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检测

2024-05-17

农产品安全检测(通用12篇)

农产品安全检测 篇1

坚持”保质、增量、树品牌”的思路,狠抓检测、监管能力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产地准出和监管示范县建设,历年来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牵头负责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行业协作,注重面上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保证了安全监管全覆盖。二是强化检测能力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区县质检站建设,并通过计量认证,检测室检测参数达350个以上。2013年,获全国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大比武种植业类第一名、“五一劳动奖章”。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强化“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实施无公害水稻、茶叶、黄瓜山梨等五个产业产地整体认定,认证面积63万亩,累计认证“三品一标”127个。重点在国家级、市级和区级等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场,推行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四是强化质量监管。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去年监测农产品平均合格率99.56%。建立协查联动、信息共享、例行监测等监管机制,联合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专项活动,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农产品安全检测 篇2

2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措施分析

2.1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基本特征,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以及结构调整等等综合条件来对质检机构进行综合考虑。与此同时,检测机构的建设规模,级别也应该同经济文化以及业务等等相结合,并且可以在各级部门的质检机构进行相互补充,而在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或者是山区可以选择建立农产品速测站,进而就可以形成一些区域性的特色。

2.2做好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

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应该对检测人员做好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术的培训工作,与此同时,也需要对检测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行培训。后者相对来说培训工作较为简单,然而多于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技能的培训就会较为负责。而这种培训通常培训时间总体来说比较长。因此,就可以通过和高校之间进行合作,在学校的内部设置农产品检测的课程,从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等等两个方面对人员进行培训。如此的话就可以给检测工作的进行输送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进而从根源上解决人才较为缺乏的现象。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对其进行整体推进,应该依照农业发展的需求,将标准化基地和生产示范基地作为的突破口,做好示范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工作。需要将经营过程和成产模式作为基础,对于农业生产之中的整个环节,各个阶段的农产品包装和运输进行捆绑,最后就可以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工作。对于农产品经营的龙头企业,农产品销售的经济组织,则需要将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进而逐渐提升生产规模以及组织[1]。

2.3提升安全检测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已经通过多种方式逐步推进农产品检测体系的建立,在当前阶段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追溯能力依然满足不了目前的发展需求。并且我国当前的法律还没有对农产品的责任人以及质量进行明确的规定,并且其追溯技术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还有一定的距离。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之后没有办法发现其原因,与此同时,也不能较好的适应当前农产品安全责任的追究制度的需求,进而出现相关农产品质量问题,造成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失去信心。因此,在实际之中则要求加强政府对农产品的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2]。因此,对于安全检测制度应该安排专项资金,依据实际要求做好硬件设施以及软件开发工作,而对各个层级的检查系统进行整合之时,要求做到协调统一质量追溯,并且使用相关刺激制度来推进企业参加到体系建设中。

2.4应用竞争制度

对于农产品安全检测来说,这是一个非盈利的行为,在目前一般是通过政府为主导进行的建设,保证体系的有序运行,然而这样的话,也会导致检测机构出现垄断问题。农产品检验全部是通过政府部门进行抽样检验,然而因为经费比较单一,所以从事实上来说没有办法同目前市场检验体系的相适应,特别是我国的农产品产地多,品种复杂。因此,没有办法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测。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不断加大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以及培训,保证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安全检测意识[3]。加大引进多种检测机构,如此就可以促进市场竞争的形成了,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经常发生,对于农产品的质量也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所以,我国应该建立一套比较权威和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标准,同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实现深入到基层人民中,逐渐扩大检测范围,每一个部门机构应该严格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给广大人民提供一个绿色、安全的农产品,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郭艳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措施[J].云南农业,(7):7-8.

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措施 篇3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措施

1.搞好安全检测的措施

1.1建好实验室

要建设好一个实验室,必须从实验用房开始设计、规划,保证建设效果满足使用要求。按照实验室建设国家标准,派出了考察组到国内实验室建设、运行一流的单位学习、取经,在综合了多家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整理出实验室的功能和分区要求与大楼设计方充分沟通,确定实验室的初步规划。按照检测区域、管理区域分开的原则,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保证光线、通风、排气达到了理想状态的出发点,实验室采用玻璃窗开放式分隔,设置色谱室、天平室、样品室、标准溶液室、前处理室等20多个功能不同的分区,达到了设置规划要求。

实验室内部装修:一是水电通讯布置。根据功能分区估算用电功率并考虑安全系数,实验室电路分照明、空调、大功率仪器设备、一般仪器设备、通风排风等分别考虑安装,3条独立接地系统;独立排污系统,建立三级净化排污管路。二是实验室设备招标安装。公开征求装修方案。三是通风排气系统。采用无级变速全自动控制玻璃钢风机,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自动调节抽风功率大小,达到节能减耗的效果。四是安全防范设施。配备了发电设备和蓄水装置,根据不同类型的隐患配置了干粉、二氧化碳和沙箱、石棉布等消防器材,满足实验室各种应急需要。五是环境监控维持设施。在天平室、标准溶液室等需要进行环境监控的功能区配备温湿度计、抽湿机和空调,以保证质量检验工作符合标准要求。

1.2购置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是建设高水平实验室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建设方案,中心陆续购置了气质联机GCMS-QP2010、PEAA800原子吸收仪、AFS830原子荧光光谱仪、GC7890N气相色谱、Waters1525液相色谱、GilsonXLi全自动固相萃取仪等50多台套各类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适合开展农药残留、金属元素、农药产品等检测任务。所有重要设备均采用政府采购专家评标的办法来把关,确保购置的设备满足先进、精密和质量稳定可靠的采购要求。仪器设备到位后,按照实验室的管理要求,逐台按照采购技术指标检查验收,并邀请计量检定部门上门检定或测试,全部合格后分别建立档案,制订操作规程、期间核查、维护保养等文件,然后移交检测室管理并办理启用手续。

1.3加强业务学习

在专业技术培训方面,派出人员参加转基因检测技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农药质量检测技术、元素检测技术、色谱光谱仪器使用维护技术、质量监督法律法规、标准化和无公害农产品验收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实验室每年制定人员培训和考核计划,每3年制订中长期培训计划,建立人员技术档案,完善技术人员管理方式。在引进和配备人员方面,根据岗位需要的学历、专业技术经历、职称和工作经验,陆续引进了人才充实检测技术队伍,整个实验室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80%。为了确保各岗位技术人员能够胜任工作,成立技术考核小组,由考核小组制定考核方案,并按要求开展质量监督法律法规、标准化知识、质量体系文件等方面的培训和考试、实验技术操作考核。技术考核小组根据考评结果,书面向农业部质量办公室申请给每位成员办理了工作证和上岗证,内部办理上岗聘用手续。为了加快实验室认证认可筹建进度,派出多名技术人员参加实验室内审知识培训和考取证书,同时还派人参加资质认定评审员培训。

1.4完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文件是实验室依法参加认证认可,保证质量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构建体系和编写文件中,采取统一领导、理顺关系、分步编写、边写边改的方式逐步完善,直至通过认证认可现场评审。一是体系文件编制和宣贯。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审查认可细则》,参考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组织人员编制了《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规范了上墙管理制度和仪器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针对各个层次体系文件,在领导的组织下,开展了宣贯培训,讨论并修订了《质量管理手册》,补充完善了记录表格、仪器期间核查、质量监督、质量监控等文件,使各岗位人员理解并执行。二是档案管理。在计量认证档案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人员、培训考核、仪器设备、报告和原始记录、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质量监督、体系运行等各类档案,编制了档案目录,并由专人管理,启用了借阅、复制、领用制度,对受控文件、资料加强了管理。三是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依据《质量管理手册》等体系文件要求,在试运行期间开展了1次全面的内部审核和1次管理评审。在内部审核当中,发现12个基本符合项,开出了不符合工作单和观察项报告,内审总结会上将所有基本符合项整改要求落实到人;在管理评审中,会议对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和方针的适宜性做出客观评价,对质量体系与实验室内外在变化的适应性做出评价,并对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予以评价。经过内审和管理评审,初步建立了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机制,使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得到不断的改进,促进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从而达到为客户提供优质满意服务的承诺。

1.5提高检测能力

针对申请要求,结合已有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特点,收集了国内最新制订实行的新标准、新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所有申请产品、参数的技术练兵试验操作。为了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减少人员之间的差异,加强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在实验室内部开展了多次人员之间、仪器之间和方法之间的比对试验。针对农药残留检测,还组织了区内多家检测单位开展了1次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试验,比对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均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在已参加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元素能力验证试验中,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2.小结

一是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成功筹建实验室的根本保障。为了筹建实验室成立了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筹建工作,制定了筹建工作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为建设高质量、高水平、上档次、上规模实验室做了充分保障。二是资金投入是必备条件。项目开始实施后,为采购先进的仪器设备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制定与宣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同样重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开展工作的依据,把文件内容宣贯到位使每一位员工明白自身的职责是执行有力的途径。重制订轻宣贯往往导致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形同虚设,最终严重影响质量目标的实现。四是技术队伍建设是筹建成败的关键。除引进、聘用必要的技术人才外,还加强技术练兵,充分利用比对、能力验证等技术手段来检验实验室和人员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韦军,卢维海,谭道朝.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的筹建措施[J].论文网,2010,12.

[2]赵光华,胡京枝,董小海.浅谈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3):42-43.

[3]蒋士强.浅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中各级中心的定位及仪器配置[J].农业质量标准,2008,(5):10-15.

农产品安全检测 篇4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检测,质量安全

1 农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调查发现, 影响农产品环境污染的因素主要有农药和化肥的污染、农村的生活及生产方面的污染以及畜禽养殖方面的污染等, 这些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在农村, 农药及化肥的大量使用, 造成大量有毒物质的残留, 这些残留进入土壤中, 会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最后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畜禽类的粪便大多数都没有经过处理, 直接排到水中或者浅层地下水中, 对氧气会有大量的消耗, 影响一些微生物的存活, 进而恶性循环, 经过食物链最终危害人体的健康;农村生活的大量垃圾的排放以及工业废弃物的大量排放, 严重影响着土壤、空气和水源的质量, 最终影响农产品的质量, 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1.2 农业投入品因不合理的使用造成的危害

农产品受污染主要是农药和化肥等, 这些都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过量或者不按照标准使用造成的。所以, 在投放过程中要加强检测, 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 科学地种田, 科学地使用各种农药及化肥, 将质量安全问题当成头大大事去办。

2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

2.1 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具体的指导思想就是以技术标准、法律及法规为实施的依据, 将农产品的质量作为核心内容, 选择先进的检测设备, 将检测的水平和能力尽最大化地予以提升, 建立起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质量安全检测保障体系, 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力争和国际接轨, 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1]。

2.2 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在5 a内建立起一个专业比较齐全、职能比较明确、运行起来高效、布局比较合理且反应比较迅速的安全质量检测体系。在检测的范围上、能力上及技术水平上都能符合我国国情, 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2]。

2.3 确定建设的重点环节, 并加强监督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涉及3个重要的环节, 即产前、产后及产中。这三个环节都要做好质量的监督工作, 将问题分布到各个方面, 从每个环节去解决, 才能真正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实际问题, 起到保障农产品质量的效果。

2.4 要有明确的原则

在质量检测过程中, 要进行统筹的安排, 分步进行, 具体实施。依据检测管理的实际需要, 建立一个将农产品作为重点的, 与区域性、专业性及综合性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先试点进行实施, 然后根据检测体系的效果, 逐步将质量体系完善起来;在实施过程中, 还要抓住重、合理布局, 建立起专业性、综合性、区域性的检测站, 重点发展能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优势的区域, 完善并健全检测工作的进程[3];整合资源, 提升档次。此外, 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 整合检测资源, 对薄弱的环节应加强重点建设, 对投入的结构进行优化, 建立起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布局的、明确职能的、高效齐全的检测体系。

3 结语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关系我国民生的头等大事, 我国必须健全质量检测保障体系, 加强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工作, 为质量安全打好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发忠, 钱永忠.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质量标准, 2003 (2) :26-29, 31.

[2]陈通, 姜岩.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243-246.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论文 篇5

【关键词】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然而不止一次的在新闻报道里看到由于食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悲剧,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的安全该如何立足。这几年来家乡县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农业的方针,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指南,把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作为重点,同时还注重强化农业生产投入品源治理,当然,在这过程中始终加强农产品质量检管。

1基本情况

1.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情况

就根据目前来说,中山市农产品市场体系还比较小,只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以及经营农产品销售的大型超市场,都不够完善。1)农产品批发市场:崇阳瓜果蔬果批发市场是我县唯一的一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因此相比于其他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来说,面积要广一些,相对位置也比较优越,所以年交易量和年交易额都远超其他农产品市场。2)农贸市场:中山市县城目前拥有北门市场,东门市场和西门市场,分别位于西门、北门和东门,主要进行零售,兼营蔬果、瓜果、肉类等,主要是销售给县城广大市民。3)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我市县城有喜临门、家家福、万家乐三个大型综合超市,里面都有蔬菜、肉类、瓜果和蛋类等农产品卖,这就基本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但是目前这三家超市都没有设立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点。

1.2农产品“三品一标”的认证情况

近几年间,政府部门注重对生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宣传教育,各种媒体或是报纸宣传等形式也在这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加深人们对生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好处。渐渐地,人们开始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还对健康绿色的农产品树立一个品牌。截止目前,县城已经有政府审核认定的食物个无公害生产基地,家乡县城的无公害生产基地已经成为其他县的模范。

2现存的问题

1)政府对农产品的重视不够。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面临两个困难,第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人员比较少,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量是非常之大。结果显而易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不能够实现全面监管。第二是工作人员的工资比较低,在这方面办公经费也少,再加上农村的交通不太方便和农村现有仪器设备和技术力量的落后,在根本上就无法满足农产品质检工作的需要。2)管理人员水平低下。有时候在利益的驱使下或者是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原因,农贸市场管理人员和农产品经营商贩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不够深刻,这就会加大在农检中心抽查检测的过程中的难度。3)建设不完善。大型超市不大注重对检测点的建设,当然,这也可能是由于超市资金比较缺乏。这种潜在的危害表现在审批程序繁多,建设速度过慢,而超市为了定时提供农产品,有时候的自检工作就会省略。再加上供应商也不是会对每一件货物进行检测,在这双重漏洞中,就会出现不合格的农产品。4)日常抽检难度大。在近期内物价统一上涨,所以农产品价格也上涨了一定幅度,再加上县农检中心可供使用的钱也比较少,这就造成了抽检付费难以维持,对日常抽检工作产生很大影响。5)设施不足,交通复杂。在县城里走访后发现水果店、卖菜店数量较多,大多商户还有自己经营的路边摊,大大小小几十个摊位。但是由于县城比较大,农产品售卖的这条路段比较复杂,交通设施还不够健全,为实际的监管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之处,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6)使用农业投入品。个别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以前的习惯问题或者是按照以前的传统。焚烧桔杆作为肥料,使用大量超标化肥杀虫剂等,这些农业投入品会造成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严重超过国家标准,对人体有非常大的危害。

3对策与建议

1)利用“农产品质量各种专项”整治活动,推动执法监管工作。在推动农产品质量的活动中,要法律制度两把抓。一方面是看上各种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未见的相关农产品制度深入人心并且化为实际行动。同时要建立依法监管的有效制度,依靠制度来推动农产品品质安全执法监管工作。在另方面来说,要加强加大宣传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力度,促使人们形成科学消费观,这样就有利于形成安全生产、放心安全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2)加强宣传教育。文化对人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政府何以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平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的宣传。比如在电视上可以开立一个节目,讲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的农产品方面的法律知识,使这些法律知识家喻户晓,这样既可以保证消费者的权利,也有利于制止相关的不合法的农产品生产。3)加大资金投入。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要想搞好基层检测点建设,就必须要有雄厚的资金,因为目前我县政府资金不够,所以要积极的寻求国家及社会资金的支持,或者与企业合作,这样既能取得企业资金的支持又能保证企业生产的农产品都能合格。而对于已经建好的检测点来说,特别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检测点,管理人员要深刻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在人力、财力或者物力缺乏的情况下,要积极地寻求帮助,不能耽误日常检测管理。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针对县城质检中心现有条件比较简陋的情况,要寻求政府支持,让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这样就能保证家乡县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监管工作活动的正常运行。而且在针对实际操作情况下产生的困难,县政府要适当的增加人员来协调工作,完善各种装备。同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促使农产品质检体系的建设落到实处,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能够贯彻实施。满足广大市民对安全绿色的瓜果蔬菜的需求。

4结语

农产品安全检测 篇6

深入宣传培训,营造食品安全良好氛围

营造食品安全良好氛围,促使消费环节与生产环节有效链接,通过市场需求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他们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一贯方针。

为此,他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安全消费本领,压缩劣质产品生存空间。先后组织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送农产品质量安全进校园等活动,制作横幅367条、展板490块,印发宣传资料20余万份,举办各类咨询活动及培训108场次,向广大群众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传授农产品消费本领。此外,他们还积极开展培训,提高生产者标准化种植(养殖)本领,不断提高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年初,他们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县及局属各单位在组织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培训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穿插进去,将诚信经营理念、优质优价理念灌输进去,通过培训,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帮助生产者树立诚信经营理念,促使生产者自觉按标准组织生产。上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农民科技校训482场次,培训农民群众30250人。

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标杆作用

为开展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洛阳市农业局结合实际制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进行组织指导。各县(市、区)农业部门结合下乡培训、执法检查等时机,将“创建活动”宣传至每个生产基地,明确申报条件、标准等。各级质检中心(监测站)、植保站、蔬菜办、园艺站、水产站等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养殖)过程中农药、鱼药的使用等进行具体指导。11个县级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站对辖区内的生产基地进行了排查,进一步规范了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台账、操作规程等,并结合农产品上市特点,对上市产品进行了质量抽检;市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在加强对县级站工作检查指导的基础上,对除洛龙、吉利之外的区所属生产基地进行了监督检查,不断规范基地生产行为,不断提高基地管理水平。8月上旬,他们优中选优,推荐了孟津慧林源种植合作社等3家农产品生产企业被市评为第一批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目前,他们正组织人员对各县(市、区)上报的其他基地进行资料审核和现场检查,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注重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洛阳市农业局立足农业工作实际,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打牢基础,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上半年,已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5个,认证绿色食品9个,待审批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0个;有30个产地认定及32个产品认证材料待上报。截至目前,洛阳市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5个,面积84.5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3个、绿色食品36个、有机食品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8个。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以优质粮食及蔬菜、水果、水产品生产区域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为纽带,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或示范园、养殖区建设。全市已经拥有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6家、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3家,标准化生产总面积达55万亩。努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结合网格化管理、日常监管等,建立了农产品安全信用档案。与所有“三品一标”基地、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签订了安全生产承诺书。要求生产基地悬挂、印刷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语,向社会作出质量承诺。以洛阳鹏云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本易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为先行示范,组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培训班,拟在全市生产基地逐步推行二维码追溯系统。

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分析 篇7

1 监测结果总体概况

全年共对沈阳市生产环节中的8个县 (市、区) 和流通环节中的5个蔬菜批发市场和20家超市进行定点监测。累计检测样品89 729个, 定量检测样品330个, 合格率为96%;定性检测样品89 339个, 合格率为99.9%。定量检测采用方法为《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 (NY/T761—2008) 》, 检测项目为有机磷类18项和有机氯、拟除虫菊酯14项及氨基甲酸酯7项;定性检测采用的方法为《蔬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方法 (NY/T 448—2001) 》, 检测项目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总和。

2 监测结果分析

2.1 定量分析结果

在定量检测的330个样品中, 不合格样品14个, 合格率为95.8%。超标样品包括6类蔬菜, 共12个品种。其中, 绿叶菜类占50.0%, 白菜类占16.7%, 甘蓝类、茄果类、豆类、葱蒜类各占8.3%。超标蔬菜中排前3名的品种为芹菜占30.8%, 普通白菜占12.8%, 叶用莴苣占10.3%。检出超标农药10种, 共计48次, 分别为克百威12次、毒死蜱11次、氯氟氰菊酯6次、甲拌磷5次、三唑磷4次、除虫脲3次、丙溴磷2次、氧化乐果2次、辛硫磷2次、水胺硫磷1次。

2.2 定性分析结果

在定性检测的89 339个样品中, 不合格样品67个, 合格率为99.9%。在检测不合格的样品中, 绿叶菜类35个, 白菜类19个, 分别占52%和19%。就北方地区而言, 不同时节的蔬菜品种超标率有所不同, 检测的超标样品在7—9月比较多, 超标率较高, 超标蔬菜为芹菜、韭菜、普通白菜、叶用莴苣、黄瓜、菜豆等, 其中菜豆集中在5—6月, 叶菜类主要集中在9月至次年4月, 黄瓜集中在3—7月, 结球甘蓝集中在6月。

2.3 农业部对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

2011年农业部对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4次, 结果表明:在抽样检测的196个样品中, 合格样品有191个, 合格率达到97.45%, 在全国137个监测城市中排名前列, 合格率连续4年稳步上升, 比2007年的检测合格率提高12个百分点。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绿叶菜类农药超标严重

蔬菜样品受季节原因影响, 在农药使用剂量和时间上存在一定问题。绿叶菜类是合格率较低的种类, 因为绿叶菜类蔬菜的生长周期较短, 喷洒农药后可能在安全间隔期内就上市销售, 导致农药残留问题比较严重。生产中应注意加大绿叶菜类的监测比重, 同时加强生产环节农药销售和使用监管。

3.2 突出抓好4个重点

4个重点即突出重点季节、突出重点区域和品种、突出重点环节、突出重点检测项目[1,2]。在农事关键季节, 开展农产品质量专项抽检。近年对大量的农残速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总结出哪些季节、哪些蔬菜品种的农残超标比例较高, 并针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组织专项抽检;加强生产基地和流通领域中大型批发市场、超市的监管, 同时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联合, 在提高蔬菜标准化种植管理水平、合理用药、提高综合防治效果上下功夫, 确保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从源头上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在检测参数上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农药残毒速测检测基本覆盖上市蔬菜和地产蔬菜品种, 定量检测覆盖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速测农药残毒超标的蔬菜。目前, 定量检测在完成农业部要求的53个参数的基础上, 重点监测超标或检出频次高的参数如克百威、毒死蜱、氯氟氰菊酯等参数的检测。

3.3 加强蔬菜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力度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为契机, 分析研究蔬菜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 从强化关键领域、种类、农药、季节的监管入手, 如北方重点监测季节为第三季度, 重点监测种类为绿叶菜类和白菜类、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特别是毒死蜱和克百威, 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 以便指导生产, 建立健全新的蔬菜质量安全从“农田到市场”管理机制和措施[3,4]。

3.4 加大生产企业和个人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培训力度

加大对菜农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力度, 增强菜农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意识, 提高科学用药水平,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按照规定的用药浓度、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5]。禁止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农药。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引导农产品生产者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为目标, 提高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摘要:通过对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总结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 并提出建议, 以指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问题,建议,辽宁沈阳

参考文献

[1]范丽霞.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11) :38-40.

[2]赵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 27 (1) :49-54.

[3]丁常荣, 曹学文.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现状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 2005 (3) :82, 101.

[4]刘迎贵, 方俊英.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2) :104-106.

农产品安全检测 篇8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是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 以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手段, 以可靠的实验环境为保障, 对农产品生产 (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 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科学、公正的监测、鉴定、评价的技术保障体系。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 基础在农业, 既是“产”出来的, 也是“管”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撑, 是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手段。如何使检测体系更好地适合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把防范工作前移, 把体系夯实建大, 是每个质检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 长治市农产品生产概况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地处太行、太岳两大山脉之间,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年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9.3℃, 年均降水量622.5 mm, 年均日照时数2 103.4 h, 无霜期188.5 d, 盛产玉米、谷子、豆类、瓜果、蔬菜等。长治市是山西省的农业大市, 是全国第一个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 2007年率先通过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考核验收, 成为全国第一个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 已建成25个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有6个经国家有关部门命名的特产 (玉米良种、大红袍花椒、大青椒、核桃、沁州黄小米和旱地西红柿) 之乡。2013年, 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94×104hm2, 总产量102.18×104t;水果种植面积0.49×104hm2, 总产量1.598×104t;粮食播种面积25.03×104hm2, 总产量160.82×104t。长治市绝大部分农产品供应北京、天津、河南、河北等市场。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现状

2.1 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概况

2011年5月25日, 长治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正式启动运行, 目前有大型主要检测设备23台 (套) , 辅助仪器设备86台 (套) , 工作人员25名。

2.2 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情况

在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方面, 除城区、郊区外, 全市11个县市都有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项目。其中, 除长治县聘用临时工作人员外, 其余10个县经编办批准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 通过内部调整, 调配了检测人员。襄垣县检测站的仪器、设备、人员配备到位, 已经开始了常规项目的检测, 其余县的检测站由于设备还未配备齐全, 或尚未进行前处理及仪器操作培训, 目前只开展了速测工作。

2.3 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情况

农产品的检验监测工作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长治市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为抓手, 逐步提高了检测能力, 强化了对基地农产品及产地环境的监测力度。2014年, 市、县两级检测中心对全市13个县 (市、区) 的蔬菜生产基地 (包括普通基地和认证基地) 、批发市场、超市的蔬菜进行了检验监测。截止到目前, 共检测蔬菜样品3 360个。

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存在的问题

3.1 检测体系建设滞后

长治市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建设严重滞后。市、县两级只有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和襄垣县农产品质检站具有正规检测能力, 且由于都没有经过双认证考核, 对检测出来的问题农产品不具有法律效力, 严重影响质量追溯。其余得到国家批复的县级农产品质检站由于选址和地方配套资金等问题, 建设进度缓慢。

3.2 缺乏专业检测人员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于2013年底招录了一批检测专业人员, 但是由于实验室操作经验尚少, 缺乏对检测机构的认识, 缺乏对省、市农产品检测大环境的了解, 不能满足全方位综合检验监测工作的需要;县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的人员都是从其他站室中抽调或临时外聘的人员, 绝大部分都是既从事农业行政执法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工作, 又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兼职人员, 远远不能适应县级检测站工作的要求, 致使一些检测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3.3 检测经费不足

充足的经费是开展检测工作的基本保障。精密度、准确度比较高的仪器设备决定着农产品的检测结果。在农产品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中, 要做到“去粗取精”, 留下微量、极微量的待测化学物质, 需要高质量化学试剂。然而, 由于要检测市场、超市、基地中大量的农产品, 所以每年都需要购买大量高质量的化学试剂、标品。此外, 水电等费用也消耗较大。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每年仪器设备运行, 以及试剂、耗材投入等约需经费50~60万元, 而财政每年只拨付30万元左右, 有较大缺口。

近年来,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主要依靠申请财政专项资金来开展检测工作, 业务经费不固定, 缺乏连续性, 经费不足, 致使检测人员的检测、培训工作滞后;县级质检机构基本没有落实检测业务经费, 大多依靠专项或临时安排的经费来开展工作, 检测经费的保障性有待加强。

3.4 装备水平不到位

市检验监测中心现有的检测设备只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 没有配备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 无法快速地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筛查, 导致农产品检测工作效率不高。县级检测机构除襄垣县外, 其余县大型仪器设备或辅助仪器设备没有配备到位, 目前只能依靠农药残留速测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检测结果粗放、准确性差, 不能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3.5 对检测工作认识不高

普通群众甚至个别超市、农贸市场、种植基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认识程度不高, 对正常的抽查检测工作有抵触情绪。

4 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对策

4.1 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

市、县两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市、县两级政府的支持, 主动争取检测经费、人员编制、所需仪器设备, 争取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各项支持政策,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水平。

4.2 强化市县检测体系建设

包括: (1) 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要尽快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双认证”, 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资质。 (2) 积极推进县级农产品质检体系项目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与仪器设备的配备工作, 切实把基层质检站建好。此外, 还要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 尽快促使乡镇监管机构启动速测工作, 争取其早日发挥作用。对尚未开工建设的县级质检站项目, 要加强进度督查指导, 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4.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提高各级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 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意识和农产品消费者的安全意识。使各级政府、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能关注、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为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4.4 加速县级检测机构人才的引进与技术培训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新技术 篇9

1 农产品质量安全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容

农产品是指一切农业活动所获得的产品, 主要包括动物产品、植物产品、微生物产品及其他产品。农产品质量是指农产品的适用性, 即满足人们需求所具备的特性与特点的总和。主要包括产品的内在特性、外在特性及经济特性。其中, 产品的内在特性是指产品的物理性能、结构、化学成分及纯度和精度等;产品的外在特性是指产品的形状、外观、包装及气味和色泽等;而产品的经济特性是指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等[1]。总的来说, 农产品不同的特性, 决定了其不同的用途, 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

农产品作为食品的源头, 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着食品的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中的安全要求, 是以保障人体的健康与安全为基础, 要求农产品质量要符合人的健康、安全, 不能包含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 不会导致消费者感染疾病或急性、慢性中毒, 不能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1.2 产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

1.2.1 工业化的影响。

农药、化肥、动植物激素等的大量使用, 是引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极易造成农产品残留量超标, 影响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此外,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 保鲜剂、防腐剂等添加剂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产品加工中, 给农产品质量带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2.2 生产环境污染。

生产环境污染是农产品污染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不仅会造成土地污染, 还会造成水污染及大气污染等, 如生活垃圾、工业“三废”、重金属、农业面源污染。

1.2.3 经济利益的驱动。

近年来,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发离不开经济利益的驱动。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不同, 现代农业生产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 以利益为中心, 产品不是自己消费, 生产与经营更多的是为了盈利。因此, 生产者往往忽略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采用一切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产量、促进产品销售的技术来进行生产活动, 以至于农产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1.2.4 质量信息不完全。

在很大程度上, 消费者不能完全了解农产品的质量信息。首先, 农产品的质量信息是无法仅凭感官就可以全部掌握的;其次, 农产品标签标识对农产品质量的介绍不够完善, 有的产品甚至没有。同时, 市场上的农产品良莠不分, 消费者很难判断产品的优劣, 以至于优质不高价、劣质不少价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种现象无疑加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新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应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 用科技的力量做好农产品的质量控制。

2.1 仪器检测法

仪器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其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法 (HPLC) 、气相色谱法 (GC) 、色质联用法 (GC-MS, HPLC-MS) 及毛细管电泳法 (CE) [2]。

2.1.1 液相色谱法 (HPLC) 。

液相色谱法 (HPLC) 是采用液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检测方法。其能够分离检测分子量大、极性强的离子型农药, 适用于受热易分解或不易气化的农药检测, 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近年来, 新型的检测器、计算机联用以及柱前和柱后衍生技术等, 都大大提高了该种方法的检测速度、效率、灵敏度和操作自动化程度。

2.1.2 气相色谱法 (GC) 。

气相色谱法 (GC) 是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检测方法。常用于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 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分离效果好、检测速度快等特点。目前, 其检测器主要有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氮磷检测器及火焰光度检测器等。

2.1.3 色质联用法 (GC-MS, HPLC-MS) 。

色质联用法 (GC-MS, HPLC-MS) 既具有色谱检测法分离效能高的优点, 又具有质谱检测法准确鉴定化合物结构的优点, 能够同时达到定量、定性的检测目的。但是, 该检测法操作繁杂且仪器贵重, 不适合于经常性的检测。

2.1.4 毛细管电泳法 (CE) 。

毛细管电泳法 (CE) 是利用15~30 k W的高电压与毛细管来检测农产品的质量。该方法非常适合于难以用传统色谱法进行分离与检测的样品, 其分析能力比HPLC高10~1 000倍, 且缓冲液不危害环境, 能够在30 min内完成产品的定量及定性分析[3]。

2.2 快速免疫分析检测法

快速检测技术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体系中的一种。其最为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免疫分析检测法。目前, 免疫分析检测法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主要应用的新技术, 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方便快捷、检测成本低和分析容量大等优点[4]。主要应用于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农药残留的检测、抗生素残留的检测及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3 结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农民经济收入和人民身体健康的民生大事, 是一个关系农业产业发展和国家国际地位的国家大事。农产品作为食品的源头, 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着食品的质量安全。因此, 要不断提高农场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 用科技的力量做好农产品的质量控制, 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芳, 丁森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探究[J].北京农业, 201 (35) :11-13.

[2]隋广文.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综述[J].科技传播, 201 (37) :81-82.

[3]李媛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J].南方园艺, 2013, 2 (43) :56-58.

农产品安全检测 篇10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近年来, 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前、中、后环节的控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总体水平的提高, 根据我国农业部门的调查,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稳定。根据质量安全监测结果:水产品、蔬菜、畜禽产品的合格率分别达到95.8%、95.9%、99.5%。29个省份中, 3373批次生鲜乳样品的3氯氰胺含量全部合格。发展态势平稳, 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检测指标连续3a合格率在95%以上。农产品出口量逐步增加, 自从加入WTO后, 农产品出口贸易日益增长。

2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以及兽药残留超标的问题

农药、化肥的使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性问题。现如今, 我国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 并且大多数是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据报道, 我国每年使用农药大概在170万t, 约30%中含有有机磷, 有机磷对于毒性的残留以及消费者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 要求有较强的基础专业检测技术研发和实验条件, 也就是要有较强的检测队伍和技术力量来检测, 并规范使用, 尽量减少农药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减少农药残留超标率。

2.2 产品加工过程中滥用各种食品添加剂

产品加工过程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我国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 及不合格的人工合成色素等。据统计, 我国现有1500多种食品添加剂, 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种量达到1万种以上。由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不是很高, 如果商家不合理的使用很容易危害人们的健康。

2.3 产品包装及标签等不规范

产品的包装以及标签等不规范问题也常出现, 目前, 市场上存在用虚假标签以及以次充好等现象, 假冒伪劣的产品较多。

2.4 菌数卫生指标和重金属指标已经严重超出我国强制性规定标准

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群等卫生指标, 及铅、汞、镉等重金属指标也已经严重超出我国强制性规定的标准。农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存储过程中由于工艺操作、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导致的“二次污染”情况日趋严重。近些年, 我国相继发生很多起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事件, 例如, 2008年的3鹿奶粉的3氯氰胺事件和四川广元柑桔蛆虫事件, 2009年的农夫山泉砒霜门等事件。不仅给公民的生命健康及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也对我国的经济以及社会的和谐造成了损害, 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我们必须加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目前, 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 检验、检测市场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在理论、实践以及法律制度等方面, 都不能满足于防止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的需求。有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严格, 导致农产品从最初的质量安全检测方面就不够全面。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效率, 杜绝农产品安全事件, 清晰认识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中所存在的众多问题以及弊端, 更为重要的是完善和加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以及有关的法律制度。由于科技的日益发展, 转基因农产品在市场上也随处可见, 也不禁让我们怀疑是否存在安全问题。由上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可以看出, 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监测的手段过于落后。

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着众多问题, 应该以完善检测手段, 提高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为重点,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为宗旨, 采用整合资源的方式, 避免资源浪费, 杜绝重复建设, 逐步整顿分散农牧渔业的检测资源。选择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检测人才队伍、规范管理等条件,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等流通场所, 增配不同层次的检验检测设备, 实现实验室标准检测与快速检测相结合。

3.2 增加随机检查的频率, 不断地扩大检测监控的覆盖面积和检测内容

形成社会中介机构委托检测, 法定资质专业检测机构监测, 企业自检相结合的检验检测网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地提高, 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我们需要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更为严格, 增加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等。在建立健全农产品认证的同时, 对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三位一体、全面推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格局。

3.3 应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 防止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应该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对目前较为落后的偏远山区, 无条件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 主动提供正规进货手续, 以及质量检测报告, 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评价系统, 增加农产品质量信用的透明度, 扩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知情权, 提升有关部门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水平, 开展信用调查、信用担保等服务, 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良性循环。

摘要:我国农业部曾发布关于《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通知内容可以总结为, 我国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我国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高度重视, 数次强调要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并将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各地的农业部门要重视, 加强领导组织, 积极争取当地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建立起科学的工作制度, 抓紧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实施工作。

农产品安全检测 篇11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大赛;培训

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方向,是培养选拔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职业院校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各高等职业院校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和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论是参与的主办单位规模,还是赛项设置以及专业类别、学生规模都实现了持续增长,尤其是随着比赛制度的不断完善,比赛项目的数量得到了大幅增加[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目前已举办两届,赛项包括农药残留检测、兽药残留检测、重金属污染检测3个分项,重点考察参赛选手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基础操作技能、检测仪器操作技能、检测数据处理能力和检测结果报告能力。我校选手参赛成绩颇丰,2012年获得二等奖1项,2013年获得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两届均为山东省最好成绩。优异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源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另一面离不开先进的培养模式。本文对我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培训的相关经验和教训进行论述,从而为其他兄弟学校培养技能大赛参赛选手提供借鉴。

1.学院的统筹安排

食品药品学院领导对技能大赛高度重视,将比赛纳入工作重点,制订参赛计划。协调食品检测中心落实训练场地,全程了解训练进度,并安排教师到农科院、药科院等分析检测机构培训学习。由于农产品质量安检大赛没有山东省内比赛阶段,学院领导带领指导教师和参赛队员到其他省赛成绩好的院校取经,熟悉比赛环境,积累比赛经验。以上措施为我校获得优异成绩提供了重要保障。

2.严格全面的队员选拔

以学习态度、专业基本知识和实操能力为考核内容,全方位多阶段选拔参赛队员。参赛队员要想在国赛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要经历长期而艰苦的训练,因此必须具备端正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努力拼搏,才能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国赛前六个月,学院举办了化学分析检验技能竞赛,对学生的称量、溶解、定容、滴定等基本实操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进行了考核。教师根据竞赛成绩和平时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考察,每个赛项选定2~3名学生进入下一轮集中训练。在集中训练阶段,指导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详细讲解操作流程,在辅导的同时观察学生,综合评价学生训练情况,最终确定参赛选手名单。

3.科学的训练方法

3.1“多对一”指导方式

采用传统的“一对多”或“一对一”指导方式,教师不仅工作压力大,而且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本次大赛每个赛项至少安排两名指导教师,能够做到优势互补,全方位地指导选手。

3.2理论与实践并重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掌握理论知识,并且将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最终拥有能力[2]。因此备战技能大赛不能只关注实操技能的培养,而应该使选手真正理解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提高选手在操作中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农药残留检测赛项的检测方法依照《蔬菜和水果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761-2008)操作,该标准采用单点校正法对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进行定量。如果选手不能真正理解外标法定量的原理,那么在大赛的离线色谱工作站考核环节中,将无法正确解读图谱,并成功绘制标准曲线。

3.3结合真实工作任务

技能大赛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3个赛项都是根据真实的检测任务而设置的,要充分备赛、取得优异成绩,仅仅依靠指导教师“闭门造车”无法完成。为提升专业教师的指导水平,积累参赛经验,学院安排教师到农科院、畜牧局等检测机构学习先进技术,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同时,技能大赛的训练依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测中心而开展,学生根据检测任务进行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畜禽肉中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等检测,完成从样品预处理、色谱分析、数据处理到原始记录单的填写等整个流程,更加保证了训练质量。

3.4比赛场景模拟训练法

训练后期,选手的操作已经非常熟练,回收率和RSD值等数据也比较理想。此时,强化选手的心理素质,避免正式比赛时“晕场”则显得尤为关键。学院安排专业相关的领导、老师和学生志愿者多次观摩选手操作,模拟比赛场景,既锻炼了选手的心理素质,又能针对选手的操作失误提出意见和建议,还为其他学生提供了示范,创造了学习条件。

4.对细节的高度重视

在各参赛高职院校对竞赛规程和技术规范越来越熟悉的情况下,要想从激烈的比赛中胜出,更多的是靠细节的比拼。例如,在色谱分析前,需使用注射器的针头吸取样品经滤膜过滤,针头使用后如何放置,将会反映选手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文明和操作安全意识,从而影响选手在样品预处理环节的得分。

在当前严峻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下,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监管需要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行业专业人才缺口非常大,现有的人才队伍结构以及从社会招聘的高校毕业生专业适用性不是很强。通过技能大赛,引领高职院校适应行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推进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的一线检测人员提供人才储备必将成为食品药品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科]

【参考文献】

[1]杨延.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就、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2, 33:78-8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博弈分析 篇12

出于问题本身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对农产品质检中心与农产品生产者的博弈进行分析, 以期为政府加强生产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一、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的设定

按照信息经济学对市场商品特性的划分, 可以将农产品的质量信息划分为搜寻品特性信息、经验品特性信息和信任品特性信息。在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 对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质量甄别与信息利用方式是不同的 (Nelson, 1970;Darby&Karni, 1973) 。农产品的搜寻品特性, 主要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前就可以凭感官直接了解的特征, 消费者辨识质量不存在障碍, 信息搜寻成本极低, 如农产品品牌、标签、价格、产地等外在特征以及农产品的颜色、光泽、大小、新鲜程度、形状等表面特征。农产品的经验品特性, 无法在事前做出评价, 主要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后才能够了解的内在特征, 如口感、味道等。农产品的信任品特性, 主要是指即使消费之后也没有能力了解的有关安全和营养水平等方面的特征, 如农产品的激素、抗生素、胆固醇、细菌含量和农药残留量、是否含转基因成分以及营养成分含量等。既不能由肉眼观测, 也无法依靠消费体验在短期内确认其质量状况, 对它的质量甄别需要特定的知识或检测手段。鉴于农产品质量难以辨别的特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便成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因此, 本文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为切入点, 设定如下模型。

在模型中, 假设博弈的参与人包括农产品质检中心和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两个参与人, 两者均为理性人, 信息是完美的, 参与人的行动是可以观测到的。根据所分析问题的需要, 本文把农产品质检中心标准化为一个行为人。农产品质检中心的纯战略选择是检查或不检查。同时, 本文也把农产品生产者标准化为一个人。农产品生产者的纯战略选择是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或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表1概况了对应不同纯战略组合的支付矩阵。这里, α是检测成本, R是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正常利润, F是对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罚款, C是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成本;R'是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利润。如果农产品质检中心检验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生产的农产品是安全的, 他的农产品将被允许销售, 将获得正常利润R, 如果农产品质检中心检验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生产的农产品是非安全的, 他的农产品将被销毁, 不仅投入的成本C不能收回, 还要被罚款F。如果农产品质检中心不检查, 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与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都被允许销售, 因为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成本要小于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成本, 所以在农产品价格P一定的情况下, 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利润R'要大于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正常利润R。本文假定α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博弈过程和均衡分析

该博弈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找到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点是问题的关键。

本文用θ代表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 γ代表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给定γ, 农产品质检中心选择检查 (θ=1) 和不检查 (θ=0) 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所以, 如果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小于, 农产品质检中心的最优选择是检查;如果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大于, 农产品质检中心的最优选择是不检查;如果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等于, 农产品质检中心随机的选择检查或不检查。

给定, 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选择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 (γ=1) 和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 (γ=0) 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所以:如果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小于, 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的最优选择是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如果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大于, 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的最优选择是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如果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等于, 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随机的选择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或非安全的农产品。

因此, 混合战略均衡是:

即农产品质检中心以的概率检测农产品, 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以的概率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这种均衡的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 农业生产中的众多的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 其中有比例的生产者 (企业) 选择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 有比例的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选择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农产品质检中心随机的检测比例的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的生产情况。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农产品质检中心与农产品生产者的博弈分析, 本文得出结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即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是, 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以的概率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因此, 为了提高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 降低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 本文具体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 适当提高对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罚款

因为增大F在提高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γ*的同时, 降低了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θ*, 例如, 假设农产品的价格为P, 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C, 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 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利润率为20%, 则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正常利润R=2C×20%=0.4C, 农产品的价格为P=2+0.4C=2.4C, 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利润R'=2.4C-1C=1.4C。假设检测成本α=0.5C, 对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罚款F=2C和3C, γ*分别为:

显然γ1*<γ2*,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提高对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罚款F, 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γ*。

同理, θ*分别为:

显然θ1*>θ2*,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提高对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罚款F, 有效地降低了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θ*, 从而降低了监管成本。

(二) 开展检测技术研究, 加强对国外先进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引进和创新, 努力降低农产品检测成本α

因为检测成本α的减小, 可以使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γ*提高。例如, 假设农产品的价格为P, 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C, 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 假设对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罚款F=2C, 检测成本α=0.5C和α=0.25C, γ*分别为:

显然γ1*>γ2*,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降低农产品检测成本α, 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概率γ*。

(三) 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制度

通过建立和实施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制度, 既有效地发挥了政府的监管作用, 增加了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 又缩小了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利R'与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正常利润R之间的差距, 从而降低了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θ*。例如, 假设农产品的价格为P, 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C, 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的利润率为20%, 则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正常利润R=0.4C, 农产品的价格为P=2.4C, 如果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和1.5C, 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利润R1'=2.4C-1C=1.4C和R2'=2.4C-1.5C=0.9C。对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罚款F=2C, θ*分别为:

显然θ1*>θ2*,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增加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C, 缩小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利润R'与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正常利润R之间的差距, 有效地降低了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的概率θ*, 从而降低了监管成本。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如何有效地激励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组织生产,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已成为当前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农产品质检中心与农产品生产者 (企业) 的博弈进行了分析, 并就博弈产生的影响做了相应的探讨。研究表明, 适当提高对生产质量非安全的农产品的生产者 (企业) 的罚款, 努力降低农产品检测成本, 增加生产质量非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是政策制定和制度创新的方向。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博弈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2]邢卫锋.影响农户采纳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因素及采纳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3]杨永亮.农产品生产追溯制度建立过程中的农户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上一篇:过程考核方式下一篇:普通水泥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