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实践

2024-09-23

“阶梯式”实践(共12篇)

“阶梯式”实践 篇1

摘要:平顶山十一矿受煤层倾角大、埋深大等地质条件的影响,围岩构造应力大,巷道支护困难,长期以来虽采用多种复合支护形式,效果均不理想,巷道围岩得不到有效控制,在短时间内就要反复维修,成本居高不下,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在对己二胶带下山采区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和锚网支护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阶梯式全锚索支护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关键词:阶梯式,立体支护,巷道围岩,锚索

平顶山十一矿己二胶带下山巷道沿己16-17煤层顶板施工,巷道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有2~3层炭质泥岩伪顶,沿巷道顶板自下而上2.0,3.2,4.2 m处含有0.1~0.3 m厚的煤线,自然地在巷道顶板与稳定的基岩之间形成了3层弱面,而且巷道顶板围岩自身节理裂隙发育,顶板局部破碎,并有淋水现象。巷道标高-800~-900 m,埋深达1 100 m,巷道围岩应力较高,煤层松软,顶板整体承压能力较差。巷道两帮和底板是己16-17煤层,巷道底板容易出现底鼓。

1 巷道原支护形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1)原支护形式及规格。

巷道采用“锚网+锚索+钢筋梁+喷浆”支护。巷道规格3.8 m×3.1 m(宽×高)。顶板和巷帮锚杆布置间排距均为700 mm。顶板采用Ø22 mm×2 400 mm高强锚杆;巷帮采用Ø22 mm×2 200 mm等强锚杆。锚索采用钢绞线,规格Ø17.8 mm×7 500 mm,间排距均为1 400 mm。钢筋梁:Ø14 mm×4 000 mm。顶板、两帮背金属网。

(2)巷道支护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巷道围岩在高应力场的作用下,矿压显现显著,巷道变形严重(巷道最大收缩率超过60%),仅施工3个多月的巷道已经用金属支架复支1遍,但是,巷道变形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巷道围岩依然在继续变形和破坏。经过对该下山巷道围岩支护和矿压显现分析,认为原支护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对该下山巷道围岩节理、层理裂隙延伸和离层变形规律和变形机理认识不清。②原支护设计不适应该巷道围岩地质条件,锚杆和锚索支护没有对巷道顶板最容易离层变形的弱面进行及时、有效控制。③没有对裂隙发育的巷道围岩岩体和煤体进行整体性加固,巷道围岩的自承性和承载能力不强。④原锚网喷支护没有对巷道围岩形成整体性支护。其中:巷道顶板没有形成整体板块;巷道两帮和底板的煤体稳定性和强度提升不够,变形较大,扰动和破坏了顶板的稳定性。⑤没有建立和实施巷道矿压显现观测措施,没有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及变化规律的基础数据,无法提出针对性的巷道围岩控制与支护的有效措施。

2 立体支护原理

巷道在开掘后,随着巷道围岩应力的重新再分布,巷道表面围岩径向地应力消失,由于巷道围岩由外向里受到三向地应力不均匀现象的影响,且越接近巷道表面,巷道围岩三向地应力的差值越大。因由外向里巷道围岩处于一个不相等或不相同的地应力环境状态,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巷道围岩将由外向里开始伸展裂隙和变形,其中巷道变形包括岩体膨胀变形和岩体间离层变形。当地应力和矿山压力达到相对平衡的分布状态时,巷道围岩裂隙的伸展和变形停止;如果这种平衡状态受某种因素被打破时,巷道围岩由外向里继续开始伸展裂隙和变形,直至达到新的平衡为止,这就是巷道围岩变形演变的机理,这也符合岩体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出现的“断裂—损伤—流变”变化规律[1](图1)。

利用锚杆在巷道表面围岩造壳,采用短锚索支护与控制直接顶中软弱薄岩(煤)层和锚固段以下岩层,利用长锚索对巷道支护与控制围岩实施整体锚固,形成围岩表面补偿强度大、围岩深部补偿强度小的阶梯式立体支护结构[2]。

3 立体支护方案设计

根据十一矿己二采区下山巷道围岩水文地质条件,通过现场勘查和调研得知,采用巷道常规的锚网喷支护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巷道围岩在高应力状态下的支护环境。为此,提出巷道支护设计新方案:顶板采用2.8 m高强锚杆+M型钢带+金属网控制巷道表面岩层不破碎;用6 m短锚索控制巷道顶板两翼浅部岩层和肩角岩层;用10 m长锚索控制巷道顶板中深部岩层,为了主动对顶板上覆岩层施加径向、轴向、切向反向应力,故采用十字交叉倾斜布置。巷帮采用2.4 m等强锚杆+金属网+钢筋梯梁控制煤壁,如果巷帮变形仍然较大时,可在巷帮腰线位置沿每层倾向布置4~6 m锚索控制巷帮煤层。最终对巷道顶板上覆围岩和巷帮煤岩形成阶梯式立体锚网支护结构体系。支护形式如图2所示。

(1)采用“锚杆+锚索+钢带+金属网”阶梯式立体支护[3]。

①巷道规格4 000 mm×3 100 mm(宽×高)。②顶板和巷帮锚杆布置间排距均为700 mm。顶板采用Ø22 mm×2 800 mm高强锚杆,增设肩角顶板锚杆;巷帮采用Ø22 mm×2 800 mm等强锚杆,增设柱脚巷帮锚杆。③锚索采用Ø17.8 mm钢绞线,长6 000 mm,间排距2 800 mm×1 400 mm,两侧布置;对拉长锚索为Ø17.8 mm×10 000 mm,纵跨距1 400 mm,横跨距1 800 mm,横向对拉锚索介于2排短锚索之间布置,纵横向对拉锚索十字交叉居中布置,2对拉锚索孔对应向外倾斜布置,锚索孔与顶板夹角为60°。④顶板钢带为GRT M6型,长×宽 ×厚为4 000 mm×137 mm×4 mm,排距700 mm;巷帮采用Ø14 mm×3 000 mm钢筋梯梁,排距700 mm。⑤采用水泥砂浆等加固材料对巷道表面3 m以内围岩进行整体性注浆加固,并在围岩表面喷射50~80 mm的混凝土薄壳。⑥为防止巷道基础因遭受水蚀软化变形(片帮、底鼓),破坏巷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沿巷道一侧柱角敷设一条具有防渗性能的排水沟。根据现场巷道掘进中顶板围岩间夹煤线增多、标高变化较大等情况,倾斜对拉大锚索每排3根,居中大锚索垂直布置,同时,采用M型钢带将大锚索连接成一个支护整体,以提高护顶面积和支护强度。

(2)阶梯立体支护对顶帮的支护分析。

①由支护机理分析可知,阶梯式支护技术的锚固作用力可针对性地作用于各个软弱岩层之上,有利于控制岩层离层变形,有利于提高复合岩层组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②立体支护可对顶板围岩产生一定水平应力,可较快地缩小巷道围岩三向应力差值,有利于减小或抵消巷道表面产生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从而提高顶板的抗弯能力、抗剪能力和承载能力;③快速提高复合顶板巷道围岩整体稳定性,阶梯立体支护可以使支护强度增加,并与加固后的巷道围岩共同控制围岩变形与破坏。

4 不同支护对巷道围岩的支护作用

(1)普通锚网支护。

通过沿巷道径向方向布置锚杆支护与控制表面浅部围岩,再通过长锚索将加固后的表面围岩锚固在稳定岩层上。普通锚网支护对于均质巷道围岩,支护作用和效果基本可满足要求;但是对于巷道复合围岩,尤其是间夹有多层弱面或煤线的复合岩层组,由于没有有效地对易受矿压扰动产生离层变形的软弱岩层和煤线弱面进行支护与控制,更没有主动对巷道围岩施加反向切向和轴向应力,提高巷道围岩的抗弯、抗剪能力,易使巷道周围煤岩出现应力不均匀、软弱岩层或煤层弱面产生较大离层变形现象,甚至造成围岩整体结构失稳或冒落。

(2)阶梯式立体支护。

阶梯式立体支护技术就是针对岩层组中各个煤岩夹层和弱面的支护与控制需要而设计的,具有主动性、针对性、整体性等支护特点。纵向是通过阶梯式对巷道表面围岩进行加固、造壳,对中部软弱岩层和煤线弱面进行逐级阶梯式主动支护与控制,对表面围岩至稳定岩层之间的岩层进行整体支护与控制;横向是通过在孔外段施加预拉力对围岩主动实施抗弯、抗剪能力的支护与控制。主要特点:①通过在巷道围岩表面布置锚杆或小锚索,达到加固表面围岩的目的,并在围岩表面主动形成稳定的岩体外壳;②通过在巷道围岩表面布置中长锚索,并将锚固段逐级设置在预锚固的软弱岩层或煤线弱面之上,将岩体外壳和软弱岩层或煤线弱面之间的岩体锚固成一整体;③通过在巷道围岩表面布置能够产生径向切向和轴向锚固力的交叉斜拉长锚索,并将锚固段设置在预锚固的稳定岩层中,将岩体外壳和软弱岩层或煤线弱面之间的岩体以及长锚索锚固段以下的岩体锚固成一整体,最终形成整体稳定的组合拱梁结构。

5 支护效果分析

(1)测点布置。

巷道每间隔40~50 m设立1个测站,每站设立不少2组测点,每组测点间距不超过15 m,每组分别在顶、底、两帮中部布设测点。

(2)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观测与分析。

选取设立较早、变形量较大的2个测点(A1#和A2#)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图3所示的曲线。

曲线变化情况表明,采用该技术支护后半年内,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375 mm(移近量以底鼓为主),两帮最大移近量260 mm,且已趋向稳定,巷道围岩得到了有效控制,支护效果较好。

6 结语

阶梯式立体支护技术在十一矿应用后,通过半年的观测,巷道最大收缩率为17%,且主要变形来自于底鼓,远远小于使用原支护方法时最大收缩率60%以上。巷道围岩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了较好支护效果。这种支护技术解决了大采深、高应力、节理裂隙发育、复合顶板间夹多层软弱薄煤层地质条件下的巷道围岩支护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少河,姚海林,葛修润.裂隙岩体渗流场与损伤场的耦合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9):1 413-1 418.

[2]朱维申,李术才,陈卫忠.节理岩体破坏机理和锚固效应及工程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王建宇.地下工程喷锚支护原理和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0.

“阶梯式”实践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太阳》,下面,我将对第一课时的教学,从教材、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太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以“神奇的科技世界”为主题展开。本文是其中一篇科普短文,也是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说明性文章。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人类生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作者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对太阳的特点进行了具体说明,这也是本课写作上的一个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以及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说明性文章,这一实际情况。我将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说明方法的学习,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远、大、热”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说重点、难点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因此,我把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定为: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太阳的特点,初步体会课文怎样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结合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说明文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采用“引导点拨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适时给予学法上的指导;读悟结合法——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感悟理解文本;创设情境法——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走进文本;资源应用——通过数字资源的整合,以多媒体的形式将图文视听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教学方法的运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落实教学目标,拉近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潜移默化中将学法渗透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习惯。

1、读悟比较——本课是学生初次接触说明性文章,在学习列数字说明方法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朗读,发现具体数字与模糊量词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从而,将这种比较获得新知的方法教给学生。

2、图文结合——将抽象的说明方法,通过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来,让课堂学习变的生动、形象。

3、拓展迁移——为巩固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由句到篇阶梯式尝试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教会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运用新知。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第一环节

引用故事 导入新课

新课伊始,出示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并提出问题,太阳真的能用箭射下来吗?通过质疑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太阳的说明文。(板书课题)

第二环节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在初读环节,我设计了阶梯式读文。一读,请自由读 读准字音

为体现引导点拨法,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学提示,走进文本。通过请小老师带读方法来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这里特别指出“差不多”中“差”字的四个读音,教会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来选择读音。还特别强调“抵”和“氏”的书写,在指导书写时,按四步进行:生观察、师范写、生练写、最后展示。再读,快速浏览 把握内容

这一环节是在学生认知生字词后再次走进文本,目的在于整体感知。让学生明确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人类生活和太阳的关系。(板书特点、关系)在汇报交流中教会学生概括课文的方法。第三环节 读中感悟

初识方法

新课标中指出: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作品,有助于增强语感。阅读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理解文本。这一环节我准备按以下三步进行:

1、默读中勾画关键词句

默读前,我以动画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划出描写太阳特点的语句。这样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继续深入探究文本的兴趣。

2、交流中体会说明方法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组织交流太阳的远、大、热(板书远、大、热)三个特点时,我随机引导学生通过“读悟比较法、图文结合法”来学习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比一比”的这个环节,老师这里也有一句描写太阳远的句子,我们来读一读,说说这哪一句更好?为什么?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指名读、评价读、师范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从读中感悟运用具体的数字更能形象的表达太阳离我们远的特点,目的是为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说明文中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教学太阳大和热的特点时,引导学生从图片到文字分两步进行观察,教会学生用图文结合法来学习体会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为了让抽象的说明方法直观化,我利用太阳和地球的两张图片,以对比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视觉冲击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地球已经很大了但是太阳比地球还更大。这样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学习也就迎刃而解了。

3、拓展迁移中尝试运用

通过“说一说”这个练习,巩固列数字、举例子等的说明方法的学习。将学法渗透于中,教会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新知。第四环节 课堂小结 留有悬念

引导领学生结合板书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写作方法。那么,太阳和人类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板书?)下节课我们再来探讨。通过课堂悬念启发学生继续探究文本,了解人类生活与太阳的关系。

拓展延伸:阅读《鲸》的片段作为本节课的作业。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由句到篇,由易到难的过渡,及时的巩固说明方法的运用,尝试阅读说明性文章。

六、说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需要,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此板书简洁明了,起到引领作用。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的教学之旅。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意图、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5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

我认为展开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对教材的深入细致的解读、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把握重点难点。这篇课文是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组的讲读课文,第八组要求结合本单元走进故事长廊,感受它的魅力,体会其中的道理。这篇神话故事写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痛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课文重点写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所受的残酷惩罚。【说意图】

读了这篇神话故事我在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教神话故事呢?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呢?语言的积累?谴词造句的方法?我觉得更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的英勇壮举,感悟其感人的品质,让学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基于以上的思考,加上这是一篇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我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

1、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语言。通过语言表达的转换、对文本的回读、语言的创作等有效策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2、构建两个画面让学生来感受普罗米修斯的精神。用普罗米修斯伟大的人格品质来观照学生的精神世界,来培植学生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品格。

3、设计着力体现“提取文本语言——还原作品形象——引领语言表达”这一教学思想,努力达到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说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书写好左右结构的生字;了解“驱赶、惩罚”等词语的构词特点,以及理解这类词语意思的方法。

2、读出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作者的赞扬之情,以及火神着急、敬佩的情感。

3、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情,展开想象的方法,体会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甘愿为人类献身的英雄精神和作者的赞扬之情。

4、了解故事的内容和结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体会作者写火神的劝说、宙斯的残忍、大力神的相救对突出普罗米修斯英雄精神的衬托作用。

5、增强阅读故事的兴趣,感受故事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情,展开想象的方法,体会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甘愿为人类献身的英雄精神和作者的赞扬之情。教学方法

词语教学运用了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运用了创设情景、示范朗读、师生合作朗读等方法;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过程中,采用了层层推进的方法等。【教学流程】

请跟我一起走进教学过程,进行策略分析。在这里将呈现我的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我分四大环节进行教学。

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语文课堂教学应从易到难,由生活实践入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我的教学是从中国神话女娲造人和古希腊神话天神普罗米修斯造人开始,然后引入课题,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他的名字。从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这一课中的一些词很有特点,了解“驱赶、惩罚”等词语的构词特点,以及理解这类词语意思的方法。这样词语的学习,学生获得的是一类知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体现了学习语言文字规律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书写“焰”。师范写,学生练写。

三、了解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结构

本单元承载着一项很重要的语文训练内容,即学习“通过归纳课文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的结构特点,给予及时引导,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取火、劝说、受罚、获救)使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叙述顺序,把握了主要内容,有效落实了“了解故事的内容和结构”的教学目标。

四、体会人物心情,师生合作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后第三题——体会人物的心情,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抓住关键词从朗读中体会火神的着急,敬佩心情及普罗米修斯的坚定态度。在这一环节中多种朗读方式,如:个性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等,重在让孩子们从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情。

五、联系上下文,感受人物的精神

(一)感受普罗米修斯承受的痛苦。抓住关键字“锁”学习普罗米修斯铁环锁崖一部分,有些词语是绝对不能错过的。比如“死死地”,我让学生感受地是“死死地”地锁是怎样地“锁”?是一种什么滋味?锁住了什么锁不住的是什么?学生在读中感悟,让读成为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

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被鹫鹰啄食肝脏会是什么感受?学生用词语来表达,普罗米修斯承受的痛苦仅仅这一次吗?学生用读来感受。忍受了一天的折磨,到了晚上,他的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原以为痛苦就此过去,没想到我们又看到了那可怕的一幕: 学语文,语言永远是首要的。作者的灵感、激情、思想都融在语言中,语文还是拿着“语言”去影响学生情感、情趣、情操,积淀成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孩子学习语文,就是要立足于语言,从语言中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读得语感,读懂怎样的情感用怎样的语言表达。这永远是语文课最真实最有效的追求。

(二)体会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的精神 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思考两次惩罚的不同及两次惩罚中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在前后比较中使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普罗米修斯英勇无畏、坚强不屈的精神。

(三)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甘愿献身的精神:

学生齐读,有了火,人间的变化。感受普罗米修斯承受的痛苦为了什么?为了人类——人类造福、甘愿献身。

六、总结全文

出示结尾的一句话,理解破折号的作用,结合今天的学习,对普罗米修斯这位心中的英雄做一个评价,达到语言训练的目标。

七、拓展升华,赞颂英雄

雪莱的诗,便是充满激情的赞美,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在品读语言中,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与作者有了共鸣,有了融合,也有了表达的期望。这种强烈的期望就寄托在雪莱的诗。这对文本的这种精神内涵,老师没有一句说教,学生也不需一句口号,只是用这种语文的方式——用诗歌提升情感、熏陶情感,在运用中表达情感。【说板书设计】31普罗米修斯 面对困难——英勇无畏、坚强不屈 为了人类——人类造福、甘愿献身

小结: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希望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一种精神的领悟。普罗米修斯留给我们的孩子是勇敢坚强博爱无私的精神之光,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便是从文本的语言中收获到这样的一份厚重的精神礼物。《新课标》指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我在课后作业布置了:1.熟读课文,试着将这个故事讲一讲;2.思考:你对这个故事中众神有怎样的评价? 说板书设计

有人说板书是一部微型教科书,好的板书效果尤为明显,能达到一叶而知秋的功效。我在板书设计中力求做到简单、提纲挈领,帮助学生回忆故事情节,掌握课文大致内容;帮助教师梳理课文内容,突出重难点。从课文“天神”的身份出场,拯救人类,以“英雄”结尾回归,中间是一波三折的故事经过。条理清楚,脉络分明。31普罗米修斯

《古希腊神话》

天 神 故事起因

— — 盗走火种 故事经过:— — 宙斯惩罚 故事结果:— — 大力神相救 英 雄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品读重点词句,抓住教材留白,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学习其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这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学法

教法:本节课我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想像画面;用图片和音乐渲染课堂气氛;采用“复沓”技巧,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句段进行朗读。

学法:让学生以读促情,自读想像,角色体验等,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四、说教学流程

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环节一:整体感知“神话”。

为了帮助学生重新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为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在导入,板书课题后,我先让学生理出五个神的神号和名字,(出示课件)再以五个神为线索,提炼故事梗概。环节二:对比研读“取火”。

1、在教学中,我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所以,在教学普罗米修斯“取火”的这个片段时,我设计了一个画面对比:没有火——有了火。(出示课件)学生细读,找到这两段文字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想象人类没有火的悲惨生活画面和有了火的幸福生活画面,体会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然后借助反义词填空再次强调(出示课件),从而使学生深刻领悟到:普罗米修斯之所以触犯天规盗取火种,完全是源于对人类的关爱。

2、语词对比:反义词填空。

假如没有火的生活是危险的,那么有了火的生活就是_ 假如没有火的生活是寒冷的,那么有了火的生活就是_ 假如没有火的生活是黑暗的,那么有了火的生活就是_ 环节三:集中体验“受难”。

为了引领学生理解文本,更好地感受普罗米修斯的无私伟大,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精神。在教学“被锁”画面时(出示课件),围绕着“死死地锁”这个词,我设计了三次不同强度的语言渲染,引导学生情感体验。

师:原本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享受荣华的天神普罗米修斯,现在呢?

师:此时此刻的普罗米修斯饿不饿,渴不渴?他为什么不吃不喝? 师:普罗米修斯被狂风吹着,被暴雨淋着,他冷吗?他为什么不躲一躲呢?

让学生在自己的回答、朗读中一次又一次地把“锁”字圈出来,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普罗米修斯这位天神为了人类所受的苦难。想象“被啄”画面(出示课件)

这段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文本,不处理,是对苦难的逃避,然而,要让学生直面那么血腥的画面,我于心不忍,于是我选择了移情,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深深刺痛心的词语,再把这些词语抠掉与原文对比朗读。然后问学生宙斯会不会同意普罗米修斯减少痛苦?引导学生说说此时想对宙斯说什么?用宙斯的自私狠毒与天神普罗米修斯的无私伟大进行对比,让学生更能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的无言大爱。环节四:深入感悟“博爱”。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让自己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提高课堂效率,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出示课件)普罗米修斯尽管受到了残酷的惩罚,但是他没有屈服,看,在高高的悬崖上,铁环死死地锁住了他的身体,鹫鹰狠狠地啄食他的心脏,但他没有认错,他那坚定的目光看着远方,看着出下的人类,他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人间有了火以后的幸福生活画面并把它写下来。在汇报交流中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欣慰、高兴的心情,所以当火神劝他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时,他坚定地回答:(出示课件)教学这一环节,我没有单纯地让学生谈感受,也没有中断学生的感情来体会一个突兀的语言对比训练,而是用一个问题将两者融为一体:普罗米修斯为什么不这样回答?(课件出示)“为人类造福,没有错。”、“但不会承认错误,不会归还火种。”这样把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很自然地从语气的对比中体会到普罗米修斯的坚定。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感受普罗米修斯甘愿为人类牺牲自己的决心。在此,我创设情境,引读这句话。出示课件(普罗米修斯的受难图),在悲壮的音乐声中:

师:你听,这声音,在高高的悬崖上又一次坚定地响起…… 这声音,在狂风暴雨的洗刷后再清澈地响起…… 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这坚定的声音回响在每个人的心上…… 环节五:移情体验“博爱”。

1、为了让学生体会爱的真正意义(出示课件),在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普罗米修斯如果没有被解救,还有解救的希望吗?你们愿意解救他吗?把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同情、关爱和人类对普罗米修斯的感激、敬仰之情融为一体。然后再用多种形式引读法国哲学家澎沙尔的名言(出示课件)。学生不仅仅深入到了文本的语言中去,走进了人物内心,而且自己的情感也得以升华.五、说板书

本课板书虽然简单至及,但却串起了整堂课“火”与“爱”的两个篇章,并且诠释了课文的主题——一曲爱的神话。

三、教学流程

1、课前游戏,服务课堂。

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神话故事兴趣浓厚,尤其对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情有独钟。曾经学过的课文《女娲补天》、《盘古开天》等都是孩子感兴趣的人物。对这类课文的学习,学生热情高涨,主动参与,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孩子们对神话故事有了一定的储备,但是,《普罗米修斯》这个神话故事与孩子有一定的距离,里面出现的一些人物名字也比较难读。课前和孩子们一起做“巧舌如簧”的游戏,让孩子们读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名字,“宙斯、阿波罗、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等,把这些神话人物放在游戏中让孩子们去熟悉,就会减少一些压力,读起来会更顺口。然后以“这些人物都在我们要学的课文中”导入,孩子们一下子对课文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喜欢它,有一种急于要了解课文的迫切感。对整篇课文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所以我想让孩子喜欢这些人物,喜欢这篇课文,从而促成教学的有效性。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堂伊始,让孩子走进课文,尽情地朗读,读正确读通顺,花时间让孩子沉下心来读书,不但让孩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也为后面的理解感悟作铺垫。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我目前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四年级的孩子应该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这也是我们需要培养的语文素养,读了课文能概括主要内容,听人说话,你就能抓住要点,写篇文章,你也能围绕中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日复一日,学生的概括能力自然可以提高。

3、自主感悟,巧妙引导。

自主是学习内核,感悟是个性化阅读有效的途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本课教学时,让孩子们读课文,找出令自己佩服和感动的句子,然后进行交流展示。但是在强调学生自读感悟的同时需要教师巧妙的引导。文中有一个句子,“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景象,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在理解感悟这个句子时,我设想分三步进行引导,首先让孩子联系日常生活,设想地球上没有火种时,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学生朗读、体会没有火的巨大痛苦。第二步,“孩子们,看到人类的不幸与痛苦,普罗米修斯是怎么想的?他又会怎么做呢?”这个环节不仅是发挥孩子们的想象,更是为感受普罗米修斯的精神作铺垫。最后,“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普罗米修斯?”一个善良,勇敢,博爱,舍己为人的普罗米修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并且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里。三个环节层层推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的发挥,体会人物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语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三维目标有效达成。

4、情感升华,品悟精神。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课堂上师生之间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纽带。为了人类的幸福,普罗米修斯放弃了自由,放弃了自己的幸福,甘愿受罚,忍受各种痛苦。他忍受了怎样的痛苦呢?让孩子们默读课文6、7、8自然段。一般情况下,孩子们总是先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普罗米修斯遭受的痛苦只有这些吗?一句话,又让孩子们想到了很多很多。面对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普罗米修斯后悔了吗?动摇了吗?屈服了吗?引导学生体验普罗米修斯的心理。进而重点品读“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甘愿为人类而受苦。”抓住 “不、也不、甘愿”等,悟出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最后,通过引读下文,让学生知道这种精神不仅感动了人类,也感动了希腊大英雄赫拉克勒斯,他不远千里前来解救,使普罗米修斯获得自由。

学文至此,学生对普罗米修斯的精神、品质有了深刻认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孩子们,要是我们送给普罗米修斯一个美称,我们会送他什么呢?”(善心大使,勇敢的使者,爱民之神,坚强之神)在这里,给普罗米修斯一个美称,需要经过孩子们的思考和判断,这个思考和判断的过程,使普罗米修斯的精神品质在孩子们的心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内化。

5、课内学习,课外延伸。

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当下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的问题全部不剩的解决,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想这才能体现“大语文观”。课本就是一座桥梁,如何在目标达成的基础上,生成新的资源,生成新的目标,真正让语文课堂走向开放。所以在本课的最后,我们安排了一次质疑,有位孩子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既然普罗米修斯是为人类盗取火种,为什么还要受到惩罚?”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希望能通过这节课,激发学生去推开《希腊神话》宝库的大门。

“阶梯式”实践 篇3

关键词针灸推拿;阶梯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22-0122-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院校己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渠道,针灸推拿专业教育也逐渐完善。针灸推拿作为中医学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正在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社会需要未来的针灸医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掌握现代医学科学的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和人文理念。这就需要我们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以适应这一转变。我们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针灸推拿学阶梯式临床教学模式,并不断完善,在针灸推拿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针灸推拿学阶梯式临床教学模式的提出

1.1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需要

目前,针灸推拿已广泛地用于治疗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疾病,并扩展于美容、保健和康复等方面同时,国外对中医学特别是针灸推拿的认同度越来越高,这为针灸、推拿人才就业提供了极有前景的市场。因此,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人才需求,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系统的知识和能力训练提高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培养水平。

1.2适应当前针灸推拿学专业培养目标与方向的需要

培养新时期的针灸推拿专门人才,为各级医院及研究单位(包括攻读硕士研究生)输送合格的人才是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专业培养的目标。就本科针灸、推拿专业而言,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中医、西医知识之外,还应重点系统地学习针灸、推拿学知识并接受专业训练,这样他们走出校门之后,专业方向才能明确。因此,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愈加重要。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够使同学们循序渐进地锻炼专业素质,提升就业能力。

1.3改进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需要

针灸推拿教学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基本是采用教师传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的学习模式。以记忆、灌注、考试为主,只强调教师的教而不注重学生的学,重知识传授,而轻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教学的被动地位,未能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终造成学生在临床上动手能力差,面对患者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从而影响到学生就业。阶梯式临床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强化训练,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连贯性不足与运用障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2针灸推拿学阶梯式临床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界定

阶梯式临床教学模式就是指为适应当前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根据针灸推拿学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按照人类认识事物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客观发展规律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把针灸推拿本科学习分解成若干个阶梯,根据每一阶梯的教学目标系统围绕专业能力塑造、知识传授、素质培养进行教学,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3针灸推拿学阶梯式临床教学模式的总体框架

3.1基本思路

针对传统临床教学模式的弊端,我们确立如下改革思路:通过改革,建立合理、优化的课程结构和体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强化学生思维方法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考核评估体系,采用科学、系统的考核方法,实现课程考核由以考知识记忆为主向知识、技能、态度综合评估转变。

3.2实施方法

3.2.1第一阶段:基础教学环节

1)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教学。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是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前提。这一环节的最基本目的是打牢学生的临床基本功,确保学生在面对病人实习之前掌握“三基”,不把病人当作实验品。为此,我院制订了“关于加强基础课、专业课教学的规定”,规定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以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的,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与要求。

2)加强教学质量评估,优化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评估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通过评估,可以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促使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本院建立专家评教、教师互评和学生测评的三级评价体系。一是聘请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专家作为专职督导人员,随机检查教学过程及其关键环节,发挥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传、帮、带作用,提高了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安排学院主管教学的领导以及教师相互听课并进行客观评价;三是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最后,根据三级评价结果,对优秀教师的教法给予推广,并对评价结果较差的老师提出整改意见,最终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3)通过学术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根据教学进度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讲座和学术、学习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稳定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讲座过程中,专家能够了解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在讲座、交流过程中,同学们能够接触到本专业最前沿的进展情况,增强了学习兴趣,稳定了专业思想,夯实了专业基础,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

3.2.2 第二阶段:竞技锤炼环节

1)每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大奖赛,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青年教师打下扎实的教学功底,更是重中之重。通过举办教师教学大奖赛等方法,拓展多种培养途径,促进青年教师教学上台阶、上水平。经过几年实践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不仅使基础医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也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2)每学期在学生中举办基本功大赛,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正确临床思维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来自刻苦的学习和不断的钻研。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不应当是纯理论的探讨,它必须根植于教学实践。举办学生基本功大赛是检验和提高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良好手段。基本功大赛考查内容包括功法、针法、经络腧穴定位等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针灸推拿手法技能操作掌握情况等。每个环节均由专家对学生的回答以及操作做出点评,纠正学生的理论知识上的错误和操作手法上的不足。基本功大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检测能力的平台,用竞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理论学习和手法练习的热情。

3.2.3 第三阶段:实践提升环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医学生要不断强化基本临床训练,在实践中加强逻辑推理和整合能力,学会逐步总结归纳病人的所有信息,并用相关理论来解释病人的各种表现。为了使培养的学生一走出校门便能基本上胜任自己的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就要求我们在校期间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尽早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开设各门教学实践课。实践教学首先要抓紧课堂中的实践机会。我院针对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应的实践教学课,如点穴科

(下转第129页)(上接第122页)

推拿手法课、康复实验课等。在实验课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强化操作训练和能力训练,适合在实验教学中的理论讲授部分,从理论向实验转移,单独设立实验课程;在实验课考试考核方法上,与理论课同样要求,单独考试或考核,并以动手操作与笔试结合。

2)建立临床带教及病例讨论制度。临床实习带教是针灸推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不仅教学生技能,同时也传授情感[3],是实现培养目标、落实教学计划的关键。我院在规范临床带教,严格选拔带教老师,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考核;定期召开带教老师及实习学生座谈会,注重实习生及校方对临床带教老师的反馈评价,环环相扣,在临床带教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另外,我们采用病例讨论的教学方式,通过临床的真实病例所呈现出的病情及变化,引导、鼓励和要求学生从复杂的病情表现中,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通过临床诊断思维,使学生学到在书本上难以学到的临床诊断思维和治疗技能。

3)鼓励并带领学生定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实践能力是衡量针灸推拿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为提高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我院成立了针灸推拿协会,由辅导员作为协会的指导教师,聘请本专业的专家、教师和优秀的研究生进行义务授课和指导,为提高实践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我们经常组织同学利用节假日外出进行义诊活动,免费为群众提供医疗咨询和服务。同学们用针灸、推拿、耳穴等疗法为普通市民治病,既方便了市民,又使自己有了亲自接触病人的机會。加之教师有针对性地边讲解,边示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长了才干。许多同学在参加义诊后说自己找到了做医生的感觉,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

3.2.4 第四阶段:评估验收环节

为相对客观、有效地评价针灸推拿专业学生毕业实习临床技能情况,本院在中医院校创造性地制订了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实习临床考核规范体系,从病史采集能力考核、体格检查能力考核、辅助检查运用能力考核、经络、腧穴及针刺技术操作能力考核、推拿手法操作的能力考核、病历书写能力考核等六个环节进行考试。该体系在毕业考试及阶段性考核以及出科考试中运用,突出了针灸、推拿手法操作能力的考核,可操作性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应诊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4 针灸推拿学阶梯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阶梯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明确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参与职业生涯的自我设计,循序渐进地提高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独立为病人服务。该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创造性,有利于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也让学生自己有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对巩固针灸推拿专业思想,优化教学结构,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总之,阶梯式临床教学模式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实际教学实践,该教学法在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中医药高等教育临床教学科学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吴素香.21世纪医学思维方式的新特征[J].医学与社会,2000,13(4):1-2.

[2]曾勇,鲁映青.论临床思维概念[J].医学教育探索,2005,4(1):46-48.

[3]梁涛,李峥.论护理临床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J].中华护理杂志, 1999,34(3):167-168.

作者简介:

高校实践教学的阶梯式协同发展 篇4

国外高校十分重视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牛津大学前校长克林·卢卡斯认为,“只有在大学里,我们才最有可能找寻到经过深思熟虑,以证据为依据并且不受价值判断污染的结论”。他认为大学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研究,切实地发现过去不为人知的现象或特性,检验继承而来的知识,证实种种假设,并确认这些知识的合理可靠性。成立于1963年的约克大学是英国高校中的后起之秀,校长坎托认为大学应对教学和科研同等重视,教师应致力于开展杰出的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有一流的学习体验。可见,国外著名高等学校的成功来源于研究和教学并举的方针。

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2011计划”以动态、多元、融合、持续发展为特色,重在推动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推进高校深化改革,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与外部体制机制的壁垒,引导所有高校紧密结合各自实际,以不同方式踊跃参与协同创新[1]。由此看来,在教学上递进式协同发展模式正是国家教育思想的体现,在教学上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实践教学的现状

随着普通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任务也在逐步加大。由于理论课堂上时间和空间有限,不可能对学生一一辅导,因此只有增加课后学习的机会,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领域。实践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现在高校的实践教学是以课程为主导、有限学时的实践活动,因为受到实验学时的限制,所以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由于资源的紧缺,学生只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实验操作,同时,实验室管理制度也是制约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已经被这种教学模式禁锢住了思想。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去实验室做点什么,都是被教师安排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操作,从进入高校开始到毕业,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安排。鉴于以上因素,实践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2 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协同发展

针对普通高校的现状,为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将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应打破专业与专业间、学院与学院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这一点对于有效地利用教学设备非常重要。每一个学科不可能把所有的设备、仪器购置齐全,学生在几年的学习中会涉及多方位的知识,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受专业、学院的限制,根据需要享用教学资源,那么对学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再者,打破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之间的壁垒,共用教学资源,创造互帮互带、共同切磋的环境。让研究生参与指导本科生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他们对基础内容了解透彻,另一方面,可以强化自己的认识,加深其理解。学生通过合作的学习形式,还能提高沟通、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增加课外实践项目,如暑期培训、课程后实践,把实践考核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把课程的集中考试分散到实践活动、课程学习以及综合考核几个环节。

本科生实践活动是全面打基础的过程,不分主次轻重,通过实践训练夯实基本理论,强化基础技能,提高基本素质,锻炼科学素养。研究生的实践活动具有针对性,是与课题内容相关的深入实践,针对某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挖掘。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到实验室指导实验,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实验中的疑点就是学生创新的起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新的假设并进一步求证,求证的过程就是创新过程。在研究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科研渗透,将科研内容转化为教学实验,会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对实验信息收集、整理、加工、综合分析的能力,提高其科研素质[2,3]。

3 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阶梯式发展

在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将学生按照水平高低、能力大小分出不同层次进行指导,以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力。下面针对机械类课程进行举例说明:

对于数控机床,不同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的掌握程度,刚入学的学生,可以增加感性认识;对于学过数控加工的学生,可以熟悉数控系统的结构、控制方法、信号转换方式等;对于学过测试技术的学生,可以利用机床的三坐标系统进行加工精度测量;对于研究生,则可以借助现有数控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以扩展其功能。同样,对于电容测量系统,本科生要了解电容传感器的几种应用,研究生可以针对电容传感器薄膜厚度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湿度、温度、均匀度、材质、与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再以测试技术课程实验的转子系统为例,该系统由基座、回转轴系、测量传感器、信号处理及计算机系统组成,可以模拟机床的主轴振动。

对于本科生,可以采用单个电容传感器或电感传感器对转子系统的振动进行测量,经过电容测微仪或电感测微仪进行信号放大,并由计算机采集获得测量结果。在测试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测试系统的组成、信号的转换过程、信号的存储方式等。

对于研究生,在学习了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课程后,采用三测点法测量的原理,以三测点法圆度测量方程所蕴含的理想基准点来比较被测转轴轮廓上对应点的径向偏离,即采用3个电容传感器互成一定角度,同时测量转轴的振动,通过对3种并行数据的采集控制,对测量误差进行分离和修正等方法,实现大型轴类工件振动的高准确度动态测量[4]。由此,涉及的内容包括对三点测量系统的建模、数据分类处理、信号滤波、FFT变换、误差分离等,整个测量过程克服了单个传感器的测量缺陷,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该系统不仅注重测试过程,还强调信号的分析方法,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更加深入了解,使得理论与实践能力同时提高。

4 实践教学阶梯式协同发展的措施

为了实现教学的阶梯式协同发展,要给学生创造出多维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单一的课堂学习转变为借助图书馆、网络交流、实验室探索等多种渠道,拓宽学习的空间。随着实验室的开放,图书馆和实验室将成为大学生平等共享的两大资源,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完成计划内或计划外的实验,这样实验的时间灵活了,单人单台仪器效果会明显加强,同时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在维持传统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增开新型、综合的实验作为自主实验,既保留传统的实验内容和方式,又要推出新内容,多种实验模式并存。学生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可以全天候进入实验室与教师探讨问题,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到实验室独立完成一定的实验,或者亲自去指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探索。这样可以让师生之间更加亲近,更利于交流。可以给勤奋好学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与内容限制到实验室完成自己想做的实验;对于不太自觉的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规定一个基本的实验内容,也就是必须完成的、达到及格水平的实验项目,这样就灵活多了。同时,在疏通教学渠道后,学校教学资源可以高效的应用于教学,科研成果也能及时应用于教学

5 结束语

建立教学绿色通道、实现无障碍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只有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改变管理方式,才能把实验室变为学生与教师交流和自主学习的平台。否则,永远有一道屏障横在教师和学生面前,成为制约师生关系的障碍。

让实验室真正面向学生开放,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点滴投资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完善的过程,这中间会触及学校相关的管理制度,所以,除了资金的投入,恐怕更大的障碍是那些无形的约束。

总之,要使实践教学实现递进式协同发展,首先需要学校有力支持,偏离学校的办学主导思想,任何想法也只能是一颗种子,即使再饱满,如果没有发育的土壤,也永远不可能开花结果。因此,只有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我们的教学思想才会有依附的主干,才会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摘要:针对普通高校实践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教学绿色通道、实现无障碍教学的设想;通过打破专业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并以机械类课程为例,在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将学生按照水平高低、能力大小分出不同层次进行指导,以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力,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能力将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实践教学,协同发展,阶梯式发展

参考文献

[1]2011新华教育论坛[EB/OL].http://www.xinhuanet.com/edu/dgjyzs/hdsy.htm.

[2]刘友金,刘莉君.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构建:湖南科技大学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1):47-49.

[3]许家瑞,周勤,陈步云,程蕾,温光浩.构建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4.

五步阶梯式写作训练模式初探 篇5

纵观目前的我们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既缺乏教本的参考,亦缺乏梯度的设置,更少高效的教学训练模式,作文教学往往重视训练学生作文的技巧而忽略了学生写作积累和写作心理过程的分析,学生写作能力也是不能有效提升。

作文的心理过程及其特点决定了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具体表现为三方面:一先积累后表达的规律;二由摹仿到创造的规律;三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的规律。基于以上认识,我把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优化整合为“五步阶梯式”的导写模式。首先,每学期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专门的“作文素材搜集本”、至少一本初中优秀作文书,按每学期训练六篇制定作文教学计划确定阶段习作主题,每篇训练历时三周按以下五个步骤依序开展:

第一步:选定话题,积累素材。老师按教学计划确定阶段写作话题,然后指导学生积累素材。这种积累来源有两种:一为读书积累,一为生活积累。我让学生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随时随地收集整理与写作话题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写作素材。谈话笔录、观察日记和生活感想是生活积累的好办法,摘抄名言警句、歌词或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是读书积累的好办法。积累写作素材解决了写作空洞无物的病根。这一环节的要点在有目标有落实,坚持不懈。

第二步:范文引领,提升认识。即在学生有目标的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优秀作文选中找出契合阶段写作话题的优秀作文尝试研究分析其用到的素材和写作特点。首先让学生课外在优秀作文书上找自己喜欢的契合阶段写作话题的优秀作文,提高对写作的认识。其次给学生讲清写作训练话题的意义、教给学生分析优秀作文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析的角度,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的重点,再次让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个别辅导答疑,帮助学生认识优秀作文的可借鉴学习之处和不足可优化处,如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学生感到自己写作的不足是什么就侧重什么。

第三步:仿写套用,表情达意。即在前两个阶段训练的基础上,就确定的阶段写作话题让学生尝试动笔表达,着重让学生仿照优秀作文的样子选择运用积累的写作素材,可用别人的语言写自己的生活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强调仿写套用这一点,学生主要考虑自己写作中仿的像不像,套用的多不多。在此要求下,大胆动笔,学生完成习作。

第四步:修改点评,优化表达。这一阶段先将学生交来的仿写习作按写作水平每四人组成一小组并随机发给小组集体评,要求写出评语;接着生生交换互评,也写出评语。随后课外让学生自评写出反思后上交,最后再由教师批改。这一过程重点也是引导学生理解写作与生活、写作与语言、写作与思维、写作与情感的关系。学生的修改点评重点不是“评”而是“改”,以优化语句表达为目的。教师的批改重点是“评”而不是“改”,以总结学生收获进步、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不足为主,以便将在下一篇训练过程中予以纠偏矫正。

第五步:反思总结,推陈出新。这一阶段是在完成第四步的基础上讲评学生的习作,重点指出立意构思、选材构思、语言运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教给学生作文升级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反思从积累到成文的全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课后不做任何参照再次独立完成一篇作文力求推陈出新,充分体现自己阶段写作学习成果。

以上“五步阶梯式”写作训练模式基本观点是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关注写作目的和对象,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态度、写作习惯及创新意识。其关键是:一训练量要到位,特别是练笔、美文抄写和典型文章的特点仿写;二是修改要到位。抓住缺点反复修改,一定要改到完美为止。

这种写作训练模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巧指导,而是怎样让作文回到现实生活中。所以,老师的任务应该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课内分析讲解、课外观察示范、范文的评析引路等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认真去观察,用心去领悟;二是通过各种途径改变学生对作文的误解,尽快让学生的作文从“假”“大”“空”的编造中回到现实生活,回到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用自己眼光自己的头脑观察身边生活、认识生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论写作教学》.[2]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现代语文教育学[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主编:靳健石义堂(218-243页).[4]娄胜文.构建序列,愉快导写[J].语文教学通讯,2008(7-8B).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222)科研论文

二线城市房价阶梯式爬升 篇6

但是记者经过多方采访后,发现不管是专家还是业内人士,都对这种说法持否定态度。专家认为,今后房价发展模式是以“爬台阶”的形式展现出来。所谓“爬台阶”,是指房价经历一段上涨阶段之后,便会在某个位置停顿下来,在盘整的过程中蓄积上涨的能量,而条件成熟之后便又会再次上涨,如此多次反复。而在这每一次的反复过程中,房价都会上一次台阶。

对此专家表示,对丁有换房需求的购房者来说,在盘整时期把握机会出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东莞“楼市雪崩”真相

有报道称,东莞楼市在今年2月的最后一天突然“雪崩”:由品牌发展商万科旗下的城区主力楼盘万科运河东一号率先上演了“跳水”秀——该楼盘推出一栋96套的“建行东莞分行团购价”单位,在原有基础上7折跳水,最低价4182元/平方米,毛坯均价5500元/平方米。此价格与去年9月23日推出的一批精装修房均价7800元(含每平方米800元装修)相比,降幅达20%。

此后,光大地产、丰泰城等也分别推出了一批最低价4000元/平方米,均价5500元/平方米左右的“特价房”或新组团。同比去年这两个楼盘10月份的均价,降幅也在20%左右。甚至有东城区某楼盘推出“现楼3980元起”的震撼价!

目前市场主力房价在5500元/平方米左右,这一价格正好与2006年10月前后持平。少量房源价格降幅达2500元/平方米,这一价格比起去年7月份6837元/平方米的峰值,降幅超过30%。

东莞的房价是不是真的雪崩了呢?记者连线目前在售项目售楼处时得知,在售的楼盘中仍然有打折促销现象,如光大地产旗下的景湖春晓,部分特价房售价在5600元/平方米左右,下调30%,这家公司在此前已跟随万科开展过促销活动,因此不足为奇。但也有一些在售楼盘并不为所动,如君悦2046售价仍然为7000元/平方米,未做调整。

记者连线东莞本地的中介公司得知,目前房价的确是有所回调,但是并没有媒体所描述的那样:直降30%。东莞合富置业南城片区一家分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周边:于房的确有少量卖家降价抛盘,但大多数卖家心态还是很平和。而记者连线另外一家中介公司东莞满堂红地产吉之岛店工作人员潘小姐时,得到的说法也与前面的说法一样,即目前房价并未出现人幅降价现象。

对此,东莞本地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东莞部分楼盘采用打折促销手段,并不能与房价下降划上等号。东莞光大地产也是打折促销参与者之一,该公司策划总监乔启军在自己博客中写道,“打折”是楼盘有针对性的促销手段。一般来说,“打折”的都是一些积压下来的,房型、朝向等不尽好的房子,考虑到该类产品市场接受度低,通过性价的拉动,以比较价格优势来促进销售。他特别提到,万科运河东一号对外号称“七折”,但细算起来实际上仅降价10%~15%,远小于“七折”的30%。其他楼盘近期的“打折”也一样。

广东省房地产协会市场研究部主任黄福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东莞的房价并未出现“雪崩”现象。他说:“此前东莞房价受深圳影响,快速上涨,而眼下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了作用,房价适当回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出现盘整是正常现象

据了解,目前珠三角区域的深圳、广州房价继续处于振荡调整中,各种打折促销活动也没有扭转住宅成交量持续萎缩的态势。其他一些区域楼市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打折促销活动,在长三角区域,上海出现了一些零散的促销活动,杭州的一些开发商试图通过打折促销加快销售,南京郊区也出现多个楼盘打折的现象,但这些城市都未改变住宅成交量低迷的局面;地处环渤海区域的北京也未能独善其身,在陆续投放市场的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的周边楼盘也出现了促销活动,市场又迎来了新的一轮盘整时期。

“就我看来,目前国内部分区域房地产市场出现回调迹象,房价向合理区间回归。但长期来看,我国正处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阶段,居民居住水平较低,未来房价总体还是上升的趋势。”国务院发展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廖英敏研究员如此告诉记者。她表示,近几年,经济增长偏快的背景下,房价上涨幅度较大,曾通居民购房困难,国家加大了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并逐渐显现成效,使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都市圈等同内经济发展最快的二个区域,楼市趋冷,房价出现盘整迹象。

廖英敏说:“日前房地产市场还是处于发展阶段,需求非常旺盛,尤其是前段投机性需求较旺,导致房价快速上涨,为了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理所当然会对市场进行调控,因此出现盘整是再正常不过的。”

专家表示,当房价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上涨之后,便会停顿下来,这已成为一种正常现象。而观察每次盘整时期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不难发现虽然有部分涨幅过大的物业价位出现小幅回落,但相对于启动之前还是有一定的涨幅。最为重要的是盘整的表现形式也只是小幅波动,没有出现大面积大幅降价现象,更没有发生“跳水”甚至“崩盘”的现象。

二线城市房价不会“崩盘”

二线城市房价会不会“崩盘”。我们可以从空房率来进行分析。

任志强表示,目前中国的城市人口仍在不断扩张,住房的刚性需求仍在扩大,现有的商品房开发量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缺口。大多数房价上涨速度过快的城市,恰恰是城市存量房空屋率较低的城市,或者是非常住人口购买率较高、虽有空屋但无助于解决实际居住需求的城市。

据了解,目前排在空房率最低前几位的城市乌鲁木齐、长春、贵阳等,统计资料显示,在2007年乌鲁木齐的空房率全国最低,仅0.34%,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公布的“2007年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数据显示,乌鲁木齐以21.3%的涨幅排在第一。在空房率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重庆、长春等城市的涨幅也超过了全国10.5%的平均水平。

专家分析认为,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因此空房率也普遍偏低。由此可见,对于空房率原本偏低的二线城市来说,有实在的刚性需求为后盾,发生房价“雪崩”现象几乎不可能。

观望期选择机会更多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东)副院长陈晟认为,从长期看,由于支撑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因素将长期存在,因此房价整体上涨的趋势仍然不可避免。而在未来一两年内,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出现全国房价平缓上升、局部区域房价理性回归、个别热点城市快速增长并存的格局。

陈晟进一步阐述说,是基于房地产市场供给相对有限、需求依然旺盛的基础判断做出上述预测的。从供给上看,住宅供给依然偏紧,这是由有限的住宅用地供给决定的,加上开发商在不明朗的市场下可能会调整企业城市布局并放缓拿地推盘的节奏,由此可以认为商品住宅供给近期依然偏紧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从需求上看,住宅需求依然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增长水平、较高的银行储蓄比例和较低的存款利率、较年轻的人口结构、较多的高校毕业生,这些都客观上促使需求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以阶梯式体验推进实践性社会教育 篇7

案例一:在“香喷喷的食物”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各种美食的名称也品尝了许多美食,主题活动更加注重社会领域方面的真实体验,和孩子们一起开启自制美食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阶梯实践:家长协助购物,稳扎稳打,亲子制作水果创意拼盘。家长协助孩子走进超市选购水果,掌握挑选水果的生活技巧,初步了解购物的全过程。家长引导幼儿将水果清洗、去皮、切割、造型、拍照、品尝。

第二阶梯实践:小组购物,摸索前行,面点师助教饼干制作。幼儿根据面点师给出的制作饼干所需食材的图片,分小组分食材进行采购。在商品繁多的超市里怎样才能尽快找到自己小组所需的食材是本次实践的主要任务。记得孩子刚进超市后某小组成员就在路线上产生了分歧,孩子们大胆地说明自己选择路线的理由并说服他人,学会了看标志牌;在找不到商品的时候,孩子们出主意、想办法,学会了用礼貌的语言与超市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购物后幼儿在面点师的协助下学习制作饼干,品尝美食,并懂得分享,向其他班级赠送美食。

第三阶梯实践:动手实践,大步迈进,帮厨乐享蒜苗炒蛋。在主题活动开展前期,孩子们每人种植了一盆大蒜,每天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照顾自己的大蒜宝宝,待蒜苗长高后孩子们开始跃跃欲试,每人收割自己的蒜苗;小组尝试摘菜、洗菜,孩子们相互学习:“这个怎么摘,是这样吗?”“你看我洗得多干净!”厨房师傅指导幼儿自己动手打鸡蛋、切蒜苗、观看蒜苗炒蛋全过程,体验动手劳动的快乐。孩子们还提议发出邀请函,欢迎其他班的小朋友来班级做客,品尝美食蒜苗炒蛋。

案例二:在“秋天多么美”主题活动中,好多幼儿园都会带孩子们感受秋天的丰硕和美丽,组织孩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以一次收获作为活动的结束点,秋收过后等待春暖花开,进入第二实践阶段:在班级自留地上进行播种,体验播种的乐趣,掌握播种、管理的技能,感受农民的辛苦。

“阶梯式”实践 篇8

一、阶梯式项目实施的依据

1. 高职院校学情和教学现状分析。

学情分析:高职院校的生源构成情况比较复杂, 除少部分为中职生 (3+X证书) 外, 大部分为高中毕业学生, 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科生亦在工科专业就读。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的参差不齐, 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学情呈现出阶梯式分层态势。由此在学习中出现这样的现象:基础差的学生由于难度大, 跟不上, 产生畏难情绪, 不愿意去学。学习突出的个别学生不满足于现有教学的难度, 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教学现状:在教学内容上, 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 忽视了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组织方式上, 教师满堂灌,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评价上, 仅凭一张考卷、决定学生的优劣, 忽视了学生的智能多元性。这些现象必然造成教学中存在一些盲区, 难以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电气控制与PLC》课程项目化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 “项目化”课程模式日益受到职教研究者们的关注, 很多院校都在进行项目化课程的改革。“项目”是重要的学习载体。因此, 选择什么项目、如何设计项目的知识负载、如何实施项目、实施的水平如何, 都是影响课程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电气控制与PLC》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 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首先, 设计的项目只考虑到项目的系统性、完整性, 并没有考虑到项目的难易程度, 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基础的参差不齐。基于这种现状, 以往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 采取以优生带学困生的方法来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效果, 但实施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如果项目过于简单, 利于学困生接受, 对优生来说, 很快就完成了项目, 剩余的时间白白浪费, 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提高。如果项目过于复杂, 能够拓展优生的能力。但对学困生来说, 因为难, 不易完成, 就出现敷衍了事, 滥竽充数的现象, 这两种情况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容易失去信心从而放弃学习, 使其知识的掌握出现断层, 对后续知识的掌握产生阻力, 导致持续的知识学习产生中断。其次, 课程由两大主线组成, 一条主线是低压电器控制, 主要进行电控系统的安装、故障处理、创新设计等项目实施。一条主线是PLC控制, 主要进行PLC控制的电控系统硬件设计、程序编制、PLC应用、创新设计等项目的实施。各个学校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 教材选取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 造成两部分教学内容的比例失调。在项目实施中, 对PLC的学习内容篇幅缩短, 仅对PLC基础知识进行学习, 对知识的拓展和新技术的掌握欠缺。这不符合专业教学紧随企业需求的理念, 从而使知识的提高和更新出现断层, 不能呈现阶梯状的延续过程。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笔者找到教学的症结所在, 提出《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阶梯式项目教学方法, 进而设计出既符合高职生学习的特点, 又符合专业教学先进理念的教学模式。

二、阶梯式项目的设计

1. 阶梯式项目的开发思路。

按照教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理论, 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设计出循序渐进的阶梯目标, 以逐阶向上的形式开展组织教学。依据阶梯递进教学模式, 把课程教学目标分成一个个阶梯式递进的小目标, 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进步阶梯, 形成逐级向上的阶梯体系。结合《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工程综合性”的特点, 体现课程改革“工学结合”的理念。以行业和岗位的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 进行系统化的课程项目开发。项目设计过程中, 应与企业的工程师、专家组成课程小组。项目设计按照“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项目为载体, 工学结合”的基本思路, 围绕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领域, 以企业的实际工控项目为课题, 考虑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的原则, 精心设计阶梯式训练项目。使各层次学生掌握电气控制与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实际应用, 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真正实现学生毕业后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领域“零”距离上岗的最终教学目标。

2. 阶梯式项目的设计过程。

每个项目的设计都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背景, 提炼出难易程度和知识拓展都层层递进的学习内容。下面我们来理解项目阶梯化结构的设计思路:在课程项目开发中从横向和纵向都要考虑项目的阶梯化结构。横向阶梯结构设计:横向结构体现知识的难易程度, 即对同一类项目, 课程内容进行阶梯递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程度的训练, 达到与自己能力相对应的技能水平。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互渗透, 使整体学生具有阶梯递进的岗位能力。纵向阶梯结构设计:纵向结构体现项目的知识体系, 体现基本内容与拓展知识的相结合, 体现新技术应用的拓展性。即项目按照岗位能力发展规律进行阶梯递进。此阶梯表明项目知识体系不仅包括基本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和PLC控制系统知识外, 还融合了现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知识。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电气控制知识的基础上对先进的现代工业控制系统有所掌握, 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与能力相对应的技能、新技术应用的阶梯拓展。

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 阶梯式项目的实施, 让每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既能掌握应有的技能, 又能进行挑战性的学习, 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把学生由“厌学”到“乐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阶梯式项目的课程教学模式, 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 打破了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方法, 重视个体差异, 从而因材施教, 各得其所。这种教学方法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管理原则, 符合高职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特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阶梯式的项目训练, 也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会、在会中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 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电气控制与PLC》课程阶梯式项目的教学, 极大地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面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由此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中围绕“创新人才、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开展项目式课程改革。为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际项目教学中,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难易不同的项目 (阶梯式项目) 进行训练,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实训项目中获得技能。这一课程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由此证明此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电气控制与PLC,个体差异,阶梯式项目

参考文献

[1]曹冬梅, 张琦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PLC) 课程改革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57 (1) .

[2]贺令辉.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阶梯式课程模块设置 (课程教材建设) [J].中国电力教育, CEPE, 2009, (2) .

“阶梯式”实践 篇9

1“阶梯式、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 1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16号文件) 中指出: “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要解决国家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高级技能型人才,要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基层人才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根植区域经济社会,积极依托并联合行业、企业来实施人才培养。“阶梯式、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的实质就是在人才培养中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切实对接具体行业、企业来实施人才培养。

1.2“阶梯式”培养模式符合认知规律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 学生的认知领域可以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创造等几个层次,学生的认知也是按上述几个层次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样要遵循学生个体发展的认知规律。无论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是职业道德的养成,都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阶梯式的前行过程[1]。

1.3“分方向”培养模式是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基本保障

尽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但从近几年的麦可思就业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专业对口率、毕业生半年离职率、毕业生薪资水平等数据上表现不尽理想,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培养方式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培养的高职人才缺少核心竞争力。因此,提高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就需要根据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进行市场需求的细分, 寻找具体的行业支撑,按照具体行业企业需求实施人才培养。“分方向”培养模式的提出就是要解决专业和行业、企业的对接问题,提高人才培养的行业针对性以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2]。

2“阶梯式、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

2.1“阶梯式、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和要求

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整体培养目标是确定的,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及发展方向是不一样的,于是2010年本院开始尝试“阶梯式、分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采取了同一个课程体系下的多方向培养模式。学生在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上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发展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核心能力强化学习。 经过认真的调研分析后,确立了畜牧兽医专业的五个就业方向,分别是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 养牛羊与牛羊病防治、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动物用品及产品营销等相关岗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愿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向。学生上课的形式采用教学班和方向班相结合的形式,即共同课程在教学班进行,分方向课程在方向班进行。这种“阶梯式、分方向”培养模式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学生与企业岗位的对接,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就是企业需要的。 具体的“阶梯式、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2. 1. 1第1阶段宽基础( 1 ~ 3学期) : 学生进入基础教育公共平台,主要进行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以及专业基本能力。

2. 1. 2第2阶段分方向轮岗培养( 第4学期) : 依据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进行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牛羊与牛羊病防治、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动物用品及产品营销5个专业方向模块分流,其中动物用品及产品营销为必修,其余4个方向每个学生选择方向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轮岗, 培养职业岗位核心能力。

2. 1. 3第3阶段分方向定向培养( 第5学期) : 本阶段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也是最具活力的部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完成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由学生选择方向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分方向定向培养。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按照定制企业准员工标准,校企共同研究,进行专业技术人才的定向培训,项目训练按照定制企业的业务领域开展,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对学员的考核。

2. 1. 4第4阶段顶岗实习( 第6学期) : 本阶段学生将进入上海光明乳业集团、中粮集团等企业顶岗实习,这也是学生由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变的最关键阶段,通过该阶段,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显著提升。

2.2课程体系分析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是以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导,主要是为畜牧兽医企业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而以往的课程体系内容大而全,全而浅,浅而无用。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加强针对性课程的设置,分方向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使毕业生与企业岗位需求对号入座。根据市场调研,依据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分布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依据集群式板块课程理论,构建了包括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 岗位能力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四大模块的“模块化” 课程体系,见图2。

按照分方向培养模式的思路,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素质拓展模块为学生的共同课程, 岗位能力模块为分方向课程。共同课程则主要在1, 2,3学期,其他学期也有少量分布。分方向课程主要在4,5两个学期进行。这种分合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使不同方向的课程既独立又相互联系; 既保证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广泛性,又加强了其单项能力的针对性, 符合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最大限度地以企业岗位需求为目标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

2.3师资发展分析

由于畜牧兽医专业涵盖面广,分方向的培养模式对师资力量的持续和合理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任务比较重的情况下,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一个专业方向的研究上去,可能更容易出成果,出水平; 另一方面,学校在培养和改造原有师资力量时,可以更有针对性、更好地合理分配教师资源。

总之,在行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做好专业定位、按方向进行教学研究,是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途径。

2.4探索与实践

本院从2010年开始在畜牧兽医专业尝试“阶梯式、分方向”培养模式,该专业共有学生245人,在第四学期分方向时,猪、禽、牛羊、宠物4个方向的人数比大约为2∶1∶1∶3。几年来,本院在分方向培养模式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不错的效果。绝大多数学生在选择方向时表现目标很明确,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在校学习方向课程的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分方向培养持肯定的态度,满意度高。合作企业对分方向学生在定向培养、顶岗实习和就业期间评价的调查结果表明: 绝大多数学生能吃苦,工作积极,定位准确,进入角色快。毕业生调查结果表明: 在校教学安排最满意环节问题回答上,分方向培养毕业生85% 以上认为教学中最满意的环节是第5学期 ( 注: 模块定向培养) 安排,其次是第4学期( 分方向轮岗培养环节) 安排,再次是顶岗实习; 而改革前的毕业生85% 以上认为教学中最满意的环节是顶岗实习。在教学安排上需要改进的环节问题回答上,分方向培养毕业生75% 以上对目前教学中整体安排很满意,不需进行改进; 而改革前毕业生78% 以上的学生认为校内校外培养衔接上需要改进( 其中75% 的人认为需要加强岗位技能的培养) 。

综上所述,经过“阶梯式、分方向”培养改革后, 学生岗位针对性加强了,专业核心能力整体得到了提高,多数毕业生都能较好地定位自己的就业方向,相对顺利地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就业岗位,学生、企业均比较满意。

3小结与思考

3.1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法

“阶梯式、分方向”人才培养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其一,学生在选择方向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赶时髦和从众心理使选择猪、 禽、牛羊的人数有所减少,选择宠物的人数有所增加, 各方向的学生人数不均衡,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 另外,追踪调查结果表明,校外定向培养的宠物方向的学生转到猪、禽、牛羊方向的比例在上升。其二,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方向的认识和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学了一段时间后产生怠学的情绪,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其三,分方向加大了教学成本和投入。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阶梯式、分方向” 培养模式进行不断改进。措施之一,入学前,给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描绘清晰的蓝图,明确完整的学习目标,协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措施之二,在分方向前,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 请毕业生中各方向的代表与各班学生进行座谈交流, 用学生的自身体会去指导其他学生对方向课程的认识。措施之三,在分方向前,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亲临一线岗位,亲自了解专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增加他们认识专业方向的客观性。

3.2“阶梯式、分方向”人才培养方式实施的保障

3. 2. 1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根据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阶梯式、分方向”人才培养方式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课程体系要体现行业、企业的需求特点,及时跟上行业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的处理上,要紧紧围绕岗位核心能力以及企业的现实需求, 在学生具备岗位核心能力的基础上适度拓展延伸,以满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3. 2. 2师资队伍由于“阶梯式、分方向”人才培养方式直接针对行业、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因此要求专业教师熟悉相应行业企业的具体工作。对于本专业的教师来讲,需要加强对行业、企业的认知,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来改善现有师资: 一是本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者下企业锻炼的机会,直接进入相关行业企业实习; 二是新引进师资应该具备相关行业、企业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三是从合作企业中选择相应师资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中来[2]。

3. 2. 3实践条件针对岗位实施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实践条件。在校内实践条件的建设中,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建立具有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和特色实训室;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由于有了明确的行业、企业定位,大力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合作, 建立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3. 2. 4教学组织与管理分方向培养采取自然班和方向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依托校内和校外两个平台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的就业造就了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坚实的实践能力。此外,有必要按照设定的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考分离式考核,以促进教学和检验教学效果。

摘要:从畜牧兽医产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出发,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阶梯式、分方向”培养人才模式的改革思路,对该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体系、师资发展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总结了实践中的经验和改进方向。

关键词: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阶梯式,分方向,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王良春.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7(23):42-43.

居民阶梯电价理论与实践 篇10

一、国内外居民阶梯电价实践情况

美国、日本、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希腊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 均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式电价制度, 有些还将阶梯电价执行范围扩大到工业、商业等用电户。多数国家采取阶梯式递增电价的形式, 一般分为4~6档。其中, 最低档为居民基本用电量, 发达国家设定较高, 发展中国家设定较低, 如美国新泽西州为每户每月600千瓦时, 日本为120千瓦时, 韩国为100千瓦时, 埃及、伊朗为50千瓦时, 马来西亚为40千瓦时。各档电量一般相差1倍以上, 最高档电价一般为最低档电价的1.2~2.5倍。

对于两档阶梯电价, 国外通常是首先确定第一档电量, 也称为生命线电量、基本电量或门槛电量。通常第一档电量以满足最基本的电量需求为主要目标, 电量确定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先确定满足最低需求的用电设备, 然后根据其功率和月使用时间测算出用电量;第二种是根据平均电量的一定比例确定。如美国加州规定“基本电量”是委员会指定的满足居民用户基本需求、执行最低价格的电力消费量, 按平均居民消费量的50%~60%确定。

三档阶梯电价与两档相比, 分档原理基本一致。第一档电量为基本需求;第二档电量通常定为平均消费水平或多数家庭的消费区间。从国外情况来看, 第二档电量上限通常是第一档电量上限的2倍以上。对于分档价格, 第一档电价通常低于平均成本;第二档电价一般按平均成本定价;第三档电价高于平均成本。

多数实行递增阶梯电价的国家, 也同时执行季节电价、峰谷电价等。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空间, 也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

目前, 我国浙江、福建、四川等少数地区已在试行阶梯递增电价, 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从国内外居民阶梯电价实践看, 基本起到较好作用。如, 国内实施居民阶梯式电价试点, 通过合理设定基数电量和电价水平, 较好地维护了大多数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确保其维持基本生活用电, 不因电价调整增加过多负担;同时又通过经济手段对用电大户的用电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居民用电量增速明显趋缓, 四川、浙江、福建居民用电量增速2007年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12个、5个和1.4个百分点。

二、居民阶梯电价相关理论分析

制定阶梯电价制度主要应用的是非线性定价理论。非线性定价是指消费者就某一商品或服务支付的总价格与购买的总数量不成线性比例的一种定价方式。递增阶梯定价是非线性定价的一种形式。非线性定价理论分析采用的工具主要包括经济学中的机制设计原理和委托代理理论等。

Maskin和Riley (1984) 最早利用机制设计理论研究最优非线性定价, 在满足一定的经济假设条件下, 他们得出最优定价具有数量折扣特点, 即消费量越大, 价格越低, 这是理解所有非线性定价问题的起点。此后, 大量文献研究不同环境下的最优非线性定价问题, 其结果总结在Brown and Sibley (1986) , Laffont and Tirole (1993和2000) 和Wilson (1993) 等几部经典专著中。Mitchell和Vogelsang (1991) 指出, 可以利用二部制定价来逼近最优定价曲线, 并且Panzar (1997) 证明了N个二部制定价与N部制定价的等价性。这些结果奠定了非线性定价的理论基础, 从而促进了非线性定价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非线性定价不断得到应用的同时, 各种非线性定价方式不断涌现, 对最优定价理论提出新的挑战。如, 既然非线性定价基本理论表明, 二部制定价可以逼近最优定价曲线, 为什么会出现三部制定价, 既然非线性定价经典结论是最优定价曲线具有数量折扣的特征, 即消费量越大, 价格越低, 为什么现实中会出现递增阶梯定价等。为此, 有人增加在效率以外的政策目标, 即将节能环保视为让边际价格回归包括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的长期边际成本, 探索解决递增阶梯定价问题, 但这仍不足以解释递增阶梯电价的最优性 (Liebman和Zeckhauser, 2004;Olmstead, Hanemann和Stavings, 2005) 。因此, 国外对非线性定价制定居民阶梯电价尤其是居民阶梯递增电价的理论仍在完善中。

国内在非线性定价和阶梯定价理论方面, 相关研究文献非常有限, 主要是一些定性研究, 比如杨娟和刘树杰 (2010) 详细介绍了国外阶梯定价实施状况, 张粒子 (2010) 、朱成章 (2010) 、王冬年 (2010) 、刘树杰和杨娟 (2010) 等探讨了我国实施阶梯定价的必要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昕竹 (2010) 结合阶梯定价特点, 分析了实施阶梯定价可能产生的问题。在电信领域, 有几篇文献研究最优三部制定价问题, 比如在效用函数为二次函数的假设下, 马源 (2008) 给出了三部制定价的设计, 张昕竹等 (2007) 探讨了三部制定价与最优非线性定价的实施问题, 而张昕竹和拉丰 (2004) 分析了利用统一定价和区别定价实施普遍服务所产生的激励问题。

在阶梯定价实证研究方面,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电信领域。张昕竹和马源 (2005) 利用某移动公司五省一市16个地区的数据, 采用Logit条件选择模型进行了弹性分析, 并分析了双向收费改为单向收费对用户规模的影响。此外, 张昕竹等 (2007) 使用另外一个移动公司的话单数据, 采用Ivaldi和Martimort (1994) 的非线性定价结构模型设定方法, 在寡头竞争和用户偏好为非对称信息情况下, 对用户需求进行了分析。张昕竹等 (2008) 则使用某移动电话公司的话单数据, 分析了三部制定价下的用户需求反应。

无论是对非线性定价的理论研究, 还是对阶梯定价的实证分析, 国内外目前的研究都有限, 尚不能完全满足阶梯电价方案理论设计和政策评估的要求。

我们认为, 在我国实施居民阶梯电价的政策目标应该有三个, 即促进公平用电、节约用电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根据这三个目标设定数学规划, 对阶梯电价分档数、分档标准和分档价格同时求解, 可以将最优阶梯电价方案求解出来。但是, 由于同时求解分档数、分档标准和分档价格非常复杂, 国内外理论界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在实际制定阶梯电价的过程中, 建议在主要政策目标的基础上, 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来灵活制定。

三、我国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建议

近日, 国家发改委提出居民阶梯电价指导意见, 把居民每个月的用电分成三档, 第一档是基本用电, 第二档是正常用电, 第三档是高质量用电, 第一档电量按照覆盖80%居民的用电量来确定, 第二档电量按照覆盖95%的居民家庭用电来确定。第一档电价保持稳定, 不做调整, 第二档电价提价幅度不低于毎度5分钱, 第三档电价要提高3毛钱。同时, 增加的一个免费档, 对城乡低保户和五保户各个地方根据情况设置10~15度免费电量。阶梯电价的具体实施方案, 具体电量的分档以及电价水平的确定需要各个地区根据指导意见,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制定实施方案, 经过听证后实施。从指导意见看, 本次大部分居民用电价格没有变化, 仅有少数居民用电价格上调, 整体看, 居民用电价格调整幅度较小, 居民电价远没有达到合理水平。目前我国居民电价偏低, 主要表现在:

(一) 与国外电价比较, 我国居民生活用电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

2008年我国居民电价平均为每千瓦时0.072美元, 美国、英国、韩国等约20个国家和地区平均为0.178美元。我国仅为上述国家平均值的36%, 处于倒数第2位。分地区比较, 为韩国的81%, 美国 (不含税价) 的64%, 英国的31%, 仅比哈萨克斯坦高38%。国外居民电价一般是工业电价的1.5~2倍。而我国长期对居民用电实行低价政策, 2008年全国居民用电平均价格为每千瓦时0.50元左右, 既低于工业电价, 也低于平均电价。

(二) 从居民电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与国外比较看, 我国也处于较低水平。

2006年OECD国家的居民电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大多在1%~3%之间, 平均水平为2.75%。而我国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 475美元, 人均电费支出约为32美元, 占比为2.15%。

因此, 实施本次居民阶梯电价后, 居民用电价格仍需继续上调, 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峰谷、季节电价等。此外, 实施好居民阶梯电价还需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

一是变革人工抄表方式。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涉及千家万户, 对抄表周期、实时性、准确性等方面要求提高, 目前人工抄表方式难以满足, 潜在的矛盾和纠纷增多, 需要对居民用户现有电能计量表计及自动抄表系统进行建设改造, 供电企业服务压力增大。

二是要改造合表用户。目前, 我国约有数百万合表户 (涵盖数千万居民用户) 需要进行一户一表改造, 牵涉社会因素多、阻力大, 改造任务重, 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完成改造任务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推行阶梯电价, 需要对电力用户电能计量表计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换, 预计全国需要投入改造费用约1, 000亿元。由于电网环节价格尚不到位, 电网企业难以承担全部电能表计改造费用, 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杨娟, 刘树杰.阶梯电价的国际实践.中国经贸导刊, 2010.10.

[2]张粒子.我国居民阶梯式递增电价制度的探讨.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0.2.

[3]方燕, 张昕竹.阶梯定价理论:一个综述, 工作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 2010.

初中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研究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 阶梯式教学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部分。阅读教学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述,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但是课内阅读必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地体现阅读教学的意义。传统的教学往往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是让学生阅读试卷和练习上的一些文章,很少延伸到课外。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阶梯式课外阅读包括兴趣感知、理解鉴赏以及批评评论三个层次,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传统的阅读教学,可能只是局限于理解鉴赏层面,很显然这种处理方式是片面的,不利于学生的阅读学习。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应该推动阶梯式课外阅读教学。

一、第一阶梯:兴趣感知阅读

兴趣感知阅读是阶梯式课外阅读的第一阶梯,也就是最为基本的阶段,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增强阅读能力。俗话说,兴趣是人们学习的动力。要是连阅读的兴趣都没有,阅读教学就无从谈起。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他们只是让学生根据几个问题进行阅读,然后将阅读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型挑出来讲解,并将主旨讲述出来,阅读教学就结束了。事实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应该针对这一情况从新课改的要求出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兴趣感知阅读。这四首诗都选自冰心的《繁心·春水》,很多语言都切合初中生的思维习惯,并且诗歌的语言富有想象力,同时还十分清新。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开展阅读学习,同时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朗诵比赛活,让学生真正地感受这几首诗歌的美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冰心诗歌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出《繁心·春水》这本著作,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阅读,就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充分实现兴趣感知阅读的作用。

二、第二阶梯:理解鉴赏阅读

理解鉴赏阅读是阶梯式课外阅读的第二阶梯,是阅读教学的发展阶段,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透过文字本身理解文章的意义。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不太注重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下一次再碰到相似的文章时还是会不知道如何解读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体会写作者的情感,并从真正意义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第十课“社戏”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理解鉴赏阅读。“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其中讲述了作者的三次看戏经历,描述了自己童年的经历。教师应该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即“我”、双喜、桂生、阿发以及六一公公等人。同时,学生还应该把握文章中的主要情节和作者隐藏在文章中的时间线索。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重点。之后,教师将鲁迅的另一篇文章“五猖会”以课外阅读的形式让学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阅读,这样就能够提高阅读水平。

三、第三阶梯:批评评论阅读

批评评论阅读是阶梯式课外阅读的第三阶梯,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学会运用发散思维,从文章的语言和思想等方面对文章进行评价。当然,学生对于作品的评价可能和写作者本身相似,又或者会有很大差别。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对文章本身的各种因素进行比较时,可以对一些错误的观点和评论进行批判,从而真正地进行批判性阅读。当然,这并非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盲目地批判,而是以科学的观点进行评价,以质疑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我的叔叔于勒”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批评评论阅读。在进行这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莫迫桑的另一篇文章“项链”作为课外阅读对象。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手法、文字特色以及思想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真正地养成批评评论阅读的习惯。

综上所述,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一些弊端。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推动阶梯式课外阅读教学,即从三个方面进行课外阅读教学,通过兴趣感知阅读、理解鉴赏阅读以及批评评论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厚江. 享受语文课堂——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典型案例[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 李如密. 元学习能力培养: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J]. 课程·教材·教法,2007(6).

“阶梯式”实践 篇12

大多数“肥胖型”大学生并不讨厌上体育课, 但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其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 甚至不愿上体育课。一是生理上的原因:由于其自身身体的负担较大, 稍微体育活动就容易出现气乏无力或其他的不适现象, 因此“肥胖型”大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比较懒散;二是心理上的原因:大多数的肥胖生都有较强的心理自卑感, 害怕达不到老师对技术动作的要求而被其他的同学嘲笑, 所以表现出不想动或不愿动的现象。这样的“恶性循环”即导致了其身体素质及身体机能逐步下降。

二、“阶梯式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阶梯式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几个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素质情况自主选择目标进行学习, 并在教师指导下逐步提高教学目标, 即由低难度目标向高难度目标递进的学习方式, 直到达到教师最终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阶梯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阶梯式教学模式能让学生通过实现目标获得成功体验, 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有兴趣和无兴趣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感兴趣的活动, 学生可以持久集中注意力, 学习时积极主动, 即使碰到困难也会通过努力去克服。而没有兴趣则会使学生情绪低落, 注意力不集中, 感到厌倦。个体差异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 在教学过程中, 能否调动不同素质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成功体验, 是激发他们兴趣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阶梯式教学模式遵循这一规律, 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都能体验到实现目标的喜悦, 从而使肥胖生愿意参与体育运动, 喜欢上体育课, 进而达到健身的目的。

四、我校阶梯式教学模式激发“肥胖型”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实践

1、实践对象及时间

针对吉林化工学院本科2010级、2011级学生进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从中筛选出“肥胖型”大学生, 进行分班教学, 配备单独的体育教师, 利用平时的普修课时间进行教学与指导。

2、实践内容

以50米加速跑、1000米 (男生) 或800米 (女生) 返复跑、台阶跳、仰卧起坐 (女生) 、俯卧撑 (男生) 、2分钟连续蛙跳、引体向上 (男生) , 推实心球、计时跳绳等组成的运动处方进行教学, 主要锻炼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性、上下肢力量及腰腹力量。

3、实践方法

(1) 因材施教, 体验成功

阶梯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教学中教师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 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根据自身素质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相应教学目标, 同时达到自身的学习目标并

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既解决了素质好的“吃不饱”和素质差的“消化不了”的矛盾, 又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这样通过不断尝试不同难度的练习目标, 肥胖生不仅提高了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及兴趣, 同时也提高了体育运动的技能。

(2) 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 阶梯式教学模式能满足学生需求和尊重学生的选择, 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选择学习目标进行学习,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每个学生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同时避免了因无法达到目标而遭到其他同学嘲笑的尴尬, 因此所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非常认真和投入。例如引体向上项目, 教师可给学生设立三个目标:目标一数量为3个、目标二数量为5个、目标三数量为7个。肥胖生可选择相对容易掌握的目标一先进行学习和练习, 通过自身的努力, 既避免了因无法达到较高难度的学习目标而被其他同学嘲笑的尴尬, 同时还让肥胖生体会到只要自身积极主动地学习就能达到老师的教学目标, 因此会激发肥胖生的学习情绪及学习自信心。

(3) 激发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肥胖生来说, 他们的学习尤其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帮助。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肥胖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 学习态度消极, 这与体育教师对肥胖生关心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关系。阶梯式教学模式能调动不同素质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不同素质层次学生的兴趣, 让每个学生都愿学、乐学、会学, 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在愉快的氛围下展开, 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五、总结

上一篇:铁道学院下一篇:绿色建筑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