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2024-09-23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共11篇)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篇1

绿色建筑更科学的称谓是可持续建筑, 应该从它的环境效益、经济收益、社会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缺一不可。

BREEAM是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 创立于1990年。

BRE环境评估方法采用独立的评估方式, 它并不是由英国建筑院直接来评定一个建筑, 而是由其认证的、具有专业资格的评估师来对绿色建筑开展评估, 评估后向英国建筑研究院提交评估报告, 和其他支撑评估报告的证据, 交到英国建筑研究院后, 对它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了后, 才会完成认证过程。

BREEAM的评估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为预认证, 预认证阶段评估师会根据设计方案, 以及相关配套的证明文件对建筑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签署一个预认证证书, 而后在建筑项目竣工以后, 会结合预认证的结果进行一个判定, 看是否严格按照预认证设计方案来施工, 如果最后施工某些方面没有结合初期的施工方案, 要进行调整, 调整以后进行一个最终的竣工评估, 竣工评估以后签署最后的证书。

作为一套评估方法, BREEAM在技术层面其实是一套指导方法, 让建筑在品质、安全性、内部舒适性, 以及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等等这些多重方面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如果单方面追求某一项的极值可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利益。因为BREEAM评估的权威性在全球的影响力, 取得了BREEAM评级的建筑让消费者、开发商非常信赖, 同时也刺激了市场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对于具体的用户来说, 它创造了一个低碳和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 它的健康和舒适度, 同时因为它降低了能耗, 支出运行成本得以降低。对开发商和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而言, 它是市场认可的价格增值。

BREEAM的评估一共包括九个方面。分别是管理、能源、水、土地利用和生态健康、舒适、交通、材料、垃圾、污染,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项是管理, 其实建筑很大的耗能产生于最后的投入与使用之中。管理就是使用一些建筑的智能管理系统, 比如电梯, 作为一个建筑主要耗能的构建, 如何让电梯的运行更合理, 该体系就是负载情况预期进行测算, 然后设定一个比较有效的电梯运营管理模式。

目前在国内进行绿色建筑的开发, 可能存在比较典型的几个误区:第一是普遍认为绿色建筑一定是高成本、高标准、高技术的建筑, 这个误区的产生背景是有一些项目的开发确实成本很高, 高出之前预计的建筑总成本甚至达到25%, 其实并不是这样, 很多时候做国内一些评估, 是把设计全部完成之后, 让第三方的工程咨询公司来做这个评估, 评估结果对设计没有影响, 只是在设计完成之后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让评估方、工程咨询方跟设计方、开发商紧密的合作, 让评估成果不断地反馈到设计过程中, 比如说以能耗模拟、采光这些指标影响设计, 让建筑最终真正成为一个绿色的建筑, 是一个低耗能, 低排放的建筑, 而不是说为了取得一个认证而去拿一个认证。但如果在建筑方案都已经确定的情况下, 想要取得一个评级, 当然就是靠高投入、花更多的钱, 成本不划算。

第二, 绿色建筑只是概念炒作, 客户不会为此买单, 这是一个误区。绿色建筑如果只是停留在概念炒作, 没有把它最后一步一步做到施工图, 没有把它从一个施工图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建筑, 客户肯定不会认同。如果一步一步都落实的话, 客户哪怕不懂建筑, 根本不知道建筑上的概念, 也会自己在住宅使用体验上有明显的感觉。

第三个误区就是零碳建筑就是绿色建筑。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零碳只是建筑开发中的一个系统, 只是它的能源系统, 如果为了一味地满足零碳使成本更高, 购买更多的设备, 这些设备生产环节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 并未真正实现零碳。

国际上关于零碳建筑在学术上有一个分类, 一个是纯零碳或者真零碳, 就是指这个建筑的能源系统可以完全靠自给自足, 甚至产生二氧化碳为负, 就是它的输出能源, 电力电网这是真零碳, 但是对真零碳建筑其实有很多先天性的缺陷, 比方在背景功能不足的情况下, 如果一味地追求零碳, 其实得不偿失, 所以零碳建筑不是绿色建筑, 不能简单地把零碳建筑等同于绿色建筑, 单方面在能源系统上去追求它的极值。

绿色建筑开发之路的方向在哪?就是实现可持续。可持续有两个根本点, 第一就是把绿色建筑的开发转变为企业的竞争力。第二, 把绿色建筑的品质转变为支撑高房价的支点。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篇2

摘要:绿色建筑自推广以来,在国内外建立了许多关于评价绿色建筑的标准。但是这些评价标准却几乎不涉及对绿色建筑经济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是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标准。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中可采纳的部分和有待改进之处,从而提出了一个系统完善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该体系从绿色建筑各参与方的角度对绿色建筑进行经济评价,从而可以更好地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增量成本

目前,全球正处于资源枯竭和环境严重污染的状态,严峻的形式要求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尤其是资源消耗巨大并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建筑业,而绿色建筑可以很好地弥补目前建筑业给人类带来的困扰。以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理念的绿色建筑,可以有效解决现阶段遇到的环境、生态、能源等问题,是符合21世纪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绿色居住生活方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阻碍着绿色建筑的发展,使其很难推广。开发商觉得绿色建筑就是增加投入成本,咨询设计单位技术力量欠缺,没有具备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1]。所以,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经济评价,对于绿色建筑的开发和推广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与启示 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2-0167-02

1 概 述

人们在建筑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据统计,建造各类建筑以及附属设备,会从自然界获得二分之一以上的物质原料,而在这些建筑物的运营过程中大约要消耗全球能量的二分之一,和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电磁污染等占全球环境污染的三分之一左右,建筑过程所产生的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五分之二左右[1]。全球环境变化恶劣使各国都认识到实现建筑物的低能建造的重要性。

我国作为建筑业大国,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国。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到达20亿m2,有四分之三左右的高消耗建筑,建筑行业消耗的能源更是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绿色建筑是发展可持续道路的必然选择。

然而绿色建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构架,为了使绿色建筑的市场规范化,各国纷纷确立了不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可以为评价者与建设者同时提供一个清晰的思维方向,在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整个全寿命周期中,管理人员都很清楚地知道哪些项目必须达到绿色标准,哪些项目可以增设节能减排技术,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运用现状

2006年6月1日,我国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开始实施,标准的建立使绿色建筑评价过程量度化,也成为评价绿色建筑达标和等级的衡量尺度。2009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召开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推进会”,明确加快绿色建筑工作的具体内容,并针对绿色建筑出台了《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首次把各地区评定等级划分成一二星级。

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是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2],新标准有三大改进:第一、新标准要求更加严厉、使用范围更广,使用对象包括各类的民用住宅,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第二、新标准调整了评分方法,把旧版的一般项改为评分项,使评价分数更合理,涉及的评价项目更具体;第三、由于施工过程是全寿命中产生建筑垃圾最多、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环节,所以新编制了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但由于我国绿色建筑实践经验较少,人们意识不够,绿色建筑评价趋向于设计的指导,在具体的实施中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3]。

2.1 评价指标的权重

Appu Haapio[4]提出评估环境的关键是指标权重的取值,同理,在利用评价模型评价绿色建筑时,权重合理保证了模型结果的精准性以及公平性。对国外建筑绿色评价标准的权重进行分析,室内环境质量的权重在国外的标价标准中占很大的比例[5],他们强调绿色建筑带给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正是绿色建筑给人们最直观的利处。从某种角度来讲,这种利益促使了人们愿意使用花高于一般建筑的钱购买绿色建筑,来享受良好的室内空气,适当的室内热舒度等等。相比之下,在国内消费者不愿购买绿色建筑,其原因之一是不能直接快速的享受綠色建筑带来的利益,再加之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意识还不够,造成了绿色建筑发展滞后的现状。

2.2 绿色物业评价标准

美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6]把建筑运营节能评价与建筑物节能评价看得同等重要,使得建筑设计与使用,都能在政府监督体制下有效地达到节能目的。目前国内的绿色建筑评价过程,重点在于建筑物是否达标,对绿色建筑的运营过程管理的关注略少。并且国内物业经常与投资商存在脱节的现象,物业往往被动地处理故障,绿色建筑在运用过程中没有达到真正的“绿色”。对此现象,冯伟[7]等人指出其原因在于运营的过程中没有到达节能的要求,一些节能的设施设备处于空闲状态,设备的维护也没达到标准,表明绿色建筑没有彰显其优势,达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2.3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

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到达500亿m2以上,而大部分的建筑都没有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存在着高消耗,污染环境等问题[8],若拆除这些非绿色建筑,不仅浪费资源,而且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在全国推行绿色建筑的同时,既有建筑改造也不能忽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9]-[12]等发达国家已有了成熟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2015年12月,我国发布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 51141-2015,从2016年8月开始实施,此标准区别于新建建筑的绿色评价体系,体现既有建筑改造过程的特征,有利于提高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效率,延长既有建筑的使用寿命周期。从国外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标准的内容看出即使评价内容相同,各地区仍会因文化、环境、经济不同,评价标准中选择的评价基准,评价方法各不相同,所以,我国既有建筑改造的新标准在投入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探索更符合自身发展的评价体系,这将会成为各界研究的重点之一。

3 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思考:

①目前绿色建筑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人们意识度还不够高、市场消费滞后等现象,开发商投入绿色建筑的收益远小于期望值,导致开发商不愿开发绿色建筑。故政府目前宜实行供给端激励为主、需求端激励为辅的市场模式,重点研究激励开发商的政策。

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国既要借鉴国外的经典经验,更要结合具体的国情,逐步对评价的权重分配进行调整。由于我国各地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在遵守国家的绿色建筑标准基础上,各地区还应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技术水平、市场消费,制定符合区域发展的绿色建筑标准。

③笔者认为可以单独编制绿色建筑物业运营评价标准,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时,加入物业方进行一体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使每方都享受绿色评价带来的企业效益,明确自己的相应责任,能把节能设备充分利用起来,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实现真正的“绿“。其次在运营过程中,物业方记录绿色建筑的能源消耗与节省的情况,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数据储备,使得整个管理链接健康稳定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物业企业要把绿色物业与大数据要紧密的结合,协同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平台,有助于统一管理。

④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新标准的颁布,有助于我国建筑改造朝更加绿色,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政府应把此标准真正的运用在实际改造工程中,充分发挥其制约,指导的作用。所以,在标准还未投入实施前,可以试着建立一个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用于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项目的申报、测评、验收等工作开展,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 George O,Clive B.Impact of ISO 14000 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Singapore [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2000,(18).

[2] 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3] 李杰.绿色建筑评价有了新标准[J].中国勘察设计,2014,(6).

[4] Appu Haapio. A critical review of build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tools[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8,(28).

[5] 朱荣鑫,王清勤,李楠.国外典型既有建筑绿色评价標准指标权重对比分析[J].施工技术,2014 ,(10).

[6] 冯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7).

[7] 王俊,王清勤,程志军.国家标准《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的框架结构和重点技术问题探讨[J].施工技术,2014(10).

[8] UK BREEAM.A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method or office building,building research eatablishment [S]. 2000.

[9] 徐子苹,刘少瑜.英国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BREEAM引介[J].新建筑,2002,(1).

[10] 日本可持续建筑协会.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CASBEE)[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5.

全球八大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概览 篇4

BREEAM利用以既定标准为基础的国际认可绩效措施来评估建筑物的特点、设计、施工和使用情况。这些措施代表一系列从能源到生态的类别和标准, 包括能源和水资源利用、内部环境 (健康和福利) 、污染、交通、材料、废弃物、生态和管理流程。

>美国LEED/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Green Globes/Build it Green/NAHBNGBS/IGCC/ENERGY STAR等, 其中以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1996年颁布的LEED影响最大。

>中国绿色三星建筑认证, 其评价标准ESGB由建设部在2006年出台。

>日本CASBEE, 由日本可持续建筑协会在2001年颁布。

>德国DGNB, 由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在2008年颁布。

>法国HQE, 由巴黎高质量环境协会在1996年颁布。

>加拿大GBTool, 由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发起, 最初开发于1998年, 加拿大也采用LEED Canada以及Green Globes作为评估体系。

>澳大利亚NABERS, 由澳国家环境与遗产办公室于2003年正式实施。

大部分评估体系都是随着时间不断改良与发展的。比如, 2000年LEED就颁布了V2版 (市场上最常用的是V2.2) , 2009年开始应用V3, 2013年7月则出台了V4。

目前来说, 世界上影响最广的评估体系是美国的LEED, 约200个国家都有采用, 而认证建筑最多的则是BREEAM, 注册数量已经达到11万。我国的绿色三星标准早期也是LEED综合BREEAM翻译过来的, 现在除了一些政府示范工程, 我国大部分绿色建筑认证还是在采用LEED标准, 而且申请该认证的项目数量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数十倍, 2012年才基本稳定。对于深圳、天津、上海、无锡、苏州等生态城, 绿色建筑都是基本拿地要求, 因此这块市场极具潜力。除去LEED、BREEAM等老牌子, 被称为第二代绿色评估体系的DGNB也在积极开展中国本土化的研发工作, 试图抢占这块市场。

在2015年1月1日将要实施的新版中《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原6大类指标的基础上, 增加了“施工管理”。

绿色建筑结构体系中的节能问题 篇5

绿色建筑结构体系中的节能问题

摘要:分析建筑结构体系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节能技术,阐述绿色建筑的`节能内涵,并对相应的节能技术进行简要述评.作 者:黄中伟    遇平静    邢峰    牛永宁    王庆军    郭烨  作者单位:黄中伟,遇平静,邢峰,牛永宁,王庆军(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郭烨(深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期 刊: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ISTICEIPKU  Journal: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SCIENCE & ENGINEERING 年,卷(期):, 18(4) 分类号:X38 关键词:绿色建筑    节能    建筑物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篇6

建设工程项目采购,是指采购人通过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得工程、货物或服务的行为。采购工作是关系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性环节。绿色采购是指在项目采购管理中考虑环境因素,以利于再循环、再使用。通过实施绿色采购以源头控制的方式减少项目后期治理成本,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资源和提高企业声誉和绩效。

二、建筑产品绿色采购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建筑产品的绿色采购方案的分析与评价除应考虑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在经济、服务、产能、供货和企业信誉方面的指标外,还需重点考虑建筑产品的“绿色程度”,也就是建筑产品制造商的环境控制绩效指标。绿色采购以源头控制的方式保护自然环境,可以被看作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起点,采购的绿色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环境绩效。

(一)环境影响系数指标

环境影响系数指标是指产品的绿色程度以及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产品的绿色程度是指产品的可回收程度、有毒物质使用程度、不可回收包装物使用程度及可循环使用率;产品生产过程当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是指能源耗费、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产出量及其种类等。

(二)环境管理系数

环境管理系数是指建筑产品制造商对本企业的节能环保措施的支持力度、节能环保设施的投入力度以及节能环保规章制度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和标准能够体现企业对于环境因素的管控和改进的水平。如由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审查、 批准的符合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要求的企业,不仅产品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综合环保优势。节能环保设施的投入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用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废料回收利用等符合可持续发展方针的各项活动而进行的专项投入,其中包括环保设备投入、工艺改进、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投入、人员培训等。环保投入的高低影射着制造商对于环保意识以及企业在低碳时代核心竞争力的水平。

(三)整体供应链的绿色度

建筑产品制造离不开供应链的支撑,供应链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以及产品绿色程度的重要因素。在生态供应链中,位于建筑产品生产企业上游的供应链也应纳入绿色评价指标体。

(四)绿色产品采购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笔者综合建筑产品及其制造商的经济、管理、质量、服务、供货以及环境管理绩效指标,构建了建筑产品绿色采购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结语

笔者通过对建筑产品绿色采购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得出方案整体优劣程度,在为绿色采购的决策方提供一个必要的、可靠的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产品制造商对自身的改进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

天津移动:夯实绿色基站评估体系 篇7

根据中国移动天津公司 (以下简称天津移动) 网络发展规划和统计预测, 2010年, 天津公司全年耗电量将达到2亿多度, 其中基站耗电预计占比56%, 达到1.2亿多度。而且, 根据网络发展、业务发展、局房发展的规划, 基站耗电占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到2012年预计达到61%。与此同时, 话务量增长呈逐年上升趋势, 单爱尔兰话务量的基站耗电量有不降反升的趋势, 基站节能减排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通过基于基站绿色标准、评估体系、软件平台三者相结合的, 集绿色度指数体系、标准体系、检测体系、标识管理体系、规划设计体系及动态维护保持体系为一体的绿色基站评估体系建立, 天津移动可为下一阶段开展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基站系统化节能工作提供了科学、便利的手段。

基站节能面临四难题

随着基站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 节能指标与难度不断增大, 相同节能收益下的投资亦不断增加。做好基站节能减排工作需要从以下4个角度重新审视实施基站节能减排所采取的战略和措施。

节能方式由外到内, 因需而定

天津移动第一阶段的基站节能主要通过产品引进与技术升级实现, 进入到第二阶段后, 盲目地引进新产品与新技术并不一定取得预期的效果。节能方式开始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过渡, 从引进外部技术产品转向分析内部作用机理, 并根据基站能耗模型与指标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整体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 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节能角度由分散 (控制) 到系统 (把握)

基站耗电量的影响因素众多, 包括话务量模型、载频数、空调配置容量、服务区域、围护结构、朝向、楼层、气候条件、基站环境设定、运行维护机制等, 而且各因素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运营商需要站在系统观的角度上, 从内部作用机理上分析建立不同类型的基站能耗标准库。

节能阶段由单一到全生命周期

基站节能减排工作已不再单单体现在运行维护阶段, 而是开始向规划设计、工程安装、设备与产品性能等整个产业的上下游不断延伸。运营商需要站在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上, 以绿色基站评估体系为指导, 规范规划设计、改造方案、工程实施、持续维护等各过程工作, 通过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和能效测评, 实现精细化的标识管理。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估与标准体系

业界一直在呼吁绿色基站、打造绿色基站, 但究竟什么是绿色基站、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称得上绿色基站、如何综合评价新技术新产品引进后的节能效果等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以绿色基站为总体要求, 建立一套科学、全面、行之有效的绿色基站标准与评价体系, 成为将基站节能减排工作推向新的高度的基点。

评估体系建立促“绿色基站”发展

从实现绿色基站的角度出发, 天津移动为解决现有基站节能减排方案存在的缺点, 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提出集评估体系、标准体系、检测体系、标识管理体系、规划设计体系、动态维护保持体系“六维一体”的基于基站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基站评估体系。

绿色基站评估体系的建立, 可以明确绿色基站建设中改造方案、工程实施、持续维护、检测方法、能效测评及标识管理等过程。运营商可以从关注外部新技术与新产品措施到关注基站自身位置、类型、设备配置入手, 不断挖掘节能潜力和空间, 实现其全生命周期内节能效果的最优。因此, 绿色基站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成为第二阶段基站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基点。

绿色基站评估体系建设中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应以降低运营成本、满足环境属性, 促进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 延缓能源消耗进程, 同时提高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与环境的相容程度为目的;以技术、经济为基础, 环境、资源为依托, 降低能源消耗为目的进行通信基站的全方位评价;遵循“3R”原则 (即:Reduce、Reuse、Recycle) , 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实际应用价值巨大

为验证和完善评估体系, 天津移动与合作伙伴已对若干代表性基站进行了预评估和相应的节能改造。

以1161# (天津移动某基站编号) 为例, 天津移动通过绿色基站评估体系的应用、软件实现与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 使1161#基站在不引入任何新技术、新产品投资的前提下, 仅进行基站设备布局优化即实现空调节能16.7%、基站节能8.4%、绿色度指数从67上升到87.4的效果, 预计年节电量5342度。按天津移动3000个宏基站计算, 进行同类改造的全网等效的年节电效益预计为1602.70万元 (人民币) 。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篇8

1 国际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体系简介

国际上绿色建筑综合评价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即“早期”:绿色建筑产品及技术的一般评价、介绍和展示;“中期”:建筑方案环境、物理性能的模拟与评价;“近期”: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尺度, 对建筑整体环境与能源资源消耗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近年来, 围绕着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发展要求, 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体系, 见表1。

1.1 英国BREEM评估体系

英国建筑研究院 (BRE) 于1990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综合评估系统——《建筑环境评价方法》, 简称BREEM评估体系。它是各种评估体系中最著名的一个, 也是国际上首套实际应用于市场和管理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1.1.1 BREEAM版本

BREEAM的评估对象从开始的办公建筑逐渐扩展到其他各类型建筑 (表2) 。为反映知识、技术方面的进步与市场、规则的变化, BRE定期对BREEAM各分册进行修改、完善。

1.1.2 评价方法

BREEAM最初采用了一个相当透明、开放和比较简单的评估架构。主要评估条款覆盖管理、能源、健康舒适、污染、运输、土地使用、位置的生态价值、材料、水资源消耗和使用效率九个方面, 分别归类于“全球环境影响”、“当地环境影响”及“室内环境影响”三个环境表现类别。被评估的建筑如果满足或达到某一评估标准的要求, 就会获得一定的分数, 所有分数累加得到最后的分数, 根据建筑最后得分给予“通过、好、很好、优秀”四个级别的评定。最后, 由B R E给予被评估建筑正式的“等级认证”。

《BREEAM-办公建筑》自98版之后, 评估框架有较大改变, 它通过建筑性能核心、设计与实施、管理和运作过程这三个评估的组合把“新建办公建筑”、“空置办公建筑”和“已使用办公建筑”的评估包括在同一个框架里, 并且引入了一个权重系统, 赋予评估条款不同的加权系数来区分不同环境影响分类的重要性, 从而使评估系统更为严谨。此外, BREEAM 98评估建筑在各个环境表现类别内的“相对绿色”程度, 即反映绿色建筑在一定社会技术环境下的相对表现, 而非绝对“绿色”程度。当新技术或产品出现而需要增加新的评估条款时, BREEAM 98无需改变评估架构, 可以保持评估体系的一贯适用性。

1.1.3 运作方法

BREEAM从1998年开始培训并签发执照给BREEAM评估人及指定评估机构, 这个做法保证了BREEAM评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评估设计项目一般在详图设计接近尾声时进行。评估人根据设计资料做出最终评估, 再由BRE给建筑确定等级。如果想获得更好的评分, BRE建议在项目设计之初, 设计人员较早地考虑BREEAM的评估条款, 评估人也可以以某种适当的方式介入、参与设计过程。评估已使用的建筑, 评估人需根据管理人员提供的资料, 做出一份“中期报告”和一份“行动计划大纲”, 提供改进措施和意见, 客户可在最终评估报告及评定级别之前采取改进措施, 以获得更高的评级。若一个建筑在设计阶段已进行了评估, 那么在以后管理阶段评估时, 已评估过的核心部分不必重复评估。BREEAM评估程序充分体现了其辅助设计与辅助决策的功能。

自1990年诞生以来, BREEAM评估了英国市场上2 5%~3 0%的新建办公建筑。占有率是世界上其他评估体系难以匹敌的, 这既有赖于英国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也和BREEAM与市场及建筑工业的实践紧密配合、保持高度透明的评估等做法是分不开的。

1.2 美国LEED评估体系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USGBC) 于1998年发布《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评估体系, 简称LEED评估体系。这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为满足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评定的要求, 提高建筑环境和经济特性而制定的一套评定系统, 它从建筑全寿命的视角对建筑整体环境性能进行评估, 为绿色建筑提供了明确的构成标准。

1.2.1 LEED版本

随着评估内容的不断扩展及评估方法的不断改进, LEED评估体系也先后推出了不同版本, 见表3。

除了以上这些主要版本, LEED体系还有一些地方性版本, 例如波特兰LEED体系, 西雅图LEED体系, 加利福尼亚LEED体系等, 这些变化的版本均作了适应当地情况的调整。

1.2.2 评价方法

LEED评估体系制订的目的是推广整体建筑设计流程, 用可以识别的全国性“认证”来改变市场走向, 促进绿色竞争和绿色供求。评估方法包括场地规划、能源与大气、节水、材料与资源、室内空气质量和创新加分6大方面, 其每一个方面又包括了2~8个子条款, 每一个子条款又包括了若干细则, 共4 1个指标, 总分69分。LEED评分原则为: (l) 首先满足前提条件, 方可参评; (2) 选择条款, 计算得分; (3) 累加得到总分。LEED评估体系围绕设计方案组织评估并提供推荐措施, 引导强化设计功能。参评者自选条款, 自备文件, 透明性强, 大大方便了资料收集工作。LEED未采用权重系统, 使用直接累加得分方式, 简化了操作过程。

除评估系统文本外, LEED还提供了一套内容十分丰富全面的使用指导手册。其中不仅解释了每一个子项的评价意图、思路及相关的环境、经济和社区因素、评价指标来源等, 还对相关设计方法和技术提出建议, 并提供参考文献目录 (包括网址、文字资料) 和实例分析。

1.2.3 运作方法

LEED的评估流程为:

(l) 项目登记, 通过邮寄或网上在线登记的方式申请评估, USGBC鼓励设计/建造单位在预设计阶段就申请评估;

(2) 技术性支持阶段, 在满足最低前提条件下, USGBC向申请者提供参考指导和评分细则, 为设计师、建造商及业主提供技术创新、成本-效率分析和建造方法等技术支持, 以保证LEED认证申请成功;

(3) 工程认证, 设计/建造单位向USGBC提交认证资料, 根据工程所得分数高低, 由USGBC授予“认证通过”、“银质级别”、“金质级别”或“白金级别”认证证书。

由于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权威性, LEED认证具有相当的权威与有效性。虽然LEED为自愿采用标准, 但自其发布以来, 已被美国4 8个州和国际上7个国家所采用。截至2003年, 已有407个工程通过LEED评估, 另有820个工程注册申请进行绿色建筑评估。每年新增注册申请建筑都在2 0%以上。在中国, 科技部2 1世纪办公楼等6幢建筑已申请获得了LEED认证。

1.3 多国GBTool评估体系

“绿色建筑挑战” (简称GBC) 是1996年由加拿大发起, 有美、英、法等1 4个国家参加的一项国际合作行动, 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开发一套公用的“绿色建筑评价工具” (GB Tool) , 为各国各地区绿色生态建筑的评价提供一个较为统一的国际化平台, 从而推动国际绿色生态建筑整体的全面发展。

1.3.1 GBTool版本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篇9

在进行建筑建设时, 消耗的能源及其庞大。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合理的利用资源使建筑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必须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这一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国外的其它发达国家绿色建筑已发展成为一种体系, 这种体系被广泛应用。我国的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主要是依靠借鉴其它国家的理论经验, 缺乏自身的实践与经验。对于我国建筑业是否能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来说, 合理有效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

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如下。 (1) 建筑建设根据地方特点因地制宜。 (2) 尽可能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和天然资源, 有效的节能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3) 建筑在进行设计时要做到合理布局、室内有适当空间, 采光和通风性能好。 (4) 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结合无污染材料以及可回收材料使之成为一种良性循环。 (5) 尽量使周边的生态保持平衡, 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使其拥有宜人的水、空气环境。 (6) 建筑的内外保证联通, 可以自动调节室内气温。 (7) 绿色建筑具有功能灵活性的特点, 材料运输成本较少, 大大降低了成本造价。

总而言之, 绿色建筑设计应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 尽可能地利用天然的资源与能源以及无污染的和可以回收的建筑材料, 使得在满足居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同时令消耗资源达到最少, 有效贯彻落实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战略。

三、其它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 LEED (美国)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又被称为开发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 全名为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是一套在美国比较通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以建筑寿命为考虑出发点对建筑的整个环境性能进行测量评估, 为建筑设计保证经济性能和有效提升建筑环境建立了标准。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世界公认最具有权威性和完善的评估标准, 为世界的建筑设计评估所认可。

LEED对建筑进行评估时主要是考察建筑周边环境的水资源、场地和能源、资源以及材料等。评估体系中各项指标所占的比重和分值如表1所示。

建筑在满足评估条件时。可以依据LEED中对应的条款对其进行打分, 在LEED中有详细地针对打分的条文以及相关案例。

建筑建设先要满足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每个评估项的前提, 然后才可以依据相关条文针对每个得分点进行打分。LEED编制了较为详细的相关技术手册, 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加透彻地理解该体系, 将各个评估项所得的分数累加即为该建筑绿色评估的最终得分结果。若是得分处于26到32分的区间则为一般认证;银质认证的得分区间为33分到38分;金质认证的得分区间为39分到51分;铂金认证的得分区间为52分到69分, LEED绿色评估体系的总分为69分。

2. BREEAM (英国) 建筑评价法

该建筑评价法主要是用于评价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悠久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使其成为世界认可的评价体系之一。BREEAM简单直接地表达出其评估条款的重要性, 易于理解, 异常透明、简单。BREEAM主要有四个级别的评定:优异、优良、良好以及合格, 由BRE给受评估的建筑发送最终的评定资格。

建筑项目在进行评估时被BREEAM分成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也不一样。评估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设计建筑、建筑性能以及运营管理。对不同阶段的环境指数和BREEAM等级进行评估时主要考虑建筑的运行、管理以及性能。其评价的项目主要有: (1) 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消耗、渗透; (2) 室内、外环境质量; (3) 空气质量和水污染情况; (4) 建筑场地的生态情况。针对建筑的设计、性能以及管理分别进行评价打分。

四、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与国外的其它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起步较晚。经过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借鉴先进评估的经验, 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评价体系。在2001年, 建设部借鉴LEED经验并结合我国相关法规公布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该手册主要用于评估我国的生态住宅。在2003年, 中国建筑科学院以及清华大学等借鉴消化了日本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公布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在2006年, 科技部和教育部推行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主要考虑节能、节水、节能、节地、室内环境以及运营管理等6方面。

1. 我过的生态住宅评估体系

我国对生态住宅进行评估时主要是对建筑环境的寿命进行评价, 这样可以更好的起到环保节能、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作用。表2为2002年版本的生态住宅的评价体系指标。

2.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我国过为了迎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发扬绿色奥运的精神, 给世界人民展示绿色生态环境而提出了绿色奥运建筑的评价体系。这是我国国内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对绿色建筑的评分标准进行了详细地标注, 并且开发了一系列相关软件。

(1) 全程监控, 阶段评估。将评估方法将项目分为四个阶段, 依次为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在对这些分开的阶段进行评分时要针对各个阶段的工程特点, 从而保证绿色建筑的质量和资源合理利用。

(2) Q和L评分法。将评估条例分为两大类:Q和L。Q即建筑质量, 亦包含其提供的服务水平。L即资源、能源以及环境的消耗。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得到最大化的环境质量而耗费最小化的能源与资源, Q与L结合能更加全面有效地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估。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有五个L类四个Q类指标, 其中二级指标18个, 一级指标15个。

在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中采用五级的评分体制。最优分数为5分, 最低分数为1分, 一般水平为3分。若采用3分制度, 则达到最低要求时为1分, 不满足者为0分。

(3) 注重延续文化。注重建筑技术、材料、环保节能的技术要求要结合我国特有的建筑文化, 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运用于绿色建筑中去。这对于节约资源和保护我国特有建筑文化和技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五、结语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健康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这方面我国起步较晚, 但是相关研究人员一直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在借鉴其它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 已取得一定成绩, 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会更加完善, 更加有效地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浅析 篇10

出于既保证舒适、便利、安全的居住条件又保护环境和生态的需求, 人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世界各国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 但都离不开资源的有效利用, 生活环境的健康化, 和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三个主要方面。全球主要国家基于对绿色建筑的各自理解, 提出适合本国具体情况的标准, 其中以美国的LEED, 英国的BREEAM, 和日本的CASBEE等较具代表性和影响力。2006年6月1日, 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是我国在绿色建筑领域的第一本国家标准。

1 LEED

LEED的全称为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 , 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USGBC) 开发并于1998年推出试行版。现行版本的LEED评价体系针对9类建筑对象, 即LEED-NC (新建商业建筑物) , LEED-CI (商业建筑室内) , LEED-CS (建筑主体和外壳) , LEED-EB (现存建筑物) , LEED-HO (住宅建筑) , LEED-ND (社区规划) , LEED-SC (学校项目) , LEED-RE (商场) , LEED-HE (医疗设施) 。对于每一类建筑对象, LEED评价体系主要从包括可持续场地选择 (SS) , 水资源利用 (WE) , 能源利用与大气层保护 (EA) , 材料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MR) , 和室内环境质量 (IEQ) 的5个核心方向展开计量与评估。如果通过LEED评价, 结果包括认证级、金级、铂金级三个等级。

绿色房屋

LEED评价体系被公认为最有影响力的评价体系, 具有相对完善的评价内容和相对简洁的操作方式。

2 BREEAM

英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名称为BREEAM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 是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1990年, 英国建筑研究所 (BRE) 制定的BREEAM首次以分项评分的方式衡量办公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BREEAM评估体系的主要评估条款 (Criteria) 包含能源使用、资源、污染物排放、场地及室内环境等各个方面。英国建筑研究所授予被评估建筑正式的资格证书 (Certification) 。被评估的建筑满足或达到一定数目的评估条款, 并对应该项目获得的分值, 根据各项分值累加所得到的总分数给予“通过”、“好”、“很好”、“优秀”四个级别的评定结果。

日照分析

日照计算Model

3 CASBEE

CASBEE的全称为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即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比体系, 是日本国内的绿色建筑标准。从建筑环境质量和性能、建筑环境负荷两个角度对各类建筑物进行综合评价, CASBEE的评价结果分为5个不同等级:优秀 (S) , 很好 (A) , 好 (B+) , 略差 (B-) , 差 (C) 。

风环境分析1

风环境分析2

绿建项目

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虽然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立相对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迅速。随着中国建筑业快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 各种能源与环境问题随之产生, 建筑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 我国开始从政府层面自上而下对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以探索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2005年10月, 国家建设部科技部印发《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6年我国颁布绿色建筑方面的第一本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六个方向对建筑项目 (分为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两大类) 进行评价: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和运营管理。针对每一个评价方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各类子项标准条款划分为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除控制项全部为通过绿色建筑评价的必备条件外, 建筑项目对于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满足数量对应评价结果中的一、二、三星级认证, 如下表所示。由于被评价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各有不同, 实际评价时可依据具体情况对表中所列要求作相应适当调整。

中外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篇11

关键词:绿色建筑,LEED,USGBC,环保节能

一、导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迅速提高,物质文明空前繁荣。然而,这种高消耗、高产出、高污染的发展模式确是以对自然无节制的索取和掠夺为代价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二次石油危机,频频出现的环境公害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推广,绿色建筑理念也逐渐得到了行业人员的重视和积极支持。199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次大会发表了《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原则与行动纲领。而绿色建筑的普及与发展将成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创造亲和自然、健康舒适人工环境的必然道路。

二、绿色建筑评估系统

绿色建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他在实践领域的实施和推广有赖于建立明确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

绿色建筑的实现贯彻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不仅需要设计师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还需要决策者、施工单位、业主、管理者和使用者都具备绿色意识,共同参与建造和运营的全过程。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整个程序中确立一个明确的绿色建筑评价结果,形成共识,使其贯彻始终。

绿色建筑的概念具有综合性,既衡量建筑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又涉及建筑内部环境的质量;既包括建筑的物理性能,如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建筑外围及材料、室内环境等,也可能涵盖部分人文及社会的因素。

因此,绿色建筑体系迫切需要现代科学评估方法作为实施运作的技术支撑。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发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为绿色建筑的实践和推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按其主要目的,可把他们分为三类:

1. 建筑设计及决策支持工具

这类评估体系主要针对设计方案或新建建筑,以辅助设计与辅助决策为主要目的。它强调在绿色建筑实施的过程中施加影响。预测结果可反馈到设计或实施阶段。通过推荐具体技术、管理方式、计算机模拟分析等手段,使实施者可不断调节方案,以达到设定目标。如LEEDTM等。

2. 分析对比与性能评价工具

这类评估体系主要针对已使用建筑。与第一类强调过程不一样,它重在考察结果。用来对不同建筑进行对比或对建筑的真实性能进行鉴定。通常它采用实测、调查等手段得到评价结果。Ecoeffect、NABERS等属于这类工具。

3. 综合工具

这类评估体系为前两类工具的结合,它通过系统结构和内容的设置,综合了辅助设计和性能评价等功能。对设计方案、新建建筑和已使用建筑都能够进行评估。如BREEAM98。目前LEEDTM等也试图通过分册的编写,发展到这类领域。

目前国际上发展较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有英国BREEAM、美国LEEDTM、多国GBC等,它们的架构和运作成为各国建立新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重要参考。

三、中国的建筑计划

中国自2004年以来陆续启动了多项计划与行动,大力落实节能政策。建筑行业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响应,绿色建筑设计逐步变为主流。中国政府于近期启动的绿色建筑计划包括:

(1)2004年2月实施起《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2)2004年8月起实施《全国绿色建筑创新管理办法》

(3)2005年2月起实施《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

(4)2005年6月起实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5)2006年6月由中国建设部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除上述政府计划外,众多本地及海外机构积极参与,帮助中国推广自愿性的绿色建筑市场拉动型项目,使绿色建筑不再局限于满足最低标准。一系列海外评价标准,如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认证(LEED),亦日益为中国市场所接纳。

本地及海外开发商均将获得LEED认证的建筑视为真正的可持续建筑。发达国家在采用绿色建筑方面的相关经验告诉我们,绿色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效的设计和建筑评价与标识标准,当然也离不开行业标准实施所带动的创新技术。

四、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技术的进步在公共建筑设计领域显得尤为突出。这类建筑主要为非住宅类建筑,包括办公楼、酒店和机构大楼等。由于这些建筑的能耗强度(EUI)较高,所以节能效果也更加明显。

例如,上海一个典型的甲级办公楼的EUI约为120-150千瓦时/年[1],主要能耗源为提供高品质、温度适宜环境的空调通风(HVAC)系统,其次是照明系统。而在中国北方,建筑能耗主要源自冬季的暖气供应。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各地气候条件大相径庭,这要求有效的绿色发展策略必须考虑全局。

尤其若想在建筑形态、材料和系统能效方面形成最优化的策略,就必须采用一体化设计。

与符合能源法规的建筑相比,采用这些节能设计(见表1)可以带来高达20%的节能效果。尤其由于气候适宜加之本地人的习惯影响,中国的空调通风系统(HVAC)普遍采用了自然通风和自然制冷。

五、绿色建筑标识体系

过去两年,中国经LEED认证的建筑数量出现了显著的增长。根据USGB[5]的记录,截至2007年9月,LEED在册的中国建筑数量已经达到23个,而在几年前还寥寥可数。

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尚未完成内部文件审批程序的建筑。LEED认证体系之所以在中国建筑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多个原因。跨国公司是LEED的主要使用者。

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一些国内和国际的地产开发商也会有意让其名下的建筑通过LEED认证,从而吸引这些跨国公司迁入。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未来的几年间,对于通过LEED认证的建筑的需求将出现显著的增长。

在中国开展LEED认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中涉及一系列必要的调整及本土化过程。因为LEED主要是针对美国房地产开发而设计的,因此其要求和标准的设定只考虑了美国的实际情况。

许多问题,如规划和材料使用评分标准中所列的问题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国情。中国申请LEED认证的建筑项目都欣然采纳了与此类回收利用相关的评分标准。总体而言,采用高标准设计的建筑在中国获得良好的认证等级并非难事。

与LEED类似,ESGB评价体系同样使用“分值”来评估建筑的绿色性能。该体系围绕六大领域进行评分,分别为:(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作及管理。

尽管ESGB所关注的问题与LEED类似,但在具体要求方面,两者却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一在于ESGB与LEED评分系统相比更为全面。尤其是ESGB针对建筑运作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专门开辟了一个评价类别并设定了相应的要求。

在材料使用评分方面,ESGB关注如何通过高效的结构设计,如使用高强度钢材和混凝土或轻型钢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而LEED在这一方面主要关注原有建筑及材料的再利用,对于减少材料使用并没有要求。

ESGB中所规定的大部分建筑标准或设计与中国国情密切相关,进而更易于在中国推行。当地设计师亦可据此进行设计。然而,其中的一些评分标准仍然较难实现。

六、结论

绿色建筑是用绿色的观念和方式进行建筑的规划、设计、开发、使用和管理,执行统一的绿色建筑体系,并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认证和管理,绿色建筑评价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也是催化剂。本文在最后也提出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改进方向体系。主要结论包括:(1)通过介绍中国绿色建筑的政策、成本和能耗分析及其发展趋势,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提出、发展状况,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态势良好,但还有诸多不足。通过上海世博中心和上海中心的案例分析看出目前中国实行“以ESGB为主,LEED为辅”的评价方式的优势。(2)分析了国外绿色建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对国外绿色建筑的类型的总结分析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的方向和特点,为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提供例证。(3)着重分析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优缺点,总结了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内容的异同。结合实际公共建筑项目案例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异。(4)通过上述分析,从加强宣传、健全法规、激励机制、推广模式、行政监管、科技创新、国际交流七个方面分析提出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建议,同时从政府扶持、适应范围、信息平台、经济效益四个主要方面提出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柳钦.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探讨[J].建筑经济,2011(06)

上一篇:“阶梯式”实践下一篇:刀具半径补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