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精选12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篇1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加快, 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期望又越来越高, 对农产品的要求“不再是吃饱, 而是要吃好、吃的健康”的问题[1]。而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 基层监管力量十分薄弱, 风险隐患还未完全消除, 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 形势不容乐观, 因此加快基层体系建设, 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 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2]。近些年来, 农药、肥料、兽药、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农资的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不断增加, 为解决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也因此导致农业生态与环境被破坏及污染、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 基础在农业, 必须正本清源, 必须首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直接面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 是实施农产品生产过程管理和质量安全源头控制的基础环节。因此, 加快基层体系建设, 已是当务之急,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 明确基层工作任务, 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1.1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 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及时掌握农药产品使用动态, 杜绝禁限用农药进入农产品生产环节;向农产品生产者广泛宣传农药等投入品使用规范和要求、禁限用农药产品品种、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规定, 增强生产者安全合理用药意识;以农产品基地和用药高峰期、采收前安全间隔期为重点, 加强对农药等投入品使用情况的监管, 及时处置违法违规使用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行为。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后, 乡镇监管力量大大削弱, 为保障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长阳县农业局充分调动县内农药零售商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直接面对农民的第一线优势, 大力推进农技农资结合、企业直销等农业投入品有效服务模式, 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的服务模式, 有效提升放心农资的配送能力和水平[3]。
1.2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
依法履行农业产地环境监管职责, 切实保护农产品产地环境, 以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为重点, 加强对工矿企业“三废”、农村集镇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排放区的日常监测, 防止污染农业产地环境[4]。通过调查我县农膜年残留量每年高达500t以上, 回收率约30% 左右, 残膜率达70% 以上;农药、肥料包装等废弃物每年达到100t左右, 回收率达不到10%;畜禽粪便年产生量每年达到约10 万t, 80% 没有正确处理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每年达到50000t以上。因此, 必须充分运用电视、广播及报纸等公众媒体, 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政策和法规;政府要利用经济手段和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垃圾资源回收利用, 开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1.3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服务
结合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 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生产基地为重点, 确定适用农业标准,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转化入户, 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制定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长阳县农业局根据上级相关农业生产技术规程, 因地制宜编制并审定通过了《绿色食品大白菜高山栽培技术规程》、《绿色食品萝卜高山栽培技术规程》、《绿色食品辣椒高山栽培技术规程》、《绿色食品番茄高山栽培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结球甘蓝高山栽培技术规程》五个地方标准[4], 通过技术培训, 印发资料等形式传达给广大群众, 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种植技术水平;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体系。积极组织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 全面推行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监管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等“五统一”操作规程;加大“三品一标”的开发及认证工作力度。在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长阳县着力建设0.66 万hm2高山蔬菜、0.2 万hm2优质茶叶、0.2 万hm2优质柑桔、0.2 万hm2优质粮油、0.06万hm2魔芋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全力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提高了农业标准化水平, 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4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
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生产基地为重点, 加强田间指导, 严格监督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 及时违法违规行为, 在病虫防治、农产品集中上市等关键时期增加巡查频次。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加强基地生产管理, 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规范建立生产经营档案。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以农业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国家禁用农药为重点, 强化农药登记备案审批和市场监管, 加强农药使用指导, 严防超范围、超剂量使用。要大力推广农产品基地统防统治;在重点农时季节, 开展种子、农药、肥料等重要农业投入品专项打假和执法。建立假劣农资涉案线索移送机制, 以高压态势震慑违法犯罪分子[5]。
1.5加强农产品产地检测准出
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宗鲜食农产品上市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为重点时间, 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检测;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配置农残检测设备, 开展自律检测[5]。健全农产品监测档案, 对检出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基地实施重点监控, 限制产地准出并密切跟踪其流向和处置情况, 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消费市场。加强风险排查, 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 结合产地准出监管, 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
1.6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
以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环境, 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意识为目的, 规范经营者行为, 净化农产品安全市场秩序, 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面实行“4 有” (即有记录、有检测、有标志、有包装) 要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农产品经营者要建立农产品经销台账, 如实记录经销时间、品类、数量和销售对象。
2 加强能力建设, 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2.1健全监管网络
全面落实乡镇监管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渠道, 按照符合岗位需要、人员专岗专责的要求, 每个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确定1 名负责人和1 名专职监管员, 确保在岗履职;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基地监督员,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要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市县要规范建立基层监管人员档案, 加强监管队伍管理。在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实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与农技推广机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2.2加强条件建设
结合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验收”的要求, 落实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必要的办公设施和农残速测仪、冰箱、电子天平等监测仪器, 不断提升监管装备水平。
2.3强化业务培训
市县农业部门和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制定长期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 对监管人员实施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 结合“阳光工程”培训、送科技下乡等活动, 组织开展村组、基地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加强培训考核, 坚持持证上岗。建立健全业务学习培训长效机制, 不断提升基层监管队伍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2.4加强制度建设
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结合自身职责, 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监管、农业标准推广、田间巡查、监督检测、产地准出、质量追溯、诚信承诺、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和岗位责任、绩效管理、考核评价、奖惩等管理制度, 明确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 规范管理, 落实责任, 推进监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3 完善工作机制, 形成监管工作合力
3.1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统筹管理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畜牧水产、食药监、公安等相关部门参加工作会商调度和联席会议制度, 研究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项, 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积极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机制, 整体推进乡镇监管各项工作。
3.2县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管理指导
结合本部门其他职能工作、整合工作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对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综合协调管理。要认真统筹规划、统一部署落实乡镇监管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质量追溯、监督检测和管理考核等工作, 稳步推进农产品收购、保鲜、贩运、储存等入市前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要建立与食药监、公安、环保、工商、商务等相关部门工作联动机制, 综合推进农业产地环境监管、投入品监管、专项整治、监督执法、风险应急、诚信建设等工作。
3.3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
落实本地区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生产主体责任, 建立村监督员队伍, 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 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开展农产品基地准出、应急管理等工作, 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调配工作场地、经费和人员, 兼顾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乡镇监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6]。
4 加强组织管理, 切实强化工作保障
4.1加强组织领导
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 依法履行属地管理职责, 强化政策措施, 认真部署和推进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加强对乡镇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 切实解决好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办公场地、监管装备、机构和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实际问题, 监管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必须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确保基层监管工作正常开展。市县农业部门要把加强乡镇监管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把握当前有利的政策机遇, 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统筹谋划、扎实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4.2加强督促检查
县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 督办落实乡镇监管各项制度措施, 有序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对乡镇监管机构建设滞后、监管工作缺位、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较低或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 采取专函督办、诫勉约谈等方式及时督促整改;涉嫌渎职违法的, 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4.3加强管理考核
县级人民政府要制订明确具体的考核评价办法, 对乡镇监管工作进行年度考核, 并纳入县级政府对乡镇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4.4加强经验推介
各乡镇要认真总结, 及时报送相关信息, 大力推介典型经验、亮点;积极开展乡镇监管示范典型建设, 创新监管模式和制度机制, 充分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 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参考文献
[1]佟卫芳.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职业与健康, 2007 (07) .
[2]为了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J].公民与法治, 2009 (8) .
[3]孙政才.狠抓投入品监管强化源头治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J].中国动物检疫, 2007 (12) .
[4]陈芳莉.长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湖北植保, 2015 (01) :15.
[5]张爱东.宿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
[6]顾存秀, 苏生平, 陆志坚等.做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J].上海蔬菜, 2014 (10) :15.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篇2
努力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姜安荣
(2006年11月9日)
同志们: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农业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新时期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今天,我们举办这个培训班,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职责,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我省的全面贯彻实施。
自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来,我省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贯彻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省厅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意见,在“福建三农服务网”、“福建农业信息网”、“福建农业法制网”、《福建农业特供信息》上,开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专栏。各地都先后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列入“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方案。泉州市人大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贯彻座谈会,南平市农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和东山、邵武、武平、沙县、大田、漳平等县市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
与此同时,各地积极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培训。省
厅在7月28日举办的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培训会议上,组
织有关市、县(区)农业部门的领导和有关企业的负责人学习了《农
产品质量安全法》;8月2日,省厅党组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专题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邀请农业部市场信息司张玉香司
长到会作讲座和辅导,安排各设区市分管领导和全厅干部职工参加
了学习;9月11-13日举办的全省农业行政执法培训班,将《农产
品质量安全法》列为重要培训内容。厦门、福州、沙县农业局等也
通过举办培训班、强化市场监督、进行专题宣传等多种方式,加大
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学习和宣传力度。
省里还举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周活动,在《福建日
报》上刊登了姜安荣厅长的署名文章和记者专访等,在厅内制作了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知识墙报、大型宣传拱门,悬挂了宣传气
球。10月27日,省厅与福州市农业局在福州市永辉(杨桥)超市
联合举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现场咨询活动,新华社、农民日
报、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州电视台、福州日报
和福州晚报等新闻媒体作了现场报道和采访。此外,还约请了福建
电视台在近期制作、播放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专题片。
前一阶段,我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学习和宣传方面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扩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社会上的影响,营
造了一个有利于新法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深入贯彻实施这个法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就进一步抓好下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
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命
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公众健康放在突出位
置,强调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
业,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该法从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出
发,针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点,确立了一系列
法定基本制度:明确规定了政府统一领导、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
监管、其他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制;进
一步明确了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强制实施制度;确立了农产品产地管
理制度;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确立了农
产品包装和无公害农产品、优质农产品的标识管理制度;明确规定
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发布
制度;规定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这些法
定基本制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严格贯彻执行好这些法
定制度,对于规范农产品生产、销售行为和秩序,从根本上解决农
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保证公众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贯彻实施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
求,是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
保障,是提升我省农产品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是农业部门履行法定监管职责,推进农业依法行政的紧迫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增强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做好法律实施的各项工作。
二、扩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各级农业部门要把组织指导学习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通过开设专栏、制作和发放宣传资料、进行现实的案例教育、组织人员到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现场咨询等方式广泛宣传。要注意突出重点,要围绕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体制、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生产记录制度、包装与标识制度、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检查制度、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大张旗鼓地开展学习宣传,使法律的基本制度和各项规定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培训,明确责任义务。
一是各级农业部门的领导要带头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深刻领会法律精髓,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兴农的自觉性。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本单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质检和技术推广等工作人员,认真研读法律原文,全面弄清各自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同时,各级农业部门在做好法规知识培训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有关人员的思想作风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育,提高依
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举办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训,对所辖的基层农业机构、生产销售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有关人员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知识培训,促使各行为主体知法、懂法、守法。
四、完善法规,建立相关制度。
一是各级农业部门要对现有的法规和规章进行清理,凡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不一致的,要及时提请各级人大和地方政府进行修订或废止。二是认真学习贯彻农业部的有关配套办法,尽快制定我省相应的实施办法。省厅从8月份开始,已着手调研、制定与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的配套制度,目前已完成《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的方案》的制定,并开展了全省农业系统质检机构状况的调查。下一步,要尽快制定我省相应的实施办法。三是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必须坚持从源头抓起,切实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四个方面的监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程监控,为此,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做好农产品产地调查的准备工作,并建立起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监测、监督抽查、信息发布、生产记录等相关制度,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即将发布的部、省配套办法得以顺利实施。
五、增进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贯彻实施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需要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为此,各级农业部门要主动加强与食品药品
监管、卫生、质检、工商、环保、经贸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沟通渠道,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效率。市、县农业部门要尽早确定本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牵头机构,协调好本部门技术推广、执法和认证检测等机构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加强配合协作,共同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加快制定出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并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指导。要主动配合工商等有关部门,对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进行定期监督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的实施工作,要结合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切实抓好我厅承担的生猪、禽类、鲜牛奶、蔬菜、茶叶等农产品的省级抽检任务。各地要重视做好农产品质量的例行监测,及时、如实地报送检测数据,为社会提供放心的食品,确保公众农产品消费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担当 篇3
众多研究三农的精英齐聚一堂,探讨农产品安全,展现了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的新风貌,展示了河南农业发展的新希望。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当前农产品安全环境越来越脆弱,安全问题已成为事关国家发展的重要民生问题,本次论坛思路开阔、立意深刻、用心良苦,既是对三农问题全新的理性思考,也是对三农工作实践的新探索。我们有责任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安全生产和消费,凝聚各方面力量,形成社会正能量,建设和谐美好的新生活。
农民日报社总编辑 孙 林
现在广大群众对农产品安全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快捷的信息传播途径使得农产品安全问题更易暴露,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更需凸显,《农产品安全专刊》的创办很有必要,正当时。专刊的创办也体现了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一种媒体的责任担当,希望专刊多角度深度关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时报道涉农企业在质量安全方面的好理念、好做法,传递正能量。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 罗 斌
当前我国农产品总体上质量有保障,消费安全可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处于稳中有升、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产地环境污染、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生产经营管理粗放和违规使用添加剂是造成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解决食品污染的关键,要找出污染源,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起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和以预防为主的管理机制。
河南省农业厅厅长 朱孟洲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本次论坛的举办,对于提高河南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质量安全意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创造安全农产品生产的优良环境,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坛也为政府、业界企业家、行业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
河南省畜牧局副局长 王全周
我们将强化宣传教育,不断增强涉牧从业人员的诚信守法意识,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监督参与意识;强化主体责任,监督指导涉牧企业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自觉履行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断增强企业自律自控的意识和能力;强化监测监管,重点开展风险监测预警,加大对禁用物质、激素类和抗菌药物等重大风险隐患的监测排查,不断增强监测检验对质量监管的支撑能力;强化案件查办,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大大要案查办力度,增强对从业人员的警示震慑作用。
河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 刘国卯
河南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情况良好。特别是2012年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在较高水平。今后的重点任务是把农业标准化工作具体化,强化监测体系建设,加强省、市、县三级及基层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监测,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以专项整治为重点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案件等。
河南省公安厅治安行动支队调研员 刘长顺
农产品不安全,就没有食品安全!因此,惩治涉农犯罪,不能仅仅着眼于种养殖、生产、加工环节,还要加大对储藏、运输、销售等各相关环节的监管与打击力度,形成对农产品和食品犯罪的全环节打击,摧毁整个利益链条,坚决保卫群众餐桌安全!
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总编辑 杨秋意
为维护农产品市场消费安全,推进涉农企业品牌塑造,企业健康发展,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决定联合广大涉农企业,秉承开放办刊理念,共同树立农产品安全品牌形象,架起企业与政府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安全专刊这个阵地,打造一批全国农产品质量信得过的知名品牌,以推进中国农业健康发展。
雏鹰农牧集团副董事长、首席质量官 侯五群
农产品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全。作为农业企业,雏鹰农牧经营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是一种良心。因此,凭良心做事,用良心经营,从源头上把好产品质量关,是生产者和加工企业的责任。作为中国第一家养猪上市企业,我们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正是大家的关注关心,企业才走到了今天,我们也愿意担当这份责任,给广大群众提供绿色、健康、安全的农产品,保证他们吃得放心、安心。
郑州兰博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孟连军
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健康与生命,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和松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只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也才能走得更远。让消费者多一份理性选择,让企业多一份社会责任,科学指导、绿色防控、低碳环保,农产品安全,我们责无旁贷。
河南黄河稻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贾凯峰
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和国外先进国家地区相比,国内的农产品不缺数量,缺的是标准、品质和品牌。黄河稻夫全心致力于安全农业、健康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才取得了较好成效。农业、农产品是一个良心工程,相信在各位企业家的辛勤耕耘下,河南会涌现出更多中国乃至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皇甫幼宇
伊赛公司始终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食品生产的首要任务,通过抓创新,用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抓源头,保障生产全程无污染;抓细节,形成具有伊赛特色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实施“1101工程”,使伊赛员工达到1万名,带动10万农民养牛致富,让1亿中国人吃上伊赛安全、营养、健康的放心牛肉。
河南三高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夏继会
三高农牧始终把发展“优质、安全、高端”食品作为企业目标,把“高品质、高标准、高效率”作为企业理念,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做一个良心企业。食品安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作为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100家绿色食品示范企业之一,三高农牧深感责任重大。
怀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康明轩
怀山堂公司十分重视产品标准化和安全管理。为提升怀药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公司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在整个生产链条中实现了从耕作、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到贮存的统一组织管理,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种植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
食品安全大于天。如果我们农产品加工企业不自律,很可能每天自己都会吃到很多“问题食品”。在这里,怀山堂公司首先保证,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会坚持安全管理的原则,确保我们的产品质量安全。
河南三色鸽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德中
农业企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做好了,是对社会负责,做不好,就是对社会的危害。当前社会上对一些产品不信任,有很多担心,这是由于政府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宣传力度还不够,百姓获取这些信息的途径又不畅通,需要有更好的平台和方式解决。
河南裕嘉新农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牛 佳
作为农业生产企业,自觉接受行政部门的检查监督是好事,不是坏事。经此过程,企业才能真正了解行业标准,熟悉相关政策,与政府建立互动机制,也可以更真实地展示企业形象。裕嘉公司在养猪行业规模不算大,但一直在凭良心做事。
郑州天宇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传林
安全是相对的,不能一边倒地讲安全,也不是一讲安全就要把某一方打倒。安全还是一个心理导向问题,要辩证地看,如果普通百姓的心理在媒体引导下偏向一方,必然产生健康恐惧。要解决三农问题,无论是企业还是媒体,首先必须实事求是,要讲真话,做真事,真心实意为农民服务。
河南太平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贺保禄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篇4
坚持”保质、增量、树品牌”的思路,狠抓检测、监管能力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产地准出和监管示范县建设,历年来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牵头负责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行业协作,注重面上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保证了安全监管全覆盖。二是强化检测能力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区县质检站建设,并通过计量认证,检测室检测参数达350个以上。2013年,获全国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大比武种植业类第一名、“五一劳动奖章”。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强化“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实施无公害水稻、茶叶、黄瓜山梨等五个产业产地整体认定,认证面积63万亩,累计认证“三品一标”127个。重点在国家级、市级和区级等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场,推行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四是强化质量监管。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去年监测农产品平均合格率99.56%。建立协查联动、信息共享、例行监测等监管机制,联合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专项活动,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试题4.22 篇5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_____。
A次级产品;B初级产品;C植物产品;D动物产品
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根据______发展水平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及时修订。
A科学技术;B农业生产;C生产技术;D基础建设
3、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机构必须由______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
A 县级;B 市级;C 省级;D乡(镇)级
4、_______ 农业行政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可以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进行查封、扣押。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C 乡(镇)级以上人民政府;D国务院
5、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需要在______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协调下进行。
A市级;B 省级;C 县级;D乡(镇)级
6、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______年。
A1年;B2年;C3年;D 5年
7、进行质量检测过程中,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同级________管理部门。
A食品药品监督; B食品监督; C药品监督; D工商
8、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设立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______部门报告。
A当地政府; B工商; C质量监督; D农业行政主管
9、进口的农产品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 ______进行检验;未制定之前,可以参照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的国外有关标准进行检验。
A 食品质量安全标准;B 卫生质量标准; C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D食品卫生法
10、.销售的农产品未按照规定进行包装、标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_____元以下罚款。
A1000;B2000;C3000;D50001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依法经_____认证合格。
A质量;B计量;C技术;D检验
1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因检测结果不实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依法承担______。
A刑事责任;B赔偿责任;C民事责任;D法律责任
13、_______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改善农产品的生产条件。
A市级以上;B 省级以上;C 县级以上;D国家
14、______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指导。
A县级以上;B省级以上;C市级以上;D乡(镇)级以上
15、______应当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A 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B 当地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C农业高等院校;D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20分)
1.监督抽查检测应当委托符合条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抽查的农产品,下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需要另行重复抽查。()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出具检测结果不实,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造成重大损害的,并撤销其检测资格。()
3.对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兽医器械,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许可制度。()
4.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度。()
5.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赔偿责任。()
6、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规定农作物从第一次施用农药到收获时应间隔的时间()
7、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销售的农产品有违反规定的,消费者可以向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销售者责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权追偿。消费者也可以直接向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要求赔偿。()
8、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未建立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农产品生产记录的,或者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万以下罚款。()
9.使用农业投入品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10、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参考性的技术规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20分)
1、什么是农产品市场准入制?
2、什么叫无公害农产品?
四、简述题(30分)
农产品质量安全倡议书、 篇6
一、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用合格产品和优质服务回报社会,增强消费者信心,让人民群众放心。
二、积极参与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推广,严格执行国家农产品安全标准和行业标准,履行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管理责任。
三、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和使用管理,决不使用禁用农药、兽药、肥料、饲料,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要求,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强化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健全管理档案,做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
五、认真落实农产品包装标识法律规定,坚决杜绝伪造、冒用、逾期使用及超范围使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
六、自觉服从政府监督管理,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维护企业品牌和行业形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让我们共同承担起农产品安全的神圣责任,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为构建和谐消费环境、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业部)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药 篇7
1 肯定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上的作用
农业病虫害一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原因, 往往给农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化学农药的问世, 对防治农业病虫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必须肯定农药在保证农业丰产丰收上的贡献巨大;就是将来在防治农业病虫害当中, 农药仍是不可缺少的。那种认为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就不能使用农药, 甚至将来要停止使用农药的想法, 只是一家之谈, 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
2 必须承认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所引起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 年产原药40万吨, 制剂100万吨, 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2位。我国生产的农药品种, 杀虫剂占70%以上, 而杀虫剂中高毒农药又占70%以上, 农药品种不合理, 高毒、剧毒农药占的比例过大, 再加上剂型及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 使农药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人畜中毒事故时有发生。据了解, 中国卫生部在2001年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85起, 15 715人中毒, 146人死亡。由于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 遭到国际上“绿色壁垒”的抑制, 被拒收、退货的现象时有发生, 不仅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 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外贸信誉。
长期大量使用农药, 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大量天敌被杀伤、昆虫产生抗药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因此, 在肯定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中贡献的作用时, 还必须清醒的看到, 农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非常严重。
3 对农药的现状进行科学的改进
农药对环境、农作物的污染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对这一问题既不能视而不见, 也不能全盘否定, 我们必须在承认其作用的基础上, 采取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措施, 以解决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天敌的杀伤等问题。
3.1 国家宏观控制, 改变农药品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国家农药生产管理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 严格限制高毒农药原药及制剂的生产, 从源头上杜绝高毒农药进入市场, 农药鉴定所应限制高毒农药原药和制剂的登记注册。
3.2 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力度
农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力度, 坚决执行国家公布的相关法规和条例, 严格审批和管理农药销售网点的农药销售工作, 对严格限制和使用的农药, 不得随意销售, 对不具备销售条件的销售点, 坚决予以取缔。
3.3 加强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
检测部门应全面、系统地对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 尽量避免农药对农作物的污染;污染后的农产品, 坚决制止上市销售。
3.4 积极研制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农药
国家相应部门应大力支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农药生产厂家积极开展新型、高效低毒农药的研制与开发工作, 为生产不断提供新型、高效、低毒的农药, 逐步取代高毒、高残留农药。
3.5 改变农药施用方法, 控制使用时间
农药使用方法不当是造成农药残留的重要原因。因此, 适当改变农药的使用方法, 可以避免对农作物的污染, 如用敌敌畏熏蒸的办法防治保护地的黄瓜蚜虫、白粉虱、红蜘蛛等, 可以有效控制几种害虫的发生, 黄瓜经检测无任何残留存在。此外, 如采用烟雾剂等可以避免农药残留问题。某些农药采取控制使用时间, 完全可以使农作物在采收时, 农药化学成分已经消解, 也就不会造成农药残留问题, 但必须在规定的采收期之前允许的时间内用药。而有些农药由于在农作物及环境中消解缓慢, 还容易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积累, 故坚决不能使用。
3.6 加强科普宣传, 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对农药知识的全面宣传, 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农药的特性, 学会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同时, 加强农民的职业道德教育, 让他们自觉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向社会提供合格、安全的农产品。
4 结语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害不可缺少的重要武器, 不能因为它存在某些缺欠就说“化学农药命当休矣”, 更不能因为它重要, 就对其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必须在客观评价农药作用的同时, 认真的寻求对农药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 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积极研究探索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达到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探讨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农药的科学使用, 并对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上的作用进行了评价。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篇8
1立足自身, 做一名学法、懂法、用法的农安人
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 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 根据宪法和法律, 制定的行政规范的总称[6]。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做作业人员, 要树立正确的法律法规意识, 不断用法律法规知识充实自己, 在监管工作中做到认真学法、基本懂法、科学用法。
1.1以学习为手段, 工作中知法懂法
2015年4月24日, 习近平主席颁布第21号主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围绕最严谨的标准, 最严格的监管, 最严格的处罚和最严肃问责的要求, 切实化解食品安全治理的难题, 以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新《食品安全法》中对涉及食用农产品的内容有较大调整, 第2条增加了“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有关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有关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对农业投入品作出规定的, 应当遵守本法的规定”, 明确了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的适法依据。新《食品安全法》第49条增加“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从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用和限用3个方面提出要求。既要掌握“安全间隔期”[7] (安全间隔期是指作物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时所需间隔时间, 是自作物最后一次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残留限量 (MRL) 以内所需的最短间隔时间) 和“休药期”[8] (休药期也叫消除期, 是指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乳、蛋等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的基本概念, 又要熟悉国家或有关部门关于禁限农业投入品的有关规定。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法规及农业部194、199、274、1157、1586、2032号公告, 农业部相继对33种农药、29种兽药、39种渔药作出了禁止使用规定, 对17种农药、8种兽药和5种渔药作出了限制使用规定。2017年7月1日起, 我国禁用的农药品种将达38种, 限用的农药品种将达19种[9]。新《食品安全法》第88条增加“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 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 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4 h内申请复检, 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 规定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不认同的处理方式及申请复检的有效时限, 同时明确了抽检机构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
1.2以法律为准绳, 工作中善于用法
食用农产品种类多, 一些产品处于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之间的模糊区, 难以界定, 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复杂、监管责任主体不明确等是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难度大的客观原因[10]。化解这些问题, 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理解法律法规中明确的基本概念。《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规定“本法所指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 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农业部食药总局《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农业活动”既包括传统的种植、养殖、采摘、捕捞等农业活动, 也包括设施农业、生物工程等现代农业活动[11]。“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是指在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以及经过分拣、去皮、剥壳、粉碎、清洗、切割、冷冻、打蜡、分级、包装等加工, 但未改变其基本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的产品。二者将食用农产品和农业活动的概念科学界定, 便于日常监管工作中确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对象。二是依法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新《食品安全法》第4条增加“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 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只明确了从事食用农产品生产的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责任相比, 新《食品安全法》明确的经营主体的范围更为广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可依据新《食品安全法》把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通过法律知识宣传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培训、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和承诺书等, 落实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三是用好新《食品安全法》增设的处罚手段。新《食品安全法》第123条增加“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 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外, 可以由公安机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刑事拘留在食用农产品生产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威慑力, 可加强宣传, 便于农业执法工作的推进。
2创新举措, 抓好食用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管控
2.1抓好食用农产品生产产前管控
2013年12月24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 基础在农业, 必须正本清源, 首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要用“四个最严”,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的源头在农产品,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在农业投入品。因此, 抓好食用农产品生产产前管控, 重点是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管理[12]。一是建立健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遵循“便于农民购买、便于监督管理”的原则, 结合地方产业特色, 科学规划布局区县、乡镇2级高毒农药定点经营门店, 将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制购买制度落到实处, 乡镇基层监管机构要对各定点经营户的高毒农药品种登记备案, 同时摸清农业投入品经营门店基本情况, 建立农业投入品监管台账。二是建立农业投入品日常监管制度。农业投入品日常监管工作要做到“全覆盖、有重点”。“全覆盖”就是要对农业投入品监管台账上统计在册的投入品经营单位全面开展有计划的日常监督检查, 排查安全隐患, 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有重点”就是对易造成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的高毒农药加强监督管理, 通过日常巡检督促落实实名制购买制度。对未按要求落实的高毒农药经营门店应取缔经营权限。切忌高毒农药经营门店建立“迎检式”“敷衍式”制度。
2.2抓好食用农产品生产产中管控
食用农产品生产产中质量安全管控可从农业品牌认证、生产记录规范管理2个方面入手。农业品牌认证是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有效途径[13], 通过“三品一标”品牌认证, 依据品牌认证相关的管理办法建立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措施, 确保产品质量可靠。生产记录档案是食用农产品产中质量安全控制追踪溯源的基本资料, 通过建立规范完善的生产记录档案, 便于掌握生产中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农事活动的基本情况。生产记录档案的编制应做到内容精简便于填写且包含法律规定的生产记录关键要素。涪陵借鉴各地经验2015年新编制了600册生产记录档案, 主要内容包括田块基本信息、施肥情况、施药情况、采收情况、销售情况和其他农事记录6个方面29个要素, 内容全面, 关键要素基本覆盖, 生产记录档案的编制对推动涪陵区农业标准化生产、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3抓好食用农产品生产产后管控
食用农产品生产产后质量管控工作重点是抓好监督监测和质量追溯。抓好这2个方面能够基本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合格和产品流向可追踪。抓好监督监测, 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农残速测工作的风险预警作用, 通过开展日常监督抽检和数据分析报送, 及时掌握各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状况。基层农残速测工作开展可通过建立“两证+三单”工作制度确保其规范运行。一是建立农产品抽检人员 (监管员证) 和检测人员 (速测室上岗资格证) 系统专业培训执证上岗制度。二是建立农残速测工作全流程“三单” (即农残速测抽样单、检测原始记录单和检测结果报告单) 可溯源制度, 确保开展的农残速测工作科学、公正。对检测中不合格率较高的生产单位加大监督抽检和日常巡查力度。抓好质量追溯, 重点是建立“一个平台+两个制度”。即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产地准出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将互联网信息融入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 建立“互联网+农产品监管”工作新模式[14]。通过建立追溯管理平台,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企业基本信息和农残检测数据库, 便于对农产品生产单位产品自检和乡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监督抽检情况实时掌控。安全的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 也是监管出来的, 通过建立完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淘汰劣质的食用农产品, 提升优质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 确保优质优价。
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篇9
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 启动7个专项治理行动, 上半年全国农业部门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40万家, 查处问题2.3万个, 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84起。查获假劣农资1300多吨, 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 向社会公布典型案例23个。在“菜篮子”主产区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抽检饲料样品6978批次, 淘汰1/3的饲料企业, 落实六项奶源监管措施, 现场检查奶站5925个、生鲜奶运输车2870辆;出台兽药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公告, 强化了对全国1.5万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管;启动渔用投入品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
风险防范能力逐步提升。在主产区认定145家风险评估实验站, 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将例行监测范围扩大到153个大中城市、86个品种、94个参数, 基本涵盖主要城市、产区、品种和参数, 把“菜篮子”和大宗粮油等12类农产品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范围。修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 扩大舆情监测范围。开展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 启动实施了重金属污染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工作。
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会同卫计委发布了2014版食品中农残国家标准, 涉及限量指标3650项。新制定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38项。推广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新创建“三园两场”1600个, 创建标准化示范县48个。新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9700多个, 认证农产品总数达到10.6万个。
监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队伍、能力建设。目前全国有75%的地市、60%的县市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同比分别提高15%和10%。落实质检体系建设投资12亿元, 支持建设385个农产品质检机构, 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
生猪标准化养殖成效显著, 猪肉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是推进现代畜牧业的重要举措。2007年以来, 农业部以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建设项目为抓手, 大力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在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 8年间共投入中央资金200亿元, 累计支持超过6万个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扩建。项目实施以来,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迅速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进程明显加快。
规模养殖加快推进。在项目的支持和带动下, 全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数量大幅增加, 规模养殖比重快速提高。2013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超过25.5万个, 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40.8%, 比2007年提高19个百分点。生猪规模养殖场抵抗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 成为稳定猪肉市场供给的中坚力量, 2013年全国猪肉产量5493万吨, 比2007年增长28%, 年均增长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篇10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GAP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从解决温饱到追求品质, 从而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 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利益, 不断使用化学肥料以及生物制剂, 甚至添加国家禁用的原料生产农产品, 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由于工业污染的增加, 农产品生产的环境越来越受到威胁;工业带来的污染, 人们生活导致的污染, 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 以及科技发展带来微生物的污染, 使得农产品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很高的地方, 怎样控制其农产品安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管的大环境
1. 目前农产品安全监管的成绩
(1) 政策法规体系已经形成
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以《食品安全法》为主导, 以《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产品质量法》《动物防疫法》《农药管理条列》《兽药管理条列》《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列》等数部单行的有关食品安全法律以及诸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中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构成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框架。先后出台了《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和《农药管理条列》等法律法规。农业部从2001年开始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并出台了73项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 并确定京、津、沪、深四大城市为试点城市, 这标志着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2]、经营步入标准化轨道。各地制定了以本地名特优农产品为主体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一些地方性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 以及一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国家已相继颁布出台了《种子法》《农药管理条列》《兽药管理条列》《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列》等农业投入品监管的法律法规。
我国政府已制定农业国家标准400余项, 行业标准1200余项, 无公害食品标准199项, 农业地方标准1.6万余项, 标准范围从农作物种子、种畜禽发展到种植业、畜牧业、渔业、饲料工业、农机化、农村能源与环境、农业高新技术等各个领域, 标准的内容从原来的产品标准延伸到关键技术以及加工、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
(2) 各级管理机构已经初步建成
我国是CAC的成员国[3], 并在国内成立食品法典委员会协调领导小组, 由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参加, 办公室设在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研检验所。国家经贸委实行“三绿工程”行动计划;组成全国农业标准化委员会20多个[4]。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管理机构, 已经建立了以国家质检总局所属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行使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为中心, 各级标准化管理部门组织的农业标准化管理系统。初步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构成的农产品安全体系框架。
2. 目前农产品安全标准监管存在不足
国家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虽然积极努力, 加大对从生产源头到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的全过程监管, 但是我国的《食品安全法》是1995年出台, 存在很多与现实不适应的问题。主要有:涉及农药的种类和农药残留指标远低于国际食品法典规定的标准;没有规定假冒伪劣食品销售者提供原料及其它材料者予以处罚的内容, 这是在规范食品市场法律上的重大缺陷。消费者关心的、国际市场上也关心的食品安全是农产品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而现行的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未能涵盖所有农产品;《食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的调整范围不包括种植、养殖所获得的产品, 即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产品不受法律约束。农产品特别是狭义上的初级农产品的质量监督问题, 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国家已相继颁布出台了《种子法》《农药管理条列》《兽药管理条列》《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列》等农业投入品监管的法律法规, 但已有的法律法规主要针对农业投入品的生产行为要求和农业投入品本身的质量标准要求, 缺乏对农业投入品安全性和适应性以及使用行为的监管。《种子法》等农业投入品管理法规侧重的是投入品本身质量的控制, 缺少一个法律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主要从保证农产品安全出发侧重使用环节的管理。在农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尽管有一些相关的法规, 但都是针对某一农产品或是处在某个层面上的管理, 还没有针对农产品全过程进行控制的、全面管理的法律。1996年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农业部下发《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和农业监检工作, 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 农业标准化才逐步推开,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与国外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相比, 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还存在许多不足:农业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中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和统一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交叉重复, 技术指标要求不一, 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不配套;标准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差;适应加工的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不完善;农产品保鲜、储藏、运输标准数量不足;农产品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空缺;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农药、兽药等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与国际标准不接轨。
对于有的产品既出台了国家标准, 又出台了行业标准, 同时也出台了地方标准。标准之间关系混乱不协调, 各自要求的项目和指标不同, 有的相差很大。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管的相关策略
针对目前大环境的不足, 根据自身农产品生产的专业组织化程度高, 可以制定以下相关策略:
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从法律法规上保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 有法可依。针对存在某些违法行为, 加大惩罚力度, 使违法者不敢贸然行事, 增加其违约风险。理顺各个部门的相关责任及关系, 必要时可以成立综合执法部门, 有利于执法, 从而杜绝多头管理或者大家都不管的局面。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制定。
2. 农产品产地的管理。
地方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对农产品生产用地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对土地是否适宜种植食用农作物作相关的评估, 分类规划并指导土地的生产农作物的种类。对废弃工业用地转农用地要组织专家进行相关评价并进行指导。严格检查工业用地转农业用地的生产情况, 并对其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跟踪, 从而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生产的安全。
3. 农药的生产、使用的管理。
农药的生产实行严格的许可制度, 毒性越高, 审查越严格, 经销许可的证书级别越高;采取措施促使农药经销商向使用者承诺可以安全使用农药。对于毒性较高的农药, 其销售采取许可、登记制度, 并且有一定的可追溯性;对于其使用者, 必须经过相关机构的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后, 才可购买和使用农药, 其生产过程要有严格的记录。采取措施鼓励农民使用低毒或无毒的农药, 因此, 政府要动用财政进行相关补贴, 促进农民使用低毒或无毒农药的积极性。
4. 农民的培训。
增加农民的相关知识的培训及宣传, 使农民了解农用生产资料的使用范围, 以及抵制使用高毒农药的常识。加大对农民的农产品安全的法律宣传, 使其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自觉使用国家规定的农药等生产资料。
5. 强化地方政府对农产品生产安全的责任。
各级政府要建立统一权威的信息发布体系, 引导具有优势的农产品进行产地、产品地理标识的认定;引导组织化程度高的农产品生产组织进行相关的认证, 采取措施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按照GAP生产模式进行生产。
6. 促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
探索有利于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相关模式;结合农业产业组织的发展以及政府加大对农村的社会保证体系的建立。建立不仅仅是“公司+农户”或“龙头企业+农户”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
7. 强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对所进入的供应商进行资格认
定, 并且可进行不定期的实地考察, 实行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田到消费者的连锁责任制, 一旦发生农产品安全事故, 很容易查找出责任工序或责任人。加大惩罚力度, 对获得认证的农产品生产组织的违规, 取消其认证标识, 并永远不得再次申请认证。其违规信息纳入企业信息库, 与企业的信用制度一样与企业的其它方面一起捆绑。
8. 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及农产品身份证制度。强化对农产品标签的管理, 推行订单农业的生产模式。
小结
在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很高, 国家在某些方面关于农产品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管理部门分散的情况下, 可以尝试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 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机构, 或者设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综合部门, 协调各个执法部门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大力推行农产品生产组织的各种认证;鼓励农业生产组织按GAP模式进行相关农产品生产;加快优质农产品产地、产品地理标识的认定步伐;批发市场负责连锁责任, 及农产品身份证制度等措施, 这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很好的监控。
参考文献
[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对策措施, 田世英, 中国农业信息, 2006.02.
[2]国外无公害农产品全程管理的经验, 郭建强, 付蓉, 农业科技管理, 2006.06.
[3]美欧食品安全管理和国际食品标准评估体系解析, 李正明, 食品科技, 2004.04.
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篇11
1.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公主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利国惠民的民生大事,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市里成立了农产品质量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并制定了《2010年公主岭市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和《关于全市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上下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市农业局成立了以农业局长为组长,6个相关科室和相关站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在农业局单独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制定并以局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公主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农药管理工作方案》,与各相关生产经营企业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2.强化“四基”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2.1抓法规宣传,打好群众参与基础 通过电视台、农业信息网、广播电台、召开专题会议、印发宣传材料和宣传图片、举办宣传周活动、开展政策法规及农业技术培训等多种有效途径,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安全知识、生产技术普及到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为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010年9月,制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专题片,在市电视台连续播放了一周时间。农业局主要领导在电视上做了农资市场清理整顿讲话。同时,印制了《食用农产品安全消费》2000余册,订阅了农业部主办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等有关刊物。一年来,共培训农民、基地、企业人员1.2万人,印发宣传图片和宣传资料5.1万份,举办电视宣传5次,开展政策法规和培训2期。2011年初,在政府宾馆培训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人员280人,营造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农民自为”的良好氛围。
2.2抓农产品认证,打好标准化生产基础 结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地建设,公主岭市在蔬菜、粮食作物、畜牧业发展上建立了10大基地。同时,认真组织申报和认证“三品一标”。目前,全市共有绿色食品企业7家,绿色食品21个,种植基地36万亩;有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10个,种植面积21万亩;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84个,种植面积15万亩。
2.3抓投入品质量,打好准出准入基础坚持常年整治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市场整治与监控相结合,深入持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农药管理年活动。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全面建立进销台账、标签标识、质量追溯管理等管理制度。同时,加大农业投入品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销售五种禁用高度农药行为。2010年,全市共出动车辆372台次,出动执法人员680人次,检查农药、种子、肥料市场118个,检查经营企业44家,检查经营业户589家,清理整顿农产品市场12个,共立案审查各类案件45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78万元。
2.4抓体系建设,打好安全保障基础 一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按照省发改委批复的《公主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项目》要求,2009年利用60天时间,新建实验室304平方米,改造办公室196平方米;利用3个月的时间,配置检测仪器设备52台(套),配置流动检测车一辆,办公电脑6台及多媒体系统四位一体机等。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0万元都已到位。按照项目“四制”及“领导安全责任制”原则。到目前为止,项目的土建工程、实验室附属设备及52台(套)仪器设备都已到位并完成调试,并取得了项目的规划、土地、环保、消防、人防等手续。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实验室后续工作,对技术人员进一步培训,争取早日通过验收。该项目由于进展快、把关严,多次受到省农委领导的好评。二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市农业局制定了“農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等制度。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局属各执法单位做到执法公开、公正、透明,不办人情案。四是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市农业局参加了第二期全国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培训班,组织检验技术人员参加了吉林省首届农产品质检体系检测人员技术培训班,另外还选送三人(次)到省农检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技术培训,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队伍素质。
3.突出“五个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紧紧围绕生产过程,适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突出问题能管住,关键措施能到位。
3.1突出重点农时 在农时关键季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和打假护农行动。2010年,在备春耕生产期间,公主岭市农业局相关执法单位联合行动,以打假护农保春耕为中心,开展种子市场、农药市场、肥料市场专项治理,共出动检查车辆45车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300多家,农产品批市场10个。2011年,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3.2突出重点区域和品种 加强投入品批发门店和较大的零售经营店,如铁北农资市场、客运站农资市场、50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种子经营企业和八达、瑞野等大型农药生产企业,以及种子、农药、肥料、农产品生产销售记录、包装标识、质量标志等执法监管,确保全市肥料、种子、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100%监管。
3.3突出重点环节 从使用投入品到收获,各个环节都纳入监测范围。抽出10人对全市10个蔬菜生产基地、5个蔬菜棚膜园区、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实行了监管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头。
3.4 突出重点检测项目 对市场上销售有代表性的以及群众反映较多、问题突出的区域或企业品种进行重点抽检,每个季节对蔬菜等重点产品抽检一次,每次不少于20个样品,每次检查结果汇总分析,及时上报。在3个蔬菜棚膜园区设置了3个常态化监测点,为实现市场准入制度奠定了基础。
3.5突出重点节日 在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执法人员对区域农贸市场的瓜果、蔬菜等农产品进行执法检查,确保重要节日无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4.注重“三个检查”,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
4.1查主体资格 从规范农资经营主体入手,对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企业以及农资经营企业的资质、基地、营销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实施动态管理和跟踪监督,严把农资产品准入关,并建立黑名单制度,有违法行为的永远不得经营。一年来,对全市298家种子和210家农药经营业户进行彻底清理,从严查处不具备资格的违法行为,会同工商部门依法取缔无证照经营15家,对25家经营资质不全的进行了限期整改。
4.2查包装标识 以种子、肥料、农药等主要农业投入品为重点,严厉打击一品多名,登记内容与外包装物标识不符、与质量标准不符,经营过期失效和超范围经营的行为。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篇12
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县应成立由县农业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抓,科室负责人具体抓,下设办公室由质检科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联系。二是完善监管的工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层层签订监管责任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细化考核指标,并纳入县党委政府年度考核。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情况,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并与各行政村签订目标责任书。
2 加强监测体系建设
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一是充分发挥好质检机构在监管执法中的作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必须进一步向下延伸至乡镇,最好延伸至村。县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在乡镇或村设监测点,重点负责乡或村级农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基地及分散农户上市农产品质量抽检,从而确保在源头上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二是按照“指导、服务、监管”三位一体的要求,在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内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及检测室,落实1名及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兼职监管员,在此基础上各行政村和主要种养殖基地也要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并对监管站负责人、检测人员、监管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要求监管人员切实做到“身体力行的示范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监管监督的巡查员、先进技术的指导员”。
3 加强农业源头监管,确保生产环节安全
一是开展专项整治。按照果蔬类、初级水产品类、畜禽类和农业投入品开展专项整治,对重点品种区域开展重点整治。二是抓质量抽检。对当地水产品、生猪、蔬果进行抽检,结合部、省、市例行抽检、专项监督抽检、重要活动、节假日等制定全年检测计划。三是加强执法检查。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进行重点检查,确定重点监管对象,并对其进行不定期巡查。检查种养殖过程中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情况,督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做好生产台账记录。四是隐患排查工作。开展对蔬菜水果、茶叶禁限用高毒农药专项整治、畜禽养殖使用违禁药物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及病死猪处理整治,务求监管实效。五是抓好农资监管,把好投入品使用关。深入开展“绿剑”专项执法行动,突出农产品生产区特色产业和基地监管,加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排查。开展农资“放心店”示范创建活动,通过抓典型树样板,积极引导农资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逐步建立起农资经营者自律体系,营造安全放心的农资消费环境。对于示范农资店可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库信息系统,对农资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建立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新型农资长效监管机制。大力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结合县产业结构与农资经营分布情况,采取自愿申报、初审、评审、评议等程序确定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实行经营单位核定规范化、农药购买实名化、流向记录信息化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做到定点经营、实名销售、限量供应,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4 创新监管模式,探索可追溯体系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的问题,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监管新模式,明确各个网格责任人,做到每个大棚都有人监管,每个农户都有人服务,实现重点难点监管区域全程监管。按照“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的要求,推进农产品编码标识应用。通过产地编码,能够有效追溯到农产品生产的相关信息。
5 建立奖惩体系
强化检测结果的运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项目申报的重要依据,对使用违禁投入品或连续2次抽检不合格的生产主体,2年内不给予示范性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评定和项目的申报、扶持。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对于完成建设的基地予以表彰和公示并给予奖励。也可以以政府的名义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奖”基金,每年评选1次,获得殊荣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在获得奖励基金的同时,其在申请产品及其包装、装潢、说明书、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业务活动中使用统一规定的“XX农产品质量奖”称号和标志。
6 进一步普及推广农业标准化建设
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引导生产基地按标准生产,按规程操作,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突出推行“执行一个标准、确定一个主体、培育一个品牌、制作一张生产模式图、建立一份生产档案”的要求,推动标准化生产。
7 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多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加强《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教育,做到“报纸有文字、电视有音像、网格有信息、手机有短信、基地有告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功能,聘请社会监督员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雷百战,郑玉燕,肖广江.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361-362.
[2]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5(8):109-111.
[3]李长健,徐丽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及具体对策研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2):62-66.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推荐阅读:
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11-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案例06-07
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11-27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07-19
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06-03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08-02
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11-03
农产品质量安全表格06-07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07-14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