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聘任机制研究

2024-09-30

审计聘任机制研究(精选3篇)

审计聘任机制研究 篇1

审计聘任机制也称注册会计师聘任机制, 是指企业在聘任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作为其财务报表审计人时的各种规定的总称。注册会计师必须独立于委托人和被审计人, 是审计聘任机制的核心问题。研究近年来审计失败的案例不难发观, 导致审计失败的一个共有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审计独立性遭到破坏。而造成“独立审计不独立”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利益——审计客户支付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服务报酬, 这种经济利益又通过注册会计师聘任机制来具体运作的。本文从委托方、公司治理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我国现行审计聘任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其对审计有效性的影响, 以寻求问题根源, 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我国现行的审计聘任机制

我国一直采用自主聘任制, 这种聘任机制是指有关法规不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最短和最长聘任期, 聘任谁为企业的审计人、聘任期的长短均由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自行协商解决, 委托人有权随时解聘受聘的会计师事务所。

这种聘任模式尊重了双方的自由选择权, 有利于审计委托人选择更优秀、更合适的事务所作为企业的审计人, 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服务, 也有利于事务所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但是这种聘任制的缺点同样是很明显的。在企业管理当局对聘任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拥有决定权或重大影响的情况下, 更容易发生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 最终会损害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使其审计意见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目前, 在我国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严重的情况下, 国有企业管理层事实上对会计师事务所聘任拥有决定权, 股东大会的表决往往流于形式。自主聘任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管理当局“购买审计意见”行为的发生。为了防止企业违规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证监会规定, 我国的上市公司聘任和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批准, 而且必须翔实地公开更换事务所的理由。同时还规定, 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负责选择、聘任和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会计造假行为和购买审计意见, 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但是, 在我国目前“一股独大”和“所有者缺位”的问题未彻底解决之前, 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发挥的作用恐怕极为有限。

二、我国现行审计聘任机制对审计有效性的影响

审计有效性是独立、客观、公正的发表审计意见, 保证审计的权威性和审计结果的质量。现从股东的角度来研究审计师聘任机制对审计有效性的影响。通过审计独立性、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本三个方面考察审计聘任机制的弊端。

(一) 审计独立性

在现代企业中, 所有者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委托给专业的职业经理人, 自己不参与经营管理。为了保证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真实可靠, 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人来对报表加以验证, 便产生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需求。上市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财务报表等进行审计鉴证。委托人是上市公司的所有者——全体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 审计目标足以对经营者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完成审计后, 注册会计师将审计报告送交委托人, 并由其支付审计报酬, 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注册会计师仅听命于大股东。在这种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下, 形成了大股东花钱聘请注册会计师来审计自己的局面, 接受委托的注册会计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一般会看大股东的脸色行事, 其独立性自然遭到破坏。

(二) 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的会计系统存在违规现象并且报告这些违规现象的联合概率, 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的会计系统存在违规的可能性则取决于其技术能力, 而报告违规现象的可能性则取决于其独立性。从我国公司制度框架设定来看, 独立审计事项均由董事会决定, 管理当局没有能力对注册会计师产生任何影响, 注册会计师能够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但在我国特殊的经济情况下, 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形下, 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审计质量必然受到影响。

(三) 审计成本

由于股权的分散, 企业的所有者变得模糊, 有真正代表全体股东的股东来聘任注册会计师来审计管理当局的经营成果并不现实。这是因为, 在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 其所有者是一批经常变动的股东, 公司法赋予股东大会选择、委托注册会计师的权力难以落实。另外, 流通股股东的力量较弱, 而注册会计师制度首先要保障的理应是他们的利益, 因此有流通股股东组织、聘任专业人员对经营者出具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其审计报告才有意义。由于实际委托人出于审计成本和效率考虑, 流通股股东根本不可能出钱来聘任专业人员进行审计。

此时, 代理委托人的出现改变了由于股权分散且多变, 股东 (尤其是中小股东) 对经营者和监督鞭长莫及, 并难以达成一致, 只是投资者所拥有的包括聘任注册会计师内的对经营者的监督权不能落实的状况。由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代位行使审计委托权, 实际上是对董事会不能代表全体股东利益的一项改良措施。这对不能获得完全信息的流通股股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劣势地位。

三、完善审计聘任机制的措施

为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则必须就目前的问题进行改革, 而且不能依靠单一的制度来解决问题, 应该建立一整套综合的制度来配合。建立能够代表股东利益的机构以决定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完善公司治理、加强行业监管、弥补法律缺陷多方位弥补审计聘任存在的不足。

(一) 建立第四方服务和监管中心以改变委托模式

第四方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非营利性;二是政府干预性。适当的政府干预有利于增强第四方的权威性, 可以形成高效的制衡关系。在我国这样一个“权距”较大的国家里, 强制性制度的效果不可小视, 况且这种制度的安排对大多数诚信经营的上市公司而言, 没有任何损失, 所以受到的抵触会较少, 执行的效果会较好。这种招投标制可操作性强, 只要充分考虑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胜任能力等相关因素, 并严格遵守招投标制度, 达到预期效果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 完善公司治理

建立健全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 强化对管理者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避免内部人控制现象发生, 能够大大降低审计方对管理当局的经济依赖性。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任期、报酬、聘任程序、工作时间、法律责任等做出更明确而严格的规定, 使独立董事的责权相匹配。为了保证审计委员会能够从事外部审计委托、独立性评价等相关工作, 其成员需具有财务、会计、审计或法律背景。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审计委员会的职权, 从而确保审计委员会在注册会计师的聘任方面正当行使职权。

(三) 加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风险导向审计运用于内部审计, 即内部审计人员立足于对审计风险的分析和评价, 并以此为出发点, 制定审计计划, 实施审计行为的一种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在高风险社会产生的、为了应对职业危机而推出的一种全新的审计理念。与国际内部审计的实践相比, 我国的内部审计实践尚处于较初级的阶段, 这表现在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准则没有要求内部审计涉足公司治理领域, 从而无法对组织的风险管理活动进行评估与改善, 而只要求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和监督。但是, 我国目前在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中,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现实背景同样存在。因此, 我国也应该逐步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并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股东来讲,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会使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效果大大增强。

审计聘任机制研究 篇2

财务报表审计即为CPA中的法定业务,它是会计审计的关键,但是由于会计规范性偏差以及数据错误,对行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困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影响会计舞弊的主要原因在于财务报表缺乏规范性制度,科学性不强,其作用无法凸显。现如今,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某些企业为了降低资金投入,减少税费,就利用制度漏洞对财务报表中的会计行为开展不合规矩的应用,危害投资者的利益。对此,本文就结合市场的发展规律,对财务报表审计中出现的会计舞弊行为做出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完善制度体系,促进行业的全面发展。

1 会计舞弊行为无法揭示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世界各国被连接为了一个整体,作为财务保证的根本,会计行为一直是重点的监督项目。然而,据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错误时有发生,会计舞弊行为愈加严重,在影响企业信用的同时,还不利于市场的协调发展,导致经济无法正常运转。

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两大因素。其一,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程序不规范,在实际性会计工作中缺乏良好道德,基本上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采用的审计方式也不够科学,与实际不相符,粗放型审计占主导,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也不高,有关企业经济的各项行为、关联性交易无法及时解决,舞弊行为严重;其二,企业资金较少,可是在审计中所要花费的资金却较多,两者的矛盾现象使得一些小企业不得不放弃部分报表的审计,隐蔽性的舞弊行为也就难以被发现。另外,在审计过程中为了提高精准性,有时候就需要扩大审计的范围、增加审计的时间,也同样加大了成本投入。

2 基于财务报表审计会计舞弊行为存在的危害

会计舞弊行为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十分严重,在很大程度上甚至会造成企业决策失误,导致资金的浪费。例如,我国蓝田股份公司,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运用了一些非合法的手段,借助虚增投入的方法来增加收入,使得账面现金流有假,最终被查出问题后遭到了查封,涉事的董事长也被警方拘留起来,结束了职业生涯。具体而言,有关财务报表审计会计舞弊行为的危害如下:

首先,账目数据错乱。会计是有关企业财务收支的`精准计算与报告,报表审计错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数据失真,无法为企业经营提供正确的数据。其次,影响企业的决策。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机构,企业的很多行为都是依靠会计数据为基础做出的决策。但是一经发生舞弊行为,企业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无法结合市场的运行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提出科学的规划。

最后,对于整个资本市场也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市场经济下的运作方式属于开放市场,舞弊现象严重会损害开放性与高效性,导致信息的获取与对称性,阻碍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3 建立有效会计舞弊机制的方法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能够直观清晰的认识到企业会计舞弊行为的出现对财务报表审计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想要降低会计舞弊行为造成的严重危害,就必须结合实际,按照市场规律和科学的机制制定科学的办法,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1 实现政府介入

舞弊揭示机制是建立在政府介入的前提下的,政府介入能够通过行政手段对市场秩序进行规范,同时也体现了其主导作用。而在政府介入的过程中,政府行为要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对自身的责任及任务有清晰的认识。坚持依法治国,对于舞弊现象做到即时发现,即时通报,即时处理。

其次,要本着公正、公正、透明、负责的态度介入到财务报表审计的过程中去,这样一来能够在给企业的工作人员一定的压力的基础上,有效的防止和规避会计舞弊现象的出现;再者,现有的会计、审计准则在某些层面存有一定缺陷,从而对审计工作结果的真实,客观性造成了一定影响。鉴于此,要完善现有的审计准则,审计结果反馈后要对问题整过程进行跟踪,对于整改不到位或者是无整改效果的,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管控力度对舞弊现象进行遏制。

3.2 健全完善会计舞弊揭示体系

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以及规范的原则是会计舞弊行为能够遏制的根本和遵循的准则,基于现实情况,企业会计必须制定科学的机制,从三个方面出发。第一,完善现有的工作评价制度,规范相关制度内容,用会计工作的科学办法规范约束管理内容;第二,建立会计舞弊组织机构,对工作人员进行综合素质的培训,针对审计报表中的错误内容对舞弊方案实施管理,突出组织机构中人力的优势作用;第三,及时做好总结和分析工作,结合市场运行规律认识会计舞弊行为存在的不足,对发展中的规律做出有效的揭示,并不断的提出和完善相应的方案,推行切实标准设定体系,将舞弊揭示工作整理为有效的运行机制。

3.3 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财务报表的内容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反映,通过对报表中资金流向数据进行分,可以了解在该时间内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报表中不同项目背后体现的经济含义不一样。比如,企业的价值取向主要是通过平均准备金水平来反映的。而对风险的承担能力则是体现在财产准备金率,所以在建立有效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中,建立健全相关的风险评估体系,使得企业的审计人员能够切实的掌握自身的经济状况,最大限度上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风险预警,能够有效的防止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促进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的顺利进行。

3.4 加强监管力度

严格的监管,科学的监督是预防会计舞弊行为的有效对策,也是规范企业运营的方法。针对现阶段的问题,企业财务报表要及时更新,监管部门要独立设置监督机构,对监督控制人员开展集中培训,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在确保舞弊机制顺利运行的同时避免危害行为的发生。

4 结束语

审计聘任机制研究 篇3

我国随着现代企业股份制的改革, 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以及投资者需要聘任独立性强、专业强性的第三方来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这时注册会计师就以这样的委托代理身份应运而生。

我国现行审计聘任机制采用的是自主聘任制, 这种聘任机制是指有关法规不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最长聘任期、聘任谁为企业的审计人, 聘任期的长短由委托人和受托人自行协商, 委托人随时有权解聘受聘的会计师事务所。企业通过委托审计人员考核管理者的责任, 从而实现对管理者的财务监督。然而这样的代理关系, 却隐藏着诸多问题。现行的审计聘任机制已违背了企业所有者最初的愿望, 导致了“所有者缺位, 管理当局越位”, 审计聘任环境恶劣, 会计师事务所过度依赖委托人等严重影响审计独立的问题。

二、现行审计聘任机制对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1.“所有者缺位, 管理者越位”, 使审计聘任机制缺乏主体

根据审计受托责任论, 审计存在着委托人、被审计人和审计人员三者之间的特殊关系, 相对应为企业所有者、企业管理者和会计师事务所。这三者本为相互独立、互相制衡的三方。然而在现行公司的治理结构下, 公司的大股东一般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即行政主管单位, 很少亲自参与公司经营决策和审计工作的委托。而中小股东更是只关注股票的即时价格和当前利益, 鲜少关注公司财务信息质量。这样致使审计聘任机制的主体———委托人缺位。管理当局就自然而然地担当着聘任、解聘和支付审计费用的委托人身份。也就等于管理当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自己的财务经营状况。既是委托人, 又是被审计对象, 致使审计委托关系严重模糊, 审计工作成为一场作秀, 三方制衡、各自独立的局面不复存在。

2. 现行审计聘任机制的市场环境恶劣

目前, 我国会计师事务各出奇谋争取审计业务, 但聘任市场不够公开透明, 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与此同时, 管理机构运用相应的价格诱惑和利益压迫使事务所丧失独立性。此外, 对审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要求仅仅是位于缺位状态的所有者和中小投资者, 而真正掌握审计人员“生死大权”的管理者并不重视财务信息质量。他们关注的是一个漂亮的审计报告, 一个能让他们在下一年度继续顺利上市的审计意见。因而大多数上市公司无意聘请“独立性高”的事务所。不仅如此, 为了达到某种“操纵利润”的目的, 他们反而需要“独立性低”的审计服务。综上情况, 现行的审计聘任环境对于审计独立性非常不利。

3. 会计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利益关系千丝万缕, 审计聘任机制畸形发展

2000年美国的安然事件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现行审计聘任机制的缺陷。安然和安达信15年的“密切”合作, 安然支付给安达信高额的审计费用, 安达信提供给安然审计服务和代理记账等非审计服务, 甚至安达信的管理人员辞职到安然公司担任职务。这种关系使安达信对安然的审计缺乏实质和形式上的独立, 导致审计失败。同样我国目前在会计师事务所和管理当局的博弈中, 处于力量优势的一方是管理机构, 审计人员迫于生存和利益, 只能依赖于管理机构。此时的聘任机制不再公平, 而成为审计人员与衣食父母的———委托人的较量。博弈的焦点是各自的利益而非提供给企业所有者和广大投资者的真实财务信息。

三、改善现行审计聘任机制的措施

1.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规范委托代理关系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保障会计师事务所的正常聘任, 是审计独立的基础。企业战略决策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掌握, 经营权由管理层掌握, 审计委托权由董事会、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掌握。使企业的所有者真正参与到内部控制和监督考核中, 担任好审计委托人的角色。减轻来自管理当局这一直接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施加的压力, 使之为股东负责。审计委托人———企业所有者、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对象———管理者三方力量制衡。这样企业所有者以合理的审计费用和正常的方式来聘请审计人员提供审计服务, 出具财务信息真实的审计报告。

2. 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强强联合, 在审计聘任机制的博弈中抵制压力

面对强势的审计委托人, 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应联合抵制来自客户的压力, 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 从而在现行审计聘任机制中既能争取应得利益, 又能保障自身独立性。

3. 加强行政和司法监督, 加大惩戒力度。

为了达到行政监督的目的, 可以在财务部下设社会会计监督管理委员会。在这个机构中分设行业监督标准委员会和行业监督处罚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可以吸收政府部门、出资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会计学及经济学知名学者, 从而在审计纠纷方面提供权威行政裁决。同时完善我国审计监督的法律法规。划分清楚“普通过失”、“重大过失”、和“虚假财务报告”等相关模糊的概念, 确定处罚标准, 让审计法规切实可行。

4. 规范审计收费, 建立合理的收费制度。

由于我国现行审计聘任机制采用自主聘任制, 审计收费完全由当事人双方自由决定, 也就给委托人的利益诱惑和受托人出卖审计质量提供了土壤。因此审计收费必须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宏观调控, 不能完全放开由自由市场自发调控。相关政府监督机构要制定一定的收费标准, 杜绝不正当收费。让审计聘任机制中的利益冲突得到调解。

参考文献

[1]郑玉梅从安然事件看我国社会审计的独立性问题.邢台学院学报.2006 (9)

[2]杨泽花增强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几点思考.财会.2008 (11)

[3]李粮审计收费对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经济师.2008 (2)

[4]蒋珩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问题探讨.经济师.2009 (12)

[5]王永奇姜青梅审计聘任机制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09 (4)

上一篇:政治艺术教学下一篇:劳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