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食品安全(共12篇)
农产食品安全 篇1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加快, 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期望又越来越高, 对农产品的要求“不再是吃饱, 而是要吃好、吃的健康”的问题[1]。而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 基层监管力量十分薄弱, 风险隐患还未完全消除, 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 形势不容乐观, 因此加快基层体系建设, 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 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2]。近些年来, 农药、肥料、兽药、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农资的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不断增加, 为解决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也因此导致农业生态与环境被破坏及污染、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 基础在农业, 必须正本清源, 必须首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直接面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 是实施农产品生产过程管理和质量安全源头控制的基础环节。因此, 加快基层体系建设, 已是当务之急,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 明确基层工作任务, 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1.1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 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及时掌握农药产品使用动态, 杜绝禁限用农药进入农产品生产环节;向农产品生产者广泛宣传农药等投入品使用规范和要求、禁限用农药产品品种、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规定, 增强生产者安全合理用药意识;以农产品基地和用药高峰期、采收前安全间隔期为重点, 加强对农药等投入品使用情况的监管, 及时处置违法违规使用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行为。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后, 乡镇监管力量大大削弱, 为保障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长阳县农业局充分调动县内农药零售商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直接面对农民的第一线优势, 大力推进农技农资结合、企业直销等农业投入品有效服务模式, 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的服务模式, 有效提升放心农资的配送能力和水平[3]。
1.2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
依法履行农业产地环境监管职责, 切实保护农产品产地环境, 以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为重点, 加强对工矿企业“三废”、农村集镇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排放区的日常监测, 防止污染农业产地环境[4]。通过调查我县农膜年残留量每年高达500t以上, 回收率约30% 左右, 残膜率达70% 以上;农药、肥料包装等废弃物每年达到100t左右, 回收率达不到10%;畜禽粪便年产生量每年达到约10 万t, 80% 没有正确处理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每年达到50000t以上。因此, 必须充分运用电视、广播及报纸等公众媒体, 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政策和法规;政府要利用经济手段和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垃圾资源回收利用, 开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1.3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服务
结合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 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生产基地为重点, 确定适用农业标准,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转化入户, 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制定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长阳县农业局根据上级相关农业生产技术规程, 因地制宜编制并审定通过了《绿色食品大白菜高山栽培技术规程》、《绿色食品萝卜高山栽培技术规程》、《绿色食品辣椒高山栽培技术规程》、《绿色食品番茄高山栽培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结球甘蓝高山栽培技术规程》五个地方标准[4], 通过技术培训, 印发资料等形式传达给广大群众, 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种植技术水平;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体系。积极组织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 全面推行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监管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等“五统一”操作规程;加大“三品一标”的开发及认证工作力度。在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长阳县着力建设0.66 万hm2高山蔬菜、0.2 万hm2优质茶叶、0.2 万hm2优质柑桔、0.2 万hm2优质粮油、0.06万hm2魔芋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全力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提高了农业标准化水平, 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4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
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生产基地为重点, 加强田间指导, 严格监督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 及时违法违规行为, 在病虫防治、农产品集中上市等关键时期增加巡查频次。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加强基地生产管理, 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规范建立生产经营档案。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以农业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国家禁用农药为重点, 强化农药登记备案审批和市场监管, 加强农药使用指导, 严防超范围、超剂量使用。要大力推广农产品基地统防统治;在重点农时季节, 开展种子、农药、肥料等重要农业投入品专项打假和执法。建立假劣农资涉案线索移送机制, 以高压态势震慑违法犯罪分子[5]。
1.5加强农产品产地检测准出
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宗鲜食农产品上市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为重点时间, 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检测;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配置农残检测设备, 开展自律检测[5]。健全农产品监测档案, 对检出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基地实施重点监控, 限制产地准出并密切跟踪其流向和处置情况, 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消费市场。加强风险排查, 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 结合产地准出监管, 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
1.6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
以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环境, 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意识为目的, 规范经营者行为, 净化农产品安全市场秩序, 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面实行“4 有” (即有记录、有检测、有标志、有包装) 要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农产品经营者要建立农产品经销台账, 如实记录经销时间、品类、数量和销售对象。
2 加强能力建设, 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2.1健全监管网络
全面落实乡镇监管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渠道, 按照符合岗位需要、人员专岗专责的要求, 每个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确定1 名负责人和1 名专职监管员, 确保在岗履职;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基地监督员,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要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市县要规范建立基层监管人员档案, 加强监管队伍管理。在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实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与农技推广机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2.2加强条件建设
结合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验收”的要求, 落实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必要的办公设施和农残速测仪、冰箱、电子天平等监测仪器, 不断提升监管装备水平。
2.3强化业务培训
市县农业部门和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制定长期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 对监管人员实施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 结合“阳光工程”培训、送科技下乡等活动, 组织开展村组、基地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加强培训考核, 坚持持证上岗。建立健全业务学习培训长效机制, 不断提升基层监管队伍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2.4加强制度建设
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结合自身职责, 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监管、农业标准推广、田间巡查、监督检测、产地准出、质量追溯、诚信承诺、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和岗位责任、绩效管理、考核评价、奖惩等管理制度, 明确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 规范管理, 落实责任, 推进监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3 完善工作机制, 形成监管工作合力
3.1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统筹管理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畜牧水产、食药监、公安等相关部门参加工作会商调度和联席会议制度, 研究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项, 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积极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机制, 整体推进乡镇监管各项工作。
3.2县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管理指导
结合本部门其他职能工作、整合工作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对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综合协调管理。要认真统筹规划、统一部署落实乡镇监管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质量追溯、监督检测和管理考核等工作, 稳步推进农产品收购、保鲜、贩运、储存等入市前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要建立与食药监、公安、环保、工商、商务等相关部门工作联动机制, 综合推进农业产地环境监管、投入品监管、专项整治、监督执法、风险应急、诚信建设等工作。
3.3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
落实本地区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生产主体责任, 建立村监督员队伍, 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 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开展农产品基地准出、应急管理等工作, 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调配工作场地、经费和人员, 兼顾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乡镇监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6]。
4 加强组织管理, 切实强化工作保障
4.1加强组织领导
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 依法履行属地管理职责, 强化政策措施, 认真部署和推进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加强对乡镇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 切实解决好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办公场地、监管装备、机构和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实际问题, 监管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必须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确保基层监管工作正常开展。市县农业部门要把加强乡镇监管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把握当前有利的政策机遇, 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统筹谋划、扎实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4.2加强督促检查
县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 督办落实乡镇监管各项制度措施, 有序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对乡镇监管机构建设滞后、监管工作缺位、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较低或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 采取专函督办、诫勉约谈等方式及时督促整改;涉嫌渎职违法的, 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4.3加强管理考核
县级人民政府要制订明确具体的考核评价办法, 对乡镇监管工作进行年度考核, 并纳入县级政府对乡镇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4.4加强经验推介
各乡镇要认真总结, 及时报送相关信息, 大力推介典型经验、亮点;积极开展乡镇监管示范典型建设, 创新监管模式和制度机制, 充分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 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参考文献
[1]佟卫芳.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职业与健康, 2007 (07) .
[2]为了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J].公民与法治, 2009 (8) .
[3]孙政才.狠抓投入品监管强化源头治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J].中国动物检疫, 2007 (12) .
[4]陈芳莉.长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湖北植保, 2015 (01) :15.
[5]张爱东.宿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
[6]顾存秀, 苏生平, 陆志坚等.做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J].上海蔬菜, 2014 (10) :15.
农产食品安全 篇2
报告处置预案
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坚持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分工协作、统一指挥、群防群控、依靠科学、及时反应、措施果断的原则。
第三条本应急预案适用于下列情况的重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1)发生自然灾害或在全市性重大活动期间发生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
(2)事故危害范围跨乡级行政辖区,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3)事故处理涉及市政府多个职能部门,需要实施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协调的;
(4)事故性质恶劣,有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5)初级农产品生产企业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涉及面广、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6)事故伤害人数多人或出现死亡的;
(7)上级领导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做出批示的。第四条 在监督管理中发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立即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社会危害,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及时开展调查处理。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简要经过、波及范围、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面临的问题、事故报告单位和报告时间等。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相关信息,应逐级上报,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发布。
第五条对符合本预案规定的重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之一的,县食药局应当立即决定启动本应急预案,同时根据事故的性质、危害范围等因素,并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第六条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急处理工作程序自行终止。并及时汇报应急处理工作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建议,同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及时跟踪处理情况,随时通报处理结果。
农产食品安全 篇3
深入宣传培训,营造食品安全良好氛围
营造食品安全良好氛围,促使消费环节与生产环节有效链接,通过市场需求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他们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一贯方针。
为此,他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安全消费本领,压缩劣质产品生存空间。先后组织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送农产品质量安全进校园等活动,制作横幅367条、展板490块,印发宣传资料20余万份,举办各类咨询活动及培训108场次,向广大群众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传授农产品消费本领。此外,他们还积极开展培训,提高生产者标准化种植(养殖)本领,不断提高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年初,他们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县及局属各单位在组织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培训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穿插进去,将诚信经营理念、优质优价理念灌输进去,通过培训,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帮助生产者树立诚信经营理念,促使生产者自觉按标准组织生产。上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农民科技校训482场次,培训农民群众30250人。
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标杆作用
为开展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洛阳市农业局结合实际制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进行组织指导。各县(市、区)农业部门结合下乡培训、执法检查等时机,将“创建活动”宣传至每个生产基地,明确申报条件、标准等。各级质检中心(监测站)、植保站、蔬菜办、园艺站、水产站等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养殖)过程中农药、鱼药的使用等进行具体指导。11个县级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站对辖区内的生产基地进行了排查,进一步规范了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台账、操作规程等,并结合农产品上市特点,对上市产品进行了质量抽检;市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在加强对县级站工作检查指导的基础上,对除洛龙、吉利之外的区所属生产基地进行了监督检查,不断规范基地生产行为,不断提高基地管理水平。8月上旬,他们优中选优,推荐了孟津慧林源种植合作社等3家农产品生产企业被市评为第一批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目前,他们正组织人员对各县(市、区)上报的其他基地进行资料审核和现场检查,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注重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洛阳市农业局立足农业工作实际,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打牢基础,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上半年,已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5个,认证绿色食品9个,待审批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0个;有30个产地认定及32个产品认证材料待上报。截至目前,洛阳市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5个,面积84.5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3个、绿色食品36个、有机食品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8个。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以优质粮食及蔬菜、水果、水产品生产区域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为纽带,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或示范园、养殖区建设。全市已经拥有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6家、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3家,标准化生产总面积达55万亩。努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结合网格化管理、日常监管等,建立了农产品安全信用档案。与所有“三品一标”基地、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签订了安全生产承诺书。要求生产基地悬挂、印刷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语,向社会作出质量承诺。以洛阳鹏云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本易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为先行示范,组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培训班,拟在全市生产基地逐步推行二维码追溯系统。
农产品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篇4
一、农产品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农产品是城乡居民主要的食品来源,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业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有了稳步提高, 但是对于农产品而言, 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落后的监管机制以及食品安全质量保障意识的不足等因素都制约着我国农产品食品的质量。“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的爆出, 使得社会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持续关注, 目前, 在我国农产品食品安全领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农产品投入品的违规使用
我国农产品污染严重,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率高, 残留严重超标。农民在生产的过程中甚至使用一些法律明令禁止的投入品,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5条第2款明确规定, 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国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但是, 在我国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中, 随意使用大量农兽药已经成为常态;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很多蔬菜的亚硝酸盐的含量超标等等情形, 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二) 农业落后分散的生产模式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要求产品具有较高的安全标准, 在农产品发展中也是必然趋势。但在我国, 首先, 农产品的生产仍然是由分散的农户为主要市场参与者, 这种分散生产经营和一家一户的小作坊生产特点, 生产规模不大, 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对于病虫害、传染病等管理不科学。其次, 我国农民自身的组织化程度低, 文化程度低, 法律意识落后, 在市场精品农产品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为了获取利润, 掺杂掺假甚至掺入非食品原料, 例如, 在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 在养殖家禽过程中使用抗生素等也时有发生。农业这种小农经营模式自身的缺陷内含的逐利本能, 加大了监管的难度, 决定了农产品质量在消费市场上的参差不齐。
(三) 产品质量体系和产品认证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于农产品的监测和产品质量的认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标准和检测指标, 但是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部门众多, 既有卫生部门也有检测部门制定的标准, 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标准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市场上流通的产品进行检验和监督执法, 导致农民对于标准不重视或者混乱。目前我国颁行的农产品标准中, 有些已经经过十几年没有修订, 没有操作的实际意义, 而且在检测的过程中, 检测机构技术设备陈旧、人员少, 也很难应对众多的农产品检测要求。在产品认证制度上, 目前影响较大的是无公害认证制度, 随着这项制度的展开, 我国很多省份和生产基地加入了这项认证的行列, 但是在认证工作中, 注重认定工作, 忽视后续的监管, 一旦认证成功就一劳永逸, 很难保障农产品的食品品质和安全。
(四) 监管法律法规建设落后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种子法》、《农业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渔业法》、《农药管理条例》等。但是, 这些法律法规在具体规定上, 大多原则性较强, 可操作性差, 忽视了农产品生产者的意愿, 实践上很难获得实效。而对于法律责任的承担和相关的刑事、行政和民事的配套立法没有跟上, 在执行力上大打折扣, 立法仍存在一定的空白。
二、域外农产品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机制
不可否认, 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产品监管问题上走在立法和检测标准的先进行列, 对于农产品食品安全, 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强调“从农田到餐桌”, 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涵盖了整个农业生产和加工的各个环节。目前, 各个国家在立法例上主要有两大模式, 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统一立法, 美国适用的是严格责任, 即农产品与其他工业产品一样被统一纳入产品责任法的调整范围之内;另一种立法模式以日本、德国为蓝本, 单独制定农产品质量法律, 监管农产品质量。
(一) 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特点
美国在农产品食品安全立法上体现了多层次、多机构参与和多方位立法的特点。在立法层次上,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第一层是联邦立法, 主要调整肉类、家禽类和蛋类食品生产和加工的产品质量安全, 以及农药和农业投入品的整体规范, 总之在这一层面对卫生、安全和标识等涉及国家统一要求的进行监督和立法;第二层次则为各个州、县 (郡) 层次, 美国的各州作为独立的法律主体, 也有权制定在本州范围内实施的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 如卫生许可证的发放等。
在参与机构上, 在联邦层次的参与监管机构有十几家, 主要包括职能部门是三个, 即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DFA) 、美国农业部 (USDA) 和环境保护局 (EPA) , 其他还有财政部的海关署、国家疾病防治中心 (CDC) 、国家卫生研究所 (MN) 、商业部的国家海洋渔业署等。在州、县 (郡) 层次, 州、县 (郡) 各相关职能部门一般不直接进行食品安全的质量检测, 主要进行卫生许可证发放, 包括餐馆、商场、奶牛场、牛奶加工场及食品加工厂。州、县 (郡) 主要是具体执行国家相关机构设定的一些规范。
美国农产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立足于美国判例法体系, 对于产品从农产品到工业产品都囊括其中, 有利于法官灵活便捷地适用法律, 最大程度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 日本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特点
日本在农产品立法上和我国的法律体系很类似, 对于非农产品由专门的《日本制造物责任法》, 而对于农产品单独规定, 日本以《农林物质标准化及质量标识管理法》为基础法律, 确立了农产品食品安全、农业投入品、动物防疫等几个方面的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法律体系。同时日本对于农产品的各个阶段的流动, 从产地、加工到最终到达餐桌, 都实行了严格的规范。
在监管机构上, 日本主要有三个机构负责, 即食品安全委员会、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 几家机构分工合作, 配合密切。厚生劳动省主要负责农产品加工、流动环节的监管, 同时对于农业投入品如化肥农药的残留制定检测标准;农林水产省主要负责日本国内生鲜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与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与使用环节的执法监督以及农产品认证等工作。而食品安全委员会, 独立履行风险评估职能, 并向风险管理者即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提出有科学依据的建议。在检测标准制定上, 日本业已形成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体系和相关的配套措施。
三、我国农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构建
我国农产品质量已经基本形成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卫生法》为主要本门法, 辅以《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法》、《农药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等多部单行规章;在产品认证上,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无公害农产品应急管理规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地环境检测管理办法》等, 规范我国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对于农产品食品安全都有相关的责任承担规定。
可以看出, 我国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法律法规框架, 但是细致深入分析, 这些规范过于简单、原则和笼统, 可操作性较差。在监管环节上, 协调性差, 没有达到全程、全产业链的监管, 信息查询平台也仅是刚起步, 监管方式落后。为解决这一现状,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我国农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一) 完善农产品质量立法, 协调各法律部门
在宏观法律建设上, 应当对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修订和完善, 协调各个法律部门, 制定实施细则, 强化法律的执行力, 捋顺监管部门职责划分。首先, 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有空白, 可以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适用范围, 对农产品的种养殖到加工包装和销售消费等环节, 用法律形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其次, 制定法律实施细则和配套法规, 对于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如农药的制造、加工和使用, 细化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很多国家在立法上更注重配套法律法规的作用, 我国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可以对于农产品准入制度、农产品种类或某一环节单独立法。
(二) 强化农产品检测、监管与标准化生产制度
我国目前已形成省、市、县三级检测体系, 但是检测技术力量和基础仍较薄弱, 检测机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检测需求, 检测机构分布不均衡, 检测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检测科技手段仍需加强。在监管机构与监管制度建设上, 我国监管机构多达十几家, 从农业部门、质检部门到卫生部门等实行分段管理, 权责不清。应尽快整合现有机构, 成立专门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或者参照日本成立单独的食品监管委员会, 明确监管机构职责。明确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 结合我国实际, 制定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标准模式, 对于发达地区和我国具有传统生产、出口优势的农产品, 或者原产地环境优良地域的, 可以适当提高安全标准, 增加出口, 带来良好收益的同时引导和带动其他地区农产品安全标准的提升。
(三) 农产品全程信息追溯和预警、召回制度
加快推进农产品信息追溯制度建设, 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全程产业链可查询、可监督, 目前我国的信息追溯仍处在初级起步阶段, 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产品种类多为无公害产品或者名优农产品, 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追溯制度。一般而言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包括农产品生产环节、农产品包装加工制作环节以及农产品运输流通环节, 涵盖农产品的全过程, 一旦出现农产品食品安全可以第一时间追查到责任人, 对其他违法生产者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随着物流业和网络电商的快速发展, 农产品的消费市场逐渐摆脱了产地的局限性, 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是可能波及范围广泛, 例如牛奶养殖户非法添加三聚氰胺, 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预警机制。在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危险或者已经发生问题时, 可以尽快应对减少损失的发生。对于出现问题的农产品, 可以由企业自行召回或者由政府强制召回, 当然在责任承担主体上, 我国更多的是由农户单独种植的, 由农村经营合作社、农业企业来承担。因此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和农产品食品安全的监管是同时发展的, 我国在未来的制度建设上不能一蹴而就, 必须立足于我国农业经营的实际。
摘要:农产品作为城乡居民的主要食品来源, 必须保障其产品质量安全, 在我国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程度低, 农产品投入品违规使用十分常见, 而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可操作性较差。国外对于农产品食品安全贯彻全程监管, 主要形成了两种立法例。为加强我国农产品食品安全建设, 应从法律法规建设、农产品检测、生产标准以及产品质量预警和召回制度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农产品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机制,预警制度
参考文献
[1]秦富.欧美食品安全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2]任大鹏.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3]郑冬梅.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农产品质量安全 篇5
所谓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是以超市为龙头,由连锁超市、农产品供应商、供应商的直属农场和协作生产农户为主要参与者的农产品供应链。
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的链条长,由超市经营农产品,进而实现基地建设,不仅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而且在目前有关部门对农业环境污染立法不完善和执行难的制度空间下,可以把源于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要转化为利益动力,传递到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利用“优质优价”的机制,实现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者的激励。同时还可以排除价格信号“失真变形”等问题,探索一条借助超市等企业运用“看得见的手”的制度因素,来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路子,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防治模式,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农业环境健康、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面,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重视超市作为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和防治农业环境污染的积极作用,努力倡导超市零售业态的发展,特别是大型连锁超市的大力发展。
2.鼓励超市等供应链关键节点组织按照“一体化”经营模式进行联结,发展“超市农业”,建立比较稳定的有数量品质标准的产品供求关系;鼓励在农户与公司之间采用合同生产等契约模式,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超市供应商能够获得安全优质农产品,在帮助合同农户获得稳定高收入的同时,又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
3.鼓励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广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模式,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产品供应链的联结,逐渐改变农户小规模、分散化的局面,提高农产品供应链效率,促进各种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产地环境安全的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使用,缓解和防治农业污染。
六、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农产品安全追溯至源头 篇6
《信息化建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不但要求营养,更要求健康。如何管控食品源头,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越来越受民众关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不是这次新《食品安全法》才提出的,可是为什么总给人进展慢、落地少的感觉?
汪向东:食品安全追体系建设给人进展慢的感觉,主要是因为目前还存在很多困难。一是来自主体的素质。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素质和组织方式差异很大,虽有农垦那样的大农企,但更多是分散的农户和小型合作社。显然,就目前农村留守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和众多集市摊贩们来说,要他们很快参与、并成功扮演追溯体系中应有的角色,还是很不容易的。这也是为什么政府希望率先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做起的原因。
二是来自特殊的对象。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不同,工业生产是物理的、化学的过程,而农业生产是生物的、生命的过程。农产品的品类丰富,集约化和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其质量安全除了受特定生产本身因素的影响外,还受投入品比如农资的质量、生长和加工环境、储存条件、乃至产品使用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选择从少数品类开始做安全追溯,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三是来自信息化基础。应该肯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要建设广域覆盖的追溯体系,将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实行数据化管理,特别要按“自动化采集、网络化传输、标准化处理和可视化运用”,以及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关联性”的要求看,差距还是非常之大。
四是来自网络化互联。从现有的基础之上,要通过由点及线到面的过程,逐步扩大追溯体系的覆盖。首先,相关的数据要能采到、能上载,然后还要打通联结障碍,实现点与点、线与线、特别是平台之间面与面的网络互联、技术兼容和数据的互操作。特定的主体,比如基地直销式的农企,自己做自己的追溯系统相对容易实现,而不同主体间的数据互联与共享,困难就大得多。
五是来自复杂的利益。不同主体间信息互联与共享的困难,不仅来自技术层面,更大的困难来自利益层面。市场主体的数据意识觉醒当然是好事,但企业间、尤其平台间的数据共享,因为尚未找到有效的机制,还很难实现。甚至即便在政府不同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因部门利益的原因也不易实现,这也是电子政务推进中的一大难题。政府间、市场主体间、政府与市场主体间的数据利益磨合与博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追溯体系的发展走向。
《信息化建设》:您认为,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保障食品安全有何意义?现阶段已经展开的探索有哪些?
汪向东: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国家在“互联网+农业”领域业已明确的重要任务。它不仅是政府反映社会关切、顺应民意、改善民生的必要,更切中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要害,是动员和组织相关主体,共同改善市场对农产品不信任状况,为农业现代化奠定新基础的重大举措,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
令人欣喜的是,在实践中,政府部门、农业企业、电商平台、信息技术提供商、社会团体等已经围绕追溯体系建设,开始在不同层面进行探索和尝试,有些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在技术层面,RFID、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基于引进和自我开发的PDF417码、QR码、GM码、维信码等二维码技术,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农产品。二维码作为农产品“身份证”开始投入应用,移动终端的扫码引擎和移动互联网、WiFi应用环境为用户提供了便利,而配合平台数据库、云计算等形成数字防伪系统,让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追溯有了技术保证。
在主客体层面,一些企业开始认识到追溯体系的作用,着手建立企业内部的追溯体系。追溯信息不仅用于质量安全管理,而且用于产销管理、渠道推广和品牌经营。由此,基地直供、基地加工、基地营销式企业追溯体系覆盖的农产品在逐步增加;物流仓储业的信息化管理,包括GIS/GPS定位、快递件跟踪等,也加大了农产品在流通环节可追溯信息的覆盖;商场扫码、尤其是电商交易记录了农产品销售信息和产品去向。
在标准制订层面,除了原有“三品一标”的标准管理外,国家还制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通则》、《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和《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等标准,以及制订了畜肉、水果、茶叶、谷物等大类产品的操作规程等多项行业标准,为规范追溯体系建设创造基础性的条件。
在监管服务层面,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为质量管理和消费者维权建立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外,政府主管部门还专门搭建并向用户开放了12312产品追溯管理服务平台、成立了国家OID注册中心和OID公共服务平台,以及i-OID农业追溯公共服务平台等。政府成立了“绿办”,加快了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要求在市县两级基本做到监管机构全覆盖,有的地方,比如江苏,还计划建立省、市、县、乡4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联网监管体系。
我们看到了这些在技术、产品、用户、平台、社会、政府、法规、标准、活动、制度等方面的努力,但同时还是要强调,要实现以追溯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目标来说,脚下的路还很长。
《信息化建设》:那么,要建立起能够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有哪些要求?
汪向东:具体来说,我认为有六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广泛参与,或叫广域覆盖。这主要体现在生产经营主体和产品客体两方面。我们知道,影响“舌尖上的安全”的农副产品,品类是极为丰富的。在现行体制下,参与这些产品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多元化的。虽然追溯体系建设要由点及线到面逐步进行,但显然,参与追溯体系的主体和产品,如果不能在范围上有足够的覆盖,就不能满足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这个最终目的的要求。
二是适用技术。人们的条件不同,需求也有不同的分层和标准,满足同样需求的技术手段也有不同。考虑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情况,要满足广泛参与的要求,技术的适用性非常重要。坦率地说,目前在农业物联网的试点中,我们能看到一些技术性能的确强大,但对操作主体的要求很高,因此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其实,只要能满足要求,操作前端的技术越适用、甚至越“傻瓜化”,越有利于广域覆盖。
三是市场买单。我国有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复杂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体系和庞大的产品市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不可能靠政府包打天下。建设广域覆盖的追溯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这就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无论市场主体的投入,还是政府的补贴,其实最终必须经过市场认可,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才能使这一追溯体系滚动发展、扩大覆盖、持续生效,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其经济性而言,这个市场也是分层的。
四是平台服务。为方便消费者查询、市场主体应用和政府监管,必须将追溯信息集中在信息平台之上,同时依托无所不在的互联网,提供所需的信息查证和相关服务。需要指出,这样的信息平台,未必是高度集中或大一统的,但必须是互联、兼容和互操作的。否则,无法实现数据共享,更不用谈数据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五是保障体系。要满足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目标诉求,追溯体系建设就不单纯涉及产品、技术、平台、主体之间信息流的构建,同时,也涉及标准、规程、宣传、教育、组织、制度、法律、道德等社会环境的建设,后者为前者的顺利运转和发挥作用提供有效保障。如果食品安全违法成本过低、甚至违法者可以逍遥法外、大赚其钱,即使在技术上建起追溯体系,也很难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六是流程再造。回到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实践,要真正达到国家政策要求的追溯体系的目标,我们显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各环节,需要按质量安全追溯的要求,嵌入相关的信息数据流程,并保证不同环节、不同主体、不同平台的信息互联和共享,这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流程再造。
《信息化建设》:在现在“互联网+”的新业态下,有没有哪种方式是您认为最值得尝试的?
汪向东:回到今天“互联网+农业”的特定语境中来,我们应该看到,“电商+”是当前和今后建设农产品追溯体系的一个必须的选项。
首先,“电商+”符合顺势而为的原则。今天,电商主流化本身已然成为趋势,农产品电商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未来前景广阔。说“电商+”是必须的选项,不仅是强调离开电商的农产品追溯信息从宏观上看是不全面的,而且是强调融入电商的追溯体系才更符合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
其次,“电商+”可以让农产品及其追溯体系以一种跨越时空局限、直接对接广域大市场的方式,以信息更加透明、竞争更为充分的方式,来接受市场的评判、社会的监督和政府的监管。较之线下传统方式,较之“做盆景”、“做特供”的方式,电子商务更符合基于市场的原则,更符合“种大田”、“惠民生”的要求。
第三,“电商+”符合实效导向的要求。技术是否适用,市场愿不愿意买单,或哪种技术和服务的性价比更高,更受市场欢迎,应交由市场检验。是骡子是马,在电商大平台上同场竞技,更容易分出高下。通过买家用钱投票,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这有利于为追溯体系奠定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滚动完善的基础。
第四,“电商+”可为农产品追溯体系提供更为理想的数据化+网络化的基础。从手段上看,电子商务跨时空对接供需的交易方式,比传统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各种属性信息的数据化呈现和网络化传输,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为交易而上网,客观上为追溯体系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第五,农产品追溯体系在建设步骤和方向上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电商+”有利于依托电商平台在线交易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通过经安全认证和可溯源产品优质优价的示范效应,以及平台海量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来促进农产品追溯体系主客体的加快覆盖。
农产食品安全 篇7
坚持”保质、增量、树品牌”的思路,狠抓检测、监管能力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产地准出和监管示范县建设,历年来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牵头负责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行业协作,注重面上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保证了安全监管全覆盖。二是强化检测能力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区县质检站建设,并通过计量认证,检测室检测参数达350个以上。2013年,获全国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大比武种植业类第一名、“五一劳动奖章”。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强化“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实施无公害水稻、茶叶、黄瓜山梨等五个产业产地整体认定,认证面积63万亩,累计认证“三品一标”127个。重点在国家级、市级和区级等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场,推行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四是强化质量监管。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去年监测农产品平均合格率99.56%。建立协查联动、信息共享、例行监测等监管机制,联合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专项活动,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农产食品安全 篇8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王志刚, 2003) , 80年代的研究主要在管理模式上, 强调经济效益及成本分析是提高食品安全及质量需求的主要方法。1986年Katherine Clancy在相关著作中主要关注消费者对公共政策的反应。1987年美国康耐提卡大学成立了一个地区研究项目, 有组织地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研究, 提出消费者个人特征影响其接纳信息和应用风险信息的能力。Caswell从1988年开始在康耐提卡大学从经济学角度就食品质量安全以及营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先驱性研究。1989年Tanya Roberts和Van Ravensway观察到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流程原因, 认识到政府规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影响。1998年Riston和Li Weimai从保持可接受程度的食品安全的金融含义的角度出发, 提出安全和成本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认为人们期望食品安全的程度应该有一个安全的最优水平, 但由于风险知识不对称、食品安全是公共品、食品安全的社会成本以及客观科学根据和消费者观念的不一致等原因, 几乎很少市场经济的方法可以提供这种最优水平。
美国学者Jone Antle在1995年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和框架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规制进行了深入研究;1998年对食品生产部门进行高效率食品安全规制分析;1998年分析了政府和厂商采用HACCP规制措施对于提高肉类产业质量成本的影响, 分析了食品产业的产业组织和生产结构对于食品安全的影响;1999年对食品安全规制在工厂层面上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深入分析;2000年对政府在肉类产业实施食品安全规制的成本进行了研究;2001年对食品安全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学分析。
目前, 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已经深入各个领域, 包括具体行业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厂商行为、消费者行为、政府行为和独立机构行为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食品安全标准和认证的关系等。
2、我国研究现状
在我国, 2004年由周应恒和霍丽玥最早使用“食品安全经济学”的概念。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对食品安全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李怀 (2005) 、程言清和黄祖辉 (2003) 、刘小和 (2003) 、乔光华和辛盛鹏 (2002) 分别研究了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招回制度、食品安全标准、HACCP体系等, 并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关建议。张云华、孔祥智和罗丹 (2004) 应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 从交易成本、风险和不确定性及消费者需求与企业质量声誉的角度, 建立了一个简化的两阶段食品质量安全契约模型, 为安全食品供给的食品产业纵向契约协作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郑风田 (2003) 认为我国应该由粮食安全战略向食品安全战略转向。李标 (2004) 从“反公地悲剧”出发主张减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赵农和刘小鲁 (2005) 从政府进入管制方面实证研究了市场进入管制对于厂商最优质量水平和市场质量水平的影响。岳中刚 (2005) 从消费者、厂商、政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原因入手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安排的变化。程启智和李光德 (2004)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历史变迁问题。贾利 (2002) 从我国食品安全形式逐渐恶化出发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在于市场使用和政府失灵同时存在。林镝等 (2003) 提出了加强食品产业链的安全管理的思想。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 我国学者主要从对发达国家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厂商行为的研究及政府规制与监管三方面来研究食品安全问题。但是从这些研究中我们依然无法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较为系统的理解及解决框架。本文希望能从食品供应链的源头———农产品市场的秩序建设角度出发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农产品市场秩序的经济学分析
社会秩序是“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的行动结构”, 即参与其间的个人遵循一般性规则并进行个人调试而展现出来的作为一种结果的状态。因此, 市场秩序作为社会秩序的一种, 可定义为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 市场秩序的构成要素按照特定繁荣市场交易规则安排行为所形成的一种秩序状态。在有秩序的市场经济活动中, 个人对他人的行为就具有稳定的预见性, 秩序鼓励着信赖和信任并减少合作成本。秩序是市场高速运转的前提, 完善的市场秩序能够防止不利于改进社会或个人健康、安全的行为出现。
农产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 经济学研究都将农产品市场作为最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但是农产品的质量信息在买者和卖者之间是不对称的, 农产品质量也不尽相同, 所以农产品市场也并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完善的农产品市场秩序能够调整由于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 保护农产品市场的公平交易, 实现农产品市场给全社会带来的最大化福利, 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
1、食品安全的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是指从事一项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 (私人收益) 与社会成本 (社会收益) 不一致的现象。依据成本和收益不能内生化的方向不同, 外部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消极的负外部性, 另一种是积极的正外部性。食品安全问题上存在的外部性问题也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个方面:市场上生产安全食品的厂家对生产劣质食品的厂家产生的正外部性;生产劣质食品的厂家对生产安全食品的厂家产生的负外部性。
(1) 正外部性的具体表现。安全食品的厂家生产了安全的合乎市场标准的高质量的食品, 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食品的同时也带来了食品消费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这种行为提高了整个市场的社会效应, 就此产生了正外部性。与此同时, 安全食品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正面印象, 当消费者不能准确地分辨优质产品和伪劣产品时, 就可能凭借安全食品厂商留给他们的印象去购买食品, 其实买到的是劣质食品。结果生产安全食品的厂家对生产劣质食品的厂家也产生了正外部性, 无形中助长了劣质食品在市场的流通, 同时因为劣质食品的成本较安全食品要低, 在价格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占据了安全食品的一定市场份额, 从而使生产安全食品厂家的利益受到损害。
(2) 负外部性的具体表现。消费者购买到的劣质食品不只损害其身体, 在其心理上也造成了购买阴影, 而且同样的感觉在消费者间的传递容易产生一种避免购买此类商品的症候群现象, 同时对市场上所有此类商品产生怀疑, 使生产安全食品的厂家的利益受到损害。
由以上分析可见, 由于市场中出现的外部性现象, 使得生产安全食品的厂商的利益受到损害, 市场份额和收益都下降;而那些生产劣质食品的厂商也因为外部性现象的存在获得了上升的市场份额, 市场趋向有利于后者。这必然形成市场导向, 引导市场的资源配置向劣质食品转移, 安全食品在竞争中逐渐减少, 于是出现劣质食品充斥市场、排斥安全食品的困境, 导致市场失灵, 最终破坏市场秩序。
2、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 掌握信息充分则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而掌握信息贫乏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 只要有市场交易, 就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食品交易市场, 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才会导致不安全食品问题的出现。
(1) 信息充分的市场。假如食品交易市场是个信息充分的市场, 那么食品的安全品质就很容易被获得, 就像简单问题的表象一样容易被人们所识别。消费者对于安全食品的消费就将符合主流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 他们既按照偏好在收入及价格约束下购买所需数量的安全食品, 同时厂商也将根据时常需求和成本分析向市场提供安全的食品。
(2) 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在实际生活中, 食品市场是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消费者对于某些不安全的食品, 无论是在购买前还是在消费食品后都无法及时准确地识别其对健康的影响。生产者跟消费者对于商品信息的掌握量是不同的, 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信息, 从而使消费者在自我保护方面处于弱势, 而一些生产者就可以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实施机会主义, 欺骗消费者, 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使不安全食品充斥市场。
(3) 信息不确定的市场。某种程度上, 食品市场不仅是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同时也是信息不确定的市场, 有些在市场上流通的食品, 生产者并没有比消费者掌握更多的食品安全信息。如因为农药残留导致的不安全食品, 生产者也不一定知道在其商品中残留农药的多少及其是否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又如“苏丹红事件”中, 初期生产商也并不比消费者知道的多。因此, 尽管生产商在生产流通流域比消费者掌握的信息多, 但是对于食品的安全信息他们有时同样面临着不完全确定的问题。即使生产商完全掌握了这些安全信息, 也不能保证该信息能够完全准确的传递到消费者那里, 而且其传递的成本也是高昂的。
三、解决食品安全的对策
要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首先应抓住食品供应链的源头———农产品市场, 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秩序来达到解决市场失灵、保证食品安全的目的。
1、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
农产品市场秩序的维护需要依靠农产品市场的内部市场规则, 主要依靠农产品市场的相关制度安排, 这些制度能界定和保护产权、降低交易费用、保护农产品市场公平的市场交易, 建立农产品市场的竞争秩序、建立有序竞争的农产品市场。要做到规范安全的市场秩序, 就必须做到优价优质。创立并维护安全农产品的市场声誉, 政府有重点的对安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指标进行抽检, 通过严格的奖惩措施, 加大生产者的违规成本, 提高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信任度。整合现有安全农产品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 合理分工, 使消费者更容易辨识安全农产品相关信息, 同类国家级安全农产品的认证职能应尽早合并, 并统一相应安全农产品标识。通过用消费者能简单读懂的信息来提高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对称, 建立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安排。
2、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食品本身的特性决定了食品在流通消费领域的安全性极易受到影响, 因此, 只有严格控制流通环节食物的安全性才能确保整个食品链的安全。对于农产品市场的物流体系的建设, 要重视以农产品物流为主导的农产品生产性物流, 即产前、产中、产后物流, 为农产品提供多层次、多功能的社会化、一体化服务, 形成较长、较粗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其建设可以从政府及农产品物流企业两个角度出发。从政府角度来讲, 要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产品储运工具和设备的开发生产等;大力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 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物流的标准化建设, 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规范化、标准化轨道。从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角度来讲, 要改进和提高农产品物流技术, 改进包装技术, 加强在路途中的冷冻保鲜技术以及农产品物流增值技术的研究;加强农产品信息化建设, 实施供应链管理;优化整合农产品物流系统;进行农产品物流品牌化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大生产大流通;加快农产品流通标准化进程;开辟电子商务下的农产品物流新模式;借助第三方物流模式, 延伸农业化产业化链条。
3、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化
农产品质量信息分布不对称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 因而需要有效地制造和传播有利于消费者分辨的正确的市场信息, 只有消除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生产安全食品的厂家想尽办法使之与其他生产不安全食品的厂家区分开来, 消费者依据此种信息来确定其是否愿意购买, 从而达到优质优价, 使生产不安全食品的厂商与生产安全食品的厂商不能形成博弈, 减少逆向选择行为, 改变安全食品在市场中不利的局面。在信息不对称的农产品非价格竞争上, 市场准入制是政府实施主体的制度设计。对农产品实施市场准入制度, 约束农业生产者的质量行为, 并为消费者提供依据。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 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 其通过政府向消费者传达正确的信息, 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 主要是严把市场入口的产品质量关, 使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产品可以进入市场, 不合格的拒之门外。重视农产品的全程监管, 加强标准检测认证等支撑体系建设, 积极推广农产品认证标签制度, 严惩违规行为。
4、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政策监管
市场失灵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自由市场机制自身不能完全解决的, 所以政府有必要采取行动进行调整, 更正自由市场机制下产生的不利影响。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薄弱的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对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 除了依靠规范的市场秩序, 更主要要由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监管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完善法律法规以及执法体系, 加大惩罚力度。在完善法律法规的过程中, 要实行责任追踪制度, 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其产品的过程中对其健康造成损害, 要追究生产者和提供者的责任, 赔偿消费者的损失。由此来增加生产和销售不安全食品的机会成本, 使其从事这种行为的预期收益小于预期成本, 从而遏止这种行为的发生, 同时也可以提高消费者对市场质量水平的消息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冯立果:食品安全问题:市场分析与规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王兆峰、张海燕:民族地区农产品市场创新建设与民族贸易发展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7.
[3]刘宁:我国食品安全社会规制的经济学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3) .
[4]周应恒、霍丽玥:食品安全经济学导入极其研究动态[J].现代经济探讨, 2004 (8) .
[5]蒲应龚:兼顾食品安全和农民增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4) .
[6]李苏、韩科峰:农产品市场中的“柠檬”现象[J].市场论坛, 2006 (2) .
[7]李勇、任国元、杨万江: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及政府干预[J].农业经济问题, 2004 (3) .
[8]黄德义:食品安全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05 (12) .
农产食品安全 篇9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 我国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形势却十分严峻。自2006年以来, 我国爆发了几起影响范围较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如致癌大闸蟹、“苏丹红”鸭蛋、“嗑药”的多宝鱼、有毒的桂花鱼、瘦肉精猪肉等, 由此引发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热潮。这些研究涉及政府监管、组织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文献回顾发现, 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来证明建立农产品 (食品) 可追溯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作用和功能, 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1][2]也有一些学者已认识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农产品的供应组织结构有密切关系, 并从供应链的视角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企业+农户”的组织模式。[3][4][1]但是, 这种模式存在组织结构上的缺陷。2008年爆发的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掺杂三聚氰胺的恶性事件表明, 这种缺陷是致命的, 它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同时几乎摧毁了我国的整个乳制品行业。三鹿奶粉事件也说明, 目前我国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没有找到真正合理的对策。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逐渐升温的同时, 农民收入问题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而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 目前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 似乎这是两个互不相关的问题。但是, 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 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通过有效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法, 使供应链上的所有参与者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供应链整体的收益水平。忽视链上任何参与者的利益都有可能导致供应链管理的低效率, 而一个低效率的供应链很难保证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
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入手, 探求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 进而提出新的供应链组织模式, 以破解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难题。
二、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联
我国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在经历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农村集体模式的挫折后, 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 并放开了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的统购统销。这一制度变革的主要特点是:生产规模从集中变为分散, 农产品生产的基本决策单位从公社变为农户。这种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的优点在于, 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 由于经营主体过于分散、规模太小, 难以采用比较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 同时也给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因而使农产品生产阶段成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在2004~2006年三年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 源头问题占61.5%, 加工阶段问题占38.5%;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发生的13件涉农产品安全事件中, 只有一例, 即“福寿螺致病”案属于病原污染所致, 其余均为人为掺假。[1]
可见, 农产品生产规模过于分散, 政府无力监管是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要彻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就必须对过于分散的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进行改进, 以实现规模化生产。近年来, 我国在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 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 即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户+批发市场”模式、以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为核心的“农户+企业”模式、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自办农场的“直属农场+企业”模式。在不同模式下,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控程度是不一样的。
1.“农户+批发市场”模式
这是一种传统的、也是目前主要的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农产品的供求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 生产者同需求者之间仅存在买与卖的关系。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 批发市场既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 也是整个供应链最薄弱的环节。因为, 在批发市场上供求双方的交易既可以是一次性的, 也可以是重复性的, 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农户+批发市场”是一种典型的末端控制方式, 如果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要求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到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话, 会造成末端的农产品品质不稳定, 并会显著增加农产品质量的控制成本。我国目前约有2亿多个小规模生产农户, [6]因此, 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都面临着货源供给分散性大、稳定性差、以短期交易为主的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反馈回路不畅通, 从而加大了质量控制的难度。
显然, 在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生产流通模式中,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主体是批发市场, 众多的农产品生产者——农户只是被动地跟随, 乃至应付。如果不让农产品供应链上所有的参与者主动地参与安全管理和自我约束, 就很难以低成本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需要指出的是, 上述模式只是一种简化模型, 实际运作系统要复杂得多。例如, 在农户和批发市场之间经常还会有众多运销商的存在, 如图1所示。其实, 这种末端控制方式使运销商承担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全部责任, 这往往会引起运销商与执法者之间的强烈对立, 增加执法难度, 可执行度也打了折扣。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虽然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户+批发市场”模式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 但是, 这种模式所依赖的农产品生产方式是极度分散的小农经济, 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难以实施, 信息链在批发市场处容易断裂, 因此, 注定是一条低效率的供应链。这不仅造成了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基本上还处在时间长、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层次状况, 而且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缺乏基本的保障。同时, 在这种组织模式下, 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太小, 也造成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户在这条供应链上的地位低下, 收益微薄, 进而使其更加漠视自己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责任。
2.“直属农场+企业”模式
我国农业生产极度分散是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农产品质量安全缺乏保障, 农民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面对这种困境, 许多专家都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建议, 以期破解目前面临的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内的“三农”问题困境。目前, 采用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自办直属农场的方式是比较成功的模式, 即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和供应的稳定, 投资建立自己的直属农场 (如图2所示) 。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租赁农民的耕地, 雇佣原耕地上的农民, 使原来农户在保留土地使用权的同时又成为领取工资的农业工人。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通过直接管理农场的整个生产过程、农药和兽药的使用以及质量控制,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目前采用这种模式的有山东省莱西市的九联集团、莱阳市的龙大食品有限公司、龙口市的复发中纪有限公司、莱西的三丰集团公司、上海的新成食品有限公司和高榕食品有限公司等。
这实际上是一种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即以企业内部管理或企业内部交易替代市场交易, 其显著优点是:企业可以把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直接置于自己的计划和管理之下, 农产品质量安全可以实现全过程控制, 包括对农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中间投入物进行控制, 制定详细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规范和操作标准, 以及对农场员工进行有计划的技术培训等。相比于末端控制, 过程控制方式的效率更高, 成本更低。但是, 对于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来讲, 在得到农产品质量控制效率的同时, 则要面对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 这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等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 在我国人多地少的情况下, 这种直接产业化的模式使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付出的土地租赁成本以及原有耕地农民的安置成本等都非常高。考虑到企业的资金回报率问题, 这种方式只适合于一些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 并不适宜大范围推广。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 农场最好是由农民自营, 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与农场结成战略合作伙伴。而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亲自经营农场并不是最好的农产品生产供应组织模式。
3.“农户+企业”模式
“农户+企业”模式是指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在适合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地区, 同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签订合同, 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派遣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指导, 并收购全部产品。企业通过与农户的契约关系, 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 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 实现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条龙服务, 为产品在农户与市场乃至与消费者之间的流通架起一座桥梁, 如图3所示。
这是一种介于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之间的交易模式。农产品的供求双方在实施买卖行为之前已经结成了某种联盟或者协作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是长期的, 也可以是一次性的, 既包括口头承诺的形式, 也包括书面协议的形式。在这个框架之下, 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被规定下来, 包括对对方的监督、管理和特殊要求 (提出标准) , 以及事先确定的价格。从理论上讲, 这种方式可以以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为核心, 构建完整流畅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通过契约关系, 协调好供应链上各个参与者的个人利益与供应链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使链上各个贸易伙伴从以前单纯的竞争关系发展到“竞争——合作——协调”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协调、合作是主, 竞争为次, 或者说, 各方的利益分配以协调为主, 竞争为次, 以谋求长期利益为重。这种协调与合作关系不仅要求实现利益共享, 而且要求风险共担, 因此有一定的难度。换言之, 这一协调工作是需要成本的, 只有协调的成本小于协调所带来的收益, 供应链管理模式才是可行的。如果组织协调管理成本太高, 这一模式的效果必然要打折扣。例如, 国内某著名肉制品企业, 年产量8000吨, 他们有12个养殖基地, 3万多户养殖户为其提供生猪。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该企业实际上需要对3万多个养殖户进行监控, 控制成本极高, 要使3万个养殖户提供的原料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难度可想而知。[1]
应当看到, 这种表面上比较先进的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 其实与“农户+批发市场”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最根本的是, 农业生产极度分散的状态并没有改变, 改变的只是这种分散生产状态的质量监控方式以及市场需求的调节方式, 从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末端调节与控制, 改变为以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为核心的过程调节与控制, 供需之间由以短期市场需求为主的直接调节方式, 改变为以契约合作关系为主的长期调节方式, 而由农产品生产过于分散所带来的许多弊端并不能彻底消除。下面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进一步分析“农户+企业”合同化供应组织模式所存在的难题。
三、“农户+企业”模式存在的制度难题
委托代理理论中, 将博弈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方称为代理方, 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方称为委托方, 委托方制定博弈规则, 代理方选择参与或者不参与博弈, 若代理方参与博弈, 则按照委托方制定的规则博弈, 双方各自获得应得的利益。委托方设计博弈机制的目的是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函数, 但是他必须满足来自代理方的两个约束条件:参与约束条件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参与约束条件是指代理方在该机制下得到的期望效用必须不小于他在不接受这个机制时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 即代理方的保留支付;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是指代理方选择委托方所希望的行动时得到的期望效应不小于他选择其它行动时得到的期望效应。[8]
在“农户+企业”模式下, 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作为委托方, 提出一套合同范本, 希望农户加入合同化生产模式, 并按照企业的技术规范进行农产品的生产, 而农户作为代理方, 选择是否加入合同化生产模式, 以及是否按照企业的技术规范进行生产。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 因此, 这一合作模式能否取得应有的成效与企业在设计合同时所选择的激励方式有密切关系。
1.参与约束对企业合约设计的影响
农户的参与约束对企业合约设计的影响与代理方市场地位的强弱有关。目前, 我国一家一户极度分散的农产品生产经营状态, 使各个农户总体上处于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 由于农产品的地域性和时域性限制, 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段内, 往往还会出现过度竞争的局面, 因此, 农户所拥有的保留支付很低。换言之, 对于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来说, 设计合约时所面临的农户的参与约束是很低的, 这使企业在设计合约时会过于随意, 很容易侵占农户的利益。也就是说, 在农户与企业的市场关系中, 农户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只能被动地接受或不接受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提出的生产合同, 几乎没有市场谈判能力, 而实际情况是:接受比不接受的收益要略好一些。
2.激励相容约束对企业合约设计的影响
在“农户+企业”的合同化生产模式下, 作为代理方的农户是否按照合同规定的生产方式组织生产, 操作过程是否正确规范等信息属于农户的私人信息。由于这些信息直接决定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因此, 作为委托方的企业就必须在面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决策, 使企业效益最大化。这时, 委托人就要承担额外的代理成本。因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最优风险分担契约要求代理人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 而代理成本就是委托人付给风险规避的代理人的风险补偿费用。如果代理人为风险中性时, 则不会产生上述代理成本。但是, 假定代理人是风险中性, 则必须考虑到代理人的责任承担能力, 如果代理人只能承担有限的责任, 其结果与代理人是风险规避类似, 委托人仍要付给代理人“有限责任租”形式的代理成本。如果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完全可观测, 则为对称信息情况, 这时也不会产生代理成本。当委托人通过对代理人实施监督可以获得更多的有关代理人行为选择信息时, 可以大大降低代理成本, 但是, 监督成本必须考虑进去。从这个角度看, 代理成本就是委托人必须付出的信息成本。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可以采取对农户的生产过程实施监督或给农户一个合理的激励合同, 或综合采取这两种方法, 使农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生产, 并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这里存在一个最优合同设计问题。然而, 无论怎样优化设计, 面对极度分散、缺乏风险承担能力的农户, 要实现规模化的生产管理, 所付出的管理成本或代理成本都是很高的。也就是说, 这种供应组织模式使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面临代理人 (农户) 较高的激励相容约束。
当然, 在不对称信息情况下, 如果激励努力的成本增加得过多, 或者说让代理人承担风险所需要的风险补偿过高, 那么, 激励代理人努力就可能不是委托人的最优选择, 面对这一局面, 委托人可能放弃激励代理人的努力。这就意味着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会放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要求, 转为追求一种不完全的质量控制手段, 以降低农产品加工 (流通) 成本。
综上所述, 在我国目前较为流行的“农户+企业”的合同化供应组织模式中, 作为委托人的企业, 在设计生产合作合约时存在农户的参与约束条件很低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又很高的局面。参与约束条件低, 使企业往往会挤占农户的合理收益;激励相容约束条件高, 使企业往往在质量控制方面难以做到位,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必然存在漏洞。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的地域性垄断地位, 又加剧了上述两方面的问题, 即企业虽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但由于没有竞争对手, 也无法察觉所做出的错误选择。
四、制度创新的对策——发展“有产者”的农协, 促进农业产业化
三鹿事件发生后, 伊利、蒙牛都迅速做出了反应, 除了在生产销售领域加强监管以外, 在源头奶牛的饲养以及挤奶环节都进行了相似的变革——按照直营农牧场的思路, 组建大型养殖基地, 实现牧养产业化, (1) 这是一个成本高昂的应急型措施。为了恢复由于三鹿事件而几乎摧毁了的整个乳制品市场的信心, 这种措施又是必须的, 国家也应该鼓励有能力的企业来投资农牧业生产, 组建大型农场、牧场, 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然而, 这一过程需要企业极大的资金投入, 而且, 作为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 其组织管理效率也并不是最好的, 它会拖累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发展, 因此, 这种模式值得鼓励, 却无法大规模推广。
实际上, 在此之前, 关于农业产业化问题, 已有许多学者提出通过农业合作化组织或农民协会来实现, 这种努力在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组织模式和以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为核心的组织模式中都有推广, 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农民协会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虽然农协在信息传递方面发挥了一些作用, 但它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地位依然十分低下, 缺乏谈判能力, 这种情况随着农产品供应链逐渐在加工和销售领域的不断完善表现得更为突出。农产品供应链的谈判控制权逐步从生产向加工销售领域转移, 生产组织在契约谈判中的地位进一步弱化, 这样的农民协会在提高农民收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大。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 目前的农民协会基本上是属于“无产者”的农民协会。
长期以来, 我国农民与所耕种的土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 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 农户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利, 这种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一直是一个不够稳定的权利, 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利的侵害事件频频发生。这种不稳定的产权关系, 一方面使农民不可能对所承包的土地进行长期投资, 另一方面也使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权只具有微弱的市场价值, 也可以说, 对于单独的农户而言, 几乎是不拥有所承包经营土地的任何产权。而土地又是农业生产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没有土地产权的农民基本上就是“无产者”了。一个“无产者”组成的农民协会, 可以在政治领域有强大的发言权, 但在经济领域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 这应该是现有农协对外没有谈判协调能力、对内缺乏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 土地的产权是整个问题的核心。2008年10月12日, 由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制度层面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提出了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这一基本原则的明确, 实际上使农民拥有了所承包经营土地的某种产权。而《决定》进一步强调的土地流转的自愿有偿原则, 使这种产权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体现出合理的价值。因此, 《决定》的重要价值是让农民成为实质上的“有产者”。
让农民拥有土地的一定产权,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产者”, 可以解决农业生产的资金来源。有了资金的支持, 农协就有了市场地位, 就可以与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进行平等的合作谈判。对内而言, 农民有了资产, 有了资金, 也就有了信誉, 农协对内的组织管理也就有了可能, 通过信誉机制, 可以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其供应链组织模式如图4所示。
从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角度来看, “农协+企业”的合同化合作模式可以改变两个基本约束条件。由于农协巨大的资本力量所产生的市场力量, 使其参与博弈的保留支付将明显高于农户, 因此, 对作为委托方的企业来讲, 其邀请农协参与合作的参与约束条件提高, 巨大的资本力量也使农协具有足够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可以主动承担部分市场风险, 激励相容成本可以适当降低。“农协+企业”模式将会更好地体现供应链管理所倡导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 可以同时实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农民收益的双重目标。只要农民承包经营土地的产权得到应有的保护, 运用市场机制, 通过土地流转, 就能够逐步实现土地集中, 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而随着农协实力的不断增强, 市场地位逐渐提高, 构建以农协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将成为现实。
总之, 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 积极扶持各种农民产业化生产协会的发展, 进而以具有一定资本实力的农协为组织载体与相关农产品加工 (流通) 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形成现代化的农产品供应链,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高农民收入, 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思路。
参考文献
[1][5][7]刘俐, 张宇峰.我国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优化与控制关键因素分析[J].物流技术, 2007, (05) .
[2]施晟, 周德翼, 汪普庆.食品安全可追踪系统的信息传递效率及政府治理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5) .
[3]夏英, 宋伯生.食品安全保障:从质量标准体系到供应链综合管理[J].农业经济问题, 2001, (11) .
[4]胡定寰.农产品“二元结构”论——论超市发展对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2) .
[6]胡定寰, Fred Gale, Thomas Reardon.试论“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新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1) .
农产食品安全 篇10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检测,质量安全
1 农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调查发现, 影响农产品环境污染的因素主要有农药和化肥的污染、农村的生活及生产方面的污染以及畜禽养殖方面的污染等, 这些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在农村, 农药及化肥的大量使用, 造成大量有毒物质的残留, 这些残留进入土壤中, 会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最后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畜禽类的粪便大多数都没有经过处理, 直接排到水中或者浅层地下水中, 对氧气会有大量的消耗, 影响一些微生物的存活, 进而恶性循环, 经过食物链最终危害人体的健康;农村生活的大量垃圾的排放以及工业废弃物的大量排放, 严重影响着土壤、空气和水源的质量, 最终影响农产品的质量, 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1.2 农业投入品因不合理的使用造成的危害
农产品受污染主要是农药和化肥等, 这些都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过量或者不按照标准使用造成的。所以, 在投放过程中要加强检测, 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 科学地种田, 科学地使用各种农药及化肥, 将质量安全问题当成头大大事去办。
2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
2.1 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具体的指导思想就是以技术标准、法律及法规为实施的依据, 将农产品的质量作为核心内容, 选择先进的检测设备, 将检测的水平和能力尽最大化地予以提升, 建立起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质量安全检测保障体系, 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力争和国际接轨, 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1]。
2.2 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在5 a内建立起一个专业比较齐全、职能比较明确、运行起来高效、布局比较合理且反应比较迅速的安全质量检测体系。在检测的范围上、能力上及技术水平上都能符合我国国情, 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2]。
2.3 确定建设的重点环节, 并加强监督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涉及3个重要的环节, 即产前、产后及产中。这三个环节都要做好质量的监督工作, 将问题分布到各个方面, 从每个环节去解决, 才能真正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实际问题, 起到保障农产品质量的效果。
2.4 要有明确的原则
在质量检测过程中, 要进行统筹的安排, 分步进行, 具体实施。依据检测管理的实际需要, 建立一个将农产品作为重点的, 与区域性、专业性及综合性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先试点进行实施, 然后根据检测体系的效果, 逐步将质量体系完善起来;在实施过程中, 还要抓住重、合理布局, 建立起专业性、综合性、区域性的检测站, 重点发展能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优势的区域, 完善并健全检测工作的进程[3];整合资源, 提升档次。此外, 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 整合检测资源, 对薄弱的环节应加强重点建设, 对投入的结构进行优化, 建立起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布局的、明确职能的、高效齐全的检测体系。
3 结语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关系我国民生的头等大事, 我国必须健全质量检测保障体系, 加强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工作, 为质量安全打好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发忠, 钱永忠.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质量标准, 2003 (2) :26-29, 31.
[2]陈通, 姜岩.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243-246.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探析 篇11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2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
1.1 监管组织体系的建立
近年来,特别是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全国人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关注[1]。因此,全国各地都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加快了各部分生产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农产品监管工作的组织体系初见雏形。各级农业部门为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人心,也创立了质量安全监管小组,用来配合当地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2]。
1.2 农质量安全检测
将农产品进行安全检测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了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保障食品安全,近年来,我国各地逐渐完善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力度,提高了检测能力,不合格的农产品一律禁止流入市场。
1.3 农业行政执法不断加强
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将采取农业行政执法来实施。近年来,我国各地农业行政执法体系日趋完善,逐渐形成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负责日常执法、各相关事业单位有效管理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根据农业生产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展开了一系列农业专项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从根本上保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3]。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重视
近年来,全国都十分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各地区也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有机、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走现代化农业道路,利用先进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水平得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普遍提高。同时,由于消费者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致力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现状与不足
2.1 监管组织体系建设仍需强化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广,任务重,虽然监管组织机构基本建立,但是其人员编制少、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不能达到国家和人民的要求。因此,今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组织体系建设仍需加强。
2.2 农产品检测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种类繁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需要速度快、结果准确、技术先进的检测仪器与设备。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尚不具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专业的检测人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发展。
2.3 加强生产主体行业自律任重道远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力量是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行业自律。但目前,我国许多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行业自我控制能力比较薄弱。一方面,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且受利益最大化的诱惑、行业潜规则等的影响,造成了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的不规范。因此,必须加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农业相关部门将重心放在了技术服务、利益共享等产业发展问题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够重视,造成了农业产品质量检测不达标。
3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改进建议与措施
3.1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从始至今,农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在保证人民温饱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其它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概念在于农业生产,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发展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已经成为时代主题潮流。只有发展现代化、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才能从根源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先,对农产品生产主体实行责任追溯管理,指导并督促生产主体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组织生产,加强对农业标准化生产过程的监管,切实做到农业标准化生产,不能有退而求其次的心理。其次,培育并壮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各地政府对当地农业企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引导他们生产绿色、健康产品。
3.2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体系
为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首先需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第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职能,农业部门给农产品质量安全配备专业人员,并对人员进行合理调配,进行专业的、有效的农产品安全检测工作。同时,设立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管理,确保农贸市场上的农产品健康、安全。第二,在各地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3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对农产品进行检测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应建立完整的质量监管体系、从各个方面来体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完整的体系网,如若出问题,应可以追究到个人或者集体组织、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法律意识,从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
3.4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机制
各地应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要提高应急能力,组织应急队伍,尽力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安全隐患。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事件:食用农产品引发急性中毒的;由农产品质量安全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3.5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沟通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社会里,各方面信息传播迅速,人们关注自身利益的意识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与安全,其信息应该面向大众,做到公开化、透明化。首先,开通网络评论平台,每人应有发言自由,应当有专业的解疑答惑评论团队,为人民解决专业上的问题,再次,通过舆论力量来监督农产品生产与经营活动,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3.6 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
农业投入品是农业生产最重要基础,也是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农业投入品主要是指用于辅助农业生产的各种农药、肥料、兽药和各种饲料添加剂等可能会影响农产品质量的物品。要想保证农产品质量,加强对这些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也是非常必要的。
4 结语
农业产品质量与群众生活紧密有关,是人民生活发展保障的基础。农业产品质量不仅是一项安全性重任,还是社会生活的重任,各个部门密切配合,深入落实各项政策与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着实落实每个人的法律观念,为人民提供安全的食品,保证人民健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季辉,孙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几点认识[J].农业质量标准,2011(6).
[2]钱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探析[J].河北农业科技,2012(3).
[3]吴荣平,尚光贞.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尝试与探讨[C].2010年第三届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文集[A].2010.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药 篇12
1 肯定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上的作用
农业病虫害一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原因, 往往给农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化学农药的问世, 对防治农业病虫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必须肯定农药在保证农业丰产丰收上的贡献巨大;就是将来在防治农业病虫害当中, 农药仍是不可缺少的。那种认为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就不能使用农药, 甚至将来要停止使用农药的想法, 只是一家之谈, 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
2 必须承认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所引起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 年产原药40万吨, 制剂100万吨, 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2位。我国生产的农药品种, 杀虫剂占70%以上, 而杀虫剂中高毒农药又占70%以上, 农药品种不合理, 高毒、剧毒农药占的比例过大, 再加上剂型及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 使农药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人畜中毒事故时有发生。据了解, 中国卫生部在2001年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85起, 15 715人中毒, 146人死亡。由于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 遭到国际上“绿色壁垒”的抑制, 被拒收、退货的现象时有发生, 不仅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 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外贸信誉。
长期大量使用农药, 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大量天敌被杀伤、昆虫产生抗药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因此, 在肯定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中贡献的作用时, 还必须清醒的看到, 农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非常严重。
3 对农药的现状进行科学的改进
农药对环境、农作物的污染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对这一问题既不能视而不见, 也不能全盘否定, 我们必须在承认其作用的基础上, 采取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措施, 以解决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天敌的杀伤等问题。
3.1 国家宏观控制, 改变农药品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国家农药生产管理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 严格限制高毒农药原药及制剂的生产, 从源头上杜绝高毒农药进入市场, 农药鉴定所应限制高毒农药原药和制剂的登记注册。
3.2 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力度
农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力度, 坚决执行国家公布的相关法规和条例, 严格审批和管理农药销售网点的农药销售工作, 对严格限制和使用的农药, 不得随意销售, 对不具备销售条件的销售点, 坚决予以取缔。
3.3 加强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
检测部门应全面、系统地对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 尽量避免农药对农作物的污染;污染后的农产品, 坚决制止上市销售。
3.4 积极研制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农药
国家相应部门应大力支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农药生产厂家积极开展新型、高效低毒农药的研制与开发工作, 为生产不断提供新型、高效、低毒的农药, 逐步取代高毒、高残留农药。
3.5 改变农药施用方法, 控制使用时间
农药使用方法不当是造成农药残留的重要原因。因此, 适当改变农药的使用方法, 可以避免对农作物的污染, 如用敌敌畏熏蒸的办法防治保护地的黄瓜蚜虫、白粉虱、红蜘蛛等, 可以有效控制几种害虫的发生, 黄瓜经检测无任何残留存在。此外, 如采用烟雾剂等可以避免农药残留问题。某些农药采取控制使用时间, 完全可以使农作物在采收时, 农药化学成分已经消解, 也就不会造成农药残留问题, 但必须在规定的采收期之前允许的时间内用药。而有些农药由于在农作物及环境中消解缓慢, 还容易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积累, 故坚决不能使用。
3.6 加强科普宣传, 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对农药知识的全面宣传, 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农药的特性, 学会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同时, 加强农民的职业道德教育, 让他们自觉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向社会提供合格、安全的农产品。
4 结语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害不可缺少的重要武器, 不能因为它存在某些缺欠就说“化学农药命当休矣”, 更不能因为它重要, 就对其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必须在客观评价农药作用的同时, 认真的寻求对农药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 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积极研究探索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达到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探讨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农药的科学使用, 并对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上的作用进行了评价。