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

2024-11-11

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精选4篇)

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 篇1

今年以来, 各级农业部门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活动, 认真落实农业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八项措施, 坚持严格执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两手抓, 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成效。上半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蔬菜、畜禽和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5.9%、99.4%和93.1%, 保持较高水平。

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 启动7个专项治理行动, 上半年全国农业部门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40万家, 查处问题2.3万个, 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84起。查获假劣农资1300多吨, 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 向社会公布典型案例23个。在“菜篮子”主产区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抽检饲料样品6978批次, 淘汰1/3的饲料企业, 落实六项奶源监管措施, 现场检查奶站5925个、生鲜奶运输车2870辆;出台兽药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公告, 强化了对全国1.5万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管;启动渔用投入品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

风险防范能力逐步提升。在主产区认定145家风险评估实验站, 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将例行监测范围扩大到153个大中城市、86个品种、94个参数, 基本涵盖主要城市、产区、品种和参数, 把“菜篮子”和大宗粮油等12类农产品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范围。修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 扩大舆情监测范围。开展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 启动实施了重金属污染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工作。

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会同卫计委发布了2014版食品中农残国家标准, 涉及限量指标3650项。新制定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38项。推广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新创建“三园两场”1600个, 创建标准化示范县48个。新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9700多个, 认证农产品总数达到10.6万个。

监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队伍、能力建设。目前全国有75%的地市、60%的县市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同比分别提高15%和10%。落实质检体系建设投资12亿元, 支持建设385个农产品质检机构, 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

生猪标准化养殖成效显著, 猪肉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是推进现代畜牧业的重要举措。2007年以来, 农业部以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建设项目为抓手, 大力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在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 8年间共投入中央资金200亿元, 累计支持超过6万个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扩建。项目实施以来,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迅速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进程明显加快。

规模养殖加快推进。在项目的支持和带动下, 全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数量大幅增加, 规模养殖比重快速提高。2013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超过25.5万个, 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40.8%, 比2007年提高19个百分点。生猪规模养殖场抵抗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 成为稳定猪肉市场供给的中坚力量, 2013年全国猪肉产量5493万吨, 比2007年增长28%, 年均增长3%。

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标准化规模养猪场质量安全风险管控的意识不断增强, 按照《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建立养殖档案、健全防疫制度、规范投入品使用, 生产管理更加规范, 有力地保障了猪肉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经农业部抽检, 2013年养殖环节“瘦肉精”监测合格率达99.9%, 153个大中城市畜禽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9.7%。

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 篇2

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一是部分产品的干扰特性不合格。此次抽查中有4种小 型企业的产品干扰特性不合格,分别在产品注入电源的骚扰电压、天线端骚扰电压、骚扰功 率的项目上,达不到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

二是电性能指标不达标。此次抽查中有6种产品电性能测试不符合产品明示标准的技术 要求,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衡量微型组合音响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音频指标上。

抽查中发现,造成微型组合音响总体质量不高、部分小型企业产品质量问题较多的原因 主要是:选用质量和性能不佳的元器件;过分夸大产品的性能,是产品电性能不合格的主要 原因。

国家监督抽查部分质量较好的企业名单

1.广东金正电子有限公司

2.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3.江苏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4.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

5.北京飞利浦有限公司

6.上海JVC电器有限公司

7.南京夏普电子有限公司

国家监督抽查部分质量较差的企业名单

1.广州市花都区新力电器厂

2.顺德市大良区威名电器有限公司

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 篇3

2014年7~9月, 农业部组织开展了第三季度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 共监测了31个省 (区、市) 151个大中城市的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4大类产品82个品种94项指标, 抽检样品11298个, 总体合格率为97.3%。其中, 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1%、98.7%、99.0%和92.7%,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保持稳定。

农业部已将监测结果通报各地, 请有关地区跟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 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单位。组织开展2014年度专项整治督导检查, 督促各地落实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等7个专项整治任务, 严厉查处和打击蔬果生产以及畜禽、水产养殖中非法添加、违规用药等问题。同时, 加快推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设, 完善相关制度, 加强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 落实全程监管措施,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来源:中国农业部新闻办公室www.moa.gov.cn 2014-10-14)

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 篇4

关键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 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2]。近些年来, 农药、肥料、兽药、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农资的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不断增加, 为解决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也因此导致农业生态与环境被破坏及污染、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 基础在农业, 必须正本清源, 必须首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直接面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 是实施农产品生产过程管理和质量安全源头控制的基础环节。因此, 加快基层体系建设, 已是当务之急,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 明确基层工作任务, 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1.1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 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及时掌握农药产品使用动态, 杜绝禁限用农药进入农产品生产环节;向农产品生产者广泛宣传农药等投入品使用规范和要求、禁限用农药产品品种、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规定, 增强生产者安全合理用药意识;以农产品基地和用药高峰期、采收前安全间隔期为重点, 加强对农药等投入品使用情况的监管, 及时处置违法违规使用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行为。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后, 乡镇监管力量大大削弱, 为保障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长阳县农业局充分调动县内农药零售商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直接面对农民的第一线优势, 大力推进农技农资结合、企业直销等农业投入品有效服务模式, 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的服务模式, 有效提升放心农资的配送能力和水平[3]。

1.2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

依法履行农业产地环境监管职责, 切实保护农产品产地环境, 以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为重点, 加强对工矿企业“三废”、农村集镇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排放区的日常监测, 防止污染农业产地环境[4]。通过调查我县农膜年残留量每年高达500t以上, 回收率约30% 左右, 残膜率达70% 以上;农药、肥料包装等废弃物每年达到100t左右, 回收率达不到10%;畜禽粪便年产生量每年达到约10 万t, 80% 没有正确处理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每年达到50000t以上。因此, 必须充分运用电视、广播及报纸等公众媒体, 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政策和法规;政府要利用经济手段和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垃圾资源回收利用, 开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1.3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服务

结合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 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生产基地为重点, 确定适用农业标准,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转化入户, 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制定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长阳县农业局根据上级相关农业生产技术规程, 因地制宜编制并审定通过了《绿色食品大白菜高山栽培技术规程》、《绿色食品萝卜高山栽培技术规程》、《绿色食品辣椒高山栽培技术规程》、《绿色食品番茄高山栽培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结球甘蓝高山栽培技术规程》五个地方标准[4], 通过技术培训, 印发资料等形式传达给广大群众, 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种植技术水平;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体系。积极组织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 全面推行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监管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等“五统一”操作规程;加大“三品一标”的开发及认证工作力度。在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长阳县着力建设0.66 万hm2高山蔬菜、0.2 万hm2优质茶叶、0.2 万hm2优质柑桔、0.2 万hm2优质粮油、0.06万hm2魔芋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全力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提高了农业标准化水平, 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4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

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生产基地为重点, 加强田间指导, 严格监督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 及时违法违规行为, 在病虫防治、农产品集中上市等关键时期增加巡查频次。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加强基地生产管理, 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规范建立生产经营档案。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以农业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国家禁用农药为重点, 强化农药登记备案审批和市场监管, 加强农药使用指导, 严防超范围、超剂量使用。要大力推广农产品基地统防统治;在重点农时季节, 开展种子、农药、肥料等重要农业投入品专项打假和执法。建立假劣农资涉案线索移送机制, 以高压态势震慑违法犯罪分子[5]。

1.5加强农产品产地检测准出

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宗鲜食农产品上市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为重点时间, 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检测;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配置农残检测设备, 开展自律检测[5]。健全农产品监测档案, 对检出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基地实施重点监控, 限制产地准出并密切跟踪其流向和处置情况, 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消费市场。加强风险排查, 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 结合产地准出监管, 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

1.6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

以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环境, 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意识为目的, 规范经营者行为, 净化农产品安全市场秩序, 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面实行“4 有” (即有记录、有检测、有标志、有包装) 要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农产品经营者要建立农产品经销台账, 如实记录经销时间、品类、数量和销售对象。

2 加强能力建设, 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2.1健全监管网络

全面落实乡镇监管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渠道, 按照符合岗位需要、人员专岗专责的要求, 每个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确定1 名负责人和1 名专职监管员, 确保在岗履职;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基地监督员,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要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市县要规范建立基层监管人员档案, 加强监管队伍管理。在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实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与农技推广机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2.2加强条件建设

结合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验收”的要求, 落实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必要的办公设施和农残速测仪、冰箱、电子天平等监测仪器, 不断提升监管装备水平。

2.3强化业务培训

市县农业部门和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制定长期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 对监管人员实施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 结合“阳光工程”培训、送科技下乡等活动, 组织开展村组、基地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加强培训考核, 坚持持证上岗。建立健全业务学习培训长效机制, 不断提升基层监管队伍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2.4加强制度建设

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结合自身职责, 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监管、农业标准推广、田间巡查、监督检测、产地准出、质量追溯、诚信承诺、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和岗位责任、绩效管理、考核评价、奖惩等管理制度, 明确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 规范管理, 落实责任, 推进监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3 完善工作机制, 形成监管工作合力

3.1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统筹管理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畜牧水产、食药监、公安等相关部门参加工作会商调度和联席会议制度, 研究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项, 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积极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机制, 整体推进乡镇监管各项工作。

3.2县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管理指导

结合本部门其他职能工作、整合工作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对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综合协调管理。要认真统筹规划、统一部署落实乡镇监管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质量追溯、监督检测和管理考核等工作, 稳步推进农产品收购、保鲜、贩运、储存等入市前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要建立与食药监、公安、环保、工商、商务等相关部门工作联动机制, 综合推进农业产地环境监管、投入品监管、专项整治、监督执法、风险应急、诚信建设等工作。

3.3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

落实本地区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生产主体责任, 建立村监督员队伍, 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 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开展农产品基地准出、应急管理等工作, 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调配工作场地、经费和人员, 兼顾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乡镇监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6]。

4 加强组织管理, 切实强化工作保障

4.1加强组织领导

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 依法履行属地管理职责, 强化政策措施, 认真部署和推进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加强对乡镇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 切实解决好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办公场地、监管装备、机构和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实际问题, 监管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必须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确保基层监管工作正常开展。市县农业部门要把加强乡镇监管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把握当前有利的政策机遇, 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统筹谋划、扎实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4.2加强督促检查

县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 督办落实乡镇监管各项制度措施, 有序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对乡镇监管机构建设滞后、监管工作缺位、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较低或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 采取专函督办、诫勉约谈等方式及时督促整改;涉嫌渎职违法的, 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4.3加强管理考核

县级人民政府要制订明确具体的考核评价办法, 对乡镇监管工作进行年度考核, 并纳入县级政府对乡镇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4.4加强经验推介

各乡镇要认真总结, 及时报送相关信息, 大力推介典型经验、亮点;积极开展乡镇监管示范典型建设, 创新监管模式和制度机制, 充分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 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参考文献

[1]佟卫芳.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职业与健康, 2007 (07) .

[2]为了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J].公民与法治, 2009 (8) .

[3]孙政才.狠抓投入品监管强化源头治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J].中国动物检疫, 2007 (12) .

[4]陈芳莉.长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湖北植保, 2015 (01) :15.

[5]张爱东.宿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

上一篇:电话服务下一篇:学生探究能力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