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空间

2024-09-30

实践的空间(精选12篇)

实践的空间 篇1

人教社出版的高中数学第二册 (下) 教材分为A、B两种版本<简称“下 (A) ”和“下 (B) ”>。与下 (A) 相比, 下 (B) 在处理立体几何的平行、垂直、夹角与距离等内容时多介绍了空间向量这一重要工具。笔者从教多年, 多次同时使用下 (A) 和下 (B) 两种教材, 通过教学实践和反思, 深切感受到应将空间向量和传统的综合推理相结合, 并在教学实践中将下 (B) 内容进行适当优化, 就能把立体几何学得更好、更轻松。

一、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题的优越性

向量知识在中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它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上的优势是传统的知识和方法无法替代的, 立体几何中许多难度较大的问题, 只需要运用向量公式进行简单变形就可解决, 这为我们的解题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笛卡尔“变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 再变数学问题为方程问题, 然后只需求解方程便可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数学哲学思想的完美体现。

二、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题的不足

向量是一个好工具, 但它不是万能的, 必要的情况下仍然要用综合推理的方法。笔者认为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应该充分突出空间向量的优越性, 并将之与综合推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为学生的思维活动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例如不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题型用空间向量来计算较繁琐、容易出错, 用综合推理的方法反而简便些。

三、对“空间向量”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下 (B) “空间向量”这部分内容中, 最简单最实用的工具是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为了充分体现空间向量坐标运算的作用, 在教学中可补充下面的内容:

(1) 证明线线平行可以证明线线所在的两个向量满足线性关系。 (2) 证明线线垂直可以证明线线所在的两个向量满足其数量积为零。 (3) 证明直线垂直平面, 就证明这条直线所在向量与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所在的向量的数量积为零。 (4) 求平面的法向量。 (5) 证明直线平行平面, 就证明直线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6) 证明平面平行平面, 就证明一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另一个平面。 (7) 证明平面垂直平面, 就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数量积为零。 (8)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就求两条直线所在向量所成的锐角。 (9) 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与斜线和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锐角互余。 (10) 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与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或互补。 (11) 求平面与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都可以利用点到平面的距离来解决, 利用向量法。 (12) 求异面直线的距离也可以利用向量法。

从表面看来补充这些结论及其应用可能要用2——4个课时, 但这些结论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具有共通性和简洁性,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空间向量使抽象的立体几何问题代数化, 使数形结合的思想得以充分运用, 使立体几何真正融入到高中数学这个“大家庭”之中。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下 (B) 中的“9﹒5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这节内容可以大幅度精简, 只进行简约介绍即可, 因为通过与平面向量的性质类比即可得到与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有关的基础知识。经过这样优化, 不但可以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更可以让学生轻松面对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题。

在课程改革中, 新增内容是否完善, 需要广大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来论证。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思考、积极探索, 努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实践的空间 篇2

【关键词】  空间观念  培养   实践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1、           教材的编排中,例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不全。

在这一实验教材中很多应该掌握的知识点都放到了做一做或者是练习中,例如第六册第四单元的24时计时法这一内容,例题3就是要求用24时计时法求经过时间,例题中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在一天也就是24小时之内的经过时间,但在练习中却多处出现了求跨一天的经过时间,这一个内容对学生来说其实是一个难点,但教材只是编排在练习中出现,学生大都很茫然,为什么自己学例题的时候都掌握了,但到了练习时却不会了呢?这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令教师无所适从,这就不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2、           多媒体(课件)使用不恰当,阻碍了学生空间思维的建立。

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室都配备了电脑,教师也非常喜欢用课件上课,学生也很喜欢,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很多教师不注意使用的尺度,经常都是打出题目,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已经把解题的过程通过多媒体一步步展示出来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了不动脑筋就等着看课件的演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是有害而无利的。

3、           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时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他们的接受能力。

新教材第六册的第六单元的练习十九的前面刚刚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但在练习中却出现了在一个正方形中剪去一个长方形,求剩下部分的面积和周长,这种题目要用到转化的思想,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当然没问题,但对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同学来说这是不合适的。学生刚开始接触面积的计算,就感到恐惧,我们的教学也会变得更难了。更谈不上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了。

二、数学空间观念培养的策略

1、根据实际重整教材内容,帮助建立空间观念

准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之后,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教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组织教学材料,重新建构教学过程,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的内容或进度。例如在第六册面积与周长的关系第三课时练习课,我在一个班上课后,发觉学生对于(下图)这一题求剩下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掌握得不好,于是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把第二课时练习课中的第八题(如下图)放到第三课时,上课开始先讲解从长方形中剪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然后在这题中增加一个问题,就是让学

求出面积后再求出他的周长,这样,有了这题的铺垫,再讲授上面的题目学生就有了一个对比,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在讲授上面的题目时我还让学生用笔标出剩下的图形是由哪几条线段组成的,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找到他们的周长了。这样教学就比按照教材的编排来上课效果好多了。

2、在实践操作中形成数学空间观念。

空间感知依赖于操作活动,这是由“空间与图形”知识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可以说,小学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上的。就学习方法而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几何推理也以操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操作活动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参与认知,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空间感知,为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打好基础。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让学生通过举例、涂一涂、摆一摆、折一折、比一比等具体操作活动,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种图形的特征后,让学生自学三角形和圆。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经历和体验的过程,它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生活实际中培养数学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空间与图形”内容的选择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于挑战性的。”而儿童最先感知的就是三维世界。我们的学生在小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这些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原型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更引发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激励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一课时,对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同程度的积累了一些辨别方向的经验和策略,但这些经验和策略往往是零散模糊的,于是在上课前我就布置学生观察早上的太阳在学校的哪个方位升起?在上课时首先提问学生观察的结果,然后让学生用小手指一指,并且让学生说出太阳升起的方向有什么物体,以此来确定东方在教室的哪一边后闭上眼睛想一想前边与后边分别是什么方向,左边与右边又是什么方向?针对这一问题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经过独立思考,多数学生辨认出了四个方向,这时我又让四个同学进行演示,四位同学站成十字形,向东的同学身上带“东”字,其他同学观察,得到“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在学了基础的知识后我就带学生到操场上去应用提高,在操场上不单只让学生指出四个方向,还让学生以我为观测点说一说在我的位置上我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并说一说判断的依据,使学生感悟出虽然观察的位置不同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没有改变。接着我又让学生以自己为观测点认真观察说一说校园四个方向上各有什么建筑物,为学生认识平面图做准备。这样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以活动的形式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形成鲜明的印象,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理解方向,建立空间观念。

4、在展示变化过程中体验数学空间观念。

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素材,强化学生的直接感知,对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依赖于直觉观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使学生获得空间与图形的鲜明表象,积累几何图形丰富的感性经验。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优势,使无形变为有形,使有限变为无限。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学生对三角形的的稳定性很难理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生活中大量有关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如自行车的三角架,屋顶的三角模梁等等,学生的表象增加了,知识的理解才能有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空间观念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5、在已有基础上发展数学空间观念。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培养空间观念要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的空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索,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初步认识一些特殊图形的特征及性质,学会运用测量、计算、实际操作、图形变换、代数化以及推理等手段,解释和处理一些基本的空间与图形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辨别方位、动手操作、想像、描述和表示、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比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时候,学生接触过很多生活中的平行线,像黑板两组对边所在的直线等,只是他们不知道它的名称,不清楚平行线的内涵。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平行线的几何形体通过生活事物转化成学生的形体表象。学生不仅容易接受,学习的效果也不错。

空间图形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无论对教师还是教学资源,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都是一个需要我们重新认识的课题,空间观念从理念变成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现实,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有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内容、情景和教学方式也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

2、汪永珍,《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人民日报出版社版

小组工作实践中的空间元素 篇3

关键词:小组;实践;空间元素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144-02

一、关于“空间”

“空间”一词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将空间视角引入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领域之后,“空间”一词的意义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位置”、“场所”等狭义的地理维度的意义,而且还能体现社会与心理学领域之中关于“权力”、“心理距离”、“社会资本”等更为深远的理解。在社会工作视域之下,“空间”的概念更为鲜活和立体,以小组工作来看,由于空间与人结合,因此我们可以从社会人际关系、人与人的心理距离以及由相对空间产生的权力地位关系来拓展“空间”一词的广度。

二、小组工作的空间元素

(一)小组工作的本质

社会工作实践将小组既当作过程也当作手段,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对世纪生存环境的能力(何洁云等,2002)。小组工作强调组员之间的互动、分享和彼此支持,通过小组动力和小组过程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小组通过小组带领者制定的目标通过引导的方式激发组员的潜能,以提升组员助人自助的能力。从本质上说,小组是人际互动的过程,小组目标的达成、小组成员能力的提升都是在人际互动中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小组过程理解为一种社会人际空间,在这个空间之中,小组带领者与小组成员互动,小组成员之间互动。

(二)小组工作的场所

场所是指利用空间为互动提供各种场景,互动的场景又是限定互动的情境因素,场所是人们在与周围的外界物质的关系中,身体置于其中的或流动、沟通所需的媒介(万向东,2012)。小组会选择在不同的地点开展,这个场所就是实体空间。由于小组活动需要营造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所以一定会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这个空间阻隔的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社会空间。闭合的空间是一种区分角色和身份的象征。一旦有边界区分,共同在场的日常媒介则难以穿透这种边界,这使得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独立和封闭性(万向东,2012)。一扇门的闭合不仅隔断的是两个空间,代表门内外的人结束互动的标志,也是一种权力的展示,即在“这个”空间领域所享有的权利和存在着的权力关系(万向东,2012)。

(三)小组工作的理论依据

小组工作开展的理论支撑,很多也是富有空间色彩的。较为明显的当属场域理论与小组动力。场域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范式。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场域不是一个实体存在,而是一个在各个人之间,群体之间想象上的领域,场域其实有边界,但是各个在特殊场域内的行动者,都难以说清楚场域为何,但是如果他真的从属于各个场域,就会知道该怎么作,谁是老大,谁在挑战。(万向东,2012)代表人勒温论述了“生活空间论”,使场域理论蒙上了空间感。他强调心理的需求和意向的作用,这使生活空间产生了场的动力,包括引力或斥力。因此,在场域之中就会存在吸引和排斥。场域理论相信每一个人的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此场域并不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事实上,场域理论把社会生活环境描绘成富有活力的社会空间,并且强调场域中人们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沙莲香,1997)。小组动力是描述小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参与小组生命发展的各种复杂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和交互方式,这个过程包括小组的形成、启动、发展、成熟、落幕、结束、跟进等所有过程(刘梦张和清,2003)。从小组动力的概念可以发现,小组起承转合的过程,是各种复杂力量交织与博弈的过程。场域理论下的小组流程如下:小组开始后,会形成一个物理场。组员的进入使这个物理场具有了由自身和他人力量共同组成的心理场。个人的行为就会受到小组之中心理场的影响。因此,小组活动的参与者不仅都是生活空间的一部分,也是心理场的建构者。因此,小组带领者需要了解小组过程中各种力量和变量,才能够利用这些力量,引导小组目标的实现。这也是小组动力学对小组的启示。

(四)小组工作中的组员位置与现场布置

在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的位置与现场布置也是具有空间性的。

以小组带领者作为参照,小组带领者对面的小组成员,因为直面小组带领者,能够得到最多的眼神鼓励和支持,因此最容易成为小组成员中的积极者。而在小组带领者左右两边的小组成员,最容易受到忽视,因而最容易成为沉默者。这反映出小组中参与者的相对空间位置是存在权力的。小组工作中的现场布置也具有空间意义。因为场所的各个区域具有中心和边缘之分,占据中心的人确立了自身对资源的控制权,使他们得以维持自身与边缘区域的人们的分化。(万向东,2012)在小组活动中,中心的位置其实就是能够与整个小组活动的带领者(他是小组过程中资源的垄断者)产生最佳互动的位置,如小组带领者的对面及对面的旁边。为了体现每个人在小组中地位的平等,小组过程中最常见的场地布置是将所有的凳子围成一个圆圈摆放,这样小组带领者与每位成员一起围圈而坐,最大限度地使小组带领者可以与每个小组成员产生眼神和表情的互动,这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小组带领者放弃自身的权威地位,试图使场域中成员地位平等的努力。

三、空间元素在小组工作实践中的运用

小组带领者存在的目的就是激发小组动力、发掘小组成员的潜能,解决小组问题以实现小组目标。因为小组活动体现的是微观的互动。因此,小组带领者不仅需要扎实的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功底,也同样需要各种技巧以提升小组品质。在带领小组通向目标的过程中,小组带领者适当对空间元素的关注和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驾驭小组过程,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一)场所的选择

确定小组在何处进行的过程实质上是小组策划和领导者对小组的方向、性质、气氛的确定和把握的过程。不同的场所就是不同的空间,代表的含义和体现的意义是各有所异的。如一个封闭的空间,这是作为封闭性质的小组首选的活动场地。一个闭合的教室、会议室、活动室勾勒出的不仅是与外界隔绝的场域,而且体现出小组带领者保护小组参与者心灵秘密的含义,更是自然而然体现出小组作为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对每位成员隐私的包容,只要你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分享;而作为一个开放式的活动空间,小组向小组参与者之外的其他伙伴们敞开,告诉外界:我们这里随时欢迎你的加入,我们这里是开放的活动,是轻松愉快的话题。

因此,对于小组带领者而言,对小组空间的选择是需要技巧性的。如果在治疗性的小组和可能会分享秘密的小组之中,或者针对特定人群所开展的小组,如同性恋人群、精神疾病患者人群等,若选择的场所不合适,一定会使小组活动无法实现小组目标,也会给小组活动带来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甚至导致小组质量出现负性效果。

(二)现场的布置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实务技术与技巧相结合的实践。在小组工作开展中,活动现场的布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小组参与者的心理过程,从而影响小组工作实施的效果。以小组基调的设定为例,小组基调是指设置和创造一种小组的情绪氛围,这是小组带领者通过自己的行动、言辞和他所允许发生在小组中的一切来设定的。作为小组活动的技巧性因素,现场的布置有助于设置适宜的小组基调,而这恰恰需要对“空间”因素有所思考。例如,通过运用奔放活泼的绿色、黄色的墙纸或挂饰对营造出轻松活泼的小组气氛非常有帮助。小组活动现场布置与小组领导者的行动、言辞和领导风格保持一致,会使小组活动更加具备人性化的特点,更容易达成小组目标。

(三)组员的位置安排

由于相对空间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差异,如在饭店接待客人,每位客人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在整个客人群体中身份和社会地位是吻合的,所以小组成员在小组进行过程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也有地位的不同。这在小组活动中就需要注意一些细微的空间权力变化关系,带领者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小组气氛是否和谐,小组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条件。这就涉及两个小组工作技巧中的内容:如何处理小组中过于沉默和过于积极的成员,怎样使小组成员的权力保持一种平衡呢?

以过于沉默的组员为例,我们要考虑除了其性格和有心事这样的原因之外,应当检查该成员在小组之中的相对位置是否比较容易受到冷落?如小组带领者的两侧或小组带领者的对面的旁边是比较不会被小组带领者关注的位置。若是如此,小组带领者应当适时使成员的位置有所调整。

四、总结

室内空间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篇4

1 餐饮空间的基本情况

本设计对象为云南省昆明市北市区某新开业餐厅, 该餐饮空间的总面积约600m2, 其中厢房占25% 的室内空间, 面积150 m2左右, 该餐厅共布置有三个厢房, 每个厢房卡座设计为8-12 人。卡座占50% 的室内空间, 面积300 m2左右, 约30 个卡座, 每个卡座设计2-6 人。

2 项目的设计理念

该餐厅整体以“方”的设计理念来划分区域, 垂直的墙体与隔断明显地把本次设计空间有序地分为包厢、卫生间、大厅、门厅四大区域, 并使各个区域相互独立。方型的功能分区有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就是给人以一种井井有条的感觉, 让人感觉到餐厅内所有员工对待消费者的一种尊重的心态。

餐厅大部分为开放式设计, 视觉阻碍少, 给人一种视野开阔的感觉, 从而在心理上拓宽人们对本餐饮空间的感觉。开放性区域实体隔断较少, 更加突出本次设计餐饮空间的开阔。没有过多花销的分区隔断, 与中国人务实的态度作风相似, 更容易让人接受。图1 所示为餐厅空间平面布局。

每个“方”型的的区域可以独立看成一个点, 每个开房的“方”型餐位可以看作一个点, 点与点之间有序并列在一起, 从虚拟上形成一条线, 一个面。“方”:就餐大厅为大多数人用于普通应酬交际的地方, 人们普遍圆滑, 于是便用较多的“方”型设计来中和。再者, 中国人喜欢热闹, 就餐大厅为开放式设计, 人口较多, 方型的餐桌等这类型设计可以规范空间, 使空间显得井井有条, 占地面积比“圆”型的造型设计少, 还有便于交通的作用。“圆”设计的目的是选择包厢的消费者一般需要就餐环境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包厢内区域划分仍然是以整体的“方”为主, 玄关、屏风、餐桌等运用了不少的“圆”型造型作为点缀, 让消费者从心理上忽略空间分割的“方”型, 空间分区简单明确, “圆”型的点缀又能使空间方正而又不显得呆板。

3 项目的空间设计

该餐饮空间设计考虑大部分中国人的价值观与饮食习惯, 设计都是利用固定、规则的造型, “方”与“圆”是几何基本形体中最平稳性的图形, 具有务实、严谨、稳重、成熟的心理暗示。经过提炼的元素通过一定的方式和规则组合, 连成一个个韵味十足的组合体。

3.1 餐厅入口设计

进门右边第一眼看见的便是迎宾区和收银区, 功能性简单直接、人性。门厅以竹子、喷水池对空间作一个规则与不规则揉合的组合体, 形成一个门厅与餐厅开放的效果。独有独特的趣味性。大厅以“方”型的造型设计为主, 包括长方体线面的天花吊顶, 大部分的餐桌餐。整齐有序的餐桌餐椅摆放, 出入方便, 不显凌乱, 节约面积, 可以缩小顾客们就餐沟通的距离。图2 所示为餐厅空间大厅设计效果图。

3.2 包厢设计

包厢造型配合整体造型, 装饰性较多 (装饰性是论文后面探讨的问题, 这里不详述) 。包厢空间里面供有娱乐设施, 以独立墙面或者以镂空的屏风分割成几个小的区域单元, 让整体空间区域划分更加详细, 镂空的屏风, 又让包厢显得通透, 实用。墙面设置隔音板, 娱乐的时候, 如卡拉OK、打麻将等都不受外面环境影响或影响到外面。图3 为餐饮空间包厢设计效果图。

3.3 空间装饰设计

餐饮空间哪一种局部都要考虑到顾客进入空间后的感受, 能让顾客感受到人性的关怀, 空间装饰要与顾客互动。餐饮空间的装饰性可以利用墙体、玻璃罩等垂直分割成私密性比较强的空间, 半透明隔断, 如各种形式的落地罩、花窗隔层, 分割成一个既有餐饮空间共融享受的环境, 还拥有自我的小空间, 能在消费者心理上形成区域性的环境氛围。

3.4 空间动线设计

餐饮空间的内部格局除了要合理地安排顾客用餐的地方外, 还要有完善的动线安排,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人流格局。餐厅作为一个公共空间, 设计必须要有明确的人流路线, 通道要合理安排。一定要合理地规划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起使用功能。富有趣味的动线是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 动线在空间划分上也起到一部分衔接作用, 对每个功能区进行有效的连接, 使其相互之间不再孤立。餐饮空间的动线设计要讲究变化和有序两个方面。在规划空间动线的过程中, 要对餐饮空间的整体功能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从消费者的大众化角度出发, 设计出一个合理而又与众不同的空间动线。根据本设计的主题设计, 空间要满足消费人群数量较大, 在空间上已经做了合理的布局, 在人流路线上, 既要满足消费者到达各个目的地方便, 也要满足服务员送餐到各个就餐点的路线方便, 最重要的是逃生安全路线。

开放式的设计环境, 还有方形的造型、分割等, 让本餐饮空间设计的路线图相互衔接, 对每个分区进行有效的连接, 每个区域路线都可以来回方向移动人流, 大大的方便了顾客就餐和服务员配餐。路线明确、简单而富有趣味性, 这样的设计路线可以降低人流停留在空间的时间, 逃生路线容易记忆, 发生特殊情况下意识便可以逃离到安全的地方。

3.5 色彩的运用

餐饮空间的功能会因其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但是所有餐饮空间都有共同的也是最基本的功能要求, 那就是合适地甚至促进人进食。为了适合人进食, 有两点是要注意的:一是空间色调 (包括家具及餐具的色调) , 适合用黄色、红色、绿色等偏暖的色调, 因为这些颜色配合食物的颜色能激活肠胃, 还能比较容易激起人们对曾经吃过的美食的回忆, 从而增进食欲。二是灯光的色温, 暖色的灯光可以把食物的卖相映衬的更加可口。中式餐厅都给予人们一种热闹的感觉。“温饱”, 穿首先解决的是“温”, 吃首先解决的是“饱”, 所以主题餐厅运用暖色调作为其设计的色调。室内运用大量暖色调的装饰, 如淡黄色的墙纸、沙比利色的实木吊顶、土黄色的地砖, 从空间的四维铺垫了本主题餐饮空间的主要色调。高明度高饱和度的暖色系颜色属于膨胀色, 有着从心理上拓宽空间, 这样明亮的空间能减少在客流量多时显出的拥挤感。颜色鲜亮的空间和家具能给予顾客干净与高效的感觉。由此, 主题餐厅适当运用筒灯与射灯这类高明度高饱和度的暖色系灯光。图4 为餐厅灯光与色彩设计效果。

该主题饮空间设计, 除了满足人们的客观需要外, 还通过其自身环境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一种营造餐饮环境的重要方式, 本餐饮空间的主题性设计是围绕“以人为本”一中心思想并以突出中国元素对餐饮空间进行整体环境设计, 包括它的的装饰材料、装饰色彩、空间造型等, 使新中式设计在主题性餐饮空间进行消费时经过观察和联想, 进入期望的主题情境。

摘要: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某新开业中式餐厅空间设计为例, 提出了其设计理念, 并对该室内空间的具体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餐饮空间,中式餐厅,设计

参考文献

[1]雅煊.我国21世纪室内设计发展探述我国室内设计发展现状[J].中国建设信息, 2001, (03)

[2]安心平.室内设计风格及模式之我见[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04)

实践的空间 篇5

经纬小学校张冬菊

一、认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既然是领域,我认为就可以在这个领域中开发出若干个活动主题。(如:走进社区、走进军营、了解公交车、采访城市的“美容师”„„)某一项活动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

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谁来教实践课》一书中80—81页。(绿皮书)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域

它的领域是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社会公益性服务活动。它的内容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化的。是在实际的社区或社会情况中开展的实践性学习活动。这里特别强调“实际”,也就是说它决不能在课堂上由教师或多媒体课件虚拟一个情境。各地各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如下领域可供参考:

1、社会考察、调查

如:考察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情况、地理建筑和人文景观、商业设施以及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等活动。例如:《我为家乡做名片》借“名片”这个小小的具像载体使学生对家乡各个方面进行考察,然后制成有特色的“名片”,在学生调查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来进行。

2、军训

如:军事知识教育、军事基本技能训练、组织纪律教育、部队光荣传统、军事现代化、国防教育等等。例如:《走进军营》

3、社会生产劳动

如:工农业生产劳动、公益劳动、校园劳动。

4、参观游览

如:参观德育教育基地(兆麟公园、清明扫墓);科技园地(江北科技馆);观赏游览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游览文庙)。

以上,实践领域的开发和利用,在实际运做中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做一系列工作。因为,由于资金、时间、安全等条件往往束缚了教师的手脚。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困惑。下面介绍我的几点做法,以供借鉴。

首先,要想办法得到校长和家长的支持。发动家长帮助联系实践基地。要注意的是每次社会实践活动之前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和调查,证明其可行性,然后再向校领导请示。其次,有些主题可以让家长在课外协助完成。如:《走进公交车》就无须教师带领学生去乘坐公交车。在课堂上布置好调查的内容和调查报告,(车次、间隔、发车时间、服务、车内宣传、文明礼貌等)内容。让家长陪同孩子完成,不等于放任自流,学生的调查报告要进行总结和评价。老师也要进行调查实践,以备补充学生没有调查全的。最后,如果条件不允许,就带一小部分学生去实践,拍摄录像和照片在课堂上交流。如:《指纹游戏》需要调查公安人员如何采下指纹,我就带领几名学生到公安局进行了采访,同时录下了一段珍贵的录像,在课堂上播放。

5、社区服务活动

如:拥军优属、敬老助残服务活动、参与社区管理、美化社区环境、打扫楼道等等。

四、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实施

1、活动主题的设计原则

主题的设计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原始的《社区环境的调查与设计》到《走进社区感受美好生活》,前者只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与体验和知识能力的增进,而后者就兼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

2、活动设计要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与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实际的发展

与锻炼。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欣喜的看到,社会实践活动是四大领域中最受学生欢迎,也是最能够平均锻炼每一个学生的领域。真可谓是在玩中学习,在看中收获,在做中提高,在想中感悟。

3、活动设计要围绕主题,要能整合各学科提高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如:学生在社区的调查中,学生应用了语文、数学、美术、自然、思品等多学科的知识,也证明了每一项活动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以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为切入口,融合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其他领域的内容。

4、活动的设计要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兴趣。

五、活动步骤

1、准备课

在准备课中要做的内容有:发动学生、讲清活动的目的与意义、确定活动时间、地点。下一步是学生制定活动方案(分组、选出组内负责人、组内分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和礼貌教育,启发学生对活动困难的预料,最好能想出对策办法。

2、实践课

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进行实地调查实践。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应带着自己的任务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同时要伴有评价。包括:组内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因为这是在活动中随时随地进行的,所以,评价标准一定要事先设计好。在课时上要保证,讲究实效、不要浪费时间。

3、总结课

总结课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资料汇总整理;二是各种形式的汇报。首先,将学生收集、采访、调查的资料汇总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去粗取精围绕主题。学生的资料有交叉或重叠的内容在这一环节里进行筛选,做到组与组之间的相互补充、各有特色。

在汇报环节中,学生将资料作为素材编排成各种展现形式。如:调查报告、感悟、采访记录、调查问卷、实践活动的录像、照片等。还有更高层次的,小品、表演、健身操、画漫画、制作宣传板报、写建议书等等。

实践的空间 篇6

关键词: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在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欧爱也在提升,对居住空间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在其他提升,因此我们的教育更改更加注重实践性、职业性,关注技能。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不仅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初级课程,它尽可能地解决在住房用地短缺,房价居高不下的状况下,人们高效利用空间设计方法,最大化利用空间。

1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居住空间设计是关键一步,是建筑设计水平的体现。但是居住空间设计好坏取决于设计者的水平,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育水平的高低。当前我国的居住空间设计在整体上并不乐观,有大量问题急需改进。问题集中于以下:

1.1 教学内容无序,没有整体框架

居中空间设计课程包含了很多内容,包括基础设计、空间界面设计的知识等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去研究施工图、了解施工材料、整合整个空间设计等。但是目前来看,大多课程都是划分局部来授课的,是学生学到的知识杂乱无序,很难通过学生自己将知识贯穿起来,这导致学到的知识没有办法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其一。其二是进行教学整合可以防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知识的遗漏和重复。

1.2 课程定位不明确

在居住空间设计教学中,普遍将教学分为三部分,入门基础、家居与商业空间设计的联系、公共空间设计三个步骤。在第一个步骤中主要是知识的灌输,对教学概念,教学名词进行阐述。第二部分阐述家具与空间设计之间商业关系。最后完成教学。但是整个课程没有明确的教学重点,教师自己也没有清晰的引导方向。因此明确的定位是重中之重。

1.3 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的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大多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课,把知识和理念讲授给学生。授课时,先从理论开始,然后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设计,最后教学成果和学习成果都以设计作品呈现。通过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吸引能力有限,使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加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低,设计结果不如人意。在授课中以讲解基础知识为主,在实践设计的操作上讲解较少,学生无法掌握设计的方式方法,始终停留在绘制草图上,对之后施工等情况一无所知,导致设计图不适应实际情况,只是纸上谈兵。

2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改革

面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我们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2.1 改变教学模式

教学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去进行,课程中要适当结合实际。课程组织中结合实际情景进行,不断提高学生对实际情况的认识,提高实践能力。居住空间的空间设计中,可以采取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工作项目于课程内容相结合,将实际工艺融入设计理念中,结合目前的居住空间实际,有目的地去营造学习情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学生主体,行动主体。在进行空间设计教学时将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以实际的项目为主,同时将创新的理念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对应典型的歇息情景,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2 改变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改革。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适应设计市场的人才,因此课程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行动为主体。建立科学的课程授课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地调整自身,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居住空间设计课程需要根据学生情况和课程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现代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实践。使學生在毕业之后可以真正运用到实际中。目前的教学方式只是把单一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只是表面工作,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设计内涵。应以实际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在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培养。

(2)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适应时代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注重兴趣发展。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自身修养,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对实际的情况也应十分清楚,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将知识融入教学中。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等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的兴趣,激发创造力。

(3)将学生设计思维创新放在课程重点上。所有设计都讲究创新,居住空间设计也不例外。是否具有创新性是鉴别一个作品好坏的关键,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同行和需求者的目光。所以在授课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有创新观念的引导,学生才能创造出更多好的作品。创新的同时也要与实用性相结合。创新的元素加上更加实用的设计是空间设计蹦出新的生机。在授课中,要多启示学生,关注学生对设计的好奇感,通过引导激发好奇心,促进创新思维的发散。进行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再设计中进行个性化的塑造,这样的创新作品、创新人才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3 改革教学方法

(1)通过经典案例切入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室内设计发展史作为居住空间设计这门课程的开端,使很多学生丧失对课程学习的热情。这么可能非常贴近生活,即使没有教师对课程发展史的介绍,学生也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可能还有一些研究。例如:对寝室的设计、对卧室的设计等等。所以以真实的案例可能更会吸引学生。

首先简装案例,简装案例更贴近生活,也更容易找到讲课的素材。再次精装案例,精装案例进行讲解和举例时,我们可以运用一定的多媒体技术和其他多样化的展示方式来增加课堂趣味。 最后豪华装修,在跟学生做介绍时要着重于它的内涵,将它背后的故事和人文情怀传达出来。

(2)理论和绘图课程的加入。学生了解了不同风格案例之后,才能对空间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候进行理论和绘图课程,学生的学习就会更有目的性。

第一,理论课程的设计。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当前流行的风格和居住空间设计这个领域前沿的内容,对这个专业概况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可能内涵。家具设计中与人体工程相关的细节、固定的尺寸等等要细心、用心。关键的地方要要求学生做笔记,甚至可以要求学生背诵下来。这是一个设计师的根本。

第二,绘图环节。绘图分为软件绘图和手绘技法两种,这两项技能都是初学者必须学习的,而且绘图是学生进入工作更为最重要的切入点。但是绘图是一个枯燥繁琐的过程,在课程中一定要给学生做好心理预期,以免学生心理估计不足,从而产生抵触排斥的心理。在绘图的练习中,要遵循由易到难,鼓励教学原则。同时结合实例给学生一些案例,这样学生学习热情更高涨。在练习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比如对电视背景墙的设计等,可以分步骤进行讲解。不可一次性粗略讲完,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实际操作课程最好分小组进行,这样老师对每个同学的关注会增加,指导也会增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学生作业方面。学生的作业是学生和老师对课堂教学成果的展示和交流。

第一种方式是学生作业自我分析,学生的作业交过来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业情况,选取典型,让其自己做分析讲解,讲出设计的经典部分,这样对学生是一个触动。也可以分小组进行,小组间自由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讲解。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学生之间互相指导学习可以让设计更完美。

第二种方式是学生作业的对比分析,在学生自我分析之后,教师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设计中的优缺点,让学生自己讨论领会。教师也可以直接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学习其优点,自行修改作品。

3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实训

3.1 业务洽谈

与业主洽谈室作为一个设计师的必备技能,也是能否生存的一个必备技能。这个方面是增强学生的沟通技巧,同时对社会需求有所了解。可以采取分角色演练的方式进行。有本班学生分别饰演业主和设计师,针对具体的项目实际交谈,上课教师负责点评和打分。

3.2 实地测量

实地测量是设计的前提,只有知道空间的结构才能准确设计和施工。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量房的作用、项目、方法、技巧、注意事项之后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可以去毛坯房或者直接在教室进行练习。

3.3 网上调研

设计之初需要设计师在网上进行资料的收集,包括居室设计的功能分区、装饰风格、造价等等。学生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搜索,准确高效的搜索能力对设计师非常重要。

3.4 工程图绘制

教师讲授Auto CAD 软件的操作方式,进入项目制作阶段。根据量房的结果,由平面到立面、剖面的绘制。遇到设计上的难点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学习。最后将可以实施的设计图交给设计部审核。

3.5 效果图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在灯光、渲染、材质等方面运用3ds Max从几何体建模到多边形建模按照设计图建模。

3.6 方案撰写

一个成功的设计案例离不开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对于文字功底较差的学生,学校应该安排文案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授课,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的文案撰写水平。

3.7 方案汇报

語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打动客户的重要方面,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要具备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同样重要。文案汇报包括PPT展示和口头阐述两个方面。

4 结语

通过上述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中过于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掌握的知识也仅仅局限于课本,缺乏实践知识;教学中缺乏对创新思维的开发引导等。从而如何提高居住空间设计的教学水平十分重要。这其中的重点是对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教学方式改革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居住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居住空间设计的能力直接关乎建筑质量。在教学模式方面,可以结合现在流行的“翻转课堂”等进行教学,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师资方面,可以将社会上有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与学校的专职教师相结合,理论教学中加入实践教学,促进居住空间设计教学更能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欣.艺术设计类专业概论与职业导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2]陈会利.高职高专项目化教学下的居室空间设计实例分析[J].文教资料,2011(11).

[3]廖风华.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2).

[4]乌兰,托娅.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二年级《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2(11).

综合艺术在公共空间的实践和运用 篇7

最近几年, 国内各大艺术院校都先后开设了“综合艺术”这门专业, 但作为一门极具实验性、先锋性、综合性的当代新兴艺术教育学科, 到目前为止, 在各院校均没有统一的学科名称。中国美术学院称其为综合艺术 (Free Art) , 而中央美术学院则称为实验艺术 (Experimental Art) , 日本也有两所大学设有此专业, 东京艺术大学称其为先端艺术造型 (Inter Media Art) , 而日本筑波大学则称为总合艺术造型 (Plastic Art&Mixed Media) 【1】,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是以综合艺术 (Inter Media Art) 为专业的名称。

同样, 在学术界里面, “综合艺术”这个概念, 也尚属新兴, 真正被谈及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 在中国或者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 还没有一个具有一致性、共识性的定义能够对“综合艺术”的内涵进行比较完整的阐释。虽然其定义难以阐明, 但综合艺术在艺术院校的陆续开设的一个文化背景却是清晰明了, 主要是为适应当代艺术发展应运而生的考量, 同时也是基于当前国内外文化趋势, 顺应新思想、新技术发展而作出的重要选择。艺术教学, 从传统演变到当下, 专业分化越发细小, 这种情况就像把双刃剑, 有其乐观的一面, 但也不免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艺术教育精分专业的现状, 容易导致专业之间的交流融合被阻断。所以, 当代学院艺术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应该打破各专业间界限, 并且使艺术摆脱学科, 材料, 工具的限制, 在当代的语境中进行自由的创造, 这也是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综合艺术”专业成立的初衷。

二、综合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

综合艺术专业在华南理工艺术学院成立之初, 就开始尝试开设各种实验性的课题, 其中特别注重“综合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这个课题的探索研究。改革开放后,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公众的文化修养和生活质量的不也断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关注他们的所生存的空间, 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其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内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博物馆、图书馆等【2】。

综合艺术对公共空间所起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具装饰性、分割空间、强化室内外环境风格。综合艺术中的小型艺术品在空间中摆设不但可以提升空间环境的品位而且且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综合艺术对空间中的装饰既满足了群众的审美需求, 有强化了公共空间中的文化品味;综合艺术中的大型艺术品可以与环境中原有的一些设施对空间起到分割重新组织的作用, 使公共空间更具丰富的层次感;艺术品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审美符号, 公共空间中的主体可以通过艺术品来感受和体验公共空间中所要展现的文化精神。艺术品本身的风格也可以强化完善公共空间的风格和氛围。

三、综合艺术教学研究案例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图书馆公共空间装饰项目的整个规划设计流程很好的体现艺术学院以及相关学校机构对综合艺术教学研究在公共空间中运用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也是把综合艺术教学恰当运用于公共空间装饰的成功案例。

图书馆是校园里重要的公共性建筑以及集中体现了浓厚的校文化, 此次对图书馆公共空间装饰的项目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出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反映图书馆的特色和形象, 对置身于其中的教师和学生产生积极、和谐的影响。使图书馆不失功能的前提下得到美化, 能够充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创造出一个赏心悦目的良好学习工作环境。在图书馆需装饰的公共空间上加以装饰征集或量身定做的国画、油画、陶瓷、壁画浮雕 (照片、展开写) 等使图书馆具有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在新馆三楼学习场所规划设置艺术展览走廊, 定期策划相关艺术展览, 让广大师生零距离接触当代艺术。另外在走道、阅览室等课室内放置沙发、植物盆景、陈设装饰画, 使图书馆更具优质学习的环境条件。室外与室内两种不同空间融合自然的设计, 将自然界的植物进一步引入北校区图书馆中, 这些自用空间一般具有一定隐私性, 面积较小, 以休息、学习、交谈为主, 因此植物室内装饰设计宜本着素雅、宁静。

从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图书馆空间的整个装饰设计项目中, 可以看出综合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是包含规划的、建筑的、空间塑的、艺术设计及陈列等等各方面, 在装饰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过程中, 设计小组的各位成员都很深刻的认识到要把综合艺术运用于公共空间, 不是仅仅只是做好艺术的问题, 而是一个需要多方融合整合的“综合”的艺术, 构思设计陶版壁画时, 注意到了壁画与整个室内公共空间的原构造的和谐度, 做雕塑时观察到了雕塑的尺寸对整个公共空间所造成的视觉冲击, 做油画、综合材料、书画作品的展示时要注意到了是否给处于公共空间的大众带来了艺术的熏陶。在对建筑室内公共空间特征及功能性进行具体的分析, 考虑到置于公共空间的主体-人的审美感受分析后才对空间装饰和作品设计进行构思。

从这个项目的规划实施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出, 综合艺术在公共场所中的运用, 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 例如与建筑的风格、建筑室内公共空间的特征和功能、建筑建成后的使用功能、校园的文化内涵、地方的传统文化、现代艺术观念的发展、艺术本身的发展、公众的审美性、等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设计到些方面的综合艺术, 才能是提升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 才能发挥出图书馆公共空间的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艺术介入空间》 (法) 卡特琳.格鲁 (Catherine Grout) 著;姚孟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艺术品设计在环境中的符号功能》<<包装工程>>2006年02期怀伟, 高筠。

[3]《空间剧情——中国当代室内艺术新视觉》杨迅捷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实践的空间 篇8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 大量的土地被开发商建成了高楼大厦, 与此同时, 城市的土地资源开始不断减少, 随之而来的是公共交通拥挤、城市功能不完善、居住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明显。在地面、空中空间已接近饱和的情况下, 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开发城市地下空间, 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 是城市立体化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空间拥挤、环境恶化的问题。通过地铁、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地下商场等建设, 可以增强城市功能。

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作用和意义

1.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城市的过度拥挤, 会使得绿化面积贫乏、空气污浊、环境破坏。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可以把交通、娱乐、商业设施转到地下, 一部分生产、生活在下地空间进行, 节约城市用地, 增加地面绿化面积, 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1.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可以有效地缓解土地资源紧张情况

城市平面辐射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但我国人多地少, 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市区面积的延伸, 会进一步压缩农业用地, 减少人均土地资源。而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使得城市可以立体发展, 在不影响用地的情况下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 有效地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未来的城市发展,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需要开发地下空间的, 要进行科学规划, 在严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北京的地铁, 通过对地下空间的科学开发, 合理利用, 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土地资源压力, 还可以提升城市的便利性, 降低交通压力。

1.3 地下空间的开发有助于防护战争和自然灾害

地下设施相比地上设施, 有着更强的防护能力。国际局势变化莫测, 中国仍然面对着恐怖主义和其他国家的军事威胁。开发地下空间, 可以增强城市的防护能力, 提高我国的国防实力。风暴、龙卷风、霜冻等自然灾害很难影响到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发生火灾的概率和伤害都比地面要低。

1.4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可以有效改善城市交通

城市建筑拥挤, 拓展地面交通需要进行成本极高的拆迁工作, 发展前景有限。通过地下铁路和地下公路的建设, 可以回避建筑物的阻碍, 并能有效地疏散地面人流和车流, 缓和地面交通。地下停车场, 可以解决地面车位有限的问题, 地下停车场容量大、用地少、布局接近服务对象, 可以有效改善地面交通拥挤状况。从城市地下交通发展的过程来看, 设计科学, 布局合理的地下交通,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1.5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可以有效发展商业活动, 丰富人们生活

城市中心区地价十分昂贵, 但城市中心区地下店铺租金不高, 因为位置佳商业利润较高, 吸引了很多小业主进行商业活动。这些小业主与地上大商铺进行差异竞争, 丰富了城市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提高了城市的商业活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可以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生活空间, 城市居民地下购物和停靠、使用车辆, 使城市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2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常见的问题

2.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地面开发缺乏协调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无序现象严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往往是独立进行的, 与地面空间及其他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功能互不协调。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时没有统筹考虑地下空间的相互衔接问题, 给城市居民带来的方便程度不够。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开发的功能单一, 配套设施不完善。如地下商场缺乏停车场的配套, 造成商业活动旺季交通阻塞问题严重。

2.2 城市新区忽视地下空间的开发

一些新兴的城区, 在建设发展前期, 缺少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远景规划, 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大量的高层建筑使得城市新区建筑密度大, 生活环境差, 城市立体空间发展不良。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新区可利用土地十分局促, 开发城市新区地下空间潜力巨大, 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2.3 城市商业中心缺乏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我国城市商业中心地面上的建筑一般都趋于饱和, 但我国城市商业区普遍缺乏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即使进行开发, 也大多是商场的附属地下室、停车场。城市商业地下街建筑严重不足。在我国城市经济实力迅速发展的情况下, 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已经没有资金和技术上的难度, 城市地下停车场、餐饮、娱乐、商业等空间建设急需发展。

2.4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形式单一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以地下室、商户和地下停车场等形式为主, 旅游、娱乐、交通、餐饮、市政、体育、教育、文化等有待开发。

3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的路径

3.1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

城市的发展使得我国城市生产生活空间普遍比较局促, 一些公共设施可以转入地下。如轨道交通、游泳池、商业城、地下水库、停车场、企业生产车间、仓库等。另外可以建设地下水道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甚至可以建立地下垃圾处理厂。

3.2 开发地下运输线

城市的发展, 使得上下班高峰期的公共系统已经很难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 地铁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地铁不仅能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 还能有效减少地面交通的噪声污染和尾气污染。另外, 地铁的建设可以与人防工程结合进行, 使得地铁有防轰炸、核武器、防生化攻击能力等。

3.3 开发地下步行街

地下不行街可以供公众地下步行, 步行通道两侧有丰富的商店, 以及其它娱乐设施, 如电影院、餐馆、健身房等。地下步行街可以促进城市功能下移, 作为城市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的结合带, 改善繁华街道车流与行人冲突问题。另外可以建设行车专用地下街道, 使车辆可以从市中心拥挤地区的地下通过, 进一步提高城市功能。

3.4 建设地下共同沟

将通讯、煤气、自来水等多种管线共同收容在地下同一隧道内, 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城市的发展使得各种供给设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改造和增设新的供给管线工程难度越来越大。各种地下管道分散铺设, 给管线的改建、扩建带来了麻烦, 通常是一方施工, 多处停电、停水, 对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通过构筑地下共同沟, 可以减少因管线增加和变化所带来地面反复开挖, 有助于进行地下设施的维修与护养。

3.5 建设和利用地下人防工程

城市地下人防工程, 需要协调考虑人防工程的和平与战争需要, 同时实现社会效益、战备效益、经济效益。我国城市已经有了很多人防工程, 利用这些大量的人防工程资源, 进行改建, 可以合理实现国防、经济、社会多重目标。

3.6 建设多功能的地下设施综合体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技术的日益成熟, 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模式上, 应该逐渐丰富, 工程规模巨大的地下设施, 也应该提高其功能的丰富性, 在这方面, 可以学习国外城市地下开发模式, 建设多功能的地下设施综合体, 提高对公共设施的利用率, 一些占用空间少, 并且可以丰富人们生活的项目, 可以适当提高密度, 共享便利的地下空间设施。

4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的条件与注意事项

4.1 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有足够的经济和技术能力

一般来说,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左右, 城市既有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要, 也有了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济实力。所以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一般多在大城市进行, 特别是在大城市的中心地段进行, 否则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作用是有限的。

4.2 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考虑项目的长期性

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要明晰地下空间有一定的缺点, 如缺少自然采光、通风, 另外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具有不可逆性, 一旦开发建成, 则改变了地层结构, 很难拆除和改建。所以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需要对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效用进行远期评估。

4.3 城市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有一定的限度

如果在部分阶段, 对地下开发的程度, 规模较大, 或者规划布局不合理, 不可避免地会改变表层的地质结构, 可能造成地下水短缺、地表水径流改变等问题。城市过度进行地下空间开发, 不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限, 同时还会对城市的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这个角度看, 地下空间的开发, 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 较少对地面的影响, 降低对交通情况、经济状况的制约, 只有地上、地下协调发展才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

4.4 注意调节机制适用性问题

现阶段, 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过程中, 涉及到的利益主体较多, 政府在管理方面, 要切实注意, 提高相关协调机制的适用性, 总体上看, 要逐渐提高市场机制需求的导向型, 在决定开发城市地下空间之前, 要进行多方位的调查分析,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制定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方案, 并听取多方认识的意见, 深入了解城市居民的意向, 尽可能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在投资开发阶段, 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既要保证开发商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 收回投资成本, 并实现一定的利润, 还要考虑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社会价值。

5 结束语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生活质量有了较高的要求, 开发城市地下空间, 合理完善城市的功能, 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社会公共价值。因此, 在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时, 作为管理者的政府, 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人群的利益诉求, 平衡协调其中的关系, 提升作为社会公共物品的城市地下空间设施的公共价值属性。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 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成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功能, 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用地紧张状况, 并可以完善城市的整体功能。但是, 近些年来, 我国一些城市, 在地下空间的开发方面, 出现了一些问题, 基于这种情况, 本文对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做了探索分析。

关键词:城市功能,空间开发,土地资源,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葛光涛, 贾广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房地产, 2013 (08) .

[2]刘蕊.浅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当代经济, 2014 (01) .

[3]柳孝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上海企业, 2014 (04) .

[4]魏秀玲, 杨承志.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房地产, 2010 (07) .

实践的空间 篇9

关键词:地域性,村庄建筑空间,整治

1 引言

村庄建筑空间环境体现了村庄发展演变的历史足迹和地域文化的空间见证, 传统村庄建筑空间的形成受到不同地域气候、文化情感和建造传统的影响, 形成本地居民认同的建筑聚落和外部空间形态。但随着我国现代新农村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 地域间的建筑交流越来越频繁, 村庄原有建筑空间特色相对稳定、传承的局面受到了冲击, 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大众化和暴发户式的“新村”建设倾向, 导致许多村庄原有空间的解体和重构, 造成村庄原有空间特色的“失忆”和“归属感”的消失。

乐都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 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 历史文化悠久, 具有瞿昙寺藏传佛教文化、新石器马家窑史前文化和众多自然生态资源, 已成为乐都县特有的城市名片和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长期以来, 乐都县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2010年乐都县城镇化水平仅为33.3%, 这也使得县域村庄的地域空间特色得以较好的保存和延续。随着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国家支援西部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 乐都县城镇化进程也将进一步加速。如何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传承村庄原有地域特色, 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成为青海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在此背景下, 2011年青海省启动了“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 笔者有幸承担了乐都县瞿昙镇红庄示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尝试将村庄地域特色保护与建筑空间整治相结合, 希望能在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大规模建设的今天, 对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青海地区村庄地域特色, 提高村庄人居空间环境质量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

2 乐都县瞿昙镇红庄村地域特征分析

瞿坛镇地处青海省东部湟水河川地区, 是乐都县域西南部中心城镇 (见图1) , 镇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 (1387年) 的瞿昙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目前我国西北地区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宫廷式建筑群, 寺庙的风水格局、廊院、抄手斜廊、建筑彩画、壁画、石雕、碑匾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使瞿昙镇成为青海省著名的藏传佛教旅游观光胜地和宗教旅游服务重点镇。近年来, 瞿昙镇立足镇情,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全力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截至2011年底瞿昙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44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80元。红庄村位于瞿昙镇北部, 截止2011年年底红庄村总户数约174户, 户籍人口724人, 全村人均耕地约1.89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作物种植和村民外出务工, 村民人均年收入约4000元, 低于全镇平均水平。

2.1 干旱、多风、光照强的自然环境

乐都县全年日照时数约为2843.3小时, 日照率为63%, 日照充足, 主导风向是东风、偏东风。瞿昙镇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 夏季受印度洋季风、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 形成冬季寒冷、严寒期长、自然降水稀少、干旱、多风的内陆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约400毫米, 无霜期158天, 农作物以洋芋、小麦、油菜籽、豌豆为主, 雹灾、旱灾频发, 农业生产发展受自然条件限制, 农民依靠土地增收难度大。

2.2 依山傍水的组团式空间格局

红庄村地处乐都县丘陵沟谷地区, 属于乐都县南部潜山生态建设区, 村庄东西部为山体, 村庄中部有岗子沟支流水系通过, 往北与岗子沟水系相贯通, 形成山水环抱的景观格局。岗子沟是湟水河的第二大支流, 境内河长36.4公里, 流域面积273平方公里, 年径流量4150万立方米。村庄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格局, 村庄现状建设空间呈分散组团式发展, 现状地质建设条件总体较好。

2.3 较为便捷的区位交通优势

红庄村位于瞿昙镇北部、乐化路和转大公路交叉口东侧, 处于规划重点镇瞿昙镇的核心辐射范围内。县道乐化公路和转大公路从村庄西侧通过, 往北可至乐都县县城, 往西南可至瞿昙镇镇区, 往东南至大石滩水库景区, 交通较为便捷 (见图2) 。

2.4 独特的河湟地域文化与建筑特色

乐都县属于青海东部地区河湟谷地地区, 具有丰富的历史与宗教文化遗存、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建筑特色。河湟地区的农村住宅具有“庄廓院”、“松木大房”、“平缓屋顶”、“砖木门楼”等独特建筑形式, 注重建筑檐口及窗楣的细部处理, 建筑平面形态规整, 建筑节能性好。住宅空间设计考虑到旱厕、饲养房的合理布置, 在太阳能、沼气池等能源的使用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地域特色和应用价值。

2.5 较好的自然资源与产业基础条件

红庄村现状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土壤熟化程度好, 光照充足,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一产业, 以种植土豆、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和生猪养殖为主, 农业种植和养殖业基础较好, 且农产品比较丰富并且无污染, 为开展特色农产品贸易奠定了基础。

3 基于地域特色传承的村庄建筑空间整治思路

3.1 综合评价现状用地条件, 科学选择村庄用地发展空间

红庄村用地选择应用GIS手段对村庄现状用地的自然条件和建设进行综合评价, 以此作为村庄用地选择的依据, 使村庄用地空间布局更加科学。自然条件的评定包括高程分析、坡度评价、坡向评价和生态环境评价等 (见图3) 。建设条件评价包括村庄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 (如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等) 、公共服务设施条件等。通过自然条件分析, 红庄村内部有枝状沟渠水系自南向北从村庄中部穿过, 地势呈南高北低、东西两侧高、中间低格局, 村庄规划范围内总体海拔高度在2355米至2291米之间, 总高差在64米左右。村庄规划范围内用地地形坡度大部分处在0~15%之间, 坡向主要为东、西北朝向, 除东部山体有部分塌方之外, 总体地质条件较好。村庄现状建设条件较好的地段主要沿乐化路和转大公路东侧北部区域, 具有红庄35k V变电站、部分商业服务设施和较好的道路交通条件。

综合上述分析认为, 村庄东西侧受到山体阻隔, 且东侧靠近山体的地段坡度较大, 并受到山体滑坡威胁, 不适宜进行村庄建设;往南沿转大公路两侧距离山体较近, 且离村庄现状公共和基础设施配套距离较远, 发展成本较高;往北沿乐化路东侧地形较为平坦, 交通便捷, 且距县城较近, 且路边部分公共和基础设施配套发展现状较好, 适宜作为村庄未来建筑空间的主要发展方向。

3.2 确定公共服务设施整治目标, 完善公共建筑空间功能和形态

红庄村现状公共设施有村委会、党员活动室、医务室、商店等, 村庄公共设施总体存在功能不完善, 布局零散、规模不足、服务能力弱等缺点。另外, 村内缺乏村民公共活动场所和绿地, 如健身休闲广场、街头绿地等村民公共活动场地。规划将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注重村庄对内对外复合功能的组织, 注重对现状公共空间的整治和改造, 通过现状公共建筑空间的整合和完善, 形成富有吸引力、具有地域特色和人文归属感的村庄公共空间。规划在规划区西部沿乐化路和转大公路东侧形成南北向公共建筑轴带, 沿街布置特色农产品集贸市场、商业服务、农家乐休闲娱乐和村委会等公共建筑空间。公共服务建筑空间的布置考虑乐都县海拔相对较高, 低含氧量的特殊环境使得本地居民不适宜长距离的驾驶非机动车出行。另外, 由于红庄村分散组团式居住形态, 因此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要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和建设规模, 规划形成乐化路和转大路公共服务中心区和东部公共服务设施节点, 形成主次分明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为城区居民、过境旅客及本村居民提供公共配套服务 (见图4) 。

3.3 尊重村庄原有空间肌理, 采取总体空间布局的地域“拼贴”

中国传统村镇空间的形成通过人们的传统文化、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和经济形式等深层次因素共同作用, 使村镇整体与自然相契合, 空间肌理上完整有机, 形体组织上协调统一, 构成了令人满意的空间秩序。红庄村现状地势呈南部两边高中间低, 中部有枝状水系通过, 结合生态田园形成“靠山麓、临河流、避寒风、采阳光、有耕植”的村庄聚居空间形态, 已形成的大面积的黄色实墙、密密匝匝的平缓屋顶和灵活多变的建筑街巷空间构成了疏密有致、变化丰富的村庄聚落空间肌理。规划总体布局应顺应村庄自然环境条件, 最大限度的利用和传承现状村庄空间形态和肌理, 讲究因地制宜, 注重对现有村庄空间的地域织补和空间更新, 避免大拆大建, 追求空间功能和形态上的协调统一。

红庄村落规划布局以原有道路和建筑空间为基底, 对东侧宜滑坡山体下的部分现状村庄住宅进行搬迁, 结合新建住宅在规划区北部沿乐化路东侧形成村庄新建居住组团。村庄整体空间肌理通过对现状主要道路的线型拓宽和改造, 以线型形态构建空间结构的主体脉络和走向, 以道路拓宽和空间延伸控制村庄建筑空间布局的生长方向, 以大小街巷网络构建聚落内部空间的生长骨架;通过规划和挖潜村庄局部空间形成供村民聚集的公共活动空间和街头绿地, 从而进一步体现村庄建筑空间的节奏韵律, 产生空间转换节点, 营造空间趣味 (见图5) 。

3.4 传承村庄地域性建筑特色, 注重新旧建筑协调和节能技术应用

新的建筑风格来自山水自然, 来自民居采风, 来自历史寓意的物化, 来自功能的需求, 将人文与自然结合成一种再造的自然, 形成时代气息与浓郁的乡土风格相结合的地方建筑。红庄村现状建筑大部分民居单体造型风格色彩协调统一, 基本都是使用当地建材, 表现出乡土文化的那份淡泊宁静、淳朴自然。规划新建和改建的建筑形态将进一步传承河湟地区庄廓式建筑形式, 改造的建筑格局维持现状独院式院落形态, 新增住宅建筑为节约用地采取双拼和联排式布局形式, 新增公共建筑采取组团聚落式布局, 注重新建和改造建筑特色与形态的协调。

3.4.1 新增建筑布局与设计

新增建筑院落设计充分考虑现状条件、河湟地区建筑特色、地方民俗和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其中居住建筑以1~2层独院式为主, 坐北朝南, 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 并留有自用院落和院心花园。建筑外观充分体现河湟地区民居特色, 屋顶形式注重与原有平缓屋顶相协调, 建筑外墙形式和土黄色墙面与原有建筑相协调, 建筑门楼、檐口形式注重从传统河湟民居中汲取精华, 注重地方传统的建筑元素、现代建造技术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进一步传承河湟地区简洁大方的地域性建筑特色 (见图6) 。

3.4.2 原有建筑改造

(1) 更新建筑外立面。对原有建筑墙体适当降低高度, 顶部采取压顶措施, 对墙身外部进行粉刷和选做砖雕、透空等装饰, 避免墙体单调。同时, 在墙体底部可添加毛石砌筑加固墙基, 也达到防水效果。

(2) 更新建筑门楼。建筑门楼体现了河湟民居的重要特点, 对延续河湟地区民居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建筑门楼在更新上色彩选用要和外墙保持一致, 顶部采用灰色或土黄色瓦片, 勒脚及檐口处用咖啡色小砖饰面, 局部配以木装修及雕刻技术。

(3) 改造建筑内部空间。合理增加原有建筑的生活用房, 注意厨房、餐厅和卫生间等合理布置。对于原有受日晒过量的门窗, 设置有效的遮阳板, 改善门窗等处的密闭性能。

3.4.3 建筑节能技术改造与应用

红庄村地处中纬度地带, 太阳辐射资源丰富, 能合理利用太阳能具有的重要经济价值。规划在新增住宅的南侧向阳一面设计阳光间, 主要由透光玻璃制成, 能透入大量的太阳辐射热, 达到冬季保温的效果。同时可采取增加外墙厚度, 提高外墙保温性能, 也可采用中空玻璃、双层玻璃等措施减少建筑热损失。在新户型设计和旧户型改造时, 尽量减少建筑外墙面的凹凸, 减小体型系数, 并在建筑屋顶适当位置留有太阳能集热装置, 鼓励太阳能供暖、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灯具的使用, 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 缓解冬季取暖的能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3.5 强化村庄空间节点环境整治与改造, 凸显村庄地域特色风貌

红庄村空间整治引入村镇设计理念, 探索村庄建筑空间布局与村庄整体风貌设计的有机结合。规划沿乐化公路和转大公路的村庄发展的主轴线和沿村庄东部南北向主要干路的村庄发展次轴线, 并规划对乐化路和转大公路两侧建筑进行局部拆迁和立面出新改造, 结合新集聚配套的公共建筑空间, 形成红庄村对外展示景观风貌的轴线。对村庄主要路口和功能区内部开敞空间进行环境整治和节点景观打造。通过整治现状空间节点的建筑和景观环境, 形成主要包括村庄沿乐化路、转大公路及其他主要道路布局1处路口景观节点、2处门户景观节点和4处绿地景观开敞节点, 增强村庄归属感和可识别性 (见图7) 。村庄公共建筑空间的改造或新建通过提取具有河湟地域特色的建筑风貌元素, 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和建筑体量, 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红庄村景观风貌。

4 结语

本文基于青海省乐都县红庄村建筑空间整治规划的实证研究, 从地域性传承和特色保护的角度, 提出了促进村庄空间整治的主要思路。笔者认为, 村庄建筑空间环境整治在注重物质空间环境改善的同时, 更应作为地域空间特色传承、促进人文精神回归的重要空间。村庄建筑空间整治应从地域特色传承的角度出发, 依据村庄自然环境条件和所具备的地域特征, 从村庄现有空间肌理和形态、空间发展方向评估、公共设施功能空间组织、原有建筑改造和新建筑建筑设计、村庄建筑空间节点打造等主要方面入手, 进一步延续和完善村庄功能和建筑空间内涵特色, 确保村庄所在地域空间特征和地域文化的延续, 实现村庄人居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健松.建筑地域性研究的当代价值[J].建筑学报, 2008 (7) :15-19.

[2]柴宗刚.推进村庄整治规划构建和谐优美村容村貌[J].小城镇建设, 2012 (2) :65-69.

[3]刘胜杰.中国传统村镇空间肌理初探[J].四川建筑, 2010 (10) :40-41.

[4]戴军.基于"拼贴城市"理念的旧城更新策略——以安徽省涡阳县旧城区为例[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1 (6) :57-62.

[5]齐康.齐康建筑设计作品系列——武夷风采[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实践的空间 篇10

关键词:华莱坞艺术电影,话语,权力,空间生产

一、引言

20世纪, 社会科学对空间理论的研究突破了线性的时间束缚,形成了“ 空间转向”的热点话题,学术研究范式发生巨大改变,诞生了文化地理学、媒介地理学等新的文化研究视野,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理论空间。“ 空间转向”也进入了媒介研究的领域,电影空间研究便是其中之一。 但对电影空间研究的文献中,更多的关注了电影的空间叙事以及空间与都市意象的主题,集中在对其内容或叙事语言的关注上。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是“ 空间实践”的产物,不是单个的、孤立存在的。 邵培仁教授在《 媒介生态学》 一书中提出媒介生态的 “ 整体观 、互动观 、循环观 、平衡观 ”五大观念 ,媒介始终与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处于动态联系的过程中。 电影的空间研究也应放到整体的生态圈中去考察。 在此研究背景下,邵培仁教授的著作《 媒介地理学》 以及论文《 电影地理论:电影作为影像空间与景观的研究》( 邵培仁、杨丽萍) 、《 转向空间:媒介地理中的空间与景观研究》( 邵培仁、杨丽萍) 提出了非常具有价值的观点,把电影 / 媒介置于整体环境中考察,提出了媒介与空间的互动观,媒介不仅“ 再现”空间,并且创造并改变空间,突出了电影 / 媒介的能动性,此观点大大拓展了电影空间研究的视角。 正如索亚所说“ 在21世纪来临之际,有了一种我们对生活的社会、历史和空间性维度的同时性与交互缠绕,即它们的不可分与玄妙的相互依赖性的新意识。 ”[1]在此理论出发点上,本文将华莱坞艺术电影置于整个电影生态环境中,从话语实践与空间生产的角度,试图探寻华莱坞艺术电影在话语实践中如何能动地建构“ 表征的空间”,其中有何隐喻? 电影本身作为一种“ 空间的表征”又如何参与到媒介生态的建构中? 与福柯所认为的权力有何联系? 空间维度为我们理解华莱坞艺术电影提供了一个重要视阈。

二、华莱坞艺术电影的概念

艺术电影( Art Film) 一词源于西方,但目前对艺术电影 的定义仍旧比较模糊,主要指区别于商业电影、不以营利为惟一目的,以追求电影艺术性和思想性为目标的影片,其受众主要为知识分子阶层。 也有一些电影批评家以及学界把艺术电影定义为区别于好莱坞主流电影的电影。 在克里斯汀· 汤普逊和大卫·波德维尔所著的《 世界电影史》 一书中,详细阐释了艺术电影的起源与发展,认为“ 艺术电影”体制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里,法国印象派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出现,使得影评家越来越倾向于在主流商业电影之外和支流的艺术电影之间进行清晰的划分。 无论这种划分是否有效合适,这种划分方法从那时起被广为运用”。[2]这一时期,“ 一些其他媒体的艺术家和沉迷于电影艺术的非商业性电影工作者,他们则创造出一种兼具实验性和记录性风格的另类影片”。[3]艺术电影的主要标志是二战之后的现代主义浪潮,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德国新电影等运动。

二战之后现代主义复苏,现代主义的电影工作者更为真实的直面生活,比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注重客观写实以及插曲式、片段化生活式的叙述,电影中经常运用长镜头。 电影具有主观性色彩和作者观点,表现典型环境中典型个体的内心驱动,也表达作者对事件的看法,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 现代主义成为了艺术电影的主要特征。

如果对照西方艺术电影的发展历程与概念界定,华莱坞艺术电影的概念界定显得比较复杂。 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非常曲折。 20世纪20年代到1949年之前, 电影以市场为导向,商业电影是那一时期的主流电影;紧跟着是三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电影的生产放映都在计划经济体制之内,电影主要表达政治主题;1978年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被放在重要位置,迎来了电影发展的新时期,第四代导演进行了“ 伤痕电影”和“ 纪实电影”的创作,使电影的艺术性得以回归。 第五代导演伴随当时反思文学的浪潮开始电影创作,并受到了西方艺术电影思潮的影响,诞生了一批具有深刻内涵、艺术性较高的艺术电影作品。 80年代中期,第六代导演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进行独立电影制作,创作了一批具有先锋意味的艺术电影。 可以说,中国艺术电影从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西方轰轰烈烈的艺术电影浪潮中,中国电影并没有参与到其中,这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但延续着艺术电影的现代主义风格和先锋性、实验性,中国的电影人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艺术电影创作。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电影实践的早期就有了一些区别于商业电影、思想内涵非常深刻的作品。 上世纪30年代, 中国的电影人也接收到了来自西方的电影思潮,比如费穆的 《 小城之春》 展现了诗意的镜头语言 ,《 联华交响曲之春闺梦断》 带有表现主义风格,呈现出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一电影实践并没有得到长足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界提出了“ 电影类型三分法”,把中国电影按照题材或其表现的营利性、思想性、艺术性分为商业电影、 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 华莱坞艺术电影的真正兴起是在1978年以后, 本文将以此时间点为开端探讨华莱坞艺术电影的话语实践与空间生产。

三、电影的话语实践与空间生产

( 一 )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列斐伏尔是空间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试图建立一个系统的空间理论,在《 空间的生产》 一书中发挥的主要论点是空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空间生产就是社会关系的生产, 并且空间生产不是空间中事物的生产, 而是空间本身的生产。 对此,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的三个维度: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 空间的实践”指人与空间所构成的互动的对象性关系,是建构空间并赋予空间意义的过程。 空间的意义是在“ 空间的实践”中所建构的“ 空间的表征”和“ 表征的空间”。 英国文化学者斯图尔特·霍尔在《 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 一书中认为表征是一种意指实践,表征实践是一个建构意义的过程。 霍尔认为“ 意义与其说是被简单地‘ 发现’的,还不如说是被生产( 建构) 出来的。 所以,在现已被称为‘ 社会构成主义的途径’中,表征被认为进入了物的建构过程本身,这样,文化就被构想成了一个原初的‘ 构造’过程,在形成各种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方面, 其重要性不亚于经济和物质‘ 基础’,它已不再单纯是事件发生以后对世界的反映。 ”[4]因此,“ 空间的表征”是从符号学途径来理解的,指的是空间具有符号意义,发挥符号功能。“ 表征的空间”指的是空间本身参与到了意义生产的过程,空间生产是一种表征实践。 正如列斐伏尔所说“ 空间的表征涉及概念化的空间……它在任何社会或任何生产方式中都是主导型空间。 它趋向一种文字的和符号的系统。 表征的空间是通过相关的意象和符号而被直接使用的空间,是一种被占领和体验的空间。 它与物质空间重叠并且对物质空间中的物体作象征( 符号) 式的使用”。[5]“ 空间 ”与“ 表征 ”是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也是本文所依据的重要理论观点。

电影的话语实践与空间密不可分,我们可以在电影中看到不同的场所,比如都市、乡村、车站、码头、居所、公路、桥梁等具象空间,还可以寻见中心 / 边缘,城市 / 乡村,传统 / 现代,集体 / 个人,单一 / 多元等抽象空间。 电影的话语实践不是对空间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建构空间意义的过程,即空间的表征实践。 电影话语用镜头组织安排空间,通过对空间的再造、叙事、想象、隐喻等手段进行空间意义的生产,创造一个“ 表征的空间”。 另外,电影本身也是空间性产物,携带着意义符号,参与整个社会空间的建构过程,从这一层面上看, 电影本身也是一种“ 空间的表征”,形塑着周围的物质空间文化空间、产业空间、消费空间等。

(二)话语、权力、空间

福柯认为“‘ 话语’指的就是‘ 实践的话语’”,[6]权力通过话语来实现,并且“ 权力关系渗入社会存在的各个层次,并因此发现在社会生活的每个地方都在运作———不仅在公共政治领域,在经济和法律中,而且在家庭的和性行为的私人领域中。 更有甚者,权力不只是消极的,不只压制它想控制的东西。 它也是生产性的”。[7]电影话语实践中处处充满了福柯所说的微观的权力的关系。 空间是话语和权力运作的对象和场所,“ 一部完全的历史仍有待撰写成空间的历史———它同时也是权力的历史———它包括从地缘政治学 ( geo- politics) 的重大策略到细微的居住策略。 ”[8]福柯在对学校、医院、监狱的考察中就提出了空间是现代权力的典型建构,如果排除权力讨论空间,就无法透视空间中的机制和策略。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政治的,也是意识形态的。 电影在话语实践中建构的 “ 表征的空间 ”以及电影作为“ 空间的表征 ”都是一种权力的表达。

四、华莱坞艺术电影的话语实践与表征的空间

(一)艺术空间的苏醒与现实空间的回归(1979-1982)

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基本路线,“ 思想解放”和“ 改革开放”成为了中国发展的主题。 第四代导演尝试摆脱文革的阴影和传统主流电影“ 高大全”的模式,电影呈现出诗化的艺术空间和纪实风格的现实空间,拍摄了诸如《 苦恼人的笑》 、《 巴山夜雨》 、《 城南旧事》 、《 老井》 、《 生活的颤音》 、《 湘女潇潇》 等一系列优秀艺术电影。 这一时期,第四代导演受到了巴赞电影理论的影响将“ 纪实”作为电影美学的新追求,但对巴赞的电影理论的误读使他们对纪实进行了再创造。 他们对文革和极左路线进行反思,但背负历史负荷的第四代在巨大而沉重的历史话语面前表现出相当的隐忍, 试图用空间逃脱时间的话语束缚,借助风格、形式、空间想象构筑新的话语与符号秩序,破解“ 以国为家”的话语空间。 正如戴锦华教授所说:“ 如果说风格体现了空间对时间的优势,体现了在一种空间结构中对现实的重组,便不难理解第四代导演何以如此重视风格元素与空间造型元素。 他们要借助空间将时间与历史悬置在心灵的低回之中。 ”[9]

《 苦恼人的笑》 以主人公傅彬为线索 ,幻境 、过去 、现实三重空间互相交错。 虽然宋书记、主编处于话语的支配地位,但镜头始终对准处于话语支配之下的傅彬———事件的诉说者宋书记和主编被悬置在现实空间边缘,或将他们置于傅彬的幻境。 在幻境中,宋书记与主编被置于阶梯尽头的云霄之中置于古典戏剧中强权的位置,权力在幻境中清晰可见。 导演用幻境置换了现实,在幻境中表达对历史的重述与反思。 空间的交替和置换使时间隐遁其中,个人不再弥散于宏大的历史, 傅彬成为空间的焦点———现实中有思想有苦恼的人,个人被拉至前台,直接向观众诉说。 而对“ 过去”的回忆一方面缓解了幻境和现实空间的紧张,一方面表达了个人在历史困境中对“ 真诚”和美好的向往。 影片虽以团圆结局,但傅彬与妻子的白发暗示了“ 过去”不可挽回,青春已永远留在了过去的时空。 在空间的交替和置换中,带着人道主义关怀,导演完成了对历史与个人的诉说。 影片直面现实与个人,不再附庸于强大的政治和历史话语。《 沙鸥》 、《 小花》 、《 巴山夜雨》 等作品都实践了对现实的表达与个人的关注。《 城南旧事》 展现了诗化的艺术空间。 片中没有兵戈相见的戏剧冲突,而是通过空间的隐喻深刻表达了“ 失去”这一主题。 英子不仅是空间的主体 ,也是独立于 空间之外的“ 他者 ”———未成年 ,从“ 海上来”———注定了她不必如成年人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也不必限于空间的束缚中,可以在空间中自由穿梭,是空间的亲历者也是叙述者。 在此,空间成为英子叙事的对象,是表征的空间,所有的“ 失去”在空间中被表达。 如:秀贞张望的马路表征秀贞孩子的离去;残破的房间和空箱子表征秀贞丈夫的离去; 空间中报纸头条的吆喝声表征秀贞和妞儿的离去;齐化门表征婴儿被丢弃;毛驴背上空空的坐骑表征栓子和丫头的离去; 英子家对面残破的四合院表征四合院中人的消逝; 墓地表征英子父亲的离去;墓园前的两条马路表征与宋妈的离别。 压制隐忍的情绪反而使所有留白的空间都充满了悲剧气氛,虽然使之“ 失去”或“ 离别”的权力主体没有显现,但无形的支配性力量在空间中无处不在,权力隐匿其中,就如影片一开始灰暗高大的城墙已经隐喻了空间中无处不在的古老而强大的力量。

第四代导演的生命有一段创伤性的历史体验,伤痕和救赎是他们的叙事主题,他们往往通过大时代的小故事来叙述时代体验,无论是《 巴山夜雨》 中封闭的江轮 ,还是《 湘女潇潇》 中边远的湘西山村,即便微小的空间都充斥着绕不开的时代话语。 第四代导演让电影镜头回归到现实的人身上,使电影的艺术空间开始苏醒,现实空间得以回归,而对空间的置换与想象完成了他们个人与历史的对话以及对逝去的青春的祭奠。 第五代导演在追求电影艺术的过程中,抛开了第四代电影作品中的隐忍含蓄, 更为激烈的表达个体生命体验。

(二)传统空间的重构与生命体验的表达(1982-1987)

第五代导演的青春在十年浩劫中度过, 并于1978年恢复高考后成为第一批大学生。 他们在校期间经历了关于真理问题的探讨, 也接受了西方诸多新的电影理念与电影思潮。 相似的成长经历、社会处境以及相同的历史规定使得他们的电影创作呈现出群体特征,“ 命运的跌宕起伏促使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中国文化和中国电影的反思,也包括对自身的反思”,[10]第五代导演的电影话语实践带着与第四代同样的历史隐痛,“ 如果第四代是要向历史索回人质,向神话的废墟索回一份个人隐私与珍藏……那么,第五代则是在超历史的图谋中,要为个人的体验寻找一种历史的经验表述”。[11]第五代导演将目光转向了逐渐被消解的传统空间,传统陷落于历史并处于失语状态,因而传统本身就携带着时间性与历史性。 他们在影片中建构了一个传统与愚昧并存的空间,情节、主题和时间在空间中被无形淡化,无限空间中有限的个体生命体验得到强烈彰显。 影片并不局限于表达某种主题或意义, 而是尽量展现个体作为一种存在其生命本身的体验, 人性在个体经验中得以回归。 第五代导演的青春体验带着疑惑、伤痛与震惊,它们需要用历史经验去反思并在反思中重构人性空间,而历史话语的禁忌又使他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古老的传统空间,他们需要从所在的土地上寻找元生命的体验和形式。

《 黄土地》 一开始就将人镶嵌于苍凉空旷的空间中 ,黄土地不仅是自然空间,而且在与人的关系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在人的作用下成为生产意义的场所。 影片中展现了窑洞、油灯、灶台、水桶、山路等实在的物质空间,以及民俗、话语、家庭结构、社会形态等抽象空间。 黄土地上的一切都成为空间性的存在, 外来者顾青闯入到封闭的空间中,作为“ 他者”将空间之外的东西传递给翠巧、憨憨和翠巧爹。 从“ 他者”身上翠巧和憨憨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翠巧从 “ 人里头数不过女儿可怜 ”到“ 救万民靠共产党 ”,一直处于失语状态的憨憨开口唱歌, 画面从宽阔的黄土地切换到人身上,人成了空间的主体。 翠巧爹作为传统空间父权与秩序的象征并没有受到顾青的影响,如他所说“ 庄稼人有庄稼人的活法儿”。 他脸上极度深陷的皱纹与黄土地上的沟壑如出一辙,透露着历史的沉重与时间的流逝。 翠巧的觉醒构成了对现实空间的反叛———婚后逃跑,去延安。 但翠巧并非要推倒父的权威话语,而是通过对个人命运的选择对抗传统空间和历史空间的沉重与丑陋,但这并不能触动历史话语。 对抗也并非意味着全盘否定,祈雨与腰鼓的空间展示了鲜活的人的力量,古典审美空间得以重新叙述,而憨憨逆人流奔向顾青也表明了现代空间意识将得到重构。《 黄土地》 不是关于主流意识形态也不是关于底层平民的叙述,是一段有关历史和生命体验的叙述。

无论是陈凯歌还是张艺谋、田壮壮等第五代导演都带着同样的历史命题与时代困惑,早期作品均呈现出相似的艺术追求。 《 红高粱》 同样以黄土地为背景,该片以身体的空间性为基点来表达生命体验,“ 位于空间与权力话语核心之处的是不能被简单还原、不可颠覆的身体”。[12]长期以来,身体被传统道德伦理所规约,“ 空间成为对身体压迫规训的场域,人的本真性生存意愿在空间中被否定,生存空间的压抑性被强化出来”,[13]而“ 肉体中存在反抗权力的事物”。[14]影片中,身体包含了三层空间。 第一层空间:“ 本我”的空间。 迎亲路上余占鳌黝黑的身体、九儿从轿里伸出的脚、高粱地里仪式般的野合释放了人真实纯粹的情感和生命原初的野性; 第二层空间 “ 处境的空间 ”。 父亲( 父的权力) 、李大头( 夫的权力) 、土匪秃三炮( 强制权力) 将权力施加于九儿,九儿通过不断改变身体所在的“ 处境的空间”来对抗权力,人充分发挥了作为空间主体的自我重建能力;第三层空间:人性的空间。 九儿丧夫,酒坊伙计与九儿一起在战乱年代重建酒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 “ 仁 ”;面对日本鬼子的强权和虐杀 ,罗汉作为共产党员为了不连累九儿一家在十八里坡匆匆离去,体现了“ 情”;九儿一家为了替罗汉报仇舍生取“ 义”。 民族灵魂中的仁、义、情以及生死观在身体的对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身体的挣脱使人获得了使生命升腾的力量。 影片通过对人身体空间的释放完成了对生命的礼赞、对历史与传统的叙述。

如果说《 黄土地》 、《 红高粱》 、《 一个和八个》 呈现了主体在空间中的抗争,那么《 盗马贼》 中的主体罗尔布则陷入了空间的迷宫中。 在外部空间的压力下,无论是盗马还是做水鬼罗尔布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在宗教空间、生存空间、权力空间的夹缝中生存。 面对孩子的死、阿妈的死、神剑台的倒塌,他的生命充满了无助与困惑,在巨大空间中罗尔布找不到生命的出口,最后死在爬向天葬台的半途中。 《 黑炮事件》 与《 绝响》 同样呈现了此类主体,在空间的迷宫中无法抗争也无法改变处境的空间。

第五代导演在艺术电影的话语实践中,尝试以不同方式反思历史并表达人的生命体验, 试图重构文化与人性空间, 让人们在空间中感受到关于历史的、时代的、社会的、文化的深层困惑,进一步开拓了电影的艺术空间与话语空间。 但他们建构的影像空间都刻意回避了政治话语,这反而使政治话语成为了不在场的在场, 处处都能感受到权力无形的存在。 另外,这些电影中不难看到精英主义的启蒙立场和国家政治的宏大视角仍贯穿其中,《 黄土地》 中新的世界依旧是权力空间创造的新世界,《 红高粱》 中人们的抉择还是嵌入到了家与国的叙事中,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仍然被日常生活空间以外的力量挤压。

(三)多元空间的表达与个体意识的彰显(1987-至今)

当第六代导演开始电影创作时,沉重的历史空间渐渐隐遁,中国进入到全球化的网络体系中,伴随而来的是剧烈变化的社会空间所引发的社会关系的变化,“ 在某种程度上,空间总是社会性的空间。 空间的构造,以及体验空间、形成空间的概念方式,极大地塑造了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15]于是,当下高速发展的中国成了第六代导演关注的焦点。 他们中的大多数在80年代中期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在学校接受了欧洲先锋电影的熏陶, 其作品往往呈现先锋电影或实验电影的话语实践。 他们关注“ 我”的体验,表达自我的空间,话语呈现出明显的边缘性与私人性;同时,他们关注社会空间中的个体生活体验,通过风格化叙事探索当下中国个体的精神状态。 如果说第五代导演通过艺术电影的话语实践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生命的张力, 那么第六代导演则是通过他们的电影将个体置于原本的日常生活空间、 都市空间、 现实空间等具体的场域中,抛开了精英式的叙事话语。 第五代导演影片中的文化象征正在消退,新的规则和秩序在建立。 个体不再将全部附属于权力空间,其喜怒哀乐构成了完整而真实的个体空间。

1.日常生活空间的表达

列斐伏尔在《 日常生活批判》 一书中认为日常生活空间被各种符号所异化,城市空间是权力空间的表达,日常生活往往被异化的空间遮蔽。 但“ 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建构起的日常生活空间作为个体化、私人化的差异性空间,打破了抽象权力空间试图同质化地控制每个个体生命及其私人领域的企图, 在强化差异的同时, 提供了让人重新获得自由的可能”。[16]因此,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关注就是对个体自身的关注。 第六代导演在电影话语实践中大胆尝试新的电影语言,破除了电影的形式化空间统治权力,以平和的叙事心态,关切日常生活的空间理念,呈现日常生活的庸常与神奇,日常琐事成为话语实践的动力。 他们不动声色的言说着被主流话语和精英话语合力压抑的生活流, 关注芸芸众生的痛苦和无奈, 在重构日常生活合理合法性的同时,寻觅着如何在平庸生活中通达幸福的途径,日常生活的多副面孔在第六代导演那里得到宽容与认同。

在“ 家国同构”的意识形态话语、历史话语、精英话语中, 自我往往消解于集体之中,对“ 我”的体验长期缺乏关注,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的剧烈变化,“ 我”该怎么办?“ 我”亟需表达。贾樟柯在《 贾想》 一书中有言“ 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 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或沉重”。[17]他在《 小武》 中呈现了构成日常生活空间的众多元素:小偷、公交车、卡拉OK、县城杂乱的秩序、药店、警察、拆迁、喧闹的街市、流行歌曲等。 其主人公是空间中的一个小人物———小偷, 带着黑框眼镜, 穿着一套松松垮垮的西装, 不爱笑; 他在澡堂练习唱卡拉OK,与从前的同事现在的大款闲谈,去探访生病的梅梅并给她唱歌。 平凡的小人物过着平凡的人生, 但生活的美好、焦灼、苦涩、甜蜜都寓于个人的生活体验之中。 贾樟柯还原了日常生活混沌却充满元气的本身,并以电影的话语实践建构了个人空间,显现出日常生活空间的多样化。 贾樟柯说“ 我们不再为谁代言”,只凸显“ 人的真实”,“ 尽管真实中包含着我们人性深处的弱点甚至龌龊”。[18]《 北京杂种》 用无序的空间语言拼贴了青年的生活体验———放肆、混乱、反叛;《 冬春的日子》 用黑白胶片记录了个人毫不掩饰的渴望与隐私,冬春的选择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邮差》 深入到一个“ 偷窥者”的内心世界,从破旧的邮政局、吞吐黑烟的烟囱、昏暗的房间等沉闷的空间中 展现了“ 偷窥者 ”的焦虑、敏感以及与 人沟通的渴 望。“ 我”的体验与个人空间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被真实的呈现出来。 刘震云在《 磨损与丧失》 中说“ 我们拥有世界,但这个世界原来就是复杂得千言万语都说不清的日常身边琐事。 它成了我们判断世界的标准,也成了我们赖以生存和进行生存证明的标志。 ”[19]

2.都市空间的展现

都市空间中孕育着最迅速的发展和变化,现代性在这里发生,日常生活空间、地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权力空间、心理空间等都在悄然发生改变。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乡村空间缩小,城市空间扩大,同时城乡二元空间又产生碰撞与对峙;高楼、马路、汽车、霓虹灯、空调、麦当劳、高跟鞋、 化妆品、超短裙、卡拉OK、摇滚、迪斯科、金融机构等符号成为都市空间的象征。 都市空间成为了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提出的“ 景观社会”。 人们生活在大量符号生成的景观中,承受着符号的过度堆积,同时,消费空间的膨胀又使人们的行为与意识都被“ 异化”,“ 由消费主义所开启的全球化空间的生产,势必造成对差异性和个体性的普遍压制,进而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基础,从此人被城市空间所异化。 ”[20]相伴而生的是人们对“ 异化”的对抗。 人沉迷于镜像化的都市空间中,其人的主体空间受到了物质空间、消费空间的蚕食,本来是主体的人被客体所“ 异化”。 主体空间与客体空间形成对抗,主体空间自身也形成一种内部的对抗。 这是每个都市人的焦虑与困境。 华莱坞电影人也不可避免的被卷入都市景观,参与到都市象征符号的建构和都市空间的生产中。

《 十七岁的单车》 通过城乡的二元对峙探讨了人在都市空间中的极度“ 异化”。 乡村少年阿贵常常与城市规则格格不入,单车成了他与城市的连接点以及城市身份的象征 ,只有骑上那辆高级单车飞驰在城市中时,他才能融于城市。 单车象征的物的空间侵入到主体空间中,为了单车,阿贵与小坚发生冲突,当阿贵紧抓单车撕心裂肺的吼叫时,他已经被这辆高级单车所“ 异化”,失去了单车也就等于失去了自我与归属。 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所说“ 个人的生活关系愈是被抽象的物,愈是不被当做具体的、自发的过程而加以感知,那么个人便愈是容易被异化所俘虏,我们甚至可以说,便愈是自发的、毫无反抗地向异化靠拢”。[21]阿贵的“ 异化”是不自觉的,其背后隐藏的支配力量是空间中的权力。“ 城市”意味着相对于乡村更大的权力空间、更多的资源聚合,融入城市就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权力 / 话语空间。因此,不管是阿贵还是保姆红琴最后都回不去乡村了,都市成为了他们的希望与向往。《 北京杂种》 同样建构了一个都市空间,但与《 十七岁的单车》 不同,影片体现了都市空间中被“ 异化”的人与“ 异化” 的对抗。 社会越发达对人的规范和约束就越多,秩序与规则在都市中尤为凸显。 时间被割裂为更细小的碎片,人的完整性受到分裂,“ 人类的主体理性也在自我奴役,出现精神文化上的非主体现象”,[22]人的心理结构、行为结构慢慢趋同于社会结构。《 北京杂种》 中的年轻人通过自身体验寻找主体的完整性,对抗都市空间带来的“ 异化”。 这群人是穷大学生、画家、无业游民,他们同居,未婚先孕,打胎,喝酒,打架,抽烟, 摇滚,骂脏话,所有的行为都与社会规则背道而驰。 真相都潜伏在都市迷乱的表象下,他们在城市边缘用他们的方式对抗着被“ 异化”自我,寻找人的真实存在。 可以说都市空间分解了人作为主体的存在, 人反而变为了符号的客体。 《 感光时代》 想提供一种方案来解决异化的危险。 马一鸣最后离开城市,去寻找一种“ 远离背景的存在”,不被都市空间中的符号所侵占或者分离。

3.对现实空间的关注

第六代先锋的电影语言、风格化的影像叙事一度成为他们的标签,但私人化的感觉和呓语式的青春独白并未被主流所接受。90年代以后,城市化步伐日渐加剧,各类拆建工程弥漫于整个中国,人口流动性增强,传统以土地和血缘为纽带的“ 家”的话语发生巨大改变。“ 何处是家园”成了人们焦虑的问题。 除此之外,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但“ 通过对全球化的不断强调, 城市的空间实践获得了一种合法性的基础,并由此遮 蔽了在城 市空间问 题上来自 低层的声 音和边缘 话语。 ”[23]第六代开始将镜头转向被遮蔽的现实空间与边缘人群———它们都寓于日常空间之中。《 三峡好人》 展现了一幅破碎的空间图景:韩三明与妻女分离,沈红与丈夫分离,房东老头与房屋分离,本该是“ 家”的完整空间遭到割裂。 倒塌的房屋,水位线,远去的渡轮,小马哥的死亡,结束拆迁后又将奔向未知空间的农民工, 一切符号都在表达着缺失的归属感, 即便维系中国社会人情关系的烟酒茶糖也无法粘合离散的 “ 家 ”,取而代之的是以金钱和相似命运为纽带的连接 , 其背后是巨大的经济驱动和政治话语。 福柯认为当权力空间极大的深入日常生活空间时,日常也便不再是日常,日常需被重新审视。《 安阳婴儿》 用“ 几乎完全静止的镜头,冷静地‘ 凝视’ 古城里无奈的生活着的人们。”[24]四十岁没结婚的下岗工人百无聊赖的踢着啤酒瓶,农村背景的性工作者认真的吃面,他们没有杀人放火报复社会, 而是怀着对生活巨大的隐忍坚韧生存,正如王超所说“: 我只想展示一种生存状态,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25]《 站台》 亦是用7分钟的静止镜头展现了行走, 重新审视现实空间中真实生活的人。 而《 盲井》、《 光荣的愤怒》 更是呈现了现实空间中权力的极度对峙以及人性的扭曲。

另外,通过对现实空间的反思性重构呈现了个体的隐秘感受和一套俗人的生活哲学。《 卡拉是条狗》 中的老二是一个软弱的男人,过着并不如意的生活,但他仍旧可以在无力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默默承受生活的琐碎,在平凡中彰显生活的意义。 《 图雅的婚事》 给出了生活的另一种出口———面对问题坚韧的承受,亦如《 春桃》 中春桃的选择,努力与现实对抗就是存在的意义。《 孔雀》里是一个个未完成的梦想,兄妹三人通过德塞托说的“ 小诡计、小战略”削弱空间的规则感,缓解死寂空间中的麻木状态。《 东宫西宫》虽然以同性恋为叙事动力, 但话语的表象下是对秩序的怀疑。 小史的警察身份是以维护秩序为目标,压制空间中的反叛和不确定性。 但不确定性往往是生活的真相,阿兰的反叛对现实提出了质疑。

第六代导演的话语实践以平民化视角关注空间中的芸芸众生,以先锋的姿态构建了多样化的艺术空间。 而新世纪以来,随着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艺术电影呈现更加多元的流向。《 太阳照常升起》 以意识流的方式表达了极其复杂的主题,《 蓝色骨头》 、《 归来》 都向商业靠拢,但却陷落于艺术空间与消费空间、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断裂带中。 华莱坞艺术电影在一次次空间的突围中不断拓展艺术形式,建立新的话语秩序,促进了整个电影生态圈的发展。

五、华莱坞艺术电影的话语实践与空间的表征

(一)空间与权力

福柯认为空间中处处充满权力, 空间关系也即权力关系 ,他认为如果“ 把话语的变 换用时间性 的词汇来做 比喻 , 必然会导致运用伴随着内在时间性的个体意识的模糊。 相反 ,如果努力用 空间性的 、战略性的比喻 来解释话语 的话 , 能够使我们在权力关系的基础上, 精确地掌握话语转变的地点”。[26]从历史维度看,华莱坞艺术电影的话语实践经历了三次空间转变。 第一次空间转变以第四代导演为代表,将现实从抽象的政治空间中抽离,还原艺术的本来面目;第二次空间转变以第五代导演为代表,他们重构了传统空间,将个人体验置于历史与文化之间,开拓了新的电影美学,进一步拓展了艺术电影的话语空间;第三次空间转变以第六代导演为代表,以平民视角展现了日常生活空间、都市空间、现实空间。 每次空间转变都意味着话语秩序的重构,个人逐渐从巨大的政治空间中剥离出来,尽管仍受制于权力,但被给予了相应的话语关照。 空间转变的背后隐喻着政治话语的转变, 每一部电影发展条例的颁布都极大的改变了电影发展的话语空间。 而从国家到个人的空间建构意味着政治逐渐走向开放包容,话语空间得以扩大。 除此之外,在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不断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下,一切都指向消费主义,电影成为快速流动的消费品,艺术电影也逐渐向消费空间靠拢。

(二)空间与消费

2009年前后中国电影市场出现爆炸性增长, 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国产电影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票房奇迹,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资本的涌入。《 三峡好人》 、《 绿茶》 、《 钢的琴》 、《 白日焰火》 等一系列艺术电影相继进入大众院线,但在票房上大都铩羽而归,即便2014年令人期待的《 黄金时代》 也以惨淡的票房收场。 究其原因有三:

第一,院线的受众以70、80、90后为主。 70、80后的观影经历是从香港武侠片开始,之后是好莱坞大片,艺术电影的受众基础比较薄弱。 而对历史空间的遮蔽也使得受众难以理解《 黄土地》 、《 红高粱》 、《 霸王别姬》 中对历史的隐喻,第五代导演的空间表达呈现了历史与文化的断裂。 即便2014年上映的《 归来》 、《 蓝色骨头》 中涉及历史空间,但受众对符号的解码也是千差万别,可以理解亲情和情怀却无法深刻的感受历史。 而第六代导演在第五代的精英话语和市场的挤压下不得不出走国外,地理空间的分离又加剧了受众与艺术电影的距离。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艺术电影没有市场。

第二,网络社会已经造就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空间被割裂为碎片,受众被细分为一个个亚文化圈。《 三峡好人》代表不了平民,因为那就是平民的生活,他们不会去消费作为一部艺术电影的《 三峡好人》。 艺术电影倾向于艺术的特质,本就不能成为一种大众消费, 受众集中在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 因此,进入大众院线与商业电影竞争势必遭遇冷遇。 找准受众通过不同渠道有效推送产品才是网络社会的生存之道。

第三,无论是《 归来》 还是《 钢的琴》 ,其中的艺术空间逐渐被商业空间挤压,而《 蓝色骨头》 在一股怀旧的情怀中与现实空间严重脱节,第六代导演逐渐转向商业电影。 艺术电影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变得进退两难,这是消费时代和网络时代的结果。 纵观外部环境,网络影视剧已经将受众需求牢牢锁住,产片渠道多样化,内容定制化。 未来的商业电影可能只叙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而后生产多个结局供受众选择。 如果艺术电影还是一味的投入大众市场, 以边缘话语进入主流地带,势必被主流旋风卷入而迷失。 艺术电影是否一定要进入大众院线? 是否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获得更多市场?

(三)空间与媒介生态

从媒介生态的角度上看,艺术电影虽处于边缘,但与商业电影互动发展,艺术电影的先锋性拓展了电影的艺术空间和话语空间,关注边缘人群,观察和记录社会,是电影生态圈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在空间的表征上,集中于传统空间、边缘空间等某个部分空间的表达,忽略了现代中国的整体发展空间。 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多是在国外获奖才赢得国内观众的关注, 在跨文化传播中仍旧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不利于媒介空间的平衡发展。

六、结语

华莱坞艺术电影每一时期的话语实践都与时代密切相关,从艺术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回归到传统空间和生命体验的表达,再到日常生活空间、都市空间、现实空间的建构,其表征的空间经历了从历史到现实,从集体到个人的变化,话语实践更加关注个人空间的表达。 福柯认为“ 我们时代的焦虑与空间有着根本的关系,比之时间关系更甚。 ”[27]人与空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也是权力关系,艺术电影中空间的发展变化也隐含了更加开放包容的政治空间与社会空间。 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介空间前所未有的繁荣,商业电影票房与日俱增, 艺术电影受到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媒介渠道,空间与消费将是今后值得关注的话题。

实践的空间 篇11

【摘要】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军民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空间天气学科专业的特点,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部(海南空间天气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现有设备和平台,积极论证,优化空间天气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完善的空间天气实践体系,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对学生第一任职岗位能力起到较好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军民融合 空间天气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32-02

随着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的目标也逐渐趋向为用人单位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对学生的第一任职岗位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院校在开展教育工作的时候,既要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又要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地方科研单位的观测站在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拓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院校要积极与地方科研单位进行军民深度融合,构建拓展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平台。

一、空间天气实践课程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空间天气科学涉及范围太广,包括太阳大气、行星际、地球磁层、地球辐射带、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目前很难有单位能独立开设上述研究领域的所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二是不同教学科研单位的教学资源有很好的互补性,如某单位偏重于太阳大气和行星际方面的实习实践教学,某单位又偏重于地球磁层和地球辐射带方面的实习实践教学,而传统气象类院校可能又偏重于中高层大气方面的实习实践教学。

二、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部所现有的观测设备

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部(海南空间天气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立于1986年,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雅星镇富克,占地147.9亩(电离层和大气探测、火箭发射场)。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部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下属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包括地基探测和火箭探测等多方式和包括大气、电离层、地磁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空间天气探测基地,也是国际上重要的低纬度地区大气和电离层综合台站之一。同时该台站是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东半球子午工程”的四个重要综合站之一,也是正在积极推动的“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的重要台站之一。海南空间天气综合站的探测数据,目前已用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在内的许多研究工作中。

海南站目前拥有设备包括:DPS-4D电离层测高仪,GPS-TEC监测仪,GPS闪烁监测仪,三站GPS观测仪,VHF雷达,地磁观测设备,全天空流星雷达,全天空气辉成像仪,激光雷达,大气电场仪,自动气象监测仪。主要探测和研究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地磁的各种物理参数变化,如大气中中性粒子成分、密度、温度和风场以及大气电场,电离层中带电粒子的密度分布、温度、等离子体漂移速度、电子密度总含量,地磁场的变化等,为了解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的基本结构和扰动变化规律以及磁层中的扰动和动力学过程提供基本数据,为有关的国家重大科学和应用研究项目提供支持,以建立空间天气的预报模型,为卫星通讯、定位、导航和航天活动服务,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服务支持。

三、军民深度融合联教联训开展空间天气实践教学

1.积极与学生第一任职岗位需求发展接轨。通过和地方科研单位合作,知道实践操作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保障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培养保障单位需要的人才。通过与地方科研单位接轨,积极调整专业建设方向,既可以为用人单位培养合格的人才,又可以提高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

2.建立完善的空间天气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实践课程建设。要提高学生的空间天气专业实践能力,必须根据用人单位实际保障的需求,构建完善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注重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学院空间天气专业在办学之初,只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两门专业实践课程,导致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缺乏竞争力,对很多通用的空间天气观测设备都没有接触过,更谈不上熟悉掌握。

3.军民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在学生拥有良好的空间天气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空间天气专业实践能力后,要对学生的空间天气专业实践能力进行强化,对学生的空间天气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升华,这就需要院校利用好地方科研单位的平台,让学生深入到地方实践保障工作,在观测站有经验的专家指导下,现场进行实践操作和训练,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总结和讨论

本文在空间天气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中,加强军民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地方科研单位已有的教学资源,满足了空间天气专业的实践要求。通过军民深度融合,整合资源建立综合实践课程, 培养了空间天气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提高了学生对于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等专业理论课程的理解与认识,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于空间天气保障流程的理解, 为将来从事空间天气保障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空间天气专业的实践课程由于刚开始起步, 在实践教学方面经验不足, 但我们将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不断探索, 在军民融合背景下为用人单位的空间天气保障人才培养的發展探索新的思路。

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用人单位要求院校毕业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地方科研平台对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拓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加军民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地方科研单位现有的教学资源,根据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实践课程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潘学红.利用地方企业平台拓展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S5期,176-178.

[2]任波,李环,梁爽.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1).

[3]赵专政.地方理工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3(27).

[4]归少雄,马丽英,曹源文.关于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6).

实践的空间 篇12

1 电子政务与空间信息集成的内容

电子政务与空间信息集成是通过信息数据的整合, 促进政务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 使各项政府资源被充分地利用, 以满足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要求。

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而言, 政务信息资源存在着区域性特点, 因此, 要发挥区域管理优势。将政府信息的地理空间特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以利于政府的各项决策更为公开化、透明化。将空间信息整合于电子政务中, 有诸多的难题需要着眼解决。首先, 电子政务所涉及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空间信息, 这些信息的获得不仅需要实地勘察、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内容, 而且还要对于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后, 进行逻辑分类。其次, 要将储存电子政务信息的数据库建立起来, 将空间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技术等等进行结构优化、信息共享, 并实践综合性开发, 以实现其应用价值。此外, 还要将数据库管理机制建立起来, 使数字信息资源更易于处理。再次, 从政府机构的角度出发, 对电子政务进一步开发, 并根据政府职能部门的需要对于政府日常办公、项目的审查和监督管理、有关政策法规的支持等等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最后, 是从技术的角度对空间信息集成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2 电子政务与空间信息集成的整体思路

自然资源与空间信息数据涉及到多种格式, 分属于不同的数据类型, 诸如文本格式、多媒体格式、矢量格式以及栅格格式等等, 往往利用数据库引擎进行空间数据集成。对于空间数据库的管理使用关系数据库, 将有关数据存放在关系数据库中, 需要发挥数据库的存储功能和索引功能, 将磁盘真累扩展后, 不需要进行分块处理, 而是将所有的数据整体存放于关系数据库中。针对于访问数据格式, 要使其能够在不同的系统中可以自由交换, 就要将空间信息集成数据规范以及相关标准制定出来, 依据可扩展标记语言 (英文全称:e 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简称“XML”) 定义数据编码。

3 运用GIS软件构件电子政务平台

基于“数字战略”思想, 中国信息化建设向政务管理工作推进。GIS为“地学信息系统” (英文全称: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 其是对于空间、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其中所涵盖的主要部分包括人员、数据、硬件、软件和过程。作为具有综合能力的计算机系统, 其具有信息系统的空间专业形式, 对于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在电子政务管理中, 将GIS综合平台建立起来, 以其为切入点进行政务信息化管理, 成为了建设“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GIS软件架构

从软件技术的角度来分析, 建立电子政务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数据应用平台、数据存储中心, 数据集成系统和数据标准体系。其中, 确保电子政务管理平台有效集成的建设依据即为数据标准体系。整个的管理平台与各个条线系统之间建立集成, 形成共享, 则是运用数据集成系统来完成。实现数据层次共享服务是数据中心的核心内容, 也是政务管理的基础内容, 所有的政务管理目标实现, 都是在数据应用平台上完成。

3.2 数据应用平台

数据应用平台包括条线基础信息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虚拟现实系统、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3.2.1 条线基础信息系统

条线基础信息系统是建立在地理编码机制基础上, 定期地对部门信息数据进行分析, 并区分GIS系统的不同。比如, 城市土地规划、商业网点以及民防等等方面的信息。

3.2.2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结合专业应用模型, 运用空间分析, 综合联机处理, 根据预测情况作出决策, 为政府管理人员提供更为专业的决策服务。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是最高级应用阶段。

3.2.3 虚拟现实系统

虚拟现实系统所采用的是GIS虚拟现实技术, 对地形环境以及建筑物进行三维重现, 将地景以虚拟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政务管理区域范围内的场景, 都可以通过三维再现的形式来完成。

3.2.4 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GIS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而建立的Gl S公共信息服务门户, 其主要是在公共信息网上运行, 内容以民生服务为主, 为居民提供日常服务, 也为法人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

3.3 数据存储中心

数据存储中心采用基础数据分布式维护, 以日常维护为主, 所涵盖的内容包括人口数据、地理数据以及单位数据等等, 以条线系统进行空间信息集成。在数据信息的存储方式上, 除了基础数据集中式存储之外, 还要进行业务数据分布式采集, 实施分布式存储, 对于业务数据综合应用, 然后根据需要对于信息实时调用, 实现信息共享。

3.4 数据集成系统

数据集成系统在G1S综合平台中首先是进行数据交换, 包括数据的授权管理、数据整合控制等。各委办局在GIS综合平台进行信息交换, 形成数据交换流, 进入到业务数据集成系统, 所采用的就是多数据库系统集成技术, 其中主要包括的内容为地图处理、数据格式以及投影坐标转换、地理编码等等。

3.5 数据标准体系

在GIS综合平台上, 数据标准体系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对于体系的划分,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即基础数据、政务业务应用、通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管理。其中的基础数据标准划分为地理数据标准和非地理数据标准。地理数据标准主要用于地理信息采取和编码, 包括分级和分类采集标准、命名规范、符号规范、建立坐标体系、比例尺规范以及配色标准。地理编码标准主要为建筑物、街道、道路、街坊等等, 采用编码标准来执行。非地理数据标准用于配合业务数据交换集成系统, 包括数据表、报表、自定义函数的命名、存储过程命名, 关键字以及字段的命名等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对于电子政务的发展极为重视, 主要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电子政务与空间信息集成, 可以大大地提高政务工作效率, 并树立勤政、廉政的政府形象。从民生的角度而言, 电子政务能够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促使居民积极配合政府的各项工作, 从而建立一个极富竞争力的政府。

摘要:全球信息化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渗入到各个行业领域中, 正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随着数字城市战略性思想的提出, 信息技术空间化发展, 将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融合为一体, 成为了社会经济和人文统计信息广泛应用的基础平台, 推动经济、社会与公众生活向纵深方向发展。电子政务备受社会关注, 其在运行的过程中, 广泛地应用各种战略性信息资源, 特别是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所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基于政务信息所存在的地理空间特点与地理位置之间所存在的密切关系, 使得空间信息技术对于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文章着重于研究电子政务和空间细细集成的理论, 并对于其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深入研究。

关键词:电子政务,空间信息集成,实践

参考文献

[1]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基于SIG框架的 (上海) 城市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城市空间信息网格基础数据规范讨论稿[C].国家863项目子项报告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

[2]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基于SIG框架的 (上海) 城市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系统——课题工作报告[C].国家863项目报告, 2006.

[3]陈强, 张超.电子政务与空间信息集成的IGS框架[J].计算机科学, 2005, 32 (9) :56-63.

上一篇:全网络化下一篇:暴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