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资源质量

2024-07-21

景观资源质量(精选3篇)

景观资源质量 篇1

1前言

城市景观资源是随着城市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非实体性资源,其产生与发展遵循“城市化进程加快——催生大量公共资源——运营城市公共资源——城市生产生活改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1]的规律。对于这类新产生的城市公共资源,一方面城市需要一套系统的策略应对它的出现,另一方面也需要深刻考虑其对促进城市化的作用。

2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

国内外现在对城市滨江区域景观研究数量非常多,重点针对滨江地段公共空间的设计开展研究,从城市设计角度结合空间审美和实用性,力图展示城市公共形象[2]、维护生态[3]、提升滨江活力[4]、反映城市的文化与形象[5]。但从城市公共资源运营角度提出的研究数量非常有限,仅涉及部分公共资源运营模式的内容,如空间的可达性、多样性[6]等等。

国外对滨水岸线相关研究早于对国内。由于国外与国内土地所有权的不同,其滨水空间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也不同,国外的滨水区域改造充分考虑空间的公共性,平衡大众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和私人土地房屋合法所有权利两方面利益。其强调在政府积极规划、市场运作与社区参与的机制下,使原来被浪费的城市滨水空间逐渐回归城市生活,并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7]。这样既保证了城市滨水空间有了继承性,又有公众参与的空间规划过程,滨水景观资源本身不具有服务少数市民的情况出现。从实践上来看,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滨水空间的公共性程度越高,早期工业化城市的滨水区域往往被高档住房占据[8],而在那些面临去工业化的城市,滨水地段则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

国内城市在面对滨水空间规划开发实践时,资源运营以“政府 - 市场”构成二元主体,缺少有效的公众参与。在滨江空间中的大规模地产建设和旧城改造,敏感的市场左右了政府对滨水空间的价值取向——几乎所有滨水开发都是以高档商业居住为主的地段,公共话语在这个过程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3滨江景观资源的概念解析

3.1城市景观资源

资源一般分为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表1)两大类[9]。景观资源是一种跨类型的资源,包含大部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中的物质形象、人文形象等部分。

在涉及到景观资源开发的问题上,城市经济学将城市资源分为:城市空间、产业基础、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科学技术水平和政府的创新能力七大类。其中城市空间、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和政府创新能力共同构成城市公共资源的范畴[10]。本文中的城市景观则是依托于城市空间的一种公共资源,其涉及自然生态的部分属于城市环境。

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的主要配置手段[11],对非实体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控制实体空间要素的类型、布局与规模。如对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环境资源的配置主要控制学校、医疗、公园绿地的类型、选址与服务半径。景观资源的空间实体是其所处区域的规划用地和到达用地设施的有效途径,城市用地的主要控制内容包括用地类型和开发强度,有效途径包括各类车行和人行道路。

3.2景观资源私有化

重庆主城滨江景观私有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滨江地段高档住区的高密度开发对江景岸线的遮挡,这种现象表现出两个层面的缺陷:一是滨江区域开发建设的无序;二是是城市政府对滨江地段规划管理的失策。从城市公共资源的角度看,不合理的公共资源运营体制是导致滨江景观私有化出现的主要原因。高档消费人群通过“政府 - 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达成双向的利益交换,从而侵占公共资源,而且这种侵占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方面由于非实体公共资源本身不像实体资源那样可见、可控;另一方面,缺少有效的有实践性和指导性的城市资源规划体制,无法为非实体公共资源提供有效保护。

3.3滨江景观资源的公共性

( 资料来源:Mapbox 和《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图表数据作者根据以上资料整理编绘 )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调查资料绘制

确保社会资源配置的公共性是资源配置主体多元性,即代表各方利益主体都应参与并发挥相应的作用。对于滨水景观资源来说,凡是针对城市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代表城市整体的利益诉求。其主体应是政府市场与公众的共同参与,同时作用大小应有所差异。景观资源的空间实体是土地,所以规划整理的对象应是滨水区域周边的城市用地,以及到达用地上所建设施的有效途径。整个规划制定过程都应保证景观资源的共享性与均等性,控制景观私有化的程度在能被大众接受的范围之内。

优质的滨水景观资源能反作用于城市,快速提升城市公共形象,合理分配景观资源能创造更广泛的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确立“多样性”的景观资源形式和均等的分配类型,前者强调的是“共享”后者强调的是“参与”,都将有利于城市科学有效的发展。

4重庆滨江景观是私有化的原因

4.1重庆滨江景观资源规划主体的单一性

城市滨水景观应该作为公共资源的一种,凡是针对城市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代表城市整体的利益诉求。但是现实问题是,长期以来大政府大市场是城市规划的主体,公众只能被动的接受服务。公众参与非实体资源的规划就更无从谈起。

重庆城市的滨水景观资源是最具市场召唤的品牌。以政府与市场为主的规划主体在选择规划模式上,都很难控制自身利益诉求。一方面政府通过转让大规模的居住土地开发权获取高额的转让费用,另一方面代表市场的地产资本以高强度的开发创造大量的财富,这两方面合力造成了重庆滨江岸线的“围江”现象。其代价是牺牲了多数市民作为规划主体的地位以及他们对景观资源配置的利益诉求。残缺的规划主体是导致了出现类似景观资源私有化问题的主要原因,单一的规划主体很难保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均衡性。政府与市场作为滨江景观开发的二元主体很容易达成利益互换,从而获取资源配置主导权,并从中更高的回报。能够为其提供高回报的往往是经济社会中少数的高收入人群,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少数人通过利益交易获得独享公共资源的权力。本质上看,症结源头还是规划体制本身不完善导致城市公共资源被滥用。

4.2重庆滨江景观资源规划对象的无序性

重庆滨江景观资源直接对应的空间对象是滨江地段的土地资源与分享途径。本次研究区域就是重庆地产开发最密集的主城区“两江四岸”,在研究范围内滨江岸线总长度约为33公里,分析《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发现占有滨水沿线用地比例是最高3类用地类型分别是:居住用地,约为35.6%;绿地,约为27.59%;交通设施用地,约为11.97%。具体各类用地占滨江岸线长度与比例见 [ 图1]。

本来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滨江区域,其用地主体类型应向具有公共性质的用地倾斜,但现实是大量的用地被用于居住地产开发,滨江岸线上各类公共服务性用地的比例非常低,规划对象的无序主要是用地分配比例的失衡。规划主体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对规划对象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没有坚持将滨江空间定位成城市公共空间,即为大规模的地产项目出现提供机会,也客观上使滨江景观无法作为城市公共资源出现在城市市民的生活中。

具体考察这些滨江的居住用地上的一些所谓的大盘会发现他们的一些共性同征:首先是其住区用地多为“大面宽、小进深”的长方形,且长边多为沿江面,使得这些住区的主体景观面都朝向江岸;其次这些住区的基本以高密度开发为主,住宅建筑多为高层,沿江岸一字排开,层层后退,并前后错开排布,布置非常密集。从滨江景观的三维感知要素来看,这些住区的要素模型基本相似,有些住区甚至完全遮挡岸线,对滨江景观形象有作用消极[12],使得滨江的公共空间与城市完全隔离。

4.3重庆滨江景观资源规划对象的不可达性

公共资源私有化的一个重要排他手段是限制分享,其主要表现是,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享受这种资源的途径。反映在滨江景观资源规划上,既是到达配置对象——用地及用地以上设施的可达性缺失。变现为少数人为独享公共空间,堵塞了其共享的途径,其表达形式有两种,一是视线的阻碍,二是可达性的阻碍。

前者主要体现在滨江高档楼盘对滨江景观的遮挡,使得城市视线进深层次减弱。从量化视线进深的角度可以发现重庆滨江地区视线所及的第一层次大部分是沿江高层建筑[13]。后者则是高档住区没有无法提供连接城市与岸线之间的有效途径。在价格越高的地产项目中,对抵达江岸的阻碍性越大,在本次研究范围中选取了部分高档住区调研,从其垂直江岸的出入口设置就可以看出(表2),发现这写高档住区基本没有连接江岸至市区内部的有效通道,连接城市与江岸的通道主要依靠的是城市级道路。

缺少共享途径直接导致了可达性的降低,在早期先行研究中,可达性只是作为一种设计手段在不断被人提起,但要解决其根源就是在规划中落实共享:绵延江岸过长的地块应该为广大市民提供有效的城市性步行空间,使远离江岸的市民也能拥有享受公共空间资源的途径。

4.4景观资源私有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公共资源私有化的程度直接反应了城市的发展程度,在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发展,个人对公共资源占有的程度较低,反之,在私人占有公共资源现象越普及的城市,城市对于资源的配置还处于一种粗放型的阶段。这是由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更具备完整规划设计到管理的方法,其中为体现滨水景观公共性,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有不同的控制手段与实现途径。实际上在先行案例中如何将城市滨水景观归还市民有着不同的探索和实践,在面对后工业化时期的滨水方式有很多、如热那亚的Fresco,马赛的Euroméditerranée,巴塞罗那的沿海空间的等滨水区域改造的项目,虽然这些城市都有不同的改造方式,但都是以公共活动为先行,以建立城市与滨水区域联系,特别是巴塞罗那的沿地中海滨水改造项目 [ 图2],一直通过循序渐进的规划推进滨水区域公共性建设项目,将城市岸线归还给市民[9]。

5滨江景观资源去私有化的解决思路

5.1多元的规划主体

滨江景观资源去私有化主要解决途径是建立一套既满足城市实体资源配置,又能有效促进非实体资源合理分配的规划体系。确立多元化的规划主体,即以政府、市场和公众三位一体的规划主体,在其内部的作用关系应是市场与公众为主导力量,政府辅助规划 [ 图3]。滨江区域的规划直接涉及其景观资源的分配,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中,市民与城市景观开发之间的关系格外重要,不同角色的参与有助于规划过程与结果的公平公正。在滨江区域的规划过程中还应该有注重规划重心的偏移。在适当区域可通过建设高档消费的住区与商业区,以提高城市的消费水平与商业文化,但是城市文化的展示其实是必须要有各种阶层和消费水平的市民都能参与,公共空间资源,特别是城市级的景观资源在这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全体市民的参与性。从规划的制定到实施与建设都应该更趋于选择公众参与的道路。

5.2有序的土地配置

确立以土地配置为首的规划对象,在规划中实现总规、控规中关于滨江区域土地利用的开发序列,即尽量减少居住用地占整个滨江岸线的比例,将更多的用地分配于绿地、广场和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用地。并可以在合理布局用地内部的功能业态,实现单一用地性质土地的使用方式的多样化。同时在用地规划形式上应该注重用地的大小与形态,滨江区域用地的尺度不宜过大,且应将用地现沿江岸规划设计成“小面宽、大进深”的形状。滨江岸线上的土地其开发强度应控制在一个合适的程度,不应过高否则会对后排建筑视线造成遮挡,在城市空间上促成“围江”效应,也不应过低否则会造成景观资源浪费。

资料来源:作者改绘 urban design projects on the coast of Barcelona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5.3共享的可达途径

滨江景观资源去私有化是提倡规划对象的分享,其核心是增加滨江景观资源的共享的途径。在规划编制中,对土地划分形状的控制可有效增加这些途径:一是建立城市与滨江岸线的交通性联系,其主要依靠的是垂直于江岸的城市级道路;二是在地块中建立非道路性联系,主要依靠的是步行空间。前者是实现江岸用地“小面宽、大进深”的基础上,可增加相同岸线长度下的垂直滨江岸线的路径数量。后者是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层面上增加适当的步行空间,增强城市公共空间资源与市民的联系。这种措施更多的是应该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中实现,即通过控制视线与步行空间,增强滨江公共空间的渗透性。

5结论

城市规划作为有效的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可以更好地做到对滨水景观资源在再分配。建立一套既满足城市实体资源配置,又能有效促进非实体资源合理分配的规划体系,才是从本源上解决这类问题出现的关键 .

景观资源质量 篇2

1.封山育林,对生态保护区和野生区实行封山,禁止牛羊进入,重点恢复建设景观林。禁止附近村民在景区内放牧及樵采活动。

2.森林防火。森林防火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具体措施:一是加强对游客关于森林防火的宣传,提高游客的认识。二是加强防火队伍建设,必须要建设一支技术过硬、反应快速的森林防火队伍。三是严格野外用火,旅游旺季设立游客野炊专用点,由专人负责管理。其地点选择以无环境污染、无火灾隐患为标准。四是对森林进行重点防火保护,严禁在森林内或周围随意用火,

五是加强防火设施建设。购置森林消防车1辆、风力灭火机15台、灭火器40台,分别安放在各种容易发生火灾的建筑及景观附近;购置护林防火通讯设备4台(套);结合景观亭建设,建立天竺山防火望台,在各景区制高点建望台4座,塔高25m,为仿古建筑,派专人每日观察火情。一塔多用,在以防火为主的功能条件下,可兼顾旅游功能,游客可登临塔顶进行望,一览四周美景。

3.森林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具体防治措施:一是为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加强生物防治的力度。二是清理林内因病虫害死亡的树木,消灭传染源,清洁森林环境。三是进行化学防治,注意所用化学药品要符合有关规定,防止污染水源及环境。

水资源景观之设施设计 篇3

1 水资源景观设施及分类

水资源环境景观设施可分为三个大类, 即服务设施、游乐设施和安全设施。

1.1服务设施

水资源环境景观中常见的服务设施有:户外座椅、亭、廊、景桥、水边平台等。户外椅凳在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了必要的休息设施, 人们通过舒适的坐在椅凳上交谈、休息、观赏。亭也是供人休息、赏景的建筑设施, 具有遮阳避雨功能, 设计精巧的亭往往成为环境景观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廊是作为建筑物之间的联系而出现, 一般常见的廊既有凌驾于水波之上的廊桥也有屋檐下的过廊或独立有顶的廊道。在很多时候, 廊与亭或花架、水体结合在一起, 形成功能更多、景观空间更丰富的景观建筑。景桥是水资源环境景观设计中重要的设施构筑物, 总的来说具有三方面作用:一是联系道路, 起组织观赏水景线路和交通功能, 并可变换人们观景的视线角度;二是形成水面景观效果, 点缀水景, 这类景桥在景观艺术上有很高价值, 其观赏性往往超过其交通功能, 如建有亭廊的桥;三是分隔水面空间, 水面被划分为大水面与小水面, 增加水景层次, 深化造景的功能。景桥的主要类型:平桥、拱桥、亭桥及廊桥等。水资源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平台多指临水平台或漂台, 平台设计应尽量贴近水面, 强调平面的延伸感, 人多或水较深的地方, 平台需加设围栏。

1.2 游乐设施

游乐设施是公共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道具设施, 它的设置使人精神愉快、放松。游乐设施的设置往往需要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包括儿童和成人、老年人等。设施因内容较多、占地较广、易产生噪音等, 设计上应根据设施的不同尺度、体量、色彩、质感等合理布局, 力求达到安全性、娱乐性、趣味性的有机统一。水资源景观设施中常见的游乐设施有:水上滑滑梯、戏水池、游泳池等。

1.3安全设施

安全设施是水资源环境景观设施中非常重要的必备设施。常见的安全设施体现在护栏和灯光照明上。护栏的作用不仅满足其自身护栏的功能性安全需求给人以依附和安全感;其次还可分割环境景观空间, 组织疏导人流, 划分活动范围。护栏的设计须与整体环境景观协调一致;再次护栏尺度要合理, 高低要恰当;同时, 护栏的安装要求坚固安全。栏杆最基本的使用功能为安全围护, 若栏杆本身不坚固, 就失去实用的意义, 而且更增加安全隐患。

水资源环境景观中灯光的照明设施作用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实用功能, 二是美学功能。因此, 出于对水资源环境中人们的安全问题考虑, 在设计照明实施时更应注重灯光的设置之后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由于其功能不一样, 照明的手法方式也不一样。灯具照明手法的运用取决于受照射对象的质地、形象、体重、尺度、色彩和所要求的照明效果, 还有观看地点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因素。照明手法一般包括光的隐现、抑扬、明暗、韵律、融合、流动以及与色彩搭配等。另外, 各种灯光照明中, 灯光灯具的数量、位置和投射角度是关键问题。常见的水下照明灯具有水下射灯。在安装此灯具设施时保证安全, 灯具线路开关乃至灯座设置都要采取安全措施, 以防漏电和雷击, 并对大风、雨水、气温变化有一定的抵抗力, 坚固耐用, 取换方便, 安全性高等。

2 水资源设施的功能

水资源设施的功能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具有美化环境、增添情趣、传达信息以及防护安全等作用。因此, 设施具有较强的造型艺术性和观赏价值, 能在环境景观中起到画龙点睛、美化环境的作用;景观设施除美化环境功能外, 更多地还具有使用功能, 可以直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如亭、台、廊、椅等水边设施, 既可供人们纳凉休息, 又可提供人们欣赏美景的地方;同样的, 小桥和汀步等设施除了提供交通的使用功能外, 更多地也是提供了人们闲情雅致的休闲场所, 并增添了漫步于溪流之上的情趣;一些设施不仅可以起到安全警示等信息传达作用, 相应的护栏设施设计更能起到保护游人安全等功能作用。

3 水资源景观设施的设计原则

3.1与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

设施是寓于环境景观中的艺术, 它与外部环境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依存关系。单纯追求设施单体的完美是不够的, 还要充分考虑与环境的融合关系。其空间尺度和形象、材料、色彩等因素也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2满足人们的功能行为需求

景观设施的服务对象是人。人是环境中的主体, 人的习惯、行为、性格、爱好都决定了对空间环境的选择。所以, 设施的设计首先必须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 人类的行为、生活、歇息等各种状态是景观设施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人的行为模式决定着空间模式的不同, 不同的活动也决定了人们对环境空间的要求也不同, 对不同类型的景观设施也有不同的要求等。因此, 了解人的各种行为模式及其爱好, 比如在设计水资源景观设施时如能充分考虑小孩喜欢玩水的习性, 在注重设施安全的同时设计出一些水上滑梯设施等将对环境空间的营造起到更好的作用。

3.3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景观设施的设计除了首先需要考虑功能和表现的形式外, 还应从人的心理需求出发;其次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因素, 如民族、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年龄、兴趣爱好、职业等, 都决定了不同人对设施需求的选择以及实现其需求所采取的方式不同, 了解这些因素对环境景观设施的设计颇为重要。

3.4满足人们的审美观和文化认同感

景观设施的设计首先应具有较高的视觉美感, 并符合美学原理。景观设施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 更应通过其外部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来体现其艺术魅力, 并充分考虑到设施材料、色彩、质感的美感以及考虑到建造技术中的各种技术问题, 从而形成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形式完美并能反映出它所处时代精神面貌的景观设施。

4 小结

设施设置于不同的环境空间, 与人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设施因人的行为而设置, 每一种功能均体现着人的使用需求。同时, 设施又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给人以暗示, 让人们感知其的存在, 并引导人们便捷的使用。因此, 水资源环境景观之设施设计除了注重水资源这种特定环境中安全设施的考虑外, 还需重视设施与人的互动关系, 将会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并设计出更合理的设施。

摘要:景观设施在环境景观中既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艺术个性, 又是具有实用性的环境景观构筑物。本文重点从水资源环境景观这一特定场所的设施设计去分析设施的类型和功能、设计原则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水资源,景观设施,功能,设计原则,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都伟.公共设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管学理.景观设计小品[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2009

[3]陈六汀.景观艺术设计[M].北京:北京纺织出版社, 2010

[4]庞杏丽.住宅小区景观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我的课堂我做主下一篇:快速付里叶变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