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方(精选9篇)
清热解毒方 篇1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清热解毒方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0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分别于月经干净3 d后阴道给药,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宫颈病变、HPV转阴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高危型HPV感染药物干预有积极意义,清热解毒方在祛除HPV以及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方面更具优势。
关键词:@宫颈HPV感染,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清热解毒方,人类,女(雌)性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宫颈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及时有效地清除感染者的HPV病毒,可以不同程度地阻断宫颈上皮细胞的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对防治宫颈癌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尚无公认的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有效治疗,本课题组发挥中医药优势,研制开发有效方药,寻找中医药治疗宫颈HPV感染的有效途径。本文观察了中药清热解毒方对宫颈HPV感染的疗效,推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HPV感染患者共60例,年龄18~50岁,病程1~2年。按随机单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诊断标准:HPV-DNA检测为阳性。纳入标准:1)高危型HPV-DNA检测为阳性;2)病检确诊为病变≤CINI;3)愿意配合治疗随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未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5)未使用与试验药物类似治疗作用的制剂;6)患者近期内无生育要求;7)年龄18~50岁之间;8)月经规则有性生活史;9)无重大脏器疾患。排除标准:1)有外生殖器部位真菌、滴虫、细菌感染或其他合并症;2)哺乳期妇女、孕妇;3)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疾病患者;4)精神疾病、癔病病患者;5)有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史;6)病理确诊宫颈病变程度CINⅡ及以上者。剔除标准:1)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合并疾病;2)违反研究方案(如依从性差);3)患者因主观因素不愿继续接受治疗;4)病人随访期间因各种原因失访。若因药物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等因素造成,则在最终报告中注明。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组均于月经干净3 d后,由专门负责的医生为入组患者上药,局部用药,连用3 W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月经期停止用药,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观察组:用清热解毒中药(基本方:金银花、连翘、木贼、黄柏、苦参、板蓝根、土茯苓、大青叶、当归、赤芍、香附、生甘草等)制成汤剂,无菌窥器暴露宫颈,无菌碘伏棉球擦拭,去除阴道壁分泌物及宫颈黏液,用中药液擦洗阴道,无菌带线棉球浸透药液后置于阴道,嘱患者6 h后自行取出。
对照组:无菌窥器暴露宫颈,无菌碘伏棉球擦拭,去除阴道壁分泌物及宫颈黏液,置入阴道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辛复宁,本院自制)1粒(80万单位)。
2.2 疗效标准
HPV感染疗效标准[1]:痊愈:HPV亚型检测高危型全部阴性;好转:仍有高危型HPV感染但至少1种亚型转阴;无效:高危型HPV无任何亚型转阴甚至有增加。宫颈病变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宫颈光滑,积分为0分;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宫颈糜烂面由重度转为中度至轻度,或由中度转为轻度,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降低>2/3;有效:症状减轻,糜烂面好转,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降低>1/3;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同治疗前。
2.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3月后,应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包括18种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共23种亚型。同时观察宫颈病变积分变化情况。
临床体征评分标准:宫颈无糜烂记0分;宫颈轻度糜烂记2分;宫颈中度糜烂记4分;宫颈重度糜烂记6分。宫颈无肥大记0分;宫颈肥大记2分;无宫颈纳氏囊肿记0分;宫颈纳氏囊肿2分;无宫颈息肉0分;伴宫颈息肉记2分。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患者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HPV-DNA病毒负荷量比较
结果见表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已经明确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病因。在正常人中,HPV的感染多为短暂性的,经历7~12个月,多数可以自然清除。但35岁以上妇女仍有10%~15%表现为HPV持续阳性。通常,HPV的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的进展而增加,其感染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轻、中、重度(CIN1、CIN2、CIN3)及宫颈癌患者中分别为70%、78%、80%~89%和95%[2,3]。
中医学针对HPV感染无相对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应属“带下病”范畴,如《傅青主女科》[4]有“夫带下俱是湿症,带下病总以湿邪为患,病机多以任脉失固、带脉失约概括之”。笔者认为本病主要是由房事不洁或局部卫生欠佳,感染湿热毒邪,郁结于胞宫子门而成。若素有七情内伤、房劳过度、早婚多产等因素致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则湿热毒邪更易流连继而病发。总之,湿热毒邪侵袭为常见致病原因,中医证型以湿热型最多见。故清热除湿解毒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笔者自拟清热解毒方,方中黄柏、苦参清热燥湿止带;赤芍、当归、香附清热凉血、理气活血;连翘、金银花、板蓝根、土茯苓、大青叶泻热解毒、燥湿;木贼疏风清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解毒之功效。
本文结果显示,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用药后2组16/18型HPV病毒负荷量均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患者宫颈糜烂面均较前减少,白带量多、腰痛、骶部痛等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2组患者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清热解毒方治疗HPV感染辨证合理、施治对证,对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在祛除HPV以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更具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袁敏,程静新.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研究[J].临床研究,2010,28(5):1140-1141.
[2]齐淑贞.宫颈HPV感染的诊断治疗进展[J].中医研究,2004,17(1):28-29.
[3]杨帆.HPV病毒与宫颈病变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8):8.
[4]清·傅山.傅青主女科[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25.
清热解毒方 篇2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原发性;活血解毒方;眼干燥症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4.003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Ophthalmoxerosis of Sj?gren's Syndrome with
Huoxue Jiedu Fang (活血解毒方)
WEI Ni,DING Ming-hui,ZHU Yue-lan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uoxue Jiedu Fang(活血解毒方,a prescription of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toxin) in the treatment of ophthalmoxerosis of sj?gren's syndrome.Methods:68 cases of primary ophthalmoxerosis of sj?gren's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36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32 case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rally given Huoxue Jiedu Fang combined with Sodium Hyaluronate Eye Drops,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only with Sodium Hyaluronate Eye Drops.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4 weeks.Standard ophthalmoxerosis symptom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Schirmer test,tear film break-up time,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orneal red staining and other indicators such as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were observed,recording and making a numerical analysis.Results:In the treatment group,2 cases were clinically controlled,10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16 cases were effective,and 8 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iciency being 77.78%;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no case was clinically controlled,6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12 cases were effective,and 14 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ing 56.25%.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improving standard ophthalmoxerosis symptom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Schirmer test,tear film break-up time,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orneal red staining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P < 0.05),and it was not obvious for the two groups in reducing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levels.Conclusion:Huoxue Jiedu Fang has a better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ophthalmoxerosis of sj?gren's syndrome.
【Keywords】 sj?gren's syndrome;primary;Huoxue Jiedu Fang(活血解毒方);ophthalmoxerosis
nlc202309081715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泪腺为其主要侵犯的腺体之一。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SS患者泪腺组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且进行性加重,导致腺体分泌功能障碍,最终造成严重的眼干燥症,表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1]。对于SS导致的眼干燥症,现代医学尚无治疗的特效药物,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不明确。笔者采用活血解毒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导致的眼干燥症,具有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pSS眼干燥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男1例,女35例,年龄38~68岁,平均(57.67±8.70)岁;最短8个月,最长13年,平均(6.61±4.68)年;对照组男0例,女32例;年龄42~70岁,平均(55.48±10.21)岁;病程1~11年,平均(5.79±
3.86)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pSS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0年制定的《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2]。
1.2.2 眼干燥症诊断标准 参照李凤鸣主编的《中华眼科学》[3]制定:患者存在眼干涩、灼热感、异物感、畏光,伴视物疲劳及视力减退等,且伴泪液分泌实验 < 5 mm·(5 min)-1,或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阳性,或泪膜破裂时间< 10 s。
1.2.3 pSS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即双目干涩,少泪,口干,欲饮水,关节肌肉刺痛,发热,大便干燥,皮肤干燥,甚至肌肤甲错,单侧或双侧腮部肿大疼痛,舌质紫暗,可见瘀点或瘀斑,或舌下脉络青紫,苔少且干,脉细涩无力。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8~75岁。
1.4 排除标准 ①已诊断为其他结缔组织病者;
②合并心脑肺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或传染性疾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④对研究药物过敏者;⑤在治疗前3个月内或治疗期间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腺体分泌激动剂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活血解毒方口服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治疗。活血解毒方由丹参30 g、当归15 g、川芎15 g、鸡血藤20 g、玄参20 g、连翘15 g、南沙参15 g、北沙参15 g、麦门冬20 g、太子参20 g、生地黄30 g、石斛20 g、甘草10 g等组成,中药饮片统一由本院中草药房提供,采用韩国制造煎煮机煎制,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玻璃酸钠滴眼液[参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70064]滴眼治疗,每日4~5次,
每次1~2滴,4周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治疗,4周1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
2.2.1 一般性、安全性指标 纳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体检项目(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血尿粪便常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
2.2.2 疗效性指标
2.2.2.1 眼干问卷调查 采用标准干眼症状评估(SPEED)问卷[5]进行症状评分,内容主要包括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疼痛或刺激感、流泪或烧灼感4种症状,根据每个症状的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评分。按每个症状发生频率评分:0分,无症状;1分,偶尔发生;2分,经常发生;3分,持续存在。按每个症状严重程度5级:0级,不存在问题;
1级,轻微不舒服,可以忍受;2级,不舒服,但不影响日常生活;3级,较烦躁,影响生活质量;4级,难以忍受,不能完成日常工作。其中0级及1级为0分,2级为1分,3级为2分,4级为3分,将
4个症状的得分相加为该患者总分,最高24分。
2.2.2.2 泪液分泌试验(SIt) 无表面麻醉下,将泪液检测试纸条一端轻放入眼下睑外1/3结膜囊处,另一端自然下垂,嘱患者平静状态下闭目
5 min,后取出试纸观察湿润长度。
2.2.2.3 泪膜破裂时间(BUT) 将荧光素钠放入结膜囊,记录患者最后一次瞬目后至角膜出现第1个黑斑所需要的时间,反复测量
3次,取平均值。
2.2.2.4 角膜荧光素染色(FL) 将荧光素试纸条轻放入下眼睑结膜囊,在裂隙灯下观察。采用12分法[6],将角膜分为4个象限,每个象限为0~
3分。0分,无染色;1分,1~30个点状着色;
2分,> 30个点状着色但染色未融合;3分,角膜点状着色融合、丝状物及溃疡等。
2.2.2.5 角膜虎红染色(RB) 将虎红试纸条轻放入下眼睑结膜囊,在裂隙灯下观察。采用9分法[6],
将眼表面分为鼻侧睑裂部球结膜、颞侧睑裂部球结膜及角膜3个区域,每一区域的染色程度分0~3分。0分,无染色;1分,少量散在点状染色;2分,较多点状染色但未融合成片;3分,片状染色。
2.2.2.6 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
以上指标要求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进行1次。
2.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临床控制:SPEED评分降低≥
75%;SIt、BUT、FL、RB、ESR、CRP等6项疗效性指标均有改善。显效:SPEED评分降低50%~ < 75%;6项疗效性指标有3项或3项以上改善。有效:SPEED评分降低30%~ < 50%,6项疗效性指标有2项或2项以上改善。无效:SPEED评分降低 < 30%,6项疗效性指标均无改善。
nlc202309081715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2 2组治疗前后SPEED问卷积分比较 治疗后,2组SPEED问卷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3.3 2组治疗前后SIt、BUT、FL、RB、ESR、CRP比
较 治疗后,2组SIt、BUT、FL、RB、CRP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2组ESR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见表3。
4 讨 论
一般认为,SS引起的干眼属于水液缺乏型干眼,是由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和/或质的异常而引起[6]。SS属中医学“燥痹”范畴,关于其病因病机目前有“邪气”致病、水津失布、阴虚津亏、瘀血致燥等多种学说[7]。“燥毒”和“瘀血”是SS的发病关键[8],燥毒峻猛,却隐匿较深,早已存在但并不显现,瘀血则贯穿疾病始终,燥毒与瘀血互结是造成SS眼干燥症的主要原因[9]。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重视活血解毒法在SS眼干燥症中的运用,故自拟活血解毒方治疗本病。
本项研究中选取了侧重干眼症状本身评估的SPEED问卷[5]作为症状评分标准,同时将SIt、BUT、FL、RB、ESR和CRP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结果显示,2组均可减轻SS眼干燥症状,降低SPEED问卷评分,且治疗组在总体疗效及降低SPEED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均可增加SIt、延长BUT,治疗组还可降低FL、RB,而对照组则无此作用。笔者认为,由于SS眼干燥症存在泪液分泌不足,故2组对最能直接反映泪液分泌情况的SIt和BUT试验均有改善作用。SS眼干燥症存在角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对照组无降低FL、RB的作用,这与既往报道的玻璃酸钠滴眼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眼泪液分泌不足问题的观点一致[10]。而治疗组具有降低FL、RB评分的作用,说明活血解毒方可能通过修复角膜上皮细胞损伤改善SS干眼症状。
因此,笔者认为,活血解毒方并非单纯缓解眼干燥症状,而是从根本上对SS进行治疗。结合前期研究结果[11],推测活血解毒方有可能是通过减少淋巴细胞在泪腺的浸润而起到治疗作用。但本项研究对照组仅选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作为治疗药物,若联合具有明确疗效的免疫抑制剂,如白芍总苷胶囊等,是否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与活血解毒方相比较,这也是本课题组下一步研究重点。
活血解毒方是本科室治疗SS常用方,据既往研究结果显示临床疗效较为明确[12]。方中丹参为君,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当归、川芎可力助丹参活血之功,而玄参、连翘起解毒凉血清热之力,南沙参、北沙参、生地黄、麦门冬、石斛、太子参益气养阴生津,鸡血藤活血养血通络,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解毒,养血生津之功效。综上所述,活血解毒方治疗SS眼干燥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适合长期使用。
5 参考文献
[1]Chiorini JA,Cihakova D,Ouellette CE,et al.Sj?gren syndrome:advances in the pathogenesis from animal models[J].J Autoimmun,2009,33(3-4):190-196.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1):766-769.
[3]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53-1160.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J].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0.
[5]Korb DR,Greiner JV,Herman JP,et al.Lid-wiper epitheliopathv and dry-eye symptoms in contact lens
wearers[J].CLAO J,2002,28(4):211-216.
[6]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1):73-74.
[7]沈丕安.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6):42-45.
[8]靖卫霞,朱跃兰,周光春.朱跃兰教授运用活血解毒方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6):63-66.
[9]崔民英,侯秀娟,朱跃兰.重视干燥综合征的毒邪辨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5):982-983.
[10]魏红领,李展宗,李雅芳.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3,31(5):496-500.
[11]钱荔,侯秀娟,刘小平,等.活血解毒方干预NOD小鼠自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机制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4,33(6):467-469.
[12]朱跃兰,韦尼,侯秀娟.活血解毒方治疗干燥综合征63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0,17(5):1-3.
收稿日期:2015-12-22;修回日期:2016-02-01
清热解毒方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 在我院选择宫颈HPV感染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疾病诊断均采取高危HPV-DNA检测结果为阳性;宫颈病变程度≤CINI;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外阴瘙痒、白带增多、阴道炎、宫颈炎等相关症状;均排除此次研究药物治疗史患者;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能自主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中药组各4 0例, 常规组患者年龄2 068岁, 平均年龄 (35.6±8.2) 岁;病程6个月-3年, 平均病程 (1.6±0.7) 年;中药组患者年龄20-69岁, 平均年龄 (35.7±8.3) 岁;病程5个月-3年, 平均病程 (1.5±0.7) 年。与常规组对比, 中药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在研究中进行比对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3d开始用药治疗, 均采取局部用药, 持续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 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所有患者均在月经期间停止用药, 并禁止性生活。
对常规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 常规清洁外阴, 使用无菌窥器辅助, 将患者宫颈暴露, 使用无菌碘伏棉球擦拭患者宫颈, 将宫颈内宫颈黏液及阴道壁分泌物清除, 随后使用收治辅助, 将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 (上海华新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50075) 缓慢置入患者阴道。1粒/次。
对中药组患者给予清热解毒方治疗, 药剂组方包括:金银花、土茯苓、板蓝根各15g, 黄柏、连翘、苦参、木贼各10g, 生甘草8g, 大青叶、赤芍、当归、香附各5g, 将上述药材混合制成药包, 由中药科使用煎药机自制成汤剂 (200m L/包) , 使用无菌碘伏棉球擦拭患者宫颈, 将宫颈内宫颈黏液及阴道壁分泌物清除, 随后使用中药汤剂对患者阴道进行擦洗, 并将无菌带线棉球置入药液中浸透, 取出, 置入患者阴道, 6h后取出。
1.3 观察指标
(1)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宫颈病变积分状况, 宫颈糜烂:0分无糜烂, 2分表示轻度, 4分为中度, 6分为重度;宫颈肥大:0分为无肥大, 2分为肥大;宫颈纳氏囊肿:0分表示无囊肿;2分表示有囊肿;宫颈息肉:0分表示无息肉;2分表示有息肉[1]。
(2)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愈:患者治疗后HPV亚型高危型检测均为阴性;有效:患者治疗后HPV亚型高危型检测至少一种为阴性;无效:患者治疗后HPV亚型高危型检测均未转阴或增加阳性[2]。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见表1~表2。
3 讨论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安全的常见、多发疾病, 致死率较高。宫颈癌的疾病发生时间较长, 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可达10年, 加强对宫颈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治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关研究表明, 90%以上的宫颈癌组织中可检出HPV, HPV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因素, 且高危型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联。人体感染HPV能直接引起患者皮肤黏膜鳞状上皮增生, 导致患者出现寻常疣、生殖器疣等, 进而引起宫颈癌变发生[3]。因此, 加强对宫颈HPV感染的早期治疗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方式。此次研究中中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治疗后宫颈病变积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 说明采取中药清热解毒方治疗宫颈HPV感染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宫颈病变, 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当前临床尚未研究出HPV感染的特效治疗方式。以往治疗宫颈HPV感染多采取阴道给予西药抗病毒治疗为主, 但治疗效果不佳, 且长时间用药不良反应较多。中医中将宫颈HPV感染划为“带下病”范畴, 外感湿邪、任脉失固、七情内伤、肝脾肾失调是引起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4]。因此, 此次研究中给予患者清热解毒方治疗, 通过该方发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活血理气功效, 从而促进患者机体内平衡稳定, 促进患者七情恢复, 五脏和谐, 进而提升机体调节能力, 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提升, 提升机体抗病毒能力, 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宫颈病变状况[5]。
综上, 清热解毒方在宫颈HPV感染患者治疗中运用效果显著, 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宫颈状况, 积极预防宫颈癌发生, 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烨.中药带线棉栓对宫颈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干预[J].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 (3) :75-76.
[2]薛辉, 冉雪梦, 付曙光, 等.清热解毒方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6, 23 (2) :188, 197.
[3]张跃斌.外用青黛散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43例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 2016, 33 (2) :75-77.
[4]罗红, 匡继林.中西医结合治疗生殖道HPV感染30例[J].湖南中医杂志, 2013, 29 (5) :60-62.
清热解毒方 篇4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化浊解毒方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清抵抗素(RE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对其降糖与抵抗素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浊毒内蕴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30例。西药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中药组服用化浊解毒方。治疗8周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RES、HOMA-IR等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指标、RES及HOMA-IR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化浊解毒方的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可能与降低抵抗素有关。
【关键词】2型糖尿病;抵抗素;胰岛素抵抗;化浊解毒方;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14-02
抵抗素(resisti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物质,具有胰岛素抵抗作用,可能影响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本研究希望通过观察中药化浊解毒方对浊毒内蕴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清抵抗素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糖代谢的机制。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纳入的病例均来源于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病人。
2病例选择
2.1 西医诊断标准
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1999年WHO专家咨询报告中建议的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性疾病监测部,日内瓦会议)。
2.2 消渴病浊毒内蕴型诊断标准
中医目前没有关于糖尿病浊毒内蕴型的确切诊断标准,故本试验根据《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1] 及《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的相关内容,制定消渴病诊断标准如下:凡具有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而甜、形体渐见消瘦等证候者即可确诊。浊毒内蕴证中医辨证依据:主症为口干,口苦黏腻,脘腹胀满,大便粘滞不爽;次症为头身困重,倦怠乏力,皮肤褐斑或疖肿;舌脉为舌黯红,或见瘀点瘀斑,苔浊、黄腻或燥,脉弦滑或濡数。具备典型舌質和其它(症状和舌苔)至少4项,参考脉象,即可辨证[3] 。
2.3纳入标准
①西医诊断符合2型糖尿病,且生活方式干预后7.0 mmol/L≤空腹血糖<10.0 mmol/L;6.5%<糖化血红蛋白<9.0%,体重指数≥24.0Kg/m2的门诊病人;②中医证候诊断属消渴病浊毒内蕴者;③未经任何干预代谢的药物治疗或服药疗程未满1月并已停药1周以上;④年龄 18~65岁;⑤近1月内无糖尿病酮症、重度感染和原发脏器功能严重衰竭者;⑥无其它影响血糖的疾病。
2.4排除标准
符合以下任何1条,不得入选:①1型糖尿病;②目前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等干预代谢的药物治疗;③近1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重度感染,或有严重脏器并发症或合并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3 研究方法
3.1试验设计
采取自身前后对照临床研究。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60人,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化浊解毒方组脱落6例,西药组脱落2例。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等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2治疗方法
西药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片(日本武田,15mg/片,批号:120911),口服, 30mg/日。中药组给予化浊解毒方(糖毒清颗粒,组成:黄连、大黄、姜黄、僵蚕、蝉蜕等,10g/袋,批号:111117),口服,20g/日。两组均以治疗4周为一疗程,连续观察两个疗程。
3.3指标观察
疗效性指标观察患者身高,体重,FBG、HbA1c、RES、HOMA-IR;安全性指标观察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并详细记录用药期间的相关不良反应;胰岛素抵抗评价标准以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公式计算,即HOMA-IR=FBG(mmol/L)×FINS(μmol/L)/22.5,作为评价标准。
3.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将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不同中药组定量资料将采用xˉ±s(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符合正态分布, 使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由构成比或率表示,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两组治疗前后FBG、HbA1c水平比较
如表1显示:治疗前,中药组与西药组FBG、HbA1c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HbA1c组内比较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4.2两组治疗前后RES、HOMA-IR、BMI水平比较
如表2显示RES、HOMA-IR、BMI,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ES、HOMA-IR组内比较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BMI治疗后有所下降,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
5 讨论:
研究发现抵抗素可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影响肥胖、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人体内抵抗素过度表达会导致血糖升高、弱化胰岛素功能,并从多个途径引发胰岛素抵抗[5]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也是多种疾病的共同土壤[6] 。
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消渴病记载首见于内经,如《素问?奇病论》所记载:“……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所以,长期饮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运化失调,气机升降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谷精微壅滞而化生浊毒。痰、湿、浊毒等有形实邪阻遏气机,进一步影响气机升降,在消渴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不容忽视。它们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影响着消渴病得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
以“浊毒”理论为指导,我们在前期研究已证实化浊解毒方在改善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以及胰岛素抵抗方面有很好的疗效[4] 。所以本研究进一步观察其改善胰岛素抵抗与抵抗素的相关性。通过研究发现:中药化浊解毒方在降低FBG、HbA1c、HOMA-IR水平的同时,对RES有很好抑制作用,且与西药吡格列酮相当。故认为中药化浊解毒方其改善糖代谢、降低抵抗素作用,与降低抵抗素有密切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J].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6.1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21-126 .
[3]赵伟,李双蕾,唐爱华,等.糖尿病浊毒内蕴辨证研究[J].四川中医,2010,28(5):25-26.
清热解毒方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0例, 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版) 》[7]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5例。观察组中, 男29例, 女16例;年龄5个月至8岁, 平均 (3.71±1.21) 岁;病程为1~3 d, 平均 (1.74±0.51) d。对照组中, 男27例, 女18例;年龄7个月至7岁, 平均 (3.58±1.25) 岁;病程为1~3 d, 平均 (1.89±0.42) d。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并发症;先天性疾病;心肺、肝肾功能显著异常;依从性差;过敏体质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喜炎平、利巴韦林治疗, 静脉注射喜炎平注射液0.2~0.4 m L/kg;利巴韦林注射液15 mg/kg, 1次/d。另外, 根据患者的症状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如吹敷冰硼散用于口腔内伴有明显疱疹患者, 采取物理降温措施缓解发热症状, 部分感染患者表现出血象升高现象, 应当采用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清热解毒透疹方治疗, 即:鱼腥草3 g, 金银花4 g, 连翘4 g, 蒲公英5 g, 荆芥3 g, 白鲜皮3 g, 紫草5 g, 1剂/d, 水煎服, 100 m L/次, 2次/d, 早晚分服, 5 d为1个疗程。
1.4 指标检测及疗效评定
(1) 疗效评价[8]。治愈:治疗5 d后患儿恢复正常体温, 缓解并解除了口腔溃疡及疱疹症状, 没有出现新皮疹。显效:治疗5 d后患儿基本恢复正常体温, 且同治疗前相比, 口腔溃疡及疱疹症状明显改善, 新皮疹出现几率较小或无。有效:治疗5 d后患儿基本恢复正常体温, 口腔溃疡及疱疹症状得到一定缓解, 但仍然可见少数皮疹散分布。无效:同治疗前相比, 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无改善。 (2) 细胞因子水平:入院时、治疗后第5天收集患儿外周静脉血3 m L置入试管, 用ELISA法检测IL-2、IL-4、IL-6、IL-10、TNF-α、TNF-γ血清浓度。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n/%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 (44/45) , 对照组为95.56% (43/45) ,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47, P>0.05, 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90例手足口病患儿入院时各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5 d后, 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病原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 (EV71) 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CA16型) 。手足口病病原隐性感染比例大、难以鉴别和发现, 同时传染性强、排毒方式多样且时间长、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呈周期流行规律传播, 通常为2~3年流行1次, 其中以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9]。临床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肛门等部位的红色丘疹, 部分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咳嗽、头痛等症状为主, 严重者可出现脑膜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急性迟缓性麻痹等, 甚至死亡。
学者发现手足口病患儿体内白细胞总数升高、细胞因子升高, 表明其发病与全身炎性反应 (SIRS) 相关[12]。研究显示, 免疫活化在手足口病患儿中起重要作用。宿主免疫系统失衡也可能是由于其免疫功能被过度激活造成, 这使抗炎细胞因子和促炎细胞因子异常分泌, 最终造成SIRS的出现。细胞因子包括抗炎介质和促炎介质两类, 前者主要有IL-10、IL-13、IL-4等, 后者主要包括TNF-α、IL-1β、IFN-γ、IL-6、IL-8等。当患儿感染病毒后, 病毒的复制和入侵会受到自然杀伤细胞的阻碍, 此外病毒入侵会激活免疫T细胞, 使得后者大量增殖并有大量抗炎和促炎的细胞因子被释放出来, 严重影响机体的健康。抗炎和促炎细胞因子被活化后也会使得其他免疫细胞相应被激活, 使得释放的炎性因子越来越多, 造成放大效应和连锁反应, 进而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的全身炎性反应, 在临床上也可观察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14]。所以可通过对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进行上调或下调, 以免疫治疗抑制手足口病的进展, 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中,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细胞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可见, 应用手足口病方可调节细胞因子水平, 达到抗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手足口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时疫”、“温病”[17], 结合该病临床常见发热、手足、口腔疱疹的特点, 中医辨证治疗中主要是清热解毒透疹, 此药方配伍的中药为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连翘、荆芥、紫草、白鲜皮。其中, 鱼腥草、连翘、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白鲜皮祛风止痒, 荆芥解表透疹,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诸药合用既有清热解毒之效, 又有透疹之功, 为治疗手足口病的良药, 且不良反应少, 无肝肾功及血液系统的损害。中医药用于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因此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已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与手段, 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庆峰.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1) :15-16.
[2]黄何清, 周祖模.119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与药物治疗分析[J].中国药业, 2011, 20 (21) :84-85.
[3]曾艳梅.阿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20) :111-112.
[4]远近德.手足口病的中医药治疗[J].天津中医, 1985 (5) :42.
[5]张国梁, 李泽庚, 尚丽莉, 等.手足口病中医药防治实践回顾性分析 (三) [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 23 (11) :1003-1007.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年版) [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
[7]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73.
[8]郭改玲, 李兰霞, 张玉春, 等.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16) :2173-2174.
[9]CASTILLO L.High elevated ferritin levels and the diagnosis of HL H/Sepsis/SIRS/MODS/MAS[J].Pediatr Blood Caner, 2008, 51 (5) :710-711.
[10]金伯泉.医学免疫学[M].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5.
清热解毒方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普通型HFMD患儿100例。纳入标准:符合HFMD诊断标准的患儿;中医辨证分型为普通型患儿;年龄6个月~6岁患儿;发病1~5 d患儿;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发病迅速,危重症患儿;伴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儿;过敏体质患儿,尤其是对中药过敏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9个月~6岁,平均(4.34±1.27)岁;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10个月~6岁,平均(4.57±1.69)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热透疹方治疗,清热透疹方主要包括:连翘、金银花、玄参、淡竹叶、薏苡仁、甘草、地黄、黄芩、石膏,方药均有我院中药房应用煎药机统一煎制,剂量视患儿提质量及症状而定,3次/d,口服。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063)治疗,治疗方法:将10~15 mg/kg的利巴韦林溶于10%的葡萄糖注射液或者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 d。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心肌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胸片吸收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如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其中临床疗效的判断标准为:治疗6 d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为痊愈;6 d内患儿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显著缓解为有效;治疗6 d内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没有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12]。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上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14.613,*P<0.01
2.2 两组患儿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消退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心肌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胸片吸收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次要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咳嗽消退时间、呕吐消退时间及大便干结消退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儿LDH、CK、CK-MB及HBNH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LDH、CK、CK-MB及HBNH水平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心肌损伤情况也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HBDH:羟丁酸脱氢酶
2.5 安全性
观察组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儿出现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在停药后恢复,对治疗无影响。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HFMD的传染源为隐性感染者和现症患者,主要是通过人群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在感染肠道病毒71型后,发病时多以发热症状为主,体温一般在38℃左右,同时在手足口及臀部会有皮疹或者在口腔出现黏膜斑疱疹。少数患者在感染早期会有咳嗽等症状,在发热1~2 d后会出现皮疹,常见于足底进而手掌,也有部分会在臀部[14,15,16,17]。对于不发热,至出现皮疹或者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一般病情较轻。对于HFMD的大多数患儿能够在1周内恢复。
HFMD在中医属“时疫”“湿温”等范畴。湿热病毒为其病因,多因外受时邪,内蕴湿热,留于脾、肺、心三经所致[18,19]。外邪自患儿口鼻侵入,侵袭脾、肺二经,而肺主皮毛,因此在患病初期多存在肺卫症状,入流涕、发热、咳嗽等;脾主四肢,于口开窍,手足口受邪后生水疱,口舌生溃疡、疱疹;如果毒热内盛,则症状加重,会出现神昏、壮热、抽搐等症状[20,21]。普通型HFMD根据中医辨证可分为肺胃热炽型、邪犯肺卫型、湿热交阻型、气营两燔型、肺胃阴伤型、心脾积热型[22]。由于证型的不同,治疗方法也各异。肺胃热炽型治疗主要以泄热解毒、辛寒清气为主;邪犯肺卫型主要以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为主;湿热交阻型以清热解毒、利湿化浊为主;气营两燔型主要以凉血、清营、解毒为主;肺胃阴伤型主要以和胃降逆、养阴清肺为主;心脾积热型主要以降火解毒、清心泻脾为主。
本组研究中对于普通型HFMD患儿应用清热透疹方治疗,方中包括连翘、金银花、玄参、淡竹叶、薏苡仁、甘草、地黄、黄芩、石膏等药材,全方以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为君药,黄芩、薏苡仁清热利湿为臣药,玄参、淡竹叶、地黄、石膏清热凉血为佐药,甘草为使药。诸药合用,能够起到解毒透疹、疏风清热、健脾祛湿的功效,是热毒得泻,邪有所出。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为形气未充、脏腑娇嫩,五脏六腑的功能均存在不足,特别以脾、肺、肾三脏较为突出。脾是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水谷精微,小儿纳运力弱、脾常不足,针对小儿生理特点,应给以健脾助运之药。连翘、金银花、玄参、淡竹叶、薏苡仁、甘草、地黄、黄芩、石膏均具有抗病毒的药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清热透疹方治疗普通型HFMD效果显著,在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退时间的分析中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心肌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胸片吸收时间均显著缩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咳嗽消退时间、呕吐消退时间及大便干结消退时间均显著缩短,说明清热透疹方能加快缓解患者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并间接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使患儿早日康复。此外,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儿LDH、CK、CK-MB及HBNH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LDH、CK、CK-MB及HBNH水平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心肌损伤情况也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了清热透疹方能改善患儿心肌损伤状况。在对两组患儿的安全性分析中发现,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但停药后恢复,提示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清热透疹方用于治疗普通型HFMD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快速缓解患儿症状,安全性高,使患儿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清热透疹方应用于普通型手足口病(HFMD)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普通型HFMD患儿1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透疹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主要临床体征和症状消退时间;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心肌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胸片吸收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咳嗽消退时间、呕吐消退时间及大便干结消退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儿LDH、CK、CK-MB及HBNH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心肌损伤情况也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透疹方用于治疗普通型HFMD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快速缓解患儿症状,安全性高,使患儿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清热解毒方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患者均为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重症黄疸——阳黄病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27~72岁,平均49.5岁;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肝胆湿热型41例,肝胆瘀热型17例。病例分类:乙型肝炎31例,乙肝、戊肝重叠感染7例,胆道手术后胆管再狭窄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5例,肝内阻塞性胆汁瘀积9例(含肝内结石、肝内癌栓形成)。所有病例血清总胆红素在100~278μmol/L之间,平均157μmol/L。
1.2治疗方法
基本方法组成:茵陈30 g,山栀15 g,黄檗10 g,大黄10 g,败酱草12 g,田基黄15 g,半枝莲30 g,丹参15 g,郁金10 g,虎杖20 g,泽泻10 g,车前子(包煎)15 g,每日1剂,分两次早晚煎服,以清热化湿、活血退黄。另配合牛黄0.5 g,每日1次,温水送服,以加强清热解毒、消炎利胆作用。根据病情可间断重复使用,累积总量一般不大于6 g。加减法:如热度壅盛,心烦懊恼,加黄连10 g、龙胆草5 g以泻火解毒;邪郁少阳,寒热往来,加柴胡10 g、黄岑10 g以和解清热;阳明腑实,大便不通者,加枳实10 g、玄明粉10 g以清热通腑;胆汁瘀积,砂石梗阻者,加金钱草30 g、鸡内金10 g以利胆退黄;湿重于热,胸腹痞满,呕恶纳呆或者大便溏垢,口中黏腻者,去山栀、黄檗、大黄、茵陈各15 g,加藿香10 g,蔻仁(后下)5 g,滑石(包煎)15 g,茯苓15 g,姜半夏10 g,以化湿和胃;病久瘀重,舌质紫有瘀斑或见肝掌、蜘蛛痣者,易制大黄,加炮山甲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2 g,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功。同时可配合茵栀黄注射液或者亮菌甲素(梗阻性黄疸除外)辅助治疗。
1.3 疗效标准
痊愈:TBIL、DBIL、IDBIL、ALT、AST全部正常,全身黄染消退,消化道症状消失;显效:TBIL、DBIL、ID-BIL、ALT、AST明显下降,其中TBIL下降70%以上,AST、ALT基本正常或下降到正常值上限3倍以内,消化道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TBIL、DBIL、IDBIL、ALT、AST均有所下降,其中TBIL下降30%以上,AST、ALT下降到50%以上,消化道症状好转;无效:TBIL、DBIL、IDBIL、ALT、AST无明显下降或反复波动呈上升趋势,消化道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每半个月复查肝功能1次,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痊愈19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2%。
3 讨论
黄疸在传统医学中有阳黄与阴黄之别,本文讨论的阳黄病因病机多责于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治疗大法主要为清热化湿,利胆退黄,多选用茵陈蒿汤或者茵陈四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化裁。正如《金匮要略》云:“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现代实验研究也揭示了茵陈蒿汤退黄机制在于促进胆汁分泌。故临床治疗一般黄疸多能奏效,但如遇重症黄疸,因其病因机制错综复杂,而致湿热瘀结,病情顽固,难以奏效,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笔者根据其病理特点,在清热化湿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同时加用牛黄以加强清热解毒、消炎利胆之功,获得良好的疗效。药理研究表明牛黄其重要成分含牛磺胆酸及牛磺酸,其中胆酸利胆作用已被现代医学证实。肝胆乃互为表里之脏腑,利胆亦可保肝。
临证所见:肝功能指标ALT、AST可与TBIL同步下降,甚至先于TBIL恢复正常。本法应用于肝细胞性黄疸及肝内胆汁瘀积性黄疸疗效显著,其次对良性肝外阻塞性黄疸有一定疗效,但对于肝内肝外癌栓或肿瘤压迫所致梗阻性黄疸疗效欠佳,甚至无效。因牛黄价格昂贵,临床尚未普及应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摘要:目的 探讨牛黄合清热化湿活血方治疗重症黄疸——阳黄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8例重症黄疸患者(其中肝胆湿热型41例,肝胆瘀热型17例),采用牛黄合清热化湿活血方治疗的结果 。结果 痊愈19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2%。结论 牛黄合清热化湿活血方治疗重症黄疸有良好的疗效,尤其对肝细胞性黄疸及肝内胆汁瘀积性黄疸疗效显著。
关键词:牛黄,重症黄疸(阳黄),清热化湿,活血退黄
参考文献
清热解毒方 篇8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55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其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男19例, 女11例, 年龄38~54岁, 平均 (42.2±3.4) 岁;对照组男16例, 女9例, 年龄35~58岁, 平均 (43.3±4.1)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 替硝唑1片, 2次/d, 克拉霉素片1片, 2次/d, 奥美拉唑胶囊 (常州四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50086) 20mg, 1次/d,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热化瘀方, 基本组方:枳实9g、黄连9g、当归9g、木香6g、败酱草30g、蒲公英30g、炒白芍12g、黄芪15g、白及15g、白术15g、三七3g, 腹痛严重者加延胡索15g, 乏力、气短、舌苔薄白者加党参12g、白术18g, 水煎服, 1剂/d, 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胃镜检查,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3 疗效比较
显效:胃脘痛症状与伴随症状消失, 胃镜下溃疡及周围炎症全部消失;有效:胃脘痛与伴随症状明显改善, 症状体征有好转, 胃镜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上;无效:胃脘痛症状与伴随症状无改善, 溃疡面积缩小<50%[2]。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各项参数以均值±标准差undefined表示, 使用χ2、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将消化性溃疡归纳于“胃脘痛”范畴, 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胃虚弱是发病的根本, 胃热血瘀是标象, 其中脾虚胃热是发病的重要病理环节。中医学观点认为久病必瘀, 其病在血, 而调之于络[3], 血络之中, 必有瘀凝, 病气缠绵不去。慢性胃溃疡病程长、易反复, 其病势缠绵, 都符合这一理论。现代病理学认为胃溃疡病灶周围黏膜均有充血、水肿表现, 并伴有血管闭塞或血栓形成, 均契合胃热血瘀之表象。治则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法。
健脾清热化瘀方中以黄芪为君药, 其味甘、性微温, 归脾、肺二经, 有健脾益气、扶正、活血之功效, 不仅可健脾益气, 还可升举阳气, 使气机升降有序, 更可助扶正气, 使气血生化有源。白术为臣药, 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用于脾虚有奇效[4], 与黄芪合用, 能增强其补脾益气之功效。蒲公英、黄连可清热利湿;木香理气止痛, 尤善调中焦气滞;延胡索为血中气药, 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对诸身之痛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5]。白及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取其收敛之性而保护创面, 促进创面愈合, 与党参、白术配伍可收健脾消滞之效。诸药合用, 共奏清热燥湿、行气止血、收敛固涩、调和肝脾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可显著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 对多种实验性动物胃溃疡均有抑制作用, 可明显减少胃粘膜损伤面积, 降低损伤指数。白术可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具有兴奋和抑制双向调节作用;白术提取物可有效抑制大鼠胃液、胃蛋白酶分泌量, 降低胃液酸度, 具有明显的抑制胃粘膜损伤作用;蒲公英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制病原微生物作用, 给大鼠灌胃后对应激性溃疡和胃粘膜损伤均有显著保护作用, 并能有效对抗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的形成, 与党参、川芎配伍时有协同抗胃溃疡的效果, 其抗胃溃疡与胃黏膜损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影响胃组织内源性PGE2含量有关;黄连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木香对胃肠运动具有先轻度兴奋、后抑制的作用;延胡索中所含的去氢延胡索甲素可有效保护因饥饿或药物引起的大鼠实验性溃疡病, 可明显减少胃液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量;白及提取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还能显著增强血小板第三因子的活性, 缩短凝血时间、凝血酶原形成时间, 抑制纤溶酶活性, 对局部出血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同时对盐酸引起的大鼠胃粘膜损伤、胃、十二指肠穿孔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 健脾清热化瘀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清热化瘀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5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其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 (30例) 及对照组 (25例) , 两组均应用奥美拉唑治疗, 治疗组患者加用健脾清热化瘀方, 连续观察2个疗程,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健脾清热化瘀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脾清热化瘀,胃溃疡,胃镜检查,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 (2008, 黄山) [J].中华消化杂志, 2008, 28 (7) :447-450.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866-1877.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9:151-155.
[4]邱幸凡, 陈刚.“久病入络”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 9 (9) :8-9.
清热解毒方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炎患者,经综合诊断,与《实用妇科学》[1]中宫颈炎诊断标准相符;患者经酶免疫法检测为衣原体抗原体阳性;未合并其他妇科疾病及生殖系统恶性疾病;排除合并全身感染、凝血机制异常、药物过敏史患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4.2±9.6)岁;对照组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5.1±1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就诊后,叮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每天换洗内裤,清洗阴道,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盆浴,合理饮食,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对照组患者使用强力霉素治疗,口服0.1 g/次强力霉素胶囊,2次/d。治疗组患者使用清热益气方治疗,基本方包括黄柏15 g,蛇舌草15 g,黄芪10 g,丹皮10 g,1剂/d,取水煎煮取药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4 d。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7、15 d对人β防御素2(HBD-2)基因进行检测。
1.3 疗效判定标准[2]
痊愈:患者各症状消失,宫颈分泌涂片检查恢复正常,衣原体检测阴性;显效:患者各症状明显改善,宫颈分泌涂片检查基本恢复正常,衣原体检测阴性;有效:患者各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测指标未完全转阴;无效:患者各症状未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测阳性。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1%(32/39),即痊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7例;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9%(30/39),即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9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D-2基因表达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一次HBD-2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二、三次HBD-2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5例(12.8%)胃肠道不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炎是女性常见疾病,表现生殖道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伴尿道刺痒、尿痛,宫颈充血、水肿。衣原体和支原体是该病常见病原体,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治疗,病原体未彻底清除,隐藏于宫颈管黏膜内,形成宫颈慢性炎症。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炎多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但长期应用存在一定不良反应。而且临床不合理用药及反复感染,会增加机体耐药菌株,出现交叉感染等现象,影响了患者恢复效果。
中医认为,宫颈炎属于“带下病”范畴,与肝、脾、肾三脏相关,肝、脾、肾功能紊乱,水湿不运,湿热互结,感染湿毒多致。中医药治疗宫颈炎时,多根据湿热症状,采取利湿通淋化浊、清热解毒方治疗。本次研究中,采取清热益气方治疗,基本方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对带下阴痒、热淋涩痛、疮疡肿毒、湿疹湿疮具有显著效果;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除湿;黄芪健脾补肾,温中益气;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在旷燕飞等[3]研究中,黄芪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丹皮具有显著抗炎、抗菌作用。此次研究中,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研究结果看出,中医药清热益气方治疗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炎效果显著,与西医治疗相仿,但中医药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不会增加患者治疗副作用,提高了患者治疗安全性。
HBD-2是人体上皮组织抗微生物肽的主要种类,机体炎症时,HBD-2则为高表达,具有高度广谱抗菌活性,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高度抑制作用,且未出现耐药性[1]。此次研究中,治疗组治疗二次、三次后HBD-2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清热益气方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HBD-2基因高表达水平,使机体对衣原体感染抵抗力明显增强,对促进患者病情恢复起到积极促进意义[2,3]。
综上所述,清热益气方治疗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清热益气方治疗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强力霉素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选用清热益气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二、三次后HBD-2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益气方治疗衣原体感染性宫颈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清热益气方,衣原体感染,宫颈炎
参考文献
[1]李华信,孙良起,陈松涛.洛阳地区泌尿生殖道炎患者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6(1):34-35.
[2]黄健玲,沈碧琼,陈曲波,等.168例盆腔炎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结果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14(4):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