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英语

2024-08-15

阶梯英语(共12篇)

阶梯英语 篇1

随着现代教学法的普遍深入, 课前激趣已经很受重视。然而, 激趣之后的激而不发, 求而不得的教学状态, 笔者认为, 也是值得探索的。让学生维持一定程度的活跃度, 甚至始终维持一定程度的优越感, 笔者以为, “阶梯任务”的设置, 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一、对词汇教学中“阶梯任务”实施必要性的探索

在我们传统观念里, 大多数人还是认为, 词汇是检验一个人英语水平的极重要的标准。我们通常会以词汇的昵称来表达对于一个人英语水平的崇拜, 比如张三千、李八千、王一万等。有人统计过,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是英语收集词汇最多的字典, 它1989出的第二版收录了超过171476个现用的词汇。相比之下, 那么即使是“王一万”这样在传统概念中词汇顶级的人都只不过是掌握了其中的十七分之一。为何这十七分之一的占有者会让大家推崇至极?那是因为, 对于非英语母语的人而言, 知道1000个最基本的词汇就能达到72%的文章覆盖率, 要想达到覆盖98%的文字, 词汇量一下子蹦到15000个的高度。所以在1000个词汇已能基本满足需求的前提之下, 大多数人是不想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的, 试问一个仅有1000词汇的学生去读莎士比亚的专著——一个据称有六万多词汇的大家的专著, 所获得的除了挫败感, 还能有什么呢?所谓欣赏根本无从谈起, 因为除了对于考试而言, 生活中的艰难词汇, 都可以通过“Sorry, let me refer to my e-dictionary”来完成, “经典蒙灰”的现状令人堪忧!

词汇的无用主义蔓延至深, 所以一定是阅读之外的获得才能击败这一主义, 崇拜是获得成就感的途径之一。“研究发现, 成就动机强的学习个体较之成就动机弱的学习个体更能坚持学习, 学习更有成效。”在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就感的大背景之下, 对于教学任务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调查发现, 当一个学生能够说出一个全班都会的单词时, 他会觉得“感觉不错, 没有掉队”!而当他能够说出一个全班都不会的单词时, 他的感觉会是“非常非常的自豪!并且会很有动力地继续听下面的课”!所以, 对于教学来说, 初级任务必不可少, 而高级任务也需要加入其中进行调剂!任务的阶梯呈现, 能够在调动大多数同学积极性的同时, 刺激少部分学生的跨级突破!

二、词汇教学中的“阶梯任务”设置的尝试

一些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有恐惧感, 碰到外语考试就异常紧张, 常常自信心不足;学习主动性不足, 用消极的方法来避免犯错误”。所以针对此种情况, 笔者进行了有梯度的任务设计, 以subscribe为例, 第一梯度主要是英汉间的转换, 我会这样设计:_vi.定期订购或订阅, 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 很容易地就会得到答案subscribe。第二梯度主要注重语境中的应用, 而词组是我们所说的典型语境, 所以我会这样设计:For learning English, I have to s_to some magazines.单词拼写这一类型的题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回避的, 许多同学的感受往往是“单词我都是会拼的, 我就是想不到用这个单词”。词组是一个特殊的语境, 独立的单词可以天马行空, 但是词组却一定是在特定的语境中的, 所以第二梯度, 我是侧重于词组的。第三梯度主要注重拓展, 我们在看学生的习作时往往会发现, 高中的学生, 初中的水平, 小学的思维。在作文中的简单词汇重复太多, 平淡无味, 所以我会这样设计:请举出subscribe to表“同意”的同义表达, 那么学生会饶有趣味地不断搜索记忆, support, endorse, be for, be in favor of, approve of。从而打开了学生的思维, 让其体会语言的多样性, 而非总是习惯单一的表达手法。

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对于默写主要是对不合格的学生进行“惩罚式”的强化, 而极少对于默写突出的学生进行实质性地鼓励, 更不用说是递进式的表扬。所以, 笔者把默写成就也分成了几个等级:连续五次满分, 达到level 1;之后再连续满8次满分, 则达到level 2;之后再连续满10次满分, 则达到level 3;terminal task则是连续32次默写满分。每达到一个level则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关于“阶梯任务”设置的感悟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如果个体的成就得到来自同学、教师, 以及自身的肯定时, 学习者将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从而极大地激发个体的动机, 调动个体奋发向上的积极性, 促进对象自我发展。不同个体分配不同任务的需求, 让第一阶梯的任务达成者能够有目标的冲击第二阶梯的任务, 并且让第二阶梯任务的完成者可以对第三阶梯的任务发起挑战, 对其长远发展笔者认为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2]孟冬梅.理工科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的情感障碍与对策[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 (6) .

[3]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阶梯英语 篇2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高一到高三的语文教学中,我坚持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堂口语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一阶段的“自由演讲”式训练

首先,老师应当给学生信心和勇气。高一的学生初次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讲话,需要勇气和胆量。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走好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阶段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明确告诉学生: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人人都参与,无一例外。学生既知没有退路,也就勇往直前了。

其次,向学生宣布进行口语训练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是:(1)课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尽可能演讲自己写的围绕某一主题的一段话,也可以录用平时摘抄的好的文字;(2)所讲内容不限,只要是积极健康;(3)用普通话,声音响亮,让每位同学都能听清;(4)每节课原则上是一课一人,按学号轮流;(5)每人脱稿演讲时间不超过三分钟,不少于一分钟;(6)同学上台时,大家鼓掌欢迎,讲完后,无论讲得怎样都应报以掌声。结束后,老师作简要评分。

高一阶段的自由演讲,由于内容不受限制,学生兴致很高,可准备的材料很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内 容相当丰富。因此,从学生演讲的内容看,有学生自我介绍的;有讲自己兴趣爱好的;有回顾自己最难忘的一 段经历的;有谈异国风情的;有讲成语故事的;有讲名人轶事的;有讲热门话题的;有说我的爸爸、妈妈的; 有谈我的老师的;有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经验的;甚至还有讲我的弱点的等等,涉及面很广。通过演讲,无论 讲者听者,都拓宽了自己的思路。值得注意的是,高一阶段是口语训练的起始阶段,由于学生的自身素质、性格特点、心理承受能力、口语 表达能力都存在差异,演讲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对此,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那些胆量小、口头表 达能力较差的同学,教师不仅要及时鼓励,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尤其是每次讲话结束,老师 评定分数时,要尽可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信心和自尊。

经过这一阶段的练习,绝大多数同学消除了胆怯的心理,对每课一讲的训练产生了兴趣,特别是每节语文 课上都有可能出现新奇的演讲内容,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但这一阶段学生的兴趣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就锻炼口语来讲,还只能是量的积累阶段。只有逐步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到口语训练的必要,训练才能真正 达到目的,逐步形成为语文素质。

高二阶段的“命题演讲”式训练

“命题演讲”是“自由演讲”基础上的提高,它符合认知规律,适应学生的求知愿望和心理要求,也是使 课堂口语训练活动深入下去的必然趋势,否则活动就失去了生命力。

这一阶段我采用两种训练方法:

第一种是以科代表为首,由各小组长、学习委员和同学代表组成“命题小组”,负责出演讲题目。每次演 讲后,由老师指定一名学生进行评分,并于课前向学生公布。这种方法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快速构思、列提纲、打腹稿,语言要连贯、流畅、严密。

题目由学生自己设计,他们的爱好、年龄、兴趣、水平等都很接近,演讲的学生一般不会感到困难,大都 能较好地扣题展开,而且讲得有声有色。出题的学生,出于荣誉感、责任心,平时特别留心观察生活,了解同 学的生活情况、性格特点,看书看报也勤了,思考的问题也广了。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增 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学们在准备过程中互相竞争,各显神通,大大挖掘了自身的潜力。

学生出的题目丰富多彩,有生活气息,有时代感。如:“中学生的苦恼”“我最想对老师说”“我最想对 父母讲”“我与流行歌曲”“抄作业之我见”“考试考好以后”“假如你是一个大企业家”“跨世纪人才要有 什么条件”等等。

第二种是根据所学课文,由老师临时命题,学生稍作准备,当堂演讲。这种形式的演讲,要求学生在充分 熟悉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像、归纳和总结,使某一局部的内容扩展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有时 给某个情节加个结尾,有时扩充某个内容,有时从课文中整理出一个故事。学生要完成这个训练,不仅需要熟 知课文,还需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和想像力。

这种演讲的命题可以是多角度的。如讲授《为了忘却的记念》时,老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出一个演讲题目,如“柔石的故事”或“白莽的故事”;在学习《药》这篇课文时,可以出“夏瑜与阿义的对话”这个题目;学习《项链》时,可以命题为“玛蒂尔德得知真相后”等等。

这类口语训练方式不仅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扩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 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与高一阶段的要求、内容相比,难度明显增大,但只要老师使用正确的手段及时引导,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完成这项训练任务是不成问题的。

经过高二阶段的练习,同学们的兴趣更浓,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演讲的水平普遍提高。此项课堂活动,使 学生大面积地活动起来了,口语训练成了知识、能力、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而且寓思想教育、心理素质 教育于语文教学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其语文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高三阶段的“即兴演讲”式训练

这一阶段是在前面两个阶段训练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具体做法是:由老师任意指定一名同学上台即兴演 讲一至三分钟,不再受命题的制约,并由一名同学对讲话同学的讲话内容、结构、语言、仪态、普通话等方面 加以评论。要求充分肯定长处,指出不足,也可作必要的补充。教师作适当评点。

无论是演讲还是评论,都需要思想集中,思维敏捷,构思迅速。要讲好、评好,的确不容易。但学生经过 前面两个阶段的训练,知识、勇气、心理承受力、应变能力诸方面的因素都达到了一定的量的积累,绝大多数 同学完全有能力做得很好。这一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为全面地受到磨炼,各方面的进步也更为显著:说话 内容更具有思辨性,逻辑性增强,论证更趋缜密,语言也更生动、活泼,并更见幽默,文笔也越来越老练成熟,平时写作水平明显提高。这是课堂口语训练中更见成效的阶段。

英语阶梯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阶梯式 阅读 重点词语 层次

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对单词的解读和对段落的翻译往往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对文章整体的认识比较浅薄,没能把文章读透彻,导致学生在做阅读题的时候对一些不能通过字面意思获悉的答案,往往觉得无从下手,这样既耽误了时间又取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了,但罗马非一日建成,任何的素养都要通过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养成。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采取较为科学的阶梯式阅读教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本文即对英语阶梯式阅读教学的具体步凑及策略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讀懂并深入思考标题的含义

在日常阅读中绝大部分人都会忽视对标题的审视,甚而至于觉得标题这个东西是可有可无的。事实上标题是作者对文章的高度概括,它是文章内容的浓缩,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所以标题的理解是一定不能忽视的问题。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有效的检验学生对标题的理解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定一些题目。比如:通过标题,猜文章的题材?文章会涉及到那些方面的内容?作者有可能会表达什么样的观点。

二、带着问题对文章清浅的阅读并找出关键字

对标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之后,就要开始对文章进行解读了。但是很多学生都表示,在进行英语阅读过程中,虽然完整地读完了一遍文章,但是一到做题的时候却也依然如堕五里雾中,摸不到头脑。这种现象从科学层面讲也是比较正常的,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过目不忘。对问题中涉及到稍微晦涩一点问题的时候,往往需要对文章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和解读。但是一遍走马观花的阅读过程,是很难对文章有深刻印象的,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倒过去再读一遍,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圈点那些与问题、标题有密切关联或间接关联的词句。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才是值得注意的关键字,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掌握对关键字含义的正确理解。其次就是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评价及纠正,引导学生正确高效的完成任务。

三、对重点句的解读

完成对关键字的圈点工作之后,就进入到熟读阶段了。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关键字的深入解剖,找出段落间的重点句。所谓的重点句就是足以概括一个段落的句子,当然其中也包含了对关键字的注解。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了解各个段落的侧重点,找出各个段落的异同点,对接下来的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同样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快速高效的找到重点句,这就要求学生对重点句的概念要十分的清楚,在这方面教师一定要循循善诱。其次就是要把握好阅读的时间,不要纠结一点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四、对文章细节的重点阅读

很多学生表示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会因为答案的相似性而发愁,因为它们大多都模棱两可不能从主观的认知层面去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对文章的细节,要有足够的得认知。但是这样的能力绝对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养成需要大量的练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针对这个方面做较多的投入。练习的方式要灵活多样,一般常用的有:对文章主要观点的正误判断,对主要段落的句子排序,选词填空等等。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确保练习方式的多样性、趣味性、灵活性的特点。其次习题的选取范围要尽可能的广,不能拘泥于某个段落或词语。最后,限制好时间,明确好任务目标,让学生能够最高效的完成目标。

五、深化阅读对文章观点提出合理的评判

这个阶段的阅读是基于对文章十分熟悉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进行了以上几个阶段达到的效果。到了这个阶段,就应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批判能力,对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与文章有一定的关联性,最好不要随意发挥。其次,问题最好是开放式的,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最后,问题最好具有一定的教育性,能够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同时也能够树立好的思想观念,达到育人为本的效果。

六、拓展性阅读

拓展性阅读训练是阶梯式阅读教学的最后一步。它要求学生除教学内容之外,尽可能的拓宽自己的阅读能力,增大阅读面,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的同时要积极主动的思考,增强自身逻辑思维的培养,为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将英语阶梯式阅读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鲁子问.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英语阶梯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篇4

关键词:阶梯式,阅读,重点词语,层次

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对单词的解读和对段落的翻译往往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对文章整体的认识比较浅薄,没能把文章读透彻,导致学生在做阅读题的时候对一些不能通过字面意思获悉的答案,往往觉得无从下手,这样既耽误了时间又取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了,但罗马非一日建成,任何的素养都要通过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养成。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采取较为科学的阶梯式阅读教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本文即对英语阶梯式阅读教学的具体步凑及策略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读懂并深入思考标题的含义

在日常阅读中绝大部分人都会忽视对标题的审视,甚而至于觉得标题这个东西是可有可无的。事实上标题是作者对文章的高度概括,它是文章内容的浓缩,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所以标题的理解是一定不能忽视的问题。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有效的检验学生对标题的理解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定一些题目。比如:通过标题,猜文章的题材?文章会涉及到那些方面的内容?作者有可能会表达什么样的观点。

二、带着问题对文章清浅的阅读并找出关键字

对标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之后,就要开始对文章进行解读了。但是很多学生都表示,在进行英语阅读过程中, 虽然完整地读完了一遍文章,但是一到做题的时候却也依然如堕五里雾中,摸不到头脑。这种现象从科学层面讲也是比较正常的,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过目不忘。 对问题中涉及到稍微晦涩一点问题的时候,往往需要对文章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和解读。但是一遍走马观花的阅读过程, 是很难对文章有深刻印象的,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倒过去再读一遍,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圈点那些与问题、标题有密切关联或间接关联的词句。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才是值得注意的关键字,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掌握对关键字含义的正确理解。其次就是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评价及纠正,引导学生正确高效的完成任务。

三、对重点句的解读

完成对关键字的圈点工作之后,就进入到熟读阶段了。 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关键字的深入解剖,找出段落间的重点句。所谓的重点句就是足以概括一个段落的句子,当然其中也包含了对关键字的注解。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了解各个段落的侧重点,找出各个段落的异同点,对接下来的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同样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快速高效的找到重点句,这就要求学生对重点句的概念要十分的清楚,在这方面教师一定要循循善诱。其次就是要把握好阅读的时间,不要纠结一点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四、对文章细节的重点阅读

很多学生表示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会因为答案的相似性而发愁,因为它们大多都模棱两可不能从主观的认知层面去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对文章的细节,要有足够的得认知。但是这样的能力绝对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养成需要大量的练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要针对这个方面做较多的投入。练习的方式要灵活多样,一般常用的有:对文章主要观点的正误判断,对主要段落的句子排序,选词填空等等。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确保练习方式的多样性、趣味性、灵活性的特点。其次习题的选取范围要尽可能的广,不能拘泥于某个段落或词语。最后,限制好时间,明确好任务目标,让学生能够最高效的完成目标。

五、深化阅读对文章观点提出合理的评判

这个阶段的阅读是基于对文章十分熟悉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进行了以上几个阶段达到的效果。到了这个阶段, 就应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批判能力,对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与文章有一定的关联性,最好不要随意发挥。其次,问题最好是开放式的,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最后,问题最好具有一定的教育性,能够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同时也能够树立好的思想观念,达到育人为本的效果。

六、拓展性阅读

阶梯英语 篇5

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势上的西高东低,是我国大江大河基本自西向东流。

各级阶梯内主要的地形区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阿尔泰山、准格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秦岭、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第三阶梯: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辽东丘陵、华北平原、山东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两广丘陵。

为什么我国大型水电站建在阶梯分界线上

我国大型水电站建多建在阶梯交界处,是因为该处多为高山峡谷区域,河流地势高差大,水流湍急,势能较大,峡谷地形便于筑坝蓄水发电。

阶梯英语 篇6

[关键词]阶梯武写作理念目标

[中圈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09)08—0022—03

在英语教材常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英语不同类型考试的评卷当中,学生的写作得分往往偏低,写出的内容大多为“断垣残壁”,“缺胳膊少腿”;整篇文章几乎没有一个英语结构完整的句子,甚至找不出一个意义英语表达完整、正确无误的句子,出现的尽是汉式思维主导下的英语词汇的堆砌,以动词为中心的汉语句子结构。为此这一教学怪象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学的正常开展,给初学英语热情似火的学生打击不小,给他们的成就感受到挫伤,给继续学习造成了阴影,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学习热情受到碰撞。这时,学生的英语学习往往就处十字路口,如果教学策略不得当、方法不得法,很多学生因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回报就会厌学、甚至放弃英语的学习。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即使开设这门课,非要他们学习,但他们常常是被动的、缺乏活力的和生气的,有的学生只好移情数理化,但最终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因英语阅读、写作能力极差造成他们升学或高考英语成绩极低,成为了他们跨进大学门槛的一道无形障碍,而英语写作对他们简直就成了难以逾越的天堑。

更让人关注的是,2007年高考广东卷把写作分值由25分提高到同阅读40分同等水平来上来考查,这给整个初高中英语教学带来不小的震撼,需要我们教师深刻反思、反省写作教学的同时,更需要重新定位英语写作教学及其训练策略。

笔者基于历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得知,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它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教学过程。多年的教学感悟和大胆的写作实践说明,写作技能的成功获得需要“阶梯式”写作训练和有效策略,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写作、在“听说读译”中渗透写作,需要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下足功夫,才能锤炼好英语思维,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多项技能的纵深发展。

1阶梯式写作训练的理念

1.1产生的背景

以往的写作教学,常常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展开。在考试之前,按照常见的考试题型“对症下药”摘促成。为了应对考试,教师训练学生试图让其掌握一套“写作理论”,遇到相关的书面表达,采用解题、审题、套题,按照一套书面表达的考试模式套写而成,形成的句子没有英语语感,更不是的道的英语。如一篇介绍学生自己学习和家庭情况时,作文中出现了以下句子:

I very like English.

I'm very like Chinese.

I best like math.

I favorite subject is math.

There hav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

I by bike go to school

从以上句子表达不难看出,学生连最起码的英语五种基本句型都没有掌握,甚至在写作时忘记了老师教给的套用方法,所写内容令人啼笑皆非。究其原因在于:

①词汇匮乏,搭配不当,like词性义误用;

②句型误用,语法不通,连最简单的五种句式都不能活用,最常用there be句式也用汉语思维套用采用There have;

③受汉语影响,生造词语,不顾词性、词义和句式的结构变化,采用字词对等,写出I by bike go toschool不规范的表达形式;

④信息不全,条理紊乱;

⑤言之无物,主题不明。

1.2概念的形成

针对这种情况,英语写作应建立在阶梯式写作训练之上,层层演练,按英语的表达方式训练,才能事半功倍。阶梯式写作理念的形成,是置于一切教学活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之上形成和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像登山一样,一个台阶紧随着另一个台阶往上攀登,顺利地登上顶峰。它是建立在“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之上的一种阶梯训练模式。首先基于语音教学,让学生依据单词的语音规则和特殊音节来认读、识词、记义,根据单词的词性义,扩大词项,运用语法知识运用具体的情境、语境造句,运用单元话题和内容组词成文,运用衔接语构成篇章。这一方法之所以叫做阶梯式写作,是因为它建立“语音、词汇、语法、写作”基础之上,全方位、系统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的一种教学方法。

1.3素材的原始积累

写作的基本要素是词汇,没有丰富的词汇做基础,写作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系统的语法知识作铺垫,写作肯定是杂乱无章,不知所云。掌握词汇,语音是关键。“语音、词汇、语法、写作”教学活动在初级阶段应该是呈阶梯式发展的。

①词汇教学,应围绕单词构成的“音素——拼读——规则——实践——识记”体系进行,使语音教学呈阶梯性,让单词的音一形一义在大脑中形成影像,充分发挥英语拼音文字的功能来识记单词,强化词汇的原始积累。

②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兼顾有序,运用“略学——复现——细学——活用”阶梯式进行。

③写作教学中运用“词——句——段——文”阶梯训练。

2阶梯式写作训练目标

阶梯式写作训练,就是将写作训练分为三个阶段,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进行不同层次的阶段性写作训练。每一个阶梯好比是一个台阶,随着知识的积累,写作训练要求阶段上升,训练水平是阶梯式上升。也就是说,一个阶段上一个台阶,语音和词汇积累,为“句一段一篇”阶梯式训练奠定扎实的基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英语写作的初始阶段,狠抓基本功训练,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句型并能写出简单句子后,再要求学生根据一些体例写出小段的文章。在段落写作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段落的结构、段落的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写作手法等,这样再指导学生进行一篇文章的写作就水到渠成了。

2.1阶梯式写作训练阶段的目标要求

①第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组词造句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词组句,用句成段,由段落构成文章的基本能力。培养用词组句能力是写作的基本功,基础打好了,能为下一阶段的写作训练提供保障。

②第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初步写作能力。

通过第一阶段的基本功训练,学生形成了用词组句的能力,以及句子结构框架的基本知识,在第二阶段便让学生将句子组成段落,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初步写作能力。

③第三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格式化写作能力。

经过第二阶段的训练,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写作能力,第三阶段教师要根据中考对书面表达的要求,进行专项写作训练,以提高成绩。

2.2阶梯写作训练的实施过程

2.3.1培养学生的组词成句的能力

①训练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

②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组、句型造句,或者让学生模仿文中句子自由造句。

③句子种类转换训练。例如:

He works hard in the factory.

He doesn't work hard in the factory.

Does he work hard in the factory?

Where does he work hard?

How hard he works in the factory!

④扩句能力

The man laughed.

The old man who lives in the house laughedhappily when he heard the good news.

2.3.2培养学生的初步写作能力。

①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造句能力后。让学生尽可能地用已掌握的句型及单词表达出一定的意思段落。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语感,提高口笔头表达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②半控制性作文。

这阶段以矿写、缩写、续写、改写、写周记等形式训练学生,使训练的重点转向段落和篇章。

2.3.3训练学生的格式化写作。具体训练方式采用专项写作训练、限时训练、加强写作方法和技巧训练。

3结束语

阶梯英语 篇7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困生,进步,阶梯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 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极为重视。为了践行这一要求, 我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发现合作学习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广大教师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同时, 在教学中我发现, 合作学习可以有效促进英语学困生的转变。下面我将对这几方面展开深入的探讨。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一) 合作学习简介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 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等方面效果显著, 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具体来讲,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鼓励学生为了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 进而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 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

小组座位的安排, 原则上每个小组都要有各层次的学生, 这样小组内才可以更好地进行互助学习。我在划分时主要参考班级人数, 分成实力相当的小组, 每组6个人, 同时这6个人又分为A、B、C三层, 每层2人。具体来讲, 假如班里有54名学生, 那么按学生综合实力前1-18名分别是每组的A层学生, 19-36名分别是每组的层学生, 37-54分别是每组的C层学生。当然, 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进行微调, 尽量做到公平合理, 这样的学习小组才有利于团结协作和互相竞争。与此同时, 我会将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职责分工:如果A层学生学习能力较好, 就由他们来负责B层学生和C层学生的英语背诵、默写签字和评价。这样, 每组学生都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 合理分工, 并互相督促、互相帮助, 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集体成员的共同进步。

二、如何利用合作学习转化英语学困生

(一)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困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随着课程深度的增加, 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不足和学习习惯的欠缺逐渐凸显, 学困生逐渐增多。对他们而言, 英语学习尤为吃力和无助。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比如, 当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上遇到困难时, 教师应鼓励合作小组中的优等生再次对学困生给予知识的讲解, 这样可以帮助学困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同时, 教师也可以将英语方面的对话编写、故事接龙、核对作业等全部交给小组的学生来做, 鼓励小组中的后进生踊跃发言, 这些帮扶, 学困生普遍乐于接受, 效果良好。

(二) 利用学习小组的考核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

为促进学困生的进步, 英语教师应在课堂上根据学习小组的表现给予加分, 以激发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竞争意识, 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如每节课小组发言人数超过半数以上, 加1-2分;个人的精彩发言或独特见解, 加1-2分。同时, 每周对小组积分进行排名, 由高到低给第一名小组加6分, 第二名小组加5分, 第三名小组加4分……实践表明, 通过这种学习小组的评价机制, 激发了学困生的小组荣誉感, 促使他们为了给小组争光而自觉提高、完善自我。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帮助下, 学困生逐渐愿意主动学习了。为了给小组争光, 他们开始努力获取知识, 积累学习方法, 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可见,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促进学困生的成长与进步, 这样有利于他们接受更高的挑战, 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史学峰.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措施[J].学生之友:初中版, 2010 (10) .

[2]胡静炜.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转化“学困生”[J].教师, 2011 (13) .

[3]吴梅.英语学困生个别辅导和转化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S1) .

[4]姚能梅.浅谈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 2009 (22) .

[5]刘淑.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困生[J].考试周刊, 2011 (47) .

[6]贺永清.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英语学习的困境[J].中学课程资源, 2008 (10) .

[7]杨楠.如何用心理学原理转化英语学困生[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 (16) .

[8]袁晓艳.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缓解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焦虑情绪[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 (3) .

中职英语口语阶梯式训练思考 篇8

一、初级阶段自由演讲训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中职学生由于有了初中阶段的英语底子, 但接触中职英语有些难以适应, 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让学生想说、敢说、不惧怕说。学生只有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才能学好英语。如, 课前做好准备, 让学生围绕某个话题写一篇小短文, 并上台用英语演讲, 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健康内容都可以。每节课的脱稿演讲不少于十五分钟。同时, 自由演讲由于不受篇章和内容的限制, 学生不需要准备过多的资料。只要符合学习需要, 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就可以。如, 可以让学生谈谈异国风情、名人轶事等。值得注意的是, 作为中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起步阶段, 学生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不一, 因此演讲过程可能参差不齐。对此教师要多鼓励不爱说、胆小的、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 有意识的一声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能在愉悦的、自主参与的课堂中学好英语。经过自由演讲联系, 多数学生会消除对英语的恐惧心理, 并对英语口语训练产生一定的兴趣, 学生通过不断的积累和锻炼, 已经逐步形成了英语素养。

二、中级阶段命题式演讲

在自由演讲的基础上逐步实施命题式演讲时符合教学规律, 且适合学生发展能满足学生求知欲望, 也是英语口语训练能否延续的关键, 没有命题式演讲, 英语口语训练就会失去一定的生命力。在中级阶段, 我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命题式演讲训练。首先是小组式命题训练。其次是教师临时命题训练。小组式命题训练时以课代表为首的由各小组组长负责出演讲题目, 每个小组合作完成命题。在演讲过后, 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评分, 以确保题目、文章内容的流畅连贯。因为题目都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学习水平来设计完成的, 演讲的学生大都会紧扣主题, 出题的学生因为责任感和荣誉感都特别的留心与学生生活有关的题目, 根据同学的实际学习情况, 通过看书看报等手段将问题的广度扩大。通过这样的活动, 不仅调动饿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更大限度的开发了自身的学习潜能。如, 学生之间相互给出的题目都富有生活气息且丰富多彩, “我想对老师说……”、“流行歌曲与我”、“我的烦恼”、“我是企业家”等等。

其次是根据已经学过的文章, 由老师进行临时性拟题, 学生在准备以后演讲。这种形式的演讲要求学生要充分理解英语语序同时有扎实的基本功, 通过合理想象, 将已学知识总结归纳, 使某一部分内容形成一个独立整体, 随后充实内容让情节更加完美。学生完成此类型训练, 首先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也要拥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因为此类演讲的病体多元化且内容不一。因此可以根据课堂正在学习的内容及时提出演讲的题目。如, 一节课讲的是人物介绍, 可以让学生用英语来简单说明一下课本人物都有哪些轶事, 从中又得到了什么启示等等。此类的口语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也能加深对课本选取材料的理解, 既能拓展学生思维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与中职英语学习的内容和要求相比较, 此阶段的英语学习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指导学生, 让学生对英语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这样才能满足命题式演讲的要求。

经过此阶段的命题式演讲练习以后,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 口语表达能力也会相对提升, 学生对知识、思维和说等多方面的能力都有稳步提升, 既陶冶了学生情操, 也丰富了英语素养。

三、高级阶段即兴演讲训练

通过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的口语训练以后, 学生的基本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深化。因此, 高级阶段可以进行即兴演讲训练。由教师指定一名学生上台进行自由式命题演讲, 其他同学对演讲者所说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点评, 吸取对方的长处并指出不足之处, 教师及时进行纠正。

无论是评论还是演讲, 都需要学生拥有敏捷的思维和迅速的构思能力, 只有精神集中才能讲好、评好。因为初级、中级两个阶段的训练, 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气动力以及应变能力都有一定的积累和提高, 多数学生都能做到最好。学生的英语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了磨练和提升, 演讲内容的逻辑性和思辨性会更好更缜密, 语言表达也能做到幽默活泼, 这也是口语训练见到成效的最好的证明。

综上所述, 中职英语三个阶段的口语训练, 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也能帮助学生完善口语表达能力。因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长期积累和练习的结果, 因此, 口语教学要科学合理且循序渐进, 教师也要大胆尝试新教法, 只有适合学生发展能帮助学生努力提升表达能力的教法才是好的教法。

摘要:学习英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也要保证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 导致许多学生在实际英语交流中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都不能达到正常标准。新课改以来, 教师对英语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知,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中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季舒鸿, 刘利.论互动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1) .

阶梯英语 篇9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心理学关于系统的相关理论、兴趣学习相关理论, 社会学相关理论、《高中英语教育法》《英语新课程标准》、国内外关于《高考英语作文研究》中均提到教学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知识基础差异, 要考虑课堂传授模式差异的学生接受效果等诸多因素, 也要充分考虑教法的全体性、层次性、整体性及个体张扬性。所以我要大胆尝试多角度阶梯模式, 在学习时间和难度上有章可循、循序渐进, 轻松、有效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阶梯模式写作训练的阶段性内容

学生个性的差异表明一种模式或相同写作教学内容很难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更多地发掘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策略, 通过专门、渗透式、有针对的写作策略教学, 可以有的放矢开展教学工作并能减少教学和训练时间。在写作难度的分层循序渐进、阶梯上升, 为英语写作学困生大面积提高写作质量提供了方法与策略支持。具体分为三个操练阶段:第一阶段:培养学生组词造句的能力。1.训练英语五种基本句型结构。2.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组, 句型造句或者让学生模仿文中句子自由造句。3.句子种类转换训练。第二阶段:培养学生的初步写作能力。这阶段以扩写、缩写、续写、改写、写周记等形式错综训练。第三阶段:训练学生模式化写作能力。

1.配备英语字帖练习书法, 分析研读高考写作纲要并辅助印发一些优秀作文套句和框架。2.再分专项、“书信, 写景, 叙事, 议论, 说明等”和限时训练, 加强渗透写作方法和技巧训练。3.最后进行综合专项训练。要求学生写提纲, 打底稿, 分析段落结构, 段落中心句, 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写作方法和标点的正确使用;通过教师对个别学生作品的面批, 个别问题个别解决, 训练格式化和综合写作能力。

三、研究特色创新及写作教学的目标突破

英语写作有效学习的策略模式构建是解决有效学习的核心问题, 是提高作文学习效率的关键, 因此是本课题的拟创新点。

1.学生个体差异得到充分考虑, 学生写作水平有着明显发展进步。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动态安置, 把班级学生编成若干弹性小组, 根据学生的特点, 需求和写作发展情况作同质分组, 异质分组, 同步活动, 异步活动或自由组合等, 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活动方式, 使小组学生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2.进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焕发着生命活力。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 既有面向全体的“合”, 又有兼顾学生个体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 又有分组的或独立的教学、自学、合作和个别指导。

3.制定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行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转变。教师针对同一班内不同个性、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 教学设计以多角度、多难度、适应性去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突出了多元性和个性化, 使教学目标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针对各类学生的学习潜质, 制定出总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设置为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由低到高的目标层次, 相邻目标交叉区间, 便于弹性滑动。

4.安排有差异性的写作作业, 班级充满着成长气息。布置作业时激发自主参与, 丰富作业类型, 满足多种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作业。对同一道题目, 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 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向更高层次突破, 体现弹性, 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此同时, 教师要不断巡视, 把握全局信息, 并作个别点拨和矫正。

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师生共同享受着教学成果所带来的成就与满足感。阶梯教学评价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为基本目标, 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 实现实验班级的差异性多元评价, 评价过程动态化, 评价主体互动化, 营造了和谐的评价氛围。本着激励性、灵活性、严肃性和辐射性的操作原则, 把评价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四、阶梯式写作研究主要成果结论

1.形成了较好的教科研氛围, 促进了学校发展。在课题实施的两年中, 摸清了嘉峪关一中英语写作课教学、评价机制, 课外扶优转差的开展情况, 对教师及学校产生积极影响。

(1) 消除了一线英语教师因为忙碌而不能搞课题研究的错误认识。

(2)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创造出一定的教研示范效应, 为本校和其他周边学校进行课题研究的申报、研究、总结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

(3) 研究成果中的一些主要结论, 为今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样本。

2.阶梯写作研究提升了实验教师的新课程水平, 新课程理论得到全面贯彻,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在阶梯式写作的研究过程中, 参研实验教师广泛研讨、积极交流, 完成并发表课题研究中具有代表性教学论文8篇。实验教师掌握了阶梯式及分层辅导写作课堂的引导及课后指导、心理疏导的操作要点, 并能熟练运用。

3.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极大发展, 课堂焕发着生命活力, 学生写作水平有着明显的发展进步。

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每学年任课教师的任教班级甚至年级有一定的变化, 对某一个个案的研究很难由同一个教师持续跟踪下去。

2.对阶梯式分层式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短期内很难看到实际效果, 或在写作成绩上很难立竿见影地表现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的信任。

3.学生作文困难反弹未能完全有效控制:有些花了很大精力帮扶才有了脱困起色的实验对象, 一旦教师工作重心稍有转移, 他们的困难顽疾便又反弹, 对写作帮扶工作的正常开展十分不利。

4.家长未能充分发挥与教师的配合监督作用:虽然实验学生在校能坚持写作学习, 按时完成作业, 但在漫长的各种假期、双休日及下午回家后, 他们就把学习抛到九霄云外。由于多数父母对孩子学习重视程度不够, 完全缺失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功能, 甚至有部分家长帮孩子开拓或和孩子一起撒谎糊弄教师, 使家庭几乎失去了有效监督孩子学习的作用。

六、结束语

阶梯英语 篇10

关键词:工学结合,商务英语,阶梯式

我国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对人才的培养教育更注重实际性、实用性、实践性。这就对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保证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 因为忽视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独立于企业与社会之外, 其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提出了阶梯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在引进企业, 注重校企结合的同时, 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根据学习的科学过程, 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动手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逐步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一、阶梯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简介

阶梯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把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分配到三个阶段。由易到难, 从理论到实践。大一时研究如何通过优秀毕业生介绍, 外贸工厂参观并书写参观报告的形式, 使学生在对外贸行业有一个清楚认识的同时培养一些基本的职业素养。大二时研究如何利用虚拟软件检验学生对商务知识与理论的掌握能力, 如何通过外贸流程沙盘模拟,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短板与不足。大三时通过研究系办企业的设立, 运营;使学生通过轮岗在真正的外贸企业真正地从事外贸业务。

二、阶梯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目前, 高职商务专业学生的工学结合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是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习人数上的限制。第二, 企业实习环节很难掌控, 企业实习的难度大。现有的外贸类公司的企业规模很难容纳大批量学生的实习;另一方面, 外贸行业的特殊性, 很多公司为了自己的商业机密和利益不愿意接纳在校实习的学生。第三, 学生受实习时间所限, 不能接触到完整的外贸业务流程。第四, 现有的商务英语中有关贸易课堂教学很难达到外贸实践操作的要求。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满足不了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

而阶梯式工学结合培养通过轮岗, 使所有学生都获得了企业实践的机会。通过系办企业, 使学生能真正的体验公司文化、了解外贸流程、获得实践经验。并且循序渐进的方法, 更加符外贸实践的要求, 学生们也知道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能实现从高职学生到企业员工的平稳过渡。

通过阶梯式实践教学方法, 高职商务英语的所有学生能够实现从高职生到优秀外贸员工的顺利过渡。学生毕业后能实现“零距离”上岗, 实现学校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三、阶梯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获得的经验

在邀请毕业学生介绍工作经验时要注意人员选择的多样性, 不同的学生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 有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经理助理、翻译等, 由于所处职位的不同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对在校学生的建议也是不一样的。人员选择的多样性能够保证学生对企业、公司有更加立体的了解与认识。在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邀请企业的经理与老板做讲座的效率会更高一些, 因为他们对刚毕业学生的缺点比较了解, 对自己企业到底需要什么的员工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比如一个简单问题:企业对员工最看重的是能力还是品德?当一位经理告诉大家他们宁愿花5年时间培养一个笨点但比较踏实、诚实的员工。也不愿为学习成绩优异但心态浮躁、不诚信的员工投入一分钱。当时很多学生不理解。经理的解释是:因为公司对于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培训, 提升其技能与职业水平。有时需要耗时一两年的时间, 如果学生跳槽, 公司的巨大投入都会打了水漂, 弄不好还会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

外贸流程沙盘模拟需要引入企业的指导。在刚开始做模拟时, 因为学校老师的实践经验的限制, 不能保证模拟贴近现实, 贴近实战, 有些学生反映, 所学内容跟课本内容类似。为此我们邀请了数名外贸业务员对老师进行培训, 对沙盘操作进行指导, 增加了模拟的真实性。

系办企业做学生轮岗实训时, 要实行与外贸公司合办的形式, 并且以校外外贸公司为主。这样做有三个优点:第一, 弥补了系办企业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无论是规章制度确定还是产品确定、业务开展都需要丰富的市场经验才能够运行。单靠自己老师做企业最后会走进死胡同, 企业难以为继。第二, 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资金, 外贸企业的BtoB平台, 样品研发、工厂合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外贸企业能够帮助学校解决这些问题。第三, 以外贸企业为主体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保证工学结合的顺利实行, 也符合市场规律。

阶梯英语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书面写作;造句;听说作文;限时训练

一、阶梯式教学的概念和理论依据

1.概念的表述

所谓“阶梯式教学法”,是一种分层次进行目标管理的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方法,是给不同程度的学生铺上成长的台阶,引导其踏上“正确定位”“主动升级”“积极进取”的良性循环“魔力圈”。

2.理论依据

(1)语言习得理论。

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认为,“获得外语能力有两种途径,一是习得,二是学习。习得的知识能用于与人交流,而通过有意识学习的知识只能起到监控和编辑作用,用以检查和修正习得系统的输出,但不能转化为交际能力”。即人们接收到足够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就可以习得语言。

(2)借鉴过程法的优势。

过程法强调写作的整个过程,它揭示了写作过程不是单一的个人行为,而是个人与范文,个人与社会多方面的互动过程。

(3)参考写作心理学。

阶梯式学习法,以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及情感调节为突破口,进行阶梯成长试验,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二、高中英语写作困难的主要成因

1.我校藏族学生的写作基础几乎为零,因为西藏的英语中考不考作文

2.由于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学生在写作中谓语应用不明确、不熟练

3.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已相对成熟,他们想说的话很多,使用的语言形式却词不达意,错误百出

4.在写作中单词拼写错误占了一定的比例,说明学生英语词汇的记忆准确熟练程度不够

三、阶梯式写作训练模式建构

1.构建初始写作基础

(1)复习语音知识,让学生学会拼读英语单词,并通过默写初中词汇巩固增强学生的基础词汇量。

(2)英语书法训练。对英语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正确、工整、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

(3)结合预科教材巩固学生的基础语法知识,减少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的语法错误。

2.大量词汇、短语、句型的输入,循序渐进地搞好初高中写作的衔接

(1)单词、短语造句。每个单元部分单词、相关短语造句练习,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

(2)每个单元中相关主题的名言背诵。对名言警句的背诵和灵活运用不仅能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样这些名言警句在作文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语法训练中典型句子的听写。

(4)听说造句。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课文中重要的短语、句型,教师再将事先根据这些短语、句型设计好的汉语句子逐句要求学生口头译出。

(5)固定句型造句。学英语离不开背诵句型及精彩句子仿写,要求学生对实用句型掌握到位。

3.语篇训练之课程开发训练

(1)用所学单元的部分单词和短语进行讲小组故事比赛。

(2)鼓励学生运用本单元内容画出文章结构并复述。

(3)写作训练融入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

4.语篇训练之课程外实战演练

(1)新闻播报。

我校学生几乎每晚都要看新闻联播,对于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了解得比较多,把英语写作和新闻联系起来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活动按小组竞赛形式展开,小组成员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新闻上网查询资料适当展开,查字典找资料用英语表达出来,由该条新闻播报员带领全班同学熟悉这些词汇,再听新闻时就比较容易懂了。

(2)过程写作。

过程写作是教师使用较多的指导学生课堂写作的方式。教师选定题材,通过预写作—打草稿—修改—校订—定稿,从创设情景,形成特定的写作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大脑中的图式及背景知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接着,提供有用句型及结构,帮助学生自主获取足够的写作信息,使情景与语言产生直接的联系,形成英语思维环境,然后在联想中表达。之后,把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一定的整理,写出初稿。接着在同学评价、老师评价、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更好的布局方式,最后独立成文。

(3)写作限时训练。

写作限时训练是训练的最后阶段。训练时当场发题,限时交卷,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在写作限时训练的初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判断文章的体裁、时态、人称、内容等。学生明确目的,并掌握要领后,要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书面表达应从平时抓起,逐步、有序、长期地坚持训练,使学生的写作由“量”向“质”方面转化,形成流畅的语感,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苑莉,赵英敏.新课程下高中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3).

作者简介:陈兰英,女,1970年12月出生,四川省营山县人,大学本科,中教一级,高中英语教师,主要研究高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及教师用自己的教学激情激发学生学习能力。

阶梯英语 篇12

关键词:英语,认读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小学英语课程的发展日新月异。以往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逐渐被克服, 但“文盲英语”的现象却日趋明显。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听说活动占了绝大部分时间, 这是应该的, 也是必要的。但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知不觉地忽略了认读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时间一长, 学生能说单词, 能很流畅地和别人对话, 但翻开课本却是一头雾水, 大字不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 学生不认识的英语就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学习越来越吃力, 教师也越教越辛苦。这种现状令教师感到头痛, 也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在当前师资力量有限, 缺乏语言环境, 大班授课的现实情况下, 学生缺少了认读技能这根拐杖, 学习很难收到高效。《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 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同时, 课程标准也对认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可见, 我们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 也必须重视对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 防止“文盲英语”的产生。为此, 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尝试:

1 确立主题, 有的放矢

作为一线教师, 笔者认为,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目标要求隐含在教材之中。因而, 培养学生认读能力的第一手教学资源就是教材。笔者对自己使用的PEP小学英语教材进行了认真分析,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立了培养学生认读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字母、自然拼读法、国际音标。这三要素暗含在三年级、四年级、六年级教材之中, 易于教师在常规教学进程中训练和强化, 无需占用额外时间, 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同时,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 笔者认为, 以字母、自然拼读法、国际音标为教学主题, 引导学生掌握这三个基本要素, 并教会学生以它们为工具应用于英语认读之中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 层层递增地形成认读能力的过程。

2 绘制蓝图, 远景规划

认读是一种能力, 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 得循序渐进。因此, 教师首先要对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认读能力的目标要求了然于胸, 然后根据学情作出宏观规划, 最后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不断修正, 弥补, 从而达到预期目标。笔者在自已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这样的宏观规划:

2.1 目标规划:

到六年级毕业, 学生能掌握26个字母的名称音, 能听写和默写字母, 熟练规范地书写英语;能运用自然拼读法, 结合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能借助音标和自然拼读法拼读双音节和多音节词, 形成良好的语音。

2.2 方法规划:

学习字母, 以字母的名称音为切入点学习自然拼读法, 再以自然拼读法为基础, 学习国际音标;归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教会学生以自然拼读法为主, 音标拼读为辅的方法识记新词;以实践操作为主, 学习查字典和在网络、手机上查词找词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认读的能力。

2.3 年段规划:

三年级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感, 落实字母的名称音和书写, 为四年级学习自然拼读法打好基础;四年级上期整体呈现自然拼读法, 落实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四年级下期落实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及一些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如:sh, ch, th, er等, 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借助自然拼读法认读单词;五年级学习国际音标, 结合教材pronunciation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积累更多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尝试以自然拼读法为主, 音标拼读为辅的方法识记新词;六年级整合运用自然拼读法和国际音标认读单词, 记忆单词, 学习在字典、网络和手机上查词找词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认读的能力。

3 阶梯推进, 达成目标

3.1 第一阶:集中学习

字母是拼音文字的基础, 也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 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是《英语课程标准》对字母学习的明确要求。笔者在三年级上期用一节课整体呈现了26个字母, 对字母的名称音进行了集中教学。集中教学字母可以学生熟悉的字母歌为起点, 在唱唱读读中明确每个字母的名称音;也可将26个字母比作一列长火车, 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姓名的首字母找车箱, 在找一找认一认的活动中学习字母的名称音;还可以把26个字母比喻成英语王国的公民, 国王为了更好地统治国家, 把王国内的成员分成a e i o u及/e/几大家, 让学生在给每个字母找“家”的情境中学习字母的名称音。集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26个字母, 知道绝大多数字母发什么音, 是什么样子。要强调名称音, 为后面学习自然拼读法埋下伏笔。

集中学习自然拼读法的基础是熟练掌握26个字母的名称音, 根据字母名称音, 用掐头、去尾、类比法学习26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如:掐头法, 学读音:字母f的名称音读/ef/, 去掉“头”/e/余下/f/, 在单词中看到f就发/f/这个音。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s x l m n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以此方法类推, 我们可以用去尾法得出b d p t v z c k j及类比法 (与汉语拼音类比) 得出g h w y r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再加上特殊字母q (qu) 在单词中的发音, 21个辅音字母的发音规律可以用半节课集中教授。教师再用半节课教授元音字母a e i o u的发音规律, 即每个元音字母可以发两个音, 一是名称音, 二是特殊音, 并编成易于学生上口的歌谣,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国际音标的集中教学又以自然拼读法为基础, 学生熟练掌握了自然拼读法就已熟练掌握了31个音标的读音, 教师只需启发学生将这些读音和音标的形结合起来, 余下的17个音标用大半节课集中学习。

3.2 第二阶:分散巩固

一课时的集中学习之后, 教师应树立长远意识, 在每个主题教学阶段的每一课时的学习中安排3——5分钟进行复习巩固, 让学生在短、频、快的复现中从不会到会, 从会到熟练, 促进学生将这三要素内化为自己的基本功。值得注意的是每次复习巩固的速度要快, 不要占用过多课堂时间, 影响正常教学。复习要注意避免单纯机械的跟读重复, 让学生厌倦;形式应富有变化, 让学生感到快乐, 如抢读字母名称音, 开火车复习自然拼读法, 分组比赛认读音标等。

3.3 第三阶:阶段小结

在集中学习和分散巩固进行到一定阶段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思和小结, 如字母名称音g和j易混淆, 应该如何区分;元音字母在元辅元结构和辅元结构中的发音规律;哪些音标不易发准确等等。阶段小结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查漏补缺, 纠错更正, 从而确保各要素学习的正确性, 也能让教师根据学情合理调整规划进程, 达成各阶段规划目标。

3.4 第四阶:落实提升

掌握字母、自然拼读法和国际音标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这些工具认读英语。因此, 在集中学习后, 教师要适时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以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如:学了字母, 就让学生在学习单词时练习拼读单词, 以熟练掌握字母的名称音;学了自然拼读法, 就引导学生明确单词中哪个字母发哪个音, 以强化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学了音标, 就对单词中字母组合的发音以音标进行提示, 以培养学生整合运用自然拼读法和国际音标认读单词的能力。教学中, 教师可以组织听音标号、快速认读、What’s missing?等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认读能力, 还可以开展英语认读比赛、朗读比赛、拼读比赛、阅读比赛等课外活动, 多渠道巩固强化学生的认读能力。当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认读技能这根拐杖时, 教师应及时教会学生在字典、网络和手机上查词找词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认读的能力。

总之, “三主题、四阶梯”培养认读能力的方法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 且成效显著。它培养和强化了小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 使其与听、说、写的能力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 帮助学生渡过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文盲英语”的“残疾”状态,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5-41

上一篇:有效学习时间下一篇:选煤厂机械自动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