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课堂论文(精选12篇)
游戏在课堂论文 篇1
多媒体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形形色色的多媒体应用让我们的学生眼花缭乱。常常听到信息技术教师埋怨:“如今的学生一上电脑课什么都不想学, 只想打电游。”学生存在的这种较突出较普遍的现象, 无疑给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实施和管理带来严重的影响, 不仅影响学生的良好学风的树立, 而且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信心。针对教师遇到的教学困惑, 我有了将电脑游戏请进课堂的设想, 并设计了切实可行的课例。以下是我在课堂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高雅健康的游戏主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Flash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执着追求的时尚娱乐, 本课例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 紧扣学生的兴趣, 将“找茬游戏”请进课堂。高雅健康的电脑游戏不仅让学生放松心情, 而且发展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如感知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本课例设计了以世界名画为主题的“找茬游戏”, 多幅名画蕴涵了几千年世界文化的精髓, 如《梵.高的房间》、《金色随想曲》、《呐喊》、《午餐前的祈祷》等, 学生在体验和设计游戏的过程中, 欣赏到了世界顶级画家的艺术珍品, 领略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的魅力, 本课为学生准备了难得一遇的艺术欣赏的大餐, 由此培养了学生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此外课前我将“名画”进行了图像处理, 游戏中的每组图像一张是名画的原图, 另一张图像是对前一张图像的多处加工, 学生在体验和设计游戏时, 只有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分辨出名画的“正品”和“赝品”, 从而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二、生动有趣的游戏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平时学生在课堂上常跟老师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偷偷背着老师“打电游”。课例以“请学生一起玩游戏”导入新课, 学生一定觉得很好奇, 迫切想看看老师葫芦里下了什么药。创设的悬念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我选择了老少皆宜、简单易懂的“找茬游戏”作为课堂探究的对象, 在老师的主持下, 学生纷纷体验游戏, 展开了1分钟之内找出多少幅、找出多少处不同的游戏竞赛。在宽松愉悦的情境下导入新课, 接着提问学生: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游戏呀?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 表明了他们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为教学活动的开始作好了思想的准备。
三、浅显易懂的游戏方案帮助学生快乐出发
课前我对“找茬游戏”进行了简化, 例如将找茬游戏的“计时功能”删除;将“多组名画的找不同”简化为“两张名画的找不同”;将两张名画的“七个不同”减少为“三个不同”, 目的是以简化游戏的方法来降低游戏设计的难度, 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和较弱的学习基础上, 顺利地完成游戏的设计。通过以上对游戏的简化, 游戏的设计方案也变得简单, 即在名画上的3个不同处添加按钮, 只要单击到一个不同处的按钮就标出答案, 标出答案的方法就是显示画圆圈的小动画, 当你找全游戏中指定的三个不同处, 就可以退出游戏, 显示“你真棒”的游戏封底。学生很容易就分析出简单的游戏方案, 从而归纳出游戏设计的流程, 在流程的指导下学生就可以快乐出发, 有步骤有目标地开始了他们的创作之旅。所以浅显易懂的“找茬游戏”帮助学生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四、力所能及的游戏任务成就学生设计的梦想
有了学习兴趣和参与设计的思想准备, 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差异, 我为学生设计了力所能及的分层游戏任务, 确保人人有事做, 人人有信心把事情做好。教学活动以“找茬游戏”为主线展开, 游戏的设计主要运用Flash软件及脚本来实现, 要求学生有Flash软件的应用基础, 并掌握游戏脚本的编写、添加和执行。课例面向的是高一的学生, 选用的教材是广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 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有一定的Flash的学习基础, 但没有学过脚本语言的编程知识, 因此课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定位是初步学会在Flash中添加、执行脚本, 而不是编写脚本。教学中先让学生了解Flash脚本的抽象定义, 再让学生具体认识“开始”和“返回”按钮的脚本, 从抽象到具体学生有了脚本的理论知识。接着“活动一”采用演练结合、任务驱动的方法与学生一起体验给动画添加脚本、执行脚本的一般过程, 目标是实现动画的播放控制。有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进而开展小组协作活动“找茬游戏的设计”, 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所以我将游戏设计的任务按难度从浅至深划分为两项任务。“任务一”为“找茬游戏”设计封面封底及游戏的播放控制。有了Flash的学习基础和“活动一”的亲身体验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胜任。
五、以学生发现的游戏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例如:“找茬游戏”各个“不同处”的脚本基本相同, 因此在实践活动中我只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同处”的脚本, 观察学生会不会根据位置的变化来改写其他“不同处”的脚本, 这是教学的难点问题。
设计“找茬游戏”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 我采用只提供一个“不同处”的游戏脚本, 并且不提醒学生改写其他“不同处”脚本的策略, 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 以此突破教学的难点问题。“活动二”我只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同处”的游戏脚本, 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设计, 部分学生在添加其他“不同处”的脚本时没有注意到位置的变化而修改脚本, 这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后, 发现游戏有问题, 进而分析问题, 判定是不同处的脚本出错所致, 找出了“改写脚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如何改写脚本”的问题情境下, 学生自觉认真地检查每一个“不同处”的脚本, 并根据“不同处”位置的变化正确地改写了脚本, 解决了游戏出现的问题。通过学生循序渐进的体验过程不仅解决了本课的难点问题, 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六、小组分工的游戏设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课例巧妙地将游戏的设计按难度从浅到深分层为“任务一”和“任务二”, 保证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选择到自己胜任的工作, 续而在小组协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创作的极大乐趣。这两项任务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任务一”设计动画的封面和封底及播放按钮, 有了前期的学习基础和“活动一”的经验, 所有学生都胜任此项任务。“任务二”设计游戏的界面, 有了“活动一”的成功经验, 有了教师提供的游戏脚本, 学生在教师循循善诱下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两项任务都是找茬游戏必不可少的两个部分, 游戏没有封面封底不行, 游戏没有游戏界面也不行, 缺一不可。以同桌两人为一小组, 每人选择一项任务, 任何一位同学没有按时完成任务都会影响本小组游戏设计的进度及成功, 以此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的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
七、游戏的教学过程端正学生对待游戏的态度
课例从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实践活动等多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体验游戏时学生是游戏的玩者, 讲授新课时学生是游戏的学者,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游戏的设计人,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游戏的玩家转变为学者, 最后成为游戏的设计人, 行之有效地帮助学生转换了角色, 改变了学生上电脑课只想玩游戏的初衷, 端正了学生对待游戏的态度。让学生感悟到电脑课有他们喜欢的主题, 有他们乐于学习的知识和文化, 激发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的课堂。
八、理解游戏的脚本促进学生学好英语
课例的游戏脚本不由学生编写, 但学生必须领会脚本的执行过程及功能, 这是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改写脚本”的关键。事实表明, 英语学得好的学生, 较容易理解每一个脚本命令的含义及功能, 很快地理解了脚本的执行过程。英语水平欠佳的学生, 理解脚本较缓慢, 每一个脚本命令的英文单词都要去查询翻译, 当所有脚本命令的单词含义都弄懂了, 才勉强地理解脚本的执行过程。学生的体验虽然各不同, 但感悟是相同的, 只有学好英语才能学好游戏设计, 才能学好计算机高级语言编程, 从而改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 促进学生学好英语。
九、多元的游戏评价激发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的课堂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反思。评价可以是教师的评价, 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自己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 尝试将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学生完成的作品, 以小组为单位, 采取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多元形式, 从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展开评价。一个游戏作品就代表着小组所有成员的创作结晶, 由小组代表介绍作品的构思和特点。设计小组自评和互评的量化评分系统, 给作品打分, 学生由此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教师组织学生对游戏作品的自评和互评、教师点评。学生课堂上完成的作品, 毕竟比较粗糙, 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在课后, 将学生的作品补充到网站上, 每个作品后面设计留言板, 让学生共享浏览, 发表意见。同学们再根据大家的意见完善自己的作品, 最后作为学习的资源。
结束语:以上几点建议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具体做法。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善于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使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找茬游戏”引入我们的课堂则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 我仍继续努力, 通过亲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
游戏在课堂论文 篇2
一、游戏教学的理论依据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游戏。因为游戏所提供的使学生认识世界的形式有别于普通教学手段:在游戏中学生能充分利用想象力,独立寻找答案,从新的角度看待已知的实施和现象,充实和扩大知识面,确定个别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从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看,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年龄小,反应灵敏,模仿性强。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英语教学的课堂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而课堂游戏就是充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有效调动他们积极性的一种良好的方法。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表象、直观的阶段,有着天真浪漫、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任何新颖有创意的活动都有“好玩”的思想倾向。游戏教学刚好符合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
二、小学英语课堂运用游戏进行教学的原则
游戏作为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要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游戏活动的原则:
1.安排游戏要有目的性和启发性。
游戏是支持教学目标的,没有贯彻教学目标的游戏是没有教学价值的。课堂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就不能片面追求形式,纯粹为玩而玩。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游戏中教师可适当给他们提示,启发并鼓励他们在游戏中获胜。
2.组织游戏有条不紊,活而不乱。
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小学生天性爱游戏,具有争取好胜,容易激动的特点,有些学生做起来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课堂上,有会情不自禁地高声喊,因此,首先,有开始游戏之前讲清规则,纪律要求,评分标准。在游戏过程中即使还出现一些混乱,要能理解学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评,而是积极讲清楚,进行有效的引导。3.运用游戏注意多变性和学生参与性。
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不断设计新游戏。游戏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让大家都参与。游戏教学的参与性体现在全体学生“动”起来,争着承担游戏中的每一个角色,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另外,只有使游戏恰到好处,才能使课堂有起有伏,重点难点环环相扣,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
三、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课堂教学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爱表现,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东西,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语言的学习掌握和运用融于游戏之中,使小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1.利用游戏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唱歌热身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在课前唱首英语歌曲。唱歌是可以以游戏形式出现的,同时还可以配合适当的动作。通过歌声来营造英语学习的气氛,并通过唱歌游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课前让学生唱《12345…stand up,sit down》这首歌时,就可以让学生边唱边表演stand up,sit down,point to the window/door/ceiling/floor的动作。这样以来可以使学生既复习了单词和句型,而且会使学生很快地兴奋起来,为上好新课做好精神准备。
2.利用恰当的游戏引入新课。
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如在教授英文十以内的数字时,我就是用猜一猜的游戏引入新课的:我现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让学生猜一猜我添上一笔后它可能会变成哪一个数字,当然可以变成数字six,nine,eight,ten。这样孩子们时而猜对时而猜错,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就把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数字导入了课堂,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由于学生感兴趣,急于想知道老师要变出个什么数字,从而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效果。这要比那种教师交代该节课教学内容、学习任务的做法要来得自然、轻松。3.新授课与游戏相结合,使教学内容轻松易学。
教授新课时,我们适当地穿插一些活泼的游戏。这样,不仅可以缓和课堂上严肃紧张的气氛,也可以分散难点,降低难度,从而驱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放松的游戏乐园中无拘无束地说英语,不知不觉地学知识。
4.利用游戏来进行练习巩固。
学生在经过新知学习后,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必须通过练习来消化吸收。此时便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好时机。用边玩边练的方法,可以使枯燥的练习变得趣味十足。在教完颜色后,我从网上下载了颜色游戏,按要求让孩子们给小学生的帽子、头发、上衣、裤子和鞋子涂上颜色。孩子们非常感兴趣,都争着抢着上台来做。当然我们在组织学生做游戏时要做到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游戏,要尽量安排那种需要集体配合的游戏。
四、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游戏不仅能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还能使学生主动开口,主动思考。游戏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有利于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提高学生听音辨音能力和语感以及语言交际能力。小学生如果能把英语学习融于到游戏当中,便可以是自己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也就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了。
如何在课堂中开展游戏教学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游戏;表演;竞赛
游戏教学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将游戏的形式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目标内容。将游戏引入教学,绝不是将游戏与教学简单相加,而是要找到它们之间的切合点,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游戏可以使死气沉沉的英语语句变成有目的,有内容的自然交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对践行素质教育起到重大的意义。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游戏呢,笔者在一线从事英语教学多年,积累了一些方法,下面谈谈我采用的一些方法。
1猜谜游戏
猜谜游戏是广大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的最多的一种形式。上新课可以通过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呈现部分图片的方式,让学生猜是什么东西来练习目标词汇。七上学习颜色的单词时,我用课件制作了一个活动的转盘,上面有多种颜色,通过转盘来让学生猜测可能出现的颜色来练习词汇。七下What does he look like?需要学生掌握描述他人外貌的短语和句型,我在课件中遮住图中人物的身体部分,只露出头和脚,让学生先用Is he tall/short/heavy?这样的句型提问,再由易到难,遮住人物的大部分,只露出脚,再让学生复杂一点的句子。
具体到不同学期不同单元,可以灵活采用“猜”这种形式来练习目标语言。
2接龙游戏
接龙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完成,所以教师可以事先和学生约定,接不上或者反应慢的同学要接受处罚。在七年级学习各种类别的单词时,就可以采用头脑风暴,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单词,比如颜色类或者动物类的单词。这种单词类的教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课堂上用一到两分钟完成。在八下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这个单元中,也可以用接龙的方式,让全班学生依次向下一个学生提问,并回答上一个同学的问题,这样就动员了全班的力量,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来。我上这个单元时,刚好武汉下了大雨,每个同学都经历了暴雨来临时的狼狈,所以在课堂上问答时,多数学生都有话可说。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强化练习了过去进行时的句型,而且课堂的气氛幽默搞笑,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另一种接龙的形式适用于中考复习。每到元调之后,英语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各种知识点的复习和各种题型的练习。单选中会有几道情景交际的题目,如果只是单纯让学生读背记,时间一长,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所以这时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把情景交际的问答句打印出来,并剪成小纸条,保证每句不重复,然后在课前发给班上的每一个同学。课前热身时,随机点同学甲起来大声念出自己纸条上的句子,然后拿到和甲的句子配成一组对话的句子的同学要马上站起来念自己的句子,照这样让大部分甚至全部同学有机会练习情景交际的句子。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每天坚持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达到好的复习效果。
3表演游戏
人教版新目标的教材自2012年改版之后,每个单元A部分里有一个2d对话,我经常让学生用这个对话进行role-play,让他们练习口语,熟悉目标句型。有时还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把对话内容进行扩充或者改编,让学生表演。在七下Id like some noodles这个单元的学习后,我给了学生一节课,让他们分组表演不同场景下和点餐有关的小品,孩子们的想象力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在小品中加入了各种元素:餐厅之间的竞争,地沟油,麦当劳的外卖送错地址,家庭聚会等等,孩子们既得到了快乐,也在练习口语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我想,课堂上学习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花上一节课,能让绝大部分的孩子都融入这个主动说英语的环境,也是教学成功的一种表现。
除了2d的role-play,八下的6单元主要内容是中西方的各种故事,包括《西游记》,《愚公移山》,《糖果屋》,《皇帝的新衣》等等,还没上完课文,就有学生主动来找我,要求表演那些故事。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我班上的学生开始了剧本的创作和课本剧的排练,一周后,我用自习课让孩子们进行了表演。孩子们自己写台词,自己动手用报纸制作服装和道具,自己一点点的精益求精的排练,虽然没有奖励,但他们都很珍惜这个能参与课本剧排练的过程,并且收获了知识和快乐。
4竞赛游戏
游戏有竞争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斗志。我在学期开始前就把学生分成了若干组,每次开展活动都分组进行,每组的学生都希望能在竞争中取胜,所以他们就十分关注游戏的结果,这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也比较高。朗读课文时,分组竞赛,大家都会认真读书来赢得加分。课堂提问时,也可以引入小组竞争,大家举手就更加踊跃,课堂参与度更高。评讲练习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一些习题的讲解下发到每个组,让他们来给其他同学讲解。
我所在的学校给每个班订阅了英文版《长江周刊》,内容跟报纸类似,但是会有各种有关武汉的实事新闻,或者最新上演的话剧,音乐会的信息。我让孩子们根据周刊里的内容,挑选素材,并且仿照考试卷A篇,分组自己出题,完全按照考试中经常遇见的题型,然后统一做成幻灯片,让全班其他的同学一起来做题。因为到了八下,已经经历了不少考试,对于A篇的考题类型有了大概了解,所以出题质量比较高,有的组出的题还带有陷阱。因为是孩子们自己出的题,所以他们很感兴趣,做题也比平时认真的多。全部题目做完,大家再来投票评选看哪一组的题目出的最好。通过这样的形式,既能让孩子们重视身边的素材,让他们愿意阅读英文类杂志报纸,也能让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进行阅读的训练,并且学习怎么样在生活中应用英语。
课堂的教学活动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合适的游戏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调整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游戏设计不能太过随意,要常变形式。
2游戏的组织要井然有序,要把握好时间。
3游戏结束时要及时总结,要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
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们一定要明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对英语学科知识的积累,单一的游戏会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这时就需要设计和学生学习生活贴近的任务。七年级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低,不好进行复杂的任务操练,这时游戏就是让他们引入门的最好方法;而到八九年级,带有游戏和竞赛性质的任务型课堂就是最好的选择。
游戏是英语教师几乎每节课都会使用的教学活动,要想让它发挥更好更大的功效,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尝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师),2010(06)100-102.
[2]贡万昆.快乐回归,享受学习--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游戏的重要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4).
游戏在课堂论文 篇4
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至关重要,小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得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严重制约,但是小学生同样具有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这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为了有效地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与其要改变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如顺应他们,以游戏来辅助教学,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在游戏进行的同时实施教学,让学生能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例如,在学习Word软件的时候,开始小学生由于陌生,对于教师所教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注意力也都很集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软件的新鲜感逐渐褪去,随之而来的是枯燥的练习,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开始在课堂上交头接耳,也有的学生干脆打开游戏开始玩起了电脑游戏。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Word软件使用的一些小游戏,如键盘操作练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键盘练习类的游戏,如通过指定键位的敲击能够吃水果、打地鼠等等的小游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逐渐熟悉了各个键位以及手指的感觉,同时游戏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在学生玩过游戏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将Word软件的其他一些功能展示给学生,此时可以以抢答竞赛的方式来让学生做出相应的操作回答。因为好胜心也是小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之一,在好胜心的驱使之下,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游戏,在游戏之中完成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
二、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比较抽象和繁杂,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最开始对于信息技术有着很高的兴趣,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加大,很多学生都选择了退缩。但是,这其中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教材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而是由于教学方法的失当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继而在难度不断加大和数量不断增多的信息技术知识面前选择了退缩。所以,教师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将教学的主要目标首先放在提高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方面,如在文档保存,图片、音频、视频等的扩展名,控制面板操作以及复制粘贴等的知识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引入一些小游戏,可以是计算机游戏,也可以是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游戏,让这些游戏来充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各个知识点,并且在游戏的参与过程中学会运用各个知识点。
三、采用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就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也是游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载体。而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及主体作用的发挥作为先决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由于知识的繁杂和抽象,很多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而过多地占据课堂时间来讲解,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由于主体意识的丧失,积极性不高,所以导致教师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动手操作,利用游戏对于学生的巨大吸引力来让学生习惯动手操作和实践,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这样教师的知识讲解才会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作用下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对于整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够通过游戏的参与来充分感受课堂,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并且游戏还能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逐渐培养起来,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
参考文献
[1]陈敦敏.游戏教学与小学信息技术[J].科技资讯,2011(1).
游戏化教学在培智语文课堂中影响 篇5
【摘 要】在培智语文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法的实施给孩子们带来了学习上的特殊化,也产生很多影响。在培智语文课堂中,游戏化教学从智障孩子的特点出发,将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化,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遵循孩子的天性设计出游戏教学方式,能让培智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语文教学中体验游戏化教学的快乐,能让他们学有所获,习有所得,更能让整个课堂气氛变得愉悦。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培智语文;培智语文课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随着融合教育教学的不断推进,特殊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尽管“游戏是儿童的天职”一说一被众人达成共识,然而,在我国特殊教育儿童游戏的理论及实践的论文为数不多,爱玩游戏对于培智学生来说,同样是他们的天性使然!那么在培智语文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会对培智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一、游戏化教学使培智学生获得认知能力提高
与普通儿童相比,培智学生由于大脑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而在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距。他们语文识字、学词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当他们的认知出现问题就成为他们学习困难的主要矛盾。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在语文学词识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活使用夸张的语调,例如进行“你说我做游戏”时,教师说“站”,学生马上站起来,教师说“坐”,学生马上坐下。不仅认识了汉字,还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既有语言学习,又活动了身心。
二、游戏化教学使培智学生获得言语能力的提高
言语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语言,人类无法交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发音是学习汉语的第一步。培智学生一般都有语言障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构音问题,在言语理解和表达上存在一定困难。培智学生与他人交流范围狭小,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受到限制,常用的词语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有些音可能只是是在与他人交流时“听”来的。这也导致了他们对基本字词的理解有了偏差。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认识“黄”、“红”生字时,我先拿出这两种颜色让学生分辨时,发现他们红黄不分,判断不准;有的则发音含糊。这时候,我采用“听颜色,找物体”的游戏,让一个学生说出颜色,其他学生找出相应颜色的积木,卡片或者教室里别的物体,然后在进行“找朋友”,把玩具分给学生让学生说出自己手中的教具颜色,再找出应“字卡朋友”,整堂课下来,学生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尽力对文字、音韵的喜好,久而久之的就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三、游戏化教学使培智学生获得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度。自我效能感的获得与体验成功的与否有关,体验越多的培智儿童,其自我效能感也越高。培智儿童因为受记忆、言语、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的影响,在学习上经常表现的比同龄人落后,因此他们就会感受到习得性无能。这种习得性无能感会使学生丧失努力的积极性,若当失败时,他们就会更加自怨自艾。那么如何让培智学生在语文游戏化教学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呢?通过日常语文课的经验,我一般会先采用带有游戏性较大、难度较小的任务,当他们在游戏教学中能获得许多成功体验时,他们就会产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而,他们就会放心大胆探索各类与学业有关的游戏。比如刚上课时,经过课间的休息,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往往不在学习上,可以通过 “小猫钓鱼”“坐上火车去旅行”“大手小手动起来”等游戏调动出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学生把课前复习看做“炒旧饭”,就能使学生在瞬间集中注意力,从而在这种宽松的氛围和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学习困难儿童可以自由自在的探索知识世界,可以充分体验到游戏化教学的成功经验,既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获得了自我效能感。
四、游?蚧?教学使培智学生获得被接纳的愉悦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智力障碍儿童是不可造就之才。因而人们很难讲自己的目光投入到这些孩子身上,甚至对他们采取漠视、轻视、和鄙视的态度。由于智障儿童缺乏平等的对待,他们也产生了不愉快的交往经历,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会不易接近人。通过采用“我是老师”游戏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上,同学们成了互帮互助的小组,感受到了被接纳的愉悦,当老师教完一个生字时,每一组都会有一个小老师,他们会帮助其他组员进行改进,依次轮换,使每个学生都有当一名小老师的接纳感,使他们感受到安全、愉快、平等、友好的学习氛围。
五、游戏化教学使培智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众所周知,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普通孩子都有追求成功的意愿,培智学生更是如此。但生活中多数孩子都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即便是很简单的认读生字,他们都很难完成。其实智力障碍学生与普通学生一样也会受快乐原则驱使,容易被游戏吸引,因而游戏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练习巩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练习到位,如何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练习,我选择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将每个题型穿插在带有不同数字的“九宫格”中,让学生在游戏中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字,回答相应问题,当回答错误时,再由其他同学纠正,从而回答对问题,得到礼物,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采用游戏化教学可以打开培智学生的自己的心灵之窗,让孩子们有大的进步。特殊教育学者曾说:“山不来,我则去”,在培智语文课堂中,的确有很多“大山”,作为特教教师的我们应创设出更多的游戏,让孩子们可以和我们一起走进“大山”,让孩子们得到更长久的进步。
参考文献:
游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 篇6
关键词:游戏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通过在初中数学中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加强,对其今后的学习也有着促进作用。加强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应用理论研究,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有着实质性意义。
一、初中数学课堂应用游戏教学的作用体现及原则
1.初中数学课堂应用游戏教学的作用体现
数学教学和游戏的关系源远流长,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就比较重要,也是当前教育发展的目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有着诸多积极作用。首先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态度有着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意义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
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对学生知识的获得有着促进作用。在教学中老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教学内容对合适的游戏进行设计,并将讲授的知识蕴涵其中,将数学思想在游戏中加以渗透。学生在进行游戏过程中,就能获得需要的知识,并在无形之中将数学思想得到有效应用。这对数学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另外,游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思维也有着启发作用,对学生的思维开拓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初中数学课堂应用游戏教学的原则
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按照相应的原则实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在应用过程中充分体现游戏的价值性。从学生认知出发,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将知识技能等充分展现,因此,在游戏应用中教师就要对游戏是否足够吸引学生,以及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否能有效激发的层面充分重视。同时,老师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知识接受能力进行充分考虑。
再者,针对游戏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原则以及直观形象化原则,教师也要充分遵循。对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要和初中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学习情况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实施。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和学生多进行沟通,为针对性实施游戏教学方法做好准备工作。还有是能对游戏设计的直观形象性得到充分凸显。
除此之外,初中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教师还要将全员参与性以及情境融洽性等原则得以重视。
二、初中数学课堂应用游戏教学的策略探究
教师对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游戏教学策略实施,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例如:在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相关统计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就可采用游戲教学法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这一教学内容教学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准备几个布袋,在里面装上围棋子。提出问题:其中有多少围棋子,在不将其倒出来的基础上能够对围棋子数估计出吗?学生就会对此感到质疑,然后老师就可将游戏引入。可先从布袋中取出部分围棋子,在取出的围棋子上进行标注记号,然后放回布袋并搅匀。再取出部分围棋子,对其中有多少标注记号的围棋子进行记取。根据标记的棋子/布袋中棋子的数目≈第二次取出的棋子中有标记的棋子的数目/第二次取出的棋子的数目,从而就能够估算出其中的总棋子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亲自体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比较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时,老师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游戏实施过程中,或者是在实施完成之后,老师就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对游戏中存在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探究。在数学的学习方法等方面指出,让学生能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对游戏的结果老师也要进行评比和总结,并对学生给予相应的鼓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游戏教学方法也可在一些数学定理和性质的教学中加以应用,学生在学习中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的,通过实施游戏的教学方法就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选择,从而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率,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主要从游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用,以及应用的原则和方法等重要层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有助于实际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爱红.浅谈初中数学课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4(12).
[2]范建平.关于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品牌:理论月刊,2015(11).
游戏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运用 篇7
2.创设情境,调动积极性。作为教师,应当将英语知识点与游戏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丰富课堂的内容,组织具有童趣、情趣的活动,使得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学生在不断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锻炼了敢于面对挑战、应对挫折的勇气,通过游戏情境构建,使得小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英语知识,动脑、动手,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真正意义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运用体态语,加深思维印象。英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思想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倘若教师采用一种亲切、和蔼并且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来组织学生游戏,必定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运用游戏,突破教学难点。每堂英语课都有需要学生重点学习的部分,而这个重点通常也是教材的难点,倘若教师只是带领学生反复地朗读,学生会觉得英语枯燥无味,当然也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此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突破,针对一些读音容易混淆的单词,教师可以采用“猜一猜”“传话”“比一比谁的反应快”等分辨游戏来进行反复学习。
游戏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篇8
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倡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新的英语学习方式,使英语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要想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英语课堂,游戏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二、游戏的作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知之”到“好之”到“乐之”,是学习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而兴趣则是关键所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将目光对准了这样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游戏法。对于学生而言,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把游戏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英语来说,不再是单纯的、机械的背诵,而是变得趣味无穷,学生也愿意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1. 课初游戏,鼓舞学生学习热情
经过课间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后,多数学生的注意力还在课间所参加的活动中,一时无法马上集中注意力去听课,这是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的途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课堂,而游戏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 课中游戏,促进新知识吸收
学生好动这一特点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是一致的,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他们不可能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老实地听老师讲课。而游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学生更有效地吸收新的知识。
3. 课末游戏,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一节课的最后,教师往往都会留几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游戏就可以达到这三个目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最后放松放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选择与运用游戏的原则
游戏活动的作用显而易见,教师应充分发挥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把游戏引入到课堂中,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英语,并且知道如何运用英语。英语游戏到底如何进行,怎样才能正确处理好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基础知识教学的关系,让游戏发挥好积极的作用呢?
1. 游戏的设计———趣味性原则和竞争性原则
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游戏固然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但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游戏缺乏趣味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则不仅无法使学生喜欢上英语这门学科,甚至连参与到这游戏中的心情都没有了。所以,游戏本身的趣味性非常重要。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们爱表现、好胜心强的特点,根据其特点在设计游戏上除了要注意趣味性,还应考虑到游戏的竞争性。如果所选游戏具有比赛的性质,参加该游戏的学生都抱有获胜的心理,这就可以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如听辨游戏、听述说描图游戏以及其他想一想、猜一猜、比一比游戏等游戏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都能起到有利作用。
2. 游戏的规则———激励性原则和可控性原则
一个游戏没有了规则就相当于一个人没有了灵魂,所以,一个游戏要有明确的规则。对于学生来说,游戏的规则不可以太难,否则会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不想玩这游戏。这就无法达到教师设计游戏的目的了。因此,游戏的规则要使学生容易理解,使他们争着玩,这就是所谓的激励性。例如,让学生猜What’shis job?可以预先告诉学生所猜的职业范围是teacher、doctor、driver、engineer等,要求学生问得快、猜得快,并可以在15秒内连续快速猜三次。第一次猜中得30分,第二次猜中的20分,第三次猜中得10分。组织这样的游戏活动,是让学生在猜一猜的游戏中积极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培养听、说技巧的同时在游戏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当然,为了使游戏做到放得开,收得拢,在游戏规则方面还可以采取一些控制性的措施,这样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例如,Touch your head游戏,可以请一个(或一个小组的)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他或他们背后演示,如摸摸头,其余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动作,一起发出指令:Touch your head,站在台前的学生就要按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这个游戏中去,也不会乱了课堂秩序。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加快动作,以配合教学时间。
3. 游戏的内容———针对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教师要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认真选择游戏内容,使游戏达到促进新知识吸收的作用,而不是盲目地让学生在那儿玩游戏,毫无针对性。例如,小学起步阶段,学习了What’s this?It’s…、Is this a…Yes,it is./No,it isn’t等语言知识后,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做问一问、猜一猜的游戏,或通过瞬时闪动图片让学生抢答的游戏,来进一步巩固运用以上的知识。这些游戏的运用,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真实的运用。
所谓的科学性就是要注意中国与西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使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而不仅仅学习他们的语言。例如,在学习How old are you?I am…时,一般教师都会一个个地问学生,这种方法还是有待思考的。在西方,年龄问题是忌讳的,尤其对女士来说。而这种操练方法,会让学生形成对话时问年龄再正常不过的思想。教师应该说明,在西方只有医生问病人情况,或警察了解情况时才会涉及年龄问题。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设计角色游戏来进行操练。一个学生当医生或警察,其他学生是病人或市民。这让学生们从小就开始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课堂上形成用西方人的思维来思考问题的习惯。
4. 游戏的安排———适时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
教师在游戏的安排上要注意适时性。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游戏,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穿插结合起来,不孤立游戏,让游戏为教学内容服务。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游戏安排难度要阶梯式设置,使游戏具有渐进性。不能一下子就很难,否则会让学生接受不了。
5. 游戏的过程———参与性原则和合作性原则
游戏的过程要凸显参与性原则和合作性原则。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玩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玩游戏的机会,使他们参与到游戏中去。这一点,在小班制的情况下会更容易实现。有时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游戏,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校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例如,What’s Miss( )doing的游戏活动,可以请一组学生到讲台上,面向其余三组同学,教师站在这一组学生后面,出示一幅幅画有动作的图片。下面三组学生可以看教师手中的图片(或教师演示的动作),齐声问:What’s Miss Ni doing?站在讲台前猜问题的小组中的每个成员依次快速地猜,他们的成绩以各组在规定时间内猜对的图片数或动作数计分。这样,不仅能较好地体现游戏的全员参与性和合作性,学生也能在游戏中体验到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6. 游戏的形式———多样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
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教师能不断地设计新的游戏,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使游戏形式多样而灵活。例如,在学习音标时,教师可以把唱歌这种形式改一改,设计这样的游戏:让两个学生戴上辅音音标头饰,用手搭起一座“伦敦桥”,让一组戴着元音音标头饰的学生通过。全班学生一起唱:“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唱到某句时,音乐一停,“桥”垮了,谁卡在桥里,谁就把两个辅音和自己的元音拼读出来,或者让全班学生一起拼读。这样,学生也不会因为这首歌唱得太多次而不想唱。
7. 游戏的评价———多元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建立能激励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的评价体系。根据这一原则,就要求注重游戏活动评价的多元性。所谓多元性,一方面指对个别学生进行评价时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要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要重视学生在游戏中的情感态度,也就是对学生的积极程度进行评价,还要注重对学生在游戏中体现的合作精神和智力活动的状态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来进行评价。比如,有些学生天生语言的接受能力就会比较强,吸收新知识也会比较快;而另一些学生反应较慢,接受语言用的时间也比别人多。所以,只要学生有所进步,教师就应给予肯定的评价。曾有人说过,比起99分到100的学生,教师更应表扬59分到60分的学生,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国家教育提倡创新,要求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英语教师,也应担当起这种责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善于察觉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闪光点,给予肯定性、点拨性的评价。对于某些游戏活动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应给予鼓励和提倡,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评价具有创新性。
四、游戏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1. 游戏的对象要明确
在课堂上要明确游戏的对象是学生,是学生通过参与游戏运用新的语言知识点,教师要明确这一点,不能喧宾夺主。有时要让学生来唱主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切忌“跑题”
游戏是围绕教学目的进行的,不能让游戏淡化教学的任务,破坏学生知识系统的形成。教师决不能出现“课不够,游戏凑”的心态,或为玩而玩,盲目地迎合学生喜欢玩游戏的心理,而忽视了游戏应该是课堂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教学目的服务的,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产物。
3. 游戏要有控制
学生在课堂上是通过参加游戏对英语进行学习的,而不是游戏代替学习本身。因此,课堂上决不能出现大量的游戏。太多的游戏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语言点上来。同时,也不能因为游戏而导致课堂的混乱,破坏课堂的秩序。
五、总结
游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篇9
一、在积累词语时做游戏, 有趣高效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但是多数的词语课堂教学, 都是教师唱“独角戏”, 学生只是使劲地写、画, 仅凭死记硬背来记忆, 形式单一, 学生学习起来非常枯燥乏味, 教学质量自然低下。所以, 在词语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探索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 如生动有趣的游戏, 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又提高了积累词语的效率。
例如, 教学三年级上册“练习3”时, 教师可以把本课“读读背背”上面的成语写在卡片上, 组织学生进行猜词游戏, 通过做动作表述词语内容, 另一个学生据此猜测词语。课堂上, 当一学生上蹿下跳表演“鸡飞狗跳”时, 全班学生笑开了花。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又锻炼了学生的肢体表演能力, 实现积累及理解词语目标的同时, 也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养。
把游戏融入词语教学, 为学生营造了快乐的学习氛围, 创造了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 学生在开心的游戏活动中, 提高了积累词语的兴趣, 能够积累到大量的词语, 把学生的“苦学”变成了“乐学”, 可谓一举多得。
二、在课文朗读时做游戏, 吸引学生
俗话说,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朗读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语言, 提高遣词造句能力,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同时受到优良品德的无声熏陶。所以朗读也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学中, 教师要把朗读的地位摆正, 明确每一次朗读的教学目标, 精心设计每篇课文的朗读训练, 让朗读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为了避免学生在朗读训练中的倦怠, 教师要注重朗读情境的创设、朗读形式的变化等。
如《三顾茅庐》一课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作者精心描绘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淋漓尽致地赞扬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优秀品质。尤其是文章中人物生动的对话, 很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学时, 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人物形象之后, 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以刘备的身份说话、做动作。这些表演朗读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中人物性格的深刻领悟, 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也能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课文朗读教学中, 做游戏的形式很多, 除了分角色朗读外, 还有赛读、接读等,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使得朗读与游戏无缝切合。这些变换形式的朗读, 调节了语文教学气氛,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减轻了学生学习的消极情绪。这样的教学活动, 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三、在解读文本时做游戏, 突破重点
不管新课程改革如何轰轰烈烈, 文本解读依然是语文教学的最基础任务。语文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好教材, 引领学生置身文本, 认真品味文本语言的韵味, 努力洞悉文本内在的思想经脉, 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理想的教学环境, 尤其是那些生动有趣的、新颖有创意的活动, 可以让学生在开心的学习过程中, 轻轻松松突破重点难点,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以《永远的白衣战士》为例。这是“非典”背景下的特别人物通讯。作者在文中用第三人称浓墨重彩地叙写了主人公叶欣感人的事迹。为了让学生深入品味、仔细感受, 能够经受爱的洗礼, 油然而生爱的崇敬, 教师可以设计“变换角度谈”, 让“叶欣”亲自站出来, 用第一人称向大家深情叙述当时的具体示例及自己的心理感受。或者可以设计学生自编自演“实话实说”, 让学生化身记者或者主持人现场采访“叶欣”, “叶欣”实话实说, 向大家讲述“非典”时期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通过这些富有创意的活动, 有效地设置了解读文本的情境, 引领学生将自己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成为文本的知己。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内在情感, 对学生产生深远的感染作用, 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深度解读文本。
四、在写作教学中做游戏, 丰富素材
写作是小学中年级学生必须要面对的学习任务。但是实际上, 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 不会写作文, 不愿意上作文课, 这就严重影响了作文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要重视写作教学, 能够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以及本次写作的具体要求, 遵循学生的天性, 组织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 并精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这样, 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内动力, 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提高写作的兴趣, 进而学会说话与表达。
例如, 教学四年级下册习作4, 要求围绕最近发生的事情, 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写下来。教学时, 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平时多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 时刻理性地关注国内外的时政热点, 并且能够有自己的看法。作文课时请大家分组交流, 对经过准备充分的, 表达完整的学生, 请他在班里共享。透过活动可以清晰地知道, 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大都能够和同伴开心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这就锻炼了学生用敏锐的眼光, 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情, 用睿智的头脑思考, 用灵动的笔触记录自己的独特想法。
游戏适合小学各个年龄段、各个学科。利用游戏可以消除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让语文写作课堂充满活力。所以, 教师要精心设计, 想方设法发挥游戏在教学中的特别作用, 唤醒学生的写作潜能, 使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
在阶梯式游戏中提高体育课堂品质 篇10
一、阶梯式游戏让体育课更具挑战性
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游戏,阶梯式游戏被设计为难、中、易三个层次,对于学生来说更具挑战性。如“移植小树苗”游戏,见下页图1所示,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在相距15米的两端分别放置四个呼啦圈,里面放置若干个“小树苗”。游戏开始后,四个排头向前跑,将远端呼啦圈内的“小树苗”拿起,放回在近端的呼啦圈内,然后拍下一个同学的手再排至队尾。依次接力,直至各队最后一名学生返回。起初,学生对这样的游戏很感兴趣,玩得不亦乐乎,可随着玩的次数增多,新鲜感降低,兴趣减少。因此,我在他们跑步的沿途中增加了点难度,先在跑回来的时候换成单脚跳的形式,随后整个来回都换成单脚跳的形式,可以两只脚轮换跳。单脚跳跃15米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可没那么简单,但只要经过努力还是能完成的。有些快要放弃的学生,在听到伙伴们的加油鼓劲后,瞬间来了精神,最终在呐喊声、加油声中,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完成了游戏。在满脸的笑容中,他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团结,懂得了只要坚持就能成功。
阶梯式游戏可以通过在游戏中逐渐增加关卡,规定学生完成游戏任务的时间,以及增设障碍物等方法来让活动更具挑战性,既让学生有所收获,又能提升体育课堂品质。
二、阶梯式游戏提高学生体育综合能力
小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包括:跑步、跳跃、投掷等。正是由于阶梯式游戏的分层教学,我们可以将原本单一的游戏加入跑、跳、投等综合练习,在阶梯式游戏中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就像“换物赛跑”游戏,如图2所示,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相距15~20米站立。听到开始口令后,由一侧的排头快速跑出,沿途会有障碍物的阻拦,他可以选择跳跃的方式经过,从而锻炼跳跃的能力。随后他将一个圈中的小球以投掷的方式投入另一个圈,两圈保持一定距离。这个环节主要锻炼了学生的投掷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投掷的兴趣,为今后的投掷教学作铺垫。完成后该生快速跑向对面的同伴,击掌后排入另一侧排尾,另一侧被击掌学生做同样动作跑向对面,进行接力,以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为胜。在快速跑动中,学生锻炼了奔跑能力,体育素养得到了提高。在学期末的跑步、立定跳远以及其他的测试中,学生的成绩在原有基础上也都有所提高。所以阶梯式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体育综合能力,还提升了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阶梯式游戏对学生来说存在着挑战,并不是轻易就能完成的,只有经过了一番努力,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在阶梯式游戏中加入跑的游戏、跳的游戏、投掷的游戏,不仅让学生对体育课更感兴趣,而且也起到了提高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作用。
三、阶梯式游戏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阶梯式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的学生遇到稍微困难一点的游戏环节就退缩了,有的学生不愿与他人沟通,也有的学生面对失败就哭泣。通过阶梯式游戏可以让他们勇于直面挑战,自信地与他人沟通,团结一心去完成游戏任务,面对失败能够擦干眼泪,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争取下一次的胜利
游戏在课堂论文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游戏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14-02
小学教育阶段的语文科目具有鲜活的生活化气息和人文性,是儿童接触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科目,语文课程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生活,并且搭建起学生进行其他科目学习和毕生发展的桥梁。语文学科能够使学生真切的体会他人的感情,得到在情感方面的认识以及升华。因而语文学科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儿童爱好游戏的天性使得游戏化教学得到了提出和应用。然而在许多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其应用和实践效果并不能够令人满意,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导致了游戏化教学不能够为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带来卓越的教学成效,教师对于游戏化教学的观念还有待更新。因此,学校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致力于游戏化教学的普及与广泛地应用,为语文学科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与源泉。
一、围绕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游戏设置
小学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游戏形式与游戏内容的设计,由于游戏自身就具备相当强的趣味性,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在关注游戏有趣性的同时兼顾课堂游戏活动的知识性。实现教材内容与游戏本身的完美结合,使二者能够在紧密联系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游戏的开展,避免只注重游戏而忽略了知识性内容的传授。围绕教材内容的活动与游戏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设计的课堂游戏不能够与教学目标及内容有很好的契合,那就会导致儿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沉迷于课堂游戏,轻视甚至忽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课堂教学目标落空,达不到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不能够舍本逐末,严格的按照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相关游戏的设计和开展。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北师大版教材中有关反义词的教学时,就可以给学生安排和设置相关的游戏活动,比如教师提前准备好一定数量的词语卡片,让小学生在打乱顺序的卡片中快速而准确的找到一对反义词语。并且将学生进行分组,安排其进行小组之间的游戏竞赛,最后评选出优胜者。这种游戏方式不仅能够充分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够使其在活动的具体过程当中加深对于反义词语的印象和记忆,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给学生创造愉悦的游戏氛围。
二、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课堂游戏,强化游戏化教学效果
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和布置语文课堂的游戏与相关的活动时,不仅仅要使其能够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还要做到游戏内容与活动形式的生活化。由于部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与游戏化教学的本身特点,使得许多语文教师与教学工作者对游戏化教学没有全面而充分的认识,认为游戏不能够使学生学到知识,反而会一味的与课堂以及实际生活脱节,达不到教育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目的和要求。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及时的更新教育理念,以游戏化教学丰富课堂的教学氛围,并且使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葆有对语文课堂的热爱,同时使之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与语文课堂游戏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避免游戏过于刻板和脱离实际,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师要通过鲜活并且实际的生活来扩充和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学习内容,使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更加简单的进行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江畔独步寻花》的古诗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展开绘画竞赛和我是小画家的游戏活动。要求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自己想象中的故事画面,不仅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作者的感受,与作者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与同步,有助于学生在游戏和竞赛的氛围中感受生活、体验情感。
三、丰富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方法,发挥游戏化教学作用
小学生较初中学生来说往往具有更多的好奇心和活力,更加热爱游戏以及有趣味性的活动。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游戏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时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特点,并且以小学生的兴趣较易转移这一特性为依据设计课堂游戏。有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的实施时不愿意多用时间进行游戏创新与设计,面对教学任务与教学要求时也只是走走形式,不愿意用心的为小学生布置能够真正引起其兴趣的游戏活动。有的语文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往往会采用形式较为单一的游戏形式,不仅传统,还不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单一的游戏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创造能力与开拓能力有相当大的限制,也不能够发挥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真正教学作用,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会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因而小学语文教学在提升自身能力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的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与改变,探究和开拓新型多样化游戏形式的教学方法。在游戏的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独特性,掺杂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游戏内容,而不是单纯的进行游戏。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美丽的彩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和记忆有关彩虹的知识,理解课文的真正内涵。比如进行有关彩虹知识的游戏竞赛,或者要求学生课前搜集彩虹图片并在课堂上进行比较游戏,找一找不同之处等等。
四、及时进行游戏成果反馈,采取激励性评价方式
课堂游戏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激发和调动,教师也务必在游戏结束之后鼓励学生进行游戏总结并且及时的给出游戏反馈,总结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所学习到的知识。对于表象良好的学生给予积极性的评价与表扬,激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建立竞争与合作机制,将学生带入到合理竞赛与适时合作的学习模式当中。并且及时的对学生给出赞扬,无论学生是否达到了要求的目标,都应当以鼓励学生为原则对其进行评价,确保学生的游戏积极性不受到打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教师的赞赏和鼓励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促使其进行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的利用游戏对学生的激发作用以及良性及时反馈对学生的鼓励作用。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喜爱,进而对于教师设置的游戏能够在没有思想压力的情况下全身心地投入,达到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实现游戏化教学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推动和促进。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教师严格的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进行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相关策略的应用,为学生创造出具有趣味性和活泼性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葆有天性,快乐学习并且真切的学会创造。教师通过为学生设置和开展多样化丰富化的游戏与活动,充分的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在寓教于乐的原则中使学生都能够得到有益的发展。游戏化教学能够在保证儿童天性不受到抑制的情况下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积累足够的语文知识并且发展语文学习能力,进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发展,并且实现语文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旦文姬.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57.
[2] 陈 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原则与方法探析.[J].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3,3:79.
[3] 韩其福.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6:61.
[4] 冯秀影.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探讨.[J].吉林教育·教学.2013,4:17.
[5] 夏红艳.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初探.[J].课外语文.2012,8:56.
浅析游戏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篇12
1. 英语课堂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意义
在英语课堂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模式一直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只能被动地在台下听,进行的是填鸭式的教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游戏教学法充分响应了新课改的号召,在游戏中老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学生能够在游戏中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感染,促进了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把握;其二,游戏教学法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都有着贪玩心理,同时也被应试教育所束缚,在枯燥的课堂上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游戏教学法利用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课堂上进行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在课业负担下的疲倦心理,保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充满了活力和热情;其三,不断挖掘学生的英语潜能和创造力。游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充分享受游戏的过程,感受英语的魅力,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游戏的带动下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潜能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从本质上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2. 猜谜语类的游戏教学法
笔者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常采用的就是猜谜语类的游戏教学法,猜谜语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在猜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猜谜语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安排,可以是词汇类的猜谜语游戏,也可以是数字类的猜谜语游戏等等,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选择。具体举例:
Q: Twelve girls were standing under a large um-brella. Why didn’t any of them get wet?
A: It was not raining.
Q: In CHOCOLATE, there are three things todrink. What are they?
A: COCOA, TEA, and COLA.3. 歌曲类的游戏教学法
3. 歌曲类的游戏教学法
英文歌曲类的游戏能够让学生非常有成就感,中小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和认可,而且比较乐于表现自己的新技能。在课堂中开展歌曲类的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比赛,并进行评比,对获胜组给予一定的奖励,会激励学生在学习英文歌曲的过程掌握其中包含的英语知识,并且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A Little Love》:“A little love, a little hug,a little gift, all of little something. These are memo-ries. Greatness as you, smallest as me. You show me what is deep as sea.”这首歌朗朗上口,寓意比较好,又包含了类似love、something、greatest、deep、little等学生必须掌握的单词,还可以鼓励学生学会后回家向父母展示。
4. 应用类的游戏教学法
英语是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也是要在实践中学会应用。但是对于刚接触英语的中小学生来说,还没有太多的机会让学生去应用,而在游戏教学法中可以选取应用类的游戏,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比如,让学生组织编排英文小短剧,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这类游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剧本的设计到最后的表演,每名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这类游戏教学法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下面是笔者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英文小短剧的节选,其中包含了英语知识,这样的上课模式也更易被学生所接受。
A: Whatever are you doing up here Bill?
B: I’m trying to repair the bell. I’ve been com-ing up there night after night for weeks now.
A: You certainly did give me a surprise. You’ve probably woken up everyone in the village as well.I’m glad that the bell is working again.
B: That’s the trouble, Vicar. It’s working all right, but I’m afraid that at one o’clock it strikes thirteen and there’s nothing I can do about it.
这个小短剧中包含了新的语言知识,比如“Youcertainly did give me a surprise.”这句话中的do表示的是强调的意思,所以放在谓语动词前面。
结束语
【游戏在课堂论文】推荐阅读:
谈海莲的论文《游戏教学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5-19
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06-04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07-11
课堂游戏活动07-07
游戏引领课堂11-01
语文游戏课堂11-09
课堂识字游戏11-09
游戏课堂作文11-25
小学游戏课堂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