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

2024-06-03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精选7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 篇1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的全部投入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 农产品质量安全程度决定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是否得到优化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配置方式是与一定的农业产业模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而一定的农业产业模式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与农业发展内在规律相互作用的产物, 而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该国的经济体制, 不同的经济体制决定不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方式, 而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影响不同。本文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配置特点。

1 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配置特点

建国以来, 一直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 我国的农村经历了土改、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阶段。这种经济体制是由以下三个支柱来支撑的:一是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 二是带有国家垄断性质的农产品统购统销, 三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这种模式下,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配置打上了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1.1 特点

1.1.1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主体的单一性。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 农业作为国家的事业由政府直接管理农业。我国于1961年3月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 (即“农村工作六十条”) , 确立了“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的体制。农村人民公社成为配置农业资源的惟一主体, 具体实施则由生产队承担。作为生产的主体农民只是在少量的自留地的经营中有有限的资源配置的权力。

1.1.2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手段的行政性。

计划经济条件下, 行政命令是政府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最主要的手段, 政府文件成为最常见的管理信息。《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配置作了明确的规定。农村人民公社是以生产大队的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 生产大队是基本核算单位, 生产队是直接组织生产和组织集体福利事业的单位。公社应适时地调剂种子, 供应农具、肥料和农药, 管好用好大型农业机械, 从各方面帮助生产大队实现生产计划。所以, 一切资源的配置具有行政性。

1.1.3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构成、配置失衡。

由于解决温饱是这一时期的第一要务, 片面追求高产, 而没有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没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广大的生产者没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在思想资源方面缺失, 导致资源构成失衡。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确立了“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的体制, 当时历史条件下为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保障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草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资源方面、自然资源方面的配置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 如人力资源 (主要是生产者的组织管理) 、组织资源 (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 、资本资源 (土地的所有及分配、农业生产计划、生产投入品的管理使用等) 方面均有规定, 使得这些资源无法得以优化配置。

1.2 评价

计划经济条件下, 行政命令是政府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最主要的手段,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高效的, 为解决人们的温饱起到了决定的性的作用。但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在思想资源方面缺失, 广大的生产者几乎没有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意识, 而在社会资源方面、自然资源方面管得又过死, 导致诸如六六六、DDT这种高残留农药在我国广泛使用, 给后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长期的隐患。

2 社会转型期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配置特点

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地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 促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迅速发展, 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促使传统农业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八大强调, 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无论是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的质量安全风险意识逐步加强。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思想资源建设方面, 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资源方面, 特别是非实物资源 (如: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检测技术等) 、组织资源 (如:各类农业生产行政管理部门、生产专业合作社、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及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等) 得到极大的丰富。在这一过程中, 我国农业产业化模式发生根本的变化, 现有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初级的“农户+市场”;第二类是“龙头企业+农户” (或“公司+农户”) ;第三类是“龙头企业+农场”。还有一些模式是上述三种基本模式的衍生形式, 区别在于企业与农户关系的紧密程度。这一过程中,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配置方式既不同于原来的计划经济模式, 但也不同于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 其配置的市场取向性日益加强。随着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不同, 资源配置的方式亦不尽相同。

2.1 特点

2.1.1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主体的逐渐多元化。

在转型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水平进一步提高, 且呈现出多样化、差别化的发展态势。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政府的大量财力的投入, 各方面人员的参与, 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政府主导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思想资源 (主要是法律、法规) 和部分社会资源 (如:农产品质量标准、组织资源等) 的建设和配置。农业生产、经营者主导了部分社会资源 (如:农业生产资料) 和自然资源 (如:耕地) 的配置。具体到三种产业基本模式中, 对于“农户+市场”, 农户是资源配置的主体, 对于“龙头企业+农户” (或“公司+农户”) 和“龙头企业+农场”, 龙头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所以,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的主体出现了多元化。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的行政性与市场性并存。

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 因而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依然起主导作用, 特别是在思想资源和部分社会资源的建议和配置方面充分利用行政的手段, 如: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起草、颁布和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建设。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户、龙头企业在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通过市场获取生产技术、农业生产资料。体现了转型期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的行政性与市场性并存。

2.1.3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的选择性与不完全可控性。

转型期,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 使得部分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及相关人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时具有选择性, 以保证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这正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红心鸭蛋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毒豇豆事件及镉大米事件无不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缺失的例证。这种选择性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思想资源的配置方面体现尤为突出, 尽管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 但不法分子却置若罔闻, 屡造事端, 非法经营、非法使用、非法排放、非法生产时有发生。

又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生产者、经营者的素养参差不齐, 对于“农户+市场”的产业模式生产中农产品质量资源的配置状况无法全面掌控, 因而, 此类模式下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配置存在不完全可控性, 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2.2 评价

转型期,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内容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 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 因而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依然起主导作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配置方式既具有计划经济的色彩, 同时又逐步引进市场经济的手段, 在生产者、经营者的直接参与下资源配置的效率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 不同的产业模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配置效率有明显影响。探索更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效率的农业生产产业模式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摘要:分析不同经济模式下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的特点, 并对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在完全计划经济模式下,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构成和配置失衡, 产生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在社会转型期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模式下,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构成有了极大的丰富, 资源配置得到了一定的优化, 不同的农业产业模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配置效率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经济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特点

参考文献

[1]樊铭勇,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 23, 12期:5-8.

[2]许经勇,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的回顾与思考[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9, 5:5-9.

[3]王贵宸, 魏道南, 试论“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的经济关系[J].中国农村观察, 1980, 04:IV21-IV25.

[4]聂辉华, 最优农业契约与中国农业产业化模式[J].经济学 (季刊) 2012, 10:313-330.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 篇2

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助推器, 也是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着诸多不合理问题。例如, 部门间监管的协调性不够, 行业发展不协调, 基层监管组织力量较薄弱, 农业企业 (合作社) 、农户参与度低, 人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等等。换言之,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结构失衡, 这种资源分配不公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康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因此, 合理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 对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问题

2.1 部门间监管的不协调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农业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 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监管。省级农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则要联合推动市县两级政府抓紧落实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 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县、乡政府绩效考核范围, 建立相应的考核规范和评价机制。

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呈现“分段监管为主, 品种监管为辅”的局面, 是典型的“碎片化”治理模式, 呈现“九龙治水”却又未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尴尬监管局面。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协作程度低, 也反映了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结构不合理。

部门间监管的协调性不够, 必然导致资源配置的浪费。农产品质量安全思想资源要对更多的人配置, 即更多的人要学习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资源, 如产地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 对产品检测都要建立相应管理部门、监测机构、配相关仪器设备等等。

2.2 行业发展不协调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各行各业必须通力合作、协调发展方能促进问题的解决。目前人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普遍较差。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行业, 少数不法生产企业不按标准生产合格产品, 如为提高药效, 在正常的农药产品中添加非法隐性成份, 导致生产的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生产的肥料主要有效成份含量低于标准要求, 或重金属含量超标, 导致农作物减产或土地污染。流通行业, 为追逐利润, 少数不法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商销售不合格的农药、肥料, 导致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市场管理部门, 因人力、物力、财力不够没有监管到位。农产品行业, 生产者不按生产规程生产导致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行业发展不协调同样导致资源浪费。不合格的农资不仅可能使生产的农产品有质量安全问题, 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自然资源—土地造成污染。对其进行监督增加了成本, 浪费了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

2.3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不合理

2.3.1 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乡镇地方政府重工、商, 重维稳和增加农民收入, 关注于较大的质量安全事件, 而对于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日常监管有所忽视, 监管动力不够。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资金投入也不足, 这是当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

2.3.2 队伍建设滞后, 监管队伍稳定性差。

乡镇、村级从事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相对不够。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前后的变化, 管理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型”变为“图钉型”, 社会资源从计划配置方式变为市场与计划混合配置方式, 基层监管人员兼职多、事务繁杂, 有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低, 任务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以落到实处。另外由于基层人员任务重、待遇差, 导致监管队伍不稳定。

2.3.3 监管执法困难。

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 农产品品种多样、生产周期长、分布地域广, 因此监管工作艰巨而复杂。当前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还不高, 生产经营中的各种记录不完整、不规范, 给常规执法检查带来难度;一般生产经营者法律责任意识不强, 主动接受法律监督管理自觉性差,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有抵触。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心理, 一些监管人员对本区域出现的问题采取放任或默许的态度, 如此在多数地方产地监督管理形同虚设。

2.3.4 农业企业 (合作社) 、农户参与程度低。

对于农业企业, 主要表现为:法律法规没有完全执行, 各项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规模小, 标准化程度不高;重视质量认证, 但产品标识率低, 不重视品牌建设;隐性危害增大, 如大量施用化肥、盲目使用除草剂, 造成土壤结构变化, 容易引起病虫害, 对周边农产品和下一季农产品都会造成影响。

对于农户, 主要表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差, 数量众多, 分散种植, 监管难度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覆盖率小, 难以确保安全;生产水平较低, 标准化推行十分缓慢;接受能力差, 新政策、新技术推广慢。

2.3.5 农业生产用地经营不规范。

我国80年代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其显著特点是“集体所有、分户经营”, 将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由于最初土地的分配是按人口多少分配, 而不按劳动能力配置的, 使得生产用地无法在相同的生产水平上经营维护, 因而部分土地质量下降;另外, 尽管在2005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规定了在流转时要明确土地质量状况, 但在实际流转过程中很不规范, 普遍存在民间化、口头化、短期化、随意化, 几乎没有权威部门对土地进行科学的评估, 例如:土壤的肥力状况如何、科学产出多少、是否存在掠夺式经营等等, 土地资产是增值还是贬值了, 是否造成集体资产流失, 无法给出科学答案。

以上几个方面充分反映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极不合理。首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思想资源缺乏有效的配置途径, 其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资源 (人、财、物) 短缺, 再者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自然资源的土地缺乏有效监控。

3 有效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 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它将长期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不仅仅是农产品质量, 更重要的是人, 是人们的生产加工过程, 只有人们行为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 才可能真正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监管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实际上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配置过程。

3.1 政府方面

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是在市场-政府-社会三维资源配置主体的作用机制下分配于诸发展领域。政府作为重要的资源配置主体, 是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来调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分配, 并规范、引导、约束市场 (企业) 、社会 (个人、社会组织) 的行为。

针对资源配置不协调性、资源浪费, 政府应综合考虑各部门、各行业如何协调发展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不仅主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思想资源 (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标准等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资源 (如监管组织、农业基础设施) 的建设、开发, 而且在如何协调配置方面下功夫。当全体公民都具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才可能有根本的好转。因此, 政府应着眼于未来, 以学校为支撑点, 寓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于教育中, 赋予《锄禾》以新的内涵, 培养具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全新公民。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建立统一的追溯体系,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全程监管。督促企业对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包装、标识, 便于建立一套质量追踪、追查、追溯的机制和制度, 这样当农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追溯到生产企业。这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追溯系统建立不仅可以掌握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等来源信息, 起到监控的作用, 而且也能提高在农产品各个环节相关责任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行为, 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加大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财政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要监管, 但关键在生产、在基层, 因此必须加大对基层的财政投入, 建设一支稳定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 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点。

政府应制订土地流转时对土地质量评估的实施细则, 在流转的前后作出科学评估, 避免集体资产隐形流失。

3.2 行业方面

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行各业必须通力合作方能促进问题的解决。教育行业应培养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公民, 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行业应生产合格的农用产品, 农业生产资料销售行业应销售合格的农用产品, 各级监管部门应监管到位, 对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违法行为严惩不怠, 对相关企业、个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 坚决淘汰信用等级低的企业、个人。

3.3 基层组织

3.3.1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绩作为乡镇地方政府重点考核内容。全面提高基层干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重视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日常监管工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资金投入纳入地方财政, 并落到实处。

3.3.2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高乡镇、村级从事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的待遇, 稳定队伍,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对相关岗位人员要定编、定责。

3.3.3 严格、科学执法。

对在农业生产中出现违法行为必须严格依法查处。同时要追踪溯源, 弄清楚原因。对于恶意违法, 严惩不待;对于无意识, 例如使用伪劣农资导致违法, 应酌情查处。另外农产品生产周期长, 有些蔬菜瓜果品种边施农药边采收, 有可能出现安全间隔期没控制好, 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不应该采取“暴力行为”, 如全部铲除、销毁, 而应该更科学地处置, 避免资源的浪费, 如延缓上市时间, 待农残降到符合安全要求再采收、上市。

3.3.4 提高农业企业 (合作社) 、农户参与程度。

要求农业企业 (合作社) 对从业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生产标准规程等知识培训, 增强从业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每个企业 (合作社) 应配备专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 做好生产记录, 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鼓励农业企业 (合作社) 创建自己的品牌。

政府还应通过各种渠道, 如电视、广播, 对农户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 可依托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研等单位, 开展对农民合理施肥、安全用药等生产技术进行培训、指导。基层监管部门应把本辖区内的个体农户生产经营纳入监管范围。鼓励个体农户加快农业土地流转, 推进规模化生产。

参考文献

[1]樊铭勇.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 (12) :5-7.

[2]雷勋平, 邱广华.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 2016, 16 (05) :73-76.

[3]冯咏芳, 苏生平, 等.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分析与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5 (04) :72-73.

[4]邵青.资源配置视角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策绩效、仿真模拟及政策优化[D].杭州:浙江大学, 2014.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 篇3

信息资源标准一致性测评流程由一系列顺序执行, 同时存在一定迭代反复的测评工作阶段组成。一致性测评工作步骤包含测评需求分析、测评范围确定、测评指标选取、抽检及测试执行、检测结果评价等阶段。

1.1 确定测评基准、对象及范围

信息资源一致性测评工作的测试基准是信息分类编码、数据元、接口交换格式、数据模型等信息资源类国家、行业、项目标准规范。

数据一致性测评工作的检测对象是农产品安全流通信息化平台的实体数据, 包含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字段属性、数据接口设计、交换格式文件等业务实现。大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存在数据量大, 数据种类繁多等特性, 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数据质量要求, 在一定范围或某个时间点选择系统快照数据进行抽检。

测评范围的确定, 可以参照业务系统功能规划和需求规格说明书, 对照测试基准数据, 以表格方式列出信息化系统中核心功能模块所涉及的信息分类编码、数据元等内容, 细化出字段的哪些属性项需要与信息资源标准进行比对, 哪些数据项对应的业务实体数据需要抽取样本进行一致性测试。

在测评范围确定过程中, 可以结合用户对数据质量的要求, 并参照与软件质量相关的标准规范, 如GB/T 16260-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系列标准对软件产品内部、外部质量度量的要求, 来细化测评对象及抽检范围。

1.2 一致性测评指标项确定

信息资源标准一致性测评工作首先要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数据标准一致性测评需求分析, 在用户对数据标准一致性期望和数据质量要求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数据一致性测评指标项的确定, 需要根据测评需求, 在数据质量维度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根据实际业务数据情况, 选取可测试、可度量的一致性指标维度作为评价准则项, 如功能适用性、可靠性、性能效率、操控性、安全性、兼容性、可维护性、移植性等, 并根据农产品平台标准一致性要求, 对选取的测试指标划分等级, 并根据数据质量要求等级确定一致性测评一致程度和抽样检测量。

农产品安全流通信息化平台的测评实施方案, 是在标准一致性测评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 选择适合的一致性指标维度和质量要求等级, 并通过细化数据质量检测项目最终确定的。值得一提的是, 在具体测评过程中, 用户对评价指标在不同数据生产阶段的质量评价要求可能存在差异, 需根据数据生命周期确定合适的一致性测评质量要求。此外, 评价指标的选取需注意评价指标的层次和权重, 以避免同级指标在一致性要求上的冲突, 保证评价指标所能反映的信息化系统在质量要求上的协调性。

1.3 数据抽检及测试执行

农产品安全流通信息化平台中的信息资源标准一致性测评, 是执行人员依据测评基准将数据质量评价过程应用于目标数据或数据集, 并最终获取测评对象质量状态的一系列步骤。在数据一致性测评实施过程中, 需要根据测评指标项的特点选择具体的评价方法, 并借助测试工具实现自动化检测或人工干预的半自动化检测。

分类编码标准的一致性测试, 可以在测试工具的辅助下将标准规范中代码表的名称、代码与信息化系统中导入的分类代码进行自动化比对检测。

数据元标准的一致性测试, 可以在测试工具的辅助下将标准规范中的数据元与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字段建立映射关系, 将元数据结构定义, 如名称、数据类型、值域、约束条件等, 与业务数据的属性进行人工干预的半自动化比对检测。

数据模型标准的一致性测试, 可以对信息化系统数据库表结构进行逆向工程, 借助测试工具建立元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并将数据库的结构设计与数据表之间的主外键关联关系进行自动匹配检测, 判断数据库结构与数据模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针对上述测试对象, 抽检及测评从业务数据出发, 以信息资源标准数据库为基准对业务系统数据结构和实体数据进行抽检测试来保证信息化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此外, 部分指标项不易进行软件辅助的数据检查, 可以结合相关规定要求、专家知识及经验对业务数据进行人工抽检。

1.4 结果分析及评价

在根据测评需求确定检测指标项并完成测试过程后, 需要对测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并形成测评结论。测评结论的形成, 需要依据检测项的重要性, 约定具体的指标权重, 并对指标权重进行量化处理, 必要时可以使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进行评价结果的综合计算。以当前自动化测试方法不易评价的质量维度, 可适当选择使用具有相关性的替代指标。

检测结果的记录是质检数据质量测试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 是评价质检业务数据质量的基础。根据质检数据质量检测结果填写各个质检数据集质量测试结果记录表, 其中缺陷描述应包括缺陷发生的位置、错误程度等, 检测过程中, 一旦发现致命缺陷, 应停止进一步检查, 直接判定数据集质量为不合格。

2 测评流程及标准一致性程度评价

2.1 数据标准一致性测评流程

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库通常由多个数据集组成, 数据标准一致性测评需要在对各个数据集数据结构检测和实体数据抽检的基础上, 对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数据标准一致性测评, 从测评阶段安排来看通常分为初检和验收测试两个阶段。初检是在数据生产完成以后, 由信息化系统开发方组织对数据的全面自查, 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数据进行质量改进。数据初检, 应首先对项目相关文档进行自检, 对照需求规格说明书、产品说明文档、数据字典等文档, 比对检查项目文档与分类编码和数据元等信息资源标准的一致性情况。此外, 开发方在对信息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过程中, 也应依照信息资源标准规范对系统数据质量进行自查和把关。

数据经初检合格后, 项目承担单位对初检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完善, 并将数据、相关文档和初检报告提交给项目组织单位, 由信息化系统委托方组织专家或第三方检测机构, 对数据质量进行验收测试。数据质量验收测试工作组分为数据质量检查组和综合评价组, 检查组负责对数据产品进行检查并如实记录检查结果, 综合评价组依据检查结果确定标准一致性程度并进行评价, 提出验收意见, 编写信息化系统数据质量测评报告。根据项目组织单位对数据质量的要求, 确定重点检查内容和抽检内容, 依据测试基准对测试项进行抽检或全面检查, 并在检查与评价的基础上给出验收结论与数据质量报告。验收测试过程中的信息资源标准一致性测评流程如图1所示。

2.2 信息资源标准一致性程度

根据农产品安全流通信息化平台数据标准一致性测评需求, 本文将信息化系统与信息资源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定义为三个等级, 即:一致性低、一致性较高和一致性高 (见表1) 。

2.2.1 一致性低

指信息化系统实现存在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标准规范, 或某些实体数据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不能提供用户使用, 或对用户有较大影响, 即信息系统的实现与信息资源类标准规范的规定有着较大差异。

2..2.2一致性较高

指信息化系统实现存在某些质量特性不符合标准规范, 或某些实体数据的质量特性存在不符合规定的情况, 但对用户的正常业务数据影响较小, 不影响功能模块间或系统间的数据交互。

2.2.3 一致性高

指信息化系统实现基本符合标准规范, 实体数据的质量特性符合要求, 系统实现与标准规范的细微差异不影响正常业务数据, 功能模块间或系统间的数据交互顺畅, 即信息系统的实现与信息资源类标准规范的规定一致性程度高。

在信息资源标准的一致性测评过程中, 一致性程度常用来量化测评检查中出现的各类与标准规范不一致的问题, 在实际测评执行过程中, 有些检查项可能对同一数据项进行多次比对检查, 测试执行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将出现多次的同一问题记为一个缺陷。

3 结语

信息资源标准一致性测评是一个迭代过程, 测试环节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调整或重复执行。经信息资源标准一致性测评验收的信息化系统, 根据项目组织单位的要求和数据产品质量情况, 返回承担单位对问题进行处理, 完善后提交项目组织单位复核。对于一致性测评未获通过的信息化系统, 需责令项目承担单位进行整改, 整改完成后进行重新提请标准一致性复检。

本文以农产品安全流通信息化平台中信息资源标准一致性测评为例, 介绍信息资源标准一致性测评阶段、流程及一致性程度评价, 为农产品安全流通信息化平台的数据质量一致性提供保障和支撑。

参考文献

[1]江洲, 陈玉忠, 佟文会, 王志强.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及其测试方法研究[J].中国标准化, 2011, (12) .

[2]司品超, 吴利.基于XML描述的构件测试框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 (30) :3660~3663.

[3]亓伟, 叶晓俊, 王建民.ODBC标准符合性测试框架[J].计算机工程, 2005, (31) :101~103.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 篇4

虚拟基础架构,可以在整个基础架构范围内共享多台计算机的物理资源。利用虚拟机可以在多台虚拟机之间共享单台物理机的资源以实现最高效率。资源在多个虚拟机和应用程序之间进行共享。在共享过程中资源以及系统的安全性成了虚拟基础架构能否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而针对虚拟基础架构中的资源大致可以分为虚拟服务或产品和资源池,所以这两大内容成了虚拟化技术中安全的重点。所以本文以C D S理论对虚拟服务或产品和资源池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得出了比较全面安全的保护方案[1]。

2 CDS简介

制定一项安全策略的最佳的方法是使用一种模型,而城堡防御系统(Castle Defense System,CDS)是现当今十分成熟的安全模型。在中世纪时期,人们需要设计一种主要基于堆积障碍物来防止进入防御系统来保护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财产,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深度防御。所以我们应该采用C D S以保护物理网络环境相同的方式来保护虚拟环境。

3 以CDS为模型的IT防御系统

现当今的IT防御系统应该采用与CDS相同方式进行设计。IT防御系统从内到外应该具有5个防护层。

第一层:关键信息

系统核心即用户需要保护的信息,也是用户的信息库。

第二层:物理保护

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安全措施应从物理保护级别开始

第三层:操作系统强化

一旦已经实施了物理防御,就需要对每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进行“强化”,尽可能地限制潜在攻击面

第四层:信息访问

当用户要访问数据时,必须确保每个人都是已经通过身份验证、已授权和已审核的。

第五层:外部访问

包括外围网络及其所有防御

以上是完整的城堡防御系统的五层,为了成为完整的安全策略,它还需要补充两个元素:人员和流程。这两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围绕CDS,构成完整的城堡防御系统。如图1。

4 资源池与虚拟服务或产品

传统的安全方法在虚拟化的世界里依然是可以使用的。用户不仅需要对服务器和相关的应用做保护,而且需要监控哪些人可以对哪些资源进行访问,对进入数据中心的访问者做鉴定和管理。赋予在数据中心内工作的用户以适当的通关权限,并在他们完成认证后给予相对应的访问权限。

另外,我们还需要确保那些数据中心内可以做数据更改操作的人员都是拥有授权才这么做的,也就是说现有的安全方面的经验在虚拟环境里是可以获得延续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终端用户服务进程都迁移到了虚拟机和V S O上,那么传统的安全方法也应该位于同一级别上。

然而不幸的是,在为V S O提供物理资源的资源池级别上,从设计原理看,并不具备和用户进行交互的能力。资源池内的物理机仅仅是装载了虚拟化引擎的宿主机而已。因此,也只有管理员和技术人员可以跟物理机对话。

在这些环境里(资源池和VSO),通常运行时都带有一个特定的安全文本文件,而该文件是可以被中央目录服务所访问的。我们需要考虑分离不同环境中各自的安全文本文件。毕竟,如果资源池仅仅供管理员和技术人员访问,看起来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把资源池相关的安全文本文件开放为用户共享模式。

事实上,用户不需要对资源池做任何操作。对于最终用户而言,他们也不需要和网络环境中的路由器或交换机做交互。因此,我们需要为资源池和VSO创建独立的安全文本文件。例如,如果我们运行了V M w a r e或Citrix的虚拟机管理程序,而我们的网络服务运行于Windows服务器上,那么资源池的安全文本文件会自动实现和VSO安全文本文件的分离(图2)。这也就是为什么宿主机环境(通常情况下是Linux)和VSO通常运行于不同操作系统的原因[2]。这种方式也自然实现了两个安全文本文件的隔离。

然而,如果宿主机和虚拟机所运行的操作系统相同的情况下,您就需要手动分离资源池和VSO的安全文本文件。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采用了微软的Hyper-V虚拟化管理程序,之上运行Windows网络环境的时候。同样,当我们运行了Linux网络环境而同时又采用了同一Linux系统下的虚拟化管理程序时也会发生。

以Windows网络环境为例,您需要分别为资源池和VSO创建独立的活动目录树,然后同时断开它们之间的所有连接。在两个独立的架构中创建分离的安全文本也是为了防止发生从一个环境向另一个环境中的渗漏(图3)。

5 CDS在资源池上的应用

为资源池创建独立的安全文本仅仅是实现虚拟架构安全的第一步。还需要和其它的一些安全措施来配合使用。如下是一些额外的考虑:

(1)控制所有到资源池的访问访问权限以确保只有被信任的用户才具备访问权限。每个访问资源池的个体应该具备一个特有的账户,而此账户和普通用户访问V S O的账户命名应该是完全不同的。

(2)控制所有到资源池管理工具的访问途径。只有被信任的个体才能访问资源池组件,如物理服务器、虚拟化管理程序、虚拟网络、共享存储,及其它内容相关的管理工具的权限。对于没有被授权的用户,他们的访问无疑增加了IT基础架构的风险,使虚拟化系统处于不安全的状态[3]。

(3)控制虚拟化引擎或管理程序的访问,以及其上运行的虚拟机。全部的虚拟机都应该是系统管理员统一创建掌握的。对于一些最终用户,如开发人员、测试人员或培训者,如需和网络环境中的虚拟机交互,那么这些虚拟机必须是通过资源池的管理员来创建和掌控的。

(4)监控虚拟机文件的访问。通过正确的访问权限来实现包含了虚拟机的文件夹和虚拟机所在压缩文件的安全。无论是在线或是离线的虚拟机文件都必须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从理论上说,我们需要同时对虚拟机文件和访问进行监管。

(5)通过在宿主机上尽可能实现简化安装来减少主机可能被攻击的接口。确保虚拟化管理程序的安装尽可能的安全。

(6)使用适合的安全工具。为了能搭配正确的安全策略,我们的系统架构应该包含各种必须的工具,如管理清单、系统管理工具、监控工具等等,以及一些常用的安全设备。

(7)分离网络流量。在安全的资源池系统中,应该包含有几个不同的私有网络用于:控制数据流量、在线迁移流量以及存储系统流量。以上这些网络都应该和系统架构中的公共网流量分开。

6 CDS在VSO上的应用

虚拟服务或产品也将需要CDS的应用程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把重点放在所有生产网络中的安全元素。

正常来说,虚拟服务或产品在安全设置方面比资源池需要更多的保护,因为他们旨在与最终用户进行交互操作,因此会有更多的服务内置到基础架构中。VSO的保护范围将取决于我们系统的范围。一些安全技术被预定用于资源池,同样也被预定于虚拟服务或产品。下表(表1)列出了CDS在资源池和在VSO中应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7 预防CDS过度管理

改善资源池安全性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限制资源池管理的数量。拥有两个具备系统环境完全访问权的管理员已经足够了。然后,根据数据中心规模大小的不同,我们可以基于每个角色所需完成的任务内容分配不同的权限和角色定义。资源池管理员应该可以管理V S O网络。我们应该尽量使得管理角色分开。如果做不到的话,至少要确保管理在每个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不同权限的管理角色登录。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管理员在一个制定环境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那么他在执行相同操作的另一个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最后,任何时候都要提高对虚拟机的保护。比如,虚拟机在暂停休息的状态下和活动的虚拟机相比其风险更高。因为当虚拟机处于保存状态时,会在内存中自动生成一个文件,而该文件保留了虚拟机所有相关内容。通过分析此文件可以找到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相关信息。因此,一旦有人窃取了虚拟机文件,将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8 结束语

本文在虚拟化技术中应用“城堡防御系统”简称CDS,提出从里到外的5层防御系统,针对虚拟化技术中的硬件基础、系统架构以及权限管理提出了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为高速发展的虚拟化技术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DANIELLE.R,NELSON.R.Virtualization,A Beginner’s Guide[M].2009.

[2]鲁松.计算机虚拟化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 篇5

关键词: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普查,赤峰市

农产品地理标志, 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 产品品质和相关特性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 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按照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普查工作要求, 本文总结了赤峰市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普查工作的做法及经验, 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赤峰市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普查情况

赤峰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 8000多年的人文历史, 出现过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家店下层文化, 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历史。按农业部要求, 为掌握全市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现状, 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和利用水平, 赤峰市历时6个月完成了全市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普查工作。

1. 主要做法

(1) 分工明确。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普查涉及面广, 工作量大, 对此由市农牧业局负责全市普查工作的组织协调, 由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站负责普查实施的技术指导和结果汇总工作, 由各旗县区农牧业局负责本地区相关行业资源普查工作的组织协调, 由各旗县区相关站所具体承担资源普查实施与结果报送工作。

(2) 分步进行。确定责任的同时, 按工作程序分5步进行。 (1) 印发实施方案, 召开动员大会, 进行人员培训。 (2) 各旗县区工作机构对纳入范围的资源进行逐一调查, 填写报表。 (3) 经过行业专家和主管部门论证后, 形成拟上报产品目录; (4) 拟上报产品的普查资料完善后, 由旗县区政府进行确认。 (5) 汇总全市普查结果后, 上报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心。

2. 普查结果

通过资源普查, 共有73个产品拟列入普查名录。其中种植业产品55个, 畜牧业产品14个, 渔业产品4个。其中12个产品已在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被认定或注册为地理标志农产品。

从普查结果看, 种植业产品占75.3%, 畜牧业产品占19.1%, 渔业产品占5.5%。具体类别为:粮食22个, 蔬菜17个, 肉类产品14个, 果品8个, 水产动物4个, 食用菌4个, 药材2个, 糖料1个, 其他植物1个。粮食占此次普查产品总数的30.1%, 占种植业产品总数的40%, 且粮食中大部分为小米。

最终, 赤峰市47个农畜水产品被纳入全国地域特色农产品普查备案名录。通过普查加大了对地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识, 普及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有关知识, 对提升品牌、保证质量、增加效益和增加收入有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乏认识

农业部首次进行农产品地理标志普查, 时间紧, 任务重, 方案的指导性不强, 导致各个单位普查效率低, 只能在普查过程探索思路和方法, 个别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个别普查人员没有弄清楚农产品地理标志普查的真正意义所在, 不知道如何下手, 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现象。

2. 普查力度不够

普查的时间紧, 各个单位并不能把辖区内的全部产品都挖掘出来, 通过半年的时间只能普查到产品名录和概况。

3. 效果不明显

此次农产品地理标志普查, 农业部门去做, 其他部门并没有参与进来, 影响力不够, 只有农业部门知道, 并没有与其他部门联合普查、沟通。纵观历次全国性的普查, 影响力都很大, 都得到很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三、对策和建议

1. 正确认识农产品地理标志普查的意义

在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普查和登记过程中, 要注重以下几点: (1) 正确认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意义。它是一个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地域品牌, 不属于个人和企业, 只属于当地所有劳动人民。政府必须把好关, 不要让个别企业和个人享有。 (2) 把本地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品真正挖掘出来。符合条件的登记, 不符合条件的一定要剔除。只有符合特异性、地域性、历史性三方面才能登记, 并不是本地区主导产业就可以登记。

2. 科学制定普查制度

农产品地理标志普查应该形成普查制度。 (1) 普查周期要合理, 定期进行普查, 符合条件的进行登记, 条件发生变化的定期剔除。 (2) 普查指标要科学, 普查的产品必须要有地域特色和人文历史, 应该以县域经济为地域保护范围, 并把握好产业发展情况。 (3) 程序要完善。加大普查宣传力度, 要以农业系统、工商系统、质检系统三部委联合下文普查, 以农业系统为主导, 其他单位辅助, 加大普查力度, 把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做细。

3. 保障经费

没有资金做保障, 基层开展工作很难, 根本保障不了普查的结果全面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乐、郝建强、欧阳喜辉.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普查的实践与思考.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4, (1) :65-67.

[2]高芳.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4, (1) :34-36.

[3]杨永.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产业现状与对策.贵州大学学报, 2013, 31 (3) :31-32.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 篇6

一、陕西省水资源利用现状

陕西省是全国水资源最紧缺的省份之一,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 关中地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 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80立方米, 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8, 陕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890立方米, 低于国际公认需水线, 陕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相对较高, 但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汛期。陕西省水资源利用中, 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66.5%, 其中, 农产品生产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构成, 其次为工业及城镇供水。现有的用水方式落后, 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为48%, 与发达国家的70%-90%相比差距较大;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35%, 废污水处理回用率低于10%;城市生活用水形成浪费性缺水, 仅自来水管网每年冒、滴、漏损失量就占年供水量20%以上。陕西省在有限的水资源情况下, 也出现了过度开采、水资源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乃当务之急。

二、农产品虚拟水贸易对陕西省水资源利用的新启示

1. 虚拟水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经济生产和生活消费中需要从自然界投入原材料和各种资源, 我国长期以来低估了环境、资源的成本, 这势必会带来生产和贸易结构的扭曲。若水资源价格被低估, 则无法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 那么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虚拟水更加被弱化, 这将导致缺水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囹圄。陕西省作为农业大省,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 农产品生产对陕西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将虚拟水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可阻止其过分强调的重农发展模式, 促进产业结构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变, 从而实现有限水资源合理的利用, 促进经济发展与水生态的相和谐。

2. 农产品是水资源密集产品。

水资源同劳动、土地、资本、技术一样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一个国家或地区应生产自己充裕生产要素的产品, 进口自己稀缺生产要素的产品, 将会获取贸易利益。在社会生产的各大部门中, 农业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 其为国民经济的其它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和出口物资等, 农业生产与其它部门生产相比较耗水量较大, 从投入生产要素的角度看, 农产品则是水资源密集产品。对缺水地区而言, 大量生产水资源密集型产品将不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 陕西省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 陕北、陕南、关中地区差异较大, 各区域经济发展需寻求其潜在优势提升发展空间。

3. 农产品虚拟水贸易可缓解水资源压力。

虚拟水概念及相关理论的提出, 跳出了传统的以“水”为中心解决水资源配置的问题, 成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新思路。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利用虚拟水贸易实施虚拟水战略, 具体表现为缺水国家和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和地区购买水密集型农产品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农产品虚拟水贸易将引发产业间的用水转移, 优化水资源配置, 有效缓解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更大范围内发挥虚拟水的经济价值, 其不仅分析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 也关注水资源在社会经济中的机会成本两方面的有效结合能够提供更为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思路, 在综述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优化区域用水结构, 并增加经济收益。

三、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是加速陕西省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 大范围调整用水结构较为缓慢, 但可在不同区域 (陕北、陕南、关中地区) 根据区域水资源供求量进行适当调整。

1. 应注重发展节水农业。

陕西省区域经济特点显著, 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 发展节水农业可提高用水的有效性。可在陕北地区通过改进耕作技术、培育耐旱品种、调整农业结构等方式发展旱地农业;关中地区需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重点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和生态农业,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陕南地区水资源相对充沛, 但需注意在管理层面的节水政策制定与执行。

2. 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

相同农作物在不同区域种植, 其耗水量差异较大。以关中地区为例, 粮食作物的耗水量普遍大于其他农作物, 水稻、花生、棉花耗水量较高, 可适当减少此类产品的生产, 增加其他粮食作物及蔬菜的生产。陕北地区水资源匮乏且植被稀疏, 可利用间套作来改变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单一性, 局部地区应继续退耕还林, 改变水涵养环境。

3. 适当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

农产品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 农产品的进出口意味着水资源的进出口。陕西省农产品出口以粮食、水果、棉花、蔬菜为主, 其中由于棉花耗水量加大, 因此, 农产品出口贸易需考虑产品本身的耗水量, 避免以虚拟水形式出口极其有限的水资源, 在调整贸易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水资源稀缺型产品将有助于进口更多的虚拟水, 从而节省区域内的水资源。

摘要:陕西省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较大, 总体上为水资源紧缺省份, 匮乏的水资源成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水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农产品生产中投入量较大, 隐含在农产品生产中的虚拟水通过农产品贸易进行流动, 对水资源缺乏地区农产品种植结构及贸易结构的调整可为缓解水资源压力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水资源,陕西省

参考文献

[1]赵毓梅等,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8 (2) :96

[2]田贵良, 许长新, 社会产品价格对水价的敏感性——基于虚拟水贸易框架的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 :47

[3]韩雪, 孙才志, 中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形成机理研究[J], 资源科学, 2013 (8) :1567

[4]许长新等, 虚拟水贸易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机理及贡献份额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1 (12) :111

资源产品增值税政策解读 篇7

资源综合利用, 是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 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 (液) 、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资源的综合利用, 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还可以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 促进环境保护, 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从1995到2007年,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多个规范性文件, 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作出了规定。由于这些文件发布的时间跨度较大, 对相关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标准、范围、认定程序也各有不同, 特别是有关综合利用程度和环保要求不够严格, 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2008年12月,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将现行主要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作了整合和扩大, 规范了认证程序, 统一了产品标准和环保要求, 解决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而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事业的规范发展。

《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通知》将现有和新扩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免征增值税, 主要产品有: (1) 再生水; (2) 以废旧轮胎为原料生产的胶粉; (3) 翻新轮胎; (4) 生产原料中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的特定建材产品; (5) 污水处理劳务。免征增值税政策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对于适用免税政策的纳税人, 须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

二是增值税即征即退, 主要产品有: (1) 以工业废气为原料生产的高纯度二氧化碳产品; (2) 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者热力; (3) 以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舍弃物油母页岩为原料生产的页岩油; (4) 以废旧沥青混凝土为原料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凝土; (5) 采用旋窑法工艺生产并且生产原料中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的水泥 (包括水泥熟料) 。即征即退政策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对于适用即征即退政策的纳税人, 须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

三是增值税即征即退50%, 主要产品有: (1) 以退役军用发射药为原料生产的涂料硝化棉粉; (2) 以燃煤发电厂及各类工业企业产生的烟气、高硫天然气进行脱硫生产的副产品; (3) 以废弃酒糟和酿酒底锅水为原料生产的蒸汽、活性炭、白碳黑、乳酸、乳酸钙、沼气; (4) 以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为燃料生产的电力和热力; (5) 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 (6) 部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即征即退50%的政策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对于适用即征即退50%政策的纳税人, 须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

四是增值税先征后退, 仅适用于以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先征后退政策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对于适用先征后退政策的纳税人, 须向所在的地市级或者县市级财政机关提出申请。

需要补充的是, 由于对利用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生产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的即征即退增值税政策, 于2008年底到期, 是否延续还在研究;由于煤层气抽采销售的政策文件包括多个税种的优惠政策, 所以此次公布的增值税新政策未对二者进行整合。另外, 因为立窑法工艺生产水泥属于国家产业政策不鼓励的技术, 而且在实际中存在能耗高、污染重、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缺点, 经国务院批准, 已自2008年7月起取消了增值税优惠政策;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的实心砖、瓦, 一律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不得采取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

二、再生资源增值税新政策

再生资源通常也称为废旧物资, 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 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 经过回收、加工处理, 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 (如废纸、废棉等) 、废轻化工原料 (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等) 、废玻璃等。

为了支持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 国家对废旧物资回收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对回收企业销售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 其开具的废旧物资销售发票 (普通发票) 可以作为下环节企业 (限于利用废旧物资作原料的生产企业, 即利废企业) 的扣税凭证, 按金额的10%抵扣进项税额。这种上环节免税、下环节扣税的做法, 违反了“征税抵扣、免税不抵扣”的增值税原理, 在执行中难以控制享受政策的回收企业范围。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仅直接导致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 而且严重影响了回收行业的规范和健康发展。为了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促进税收公平和税制规范, 2008年12月,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自2009年1月1日起调整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的增值税政策。

调整后的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 取消了“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和“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 可按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开具的由税务机关监制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 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政策。单位和个人销售再生资源, 应当依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缴纳增值税。但个人 (不含个体工商户)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废旧物品免征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再生资源, 应当凭取得的增值税条例及其细则规定的扣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

调整后的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同时规定: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按其销售再生资源实现的增值税的一定比例 (2009年为70%, 2010年为50%) 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这些条件包括: (1) 按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应当向有关部门备案并已经备案的; (2) 有固定的再生资源仓储、整理、加工场地; (3) 通过金融机构结算的再生资源销售额占全部再生资源销售额的比重不低于80%; (4) 自2007年1月1日起, 未因违反《反洗钱法》、《环境保护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发票管理办法》或者《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县级以上工商、商务、环保、税务、公安机关相应的行政处罚 (警告和罚款除外) 。另外, 报废船舶拆解企业和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符合有关条件的, 可以按照文件规定, 享受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再生资源增值税通知》规定纳税人原则上按季度申请退税, 如果纳税人申请退税金额较大的, 也可以按月申请, 具体时限由所在地的财政专员办确定。纳税人申请退税时, 应提交的资料有: (1) 按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应当向有关部门备案的, 商务主管部门核发的备案登记证明复印件; (2) 再生资源仓储、整理、加工场地的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或者其租赁合同的复印件; (3) 通过金融机构结算的再生资源销售额及全部再生资源销售额的有关数据及资料; (4) 自2007年1月1日起, 未受到有关刑事处罚或者相应的行政处罚 (警告和罚款除外) 的书面申明。对纳税人申明的内容经查实不符的情况, 《再生资源增值税通知》规定的处理方式为: (1) 如果问题是在初次申请退税之日前发生的, 则应当追缴纳税人此前骗取的退税款, 并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取消其以后申请享受通知规定退税政策的资格; (2) 如果问题是在初次申请退税之日后发生的, 则取消其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生效之日起申请享受通知规定退税政策的资格。

三、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新政策

金属矿采选产品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包括除金属矿采选产品以外的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煤炭和盐。国务院决定2009年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 并调整矿产品增值税税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8年12月下发了《关于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的通知》, 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 将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由13%恢复到17%。《关于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规定食用盐仍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食用盐的具体范围是指符合《食用盐》 (GB5461-2000) 和《食用盐卫生标准》 (GB2721-2003) 两项国家标准的食用盐。另外, 矿产品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同时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自2009年1月1日起, 规定税目的矿产品, 其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由13%提高到17%。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实训“工作页”下一篇:交换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