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2024-12-08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精选6篇)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篇1

暑期刚过,新学期刚开学,天气依然炎热,全班学生每天要喝两桶水,开始时,我是让班上的大个子男生去搬水,由于需水量大,加上全校60个班级,水厂送水工有时来不及送水,难免缺水,班上有的学生便开始抱怨,说换水的同学不负责任,我了解了情况后,发现负责换水的男生很辛苦,并非有的学生说的不负责任。后来,我就改变了做法,让班上的学生轮流做换水的事,小个子男生和女生都开始抱怨。我说,你可以请班上的其他同学帮忙啊,结果,每个人都必须做同样的事,做过之后,渐渐没有人抱怨换水的事了,因为每个人都尝到了换水的辛苦。

受此启发,我让班上的学生座位也轮流调换。首先是自己选择一个座位,然后是从第一排调到第二排,第二排调到第三排,依次类推,最后一排调到第一排,这样每周前后换一次,然后每大组之间是7周左右调一次,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坐在教室里任何一个位置的机会。此举不但使家长没什么怨言,学生更觉得新鲜,多了坐在不同位置的体验,一个个都对好的位置倍加珍惜。

我索性把打扫卫生的任务也全部列举出来,擦黑板、洒水、扫地、擦桌子、关锁门窗、关灯等,每个人都有机会轮流做。

班干部也轮流做,当天的值日班干从喊起立敬礼开始,全权负责纪律、卫生、特殊事情的处理等。

我上课提问也是由前到后依次“开火车”,有答不上来的站起来说一声“我不会”再坐下,由后面的人回答。

……

为了做到教育教学的公平,以上是我做的一点点尝试。我觉得我所做的只是一种朴素的公平,也许对“公平”的理解有些狭隘。但我觉得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1.每个学生在校的学 习和做事 的机会相 对公平。学生在上学期间,如果在学习和做事上有所区别,就会引起家长的不满。如果能做到“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那么家长和学生都将无话可说。这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配合,协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至于为家校矛盾纠缠不休。

2.学生的主人翁意 识和集体荣 誉感增强 。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员,“班级是我家,我为家添彩”正逐步深入人心。同时你做这事做得怎样,便有和别人的比较,相互之间较劲的最终结果恰恰是使每个人都格外用心地去做事。班级的荣誉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焉能马虎了事?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大家的心才会往一处想。

3.学生的生活体验多了,同学之间多了相互帮助、相互理解。以前,有些事从来轮不到自己,不知道做那些事是啥滋味,别人做得好与坏,自己常常只站在局外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甚至还怨天尤人。等到自己做了之后,便少了抱怨,多了相互理解。有时,为了做好某件事,不得不请同学帮忙,这样就建立了同学间的友情。学会了以己度人,将心比心。

4.培养了学生良 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现 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有家长娇惯,动手做事的能力不强,在校如能把卫生工作做好,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特别是学生懂得了只有学会帮助他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帮助,使学生懂得了怎样与人相处,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可以减轻班主任 教师的工作压力 。给每个学 生的机会都均等,使大家熟悉各种事务的规则,一旦整场运转起来,班主任就可以“少管”或“不管”,就可以腾出时间想怎样让班级运转得更健康、更轻松自在、更有活力。

最后再说说我的一点感想: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不断自问,怎样才能公平对待每个学生?除了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无法改变的以外(如怎么认定学生的成绩,以什么为依据?),我都会尽量做到公平对待每位学生。问题不是教师能不能做,而是在于为师者想不想做。如果你不带任何私心杂念,将荣辱得失等看淡再看淡,你就可以在这件事情上有所作为。问题只是个人观念的问题。不是不能为,而是不想为。不想为也不一定是自己无能,有可能是有所顾虑。它需要整个教育的大环境的转变,特别是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机制,它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公平。■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篇2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贯穿于我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中。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文的阅读,体验这一基本精神。

能力目标: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让学生知道人的权利的平等性,即每个人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每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也是平等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在适用法律方面人人平等,既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也不允许任何歧视行为。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的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树立反对适用法律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特权现象和歧视行为。

2、难点:让学生理解权利平等与义务平等。

三、教学内容:本课共分两站 第一站: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站:适用法律一视同仁

四、教学时间:

2课时(机动1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站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贯穿于我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中。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一旦离开了人们服从法律的习惯,也就失去了命令人们服从的威力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梦想。为了这一梦想,人类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平等权利有了政治上和法律上的保障,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平等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物质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不再是一个梦想。我们要学会珍惜自己享有的平等权利,认真履行我们所承担的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讲故事:课本70页2000年发生在美国一次有趣的世纪之字评选活动。

学生想一想上面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女性和男性一样平等的享有公民的权利。

二、新课学习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人类很早就有了平等的理想,但把平等变成现实,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刑法、民法等普通法律,都体现并维护这一原则。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1)权利平等。

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并在行使权利时享受同等待遇。

分组讨论:有人认为,我们现在不满18周岁,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着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不相符。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2)义务平等。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承担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等,这些义务都是针对所有公民提出的,在履行这些义务时不能有任何特权。

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履行义务,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决不允许任何人只享受权利而拒绝履行义务,或者少履行义务。我们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同钱币的正反两面,二者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三、各抒己见:儿子的说法有道理吗?父亲的做法对吗?

四、辩论会:参加高考就可以闯红灯吗?

五、小结:

六、作业: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是什么?

2、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站 适用法律一视同仁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人的权利的平等性,在适用法律方面人人平等,既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也不允许任何歧视行为。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的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思想驿站:想一想 上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一个人无论对社会作出了多大的贡献,当他触犯法律时,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而不允许享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任何特权。

1、让学生自己讲古今中外有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故事。

2、列举生活中一个或两个的事例。

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再讨论联系身边事例发表观点。教师总结:法律面前面前人人平等。

二、新课学习

1、基本原则:在法律适用方面,所有公民一律平等。(1)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2)任何公民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家在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

处罚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2、反对两种倾向:(1)平等地适用法律,就要反对特权。

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任何人都不享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殊权利。

法律的尊严和法律的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都必定受到制裁和惩罚(2)平等地适用法律,就要反对歧视。

每个公民都具有独立和平等的人格与尊严,不允许受到任何歧视。

法律必须保证所有公民得到平等和有效的保护,以免受到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社会出生、财产等任何理由的歧视。举关于歧视现象的例子。

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对三幅图片的看法。

金融面前人人平等 篇3

数据显示,余额宝推出仅仅17天就吸引用户251.56万,累计存量转入资金规模达57亿元,人均投资额仅1912.67元,远低于传统基金户均7-8万。一直高大上的金融业已经迎来了平民时代。

历史实践

书写金融“民主化”的历史,尤努斯是不可回避的人物。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前孟加拉格莱珉(孟加拉语“乡村的”)银行总裁尤努斯教授相信,信贷是人权。每个人都有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才能充分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富。

40年前,尤努斯教授以27美元开始试验“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创新运用金融的力量帮助赤贫的农村妇女及其家庭脱贫,这项创新在孟加拉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该国至今已经有800多万穷人借款受益,格莱珉模式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和发展。

2006年拍拍贷P2P模式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金融的雏型。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95%都属于P2P模式的贷款平台模式。P2P这一创新型金融模式,冲破了“金融囚笼”,开创了“平民金融”时代。

网贷之家的统计分析,2010年网络借贷平台的总成交金额为10亿元。2011年网络借贷行业总成交量约有50亿。2012年以来整个网贷行业的成交量超过200亿。2013年行业总成交量达1058亿。

有利的一方面是,P2P网络借贷为众多个人和家庭开辟了一条可以获得持续稳定较高回报的投资。但由于过多的P2P公司已涉及担保与资金,因此,这个行业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与道德风险。

众安保险,这家由阿里巴巴、腾讯和中国平安等公司共同成立的公司,因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马”同槽卖保险而备受关注,被视为互联网与金融合作的一个典型。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传统银行业务带来巨大的挑战。银行迫切加快自身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推广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电视银行、网上银行,拓宽智能化、便捷化、立体化渠道服务。整个银行业势必融入互联网金融的大潮。

举例来说,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倡导一个主脑,八个副脑的章鱼模式。中信银行卡中心总裁陈劲在接受《东方企业家》采访时表示,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如何变革,大家谈的都是长期愿景:扁平化或干脆去中心化。但从银行的角度,从转型的角度,中短期内,要完全从单中心体系转变到完全去中心化,是比较危险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选择了章鱼式的组织进化结构。一个中心加八个次中心。

专家观点

融360创始人叶大清对于金融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有深刻体会。他在接受《东方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贷款难,普通消费者、底层用户贷款难,从过去两年的用户数据来看,有85%的贷款申请都批不下来。

好贷网创始人李明顺在2013互联网金融全球峰会上表示,由于金融体制的原因,传统金融特别是银行机构,是一个“劫贫济富”、“嫌平爱富”的角色,广大存款用户贡献了最多的资金,却得不到银行的融资贷款服务,享受的权利和付出的贡献不对等,普通用户深受其困又无能为力。

金融面前人人平等,亦被称为普惠金融。一般认为,它是指能有效、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也就是俗称的老百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小微企业构成企业的大多数,支持小微企业,也就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更清晰地界定了什么是普惠金融。她指出,普惠金融的外延包含三个维度。一是要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二是建设广覆盖、多元化、竞争性的金融服务体系,实现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促进各类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三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积极满足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养老、卫生、住房、就业等民生需求,普及金融知识,强化金融权益保护,促进社会安定有序。

融360创始人叶大清指出,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需要加以规范和引导。互联网金融本质上还是金融,应遵守现行金融监管的基本规则。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具有某些不同于传统金融的特点,需要针对其特点作出有针对性的监管安排。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互联网金融肯定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向下普及成为普惠金融,向上生长成为智慧金融,在外部性的层面上成为绿色金融,不仅影响金融业,还会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黄震的观点得到原民生电商董事长、原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尹龙的认同,互联网金融将颠覆传统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机制,形成一批本土原创的创新商业模式,以其普惠性、市场化和创新活力释放巨大发展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曾刚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切入点在于小额、分散,通过克服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的障碍,大大降低金融服务的参与门槛,使更多人可以享受到现代金融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篇4

“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法律不区分人”、“法律用一个声音对所有人说话”等古老法谚都共同阐释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当被问到法律何为时, 我们都不假思索地回答———维护正义! 平等是正义的重要内容。可是何为平等?

二、基本内容及代表人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开始是作为一个口号,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被正式提出。而等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一些作为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先驱们便提出了“人权”的思想。到了17、18 世纪, 欧洲出现了大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他们也是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 比如: 洛克, 卢梭等系统阐述了“天赋人权”的学说, 洛克认为人类自然状态就是一种自由的、平等的状态, 因此人们享有普遍的自由、平等和自然权利, 不存在着受制或者从属等关系。而卢梭则提倡人们要回到自然中去, 主张人民主权。他认为自然法是一种人类趋向完善的固有的能力。他在他的著作———《社会契约论》中系统地阐述了“国家起源于人类的契约”这一观点。他还提出人类的不平等发展的三个阶段, 即人类会一次经历从平等到不平等再到平等的阶段。总之, 他们提出“人生而自由平等, 自由、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人权”。这些口号激励了无数法国革命者。而美国的开国者中的法学家们, 更是认真地按照他们的理解努力去落实这些权利, 令人钦佩。

晚清以来, 西学便被逐渐引进中国。在“救亡图存”这一大主题下, 国人的意识形态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严复、霍布斯、洛克、梁启超等人的不断努力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思想逐渐被人们认识、接受并成为口号甚至主张。最终, 我国宪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基本原则确定下来, 并坚持落实。

三、何为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思想是近代西方民主宪政思想家们在面对封建神权及皇权所造成的种种罪恶时提出的。我们都知道, 西方的犹太教、基督教崇尚性恶论。许多思想和理论的提出都以“性恶论”为基础, 当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不例外。而在中国, 从《论语》中我们就可以知道, 中国人推崇的是“性本善”。基础不同, 看待问题的角度便不会一模一样, 对西方的思想和观念也不能完全理解, 不完全理解却又完全模仿, 势必会带来一些困惑。由于篇幅原因, 接下来将重点就“何为平等”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话题已经非常古老, 但是对其的讨论却从未停止过。似乎许多案件最终都可归结为对“平等”这一问题的讨论。如周香华案、阿兰·贝克诉加州大学案、重庆“同命不同价”案。他们看起来都从各种角度呈现了社会的种种不平等。他们打着“追求平等”的旗号, 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可是真的不平等吗?

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不外乎“凡是法律视为相同的人, 都应当得到法律所确定的方式来对待。” (1) 以下, 笔者将从立法, 司法两方面分别阐释“平等”的含义。

在司法方面, 平等就意味着: 只要说了“一切”, 就不会有任何排除。如果有这么一部法律明确规定, 所有左撇子都没有担任公职的资格, 那么只要根据法律, 公正、客观地实施该法律, 并使所有具有该类特征的人, 即左撇子, 都不享有担任公职的资格, 平等就得到了形式上的维护。实施相同的犯罪, 就应得到相同或类似刑罚; 得到想通过这类似的刑罚, 就要侵犯相同或者类似的法益。如果最基本的形式上的平等都无法保证, 就极容易导致实质上的不平等。有时候在个案中, 看似追求形式上的平等会破坏实质平等, 但从长远利益看, 还是要在保证形式平等的前提下实现实质平等。

当然也有许多学者在讨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对“平等”的妨碍。没错, 在审判过程中, 会有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加入, 但我认为, 某种程度上, 即使法官对案件进行了先入为主的判断, 他还是要到法律规范中去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如若没有找到可说服自己、说服他人的理由, 那么法官先入为主得出的“结论”就会被法官们抛弃, 进而寻找另一更为合适的结论或判断。如此循环, 不断接近形式上的“真相”。只要法官们都严格使用司法三段论, 即使不同法官对案件的判决会出现差别, 但也是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因为该判决时经过法官们仔细推敲, 一再验证得出的。其实, 我以为, “同案不同判”问题出现的重点并不在于法官在审判案件时是否先入为主, 而在于法官在审判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司法三段论, 是否尽力客观看待案件, 是否尽力排除一切外界干扰, 至少不出现“行贿受贿”等问题, 或者说不被其他权力干扰裁判。

立法方面。在谈及“司法方面”时, 也许有人会问, 凭什么左撇子就不能担任公职, 这公平吗?

人是有价值的, 但该“价值”不同于才能、身高、特长、财产等, 人的价值是相等的, 是绝对不能以“价值”作为依据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但是平等并不同等于“毫无差别”或“一模一样”。人的价值完全平等, 身体完全平等, 生命完全平等, 但是年龄可以不一样, 健康可以不一样, 寿命可以不一样, 对社会的认知水平更是可以不一样……不可否认的是, 如果法律对所有差别都一概而论的话, 实质上的平等就很有可能受到威胁。

更值得注意的是, “拥有权力”并不能说就是“拥有特权”。平等意味着在拥有权力的同时, 也会拥有着相对应的义务。即是说, 拥有最大的权力便只会拥有最小的自由。拥有特权是不允许的, 但拥有权力在法律上是肯定会出现并且正当的。

人类一直奔走在追逐“平等”的路上, 完全平等却从未出现过。某一方面平等就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平等。以刑法问题为例: A和B所犯之罪的违法与责任程度相同, 但但两人的财产状况相去甚远。A是亿万富翁, 但B身无分文。针对犯罪本身而言, 应当判处相同的罚金, 否则就会不平等; 但针对财产状况而言, 对A应该多判一些, 对B应该少判一些, 否则, 二人实际负担的痛苦就不平等。

四、总结

其实, 在我国, 国人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对于法律思想还不能理解透彻。毕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西方法律思想是舶来品, 种植培育于西方文化的土壤里, 这一过程都由西方人一手操办。将它们硬生生移植过来, 并不能确保国人都了解其内涵, 若只知其皮毛, 说不好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我国司法部门在立法、执法过程中能不断完善自己, 不断靠近法律思想内核并严格遵守执行。在一个个案例中, 向人民灌输“何为平等”这一概念。除此之外, 普法活动也应该跟上。直接为国民介绍法律思想的内涵兴许是最简单最可行的办法了。而在普法方面, 我国恰恰做得非常不够。近几年,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国民越来越重视法律在生活中作用了。但在偏远山区, 人们对法律还比较陌生, “信访不信法”的现象还层出不穷。若能加强人们对“平等”的理解, 人们对法律的信赖也将随之加强, 而判决执行难等问题也会大大减少, 良性循环。

摘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开始是作为一个口号,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被正式提出。晚清以来, 西学便被逐渐引进中国,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思想逐渐被人们认识、接受并成为口号甚至主张。但是何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国的适用情况又如何?

关键词:法律,平等,正义

注释

企业文化咨询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篇5

文章导读:管理要做到“执法必严”。“法”从何来?“法”来自于管理者思想,来自员工共同的意志,最后通过管理制度和规范表现出来。而“法”的制度化过程就是文化的过程。那么在企业文化咨询、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于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又该如何理解呢?此文将为您一一作答。

通过这个文化的过程,学习讨论,相互交流,统一认识,制定出大家认同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才可作为考核评价团队与员工个人行为的标准、尺度和准绳。管理制度和规范一旦为员工接受和认同,对员工组织行为就具有“法”的效力,就具有强制性。

订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有法可依”。制度一旦订立,任何个人组织行为都必须符合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要求严格执行,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即使有误,也应通过合法的程序加以解决。任何人,特别是领导人,违背公司管理制度都是违“法”行为,应为企业所不容。“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是维护企业根本利益的一种好的选择。此外,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既不可能十全十美,也有一个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过程,组织中的人员有权利和义务以正当形式通过正常渠道去完善他。但任何人没有权利以个人或组织名义去违背它,每个员工,包括管理者都要维护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尊严。

如果制度随意性太强,那就是人治,这种企业就是没有“人格力”的企业。这对现代企业管理是很忌讳的。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就需要“执法必严”,如果领导者都不能“依法办事”,那这个制度即使其他人执行了,心里也会不平衡。要想员工信服领导者的人格力量,要想制度更有权威,要想制度更有执行力,领导者的身先示范是非常重要的。

在世界经理人网站邀请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作为网上管理论坛的主持人的一次网络专访中,王石在网上发表他对领导者与企业文化、制度的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企业的创始人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个人魅力。由于他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经常是只要靠威信就

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但是,作为职业领导者,必须意识到成熟企业强调的是企业文化和机制,而不是领导者个人,因此必须弱化个人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企业,这非常必要。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企业领导者本人就是企业制度的化身。但是要想更长远地发展,就必须建立和执行成熟的企业运行机制。

在这方面,我认为领导者必须把握三个内容:一是企业理念,也就是企业文化;二是管理队伍,企业应该具备完善和稳定的管理队伍;三是企业制度,这不仅意味着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规章制度,更关键的是执行这些制度。”

小贴士:深圳市上员企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由精于企业文化提炼、企业战略管理、营销策划和企业品牌规划的多位权威人士和相关机构共同组建而成,汇聚具备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和曾经在国际知名公司任职的众多优秀人才。

马云:在空气污染面前人人平等 篇6

“这次北京的雾霾,我特别高兴,我从来没有那么高兴过,因为特权阶级他们有特权的水,这次没有特级的空气了,他们回到家同样会面临老婆孩子的指责。”2月22日,在亚布力论坛上,马云观点依旧犀利。

马云提到当前环境污染问题,他称,相信十年以后中国三大癌症将会困扰着每一个家庭,肝癌、肺癌、胃癌。肝癌,很多可能是因为水;肺癌是因为我们的空气;胃癌,是我们的食物。

“很多人问我什么东西让你睡不着觉,阿里巴巴淘宝从来没有让我睡不着觉,让我睡不着觉的是我们的水不能喝了,我们的食品不能吃了,我们的孩子不能喝牛奶了,这时候我真睡不着觉了”马云批评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以下为马云演讲实录:

我想讲三件事儿,第一,一场革命,第二,一个危机,第三,一个行动。

一场革命

最近很多人对我们的评论很多,有很多人喜欢我们,因为淘宝给他们带来了生活快乐,也有很多人恨我们,因为说是因为你们把我们的生意给砸了,其实今天中国我们永远不成功的人总是怪别人,因为别人让我砸了饭碗,今天电子商务不是一个技术,不是一个商业模式,它是一场革命,它是一个生活方式的变革,它只是刚刚开始。我前段时间有幸去了中南海,我跟总理讲,很多人恨我,因为我们摧毁了很多昨天很成功的企业,一些既得利益者对我很生气,但我绝对不会因为你生气就不去做我认为对的事情,因为我们没有把互联网当做一个生意,我们把互联网当作一场革命,它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所以至于伤害了既得利益者,因为我们希望培养未来真正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那些既得利益者。

一场危机

这次北京的雾霾,我特别高兴,我从来没有那么高兴过,因为北京以往我们呼吁水,呼吁空气,呼吁这一切食品安全的时候,没有人多少相信,因为特权阶级他们有特权的水,这次没有特级的空气了,他们回到家同样会面临老婆孩子的指责,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行动,我们相信十年以后中国三大癌症将会困扰着每一个家庭,肝癌、肺癌、胃癌。肝癌,很多可能是因为水;肺癌是因为我们的空气;胃癌,是我们的食物,有多少人30年以前,有多少人知道我们边上谁谁谁有癌症,那个时候癌症是一个稀有的名词,今天癌症变成了一种常态。

很多人问我什么东西让你睡不着觉,阿里巴巴淘宝从来没有让我睡不着觉,让我睡不着觉的是我们的水不能喝了,我们的食品不能吃了,我们的孩子不能喝牛奶了,这时候我真睡不着觉了,我们那么努力,其实我很辛苦,当年我很圆润,十年中国创业把我变成了这个样子,但是这个样子并不让我担心,担心的是我们这么辛苦,最后我们所有挣的钱买的是医药费,在飞机上我讲,中国的医药费,中国的药卖的越多不是一件好事情,我希望中国人药买的少一点 中国人能更健康一点。

所以大家想过没有,汶川地震八万四千人死掉,引起世界的震动,引起中国震动,每天癌症死亡的人数是多少,我们没有人想过这个,有人问我理想是什么,我希望20年中国以后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我们的空气是可以呼吸的。

最近大家问,你的幸福感是什么,有幸福感吗?什么是最基本的幸福感,就是沐浴阳光,三点水的木,就是要有水,要有木,要有食品,要有阳光,不管你挣多少钱,你享受不到沐浴阳光的时候,其实是很大的悲哀,今天北京我在微博上看见,老潘,任志强经常说,哎呀,今天北京的天气多么难得,好像发了年终奖似的,这本来就是可以属于我们的权利,今天变成了一种惊喜,这是让我们最担心的,这也是我们未来最大的希望,和希望能够改变的。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因为发展快速造成的,不仅仅是因为政府的失职造成的,是我们社会缺乏一种抗体,缺乏一种信仰,何为信仰,信就是感恩,仰就是敬畏,由于缺乏信仰会影响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心态变了以后,我们的形态变了,形态变了生态自然会变。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危机,这是一个全人类的危机,是中国的巨大危机,以前我们为世界工厂而骄傲,今天我相信大家意识到工厂带来的灾难也是非常之大的。

一种行动

这个世界其实不缺投诉者,不缺抱怨者,不缺批判者,这世界好人一定比坏人多,善良的人,善良的行为一定比恶行多。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在说缺乏信任,我们不相信政府,政府不信任我们,我们不相信媒体,媒体不相信我们,人人之间不存在着信任,但是世界上从我所从事的行业中,我发现信任无处不在。想过没有二十年以前,十年以前你会在网上,钱没有收到,把东西交到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快递人员,他会千辛万苦送到一个不认识的手上,每天这样的信任发生两千四百多万笔,信任一定存在,只是我们需要去发现而已。

这个世界我相信我们并不是需要等待政府,其实等待政府很累,一方面我们中国很矛盾,希望市场经济,一方面又希望政府赶紧出一些什么政策,其实我相信这些问题都可以被解决,今天的雾霾,当年的欧洲有过,当年的美国有过,当年的日本用过,但是他们完成了,美国人淡水鱼不吃,主要的原因是当年的污染形成了化学物在地下,很多的淡水鱼就不吃了,美国人不吃淡水鱼。

奥运会期间,我们曾经有过一个月北京的蓝天,所以我们做得到。如果美国做得到,我相信我们也可以做到,而且我们必须做到。

所以我不希望政府采取任何的政策,因为政府也很为难,政府往往采取的政策都是大扫除,每次的大扫除换来的恶果更大,奥运会期间所有的工厂停下来往外面推,奥运会过了所有的都恢复,今天一到城外污染更加可怕,记得小时候把污染企业搬出杭州城,我们欢心喜悦,终于那个炼油厂出去了。他们去了哪儿,去了杭州的上风口、去了杭州的水源头,今天我们工业西迁的时候,跑到了黄河长江的上游,我们祖祖辈辈将会因此受到伤害,这真是一场危机。我们今天不仅仅唤醒每个人点滴的意识,三十年前在杭州看见西湖里面可以洗菜、可以洗衣服,没有人觉得什么。今天你去试试看,你在西湖里面扔一个菜皮,大家会告诉你不能这么干,这是一种意识,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是每一棵原生态的树,比几百棵人工种下去的树,这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想我们所有的愤怒不是恶行,我们愤怒的是对恶劣行为的冷漠,最近有部电影上面一句话很好,我们的生命不属于我们,我们跟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息息相关,昨天和现在无论你任何一场善行和恶行,都会决定我们的未来,所以这是我要想讲的。我呼吁大家,这是一场真正的危机,而行动一定是每个个人,而不是期待别人。

谢谢大家!

上一篇:学校体育设施下一篇:防治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