比取0.7。车库四周墙壁均接触车位, 墙壁来光与反射光多被停泊车辆所挡, 其反射比取0.3, 住宅车库地面多为水泥地面, 反射效率较差, 反射比取0.1。住宅地下车库虽受汽车尾气污染, 但车流量并非巨大, 并设有机械通风, 污染特征应为一般, 因此维护系数取0.7。三维建模图见图3、图4, 仿真结果见图5、图6。
从仿真结果来看, 两种布灯方案的照度均为33lx。满足GB 50034-2013关于住宅地下车库照度均值为30lx, 且误差在10%左右的要求。另外, 两种布灯方案的功率密度均为28×54/1 658.29=0.912W/m2<1.8W/m2。所选T5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功率为3.6W, 折算后功率密度为 (28+3.6) ×54/1 658.29=1.029W/m2<1.8W/m2 (现行目标值) , 符合绿色建筑相关要求。
2.5 可行性对比
从仿真结果来看, 两种照明布置方案均满足照明标准及相关绿色建筑要求, 属合理的绿色照明设计方案。
若将上述两种方案中所布灯具全部换为36W T8荧光灯, 在DIALux仿真后, 平均照度仅有22lx/m2左右, 不满足照度标准, 因此需要适量增加灯具。那么, 暂且不计增加后的灯具, 粗略估算地下室现有的54盏T8荧光灯较54盏T5荧光灯, 需多出功率54× (40-31.6) =453.6W, 则15万m2最少多出约41k W。电费若以0.6元/k W·h计算, 以每天全开5.5h算, 每年需多支出约4.9万元。每天开1/2灯亮时间约12.5h, 每年需多支出约5.5万余元。每年合计多支出10.4万余元。因此选择T5荧光灯作为该项目地下车库光源。
从投资成本方面分析, 图1和图2两种灯具布置方案中, 由于灯具数量及辅材均相同, 灯具在Z轴方向所需接线长度均无差异, 而灯具接线在X-Y轴平面上存在较大差异。则只需对比两种方案在X-Y轴平面上所需成本即可。经统计, 方案一中, 应急回路及照明回路所需电缆长度为1 615.041m。方案二中, 应急回路及照明回路所需电线长度为1 470.952m。则1 615.041-1 470.952=144.089m。若每米电线报价为1.7元, 则1 658m2的地下室需多投资144.089×1.7=244.95元, 15万m2的地下室需多投资2.216 1万元。另外, 假设所有照明线路均以PVC20暗敷 (人防除外) , 经统计该防火分区方案一中所需PVC管多于方案2中163.778m, 按每米报价0.4元, 则需约66元。13万m2地下室需约0.5万元。其中人防区域面积为2万m2, 多出Φ22×2.5热镀锌钢管1 975.6m, 按每米报价7.71元, 则需1.523 2元, 2万m2需多出18.373 9万元。合计后, 方案二较方案一节约成本约21.1万元。建设需求材料的减少也相应避免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达到环保的目的。
3 结论
通过分析, 采用T5荧光灯作为住宅建筑地下车库照明光源, 可以有效节约电能。并采用科学的设计思路, 根据车库车流量高低进行灯组的开关控制, 最后通过仿真比对及投资成本分析, 确定在满足绿建相关法律法规及保证照明质量的同时, 得到一种能源消耗和投资成本最少最优的照明设计方案。因此, 该项目选择照明方案二进行设计施工。
摘要: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13) 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 对某住宅地下车库照明进行设计。讨论了光源的选择、灯具布置及控制方式等, 给出了两种照明布灯方案, 最后通过仿真分析, 从照明质量、能耗分析及投资成本等方面对比了两种方案的可行性, 确定了一套科学的照明设计方案, 达到绿色节能目的。
关键词:绿色,照明,LPD,控制
参考文献
[1]周希松, 陈新智.车库照明节能设计[J].建筑电气, 2012 (5) :59-64.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space2;#50034-2013)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3]湖南省建筑电气设计情报网.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space2;#50378-2006)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5]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space2;#16-2008)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浅议绿色建筑中照明节能技术措施 篇2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日益壮大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建筑总量迅猛增加, 同时带来建筑物用电量的大幅攀升, 其中照明用电量已占到总用电量7%左右, 而且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然而供电不足、照明用电效率低、照明用电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国家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政策下,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节能的绿色照明成了当务之急。此文就照明节能在具体设计和应用中应重视的几个环节进行简要介绍。
2 合理选择节能光源
各种照明光源的电能在转换中, 高压钠灯的光效最高, 其次是荧光灯和金属卤化物灯, 高压汞灯较低, 白炽灯最低。在设计中应合理选用光源以便节约电能, 同时减少白炽灯的使用, 优先选用细管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减少高压汞灯的使用量, 不应随意使用自镇流高压汞灯, 应积极推广高效、长寿命的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以及LED光源的使用。
光源效率指标和照明节能数量有直接联系。当采用高效光源时, 所需灯数虽减少, 但会使天棚房间的照度不均匀, 因此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其他条件。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 设计中应大量采用节能光源。针对室外照明, 选用低压卤钨灯作为投光照明光源比传统投光灯要节能约70%, 传统投光灯的60W、100W、150W和250W对应低压卤钨灯的功率为20W、35W、50W和78W, 节能效果显著。
对于高强气体放电灯, 钠灯光效大于120lm/W, 寿命为12000h。金属卤化物灯光效可达90lm/W, 寿命为10000h。适用于层高不小于4.5m的建筑, 广场、道路等无显色性要求的选用高压钠灯, 有较高显色性要求的场所宜用金属卤化物灯和高显钠灯, 至于荧光高压汞灯优点较少, 应停止使用。
对于直管荧光灯, T8 (36W) 直管荧光灯因光效高 (提高28%~46%) 、寿命长 (延长65%) 、耗费材料少而成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产品, 20世纪90年代得到广泛推广。现在一种更节能、更高效的T5荧光灯已趋于成熟, 以前T5均为直管, 现在T5环形管增多, 汞和荧光灯粉的用量大大减少, 不但有利于绿色环保, 而且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被称为真正绿色照明光源。由于其发光效率高、节能效果好、显色性好、无频闪、无噪声、寿命长、光衰低, 已成为国家重点推荐的节能光源之一。层高小于4.5m的建筑适用于低压气体放电荧光灯, 可通过对直管型和紧凑型的光效、显色性、使用寿命、装饰性和费用进行比较后, 择优选择。
3 合理选择节能型灯具和镇流器
气体放电灯的镇流器主要分为电感式镇流器和电子镇流器两大类。电感式镇流器包括普通型和节能型。镇流器的一般选用原则为自镇流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 直管型荧光灯应配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或电子镇流器;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应配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在电压偏差较大的场所, 宜配用恒功率镇流器;功率较小的可配用电子镇流器, 同时选用荧光灯和高强气体放电灯的镇流器时, 还必须考虑其能效因数在国家相关能效限定值和节能评价值上的要求。镇流器的合理使用对照明节能降耗具有明显的影响。以T8荧光灯 (36W) 为例, 若用高品质、低损耗电子镇流器和普通的电感镇流器相比, 照明安装功率可降低20%, 实际LPD可下降20%;若用超低损耗电感镇流器和普通电感镇流器相比, 照明安装功率可降低89%, 实际LPD可下降89%。选择与环境相匹配的灯具需考虑多项参数, 如空间等照度曲线、防护等级等。照明设计节能除选择高效的光源外, 还应选高效的灯具。灯具的光效受反射材料的影响很大, 不同的反射材料对应的反射效率在50%~92%之间, 灯具格栅的保护角对灯具的影响也很大。设计人员在选用高效灯具时, 要尤其注重以上两点。为了提高灯具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效率, 推荐采用高保持率灯具。高保持率灯具指运行期间光源光通下降较少, 灯具老化污染现象较少的灯具。常用的技术措施是采用石英玻璃涂层以降低氧化腐蚀率, 环境污染较大的场所采用活性碳过滤器。
4 合理选择照度标准
在照明设计阶段, 应按节能考虑和实际需求来选择照度标准值。民用建筑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等级及照明要求的档次来选择照度标准值, 档次要求高的容许提高一级, 档次要求低的容许降低一级, 同时应满足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所对应的相关标准值的综合要求。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照明功率密度值规定, 办公楼、商业场所、旅馆、医院、学校和工业建筑照明的功率密度值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照明功率密度值是限定一个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最大允许值, 设计中实际计算的LPD不应超过标准规定值。逐个房间或场所按使用条件确定照度标准, 选择合适的灯具、光源, 选择最佳照明方案, 计算平均照度, 使之符合规定的照度标准值。根据实际照明方案再计算LPD, 包含灯具光源及附属装置的全部用电量。如果超过标准对应的规定值, 应调整照明方案, 直至符合要求为止。照明节能设计旨在提高整个照明系统效率, 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 节约照明用电。要降低LPD正确的做法是提高光源的光效, 包括降低镇流器功耗, 选用配光曲线与房间相适应的、效率高、利用系数高的灯具, 合理提高房间顶棚、墙壁的反射比, 并选择合理的照度标准。
5 合理选择布灯及照明控制方式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等级、特点、功能等具体情况, 采取合理的灯具布置方案, 并对照明系统进行分散/集中、手动/自动、经济实用、合理有效的控制, 人性化、智能化、节能化是照明控制的发展方向。
5.1 布灯设计
电气设计人员在照明设计时应考虑日常节能的需要。例如, 体育场馆的照明设计应采取混合照明方式, 选择两种及以上的不同容量光源灯具, 根据区块的多功能要求均匀、混合布置, 以达到同一区域不同功能照度标准要求下的分时、分级控制及不同区域的分区控制。对于高大空间照明, 尤其在400W及以上大容量气体放电灯, 最好能做到单灯控制。
5.2 照明控制方式选择
(1) 在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功能性要求较高的场所应采用智能照明集中控制。为配合不同的环境、气氛要求, 提前设置多种场景照明控制, 并增加调光系统, 方便物业管理人员操作, 既节约电能, 又方便管理。
(2) 在开间场所, 如大空间办公室、阅览室等在有自然采光的区域宜采用恒照度控制, 靠近外窗的灯具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 自动打开或关闭, 保证室内照明的均匀和稳定。
(3) 在大型商场场所, 如展台、柜台可采用一般照明和重点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平时只启动一般的背景照明, 当有顾客时, 探测器智能开关自动打开聚光灯或其他泛光照明。
(4) 在一般公共场所, 如学校、办公楼等走廊、楼梯间、门厅等照明, 宜采用智能集中控制, 并按建筑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控制。
(5) 住宅建筑等楼梯间、走道的照明, 建议采用红外移动探测结合光控等节能自熄开关, 其中应急照明设置在应急时强制点亮的措施。
(6) 宾馆的电梯大堂、门厅和走廊等场所, 采用夜间定时降低照度的自动调光装置, 医院病房走道在夜间应采用能关掉部分灯具或降低照度的控制措施。
6 充分利用天然光
如何充分利用天然光源是照明节能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天然光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天然光源来节约照明用电。在照明节能的实施工程中, 应对天然光充分加以利用, 制定建筑物的采光标准, 确定采光方式, 将采光和照明有机地结合起来。白天尽量利用天然光源, 使建筑物内获得稳定的光照。同时, 室内引入阳光, 既能大幅度节约照明能耗, 亦有助于提高室内温度, 对于降低建筑能耗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有条件的场所应尽量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将天然光引入室内进行照明。天然光导光或反光系统是一种重要的人工照明措施, 但天然光导光系统只能用于一般照明, 不可用于应急照明, 当采用天然光导入系统时, 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人工照明进行自动控制。天然光导入器是国际上新推出的集节能、绿色、环保、健康为一体的产品, 它主要采用太阳光自动跟踪、透镜集光、光缆传输自然光, 实现白天地下室、朝北房间的阳光照射。据资料统计, 一束阳光导入相当于500W光源的照明亮度, 采用太阳光导入器, 可以有效地降低白天的照明能耗。
7 太阳能照明的应用
太阳能照明的发展势头强劲, 特别在室外照明中得到广泛应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草坪灯、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太阳能广告灯等已屡见不鲜, 均成为绿色照明中的亮点。太阳能照明无需由传统的公共电力系统获取电能, 最显著的特点是节能、经济、环保, 节省了变配电设备、缆线、开关等的投资成本。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以避免传统发电方式导致的大气和环境污染。在当今技术条件比较成熟的情况下, 太阳能照明适用于供电距离较远或不易供电的地方。
8 结束语
绿色照明作为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一直受到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作为建筑电气领域的工程设计人员应更加注重在绿色照明领域的学习和知识的运用。更多新型照明器材、智能型照明控制和清洁能源照明等新产品、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必将为我国在大力发展城镇化过程中节约更多能源,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2]徐华.浅谈照明控制节能,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7 (10) :94-97.
基于物联网的绿色照明控制系统 篇3
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1.1 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设计的主题是绿色照明的智能控制以及对教室实时环境的监控。灯光的智能控制不仅保证了学生的绿色照明, 而且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化节能效果, 并且通过网关实现对教室环境参数的监控。
1.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系统就是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实现对设备的智能控制。相关的技术有传感器数据采集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1]。
本系统整体设计思路如下:每个教室作为一个终端节点, 每个终端节点负责本区域的数据采集, 并对采集的数据利用本节点的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 并控制外部设备。同时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将采集的信息传到协调器, 协调器通过串口将信息送到网关, 网关进行信息的显示, 并且提供WEB SERVER功能, 这样就可以通过网页的形式访问网关服务器从而做到对整个无线网络的监控。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本系统硬件设计包括以下几部分, 终端节点也是本系统的智能节点、协调器、网关。
2.1 智能节点设计
在无线传感网络中, 传感器节点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针对不同的应用, 传感器节点的具体设计也不同。大致包括数据的采集、处理、传输以及供电部分[2]。在本系统中, 终端节点负责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处理控制外部设备。根据本系统要处理的数据量以及系统低成本、低功耗, 并满足无线传输信息的要求, 控制芯片采用了CC2430。该芯片是一颗高效的8051控制器和2.4G直接序列扩频射频收发器核心的结合。终端节点设计如图所2示。
2.1.1 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是将待测量的信号变化通过光电元件转变成电信号变化的一种装置。本系统采用了微型封装的光电二极管BPW34S, 它具有高速高灵敏度的优势。通过TLV2370将采集的光电信号放大, 再通过控制其内部精度为12 bits的AD进行数据采集。每秒中设置采集数据10次。电路如图3所示。
2.1.2 温湿度传感器
室内的温湿度检测采用了SHT10温湿度复合传感器, 该款数字式传感器内有能隙式测温器件和电容式测湿元件, 并且该传感器采用了和串口电路以及14位A/D转换器在同一芯片上无缝连接的技术。
2.1.3 红外传感器
本系统中对于人数的检测采用了红外传感器INFCAO-15。当人进入传感器的敏感区域时, 发出的红外线通过菲尼尔滤光片, 这样增强后的信号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采用热释电元件的红外感应源接收到红外辐射温度的变化就向外释放电荷, 然后产生人体存在的信号。为了检测教室的人数, 设置两个红外传感器, 利用中断的先后次序来判断进出, 从而统计教室内的人数。
2.2 电源设计
本系统供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电源转接板把室内用电220 VAC变成5 VDC, 另一种是通过锂电池供电。采用侧控船型的电源开关既可以为电池充电又可以为系统供电。传感器部分有单独的软件断电控制。
2.3 协调器节点设计
协调器节点的主要功能是负责网络的启动和配置, 在本系统中, 通过协调器把终端节点无线发送的数据传送到网关。协调器节点设计也采用了CC2430芯片。
2.4 网关节点设计
在本系统中, 网关负责收集、显示全网的信息, 并且通过内嵌的WINCE操作系统提供Web server功能, 这样访问网关的计算机可以通过网页的形式监控整个无线网络[3]。嵌入式网关采用OURS-PXA270D系统, 处理器是Intel公司的XScale PXA270, 有64M的SDRAM, 32M的FLASH。
3 系统的软件设计
3.1 室内的照明智能控制设计
照明软件设计分手动和自动两种情况, 手动优先自动。自动控制采取光照强度控制优先的策略, 即只有当光照强度不满足国标要求时, 才根据强度和人数两个参数来集中控制需开启或关闭的灯数。对健康照度值设定一个范围, 当需要开启灯时, 将采集参数和下限阈值比较, 当需要关闭灯时, 将参数和上限阈值进行比较, 避免出现灯的频繁开启, 而造成对灯的损坏, 对灯光的开启采用软件控制。
该子系统编译和调试环境采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软件, 程序设计语言采用C语言。对于数据的采集程序不仅要参考官方例程, 更要仔细阅读传感器的使用手册, 比如时序严格匹配的问题、数据类型转换的问题。
3.2 通信程序设计
无线通讯的设计是基于zigbee技术建立的无线网络。整个无线通讯程序的编写设置是在IAR Embedded Workbench平台下对z-stack在系统中提供的子模块程序进行修改和编写完成的, 在本系统中, 网络的拓扑结构采用了星形网, 如星形网的设置是通过z-stack一系列的子目录中找见Simple App.eww工程, 然后打开终端节点在NWK文件夹中找到nwk_globals.h设置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组号和节点号的设置在ZDO文件夹的Simple App.h文件中。
协调器是无线网络的启动设备, 分配网络地址, 定时的将终端节点采集的数据传送给网关[4], 协调器向终端传送指令采用广播通信的方式, 终端向协调器传送采集数据采用点对点的通信方式[5]。终端节点负责采集处理数据, 流程图如图4所示, 协调器节点设计流程图如图5所示。
协调器和网关的通讯是通过串口进行通讯的, 通信中的数据包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包头信息、网络组号、节点地址、节点状态、节点类型、传感器类型、数据、MAC地址、蜂鸣器、包尾。网关开发在PC机上的开发环境是VS 2005, 网关的操作系统是WINCE6.0。
4 实验仿真
把程序下载到每个节点的目标板上, 图6中的左半部分是在网关目标板上对每一个节点的参数采集图示, 右半部分是在PC机上通过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关的IP地址得到的界面, 这里要注意, PC机和网关都必须在同一个网段内。
5 结束语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多传感器和Zigbee技术的教室节能控制系统, 并通过网页的形式对教室的参数进行了监控。该设计硬件结构简单, 性价比高, 不仅通过采集参数能自动的控制照明系统, 而且为学生上自习了解每个教室的人数等情况提供了一个途径, 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昱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照明系统[J].电子世界, 2014 (16) :9.
[2]彭刚彬.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光伏照明故障监测系统设计[J].山西电子技术, 2014 (4) :65-66.
[3]唐美化.基于城市照明的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J].移动通信, 2014 (21) :43-44.
[4]刘谋黎.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教室照明节能方案研究[J].物联网技术, 2014 (12) :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