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作文思路

2024-11-13

拓宽作文思路(精选12篇)

拓宽作文思路 篇1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学生作文的内容主要来自生活, 作文的兴趣和激情也主要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 生活越丰富, 感受越深刻, 学生作文的基础越扎实。不少小学生写作文, 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 是学生作文难的重要原因。这固然和学生的生活不够充实丰富有关, 更主要的是平时对周围的事物不留心, 不注意观察, 也不动脑去想, 许多值得写的内容从眼皮底下溜了过去。要使学生有内容可写, 有内容想写, 教师就要注重丰富学生的生活,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 接触社会, 还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 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使他们在接触自然, 接触社会的过程中, 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和物, 要善于体会生活, 要善于思考生活。在生活中获得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 让生活拓宽学生的作文思路。

一、在学生个人生活中渗透作文训练

生活是广阔的海洋。因此, 关注学生, 了解学生生活的主要活动, 从学生生活入手, 加强作文训练与生活的联系, 这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 也是开拓学生作文思路的重要渠道。学生各自的个人生活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 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养金鱼, 下棋, 踢毽子, 丢手帕……这些喜闻乐见的活动, 能发展学生的特长, 升旗, 买新衣, 生病住院, 加入少先队……这些生活中的特殊事件, 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极深的印象。

把作文同生活联系起来, 把作文训练渗透到学生各自的个人生活之中, 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观察, 思维, 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应以低年级开始就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练习观察说话。学习写生活日记和观察日记, 让学生留心各自生活中的这些有益有趣的活动和特殊事件, 认真观察, 随时记下来。一句话, 几句话都行, 不强调有头有尾, 也不强调有文字优美生动, 而着重强调真实, 强调句子通顺, 让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活动, 感受朴朴实实地写下来。

通过观察, 说写训练, 教师要鼓励, 指导学生积极思维, 勇于创新, 进一步搞好各自喜爱的有益活动, 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同时, 从对这些活动和事件的观察, 思考中, 使学生提高认识自然, 认识社会的能力。

对一些有趣味的日记, 教师要及时向全班介绍, 组织讲评。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跃跃欲试。他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他们也越来越爱观察自己的生活。斗架的“大公鸡”、春天的小河、学书法、打雪仗、车上让座……在观察, 叙述这些事物的活动中, 学生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更加热爱大自然, 热爱社会。

作文教学只有抓住“生活”与“学生”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真正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生活的涓涓细流才会在学生笔下汩汩细流。

二、引导学生留意生活, 发现写作材料

小学生的生活, 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要在日常教学中, 指导学生多读、多看、多听、多说留意生活, 学会思考生活,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

学生对周围生活中比较显明的好人好事, 是容易发现并选择为写作材料, 如:放弃自己的私事, 帮助抢救病人, 为社会做好事……但这些事毕竟不会太多, 不可能成为学生大量的写作材料。真正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材料, 是反映小学生自己参与的, 如:平时家中每个人的喜、怒、哀、乐, 留意观察及时写成生活日记, 日久天长, 便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 这种生活面广量大, 富有儿童情趣, 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发现并选择这类材料。这样, 小学生的作文就会生气勃勃, 生动活泼。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 教师要怀着一颗童心去认识学生, 去了解学生的生活, 用儿童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喜、怒、哀、乐, 只有这样, 教师才会知晓学生有哪些熟悉的人、事、景可写, 才会诱发学生对生活再认识、再思考, 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和积累作文材料, 在写作时, 才能有东西可写, 并且写的生动形象, 栩栩如生。才能拓宽学生作文的思路。

三、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展开想象

指导学生观察中思考的有效途径是启发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展开想象, 通过想象, 使观察的事物静态变为动态。在对某些事物进行观察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使静态活起来。如指导学生观察一些花和它的叶子在微风中飘动时, 启发学生想象为蝴蝶在扑打翅膀, 翩翩起舞……这样的观察, 极大的丰富了观察内容。

指导学生通过联想, 由此及彼地拓宽观察广度与深度。启发学生联想, 就是由一件事物想到和它相关或相似的事物。如指导学生观察夜晚的星星, 可以联想到无数的萤火虫飞舞, 想象它们在和人们眨眼说悄悄话, 这样的观察思考, 就拓宽了学生作文的思路, 为写好作文提供了材料。

指导学生认识生活, 观察生活, 热爱生活, 做生活的主人,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 以丰富生活, 积累情感, 多思考, 提高认识, 多阅读, 以积累语言, 拓宽视野, 多练笔, 以表达意愿, 使学生养成乐于动笔的好习惯。

四、创设情景, 鼓励学生自由写生活作文

创设情景是指教师在作文指导时,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有关情景。情景的选择与确定, 应该是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 能启发联系自己生活实际, 生活积累越丰富, 作文时, 就会很容易地从积累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作文材料。积累材料要有情节, 因而搞活动要丰富活动情节, 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要让学生人人参与活动全过程, 要让活动与上课有区别, 有欢快的气氛, 使学生轻松点。鼓励学生写生活作文, 让学生对作文本身感兴趣, 在作文的实践中产生快乐感。同时, 通过作文比赛, 好作文评选, 自编童话等多种方式调动小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学生在自由作文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在课堂中学得的习作方法, 这样学生作文时有材料可写便水到渠成了。

总之,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生活, 指导学生从自我生活走向群体生活, 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课堂。要让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充满幻想和想象的内心世界,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及纷繁复杂的人生。小学生就能绘童心, 叙童乐, 就能写实在的事物, 写丰富的想象, 就能说真话写真情, 就能拓宽学生的作文思路。

拓宽作文思路 篇2

政务督查,是指对政务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政务工作进展中出现的问题、矛盾,督促承办单位按要求抓好落实。政务督查是推动决策落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政令畅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政府办公室的一项基本职能。因此,做好政务督查工作,对于提高政府执行力、推动工作落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提高执行力上下功夫

好的决策、好的政策、好的工作部署、好的工作思路都要靠执行、靠落实才能有效果,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作用。落实就是要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比如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规划、方案、意见等,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

提高督查工作的执行力,必须在尽职尽责的基础上,做到尽心。尽心,一方面,要有大局意识,树立督查“一盘棋”的思想,主动服务大局、服从大局,既要学会融入发展大局中去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又要善于结合本地实际研究督导落实的具体方法,上下齐心,共同推动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目标任务的落实。另一方面,要高度注意细节,细节到位,才能真正执行到位。上级或本级领导交办的每一件督查工作,都是领

导当前最关注、最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必须全力以赴、认真细致对待,布置督查工作要细、现场督导查看要细、汇总整理材料要细,提出建议措施更要细上加细,要努力把每一件督查任务都做成精品工程,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及时高效的完成,使有限的行政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准确定位,在围绕中心开展督查工作上下功夫 开展任何工作都要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抓政务督查更是如此,必须摆正自身位置,分清轻重缓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越抓越乱。在具体工作中,督查部门要对新形势下如何使政务督查更加贴近政府中心工作、贴近政府领导工作思路,进行认真的研究,要拓宽思路,突出重点,跳出仅仅办理领导批示件的小圈子,把督查工作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去开展。要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注重发挥部门职能合力,切实改变以往单一部门督查布置多、检查少的状况,做到督导一项工作就要把它落到实处,确保抓一件落实一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明确开展督查工作的着力点,简单说,一个是盯住事,对所督查的工作,要提前做好功课,摸清此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有哪些内外部制约因素以及各个阶段完成的时间节点、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和标准等等,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督促落实;另一个是盯住人,要第一时间与所督查工作的责任人取得联系,随时沟通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和当

前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上反馈,并责成责任人尽快加以解决。

三、加强学习,在增强督查能力上下功夫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督查工作者要切实加强对国家法律、政府法规和各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国家、省、州政府的各项工作要有深入的了解,不断提高政策和法律知识水平,要着力加强做好督查工作“四种能力”的锻炼:一是要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善于领会领导的思想观点和工作思路,把握大局,善于研究分析矛盾,把握本质,找到规律,提高分析预见和判断能力;二是要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积极主动做好政务督查所涉及到的各部门、各层次、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营造搞好政务督查的工作氛围,妥善处理好上下级督查业务关系,形成抓好督查工作的整体合力;三是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积极开展督查调研,深入实地,明察秋毫,提出有价值的可供领导决策参考的情况和意见;四是要提高文字表述能力,增强文字功底,写出观点正确、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的督查报告。

四、服务领导,服务基层,在注重督查服务上下功夫 开展督促检查只是推动工作落实的一种有效手段,各级督查工作者绝不能存有将督查职能视为一种权力的错误认识,牢固树立起“寓督查于服务之中”的理念,当好上下级级之间的连心桥,当好上级和下级共同的服务员。首先,要为领导服务好。督查部门负责的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办公室各项

职能中的一个部分,办公室的工作性质是“服务”,督查部门也不例外,简单说就是为本级领导提供抓落实服务的部门,它的权威来自于本级领导的授权。因此,各级督查部门都要摆正自身位置,充分发挥好服务职能,一方面,要认真细致、尽职尽责开展督促检查工作,为落实领导做出的重要部署、安排的重点工作提供督导服务;另一方面,对工作进展情况和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领导做出客观汇报,认真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措施,为领导制定政策、科学决策提供参谋服务。其次,要为基层服务好。在开展督查工作时,要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深入实际,体察实情,加强与被督查单位和部门的沟通联系,深刻体会基层工作者的实际困难,自觉帮助他们出思路、想办法,做好协调服务,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落实,真正做到让领导满意、让基层满意、让群众满意、让自己满意。

五、求真务实,在转变督查工作作风上下功夫

一是必须深入一线,督查工作就是抓落实,关键点在“实”,只有通过实地调查了解、走访查看,才能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反映真实工作开展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措施。二是必须敢于碰硬。列入督查事项的工作都是“硬骨头”、“乱线团”,督查干部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拿出十足的勇气,敢于直面困难,敢于揭露问题,不管难度多大,一定紧盯不放,切实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执行政策不走样、督导检查不含

拓宽思路 转型发展 篇3

首应着眼全局,匡正工作目标

老干工作不是大局却影响大局,不是中心却影响中心。“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确保老干部队伍稳定,发挥老干部作用”是老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现实目标。要实现这“两个目标”,需要主动将老干部工作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理清工作思路,挖掘多方潜能,争取党政支持,主动干、创新干,扩大影响、增大蛋糕,为做好老干部工作打牢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创新活动载体,引领时代风尚

文化养老,健身养老,“余热”养老,互助养老,已成为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生活的新特点。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可根据离退休干部群体的爱好和特长,分门别类组建协会和团体组织,积极组织或引导开展健康向上的活动,或寓教于乐,或关爱明天,或参政议政,或参观考察,或健身舞蹈,或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将其思想、言行引导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道上来,凝聚、传播和发挥正能量。近8年来,德江县先后共组建离退休干部协会和团体组织共37个,有1100余人,平均每年举办两次分别有700人以上参加的较大型活动;每两年组织健康老干部到省外考察一次,每年组织1次省内考察,市、县内考察随时进行。

建立联动机制,整合社会力量

做好老干部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将老干工作列入绩效目标考核内容,督促各单位、部门落实好“两项待遇”。德江县委离退局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老干部激励关怀机制的通知》,利用财政每年预算10万元建立老干特困帮扶资金滚动使用,及时解决老干部及遗孀所需所盼,利用一定的党费解决老干部党员实际困难,利用其他社会关怀资金补助困难老干部,与住建、国土、民政及涉老部门顺利筹建占地9亩的县第二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协调解决7名老干部及遗孀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先后协调解决5名老干部亲属合同制或公益性工作岗位。

打造过硬团队,增强人格魅力

拓宽思路广角度 篇4

一、指导学生写好开头

万事开头难, 写文章更是如此, 好的开头可以紧紧抓住读者, 引人入胜。在指导写拔河活动的开头时, 我注意了从三方面进行指导。

1. 由学生参加拔河比赛的兴奋心情着笔。

2. 从写开展活动的自然环境入手。

3. 从写拔河比赛的场面落手。

通过认真指导, 学生顺利写下了这次活动的开头, 下面即是本次学生从不同角度写的两个不同开头。

1.“铃———”课外活动的铃声响了, 余音未落, 同学们就怀着兴奋的心情潮水般涌出教室飞向操场, 去参加盼望已久的拔河比赛。 (心情)

2.严冬, 街上异常清冷, 行人稀少, 寒风凛洌, 然而此时二中的校园操场上却人场如潮, 热闹非凡。原来, 这里各班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拔河比赛。 (自然环境)

二、指导学生写好比赛场面

写好一项活动, 重要的环节是写好场面, 场面描写栩栩如生, 生动, 文章就成功了大半, 构成拔河比赛画成的人物活动, 主要是指挥员随机应变的指挥, 参赛双方队员的紧张气氛, 啦啦队员的鼓励加油, 以及观众的神情表现和作者的心情, 如果能把以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写得生动、形象、具体, 就会使读者身临其境, 与作者产生共鸣, 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下面是本次作文一段场面描写的摘录:

第一场比赛是我们四班对一班, 只见双方队员全神贯注, 严阵以待, 判决员手中小旗高高举起, 各队指挥员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小旗, 侧耳倾听着裁判的口令。“笛———”比赛开始了, 双方赛手们一齐用力, 身体一律向后仰, 后面几个队员身体快躺在地上了。他们跟着指挥员喊着“一、二、三”, 声音雄壮有力, 荡漾在校园上空。“加油!加油!”这是各班啦啦队在为本方队员鼓劲加油, 呐喊助威, 你看, 他们人虽在场外, 身体却倾向场内, 有的同学还解下围巾, 摘下帽子, 在头顶上使劲地摇着、晃着。

三、指导学生写好结尾

写文章最忌虎头蛇尾, 好的文章应该善始善终, 好的结尾才能给人以力量, 给人以启迪, 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 下面是两位同学比较成功的结尾。

甲:拔河比赛结束了, 同学们回到教室, 心却沉浸在无比欢乐之中, 我敢说, 这时的我们是最最高兴的, 心里真比吃了蜜还甜……

乙:这次拔河比赛的胜利, 融进了同学们的汗水, 体现了同学们的团结进取, 同时也证实了“人心齐, 力无比”的深刻哲理。是啊, 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拓宽作文思路 篇5

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后勤服务中心”)成立于2004年11月,是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主要承担了市局的车辆管理、食堂管理、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电话通讯、政务接待以及机关基建管理和经费核算等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和市局所赋予的部分行政管理工作(如计生、献血、双拥、公疗、爱卫、绿化、节水节电等)。近年来,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在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保障为基,服务为本”的工作思路,以发展为要务,以创新为动力,立足本职、规范管理,转变思路、开拓进取,为局机关工作正常运转和干部职工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后勤支撑和物质保障,为重庆市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健全服务机制,规范管理日趋完善。

为减少后勤事务的随意性,后勤服务中心把抓好制度建设作为一项管人、管事、管物的重要举措来抓。一是实施“规范化”管理,明确工作程式。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化“废改立”工作,重点从安保工作、小额采购、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和操作规范,细化采购操作流程,加强各项制度的监督落实。二是实施“制度化”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制度-1-

建设,对局党委赋予的主要职能和工作范围、程序以及服务标准等重新予以明确的同时,建立健全了关于行政管理、党务工作等24项规章制度,初步构建了市局后勤工作的管理框架,使后勤事务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三是实施“科学化”管理,完善用人机制。深入开展岗位学习和业务培训等各类专题学习活动,努力推行以岗位管人和流程管事的管理模式;认真组织新进人员的选拔工作,按照政策规定和公开择优的原则,先后完成了中心人员招聘工作,为队伍建设增添了新活力。

二、认真履职尽责,机关事务和政务接待取得“四大成绩”

(一)抓品牌化建设,服务理念不断加强。一是政务接待保障有力。政务接待是重庆文广系统的窗口,代表着重庆文广人的形象。近三年来,后勤服务中心按局党委对政务接待工作提出的“精细、贴心、品质、特色”8字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共接待来宾约3.5万余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人性化、规范化、特色化”的服务,赢得了来渝领导和嘉宾的充分肯定;二是会务保障零失误。会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也是后勤服务中心重要的职责职能之一,随着市局召开的各种会议数量的增多,会议服务工作不再仅限于摆摆牌子,倒倒开水。为此,后勤服务中心按照“精细检查,精准服务,常态保障”的办会原则,以“管理上水平,服务创一流”为工作目标,统一会务人员服装,提升会议服务形象,坚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在会议场所、食宿安排、交通保障、礼品安排等各个服务环节中保持零失误、零差错,受到重庆市市政府的通报表彰,并获得了“2011(重庆)中华红歌会先进单位”和“第十二届亚洲艺

术节暨第三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抓精细化管理,机关事务管理能力显著提高。一是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有序推进。以“节能攻坚,全民行动”为主题的节能宣传周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张贴悬挂标语,发放节能宣传手册,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职工节能意识。积极推进技术设备改造,加大公务车辆燃油定额管理,认真做好能源消耗统计工作,建立健全能耗统计和监测体系,不断完善能耗计量原始记录,为市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公车保障服务周到。集中管理全局22辆公务用车,不断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车辆油耗定额管理和定点维修制,做好重大活动车辆安全保障工作,坚持驾驶人员的教育监督,通过交通安全优质文明服务竞赛活动的组织开展,把车辆安全管理预防事故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三是资产管理严谨细致。严格执行财务报销审批程序,加强机关办公用房专项维修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的清查和登记,严格各项零星维修现场管理、质量监督、审核把关,在局计财处和监察室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资产清查、盘点、审计以及机关办公室的调整改造工作,有力促进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抓日常保障,后勤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进一步健全机关后勤服务保障机制,按照精简、效能、权责一致原则,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增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全局机关后勤事务科学管理和创新发展的持续有效;二是积极推动车队、食堂、接待、门岗四大窗口形象建设,以“服务一线,厉行节约”为准则,注重细节,以人为本,努力做到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态度好、服务好、廉政好,给机关人员提供安全、整洁、高效的工作环境和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三是强化医疗保健服务,着力抓好“医疗救助绿色通道”的建设,开辟便捷、顺畅、全面的就诊服务渠道,从门诊就医、入院治疗到医疗费结算等方面为领导为机关提供优质全面服务。目前,已同重庆市西南医院、重庆市新桥医院、重庆市大坪医院等部分大型综合性医院进行函接并初步建立合作关系,全面加强了局机关干部职工医疗保健的管理。

(四)抓重大项目,后勤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一是以优良资产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规律为杠杆,对现有后勤服务保障机构逐步实行联合,走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逐步完善后勤保障综合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以开源节流,盘活资产等有效手段,实现资产管理模式的根本性突破;二是狠抓经营创收。将运营创收同绩效考核挂钩,争取多种渠道增收节支,通过社会化服务工作使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将盈利回馈给机关。四年以来,后勤服务中心面向市场,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承担承接了“三峡担保团拜会”、“第三届沙坪坝区运动会闭幕式”等市级活动的运营策划,经营创收50余万元,为后勤添置运行费用的补充及干部职工生活待遇的改善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经济支撑。

三、以人为本抓队伍,党群工团取得“四大成效”。

一是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紧贴后勤实际,以“三讲”教育为契机,抓好集中培训、专题讲座、主题教育等传统学习,按照业务对口、促进工作原则,积极组织开展专题研讨、知识竞赛、座谈交流等各种学习活动,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观摩、经验授受、专家点评、讨论交流等各种方式,切实提高中心员工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根本,努力提升队伍战斗力。进一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工作,通过回顾党史、重温誓词、撰写箴言、特色主题党日等形式,大力弘扬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精神,激发党员干部干好后勤保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三是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不断优化队伍结构,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慎重发展”的原则,研究部署党员发展计划,加强对积极分子、建党对象、发展对象的培训、锻炼与考察,积极稳妥做好基层党支部党员充实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党建工作;四是注重发挥党群组织作用,进一步加强后勤团队建设。扎实做好工青妇组织和老干部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积极开展节日走访、慰问帮困等活动,关心和爱护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切实提高中心聘用人员工资待遇,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努力营造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工作同心的团结整体。

拓宽识字思路,轻松快乐识字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语文素养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是重点,它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关,这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体现了多识少写的原则。仅仅识字比较枯燥,低年级的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认的快,忘的也快。同音字乱用现象比较普遍,这是由词汇量不够丰富,缺少意义上的理解所致。识字与听、读、诵结合,让学生通过接触大量典范的语言现象,自己悟出语言的规律和法则,同时巩固认识的字,扩大识字量,逐步培养阅读习惯。

一、多认少写,听读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学习的持续时间很短,这样以来一堂课如果满堂灌收获就甚小。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听力极强、机械记忆力极强,以及整体认知事物的心理特点,以听领先,读、背课文,(这时儿童面前是一大片字)然后逐步缩小语境(词、语、短句,这时儿童面前是一块字或一条字),最后抽出单个汉字认识,然后再放回到课文中去认读(指读)。比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十五单元《冬天是个魔术师》这一课,要求学生认识二类生字“本领”这个词语,并尝试运用这个词语练习说话。一年级的孩子对“本领”词语的意思不懂。学习课文的前一天晚上,请家长给孩子读《鲁班造锯》的故事,讲一讲鲁班的本领。课前我请学生说说鲁班的本领,一部分学生认为“本领”就是能做一些大事情。针对这一学情我给他们读《本领不分大小》的寓言故事,学生对那个有大嗓门的人很喜欢,知道嗓音洪亮也是一种本领。本领不分大小,继而引入课文的学习,从篇缩小语境到句子“冬天的本领真大呀!”说说冬天有那些本领?逐渐缩小到“本领”这个词语,认识词语,说说自己或爸爸、妈妈的“本领”,练习用上这个词语造句说话。这样通过听故事懂得词语的意思,认识了词语,灵活运用到生活实际,完成的词汇内化积累。语文学习,不是先学语言规律再去说话、作文,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典范的语言现象,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识字课延展的更广阔,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很轻松,我们每天说话、讲故事,都在用“语文”。

二、随文识字,寓识于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安排,学习拼音的同时,穿插了带拼音课文的学习。比如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学习完声母之后,第十一单元学习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的同时穿插课文《豆儿圆》。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阅读理解和识字同步展开:第一步随文正音,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初步尝试拼音辅助阅读的方法和乐趣。第二步随文释义,通过上下文理解比较难的字词“集合、豆荚、肥、内”同时理解文意。第三步随文记字形,指导在田格里写“豆”,同时多媒体出示“豆”的甲骨文“”像高脚器皿,内部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器皿中的食物,上面的一横表示盖子。所以第一横短,最后一横长。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追本溯源,在自主识字中渗透字理,快速形象的识记汉字。提高识字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蕴含的文化内涵。

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把生字、词放在具体的一篇篇课文特定的语言环境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随文识字,对于阅读中出现的生字,要单独拿出来,让学生看准字形,读准字音的同时,也要将它放入到文中进行整体认识,体会语义。学生在学习课文,阅读课文时,为了弄清文章的意思,会不由自主地把生字、词放入上下文中体会它的语义,加深对它的认识、理解,做到识读的同步,提高识字的效率。

拼音学完之后,推荐一些带拼音的书籍给学生,好的绘本书最受一年级学生的青睐。倡导“亲子阅读”家庭读书活动,班上开展班级读书会,班与班之间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中,展开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了落实读书识字的成效,读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将本周读书中新认识的字、词摘抄在专门积累的笔记本上,每一周,班上各小组评出优秀词语积累个人,将他们积累摘抄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并颁发奖状和奖品。让学生尝到用心阅读的甜美,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热情的去读书。刚开始学生阅读有点慢,需要家长、老师正确的引导和恰当的鼓励,慢慢阅读量增加了,积累的多了,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就会多起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己所吸纳的课外音、言外意,是老师读,学生听所不能取代的。同时反复阅读中正好强化了识字,不但再次巩固了字形,减少了书写错别字的可能,而且还能感悟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由识字激发阅读兴趣,再有阅读兴趣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披文入情,诵中识字

“披文入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特征,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一些古今中外文质俱佳的范文,更适合朗读,朗读架起学生情感与文章固有情感的碰撞、共鸣的桥梁。同时一年级教材的课文中,有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朗读书中轻松识字。比如《乌鸦喝水》一文中,乌鸦喝不着水是朗读指导的难点,朗读前,我也让学生仔细看图,问:这是一个怎样的瓶子?里边的水怎么样?学生马上回答出这是个身高,口小的瓶子,里边的水也不多,继而体会到了乌鸦要喝水的艰难和着急的心情,进行朗读时,急促快速的语气就自然而然地读出来了。朗读中体会情感,认识字词“找、高、想、办法、”。

课文类型不一,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指导朗读《大海》一文时,课前舒缓的音乐中让学生观看风平浪静,宽广浩瀚的大海视屏,指导学生朗读“大海,大海,像只摇篮。”这句话时读得又轻又慢,就像小宝宝在摇篮里恬静地入睡了,而读“大海,大海,多大多宽!”这一句话时,音乐激昂,并配有卷起巨浪碰撞礁石,海鸥展翅飞翔的视屏,这一句话时把大海那种磅礴的气势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了出来。在感情朗读中轻松识记生字“流、汗、海、渔”。使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学校每个年级都有经典诵读篇目,诵读背会经典篇章过程中识记字词。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保证朗读、诵读的时间,也就拓宽了识字的空间。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是小学教学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普通教育的水平,而且影响到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因此,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

四、激发情趣,玩中识字

引入发散思维拓宽解题思路 篇7

例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 相遇时甲车已过中点1 5千米处, 相遇后甲车再走小时到达B地, 乙车又行了2小时到达A地。求甲、乙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1.引导分析:不难理解, 相遇时, 甲、乙两车所行距离相差30千米, 两车所用时间相等。各自行完总路程所用时间相差小时, 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设未知数, 列代数式, 由适当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组) 求解。

解法1:设甲车每小时行x千米, 由题意得A、B两地距离为即 (千米) 。乙车的速度为每小时行即 (千米) , 乙车行全程所用时间为 (小时) , 甲车行全程所用时间为 (小时) , 由相等关系:乙车行全程时间-甲车行全程时间, 得方程, 化为整式方程并整理为21x2-1440x-19200=0, 解出甲的速度为80千米/小时, 进而求出乙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

解法2:设乙车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 由题意可得, 甲车的速度为千米/小时, 此时A、B两地距离为2x+ (2x-30) 即4x-30 (千米) , 由解法1中的相等关系得方程, 化为整式方程并整理为7x2-480x+3600=0, 解出乙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 进而求出甲的速度为80千米/小时。

解法3:设甲车每小时行x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y千米, 由相等关系:乙车行2小时的路程-甲车行小时的路程=30, 得, 此时A、B两地距离为 (千米) , 由解法1中的相等关系得方程, 由 (1) (2) 联立为方程组

解此方程组得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

2.引导学生从未知数的设法与相等关系的选择运用等方面找出以上几种解法的异同之处, 进行对比, 然后讨论, 总结出最优化的解题方法。

拓宽思路一题多解 篇8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数学教学中, 重视学生开拓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已是所有教师的共识.拓宽思路, 一题多解, 善于联想, 发散思维, 是培养学生灵活思考, 多角度看问题, 多方位处理问题的开拓性思维习惯的主要方法.

我校的初三数学, 有一本市里的配套练习, 《圆》一章中有这样一道题目:AB, CD是⊙O的直径, DF, BE是弦, 且DF=BE, 求证:∠D=∠B.

分析 此题证法较多, 可从等弦、弦心距全等三角形、等弧等多方面思考, 供同学们参考.

证法一 如图1, ∵CD, AB是⊙O的直径,

CFD=AEB.FD=EB,

FD=EB, CFD-FD=AEB-EB,

FC=AE, D=B.

证法二 如图1, ∵AB, CD是⊙O的直径,

ADB=CBD.DF=BE, DF=BE,

ADB-DF-DB=CBD-BE-DB.

AF=CE.AF+AC=CE+AC,

CF=AE.D=B.

证法三 如图2, 连接OF, OE.

∵OF=OD=OB=OE, 又DF=BE,

∴△ODF≌△OBE, ∴∠D=∠B.

证法四 如图2, 连接OF, OE.

∵DF=BE, ∴∠FOD=∠EOB.

又 ∵OF=OD=OB=OE,

∴△ODF≌△OBE, ∴∠D=∠B.

证法五 如图2, 连接OF, OE.

∵OF=BE, ∴∠FOD=∠EOB.

∵OF=OD, OE=OB, ∴∠F=∠D, ∠E=∠B.

又 ∵2∠D+∠FOD=2∠B+∠EOB=180°,

∴∠D=∠B.

证法六 如图3, 连接CF, AE.

∵AB, CD是⊙O的直径, ∴∠F=∠E=90°.

∵AB=CD, DF=BE, ∴Rt△DFC≌Rt△BEA,

∴∠D=∠B.

证法七 如图3, 连接CF, AE.

DF=BE, DF=EBC=A.CD, ABΟ

∴∠F=∠E=90°.∴∠C+∠D=∠A+∠B=90°.

∴∠D=∠B.

证法八 如图4, 过O点作OM⊥FD于M, ON⊥BE于N.

∵DF=BE, ∴OM=ON.

∵OD=OB,

Rt△OMD≌Rt△ONB, ∴∠D=∠B.

证法九 连接DB.∵OD=OB,

1=2, CEB=AFD.DF=BE,

DF=EB, AF=CE, AF+AC=CE+AC,

CAF=ACE.D=B.

总之, 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基础知识, 也把这些知识进行了灵活的综合运用,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独创思维, 拓宽了解题思路, 提高了数学能力.

拓宽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方法 篇9

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竞争, 关键在于人才, 这一点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企业所需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学历和职称, 而且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更主要的是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缜密的思维头脑和远大的战略眼光, 这些不是从书本上就能现成的到的, 而是要靠实践的磨练和企业的培养。也就是说企业要出人才, 必须要不断增加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投入,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管理, 提升员工素质, 使人力资本持续增值, 从而持续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过去, 企业对开展职工教育基本上按照“干什么, 学生, 缺什么, 补什么”的指导思想, 以满足现有的岗位需求, 缺乏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大局观。没有把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作为培训工作的根本目标, 更没有把人力资源开发看作是企业持久发展的后备动力。企业面对国内外政治, 经济、科学、技术及行业竞争等各个方面急剧的变化, 能从容应付复杂局面的战略人才和技术性人才正是企业最缺乏的。从企业长期生存发展来看, 企业需要富有潜能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和能力强、业务熟、技术精的应用型人才。长期的人才需求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为目的, 短期的人才需求以满足当前生产经营需要、提高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为目的。所以、企业对长期和短期的人才需求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企业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 更要考虑到将来的长远发展。营口港要成为东北亚重要的枢纽港, 实现三大经营战略, 那么我们在制定新的职工教育规划时, 必须立足当前, 着眼久远, 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提供综合的有用人才, 从整体上提高人才的素质, 从根本上造就企业的竞争能力, 最终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对职工实施培训时不仅要考虑适应性、实效性、而且要有超前性、系统性、在构思上必须有整体的、长远的规划。

二、企业职工教育要有系统性

根据集团公司现状及总体发展目标, 系统制定从集团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培训发展计划, 并对培训的内容、方法、师资、教材和参训人员、经费、时间等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和安排。企业职工教育主要是对员工进行知识更新和岗位技能的培训, 应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工种和岗位分类培训, 对中层以下的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 以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为主, 培训的内容要紧贴企业的工作特点和性质,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高层的经营决策者和高级管理人员而言、不仅要掌握本企业的相关知识, 更需要了解行业的动态和世界经济技术的发展变化, 主要进行国内外前沿的经济、金融、法律、信息、科技的知识更新及现金的管理理念和技巧的学习培训, 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和超前性。

企业职工教育应按照“全员参与、分层开发、全面提高、整体强化”的系统思路。全员培训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港口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其特殊性, 随着营口港东北亚枢纽港的建设和国际航运市场的不断变化, 企业的每个职工都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开展适应性培训是企业永恒的课题。但要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还必须开展超前性的培训和以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为基础的开发性培训。这就需要建立企业全员培训体系, 它包括决策者和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 (包括劳务人员) 五个层次。经营决策和高级管理者的培训目标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艺术。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目标是提高管理技术和领导技能。业务人员的培训目标是一岗多能、一人多岗和提高操作技能和等级。

全员参与、分层开发必须紧紧围绕集团“服务、创新、专业、保证”的企业品牌开展培训。对决策者和高级管理人员重点开展经营理念、经营战略、投资战略、市场营销战略及科技开发战略等现代企业经营思想与经营实务的启发、开发式培训。目标在于促使经营者转变经营理念, 提高经营理论和经营艺术, 造就一批跨世纪的具有战略远见和实干精神的企业家。对中层管理者重点开展营销、财税、金融、投资、生产环节的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操作培训, 促使他们尽快地掌握各项具体工作的管理技术, 提高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增强惯彻企业决策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对业务人员着重进行安全管理、沟通技巧、装卸工艺和操作实务等方面的训练和提升, 对工程技术人员, 采取长期、短期相结合的培训方法。长期培训的项目主要是专业、计算机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短期培训的项目主要是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前者的目标是培养提高技术人员的基本工作技能, 后者的目标是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潜能, 从而为实施科技兴港的战略储备更多更好的人才。对操作人员的培训, 主要是开展高技术、复合型技能培训、提高技术等级培训和适应性的转岗培训, 从而把培训覆盖到每一岗位, 每一工种, 形成全集团培训的大系统。

三、企业职工教育要有针对性

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是否有针对性, 对于培训能否取得成效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当今, 社会上从事教育培训的机构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真正能符合企业职工教育要求的却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是培训内容本本化、培训方法程式化、培训费用贵族化, 而培训成效始终达不到企业的预期, 主要是他们不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 所提供的培训产品当然就针对性不强。企业职工教育工作是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服务的, 只有立足于企业的需要、生产的需要,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教育培训往往是在不影响工作和生产的前提下进行的, 通过培训要解决企业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因此培训针对性尤为重要。企业的培训从制订计划、设计项目、设置课程到教材、师资、场地、时间、方法的选择上都要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统筹考虑, 灵活安排。

1. 培训计划的针对性。

要深入调查研究, 广泛了解情况, 掌握培训需求, 征求改进意见, 制订出契合实际的可行的培训计划。

2. 培训项目内容的针对性。

在培训项目内容的安排上要:“有的放矢”, 把握好培训的实际需求。企业专职的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年度培训计划, 按企业架构、生产经营、技术设备、操作实务等不同模块要求编制菜单式的培训目录, 并对课程内容、教学纲要、培训天数等做简单介绍, 形成有企业特色、门类齐全的培训项目, 供需要培训的单位自由选择, 对有特殊要求的单位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委托设计个性化的培训项目, 既有“套餐”又有“点菜”, 激动灵活, 满足各种培训需要。

3. 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由于企业培训存在不同层次对培训需求的差异性, 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要统筹兼顾, 按需设置。如对于后备干部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 因培训的科目较多, 既有基础理论, 也有操作实务;而且培训的周期较长, 但又不能影响他们的日常工作, 则采用休息的业余培训。而对每年一次的会计继续教育、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审复证, 则采用“短平快”脱产培训。

4. 时间安排的针对性。

工作矛盾是企业培训中一个较为突出问题, 特别是港口生产是24小时不断的, 在开展培训时经常会碰到生产任务重、人手抽不出的情况, 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要尽量根据生产单位特殊性灵活安排课程和培训时间, 对于人数较多、地处边远的港区, 可以安排上门办班、现场办班、尽量做到工作培训两不误, 合理解决了工学矛盾。

5. 培训方法的针对性。

在培训中, 好的培训方法可以提高培训对象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对于取得好的培训效果至关重要。在培训方法的选择上, 以遵循提高学员的培训积极性和实用性为原则, 把传统的培训方式和现代的教学方法融会贯通。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 积极创造能产生良好培训效果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6. 培训教材的针对性。

合适的培训教材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基础, 现在书市中的培训教材名目繁多, 种类不少, 但要想找到真正适合港口企业培训的教材却不多, 要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立足自己, 想方设法自编教材, 以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可由企业内部的培训机构牵头, 邀请集团内外各路行家根据港口企业特点, 集中力量、集思广益, 编写适合实际培训教材或讲义, 促进企业职工培训的实效性。

7. 教师配备的针对性。

要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学员的职业能力, 师资是关键。职工培训要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必须要建立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师资队伍。要根据培训发展需求, 及时充实、调整现有的师资队伍和专业结构, 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 发挥他们的作用。

承接历史、承载使命, 是我们职工教育深化的方向;忠诚敬业、强港立人是我们职工教育发展的目标, 只有把握好企业教育的方向, 主目标, 不断的创新培训的思路和方法, 才能把职工教育培训开展的有声有色, 才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摘要:企业职工教育是企业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培养有用人才的载体, 企业要求发展, 企业教育必须先行。要促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发展, 就要不断地拓宽培训思路, 创新培训方法, 只有从前瞻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三方面来思考和开展企业职工教育工作, 才能使企业教育取得新气象, 实现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企业职工教育,拓宽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方法

参考文献

[1]邓周平, 张永兰.关于石油企业职工培训体系的思考[J].石油教育, 2000 (3)

[2]王燕萍.对新形势下石油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济, 2012 (6)

运用英文日志,拓宽写作思路 篇10

随着社会对综合性人才需求的增加, 具备英文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同时,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英语教师也在不断探寻着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完善写作教学。应试教育的弊端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伴随着应试教育而产生的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也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些问题中, 英语模式化作文的大量存在, 尤其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

2 研究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属于市属高等农业院校, 全体学生的总体英语入学水平划分为三个程度, 即60%学生的英语分数处于及格线 (90分) 上下, 同时还有20%的较高分数段 (120分及以上) 学生和20%较低分数段 (80分及以下) 学生。英语课程属于基础必修课程。学校实行分级教学, 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把全校学生分为A、B、C三个级别。笔者所教授的学生是大学英语一年级学生, 所授班级属于B级, 全班学生都来自于非英语专业, 班级人数为60人。

2.1 写作课程背景介绍

笔者所授班级的英语课程, 一共包括四个学期的教学安排。授课形式以精读课程为主, 同时包括写作课程和听说课程。针对写作课程, 笔者遵循的是大部分写作教材采纳的写作课程的教授模式, 即句子写作、段落写作、篇章写作。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 句子写作和基本段落写作为主要授课内容。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笔者引入篇章写作, 并以议论文写作为主要授课内容。第二学期共完成四篇定题议论文写作, 以过程写作法为教学的理论基础, 每篇作文都以多稿写作的形式完成, 即一个月完成一篇定题议论文, 要求学生每篇作文至少修改三稿。每一稿采用自我修改与教师评阅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评价。

2.2 课堂观察与反思

在教授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笔者发现, 以过程写作法为主要教学理念, 学生进行多稿写作及反复修改后, 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英语议论文的谋篇布局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 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仍然存在内容比较单一, 思想表达比较空洞, 观点陈述模式化及举例比较陈旧等问题。笔者反思以上问题, 认为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在以往的写作中主要练习的是模式化的写作方式, 忽略了作文内容的凝练。 (2) 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的积累较少, 碰到类似的作文题目, 无从下笔, 缺乏思辨能力。 (3) 受年龄、阅历等影响, 学生在陈述个人见解及观点方面比较幼稚, 作文内容缺乏思想深度。综上所述, 如何拓展学生的英文写作思路, 提高英语作文的质量是笔者接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3 行动方案设计与实施

3.1 文献研究及思考

James Britton (1970) 和Janet Emig (1971) 提出了“在写作中学习” (writing to learn) 的教育理论。该理论通过观察发现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力得到了发展, 写作思路更加清晰 (Humes, 1983) 。Young (1999) 总结了“在写作中学习”这一理论的几个显著特点: (1) 与培养批判性思维相反, 该理论更倾向于发现写作思路和写作观点; (2) 该理论更强调写作内容本身, 而不是文章的多稿写作、修改和文章的条理性; (3) 文章的写作首先是对作者本人有意义, 而不是关注读者的需求; (4) 文章的读者是自己或可信任的人, 而不是其他人; (5) 写作中的语言多为非正式语体; (6) 教师在写作过程中是指导者, 而非评判者; (7) 作文形式多为日志、初稿或博客而非正式的文章、报道或商务信函。通过查找文献, 笔者发现在写作中学习 (writin to learn) 实际就是作者想到什么写什么, 这种情形常常出现在日志的写作中。作者随时随地地记录自己的想法, 不断收集各种观点, 从而使自身对所记录事件的前因后果更加清晰化、条理化, 进而使自己从中受益, 思想变得更加成熟有深度。

“在写作中学习”的教育理论可以与过程写作法恰当地融合, 共同运用于写作课程。过程写作法注重写作思想内容的挖掘和表达, Cortazzi M.和Jin, L.指出:中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完全基于“产品”的教学, 绝大多数的写作教学实践忽视了“写作过程”, 结果导致了其产品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相对的充实内容, 在语言表达方面也略显粗糙, 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提高内容的丰富性和语言表达的质量。综上所述, 笔者意识到通过撰写英文日志,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深度, 同时也与过程写作教学法中的写作前阶段 (pre-writing) , 即针对一个话题收集各种观点的教学理念相辅相成。

3.2 行动方案制订及实施

基于以上文献研究及思考, 笔者制订并实施了行动方案, 即在大学二年级一年的写作课程中, 教师安排学生完成一系列英文日志 (Journal) 的写作任务并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两个学期的实施方案相同。以第一学期的方案实施时间表1为例。

3.3 课堂观察与反思

在实施此项行动方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笔者及时反思, 查找资料, 寻找相关解决方案。以下总结了此项行动研究中的几个典型问题及教师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在研究方案实施初期, 一些学生对于话题选择无从下手。教师检查学生日志时发现, 学生只是写了一些生活琐事和流水账。发现此类问题后, 教师在写作课堂上重申了英文日志的写作意义, 并每个月给出一些社会热点话题供学生选择或参考。 (2) 在行动方案实施过程中, 部分学生反映很多想法和观点无法用英语表达出来。教师遵循“writing to learn”的理论原则及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 建议学生在英文日志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可以采取三种方式, 即英文表达、中英混合表达或中文表达。同时, 要求学生尽可能记录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遇到不能用英语表达的内容可以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或中文的方式书写, 写作完成后再查字典把所有的句子修改或翻译成英语。 (3) 经过一段时间的英文日志写作, 在选择日志话题方面, 部分学生出现选题单一和重复的现象, 如总是选择友谊、爱情、生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单独访谈, 教师发现出现此类问题是由于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 学生的英文课外阅读量较小。发现此类问题后, 教师参阅了徐昉 (2012) 关于鼓励母语深层阅读思考, 从而提高英语写作的思想深度的相关研究。徐昉 (2011) 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通常超过他们的外语水平, 二语写作的遣词造句过程就是语言与思维的匹配过程, 这个过程对语言能力弱的学生来讲, 其写作中的表现通常是选用简单的外语从事超出他们语言水平的思维活动, 导致写作中缩减或规避大量思想内容;而对语言能力强的学生来讲, 其写作中的表现是不断寻求最合适的词汇和话语方式, 从而更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Bereiter和Scardamalia (1987) 的研究发现:写作能力是从低水平阶段的知识述说 (Knowledge-telling) 向高水平阶段的知识重建 (Knowledge-transforming) 不断发展的。语言水平低, 搜索不到合适的词语, 只能规避复杂的思想内容, 满足于知识述说;语言水平高, 不断搜索合适的词语表达深层的意义, 述说的知识得以转化和重构。在这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中, 如果母语阅读能够启动强有力的思辨, 将有力地催化和激发遣词造句过程中的搜索匹配动力, 从而表达出深刻复杂的思想内容, 更加有助于转化和重构知识。基于上述文献研究, 教师建议英语基础弱的学生通过中文阅读量的提高, 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从而带动英文阅读与写作, 逐步拓展英文写作思路。

4 评价此项行动研究

经过两个学期的行动方案实施, 一方面, 教师通过单独访谈的方式, 评价此项行动研究, 以下列举部分学生在访谈中的观点:

学生一:一开始老师要求我们写英文日志, 我比较没思路, 但是慢慢的, 我发现英文日志写作很有趣, 可以写任何我感兴趣的话题, 而不是规定的话题, 我在写作时也变得不紧张了。

学生二:在写英文日志的过程中, 我变得更有创造力, 也喜欢和同伴分享我的 (日志) 内容。

学生三:通过日志写作, 我在看问题时能换个角度去思考。我认为写作变得非常有意思。

学生四:我的英语基础不好, 所以我在日志中会写一些老师建议的社会热点话题或四级写作话题, 通过练习对我备考四级也有很大帮助, 我对英文写作越来越有信心了。

学生五:英文日志写作使我开始关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大家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另一方面,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堂写作测试来评价此项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总体情况总结如下: (1) 教师在期中和期末分别进行了四次定题作文写作, 学生的整体水平稳中有升, 部分英语基础较扎实的学生成绩提升明显, 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的成绩无明显变化。 (2) 大二第二学期期末, 全班四级考试的写作部分成绩与以往写作测验成绩相比有较明显的进步和提升。 (3) 撰写英文日志, 缓解了部分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焦虑心理, 提升了学生英文写作的自信心。 (4) 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质量得到提高, 作文内容更丰富, 思想深度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5) 通过写英文日志, 部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很多学生在即兴回答教师提出的口语练习问题时, 回答的内容更加丰富, 思路比以往更加清晰、有条理。

通过课堂观察及课后访谈, 教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例如: (1) 根据英文日志的写作原则, 英文日志的选词、用词是非正式的、随意的, 因此, 一些学生在撰写正式语体的作文时也常常选用非正式的词语。此类问题的产生使教师意识到进一步探讨英文日志写作干扰性因素的必要性。 (2) 虽然教师预先强调了英文日志写作的意义, 但是在整个行动方案实施中, 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偷工减料、消极应付的态度。这一问题也使教师开始考虑在六十人的大班教学中应当开展哪些课堂或课后的辅助日志写作的教学活动,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兴趣, 使英文日志写作发挥更大的效果。

5 结束语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 中国英语教师越来越关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及写作质量的提高。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及其产生的影响, 广大英语教师也在积极探索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 英文日志写作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英语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 保持充分的耐心及长期不懈的坚持,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中取得成效。另一方面, 这一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该校学生的英语作文多存在思想表达空洞欠缺深度, 观点阐述机械化, 缺乏个人见解及作文构思模式单一等问题。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 运用行动研究方法, 通过给学生布置撰写英文日志 (Journal) 的写作任务, 观察学生写作习惯的变化及写作水平的提升得出如下结论:合理、有效地撰写英文日志, 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深化语言表达, 以提高作文的质量。

关键词:英文写作,英文日志,行动研究

参考文献

[1]Bereiter C, Scardamalia.The psychology of written composition[M].Hillsdale, NJ:Erlbaum.1987:14-22.

[2]Bean J C.Engaging ideas:The professor’s guide to integrat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active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J].SanFrancisco:Jossey-Bass, 1996:50-51.

[3]Cortazzi M, JIN L.State of the Art Article:English Teachingand Learning in China[J].Language Teaching, 1996 (9) :61-80.

[4]Fulwiler T.Teaching with writing[M].Ports-mouth, NH:Boyn-ton/Cook, 1987:78-90.

[5]Scott, J.Baxter.Journal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J].Englishteaching forum, 2009 (4) :61-70.

[6]Young A.Teaching writ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M].3rde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 1999:23-40.

[7]徐昉.二语写作研究:遣词造句的困惑与策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拓宽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创作思路 篇11

一、欣赏作品,激发自我

面对孩子们创作贫乏的弱点,给孩子们欣赏同一年龄的优秀作品,让他们通过观摩、体验,说出内心的感受,引导孩子们欣赏构图、色彩和线条的表现方法。在组织孩子们进行作品欣赏时,第一要注意选材的恰当,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选择孩子们看得懂的、熟悉的、地域鲜明的、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如我们选择了《甜甜的午觉》为题材,孩子们立刻被熟悉的画面吸引住了,他们对睡觉的姿势、小床的摆放十分敏感,因此理解就非常深刻。欣赏之后,马上对类似的在园生活产生了观察探究的兴趣,萌发了创作欲望。第二要注意方法的得当,我们经常采用最直接的作品对比欣赏法,突出优秀作品线条的大胆粗放、造型的奇特有趣、色彩的张扬等特点,充分领悟作品的创作技巧和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重视生活,积累素材

怎样拓宽学生质疑问难的思路 篇12

一、贯彻课标精神, 鼓励学生质疑

由于小学生的见识有限, 思维方式也有局限性, 特别是在孩提时代, 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有时会远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但我们不能责怪他们, 对于敢在课堂上提问的学生, 我们应鼓励他们, 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发挥, 尽情表现, 让他们的才华得以展示。只有这样, 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你的教学活动中来, 才能达到教、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激发求知欲望, 质疑中求异

学生是一个多面的群体, 他们的思维不一定跟着老师转, 有时候提的问题与教学无关, 甚至刁钻古怪得让老师一时难以回答, 有的问题带有一定的知识性、专业性、科学性, 甚至是目前科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让教师或众多专业人员都不能解决。作为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探讨、追求更全面的答案或是用鼓励的办法, 让学生自己去探求答案, 在学习进程中共同向前迈进。

三、拓宽思维空间, 教给质疑之法

质疑需有法。为培养思辩型和探究型的学生,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用如下方法,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用课文间的比较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例如《云雀的心愿》《特殊的葬礼》《沙漠中的绿洲》等课文讲的都是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不同的是《特殊的葬礼》和《沙漠中的绿洲》直接讲了乱砍滥伐的危害性, 《云雀的心愿》是用童话的形式, 告诉我们森林的作用。在比较中让学生体会这些课文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如此写法有什么好处。经常利用此法, 学生会很自然地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2. 对同一篇课文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发现问题, 质疑问难。

例如《海底世界》一课, 同是讲物产丰富的第三、四、五自然段, 作者在叙述动物、植物、矿产时方法有什么不同, 写作时的详略上亦有不同,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等等。

3. 用课文中的内容与假设它的不存在作比较发现问题, 质疑问难。

《特殊的葬礼》中, 如果课文不写塞特凯达斯瀑布往日的辉煌与壮美, 人们能体会到毁坏的危害吗?《狼与鹿》中如果不写灭狼带给人们的灾难, 人们不是还沉浸在对温驯可爱的小鹿的宠爱和喜欢之中吗?因此, 用这种假设文中某种现象的不存在, 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作者的意图, 领会作者的感情, 从更深的层次中思考问题, 质疑问难。

上一篇: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下一篇:垃圾堆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